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技术;信息化;网络;对策

所谓企业信息化,就是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知识资源,对企业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方位改造,充分开发、利用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及企业内外信息资源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以达到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实现企业的生产、设计、经营、管理、采购、仓储等全面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过程,它包括生产过程信息化、企业管理信息化、企业商务活动电子化。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与全球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使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层次越来越高,企业之间的竞争焦点已经从单纯的产品和价格的竞争,逐步转向信息应用的竞争。企业信息化实质就是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信息化,包括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化和企业外部沟通信息化,其目的就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辽宁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据对企业调查分析,我们发现辽宁省部分大企业对企业信息化认识较高,很好地实施了企业信息化管理,如2005年1月,朝柴ERP系统成功上线运行,5月CRM系统在朝柴销售公司、全国27个驻外办事处和600多家服务站正式运行。系统上线运行虽然才几个月,但其在企业的规范化和流程化管理、生产计划的科学制定、准时化生产组织、库存管理、财务和成本数据的动态反应、服务效率和质量的提高等企业经营各环节都得到了较好的体现。2005年9月该项目通过省级验收,验收专家组对朝柴ERP/CRM项目的技术先进性、整体集成性和应用效果等方面给予充分肯定。朝柴ERP系统与CRM系统、条码系统、质量系统和供应商的MRPⅡ系统充分集成,实现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统一以及与客户、供应商在因特网上的信息交互,全面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为企业今后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整体的信息平台。

辽宁作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又处于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前沿,其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令人堪忧。在对辽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调查中发现,辽宁省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信息化程度低、认识停留在表面应用层次上的现象,在被调查的123家中小企业中,处于企业信息化中级阶段占30%,初级阶段占56%,还有14%的中小企业根本没有进行任何信息化工作,部分企业没有自己的网站,大部分中小企业核心流程信息化只占到5%,更多地停留在办公自动化阶段。由于辽宁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意识薄弱、结构不健全、投资不足和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信息化管理尚未深入到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使经营管理中各环节出现不协调,从而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企业信息化建设涉及因素较多、时间长、风险系数又大,在实施中必须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强化企业信息化意识,加强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宏观指导、组织保证和政策支持,加大实施企业信息化工程的制定规划、研究政策和宣传力度。充足的资金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先进的管理水平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前提,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先进的设施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条件。企业必须从各个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网络设施建设,借助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完备的企业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制定有效措施吸引高级人才,改革管理模式进行更高层次的管理重组,切实提高企业竞争力。

(一)更新观念,提高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

现代社会企业面对着极为严峻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小企业要面对全球一体化的新市场,自觉走上信息化道路,尽快缩小与国外先进企业和大企业在管理上的差距,实施企业管理现代化。作为中小企业的管理者,不仅要在制度、技术、管理上进行创新,更应当认识到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方面。把握时代变化的趋势,研究制定科学的战略,下定决心,加大力度投入必要的人力、财力、物力,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要认识到企业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投资上要克服“重建设轻维护”、“重技术轻管理”、“重硬件轻软件”、“重网络轻资源”等结构的误区。

(二)结合企业实际,注重实效性

在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既要有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感,也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企业实际,避免盲目性,尽量少走弯路,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可分阶段、分目标、有层次地推进,在循序渐进中实现信息化。信息化一定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所以,要使企业信息系统服务于业务系统,使信息化与企业实际有机结合,循序渐进,从企业内部出发,实现集成化、价值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管理,用信息技术实现企业管理的集成,这样才能走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之路。

(三)营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良好环境

资金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据资料统计,80%的企业认为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首要因素。因此,中小企业在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时,必须对其进行包括技术、经济及财务等诸多方面的可行性研究,做出详细的投资计划,设立企业信息化建设专项基金,实施多渠道、全方位的融资,使资金落实到实处真正到位,从根本上保证企业信息化的顺利实施。同时,政府的支持、鼓励和引导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至关重要,政府要大力建设和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体系的建立,网络安全以及法律法规的健全等,全方位为企业信息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并提供长期的优质服务。

(四)选择经济实惠的信息化建设方式

中小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始企业信息化的建设:

1、充分利用资源,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也将不可避免的进入网络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是加速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条件,企业必须建设充分体现本企业特色的、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设高速、大容量、高水平的信息网络,实现资源共同享用。伴随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中的地位将逐渐从辅助管理过渡到主要管理,从而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2、分步实施。这种实施也被称为渐进式实施,主要是指企业为了避免项目实施风险,使信息化能够在平稳状态下顺利执行,在具体实施步骤上遵循“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采用从最需要的部分开始的层层开展原则,这是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最佳途径。从辽宁省的实际情况看,大部分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基础薄弱,管理水平低下,企业生产、销售、财务等多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想一次解决所有问题存在很多困难。中小企业信息化切忌盲目追求大而全,而应从最基本的做起。首先,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本目的在于增进信息交流,包括公司内的信息交流,这是通过内部网络连通实现的。中小企业可利用企业局域网首先实现办公自动化,达到信息的快捷传递和共享的目的。其次,从最基本的管理系统开始,各种管理软件在我国企业的应用比较早,大多比较成型,因此选用成型的管理软件对于中小企业实施企业信息化没有任何风险。再次,建立企业网站,逐步探索电子商务,企业上网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企业网站在现代及未来的资讯社会将成为不可缺少的企业识别标志之一。由于因特网在全球迅速普及,建立企业门户网站,这样不仅可以展示企业形象,提高知名度,而且更有助于加强企业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沟通及信息互动交流。最后,在企业管理等诸多方面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建立完善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包括生产过程控制的自动化,管理决策的信息化等等。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从“分步实施”具体过程来说,每一步的目标应该是“一步到位”的,而对于建设的长远目标,应该是“循序渐进”的。

