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民俗文化活动

社区民俗文化活动

社区民俗文化活动

社区民俗文化活动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文化学;湘西地区;民俗体育;发展

湘西地区民俗体育凭借其多样性、独特性等特点曾经一度影响了我国传统体育的发展形势和走向。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受社会争权逐利风气的影响,湘西地区民俗体育文化精髓逐渐被人们淡忘、篡改,丰富多彩的民俗体育日渐失去了其原汁原味的色彩。保护原生态文明,发展湘西地区民俗体育应当成为当前体育教学研究的重点。

一、社会文化学概述

社会文化学,是一门研究文化起源、发展规律与社会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其综合性比较强、分支学科相当广泛。社会文化学研究的内容包罗万象,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化的起源、积累以及变化过程;二是自然生态文化环境等客观因素对于文化产生、发展以及分布形态的影响;三是文化自身具备的诸如民族性、阶级性等社会属性;四是文化发展变化的周期、动因以及规律;五是文化与社会化、文化与文明、文化与生活方式等的关系;六是文化在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等等。只有对社会文化有所了解,才能够真正地在此基础上对民俗体育有所研究,才能够让民俗体育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

二、目前湘西地区民俗体育的发展现状

(一)人们认识不够,参与度呈下降趋势

湘西地区少数民族居多,工业落后,由于山区众多,其农业发展也相对滞后。最近这些年,不少青壮年为了谋取生计,不得不外出打工,留下“老弱病残冶“留守家中冶。但是所留下的人员根本没有精力或者能力参与当地的民俗体育,导致湘西地区民俗体育文化后继无人,出现“文化断层冶的状况,也让当地居民对于民俗体育的保护和传承认识不足,年轻人因为外出打工的现状,对于民俗体育文化的熏陶更是相当匮乏,加上当地居民对民俗体育开展投入的不足,导致许多民俗体育的开展缺乏必要的物质和人力保障,这些现实情况都让民俗体育在湘西地区的活跃程度逐渐下降。

(二)活动内容简化或篡改,民俗气息遭淡化趋势

在现代文化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冲击下,笔者发现近期的民俗体育活动内容被简化或者篡改的情况比较严重,失去了民俗体育活动该有的元素和特色。湘西地区当地的居民将定期开展的民俗体育运动的内容和形式简化的情况,造成不少原汁原味的民俗体育运动失去了其原有的生机,民俗体育活动的开展也形同虚设,成为走过场一种表现。

三、社会文化学视角下实现湘西地区民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对当地居民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居民意识

到民俗体育的文化价值从湘西地区民俗体育的发展现状,以及影响湘西地区民俗体育发展的社会因素角度来看,要想让湘西地区民俗体育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现阶段当地居民的思想状态和意识,加大对当地居民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当地居民,尤其是青壮年群体了解到民俗体育的起源和巨大的社会价值,改变现阶段当地居民被动参加民俗体育的现状,激发居民自觉主动地接受民俗体育文化的熏陶。

(二)保留民俗体育活动开展的文化氛围,合理推陈出新

文化氛围是开展民俗体育文化活动的关键,是吸引当地居民自觉参与的重要因素。笔者从社会文化学的调研角度发现,文化环境是文化活动得以继承、延续、发展的关键。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民俗体育活动开展的文化氛围的建设,加大对相关体育设备的投入力度,健全相关管理、组织部门,使每期每个民俗体育文化活动都有所保障。另外,针对民俗体育被简化、篡改这一事实,一味单纯继承也会与现代文化相背离。因此,民俗体育要在合情合理的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既满足了许多年轻人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又努力实现民俗体育文化的创新,在保留民俗体育的精髓推动其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三、结语

湘西作为重要的文化积淀基地,其在推动民俗文化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对于湘西地区民俗体育来说,其更加需要人们的关注和保护,需要从文化的起源以及发展规律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上对其予以把握,感受湘西地区民俗体育的魅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刘卫华,张继生.试论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民俗体育的起源及其发展对策[J].四川体育科学,2011(03):32-35.

