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卫生服务站合作模式

社区卫生服务站合作模式

社区卫生服务站合作模式

社区卫生服务站合作模式范文第1篇

1深圳市宝安区社区卫生服务的全科服务模式

1.12002年深圳市宝安区开展的社区卫生服务2002年深圳市宝安区有92个站开展了计划免疫预防接种工作,接种对象32358人;有88个站开展了妇幼两个系统管理工作;已经建成较为完善的社区教育健康网络,共有健康教育宣传栏159个,每季度出版1期,共举办教育健康讲座526次,听课居民32463人次,印发健康教育资料20多万份,发放健康教育处方28万多张;自1999年起率先开展糖尿病、高血压筛查共50011人;系统管理的慢性病人4275人;开展居民体检215852人,已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40839户,共计119032人,其中暂住人口871918人;60岁以上老人建档13622人,其殊老人4796人;建档系统管理的慢性病人4275人;孕产妇系统管理5402人,0~3岁儿童系统管理12118人;残疾人专案管理714人;2002年全区社康诊疗129?郾5万人次(不包括医院周围站数字),约占全区总诊疗人次的25%左右;2001年9月开始,与计生部门共同开展“计卫联手、育医结合”试点工作,2003年7月对首批4个点授予“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点”牌匾,正式开展计生技术服务试点工作;全区100个社康站同时与残联合作举办的“残疾人社区康复站”,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

1.2全科服务模式仅就以上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内容来看,宝安区的社区卫生服务覆盖了疾病预防、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医疗与伤残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特殊人群保健等内容,基本实现政府提倡的“六位一体”的服务模式,与国外的全科医学服务模式相比(1),同样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的照顾。这种具有宝安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我们称之为全科模式。

2全科服务模式特点分析

深圳市宝安区的全科服务模式具有实现最佳卫生保健、实现最佳医疗服务、实现卫生服务公平和效率的显著特点(2)。

2.1实现最佳卫生保健(1)提供经济有效的公共卫生与个人服务。深圳市宝安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基本上能够保证绝大多数居民获得基本的、并且证明是经济有效的个人化服务,使现有的卫生经费能在现阶段获得最大的价值,满足居民的需要。(2)财政政策促进健康。目前,保安区各级政府、卫生局、医院已尽可能地采取行之有效的各种财政政策,用于奖励改善个人和社区居民健康的服务系统和服务提供者,提倡加强成本效益管理,鼓励将为个人卫生服务的公共和私人部分投资用于预防、急性病的有效治疗以及旨在维持高生命质量的慢性病的管理,并强调社区卫生服务的优质性、连续性、协调以及服务的可及性、可接受性、消费者的满意度等。(3)强调基层服务。在宝安区开展的社区服务内容中,基本上都是基层服务,包括保证实现基层服务的措施如提供足够的基础设施、建立健康档案、提供足够的医护人员等。(4)适当利用二级和三级医疗服务。在宝安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建立了双向转诊制度,社区个人需要专科性的医疗服务,一般由社区医生首诊后,由社区医生与当事人或其家属共同协商,在双方对所需的专科服务质量、可能的结果、可能发生的费用有所了解以后,由病人决定是否有必要看专科医生。

2.2实现最佳医疗服务(1)医疗服务更适应个人和社区。宝安区社区卫生服务提倡以人为中心,以健康为导向,以社区为基础,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体系紧密结合,促进个人和社区健康。实现这一目标主要依靠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特别是社区医生。他们既是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决策者、与个人和社区的交流者,又是管理者和社区卫生保健团队的成员。正是宝安区各级管理者的重视,加强对社区卫生人员的管理与培训,使他们提供的服务更适应于个人与社区的需要。(2)争取每个居民都有他们熟悉的家庭医生(或保健服务提供者),并为医生熟悉。深圳市宝安区通过契约式的服务、合作医疗、上门服务、健康咨询、建立健康档案、预约等多种形式,争取社区居民都有自己熟悉的家庭医生,社区医生通过各种服务形式熟悉社区居民,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家庭和社区,这样,居民的大部分健康问题可以由社区医生负责处理,使医生、护士等社区团队人员与社区居民形成一种长期持久的信任关系。(3)对社区医疗保健人员进行培训,优质医疗服务。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宝安区在人才培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市卫生局举办了全科医学岗前培训学习班12期,共550人次参加;经卫生部同意,同中山医科大学合作,1999年举办两年制全科医学专业证书班,学员56人,现已毕业;举办了各种培训班,如计划免疫、妇幼保健、慢性病管理、老年保健、社康站长、信息管理、电脑操作培训班等14期1180人次;举办各类专题讲座12次1260人次;并经常外出学习交流。

