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保制度的核心内容

社保制度的核心内容

社保制度的核心内容

社保制度的核心内容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多元化 内在机制

价值观是人们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的灵魂。当前,随着国内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在思想认识上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在全球化浪潮中,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呈现多元化。在社会的一些领域和地方出现道德失范,从思想根源看是价值观多元化和价值观错误与迷惘所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许多挑战,如何在价值观多元化的现实中确立其核心地位,研究价值观多元统一的内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地位面临的挑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做出的重要论断。当前我国社会上存在的价值观类型性质多样、彼此关系复杂,甚至一些社会成员的自身价值观存在多样性和复杂性。从历史类型上看,包括我国传统价值观、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价值观;从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上看,有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有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在社会价值观多元背景下,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地位面临着许多挑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成为社会价值观的核心,从根本上取决于人们对它的认同和践行。人们价值观的形成有两个路径,一种是经验自然生成,即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接受什么对他来说是有价值的,什么对他来说是无价值的;另一种是思想改造生成,即在社会实践基础上通过学习和理性思考而接受某种外在于其原有认识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价值观的最新论断,作为一个整体,它以外在于人们价值观的形式出现。因此,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地位,就是用它改造或重塑人们的价值观。应该看到,在我国当前的社会条件下,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地位、实现价值观多元统一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存,必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地位,实现价值观多元的统一,不是说要消灭其他所有价值观,只保留一种价值观。对于那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的、腐朽落后的价值观,我们要通过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消除其影响;对于那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方向基本一致的,我们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和引领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价值观多元统一,就是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进行正面引导,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既要达到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又要实现促进个性发展、生活丰富多彩。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实现价值观的多元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实现价值观的多元统一,在多元价值观中确立其核心地位,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具有的包容性、整体性、先进性特征决定的。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包容性是实现价值观多元统一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的背景下提出的,其“三个倡导”的内容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虽然价值观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质,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从字面上看不出其意识形态性质,能够被各方面认同和接受,表现出广泛的包容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涵盖了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揭示了民族复兴的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公民道德行为的准则,符合历史、合乎实践,贴近民情、顺乎民意,能够发挥出广泛的感召力、强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导力[1]。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性是实现价值观多元统一的关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中的12个词在其他价值观中或多或少都有所表现,中国传统价值观中强调“和谐”,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中强调“民主、自由”,即便是赞同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也不乏“敬业”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最新概括,“新”就新在它的整体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人们,在追求自由、民主的时候,不要忘记法治的要求;在表达爱国的时候,要落实于敬业,等等。价值观内容的整体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区别于其他价值观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价值观多元统一的关键。因此,“必须明确,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不同要素具有内在关联性,不能分割开来进行理解”[2]。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是实现价值观多元统一的灵魂。价值观的先进性是价值观的灵魂和生命力所在。在价值观多元并存的社会背景下,确立一种价值观的核心地位,只有具备先进性的价值观才具有正确的导向性,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才能发挥正确的引领作用,也才能被社会认同和接受。判断一种价值观是否具有先进性,关键看这种价值观所支配的行为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能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内在本质和发展方向,反映了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价值追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有助于促进社会发展、个人发展、世界和谐发展。“三个倡导”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和道德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为我们更加有效地应对西方错误价值观的冲击提供了强大理论武器,对进一步促进国家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凝聚全国人民的思想共识将产生十分巨大的作用[3]。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价值观多元统一的内在机制

1.宣传教育机制。人民大众对理论的掌握和认同程度,取决于理论的宣传教育程度。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经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4]宣传教育机制由宣传内容、宣传形式和手段及宣传频度组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要做到生活化、接地气;要运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户外广告、手机等多种传统与现代传媒的载体,生动地、立体化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要求及其典型事迹;要根据不同对象灵活运用;要避免形式化、简单化、公式化和说教式。

2.利益导向机制。价值观的认同不是脱离物质利益的纯粹精神享受或者精神境界,满足物质利益是认同的基础和保障。曾经指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们看得见的物质利益。”[5]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的这段时间里,基本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地位。价值观多元化乃至混乱,始于改革开放,特别是发展市场经济以来。这是由于“经历过新旧社会对比的人,容易从生活体验和朴素感情上接受马克思主义,经历革命战争洗礼的人,容易从实践经验和革命意志上认同马克思主义……在今天,长期和平建设和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的环境,使那种易于从情感上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条件已不复存在”[6]。这不是说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不可能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是说党和政府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利益导向机制,一方面要让人们获得看得见的利益,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另一方面要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获得看得见的利益,激发人们践行的积极性和热情。

3.制度保障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能强加给人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仅停留在“倡导”上也无法达到倡导“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目的。“倡导”是软的,必须要用制度加以保障。制度具有权威性、规范性、稳定性的特征,具有规范、引导、约束功能,是引导人们确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证。当然,制度也分为好的和坏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7]。因此,我们在制定制度的时候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渗透进去,包括国家的法律条例、规章制度、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使之成为大众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规范,引领和规范大众的生活、工作、学习,使其能够自觉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做人做事。对于那些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失范、见利忘义、欺骗欺诈、不讲信用的人,要给予舆论谴责、行政制裁,严重的要绳之以法,发挥制度的惩戒功能,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要给予褒扬,发挥制度的引领功能。

4.干部先行机制。在中国的文化中,十分重视领导干部的示范作用。论语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这说明领导干部品德的影响力很大,无论是好的品德还是坏的品德都是如此,甚至干部的坏品德的破坏力往往大于其好品德的影响力。在中国,无论什么样的社会要求,都是群众先看干部怎么做,这已经成为一种中国文化。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和其他社会要求一样,各级干部必须率先积极践行,才能带动其他社会成员的行动。当前,党员领导干部腐败问题比较严重,而腐败的思想根源就是价值观出了问题,腐败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建立干部践行机制,这一机制包括先行机制和问责机制。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人们对干部的信任,才能赢得人们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心。

参考文献:

[1]李中元.面向世界引导未来凝聚民族精神的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意义、内在逻辑与践行原则[J].前进,2013(2).

