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体育健康教育

大学生体育健康教育

大学生体育健康教育

大学生体育健康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大学体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现状 教育措施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我国大学生中的大多数都属心理健康者,但也有约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据天津市的统计,在该市5万名大学生中,约有16%以上的学生分别患有恐怖症、焦虑症、多疑病症、强迫症、抑郁症和情感危险等。《人民日报》1989年8月15日报道杭州市《大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和对策研究》的结果,在2961名大学生中,16.79%的存在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健康不良者有增多趋势。从对我院一、二年级4000名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来看,18%有心理障碍,69.8%有心理问题。

目前,心理健康不良已成为大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据北京市16所大学的调查,因心理疾病休学、退学人数分别占因病休学、退学人数的37.9%和64.4%。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的同时,还应特别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让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标准有一理性认识

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充分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使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心理水平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能针对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调整。结合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表现在:

2.1正常的认识能力

正常的认识能力如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记忆力,良好的思考力,以及既稳定又能随任务而转移且善于分配的注意力等。认识能力首先表现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以,正常与否可参考其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如何。但是,不能认为学习不好的人其认识能力都不正常,因为这同经验和基础知识有关。

2.2稳定的情绪

就情绪的整体而言心情愉快,情绪稳定,反应适度心理健康的人积极情绪如愉快、满意、高兴、欣慰、欢乐等占优势,身心处于积极向上的、充满希望的乐观状态。如果经常笼罩于消极情绪中,忧愁、焦虑、苦闷、恐惧、悲伤而不能自拔,闷闷不乐,行动无力,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同样,情绪稳定和反应适度也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

2.3优良的意志品质

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有明确合理的学习和生活目的,并有达到目的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行动,其行为表现出果断、坚韧、自制和毅力。自制和坚韧能表现出其心理健康的程度。克制自己的不良欲望,不受有害刺激诱惑,遵纪守法,勇于克服坏习惯,戒除不良嗜好等,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做得到。

2.4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在学习生活中,表现为乐意与同学和老师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自己的知心朋友,客观地评价他人和自己,喜人之喜,忧人之忧。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2.5健全的人格

健全的人格可视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因素。所谓健全人格,是指心理和行为和谐统一的人格。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包括:人格结构要素无明显的缺陷与偏差;具有清醒而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会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自己人格的核心,并以此有效地支配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有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持征,如果一个大学生无端怀疑别的同学在讥笑他,不论别人怎样解释,他都固执己见,这就是人格上的一种偏执,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2.6合理的行为

心理健康与否,总要直接间接地表现在行为上。因此,合理的行为就是健康心理的体现。以上标准,应视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其间有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关系。学生可针对有缺陷的方面,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加强自身修养,以达到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

3.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高校体育教育应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

3.1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目前,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重视程度还不够,因而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各级领导、组织必须慎重对待并加以研究,以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并使他们能保持健康的发展。其中,要制订符合我国情况的指标体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恰如其分的估计,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2高校开展心理咨询,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身体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使之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心理健康。心理咨询活动目前在社会上已有开展,有些高校也已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咨询活动,但是尚不普及,这就使得许多学生有问题只能闷在心里,长此下去,就极容易造成学生产生心理障碍。

3.3采取有效方式,加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从根本上促进和发展其心理健康。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已经或正在形成,此时对他们进行积极健康的引导,对于他们形成正确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正确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能支配学生的行为规范,进而使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3.4加强体育课和丰富各种课外文娱活动,使学生有健康的身体,为健康的心理提供稳固的物质基础。加强体育活动锻炼,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形态的发育,改善人体机能,提高运动能力,并对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形成优良的性格特征起到积极作用。由于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身体运动而实现的,因此,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加强体育课和学生的群体活动,并配以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使他们通过体育锻炼,为自己的心理健康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峰.高校体育课中的健康教育初探.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02).

[2]闫建端.谈高校体育课学生的心理负荷.宁夏医学院学报,1998,(03).

