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变更作业管理制度

变更作业管理制度

变更作业管理制度

变更作业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公司治理;内部监督;高管变更;盈余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17(2015)03-0066-06

一、引言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是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一根重要导火索,历来是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作为盈余管理重要诱因之一的高管变更①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企业的内部监督主要指股东通过董事会、监事会以及股东大会对高管层的行为进行监督,构建“三会”对“一层”的有效监督机制可以缓解高管变更时的不良行为。我们所关注的是,在我国当前制度背景下,高管变更是否带来了严重的盈余管理行为、“三会”的监督能否有效抑制这种不良行为。本文主要从董事会、监事会以及股东大会三个角度来阐述内部监督的作用。内部监督机制各主体作用不同,有必要进行区分,独立探究不同监督主体对于高管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这样更利于发现内部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为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高信息质量提供经验证据。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高管变更与盈余管理

关于高管变更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成果颇丰,早在1973年,Moore的研究即发现,任命新CEO的企业比其它企业更倾向于减少收益[1];Murphy和Zimmerman(1992)研究发现,在业绩较差的企业,新任高管会操纵研发费用、广告费、资本性支出以及其他应计项目,借此进行利润大清洗[2]。对新任高管而言,为了有机会从企业获得足够利益,在任期之初尤其是变更当期,其对货币薪酬的狂热追求可能成效并不大,相反最重要的任务无疑是获取董事会信任以提升自己的声誉并确保自己的“职业安全”,只有职位得到保障,才有可能获得后续丰厚的利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新任高管通常会在变更当期通过调减收益进行负向盈余管理。基于此,提出假设:

H1:在控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高管变更会为企业带来较为严重的负向盈余管理行为。

(二)董事会监督与盈余管理

董事会监督作为企业内部监督机制的核心,对于管理层负有直接的监督责任,有义务对新任高管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制约,以保证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保障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本文主要从规模、激励性以及审计委员会专业性三个角度来考察董事会的监督作用。

董事会中人数的多少确实会影响董事会的运行,我国相关法律也对此作了规定。然而,到底保持多大规模董事会才能使其发挥有效监督作用,相关研究结论不一。本文认为在高管变更当期,基于抑制新任高管盈余管理的目的,大规模的董事会可能作用更大,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得到解释:(1)大规模的董事会拥有的知识和经验多样化且更有价值,拥有更多专业性的人才,在抑制盈余管理、监督企业财务活动等方面可能更加有效;(2)董事会规模越大,涉及利益更广泛,使得对董事会的控制变得艰难,新任管理者对董事会的影响也将因董事会规模的增大而弱化,从而使得董事会成员能够不受干扰地行使监督权。基于此,提出假设:

H2a:在控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董事会规模越大,越能够抑制因高管变更所带来的盈余管理行为。

董事会激励性是影响董事会监管作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通常来说,董事会持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董事会的激励性。根据Vroom期望理论可知,一种行为倾向的强度取决于个体对于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结果的期望以及该结果的吸引力,运用到董事会的具体环境下就是,当董事会成员认为努力行使监督职能能够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绩效,并能据此从企业获利时,他们就会受到激励进而付出更大的努力去行使监督职权。作为理性有限的“经济人”,董事会成员持有一定的股份,使得董事会成员的利益同企业的经营状况挂钩,董事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将会有更大的动力去行使监督权,以期制约管理层的不当行为而提高企业绩效,从而使自己获利。基于此,提出假设:

H2b:在控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董事会持股比例越高,越能抑制因高管变更所带来的盈余管理行为。

审计委员会作为董事会中为提高治理水平而安排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改善董事会治理效率、发挥董事会治理作用以及提高信息质量作用重大[3]。通常来说,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监督企业财务报告过程,防止管理层粉饰舞弊。鉴于此,保持审计委员会专业性(用审计委员会中财务背景董事比例来反映)就非常有必要,我国相关法令②也对此作出了规定,即审计委员会中至少有一人要具备财务或类似专业背景,审计委员会中财务背景董事的作用不容忽视。周兰(2010)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中财务专家的比例越多,审计委员会越有能力监督财务报告过程,并促使审计委员会提高监督效率[4];通常来说,拥有财务背景的董事比普通董事具备更多先进的财务和会计知识,能够更好的理解和监督财务报告过程,密切监督管理层行为,发现企业财务漏洞,针对企业财务状况发表专业性意见;且财务背景董事通常具有较高的社会声誉,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声誉损失成本,财务背景董事通常都能够勤勉的行使监督职责。对新任高管而言,财务背景董事的存在将对其产生强烈的威慑作用,在财务专家面前,新任高管基于“自利”动机的机会主义行为必然无所遁形,并极可能因盈余管理等行为的实施而面临职业风险,迫于此压力,新任高管的不良行为理应有所收敛。基于此,提出假设:

