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科学与美学;艺术与技术;历史;经典;作品

中图分类号:J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2-0177-01

工业设计是将科学与艺术二者综合运用到设计对象中,从而开发出既具有强大的功能,又具有现代艺术美感、为人们所喜爱的产品。这要求工业设计师不是简单的运用科学技术,或施展个人的艺术天分,而是要将两者融合起来,设计出宜人且实用的产品。

蒙德里安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严格的按照黄金分割的比例来分割画面,使之达到一个视觉上的平衡,然后再根据画面点缀红黄蓝三原色让他协调。

蒙德里安相信宇宙万物的结构都是按照数学的原则建立的。他最终找到了一种非常精确的由水平线、垂直线、三种彩色(红黄蓝)和三种非彩色(黑白灰)共八种基本元素组成的绘画公式,即格状结构。这些横线竖线,方方块块就能搞出这些漂亮的图案,我将它们理解为美术设计而不是画。

“总的来讲,蒙德里安的新风格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征:

1、将物象的外部特征完全剥除,抽象成为最基本的几何结构单体,或者称为‘元素’;

2、将这些几何单体结构进行重新的组合,在新的结构组合当中,每个单体每个单体仍然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和鲜明的可见性;

3、构图中普遍采用非对称性的均衡原则,反复使用纵横几何结构,基本颜色为三原色和中性色。”①

“很多设计师都喜欢拿印象派画家蒙德里安的几副红黄蓝代表作的元素来再进行在创作。后现代主义风格派在工业设计史上被提到的经典例子里特维尔德(Gerrit Rietveld )的那把《红蓝椅》就是一个经典,大家当然也不陌生。

《红蓝椅》的理性化设计与设计家对一战的反思和对抗有着内在的联系。在形式上,它是蒙德里安(PietMondrian,1872-1944)的作品《红黄蓝相间》的立体化翻译。该画家以利用处于不均衡格子中的色彩关系达到视觉平衡而著称。”②

风格派的特点和风格通过几件流传广泛的作品而影响了整个世界。比如:“里特维尔德的《红蓝椅》,它是风格派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它由机制木条和层压板构成,十三根木条相互垂直,形成了基本的空间结构,各个构件间用螺丝钉紧固搭接,以免破坏构件的完整性。椅背为红色,坐垫为蓝色,木板漆成黑色。木板的端部漆成黄色,表示木条只是连续延伸的构件中的一个部分。里特维尔德曾这样说起红蓝椅子:‘结构应该服务于构件间的协调,以保证各个构件的独立完整。这样,整体就可以自由和清晰地树立在空间中,形式就能从材料中抽象出来。’从功能上看,这把椅子坐上去是不舒服的。但从它的形式内涵来看,所有的构件都是标准化的,这就为日后批量生产家具提供了依据和参考;加上它与众不同的现代形式,摆脱了曾有的任何一种家具的面貌,成为独立的现代主义的形式宣言,这是现代主义在形式探索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式的作品。”③

它证明了产品的最终形式取决于结构。设计师可以给功能赋予诗意的境界,这是对工业美学的阐释。而且,这种标准化的构件为日后批量生产家具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因此,集中体现了风格派哲学精神和美学追求的《红蓝椅》对于整个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蒙德里安的作品“红·黄·蓝的构成”体现出了它平淡中的真味。

注释:

①摘自黄毓瑜主编.现代工业设计概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学 美学 艺术 技术 历史 经典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维也随着有了新的转变。新的材料,新的科学技术同样带来了新的设计产品,而新的作品必然是吸收,消化了历史上经典的设计作品的。而这一切都是基于工业设计的基础——科学技术,它推动了新材料,新工艺的产生,从而为设计师们提供展示艺术与美的舞台,使艺术与美学更好的为科学技术,产品设计和产品制造服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设计家查尔斯·依姆斯的早期实验作品就脱颖而出,也印证了新技术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也必然会引起一定的艺术效果。1940年查尔斯·依姆斯与另一位年轻的建筑师艾诺·沙利宁一道设计了一种称之为“胎式椅”的椅子提供了一种大的杯状壳形造型,试图产生一种生理上的舒适感,在壳形中,坐着可以盘脚,也可以伸腿,当然,其中就用胶合技术,因此,技术实现了艺术的表达。1946年依姆斯以多胶合夹板热压成型生产模压胶合板椅Eames Chairs LCW and DCW,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经济实用,轻便化、大众化、关注新材料、新技术使其成为当代设计最早的典型,这种椅子一直生产到1957年,1994年再次投放到市场上[图1.图2.],1999年被时间杂志评选为“百年最佳设计”。1948年,批量生产浇注塑料椅 Eames Fiberglass Chairs,以玻璃纤维固定成网状,以聚酯浇注而成,网状结构在Harry Bertoia(1915-1978)设计的钻石椅子上得到完美体现。

