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教育理论

传统教育理论

传统教育理论

传统教育理论范文第1篇

一、把传统美德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爱国历来被看作是一种“大节”,我国历史上出现过无数仁人志士,如“北海牧羊”的苏武、“精忠报国”的岳飞、“虎门销烟”的林则徐等等。这些仁人志士至今受到人们的称颂,这是因为他们具有“舍己为国”的高尚精神。教师应通过讲解爱国志士的感人业绩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从而增强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二、把传统美德教育与集体主义教育结合起来。中国人历来把“天下为公”、“克己奉公”作为价值坐标。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为历代所颂扬。我们可以把“先忧后乐”作为青少年的格言和道德准则,用以激励中小学生热爱祖国、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三、把传统美德教育与遵纪守法的行为规范教育结合起来。早在两千多年前,曾子就说过“吾日三省吾身”,古人还倡导“责己严,待人宽”的原则,这都说明我国古代就有勇于自我批评、加强自身修养的传统。这对教育、引导中学生严于律己,加强道德修养,自觉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把传统美德教育与孝敬父母、尊敬师友结合起来。古人所讲的“仁爱孝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思想精华。“仁”的核心是“爱人”,即重视人,尊重人,同情人。只有在家庭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在学校尊敬师长,尊重同学;在社会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好的社会风尚才会蔚然成风。

五、把传统美德教育与文明礼貌教育结合起来。中华民族历来注重文明礼貌。“与人为善”、“平易近人”、“推心置腹”等成语即说明了人要以善良、谦让、诚恳、宽容的态度处理人际关系;只要教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一定会收到好的效果。

六、把传统美德教育与立志成才教育结合起来。古人在成才教育上倡导自强不息、持之以恒的精神。如大禹为根治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屈原为挽救楚国的危难而“上下求索”,还有“铁杵成针”、“羲之墨池”等故事,表现了古人有一股为实现理想而甘愿吃苦的决心与恒心,这无疑是我们民族精神中的精华,对教育学生成才具有极大的启发和教育意义。

[来源]:《光明日报》

浅谈中学生心理障碍与疏导

怀集一中黎丛祥

所谓学生心理障碍是指学生在校正常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不健康心理症结及言行表现。在多年的班主任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到。一些学生不认真学习,成绩不好,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而学习中的心理障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通过调查、研究和观察发现,影响学习的不正常状态主要有以下几种:

1、恐惧心理。这类学生学习基础差,常常完不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学习任务。他们既怕老师检查作业,课堂提闪又怕在家长面前暴露自己的学习实际,受到训斥、和惩罚。经常处在恐惧状态中。

2、对学习冷漠,绝望心理。这部分学生多是学习后进生,由于长期学习上的后进状态,失去学好功的愿望和信心,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整天抱着混日子的态度。

3、怀疑心理。这部分学生智力同有缺陷,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但缺乏自信,总是对自己独立完成作业的正确性持怀疑态度。在独立思考总要和别人对答案,甚至抄袭别人作业,影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

4、依赖心理。这部分学生的主要表现是缺乏学习自觉性和独立性,对学习不刻苦,不认真,常需寻求他人的帮助。这些学生家庭生活条件好,请有家庭教师或父母辅导功课的能力,认为课堂上听不听,会不会没有关系,反正有家庭教师或父母辅导、帮助,久而久之,养成学习依赖别人的习惯。上述不良心理状态构成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障碍。为了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可以开展“我的理想是什么?”、“寻找身边有理想的人”等活动,使他们正确对待人生,树立远大理想,消除前途渺茫的消极情绪。

(2)创造教与学的最佳情绪和环境。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只有当学生认为教师可亲可信,感情和谐、融洽,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导时才能有好的学习效果。总是在课间和学生一起玩、谈心、说笑话,帮助学生精神放松。上课前注意安定学生情绪,组织好纪律,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下听课,思考和做练习。这种良好的教与学环境,对消除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起到很好的作用。

