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书法启蒙教学

书法启蒙教学

书法启蒙教学

书法启蒙教学范文第1篇

一、明确书法的教学目标,引领童心

目前绝大多数人在指导儿童学书法过程中,往往采用传统的模式,只求多写,不求效率。书法教育首先要从基本笔画练起,写好横平竖直,达到字体端正,结构严谨,制定具体目标,实现其成功的愿望学生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对成功结果的期望是非常强烈的,然后为再向高修养、高水平、深层次方面发展奠定基础。

1 要求学生在写字时姿态端正,心气和平,摒除杂念,集中注意力;继而观察字形字貌,揣摩用笔和运笔,分析结构,所谓“察之者贵精,拟之者贵似”,做到胸中有数,意在笔先,手眼并重,全面发展,同时汉字书写作为一种技能,可以分解为手、眼及艺术思维三个方面,学生的观察力自然得以培养。

2 学生由示范-仿写-对临-背临,必然要调动记忆力,记点画用笔,记字形结构,虽然主要是形象记忆,但也不乏理解记忆。学生的书写水平是在训练和记忆的往复中,得以巩固和提高的。要以楷书立足,稳步前进。从楷书入手,最容易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间架原理,进而学习其他书体,则得心应手,势如破竹。尤其是学生阶段,欲速则不达。

3 合理的安排练习时间,练习规范汉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只需掌握几个字,反复对照练习,必然熟能生巧,越摹越准。

二、激发书法的书写兴趣,体验快乐

学好书法,首先要激发兴趣,兴趣是一种动力,人们对某种事物发生了兴趣,就会自觉地追求、观察、创造,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打动其心弦学生对某事物感到新颖而又无知时,最能诱发好奇内驱力,激起学习意愿,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当学生喜欢写字时,才能对写字产生兴趣。小学生的模仿能力虽然很强,但对写字的基本提法理解较低。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在授课中我采取了一些措施:

1 编顺口溜或儿歌。把一些写字要领或握笔姿势编成顺口溜,让学生理解记忆,如:为了让学生牢固掌握握笔姿势,我们就给他们编了歌谣:“老大老二头对头,中间只隔小笔头,老三老四齐用力,写出字呦真带劲”;基本笔画顺口溜:“横要平,竖要直,撇像刀、捺带脚、钩似鹅头点如桃。”让学生边背边照做,还要明确做到书写时要心到、眼到、手到、笔到,使笔画有神,字形美观。而且能鼓励学生主动愉快地练字,不要感到是一种负担。

2 讲故事。学生爱听故事,爱讲故事,让他们从故事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从故事中学到知识,受到启迪。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如:学生可以从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中学到勤奋;从岳飞“沙土练字”的故事中体会自强不息的精神等。

3 坚持面批,因人而异,多给予鼓励。课堂上批改学生的习作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批改总是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写得好的奖“笑脸”,并写上“你真棒,再加劲!”写得有进步的也给“小红花”并写上“有进步!相信你下次会写得更好!”写得不好或写错的字,当面订正等。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愉悦,产生乐写、乐练的内在动力。

三、强化书法的审美教育,学会评价

书法艺术是一种创造美的过程,其中饱含着创造的情趣与审美的乐趣。上好书法课,教师必须在明确书法教育是美育的一部分的教学目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套现代化书法教学的新方法。让学生明确写好字,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也是具备科学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书法的学习在加强学生情感、意志等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及身体素质训练等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四、掌握基本的书写方法,形成定势

每周一节书法课,坚持教给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小学生的写字姿势好多已成定势,纠正起来十分困难,老师必须不断地提醒,并加以纠正和示范。课堂上每隔两三分钟,就得提醒一次:“请同学们注意头正、身直、肩平、臂开、足安、心静”,并且做到:‘一尺一寸一拳头’”。教师在其间不断巡视,发现谁的姿势不正确,就给予正确地指导,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写字态度也应严格要求:“态度认真,注意力集中,凝神静气,一丝不苟”,以培养学生规范的书写姿势和态度,为提高写字水平夯实基础。因为书法是一项要长期坚持并有点枯燥的事,所以还需要各学科老师鼓励、书法老师指导,学生的练字意识和练字积极性以及书写水平才能稳步提高。