3、制定有效措施,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信息技术队伍。人才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也是制约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瓶颈,它要求管理人员精通信息技术,技术人员掌握经济管理,因此,企业要加速信息化建设进程,必须制定有效措施加强综合人才的培训,通过各种方式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进行融合,发挥信息技术与经济管理工作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多种渠道造就大批既精通企业管理又掌握过硬专业知识的综合型高层管理专门技术人才,有效推动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五)中小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模式选择

企业规模不同,信息化建设模式不同,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信息化建设模式也可能不同,常见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自主开发模式。这种模式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从事企业信息化建设,系统能够充分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实际业务要求,系统实施比较容易,风险较小。但对于企业自身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对于中小企业很难使用这种建设模式。

2、合作开发模式。这种模式是企业与系统集成商、软件公司合作联合进行信息化建设,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回避企业自主开发模式中开发经验少、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企业人员参与开发与建设全过程,使得系统实用性得到保证,且系统的使用与维护也比较方便,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中小企业。

3、整体引进模式。该模式实际上是通过购置商品化软件来实现企业信息化,一般商品化软件功能完善、使用方便、价格昂贵,对于中小企业来讲成本较高,可能造成软件包中的很多功能模块根本无法使用,据统计,购置成套商品化管理软件的用户模块使用率不足40%,浪费严重。由于商品化软件不是根据中小企业的实际需要量身定制的,容易脱离企业实际,适用性较差,项目实施风险较大,这种方法一般不太适合于中小企业。

4、系统托管模式。这是一种适合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都比较差的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的最佳模式。该模式是指中小企业租用专业的软件托管服务商的融合商务平台提供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在该平台上实施企业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与维护及升级工作有托管商完成。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企业信息化价格昂贵是最主要的问题,在线托管企业信息化系统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大问题,从一次性大的建设投入到租用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模式减少了企业的费用支出,这种模式适合所有企业的信息化实施工作,尤其适合于中小企业的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企业如果不重视信息化建设,必将在日益激烈竞争中逐渐被淘汰。对于大型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而实现信息化是企业发展必然的需求,而对于多数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与实施至关重要,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中小企业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全面、系统地进行信息化建设。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信息化建设必将日趋完善,同时也使企业的生产高效率及管理科学化,从而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林豪锵.电子商务实务[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2、管会生.大学信息技术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加强信息化建设正在成为增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举措。文章在分析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优势和阻力的基础上,提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

一、企业信息化的概述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对象,以改造企业的生产、管理和营销等业务流程为主要内容、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目标的动态发展过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在于,可以促进企业业务办理的合理性,增强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使其现有的资源达到最佳配置效果,提高企业管理信息处理的及时性,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和管理效率。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优势和阻力分析

1.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优势分析

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在信息化的建设中是有以下一些独特的优势:(1)组织结构上的优势。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人数少的特点,在企业内部员工的思想比较容易改变和统一,提高企业员工对新兴信息技术的接受程度,接受应用信息化来改善企业的经营空间、服务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2 )管理决策上的优势。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内部组织结构简单,内外部信息在上下级之间的沟通渠道相对比较畅通,当企业决策管理者意识到信息化能给企业带来巨大利益时,能够迅速重视信息化建设,作出应用信息化的管理决策,并把这一决策付诸实施。(3 )创新能力上的优势。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要在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只有不断地去创新。中小企业往往很难利用多元化经营战略来分散自己的市场风险,只有通过专业化、个性化的生产经营模式来规避风险,用创新能力上的优势来弥补规模上的不足。(4 )国家政策上的优势。为了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国家已经出台了多项向中小企业倾斜的政策,逐步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服务体系,在技术信息、人才信息和市场信息等方面打开方便之门。

2.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阻力分析

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很多阻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人才缺乏。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从业环境较差和工资待遇不高,很难吸引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人才,即使吸引和培养一些高水平的技术人才,也难以留住,很难保持人才队伍的稳定性。(2)资金匮乏。由于IT设备更新频率快,庞大的IT 系统支出与投入,就逐渐成为企业一个很大的负担,并且系统一旦投入使用,企业将逐步为扩大应用范围而支付后续资金。有些中小企业在采购硬件、软件和服务时,对自己的需求分析不够,贪大贪全,想一步到位,一次性地购买大量昂贵的硬件软件设施,导致大部分不能有效利用,收效甚微,进而影响企业进一步增加信息化投入的信心。(3)内部业务流程不规范。实现企业信息化,要求企业各项业务环节透明化、标准化,势必对原有业务环节进行流程再造,企业流程再造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过程,需要全员参与,并且还会触动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这都会加大应用信息化手段梳理原有业务流程的阻力。除了以上三个方面外还存在行业政策支持不够、企业领导重视不够等阻力。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几点建议