[3]张耀光.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04,(S1).

大学生体育健康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大学生心理健康;作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42-0161-01

目前,很多高校已在体育教学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取得一些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还不能充分发挥大学体育教学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大学体育教学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已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议题。

1大学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1)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相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等特点。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2)强化大学生的自信心。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运动的内容、难度、达到目的以及与其他运动个体的接触,就会不可避免地对自己的行为、形象、能力等进行自我评价。这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养成克服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同时,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其选择的内容绝大多数是根据自我兴趣和能力进行的,他们一般都能很好地胜任其运动的内容,从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使大学生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体育锻炼能带来流畅的情绪体验,这是一种理想的内部情绪体验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们能忘我地投入到运动中,并产生来自于活动过程本身的直接兴趣和享受,这是一种在学习、工作、交际中所无法产生的情绪状态。体育锻炼中从事每一项运动都要求运动者对外界事物做出迅速准确的判断与感知,从而快速协调自己的身体以保证动作的完成,从事长期的运动能促进人的知觉能力的发展,提高人的反应速度和知觉判断能力,使人变得敏捷、灵活。

4)能预防和治疗大学生心理疾病。焦虑和抑郁是大学生最长遇到的情绪困扰。1990年诺瑟等人的研究表明,一次性活动和长期的身体锻炼均能有效地降低抑郁;身体锻炼既可降低特质性抑郁,也可降低状态性抑郁。身体锻炼既可降低正常人的抑郁,也可降低精神病患者的抑郁。如果体育锻炼与心理治疗相结合更能有效地降低抑郁。

5)陶冶情操,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往往具有较好的审美情趣,能够在生活中时时处处发现美,享受美。体育教学中就蕴藏着大量的美学因素,一次漂亮的投篮、一记强劲的射门、一次成功的过杆飞越、一段优美流畅的舞蹈、一趟纯熟的武术套路等,都能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和成功的喜悦。这是因为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能够遵循力量、速度、灵敏、柔韧、节律等特有的要求,而且还能运用和谐、对称、统一、节奏和造型等形式美的法则,做到造型优美、技巧娴熟、柔中有刚、动作舒展而有节奏,使学生沉浸在力与美、乐与舞的熏陶之中,获得美的享受,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观,提高其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

2大学体育教学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途径与策略

体育教学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兴趣、情感、动机、意志、性格、习惯和灵感等非智力因素,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正是提高综合心理素质的有有效手段。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应努力寻找教学契机,创造教学环境,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全发展的人。

1)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理性认识。体育理论课一直是学校体育教学的薄弱环节,高校应该给予一定的重视。通过体育理论课的方式讲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让学生了解真正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三者缺一不可。其中,身体健康是其他两个方面的物质基础,心理健康能使生理健康产生更大的价值。同时,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理解健康的影响因素,掌握心理健康的保健方法,使学生能及时而恰当地调节自己的心态,并鼓励学生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在运动中寻求快乐,陶冶情操。

2)调整和创新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师生情感。现代的体育教学不仅是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传递过程,而且也是一种师生情感的互动交流过程。知识、技能和情感在师生之间的双向流动,可以导致师生双方思想的共鸣。教师要抓住体育教学过程的这个特点,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用爱护他们的情感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用生动的讲解、规范的动作演示和丰富的肢体语言来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只有采用新颖、实用、丰富的体育教学内容,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不断的获得新的体育知识、技能。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心理要求,要突出一个“新”字,因为新异事物可以引起学生的探究反射,便于学生对体育知识、技能产生更高水平的定向。

