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文化的思想

传统文化的思想

传统文化的思想

传统文化的思想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多层次;和谐思想

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是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是传统文化核心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遗产。

儒、墨、道、法、兵等主要思想学派对和谐思想都有深刻的阐发。儒家提倡“中和”,强调“礼之用,和为贵”,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道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提倡“遵道以行,率理而动,因势利导,合乎自然,虚静处下,海涵宽容”,从而建立自然和谐的治国秩序。墨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主张实现个体与社会的有序一体,道德与功利的和谐一致。法家主张正确定位个人、社会、国家三者关系,在大一统的格局内,实现国家主导下的社会和谐。兵家讲求“令民与上同意”,强调“先和而造大势”,把“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作为治军经武的重要前提,视“和谐”为制胜克敌的根本保证。

宋代张载在《正蒙》中首先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南宋经学家中书舍人胡安国的《春秋传》,多次阐述“天下为公”。康有为20万字的《大同书》详尽阐述了大同世界,康有为提出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在经济上主张取消私有财产,提出大同之世,铁路、电线、汽船、邮政皆归于一,皆属公。工业、商业和银行一切归公政府,大同之世的工人、农民、商人实行按劳分配。孙中山始终把“天下为公”和“大同世界”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他的大同思想表现在民生主义中,民生主义理想既强调贫富均等、自由博爱,又强调发展物质文明建设。孙中山认为“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大同。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提出社会主义存在的诸多矛盾可以通过自身完善加以解决。邓小平同志从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出发,提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江泽民同志提出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一起抓;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经济发展要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并且领导全国人民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胡锦涛同志从中国改革发展的实际出发,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和战略任务,同时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纵观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是多层次的,是一种大和谐的思想:天人合一是人与天的自然和谐;国泰民安是人与社会的和谐;人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万邦协和是国与国之间的和谐;“吾养吾浩然之气”是人自身德性的和谐。

一、人自身的和谐

个人素质是社会精神面貌的反映,老子强调个人修养与自我的建立,“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强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一个能“自知”“自胜”“自足”“强行”的人,才能做到“智、明、力、强”,才能进一步展开他的精神生命与思想生命。老子一方面批评礼对人性的约束,另一方面向往道的境地,即自然流露而不受外在制约的境地。无论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还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都体现了老子强调个人修养,强调人的内在精神价值取向。

儒家思想特别重视个人自我身心内外在的和谐,孔子在个人修行方面,主张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追求一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厚德载物”的境界。孔子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孟子把这一思想发展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儒家思想认为,生死和富贵不是人力可以追求到的,也不应该是人追求的目标,即“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但是人的道德和行为则是靠人的努力来取得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大传》)要求世人效法天德之刚健、勤奋和地德之博大兼容,并把这两种精神同人的成功经验结合,努力向上,力求达到天、地、人三者的和谐,实现个人身心内外的和谐。孟子认为做人应该“存其心,养其性。修身以之,所以立命”。一个人如果要保存他的本心,修养他的德性,以实现大道的要求,一定要修养自己,保持和天道的一致,这就是安身立命。安身立命就是要使自己的身心和谐,内外在和谐,言行符合天道的要求,至于衣食住行等等都不能对自己的身心发生什么重要影响。这种对待生活的态度正是儒家追求的“孔颜乐处”。儒家思想所强调的是道德修养的提升,以求身心内外在的和谐。如果人自身不和谐,就不会有良好的道德,也不会有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准则。所以儒家思想非常强调修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一切是以修身为本,修身之后才可以使家庭和睦,才可以治理国家,天下才能太平。所以儒家思想认为一个社会要成为和谐的社会,每个人必须注重道德修养,这样的社会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

墨子反对儒家的等级观念,主张“泛爱众”,是以儒家的等级差异观念为罪恶根源,在群己关系上反对以己示别于人。其爱人,完全以平等为准则,强调顺世、注重社会人性,看重现实功利。

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道家以自然界为万能法理,自然就是道,道在自然中,一切秩序都在顺应自然。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准则。庄子明确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共生”,(《庄子·齐物论》),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庄子所追求的生活理想是与天道相合的“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天道》)的境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天与人不相胜,天与人的绝对和谐一致。道家思想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是人对自然的顺从,主张天道自然,强调天的决定作用,反对人对自然的有所作为。