1.政府主管部门

在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中,需要一个良好外部环境,这需要国家政府主管部门在政策和资金方面提供帮助和支持。政府主管部门可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担保,保障中小企业能够购置信息化建设中所必需的设备,并给予贴息等优惠扶持政策,解决中小企业资金匮乏的问题;政府主管部门可引导现有教育、科研机构和咨询服务中介机构,帮助中小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帮助中小企业管理层,提高他们对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和价值的认识,帮助中小企业培训技术人员,提供技术咨询、问题诊断、业务指导等服务;政府主管部门可充分整合现有的中小企业信息网络资源,构建一个政府公益性服务信息网络平台,通过这一网络平台,向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查询、网上交易、商业拓展等服务。

2.提供相应产品和服务的企业

在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中,为中小企业信息化提供相应产品和服务的企业,要根据用户需求的不同,进行市场细分,按照用户各自的特点、发展情况和具体业务需求,开发出相适应的产品和服务,供用户自主选择使用,切实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要降低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难度,提供相应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应努力开发使用费用较低的信息化系统,把“管理咨询———方案设计———方案实施———产品服务”的全过程加以简化,开发出简单易用、便于操作的信息化系统,切实缩短信息化建设时间和成本;要改变营销策略,不要为销售产品而销售产品,向用户销售产品只是实现了营销的第一步,主要是要以提供服务为中心,全面满足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需求。

3.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应分阶段、循序渐进地进行,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发掘自身存在的管理问题,充分了解自身总体需求的基础上,制定信息化规划和选型方案,减小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盲目性,提高信息化建设资金的利用效率;应选择与企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应用实施模式,信息化建设开始阶段,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站,通过网站向客户宣传企业,通过网站向客户提供企业的各种信息服务,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增加,随着深化信息化程度需求的增加,企业可以自己购买服务器,建立自己的数据系统,并设置专门的部门进行数据管理,当企业发展壮大之后,企业可以投入一定的资金,建设完全属于自己的信息化系统;应建立完善的企业人才的招聘与培养机制,首先在招聘员工时,尽量吸收具有一定信息化知识和水平的人才,其次,对于企业现有的不同层次的员工,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技能培训,并安排不同层次的培训内容,使企业各层次人员都能不同程度地掌握信息化基本知识,使企业既有具备专业管理水平的人才,又有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

中小企业的发展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是维持和促进社会稳定的坚实基石。特别是目前,在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实现科教兴国及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中小企业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和推进,需要政府的扶持,中介企业的服务,中小企业的努力,让信息化建设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助力器,借助这一助力器提高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鲍永锋.初探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J].商业文化,2011(8) .

[2]王玉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和建议[J].中国信息界,2008(6).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信息化建设 对策

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快速推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许多中小企业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企业信息化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竞争力。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生产、流通及服务等各项业务活动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去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等各个环节,实现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和商务运营的电子化,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

1 加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1.1 有助于企业的技术进步。信息技术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有利于技术创新在企业间扩散。借助信息技术,企业获得的经验信息更容易存取和处理,并能借助信息网络从外部获得技术信息。这使企业联盟之间的合作研发更为便利。企业内部各部门通过内网交流技术信息,更易于建设学习型企业。

1.2 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企业可以及时地获得市场信息,扩大市场范围,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使企业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增强企业的灵捷性。灵活的市场应变能力可以缩短生产周期,降低库存成本,提高资本效率。通过信息网络与客户、供应商、商业伙伴及时共享信息,可以降低交易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1.3 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借助信息化管理,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使企业的决策更为科学,可以减少管理层级,使企业趋于扁平化,降低职能结构的成本。信息化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可以降低决策成本,提高决策效率。

1.4 有助于节约能源和资源。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处理企业的信息流,可以节省人力操作,节约纸质文件,可以提高作业率、节省时间成本、交通成本,降低环境、能源的压力。

2 当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认识存在误区。尽管目前很多中小企业都不同程度开展了信息化建设,但大多数并非对什么是企业信息化、如何实施信息化有透彻的了解。不少企业的管理人员认为信息化建设就是对企业原业务流程进行“原版复制”,用计算机代替手工操作,因而用传统的习惯和标准对系统和使用过程进行评价,并据此提出修改意见。此外,不少企业的决策者认为,信息化是软件专家的事,企业只要出钱把软件买回来或请人把系统软件设计出来就可以了,结果往往导致信息化建设难以实施。

2.2 资金投入不足。企业信息化是一个需要长期发展投入的系统工程,不仅在初期要花费大量资金购买硬件和与之相匹配的软件资源,在后期的人员培训,技术跟进,系统升级与维护方面更是要投入巨大的资金。但是,中小企业由于本身实力较弱、管理水平低、信誉低的缺陷,很难得到商业银行的贷款。另外,我国的财政和相应政策多偏向于大型国有企业,也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更困难,导致信息化过程中资金问题成为重要因素。