3)以学生为主体,丰富教学形式。作为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要研究学生的身体状况、运动技能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更要研究学生的心理,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规律,使学生的身心融入到体育教学和学校体育活动中。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应着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本身发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教学活动。因此,在安排体育教学计划时,要选择适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运动项目。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和体能都处在增长期,骨骼和肌肉尚在发育之中,对学生要开展多种体育项目练习,运动量逐渐增大,避免对身体造成过大的生理负担。青少年男、女生在体力、生理特点上有着显著的差异。因此,体育项目、锻炼时间、练习强度和进度的安排都应合理安排。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创造宽松环境,营造良好氛围,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如采用教学比赛、教学评比、活动性游戏及音乐伴奏等教学形式,并在学生情绪高涨时,有意识地加大运动量及运动强度,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会提高教学质量。

4)发掘体育项目的内在特质,引导学生领悟体育活动的内涵。不同的体育项目都有不同的特质。比如长跑比赛中的奋勇向前,击剑运动中的全神专注,乒乓运动中的快、灵、变乃至滑板、攀岩运动中的刺激和趣味等都将各自的魅力鲜活展现。教师在教授基本的体育技能和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发掘它的内在特点并引导学生有意识的思考和学习,使学生不但能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体育项目的独特特质,而且能从各个不同特点的体育运动中领悟到超出体育运动本身更深刻的人文内涵。

5)注重快乐体育教学。快乐教育目标是给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更具内涵的心理环境,更好激发学生各种兴趣爱好,提高心理品位,发展自己特长。体育运动是一项锻炼身体与锻炼心理品位的有效形式,体育运动可使学生心理得到较好改善。神经心理实验研究表明,当人体进入运动状态时,大脑主管情感的右半球立即兴奋起来,参加者会进入一种愉悦氛围中,体会到成功的。在体育教学时,体育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创新意识、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公平竞争、遵纪守法的美德。这样,学生自然而然的就会快乐地融入体育运动会中。

参考文献

[1]朱松梅.浅析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体育世界,学术,2008,10.

[2]宋衡.如何利用体育优势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1(28)-11.

[3]梁建南.浅谈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今日南国,2008,7.

大学生体育健康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健康;大学生体育教育;大学生健康教育

        健康是一种动态平衡。健康就是一种平衡的状态:均衡地输入和输出能量和物质。世界卫生组织的章程给健康如下的定义:"健康是一种完全的、生理上的,心理上的和社会关系上的良好状态,不仅仅意味者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另外一个在欧洲被广泛引用的健康的定义出自著名医药社会学家帕松斯(parsons),他认为:健康是一个个体,及其成功扮演的社会角色,完成自己的社会分工能力的最理想状态。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会受到身体,社会,情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例如基因,饮食,自然环境,生活质量,体育锻炼,睡眠,精神状态,社会关系,工作待遇,以及关爱,自信心,社会安全感等。在这些因素中,除了基因对健康的影响不能改变外,其他因素的影响都可以通过作为个人和社会的调节来改善或加强。

        中国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系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健身意识形成、健身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大学生的身体和心里还不成熟,尤其是现代社会中,大学生面临着来自学习,就业,竞争,家庭,情感等多方面的压力,身心健康极容易受到影响。尤其是心理健康方面,中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实在令人堪忧,妒忌心强,承受压力能力差,高校自杀率上升,生理方面,过早停止生长,高度近视,骨骼变形,抵抗力差,种种现象都说明,中国大学生的健康教育状况急待改善。尤其是sars疫情过后,关于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健康教育话题更是频频出现在各个学术刊物里。在许多学术论述中,许多学者都把在高校增设健康教育课程,设立心理咨询站,以更好的宣传身体以及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对于这样的观点,笔者认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宣传固然重要,但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健康状况还是要从改善体育教育,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开始。

        一、完善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健康教育的意义

        运动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是一个古老而有年轻的话题,不管是东方的智慧还是西方的哲学,都反复阐述了运动的重要性,"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动也。";"生命在于运动",大家对诸如此类的名言更是耳熟能详,事实上,大多数人从事体育运动正是出于对个人健康地考虑。

        体育锻炼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帮助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强身健体,提高身体抵抗力