2.3实现公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宝安区经济和社会生活出现勃勃生机。但随着这一体制的发展和完善,它与生俱来的内在自然性矛盾,也就是它的两重性,也在政治、经济、社会、医疗、卫生、生活等方面凸现出来,其中卫生服务的不公平性问题也日益突出。深圳市宝安区自1996年5月开始试点,1997年全面普及社区卫生服务,使社区内居民卫生资源的拥有量、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可获得性大大提高,实现了全区范围内基本卫生服务的相对公平。

2.4实现效率仅仅就经济效益而言(1999年),宝安社区卫生服务就有4个明显的特点:第一是固定资产投入少,如医院人均投入10?郾24万元,社康站投入2?郾06万元;第二是政府年投入经费少,如医院每年人均职工补助经费1?郾78万元,社康站补助0?郾37万元;第三是社康站服务收费低,医院次均门诊收费76?郾52元,社康站收费47?郾50元;第四是社康站职工人均盈利水平高,达到每年每人1615?郾6元,医院平均每一职工亏损6454元。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的经济效益,宝安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更为重视社会效益,如为社区内所有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进行健康检查等活动,增进了居民的健康意识和水平。

3实施全科服务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素质不能满足全科服务需要根据宝安区公明医院社康中心工作人员资料统计,几乎所有的医生都不是全科医学出身,所学专业非全科医学,少于10%的护士接受过社区护理学教育和训练。从人员总体情况来看,深圳市宝安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素质不能满足全科服务需要。

3.2社区卫生服务的筹资机制不健全从宝安区开展的社区卫生服务内容看,除了疾病诊断与治疗,其他的服务如社区内健康促进,老年保健,妇幼保健,慢病防治,卫生预防基本上是无偿服务,没有经济收入,一般又需要2~3人开展此方面的工作,所以,社区卫生服务的经费负担过重,急需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筹资机制。

3.3社会医疗机构和医疗市场还需要整顿在社区卫生服务站附近,无牌无证私人诊所较多,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医疗秩序和社康站的医疗工作。

3.4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尚需要进一步调整(3)目前,宝安区社区卫生服务实施的“六大功能”在服务项目方面有一些重叠和交叉,应该在过去运作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分析、归类,重新组合,切实使社区全科服务落到实处,并保证服务质量。在以上服务项目调整的基础上,重新设计新的社区卫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每年对社区服务站开展评估。

3.5病人与社区医生的关系尚需要加强目前,在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过程中,由于以上等原因,社区健康服务的提供并未取得绝大多数居民的充分信任,在现阶段如何在社区健康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之间建立一种健康依赖关系是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

4全科服务模式发展建议

4.1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供切合实际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从管理角度来看,社区卫生服务站应针对居民的需求开展服务。要寻求切合实际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需要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和以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居民需求调查,并将以上调查的需求资料与国家和社区资料进行比较平衡,从而提出适宜的卫生服务标准,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筹资机制(4,5)。社区卫生服务筹资一要依靠政府给予政策和经济方面的支持,如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职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大力发展合作医疗,将合作医疗与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结合起来;二是要加强对社区居民的筹资力度,探索包括契约式在内的多种社区卫生服务筹资方法,为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筹资机制,特别是社区卫生服务项目中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筹资机制。