[2]虞崇胜.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把握其生成规律[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2).

[3]韩振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与重大意义[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2(1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5]《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563.

社保制度的核心内容范文第2篇

行政法核心理念自产生起共经历了‘保权说”、“控权说”及“保权一控权均衡说”三个阶段,可以在法律价值观、政治体制、经济形态这三个层次寻找历史原因来说明这一变化。

(一)行政法核心理念随法律价值观的变化而变化

到目前为止,法的价值观已经历了义务本位—权利本位—社会本位这样一个发展、演化过程。行政法核心理念发展的三个阶段是与这一过程相吻合的。

1.义务本位与“保权说”:义务本位是指在权利与义务这一法的基本范畴之中,义务是目的,权利是手段。这种立法具有权利与义务不对等的特点。为了维护社会上层集团过多的权利即特权,而给社会广大的下层公众设定了过多的义务。所以这种义务的履行必须借助于外力,义务越多,这种外力就应越大。行政权作为一种最有效、最常用的国家强制力,在义务本位的法系统中,被统治者视为一种不可替代的、须臾不得离身的法宝。因此统治者希望行政权能被强化成为一种可以肆意践踏个体权利的、无责任、无限制的权力。“保权”理念由此形成。此时,个体权利受到压抑和排挤,行政权趋向无限扩大,权力的来源非出自法律,而是自我授权。

2.权利本位与“控权说.:权利本位指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中,权利是目的,义务是手段。这种法的特点是权利与义务对等。此时,秩序平等地体现着每个社会个体的权利,因此,社会个体对于义务的履行就有了主动性。权利本位法所面临的最大任务已非秩序的维护,而在于保护法律主体的平等性,促进自由状态的实现。权利本位价值观则意味着社会个体对政府管理尽服从的义务,要以个体权利为界限。行政权若还是无限制、无责任地行使将势必影响自由的实现。因此,.控权说”就成为反映权利本位价值观的行政法核心理念。

3.社会本位与“保权一控权均衡说,:社会本位由权利本位发展而来.权利本位事实上是一种个人权利本位,这种立法大大刺激了财富的增长,但极端的个人权利本位易于加剧社会利益的冲突和对抗,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此时,社会的存在则成为法所日益关注的问题,权利本位开始过菠到社会本位。为了在个人和社会之间建立并保持一种均衡关系,行政权不得不注人进来,即行政权回归于社会。由于社会本位与权利本位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所以“控权”理念不可抛弃,但这种控制的方式应更加灵活,应在行政权适用范围扩大和行政权能增加、增强的同时加以必要的限制。翻保权一控权均衡说”成为行政法的核心理念适应了社会本位价值观的要求.

(二)行政法的核心理念随政体类型的转换变化而相应地转换变化

与专制政体相对应的行政法核心理念是“保权说”;与民主共和政体相对应的行政法核心理念最初是“控权说介,后来发展为保权一控权均衡说”。

1.在专制政体中,整个国家权力掌握在同一集团之手,行政权没有从中独立出来,并且行政权事实上不是来自反映公意的法律而是来自于专制政府的自我授权。因此其权力运行是无规翔的,最高统治者任意决策,下属在执行中也毫无责任限制。专制的行政权只有益于少数人的特权,面有害于普遍的社会个体权利,其运行的阻力无疑是非常大的。为了排除阻力,权力所有者必须对行政权加以强化,这种需要反映在统治者与管理者的观念上,首先就是将行政权加以神化。他们认为,行政权是一种传统的神授的力量,不受任何既定规翔的限幼。因为立法权与行政权为同一集团所拥有,法律只不过是行政权的工具。比如,路易十五曾宣称:‘肤之王冠受之于上帝,制定统治臣民法律的权力,唯肤是属。”①类似这些观念就构成“保权说”的行政法核心理念.

2.在民主共和政体中,行政权从公共权力中分离出来,并受到立法权、司法权的制约,这种政体设计是出于保护个体权利的目的.远在罗马奴隶共和时期,西塞罗就认为翻约行政权是共和政体的关键所在,他说:“因为执政官的权力不是天然地赋予的权力,而是公民斌予的,当他独自突起的时候,便应当看作是对公民权利的谱取和专斜因为行政权存在着侵犯人权的可能性,因此必须对它进行必要的限制。这种限制首先由法律加以规定,法律先于行政遂成为民主共和政体的一项基本原则。在18、19世纪,这一原则被严格地解释为‘无法律即无行政”,议会把法律制定得极为周详,行政机关无立法权,自由裁量权也是傲乎其徽。此时行政法的核心理念是“控权说”。

19世纪末2O世纪初,社会发展的高度复杂化使立法机关难以独任立法之职,不得不授予行政机关一定的立法权和广泛的自由裁量权,但是法律先于行政的原则并未被抢弃,而是在此基础上被变通适用,“保权一控权均衡说,即是话晦该种需要的行政法理念.