对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儒家思想倡导“天人合一”的思想,并不要求人们被动消极地顺应自然,而是倡议人们要积极主动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并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适应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儒家思想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互动的生命系统,天地生育的万物都是平等的,每种生命都有自己的价值。因此儒家思想既重视人的主体性,同时又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把实现整个自然界的生命和谐看作人类的重大使命,追求的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同时强调自然界有其内在规律性,“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宋代思想家张载在《正蒙》中首先使用了“天人合一”,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意即人类是我的同胞,天地万物是我的朋友,天与人,万物与人类本质上是一致的。根据天人合一的观念,要求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保护自然。

三、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在人与社会关系方面,老子主张人与人之间相容相生,追求以形成和谐人际关系为基础的“大同”社会。老子描绘了一个人与人之间的“无欲、无为、无争”,彼此和谐相处,宽大为怀,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理想社会。儒家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等一系列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的道德准则,提出了建设“大同”社会的远景理想。

儒家提出了著名的“德治、仁政、礼教”等政治主张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儒家主流思想主张人性善,因此要求通过道德修养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社会成为一个和谐的理想社会。“礼之用,和为贵”,孔子认为礼的作用,是用来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其重点在于使人们之间的关系得到和谐。并且道德上的完善完全靠自己,人人都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身体力行,那么社会就是一个和谐的社会。荀子以“人能群”来区别人与动物的不同,并提出“明分使群”的重要观点。人之所以“能群”,是由于有“分”,“分”是“群”的基础。因而,“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人生不能无群”(荀子·王制)。儒家思想将社会的整体利益作为个人利益的唯一参照物,要求社会成员通过道德修养融入群体中,无条件地服从社会需要,在维护社会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礼是严谨之意。只不做作而顺于自然,便是和”,朱熹认为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人应该顺乎天理之自然,它是自觉的,而不是被迫的,这才是真正的和谐。

墨家着重兼爱天下,废除一切等级亲疏关系,建设绝对平等的社会。墨家的“兼爱、交利”思想均以“利天下”为中心。把儒家思想不齿的“利”提升到与“义”并列,认为只有社会组织才能齐义利之不同,“是以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其人兹众,其所谓义者亦兹众。”(《尚同上》),儒家的“义”没有一个统一的尺度,故墨家要建立一个社会统一的尺度,认为只有等利为义,方是百姓万民之利。墨家认为兼爱即仁,交相利即义。义建立在利的基础上,只有平衡利的各方、统一利的尺度,才符合社会全体的利益,社会才能和谐,人人才可以“交相利”。墨家所主张的社会和谐是一种社会全体成员竭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传统文化的思想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教育;影响研究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华民族历史中形成、发展起来的,由中华民族所独有的、稳定的、具有特定内涵且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个性、形态及精神。不同于西方智性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以文化教化为目的的一种伦理险文化”,是一种德智结合、以德摄政的文化。中华民族形成的复杂性、长期性决定了传统文化的多样性、连续性;而儒家多元、开放的思想理念促进传统文化的融合性、变革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同时存在积极、正向和消极、腐朽的文化思想观念。在思政教育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应采取批判性的继承态度,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去旧赋新。

二、传统文化元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有较强思政教育功能,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重要的教育资源,传统文化精髓对于大学生“大到价值观、人生观的养成,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小到修身养性,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问题等”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层的文化内涵,其本质是对学生进行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的思想干预和行为引导,目标是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提升大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因此,思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文化活动,具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传统文化更有互通互补的紧密联系。当前,部分高校将《论语》《大学》等传统文化经典读物作为教学教材,开设专门的国学课程,这说明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高校思政教育中势在必行。

(二)传统文化元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现状

目前,部分高校正积极着手加强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实际运用,但这项工作仍有欠缺,仍需进行全新、全面的构建。首先,各方的重视度不足。受应试教育影响,部分思政工作者难以转变固有观念。部分高校由于教学资金、资源等方面顾虑,无法全面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门也缺乏有针对性的强有力的方针,未形成机制保障;其次,在思政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缺乏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通过“两课”开展,课程中涉及的传统文化内容尚不完善。尽管部分高校开设了《国学经典解读》《传统文化导论》等选修课程,但仍存在内容不充实、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最后,在思政教育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方法相对陈旧。各类现代教育手段未能广泛应用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部分高校只是直接搬用教育手段,没有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也“没有形成教育手段现代化的覆盖网络”。

