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学研究方法论

科学研究方法论范文精选

科学研究方法论

科学研究方法论范文第1篇

科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人类社会及人的思维等方面现象与规律的正确认识与把握,具体可划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类社会,自人类诞生以来,社会科学就发展起来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科学数目越来越多,发展得越来越详细,发展到今天,社会科学有着很广泛的领域。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便是人们在不断地发现、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历史。科学研究,恰恰就是发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基本途径。社会科学研究,就是人们通过对现有知识的掌握,运用一系列方法,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做更深层次的认识,从而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造,为人类社会发展掌握规律,进行更进一步的发展。整个人类社会,就是一个人们不断认识和创新自己、不断进步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的根基,在中国近一百年的社会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整套思想理论体系,更是一整套方法体系。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中国各项事业建设的行动指南,还是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能正确地指导人们去认识与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主要有三大方法:“社会矛盾分析方法、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和社会系统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最大的特点就是坚持理论本身是在实践中不断向前发展的,一方面,理论在实践中发展从而实现自身的创新,另一方面,其又指导新的实践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这两者之间是一个统一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从马克思主义被传入中国起,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前一辈的基础上,根据时展的需要,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比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思想的提出与发展,从到,经历了四位党的领导人继承与创新。这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同历史阶段的理论成果,又是新阶段发展的起点。每一次的创新,都是认识的强化和理论的升华。

二、正确认识社会科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之间普遍与特殊、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领域,本质上属于哲学范畴。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哲学为社会科学提供了研究的方法,社会科学通过哲学提供的方法,去认识、理解与解释本身,这是哲学的功能和价值。虽然哲学本身也是一门学科,但是从它的研究对象与功能上来说,它又是其他一切学科的抽象概括,其指导其他各学科的发展。从哲学到具体的社会科学,是从普遍到特殊,从一般到具体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从唯物论到辩证法,从认识论到历史唯物主义,是一套完备的方法论体系,从自然、社会、人的思维角度,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方法指导。我们在社会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两者之间普遍与特殊、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正确认识社会科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之间普遍与特殊、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还要求我们不能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当做是“万能的教条”,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对其进行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只是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宏观的方法、把握大的方向或确立一定的立场。如果在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时时处处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流于形式,盲目追求形式上体现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一方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要求,另一方面还会影响社会科学研究的结果。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要求我们深刻理解与把握其内涵,活学活用,将其作为工具,为社会科学研究服务。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如果我们能正确认识社会科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与被指导、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就能把握社会科学发展正确的方向,保证社会科学研究的繁荣发展。如果我们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社会科学研究就能拥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在确保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的同时,我们也必须遵循社会科学的原则,因为社会科学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实验工具和科学依据,社会科学研究为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丰富与发展创造了条件。毕竟,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具体应用与实践中,具有抽象性,是“弱于具体操作”的。

三、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社会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方法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

马克思主义教育在当代中国大学教育中起着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作用。目前,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出现被冷落的局面,深入研究,存在着教育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师自身等多方面的原因,要改变这种现状,只有立足于现实,力求做到在教学内容上与时俱进、教学方法上启迪和培养学生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并提高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在各高校中,大部份学生尤其是非哲学专业的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专业知识上,对于思想政治课,虽然不想学习,但为了学分、为了毕业证,无可奈何地走进课堂。于是逃课的大有人在,心猿意马者亦有之。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看英语、做其他学科作业;教师上课振振有词,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而在许多高校的课程设置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作为一种必修课程,并未给予更多的关注与重视,校园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氛围不浓,学生学习的意识淡薄。因此,高校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呈现出一片衰落的景象。这就是现时期中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的现状。鉴于上述情况,我们认为有必要也有责任从教师的教学方法上、教学内容上等各个方面入手深入研究如何提高可当教学质量。

一、提高认识

我们认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充分体现时代性,要学生们明确为什么学习?学生学习课程就像是到商店买东西一样,掌握着是否购买和课堂上是否用心听课的自由。对于学习的目的,每本教材对这个问题都有回答,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等,但学生学了之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是否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也不知道如何运用方法论,多半是在糊里糊涂情况下学完,那到底我们为什么要学呢?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国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涉及到我们培养未来社会主义接班人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具有辩证思维的头脑。