H2c:在控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审计委员会专业性越强,越能抑制高管变更所带来的盈余管理行为。

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15年第3期2015年第3期(总第195期)陈共荣,王慧等:内部监督对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研究基于高管变更的视角

(三)监事会监督与盈余管理

监事会作为企业内部专门的监督机构,对管理层负有重要的监督责任,有效的监事会监督对于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抑制盈余管理行为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从规模、激励性以及勤勉度三个角度来考察监事会的监督作用。

同董事会一样,大规模的监事会通常能够吸纳更多经验丰富且专业知识渊博的监事,能够投入更多精力对管理层进行监督,且监事会规模越大,涉及的利益更广泛,监事同管理层合谋的概率将极大降低,使监事能够不受干扰的行使监督权,因而能够在抑制盈余管理以及监督企业财务活动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能够有力抑制管理层的不合理行为。基于此,提出假设:

H3a:在控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监事会规模越大,越能抑制因高管变更所带来的盈余管理行为。

同董事会一样,监事会激励性也是影响监事会职能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给予监事会成员一定股份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监事会的激励性,监事持股有利于激发其监督的积极性,增强监事的受托责任。卿石松(2008)研究表明,监事持股比例越大,监事就越发有动力监督董事及管理层的行为,从而能够减少成本,提升企业绩效[5];监事会成员持有一定股份,为监事会成员提供了更好的激励,而提高对监督者的激励是一种降低监督者与管理层合谋的有效方法。可以预见,通过增加持股等激励手段,使监事的个人利益同企业整体利益挂钩,为了收获最大化的个人利益,监事首先需以充足的积极性监督企业运行以实现最大化的企业整体利益,受到激励越大,个人利益同企业整体利益联系越紧密,从而越能发挥其监督作用。基于此,提出假设:

H3b:在控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监事会持股比例越高,越能抑制因高管变更所带来的盈余管理行为。

监事会会议通常被认为是监事会勤勉度的替代变量,是监事会成员进行沟通以及监督管理者的有效途径,通常来说,经常召集会议的监事会责任心更强、更为活跃,且企业的重大决策通常需要通过会议来议定。会议频繁说明监事愿意给予企业更多关注,商讨企业发展大计,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包括盈余管理在内的诸多问题,从而可能带来企业整体状况的改善。监事会会议频繁,表明监事会成员积极沟通并参与企业决策,是企业治理水平提高的表现,将有利于监督管理层的不利行为。基于此,提出假设:

H3c:在控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监事会活动频率越高,越能抑制高管变更所带来的盈余管理行为。

(四)股东大会监督与盈余管理

股东大会作为股东对企业进行内部监督的基本形式,同时也是公司治理中最重要的制度安排之一。然而随着企业的发展,两权分离程度的加深,股东大会的权力不断削弱,使得股东大会的存在通常虚于形式,沦落为货真价实的“橡皮图章”,真正能够起作用的反倒是其背后的股权结构[6],从股权结构的角度进行探究显得更有意义。本文主要从第二至五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的制衡角度来探究股权结构对高管变更所带来的盈余管理的影响。

股权结构是企业所有者关系最直观的反映,是内部监督机制形成的基础,它决定着企业重大决策的制定,影响着对管理层的监督。有研究表明多个大股东制衡的存在对于提高企业价值以及保护中小投资者作用重大。通常来说,当大股东持股比例过多,股权过于集中时,大股东可能凭借其控制地位来掠夺中小股东的利益,尤其在高管变更当期,考虑到新任高管通常由第一大股东所指派[7],为了在未来显示更好的业绩,第一大股东可能还会同新任高管勾结,共同实施盈余管理行为,使得第一大股东丧失应有的监督作用。然而,相对于第一大股东来说,其他大股东(本文特指第二~五大股东)持股比例相对要小很多,通常没有特别强烈的动机同管理层勾结以期获取控制权私利,因此,在极大程度上起着监督制衡的作用。若是股权相对分散而非集中于一方,多个大股东之间能够相互制衡,彼此之间利益牵制,其他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能够有更好的监督,此举使得第一大股东主导的不良行为将难以施展。基于此,提出假设:

H4:在控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第二至五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的制衡度越大,越能抑制因高管变更所带来的盈余管理行为。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0~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研究样本,并做如下筛选:(1)剔除金融保险类企业;(2)剔除ST、*ST等财务异常企业;(3)剔除数据缺失、信息不全的企业;(4)剔除发生董事长变更的企业。最终获得6705个样本,其中发生了高管变更的样本为1080个。所使用的审计委员会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其他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使用SPSS17.0软件。

