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体育养生学

传统体育养生学

传统体育养生学

传统体育养生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医学;传统体育养生学;融合教学

1 传统体育养生学与中医学的渊源关系

传统体育养生学和中医学在发展史上具有同源性和互补性的特点,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发展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医学养生理论。中国古代医学在医学上从预防和治疗两个方面展开,预防主要是养生修心和饮食结构,治疗主要是针灸和中草药医治。这两个方面发展的基础都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中国古代的《易经》、《尚书》、《吕氏春秋》、《史记》等等都有记载传统体育养生学与中医学的渊源关系。同时,将传统体育养生学和中医学相结合形成一体化的中医传统理论也有很多代表性论述,如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的《素问・异法方宜论》对不同治疗方法论证是指出:“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矫。故导引按矫者,亦从中央出也”。从论述中得知“导引按矫”成为了古代体育养生在医学上的常用名称。

2 传统体育养生学与中医学的教学融合

传统体育养生学和中医学在教学上进行融合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和传承中医理论,提升传统体育养生学在中医专业教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实现全面发展。通过分析归纳文献资料和总结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功能、教学价值和教学组织方法上论述传统体育养生学和中医学的融合问题,达到指导今后传统体育养生学的效果。

2.1 教学内容上的融合

传统体育养生学和中医学是中医理论和实践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传统文化入手分析在教学中导引和中医治疗的相互关系,总结出在教学内容上的重合和互补内容,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教师讲授的教学内容。

运动动作是传统体育养生学的基本内容,动作与中医理论的融合表现在动作运动路线中反映的中医脉络原理。运动动作的完成是依赖人体的各大系统相协调相支配,中医理论中脉络是实现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运行输布气血的通道,直行的为经脉,横行的为络脉,它像江河湖海一样构成人体的网络系统,促进人体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如果人的经络不通,则百病丛生。传统体育养生学中的运动动作就是运用脉络的基本原理,通过调息运气、行气活血来疏通身体间的各脉络,达到中医预防、治疗和康复的目的。

运动中的呼吸吐纳与中医的阴阳升降和精气神体现着五行转化的理论。中医的脏象学说是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的人体结构模型,肝、心、脾、肺、肾五脏,配金、木、水、火、土五行,构成人体稳定的系统。运动中的呼吸吐纳就是通过内脏的运动,实现五行的稳定系统。

从以上运动的动作形式和内脏活动与中医的基本理论相结合深化传统体育养生学的教学内容,在内容上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运用的理解,达到强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2.2 教学组织上的融合

体育实践课是以智力和身体运动的教学活动为主,在教学组织中就要求必须把体力和脑力结合起来有针对性的采用教学方法。传统体育养生学的教学内容需要和中医学相关学科的理论相联系进行教学,这些学科理论本身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在教学内容融合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组织形式就尤为重要。

在传统体育养生学教学的这种实际情况下,教学过程应该遵循先理论后实践,再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逐步提高学生对传统体育养生学知识掌握的水平。在开展形式上理论学习应该采用直接的理论课教学,系统讲授中医的基础理论与传统体育养生学相融合的专业知识,如人体穴位、脉络理论、五行学说、阴阳学说等等。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后,在实践课的教学中,运动动作的速度、方向和幅度与中医理论结合,让学生深刻理解到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符合了那些中医养生知识,这样的运动动作能起到什么样的养生效果,同时对自身有那些体验和提高。

2.3 教学功能上的融合

传统体育养生学和中医学是两门相互交融的学科,是中国传统体育和医学相互渗透和吸收的典型代表,深受人们群众的喜爱。现实社会生活中这两门学科所起到的历史社会作用是不相同的,从社会功能上理解,传统体育养生学主要是预防和康复治疗,中医学则主要是治疗,也可以说传统体育养生学是中医治疗有效辅助手段,两者结合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两门学科在社会功能上的不同,也决定了它们在教学功能上的不同。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好的提倡传统体育养生学的健身和康复功能,而不是说通过练习就能医治好某种疾病,这是传统体育养生学很难做到的,也是不科学的解释。当然,这样说也不能理解为传统体育养生学没有任何的医疗效果,只是要明确在教学功能上侧重健身和康复价值,防止在教学上误导学生将医疗功能扩大化,造成不切实际、浮夸、没有理论依据的后果。