(三)经济形态变迁是行政法核心理念变迁的根本原因

自然经济形态下,行政法的核心理念是保权说商品经济形态下,行政法核心理念是一控权说扮,商品经济形态进一步发展,则核心理念相应演化为“保权-控权均衡说。

1.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阶级被固着于土地之上,为生存而终生忙碌,无暇顾及生存权以外的其它人权,这种经济条件决定了他们只能作为政治客体,他们的权利要求不能直接在国家意志中得以休现,因面也就无力限制行政权。在这种情况下,经济上占优势的地主阶级、官僚阶层及血统高贵的等级就完全地占据了政洽空问,成为政治主体,行政权成为他们攫取特殊利益的工具。

自然经济是一种简单再生产经济,与这种生产、生活方式相对的社会结构也是僵化的、固定的.在西方,以人的依核关系为纽带形成了等级制社会,国王通过各级贵族对劳动人民进行统治,国王的行政权虽受各级贵族制约,但对广大劳动人民来说,行政权是无限的;在东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宗法制社会,国王的行政权是无限的,它的触角伸到社会各个角落。东方的专制制度较西方更加坚固,即使皇帝2O年不临朝,专制统治照样可以维持下去。因此可以说,专制政体是自然经济条件下历史的最佳选择。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为君主所喜爱之物具有法律效力.;‘国王不能为非”;.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这些观念就必然成为深人人心的政治信条和生活准则,此时行政法的核心理念就只能是“保权说”。

2.商品经济是在资本主文制度确立以后才开始成为一种占优势的经济形态的。商品经济符合人无限追求利益的本性,利益的实现通过交换来进行。它的基本原则是等价交换和公平竞争,因此商品经济主张人权平等。

在自由竞争阶段,经济领域完全是私人活动的领域,由于劳动是人谋生的第一手段,面人人都有劳动的天赎,因面在观念上认为人生而平等,即具有起点的平等权利。行政权的任务只应保护经济主体的平等性,面不应无端干涉经济生活,这种观念有利于资产阶级获得更大的利益,于是“控权说,成为行政法的核心理念。

自由竞争大大激发了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社会财富大大增加,但同时也导致了财富的不公平分配及资本的垄断、集中。进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后,资本主义内部利益冲突加以,同时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觉醒,不仅要求权利起点的平等,还要求过程、结果的平等,不仅要求经济权利平等,还要求政治权利、社会权利的平等。为平息内部冲突、缓和阶级矛盾,行政权被要求介人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控权说”的理念显然不能满足这种需要,因此在“控权说”基础上结合“保权说”而形成“保权一控权均衡说”.

二、行政法制度内容的变迁

法律价值观、政治体制和经济形态的历史演化引起了行政法核心理念的变迁,在哲学意义上讲,行政法核心理念的变迁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辩证否定过程,因此每一种核心理念都对应着不同的制度内容,在形式上显示出各自的特殊性,下面一一说明。

(一)“保权型”行政法的制度内容

“保权型”行政法以控制社会为目的,价值取向是行政管理法,即整个行政立法的重心在于强化政府和行政权力对社会的单向控制。因而,在制度设置上行政权居于支配一切的地位。只有自上而下的内部行政监督,而无外部行政监督,即社会对行政权的监督;只有行政系统内部下级对上级的行政责任,而无行政系统对社会的外部行政责任。行政责任制度也不包括行政诉讼,其内容包括:

1.原则上行政权不受任何规则约束,而且法律是行政权的工具,因此其运行超越、违反规则时不负任何责任。

2.行政组织制度具有无规则、非专业化特点,有时官职甚至可以出卖,但强调下级服从上级,最终服从中央,使行政权一体化。

3.行政立法、执法两制度是合二为一的。立法具有随意性,无立法程序的限制,也无立法监督;执法也少有来自社会的外部限制,且充满对社会的惩罚色彩,侧重于强制执行和处罚手段的运用。

4.在行政程序上选择控制模式③,该模式以控制下级行政机构,防止其偏离统治者意志为目的,其特点:(1)多层级的审批制度;(2)由上而下的监察制度;(3)复杂的控告和抗告制度;(4)秘密的内部侦控制度。(二)“控权型”行政法的制度内容

“控权型”行政法是以个体权利为目的,价值取向是管理行政法,即整个行政立法的重心在于加强社会公众对政府谧用行政权力的防范和控制。因而,在制度设置上突出对行政权的限制,其制度内容一般包括:

1.把法律先于行政奉为首要原则,并严格解释为“无法律即无行政”。因而,无行政立法制度,即禁止行政机关分享立法权,自由裁量权也有限得很。

2.行政组织必须依法建立。在西方,政府领导人一般通过按《选举法》来进行的选举产生;公务员一般要按《公务员法》的规定,经考试合格方可录用。在我国,《选举法》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控权型,行政法时代的到来。

3.行政执法过程中,行政机关必须无条件服从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尤其是程序法,在西方被视为公平的保障。另外行政执法的内容不仅仅是命令、禁止,在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是斌与相对人某种权利,如许可和确认。

4一行政司法制度:一般有专门部门(行政机关内部、专门行政法院或普通法院)解决行政纠纷、行政争议或行政案件,而且行政复议、行政诉讼都有严格的程序。另外,在诉讼中贯彻保护权利原则,如行政机关负举证责任就体现了这一原则。

5.行政监督制度得到完备。为保护公民权利,在设立内部监督(包括上下级行政机关的互相监督、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等)的同时,设立了强有力的外部监督,包括立法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组织监督等。