(3)对学生以诚相见,以心换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我在和学生接触中,主动告诉学生我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完人,存在许多缺点和弱点,也经历过青少年过渡期,在思想上也有过许多矛盾和烦恼。学生的情感和我融于一体,使他们感到我是真正理解他们的欢乐与痛苦的,是他们可以信赖的真心朋友,因此,愿意向我倾吐内心的烦恼与秘密,这就使我能够及时地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帮助他们解除烦恼,保证他们专心学习。

(4)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断加温,使冷漠变热情。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综合给以音定和鼓励,并为他们创造条件,培养其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不断加温,这样,就会使冷漠变热情,使对学生有绝望心理的学生变得积极奋进。

解开思想疙瘩,排除心理障碍,这是一门教育艺术。每个学生或多或少,或大或小都有各种思想疙瘩,老师要努力使他们早日放下包袱,轻松愉快地向着全面发展的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基层组织,班主任通过组织和领导班集体实施对全班学生的教育工作。加强班级管理,则是班主任这项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于形成具有崇高的统一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正确的集体舆论、自觉的纪律和优秀的传统的集体,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若能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事件、信息等管理要素,加强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指导和情感沟通,就能协调步伐,从而和谐、愉快地共同创造一个有凝聚力、有朝气、有活力的班集体,实现班级管理的高效率。

一、要加强心理沟通,以求得班级群体对管理目标在心理上的认同

在班级管理理活动中,经常出现学校和教师对班级提出的要求与同学心理有差距,班主任要从全局出发,及时沟通,纠正学生心理上的偏差,使学生的心理趋向与群体目标保持一致。如学生对学校分配的任课教师有看法,班主任就要及时协调、沟通。94年学校安排了一位老教师来任教本班的语文课,一段时间后,学生纷纷来我处反映该老师上课节奏慢、音调低、不善于课堂管理等,要求学校撤换其他教师来任教。我了解到一方面学生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但过于偏激,另一方面现实情况是学校不可能就此撤换一位勤恳工作多年的老教师。我当机立断决定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沟通和协调,一方面对学生的要求表示理解,另一方面向学生介绍该教师的光辉历程及教学长处,提到该教师有多篇论文、论著在部级杂志上发表,特别提到该教师曾为名曲“二泉映月”填词并在全国范围内播放,学生听了渐生对该老师的崇敬之心,仰慕之意。加之该老师主动找学生谈心,慢慢地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接近了,感情加深了,学生在课堂上与老师的配合也默契了。由此可见加强心理沟通以求得学生的心理认同,融洽师生关系,从而可以达到培养健康、和谐的班集体心理氛围的目的,使每个成员都感到生活集体中的满足感和责任感。

二、要注意心理换位,以化解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矛盾

中学生在人际交流上具有这样一种心理特征:他们一方面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但同时又很少主动地去理解别人,在对待老师方面,这一心理特征表现得尤为突出。作为班主任,平时就应该指导学生学会理解他人,而在处理师生关系问题上,则应该学会理解老师,其具体的做法是“心理换位”,把自己当作老师,学着用老师的观点去分析看待问题,从老师的工作性质、工作目标出发,来理解老师这样做的理由,这样,许多矛盾便会被化解、消散了。在班级生活中,同学间出现分岐或矛盾,在所难免。班主任要作耐心的心理疏导,一方面要让学生懂得,人生在世,各种矛盾冲突也是难免的,涉及原则性的矛盾冲突,当然应该争出个是非来。在非原则性的矛盾冲突发生后,即便是自已有理,也不能得理不饶人,如果因为自已有理就去“据理力争”,不愿退让,其结果必然是让对方、更让周围其他人难以接受,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应本着“有理也要有礼”的原则;若是在矛盾冲突中自己是无理的一方的话,那更应该主动认错,多陪不是。另一方面要引导双方心理换位,设身处地进行体验和思考,这样有助于理解对方,减少误会。这样,学生就会认识自身欠缺,主动与他人协作,在更高层次上恢复心理平衡。