(二)盈余管理的测量方法

本文采用修正的截面Jones模型来估计公司的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1)用式(1)分行业分年度进行回归,获取行业特征参数α1,α2,α3的估计值1,2,3。

TAit/Ait-1=α1(1/Ait-1)+α2(ΔREVit/Ait-1)+

α3(PPEit/Ait-1)+εit(1)

其中:TAit是i公司在第t年包含线下项目的总应计利润,即TAit=净利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Ait-1是i公司在第t-1年的总资产;ΔREVit是i公司在第t年的营业收入变化额;PPEit是i公司在第t年的固定资产净额;εit是回归方程的残差。

(2)将式(1)估计出的行业特征参数1,2,3代入式(2)以求得非操纵性应计利润。

NDAit=1(1/Ait-1)+2[(ΔREVit-

ΔRECit)/Ait-1]+3(PPEit/Ait-1)(2)

其中:NDAit是i公司在第t年的非操纵性应计利润;ΔRECit是i公司在第t年的应收账款变化额;其他变量的定义同式(1)。

(3)用式(3)计算操纵性应计利润DAit。

DAit=TAit/Ait-1-NDAit; (3)

其中各变量的定义同(1)、(2)式。

(三)回归模型及变量定义

首先,为了检验高管变更时的盈余管理行为,构建了模型(I):

DAit=β0+β1TO+β2Lna+β3Lev+

β4Roa+β5Grow+εit;(I)

其次,为了检验董事会、监事会以及股权结构对高管变更所带来的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督作用,构建了模型(Ⅱ)、(Ⅲ)和(Ⅳ):

DAit=β0+β1TO+β2Bs+β3Bsh+β4Acp+

β5TO×Bs+β6TO×Bsh+β7TO×Acp+

β8CONTROL+εit(Ⅱ)

DAit=β0+β1TO+β2Ss+β3Ssh+β4Sm+

β5TO×Ss+β6TO×Ssh+β7TO×Sm+

β8CONTROL+εit(Ⅲ)

DAit=β0+β1TO+β2Bhb+

β3TO×Bhb+β4CONTROL+εit(Ⅳ)

模型(Ⅰ)、(Ⅱ)、(Ⅲ)和(Ⅳ)中,DAit为被解释变量,代表企业盈余管理水平,采用修正的截面Jones模型计算出的操纵性应计利润来表示,CONTROL表示各控制变量,模型中各变量的具体定义如表1所示。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分析

表2为本文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DA最大值为1.3931,最小值为-0.8643,正负向的盈余管理皆存在。董事会规模最小值为4,最大值为18,监事会规模最小为3,最大为13,符合企业对于董监事会人数的要求;董事会持股比例均值为0.1148,监事会持股比例均值为0.0031,说明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监管者的持股比例普遍偏低,针对监管者的股权激励有待完善。审计委员会专业性指标最大为1.0000,最小为0.0000,公司间差别较大,但总体均值为0.9360,说明总体来看财务背景董事在监事会中占主导地位。

水平上显著负相关,变量Bs、Bsh以及Sm与DA在5%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说明董事会规模越大,董事会持股比例越高,监事会会议次数越多,盈余管理行为越能被弱化。其他各变量之间均有一定的关联性,但相关系数较小,说明模型存在多重共线性的可能性较小,进一步VIF检测结果证实模型不存在共线性问题。

(二)回归结果分析

本文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结合前文所列模型来检验已提出的假设,探究各个解释变量及控制变量对被解释变量DA的影响,相关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第(1)列为全样本回归结果,从中可见TO与DA在5%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说明高管变更当年,新任高管基于自利目的,会进行调减收益的负向盈余管理行为,支持了假设H1。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显示,企业规模、企业绩效以及企业偿债能力同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这可能是因为规模大的企业以及具有良好业绩的企业可能会受到更多关注,进行负向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较小,而资产负债率较高的企业可能会受到债权人的监督,往往会选择正向的盈余管理;企业成长性同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可能是因为成长较快的企业盈利不平稳,波动较大,为了减轻这种波动带来的影响,管理层会选择通过负向的盈余管理平滑利润。

第(2)列为董事会对高管变更时的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TO×Bs项系数为正,且在5%水平上显著,说明董事会人数越多,可能吸纳的专业人士越多,越能针对管理层的不良行为出谋划策,极大的削弱了高管变更所带来的负向盈余管理行为,支持假设H2a。TO×Bsh项系数为正,且在5%水平上显著,说明董事会持股比例越高,高管变更时的负向盈余管理行为越能得到抑制,也证实了增强对监督者的激励将是促使其积极行使监督职权的有效有段,支持假设H2b。TO×Acp项系数为正,且在5%水平上显著,说明财务背景董事可能凭借其专业性以及声誉威望在董事会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准确识别企业财务活动,对管理者的威慑作用不容小觑,也因而能够有效弱化新任高管主导的盈余管理行为,支持假设H2c。