正如1904年保尔·苏利约《理性的美》,在理论上提出美与实用应该吻合,理性美的形式是功能(科学性)表达:“只有在工业产品、一部机器、一种用具、一件工具里才找得到一件物品与其目的的完全而严格地适合的某些例子”、“机器是我们艺术的一种奇妙产品,人们始终没有对它的美给予正确的评价。一台机车、一辆汽车、一艘轮船,直到飞行器,这是人的天才在发展。在唯美主义者们蔑视的这堆沉重的大块、自然力的明显成就里,与大师的一幅画或一座雕像相比有着同样的思想、智慧、合目的性,一言以蔽之即真正的艺术。”1.

广义的工业设计现代社会中工业设计的所有内容,我们通常理解的是狭义的工业设计,指现代工业产品的设计,它涉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各个方面。因此,工业设计具有多学科相互交融的特点,与工程技术、人机工学、美学、心理学、市场学等都有密切的关系。产品又是由材料、结构、科技、工艺和形式构成的,它又和产品的使用对象、使用方式、与环境关系处理等密切相关。也就是说产品设计是各种相关属性的综合实现。

在此,艺术与设计也常常存在这样的误区:“为艺术而设计;为技术而设计;孤立静止地看待设计与艺术的关系。外形设计不是影响产品设计的前三位因素,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观念更为重要,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图3],但不同的设计门类对艺术与技术的要求各有侧重点,相对而言,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的技术性高于艺术性。”2.

工业设计的长远意义在于对人工事物应当如何存在的深层思考,并协调处理人—产品—环境—社会的关系,对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活环境、融合全球文化和地方文化、技术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生活方式产生积极的影响,设计不仅要跟上美学的发展,还必须赶上科技的进步!

“产品设计“赋予物质性开工与秩序”不仅遵循人的形式审美的原则,而且还必须具备准确反映产品内在品质与特征的设计符号学“语言”意义。正是后者规定并赋予了前者发设计方向与内容,使“形式与秩序”不再是随心所欲的形式与秩序。如电视机,其物质性的“形式与秩序”不是随心所欲状态下的如熊猫、如植物、如花朵般的形式,而必须与电视的声、像传播功能特征相关联,在满足审美的同时要依附于科学性的体现。”3.19世纪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设计观念,其本质是艺术设计中的图案的概念,其内容基本上是对产品表面进行平面与立体的装饰。通过平面与立体的纹样与花样装饰,创造出产品的形式美感。而现代设计的本质是整合产品的多种构成要素,使之全方位地满足人对产品的需求(而不仅仅是审美需求)。也就是把公众的消费需求与大批量生产方式相结合,综合社会、文化、生理、心理、经济、技术、与艺术审美的各个要素来求解设计目标,力求使得人们的生存与发展不仅可能,而且更加舒适、快乐,更有价值,即为科学与美学,艺术与技术的综合体现。

在所谓的工业产品设计中,不能只存在单个的科学,单个的美学,艺术及技术,来支撑一个产品设计过程,一个好的设计,它的美学常常是以科学为基础而建立的,并不单纯是一个欣赏品,而是一个产品,是一个能反映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的一种产品,因为有科学与美学的共同支撑,产品设计才会更有价值。当然,在设计中,艺术的思维是无限的,而技术却与现实挂钩,是有限的,过分的为产品添加一些表面的,形式上的东西,给现有的技术添加额外的难题,这样的艺术是没有意义的,也会大大减弱作为一个产品所要体现的价值,耗工耗时而带来的高价位并不能迎合大众需求,所以在设计中要权衡它们之间的主次,这样的设计才可谓是好的设计!