三、拓展传统文化元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途径

(一)立足传统文化完善教育理念

首先,在传统文化元素运用中坚持马克J恩主义教育观,并进行批判性继承和吸收。既要尊重传统文化和民族历史,也不能颂古非今,要以辩证的、发展的态度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并在教学活动中对其进行时代性的解读和运用,使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与大学生实际相结合;其次,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传统文化讲求以“德”为立人之本,这与当前以德育人的教育方针相契合,也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方向。思政教育者应充分了解传统文化中对立人、育人、树人的要求,结合人才发展需求设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培养其成为具有一定文化底蕴和较高社会价值的人才;最后,要做到现代教育观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例如,建构主义教育观认为,教学活动应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主动探索和建构。这就要求思政教育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吸收传统文化精髓,实现其对传统文化的自主建构和应用,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丰富和创新教育形式及内容

第一,从形式方面讲应寻求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例如,以传统节日、学校重大事件为契机,通过文艺节目、典礼活动、演出、论坛等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思政教育中。还可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艺作品展示、文学作品创作、网页制作、网站设计、宣传片设计等竞赛,促进大学生吸收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使其自觉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另外,运用网络、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媒介展现和传播传统文化。例如,可组织大学生收看“百家讲坛”等电视栏目及反映传统文化的影视剧、纪录片、宣传片等。教师也可以运用微博、微信等向大学生传播传统文化,形成线上线下思政教育的合力;第二,从教学内容方面讲,应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创造性地将其转化为思政教学内容。例如,“儒家讲求‘人不知而不温’和‘吾日三省乎吾身’的内修和内省,道家主张‘道法自然”’,这些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琴棋书画礼等文化技能以及传统文学、古典戏剧、古代建筑、中医养生等文化知识,都应作为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

(三)全面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首先,各高校应围绕思政教育目标及自身办学特点,结合传统文化构建,激发大学生爱国感情、爱校深情、学习热情和生活激情的大学精神。在大学精神的构建过程中可聘请传统文化方面的专家,结合教学实情和人才培养方案将传统文化创造性地体现在大学精神中;其次,通过高校校园自然环境建设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从校园建设、建筑布置、校园管理等角度着手为大学生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使学生树立向往美好生活、热爱自然、追求崇高理想的心态,对学习传统文化起到寓学于情、寓教于景的效果。例如,北京大学的建筑物多为古式建筑,校园的湖泊、拱桥、楼阁等也具有传统文化元素,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和情感认同;最后,通过校园文化宣传系统,加强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宣传力度。可充分利用教学楼、办公楼、体育馆、图书馆、食堂、学生宿舍等场所,建立集校报、校刊、校园电视、校园广播、校内网、报栏、展品等宣传设施于一体的传统文化宣传系统。

总之,传统文化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教育资源,其关键性作用不言而喻。然而,当前传统文化元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情况并不理想,还需要教育部门、高校、思政工作者、大学生及社会各界的共同配合,从更新教育理念、扩展教育形式及内容、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加强教育队伍建设等层面发力,探索传统文化元素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运用路径,充分彰显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1]于晓霞.试论优秀传统文化对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南方论刊,2011(06)

传统文化的思想范文第3篇

一、重视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特点

对于我国传统文化来说会对我国社会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的历史洗礼和考验,为人们留下非常多的文化精华,这也会对人们思想带来极大的影响。所以国企必须要重视政工师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在其中有效的渗透传统文化,从而更好的培养国企职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也能真正有效促进国有企业稳定发展。

(一)重视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仁义品德教育内容

“仁、义”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内容,仁是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在《论语》当中就包含了仁的观念,其也是孔子最主要的核心思想部分,所以在国企政工师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重视对职工开展仁、义教育工作,进而更好的提升国企职工的仁爱之心,这对企业职工未来良好发展有效积极有效的作用。而对于义来说,是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的重要部分,义在儒家文化当中是非常重要的命题,一个人的得失利害等都是要有义来进行约束才能够完成,所以国企政工师应该重视职工的“义”思想教育,让职工在得到利益的同时,能够对其的义进行分析,不要出现见利忘义的现象,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国企未来良好发展。