2.3 复合人才匮乏。中小企业既懂IT技术又懂业务流程和企业管理的复合型骨干人才很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速度。同时,中小企业与大中企业相比缺乏吸引力,一方面难以引进优秀的信息化人才,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许多信息化人才在积累了一定经验后就跳槽,信息化骨干力量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过程,信息产品和设备需要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维护和管理,而服务提供商不会提供免费的无时间限制的服务。因此,要保证信息化体系的有效运转,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的技术与管理人才。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待遇低,计算机专业人员和高级管理人才通常不愿到中小企业从事工作,而大部分中小企业又过分依赖专业技术人员,轻视对内部职工的培训,致使相关人才很难满足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即使企业有能力招聘到信息人才,但在人才的培训教育上仍然存在问题,当前大部分中小企业对于信息化的继续教育重视不足,采取的形式通常是短期培训,导致信息化人才的素质难以提高。

2.4 管理配套落后。企业信息化要促使信息技术发挥其在管理中的作用,就必须与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结合起来,融进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许多中小企业由于缺乏技术和管理人才,管理方法陈旧,管理思想落后,个别还停留在家族式管理状态,管理制度、组织结构、管理理念与信息化的要求不相适应。

2.5 外部环境欠缺。目前国内真正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具有典型意义和推广经济实用型信息化的解决方案还很少,国外企业管理软件存在“水土不服”等问题,很难为中小企业所接受。此外,电子支付、信息安全、物流配送、社会信用体系等问题使企业认为现在还不是开展信息化的最佳时机。

3 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3.1 强化企业信息化意识。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使企业信息化建设成为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企业信息化的本质是增强企业的竞争,中小企业都应充分的认识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把实现企业信息化提高到一个战略的高度来加以认识,要转变思想观念,这种观念的转变不仅仅包括企业领导层,还包括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普通员工,都要求转变观念,强化企业信息化意识。另外,要增强主体意识,只有增强了自身主体意识,并贯穿于信息化建设全过程,才能有效地提高主体能力,发挥主体作用,确保信息化建设的成功。这些意识主要包括环境意识、危机意识、管理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最终消除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观念阻碍和人为障碍,从而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

3.2 加快复合型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企业信息化同其它任何工作一样,最终决定于人及其素质,要想搞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有一支具有计算机操作和网络管理能力、信息收集、处理、分析研究能力以及相应外语水平的高科技的人才队伍,这支队伍应包括系统分析和设计人员,软件开发人员,数据库管理人员,硬件维护人员等等。企业应该建立相应的机制,培养并保持一支技术队伍,要提高所有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管理知识和理论水平。企业可以定期、分阶段、分批培训员工,同时注意从社会吸收引进相关人才,提高企业掌握和运用先进信息化设备的能力。

3.3 采取重点突破分阶段实施。企业信息化一步到位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应采取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的系统建设模式,可以分成若干不同的阶段来分步实施。作为中小企业,受自身条件限制,能够投入信息化建设的资金肯定不会太多。企业首先要考虑的是少花钱、多办事,找出最需要信息化的地方进行重点投资,也就是寻找能够明显解决问题或能够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的切入点。在设备和软件的选择上遵循好用、够用、实用的原则,要考虑使用成本,不能忽视人力成本和维护成本。在战略上遵循“整体架构、分步实施、追求最大回报率”的原则。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企业信息化的分期分阶段实施计划,确立每期每阶段的任务和目标。中小企业要紧紧围绕以效益为中心,采取滚动规划、逐步推进的原则,从个别部门的应用开始,待大部分部门的数据信息化比较成熟后,再考虑建立内联网、外联网接通因特网,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等。信息化发展通常伴随着企业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伴随着企业整体活动的全过程,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要有针对性的采用信息化手段来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企业在不同时期其发展目标是不同的,企业的信息化必须紧紧围绕企业不同时期的发展目标,并制定出相应的企业信息化策略。在不同的环境、资源、条件的约束下,企业应该有侧重点的选择信息化建设项目,实现以点带面的突破,而不是笼统的盲目的推进企业信息化。在选定重点方向后,要注重信息化发展的各方面因素。按照分步走的原则,明确每一步发展所要实现的目标与功能,成本管理以及实施策略等。

3.4 发挥社会及政府的支持作用。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尚处于启蒙阶段,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及社会的支持。政府在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给予中小企业必要的资金援助。政府可为中小企业信息化时提供信贷担保,给予优惠贷款、贴息贷款,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等。其次,提供技术、人才培训等服务。充分发挥现有教育科研机构和中介咨询机构的作用,为中小企业培训技术人员、提供技术咨询、技术诊断等服务。第三,加快信息化法律法规建设。尽快制定信息管理法规,解决网上交易与结算的安全、电子合同的认证等问题,保障网上交易的有效性。

