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卫生服务站消防应急预案

社区卫生服务站消防应急预案

社区卫生服务站消防应急预案

社区卫生服务站消防应急预案范文第1篇

船形山社区卫生服务站自2019年9月20日开业以来,至今已营业近三个月,现将船形山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基本情况简单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船形山社区,始建于2011年,辖区面积4.06平方公里,目前共有住宅22栋,常住人口2560人。辖区内有北津学院、金奥湘江公馆、和达滨江花园等高校、小区。其中北津学院已经开学,今年下半年在校教职工近6000多人,远期规划教职工17000人。

船形山社区卫生服务站,坐落于船形山社区,建筑面积208.77平方米,使用面积180余平方米,于2019年09月20揭牌,《医疗机构卫生许可证》已办理。现已正式营业,目前船形山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人2名,二人为正式在编人员,人事关系均挂靠在和平街道卫生服务中心。

二、设备配备情况

根据党工委、管委会对全区卫生健康工作的整体布局,船形山社区卫生服务站是按照全国规范化卫生服务站设计建设。区教育文卫局希望以本站的建设带动一批规范化卫生服务站的设立,同时积极促成九华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秉承这一目标,根据《湖南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标准(试行)》的要求,规范化城市卫生服务站的配置要求,船形山社区卫生服务站已具备:

(一)基本功能。为辖区居民提供相应的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主要是一般疾病的诊疗和配合卫生服务中心做好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工作。

(二)证件要求。《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已办理。部分执业医生、护士、药师等执业资格证书和注册证书已办理。

(三)科室设置。设有全科诊室、治疗室、处置室、预防保健室、健康信息管理室。

(四)人员配备。1名全科医生、1名中医医生、1名注册护士。

(五)床位设置。不设病床。设日间观察床2张。

(六)基本药物。常用抢救药品(20种),基本药物(55种)实行零差价销售。

(七)基本设备。诊断床、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身高体重计、出诊箱、急救箱、供氧设备、电冰箱、脉诊枕头、必要的消毒灭菌设备、药品柜、档案柜、电脑及打印设备、等通讯设备、健康教育影像设备。

三、业务情况

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我站开展了基本医疗、慢病管理、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健康教育四项基本服务。其中:

(一)基本医疗,以北津学院和吉利职院的学生为主,三个月以来,诊疗常见病(上呼吸道感染,运动外伤)患者90例,并对患者的病情及用药后的疗效进行了电话跟踪回访,均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二)慢病管理83例,以社区居民为主。配合北津学院开展健康教育活动2次,开展社区居民健康教育知识讲座1次,协助江麓医院妇科专家为社区妇女开展妇科病普查。在不耽误正常工作的前提下,积极与市医保局沟通联系开通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相关事宜。

四、困难和建议

(一)人员不达标,存在明显法律风险。

目前社区卫生站实有人员2人。根据标准至少缺1名中级职称执业医生(全科医生)、1名执业护士。同时还缺少药学工作人员、收费工作人员、保安人员。

现有2人中,一名执业中医,注册范围针灸推拿专业,一名执业药师兼执业护士。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十四条:医师经注册后,可以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未经注册的医师、超过法定允许的地点执业、超越法定执业类别或范围执业,均属违法。即根据法律规定,现有人员都是超范围执业,是违法行为,一旦产生医疗事故,风险不可估量。

建议:通过基层全科医生培训、抽调和外聘方式解决。

(二)北津学院缺少专门医务室室,我站无法代替履行学校医务室职能。

《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规定:寄宿制学校必须设立卫生室,寄宿制学校或600名学生以上的非寄宿制学校应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持有卫生专业执业资格证书。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二十条:普通高等学校设校医院或者卫生科。校医院应当设保健科(室),负责师生的卫生保健工作。

据高校大学生非正常死亡原因的调查统计分析报告,自杀占第一位,猝死占第二位。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猝死事件”发生频率在不断提高,根据“黄金抢救四分钟”原则,患者发生危急情况时,在四分钟内做出专业判断,能为患者争取最大的存活机会。而北津学院占地达500亩,从我站到北津学院最近的入口最少需要12分钟,到宿舍、教室时间更长,从理论上丧失了急救的黄金时间。

建议:请领导高位协调,建议北津学院设立医务室并配备一定数量专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减缓我站压力,避免意外事件发生。

三、现有消防设施不合格,有灭火设备,无应急灯,安全通道。

建议:尽快安排专业队伍进行消防改造,并申请消防验收。

社区卫生服务站消防应急预案范文第2篇

一、工作原则

(一)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各社区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统一指挥和协调辖区内突发疫情的应急工作,各社区按照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应急处置工作。根据疫情发生的级别,对突发疫情的应急情况实行分级管理。

(二)快速反应,高效运转。各社区要做好突发疫情的各项应对准备工作,根据需要建立应急预备队,一旦发生疫情,要做出迅速反应,采取果断措施,及时上报和控制疫情。

(三)预防为主,群防群控。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疫情的监测和预警预报。同时,加强防疫知识的宣传,提高全社会的防范意识,依靠群众,全民防疫,动员一切资源,做到群防群控,尽最大努力切断一切可能的病毒传播途径。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各类突发疫情后,街道协助相关部门查找病源、排查病例信息、落实稳控措施,防止疫情扩散蔓延,同时做好预防、封闭、消杀等应急处理工作。

三、组织领导

街道成立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人员组成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一套人马。领导小组下设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担任,配备2名具体工作人员。办公室具体负责疫情防控工作的信息沟通,并向上级部门上报预防情况和疫情信息。

四、落实应急责任

疫情防控工作既要坚持统一领导,又要分工负责压实责任,特组建6个工作组。

1、疫情防控排查组。主要负责组织对常住人口进行逐户摸排,落实隔离、管控措施和包保责任。

责任领导:

具体人员:

2、疫情防控宣传组。主要负责采取多种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教育,管理吉祥码,规范商户经营行为,落实复工复产企业防控要求,推介典型,上报工作信息。

责任领导:

具体人员:

3、防控值班值守组。主要负责落实高铁站、火车站值班值守工作,对出站人员进行排查,登记域外来蛟返蛟人员信息,做好重点人的引领对接。对各级巡查检查组反馈的问题进行整改落实。

责任领导:

具体人员:

4、数据信息统计组。主要负责准确上报各类防控工作数据和信息,做好日报工作,做到底数清、数字准。与市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做好协调和衔接,把握相关政策和规定要求。

责任领导:

具体人员:

5、卫生整治消杀组。主要负责落实小区楼院和居民区生活垃圾清运,楼道消杀,监管小区物业服务工作,协助相关单位做好小区封闭。

责任领导:

具体人员:

6、防控物资保障组。主要负责购置协调分发防控工作必备的口罩、防护服、消杀药具,配备应急车辆,满足防控工作需求。与社会各方的物资、善款援助搞好对接。严格按规定要求管理和使用好防控工作专项经费。

责任领导:

具体人员:

五、疫情预警监测和应急处置

1、对发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接人员情况,立即按照有关规定启动应急预案,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对感染病例所在地范围内进行紧急免疫和消毒,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接人员进行隔离管控。做好居民的思想工作和教育宣传工作,稳定人心。

2、对发生疫情所在小区进行逐户排查,及时上报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封闭处理。

3、出现疫情发生病例,加强与卫生等部门疫情防控的交流与合作,预警。

4、加强对相关人员的自身防护,并协助相关部门加强对高风险地区返蛟人员进行居家隔离和医学检测观察。

5、开展防控科普知识的宣传,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社区小喇叭等各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整治环境卫生,清理卫生死角。

6、第一时间落实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疫情信息、要求和规定。

社区卫生服务站消防应急预案范文第3篇

一、建设三支队伍,搞好人力资源开发

加强卫生系统人力资源开发与建设,已是我们今后较长时期的战略选择。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分层次引进、充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制定和实施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有计划的开展在职人员逐级培训和公立医院医技人员进农村进社区我们的具体举措,以提高卫生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