三、要从个性特点出发,注意到班级中学生个性的相似和相容

人的个性影响人际关系和人的心理发展。学生在信念、态度、价值观,或身份、文化程度、社会背景方面相似程度高,彼此间就容易接近,容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而相似程度低,则容易疏远,或否定的人际关系。作为班主任,应特别重视那些因在消极的因素上有其相近性而形成的学生群体,因为这种群体有可能产生偏离集体倾向,我们应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班级活动来转移他们的兴趣,改变他们的价值观,并通过有重点地做好部分学生认识转变工作来降低这种群体的相似性,使他们能更好的溶入整个班集体中。一般情况,对个性不同的人,可以利用个人需要上的互补性来调节心理上的相容或人际关系的倾向性。如教室座位安排,班主任在了解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把主动与他人来往和期待他人接纳自己的人组合在一起,把对他人表示亲热与期待他人对自己表示亲热的人组合在一起;把喜欢支配他人、帮助别人的人与期待人引导帮助的人组合在一起,相互有满足趋向,能相处融洽。这种互补性的心理调适,有利于学生的竞争与合作,稳定班级群体的乐观情绪,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和默契,使班集体充满生机和活力。

四、要教会学生心理相容

所谓心理相容,即要求班主任在具体工作中促使老师间、同学间心理上相互认同,情感融洽,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受教育者只有在心理上承认、赞同、愿意接受教育者和能对教育内容认同、相信、信服。中学班集体是为了实现中学教育目标而组织起来的有纪律、又有凝聚力的一个中学生群体。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会有利于促进班级成员德智体的良好发展。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常易产生误解,因误解而心生芥蒂,因误解而离心离德,如果一个班集体人心涣散,那么教化功能便无从谈起。只有班级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整个班级才是一个和谐的班集体。良好的班风有利于学生达到学习上的满足,如学懂,会用;达到情感上的满足,如幸福,快乐;达到道德自我实现的满足,如认可,获得成功等。在这样一个班集体里,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合作,相互关心,富有同情心,利群,和谐,积极向上,不仅有利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从长远的止光来看,更有利于学生日后的健康发展。

总之,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做好学生的心理指导和调节工作,不但能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而且可激发出每个学生为集体做贡献的潜能。使班级进入高层次的管理。

[来源]:丹徒县大港中学

禁网了,中学生哪里去?

蛊人心神的网络游戏,钱昧良心的网吧经营者,以及没有严格执法的相关部门。这一切导致了发生在网吧里的一系列恶性事件。北京蓝极速网吧火灾终于震惊全国,引起党中央高度重视。为了给十六大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为了使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中央八部委联合出台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规定未满十八岁者一律不得进入网吧!

且不问一切恶果的罪魁祸首是谁,且不问执法者之前为何对诸多问题熟视无睹,且不问学校、家庭在正确运用网络方面对孩子进行过多少教育。我这里要问的是:强制性的“禁网”手段能起多大作用?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表现在对事物内部矛盾的影响上,因此外因作用再大,也必须通过内因,而不可能撇开内因单独地起作用。强制性的手段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青少年对网络的认识,使其自觉远离网上的不良内容。只要他们心中仍有网络游戏的阴影,只要他们稍微产生一点叛逆心理,“禁网”条例便不能贯彻实施。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随意改动年龄的学生证、团员证以及伪造的身份证成了未成年人出入网吧的通行证,这是网吧经营者所视而不见的,这也是检查人员所不及细查的。当年大禹治水以疏导为主,今天的我们又怎能重蹈鲧的复辙。若不解决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其结果只能摧生一个个的应对手段。要知道,处所隐蔽,铁门紧锁的“黑”网吧是最危险的,“蓝极速”不就是一个例证吗?

中国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已拥有了3500万网民,其中有1000万左右的在校中学生,而当今中国的发展情况使得网吧成为了多数学生的上网场所。网上有令人废寝忘食杀人于无形的网络游戏,网上有充满欺骗,令人作呕的聊天话语,网上有腐蚀人灵魂的色情内容。可网上有的更多是与我们生活悉悉相关,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使我们潜能得以发掘的东西——资迅、通信、科教······唯物辨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看问题要坚持两分法,两点论,防止面片性。网络和其它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样,如同一把双刃剑,我们不可以只注重它给社会治安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忽视了它的积极作用,双刃剑丢了,刀刃不会向内砍伤自己,可我们也失去了一把披荆棘的利器。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拒绝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网吧”政策的实施对涉世未深的孩子来说是一把保护伞,但他同时也将学生与网络隔绝开来。二十一世纪是网络的世界,二十一世纪由我们把持,接受和熟悉网络,已成了我们必须拥有的一项技能。中学生思维活跃,接受力强,兴趣广泛,这一时期的发展关系着人的一生。禁网了,从某种程度上讲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但这也可能扼杀中国众多未来的科技人才和TT精英。

