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校校园欺凌总结

学校校园欺凌总结

学校校园欺凌总结

学校校园欺凌总结范文第1篇

反校园欺凌宣传教育活动总结1: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自律和防护意识,做好班级防欺凌工作,努力打造和谐、平安的校园,单集镇拐山开展了预防“校园欺凌”宣传教育活动。

首先陈亮校长列举了校园中容易出现的欺凌事件,分析这些事件产生的原因、危害以及后果,要求学生认识到法律的严肃性,切实提高法律意识。

其次为防患于未然,陈亮校长提出具体要求。比如上课期间,学校大门关闭,学生不能私自走出校门。学生出门需家长来接的,需要班主任同意,填写《请假条》,方可离校。要求学生放学后排好路队,及时回家,不在路上玩耍,不和陌生人搭讪。

此次教育活动对培养学生友善待人、提高自拔保护能力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在全校形成了一个“人人关心校园安全”的浓厚氛围,做到警钟长鸣。

反校园欺凌宣传教育活动总结2: 为建设平安和谐校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淮镇教办室多措并举,开展了预防校园欺凌主题教育活动。

一是召开全镇专题会议。淮镇教办室召开了全乡预防校园欺凌工作会议,通报了近期广受关注的校园欺凌事件,并对欺凌的界限、易发生欺凌事件的场所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解读。

二是教育学生正确面对“校园欺凌”。淮镇各校结合近年来各地发生的校园欺凌案例对学生开展了教育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性,并教育了学生如何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

三是各学校利用国旗下的讲话、校园广播、手抄板、发起倡议等多种途径广泛开展了预防校园欺凌宣传教育,提高了全体师生拒绝校园欺凌意识。

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有效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促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为营造文明、平安、和谐的育人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反校园欺凌宣传教育活动总结3: 为杜绝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让学生自觉对校园欺凌说“不”。近日,宜春中学在全校范围内积极开展“杜绝校园暴力,防范校园欺凌,共建阳光校园”主题系列活动。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和学校实际,学校第一时间成立校园欺凌和暴力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陈少平校长任组长,分管政教和保卫的副校长任副组长,各年级主任、相关部门主任及工作人员任组员,相互沟通,营造氛围,形成合力。

4月13日下午,学校召开预防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专项治理工作会议。会上传达学习了上级文件精神,通报了校园欺凌专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对下一步工作作了重点部署。同时设立并公布举报信箱和电话,各年级对校园欺凌和暴力情况进行全面排查,确保各项工作做到位。

4月11日,全校各班围绕“反欺凌,讲文明”开展主题主题班会。各班都通过ppt、音频、知识问答、匿名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校园欺凌的方式、欺凌者的心态,欺凌案例进行分析,让同学们更加深刻认识校园欺凌行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了在校园欺凌事件尚未发生和发生后中如何有效地保护自己。

学校校园欺凌总结范文第2篇

小学校园防欺凌安全教育实施方案2

近年来,学生之间发生了故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伤害的校园欺负事件,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为了加强对这类事件的预防和处理,湖北省教育厅等11个部门决定开展校园欺专业管理,根据《省教育厅等11个部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欺负综合管理实施方案》的要求,加强我校欺负的预防和处理,学校决定开展校园欺负预防和管理。经过研究,特制定了以下方案

一、预防管理目标。

通过这次预防管理,加强师生们的法制教育,认真规范学校纪律,规范学生行为,让学生认识到校园暴力的原因,认识到暴力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适当的引导和暗示,教学生合理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为。面对他人的攻击,可以以温和理性的态度处理矛盾,有效地解决危机。学会应对校园欺凌的正确方法,提高防欺凌能力,学会保护自己。

二、预防管理范围。

本校的所有学生。

三、防控欺凌工作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实施程序。

1、完善制度,制定校园欺凌预防和处理制度和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紧急处理预案,明确相关岗位的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责任。

2、宣传教育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校纪校规教育、遵纪守法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和安全防范知识教育,邀请公安、司法等有关部门到校开展法制教育。组织学员围绕遵纪守法、平安校园主题,通过班会,帮助学生树立纪律观念、法制观念,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与人交往、交流、交流能力。

3、加强校园欺负管理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指导,公布学生救助和校园欺负管理的电话号码,明确负责人。