6.行政赔偿制度建立并逐步完善。西方各国以过失责任为原则,综合国情、公务员素质和行政效率因素确定赔偿的范围、数额、方式。这一制度的主要功能是对公民权利的救济和违法行政的制约预防,是对行政权最有力的控制手段。

7.在行政程序上选择权利模式④。该模式以保障个人、组织权益为主要目的,其特征是:(l)行政程序的设置以公平为目的,突出保护公民权利;(2)注意划清行政职权与公民权利的界限;(3)主要行政程序都应有个人、组织的参与,其典型程序是听证。

(三)“保权一控权均衡型”行政法的制度内容

“均衡型”行政法对“保权”与“控权”两种理念加以均衡,既强调权利,又注重行政效率、行政程序。是“控权型”行政法充分发展的结果,体现了“保权”与“控权”理念在势均力敌条件下的平衡。因而在制度设置上,首先肯定“控权型”行政法的行政组织制度、行政执法制度、行政司法制度、行政监督制度等主要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扩充和发展了如下制度:

1.仍将法律先于行政视首要原则,但已被变通适用,法对行政权的限制相当抽象笼统,确立了行政立法制度,自由裁量权也扩大了。

2.行政立法制度建立并完善起来。立法不能与高位阶法律相抵触,而且要严格按程序进行。

3.行政合同制度是一种全新的行政行为方式,将“契约”、“合同”这种私法领域中平等主体间常用的行为方式引人行政法领域,给行政权罩上一层温和的色彩,更易于被相对人及社会所接受。既利于政府管理,又利于社会个体利益的实现。

4.行政赔偿制度在‘’控权型”行政法基础上由过失责任原则发展为无过失责任原则。行政机关不但要对违法行政承担赔偿责任,而且要对受合法行政行为损害的相对人承担补偿义务。

5.行政程序上选择“权利与效率兼顾”的模式⑤。其特点:(1)既尊重公民权利,反对违法及不当行政,又赋予行政官员以更大的自由裁量权;(2)在程序足以体现公平的前提下,尽可能使行政行为过程步骤紧凑、简便易行,注意程序的科学性;(3)在划清行政职权与公民权利界限的前提下,注意明确行政官员的职权与职责。

经过以上分析可知:经济形态导致相应的政体和法律价值观的产生,从而最终与行政法核心理念和制度之间产生明显的专属性。不同的经济形态必然产生出不同的行政法核心理念,核心理念又物化为不同的制度,这三者之间相辅相成与社会历史同步发展。

在我国大力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无疑是解放生产力的最佳选择,但人们的思想受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长期影响,权利意识很差,无从产生“控权”理念。另外,在与计划经济相匹配的行政法律制度下,“政府决定一切”,经济主体毫无自由可言。以上现状,如不尽快改变,商品经济难以发展。因此当前全社会,尤其是政府机关,应在对社会规律清醒认识的前提下,转变观念,尊重个体,培养权利意识,使“控权”乃至“均衡”观念成为行政法核心理念。与思想建设相对应,在制度建设上,现在要立足于建立、健全“控权型”行政法制度,待社会发展对政府提出更多、更高要求时,再增设相应制度,逐渐转为“均衡型”行政法制度。

注释:

①佑藤功(日)著《比较政治制度》(中译本)法律出版社·第50页。

②张宏生主编《西方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63、67页-

社保制度的核心内容范文第3篇

1.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力度,确保社区卫生服务优先发展

1.1 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

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为政府年度重点工作目标和“为民办实事”项目着力推进。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分管市长任组长,市发改、财政、卫生、人社、民政、物价、计生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行“一人一中心”包干责任制模式,区相关责任部门、各街道办事处负责人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共同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项工作,每个村(社区)落实负责人联系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具有南通特色的市、区、街道、村(社区)四级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网络。

1.2 明确目标任务,凝聚强大合力

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意见》、《南通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方案》等文件,明确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总体目标及年度任务,作为医改重点目标,确保责任层层落实到位。各区和各有关部门围绕目标责任积极开展工作,形成了齐抓共管、合力攻坚的良好态势。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部门联席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落实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工作,解决工作中的难点问题,为促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协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1.3 强化经费保障,加大投入力度

将社区卫生服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不断加大投入。在市政府对每个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补助25万元的基础上,各区相应配套50万元资金补助。近年来,全市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设和设施配套经费、人员经费等累计达1.2亿元。为确保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按照“补运行、不补差价”的原则,在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的基础上,落实基本药物制度补助经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工资、设施改造和设备添置等机构运行必需经费全部由财政承担。同时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同时增加医疗服务收入,医疗服务收入超过年初核定基数部分用于对中心干部职工的激励以及中心建设和发展。

2.坚持城乡统筹,强化转型升级,确保社区卫生服务能力高效提升

2.1 着眼长远,建设城乡一体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坚持高标准、高起点、早规划,在2006年市政府就对当时属于城郊结合部的乡镇全部按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要求和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2006年以来,先后异地新建了新开、中兴、竹行、永兴、陈桥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了任港、新城桥、狼山、小海、秦灶、幸福、钟秀、观音山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新建和改造率达到70%。共投入资金9500万元。体系建设,硬件投入是基础,设备更新是关键。同时我们紧紧抓住国家拉动内需项目、省社区卫生服务设备投入项目,更新添置医疗仪器设备,显著提高了医疗诊断的水平。市区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实现了“四个统一”,即建设标准统一,设备配备统一,补助标准统一,配套政策统一。