1、公共卫生队伍

招录乡镇卫生监督员24名,增加卫生监督力量,填补农村卫生监督的空白;对现有监督、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2、医疗队伍

加强院长、医生和护士队伍建设,在市直医院引进3名研究生和6项新项目、新技术,鼓励开展临床试验和科研工作,积极培养和推荐后备学科带头人参加学科带头人培训班,培养高尖人才。在卫生院引进和补充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推动我区医疗卫生技术水平不断发展。

3、卫生行政管理队伍

组织学习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卫生行政管理人员每5年参加一次不少于3个月的专业培训,每3年参加一次省外专业学术会议或一次1月左右的省内专业培训,每年参加一次省内专业学术会议或参加一周市内的专业培训,每年读2-5本专业或管理方面的理论书籍,以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

4、举办三个学历班

积极争取与医科大学举办一个研究生课程班,一个本科学历班,一个专科学历班,采取双休日授课。学费分别由卫生局、单位、个人各出20%、40%、40%,鼓励与促进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再教育。

5、在职培训

从年3月开始,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慢性病管理,医学心理咨询,健康教育,卫生监督等在职短期专业技术培训10期。

6、视频教育

继续搞好农村卫生人员中专学历视频教育并进行严格管理,按照相关要求完成教学进度并保证学员学习时间和质量。

7、进修学习

积极组织农村、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种学习培训;规范全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提高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达标率,力争验证率达到100%。组织乡村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开展病历书写、三基护理知识竞赛;选送20名乡镇卫生院骨干到市中心医院进修学习,每期半年。选送10名市直医院骨干到省、太原及省外专科特色医院进修,每次一年。组织村卫生所人员到乡镇卫生院进修,从3月到11月,每月2-3人。在进修的同时,市直、驻地医院派高技术医务人员进农村、进社区服务,开创区卫生系统人才双向流动的新局面。

8、开展一个论坛

组织开展生命与健康论坛,每季度举办一次,分别由院长、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人员、机关人员参加,促进交流与沟通,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9、创建学习型组织

在全区卫生系统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号召卫生系统每个工作人员每天学习半小时,每周学习三小时,每天至少读一本医学或卫生专业论着。卫生局和市中心医院、矿区总院阅览室每天下午向卫生系统干部职工开放,使读书在卫生系统蔚然成风,并不断改善学习条件,提供学习机会。

二、加强公共卫生工作,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1、健康教育

将年定为健康教育年,加强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建设,提高机构和人员的服务能力。继续推进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广泛开展学校、医院、社区、工厂等大众健康教育活动,向广大群众介绍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宣传卫生防病知识。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群众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5%。

一要在电视台、报社设立固定栏目,每周一期;二要在社区设立宣传栏,定期更换内容,每年12期;三要在医院印制健康处方并开设健康知识讲座;四要开展乡村、社区健康教育知识竞赛两次,利用各种卫生宣传日,开展上街宣传;五要编写居民健康行为规范手册,全面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

2、卫生监督

一要加强加快卫生监督力量建设,尽快完成乡镇卫生监督人员的招聘工作,配齐人员,填补农村卫生监督空白,构建三级卫生监督体系,解决我区卫生监督力量薄弱问题;二要加强卫生监督工具、执法手段建设,改善执法条件,提高执法能力,逐步建成覆盖全区、运转协调的卫生监督机制;三要制定打击非法行医、血液安全、食品卫生、职业卫生监督等专项整治方案,开展多次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加强农村家宴、民工食堂、学校食堂的卫生监督,严格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健康证的发放管理;四要组织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卫生标准、食品卫生法宣传周活动,向群众广泛宣传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知识;积极开展对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卫生法律、法规教育培训;对各项专项整治取得的成绩进行宣传报道;五要开展对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的监督检查,重点解决农民工职业卫生服务问题;六要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规范医疗服务市场,保证群众就医安全有效;七要提高餐饮业准入标准,建立餐饮业食品原料进货索证制度,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达到95%;八要完善卫生许可证的发放、吊销等管理和通报制度;九要加强对医疗卫生服务单位和食品卫生单位的日常监督检查,监督覆盖率要达到100%,防止重大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发生,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3、疾病预防控制

一要加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科学处置,强化区、乡两级疫情监测报告网络,完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和运行机制,形成指挥畅通、反应灵敏、运转协调、处置快速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二要继续加强重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搞好计划免疫,确保儿童基础疫苗全部免费预防接种,辖区内网络直报单位法定传染病网上及时报告率达100%;三要继续加强艾滋病、肺结核和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落实非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防控措施,依法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进行传染病防治管理,重点对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结核病归口、医疗卫生机构消毒产品、消毒器械、一次性卫生用品的采购及索证、肠道门诊等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四要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能开展日常检验工作;五要加强流调队伍建设,强化培训和应急演练,加强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预报和处置能力;六要加强地方病防治,防止碘缺乏病、布病、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生、蔓延。

4、妇幼工作

一要强化母婴法律法规宣传,加强出生证的管理和使用,实行《出生医学证明》计算机管理和网络直报;二要加强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和“三网监测”工作,实施“母婴安全大行动”和“降消”项目,全面提高孕产妇和儿童保健覆盖率;妇幼卫生信息要真实、准确、及时上报;三要深化爱婴医院分级管理,提升爱婴医院的管理质量;四要进一步加强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工作的监管力度,合格率达到95%以上。五要免费为500名农村妇女进行妇女病普查。

5、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转变观念,完善内涵建设,突出以公共卫生为主服务功能。

三、加强社区卫生工作,增强服务功能

一要全面贯彻落实省、市社区卫生相关政策,制定适合我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相关制度和措施,高标准完成腾飞路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二要引深服务,强化六位一体(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医疗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功能,居民建档率达到95%,慢性病系统管理率达到80%,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把功夫下在服务功能的落实上;三要落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或定补政策,继续做好社区医务人员培训工作,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卫生工作队伍;四要建立健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将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机构全部纳入医疗保险定点单位,争取80%纳入定点医保机构;五要开展创建星级示范社区活动,力争3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入星级示范社区;六要强化社区卫生服务监督管理,与辖区政府建立和谐良好的合作关系,完善360度考评方案和服务费发放的激励机制;七要得到医院的对口支援,开展双向转诊工作,实现社区居民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保障医疗安全。

四、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提高服务水平

一是要积极推行乡镇卫生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加强乡村卫生院所的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为农民提供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二是对农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药品统一配送,保证药物安全、有效、价廉,减轻患者负担;三是要继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扩大受益面和提高补偿水平,参合率保持在93%以上;四要完成卫生院人员编制核定工作,通过招考补充缺编人员;五要积极开展创建初级卫生保健先进县活动,将农村初保工作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议事日程;六要继续实施农村卫生人才培训项目,制定培训方案和计划,按照要求完成乡村医生培训工作,提高农村卫生技术人员技术水平,满足农民群众医疗卫生需求;七是完成邢家社、梭峪等5个乡镇卫生院放射防护及附属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八是建立农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60%。

五、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促进医院规范化管理

1、质量管理

认真执行《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严格医疗机构准入制度、备案制度、校验制度和医护人员准入制度,依法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努力优化医疗执业环境;继续深化医院管理年活动,积极开展创建绿色医院、平安医院活动,规范临床用血管理、医疗废物处理,加强医疗安全工作,强化医院感染管理,严格口腔器械消毒、内窥镜消毒等各项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医院感染事故和医源性疾病发生;按照《病历书写规范》及《病历书写管理办法》,加强对病历和处方书写质量的考核,进一步提高医疗安全和服务质量,减少和降低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巡回医疗