4.2选用训练有素的社区医生,提高现有社区医生的素质国外全科医学的实践表明,一位训练有素的家庭医生可以适当地处理大多数人的大部分日常健康问题,作为首诊医生,有利于控制不必要的、过早的专科服务利用,使病人获得适宜的医疗保健服务。在宝安区现阶段,适宜的手段是提高现有医生的素质,加强培训和在职教育,并加强对社区医生的有效管理,特别是建立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现有人员素质的快速提高。

4.3积极宣传,加强居民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合作,激励所有的居民选择自己的家庭医生在社区卫生服务实践中,密切社康站工作人员与居民的关系非常重要,应该鼓励所有的居民都选择自己的家庭医生,并加强合作。起码每一个居民都应该知道其所居社区保健医生的姓名、联系方式。医生也应该知道居民的姓名和联系方式。不论是居民本人,还是医生,从职业的需要出发,这种合作都需要财政刺激或契约要求来加以强化。

社区卫生服务站合作模式范文第2篇

记者从近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上获悉,国务院组成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工作小组正在分专题开展调研,抓紧研究制订改革方案。

卫生部部长高强说,要把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同时要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努力使改革方案符合群众意愿。

2006年有4.06亿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近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高强说,200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步伐加快,有4.06亿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占全国农业人口的45.8%,参合率达80.5%。从总体上看,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平稳,逐步规范,卫生服务水平提高,农民医疗负担有所减轻,因病致贫有所缓解。

据统计,截至2006年9月底,我国已有1433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占全国县(市、区)总数的50.1%。2006年前9个月,全国有1.4亿农民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受益,共得到医疗费用补偿95.8亿元。

高强指出,2006年,我国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正式实施,中央和中西部地区规划投资216.8亿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覆盖范围最广、投资力度最大的农村卫生建设规划,也是“十一五”期间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再加上东部沿海地区政府的安排,“十一五”期间农村卫生建设总投资超过300亿元。

高强说,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已完成投资269亿元,城乡公共卫生服务条件明显改善,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蓬勃发展,政府保障力度逐步增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与医院服务合理分工、密切协作、双向转诊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建立。

北京社区卫生服务出现新模式

记者近日来到北京东城交东社区卫生站,只见150m2的卫生站内厅堂整洁明亮,浅绿色调让人感觉温馨舒适。三个全科诊室、一个康复理疗室,一个提供计划生育指导的“生命蓝岛”屋,候诊椅、轮椅、便携式心电图仪、快速血糖仪、全科医生诊疗仪等诊疗、康复设备齐全。

据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主任张选介绍,东城区目前按照网格地图均衡分布的29个社区卫生站都具备这样的就医条件,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对社区卫生站统一管理,统一配送设备、药品,社区卫生站有统一的标识,医务人员有统一的服装和诊疗设备,如同品牌连锁店一样,提高了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知度和信任度,树立了社区卫生服务新形象。

品牌连锁形式的社区卫生站为什么受群众欢迎?关键还是百姓得到了实惠。据介绍,东城区在社区卫生改革中创建了新型的居民健康卡管理模式。“居民健康服务信息IC卡”(简称健康卡)是东城区居民享受公共卫生服务的有效电子凭证,主要功能包括:电子凭证功能,能够进行身份识别和认证。信息存储功能,卡上存有居民姓名、身份证号码、性别等基本特征信息和医疗待遇、就诊记录等社区卫生服务信息。更重要的是VIP功能,患者凭健康卡可以在社区卫生站享受免收挂号费和诊疗费、药价折扣等优惠。目前东城区健康卡发放的对象主要是慢性病患者、老年人、残疾人、儿童和低保户,今后将逐步扩展到全区居民。

品牌连锁还得益于政府主导。据了解,在北京市东城区委、区政府的主导下,区财政、社保、发展改革委、药品经营单位、街道办事处等多方协力支持,做到了药品低于市场价格进货、零差价销售,使东城区社区卫生站药品售价平均比医院降低了20%左右,在让利于民的同时,也切断了医药代表与社区医务人员间的利益链条。政府出资购买医疗服务,同时考核服务质量。通过这些优惠的价格和优质的服务等措施,换来了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卫生改革的积极性。