3.5 加强企业内外部资源的利用。中小企业应确认内部管理是否规范化,基本管理的流程是不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实现的,诸如产、供、销的业务是否连贯,财务处理是否和业务处理一体化,是否具备一个实时有效的计划和预算等,以对各个环节做出优化,减少各个环节的信息延迟,消除信息扭曲现象。这可以加强企业内部运作管理,减少库存,避免库存浪费,从而降低成本。中小企业信息化在强化内部管理的基础上,也要注重外部资源的管理信息系统,密切与供应商的联系,跟踪客户服务,实现企业与企业间供应链管理、客户链管理的信息化。应将链上的其他组织视为盟友,以合作关系为基础,建立共同目标,通过相互间信息的自由交流,共享知识成果。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范文第4篇

笔者认为,从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它们的信息化建设有四条道路可走,这些道路中有的已有实施成功的经验,有的还较少有企业尝试。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规模、所处条件及经营内容的具体情况,从中选取适合自身情况的信息化建设道路。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道路

中图分类号:F27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5-0157-04

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面临较多的难题,但如措施得当,中小企业实行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条件还是具备的。当然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道路应根据其自身目标,一般要求和自身的特点来选定,并且在选定具体的道路时,还需要借助一定的外部力量来支持。

1.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目标

中小企业所处行业众多,规模大小差异很大,管理要求也不尽相同,这使他们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内容会不相同,但由于中小企业在总体管理上的弱势,及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不足等共性所决定,它们对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大体相同,根据课题组的调查显示,这些基本目标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信息化建设以会计信息化为先行

在中小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中,会计工作的规范性最强,数据处理的数量较大和准确性要求最高。目前中小企业管理工作相对薄弱大部分源于会计监督和财务管理方面较弱。因此,在信息化建设中,以会计信息化为先行,比较切合企业实际,它最受关注,易于实施,针对性较强,既抓住了企业信息化管理问题的核心,又能不断积累经验,为后续实施更多的其他系统提供基础。从目前已实施了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来看,绝大部分正是启用ERP中的财务系列或是先启用财务系列的。

1.2 通过信息化建设要能对企业的管理工作有实质性改进

企业采用的管理信息系统要有先进管理牵引功能,在传统管理环境下,部门之间管理关系优化配置,数据标准化建设及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等缺乏一个有力的牵引手段,使这些先进管理往往难以到位。因为企业基本管理作业的进行,并不受到制度本身是否优化的约束。启用信息化手段后,由于信息管理系统在作业规程设计上和数据处理规定上既是优化配置的又是有刚性的。使企业的管理必须按这个套路来做,稍有不到位,系统便无法运作。这样会逼着企业去优化管理工作,从而帮助企业在实质上改进管理工作。目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管理型系统,至少是ERP中的财务系列(低端用户),或是财务系列+供应链系列(中端客户)。

1.3 通过信息化建设培养企业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理念

促使他们积极使用并用好信息管理系统,使信息管理系统真正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以消除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问题上的“上马是找死,不上马是等死”的尴尬境地。

2.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般要求

2.1 信息管理系统的技术和安全性能要有保证,且后续服务能方便及时

中小企业由于缺乏信息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人才,对系统的技术认识和安全掌控要更多依赖供应商的帮助。因此,企业启用的信息管理系统首先会要求在技术和安全性能上有高的稳定性,以尽量减少对供应商的过多服务请求;其次是从系统的实施,升级维护及故障排除上需要供应商有高质量服务。从调查的结果看,这个要求被中小企业看得最重,它们在具体选择信息化发展道路时会充分考虑这一点。

2.2 能有效控制信息系统的使用成本

信息管理系统的成本因素较多,包括软硬件设施建设费用,系统实施费用和日常运行费用等。其中有些费用容易事先预计,有些费用有较大弹性。这样,信息系统的成本控制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要迈过的一道坎,一般来说,成本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系统使用的理念及实施方法是否得当两方面。而目前大多中小企业对信息系统的成本控制问题缺乏了解,在调查中有近30%的中小企业不知道信息系统的成本因素构成情况,不能充分把握成本控制问题(有一些企业就因出现过成本黑洞而对信息系统的启用产生恐惧感)。因此,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道路选择时应充分考虑有利于成本控制这一问题。

2.3 不求拥有信息管理系统,但求拥有高质量的信息系统服务

这是近年来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一种新动向。鉴于信息管理系统投资相对较高,更新又快,还需专人管理和维护,不少中小企业觉得难以负担。另外,中小企业尤其是一些小企业需处理的业务量不多,启用低档次信息系统没有意义,启用较高档次的系统又会造成浪费。因此,在信息化建设中寻求新的发展道路在所难免。

3.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道路选择

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可以对他们的信息化建设做如下定位:系统的档次要中等以上,系统的使用成本要相对较低且可控,系统有良好的安全保证和技术性能,系统服务商有充分到位的服务支持。这样,中小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信息化建设中选择以下几条发展道路。

3.1 依托系统供应商的帮助,走经过改良的ASP道路

近年来,一些网络公司提供基于互联网的服务业务,为相关用户建立专业网站,提供网络财务软件的在线支持和服务,这种业务被称为ASP方案。在这种方案下,某一服务商将自己的应用软件放在服务器上供租赁,并对租用者负有维护管理软件,提供技术支持等责任,用户无需购买软件,通过在线租用服务商的软件,并按服务项目和数量付费。目前,已有金蝶、用友等公司提供这样的服务。