继续完善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制度,加大区直和驻地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和社区的工作力度,提高乡村、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实现城乡卫生互利双赢。一要制定并落实公立医院卫生支援农村工作政策和方案,市中心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中医院及5个分院分别与10个乡镇卫生院、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签订对口支援协议,每周各派2名技术人员到受援单位,缓解农村、社区高素质卫生人才紧缺;二要发挥公立医院传、帮、带作用,通过开展临床医疗、教学和技术培训,提高受援单位人员业务素质;三要逐步建立公立医院与受援单位之间双向转诊的业务协作关系,实施安全、及时的治疗。

3、特色科室

以中心医院的骨科、中医院的糖尿病科、妇幼保健院的妇产科和屯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精神科为试点的特色科室建设,各单位要长远规范,细化方案,落实措施,以点带面,全面发展,创建品牌医院。

六、其它工作

1、继续推进医疗体制改革

按照政事公开,管办分开的原则,认真实施医疗卫生机构属地化和全行业监管,形成职能明确、定位清晰、综合协调、权责统一的大卫生管理体制;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现有医疗卫生资源,调整优化结构和布局;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从有利于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和政府有效监管出发,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多种实现形式;落实公立医院的投入机制和政府主导政策;依法加强对公立医疗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行为和质量监管,完善医疗卫生服务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规范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监测网络。

2、卫生行风工作

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重视医务人员人文素养培养和职业素质教育,优化医务人员执业环境,构建医患和谐关系,树立行业新形象,建设群众放心满意的卫生行业。

3、安全工作

加强安全常规工作和卫生应急防范,坚持特殊时期和节假日值班制度,及时防范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发生,降低危害,减少损失。

4、档案管理

加强文书、科技、声像等档案材料的规范化管理,做到安全保管和准确快捷地查找利用。

5、组建医学会

积极与上级卫生部门沟通联系,取得支持,在我区组建医学会,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

6、例会制度

设立每月一次乡镇卫生院长、社区卫生服务站长、公共卫生工作例会制度,并长期坚持,开展工作研讨,促进工作创新与开展。

7、加强急诊建设

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以市中心医院等为依托,设立区120急救中心,统一调度各医院的救护车,建成以市中心医院为平台,其它医院急诊室为基础的急诊救治网络。

8、新建市中心医院住院大楼,提高我区医疗服务能力。

市中心医院要严格把关,做好规划设计和工程监管,把

市委、市政府为人民办的实事高标准办好。

9、继续推进中医工作,提高中医防病治病能力。

市中医院要立足中医特色优势,培养中医人才;组织乡村中医人员参与中医骨干培训,每个卫生院要设立中医科,推行针灸推拿等中医特色技术,为患者提供廉价经济实惠的中医服务。

10、加强信息管理

加强信息化建设,做到上通下达,积极开展信息交流,

社区卫生服务站消防应急预案范文第4篇

访问量:372 区信息办 2008年1月23日

第81条 目标与防护要求

按照"平战结合、平灾结合、以防为主,准确预报,快速反应,措施有效"的原则,建立和健全现代化区域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提升区域综合减灾应急能力和救助能力,提高减灾管理水平,确保昌平新城安全,维护区域社会稳定。

(1)合理控制新城人口与建筑密度,城市建设应避开地震活断层、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和蓄滞洪区,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轻灾害毁伤后果。

(2)治理现有重大安全隐患的危险源,根据规划实施调整并尽快排除,同时要避免产生新的安全隐患。

(3)重要目标应相对分散布局,充分考虑和满足人防要求。

(4)市政公用设施要分散布置,地上与地下结合,环状连通,多路输送,增加抗灾应变能力,兼顾人防要求。

(5)加强本区流行性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完善医疗急救网络,提高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6)结合城市公园、绿地、广场、运动场建设城市灾害避难场所,确保场所面积充足和疏散通道畅通,充分利用地下空间防灾避险。

(7)建立和完善区域综合防灾减灾的立体交通网络和紧急疏散交通网络,确保救灾道路畅通。

(8)加强对军事设施等要害部位的保护,确保军事设施等要害部位的安全保密和使用效能。防止恐怖袭击,提高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第82条 综合防灾减灾体系

(1) 建立统一的综合减灾应急管理和指挥体系。

(2) 建立和完善综合减灾信息技术支撑系统。

(3) 建立完善综合减灾应急预案体系。

(4) 加强救灾和应急队伍建设。

(5) 加强减灾应急救援物资保障体系建设。

(6) 进一步加强减灾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7) 贯彻落实市政府制定的减灾应急地方法规条令和新闻机制。

第83条 防洪及河道治理规划

(1) 根据国家防洪标准、北京市防洪规划及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考虑河流分布、自然地理情况及社会发展水平,规划确定昌平新城各组团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小汤山镇、北七家镇及南口镇根据其人口规模及社会经济地位的重要性,确定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其余各乡镇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

(2) 根据城市防洪标准,新城范围内河道治理要按20年一遇洪水位基本不淹没城市主要雨水管道出口内顶的标准设计,并根据流域内防护区的重要性、洪水危害程度和防护人口数量确定其校核标准,为50年一遇。对于雨水需要直接排到较大河流(如南沙河、北沙河)的地势低洼地区,当主要雨水管道出口内顶平接河道20年一遇洪水位有较大困难时,若建设区雨水与河道洪水错峰几率较大,则建设区主要雨水管道出口内顶可与河道10年一遇洪水位平接。

(3) 穿过建设区河道应满足城市景观要求,非建设区河道要注意保持自然

生态景观。跨河构筑物应满足防洪要求,跨河桥梁应与规划洪水位之间保留适当净空,其中南沙河、北沙河、蔺沟河等跨河桥梁梁底高程须高于规划50年一遇洪水位1.0米以上。

(4) 为了满足昌平区防洪排水需求,需要在区内实行上蓄下排、蓄排结合的防洪排水方案,充分利用现状地形地势条件,蓄滞洪水、限制下泄洪峰流量,综合利用雨洪,改善生态环境,根据标准对河道进行治理。根据《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规划》,需对温榆河上游支流河道进行限泄,其中北沙河流域需通过上游现状低洼地、沙石坑以及规划的西峰山水库等蓄滞洪水2600万立方米以上,蔺沟河流域需通过上游现状低洼地、沙石坑以及规划的牛蹄岭水库蓄滞1000万立方米以上。

(5) 昌平新城范围内,温榆河两岸绿化隔离带为200米;南沙河、北沙河、京密引水渠两岸绿化隔离带宽度均为100米;东沙河绿化隔离带宽度为70~100米;其余河道绿化隔离带宽度为30~50米。(见图9-1)

第84条 防震减灾

(1) 基本完成本区内主要隐伏断裂的判定及详细探测研究,新城布局要避开地震活断层,各项建设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抗震设防标准,新城重要建筑、居住区应按要求进行抗震设防设计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对新城建筑物、基础设施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和震害预测,完成现有房屋建筑、人口经济、生命线工程、地震次生灾害源等资料更新调查。建立和完善城镇抗震设防工作管理体系,基本完成新城和重点镇预定的地震小区划工作。加强农居地震安全建设,建立农村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符合地震安全要求的农村居民点。

(2) 建立区级抗震应急指挥部,建设地震指挥子系统,完成区级地震信息服务中心机房的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并与市抗震应急指挥部的技术系统联接。根据全市地震遥测台网、前兆观测台网和强震动观测台站系统建设的需要,落实本区内各新建台站点的选址,保护观测环境,保障台站间的通信联络。

(3) 编制本区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和防震减灾应急预案。避难场所规划指标为:临时(紧急)避难场所有效人均用地标准确定为1.5~2平方米,固定(长期)避难场所为2~3平方米;一般临时(紧急)避难场所由于地点靠近居住地,规模较小,设施不完善,避难人少,因此服务半径应控制在500米左右。固定(长期)避难场所,设施完善,规模大,避难人多,服务半径为2~4公里。新城每年要完成2~3处应急避难场所设置,建立本区应急避难场所电子信息数据库和防震减灾宣传基地。结合应急避难场所,配套建设区级地震应急物资储备库。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进行抗震救灾,将部分地下空间作为抗震救援物资储备场所。