2.2 人才优先,全面加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

实施能力提升工程。采取培训、帮扶、引进等措施,全面加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市区大型医疗卫生机构的优质资源,建立由辖区内大型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方面专家通过现场指导、会诊等途径对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进行业务指导,极大地提高了社区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拓宽了知识面。

实施人才兴卫工程。建立健全基层卫生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先后安排全科医师到南通大学附院、一院及三院进行为期一年的脱岗培训。同时,市、区两级政府规划用2-3年时间,引进一批素质较高的卫生技术人员充实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善基层人员队伍结构。

实施质量安全工程。全面落实医疗卫生核心制度,强化环节质量控制,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成立了社区卫生服务专家技术指导小组,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三基”训练的技术指导,明确了“三基”训练的内容、采取不定期抽查考核、知识竞赛等形式进行测试,并实行公示制度。建立了“三基”培训与考试的奖惩制度,将考核结果与医务人员的岗位聘用、晋升职称、绩效工资以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评先创优挂钩。

2.3 惠民为本,努力构建公平可及的惠民服务体系

出台了《市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南通市医疗保险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试行办法》。按照分级分类管理要求,将适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的、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医疗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增加医疗保险支付范围,适当提高住院结算标准。全市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诊的快速通道、给予转诊优惠措施或一体化管理,免挂号快速转入专业科室,认可转诊前的相关检查和记录,确保了双方在为患者办理转诊时能提供便利和高效的服务。围绕社区管理创新,大力实施健康助老工程,为老年人提供规范化的健康指导、医疗保健、医疗援助和精神慰籍等方面的服务,深受社区居民欢迎。还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慈善医疗救助定点机构,统筹使用民政、残联、总工会、妇联、红十字会等部门的医疗救助资源,开展医疗救助服务。

3.坚持综合改革,转变运行机制,确保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持续发展

3.1 实行全额预算收支两条线管理

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的工资、保险、社会福利由区、街道财政分别承担,房屋修建、基本设备购置等经费根据实际需要由镇街财政承担,区财政以奖代补方式给予适当补助。区财政本着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按照国家有关政策,结合各中心往年资金收支情况,合理编制年度支出预算,确保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实施后,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再把做大基本医疗、提高业务收入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是不断调整服务理念,逐步突出社区卫生服务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六位一体”的功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3.2 推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

为加快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快速发展,切实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2008年我市即开始在市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制度,取消药品加成率。2009年12月,按照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新的要求,下发了《南通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方案》、《南通市基本药物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和费用结算工作实施方案》,全力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

3.3 全面推行家庭医生制度

出台了《关于建立家庭医生制度的实施意见》,在原先社区卫生全科团队服务和社区责任医生工作站的基础上,拓展了服务内容,全面建立了以社区卫生全科团队为主导形式的家庭责任医生制度,举行了家庭医生制度实施启动仪式。通过实行全科医师团队服务和家庭责任医师制度,强化了社区卫生工作者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了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率和满意度。

4.坚持管理创新,强化绩效考核,确保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提高

4.1 构建考核体系,明确责任主体

在考核评价导向上,将过去以经济效益为主要考核指标改变为以落实公共卫生任务和基本医疗职能为导向,将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社会满意度三者均作为考核的核心指标,科学全面突出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在考核内容上除了基本医疗服务考核外,公共卫生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在考核分类上,充分考虑到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医技科室、住院病区、行政管理和工勤部门等不同岗位人员工作性质的差异性,引入“有效工时”的概念,将每个部门的工作转化为有效工时进行计算考核,放大工作质量及社会满意度的考核权重,同时,将职工个人的绩效考核目标与整个机构的考核目标进行捆绑,获得目标上的一致性,实现政府投入的公益性。

4.2 创新考核方法,严格工作程序

具体兼顾好三个方面:一是共性与个性兼顾。对机构的考核方案中,将综合管理、财务管理、基本药物配备销售、医疗质量管理列为共性内容,社区卫生、妇幼保健、传染病管理等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及社会评价列为个性内容。引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重医疗向医防并重转变。二是定性与定量兼顾。将慢病管理、健康档案、老年人保健等项目进行量化考核。每个重点项目的服务经费量化,按完成任务数的多少划拨相应经费。三是数量与质量兼顾。在评价主体上,积极发挥社区居民、病员等服务对象在考核中的重要作用,将以往考核小组的单独评价转变为服务对象与考核小组的共同评价。社会满意度成为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也是政府投入有效兑现的晴雨表。

把握好三个关系:一是把握好多劳与多收的关系。引入“有效工时”概念,变“多收多得”为“多劳多得,优劳优得”。二是把握好脱钩与挂钩的关系。员工的收入与单位、科室收入“双脱钩”,与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质量、满意度(效果)挂钩,建立以完成任务的有效工作时间(有效工时)为主要考核依据的绩效考核。三是把握好直接与间接的关系。采用直接考核与间接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实行月度考核。

社保制度的核心内容范文第4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程;常态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6)06-0099-05

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常态化,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是一项极其重要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的关键,是要进一步解决为什么“进”和怎样“进”的问题。这就必须依据马克思主义方法论,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从理念的优化、载体的整合、方法的创新等层面,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导引和践行的常态化。