社区民俗文化活动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俗体育教学;社区体育;互动;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强国也成为了我国重点建设的方向之一。民俗体育教学及社区体育作为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积极研究二者的互动性发展,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各地社区的具体情况,构建促进二者互动发展的机制具有重要作用,大力发展社区体育活动能够促进民俗体育教学工作的改革,反之,民俗体育教学的完善发展也能够为社区体育提供更好地指导与支持。

一、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概述

(一)民俗体育。民俗民间体育包含了民俗体育以及民间体育,一般指的是由人民创造,且通过人民进行传承与传播,结合了人民的日常生活习惯与传统习俗的一类有固定模式的生活化的集体体育活动。民俗民间体育不仅是一种传统的体育文化,同时也是一种传统的生活文化。作为我国社会体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民间体育拥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并且其活动形式具有多元化的特征[1],并且其中大部分活动项目所受场地与器械的限制较小。而作为教学课程的民俗民间体育,其所具备的大众化的娱乐性与游戏性等的特征为学校体育课程也提供了新的生机。

例如,我国已有27 个省进行了柔力球运动的普及与教学工作,在全国有180万人左右参与可柔力球运动,这项运动已成为我国传统民间体育的象征符合与文化代表之一。在08年北京奥运会的宣传片、各地的民俗文化、社区民间体育活动及跟雷大型体育赛事的开幕式中,均可发现柔力球运动的身影。

(二)社区体育。社区体育一般指的是成年人为了加强自身体育素质,通过一定的器材或身体运动来获得健美乐的社会现象。社区体育是全民运动的一类重要载体,其具备了娱乐以及健身等多重特点。然而,目前我国的社区体育活动也表现出了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的复杂性。社区体育活动对内容的选择与参与人员的主观意愿均难于集中统一。第一,社区体育活动作需要有针对性的研究与分析才能真正地形成社区体育活动的氛围,树立正确的服务于民的观念。第二,为通过社区体育活动来帮助民众有效地达到强身健体与娱乐身心的作用,就需要科学地针对运动强度、运动负荷以及运动时间等方面进行指导。

二、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互动机制的构建

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共同具有的社会性、文化性等特征,使得二者具备较好的互动发展的基础与可能,构建民俗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助、互利、互惠的互动机制对于二者各自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及意义[2]。

其一,从互助的角度出发,民俗体育教学可利用与社区体育组织进行互助合作,以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工作。在民俗体育教学中,体育专业的师生可在节假日或周末进入社区体育活动组织,为其提供指导等服务。这样有助于加强师生对于社区体育活动中所需的体育专业知识的理解,并可为长期的民俗体育教改提供必需的实践参考与理论基础。同时,社区体育各项活动的组织开展在高校师生的协助与规范指导下也能够更加科学、合理,从而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促进身心发展的需求。其二,从互利的角度出发,体育院校也同样具备着大学使命理念,其中包含了教学工作、科学探索以及社会服务这方面的内容。而教学与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工作均与大学生的职业发展与体育为社会、大众所提供的服务紧密相关。各地省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所承担的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以及加强体育发展等责任具备着一定的相通性,而这相通性即是民俗体育教学与社会体育管理中心之间进行互动与协作的前提与基础。首先,各省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的下属协会可根据各院校的体育专业的课程规划、专业现状以及体育学生的情况等制定相关的管理体系与制度。其次。各院校的体育专业教师可凭借自身的专业优势与体育专业学生等人力资源,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管理中心下属协会的工作。这样不仅有助于体育专业的良好发展与体育专业的教学训练、赛事组织等方面的提高,同时也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将理论知识落到实处,并可有效地普及、开发有效的实习基地。其三,从互惠的角度出发,社区体育的组织者虽以营利为目的,但在提高广大居民的参与积极性、提升居民的社区归属感等方面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社区体育以文明、科学、健康的活动形式使得社区居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社区秩序更加有序、稳定,满足了社区居民身心健康发展及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同时,专业的社区体育活动有助于加强社区内部的凝聚力,促进社会整合。可以看出,社区体育在诸多方面的功能有效弥补了民俗体育教学在服务社会、指导社会居民健身等方面的不足之处。

