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习业务理论知识

学习业务理论知识

学习业务理论知识

学习业务理论知识范文第1篇

一、成立中心学习小组,班子成员带头学习

始终把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到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各项业务工作的首位,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坚持带头学习,及时督促指导各业务股室开展学习,有效促进和增强了全系统干部职工学习政治理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坚持把政治理论与财政专业知识学习相结合,与财政工作实际相结合,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一种学习政治理论、学习专业知识的风气在全系统蔚然形成,干部职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增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由过去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和氛围。

二、健全完善学习制度,达到“四有三落实”

健全完善学习制度,设立了图书室、制定理论学习计划、灵活学习方法、加强学习的组织和实施,强化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修订完善了《彬县财政局学习制度》,把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学习列入个人全年目标责任考核,作为评选先进、考察选拔的重要依据,并将学习情况与个人津贴挂钩,形成有效的学习激励机制。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提高理财水平

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把政治理论学习与搞好财政工作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用政治理论指导财政工作实践,解决财政工作中的问题,努力提高理财水平。结合财政工作实际,大力推行财政改革,通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有效解决了财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卓有成效地提高了理财水平。

四、加强干部学习培训,促进财政工作发展

学习业务理论知识范文第2篇

财务管理课程是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以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从事财务管理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为企业决策及最终实现盈利提供相关的依据及技术上的数据支持,同时为企业、银行、证券公司等专业金融机构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服务。

二、目前财务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缺少创新

受传统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条件、教学手段等因素的影响, 大多数高校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偏重对教学内容的讲解,强调讲授和作业的重要性,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学生被动地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死记硬背,难以促进并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教学体系落后

目前我国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很多高校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计划中,只安排理论教学课时,而实践教学课时为零,这种教学体系的设置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训机会。这样的教学体系导致学生虽然具有丰富的财务管理基础知识,却不能将其付诸实践,财务管理的实际意义不明显。同时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体系会逐渐降低学生的动手能力,不仅无法获得企业的认可,还会影响学生日后的就业,更难以实现校企合作。

3、培养目标的偏差

目前,我国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过于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教学手段落后,难以适应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加上任课教师等自身的原因,很难将国际上的先进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教学。这些问题直接制约着高校高层次专业财务管理人才目标的实现。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跨国企业进入我国开展业务活动,他们带来了更先进的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调整教学目标,加强教材建设,处理好相关课程教学衔接,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课堂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教学效果,以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4、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财务管理这门课程学习难度很大,理论知识抽象并难以理解,同时还有大量的公式需要掌握,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性较差。很多同学都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硬性的记忆公式和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使学生渐渐丧失了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创新意识缺乏。同时,由于理论教学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脱节,学生在遇到实际的筹资、投资等问题时,就会无从下手,分析和解决实际财务管理问题的能力较差。

三、改进财务管理教学的对策

1、促进财务管理教学方式创新

财务管理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前瞻性,教师作为教学主导,应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且还要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比如教师要积极申请和参与完成财务管理学科的相关科研课题,及时掌握财务管理前沿理论,了解国内外最新的学术成果,积极研究提高科研水平,要有意识地将新的学术观点及时融入课堂教学,不断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应该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创新,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在介绍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的内容时,可以采用讲授法,而在教授筹资、投资、营运资金管理的内容时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引入一些真实的案例,把相关的内容通过图表、图片、数据和视频等进行分析演绎,这样就使枯燥的内容更生动更具体,这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与此同时,还可以根据当前社会对财务管理人才的要求,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与财务管理活动相关的竞赛,在竞争中,培养学生运用财务管理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的能力,从而更好的改善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的要求和目标。

2、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实践体系

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应基于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模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将实用性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教学目标。因此,首先应该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一方面减少理论课的课时,同时大量增加实践课程。例如开设ERP 沙盘模拟实训课程,沙盘模拟实训是一种学生体验式教学方法,对传统教学方式起到重要的改革效果,沙盘可以直观的展示企业内外部资源,让学生以团队合作的形式模拟企业经营。在模拟企业经营的过程中,首先每个团队设置好相应的角色,如总监、会计、主管等角色。随后模拟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采购、生产、销售、投资等环节。通过这种模拟,学生可以全方位的体验企业在战略制定、资金筹集以及市场营销等一系列活动,完整的模拟财务管理所要求其掌握的所有内容,在竞争中,学会运用其所学的财务知识,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动手、思维及管理能力,培养了团队精神。其次,在学校内部构建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传统的教学大纲进行修改,在新的教学大纲中增加实践课时及实践内容,强调财务管理实践的重要性。同时积极联系校外实习基地,实现校企合作,学校搭建良好的实习平台,让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企业的实际生产中,使学生能够真正了解企业真实的业务流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新时期企业财务管理教学更应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