4.调查和解决学校管理人员、班主任和课堂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之间的矛盾调查和工作。班主任和课堂教师应认真调查学生之间的矛盾,解决矛盾,避免矛盾。加强对特殊学生的教育管理,掌握细节,制作文件,积极利用家庭学校的交流平台,开展合作工作。要特别注意学生的课程和心理负担,防止课程负担过重和心理压力引起事故。对与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发生纠纷、抱怨的人、精神异常的人、暴力倾向和过激行为的人、仇视社会、威胁复仇者等重点对象和人员进行细致的调查,属于校内人员的学校要切实工作,逐一制作文件,专家要加强管理,校外人员要立即向公安等部门报告。检查管制刀具和其他可能危及校园安全的物品。

5.及时处理。要及时发现、查处校园欺凌事件,严肃处理实施欺凌的学生。涉嫌违法犯罪的,应立即向公安部门报案,协助立案调查。

五、工作要求。

1、重视校园安全工作,结合实际,举一反三,严防这种事故。加强学校教育教育的正常管理,严防管理疏漏发生事故。采取措施,加强安全防范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安全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落实安全工作责任,按照一岗双责要求,严格落实安全工作党政领导负责制,形成一把手自己抓住,管理领导具体抓住,相关部门和教职员各部门的职责,各部门的职责

2、做好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制,让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3、按有关规定,全体教职工应立即报告安全工作信息,特别是在重大情况和突发事件的第一时间报告,发生迟报、报告泄漏、报告隐瞒现象的,追究有关负责人。

六、校园欺凌的常见情况。

1、要钱,不加拳脚。

2、以大欺小,以大众欺小。

3、为了小事,大打出手。

4、同学之间因义气之争。

5、长期以暴制暴

七、联系电话

xxxxxx

小学校园防欺凌安全教育实施方案3

近年来,全国各地发生不少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事件,严重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为加强对校园欺凌事件的预防与处理,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区教育局区教育系统“开学安全第一课”

实施方案的安排,我校决定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治理目的

通过专项治理,加强法制教育,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增强守法意识、守纪意识,建设平安、和谐校园。

二、治理步骤

1.我校首先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分工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组织部署

我校高度重视此次专项治理工作,认真制定本校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具体方案,积极部署,认真组织实施。为此,我校专门召开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动员部署会。

3.完善制度。学校进一步研究、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

4.学习教育。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开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邀请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到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

5.加强预防。学校进一步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

6.及时处理。发现、调查处置校园欺凌事件,严肃处理实施欺凌的学生。涉嫌违法犯罪的,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同时向主管部门报告。

7.宣传到位。向家长发放以“防范校园欺凌”为主要内容的告家长书或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本次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请家长积极配合专项治理行动,做好家庭教育,共同防范校园欺凌的发生,保护学生身心健康。

三、巩固预防

对专项治理“校园欺凌”专题教育情况、规章制度完善情况、加强预防工作情况、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和处理情况等,进行全面自查和总结,形成报告并报区教育局。将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纳入平安校园建设工作内容,将专项治理工作作为深入平安校园建设的重要举措。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巩固专项治理成果,不断减少、力争杜绝校园欺凌的发生。使校规校纪得到遵守,学生行为规范文明、身心健康,校园平安、和谐。