三、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互动的重要意义

一方面,通过对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能够促进民俗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民俗体育运动的目标对象一般为社区体育活动的爱好者,此类人群因各种条件的约束而更加注重通过体育运动进行强身健体与身心娱乐等活动,其目标通常具有一定的务实性。对于社区体育活动人群,参加比赛、获得名次等方面并不是其所重视的。所以在民俗体育教学中往往会出现随意地更改动作流程、自我创造不符合运动要求的动作等问题。因此,民俗体育教改应当注重规范化与系统化以及因材选教与因材调赛等重要方法与规范。因材调赛指的是民俗体育教改应当根据社区体育活动者的年龄、健康情况以及生活条件等客观因素去调整比赛的制度、形式以及奖励方式。在比赛时,不同年龄、体重等条件的体育活动者应当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划分开来,以满足不同条件的体育活动者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为民俗体育教学的良好发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通过对二者的互动研究将民俗体育教学在社会服务中的重要作用突显出来,有助于正确地认识社区体育活动所面临的客观问题。例如,社区体育活动往往缺少实际的领导团队,没有真正的影响力,无力进行较大规模的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工作等。同时,社区体育活动也普遍缺少专业性的体育场地、体育设施以及进行相关活动的资金,而相关的体育设施也缺乏定期的保养与维修。这些因素均对社区体育活动的科学化发展造成了较大的约束。在社区体育活动中,一般包含了以下三类弱势群体:一是经济弱势群体,他们具备较强的健身、运动意愿,然而这类群体无法在体育活动上投入必需的资金与时间。二是生理弱势群体,他们因客观身体条件的限制,无法有效地进行体育运动。三是时间弱势群体,他们往往受到工作压力与学习竞争等沉重的生活状态的约束,不得不压缩体育运动的时间。

结束语:综上所述,通过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的互动研究,有助于正确地认识民俗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体育院校可针对社区体育的组织、制度、服务等方面内容有目的地进行指导,同时也可以根据体育院校具体实际情况,为社区体育提供一定的体育设施。此外,对二者的互动研究还可以更加明确社区体育人才的培养方向,改变传统观念中对于社区体育指导与社区体育管理等职业的片面认识。因此,研究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从互助、互利、互惠的角度进行分析,能够为二者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从而实现二者的长期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社区民俗文化活动范文第3篇

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地位作用

民俗文化是古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它包含了各民族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及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构成了民族文化的主要内容。其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口头传承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工艺美术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等。其在旅游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能促进人们的跨文化交流与了解;让人们获得有别于惯常的生活的充满情趣的体验;体验朴实而富有新鲜感的带有强烈地域特点的民俗生活情趣。

人类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中,由于其特定地域条件的影响与制约,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在我国古代就有“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之说。居住在不同自然条件下的人们,在闲暇、交往等生活的结构、范围和对象都会不同,这些对人类的各种行为包括旅游活动产生诸多影响。

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正是这种独特的文化传统,使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区别开来。每个民族都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不同的语言、文字、艺术、道德、风俗习惯,构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成为发展民族旅游的潜力之所在。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以地域民俗事项为主要观赏内容而进行的文化旅游活动的总和。目前民俗旅游已和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旅游一起构成了颇具特色的旅游三大系列产品。从广意来讲,旅游实际就是民俗旅游,民俗和旅游是文化与生活的复合体。

民俗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活动。无论是旅游消费活动还是旅游经营活动都具有强烈的文化性。只有挖掘出文化内涵,它才会具备吸引旅游者的魅力。正如孙尚清指出的,“旅游在发展的一定阶段是经济――文化产业,在发展的成熟期是文化――经济产业。”此言透彻地阐明了旅游与文化关系的密切程度。