第(3)列为监事会对高管变更时的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Ss、Ssh与TO的交叉项对DA呈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未能证实假设H3a和H3b,说明监事会人数以及对于监事会人员的激励并没有体现出应有的积极效应,这可能与我国监事会制度不太健全紧密相关,对于此二者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掘和探讨。TO×Sm项系数为正,且在1%水平上高度显著,说明监事依然能通过召集会议来行使其监督职权,通过会议解决诸多问题,会议频繁说明监事愿意给企业投入较多关注并花较多的时间监督企业活动,高管的盈余管理行为也因此能够得到抑制,支持假设H3c。

第(4)列为股权结构对高管变更时的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TO×Bhb项系数为正,且在10%水平上显著,说明企业股权制衡度的提高可能弱化第一大股东同管理者的合谋动机,且其他大股东通常扮演着监督制衡的角色,从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抑制高管变更时的盈余管理行为,支持假设H4。

(三)稳健性检验

为了增强上述结论的可靠性,本了相关稳健性检验:(1)为了检验模型(1)的稳健性,将样本按照DA值的正负进行分组分析;(2)为了检验模型(2)的稳健性,用董事会人数的自然对数作为董事会规模的替代变量进行分析;(3)为了检验模型(3)的稳健性,用监事会人数的自然对数表示监事会规模进行分析;(4)为了检验模型(4)的稳健性,用第二至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比值作为股权制衡度的替代变量进行分析。以上分析结果均未见实质性差异,相关稳健性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五、 结论与政策建议

以上基于2010~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检验了高管变更当期内部监督对高管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得出以下结论:(1)高管变更与盈余管理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在高管变更当年,新任高管基于自利动机,选择在继任当年通过调减利润的方式降低当年盈余;(2)董事会规模越大,董事会成员持股比例越高,审计委员会专业性越强,越能抑制高管变更时的负向盈余管理行为;(3)监事会规模、监事会持股的作用并没有得到验证,而监事会勤勉度越高,越能抑制高管变更时的盈余管理行为;(4)企业股权制衡度越大,越能抑制高管变更所带来的盈余管理行为。

从以上结论来看,内部监督体系在抑制高管变更时的盈余管理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仍需进行较大程度的改进,为此,提出以下建议:(1)进一步完善董事会制度。适当扩大董事会规模,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吸纳更多专业人士;鼓励董事会成员持股,使董事会成员利益同企业利益紧密相连,实现激励机制与监督机制的协同;改进审计委员会制度,明确限定审计委员会成员任职资格,提高审计委员会中财务背景董事比例,促使审计委员会在监督过程中提出专业性意见。(2)继续加强监事会制度建设。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监事会的监督责任,实行严格问责机制;保持适当的监事会规模,引进更多专业人才;完善监事的薪酬和股权激励机制,增大监事的持股比例,实现监事利益同企业利益的紧密相连;加强会议管理,切实提高监事会会议效率,防止监事会会议流于形式。(3)优化企业内部股权结构。股权适度分散而非一股独大可能更有利于抑制高管变更时的机会主义行为,应加大股权分置的力度,严格限定股东持股比例,充分发挥大股东间的监督制衡作用。(4)健全内部监督信息披露机制。完善内部监督信息披露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内部监督信息披露的内容、形式、频率等问题,及时披露监督主体的履责情况,并采取动态改进措施,随时弥补内部监督存在的缺陷,提高内部监督工作的透明度。

注释:

①本文高管变更包括总经理变更,以下同。

②证监会与国家经贸委2002年颁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

参考文献:

[1]Moore M. Management changes and discretionary accounting decision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73,(11):100-109.

[2]Murphy K J, Zimmerman J L. Financial performance surrounding CEO turnover[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3, 16(1): 273-315.

[3]Black B, Kim W. The effect of board structure on firm value: A multiple identification strategies approach using Korean data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2,104(1) :203-226.

[4]周兰.审计委员会特征与审计收费的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31(3):87-92.

变更作业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我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颁布已有十年,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基本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作为基层实践者,深刻地体会到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监管机制的必要性,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对如何有效地运用监管手段,推动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有如下几点体会和思考。