2.4 教育价值导向上的融合

传统体育养生学和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经受了中国悠久历史的实践检验,是有严谨科学依据的学科知识,在历史长河中对人们的健身和治疗有举足轻重的社会价值。近现代以来,人们在传统体育养生学的价值上有过很大的误解和导向上的错误,片面的夸大传统体育养生学的作用,把传统体育养生学看成是一个万能的手段,虚化了传统体育养生学的理论体系。如练习气功后能隔空取物、隔空打人、医治百病、甚至说成能穿墙遁地,这些都是虚无飘渺的,是严重的不科学态度,是违背实践常理的。因此,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从中医学和体育学的基础理论上加重对学生的科学价值观引导,防止学生错误的认识传统体育养生学,形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观。

3 融合的意义和结论

为了更好地教导好学生,更好地突出传统体育养生学的社会价值,通过分析文献资料和教学实践,总结归纳出从以上四个方面的融合来正确认识传统体育养生学和中医学之间的关系。论证了它们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上的结合,总结了它们在功能和价值上认知,明确了传统体育养生学和中医学应该如何共同发展,能从教学程度上对传统体育养生学和中医学有层次性的把握,这些都能够为传统体育养生学指明教学方向,提供教学上的参考,也能反映出从这四个方面入手教学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系统的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1]高鹤亭.中国医用气功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

[2]邱丕相.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

[3]杜放,马文卿.普通高校开设中华传统体育养生学的价值和意义[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06.

[4]赵静冬.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

[5]裘静芳.传统医学、养生学对学校体育健康观的促进[J].宁波大学学报,2012,04.

[6]邬建卫.中国传统运动养生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

传统体育养生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职教育 传统文化 教育目标 教育评价 系统化

目前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缺乏成熟的理论导向和操作模式,办学尚处在探索中。加上基础薄弱、生源素质差,办学实际远远达不到预期的构想,导致中职学校办学困境明显,其中,德育与技能教育水平低的问题尤其突出。从2008年下半年起,湖南省武冈师范学校开展了“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君子淑女培养研究”实验课题(湖南省“十一五”规划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在课题研究和实践中,学校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现代化改造,创建“中职学生学衔制”(以下简称“学衔制”)教育目标评价体系,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实验得到广大师生的大力支持,有力推动了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改造传统的“八德”“六艺”,首创现代“学衔制”。

“学衔制”是一套学生品德与技能的评价方案,借鉴了学术界的“学衔制”、军队的“军衔制”等人才评价制度。分品德学衔,技能学衔,综合学衔三种。品德学衔序列有:初级孝士、初级礼士、孝士、礼士,技能学衔序列有:初级习士、初级能士、习士、能士。凡同时具备孝士、礼士、习士、能士学衔的学生,可以获得综合学衔君子(或淑女)衔。

武冈师范学校通过对传统儒家“八德”“六艺”进行现代化的改造,建立了新“八德”与新“六艺”。传统的“八德”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在这个基础上,联系社会与职业的要求,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武师人构建起学生“学衔制”教育目标考评体系。武师人新的解释是:(八德)孝:孝敬父母,学会感恩;悌:善待兄弟,博爱众生;忠:精忠报国,爱岗敬业;信:待人以诚,言而有信;礼:仁爱谦让,温和谨慎;义:正直公道,见义勇为;廉:奉公守节,勤俭朴素;耻:知耻明礼,去恶从善。(六艺)礼:知书达礼,和谐相处会做人;乐:音乐熏陶,情趣高雅会审美;射:体育健身,以武养德会保健;御:专业有术,身怀一技会做事;书:寄情书画,静心养性会修身;数:崇尚科学会运筹。在“学衔制”中,联系学生生活与职业道德要求,对新“八德”进行改造,制定“孝士”、“礼士”的标准;根据学生学习实际与职业能力要求,改造新“六艺”,制定“习士”、“能士”标准。每个学衔的标准,按照“学衔名-观念性目标-指标性条目”的结构进行表述,既有指导性观念,又有相应的生活化、实践性的具体操作性指标支撑。观念性目标分A、B两段,达到A段的可授初级学衔,AB两段都达到的授正衔。