四、工作要求

1.开展好宣传教育,进一步制定完善相关制度,加强预防,及时发现、调查处置类似事件,有效避免直至杜绝该类事件的发生。

2.认真开展好自查和总结工作并接受主管部门对此项工作的督查、指导,发现问题,强化整改,将工作落到实处。

学校校园欺凌总结范文第3篇

一、新媒体时代中小学校园欺凌的特点

相较于传统的校园欺凌,新媒体时代下的校园欺凌在欺凌主体、欺凌条件、欺凌过程和欺凌后果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1.颠覆力量原则,欺凌主体扩大在传统校园欺凌事件中,欺凌者一般在人数、年龄、身体特征等方面占据“优势”,有学者将校园欺凌的这种现象称为“力量原则”。新媒体时代,网络欺凌的出现颠覆着这种“力量原则”[3]。现实中具有欺凌动机但处于“力量原则”下的弱势学生,可以凭借对新媒体技术的掌握,依仗网络平台的虚拟性、匿名性和网络信息传播的低成本实施网络欺凌。此外,网络欺凌中旁观者向欺凌者的身份转化现象同样扩充了欺凌的主体。有研究者曾经针对此问题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13%的网络旁观者加入过网络欺凌者的行列[4]。2.打破时空限制,欺凌条件简化肢体欺凌、语言欺凌等传统欺凌一般发生在相对封闭的现实场所,且欺凌时间相对短暂,第三方的现场进入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止校园欺凌发生进程,降低伤害程度。新媒体时代,在欺凌主体扩大且不需要借助外在优势的同时,各种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甚至各类网络游戏均可能成为实施欺凌的渠道,且由于新媒体工具的便携性,以及欺凌行为脱离现实场所后难察觉和难阻止,这类利用现代化手段实施的欺凌行为可以随时随地24小时不间断发生。欺凌主体借助网络的便捷,打破时空限制,降低欺凌成本,从而简化了校园欺凌发生的条件,使得网络校园欺凌更为易发。3.摆脱情境约束,欺凌过程失控相比传统欺凌中欺凌者的可视性,网络欺凌倾向于采用匿名、化名等方式进行,即使学校发现了这类欺凌行为,也难以及时对欺凌者进行制止、追查和处分。同时,由于网络欺凌的非及时反馈性,欺凌者的移情障碍可能会由此而增加,从而更为肆无忌惮地实施欺凌。此外,进入到网络的欺凌信息使被欺凌者暴露在一个开放式交流平台中,网络欺凌事件由此往往在失控的局面下被广泛传播,而网络交往中视觉线索的缺失也容易造成信息传播者对语义的理解偏差,加大了网络欺凌被及时控制、解决的难度。欺凌过程的失控,不仅给被害学生造成更为严重的心理伤害,也为校园欺凌治理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4.污染愈合环境,欺凌伤害反复新媒体时代,网络平台信息传播的高速性、交互性、弥散性使得欺凌信息被多次、多样、有意、无意地提及,多群体参与的特点在网络欺凌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加上网络交往的去人格化和共情缺口的加大,每一次新参与者的不良言论,都使受害者的心理创伤程度不断被加深。长此以往,受欺凌者容易形成内归因的归因习惯,从而产生悲观、低自尊、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情绪过激者还可能产生自残甚至自杀的想法和行为。

二、新媒体时代中小学校园欺凌防治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因其在信息传播、资源种类、技术复合性等方面的特点,给校园欺凌防治带来了新的挑战。1.新媒体信息传播的虚拟性和匿名性降低了信息的可靠性新媒体的出现,为受众的信息接受、传播、主动参与带来便利的同时,其匿名性和虚拟性的特点挑战着其所承载信息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在网络信息环节,由于主体的多元化和分散化,媒介“把关人”的作用很难发挥出来,很多时候都只能是“事后追责”;在网络信息传播的环节,传播者鱼龙混杂,个体脱离了群体限制,成为了一个符号、一个IP,真实身份的遮蔽和网络伦理的虚化,使得一些人抛弃了道德规范和约束,肆意传播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2.新媒体资源的异质性削弱了教育效果由于新媒体资源的异质性和无序性,中小学生可能受到暴力游戏、野蛮文字、血腥视频等不同形式的不良网络信息的侵扰。Slater等人就曾对2000名中学生进行过调查研究,评估了观看动作类电影、玩暴力电子游戏、访问暴力倾向网站的学生的攻击性,他们发现,媒介暴力接触和使用是预测青少年学生暴力行为的主要依据[5]。如此一来,新媒体资源的多样性和异质性不仅有可能冲击和抵消线上线下教学的积极的教育效果,还可能让学生萌发出实施校园欺凌的心理冲动,在一定程度上为校园欺凌防治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阻碍。3.新媒体工具的技术复合性对教育工作者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新要求新媒体环境下,技术更新速度快、信息互动性强、平等性突出等特点要求新媒体资源使用者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察觉新鲜事物的敏锐性、对新生事物的认同感和熟练运用各种新媒体工具的能力。对于中小学从事校园欺凌防治的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无疑是对他们的媒体素养提出了新要求。当前,教学目标实现、课堂秩序管理、科研工作重荷等已经让很多教师处于高压状态,部分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开始呈现出了发展上的惰性。如何帮助教师提升对新媒体技术的价值认同,主动参加信息素养培训,从而有效参与校园欺凌的防治工作,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新媒体时代为中小学校园欺凌防治带来的机遇