一、优化理念,强化核心价值观“三进”战略的常态化

优化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进”理念,就是要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进”,为谁“进”,“进”是为了什么以及怎么“进”等问题的思想观念的总和。理念的优劣,将直接制约和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的进程和效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不是简单为了“三进”而“三进”,而是通过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路径理念,着力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功能,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常态化的思想理念。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进”理念,是对“三进”活动的顶层设计和根本指引。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理念的根本目的,是要积极面对思想取向多元、方法途径多样的现代社会,主动适应时代变化发展的新环境,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功能。当今世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激烈,不同价值观相互碰撞、相互较量,国内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人民的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问题和矛盾日趋复杂。因此,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功能是时代的客观需要。要通过“三进”途径,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励大学生人生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重要的思想保障作用。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作用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整合多样化的思想价值观念,在多元中确立主导,在多样中取得共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功能。高等学校是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前沿阵地,也是西方以思想文化为载体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场所。面对日趋复杂的国内外环境,高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广大师生的任务更加艰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理念的优化,就是要建立一种多渠道、全方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大学生思想的新机制、新模式。

核心价值观“三进”的精髓,就在于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三进”理念的优化,关键是要深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进”和为谁而“进”的问题。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三进”就是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中的统领功能。要帮助大学生们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元主导的前提下发展多样性,引导大学生学会甄别、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学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自己,提高自身的抵抗力、辨别力和决策力,抵制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哲学批判〉а浴分兄赋觯骸拔镏柿α恐荒苡梦镏柿α坷创莼伲坏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本身。”[2](P9)

“三进”需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作用,要将其精神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贯穿于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之中。当前的关键,是要深入教书育人的具体环节之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层次进行全面优化创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功能常态化。

一是教学内容层面,要注重优化内容,凸显内核,强化引领。价值观不是物质的东西,它是人们意识世界的产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凝练的社会主义社会理想和信念,其内容概括的高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教学内容既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本身的抽象性,又要避免过多使用抽象的语言和词汇。大学生对于理论等方面知识的理解力和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如果忽视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学内容空洞抽象,难以理解,容易导致其对于学习的内容缺乏兴趣和信心。其次,教学内容要不断更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前进和发展进程中不断沉淀和积累的产物,其内容需要和社会同步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与当代社会发展同步的新鲜血液,才能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胜出,成为各路思想潮流的中流砥柱。此外,教学内容要由浅至深,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稳定性,需要教育者与被教育者能够拥有扎实牢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被教育者心目中的稳定性和可发展性,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世界多元思潮中稳步前进,代代相传。要做到这一点,教学内容必须由浅至深,难易结合,保障受教育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理解和坚定信仰。

二是教学方式层面,要优化课堂教学,注重教化结合,与时偕行。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首先就指出了教育的第一个手段,即现代化。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经济的飞速发展,外来文化的不断涌入,政治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世界观、人生观等都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要与时俱进,不能再沿用以前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而是要注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同为主体,也同为客体之间的相互联系。运用当代科学技术,网络媒介和传统媒介有机结合,打造学习和交流平台,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范围和认同程度。其次,影响为主,教为辅。作为引路人的老师,通常通过方法来教育学生,是一种从外向内的转化。而学生的改变,则需要将其内化的东西外化于实际生活,在外化过程中不断纠正习惯。观念改变人生,方法成就人生,习惯塑造人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生代的新观念,对其教育,首先就要摆正对它的认识,把握前进的方向,用最有效的方法培养良好的习惯,替代不好的习惯。

三是教学方法层面,要注重优化层次,关注差异,依次推进。价值观教育不是照本宣科,也不是简单的知识讲解。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被教育者中个体的差异和个人利益。如果教育者忽视了这一点,势必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向不好的一面,使受教育者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程的效用。首先,个体差异方面: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生群体,其智力程度和文化环境不尽相同。这就导致了其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在学生进行教育时,要注意因材施教,因族施教。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教育的有效实施。反之,则会因为教育的一致性,衡量标准的统一化,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脱离实际,不能具体化。其次,个人利益方面:不能忽视受教育者的个人利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时,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人利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之一。如果过度地拔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的个人义务,不顾受教育者的个人利益,片面要求受教育者将个人利益置于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之下,也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现偏差。在现实生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而其他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利益。我们不能保证在这个经济全球化、世界化的时代,大学生的思想不受其他思想价值观念的侵袭。所以,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向两个极端,而是要在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中,寻找平衡点,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二、整合载体,促进核心价值观“三进”途径的常态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载体,是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承载和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或信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体所运用,促使受教育者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者之间互相作用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实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的中心任务,是要使学生高度认同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完善的教育导引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导”,靠什么来“导”,必然要借助一定载体来实现。

高校应建立健全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引体系。体系应由“导”和“引”两部分组成,“导”具有载体的含义,重在疏通、导向;“引”就是带领、拉动的意思,具有方向性、目的性含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进”,需要进一步整合载体的功能,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需要,彼此构成了一个有层次的结构体系。“三进”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其教材、课堂和影响头脑的环境就是载体。这些载体同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教材”是教学过重中最为重要的载体,它是学生接受知识最为基本的途径,好的教材往往是理论体系成熟的标志,并且对理论本身具有较强的引导指向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就是要在教材的设计、编撰过程中,把我们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渗透到里面去,让教材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课堂”是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结合的方式,既要讲清原理,注重理论反思,又要注重情境融合,注重情感体验。“进学生头脑”本质就是要进入学生的心理活动和精神世界,让学生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过程中化解思想矛盾,促成矛盾转化,认知认同崇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语・述而》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3]