如“孝士”标准为:A知恩孝亲,尊师爱友,B尽责报国,真诚守信。最高学衔“君子”(淑女)标准为:“践行八德,精通六艺,厚德博学,励志笃行”。学校分阶段对学生的品德和能力进行评价与授衔,凡考评合格者,通过大会进行宣誓与颁发学衔徽章;凡获学衔者,平时着装要把徽章佩戴在胸前。学衔还与学生的学分、评优、入团、入党、毕业及就业推荐等直接关联。

2.“学衔制”的优势。

笔者认为,一套好的目标评价方案应该有针对性,能够实实在在解决现实问题,而且具有内涵明确、易于操作、富于感染力等特性,武冈师范的“学衔制”在这些方面都做得很好,主要体现在承传性、人本性、自治性、系统性四个方面:

2.1承传性。顺应时代,扬弃传统,构建教育蓝图。

“信而好古”、“且述且作”,应是当代教育者的为学态度。在国家的大力提倡下,承传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已经成为当代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对传统精髓的继承加上对现代职业教育特性的把握,必然使武冈师范的教育发展的步伐稳健而厚重。 2.2人本性。启发人性,切合需要,引导学生追求幸福。

“不学礼,无以立” 、“孝为德之本”。“学衔制”因为它的人性化与亲和力,让学生强烈地感觉到在武冈师范的学习,是为自己的终生幸福在奋斗,从而激发出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习士”标准关注学生的职业精神与学习态度,让学生形成职业神圣、终身发展的理念。“能士”标准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人文素养质和职业素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形成综合的职业能力。概而言之,“学衔制”十分贴近学生需要,关注学生终生发展,让学生懂得孝道,讲究礼仪,学习得法,技能过硬。从而,老师快乐,家长满意,邻里称赞,单位欢迎,学生自豪。

2.3系统性。整体有机,简明有序,有效提高了教育效率。

“学衔制”是在系统论思想指导下的构建,是学校整体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支系统。按照实验方案,武师人构建了有校本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生态系统,分为四个支系:“学衔制”教育目标评价体系、“686”传统文化教育工程体系、“八修”传统文化教育方法体系“六艺”技能过关考核体系,各个支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组织严密,涵盖全面,协调发挥出教育功能。

“学衔制”目标结构的显著特征是阶梯化。有简明、具体、可操作的优势。学衔目标设定大的原则主要遵循“三化”:传统文化现代化、简要化、生活细节化。设计时,武冈师范学校以《中学生行为规范》、《弟子规》、“八德”“六艺”等为基础,扼要地提炼出“孝”“礼”“习”“能”四个中心要求,四者齐施,内外兼修,相得益彰,做到了德智体能四位一体,全面地涵盖了当今国家和职业岗位对一个中职学生的要求。

结束语

传统体育养生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养生思想;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222-02

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必备条件。作为将来医疗事业的主要工作者,中医药院校医学生健康养生思想培养任务是巨大的。中医药院校医学生的健康养生思想的树立关乎医疗事业从业者的工作时限,同时也关乎健康养生思想的模范树立。健康养生问题的关注不仅是现今社会关注的问题,在先古时代亦被关注。“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上古天真论》) 因此,养生的问题值得中医药院校师生关注。

一、传统保健体育课程具备养生属性

从体育课程的视角分析传统保健体育,是我国古代传承至今的强身健体的重要手段,同时传统保健体育还具备了养生及预防疾病的功能。对于一般医疗手段施治而言,传统保健体育更加注重发挥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有目的控制自我心理及生理活动,进而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对于医学不断进步,医疗手段增多的今天,参与传统保健体育锻炼,不但绿色低碳环保,对于体质虚弱、疏解心理压力、慢性疾病防预者有明显的养生作用。

二、中医养生思想

中医养生思想主要体现在未病先防上,《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中医认为养生是在未病时,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机能,提高抵抗疾病能力,避免病邪入侵,而达到防预疾病的作用。其主要通过积极调养身体正气、顺应自然、养性调神、不妄劳作、节制饮食等方法,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三、传统保健体育与中医养生思想两者契合