二、合理运用

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展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批判,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功能。马克思主义理论正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思考的武器。所以按本性来说,马克思主义就是一条道路,一条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促使人们不断创造、反思和前进的道路。在创造和反思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所以,才把马克思主义称之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即培养人对自然、社会、人自身的正确看法和观点,有了这种正确看法和观点,就有了改造世界、不断创造的思想武器。把宇宙囊括进了自己的视野,有了它的帮助,表面渺小的人类就有了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因此,马克思主义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力武器。所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要很好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蕴含的思维路线和方法去引导学生分析、认识和考察事物,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提供的思维路线和方法功能。

三、方法正确

(一)从教师入手,提高教师的备课艺术

1.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首要环节,

要从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角度出发,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即对于理论课教材中某一章、某一节或者FCENTURY某一个专题,必须做重点处理:以点带面,重点问题讲好了,会带动整个学科的整体教学水平提高。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时有限,使得必须把那些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启发巨大的章节做细致处理,比如:原理中的辩证法思想,是启发学生创新意识的部分,所以,在有限学时情况下,要做重点和专题讲解和讨论。

2.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原则:

紧扣教学目的和教学计划,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方面内容,以及能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部分,需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又突出重点。

3.适应大学生需要的原则:

教学的要点是了解学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的教学成效是通过学生反映出来的,离开了学生,就谈不上教学。大学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受众,因此,对大学生的了解、熟悉程度,决定了授课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获得良好地教学效果。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就要有针对性:比如对于文科学生,由于他们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就要求教师的授课内容深一点,专业性更强一点儿;还要根据他们的兴趣展开理论前沿问题解析,以便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对于一些理科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所以就要从基础教学开始,给学生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才能取得教学成效。

4.灵活处理的原则:

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中的辩证思维方法,较为抽象、深奥,理论性强,难度大,学生不易把握,那么教学时间就要充分,学生讨论问题的时间要增加。也可以以哲理故事入手,引发学生兴趣,然后循循善诱,引发理论讲解,效果更好些。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艺术

1.教学方法的运用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采取讲授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教师的讲授之外,还应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讲授法、互讲法、学生辩论、学生演讲等。有的老师还借助于多媒体配合课堂教学。为了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我们正在探索运用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

(1)讲授法

讲授法是基本的讲课方法,主要用于讲解新课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教师在此过程中承担主要角色,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新知识。要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技能,学到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律知识、思想道德知识、形势政策知识,受到鲜明、正确、深刻的思想教育,得到全面发展,教师起到不可取代的讲授作用。

(2)互讲法

互讲是师生互讲,它是讨论式教学方法的一种。首先,要有计划和准备:教师之前要做出设计和规划与安排,要求学生准备,时间上要有提前量,提前两周或者三周布置。学生需要有环节:查阅资料、收集资料、对于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要深入分析,围绕教师布置的内容,尽可能多地收集材料,做到有的放矢;在讨论实施之前,教师还要对教学内容加以整理,就某一问题深入探讨;讨论时,要允许学生自主发言和相互争论,讨论结束,教师要有总结。比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三章:辩证发展观,我们就进行课堂讨论,然后学生进行全面总结,实践证明,这种互讲法是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

(3)多媒体教学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课本上没有的内容,教师找寻一些课外资料,以感性形式给学生授课:例如,哲学部分,我们把一些哲学电影的片段放给学生,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哲学理论依据;我们还把媒体上的某个公开课内容,给学生们看,使学生们开阔眼界,知道别的教师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吸引学生们兴趣。

(4)专题教学法

专题教学法主要适用热点、难点以及当前与国家政策相关的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我们设置专题的方法:结合学生特点,少而精的教授给学生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然后针对与时俱进的理论联系现实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实际进行专题教学。近年来,我们的许多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采用专题教学法,如: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应设两个专题,其一是大学生怎样正确行使宪法赋予每一个公民的民主权利;二是怎样正确认识西方国家的“多党制”和“三权分立”制度。通过这两个专题,旨在提高学生的民主与法制意识,让学生们清楚意识到:让学生们了解西方的“多党制”和“三权分立”等民主制虽然形式成熟,有些值得我们借鉴,但是,还要了解这种制度的本质是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专政,不适合中国国情。专题教学法能起到就某一问题深入探讨的作用,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加强实践教学

这是由我们的教育对象的特点决定的。当今的大学生生活的范围主要就是家庭、学校。他们在家被父母宠着,在校接受着书本知识的教育,缺乏对生活的全面了解,缺乏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因而往往容易用理想主义眼光来看待社会和人生;为了让学生们了解真实的社会生活,那么就要注重实践,针对各个不同的学生群体有的放矢地开展实践教学。最后,把环境育人、管理育人和教书育人结合起来。在校园里,处处都可以是思想教育的的课堂,时时都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思想问题探讨,要充分发挥课堂之外的教育阵地,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比如学校的党活、团活活动、志愿者活动等等,实行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以对课堂教育形成互动。

参考文献:

[1]黄焕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界定[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

[2]李鹏.案例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J].法制与社会,2011,(4).