        在运动过程中,全身肌肉,骨骼,关节,韧带和内脏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除此以外,日常生活中很少用到的肌肉群,例如肩背部肌肉,可以在体育锻炼中得到适当的运动,这对于提高肌肉群,骨骼和关节的协调性非常有帮助。培养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学生身体抵抗力是预防疾病最有效的途径。

        2.正确认识自己,帮助大学生进行定位

        大学生应该是整个社会思想和肌体最活跃的群体,正确认识自己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大舞台的第一步。正确认识自己的第一步,就是认识自己的身体及其机能,因为身体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工作以及生活质量的好坏。 

对于即将进入社会,面临多方面压力的大学生来说,学会正确认识和调节自己的身体和心理,正确给自己定位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改善自己的缺点,把自己塑造成为更加优秀,更能够适应竞争机制的新一代人才。

        3.增进学生的团结和集体荣誉感

        体育运动可以增加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在运动中,人们可以互相了解,增强交流合默契,团体运动中队友之间的配合和团队精神经常是比赛的关键。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体育运动扩大自己的交际圈,融入集体。

        总之,运动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有巨大的帮助。

        二、中德两国大学生体育教育现状比较

        目前中国大学生的运动积极性非常令人担忧。根据实证性调查的结果,中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比例相当低,只有32%的大学生有锻炼身体的习惯,而另外68%的学生几乎不做任何体育锻炼。在参加运动的大学生里,女生的比例大大低于男生。而且中国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大多出于对于某项运动的爱好,并没有更深入的主客观方面的原因。这与国外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形成强烈对比,在德国某些大学,有规律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比例竟高达79%,85%的男大学生和72%的女大学生坚持体育锻炼。推动德国学生锻炼身体的原因主要有:

        通过上面的表格我们可以看出,德国大学生在参与运动的热情来自于对体育运动的了解,这与当地全民健身的普及,物质条件的丰富以及中小学理论与时间并重的体育教学当然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其决定性因素的还是大学与整个社会对于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关注。德国大学一般是综合性大学,没有校园,不同的科系分布在城市个个角落,但是大学一定会有一个对学生免费开放的体育中心,每个学期开始学生们都可以报名参加自己喜爱的运动课程,课程的内容非常丰富多彩,从巴洛克时代舞蹈到中国功夫应有尽有,老师则主要由体育专业的高年级学生担任。这为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提供了有利的氛围和物质条件。

        三、关于加强我国大学生体育教育的若干建议

        而中国大学生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有,没有体育锻炼伙伴,没有科学的指导,没有场地,没有时间,甚至怕脏怕累怕出汗。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自然不能从物质方面和发达国家相媲美,但是我们也可以根据自身现有的条件尽可能的鼓励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为大学生提供体育锻炼的机会,同时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给予科学的指导。笔者根据国内外大学体育教育的经验,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利用高校互联网,普及体育常识2.鼓励学生成立各种体育社团,并对社团活动予以指导3.提供符合当代学生兴趣的体育课程4.免费开放体育场地

参考文献

[1]丁英娈,耿涛. 开展大学生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身心水平[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体育版).第5卷第2期,2003年6月

[2]kuepper,doris. 运动与健康(sport  und gesundheit)[m],卡尔·霍夫曼出版社.1991

[3]刘志军. 创新大学生健康教育理念[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8卷第3期.2005年3月.

[4]林志英. 加强大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4月.第20卷第2期.

大学生体育健康教育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健康,大学生,高校

体育教学是以学生身体锻炼为主要形式,以提高身体素质为主要目的。但是,我们所追求的素质教育是以学生身心协调,健康发展为学生身体素质的核心,诚如约翰·格霄所言,“身体的健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的健康。”所以脱离了心理的健康,仅有肢体的发达是远远不够的。目前为止,在大学体育教育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以及有效地促进作用,只有在少数的人群中得到了一定的肯定。大学生普遍处在19~25岁的年龄段,学习压力较中小学生轻,拥有更多课余时间可供支配,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热衷于新鲜事物的特点。因此,我们更应该在大学这个群体中把充足的课余时间利用在体育教学中去实践对心理健康的促进。