据记者了解,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新模式自2006年6月1日开始运行,截至当年12月31日,29个社区卫生站共接诊137381人次,免除患者挂号费和诊疗费102639元,优惠药费823 451.87元。社区卫生站药品价格比医院降低了19%,单张处方平均78.66元,与改革前的158.82元相比,降低了50.47%。

山东探索“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新做法

山东部分医院开始推行一种解决医患关系的新做法――“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这种由独立于医患双方的健康维护组织,运用医学、法学、保险等手段,进行医患关系协调的新型管理模式,成为一种解决医患纠纷事先预防、事中调解、事后补偿的有效保障机制。

当前,医患纠纷不断升级,“医闹”事件屡屡发生,纠纷理赔数额不断增加。这一方面导致医疗机构遭遇信任危机,甚至不堪重负,医务人员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工作。另一方面,由于患者在医患关系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相关赔偿政策和制度缺位,患者的权益往往得不到保障。这种局面直接损害了医患双方的利益,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医学科学的发展。

据介绍,在国外先进的医疗纠纷处理模式中,医生的职业保险几乎与医生的职业责任融为一体,没有责任保险的医生或医院不能开业,医疗责任保险属于政府强制行为。同时,大多医院设有医疗风险管理机构,即第三方管理机构,专门从事医疗机构风险的预防、规避与处理,广泛应用替代性方式解决纠纷。

一种涵盖了上述内容的“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新做法已在山东多所大型综合性医院开始推行。推广这种模式的山东大成保险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志伟介绍说,“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是由独立于医患双方的健康维护组织(HMO),运用医学、法学等手段,建立起医患关系管理系统,以保险为载体,对医疗行为风险实施的一种事先预防、事中调解、事后补偿的新型保险服务和保障机制。

采取这种管理方式的基本做法是由医院、医务人员和患者三方交费参保。保险机构对患者提供的服务包括:就医前,驻在医院的保险机构可向患者提供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医疗活动中的相关规定、各种医疗证明办理办法等信息;解答患者疑问,包括诊疗流程、检验检查的注意事项等。在治疗过程中,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可为患者提供病历记录分析、药物治疗分析和手术方案分析等服务,同时代患者与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行沟通和调解。

目前已有山东省立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等13家大型医院引进了这种“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新做法。

社区卫生服务站合作模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铜陵 医改 社区医疗卫生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主体,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基础环节,是推进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交汇点。铜陵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致力把医改的着力点放在基层,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创新、服务内涵转变和内部运行机制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功能定位不清问题、人才缺乏首诊制重任难承担问题、双向转诊上转容易下转难问题、补偿机制和服务需求的矛盾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阻碍其基础作用的发挥。

一、探索现代社区医疗卫生体制模式,建立社区医疗卫生服务长效机制

世界各个国家都十分注重自己社区卫生体制的改革和完善,现在总的来说有三种模式是当今国际范围内被大家认可的,分别是:1.以英国为代表的国家经营模式。这种模式以政府预算为主要筹资方式,以公立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并通过高薪激励和严格的考评与监控来保障高水平的社区医疗人才和医疗服务。2.以美国为代表的私营为主体的经营模式。以民间的私营医疗与保险为主,政府辅以对特殊群体的社会医疗保险与补助。3.以新加波为代表的政府引导、多元参与模式。这是一种政府引导、多元参与、政府管理与市场竞争相结合的中间模式。严格意义上来说,铜陵市社区卫生机构均为非政府开办,有效合理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筹资、补偿机制和竞争机制尚未形成,因此,既要学习借鉴英国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的做法,也要借鉴新加坡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成功经验,鼓励私人和社会团体自愿开办医疗机构形成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适度竞争,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服务形式,服务政策灵活多样,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逐步形成特色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二、探索新型社区医疗卫生运行模式,规范社区医疗卫生财政保障机制