旅游作为一种跨时空的消费活动,它的广泛出现是经济发展驱使的结果,但一个人能否成为旅游者更需要内在的动因,正如先秦思想家墨子所讲的,“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人类在基本生存需求满足之后,随着收入的增长,必然追求更高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所以说旅游活动更是文化驱使的结果。

人文旅游资源,无论是实物形态的文物古迹还是无形的民族风情、社会风尚,均属于文化的范畴。由各种自然环境、自然要素、自然物质和自然现象构成的自然景观,只有经过人为的开发利用,才能由潜在旅游资源变为现实的旅游资源。即使是自然美,也必须通过鉴赏来反映和传播,而鉴赏是一种文化活动,因此,自然旅游资源同样也具有文化。文化作为人类劳动和智慧创造的结晶,贯穿着人类的发展和演化的整个过程,从而构成了世界丰富多彩的文化类型及其内涵。这些异彩纷呈的文化现象,极大地扩充了旅游的文化含量。

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文化旅游活动,才可能亲身体验和触摸到旅游地民众生活事项,体会到当地的民俗事项,体会到当地人民的生活的方式、思想意识和审美情趣,实现审美与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从某种意思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在未来将成为现代旅游的主流之一;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也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此,民俗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能把握好并利用好这一优势资源是提高旅游品位的关键所在。

三峡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

三峡民俗文化旅游被重视。以有着中国百家民俗文化村,又称之为梦里老家的车溪为例,该游览区位于宜昌城区江南的土城乡,距市区十八公里,总面积18.64平方公里,由十大景区组成(石仙谷、巴楚故土园、三峡民俗村、农家博物馆、水车博物馆、旧址馆、天龙云窟、奇石馆、风洞、忘忧谷)。游客抵车溪后,观石仙谷瀑布,游巴楚故土园,观北宋造纸作坊、土陶作坊、酿酒作坊,到腊梅峡欣赏土家歌舞和皮影戏表演,参观“中国第一家农家博物馆”、“中国第一家水车博物馆”及三峡地区最大的奇石馆,赴天龙云窟,赏地质奇观――莲花洞,,然后乘车返回宜昌市区。一系列的观光游览活动深受游客喜爱,车溪土家族自治村村民表演的土家民俗节目,演出每天不下五六场。作为省级扶贫重点村,车溪在几年前引进旅游开发,办起了土家族民俗文化村。使车溪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深山峡谷,一跃成为国家4A级风景区。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原来只靠种田为生的农民现在也办起了饭庄,做起了工艺品,当上了演员,日子越过越红火了。它是一个以挖掘土家民俗文化而成功的主题公园。

车溪的旅游特点可用:“一、二、三、四”来概括,即:一个主题定位(梦里老家);两大自然奇观(地质奇观、植物奇观);三种文化特质(民俗歌舞欣欣赏、农耕稼作展示、古代作坊表演);四种旅游特质(休闲体验游、民俗风情游、科普考察游、猎奇探险游)。这一些活动使游人离开了城市的喧嚣,忘却工作的烦恼,一头扎进车溪的青山绿水之间,真切地感受生命与自然亲近的意义,体味“重拾野趣,返朴归真”的无穷乐趣。车溪民俗风景区是湖北三峡地区唯一的民俗旅游区,因为充分利用了三峡民俗风情,把土家民俗文化特色与旅游品牌的创建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加大宣传力度,抓好组织和管理工作,依靠自身的不断发展,创出了品牌,办出了特色,办出了综合效益。

民俗文化被庸俗化。民俗旅游魅力无穷,并非说明民俗旅游资源就可以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地开发。民俗旅游之所以有强大的吸引力,在于其深厚文化内涵,而不是那种随意照搬、盲目建设、重经济轻文化。如在三峡有些景区,对外宣称引进某民俗表演团体,以民俗风情表演为幌子,进行庸俗化表演。而且还有用封建迷信、甚至恐怖的东西来招揽游客,最终也落得个“门前冷落车马稀”。民俗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社教,即是正统教育之外的社会民俗教育。民俗节庆仪式的活动是利用节庆的民俗唤起民心向背,达成一种团结友爱的社会风尚,昌启民族精神文明。