教材、课堂、头脑三个载体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一个有机整体。进教材是进课堂的前提,进课堂是对进教材的补充,不管是进教材还是进课堂,其目的都是为了进学生头脑。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形成一个完成的教育教学体系,贯彻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全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个导引体系是一个“三进”有机整合的系统,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立场和观点融入教材之中,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植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以此来引导学生理解、感悟、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推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与外化。

高校的“三进”必须突破的一个难点,就是社会环境中各种载体的整合。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关系的总和。”[2](P59)它无时无刻不与社会发生着联系,是不能独立于社会之外的个体。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也指出,现代载体包括“文化载体、活动载体、传媒载体和管理载体”[4]。所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系统工程中,三进的载体应通盘兼顾,应以社会、学校、家庭、学生个体以及学生群体为主体,以网络媒介为通道,以学生个体为核心,建立一个科学有序、相互影响和制约的“三进”载体结构模式,确保“三进”d体的常态化。

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在高校“三进”中也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家庭是“三进”系统工程的基础载体,学生个体首先来自于家庭,家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个传播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系统工程的起点。尽管价值观在后期仍然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但由于其长时间的熏陶与潜移默化,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引导和改变;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学生个体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家庭的价值观,因此,家庭既是出发点,也是终结点。高校本身就是“三进”系统工程的核心载体。学校通过各种方法和渠道,提供优良的学习平台和校园环境,导引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途径。从个体导引到整体影响,逐步扩大教育范围和教育效果。经过学校的教育和改变,学生进入社会这个最大的载体。同样,学生个体和群体在这里也发挥着个体影响整体的作用。但是,社会中形形的诱惑,对于还不够成熟和稳定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少数立场不够坚定者,不是走向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两个极端,就是做了风吹两边倒的墙头草。当然,其中不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将个人利益抛诸脑后,他人、集体和社会利益至上,具有高尚品格的人才。由于社会这个载体本身对于个体的道德层次方面约束性并不强,多半依靠内心的自我谴责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以及不够完备的道德准则。而个人的行为,却可以影响整个国家形象。最后,受到社会影响的个体回归家庭,将影响也带回到了起点。从目前来看,这是一个既是良性,也是恶性的循环,但如果深入挖掘,我们发现,沿着以学生个体不断发展的这条路线,在关键的环节找出问题所在,对各个载体进行整合与优化,将会使得这个循环良性互动、功能强劲。

要着力解决“三进”过程中的不良效应,就需要将各个载体进行有机整合,发挥其联动效应,让不良效果无所遁形。为此,可采用“撒网捕鱼”、舆论导向和有机转换等方式加以整合。一要撒网捕鱼。将能够把各个载体联合的网络、媒体等中介编织成联系之网。由家庭、社会、学校以及学生群体联动,拉动大网,将教育过程中的个体循序渐进,逐个击破;二要舆论导向。舆论是可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的一大武器,用之得当,可以使社会稳步前进和发展,反之,则会让整个社会动荡不安。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引舆论的发展方向,从大环境中着眼加强正面感染,传递能量。

三、建构机制,保障核心价值观“三进”运行的常态化

创新高校“三进”方法,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常态化的重要途径。作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思想信息交流的工具性中介,同志形象地把我们的任务比作是过河,把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比作是过河的桥或船,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方法是教育者在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也是社会主义核心教育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真正确立教育与被教育关系的桥梁和纽带。适宜的方法有助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形成良好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沟通、交流、引导和教育。恰当的教育方法可以将枯燥、乏味的教育内容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反映出来并渗透到教育对象的心灵世界,大大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方法可具体体现为教材编撰方法、课堂教学方法以及学生思想转化方法。通过这些方法把核心价值观本质内容渗透于教材,体现于课堂教学过程,融入到学生的思想发展过程。

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方法要适应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认同通常指主体认识和情感的一致性,是主客体通过相互作用引起主体的认知、情感、行为与一定社会要求趋于吻合的过程,是主体对客体作出的一种反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规律,就是指教育对象的价值观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规律又可以理解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过程规律,表现为理性认知、情感共鸣、思想转化、沉淀固化思想运动过程。具体表现为教育者对教育对象施加外部环境的影响,进行教育信息输入,教育对象进行心理准备,选择接受核心价值观,并经历知情意信行矛盾运动,逐渐认可、选择、适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方式方法,就应立足教育对象身心特点和思想实际,注重循序渐进过程,注重因材施教,注重润物细无声,真正把工作做到学生心坎上。

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方法要着力建构好“三进”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进”机制,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过程中,由“三进”主体、“三进”对象、“三进”目标、“三进”载体与方法等要素,按照一定方式发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动态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机制的构成要素、作用方式很多,或者说其具体机制很多,最为典型的有灌输机制、融入机制、实践机制等。

建构完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灌输机制,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灌输到教材中、课堂里以及学生的头脑,以达到学生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正如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指出的,“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6]。同理,学生自己不会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从外面向他们的头脑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意识。

建构完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三进”的融入机制,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到教材中,化于课堂教学情境中,走进学生心灵世界。换言之,“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实际、融入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接受它,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7]。

建构完善高校社会核心价值观“三进”的实践机制,就是把实践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过程的重要环节,既注重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三进”实践活动养成,又注重实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效果的检验与评价。《礼记》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我们不应该将理论仅仅停留在已有的学理化的宏大叙事和一般性的概括,更要将其深入到生动活泼的建设实践的过程与环节之中。正如指出的,“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机制的构建,最终落脚点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通过实践转化人的行为。不管是灌输机制、融入机制还是实践机制,同实践活动都具有紧密联系,因而必须大力探讨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格局的建构和发展,要把实践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的方方面面,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践行、深入践行和持续践行的整体框架[9]。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5.