传统保健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闪耀的明珠,是中华民族实践积累的瑰宝。其不仅具备强身健体、益智防病的思想指导,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终生体育、培养学生养生保健的重要实施途径。因此,不能把中医药院校中传统保健体育教学单一列为体育课程。传统保健体育课程的学习,与中医思想的形成和完备,有莫大的关系。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与传统保健体育养生防病的思维模式是不谋而合的。因此,在传统保健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灌输中医养生治未病的思想,同时,应把传统保健体育课程的学习看成是治未病养生的一个重要的实施手段。

四、培养与落实

中医养生思想在传统保健体育课程教学中渗透、培养、落实是一个复杂的体教结合、医体结合、医教结合的综合问题。本文主要通过课程教学大纲规划、课程教师的培训、教学过程中如何落实、如何引导养生习惯的养成等四方面进行分析阐述。

(一)教学大纲规划。教学大纲作为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其关乎传统保健体育课程教材内容的编写、授课计划的落实、课程考核办法、教学反馈评估等,对传统保健体育课程如何教学、如何实施、如何考试及学时如何分配等都有具体的要求,它是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为使中医养生思想与传统保健体育课程能有效落实,必须从该课程的教学大纲开始,设置以中医养生思想为指导思路的传统保健体育课程教学大纲。从大纲上规范教学的实施,明确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法、考核的办法,使传统保健体育课程教学具备纲领性指导思想。

(二)课程教师的培训。现今,在中医药院校担任传统保健体育课程教学任务的体育教师主要还是以学院派体育教师为主,鲜有中医药院校毕业的体育教师。为了能让传统保健体育课程能渗透中医思想,对传统保健体育课程教师进行中医养生思想的培训是有必要的。现今,大学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但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能忽略的,同时,教师为适应学科的需要,健全学科知识体系,适当进行培训亦是理所当然的。

中医药院校中具备中医养生思想完整体系的中医学课专业背景的教师,教授传统保健体育课程是可行的,其意义和作用在于,全方位对中医药院校的学生进行中医思想的培养,并涵盖在体育教学中。

(三)课程教学中落实。生命在于运动的口号在体育教育教学中、在业余锻炼中被广泛提起。而实践中应该是生命在于适当适度的运动。孙思邈在《千金方》中也说:“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体欲常劳,但勿多极”,说明了运动要养成习惯,同时适度适当。然而对于中医药院校学生来说,每位学生运动的适当程度是因人而异的,此与中医中辩证施治是同一个道理。因此,要想全面落实中医养生思想于传统保健体育课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全面分析掌握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状况,依据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心理状况,进行分组分类教学。教学的内容相当,但是依据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分组设置不同的体能训练目标;依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素质,分组设置不同的养生手法训练等,以期达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学内容。

(四)引导养生习惯的养成。传统保健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能传授给学生各种实践功法,如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易筋经等,并在教学中渗透培养学生中医养生思想。但中医养生思想是一个体系完备的理论,不是单一功法的锻炼和思想的培养就是养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中医养生认为,辩证认识自己的身体,顺应自然四时,起居有常,饮食调配,养性调神,动静结合,不妄劳作,方能全面使人体气血阴阳得到调整平衡,从而发挥养生保健、预防疾病的效能。

参考文献:

[1]马英.中国传统保健体育运动的中医学思考[J].辽 宁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2009,2(2).

[2]韩洋.高等医学院校开展传统保健体育的意义[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9,(9):74.

[3]袁跃,吴桂平.论中医养生与传统保健体育的社会功能演进[J].合 肥 工 业 大 学 学 报,2013,1(2).

[4]王博.中医药院校开展传统保健体育教学思路探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6.

[5]翟立武.高等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教学改革特色[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3.

传统体育养生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学科;课程;培养目标

民族传统体育学是教育部1997年大规模调整我国学科和专业之际所正式确立的归属于一级学科“体育学”之下的四个二级学科之一。与其他三个学科相比,民族传统体育学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因为它不仅包含着和其他体育项目一样的教育学和训练学理论与方法,而且需要借助体育人文社会学和运动人体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可以说该学科涵盖了其他三个二级学科的所有理论。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传统体育学是综合性极强的体育学科。十多年来国内一些学者相继进行了一些相关研究,其中许多观点和建议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学科建设、民族体育的生存形态问题、保护和发展问题等具有较深刻的积极意义,但也不乏宏观、空泛之论。本课题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目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科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以期为民族传统体育的科学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一、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科建设研究现状