参考文献:

1.课堂笔记:现代主义设计(一)

2. 课堂笔记:工业设计的艺术属性(美观)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技发展;道德;关系;问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今天可谓是日新月异。人类在认识宇宙自然的历史长河中徘徊已久。追求真理、探寻宇宙的奥秘、揭示自然的一般规律就像夜空中的星辰,神秘而又闪烁着光辉。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对于宇宙万物统一论的思考。在东方,约在3500年前的先秦文明中思想家们对于自然的思考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不再是思辨的产物,大量的观察数据、实验报告都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的进步。而道德的形成更是可以追溯到远古人的社会关系第一次复杂化。

有一种观点认为科技发展与道德进步的关系是符合“二律背反”的。这种观点坚持认为,承认科技的发展就必须否证道德的进步,反之承认道德的进步意味着对科技发展的忽视。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物质文明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精神不平等的深化和道德的堕落。他曾说过:“科学和文艺日益进步,可是人类变得愈来愈坏了。”这种思想可以看做是对于科技发展与道德进步的“二律背反”的支持论点。卢梭的这种强调,在20世纪更是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思潮,施斌格勒、萨特、弗洛姆、哈贝马斯等人都立足于社会伦理道德的发展现状,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尖锐对立。德国现代哲学家1海德格尔认为物质文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会“越来越把人从地球上脱离开来而且连根拔起”。当代法兰克福学派著名代表人物2马尔库塞还提出了一个公式“技术进步=增长的社会财富=扩大对人的奴役”。道德和科技的发展关系是否是“二律背反”的,我们要从历史发展的证据中去分析比对,最终得出科技发展与道德进步的关系。

在古希腊、罗马时期,科学与技术尚未结合。人们对于宇宙自然的思考停留在思辨的角度。但是随着私有制的出现和阶级的产生在这个时期贯穿这个社会形态并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道德原则是忠于君主。例如古代雅典要求它的公民在战争中要奋不顾身,表现出对国家的忠诚,他们要像国家宣誓,“我一定要使身后留下的祖国比我所继承的祖国更大更好而不是更小,我一定听经常存在的当局的话,服从既有的法律及人民一致制定的新法律”。古代希腊奴隶主的思想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提出了国王、武士、农夫和手工艺人三个等级所应道遵循的道德准则,提出了三等分,金、银、铜来代表三个等级。国王是神用金子造的,具有理性的本性;武士是神用银子造的,具有意志的本性;农夫和手工艺人是神用铜铁造成,具有的本性。这样的等级划分,也是一种道德的阶级性的体现。

在古老的东方,古代印度盛行种姓制度。种姓是以职业世袭、内部通婚和不准外人参加为特征的社会等级集团,婆罗门教把种姓区分为四种瓦尔那:婆罗门(祭司)、刹帝利(武士、贵族)、吠舍和首陀罗。封建道德要求人们安于自己的等级,恪守本分。

在我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要求人们一方面忠于封建制国家和君主,另一方面还要求妇女做到三从四德。在封建社会中,不仅有统治阶级的道德,也有受压迫受剥削的农民阶级的基本道德原则,他们要求争取人身自由,反抗压迫。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本质也是由于生产资料的分配的不均匀。最根本的是经济基础,也就是科技发展的局限,生产力水平的低下。最熟悉的秦末农民起义中的口号:“等富贵,均贫富。”这就是体现了受压迫的农民阶级的道德。此外,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那些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美德也积淀了下来。如我国在奴隶制时代的周公姬旦创立了一个以“孝”为主的道德规范。再如那些忠君爱国的仁人志士。我们熟悉的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抒发的都是一腔爱国热忱。从被压迫阶级来看,农民阶级在这个过程中勤奋劳动、忠诚老实、互帮互助的阶级道德也是一种重要的体现。由此可见,道德在人类处于封建社会、奴隶社会时期的状态具有阶级性,更是具备了特殊性。而造成时期的差别的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生产力的低下,也就是科技发展的程度在某些方面决定了道德的形成。