[3]罗爱武.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中教师的工作任务[J].传承,2010,(24).

[4]曹炳志,高丽娴.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0).

科学研究方法论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法兰克福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阿多诺、马尔库塞,从对现代资本主义全面异化分析入手,着重批判了资本主义的文化产业和强制性消费把人变为“单维人”,对人们的生存状况表示极大的担忧,进而提出他们的带有鸟托邦色彩的艺术理论,怀有“文化救赎”的使命感和终极关怀。

20世纪以来,大多数马克思主义批评家抛弃了原先的“经济决定论”这种社会学理论,拓展了批评的视野,从对作为上层建筑一部分的文学艺术与社会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转向对社会、历史和文化(包括文学艺术)进行整体性研究,尤其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进行这种整体性研究更是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主要方法之一。这种研究方法对20世纪的文学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最重要、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其研究方法也大致如此。该学派以社会哲学为主要研究方向,以“社会批判理论”为武器,高举社会批判的旗帜,对现代资本主义的全面异化作了深层次的尖锐批判,对20世纪以来文学艺术的新发展、特别是现代主义艺术作了理论上的总结、阐释和美学上的辩护、支持。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阿多诺、马尔库塞,虽然批判的切人点各有不同,但在批判现代社会否定人性、强调现代艺术具有反抗社会、拯救人性、解放人类之特殊职能上持一致性,均怀有“文化救赎”的使命感。

一、文化批判思想

阿多诺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生产(是一种文化产业或文化工业)状况作了全面而深人的分析后,对其进行了尖锐而深刻的剖析。在《启蒙的辩证法)(与霍克海默合著)一书中他对文化工业(文化产业)的含义作了这样的界定:“在其全部分支中,各种产品或多或少是根据计划制造的。……凭借了当代的技术能力和经济上与行政上的集中。……它强行将分隔了几千年的高雅艺术与低等艺术结合在一起。……因而,文化工业虽然无可否认地反思过它所针对的成千上万的人们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状况,但大众却不是主要的,而是次要的,他们是被算计的对象,是机器的附件。与文化工业要我们相信的不一样,消费者不是国王,不是消费的主体,而是消费的客体。”川他把文化工业的起源追溯到17世纪,认为那是以娱乐为手段旨在达到逃避现实生活和调节世俗心理的目的的产物,觉得纯粹的大众娱乐骗走了人们从事更有价值和更充实的活动的能量与潜力,正是这种文化工业,在现代大众媒介和日益精巧的技术效应的协同下,大量生产和复制千篇一律的东西来不断扩展和促进“波普文化”向度上的形式和情感体验的标准化,其结果是有效地助长了一种精于包装的意识形态,使人们更加适应于习惯性的统治,最终把个性无条件地沉浸在共性之中,从而导致了生活方式的平面化,消费行为的时尚化和审美趣味的肤浅化。按阿多诺的看法,文化工业反映了商品拜物教的强化、交换价值的统治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优势。阿多诺从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和交换的分析中受到灵感,把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和交换的分析延伸到了文化商品的领域,认为文化工业具有商品社会一切产业的基本特点,具有突出的拜物特性和拜物教作用。按文化工业生产的产品从一开始就是为了交换或者在市场上销售而生产出来的,所以不是艺术品,不是为了满足真正的精神需要。文化工业及其产品以商业价值和“瞬间效应”为导向,其运作者和支持者往往“沉酒于一种玩世不恭的令人难堪的态度,仅为了达到愚弄消费者的目的而纵容生产文化垃圾,视艺术为一种唾手可得的、不负责任的娱乐活动。.}}tl不难看出,阿多诺之谓的文化工业是这样一种景况:其目的和动机就是获利,这决定了它的一切,包括内容、形式、技巧等,也像市场经济运作一样,产品也要拿到市场上去交换,因此它的制作、交换和消费是相当的标准化和非个性化。这样的文化工业培养的是空虚、平庸和顺从,因为在其之下,大众被迫,进而麻木,最后自觉地接受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和现存的社会秩序。久而久之,大众的欣赏能力和批判能力便下降和退化,开始产生一种依赖性,从而自觉不自觉地维护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保证了现存社会制度的稳定。