一、建立登记年审与日常管理并举机制,扩充登记监督管理内涵。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是一项行政审批事项,具有法律强制性,日常管理具有经常性、普遍性的特点,两者应互为补充,相互促进。为进一步推进登记管理,要用登记核准的手段实现对事业单位的管理,充分执行《条例》,对登记内容包括机构编制管理内容按法定程序进行规范和界定。一是有机结合登记和管理。将事业机构编制管理融入事业单位法人登记,通过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手册》进行年检标识制度等使日常事业机构编制管理的各要素与法人登记内容的各要素统一起来。通过管理手段和登记手段,解决好行政管理中相对存在的随意性,增强登记管理法律强制性,始终贯彻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指导思想。二是完善事业单位法人预先核准制度。对新组建的事业机构,由登记管理相关部门预先核准法人登记,作为核准合法运行的首要法律依据,直接进入法制化管理程序,免除有关繁琐的行政管理环节,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实施登记内容变更报告制度。凡涉及登记注册内容的变更,特别是对机构名称、业务范围、人员编制增减、办公地址等,事业单位法人及其主管部门应及时向登记管理机关报告,使登记机关提前介入事业单位法人变更过程之中,运用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的法制手段规范事业单位变更活动。做到登记管理工作及时、准确、规范。

二、建立信用评级与年审评级并用机制,提升运行效能监管水平。事业单位法人一年运行情况如何,怎样评价其效能,这是登记管理机关的一项经常性监管任务,原来主要以年度报告为手段进行,我们发现年度报告容易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其监督管理的实际效果,应建立绩效挂钩、社会评价、动态管理的监管机制。一是实行综合考核考评。将年度报告与年度绩效挂钩,评定年审等级,将年度报告与年度目标考核结合,突出年度绩效,进行积分评级,给予优、良、合格、待合格评定。二是进行社会评价。由登记管理机关发起,法人代表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评审小组,成立事业法人协会,根据事业单位法人执行《条例》的年度报告情况和年度运行情况,突出诚信原则,评定信用等级,给予优、良、合格、待合格评定,原则上年审等级与信用等级相一致。三是实行动态管理。对评定为“优”级的给予“优秀事业单位法人”或“优秀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奖励,对于“待合格”者,要求进行限期整改,及时复审评定,仍不合格者,建议主管及相关部门取消其单位和负责人年度评优评先资格,并实行跟踪管理。

三、建立组织考察与离任审计并施机制,完善法人代表监管措施。对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的监管是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对法人代表的产生有组织任命、聘任、选举等多种途径,且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但对在任职期间的监管,尤其是经济目标责任的监管及离任审查相对滞后,应该加以完善。一是实行登记制度。与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相配套进行法人代表登记,随时变化随时变更登记,纳入年度报告(年检年审)范围,用法定程序予以确定,颁发统一的《法人代表证书》,使之更好地行使法定代表人的权利和义务。二是建立目标考核制度。对年度任职情况进行组织考核,可采取民主评议制度、公开承诺制度加强对法人代表的监管,以增强法人代表工作责任心和紧迫感。三是完善离任审计制度。尤其是县乡事业机构规模小,对法人代表的离任监管工作容易忽视,应该形成制度,对科级以上事业法人代表的离任审计应由审计部门负责进行,其他可由主管部门组织进行,也可申请审计部门进行,登记管理机关应介入监管环节,待变更登记时,变更单位必须提交离任审计报告或结论材料。

变更作业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工程建设项目;项目管理;设计管理

一、设计管理的作业程序

(一)管理职责

项目管理单位在接受业主的工程管理委托后,应依据合约认真分析设计管理的范围及业主对各项工作的具体要求,结合设计管理工作量及设计管理周期,建立设计管理组织,明确各个管理岗位的职责。对设计管理负责人、建筑师、结构师、机电工程师进行职责分工及界面定义,制订与现场专业工程师的配合及对外协调与沟通的准则,明确权力和义务,使设计管理人员更能积极主动的开展设计管理工作。

(二)标准作业程序及制度

建立起完善的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设计管理标准作业程序和制度,主要应包括:设计单位选择制度和流程、设计品质管理制度和流程、设计费用管理制度和流程、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和流程(设计阶段)、设计进度管理制度和流程、变更设计管理制度和流程等。通过制度和流程的建立,来规范设计管理人员的作业,提高工作效率。

(三)人员考核制度

在设计管理过程中,为了促进和提高设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也为了评定设计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非常有必要建立起设计管理人员考核制度。考核制度一般应包括:公司考核制度、项目管理部考核制度、项目利益相关者考核制度、用户反馈考核制度等。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考核,既可以及时发现设计管理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设计管理制度和流程。

二、设计单位的选择

(一)设计发包策略

设计发包通常有二种方式:一是设计总包加特殊专业分包。此种方式优点:设计界面少,可全面进行各专业图说整合,业主和管理单位协调量少,便于统一管理。缺点:设费用较高;幕墙、弱电等专业设计品质及成本不易控制。二是方案设计单独发包、初步和施工图设计(含建筑/结构/机电)单独发包、幕墙、装修、景观、指标、灯光、洗窗机等专业设计另行委托其他专业设计单位设计。此种方式优点:提高专业设计品质;有效控制专业工程造价,设计费用相对较低。缺点:业主和管理单位协调量增加;设计界面颇多,如整合不到位,将增加变更设计工作量。设计管理人员应根据业主需求,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合理拟定设计发包策略。