三峡民俗文化旅游仍处于浅层次的开发。三峡民俗文化旅游没能充分体现三峡民俗旅游文化的精华,没发掘其文化内涵,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仍处在浅层次的开发阶段。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民俗旅游项目有庸俗化,艺术化,舞台化的趋向,以至一些民俗的本色与乡土气息也被一一退化;开发重点不突出,民俗旅游品雷同化,降低了民俗风情的纯度。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旅游业成为朝阳产业的今天,保持三峡民俗文化的原汁原味、以及先进文化的合理渗透,是使三峡民俗文化的生命力得以保持的关键所在。必须科学、合理的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

三峡民俗旅游的开发策略

建原生态民俗文化村寨。在三峡景区原有自然环境及设施基础上改建而成,保存当地原有的建筑、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服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居住者,管理者和工作人员也大多是当地居民。原生态民族村寨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环境,把人与大自然紧密结合起来;该村寨还必须融于周边的文化氛围,共同建成原生态协调的民俗村寨。使它成为实现动态保护与开发民俗文化双重目标的新型旅游发展模式。

挖掘民俗精髓,丰富旅游产品。三峡民俗资源丰富,对传统的餐饮、民居、工艺品和民俗节庆活动等进行挖掘,开发成单项的旅游产品。如毕兹卡民俗文化村地处长阳县城东大门观音阁,依山傍水,风景怡人。在这里住土家吊脚楼,吃土家风味餐,观民俗歌舞表演,看土家姑娘织绵,购“西兰卡普”纪念,成为展示土家文化特色的重要景点。

旅游购物是旅游消费中最有弹性的因素,尤其在民俗旅游中,由于民俗旅游商品能够较好的满足游客求新求异的心理,又能很好的展现当地的民俗文化,因而其开发是大有可为的。大力发展具有纪念性、工艺性和实用性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浓厚的旅游商品、食品、服饰和工艺品应当是三峡民俗旅游开发的一个重点项目。传统产品要巩固,新产品要大胆开发,这些必将为三峡民俗旅游开发的成功提供强大的支持。

培养热爱民俗文化的专业人才,建立“三峡民俗文化遗产数据库”。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使民俗文化发射更加灿烂的光芒,要更凸显其特色并提升其品位,就更需要尊重、依靠对民俗文化有造诣的专业人士,培养热爱民俗文化的专业人才。允许有特殊才能的民俗文化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以其拥有的民俗文化品牌、创作成果和科研技术成果等无形资产占有文化企业的股份,参与收益分配。鼓励民俗文化产业单位与高校联合,发展与民俗文化产业相关的高等教育如可尝试在各级学校教育中设立民俗文化相关专业,特别是在高等院校中培养民俗文化高级专门人才,为民俗文化事业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建立“三峡民俗文化遗产数据库”,永久保存和传承发展三峡地域的优秀民俗文化。如在宜昌市,建立市、县、乡、村四级保护工作网络,重视活态保护和资助优秀民间艺人,让他们投入到旅游工作中,都是极佳的尝试。

社区民俗文化活动范文第4篇

关键词:岭南民俗音乐;中国传统文化;原生资源;社会价值

中图分类号:J6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4-0248-02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都拥有本民族文化,进而形成了该民族世代生存区域的民俗文化。中国的岭南地区为历史上丝绸之路的起始地,受到背靠五岭、南面南海的地域环境影响,使得岭南地区成为多种形式文化的汇集点,促使岭南地区的文化底蕴深厚,其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并延续至今。岭南地区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岭南民俗音乐获得了世界艺术领域的高度赞誉。岭南民俗音乐具有浓重的地域特色,已经使其成为独立的音乐文化体系,除了艺术价值之外,社会价值以人文的角度凸显出来,并成为目前岭南民族音乐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一、岭南民俗音乐具有多功能性