第85条 地质灾害防治

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群测群防体系,加强行政监督管理,对本区内重点地质灾害做到长期监测,及时预报,逐步治理,尽可能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率和损失。

(1) 以地质灾害易发区区划为基础,构建区-镇(乡)-村-人的逐级突发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根据全市突发性地质灾害监测网站建设的需要,落实本区内新建监测站点的选址,对地面沉降、地裂缝灾害实施重点监测,制定本区突发性地质灾害防灾预案。

(2) 建成相对完善的本区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提高监测预报的自动化水平,实现主要地质灾害信息实时查询,并与市地质灾害防治主管部门联网。

(3) 完成本区内地质灾害多发城镇和隐患区(点)的调查,以及交通干线、

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隐患调查,开展重点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专项勘查、可研和立项。重点地区开发建设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工程建设地质灾害综合评估与管理。

(4) 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做好封山育林、水土保持工作,控制和减少泥石流、矿山地面沉陷、滑坡、崩塌、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危险区中的居民逐步实施搬迁。

第86条 消防规划

本着"防消合一"的原则,建设城市、森林消防体系,整合报警和通讯网络,均匀设置消防站点,加强消防水源建设,努力提高综合消防能力。

(1)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规定,进行消防安全布局。城市中生产、储存和装卸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和其它一些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场所应设置在安全合理的位置,与周围的建筑或场所保持规定的防火间距。

(2) 各项建设必须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防火规范,确定防火等级,健全消防设施,保证消防通道。

(3) 加大消防水源管理力度。充分利用城市配水管网、河流湖泊、再生中水、山区水库塘坝等多种水源,结合城市各项建设、水系整治、避难场所设置消火栓、吸水井、取水码头、蓄水池等消防取水设施,确保城市和森林火灾扑救的需要。

(4) 扩大消防队站的综合救援服务职能,建立统一的消防安全应急指挥系统。城市消防队站建设按照接到报警后消防车5分钟内到达责任区边缘设置,各区(县)设立一个消防支队。完善森林火灾预防、扑救和防火三个系统建设。

(5) 建立综合性航空、水上等消防救助体系,改善消防备防环境(见图9-2)。

第87条 人防规划

在昌平建设平战结合的人防工程,充分利用人防工程的有效资源,发挥抗震避难,防御衍生灾害,应对突发事件等多重功能。

(1) 人民防空工程建设布局坚持人员掩蔽工程按与人口密度成正比配置和专用工程均匀配置、合理安排相结合的原则,达到地下吃、住、行、医、穿、用等设施配套,按照防空防灾一体化要求,提高城市总体防护能力、战时生存能力和战后恢复能力。达到国家人防规定的人均1平方米掩蔽面积的要求,保障城市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2) 完善城市道路系统,城市干道应多环相连、纵横贯通。各类建筑应按规定建设地下人防设施,并与地下空间开发相结合。结合小区开发、高层建筑及大型建筑的建设,修建防空地下室,战时作为人员掩蔽工程;新建居住区按建筑面积2-3%修人防工程,对已竣工未按规定修建地下室的建筑,应按其总建筑面积的2-3%进行补建。

(3) 加强指挥、通信警报建设,逐步建成无线电遥控警报网、有线和移动通信网。按照国家标准增设警报设施,使城区警报覆盖率达95%以上。

(4) 规划一定数量的地下通道,平时作地下商业街或过街道,战时用作疏散人口抢险抢修救护用。结合城市建设情况,修建人员掩护工程,对地铁车站、地下商业街经过适当处理,皆可作为人员掩蔽工程。

(5) 政府要使新建居住区按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建设人防工程,并尽可能弥补城市空间功能的不足,以利于平时的充分利用。要综合开发地下空间资源,利用地下空间的防灾特性进行主动防灾,形成系统化、现代化的地下防护空间体

系。

(6) 人防工程结合政府东迁、城区西扩和旧城区改造,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建设。

(7) 重要经济目标的规划和建设应当征求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和同级军事机关的意见。对应建防空地下室的建设项目,未经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建设、消防等部门不能办理相关手续。

第88条 防止气象灾害

建立对暴雨、大风、高温、寒潮、大雾、雷雨大风、沙尘暴、冰雹、雪灾、道路结冰10种气象灾害的预防体系,保障新城的气象安全,减少气象及其衍生灾害的损失。

(1) 根据《北京市实施办法》,必须加强气象设施建设与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气象预报与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防御、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等。

(2) 气象主管机构建立气象灾害监测网络,组织对重大灾害性天气的跨地区、跨部门的联合监测、预报工作,评估气象灾害。建设综合气象监测网络以及气象灾害数据库和综合信息网络,提高灾害性天气的预测、预报水平,为新城的各行各业防灾减灾提供全方位的气象跟踪服务。

(3) 各级媒体应安排固定的时间、频道或者版面,每天刊播当地气象台站的公众气象预报。必须天气灾害来临前的24小时内,气象部门将通过电视、广播、短信等方式向市民预警信号。

(4) 在机场、火车站、主干道、景区及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设置灾害性天气警报设施。 此外,露天的大型娱乐、游乐、体育设施等五类设施应当安装防雷装置。政府还应加强重点区域的气象设施建设。

(5) 排水系统的设计标准为100年一遇。做好雨水再生利用和排洪的平衡。

(6) 政府要加强气象业务和设施建设,配合上级部门积极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提高技术应用水平,努力降低气象灾害损失。

(7) 政府建立和完善应急指挥中心,加强应急指挥、反应、救援能力,完善雷暴、暴雨、大雪、沙尘暴、大风、高温等气象灾害的专项预案,以及衍生灾害的应急反应预案,建立必要的物资储备和调配机制。

第89条 生命线系统的安全与综合减灾

在昌平建立安全可靠高效的交通、水、电、气、热、通信等城市生命线系统,提高抵御灾害的管理水平。

(1) 加强各相关部门的协调,建立生命线系工程的信息管理系统和协调机制,定期开展维修和检查,特别是地下部分的维修和检查,增强城市承载能力。

(2) 建立城市水、电、气、热、通信等生命线资源的战略储备和应急供给机制,保障生命线资源的可持续性。

(3) 加强城市生命线系统设施的建设标准,制定应急预案,防御恐怖袭击、地震、洪水、生产事故、气象等灾害。

第90条 公共卫生安全

建立卫生安全长效机制,完善公共卫生信息体系和医疗急救网络,形成卫生安全设施布局合理、反应快捷、监督有力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高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

(1) 必须制定针对传染病、流感、人间禽流感、鼠疫、霍乱、病毒性肝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食物中毒、急性职业中毒等九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以确保首都公共卫生安全。

(2) 对传染病突发疫情四级预警,实施分级控制。发生不同等级的疫情时,启动相应级别的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预案。 特别重大传染病疫情事件(一级)、重大传染病疫情事件(二级)、较大传染病疫情事件(三级)和一般传染病疫情事件(四级)。发生疫情时,将按预警级别分别启用相应的定点医院,并根据疫情强度启用相应数量的病床。

(3) 开设特殊门诊和患者的病床。

第91条 综合救灾

社区卫生服务站消防应急预案范文第5篇

一、应急体系现状

(一)现有工作基础

近年来,按照“规划引领,项目带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思路,我市应急管理各项工作从无到有,逐渐加强,尤其是应急预案体系、应急体制、机制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全市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明显提升。