马尔库塞的文化批判的审美理论建立在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主要是异化情况)深刻批判的人本主义基础上,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与病态,全在于它压抑、扭曲了人的本性,造成了人性的异化。马尔库塞不是从物与人的分离角度,而是从“消费”层面批判资本主义的“消费控制”,把人变为“单维人”的。他认为,现代工业社会推行一种“强制性消费”,这样就把本不属于人的本性的物质需求和享受无限制地刺激起来,使得人把这种“虚假的需求”当作“真正的需求”而无止境地追求。这样一来,就造成了个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成为物质的附庸而日趋单维化、崎形化,完全被商品拜物教所支配,人与产品的关系因而完全颠倒了、异化了:不是产品为满足人的需要而生产,相反,是人为了使产品能被消费而存在。要消除这种异化,马尔库塞认为主要是通过艺术和审美,造就主体的新感性,把现实改造成“艺术品”。虽然马尔库塞没有直接提出文化工业并对之进行批判,但从他对资本主义“消费控制”的批判中可以看出,他的批判包含文化上的“消费控制”的批判,而这种文化上的“消费控制”无疑是文化工业在作祟。

二、审美乌托邦色彩

在法兰克福学派创立之始,“浪漫主义—反资本主义”的情怀就存于其成员们的思想中,正是这种情怀驱使他们对现存的每一事物进行无情的批判,且与作为整体的资本主义的现代性势不两立,这就引发了阿多诺、马尔库塞等人对于乌托邦的深切揭望。但由于没有能力把进步的解放趋势置于历史的现实中,便只有被迫到审美领域去寻找否定力量的替代性源泉。阿多诺认为艺术有一种类似于拯救正处于某种不可救药的“堕落的”状态之中的社会的救赎功能,正如理查德·沃林所说“在现象世界之无处不在的堕落中,艺术作品具有独一无二的拯救力量:它们把这些现象置于某个自由塑造的、非强制的整体的处境中,借此把它们从其残缺的日常状态中拯救出来。”〔’〕阿多诺认为人类要想救赎自己,除了别的途径还得从文化人手,到精神性和自律性的艺术中去培养和发展一种真理意志。在讨论到艺术的乌托邦功能的时候,他具体地描绘了乌托邦计划:颠倒现实主义美学的摹本理论,现实应该去模仿艺术作品,而不是艺术作品应该去模仿现实。这一点同他倡导的“审美的异化”基本一致:艺术以一种崭新的出乎意料的形式表现了我们每天所耳濡目染和司空见惯的东西,并因此迫使我们去改正我们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和知觉方式。而且,他甚至认为真正的艺术作品生来就是乌托邦的,因而它们既揭示了目前现实的贫乏和无聊,又试图为通往某个遥遥无期的将来指明一条道路。

马尔库塞吸收了阿多诺否定美学的一些观点,认为艺术创造了与既存现实相异的另一种现实,另一个真实,一个属于未来或理想的不存在的世界。这个不存在的世界能够疏离、超越既定现实,而艺术一旦“超越直接的现实,就打破了既成社会关系的物化的客观性,展开了一个经验的新方面:反抗的主体性的再生。’,冈艺术创造出与既存现实相反、为既存现实所不容的另一种现实,因而遭到现存秩序的拒斥,但通过审美,艺术可以活在人们的思想和愿望之中,活在反对现存秩序和现实的造反之中。正是基于此种意义,马尔库塞指出,革命构成了艺术的实质,艺术的任务是永恒的美学颠覆。同时,马尔库塞认为现代艺术是造就新感性的最佳途径,艺术通过对现实的变形造就了新感性,同时也就释放了新感性中被束缚的审美力量。在马尔库塞的审美理论中,与“新感性”相对应的是“活的艺术”、“艺术的现实”。这是一个自由的、消除了压抑的社会,它只能发生在性质上完全不同的另一个社会。马尔库塞明确提出,艺术应该成为现实的形式,艺术成为现实的形式并不是要美化给定的现实,而是要建造一个完全不同的与给定现实相对抗的另一个现实。艺术与现实在马尔库塞那里是一组完全对立的概念,艺术代表理想、自由,现实代表现实性、谎言、压抑。他认为二者分裂的裂口,只有在革命过程中和随之而来的自由社会中才熊缩小和消除;但他更倾向于把艺术与现实看成是永恒的对立,这一思想促使他在寻求现实的艺术化时,最终只得借助于想象,使艺术与现实趋同的可能性成为一种十足的乌托邦。