岭南民俗音乐是南方与北方的民间音乐相融合的音乐艺术形式,从地域的角度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三个乐种,即广东音乐、客家音乐和潮州音乐。不同地区的岭南民俗音乐都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发展至今,已经实现了民间音乐专业化转向。关于岭南民俗音乐的传播方式,以人际传播为主。随着社会文化的交融,岭南民俗音乐被越来越多的民众所接受,使这种音乐艺术在民众中快速传播,并呈现出多元化的传播形式。

(一)岭南民俗音乐的艺术性

岭南民俗音乐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接纳了多种艺术形式,借鉴了其他民族的艺术作品,是多元音乐艺术充分融合的结果,也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音乐风格。岭南民俗音乐在民间传播的过程中,具有多元性和自觉性[1]。在多元艺术的影响下,岭南民俗音乐的音乐审美价值不断提升,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自觉地吸收具有时代特征的音乐形式,这也是推动岭南民俗音乐快速发展的关键。

(二)岭南民俗音乐的娱乐性

岭南地区少数民族居多,这里每到民间艺术节日的时候,就会有岭南民俗音乐伴奏下舞龙、舞狮子等表演,使舞龙、舞狮子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下,成为沟通表演者和观赏者之间的桥梁,通过音乐引起双方的心理共鸣,使当地群众的文化艺术活动成为一种情感体验。

(三)岭南民俗音乐的抒情性

岭南民俗音乐的艺术风格自由而浪漫,音乐表达如行云流水一般,激发人的想象力,主观性地为音乐添加了心理内容,由此而产生超然的境界。岭南民俗音乐是一种自然流露,就宛如清澈的小溪在流淌一样,清雅而秀美,耐人寻味,给人以舒适而惬意的感觉,可以让欣赏者身心放松,使得紧张的情绪得以舒缓[2]。

(四)岭南民俗音乐的普及性

岭南民俗音乐伴随岭南民俗舞蹈而生,受到岭南地区民众的欢迎。特别是岭南地区的农民,每到农闲时节,就会跳起岭南民俗舞蹈,欣赏着岭南民俗音乐,农民参与其中,自娱自乐,逐渐形成了岭南地区民众中广为传播的音乐艺术形式。岭南民俗音乐之所以在民众中传播速度快是由于这种音乐形式与民众的生活内容更容易融合,让人们以积极的态度、愉快的心情投入到生活中。随着这种高雅艺术形式的融入,民众的生活质量也会有所提高。岭南民俗音乐成为了当地民众业余文化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岭南民俗音乐的社会价值

(一)岭南民俗音乐可以塑造浓重的文化氛围

音乐的作用在于音乐创作者以音乐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音乐欣赏者通过聆听音乐而使得想象力被激发起来。在音乐的旋律下而产生心理反应,构成一种音乐环境下的情感体验,以使民众感到愉悦,并潜移默化地接受教化。岭南民俗音乐可以广播播放的形式而融入到民众的生活中,让岭南民俗音乐成为民众生活内容中的一部分[3]。在岭南地区的民俗活动中,各种民俗舞蹈,包括舞龙、舞狮子、舞麒麟等,以岭南民俗音乐为背景,可以使得民俗舞蹈更有韵律,而且对当地民众更具有吸引力。岭南民俗音乐不仅可以发挥辅的作用,还是可以独立存在的艺术形式。民众享受着这种高雅音乐,使得心灵得到净化,同时还陶冶了艺术情操,使这种音乐在融入到民众文化生活中的同时,使得当地新的文化氛围构建出来。