哥白尼的革命拉开了近代科学的序幕。紧接着在天文学领域引起了一场大的变革。传统的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形成的天体论面临着挑战,日心说的建立给了地心说一个沉重的打击。科学的革命的狂潮在继续着,物理学迎来了革命的巅峰。伽利略、牛顿建立起来一套有关自然界的物理化的说明,机械自然观建立起来。科技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精神文化思想的改变。传统的理论被,就好像是旧的世界体系的坍塌。人们的思想接受了新的注入,对于世界万物不再是逆来顺受,而是有了怀疑的思想、大胆的猜想。随着科技的进展,资产阶级的萌芽产生发展,旧的世界体系的矛盾转化为新的矛盾,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这个时期贯穿于社会形态并起主导作用的主要原则是追求人性自由、平等、公平、效率的思想。18世纪法国启蒙家孟德斯鸠说过:“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是推崇和热爱道德的。”因为道德代表着人们渴望进步、自由、和谐与完善的愿望和要求。从资产阶级的历史和现实来看,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是资产阶级道德最基本的价值或原则。而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也是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确立和发展起来的行为准则和人生信条。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提出在某种程度来看是由于人们要摆脱宗教禁欲主义、封建蒙昧主义和专制主义的桎梏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从这方面来讲,科技的进步是推动道德进步的根本要素,科技的发展与道德的进步是紧密相连的。

社会主义的建立,是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革命的果实。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在当今要属我国。中国无产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风风雨雨,最终赢得了革命的胜利。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引起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生产资料的分配的不均匀必然引起社会矛盾。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中也发展起了带有他们自己特色的道德观。公平、正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一系列道德品质。无产阶级的道德观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进步的道德观。这与科技的发展和成熟是息息相关的。

通过以上分析,认为科技发展与道德进步“二律背反”的观点是不科学的。它不符合唯物主义历史观。他们没有看到道德是经济基础的反映。没有看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历史发展中的联系。对于道德的理解也过于局限。他们没有看到道德这个复杂的结构以及它的功能,而是把它简单化。仅仅把道德归结为一种利他主义的品质或者说是以偏概全,以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的道德现象归结为科技对于道德的阻碍作用,夸大其词。恩格斯曾经说过:“在道德方面也和人类知识的所有其他部门一样,总的说是有过进步的。”

参考文献

[1]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科学技术 伦理道德 克隆人 规范

0引言

学术界一般认为克隆人技术违背了伦理学的不伤害原则、自主原则、平等原则,给伦理学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但是,科技的进步是阻挡不住的,而且克隆技术又有其正面效应,在许多方面尤其是医学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科技取得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物质生活的提高又必然对社会精神文明产生影响,因此绝对禁止的做法既不科学,也不现实。长期以来,人们对科学技术与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的道德的关系一直争论不休,形成了以下一些不同的观点。

1学术界的几种不同观点

1.1科学技术罪恶论

这种观点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不能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反而会使人们的道德越来越堕落。欧洲思想家卢梭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卢梭把社会一切恶习产生的根源和资本主义社会越来越严重的道德败坏,都归罪于科学艺术和文明的发展。卢梭的思想,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片面强调科学技术而不重视道德品质的,但是也把科学技术看成人类道德堕落的原因,最后导致他认为人类应当回到无文化、无科学、无法律的自然社会。

1.2科学技术自善论

这种理论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会使人们的道德水平自然而然地提高。和卢梭同时代的大多数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和霍尔巴赫等,都持这种观点。他们把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当成道德的客观基础和理论出发点,把利益和需要当成人类行为的准则,并且认为科技越发达,物质财富越丰富,就越能使个人得到幸福,越能使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达到和谐,其结果就越将有利于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对于卢梭的观点,他们是不赞成的。

1.3科学技术或善或恶论

此观点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既能提高一部分人的道德水平,又会使一部分人的道德品质败坏。十九世纪德国伦理学家鲍尔生是各种伦理学派上的折衷主义者,在他看来,由于科学技术和发明的进步,会使一部分人的道德堕落,也会形成了人类前所未有的新美德。其结论是:科学技术和文明不断进步,道德也是随着进步,在文明发展的过程中,既有高尚的品德,也有道德上的败坏,综合而言是善多于恶,道德还是随着文明的发展而进步。

1.4科学技术善恶并进论

这种观点认为随着社会的进化,科学技术对道德的影响是两面的,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方面。以章太炎为代表的这一派认为,善恶是并进兼行的,随着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的发展,剥削阶级及其附庸的道德日趋败坏,受压迫、受剥削的下层人民则仍能保持优良道德风尚。以上这些观点,或对或错,都有其合理之处,但也有其片面性。