3、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学习业务理论知识范文第3篇

2020年即将过去,2021年即将来临!一年来,在县局和镇党委政府领导和指导下,在同事们的协助和支持下,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加强党的理论学习,认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努力提高理论知识和业务工作水平。遵纪守法,努力工作,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在思想、学习和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步。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参加全省开展集中整治巡视整改专项督查反馈问题“百日行动”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教育活动中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等。在学习中提高自己党性修养和政治思想觉悟,提升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提高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

一年来在领导的指导和同事们的言传身教下,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一是认真学习工作业务知识,重点学习公文写作和电脑知识。在学习方法上做到在重点中找重点,抓住重点,并结合自己在公文写作及公文处理、电脑知识方面存在哪些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工作能力。二是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结合自己工作实际特点,选择性地开展学习,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了业务知识和法制意识、法制观念。

三、完成任务方面

努力工作,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一年来,我始终坚持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努力,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参与了占补平衡项目的前期调查、后期验收,及管护监管;增减挂钩项目的前期调查入库、项目实施中的督导、项目实施后的验收。完成了上级安排的巡查任务、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调查任务、设施农用地批后监管任务。在自己平凡而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做好本职工作。领导交办的每一项工作,不推诿,不掂轻怕重,服从安排,听从命令,令行禁止,分清轻重缓急,科学安排工作时间,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四、存在不足

1、理论知识水平还比较低,法律法规的运用还不够准确熟练。

2、业务水平有所提高,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

五、明年工作计划

1、进一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和能力。

2、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努力提高本人的行政执法能力。

3、提升业务水平,做到能单独处理问题。

学习业务理论知识范文第4篇

一、充分采用案例教学法

(一)案例教学法在实践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作为高等院校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组织形式与主战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为“启发式”教学模式,变学生被动听课的过程为积极思维、主动实践的过程,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就是解决课堂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不足,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优点:一是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到大量的真实案例,拉近理论与实际的距离;二是贯彻建构主义,始终坚持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案例教学中,通过教师组织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学生需要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及经验剖析案例,把握案例的关键,同时也需要创造性地评价案例,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拟定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从而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书本知识和实际问题在课堂上结合起来,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各种错综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实施案例教学应注意的要点 第一,要精心设计案例。设计的案例应来自实践,如利用媒体公开报道的具体实例;然后,系统地设计案例所涉及到的会计知识点,明确一个案例可以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教学目标,使其具有针对性、典型性、启发性和可操作性。而且应注意针对案例的问题应该有多元化的解决方案,这样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第二,案例教学应贯穿各门专业课程的讲授。即在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专业主干课程的讲授中,教师配合理论教学的内容和进度,适时在有关章节中组织案例分析和讨论,既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还能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案例教学中应培育学生积极思维的习惯和探究问题的意识,要将学习由课堂内拓展到课堂外,有效地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检索等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查阅资料、寻找答案。第四,案例教学的形式要多样化。可采取学生发言、老师点评的形式,或提交分析报告,或分组和分角色进行分析讨论,使学生能系统、清晰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并力争说服对方,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还能培养组员间的合作共事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二、合理安排实验教学

(一)实验教学在实践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 会计实验教学主要通过模拟、仿真的企业资料,营造与实际工作相仿的实训环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会计知识,模拟处理各种仿真会计事项,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认识和巩固会计理论教学的内容,促使学生全面、系统、快速地了解企业一般的生产经营过程和掌握会计工作的基本程序,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会计实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实验教学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会计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分为课程同步实验和综合实训两大部分。课程同步实验包括会计手工模拟实习、Excel在财务管理中应用、成本会计课程设计、管理会计课程设计和财务管理课程设计等;综合实训则包括高级财务会计、审计、会计制度设计、ERP沙盘实验等。

(二)安排会计实验遵循的原则 在安排上述实验教学时应遵循下列几个原则:

首先,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一致性。实验教学应该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根据理论教学进度递进设置,以使学生对会计理论教学中的抽象概念形成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认识,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帮助学生把知识学习同实践锻炼及时、有效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初级会计学的理论教学结束后及时安排会计手工模拟实习,加强传统手工技能训练。在财务管理的理论教学进程中适时穿插Excel在财务管理中应用的培训,把财务管理理论知识与计算机运用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财务分析和建立财务模型方面的水平。在所有的专业课程学完后则进行一些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如高级财务会计、审计、会计制度设计、ERP沙盘实验等,使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实验岗位的全面性。会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岗位群,由会计主管、出纳员、制单员、记账员等若干个岗位组成,各岗位的操作技能有所差异。有些会计实验是在学生分组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的,如会计信息系统实验中,各组中每个学生只担任某个岗位,其他岗位的操作技能就没有机会得到训练。所以,在分岗实验过程中,应安排学生进行岗位轮换,让其掌握各种会计岗位的职责、基本操作技能以及各岗位之间的业务传递关系,了解会计工作的整个流程,并从整体上把握业务发生后所有岗位人员是如何分工合作来完成相关业务处理的,以适应实际工作中不同财务岗位对会计人员的不同要求。

最后,实验教学资源的开放性。一些实验需要经过不断的练习和探索,学生才能掌握,如会计手工模拟实习、会计信息系统实验等。如果实验的地点仅仅局限于实验室,由于实验室资源是有限的,实验室的开放时间也是有限的,学生就得不到充足的练习,实验效果就不理想。所以,这类实验的教学资源应实现网上全天候开放。即在教学计划安排做某实验的时间段内,实验室的服务器保证24小时开机,由管理员预先设置好学生用户名和密码,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上的任何一台计算机登录到实验室的实验平台,只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随时随地做实验,从而提高学生实验的自主性。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一)第二课堂活动在实践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 无论是课堂上的案例教学,还是模拟会计实验,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等条件的限制,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范围和时间有限。在提倡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大学中,学生的课余时间相当充裕,第二课堂必然成为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阵地。因此,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第二课堂活动,既可以对第一课堂的内容巩固、提高,还能挖掘与发现学生的潜能、开拓学生的思维与视野,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二)第二课堂活动的主要形式 会计专业的第二课堂活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围绕会计专业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开展多种多样的大学生技能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让会计专业知识得以有效运用。如,“中华会计网校杯”全国校园财会大赛旨在帮助在校学生认识财会实践技能,督促在校学生加强财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对于巩固会计基本理论知识,提升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和动手的能力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用友杯”全国大学生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则从财务角度透视了仿真企业整体运营过程,让学生在成功与失败的体验中更好地理解复杂抽象的经营管理理论,使学生所学知识相互渗透,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而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等活动中,会计预测、财务分析、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估等财会工作作为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为会计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将财会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平台,而且还能使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养成合作、学习和创新的意识,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其创业品质、丰富其创业知识,增强其创业能力。这些活动已经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载体。

其次,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研究活动。组织学有余力的学生组成课外研究小组,参与教师所承担的横向或纵向科研课题或项目。通过安排学生参与查阅和收集文献资料、社会调研、设计和讨论研究方案和研究方法、整理和分析数据、撰写论文等活动,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顺利完成课题研究;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获得在传统教学中得不到的宝贵经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深化所学的知识,训练其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使学生对会计论文的选题、写作流程有基本把握。

最后,组织各种会计理论与实务的专题讲座。高校可邀请会计、财务、审计等业界名人,如知名的财务总监、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学者等讲学,介绍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现状、国际及国内会计改革的动态以及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等。这些讲座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实际工作、更适用,激发学生关注会计实务的兴趣,拓宽学生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奠定基础。

四、完善校外实践体系

(一)校外实践在实践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 在会计实验室内,由于缺乏真实的会计环境,大部分模拟实验都是基于相同的数据资料,学生按照同样的方法和程序得出完全相同的结论。而在实际会计工作中,常常涉及到职业判断,不同的会计人员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和处理方法可能不完全一致。况且,校内模拟实验很难涵盖企业实务中遇到的诸如重组、合并、关联方交易判断、外币业务及外币报表折算等问题。不论校内的实验做得多么细致、多么完整,与真实的经济业务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无法代替企业现实的经营环境。所以,要提高学生对实际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离不开校外实践活动。

(二)校外实践体系的构成与安排 会计专业的校外实践体系包括社会实践、认知实习、业务实习和毕业实习。这些校外实践活动应结合年级特点和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逐步推进,合理安排在不同的时间,强化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

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国情民情,锻炼社会生存能力和应变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全面素质。社会实践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科技和教育扶贫、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科普知识讲座等活动。为了防止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社会经验和理论知识等方面的不足,影响社会实践的效果和质量,可以采取大学生社会实践导师制,即为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每个大学生社会实践队配备专业的社会实践指导老师,全程、及时地指导大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效果。会计专业的社会实践安排在大一寒假进行,为期一周比较恰当。