从一般意义上说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传统体育,但从更有利于学科为人所知的角度做适度抽象,我们应该说,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作为人类文化形态之一的民族传统体育物质、制度、精神文化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外部世界的关联。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研究领域包括: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与术语体系、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基本理论、民族传统体育的本质与特征、起源与演进、功能与价值、不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战略、民族传统体育在各个领域中的运用、民族传统体育的交流与传播等等[1]。

通过查阅1997年至2010年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体育科学》、《体育文化导刊》、《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体育学刊》刊载的民族传统体育类论文进行整理分析,发现目前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科性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相关基础理论上。

(一)学科性质的研究

在学科性质方面,有代表性观点的有武冬(2006、从学科的角度全面审视民族传统体育学——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基本认识)提出的应该从学科角度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学进行更为深入细致地研究、鉴于目前实际情况,应该先完成武术学科的基本建设、注意从运动项目的具体形态入手研究民族传统体育等建议。倪依克(2003、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学科性质及建设)提出的其学科任务和宗旨在于研究和探索民族传统体育在实践中的理论问题和特殊规律,为民族传统体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

笔者认为,要明确一个学科的学科性质,往往要从它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来体现。从一般的意义上说,民族传统体育学应归属于人文社会学科,因为它更多的从民族学、传统学、体育学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当前这三个学科当归入社会科学的范畴内。周伟良先生提出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学科性质与地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唯有全面提升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研究水平,充分揭示民族传统体育在整个社会生活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我们才能寄望于民族传统体育学不断提升其学科地位。

(二)培养目标的研究

国家教育部于1998年在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中,将原武术专业调整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并在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规范》中提出以“培养具备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能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可见,其专业定位大有3个方向:武术教学、传统体育养生和民族民间体育工作。

在研究结果中,有代表性观点的有徐伟军等(2000、面向21世纪高等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研究)提出的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健康指导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能从事武术、传统养生体育及民间民俗体育工作的专门人才。

(三)课程设置的研究

课程设置基本由科目内容、教学时数及时间顺序构成,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实施是课程设置的重要部分。课程设置对于不同院校,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地域性、学校自身发展特点(场地、器材、师资等客观条件)等因素都会影响课程设置的内容,但又需要相对稳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直接反映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它是人才培养过程的关键环节,不仅影响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还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最根本的反映就是所培养的学生是否符合社会需要。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众多学者对课程设置的研究基本上一致,都是由专业必修课、公共课、选修课构成,公共课主要根据国家的统一要求,开设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列政治经济学原理、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军事理论、形势教育、外语、计算机基础等课程,培养具备爱党、爱国情操和马列主义基本知识等思想素养、一定外语和计算机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2]。专业必修课以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中国武术史、中国文化概论、武术基础理论、传统体育养生学、中医学基础、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心理学等为主。选修课各个学校各有特色,轮滑、形体训练、舞龙狮、书法等都有开设。

(四)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决定着高等学校所培养人才的根本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3]。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学者们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培养一致认同应该培养“一专多能”的专门人才或者复合人才,能够从事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训练、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工作等。

有代表性观点的有杨维(2008、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和研究)提出的严抓学生思想教育与规范化管理;调整教师知识结构,整合武术资源,编写适合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教材;以市场为导向,用人之所需,设置实用课程,培养新时代实用型人才;促进武术国际化发展与交流,拓宽招生与就业渠道,请进来,走出去等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科建设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主观诱导性强,影响了研究的科学性

近年来,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中出现大量的问卷调查的研究成果,如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研究领域,问卷调查的研究成果占该领域的百分之二十。这些成果中普遍表现为作者在制定问卷时,更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研究假设,有的问卷甚至带有很强的诱导性,从而影响了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其最后得出结论的科学性显然受到影响。

(二)宏观、空泛之论占据一定比例,微观、深化的研究尚显不足

近年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中有部分成果存在“高、大、空”的问题。如:“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等等。这些文章大多是泛泛而论,谈一些普遍适用的东西,或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除去普遍原则,便空无一物,缺少了民族传统体育相关领域的特殊性。而我们最需要的微观领域和深入的理论分析的研究少之又少。