由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高度发达,创造了丰富大量的人们所需的物质和文化,人们的生活越来越高级舒适,统治者也对普通民众做出了种种妥协和让步,生活的高级舒适磨掉了人们的革命斗志和意堪,马克思所设想的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革命失去了现实的历史前提。法兰克福学派发现,资本主义社会能够为它的大多数人(包括它的工人阶级)创造越来越高的经济福利水平,就此而言,它们最终被推翻及社会主义崛起的情形,似乎越来越不大可能出现。该学派看到了被其它很多人所怀疑的资本主义的持久性,并论证说这一点基于富裕和消费主义,基于现代国家进行社会控制较为合理和有渗透力的各种形式,基于大众媒介和通俗文化。作为该学派成员之一的马尔库塞,在进一步推导和设想时,声称马克思的药方已经失去了理论意义。于是,他有意离开马克思,求助于弗洛伊德,放弃现实社会革命和生产力领域的革命,转向本能革命。这种由外在现实向本能领域的转变,正反映了他开始走向审美理论乌托邦王国。马尔库塞曾这样吐露过走向虚幻世界中去的心境:“在悲惨的现实只有通过激进的政治实践才能加以革命的情况下,对美学的关心就是很正当的了。在这种关心中有一种内在的绝望因素,即退缩到一个虚构的世界中去,在想象的领域内去克服和变革现存的状况。超级秘书网

三、存在之思

科学研究方法论范文第4篇

一、时间和对象

整个活动从*8年4月上旬开始,7月上旬结束,集中活动时间为3个月左右。参加对象为所全体党员干部职工。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努力改造主观世界,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解放思想。从我所实际出发,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着力探索正确认识和把握省情、正确认识和把握市场经济规律,提高开创价格调研工作新局面的能力,更好地把宣传科学发展与实践科学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为江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二)目标要求。着力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功夫,努力实现价格研究和价格宣传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正确认识和把握省情上形成共识,在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规律上形成共识,在正确认识和把握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价格研究、价格宣传工作存在的差距上形成共识,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理念,自觉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价格研究和价格宣传工作。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的要求,着力增强价格研究和价格宣传的能力,破解价格研究和价格宣传难题,开创价格研究和价格宣传工作新局面,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为科学发展进言献策、凝聚民心。

三、基本原则

1.正面教育为主。组织全所党员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认真进行自我教育,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自觉查找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对过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历史地、辨证地看待,不人为上纲上线,不纠缠个人责任。

2.突出实践特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与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的成功经验结合起来,与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与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和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把实践特色贯穿活动全过程。

3.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采取多种方式,认真听取广大干部职工的意见和建议,真诚接受群众的评议和监督,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同时,注意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

4.解决突出问题。把查找和解决问题贯穿始终,在解决价格研究和价格宣传的操作能力上下功夫,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在解决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实际问题上下功夫。解决问题要从实际出发,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确保取得实效。

四、方法步骤

(一)学习调研阶段(*8年4月上旬至下旬)。认真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中央有关文件、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认真传达学习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潘逸阳作动员报告,委党组书记、主任姚木根在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通过学习教育活动,使全所上下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引导和凝聚到推动科学发展上来。围绕价格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排污收费政策失灵问题、价格工作服务民生、构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江西价格波动与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价格波动、促进节能减排政策、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对策等问题的调查研究。做到领导领题作示范,深入基层搞好调研,求真务实出成果。

(二)分析评议阶段(*8年5月上旬至5月下旬)。全体党员干部职工重点围绕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力、执行力、操作力和创造力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紧密联系实际,认真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举措和办法。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结合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进行分析总结。做到相互沟通思想,交换看法,提高分析总结的质量。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重点分析查找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开展民主评议。通报分析总结情况,向党员干部职工反馈分析总结情况,重点通报存在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三)解决问题阶段(*8年6月上旬至6月中旬)。制定整改方案,对全所分析总结报告进行专题研究,进一步开阔视野,理清思路,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和措施,规定时限和责任,制定整改方案。把解决问题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的全过程,边学边改,边查边改。向群众公布整改情况,采取适当方式,把存在问题和责任人、采取的措施和办法、解决问题的进展和结果等情况向群众公布,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四)总结完善阶段(*8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完善制度,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围绕价格研究和价格宣传,完善工作制度。采取适当方式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根据测评结果,进一步完善整改措施。对全所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情况进行认真总结,重点总结主要做法、基本经验、实际成效和意见建议,形成总结报告。召开总结会议,总结活动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经验,巩固和发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继续跟踪问题的解决,确保整改方案和措施落到实处。