(二)重视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礼、德教育工作

培养国企职工良好的“礼”,就是对其开展行为准则的培养,礼是现今社会道德中最为重要的内容,礼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关键内容,所以国企政工师开展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该重视职工“礼”的教育,从而对其行为进行有效的职业,并养成良好的礼仪品质,这不仅对企业职工未来发展有着极大帮助,也对国企未来稳定发展也有着促进作用。德是培养职工的品德素质和德行品质,在国企政工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重视培养职工的“礼、德”思想,进而不断提升其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国企未来发展奠定稳定基础。

二、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策略分析

在国企政工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其中,并有效的挖掘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以及浇筑,进而实现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这样才能为开展良好的职工教育工作提供有利条件,也能为提升国企政工师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奠定有利基层。所以在国企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实现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国企更好发展。

(一)在国企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视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结合

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并且在个民族中也有各民族自己的文化特点,这也就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化。文化属于社会意识,它对人们的行为和习惯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制约。所以在国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应该有效的将民族传统文化渗透到其中,要将利用社会良好发展的思想融入到其中,并将传统优秀的文化结合到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进而更好的促进国企职工综合素质以及品德思想的提升,为促进国企未来良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在??企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中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

对于现今社会上所有的民族传统文化,都会有积极和消极的内容而在实际的传统文化传承当中,所以在国企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应该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当中所包含的精华内容和糟粕内容,并且通过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向结合,更好的提升提升国企政工师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这样比较能培养国企职工良好的综合品质,还能培养其不屈不挠的、积极向上的精神,进而为推动我国国有企业良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应该对结合传统文化,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这样才能有效的找到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部分,这样才能为国企政工师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在国企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应合理借鉴国外优秀文化

对于世界文化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衬托的关系,在国企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传统文化时,也可以解决国外优秀的文化,国企政工师应该科学有效的解决国外优秀文化,并将其与传统优秀文化向结合,良好的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真正提升国企整体职工的综合水平,也为国企未来健康发展以及职工稳定进步奠定有利基层。

传统文化的思想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稳定的民族文化。说它是稳定的,是因为它有相对的不变性,能够超越时代的限制而延续不断。比如过春节、祭祖。我们说它是传统文化,就意味这一文化具有稳定性和相对的不变性,否则它就不是传统的。历史上存在而今天不存在的文化现象就称不上是传统文化。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是从古延续至今的文化,而不只是过去的文化。

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在历史的长期发展中,不同的民族会形成不同的思想、习俗、道德、政治、宗教和哲学等观念和不同的生活方式。这些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汇合成一个民族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即是以汉族为主体而由多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精神风貌。

自然,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从地域上说,有吴越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荆楚文化等等;从流派上说,在先秦有儒、道、墨、名、阴阳、法六家的不同,汉魏以后,又出现儒、道、佛三教的鼎立。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整体上是指以儒家文化为主,而佛道文化为辅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体系。

与世界上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有其积极和消极的部分一样,中国传统文化亦有其精华和糟粕。不能只看到精华而看不到糟粕,或者只看到糟粕而看不到精华。应该看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精华和糟粕各居其半,没有轻重,而是精华是主,糟粕是次,精华是根本,糟粕是枝叶。我们的民族在几千年中形成的文化,如果糟粕多于精华,或消极同于积极,那么,我们的民族还算是伟大的民族吗?在世界上,还没有出现过一个民族文化很糟而民族却很伟大的怪事。正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在主流上是健康、积极、向上的,它才孕育了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向上的国民品格。故中华民族虽历经磨难而不屈,受尽曲折而后强。

需要指出的是,文化虽然是为人类所创造的,但它反过来却有塑造人、培养人的功能。从根本上说,人类所受的教育,也就是文化的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孔子似乎早就认识到这一点。《论语》载:孔子尝独立,其子孔鲤趋而过庭。孔子问道,学诗了吗?孔鲤回答说,还没有呢。孔子说,不学诗,你就无法与人沟通。于是孔鲤退而学诗。另一天,孔子又独立,孔鲤趋而过庭。孔子又问:学礼了吗?孔鲤回答说,还没有呢。孔子说,不学礼,你就无法立身。于是孔鲤退而学礼。诗、礼都是我国古代重要典籍,孔子深知它对于塑造人格品德的重要性,故一再指点孔鲤学诗学礼。《论语》又载,孔子经常说的,是诗、书、礼。又说:如让我多活几年学习易经,我就不会有大过错。所以,诗虽是古代的诗歌,儒家却谓之诗教;礼虽是道德规范的汇编,儒家却称为礼教;易虽是古代占卜的书,儒家却叫做易教。利用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教人育人,这可以说是孔门道德教育,亦即今天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特征。此后的儒家皆继承孔子这一以中国传统文化育人的做法,由是形成了中华民族十分重视以传统文化教人育人的传统。