(三)个案研究事实陈述多,深入求证少

近年来,个案研究成果虽然不多,但我们也能看到它正逐年有所增长。在有限的个案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1、研究者普遍局限于个案的描述,缺少从个案引申出发的论证过程,或对个案的实践鲜有深入的理论分析,探索其一般规律;2、全文大都是引证别人的东西,难觅自己的真知灼见。

三、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应用研究将进一步加强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对民族体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应用研究将会得到进一步加强。在今后一个时期,民族传统体育学应用研究将会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1、围绕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民族传统体育能否借此大放异彩将会成为突出的热点;2、围绕和谐社会建设对体育的要求或体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农村体育、社区体育将成为第二的热点。

(二)国际合作研究将成为发展趋势

在全球化趋势下,国际合作是促进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走向中国,认识和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多的人也喜爱上了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进行国际化合作研究,在今后一个时期里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三)研究方法将趋于多样

近年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科学研究取得了显著地进步,其中还得益于其研究方法的多样。人文社会学研究方法规范化、综合利用将成为研究方法的主流[4]。首先,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如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理论分析与经验总结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其次,实证研究受到重视。如个案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等等。第三,跨学科、多学科的研究团队,将成为今后重大课题研究的主题。

参考文献:

[1]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徐伟军.对高等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

传统体育养生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综述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4-0069-04

民族传统体育是在中华民族中开展的,具有深厚民族传统特色的各种体育活动的总称,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一,其在高校设立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作为培养武术后备人才的摇篮已走过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它在传承中华武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人才是正义群体中的出类拔萃者或优秀分子,有了人才培养的标准形式即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才可蓬勃发展。本文通过搜集近十年的相关文献,将有关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了以下梳理。

1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研究

人才培养模式的两个主要的要素是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措施。人才培养目标是指“培养者对所要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规定”。人才培养措施是指“为了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办法”,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即人才培养内容、人才培养手段、人才培养制度以及人才培养评价。本部分将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并从发展的角度看这些问题。

1.1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研究

一些学者从整体上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研究。徐伟军认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民族传统体育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运动队、学校及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健身指导、管理和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随后,朱瑞琪又丰富了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他提出“能在运动训练、学校体育教育、社会体育健康指导等领域中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在此基础上,于翠兰根据民族传统体育的专业特点,确定了融“复合型人才”与“高水平专门人才”于一体的多元化培养目标,以满足社会和民族传统体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洪浩立足于国际、国内两方面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从宏观角度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他提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要培养能够使民族传统体育在当今的文化冲突、环境污染、精神危机等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中如何发挥民族传统体育所具作用和功能,建立体育文化对话、体育文化互补机制,构建以低碳、环保、绿色、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为主的体育项目群的人才培养为目标”。

还有学者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个案研究。姜玉泽以具有时代特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思想,提出了适合烟台师范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能力强具备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健康指导基本知识与技能,能从事武术、传统养生及民间民族体育工作,具有较强的创新理念、开拓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民族传统体育高级复合型人才”。武冬对北京体育大学武术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进行积极思考后,提出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民族精神的,能系统地掌握民族传统体育基本理论、技术与技能,在运动队、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健康指导、安保系统、娱乐演艺和国际文化传播等领域中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等以及安全保卫、表演编排、文化传播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还有学者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细化到专业方向。姜明提出了山东体育学院现代安保文秘方向的培养目标:“既掌握现代安保技能又具备文秘专业理论知识,懂管理、知礼仪、甘奉献,具有较高文化修养、法律素养、较好的英语口语表达和电脑操作能力,为社会输送既能适应贴身护卫工作又能胜任相应文秘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

从培养目标的发展趋势来看,从过去的培养体育师资力量的体育专才向融合多领域的体育通才转变,体现了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不断契合。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学者们更应立足现实,使得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目标更加多元化,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才能彰显其特色。

1.2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内容研究

学校人才培养内容是以课程的形式体现出来的。课程发展史证明,有什么样的课程体系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所以,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培养人才的核心。

在课程设置方面,一些学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徐伟军围绕新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优化原有的专业课程设置,提出:“在必修课模块中,突出基础理论的培养;在选修课模块中,课程设置应突出本专业特色和实用性,注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与其他体育类专业的交叉和融合;增加实践环节课程学分,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武冬在充分进行教学实践后认为“要开设濒临失传的拳种技艺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武技项目以承担传承民族文化和拓宽知识面的作用”。