科学研究方法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新课标学困生转化

一、初中物理学困生的存在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但新课标实施以来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也相应地被提到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日常事务中来。笔者根据自己在初中物理学困生转化工作所取得的经验,结合初中物理新课标的特点,对初中物理学困生的内部成因和转化策略进行阐述。

一个初中物理学困生的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总体上说有外部原因与内部原因。事实上,在形成学业不良的过程中有些因素可以单独起作用,也可交互作用。大多数学生的学业不良是由于各种不良因素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1]在这些因素中,由于学生个人的内部因素造成的成分也比较复杂。笔者现主要从初中物理学困生(学业不良的学生)形成的个人因素特点出发,谈谈初中物理学因生的内部成因:

(一)畏惧困难

根据笔者与所结对的初中物理学困生共同分析寻找学业不良形成的原因和时间时发现,许多初三的学困生是在刚入初二时对初中物理畏惧困难的情绪造成的。从初中物理新课标安排顺序来看,虽然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课本是在原有教材基础上的一大飞跃性的大进步(首先体现出来的是合科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初中分科教学的很多弊端,减少学科界限),但是因为学科的特点而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难也是显而易见的。从教材的编排上看,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所学习的是介绍性的有关物质结构的内容。这些内容一般仅要求学生对所教内容的认识、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都结合自然界中的实物(或模型)进行学习,以学生的形象思维作载体进行学习;进入初中三年级后,学生首先学习的是具体较高抽象思维的物理学抽象概念的内容,如密度、功、能、压强等。一向习惯于利用形象思维方式的初中学生,突然要求其具有抽象思维,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对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学生对这一转变过程的畏难情绪。

由于学习内容的改变,必然造成学习方法、策略的改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很顺利地得以转变。学习方法、策略一般容易转变的人是很容易适应不同学习环境和方法的人。在我们的学生当中,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做到这一点。所以,做不到这一点的学生,容易成为学困生。

(二)不喜欢动手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同的学生的兴趣爱好是不同的,有些学生喜欢具有一定思辩的问题,有些学生则喜欢动手做实验。虽然说并不是所有的初中物理学困生都不喜欢做实验,但确实存在一部分学困生与不喜欢动手做实验有关。这些学生往往在上实验课时是旁观者,只看同组的其他同学动手做实验,而自己则对动手实验毫无兴趣。

学好初中物理,学会观察和实验是最关键和最基础的技能,这里的实验不但是教师在探究课上要求学生动手完成的实验,而且要求在学习过程中怎样懂得发现问题、用实验解决问题。这就是科学实验探究性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

(三)独立学习能力差

我在教学就有遇到这样的学生,自己不能独立完成作业。这样的学生一般对自己不自信。初中物理的学困生一般就是这一类学生。独立完成一项作业,独立完成一个问题的思考、独立完成一个实验、独立回答一个完整的问题。这些对于一名学困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学困生缺少的就是这些方面的能力,他们在学习上总想有所依靠,完成作业时必须与同学坐在一起;即使偶尔能解决一个问题,但总是不自信,寻找答案或与别人核对答案后才放心;有一个问题时不敢单独提出来,原因是怕教师和同学笑话他

(四)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对于一名初中物理的学困生来说,由于长期的得不到在学习上的成功的体验,学困生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

(1)缺乏思维的毅力。

思维的品质中表明思维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在思考一个初中物理的问题时,思维的持久性品质对解决这一问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学困生面对初中物理的一些问题普遍存在缺乏思维毅力的倾向,遇到一些稍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认真仔细地去思考的问题时,学困生往往显得很不耐烦。这样,很多学困生在面对一些稍难的题目或作业时,不是选择怎样去面对困难迎面而上,而是选择了逃避,有些学生为了应付教师的作业检查而去抄袭其他学生的作业。

(2)缺乏注意的稳定性。

心理学表明,每个人都具有一定限度的注意的稳定性,但是不同的人注意稳定性的强度是不同的,注意的稳定性也并不是一个人的先天性功能,它是一个人后天在学习生活中"锻炼"的结果与产物。由于学困生在对待初中物理的一些问题时显得明显的不足,学困生对待一些问题总是"心不在焉"。