会计专业的认知实习是针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认识。高校学生大多数是从高中直接考入大学的,缺乏工作经验,对会计工作没有感性认识。通过认识实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和真正接触会计实务,包括会计科目、记账凭证、账簿的设置和使用,企业的记账程序等,并充分认识会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为今后学习《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等其他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认知实习的对象最好选择会计岗位健全、会计资料齐全、会计核算程序规范的企业。认知实习应在学生学完了《初级会计学》或《基础会计》之后进行。鉴于《初级会计学》或《基础会计》一般是安排在大一下学期学习,所以会计专业的认知实习安排在大一暑期进行,为期两周比较恰当。

业务实习的目的是使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实践结合起来,在认知实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会计程序、会计方法、会计准则,掌握各类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通过业务实习,学生应学会设账、建账;会对企业的基本业务进行会计处理;会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基本报表;能够根据报表和相关数据进行基本的财务分析等。业务实习应在学生学完全部专业主干课程之后进行,一般安排在大二和大三暑期进行,为期一个月比较恰当。

所有高校的毕业实习基本上都在学生大四寒假及开学一个月内进行。毕业实习的目的有两种:一种是围绕毕业论文选题进行毕业实习,以便在实践中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为顺利完成毕业论好准备;还有一种是学生根据将来的就业方向有选择地进行实习,在业务上得到全面锻炼,获得独立工作的能力,为将来就业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如果学生将来打算到会计师事务所工作,那么他就可以到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毕业实习;如果学生的就业单位已经确定,那么他就可以到就业单位进行毕业实习,以便提前熟悉就业单位的业务流程和工作环境,为实现毕业与工作的无缝链接创造良好条件。

五、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一)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由于会计工作很重要,涉及一个企业的商业秘密,企业一般不太愿意接受会计实习生。即使有些企业接收了,由于担心账务处理出现错误,也不愿意放手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所以,很多学生到企业实习从事的都是非会计岗位工作,很难实现专业对口。甚至有的学生由于缺乏实习资源,自己无法联系到适合的实习单位,导致校外实习流于形式。因此,为了给会计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平台,尤其是给学生创造更多的与专业对口的实习机会,应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使会计专业学生的校外实习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实习基地建设的形式 会计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采取以下三种形式:

一是校企合作,建立长期稳定、高质量的实习基地。校企双方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开展合作,让企业从实习基地中获益是高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校企合作可持续开展的关键。在校企合作中,高校利用其具有智力资源和专门职业人才的优势,选派教师深入企业开展课题研究,协助企业解决财会工作甚至经营管理中面临的难题,指导企业提升其经营管理工作的水平;同时,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最新理论知识和业务处理方法带到企业中,并能够承担一部分企业的具体工作,可部分缓解企业会计人员工作压力。作为实习基地的企业,则需要定期接受学生参观、了解、调研企业的会计问题,同时提供会计岗位给学生实习,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和参与企业的会计工作,又使学校和学生了解企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所在,以便有针对性地培养能适应市场需要的人才,最终使校企双方达到双赢的效果。高校应选择那些经营管理规范,会计制度健全、账簿资料齐全,专业人员素质高、能力强,能够对上岗实习的学生进行业务指导,并能够接纳较多学生的企业作为实习基地。并尽量做到企业规模和涉及的行业必须多样化,才能使学生接触到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千差万别的会计业务,丰富学生就业所需的会计从业经验。

二是由教师创建财务公司。高校会计专业中有的教师具有丰富的会计从业经验,他们可利用自身的优势创建财务公司,从事记账、申报纳税、代办公司注册、代办工商年检、代办验资、税务筹划等业务。这些经营活动几乎涵盖了会计专业的全部实践课程。财务公司的业务拓展交给1-2名有经验的教师负责,学生和其他缺乏实践经验的年轻教师则在创建者的指导下参与其中的具体业务操作。这为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施及教师职业能力的提高搭建了一个好的平台,而且也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鲜活的素材。

三是以校内财务资源为基础构建校内实习基地。高校财务处及附属实体作为高校机构的一部分,有责任利用自身的资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财务处及附属实体的财务部门,既具有良好的硬件条件(会计岗位健全和实现了会计信息化),又有经验丰富的财务工作人员,特别是有些财务工作人员还承担一线教学任务,完全有能力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所以,以校内财务资源为基础构建校内实习基地完全具有可行性,是对校内资源的充分利用。