2、体育教学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重要作用

2.1体育锻炼能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

体育锻炼能带来流畅的情绪体验这是一种理想的内部情绪体验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们能忘我地投入到运动中,并产生来自于活动过程本身的直接兴趣和享受,这是一种在学习、工作、交际中所无法产生的情绪状态。体育锻炼中从事每一项运动都要求运动者对外界事物做出迅速准确的判断与感知,从而快速协调自己的身体以保证动作的完成,从事长期的运动能促进人的知觉能力的发展,提高人的反应速度和知觉判断能力,使人变得敏捷、灵活。

2.2体育锻炼能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

焦虑和抑郁是学生遇到的几种最为常见的情绪困扰,1990年诺瑟等人的研究表明,一次性活动和长期的身体锻炼均能有效地降低抑郁。身体锻炼既可降低特质性抑郁,也可降低态性抑郁;身体锻炼既可降低正常的抑郁,也可降低精神病患者的抑郁。有氧练习(低强度、长时间)和无氧练习(高强度、短时间)均可降低抑郁。

2.3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对挫折的忍耐力,塑造健康的心理

在体育教学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学生要付出不断的努力,并且要克服包括诸如天气、场地、动作等客观困难和畏惧、胆怯心理、疲劳等主观困难。在不断训练和克服主客观困难的过程中,学生的某些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就在练习的过程中得到了相应的磨炼与升华,增强了面对挫折时的忍耐力,提高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2.4宣泄情绪,缓解压力,消除疲劳

疲劳是一种综合性症状,不但与人的生理有关,而且也与人的心理因素有关。若一个人的情绪低落,时常会出现焦虑、抑郁、孤独、敌对、恐惧的心理,而且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会很容易产生疲劳。显然,这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这个时候,或许需要打一场篮球或踢一场足球或绕着操场跑的大汗淋漓……或许这样以后就会好些,这在某种程度上运用了心理学中的转移情绪的方法缓解了紧张的心情。在一定强度的体育锻炼中宣泄情绪,缓解压力,消除疲劳,使大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

2.5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不断完善自我

所谓的自我是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思想和情感等的整体评价。据相关研究证明,肌肉力量与身体自尊、情绪稳定性、外向性格和自信心呈正相关,并且加强力量训练会使个体的自我意识显著增强,强烈的实践性是体育教学的突出特点之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很强,大家懂得只有通过自身主动自觉的活动,才能获得相应的回报,而且这种回报是直接和有效的,进而体验到运动的乐趣,不断地完善自我。

2.6调整、治疗心理问题

体育教学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许多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运用自我鼓励、自我命令、自我说服等方法,使其消极压抑情绪得以消除,进而激发其内心热情,保持心理平衡,从而对已经出现的某些心理问题进行积极有效的调整和治疗。目前,体育锻炼被公认为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3、高校体育教学促进心理健康的途径

3.1从制度层面上加以重视

建立将体育教学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相统一的体育课程教学体系,确定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身体和技能的教育,还应包括心理健康的教育,担负起培养能够适应现代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健康和谐的现代文明人的重任。应编写一套系统的高校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的教学用书,以适应体育师资的培养和教师备课需要,并将心理测量和心理调查与体育教学改革和科研相结合。并且在体育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估时,都应把学生心理健康考虑进去,在体育理论课中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理性认识。

3.2 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体育教师要切实了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因人而异地确定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把心理训练贯穿于教学中,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地给大学生施加心理影响,使其经受胜利、失败、挫折、磨难等考验,以提高其心理承受力和自我调控的能力。在教学中,通过一定的措施增强其自信心,磨练其意志品质,促进其个性的全面发展。同时,要充分信任和尊重学生,为培养和强化其自主意识提供更多的自由空间,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求胜欲,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并且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运动项目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3.3 提高体育教师的素养和心理健康水平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对于教学过程极为重要,若一个教师心理健康、情绪稳定,在教学中也并将起到积极作用。心理健康的体育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修养和师德修养,有较强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能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能真诚地接纳学生,理解与尊重学生,创设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素养,提高体育教师自身心理健康,具备教育心理学专业知识,懂得心理辅导技巧和方法的体育教师队伍,既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充分发挥体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独特功能的重要保证。