在上一世纪中国大陆忽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时候,在海外倒有不少国家和地区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在新加坡,政府不仅频频开展“礼貌运动”、“敬老周运动”,还邀集海外专家编写《儒家伦理》,用作中学伦理道德的教材。其主持者刘蕙霞博士在谈到开设这一课程的初衷时说:“新加坡在这二十多年来,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一个工业化和现代化社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旧的传统观念被冲淡了,而新的价值观念还未确立起来,加上新加坡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外国文化和价值观能够自由传播,容易影响青少年的思想行为。在这种环境里,不少关心年轻人道德观念的人,都深觉年轻人有过分西化的倾向。纠正这种偏差以及加强学生的价值观念,便成为教导儒家伦理的一个特殊任务了。”刘蕙霞博士充分认识到儒家伦理的教化功能,她想通过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的教育,去纠正年轻一代过度西化的倾向,以促进新加坡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与新加坡类似的还有日本、韩国等国,他们都不排斥儒家文化,相反都比较注重儒家伦理道德的教育。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并不与现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相矛盾。相反,它可以推进现代社会发展的进程,把中国传统文化排斥在思想政治教育之外,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二、排斥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原因

在上一世纪80年代以前,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排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最大理由,是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是冲突的。“五四”以来的全盘西化论者认为,中西文化差异的实质就是落后和先进的问题,即是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古代的落后文化,而西方文化是现代的先进文化,因此中国社会欲求其出路,不能不实行“全盘西化”,胡适在《介绍我自己的思想》中说:“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又说:“不要怕丧失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无论什么文化,凡可以使我们起死回生,返老还童的,都可以充分采用,都应该充分收受。”因此要现代化,只能全盘西化。至于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那也是整理归档而已。为此,胡适提出了整理国故的口号。

“五四”时期胡适一派的这一思想,深深地影响着此后的西化论者。1986年,有学者在《文汇报》发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要求十大冲突》一文,列举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观念与现代民主思想的冲突,贵贱等级原则与现代平等原则的冲突,中庸思想与现代竞争原则的冲突,如此等等。在一些学者撰著的《中国文化概论》里,亦不乏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有种种冲突。在港台,更有不少西化的知识分子,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是矛盾的。如此,还不能抛弃中国传统文化吗?还能再用中国传统文化去教育新一代吗?

平心而论,“五四”以来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育人价值的知识分子,虽然他们的主观动机也是想使中国迅速进入现代化国家,说他们是“洋奴”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他们也未尝不爱国。但是在理论上,他们至少犯了两个错误。一是把中国传统文化等同于封建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固然是产生和形成于封建社会,带有不少对今天来说是糟粕的东西,比如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之类。但是产生和形成于封建时代的文化并不等于是封建文化,即使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家、文化人,他们的思想,除了反映封建地主阶级的意志和要求的一面外,还有反映我们整个民族的利益和要求的一面。比如,当我们的民族遭受外来侵略时,他们所表达的那种不屈服于强敌,忠于民族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就绝不能说只是封建地主阶级的,而不属于我们整个民族的。在阶级社会里,既有阶级的对立,各个阶级有各个阶级的不同思想,但不同的阶级又是生活在同一社会共同体中,又有着共同的利益。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等同于封建地主阶级的文化。

其二,是他们把现代化完全等同于“西化”。固然,西方国家走在现代化的前列,或者说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率先进入了现代化。但是世界上各个民族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的模式并不相同,因为它们现代化所依据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各不相同,德国有德国的现代化模式,美国有美国的现代化模式,俄罗斯有俄罗斯的现代化模式,亚洲四小龙有亚洲四小龙的现代化模式。以新教伦理为主导的西方国家能进入现代化,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亚洲四小龙亦能进入现代化。把现代化等同于西化,这就抹杀了各个国家现代化所凭借的不同社会背景,否认了现代化只是自己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而不是别一民族、国家的现代化。正如一个人要达到健康的目的,只能从本人的身体出发,虚则补,热则散,寒则温,而不能用同一方剂一样。