六、引入毕业论文联合指导

(一)毕业论文联合指导在实践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 毕业论文与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研究活动虽然同为科研活动,但它不只是培养个别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的实践能力,而是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实践能力的教学环节。它是学生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阶段,在培养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训练基本科学研究能力、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使学生解决生产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毕业论文环节得以强化,可以在传统的由本校教师指导的基础上,引入毕业论文的联合指导。即邀请企事业单位中业务水平较高、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财会人员担任第二指导教师,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由高校教师和企事业单位的财会人员联合指导。而且通过实施毕业论文的联合指导,还能加强高校教师与企事业单位的交流,既帮助企事业单位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又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科研水平,丰富了高校教师的实践经验,达到双赢的效果。

(二)毕业论文联合指导的具体实施方案 在毕业论文联合指导的实施过程中,从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到撰写均以培养实践能力为导向。毕业论文的题目除了由本校老师根据授课内容和学术界热点、难点等问题确定,还有部分题目则是由第二指导老师提供:即首先由企事业单位的财会人员根据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炼出具有应用价值的毕业论文选题提交给高校的财会院系;再由财会院系组织教师从中挑选既充分满足教学要求又能起到对学生技能训练的题目,向学生公布;最后由学生自由选择。这样可加强毕业论文选题的应用性,并有利于增强学生面对实际的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在毕业论文的开题、写作过程中,高校教师作为第一指导教师,对论文的研究方法、框架结构、逻辑性、理论性、规范性等方面进行指导;企事业单位中的财会人员作为第二指导教师,则对论文的研究内容、相关法规政策、改进建议和具体措施的可行性等方面结合实际进行指导。从而让学生更加了解生产管理中的实际情况,并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提出解决生产管理中实际问题的方案,提高在毕业论文撰写环节上与企业生产管理实际相结合的程度,以及学生解决生产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学习业务理论知识范文第5篇

一、理论基础模块教学策略 

理论基础模块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审计理论知识,该模块的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做好该模块的教学,应采取以下策略: 

(一)激发学习兴趣 

看似晦涩、抽象而繁多的审计学理论知识,是导致学生对审计学丧失兴趣和信心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理论基础模块的教学中,应将激发学生对审计学的学习兴趣作为重要任务。因此,我们可采用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将晦涩难懂的审计学理论知识转化成学生容易理解的形式,以增进其对审计学的认识,提升其对该门学科的兴趣。例如:在新知识点教学中,我们可采用案例教学法,将理论知识贯穿到案例的讲解中,利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将理论知识变得浅显易懂,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其中的规律和方法。 

(二)构建理论框架 

审计学的理论知识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梳理理论链条,构建理论框架,对于增进其对理论逻辑的把握和促进其更好地掌握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教学过程中可构建“审计证据—审计程序”;“审计风险—风险评估—进一步审计程序”等理论链条,并在学完整本教材后将理论链条梳理成理论框架。如此一来,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而对审计学理论形成更为系统、全面的认知。 

二、实务操作模块教学策略 

审计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许多理论知识的理解需要在实践中完成,因此实务操作是审计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模块,在该模块的教学中,不但要使学生深刻理解审计学理论知识,更要培养其各项专业操作技能。 

(一)验证性操作 

验证性操作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来对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验证,进而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初步业务活动”知识时,可结合案例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一些“被审计单位”的相关资料,并引导学生按照自身对知识点的理解试着填写审计工作底稿,再将真正的审计工作底稿展示给学生,使其进行对照,以验证所学知识。 

(二)综合性操作 

综合性操作教学旨在考验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并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和应变能力,使其学以致用。具体来说,可以被审计单位的基本财务活动和背景资料为基础,模拟真实审计情境,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的操作任务。例如:在学习完“审计风险”、“风险评估”等知识点后,我们可搜集一些关于审计风险识别和评估的相关案例,并准备相应的财务资料,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实践,使其根据老师提供的资料开展审计风险识别与评估活动,如此一来,在相对真实的审计情境下,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均得到综合性的锻炼。 

三、综合能力模块教学策略 

综合能力模块可通过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共同提升学生审计学综合素质。 

(一)校内实训 

在财会专业学生完成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以后,给学生提供特定企业的情景资料和相关文件,使学生尝试为企业做一套账表,并在此基础上安排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对做好的账表资料进行交叉审计。 

(二) 校外实习 

完成专业课学习后,学校应安排学生到会计师事务所实习,使其真正参与到真实的审计活动中,并在真实的审计环境下对所学知识加以理解、巩固、运用。审计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知识内容涉及面十分宽泛,学生只有在充分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基础上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才能真正掌握审计学的精髓,为将来的工作打牢基础,因此学校应务必安排充分的实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