4、结论

体育教学对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有独到之处,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高校体育教学中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调控,可以达到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高校体育老师在体育教学中若能尊重、理解、信任大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理解的人际交往环境,从而使大学生各种异常心理及相应行为得到一定的预防,促进大学生逐步形成完善的人格,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体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这其中必然包括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职能,体育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王荣.高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

[3]徐志刚.论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03.

[4]房 杰·高校体育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

[5]王 皓·论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

大学生体育健康教育范文第5篇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方法、一种技术,更代表着一种思想、一种理念。心理健康教育已然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绝大多数高校都设立了心理辅导机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能够覆盖全体大学生的通识教育。高校借助自身各方面的资源优势,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此外,心理健康教育已延伸至学生家庭,学校与家长建立起广泛密切的联系,培养家长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与此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扩展到社会,积极寻求社会支持,加强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的合作,从而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互相结合的网络系统,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全社会关心、支持的工作。在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的背景下,政府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向着科学化发展的道路上扮演着管理者、监督者、指导者等多重角色。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心理基础的重任也理所当然落到了政府身上。政府能不能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政策制定、执行、监督、管理、评比等环节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助推心理健康教育向着更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成为未来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关键。因此,可以由学校、社会组织、企业等联合起来对政府相关行为进行评价,以促进政府更好地作为或不作为,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性发展,建立起良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心理基础。

2对学校评价,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模式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都十分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相继颁布的一系列相关文件中一次又一次地对高校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行政色彩日渐浓厚。然而,国家政策导向与各地、各高校贯彻落实之间存在明显的脱节现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规模和深度不够,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浮于面上,缺乏明确、具体而有效的举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机构、人员、经费无法得到切实落实,使得这项工作难以扩大规模、提高质量。有些高校存在着心理健康教育定位不准,重视个别学生的咨询诊治而轻视普遍防治与引导。这种做法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发挥,同时还给学生留下了“凡是心理咨询的人都有心理疾病”的错误印象,使一些大学生在出现心理困惑时不敢及时咨询,使一些人误认为高校心理咨询的对象只是存在心理障碍、人格缺陷的异常大学生,而与多数心理健康但面临着成长与成才、情感与事业、日常生活事件的处理等诸多问题的大学生无关,致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范围受很大局限,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发挥。因此,政府、企业、教师、学生等学校教育的相关利益者共同对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协商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理念和有效模式,及时发现、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问题,促使学校、教师和学生不断改进,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活动和学习活动,对于提高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更好地为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服务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如此,才能够不断促使高校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理念和有效模式,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3对教师评价,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性和科学化

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是决定整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性的核心和要素。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把心理健康教育视作一种职业、一种行业、一种专业。但是,目前部分高校存在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隶属关系不明确,工作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导致受过心理专业训练的人员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加之职称不明确、工作报酬低,使得有限的心理教育师资流失。从总体上看,高校从事心理咨询和辅导的人员以兼职居多,专职人员少。其中大部分人员经过短期培训后上岗,缺乏系统的专业训练,很多没有扎实的心理学知识、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不熟悉心理测试和心理辅导方法与内容,对大学生存在的问题归因不准,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有一些心理学专业毕业的人员,由于缺乏工作经验或因个人素质和修养问题,并不适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鉴于此,必须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配备、师资结构、培养培训,教师的职业素质、教学技能、身心素质等方面系统地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评价,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形成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的分析和反思,促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各项技能。这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和职业化,进而才能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向着科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4对学生评价,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