(3)学习态度差。

由于学生在学习时遇到一些问题,并然会引起一系列的学习不良反应:学生面对一些问题觉得无所谓、解题时马虎、书写潦草、作业完成后不检查等毛病。

(五)缺少好的学习方法与策略

学习需要一定的方法与策略。它是追求学习效率的学习者在特定的学习情景中为了达到学习目标,在认知加工过程中所运用的学习方法技能,以及对整个学习活动及其有关因素进行监控的方法技能。[2]显然初中物理的学困生普遍缺乏的是无认知的能力、即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的能力。比如说面对初中物理的整个学习过程,学困生对学习计划、学习过程的监视、学习过程的调节等很缺乏。

另外,由于初二学生所学习的初中物理的学习内容是物质的基本性质等的介绍性内容,一般的初中物理学困生的学习由于没有很好的学习方法作指导,学习过程中只重视对一些物理的概念、名称的"死记硬背",并把这种"死记硬背"带到以后的学习中来。针对初二学生来说,生物理学上的一个个概念与名称仅是文字上的抽象概念,没有实际上的现实意义。故此,学生根本无法理解这些内容,当然记忆的长久性就无从谈起了。

二、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针对上述对初中物理学困生的内部成因的分析,笔者采用了如下的转化策略:

(一)形象开路,抽象渐入:

从初中学生生理上的发展特点分析,初中学生已经逐渐地从形象思维转变为抽象思维了,这种转化对学生来说是一大难点。但是在转化初中物理的学困生时,我们要重视形象思维的训练,并作为学生学习初中物理概念、规律的基础,而抽象思维可在形象思维基础之上得以培训与提高。比如在学习光的折射规律时,学生对"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的理解时,学生对于这一规律的理解是非常表面化的、是对文字面上的一种感性认识,根本不能够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但是,若教师引导学生以形象化的思维理解这一规律,则这一规律显得简单:如可以做实验,不管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还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在水的这个角(不管是入射角还是折射角)总是小于空气中的角。通过实验后,让学生形成固定的有关这一实验概念的"表象",则学生在以后应用到这一问题时自然而然地会想起这一表象。再比如,当学生在学习"物体的沉浮条件时,对于物体的上浮、下沉还是漂浮是液体与物体(实心)密度的大小比较有关",学生很容易混淆这一关系。所以,对于这问题,单纯从文字或公式的理解是很难的,学生不容易记忆。但当我们从形象的具体例子出发,从类比的方法出发,这一问题就可得以解决:如我们可以举例子进行类比,把木块浸没于水中,木块上浮,(木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可类推)其他同理。从上述的举例分析可以看出,以形象的思维去表达抽象的概念规律,是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基础培养抽象思维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二)勤奋作基,方法作径:

一类初中物理学困生是因为学生本身不努力、不勤奋造成的,而有些学困生很勤奋地学习,但是缺乏必要的方法而使自己成为了学困生。要想学好初中物理这门学科,勤奋与方法这两者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对于勤奋,不管是从一些伟人的事迹中还是从学生身边的例子中都能说明问题,这里勿需多言。但是一般的学困生都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下面简述之:

1.加强学习的计划性。

有计划的学习活动可以促使学习目标的实现,可以磨练学习意志,有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可以提高时间利用率。[3]指导学生制定一个科学的学习计划是非常必要的。

2.加强预习、复习活动。

3.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元认知能力。

不管是对整个学习过程还是解决某一个简单问题的,都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元认知能力。简而言之,元认知即是对认知的认知和监控。也就是说,人可以跳出一个系统来观察这个系统并且控制这一系统,通过元认知了解、检验、评估和调整自己的认知活动。[4]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学生若懂得怎样去反思、总结前一段时间的学习过程中的经验,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打算或吸取教训,学生在下一阶段的学习效率和水平将会有所提高。同样,解决了一道初中物理的一个问题后,学生若懂得怎样去反思、回顾这个问题的解法、思路及自己解题时存在的优势与不足,这样,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将不断提高。

4.加强学困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般说来,解决初中物理的问题有如下的步骤与方法:

(1)全面理清问题,通过较快速地浏览整个问题的整体框架大致了解问题的状况,但一定要明确提出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提出的目的性是什么。