(二)设计发包范围

设计单位服务范围(设计内容)一般包括: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以及变更设计,具体包括建筑、结构、机电、室外总体、幕墙、装修、景观、指标、灯光、洗窗机等专业设计(其中部分专业设计也可以委托其他专业设计单位设计);地质勘察建议书;设计概算;限额设计范围;方案优选;价值工程等。设计管理人员应按照实际需求界定设计单位服务范围,并及时整理议价资料,如:原始设计条件、设计功能和技术要求、合约条款的初拟、各阶段设计费用和设计周期的预估、投标文件的内容要求等。

(三)选择设计单位

设计单位的选择一般采用直接指定或招标选定二种方式。对于一些特殊行业的项目设计,由于一些和项目有关的设计参数以及运行数据掌握在相关行业的设计院手中,其他设计院无法参与其中,一般只能采取直接指定的方式。对于通用的工程项目,为了优化设计,保证工程设计质量,缩短设计周期,均通过设计招标来选定设计单位。且设计评标通常均采用综合评标法,尤其是对于工程技术较复杂、规模较大、专业或专项设计难度较高等情况的项目,更应侧重于对设计单位综合实力和整体设计能力的评价。

三、设计质量的控制

设计质量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每项设计产品应当符合业主要求及建筑工程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第二,在满足法规和功能的前提下,造价务须合理。因此,设计的品质管理应当二者均予以兼顾。

设计管理人员应组织相关专家参与设计各阶段的方案讨论和论证,及时将业主的功能需求和基础资料转达给设计人员。阶段设计成果完成后,应及时组织审查设计成果是否严格遵守有关工程建设及质量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是否严格遵守有关工程建设的技术标准,审查设计项目是否满足业主所需要的功能和使用价值。

依据项目总体投资估算建立项目造价控制目标,采取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相结合,通过方案优选、价值工程等方法来控制工程造价。在技术上,对特殊专业设计合同,务必要增加工艺专业的配合条款,以期满足工程施工招投标的需要;在经济上,应明确关于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条款,适当增加设计变更及修改的费用额度限制条款。在合同上,增加优质优价,同奖同罚等条款。以确保设计产品的经济性和合理性处于受控状态。

四、设计进度的控制

依据业主总体进度确定设计进度,以此作为招标文件之设计进度要求,由设计单位提出合理优化设计进度。设计单位的设计进度应包括,各阶段各专业设计进度、各专业设计人员设计进度、审核进度、评审进度及出图进度。建设工程中项目管理对设计进度控制的主要任务是出图控制,也就是通过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使工程设计如期完成初步(基础)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各阶段的设计工作,并提交相应的设计图纸和说明。而目前大部分的设计合同都缺乏对设计方进度控制的严格约束,常有因设计进度延误导致行政审批进度或招标施工进度拖延的现象发生。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在设计合同中明确表示出以项目设计阶段的可交付成果(里程碑)作为支付设计费用的必要要求。设计管理人员应和合同管理人员一道按照合同要求对设计单位的工作进度进行认真的控制。

五、设计变更的控制

设计变更是指设计部门对原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中所表达的设计标准状态的改变和修改。设计变更是工程变更的一部分内容,因而它也关系到进度、质量和投资控制,所以加强设计变更的管理,对规范各参与单位的行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控制工程造价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设计管理部门,它的职责是对设计变更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对非发生不可的变更,则设计变更发生越早越好。变更发生得越早,则损失越小,反之就越大。如果在设计阶段变更,只须修改图纸,其他费用尚未发生,损失有限;如果在采购阶段变更,不仅需要修改图纸,设备材料还必须重新采购;若在施工阶段变更,除上述费用外,已施工的工程还须拆除,势必造成重大变更损失。为此,设计管理首先要建立相应的设计管理制度,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需进行由多方人员参加的技术经济论证,获得有关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其次,必须规范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的工作程序,确保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的有效性及可执行性,满足工程的质量、成本和进度等要求。最后,应对设计变更的执行时间、变更费用、执行单位做好签证和检查监督。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项目管理中的设计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且始终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之中。项目管理单位应选派合适的设计管理人员,严格执行规定的作业程序和相关制度,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按照工程建设各项法律法规的要求及业主合同的约定,对工程项目的投资、进度及质量等各项目标进行严格控制。

变更作业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新内容

1.会计主体定义的变化

以往的会计准则中会计活动的主体是资金活动,过去的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内容主要是管理资金的收支情况。新的会计制度规定了会计主体扩大为事业单位本身。也就是说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现在涵盖了事业单位全部的经济行动,现在会计需要管理包括事业单位的投资,盈利,资产购置,基础建设等各方面的行为。