北京一位十五岁中学生在父亲带领下进入网吧,通过北京四中教学网站进行学习,而此举却被相关部门处罚。禁网了,我们往哪里走中国的明天怎么办?

何妨把网吧开到学校?这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了,我之所以要提它,是因为这不失为解决问题的一个办法,某些地区早已这样做了,收效显著,学生也比较欢迎。

传统教育理论范文第2篇

(一)对“五育”的概念术语表述不全。在对“五育”概念术语的表述上,对德、体、美、劳四育进行了近乎规制性的表述,分别是思想品德教育、体育卫生教育、美感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但对智育却没有进行表述,在所有的《教育学》教材和有关教育著述中都是如此。

(二)对“五育”中部分内容的概念术语和概念内涵表述不当。德育的概念模糊,内涵不恰当扩大。在传统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中,德育的概念比较模糊,概念术语和概念内涵表述不一致。对概念术语表述为思想品德教育,而对概念内涵的表述却是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在一些教育著述和诸多的《教育学》教材中都是如此,如朱作仁主编的《教育词典》[7](P824-825)、靳希武主编的《教育学》[8](P231)和邵宗杰等主编的《教育学》[9](P151-152)等。既然概念术语明确表述为思想品德教育,那么概念内涵中的政治教育到底是属于思想教育呢,还是属于品德教育,或者是包含在两种教育内?这样的概念不仅显得比较模糊,而且内涵不恰当地扩大了。事实上,思想、政治、道德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并不存在从属和包含关系。相应地,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也是有区别的。首先,从内容看,思想、政治、道德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有不同的内涵,道德不能代替政治和思想,政治也不是道德和思想的附加成分。其次,从方法、途径看,“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各属于不同层面的问题,不能以一样的方法,通过一样的途径,遵循一定的原则来实施。”[10]政治教育一般是单一性的①、灌输性的、强制性的,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性的,并有不可选择性;道德和思想教育则是多样性的②、引导性的、柔性的,有理论上的传授,也有各种活动中的感知、熏陶、体验等。学生的学习主要是理解性的,并有主观选择性。因此,用泛德育的理念来界定德育,就造成德育内容繁杂,内涵不恰当扩大。

(二)劳动技术教育的概念不清,内涵不合理缩小。几乎所有的《教育学》教材都把劳动教育表述为“劳动技术教育”,如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的《教育学》[11](P352)、扈中平等主编的《现代教育学》[5](P146)和陈新宇等主编的《中学教育学》[6](P165)等,包括劳动教育和劳动(或职业)技术教育,前者指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教育,后者指劳动(或职业)知识和技术教育。从概念术语看,表述是不清楚的,字面上看似乎就是“劳动的技术”教育,“劳动”是“技术”的限定词,而使用起来却混淆难分,不知到底是讲劳动观念教育还是讲劳动知识、技术教育。从内容上看,表述不全面。劳动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在当今社会,脑力劳动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劳动,在劳动总量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即使是在体力劳动领域,随着人们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的提高,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已经相互融合。而在诸多的《教育学》教材中,都把劳动技术教育(由于概念混淆不清,姑且把此处的“劳动技术教育”当作狭义的,即劳动的知识和技术教育)限定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内,讲的是了解劳动过程、会使用劳动工具、掌握劳动技术等,忽视了其他脑力劳动领域。由此可见,劳动技术教育的内涵被不合理缩小了。