借鉴厦门、天津将现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服务)和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提供治疗和康复服务),两个中心在同一地点办公的做法,选择1-2个社区医疗中心进行试点。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采取全额拨款,同时,将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归并给大医院,实现统一财务核算,医疗活动由其统一管理指导,其医务人员由大医院培训,并由大医院派出专家提升社区医院的医疗水平,依据门诊人数向社区医疗中心提供补贴。这种运行模式明确了政府的角色,即政府是社区公共卫生中心的资金提供者,通过全额拨款保障其运行;政府对社区医疗中心主要起监督、引导的作用。一方面,通过优惠价格政策培养社区医疗中心供养自身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补贴对社区医疗中心的发展提供支持,补贴同就诊人数直接相关以保障效率,既解决了社区医疗人员的激励问题,也有利于提升社区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

三、完善首诊双向转诊制, 促进医疗卫生机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在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面,明确提出要“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由此可见,医改在这方面的思路相当明确。在实施社区首诊、双向转诊上,以英国、德国等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已有相当成熟的经验,国内一些城市在这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北京、南京)。铜陵市应积极借鉴国内外首诊与双向转诊制的实践及成功经验,完善相应的首诊与双向转诊标准,规范转诊流程。具体来说,铜陵市在已有的“首诊、双向转诊制”基础上还要补充如下几点:

第一,政府要要求所有民众必须在尚未生病前到一个社区医疗卫生中心(站)注册,该中心(站)以后就成为其定点门诊服务机构。

第二,居民就医除急诊外必须到所在社区医疗中心(站)由定点卫生院医生诊断,才能报销医药费用。轻微症状、常见病、多发病在社区医疗中心(站)治疗,重病和社区医疗中心(站)无能力治疗的病人由医生开具双向转诊上转单,转到定点支援的市、县级医院就医。如果病人直接进入市、县级医院看病,则住院费用自理。

第三,完善转诊标准。对符合向社区中心(站)转诊条件而患者不同意者,自医院发出通知书之日起,医保将降低其后继治疗的报销比例。符合向社区中心(站)转诊而医院未及时发出通知且未实行转诊者,由政府监管部门责令医院对科室领导和责任医生做出处罚。

第四,允许市民根据服务情况在一定期限内(如一年)更换定点首诊社区中心(站),以更好地保护市民健康权益,同时促进医院之间竞争。

此外,还要通过健康教育、舆论宣传等方式,转换居民的就医观念和习惯,提高居民的契约意识。逐步形成小医院看常见病、多发病,大医院看疑难病、危重病的模式,这样,基层医院的收入得以保障,大医院的科研教学任务也能更好的履行,促进医疗卫生机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四、完善全科医生培养制,促进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未来的医疗服务应逐步转向以全科家庭医疗为主,倡议21世纪各国全科医生应占医生总数的1/2或更多。2011年我国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提出, “到2020年,我国将初步建立起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可见,培养大批合格的全科医生是我国卫生人力开发与建设的主流和方向,是卫生队伍建设的长远之计。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居民对医疗卫生需求的增长,铜陵在培训全科医生方面,既要满足现在社区卫生服务的急需,也要考虑今后的提高与发展。

一要推行规范化培训。第一步,现阶段要充分利用现有基层卫生人员,把在职人员转型培训作为重点,对从事或即将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执业医生采取脱产或半脱产的方式进行全科医生岗位培训,经省统一组织考试合格获得全科医生岗位培训合格证书。第二步,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保证全科医生健康持续发展。鼓励医学本科毕业生进入全科医生队伍。包括参照国外做法,规定医学生本科毕业后到社区工作一定年限(3-5年)后才能从事专科。也可以借鉴国家培养免费师范生的成功经验,考虑对全科医生、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采用免费或低收费政策,签订培养合同,保证他们学成后服务社区。

二要加强社区实践基地建设及实践环节教学。社区实践是全科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理论教育的继续, 是联系实际的桥梁通过社区实践基地抓好实践的教学环节,培养全科医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这对于提高全科医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意义。