虽然新媒体时代对中小学校园欺凌防治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考验,但是,新媒体在资源、平台和工具等方面的诸多优势,也为中小学校园欺凌防治工作的开展开创了新的局面。1.新媒体资源的多样性和全面性有助于提升校园欺凌防治教育的效果新媒体时代,网络平台上丰富全面的专题案例和研究成果不仅能拓宽相关教育者的眼界,也能提供系统性、主题式的课程资源。同时,网课的兴起有助于因校制宜开展校园欺凌防治教育工作。另外,新媒体便利的传播平台和多样的传播手段可以很好地摆脱传统教育中课堂教学、现场讲座等活动的时空限制,随时随地为学生开展校园欺凌防治教育。新媒体所带来的教育内容和组织形式的多样化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校园欺凌防治的主动性,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责任感,从而提高校园欺凌防治教育的效果。2.新媒体平台的交互性和及时性有助于加强各教育参与者之间的联结一方面,新媒体平台有助于建立师生无障碍沟通的桥梁。新媒体平台交流的即时性和匿名性,一定程度能消除受欺凌学生对于被取笑、报复等的顾虑和担忧,便于他们向学校和老师进行有关事件的反映和反馈,为防治校园欺凌及时提供有效信息。另一方面,新媒体有助于加强家庭与学校间的合作。在校园欺凌的防治上,家校间的信息互通、行动趋同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学校可以依托微信、QQ等网络平台,与学生家长及时便利地沟通,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学习状态、生活状态等及时把握,加强多方面的紧密联系与合作,提升校园欺凌防治工作的时效性和深入性。3.新媒体工具的高效性和精准化有助于提高校园欺凌防治工作的效率新媒体时代,校园欺凌的相关统计数据、典型案例和教育经验总结可以借助专业化的工作平台和存储空间及时被教育工作者利用。新媒体强大的数据处理系统和分析软件能在几秒钟之内完成传统数据处理手段几小时、几天甚至更长时间的工作量,同时能把更广、更大范围内的校园欺凌事件整合起来进行更高层面的对比分析,在宏观上为其提供理论支持和解决方案,从而提高校园欺凌防治工作的效率。同时,新型的移动网络环境中不良信息的智能过滤工具拥有强大的信息筛选功能,有助于中小学建立和完善校园网络信息筛选系统。

四、新媒体时代中小学校园欺凌防治的创新策略

1.提升教育工作者参与校园欺凌防治工作的理性自觉校园欺凌防治工作高效开展的前提是提升教育工作者参与工作的理性自觉。新媒体时代,校园欺凌在主体范围、时空限制、欺凌方式等方面有着新的发展。防治校园欺凌急需教育工作者打破对校园欺凌的刻板印象,强化对这一工作的职责意识,加强对“打架互怼”“打闹捉弄”“报复”等类校园欺凌事件的预防、识别和监管[6],防止各类校园安全事件向更为严重的校园欺凌升级。教育工作者还要强化信息化观念,培养信息化情感,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将利用新媒体进行校园欺凌防治工作内化为个人职业发展和专业成长需求,在提升对这一工作参与的理性自觉中实现自身教学生命的优化。2.创新校园欺凌防治工作的方式方法新媒体时代,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的手段,通过新媒体工具放大、穿插、重复、定格等功能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重刺激,突破学生的知觉限制,弥补传统防治校园欺凌教育中学生的情感匮乏。此外,还可以利用线上模拟体验技术为学生构建“校园欺凌虚拟体验室”,在不违背伦理性原则的前提下,设计校园欺凌环境模拟与角色扮演等模块,让学生在体验校园欺凌中提高共情能力和道德想象力,帮助学生在真正面对校园欺凌时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3.构建多方参与式数字化校园欺凌防治平台防治校园欺凌是一项综合性工程,需要政府、家庭、社会的多方协作。学校作为防治校园欺凌的主阵地,在提升教育工作者理性自觉、创新校园欺凌防治工作实施路径的同时,还可以发挥新媒体设备强大的宣传功能,统筹协调校园中各类新媒体工具,形成多主体、多维视角的宣传方阵,营造校园欺凌防治的文化环境,浸润学生心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政府部门在加强反欺凌立法和监管宣传之外,可以借鉴国外经验,为我国中小学生设计反校园欺凌网站、小程序或APP,设置信息宣传、师生交流、家校合作、心理咨询等栏目,助力校园欺凌防治教育;家长、社区可以利用手机、电脑等新媒体设备积极参与校园欺凌防治工作,消除对青少年欺凌行为的认识与评价偏差,从家庭层面进行欺凌预防以及支持反欺凌教育,形成校园欺凌防治合力。

参考文献

[1]任海涛.“校园欺凌”的概念界定及其法律责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5(02):43-50+118.

[2]颜湘颖,姚建龙.“宽容而不纵容”的校园欺凌治理机制研究———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法学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7(01):10-14.

[3]石国亮,徐子梁.网络欺凌的界定及其特点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0(12):5-8.

[4]莫梅锋,宋飞颐.道德推脱与身份转化:社交网络欺凌中的旁观者效应[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4(02):156-160.

[5]李岩,高焕静.网络素养教育与青少年网络暴力治理[J].新闻界,2014(22):67-70+76.