从根本上说,上一世纪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的深层原因,是在于我们国家的贫穷落后。中国在明代中期以前,无论在经济、科技、文化方面都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像郑和从永乐三年(1405年)开始的七下西洋,在当时的世界是绝无仅有的壮举。这比哥伦布1492年横渡大西洋早了八十多年,比麦哲伦1519年开始的环球航行早了一百多年。但是15世纪以后,中国却落后了。此时英国已进入工业革命时期,而中国却依然以农业立国。逮至鸦片战争前夕,和欧洲先进国家相比,中国无论在经济、科技、军事、文化方面,都落后了整整一个时代。八国联军侵略北京时,他们用的是洋枪洋炮,而义和团用以抵抗的,依然是大刀长矛,外加道教的符?。这又如何能抵抗住联军的入侵?民国以后,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差距拉得更大。指出:“解放前五十多年间,全国除东北外,钢生产一直只有几万吨;加上东北,全国的最高年产量也不过是几十万吨。在一九四九年,全国钢产量只有十几万吨。……旧中国几乎没有机器制造业,更没有汽车制造业和飞机制造业。”这种情况,在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看来,原因是中国古老的儒学和文化造成了社会的滞后。“五四”时期,他们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在当时虽起到振聋发聩的解放思想的作用,但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未能从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上探讨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依然是一种文化决定论的思想。

其实,中国在近代以后的落伍,决不是什么传统文化的罪过。在世界率先进入现代化的国家里,美国由于开国晚,固然谈不上有多少传统,但英国、俄罗斯亦是有很深的文化历史传统的国家,而他们在进入现代化的时候,并没有反传统。东亚四小龙是有很深的儒家文化传统的,但儒家文化并没有阻碍这些地区或国家的现代化。相反,在国际学术界,倒有不少人认为是儒家文化促成了他们的现代化,以至把他们称为“儒家资本主义”,以区别于欧美型的资本主义。可见,根本不是什么传统文化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而是贫穷落后的国情使人误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起飞,综合国力的日渐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重视传统文化也就势所不免。从历史的维度看,没有一个经济上处于强势的国家是蔑视自己国家文化传统的,英国是这样,俄罗斯也是这样。中国自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提高,弘扬传统文化已成为从中央到地方的共识,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不能解放思想,依然把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家的现代化加以对立,不能把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纳入我们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我们的民族精神,那我们就要犯历史性的错误。

三、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我国建国以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只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教育,而排除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而且往往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批判中国传统哲学,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加以对立。

其实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对立的两种文化。不但不对立,而且可以融为一体,也必须融为一体。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外来思想,它要在中国这一富有传统文化的国度里扎根、生长,只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才有可能,这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中国化。从根本上说,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后的理论成果。这一点,现在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

最近十多年来,许多高校都认识到必须把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复旦大学2006年在全校开展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邓峰在复旦《通识教育师生谈》中说:“我以为,复旦应该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加大力度,毕竟复旦本身就有深厚的人文积淀,能够在此锦上添花。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饱含爱国爱民的思想和道德立身的思想等;因此,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做到和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密不可分,这对学生培养成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大有裨益。”正因为全校师生有这种认识,复旦大学从2005年开始在全国率先成立以通识教育为中心的复旦学院和通识教育研究中心。

东南大学是在全国比较早地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高校。学校党政领导对全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全力支持。东南大学的人文素质讲座从1998年开始,一直坚持至今,2007年还编出了《人文通识讲演录》。东南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得到了全国各地著名学者的广泛支持,十多年来,全国各地人文领域的著名学者几乎都到东南大学作过讲演。同时也受到全校学生的热烈欢迎。生物医学工程系的王遵亮博士在一封信里写道:“我在东大学习生活和工作已近七年,自从学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以来,无论在读本科、研究生期间,还是工作时期,只要有空,我都积极参与,从中受益颇深。我能够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这项长期文化工程所具有的魅力,以及它给学校所带来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潜移默化的,它给我们的学生时代留下的是一笔永恒的精神财富,同时也使我们的教育观念不断创新。”东南大学把人文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可以说是这些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如今不少学校都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课,讲授中华元典如《周易》、《诗经》、《楚辞》、《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荀子》、《韩非子》等等,在讲解原典中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使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修身的熏陶,从根本上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和正确的处世态度。