三要完善政策保障体系。一方面,逐步提高社区全科医生的待遇。全科医生的收入即使无法高于市区大医院专科医生,也至少与其持平。当社区医生与大医院的专科医生有同样的社会地位,自然会吸引目前已在社区工作的医学本科生及大医院的住院医生跨入社区全科医生行列。那么,在两三年内让铜陵的规范化全科医生数量大幅提升就有了可能。另一方面,落实全科医生编制、聘用、任职资格、执业等一系列政策,解除社区医务人员的后顾之忧。

四要制定相应举措。促进铜陵职业技术学院扩大医疗卫生人员招生规模,为铜陵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定向培养急需的全科护士。

五、完善政府监督考核制,促进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优质高效

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的扶持,也需要政府的监督管理。只有这样,社区卫生服务才有可能向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为此,铜陵目前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制定完备的社区医疗服务标准。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服务,达到规定的质量考核标准,才能得到全额拨款,否则,就不能获得政府财政的全额拨款。这里可以引入居民满意度评价,并作为重要的考核依据,以此促进社区医疗机构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二要健全公开透明的投诉制度。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借鉴英国社区医疗机构管理的经验,建立由卫生管理部门、地方政府、医生和居民代表组成的监督机构。这个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对居民反映的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向卫生部门或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三要健全社区医疗信息系统。即通过网络系统将社区医疗保健的信息与各专业医院共享,使用统一的医疗保险病历或门诊病历,一般病人在必要的医疗会诊或手术后,其相关医疗信息将转往所在社区的医疗保健机构或服务中心,作为日后日常护理、康复、保健信息,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站)有义务将必要的日常服务信息反馈给医院或相关医疗机构,以便保证医疗过程的连续性。

参考文献:

[1]中共铜陵市委铜陵市政府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

意见.

[2]杜乐勋,张文鸣,王培舟.中国医疗卫生发展报告[M].北京:

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社区卫生服务站合作模式范文第4篇

社区卫生服务站计生服务模式。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不断完善,计划生育工作从基层医院延伸至社区卫生服务站,将计划生育单一技术服务拓展为整个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宣传落实,全面提升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对基层计生服务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社区卫生服务站从事妇幼保健、计划生育工作要经常与社区主任联系沟通,而联系的紧密程度直接影响产后访视、计划生育服务的效果。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站计生服务存在的模式是社区计生服务人员长时间在所在社区工作,与社区主任联系比较紧密,比较了解计划生育政策,利用计划生育的网底,与妇女同志走得近,沟通多,开展产后访视、妇女病普查及妇女保健知识培训配合较好、参与率高,开展工作效果很好。

晋煤集团社区卫生服务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存在问题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模式有待转变。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然没有摆脱旧时医疗模式的影响,单纯开展医疗行为的现象广泛存在。首先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本身对社区卫生服务没有足够重视,在服务模式上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变,还是在等病人上门,以临床医疗为主,忽视社区群众的健康保健服务,忽视对社区的健康干预作用,忽视妇幼保健专业人员配备,致使上门服务率降低,计划生育工作浮于表面,服务质量难以保证。

2.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现有妇幼保健、计生服务人员资质偏低。目前,我晋煤集团各社区从事妇幼保健、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均为兼职。卫生服务机构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在年龄、学历、职称及专业结构都不合理。

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妇幼保健、计生服务人才短缺。近几年来,我晋煤集团总医院虽然进行了社区内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但是基层领导和卫技人员对全科医学教育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统一规范的社区人才培养机制和梯队建设计划,规范化培训过后的继续教育配套政策也没有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人员短缺。现有许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技人员都是兼职,平时忙于大量日常医疗工作,部分仍未经过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

2010年以来,晋煤集团把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列为重要的实事工程,连续三年滚动实施,到2013年,将在全社区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管理规范、与晋煤集团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型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在政府加大投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站基础建设的同时,提升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刻不容缓,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切实做好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