2克隆人的伦理道德问题及对策

克隆技术于1997年在英国产生,此后克隆技术迅猛发展,克隆人的出现似乎指日可待。然而,人们为克隆人的到来做好心理准备了吗?克隆人的出现会给人类伦理道德带来怎样的影响呢?而现在的克隆技术一般是将胚胎作为器官备份,培养出所需要的器官以供医学所用,无论是作为克隆人之用,还是作为克隆器官之用,这一技术都将对人类伦理道德造成巨大的冲击,因为它违反了伦理学的三大基本原则:不伤害原则、自主原则和平等原则。

2.1克隆人违背了伦理学的不伤害原则

克隆技术伤害了被克隆者,被克隆的是另外一个个体,是与克隆的原体完全独立的另外一个行为主体,这个主体受到了伤害。因为从技术可能性看,我们无法预知对某基因进行干预后生物体内自然的相互牵制的系统会发生什么连锁反应,因而克隆技术很有可能导致大量的流产与残障婴儿。就算科学技术取得了发展,也是从实验中获得改进的,因为在克隆人研究中,实验对象是人类胚胎,要让它成长,才能确知他到底有哪些缺陷,然后才有修正的方案,所以每一个被实验的个体最后都成为科学研究的牺牲品。从这一角度讲,它不是单纯的科学研究,而是以人的胚胎,以人的生命为对象的科学研究,涉及到人类生存权利的问题。

2.2克隆人违背了伦理学的自主原则

首先,在克隆人的活动中,克隆人的基因配置是由父母、医生或国家决定的,而个体的人仅仅是前者所决定和创造的结果,这种决定将人类本属于偶然性的那一部分自由(所谓自主原则,就体现在这种自由上)剥夺了。而人的一个最重要的本质特性,就体现在他的不可重复的独特性上,而人的一个特殊的优先权就在于,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不可重复的特性。而克隆人的这种特性却被无情地剥夺了,他作为一个人所天然应有的一种开放的前途的权利被粗暴地否定掉了。

另外,作槎懒⑸命主体的人能够自主支配自己的身体,自主决定自己的生与死,自主维护自己的尊严。但是,在克隆技术中,胚胎被用作医学手段对人类进行治疗,它违背了人的尊严的原则要求,即任何人的生命都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被克隆出来的胚胎只是作为工具而具有价值。西方国家法律规定人的胚胎形成差不多14天之后就被认为是人了,这时已经开始有了生命。形成完整的生命也就意味着是人了,谁有权夺取他的生命呢?将被克隆出来的胚胎用作器官备份,显然违背了人的自主原则。

2.3克隆人违背了伦理学的平等原则

在克隆活动中,存在着一个设计者与被设计者的关系。克隆人作为被设计者,是由国家、医生或父母设计出来的。而就人种设计而言,设计是以设计者为前提的,一个有着设计者与被设计者的区别的人类蓝图,对于平等原则是一种严重的违背,因为人们无法回答凭什么他自己或者任何别的一个人有权作为未来人类特征与品性的设计者,显然这里存在一种“道德优越感”,似乎设计制造者有着一种控制他人的权力,能以自己主观思想来设计制造另一个人,然而这种心态不单是荒谬的,而且在政治上也是十分危险。

另外,从某种程度上说,尽管克隆人同自然产生的相同遗传特征的双胞胎相似,但是基因相同的克隆人个体在时间上是有可能分离的。克隆人与细胞核供体既不是亲子关系,也不是兄弟姐妹关系,因而他们不能够享有自然形成的家庭结构,不能具有自身遗传的自决权利,这对于他们而言是不公平的。而克隆人的出现,还会给人造成对自身存在意义的恐慌,这种恐慌所产生的厌恶,将使人们从心理上和行为上对似人非人的克隆人作为一个特定的异己加以歧视和排斥。这是不人道的,也是不符合伦理学的平等原则的。

2.4 克隆人对伦理学的挑战

克隆人技术不仅违背了伦理学三个基本原则,也给伦理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对克隆人问题的探讨,不仅构成了生命伦理学领域中的一个主要内容,而且也关涉到社会的根本伦理原则的分歧与争论。