1.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形成。到“十一五”末,全市共编制各级各类预案万余件,基本形成以总体应急预案为核心,专项、部门和县区预案为依托,基层单位预案为基础,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制定了《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各级各部门组织了多次各类应急演练,基层各类演练活动广泛开展。预案编制、演练、管理和评估工作针对性、操作性不断增强,应急预案体系已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

2.应急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完善。2006年2月,市应急委员会成立,全面开启了我市应急管理工作。2008年1月,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成立,作为市应急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能,发挥运转枢纽作用;市级有关部门强化了防汛抗旱、森林消防、安全生产、公共卫生等专业机构应急指挥与协调职能;10县1区均成立了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初步形成了市县区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同时,积极探索建立隐患排查、监测预警、信息传递、舆论引导、快速响应、应急联动、善后处置等机制,突发事件的防范应对和处置效率明显提高。

3.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成立了市应急救援支队,7个县成立了应急救援大队。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了以公安、武警、军队为骨干和突击力量,以抗洪抢险、环境污染、森林消防、矿山救护、医疗救护、道路交通、动物疫情处置等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企事业单位专兼职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4.基础工作扎实推进。始终把应急值守作为应急管理的第一要务和最基础的工作,认真执行《应急值守工作规范》、《处置突发事件工作规范》、《应急值守工作差错责任追究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促进应急值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坚持“四进”、“五有”,连续5年在我市创建5批20个省级基层应急管理示范点,及时制定《示范点建设管理办法》,促进示范点建设上水平。随着基层应急示范点建设不断推进,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逐步建立,预案体系基本形成,工作机制逐渐完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得到提高。

5.科普宣教广泛开展。积极召开专题会、现场会、座谈会,举办全市领导干部应急管理培训班、信息员培训班、三级值守管理系统培训班,大力开展应急知识竞赛,有序推进《省公众应急指南》组织发行。以“5.12”防灾减灾日和安全生产等活动月、活动日主题宣传活动为契机,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组织、社区家庭等,大力宣传普及《突发事件应对法》,开展各类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推进应急管理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广大群众的防灾减灾、安全管理和应急防护知识、防范意识、自救互救能力明显提升。

6.突发事件处置有力。“十一五”时期,我市各类突发事件总体呈下降趋势,较大及较大以上突发事件逐渐减少。成功处置了2007年“3·15”特大交通事故,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和“5·12”大地震强余震等重特大突发事件,2009年H1N1流感疫情和因冰雪灾害造成的108国道川陕交界路段严重交通堵塞事件,2010年“5·12”南郑圣水恶性案件和强降雨造成的严重洪涝灾害,2011年“7.5”略阳柳树坝崩塌灾害等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些突发事件的高效应对和成功处置,全面检验了近几年来我市应急管理工作的成效。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亟待健全。

部分县区及有关部门依然存在机构不健全、编制不明确、职责不清晰、人员不到位等问题;基层应急管理力量比较薄弱,资金缺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对应急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机制建设还不够完善,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未能有效推广。

2.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依然薄弱。

专业应急队伍普遍存在数量偏少、人力不足、资金不足、装备不足等问题;专业培训演练不够,与实战需要存在较大差距;快速拉动和协同能力较差,现场处置能力尤其是第一时间遇险人员的救援能力亟待增强。近年来各类突发事件发生率偏高,处置的难度越来越大,应急队伍的现状与应对处置要求很不适应。

3.资金投入机制有待完善。

各级政府对应急管理的资金投入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对应急基础设施、应急能力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市县区和部门没有应急管理专项工作经费,应急管理工作难有突破性进展。

4.应急物资储备和保障能力有待提高。

尚未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存储设施不足,布局不尽合理,储备方式单一,应急装备储备的主动性不强,针对性、实用性较差。储备物资更新、替换、补偿政策不健全,造成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滞后,应急时不能及时、有效地调用所需物资,容易延误时机,影响救援,缺乏第一时间的保障能力。

5.宣传教育和社会参与不够。公众的危机意识、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不强,自救、互救能力较低,亟待加强应急知识、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建立公共沟通机制。科普宣教的渠道不畅,范围不广,手段单一。企事业单位专兼职救助队伍和志愿者队伍等社会力量参与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和处置机制尚不健全。

二、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的原则,以加强“一案三制”建设为核心,以提高预防和处置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为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构建安全和谐、秩序井然的社会公共环境。

(二)建设原则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市、县区、部门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合理布局,全面推进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和应急保障等方面的能力建设。

——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推进各县区和各行业信息、队伍、装备、物资等方面的有机整合,重点加强薄弱环节,着力提高第一时间快速响应的能力。

——分级负责、分步实施。按事权合理划分全市各级政府建设任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能力确定建设项目,分级、分步组织实施。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引入市场机制,调动各方面参与应急体系建设的积极性。把政府管理与社会参与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社会化程度。

——加大投入、有力保障。建立应急管理投入机制,将应急管理费用纳入各级公共财政预算。健全完善经济保障、科普宣教等有关政策,为应急体系建设提供保障。

(三)建设目标

到“十二五”末,初步形成统一指挥、结构合理、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应急管理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基本满足突发公共事件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的需要。

1.完成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应急预案体系、应急平台体系、应急队伍体系、应急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公共报警服务体系等应急体系建设。

2.完成监测预警机制、信息报告机制、应急决策机制和处置机制、信息机制、社会动员机制、恢复重建机制和调查评估机制等应急机制建设。

3.完成一批重点基础项目建设。包括监测预警系统、信息和指挥系统、应急队伍、物资保障能力、紧急运输保障系统、通信保障系统、恢复重建体系、培训与演练体系、应急管理示范项目等应急管理基础项目建设。

三、主要建设任务

(一)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1.健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组织体系。

一是着力健全市政府应急办内部机构,完善制度,规范管理,进一步提升值守应急、信息汇总、综合协调的职能。二是健全防灾减灾组织保障体系,成立市、县救灾减灾委员会及办公室,整合资源,发挥职能;加强民政、安监、卫生、公安等牵头部门的组织机构建设,强化应急管理职能;完善城建规划、国土、水利、农业、林业、环保、交通、城市管理、地震、消防、食品药品、供电、铁路、民航、通信等各专业应急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其协调指挥职能,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三是积极抓好各县区应急管理办公室的规范管理,切实做到组织机构健全、人员配备到位、职责落实到岗、工作开展有序。四是完善乡镇(街道)应急工作机构和工作机制,明确其应急管理责任,强化属地管理意识,提升“第一时间”应急处置能力。五是整合社区、乡村、居委会等基层人力资源,赋予其应急工作职能,切实加强对基层组织和群众的应急知识宣传普及,不断强化其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

2.健全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十二五”期间,市县区及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继续健全和扩大应急预案的覆盖面,同时,对已经制定的应急预案及时进行修订完善,建立应急预案库,真正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深入做好基层单位应急预案建设工作,实现基层单位应急预案100%全覆盖,重点加强车站、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和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等公共设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和修订工作。强化应急演练,在加强各专项和部门预案演练的同时,大力开展跨部门、跨系统、跨区域的联动演练,2012年全市拟举行食品药品突发事件应急演练,2013年拟举行危险化学品突发事件应急演练,2014年拟举行防汛抢险应急演练,2015年拟举行突发卫生事件应急演练,由牵头部门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二)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1.深入开展各类风险隐患排查工作。

建立风险隐患排查机制。全面调查我市重点区域各类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建立和完善风险隐患数据库。由市民政局(减灾办)负责,国土、气象、水利、农业、林业、地震等涉灾部门分灾种编制市级和灾害高风险区及重点区域1:5万灾害风险图。由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开展地质灾害易发地段隐患排查,重点进行略阳、宁强、镇巴等县地质环境调查,及时更新完善隐患数据库,实现隐患动态管理。由市水利局负责,完成汉江、嘉陵江等河流重点堤防、中型水库及重点蓄滞洪区的洪水风险图编制与小型水库病险隐患调查。由市林业局负责,开展森林火灾风险隐患调查,建立火险隐患数据库,编制森林火险区域分布图。由市住房和城市管理局、地震局牵头,对城市危旧房屋和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修建的重大建筑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及时消除隐患。