[2]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36.

[4] 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00.

[5] .选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137.

[6] [前苏联]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7.

[7] 刘奇葆.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3-05(6).

社保制度的核心内容范文第5篇

2011 年 10 月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并且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代表。 优秀传统文化自然是发展它的深厚基础,也是建设它的重要支撑。 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必须完成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的双向转化过程。 一方面,从理论向心理转化,这是价值内化的过程, 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基本前提和心理基础;另一方面,价值认同向价值行为转化,这是理论践行的过程,自觉地把理论转化为实践,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实现和结果。 积淀于民族心理之中的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过程中的内化和践行都可以提供丰富的资源依托和借鉴。

一、 以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过程中的价值内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过程中的内化即实现其价值意识被人民群众主动接受和自觉认同的过程。 意识,特别是价值意识最大的特点是主体性。 人们接受一种价值观,其实质和关键在于认同这种价值观, 而这个认同过程的发生受个体原有的认知水平和价值观制约。 我们遵循这一原理发现,深深熔铸在每一个社会成员心里,有着厚重历史积淀的传统文化可以提供天然的帮助。 为此,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就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资源优势,利用民族化的内容、积淀的社会心理基础、大众化的载体为价值认同提供科学的路径, 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人民群众的情感、意志和信念,实现价值内化。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民族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民族化,即寻求与民族文化相适应的契合点, 将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结合在一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我们立足当代中国社会对马克思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经验总结, 也是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念进行批判整合的必然结果,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进行吸收和创新的理论结晶 。 例如, 传统文化中明礼、知耻等基本道德规范,为新时期以 “八荣八耻” 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基础。 其他如重义轻利、诚实守信,自强不息等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无法割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蕴含着民族化的内容, 并且这些民族化的内容已深深熔铸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 已经获得了普遍价值认同。把这些本已获得价值认同的民族化内容用传统文化的经典语录代替艰深晦涩的理论文字表述出来,用大众耳熟能详的平民话语代替逻辑的思辨表述出来,摒弃居高临下式的说教口吻、深奥晦涩的理论文字,采取民间话语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可以更好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体现的精神深刻感染群众,所凝聚的价值理念渗透到人民群众实际生活之中,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可依托的社会心理基础。 社会心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并相互影响的主体反应”,主要表现为情感、风俗、习惯、愿望、自发的信仰和信念等,体现在人们普遍的生活情绪、态度、言论和行为之中,是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积淀形成的一种社会意识。 “社会心理对人们的社会行为具有很强的诱发和导向作用”。 千百年来积淀在社会心理中的社会意识蕴含着鲜明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评判的标准, 能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文化思潮等成为大众行动的指令,对社会风气的形成、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重要任务就是促使大众的社会意识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升华, 这种升华不是对大众的社会意识否定,而是在其基础上加以整合之后的升华,并反过来引领大众。 这种整合过程包含并依赖现存的社会心理基础。 例如,可以依托大众对儒家“和”文化的心理认同,引导“和谐社会”的共同理想获得认同;依托以群体为本位的爱国主义传统价值观引导以国家利益为重、 为社会作奉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深入民心;依托“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传统道德规范修养之道引导民众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同践行。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濡染着民众的思想与心理, 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可依托的社会心理基础。

再次,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载体大众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进程不仅取决于内容和社会心理基础, 还取决于其传播载体是否具有大众性。 这就需要充分考虑群众的群体差异和接受方式,贴近他们的生活与情感。 丰富多彩的传统艺术形式例如歌舞、绘画、戏曲、文学、评书、相声等是最受群众欢迎、最易于被群众理解和接受的艺术形式。 丰富的民间艺术以其易于接受性、易于推广性、易于操作性成为大众化的传播载体。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就要积极运用这一大众化的载体,将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渗透进去,融入到群众的日常文化生活中, 让群众在享有审美愉悦的同时接受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实现“情”与“理”的统一,化被动于主动,获得大众的价值认同。 这一观点在现实中已经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例如,重庆市广泛开展“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活动,就是充分利用传统说、唱、讲、读等传统艺术形式,以群众为主体,以互动为特征,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普遍的参与性,充分激发了群众的热情,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二、 以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过程中的价值践行

中国传统社会形成过被大众自觉认可并广泛践行的核心价值观,“这就是主导中华民族文化史、 思想史两千多年的儒家文化所倡导的道德理想。 ”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核心内容,并被历代统治者宣扬、借鉴,以儒家的伦理道德来维护其政治统治,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对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正统思想教育,作为中国古代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发挥其作为社会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作用,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价值践行路径,对于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首先,行政保障制度化。 构建有效的保障机制,以制度化的形式保障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古代促进核心价值观践行的行政保障机制之一,就是借助政权的力量,通过行政制度来褒善惩恶、激扬风化,敦率人伦、上行下效、醇化民风, 形成一整套的运行和保障机制敦促道德认同走向道德践行。 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落实到具体制度和政策规定之中,纳入测评标准,通过建立与完善各类评优和奖惩制度, 使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求的行为得到鼓励, 使各种违主义核心价值要求的行为受到抵制。“言传身教” 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规律。 作为共产党员、领导干部, 更要成为实践和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带头人。 党员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仅靠学习教育是不够的,必须作出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即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党员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规范和考核机制,并且与政绩考核挂钩。 通过制度促使党员干部带头学习践行核心价值观,为群众作出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