由于ASP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企业管理业务(主要是会计服务)处理技术的融合应用,中小企业采用这种方案有独到的优势:第一、信息化建设方便易行。只要用户和供应商签订ASP协议,就可以登陆到ASP网站内进行企业注册,获得自己的账号和密码,并建立企业自己的专用账套,整个信息化工作的平台搭建就基本完成。时间只在一个月左右。第二、节省成本。如企业自行建立一套系统,就需购置整套软硬件设施,要有信息管理专门人员及完成系统实施工作,费用比较高。而ASP方案,企业不必使用整套系统,而是选择自己需要的模块就行,用多少、租多少,用多久、租多久,只需付一定的租金就行。其他的费用,如系统升级,维护和数据备份等费用都由ASP来负担。平均月租数百元,这就极大地降低了信息系统的使用成本。由于是租用,用较高档次的系统也相对便宜。第三、系统使用方便易行,ASP是建立在internet上的Browser/server的结构,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能上网,企业相关人员就可以在授权的范围内进行业务操作。第四、信息系统本身的技术性能较稳定。由于信息系统本身始终在服务商掌控下,不易出问题,而且出了问题也易及时排除。

这种方案也有不足之处:第一,由于这是一种低收费的一对多服务,服务商的服务一般不够细化,也缺乏主动性。这不太有利于用户对系统的使用进行深化。第二,由于企业的数据存放在网站上,使得财务数据的专属性受到影响,不少用户担心数据容易泄密和受到意外侵害。

如果对这种方案做一些改良,它仍然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条较好途径。这个改良包括以下方面:首先是服务商要让用户充分了解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的知识,并加强数据安全保障措施,使用户相信数据存放在网上是安全可靠的。第二是服务商应帮助客户营造信息化管理氛围,帮助用户多上些供应链和管理会计方面的模块,使企业有更多的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参与到信息管理系统中来。第三是服务商进一步改进服务模式,企业的情况是有差别的,不应以一个统一模式来帮助企业使用系统。供应商应帮助企业深化软件不同使用设置与方法,使用户不断增强系统使用的主动权。经过改良后,ASP方案还会有更好的前景。

3.2 区域内多家企业联合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处理作业中心的发展道路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区域内(尤其是有供应链关系)的多家企业可以签订协议,联合建立一个信息处理作业中心,共同购置一整套软硬件设施和局域网系统,搭建一个统一平台,使用一个共用场所,在中心统一聘用系统管理人员,各企业开设各自的账户,进行独立会计及业务事项的信息化管理。这实际上是一种信息管理系统资源集成化的发展道路。其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第一,信息系统的分摊购建费用相对较低,可以启用较高档次的系统。第二,在软件模块方面是谁使用谁负担费用,有关人员、场地方面可统一使用,使企业的成本负担较轻,这就使中小企业用得起信息管理系统,也会使系统各个功能的使用率得到充分提高,减少功能出现闲置的现象。第三,更便于系统的集中管理和安全监控。多家企业共同建立信息系统中心,相对来说,就是一个较大的用户,有利于形成一支信息管理专业人才队伍,也会更有利于系统供应商集中力量针对性地做好服务工作,使系统的技术性能和安全监控更能得到保证。第四,便于交流经验,快速提高信息管理系统使用水平。中小企业对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有一个不断成熟的过程。一般来说,刚使用时,不少企业都是以掌握操作程序和规范性问题为主,因而只使用系统的基本功能,按基本配置来操作。而一些较高级的功能,较复杂的设置先不会用,只有在经过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之后,才会自如灵活地使用整个系统。在多家企业共同使用一个平台的情况下,更有利于大家交流经验,相互促进,快速进入使用成熟期(可在半年左右进入成熟期,单家企业使用要在一年半左右进入成熟期)。

这条道路也有不足之处:首先,信息化系统建设周期比较长。因为系统平台相对较大,合作方又较多,从协议生成到场所及人员选定,再到设施的建成都要耗用较多的时间,在这种合作缺乏相应经验借鉴时更是如此。第二,必须要有符合条件的合作伙伴。多家企业共同搭台的前提是合作的企业有相同的信息化建设意愿,相距也要不远,对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要求也要基本相同。否则是合作不成的。

3.3 由政府部门或上级部门布局推广式的发展道路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整个国家及大企业集团信息化管理事业的基础环节,在有条件和有必要的情况下,政府或上级部门在信息化管理事业发展的战略规划下可以为中小企业免费或补贴推广管理信息系统。其现实方式是:由所属企业向政府部门提出申请和意向要求,政府或企业上级部门在通盘考虑的基础上,从系统供应商处购买或委托开发软件和服务,将其免费或提供补贴推广到所属的多家中小企业,硬件设施由企业自行配置。这条发展道路的优点是:第一,见效快且信息化建设大局的规划性更强。在政府部门推动下,会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动力,各阶段、各企业使用什么档次的系统按大的布局来定,克服了单家中小企业由于对信息化建设不太了解而不能选用合适系统的现象。第二,费用省。由于软件配置和人员培训、系统维护等服务都是免费或有补贴,企业使用信息系统就负担得起了。第三,能得到政府及上级部门的支持。这种方式下,除了软件和服务以外,政府部门还会在信息化技术上,组织上和硬件设施的资金上给予企业支持。