建立和完善事故灾难风险隐患数据库。由市安监局负责,完成危险化学品贮罐区(贮罐)、库区(库)、生产场所、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等重大危险源调查与评估分级工作,由市质监局负责,完成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等危险源调查与评估分级工作,建立市县两级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和远程监控系统。由市环保局负责,开展环境污染基本情况调查,建立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污染物、重点放射源和环境敏感资源的档案库,编制有毒、有害、放射性危险品分布图。

建立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风险隐患数据库。由市卫生局负责,开展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隐患排查,建立公共卫生类风险隐患数据库。由市公安局负责,完成全市关键基础设施、重要防护目标、多发地区等社会案例隐患调查,建立社会安全隐患数据库。

2.推进各类突发事件监测网络系统建设。

逐步完善各类突发事件监测网络系统,把握突发事件的发展动态。在扩充和完善现有气象、水文、地震、地质和环境等监测站网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监测点密度,健全卫星遥感灾害监测系统,准确掌握全市雨情、水情、旱情等信息,特别是山洪灾害防治区内各级政府依托并完善区域天气监测网络,开展山洪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构建山洪灾害防治区监测数据汇集及信息共享平台,为山洪灾害威胁区的城镇、居民点提供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建设突发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系统、精细化天气预报服务及预警系统、城市气象灾害监测网络系统、城市气象灾害预报系统、城市渍涝气象服务系统、突发事件及灾害性天气应急气象服务保障系统。建立公路气象灾害预报系统和高速公路恶劣天气信息系统,建设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推进城乡应急气象服务均等化。建立城市内主要道路和重要干线公路通行情况信息系统。建设预警数字强震观测台站;改造现有模拟地震前兆观测台站,加快地震预警紧急处置系统技术的引进与研发;完善乡镇“震情网、灾情网、科普宣传网”和防震减灾助理员,建设市地震预警紧急处置基础平台。以气象、防汛网络为骨干,建立市级涉灾部门信息共享平台,提高洪涝、干旱、滑坡、泥石流的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建设全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和专业骨干监测网,参照勉县、略阳、宁强县建设标准,建立市、县地质灾害预报预警运行体系。逐步完善全市森林火险预测预报、林火信息指挥、林火瞭望监测和防火阻隔系统建设,加强扑火机具装备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市级扑火物资储备库,全面提高控制和扑救大火的能力。全市液氯、液氨、液化石油气和剧毒溶剂等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及运输企业建立实时监控系统。进一步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网络系统,健全传染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中毒、动植物疫情、植物病虫害和食品药品安全等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建立完善饮用水源水质安全自动预警监控体系,加快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建立和完善社会安全事件应急防控手段,加强人口密集场所、和金融突发事件等信息监测报告系统建设。

3.推进突发事件预警系统建设。

建立市、县两级预警体系,形成规范的预警信息、更改、解除程序,并制定和完善责任追究制度。依托政府系统办公业务资源网及有关网络,整合各领域预测预警信息,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综合预警系统,重点提高主要灾种的预警能力,实现多灾种、跨领域的预警信息汇总、分析、研判,及时、准确预警信息。建设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平台,建立与新闻机构、兄弟地市的信息沟通机制,及时收集国内外突发公共事件的各种信息,形成信息筛选、统计、分析机制,提高信息分析研判能力和预测预警水平。做好基层信息的收集和管理工作,提高各级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处理公共安全的能力。继续完善开设公共安全电视、电台频道,各级政府门户网建设公共安全网站,建立预警信息手机短信平台,在城市大型公共场所、繁华街道、交通要道口、公交站等场所设立电子屏幕,在偏僻农村、高风险地区、危化企业等区位加强安全站(点)、宣传栏、宣传车、警报器等紧急预警信息手段建设,完善预警信息机制,做好预警信息“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等信息工作,重点解决农村、弱势群体等预警信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三)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十二五”期间,加快专业综合应急队伍建设,大力改善技术装备,开展培训演练,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到“十二五”末,形成以市应急救援支队、各县区应急救援大队为核心力量,以公安、武警、军队为骨干和突击力量,以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森林消防、矿山救护、危险化学品救援、医疗救护等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企事业单位、社会救助团体专兼职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应急队伍体系。

1.加强全市应急专业队伍建设。

依托公安消防部队中坚力量,2012年6月底前各县区全部组建应急救援大队,并按照“一队多用、一专多能、多灾种综合救援”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抢险救灾队伍综合应急能力建设和联动能力建设,积极参与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加强应急通信保障队伍建设,电信、移动、联通等根据自身业务需要,研究探讨应急通信保障从业人员岗位资质认证制度、实行标准化管理,打造一支高精尖、快速反应的专业应急通信保障队伍。大中型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具有重大危险源的企业建立专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立市级地震应急救援队伍,提高防大震、抗巨灾的能力。建立以公路养护管理部门、路政执法部门、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公路养护工程企业为主体的公路交通应急救援保障队伍。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切实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健全重大动植物疫情应急处置队伍,重点提高禽流感、外来危险性生物入侵和农业重大病虫等重大动植物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建立突发野生动物重大疫情应急处置队伍。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逐步健全县级专业森林消防队伍,组建11支专业防火队伍。依托车务段建设铁路行车事故区域救援队伍,提高铁路行车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建立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市级污染监测机动队伍,提高环境污染事件的快速监测评估能力。加强医疗救援队伍建设,完善和扩充现有医疗救援队。配合省上建立我市医疗紧急救助队伍。

2.强化公安、武警和军队等骨干队伍应急能力建设。

以市应急救援支队(公安消防)为主要力量,新建市级陆地(与水上)搜寻与救护队。进一步推进公安消防特勤队伍建设,实现市有消防特勤中队,各县区消防大(中)队有特勤班,形成消防特勤和应急救援力量的网络化格局。公安机关要尽快建立应急处突专业队伍(特勤支队)。加强武警机动部队应急处置能力建设,进一步充实武警部队抗震救灾和抗洪抢险装备,形成处置森林火灾、抗震救灾和抗洪抢险的攻坚队伍。

3.推进企事业单位专兼职应急队伍建设。

加强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救援组织建设,重点推进矿山、危险化学品、林业、水利电力、电信、交通、运输、金融等企事业单位应急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高危企业专职或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并积极参与社会应急救援。按有关标准和规范配备应急技术装备,提高现场先期快速处置能力。加强基层防汛应急队伍建设,以民兵、预备役人员、农技人员、村民和相关单位人员为主,组建县、乡级防汛抢险队伍。在防汛重点区域和重要地段的村委会,以村民和属地相关单位人员为主,组建村防汛抢险队伍。配合省上完成防汛机动抢险队装备更新。

4.加强应急专家队伍建设。

市政府应急办负责市级应急专家库的建立。市级有关部门开展专家信息收集、分类、建档工作,建立相应数据库,逐步完善专家信息共享机制,形成分级分类、覆盖全面的应急专家资源信息网络;完善专家参与应急工作的机制,开展专家会商、研判、培训和演练等活动;充分发挥专家的咨询与辅助决策作用,提高科学处置水平。

5.大力发展应急志愿者队伍。

依托共青团组织、基层社区、红十字会以及其它非政府组织,建立市级地震应急救援、防洪抢险等形式多样的应急志愿者队伍,到2015年达到每万人中有100名应急志愿者。重点加强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通过探索实施重点项目,构筑社会参与平台,制定相关鼓励政策,逐步建立应急志愿者抚恤基金,建立健全政府支持、项目化管理、社会化运作的应急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发挥志愿者队伍在应急知识科普宣教,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建设