(三)体育的概念表述不一致,内容混淆。有的《教育学》把体育表述为“学校体育和卫生”,如靳希武主编的《教育学》[8](P279),有的把体育与卫生保健合在一起,如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等编的《教育学》[4](P235)和邵宗杰等编著的《教育学》[9](P222)。这不仅使体育的概念表述不一致,而且把体育的内涵不合理扩大了。体育和卫生保健教育虽然有联系,但并不是同一范畴。从内容上看,体育包括知识和技能,卫生保健只有知识而无技能。并且就“知识”这一范畴而言,体育和卫生保健也不相同,体育有田径、体操、球类、武术、游泳、游戏、军事体育等知识,卫生保健则包括教学卫生、生活卫生、生理卫生、环境卫生等知识。从教育方式方法上看,体育既有理论上的传授,也有技能上的训练,而卫生保健却没有技能训练的成分。

(三)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不完善,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一是未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现代社会需要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而综合素质中就包括心理素质。反映在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上,就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也正是我们正在实践着的。虽然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诸多的教育学著述中,在论述全面发展教育内容时都没有提到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在最近出版的一些教育学教材中才有所提及,且非常简略不成体系,如陈新宇等主编的《中学教育学》[6](P166)。虽然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已经自觉实施,但在作为指导教育工作实践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中不能明确提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缺陷。二是未提出良好个性品质的教育。教育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三步曲:从古代和近代只关注知识技能的传授,到现代既注重“双基”又注重智能,再到当代既注重“双基”又注重智能开发培养和完美个性品质的养成。同一性、模式化的人才培养已经成为过去,多样性、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是时代的要求和潮流,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的责任和使命。虽然我国《中学德育大纲》中曾提出“身心卫生和个性发展教育”[9](P162),但传统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没有提出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在各种教育著述中鲜见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仅有个别论著在论述德育时提到一点,但也不是作为全面发展教育内容提出的。

二、对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的当代诠释

(一)德育改为思想观念教育。概念表述为:“培养学生形成认识事物、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正确思维方式、正确观念、正确态度、正确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内容包括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四个方面的教育。世界观教育包括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政治观教育包括政治理论知识、政治鉴别和政治取舍、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等方面的教育,道德观教育包括共产主义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教育,价值观教育包括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和取向、职业价值判断和取向、自我价值认知和体现等方面的教育。由于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都属于思想观念的范畴,因此将其改为思想观念教育更合理,并且避免了原来“德育”概念内涵上的不合理扩大。这个改变并没有改变德育的实质,仍包括思想、政治、道德三方面的教育,同时增加了价值观的教育,使教育内容更丰富。

(二)智育定位为智慧教育。概念表述不变,内容在原有基础上应有所扩展。科学文化知识是智慧之基,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的就在于开启智慧之门。智力和能力既是以知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又是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智慧,智能与智慧本质上是一致的,智能的开发培养其实就是智慧的开发培养,因此把智育定位为智慧教育是合理的。

(三)美育仍称审美教育。概念表述不变,内容除了原有的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生活美外,增加科学美。在教育方法和途径上,应增加“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科学鉴赏活动和科学研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味科学美、发现科学美,以激起对科学的热爱,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并为创造科学美奠定基础。

(四)体育改为健康教育。概念表述为:“向学生传授健康、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相关基本技能,增强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内容包括生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生理健康教育包括“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生理知识教育”和“卫生保健知识教育”三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学基础知识”、“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培育与养成”和“心理障碍的预防、调适和矫治”三部分。这一改变更能适应当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体现了教育的时代特点。

传统教育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习方式;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教育理论的许多思想与当前课程理念是完全契合的,传承与发展这些优秀的教育思想,对于培养与塑造学生的知识、品德、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当代课程理念倡导体验、探究、发现与接受性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接受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教师呈现的材料来掌握现成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而体验、研究、发现式的学习,是在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学生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主动地获得发展。

在《铁和铁的化合物》的教学中,如果使用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则很单一:“铁的常见化合价有+2价和+3价,在水溶液中,+2价化合物往往呈浅绿色,+3价化合物往往呈黄色,二价铁离子易被氧化……”。如果采用体验、研究、发现式的学习方式,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有一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的:

师:大家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削皮后的苹果颜色就会变锈,谁能知道其中的奥秘?