还有一些学者从理论和实践出发,构建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课程体系。杨卓构建由政治教育课程、人文教育课程、专业理论教育课程、技术教育课程和就业教育课程有机结合的反映素质教育为基本特征的新的课程体系,历经十年的实践,达到了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的培养目标。于翠兰建构了思想政治、现代科技与文化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与技术这三大课程模块,强化隐性课程建设,形成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的课程结构体系。随后,于翠兰进一步建构了以思想政治品格素养课程、专业课程、科学研究与创新思维课程和选修课程为内容的四大部分,体现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课程体系。朱瑞琪从横面、纵面和深面三个方面的立体性结构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设置,横面结构体现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模块课、任意选修课、教学实践的课程模式,而纵面结构则是由理论层面的课程、技术层面的课程和实践层面这三个层面的课程模式构成。

课程表中所规定的课程是人才培养内容的主体,其编制体现为制定课程计划、制定课程标准和编写教材三个层次。周伟良从教材编写方面探讨,发现现有的专业理论教材存在教材内容单一,论述硬伤过多以及编写体例不明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课程教材编写的建议。

纵观近几年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内容的发展,课程改革是主要方面,学者们的观点主要体现在两点,第一,减少规定的课时,第二,拓宽课程的范围,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选择的时间和空间。笔者认为课程的设置应该凸显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特色,“应开设具有区域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并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这将是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建构的趋势。

1.3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制度研究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制度包括专业设置制度、修业制度和日常教学管理制度三类。专业设置制度是高等教育部门根据学科分工和产业结构的需要所设置的学科门类,它规定着专业的划分及名称,反映着培养人才的业务规格和就业方向。

部分学者注重专业划分,以期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张国栋认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及专业方向的设置要反映出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离开了社会对民族传统体育专门人才规格的需求谈专业及方向的设置,民族传统体育学科设置就失去了基本依据”。杨维根据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实际情况,设置实用的专业,如汽车驾驶、文秘、应用文写作、法律常识、英语会话、中医理论等。武冬提出要培养安全保卫、表演编排、文化传播等工作的高级人才。吕旭涛认为“要改变以往按照套路和散打两个专项进行人才培养的模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之下细化出武术教育、武术艺术、武术文秘和国际武术等专业方向”。薛欣建议“创办特色化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设置新兴的专业,突出与健康、医学、娱乐、产业相关联的特色专业”。

以上学者结合社会需求,细化专业方向,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在今后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向多层次化、多种职业群的方向发展将成为趋势。

1.4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评价研究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从入口、过程到出口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一定的评估措施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这种评估措施,不仅包括通过考试或考查的方式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评价,还包括通过多种方式对学校办学思想、办学条件、教师、课程与教学等进行评价。

刘轶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办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专业教育质量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导致人才培养的质量参差不齐,进而提出逐步完善专业评价体系的建议。蔡仲林在调查教师基本结构后认为师资严重缺乏,提出了“各校采用‘请进来’与‘送出去’的方法,通过各种渠道聘请校外专家或民间高手来校讲学,传授专业技能;并有计划地派送一些青年教师出外定向学习,解决师资结构不平衡的问题”的建议。汤立许提出“改革招生政策和考试制度,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实行宽进严出”的建议。

学者通过调查现状发现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但是并没有提出完整、科学的评价体系,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参差不齐。

2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些学者从理论上构建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马敏卿建立“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整体改革、学生为本、突破传统、提高能力”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丁保玉构建新的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复合培养模式,即“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素质全面、具有科学创新精神的21世纪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随后,丁保玉又提出了“培养出复合型的、具有良好个性发展的与时俱进的人才”的培养模式。汤立许提出了“拓展多元化实践渠道,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新模式”。

有些学者通过探索与实践,走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路子。张云崖确定了“武艺”“医艺”“书艺”相结合的“三艺通备”培养模式,它的实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初步实现了“一专多能”单科院系培养目标的要求,也为日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体育人才提供依据。李静山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武传文’为基础,‘以武修德’为核心,‘竞教结合’为手段,以‘武医渗透’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特色”。随后,李静山又提出了“专业、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体系”。

从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发展来看,有一个清晰的思路,那就是从重知识到重能力再到重素质的发展路线。但是理论上构建的模式是经不起考验的,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才是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

3 已有研究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