“十二五”期间,由市发改委牵头负责,合理规划布局现有各级各类应急物资储备,整合实物储备资源,合理确定物资储备种类、方式和数量,重点建设市级重要应急物资储备,形成覆盖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实现各类应急物资综合动态管理和资源共享,提高物资统一调配能力。

1.建立健全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完善现有部门应急物资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市级应急物资保障机构,到2015年形成以市级应急物资保障机构为枢纽,以部门应急物资管理机构为支撑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各级政府要加强有关应急物资的实物储备、市场储备、生产和技术能力储备,开拓代储等多种渠道,健全应急物资储备更新、替换及损耗的财政补偿政策;建立健全应急物资综合管理调度系统,完善应急物资紧急生产、采购、征收征用、市场调控与调运机制;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和商业储备,完善应急物资投放网络,建立区域间应急物资余缺调剂和联动工作机制,健全救灾物资社会捐赠机制,提高社会应急救灾物资紧急动员的能力。

2.加强专业应急物资储备。

充分利用现有各类物资储备设施和资源,对现有生活类、应急抢险、公共卫生类储备物资及专业队伍装备进行优化和完善,形成布局合理、种类比较完整的专业应急物资储备体系。改造现有民政、水利等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完善物资储备种类,新建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和7个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丰富救灾物资数量和品种,达到转移安置8—10万受灾群众所需救灾物资仓储能力,12小时内使受灾群众得到有效救助。依托防汛储备库和其它仓储设施,储备必要的抗旱物资。强化森林防灭火、减灾物资储备能力建设,为市、县森林防火配备专用设备。建立市、县级重大动物疫情和植物病虫害应急防控物资储备制度。在市疾控中心建立卫生防疫物资储备库,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市县区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加强市级消防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建设。

(五)紧急交通运输保障体系建设

1.组建全市应急交通运输保障综合管理机构和完善应急交通运输保障机制。

尽快建立由市发改委牵头,市交通运输局、交警支队、公路局、火车站、机场公司等有关单位参加组成的突发事件紧急交通运输保障综合协调管理机构,行使突发事件紧急状态下的交通运输指挥、调度、组织、保障及沟通的职责。建立并完善突发事件紧急状态下的交通运输保障机制;依法建立紧急情况下社会交通运输工具征用程序、补偿机制和紧急通行绿色通道制度;建立交通战备保障与应急交通保障间的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军、地密切配合应对突发事件交通运输协作机制;保障紧急状态下重点设施、重大危险源、物资和生命抢救需交通运输保障的通达能力。

2.提高公路、铁路应急运输保障能力。

充分发挥和利用现有公路、铁路以及民航线路运输系统紧急运输保障能力和应急运输体系,建立紧急运输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交通运输线路与运营监测、薄弱环节改造、重点枢纽控制、GPS定位系统普及、道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等综合治理机制;增大运输线路运能运力、通达里程和通达区域;增大主要运输线路智能监测、预警、疏导、消障、修复,确保通畅能力。

(六)应急平台体系建设

1.全面实施市县区政府系统综合应急平台建设。

加大市、县两级应急平台建设资金投入力度,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2012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市县应急值守管理系统的部署工作,提升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工作水平;2013年底,完成市级应急平台建设,实现与省政府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2015年底,基本完成县级应急平台建设,实现省、市、县三级应急指挥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形成应急值守、信息汇总、指挥协调、辅助决策和数据采集等功能。加快推进市、县(区)、乡(镇)三级应急移动平台建设,构建全市应急移动平台网络。不断推进应急平台体系向基层单位的延伸。

2.完善专业应急平台建设。

在各部门现有平台的基础上,完善指挥功能,强化专业应用系统建设。依托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立完善水利应急管理综合指挥平台;建立农业应急指挥平台,确保农业灾害信息及时;建设地震灾情快速获取与速报系统、地震专业信息网络平台,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防震减灾服务。建设市、县和企业三级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和重大危险源监控平台体系;建设交通运输应急管理指挥平台,提高道路交通突发事件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加强环境应急综合应用系统建设,实现对突发环境事件的监测监控、预测预警、辅助决策功能;建立应急通信指挥平台,加强卫星、无线、传输等多种应急设备能力建设。完善市、县两级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疾病控制系统和医疗救治系统建设,强化突发事件卫生应急联防联控。

(七)基层应急能力建设

全面推广以“四进”、“五有”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应急管理示范点建设活动,继续夯实基层应急基础设施,努力提升基层防范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1.实现“四进”、“五有”标准化和全覆盖。

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开展应急管理工作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学校活动,各基层单位全面实现有组织机构、有应急预案、有应急队伍、有应急保障、有科普宣教,逐年扩大基层单位覆盖面,到2015年基本实现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全覆盖。不断深化基层应急管理示范点建设工作,科学制定建设标准,进一步提升示范点建设质量。到“十二五”末,各级基层应急管理示范点占基层单位的20%,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提升我市基层应急管理能力。

2.努力夯实基层应急基础设施。

在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移民搬迁过程中,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避让隐患区域,提高设防标准。加快建设消防、避难场所、医疗救护等公共安全基础设施,提高基层防灾抗灾能力。加快推进中小学校校舍安全工程,确保到2012年全面达到安全标准。科学制订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划,并纳入城乡总体规划。积极开展避难场所建设工作,利用公园、学校、人防工程、体育场馆、广场、绿地等公共场所,增设必要的基本生活设施,储备一定数量的应急物资,形成避难场所的基本功能。中心市区至少建成3个应急避难场所,每个县城至少建成1个应急避难场所,满足30%城镇人口应急避险需求。建立完善各类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制度,积极组织演练,提高使用效率。

(八)恢复重建能力建设

1.加强恢复重建机制建设。

健全灾后恢复机制,加强部门、地区之间的协调配合,尽快恢复群众基本生产生活和社会正常秩序。切实加强供电、供气、供水、排水、交通和通信枢纽等生命线工程破坏情况调查和快速抢险能力的建设。建立健全社会资源征用补偿机制,完善政府采购应急产品制度,保障受灾地区食品、药品、饮用水、燃料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快速供应。加强对救灾资金分配、使用的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立现场灾情信息通报机制、基本生活保障和心理救助服务站点,稳定灾民情绪。

2.加强灾情评估能力建设。

建立各类突发事件灾情评估体系,制定客观、科学的评价指标,规范灾情评估程序、内容和方法。完善事故调查处理程序,建立事件总结和责任评估机制。在科学评估现实和潜在损失(损害)的基础上,编制恢复重建方案。将灾后恢复重建的监督管理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应急管理工作中,加强对恢复重建的规划、相关标准制定和组织实施的监督管理,形成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恢复重建工作机制。

(九)科普宣教体系建设

加强对应急预案、法律法规和常用应急知识的宣传。积极构建各级各类宣传教育平台,形成政府、社区、农村、企业、学校有机结合的安全宣传教育体系,提高公众应对危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1.教育部门将应急防护常识纳入学校教学内容。

深入开展稳定安全和应急科普常识宣传教育,切实把应急教育列入各级各类学校必修课程,推动应急管理常识进校园,并积极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效果,建立我市学校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教育的长效机制。

2.加强应急知识普及和宣传。

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实施日、防灾减灾日、消防日、安全生产月等活动,依托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栏等媒体,积极开展面向社会、形式多样、公众广泛参与的应急科普宣教活动,提高公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继续做好以《省公众应急指南》为主的应急科普资料的发行发放工作,大力普及公众应急知识。

3.加强专业从业人员应急管理培训。

将应急管理纳入专业资格认证考试内容,加强培训管理,提高培训质量;安全产监督管理部门结合实际和应急预案编制工作进度,督促和指导生产经营单位广泛开展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工作;企业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应急管理知识和应急救援内容的培训,特别是加强重点岗位人员和高危从业人员的应急知识培训,确保从业人员具备基本的应急技能、熟悉企业应急预案、掌握本岗位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程序,提高现场应急处置能力。