克隆人问题在今天带来的最大伦理挑战,在于如何看待核心价值中的尊重人的自由、自主性、自决权的伦理原则。有些人掌握此技术后会试图通过基因技术实现人种培育,以便推出拥有优化了的基因的新人类,源于他们对人性的极度失望,但克服人性的弱点与不健全,只能依靠人类自身社会机制的调节,而决不能以全然否定人性、剥夺公民的自主选择权、现存的伦理学为代价。尊重人的自由、自主性、自决权这项基本原则作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并没有过时,没有在崭新的科技时代出现什么发展变化,科技时代本身也没有资格与能力使这项原则发生更新。并且尊重人的自由、自主性、自决权这项基本原则同样在科研领域同样有效,科学家没有权利逾越伦理道德底线,这样也就决定了一个有责任意识的科学家在判定一个研究项目之时,必须前瞻性地顾及到实现目标途径的合法性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这体现了当代社会应拥有的一种价值诉求、精神气质与人文关怀。

3正确处理发展克隆技术和社会道德进步的关系

克隆技术是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也可给人类带来祸患。因此,如何正确处理发展克隆技术和社会道德进步之间的关系,使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一个非常现实而又重要的问题。

3.1简单禁止的做法不科学

目前对于克隆人研究,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几乎都表示反对,但这些做法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延缓克隆人的出现?事实上,绝对禁止的做法既不科学,也不现实。因为当科学技术已经能够熟练地克隆任何高等动物时,在技术上就不存在克隆人的障碍。所以,只限制对克隆人的研究,而不限制动物克隆技术,从技术上说,是没有意义的。其次,在市场经济社会,只要有需求,就会有供应,即使道德上要求科学家不要应用这方面的技术,但仍可能有极少数科学家会为了金钱而去尝试。并且,在少数国家虽然明令政府不准从事克隆人研究,但私人科研团体没有被禁止克隆人体细胞或人体组织。

3.2 应采取的对策及伦理学上的共识

克隆技术不可避免地发展,对克隆人不能简单地赞成或是反对,从伦理学角度形成了三点共同看法:伦理学不是科学的“紧箍咒”,而在维护人的尊严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伦理学还要能够预见问题,而不是被动地适应挑战;其次,尊重各个国家的生命伦理立场,国家和地区由于文化、历史背景不同,没有必要达成一个统一的伦理原则,应在求同存异的前提下,加强对话、沟通,才能携手推进科技与伦理的健康发展;最后,赞成克隆无,但“克隆人”实验必须有,为防止生命科学研究误入歧途,应对这种创新负起社会责任,这是人类共同的愿望,以上三点是伦理学界目前所达成的共识。

3.3科技和伦理道德应共同发展,相互促进

科技与道德属于不同的文化领域,差异显而易见,但科技的发展与伦理道德的进步在总体上又是一致的,科技的发展是时代的必然,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科技前进的步伐,比较而言,科技比伦理道德更具有决定性优势,伦理道德的惰性力量常常成为科技发展的障碍。但是,科技发展终将冲破过时的伦理规范的束缚,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同时也为伦理道德的进步提供条件,促进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变革。

总之,人是不会为科学技术和伦理道德而存在的,而是科学技术和伦理道德为人而存在,科学技术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并将不断改变下去。伦理道德落后于科学及其技术的发展,它和科学技术的冲突,将因人类新的科学技术创造新的生活而解决。

参考文献

[1] 季爱民.克隆人技术伦理根基之思考[J].滁州学院学报,2014(1):6-10.

[2] 朱哲.克隆人技术的伦理探析[J].东方文化周刊,2014(15).

[3] 陈茜.关于生殖性克隆的思考与展望[J].生物技术世界,2014(3):1.

[4] 肖姗.应不应该克隆人――基于科技与伦理关系的视角[J].学理论, 2014(25):88-89.

[5] 柏学芬.关于克隆人的伦理分析[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32(1):13-16.

[6] 陈艳丽.克隆人的伦理思考[J].商,2015(52).

[7] R超群.关于克隆人争议的思考及对策[J].魅力中国,2016(9).

[8] 郭明帅.从“克隆人”看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关系[J].资源环境与发展, 2013(1):43-45.

[9] 赵利屏.克隆人的伦理审视[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04,23(1):27-29.

[10] 葛晨虹,高颍,郭清香.克隆人:人类基因研究面临的困惑与挑战――关于克隆人的争议及对策建议综述[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03(7):51-55.

[11] 芮素娟.关于克隆人技术的伦理学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8(36).