2.预算资金核算和预算管理的变化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不再将预算内外资金分开核算,而是合并为一个整体的会计核算。同时,在新会计制度之中原本的预算管理方法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增加了如下的新预算管理方法:核定收支,也就是事业单位统一对预算进行编制,要求事业单位对各类资金收支情况进行统一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定额补助如同其名,也就是根据事业单位实际收支情况来进行财务补助。定项补助的概念是只对事业单位出现资金不足的项目进行补助,不补超支情况下的结余留用。

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资金管理显得更为现代化和规范化,通过会计核算能更好的衡量事业单位运行绩效,运营效率,财务状况的情况,是会计行为更好的达到监督和评估的效果。

3.明确了会计要素的组成

在过去的事业单位会计业务中并没有规定事业单位会计需要采取何种要素,在实际的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一般以收入支出结余作为三大会计要素。在新的会计制度中会计要素被详细划分为资产、负债、收入、支出、净资产这五种。对于新事业单位会计要素的规定而言,不断地接近企业会计准则,吸取了企业会计准则中的有益经验。使得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内容更加丰富全面,更加贴近事业单位实际运行情况,对事业单位的行动决策,财务管理,资金分配等行为有着巨大帮助。

4.会计科日更改

新会计制度加入了同定资产折旧准备和无形资产摊销的概念,对于事业单位的同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开始像企业会计准则那样计提折旧费用。同时,根据新会计制度的规定,折旧和摊销费用计人非流动资产基金,不仅便利了事业单位日常的会计工作和财务管理,又体现了事业单位的特性,也符合资产价值规律与实际T作的要求。对我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进行了极大的改进。

二、新会计制度对于会计工作的影响

1.进一步的规范了会计行为

对于旧的会计规范而言,年限过丁久远,许多市场情况不断发生改变,旧的会计规范在进行会计工作的过程中有许多规定不明或是不合情理之处,影响了会计工作的准确性要求。新的会计规范添加了许多内容,进一步的为会计工作提供了规范与参考,同时它也参照了一些企业会计规范中的内容,使得事业单位的会计T作变得更加规范化和更加明确化,便利了会计工作的开展与进行。

2.使得会计工作变得具有可比性

基丁会计行为的规范性,会计工作的数据与格式变得更加规范,使得不同单位的会计报表变得可以进行对比,同时也方便了会计报表的检阅。

3.提高了会计行为的适用性与配套性

我国技术与各项制度都在随着时间不断进步,这也要求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进行改变。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使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能够更好的与事业单位其他的制度与特性相配合,与事业单位的特性与会计行为的准确性规范性相契合,有效的帮助了事业单位日常工作的开展,更好的为人民大众服务。

三、事业单位如何正确迎接与实施新会计制度

1.增进对新会计制度的了解与运用

事业单位的有关管理者需要对新会计制度加以认识并重视其意义,积极完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会计人员加以管理和配置,增强会计单位财务能力,更好的运用新会计制度所发挥出的管理便利性。

同时,事业单位在运行中要结合会计制度与本身实际,对本单位的会计制度进行调整,加强财务监督工作,使新会计制度能够有效的对事业单位的运行起到帮助。 2.加强会计人员素质管理 会计人员的素质是进行良好的会计管理的基本,会计单位需要对会计人员加强培训,与管理,不断加强他们的职业能力与对新制度规定的认识与掌握。对于会计人员素质不足的问题,一方面要加强在岗培训和经验交流,另一方面对会计人员队伍进行更新,引入一些素质更高的专业性人才。

3.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方法

在财政制度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会计制度做出重大变革,旨在适应新的体制,规范事业单位的运行管理。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应当正确编制预决算,准确核算各种渠道来源的资金的收入、支出和结余结转,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提供决策支持。同时,会计人员应基丁对新制度的科学认识,对资金以外的资产管理、折旧的计提,应当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业务,能够根据单位具体情况,作出合理的会计处理,以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为单位的运行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同时还要完善财务报告体系,对会计报表的制订加以规范。

四、总结

新事业单位会计规定对于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是重要的改进与变化,能够有效的改进会计工作中的各类问题,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对于会计人员而言要增加对新会计准则的认识与应用,不断对工作作出改进。

参考文献:

变更作业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着眼未来,针对新背景下企业管理存在的缺陷,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树立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发展战略。本文以现代企业管理战略理念为研究核心,详细阐述了现代企业发展所依靠的知识经济、信息技术等理念,提出了完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的措施。

关键词: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经济;信息技术

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兴起,企业管理进入了新的时期。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势,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重要目标的一种企业制度,它具有权责分明、管理科学、产权清晰等特点。于是,一场产业结构和管理模式的变革顺应时代的呼唤应运而生。这场变革强烈的冲击着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