4.建立及时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机制。

建立以新闻宣传部门和政府新闻发言机构为主,事件主管单位和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应急处置预案与新闻预案同步启动的工作机制,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和分阶段向公众公共事件信息。完善政府信息制度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注意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正确引导舆情,动员全社会共同应对危机。

(十)应急管理示范项目建设

1.开展各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示范项目建设

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针对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优先考虑农村和部分县,启动应急管理示范项目。重点开展预防和应对暴雨、洪水、冰雹、地震、地质灾害、火灾、烟花爆竹事故、道路交通事故、突发环境事件、疫病疫情、等方面的示范项目。

2.推动建设应急综合管理示范项目

“十二五”期间,市县区要成功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4个,对照6项创建标准,全面提升基层社区的应急管理能力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广大社区群众和基层单位应对自然灾害的避险自救和互救能力,在全社会营造全民关心、支持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

结合陕南移民搬迁工程和灾后重建、征地安置等项目,选择3—5个村镇分别开展防灾减灾安居示范工程和农村卫生综合示范工程等建设。

四、重点项目支撑和建设内容

“十二五”期间,在整合现有应急资源的基础上,重点规划5个方面的17个建设项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承接省政府“十二五”《规划》的建设项目;另一方面是立足我市实际,提出了涉及全局、提高我市突发事件综合能力的基础建设项目。初步匡算,这些重点建设项目投资总额约为21554万元,其中,争取中省投资13858万元,市财政投资6845万元,县区配套851万元。

(一)监测预警建设项目

1.建设市级预警信息平台(省政府预警信息平台分中心)。由市气象局牵头负责。依托市气象局现有业务系统和预警信息系统,通过改造和升级,运用先进可靠的技术手段,扩建其通信网络系统、预警信息系统、信息收集传输渠道等,开发与之配套的预警信息收集、处理、等管理软件,最终形成功能齐备、系统完善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增加信息渠道和信息内容,建设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的人工专家答询子系统、电话自动答询子系统、智能手机子系统、预警电子显示屏子系统、预警专用调频接收机子系统、有线广播前端接收子系统、农村无线大喇叭预警子系统、卫星预警接收机子系统,以及面向社会公众的电视游飞字幕和专题节目预警子系统。

2.市森林防火监测预警和通信保障系统建设。由市林业局牵头负责。“十二五”期间,新建瞭望塔20座及配套设施20套,重点林区视频监控设备22套。

(二)信息与指挥系统建设项目

1.市政府应急平台建设项目。由市政府应急办牵头负责。“十二五”期间,完成市级和县区应急平台建设,实现与省、市、县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急平台对接,配合省政府应急办完成在市级电子政务网站安装应急指挥软件系统,实现应急值守、信息汇总、事态跟踪、指挥协调、专家研判和视频会商、信息共享等功能。

2.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项目。由市安监局牵头负责。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加强、补充和完善,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结构完善、功能全面、反应灵敏、运转协调,符合实际的市级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负责指挥协调陆地与水上搜寻与救护队、金属与非金属矿山应急救援队及全市各专业救援队的培训、演练指导,以及紧急状态下的组织调用工作。建立市安全生产应急指挥信息平台,负责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决策和指挥调度,承担生产安全重特大事故的相关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和应急处置工作。负责非煤矿山救护队和危化品救护队2支专业救援队伍建设。

3.市救灾应急指挥系统项目。由市民政局牵头负责。自然灾害应急指挥系统由救灾指挥系统、电子演示系统、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和辅助系统四部分组成。建成后具备救灾应急指挥、预警预报、灾害评估、灾情上报、资料管理等多项功能,实现省市县三级救灾信息互联互通,信息资源数字化、系统化、网络化管理。

4.市餐饮药械安全应急处置项目建设。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牵头负责。建立餐饮药械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系统,构建全市餐饮药械安全监测预警网络。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餐饮药械突发事件预警率、直报率和现场应急检测覆盖率达到三个100%。

(三)应急队伍建设项目

1.市应急救援支队建设。由市公安局、消防支队牵头负责。依托市公安消防支队,承担全市范围内重大、特别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任务。加强经费、设备和队伍保障,强化业务培训、演练,提高应急救援和处置灾害事故的综合能力。

2.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由市安监局牵头负责。配套完善市级应急救援中心装备,扩充训练内容,提高救援技术水平。依托略阳县政府和嘉陵矿业有限公司为基础,组建市非煤矿山应急救援队;以汉江药业和理想化工集团现有的危化品救护队为基础,由市、区政府以及企业共同投资,组建服务全市的危险化学品救护队,配备相应的救援器材和物资。

3.组建一支水上搜寻救护队。由市交通运输局、市海事局牵头负责。组建一支陆地与水上搜寻救护队,加强水上交通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4.市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由市地震局牵头负责。依托军分区、消防支队和预备役,组建一支200人左右的地震应急救援队;依托市地震局和各县区地震工作人员,组建一支30人左右的市、县地震应急现场工作队,满足震后快速奔赴现场开展工作。

5.市医疗卫生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建设。依托市区医疗卫生条件,整合资源,组建一支医术精良、反应迅速的医疗卫生应急救援专业队伍。

(四)应急物资保障建设项目

1.建设市级应急物资保障调度指挥平台。由市发改委牵头负责。建设市级应急物资保障机构。市商务局、工信委、交通运输局、财政局等部门参加,建成市级应急物资保障调度指挥平台,综合汇总各类应急物资信息,快速组织重要应急物资的紧急生产和调运等。

2.市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由市民政局牵头负责。建设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同步建设室外堆放场,购置装卸、技防、物资保管等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可以满足我市救灾物资仓储需要,提高灾害救助水平和能力。

(五)综合保障能力建设项目

1.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平台建设。由市国土资源局牵头负责。加强对重点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监测预警,实时掌握地质灾害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为地质灾害预防和应急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建立集地质灾害信息监测、信息分析处理、网络化信息传输、信息于一体的地质灾害应急平台。

2.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由市地震局牵头负责。在中心城区、大河坎建设具有指挥、医疗、卫生、供水、供电、通讯等功能的避难场所4个,满足30%市区人口应急避险需求,有效应急避难场所总面积至少达到15万平方米。“十二五”期间,各县区至少建设1个规模适当、功能完备的应急避难场所示范项目。

3.市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项目。由市民政局牵头负责。面向社会公众和大中小学生,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经常性的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的宣传。新建自然灾害科普教育综合楼及附属配套设施,设置展览区、灾害体验区、灾害演示放映区、心理恢复区、室外活动区、拓展训练区和实践演练区等多个功能区。

4.市中心城区消防站建设。由市公安局、市消防支队牵头负责。按照中心城市规划区消防站布局和消防单位接警后迅速到达责任边缘的原则,“十二五”期间,中心城区新建消防站5座,其勤消防站1座,普通消防站4座。

五、相关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依法开展应急管理工作

根据《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全市各级、各类应急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建立并强化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明确《规划》的责任主体,保障各项建设内容落到实处。依法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加大应急管理执法、监督力度。

(二)建立应急管理投入机制

将应急管理纳入公共财政预算,优先安排。全市各级政府要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分级负担应急管理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须由政府负担的经费。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相结合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机制。

(三)制定相关经济保障政策

充分发挥保险的社会辅助管理功能,使其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处置和恢复重建等工作,鼓励保险公司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为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提供保险服务。结合实际,建立应急管理的公益性基金,鼓励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进行捐赠。健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社会资源依法征用与补偿机制。建立政府采购应急相关产品制度。

(四)加强协调配合和规划衔接

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健全各种协调机制。做好各级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之间、以及与相关规划之间的衔接,加强规划的管理和审批。在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等规划中充分考虑各类危险源、重点目标、应急避难场所等因素,统筹安排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所必需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