生:思考、困惑(引起认知矛盾)。

(注:这一提问就如同在学生平静的脑海中,投下一颗石子激起了疑问的浪花,大家议论纷纷。正当学生处于“心愤愤,口悱悱”的时候。)

师:(引导)苹果中含铁元素。Fe2+与Fe3+在溶液中各显何种颜色?有哪些化学性质?

(注:这一点拨,引出了思维之路,使学生得知:苹果中的二价铁离子被空气中的O2氧化成三价铁离子呈黄色。所以,市场上出售的苹果汁中常掺入维生素C等还原剂,以防止二价铁离子被氧化。)

这里,就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去体验,进而去探究、去发现的学习过程。

对于这种学习方式,叶圣陶先生早已给了明确的阐述:“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于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

对于发现式的学习,孟子提出:“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在这里,孟子通过“自得”,阐述了通过独立思考、研究,获得并发现知识,进而提高了自身能力(左右逢其源)。

不难发现,在我国传统教育理论中,强调的也是接受式学习与探究、体验等学习方式的和谐共生,同时也明确了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启发。

二、当代课程理念倡导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学习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个体行为,但学会合作不仅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需要,也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学会合作。

以《HAc是弱电解质的实验研究》为例,可见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师:以小组为单位,尽可能多的设计证明HAc是弱电解质的实验方案。

生:(分组讨论,产生了如下方案)

(1)同温、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的导电能力比较。(通过灵敏电流计指针的偏转程度,表示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在一定条件下可表示电解质的电离程度。)

(2)测0.1mol/LHAc的PH值。(用氢离子浓度是否为0.1mol/L来表示HAc是否全部电离)

(3)先测0.1mol/LHAc的PH值,加水稀释100倍,再测溶液的PH值,进行比较。(如果PH值增大值小于2,则说明HAc溶液存在电离平衡)

(4)先测HAc的PH值,加少量醋酸钠固体,再测溶液的PH值,进行比较。(如果PH值明显增大,则说明HAc溶液存在电离平衡)

……

师:(集体评价方案的可行性和优劣。)

师:为什么我们每个人,甚至每个小组都没有想出那么多的方案呢?因为我们缺乏完整的设计思路。那么,完整的设计思路是怎么形成的呢?……

在这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得益彰,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自主学习方面,孔子提倡“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强调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认为“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慕,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就是说,学生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去学习,去探究。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学生以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有经典的论述:“在现状下,尤须进行六大解放,把学生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说;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取得更丰富的学问;六、解放他的时间,不要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

三、当代课程理念倡导“做”、“想”、“讲”三者有机统一的学习过程

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并获得学习经验,是一个重要的课程理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也强调了学习的实践性和体验性,强调了做、想、讲有机统一的重要性。

如,在《溶解度的概念建立》教学中,有一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的:

师:蔗糖和食盐是我们比较熟悉的物质,它们在水中溶解能力谁大谁小呢?想不想验证一下?

生:想!(动手实验:蔗糖与食盐在水中溶解能力的比较。)

生:描述现象和结果:

⑴在水温相同条件下,溶质在一定量的水中不能无限制地溶解;

⑵在不同的水温下,蔗糖和食盐的溶解能力是不一样的。

⑶在水温相同的条件下,等量的水中溶解蔗糖和食盐的量不一样。

师:怎么比较蔗糖与食盐的溶解能力大小呢?

生:水温相同,水的量相同。

师:答得非常好。能否再做一下实验,证明究竟谁的溶解能力大?

生:(做实验后)蔗糖溶解能力大。

……

这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边做、边想、边交流,三者达到了有机的统一。

在前文中,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六大解放”,也论述了学生的学习经历、学习时空、学习体验的重要性。当代教育家顾明远教授也指出:“要树立起学生是教育主体的观念。无论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课外活动中,都要把学生放到主体的地位,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张熊飞.《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传统教育理论范文第4篇

一、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影響 

在对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属于道德文化,注重培养人的道德情感体系。如今,青年学生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观念呈多元发展,出现了一些道德迷失的现象,因此,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工作需要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资源,以此来弘扬中国的传统美德,规范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源泉 