晋煤集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未来发展

其一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站方便辖区居民就医,方便及时采集居民的医疗信息,及时掌握居民的一些慢性病、妇女、儿童等信息的优势,针对性地为社区居民进行健康讲座,引导人民群众养成“小病进社区”,“大病去医院”的意识。同时规范社区服务卫生中心(站)的诊疗服务,完善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内涵,提高保健技术水平,在服务上要积极开展主动服务、上门服务,真正成为社区居民的家庭保健医生和妇女的贴心人。让百姓少得病、晚得病,真正实现“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社区”,“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要求。

社区卫生服务站合作模式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国家对卫生投入的调整,社区卫生服务站如何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以及政府投入的资金如何监管成了一项重要的工作。就社区卫生服务站如何强化其职能以及资金监管方式提出建议。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站;管理;问题;对策

1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开展情况

1.1深入宣传,居民健康意识有效增强

2009年以来,以龙泉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13个社区服务站以各种形式分别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是发放资料。各社区共发放健康手册共6000余册,发放疾病预防资料10000余份,宏图社区还发放健康教育处方300余份。二是办宣传专栏。共办健康知识专栏30余期。三是培训讲座。各社区分别请资深专家开展健康教育讲座15次,共培训居民达3000多人。通过以上措施有效地提升了居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增强了居民预防疾病的能力。

1.2优质服务,居民健康水平有效提升

(1)保健服务成效明显。一是免费对0-3岁儿童实行“4•2•1”管理和生长发育监测,开展与儿童相关的服务和新生儿保健、访视。二是开展妇女保健服务。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实施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三是开展老年人保健服务。对老年人疾病预防、常见伤害预防、自救和他救、自我保健等服务。1-8月对儿童共实行“4•2•1”管理监测1980人,随访新生儿218人,进行各种疫苗接种3193人次;共开展孕产妇保健服务233人;登记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等六类慢性病人3297人。

1.3强化措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效处置

一是不断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预案要求进一步明确,措施进一步有力,责任进一步加强。二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得当。今年,在甲型H1N1流感疫情期间,迅速启动预案,严格监测,及时报告,排查出入境人员,坚持七日健康监测,共查出入境人员933人,监测入境人员47人,有效控制了疫情漫延。三是卫生消毒制度落实到位。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坚持开展消毒灭菌活动,配合社区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公共卫生环境得以净化。

2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服务体系不顺,双向转诊机制未形成。社区卫生服务站是国家卫生体制改革的产物,是广大居民群众的需求。使有限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资源使用率低,造成资源浪费。社区卫生服务站公益服务未完全体现。

二是管理体制不顺,管理机制不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站业务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其主要工作依托的是社区,所服务对象是社区居民,最终落脚点是社区,那么,社区居委会理应是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基层管理者,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管理与服务、考核与评价,社区居委会都应参与。

三是人员流通不顺,用人机制未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人才队伍建设不足,主要表现在人员学历偏低,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加上社区卫生服务站均系民营私立性质,人才不能统一配置,学历较高的院校毕业生不愿进等,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站发展。

四是经费渠道不顺,影响卫生服务站发展活力。2008年,国家实施“3342”(中央3块、省3块、市4块、区2块)财政补贴,下拨龙泉社区卫生服务站补助经费110万元(一般的卫生服务站6万元,较大的卫生服务站7万元,较少的卫生服务站3万元),但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站实际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同时,也存在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的问题。

3社区卫生服务站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一是完善机制,坚持建、管、用的原则。政府应将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纳入政府统一规划建设,在批准规模小区建设时,要审定规划具有服务功能的卫生服务站的地点。进一步完善由街道、社区参与管理的联运机制。同时,把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考核考评纳入监督机制,真正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站为民所办、为民所用。

二是用活政策,促进社区机构与辖区大医院双向转诊的合作关系。主管部门要切实把国家医疗政策用好、用活,并落到实处,深入探索社区居民双向转诊的新路子,充分引导社区卫生服务站把握政策尺度,坚持居民“小病在社区、大病上医院”的原则,积极主动与大医院协作互动,建立和稳定双向转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