这条道路也存在以下缺陷:第一,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上属企业事务,由政府部门或上级部门来免费推广应该是有限度,不可能大规模推广。第二,可能使一些企业盲目上马,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由于是上级推广,一些企业可能在自身条件并不具备的情况下也盲目上马,结果不能有效使用而造成资源浪费。第三,这种集中购买服务的做法,由于用户点多面广,服务商的服务,包括故障技术排查,安全维护和技术指导等不容易及时到位。

3.4 走计算机会计业务的发展道路

计算机会计业务是指会计中介组织,以机构的名义接受委托,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运用会计信息系统代中小企业进行会计业务处理的一种中介服务。其运作方式主要是:有意愿的企业和中介组织签订协议,就可将自己的会计处理业务外包给中介组织,各企业的会计员审核和整理当期的原始凭证和会计资料,定期报送中介机构进行复核结算,由中介机构的电脑操作员应用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账务处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核算工作并生成会计报表报送企业。这实际上是一条间接信息化发展道路。

这条道路的优点是:①使小型企业省却了自行建设信息管理系统的事项,规避了信息化建设的许多难题。②能够享受较高水平的专业化会计服务。中介机构的会计执业人员比小企业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更高,经验更丰富,专业水平更高。因而这条道路既能使小企业走上信息化管理道路,又能进一步提高企业核算工作的质量。这种做法在一些较发达省市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如江苏南通市从2004年开始就鼓励民营中小企业外包会计服务,并出资支持。北京、上海的记账公司业务非常红火,上规模的记账公司有100多家。

这条道路的缺点是:①财务信息的安全性可能较差,企业财务信息放在机构的系统上,不能完全保证其安全。另外,小企业对电算化事务的知识有限,也难以监督机构的业务处理。②在缺乏电子商务平台的情况下,这种做法只能取得信息化带来的数据高质量好处,而难以享受信息化带来的高效率。因为企业的委托时间和机构的账务处理时间有一定的长度,记账周期较长,降低了信息的及时性③这条道路没有深入到业务和财务数据的一体化信息处理,只对企业管理提升度空间不大的企业才能运用。

4.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分类发展模式

上述几条道路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对象,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从中进行选择,一般来说,采用下面的分类发展模式可能比较符合企业实际:

4.1 城市地区的中小企业,采用ASP方案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在城市地区的中小企业多为商贸,服务性及服装加工类企业。它们对信息化处理的要求主要集中为财务系列和供应链系列。ASP方案对它们既灵活又经济。对一些没有太多特殊业务的企业,可以只租用财务系列,配有往来核销,账龄分析和超期报警等功能就行。对一些货物进出量较大且品种杂的企业就要应用财务和供应链两个系列,为企业确定合理库存、进货数量、业务员业绩考核提供工具。由于ERP系统中财务系列的发展最为成熟,有较好的使用基础,企业较容易掌握。另外,这些企业上网条件好,容易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在一个月左右就能使用。租赁费也较低,操作中不需太多人员介入。因此,ASP方案是这类企业应优先选择的道路。目前,金蝶、用友等公司推出的ASP方案在性能上也较为成熟,如供应商能进一步做好宣传和引导工作,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该方案中来。

4.2 园区内中小企业可走联合搭台的道路

在城市地区或县域地区的工业园区内,中小企业多为制造企业。成本管理问题非常重要。它们对信息化管理的要求,除了财务系列和供应链系列外,还有管理会计及其他系列,业务处理的复杂程度也较高。另外,由于这类企业管理质量提升度的空间很大,企业应该有更多的管理人员参与到信息化管理中来,这样对企业来说拥有一套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是很有必要的。综合比较,这类企业走联合搭台的道路容易行得通,也切合自身的实际。不仅能解决单家企业无力建设信息管理系统的难题,而且还能为企业提供较大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将更多的管理人员吸纳到信息管理系统中来。目前,我国制造业的中小企业有30%集中在园内,这也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头部分,其意义十分重大。但就目前来看,联合搭台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实例还不多。因此,还需要政府部门、系统供应商和企业界几方面共同努力,摸索出较为可行的合作模式,尽早将这种方式推广开来。

4.3 对于非园区内的中小工业企业,由政府或上级部门免费(或补贴)推广信息管理系统是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

这类企业点多面散,多家企业联合搭台较困难,自己独建又能力有限,由于是工业企业,利用ASP方案又不完全满足要求。这样由政府或上级部门集中向供应商购买或委托专门开发软件,再推广到多家企业去使用就容易解决问题,这一方面减轻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本负担,另一方面,由于政府的介入,在系统的技术、安全和实施服务的保证上也优于单家企业和供应商(或开发商)打交道。对政府或上级部门来说,由于是集中式的供应或补贴,费用开支也不会太高。这类企业在我国占中小工业企业总数的50%以上。它们的信息化建设道路走好了,对整个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有重大影响。