传统文化的思想范文第5篇

在当今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日益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中西思想文化前所未有的交流、摩擦和融合。在这种文明冲突和文化碰撞的多重因素的相互交织下,层出不穷的文化思潮和理念,使得当代大学生面临着空前的困惑与迷惘。尽管整体上他们的思想状况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但他们的思想不可避免带有一些新特点,为思想教育提出了新的认识课题。

1.1思想意识多样化,价值取向功利化,责任意识淡薄化伴随着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思想文化领域世界化进程的迅速发展使得中西多元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活动。与此同时,在他们身上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是:“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以‘自我设计、自我实现、自我负责’为核心的个体人生价值观正被一部分大学生接受,他们片面追求个人价值、个人利益和个人需求的实现,淡漠了责任意识、集体意识和协作意识。”“在崇尚自我中心的同时,不能把自我发展与社会需要联结起来,甚至陷入极端个人主义而不自省,乐于奉献、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淡薄了,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淡薄了,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丢失了精神家园。”

1.2心理承受能力弱,心理素质层次性差异明显,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素质层次性差异表现明显。一方面,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当代大学生表现出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崇尚自我实现和竞争意识;另一方面,由于自幼成长在家长和老师们所营造的“温室”里的大学生,他们内心充满了无限优越感,但在心理上又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尤其是近几年高校频发的恶性事件更是表明了当代大学生在生活、学习或情感问题上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心理承受能力很弱。“目前有20%左右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明显表现出心理矛盾多、压力大、心理问题多发等特点。”这一数据表明部分大学生心理素质偏弱,抗挫折能力明显不足。

1.3道德观念多样化,道德行为和道德认知偏离思想意识和文化的多元化决定了道德观念的多元化。处在成长期的大学生是受多元化道德观念冲击最大的群体。多数的大学生既遵从中国传统道德,又吸收西方文化中的部分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他们既有对传统道德的肯定,又有对传统道德的某种反叛而且对待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的道德评价标准不再单一,往往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这也形成了当代大学生的一个突出特点:在认知、情感上具有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和科教等方面的认同感,但行动上的践行能力比较薄弱,出现行为与认知的偏离。

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意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同时又十分注重道德修养和实践,强调道德践履。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形成了一套固定而严密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并作为道德传统世代相承,可以陶冶当代大学生的情操,提高境界,提升修养,改变素质,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对丰富他们的人文素养,完善他们的人格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如常兆玉(1999)所指出,“传统文化中的重个人道德修养、重群体价值观念、重人际亲和关系、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等,若加以改造,注入时代内容,也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利于人类和平发展”。

2.1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中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而且对他们的素质教育也起到根本性的推动作用。通过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大学生可以树立起崇高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意识,将感性的爱国情感转化为理性的爱国行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勇拼搏。

2.2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浓重的人文精神,重视人的道德修养,明确了当代中国最根本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准则,对当代大学生所应具备的道德观点做出的精辟概括。它着眼于理想人格的形成,强调修身为本,主张超越功利的制约,正确地处理人与物的关系,义与利统一。这些对当今社会过分世俗化和物欲化的倾向可以起到抵制和克服的作用。

3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途径

3.1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其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当代大学教育是在传统文化背景下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代大学教育应该对传统文化有所继承、延续、创新和发展。因此“,大学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是对传统文化重新评价和批判继承的过程”(刘智运,1995)。鉴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重要性,对于高校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深入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批判地继承其精华部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3.2加强课程建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教育主渠道作用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思想教育,首先“应注重对相关课程的建设及改革”。其次,要充分发挥课堂这一主渠道的作用。要发挥这一作用,就必须切实有效地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改善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上,要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科学地设计相关的教育内容;在教学手段上,结合多媒体教学和影像教学,创新性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以有效地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在教学方法上,要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将中国传统价值观贯穿于高校育人的全过程,陶冶情操,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