(二)岭南民俗音乐可使社会风气得以改善

市场经济环境下,岭南地区的人们也逐渐建立起经济意识,对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社会风气每况愈下,就会引导当地的人们更为注重物质生活而忽视了精神文化生活,就会使得当地的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在利益的驱动下而逐渐走上消亡。乡土文化是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其价值不仅在于社会性,而是当地人们价值观的体现。在岭南地区的文化建设中,岭南民俗音乐的普及,不仅丰富了当地民众的文化生活,而且还起到了净化社会风气的作用,让岭南地区的人们在接受这种艺术形式的同时,也在吸收正能量。从岭南民俗音乐的传播形式来看,多是作为伴奏乐而渲染民俗舞蹈的气氛,使得岭南地区的民族舞蹈与民俗音乐相伴而行,如果说岭南民俗舞蹈对民众产生了极大的视觉吸引力,而岭南民俗音乐则会对民众产生思想引导作用,对民众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有助于改善社会风气。

(三)岭南民俗音乐具有传承文化传统、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

岭南民俗音乐源自于民间,因此具有很强的洞察力,能够将人们的生活内容虚化为音乐符号,使人们听着音乐,就可以发挥想象力,在头脑中设计出音乐元素所塑造的“场景”。岭南民俗音乐会给人以轻松感,且与当地民众的心境相符合。运用音乐语言表达思想内涵,同时发挥着教育引导的作用,让人们以健康的心态对待生活,以积极的情绪投入到生活中。岭南民俗音乐本身就是创作者的生活体验,以音乐的形式将这种体验传递给欣赏者,让欣赏者从主观的角度出发理解音乐创作者的主题思想表达,同时赋予了音乐作品以新的思想内涵,由此而拉近了音乐创作者和音乐欣赏者之间的情感距离。音乐是富于文化内涵的艺术表达形式,由于该种文化表达充满了乡土气息,因此容易形成情感共鸣,避免音乐创作者所要表达的音乐主题与音乐欣赏者对音乐主题的理解形成较大的偏差,从而使得岭南民俗音乐具有很高的理解力,也更容易沿着社会历史的脉络而发展。正是基于此,在岭南民俗音乐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了符合当地文化特色的传承文化形式。岭南地区的民众对岭南民俗音乐的接受是具有自觉性的,从而建立了民众之间的情感沟通。岭南民俗音乐作为一种具有社会普及性的文化活动形式,被当地民众所喜闻乐见,也提高了民众的凝聚力和社会向心力,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处于现代的社会环境中,岭南民俗音乐随着传播形式的多样化而不断发展。岭南民俗音乐作为岭南地区民众精神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其所发挥的社会功能是显而易见的,对促进岭南地区社会环境的和谐,推进民众文化生活社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岭南民俗音乐的社会价值体现。

参考文献:

[1]郑敏.岭南地区民间音乐传播特征刍议[J].神州民俗,2012,(12):38-42.