一、新背景下企业管理存在的缺陷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不可避免的存地着一些缺陷,这些缺陷形成了目前企业管理的误区。

(一)经验主义的主观臆断。多数企业都有自己的管理制度,在制定时,都会把自己的成功经验作为参考因素,并把这些成功经验制度化。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其特点是在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时候,从狭隘的个人经验出发,不是采取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而是采取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然而,一个企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曾经的经验不一定适合现在的企业规模、发展模式,没有正确的理论支持,企业管理容易主观化。

(二)管理模式混乱。现在某些企业的管理体系,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管理模式混乱多变。使得企业制度执行不力,最终降低企业的工作效率,制约企业的健康发展,很难实现管理层级上的推进。为此,应该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个性化的管理系统,并做到在管理过程中不断地优化管理模式,形成稳定、开放的科学管理机制。

(三)缺乏量化管理。目前一些企业的管理制度没有采用数化、量化的考核模式,而是感性用事,用感情制约理性,导致企业缺乏伦理标准,影响企业制度的权威性,不能令行禁止,执行中行动不协调,这些问题制约了企业的运转机制和激励机制,导致团队的工作效率低下,员工忠诚度变差,最终制约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管理建设一定要建立理性化、科学化、并能持续发力,形成有效的企业管理制度,提升管理绩效。

二、知识经济与企业管理的关系。企业管理(Business Management):指为了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效地进行,而开展的组织、计划、指挥、监督和调节等一系列措施的总称。在现代社会,协作化、扁平化、分散化、团队化、虚拟化,是新的企业管理模式的特点,这种管理模式把知识与信息的获得、利用、创新作为管理中心,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虚拟企业是现今企业的典型组织形式,它大大方便了企业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个性化。

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最重要的因素的经济。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企业管理面临新的挑战:一是知识管理。在悄然兴起的知识经济中,知识已经成为独立的、起决定作用的生产要素,知识管理的对象是知识,管理的重点是培育人才,这一切是传统管理理念所不具备的。二是快速反应管理。以快取胜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特征,知识、信息采集快捷,创新加速,谁先进入市场谁就会赢得市场。三是网络型组织结构。在知识经济时代,适用于工业经济时代所建立起来的管理等级体系,显现越来越多的弊端。一种强调整合策略、动态协调、快速反应的网络型组织结构将是发展趋势。

三、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的关系。现代社会信息的获得对企业管理组织的形式有着决定作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着信息方式获取的方式,也促使企业从新策划并改造原的管理体制。

(一)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手段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渗入到企业管理中去,它不但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还可以通过现代管理手段的科学化、民主化,增强企业的管理功能。企业管理人员可通过现代的信息技术,方便快捷地使用信息处理器对最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做到对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

(二)对企业管理组织的影响。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也改变了管理组织的结构,使管理组织从“金字塔”变为“矩阵”状,从前横亘在其中的中间层次被削弱或逐渐消失。管理层和直接与基层执行者相联系,基层执行者的自主决策能力增强。

(三)对企业营销模式的影响。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Inter网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营销模式。在网络化的电子商务中,人们发现营销成本会大大降低,贸易机会增多。

(四)对企业生产管理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生产管理系统的变革。首先,使生产过程自动化;其次,使生产管理的计划、组织、程序也发生变化;再次,是生产管理趋于智能化;最后,使管理层通过畅通的信息对生产管理的控制力加强。

(五)对财务管理产生影响。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财务管理中,使财务工作者的工作量大为减少,工作越来越轻松,从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管理工作上来,为管理层提供更多的、更准确的财务信息,以方便其决策。

(六)对企业决策管理的影响。现代信息技术给企业带来了丰富、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为企业管理层做出决策提供了更多可靠的依据、凭证。管理层就可以利用现代的博弈论方法来进行战略决策和定位。

四、如何完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

(1)在管理中坚持实事求是。要以企业的实际状况为根据来制定管理体制,制定出的管理体制又要在企业活动中进行实践的检验,以证明它的适用能力和可操作能力,确保其能发挥出良好的效果,切实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使企业的管理制度更加完善。

(2)在管理中注意领导和基层相融合。在管理体系制定时,应该与员工进行沟通互动,充分听取员工的意见,把员工的意见作为考虑因素,这样制定出的管理体系才是符合实际的管理体系,才能扎根群众,为广大群众所信服并遵守执行。

(3)在制定管理体系时尽量系统化、全面化、统一化

(4)要做到职位与能力、权力与义务相一致。使每个员工都能在其职位上发挥其所长,使能力与职位相符合。同时,与职位相匹配的权力也是有限的,它不仅与职位相符,也与在职者的工作利益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