4.4 对于物流量较小的小型企业,走信息处理业务外包的道路比较合适,这类企业一般为修理、服务等企业

待处理的数据不多且不复杂。在管理事务中主要是会计处理,企业管理提升度对业务数据的依赖度不很高,并且对数据的标准化和管理标准化有较多要求。因此,这类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主要是为了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而不是提高数据处理的高效性、及时性及分析性。如有高效性要求的不宜采用这种方式。对这类企业不需财务以外的信息系统,将其管理业务(主要是会计事务)外包出中介机构进行信息化处理是比较合适的,它既有利于对这些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控制,又减少了小企业管理工作成本,又有利于小企业的管理信息纳入信息化管理渠道,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这类企业数量多,地域分布广,目前属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盲区。抓好这类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有重要意义,这条道路走起来毕竟相对简单,可借鉴一些做得较好地方的先进经验。基金项目:本文为2007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道路选择和实施策略》的阶段性成果(赣教社政字[2007]10号)。

参考文献:

[1]杨宝刚.会计信息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陈子侠等.供应链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李宁.中原油田会计核算中心会计电算化的推广应用[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4,(1).

[4]吴克华.电子商务[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5]网络财务软件V8,北京用友公司,2000.

[6]杨凡.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4,(8).

[7]王桂琴等.国内企业引入ERP的概率分析[J].管理世界 ,2005,(1).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档案信息化;问题

中小企业的诸多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是重要管理内容,这对企业领导的发展决策以及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都起着积极作用。信息化发展背景下,加强企业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就显得比较重要,这是促进档案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举措,在信息化技术支持下,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提供了技术支持,也对档案管理模式的优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中小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必要性及重要性分析

(一)中小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必要性。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中小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环境,中小企业要想提高市场竞争力,就必须要注重新技术以及新管理模式的科学应用。在中小企业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作为比较重要的管理内容,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力量,这也是档案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新技术的支持,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也需要新技术的支持,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全面发展的必要环节,只有在这一层面得以实现信息化建设目标,才能真正促进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

(二)中小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重要性分析。通过档案管理信息化目标的实现,就能有助于档案资源的共享,提高档案管理的整w效率水平。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也对中小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信息化档案管理从整体上节约了管理时间。信息化的档案管理能提高档案查询的效率,对档案资源也能充分利用。工作人员可通过组合查询以及模糊查询等方式,来查找自己所需要的档案资料内容,这就极大地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另外,中小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能为企业的计划以及组织等工作顺利进行打下基础。信息化的档案管理工作能迅速地进行档案备份,实现对档案资源高效化的管理。

二、中小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问题和建设措施

(一)中小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问题分析。从当前我国的中小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现状来看,其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足有待解决。一些中小企业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认识比较薄弱,有的企业领导在档案管理的思想观念上,没有和时展需求相结合,对信息化管理人才不重视。在档案信息化的推动方面缺乏信心,这就对实现档案信息化目标产生了阻力。

再者,中小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比较缺乏,在信息化管理的安全性方面需要进一步强化。档案信息化管理,需要有专业化人才的支持,从当前中小企业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养情况来看,企业在这一层面还需要加强,没有及时将人才知识结构单一化的问题有效解决。在档案信息化的安全性方面也没有加强,这些都不利于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提高。

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中,没有重视软硬件的更新以及维护。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目标,就要在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层面不断加强和深化。但是从实际的发展情况来看,企业领导者并没有充分重视软硬件的更新以及维护,造成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整体效率比较低。

(二)中小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措施。第一,加强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要想促进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中小企业领导者就要对此充分重视,认识到信息化档案管理的价值,对具体的管理工作要有详细的了解。并要能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工作上加强重视,通过多种手段方式进行宣传,让企业员工认识到信息化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第二,注重信息化档案管理人才培养。档案信息化管理需要专业人员支持,企业领导要充分重视对专业化管理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业务能力。通过定期的培训工作,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以及技术能力,在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完善,才能有助于整体服务水平提高。通过构建高素质高技能的档案管理队伍,对中小企业的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和水平就能有效提高。第三,构建完善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良好的管理制度能规范管理人员的行为,对促进档案管理的规范性操作有着保障作用。地方行政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强化中小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指导以及监督,遵循国家的政策方针,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积极发挥新技术的应用作用,为档案管理质量提高打下基础。行政部门要对中小企业的档案收集以及整理和保管、利用等各个环节的管理进行加强,在信息化档案管理建设方面的完善性得以保障。第四,加强档案信息化的安全保障措施实施。要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安全工作,从多方面实施安全保障措施,实施生物识别身份以及加密措施,充分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中小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实现信息化的目标,是促进中小企业竞争力的基础。通过从理论上对中小企业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研究分析,就能为实际档案信息化管理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小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郭胜溶.变"藏"为"养"--加强档案环境建设的思考[J].云南档案, 2016(01).

[2]刘捷.中小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