[12] 裴冬丽,王庆.对基因工程技术中克隆人的道德伦理问题认识[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3,19(5):116-118.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陶瓷;科学技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4-0065-01

当童年的人类睁开惊奇的眼睛面对世界的时候,审美感与实践并没有同时发生。制造的和使用的美感逐渐在造物的改进中才演化成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审美心理。这一过程中不得不承认,技术进步这一因素功不可没的历史功绩。

我想试着从某一种先民的创举――陶瓷,来说明科学与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之间的辨证关系。

制陶是人类依靠自身力量,使物质形态的表层到微观结构发生质变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寻找能储食汲水的器物观念在“水土既济而土合”的技术出现后才有了可能。陶的出现不是偶然,先民们积累了纺织、木器、石器、编织技术的经验后,使各种主观条件都具备,经火的洗礼后应运而生。可以说陶是人类发展到一定的需求必须借助技能才能得以实现的产物。

进化论派人类学家皮特.里弗斯在《文化的进化》一书中根据他收集整理的工业时代之前的人造物品,描述了一种整合智力成就的造物更迭理论:“世世代代的人们不经预先思考或设计,就选择了最适合某种特任务的物品,这样他们就能得心应手地将它们派上特定的用场,他们无意识的促进了技术进步,结果导致人造物的变化沿着一条渐变的轨迹展开。”①

一、科学技术推动着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

从埏埴之器的陶到釉火变奏的瓷,从不透明到耐磨抗腐蚀,从单纯的功能物陶到象征中国文化精神和审美理想的瓷,科学技术的改良创造出了奇迹。从烧造技术看,温度提高,结构改进,直焰窑、倒焰窑、龙窑、馒头窑、阶梯窑、蛋型陶、1300度后成就了瓷的诞生。

从成型技术看,“抟植”捏塑,泥条盘筑、模制、轮制,使圆形器型占绝对主导地位形式。从装饰技术看,刻镂、堆贴、模印、釉彩、化妆土、彩绘,彼此配合,繁荣了器物之美。

东汉瓷,更加纤细润泽,胎质洁白纯净,到北魏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格局,这时彩绘瓷、影青、青花、釉里红、五彩、粉彩竞相争奇斗艳至宋瓷达到登峰造极境地。

宋代科技水平在当时属于世界领先,四大发明均完成在这个时代,采煤业的发达和煤的广泛使用为陶瓷生产提供了优质燃料,制瓷业的技术引出了工艺美术品的差异与个性。

二、工艺美术的实用需求呼唤科学技术的进一步改良

王征在《远西奇图说》指出:“民生日用饮食宫室,种种利益,为人世所急需这物,无一不为诸器所致。如耕田求食,必用代耕等器,如水干田,干水田,必用恒N、龙尾、辘辘等器。……如做宫室,所需金石土木诸物,必用起重,引重等器。”

这些生活之需开启了先民们卓越的智慧和无限的创造力。《考工记》将百工称为“巧者”。“工巧”是在造物过程中,运用工艺对已选择的材料进行加工处理,满足人们更深层的需求。龙山文化陶鬲有了袋足,是为了扩大与火接触的面积,便于传热的同时,使器物更稳定,且颈部拉长了造型,有利于注酒。尖底瓶的造型设计,是为了插入松软的土中,防止倾斜水外渗。这些充分体现了实用与审美的统一。

三、工艺美术的审美需求引导造物方向,刺激新技术的出现

每个时代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从陶瓷的发展史可以窥见秦汉人的豪放,隋唐人的雄壮,宋人的含蓄,元人的粗犷,明清人的热烈,鲜明的审美个性需求,出现了与之相适应的造型和装饰技法。

田自秉曾概括了宋代工艺的美学风格,宋代的工艺美术具有典雅平易的艺术风格,不论陶瓷、漆器、金工、家具等,都以朴质的造型取胜,很少有繁缛的装饰,使人感到一种清淡的美,和唐人相比,正好形成两种不同的特色。

宋文人的深沉和内敛凸显在瓷器的烧造技术上,汝窑的天青葱绿、官窑淡青雅洁,哥窑粉青开片,钧窑的乳光红焰,总体的典雅风格都是对宋文人艺术追求的诠释。

20世纪90年代,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基于对科学与技术的深入思考,提出了一个形象化的比喻,“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的意义。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始终提倡“技以载道,道器并举”的思想,即把形而下的制造与形而上的理论结合起来。可以说,要看工艺美术向前跨出了多少步,就去看科学技术进步的程度。两者辨证的关系使灿烂的中国工艺美术得以彪炳史册、辉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