(2)以问题为思维的中心,以问题中已知各数量关系为主线,理清已知问题中的各数量关系与问题存在的关系是什么。

(3)从整体上把握问题的类型,大致以什么方式回答。

(4)初中物理的问题一般很注重思维过程。面对一个问题,我们首先通过明确问题的目的性,通过逆向推理的方法进行解题。如下题的解题思路:

题目:一金属块挂在弹簧秤的下端,弹簧秤的读数是0.89牛;若把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弹簧秤读数是0.79牛,求金属块的密度。

解题思路:

①解决什么问题:求金属块的密度ρ金;

②逆向思维:求金属块的密度,只要求金属块的质量与体积;求金属块的质量,只要知道金属块受到的重力(已知在空气中金属块的重量);求金属块的体积,则只要求金属块浸没于水中排开水的体积;求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则只要求金属块浸没于水中受到的浮力(浮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的两次示数差表示)。

(5)克服思维定势。从总体上说,初中物理中哪一部分问题应用哪一知识去解答,在学生的思维中已经有一定的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对于一般的解题是有好处的,它可以减少学生思维的时间;但是思维定势也往往把学生的思维带入了解题的"死胡同",故在解决一些问题时,有时要充分地利用思维定势的优势,有时则要克服。如上题中,求体积时并不能利用密度与质量的关系进行求解,则需要打破思维定势,利用浮力的知识。

(6)选择多种方法进行解题。每一个题目的解题都有一定的方法,且思路不同,这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形成这样的一种习惯:当以自己的方法完成解题时,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另外的解题方法。

(7)解决一定问题之后,培养学生总结问题,反思问题的能力。

(三)化整为零,化零为整

学习初中物理的过程就是"化整为零,化零为整"的过程。当学困生面对初中物理内容时,要把整体上的知识体系各个击破,从细处学习知识内容。但是,毕竟初中物理是一门有系统性的学科,这一学科中各知识点间存在必然的联系,通过理顺这一关系,学生对知识形成网络化。

(四)重视解疑,更重激疑

对于初中物理的学困生,学生的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问题是进行学困生转化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平时的学困生转化过程中,我们发现学困生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一般的学困生很难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确实,对于初中物理的学困生,平时的他(她)们很少把时间投入到思考一些初中物理的学习问题上来,即使有些学生平时有思考学科上的一些问题,但由于其在思考的过程中,他(她)们所获得的失败的消极体验机会比积极体验机会多得多,所以这给他(她)们下一次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形成一定的障碍,教师在转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作是如何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问题。有问题的学生往往是对某一个方面经过认真思考的。通过点拨后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并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使学生产生兴趣。

(五)倾情投入,师生共感: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个教育系统工程,转化过程是一长期的过程。这过程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转化一名学困生,笔者认为教师在情感的投入方面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取得学困生的信任与支持。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并不仅仅是学业上的指导工作,更是对学生心理上支持、理解、信任工作。我们不得不承认:由于受到社会、学校、家长等的升学压力的影响,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总是对学业优秀生比较重视,而对学困生则忽视了。长期受到这一意识的影响,学困生与教师之间形成了一条不可逾越的心理鸿沟。学困生的心理相对教师来说是封闭的。这时要转化这名学困生,首先教师的一切行为必须取得学困生的信任与支持。

2.相信学困生具有可发展的潜力。

笔者认为,"真诚地相信学困生是可以转化的"这一点是转化初中物理学困生的工作的基础。从人的发展与学困生的形成原因等角度分析,这一点是不难理解的。超级秘书网

3.与学困生建立类似于"互惠互利"的"平等关系"。

转化学困生时,教师不要以高姿态对待学困生,不要以为对学困生学业上的帮扶工作是对学困生的"施舍"。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加入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来,使学困生感觉到教师与学困生的关系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平等关系":教师可以从学困生身上学到很多知识,同理,学困生也达到了被转化的目的。

4.教师是学困生学业上的指导者,又是精神上的支持者。

任何一个学困生,其总是回避着自己在学业上的后进,总是以自我封闭的形态出现在教师的面前。其实学困生在班集体中的心理压力是无形的,也是非常大的。教师在这里的角色并不仅仅是对学困生进行学业上的指导工作,更重要的是给学困生以精神上的支持,使学困生走出"自卑、自闭"的心理。

总之,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艰巨而富有挑战意义的工作,它需要更多的教师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这项工作来。笔者相信,一名好教师不但能使优秀生更加优秀,同样能使后进生不再后进了。

参与文献:

[1]刘晓明傅贵芳编著中学生学业不良的评价与干预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