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教育资源可以作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思想源泉。如,农业社会中“仁学”的内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做人之道,都可以作为青年学生的道德教育源泉,同时通过提炼、转化,可以将其合理因素渗透到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进而构建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体系。 

二、不符合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文化作为农业社会的政治附庸,中国传统文化也表现出较强的农业社会特征,传统文化中部分伦理道德内容也趋向于对封建礼法的学习和对个性的消弥。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与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相一致的内容,如诚信观念、礼让观念、敬老爱幼观念、尊师重道观念、团结友善观念等,也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冲突的内容,如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等级观念和以“三从”“四德”为中心的男尊女卑观念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青年的伦理道德教育一方面要甄别传统文化中符合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教育内容,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另一方面,要甄别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内容,对于传统文化中激进、落后、阻碍当今社会与人发展的糟粕,则应摒弃和改进,以适应当代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 

教育。 

三、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在对青年学生进行道德伦理教育的过程中,要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使其成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 

(一)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贯穿着一种从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先公后私、重义轻利的思想,并渗透着“尚公”“公忠”的道德思想,表现出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利益不息奋斗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胸怀天下的情怀也正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和思想根源。在伦理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引青年学生以前人为榜样,培养学生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构建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的道德品质,强化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谦虚礼让精神的延续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自古讲究谦恭礼让,谦虚礼让也成为中国伦理道德的民族特色。“虚己者进德之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等,都将谦虚作为自我修养的原动力。面对当代青年学生,可以培养青年学生“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的道德规范,培养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谦虚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品质,也是形成和谐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面对青年学生,谦虚礼让也可以表现在对待学习、知识技能的态度上,激励青年学生不断追求,不耻下问,克已让人,宽容待人,并以此来践行青年学生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 

(三)诚实守信精神的发扬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将诚实守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言必信,行必果”,“以诚为本、取信于人”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也是当代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诚信教育的内容。挖掘这一传统文化资源,对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传统教育理论范文第5篇

一、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影響 

在对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属于道德文化,注重培养人的道德情感体系。如今,青年学生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观念呈多元发展,出现了一些道德迷失的现象,因此,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工作需要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资源,以此来弘扬中国的传统美德,规范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源泉 

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教育资源可以作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思想源泉。如,农业社会中“仁学”的内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做人之道,都可以作为青年学生的道德教育源泉,同时通过提炼、转化,可以将其合理因素渗透到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进而构建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体系。 

二、不符合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文化作为农业社会的政治附庸,中国传统文化也表现出较强的农业社会特征,传统文化中部分伦理道德内容也趋向于对封建礼法的学习和对个性的消弥。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与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相一致的内容,如诚信观念、礼让观念、敬老爱幼观念、尊师重道观念、团结友善观念等,也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冲突的内容,如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等级观念和以“三从”“四德”为中心的男尊女卑观念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青年的伦理道德教育一方面要甄别传统文化中符合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教育内容,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另一方面,要甄别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内容,对于传统文化中激进、落后、阻碍当今社会与人发展的糟粕,则应摒弃和改进,以适应当代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 

教育。 

三、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在对青年学生进行道德伦理教育的过程中,要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使其成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 

(一)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贯穿着一种从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先公后私、重义轻利的思想,并渗透着“尚公”“公忠”的道德思想,表现出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利益不息奋斗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胸怀天下的情怀也正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和思想根源。在伦理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引青年学生以前人为榜样,培养学生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构建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的道德品质,强化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谦虚礼让精神的延续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自古讲究谦恭礼让,谦虚礼让也成为中国伦理道德的民族特色。“虚己者进德之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等,都将谦虚作为自我修养的原动力。面对当代青年学生,可以培养青年学生“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的道德规范,培养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谦虚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品质,也是形成和谐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面对青年学生,谦虚礼让也可以表现在对待学习、知识技能的态度上,激励青年学生不断追求,不耻下问,克已让人,宽容待人,并以此来践行青年学生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 

(三)诚实守信精神的发扬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将诚实守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言必信,行必果”,“以诚为本、取信于人”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也是当代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诚信教育的内容。挖掘这一传统文化资源,对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