学校校园欺凌总结范文第4篇

【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材料一】 活动目的: 让学生认识到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因为欺凌对「受伤者造成伤害外,对「欺凌者和「旁观者同样造成伤害。「欺凌者长期欺负别人,会很自我中心,对同学缺少同理心等等,而「旁观者会因为帮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内疚,不安等等。同时间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整体纪律和风气。所以,欺凌是学校须正视并加以制止及预防的问题。但同学和家长的合作也很重要的。

活动准备:

1、每人准备说一件有关校园欺凌的事情。

2、播放几则校园欺凌记实录像片。

3、由电脑高手制作smart课件。

4、准备一句反欺凌口号。

活动过程:

1、开场白。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由于很多国家实行多是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制度,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欺凌过程,蕴藏著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2、下面请每个同学都来说一说你对校园欺凌最深的一件事情。(略)

3、大家说了很多欺凌事件,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些真实的校园欺凌事件。(播放校园欺凌记实片)

4、看了这部记实片,大家有什么看法呢?(同学意见略)

5、我们将怎样用实际行动来反欺凌?,请大家说说想法。

6、请胡悦悦同学带领大家读口号。

7、活动结束,请班主任老师讲话。

班会效果:

鼓励学校对校园欺凌采取全校范围的干预措施,如制定课堂规则,对学生行为进行限制,组建教师职业发展小组,与学生开展有关同辈关系与行为的班会活动,为欺凌者、受害者及其家长提供心理咨询等。挪威于2002年通过了一个宣言,号召国家、地方政府以及家长和教师团体加入到尽快根除校园欺凌现象的行动中。

【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材料二】 一、导入

什么是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由于很多国家实行多是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制度,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欺凌过程,蕴藏著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二、老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1)说说你所在的班级有没有小霸王呢?说说他们的恶行

横行校园小霸王

很多学校都有小霸王欺凌弱小的现象。

他们凭借身体或人数众多的优势殴打同学、辱骂、戏弄、讽刺、孤立同学,甚至敲诈勒索、抢夺同学物品等,给身边人带来极大的身心伤害。

(2)交流

被同学欺负了怎么办?

三、引导学生学习自我防护的知识

小学生该如何防止校园欺凌呢?

(1) 当受到欺凌时,最好不要表现出害怕或哭泣,这会让欺负你的人觉得你很好欺负而继续欺负你。

(2)你要勇敢、坚定而且明确地告诉欺凌者停止他们的行为,然后走开。

(3)为了避开欺凌者最好和他人一起行动,及时向老师、家长及警察求助。

(4)当看见别的同学受到欺负时,也要向老师报告,不要视而不见,成为冷漠的旁观者。

学会善待他人

通过欺凌他人来寻开心,或者通过欺负弱小显示自己的强大,不仅给他人带来很大的伤害,也无法让你得到真正的友谊和尊重。

人人都是平等的,我们要学会善待他人。关心、帮助、宽容他人才可以得到真正的快乐,这份快乐是从欺负他人的过程中体验不到的。

学校校园欺凌总结范文第5篇

为了切实做好扫黑除恶和预防校园欺凌事件工作,我校扎实开展了治理整顿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

为了确保扫黑除恶工作和治理校园欺凌事件的落实,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行政领导和各班主任为成员的治理整顿工作领导小组,专门研究此项工作,并召开教师大会、学生会,进行宣传,营造氛围,提高大家对此项工作的认识,为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完善扫黑除恶工作和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相关制度

我校制定了扫黑除恶工作制度和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制度,建立扫黑除恶工作应急处置预案和预防治理校园欺凌事件相关应急处置预案,明确了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和扫黑除恶工作的职责。各部门的负责人都能履行职责,发现校园欺凌事件,及时处理,防止事态扩大,近年来无打架斗殴等特大事件的发生。校园风气比较正,得到了广大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三、开展了扫黑除恶和预防校园欺凌专项教育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1、各班召开了扫黑除恶和预防校园欺凌事件主题班会,同学们以知识问答等形式,了解了校园欺凌是一种极不文明的行为,明确了同学们的认识。

2、给全体师生开展普法法律知识讲座,增强了全体师生的法制观念。

3、利用心理健康课、安全教育课对学生进行校园欺凌的知识教育。

4、组织全体教职工集中学习了扫黑除恶和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使全体教职工了解预防校园欺凌的措施和方法,增强了处置能力。

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校园在对学生宣传教育渗透不足,学生对扫黑除恶和防欺凌领悟不够,需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渗透。

2、校园学生矛盾纠纷彻查力度不够,常出现小的矛盾纠纷,需加大力度。

3、在对学生宗教法制渗透教育方面较少,需加强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