社区民俗文化活动范文第5篇

在拿到民俗文化课题的一手资料以后,我首先通过网络和相关书籍、报刊和杂志查询柯桥区民俗文化方面的文献资料。了解到柯桥区原指山阴、会稽两地,流传下来的大概有七大类百余项民俗习惯,这些民俗项目可以概括为以下七大类:岁时类、礼仪类、社会类、娱乐类、信仰类等。这七大类民俗文化中绝大多数是积极的和正能量的,诸如祈福、崇贤、家风等等。这些对家族和睦、社会和谐,扬风正气,针贬时弊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有些甚至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民俗节目。例如三月三修褉,五月五赛龙舟,黄酒开酿节,祭大禹等等,这些名俗习惯或者节日都与党和国家弘扬的正能量相吻合,部分节日甚至上升到了国家的活动层面。在通过网络、文献等资料查阅以后,我又对柯桥区目前给我列举的18项民俗文化进行了分类、归档和整理,筛选了出比较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进行详细了解和调研,同时进行了大量的人物专访。以期发掘出详尽的资料。柯桥区文广局绍兴区级的民俗文化项目有社戏、舜王庙秒会、水龙会、古城村迎会,腊月风情节、绍兴祝福、脚划船俗、绍兴端午习俗、吃讲茶、绍兴就婚俗、绍兴丧俗、绍兴寿庆、绍兴上梁仪式、绍兴黄酒开酿节、绍兴酒俗、绍兴开宕习俗、兜会习俗、火着饭习俗、柯桥龙华胜会、共计十八种。在实地走访和调研的过程中,了解到在现今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往往是对一些房屋建筑的拆除比较关注,对社会发展过程中渐行渐远的民俗文化却往往持冷漠的态度,使得这些民俗文化往往处于自生自灭的尴尬境地。除了一些具有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独特项目以外,和人们日常生活结合的比较紧密的一些岁时节令的民俗项目在各个地区自发的传承下来,但是由于区域不同,传承方式各异,也体现了“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特点,部分民俗由于生活方式改变,正在逐步的失传。总的来说,目前柯桥区的民俗文化在保护和传承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对于价值观积极向上的民俗活动应该没有采用正确的解读方式,加大力度进行宣传和推广;二是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民俗活动赖以生存的场所和氛围正在逐步减少;三是由于疏于管理和必要的引导,原来在农村约定俗称的民风习俗,在乡村改造回迁以后由于落户的村落比较多,民俗习惯有一定的差异,这就使得在民俗习惯的传承方面带来了一些变化。例如在舜王庙会实地走访的过程中,通过舜王庙庙会的传承人董永忠老先生介绍的和查询的相关材料了解到,舜王庙庙会活动目前也有一些消亡的痕迹,目前虽然有当地政府部门主导,每年也都还会举行一些庙会活动,但是由于当地居民大量外迁,相应的人群越来越少,举办活动的难度也就越来越大。根据舜王庙会的传承人董老先生口述,舜王庙庙会的举办周期大约有6天的实践,参加的表演人数在在兴盛时期大约有400多人,通过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走进各个村落之间进行表演,是的舜王庙庙会不断地深入人心,而庙会举办的资金大多也就是各村经济实力比较强的村民自发共同出资举办,但是由于居民大量的外迁,庙会活动赖以生存的物质和文化环境也就逐步丧失,赞助人群不断减少的同时,表演的规模和参加的人数也就大不如前,再者由于这项民俗活动需要大量的传承人和参演人员,由于缺乏场所和资金的等赖以生存的环境,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

针对柯桥区民俗文化传承和保护过程中的问题,结合自身的调查研究,针对民俗的保护河传承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1.需要适时出台编制相关文献和书籍,从相对良性的角度来引导民俗文化在民众生活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发展,来获得民众的认可,与此同时,也要对民俗文化进行筛选,用其自身的正气和正能量来引导民众过健康的民俗节气。2.加强政府层面的宣传和引导,把民俗习惯、优秀的传统文化、正确的价值观结合起来,像祭祖、修族谱等这些传统的具有追思和怀念的民俗活动,宣扬的是忠孝节义,这与当代我们宣传的对党和国家要忠心,对于父母长辈要孝顺等核心价值观都是不谋而合的,这些民俗活动从正面的角度利用报纸、自媒体、网络电视等加强引导和宣传。3.在城市化进程中,针对回迁居民尽量给定当地安置,这样能够较大程度的保持当地的民俗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稳定以及保护和传承。4.柯桥区的地方旅游开发过程中能够把民俗文化活动和文化表演融入到民俗活动中去,例如在鲁镇的活动中加入旧婚俗,在柯岩风景区人流量较大的时间加入开宕习俗表演和祝福表演。5.可以尝试针对目前柯桥区存在的民俗文化项目分类整理,打包申请省级甚至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把柯桥的民俗文化作为一项地方特色推广出去。总的来说,通过暑期的学习和调查,认识到民俗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来源,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值得深思和挖掘。同时民俗文化作为接地气直接来源于民众生活的活动,这种文化最能够扎根于民众,也具有极强的保护而后传承的必要性。由于目前还是在了解调查初期,很多观点尚不成熟,需要在后续的研究过程中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