书法启蒙教学范文第2篇

一、深谙儿童心理特征的诵读教学理念,以读促写

我国古代蒙学重视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指导蒙童诵读名篇。儿童多记性,古人认为蒙童十五岁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这符合现代心理学理论。私塾先生对阅读教学环节理解透彻,甚至已臻化境。朗读,熟读,精读;教书,背书,理书,讲书,步骤科学,成效卓著。诵读是蒙学的教学传统。如今,高中语文课堂琅琅书声已渐行渐远。诵读是中国几千年童蒙教育实践经验的结晶,这一优良传统我们没有发扬光大。有人反问语文教学多读就行了吗?但是,语文教学不多读行吗?叶圣陶说,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读得不熟练,记得不深刻,背得不扎实,何来思如泉涌,应笔而出,滔滔不绝,文章倚马可待呢?北宋诗人苏轼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南宋朱熹说:“凡读书须要字字读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些观点恰巧契合心理学对人的记忆理解能力的研究结果。

我国古代通行蒙学教本有《三仓篇》《急就篇》《开蒙要训》《三字经》《百家姓》《龙文鞭影》《千家诗》(《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诗经》《论语》《孟子》《春秋》《礼记》《千字文》《国语》《左传》《战国策》《老子》《庄子》《荀子》《昭明文选》《艺文类聚》《文苑英华》《千家诗》《唐宋八大家文钞》《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史记》等。据《中国历史轶闻》一书中统计,古代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要背熟精通几十万字的书,其中《论语》11750字、《孟子》34685字、《书经》25700字、《诗经》39234字、《礼记》99010字、《左传》196845字。值得关注的是,古人所说的背诵不是机械记忆,绝非鹦鹉能言,而是辅之以精思、贵通、贵用之法。

华南师大附小陈琴老师致力于小学语文“素读”经典教学的探索。素读经典就是不刻意追求理解所读经典内容的含义,纯粹地读。这种不求理解、大量背诵的方法是科学的右脑教育法。其一二年级素读目标为:《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规》《声律启蒙》;三四年级素读目标为:《论语》《大学》《中庸》;五六年级年级素读目标为:《老子》,选读《史记》《资治通鉴》。她的学生在小学毕业达到“背诵十万字,读破百部书,手写千万言”的目标。每天识记100多字,还给学生硕果累累的六年。

作为高中老师虽未能在学生十六岁以前加以引导其大量背诵,但用心理学的观点指导学生吟诵,亡羊补牢,善莫大焉。2013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背诵篇目增加到三十二篇。这是有识之士的远见,有独到的思考。熟读背诵,是屡试不爽的好办法。中国古典文学成就之高,令世界为之咋舌。文学家灿若群星,哪一个不是背诵顶尖高手。现代文学巨匠鲁迅、茅盾、巴金,其背功已成为美谈。读,只有先“死”后“活”,方能“死”去“活”来。

读,还能有力促进学生写作风格的形成。清代学者崔学古说:“通于《书》,其文必实;通于《易》,其文必深;通于《诗》,其文必逸;通于《春秋》,必断制;通于《礼记》、《周礼》,其文必典雅。”蒙学作文教学关注学生形成写作风格,何其高哉!纵观今日高中生写作现状,这个愿景难以实现,有遥不可及之态。

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如何深刻理解、借鉴古代蒙学诵读的要旨,有效指导高中生实现从读到写的涅槃,老师任重道远。这亦是笔者写作本文的初衷。总复习中,高三学子根据拼音写汉字,而这个动作已经重复了十二年,学生读在何方呢?笔者忧思之切。每念及汉代扬雄“能读千赋,则能为文”,笔者扼腕长叹,我们的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和古代蒙学弟子学文差距多大呢?高中作文教学应特别深入研究借鉴传统语文教育读对写的影响,深入骨髓地理解,厚积方能薄发。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然并非浅尝辄止、浮光掠影般的泛读,也非“精耕细作”的精读,恰是系统的“诵读”。刘勰“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量变推动质变。读得不好,怎能写得好?阅读是吸收,其为主;写作是运化,是皈依。高中教师如不能意识到写作的根在阅读,高中作文教学当无法实现质的飞跃。

二、闳中肆外的人文启蒙教育,蒙以养正

先秦至清末,古代蒙学重视启迪儿童心灵和智慧。蒙学教材文质兼美,充满饱满的人文精神,为弟子未来卓尔不群奠定坚实的智力基础。

蒙学教材内容历史演变,简要概括如下:先秦时期,出现我国历史最早的儿童蒙学教材《史籀篇》;西周蒙学以“六艺”为基本学科,学生德、智、体、美等和谐发展,农业、天文、历法、及数学等科技文化知识渗透蒙学;汉代《论语》《孝经》为最通用的经学教材,医学、史学也渗透到蒙学领域;魏晋南北朝时期蒙学教育融入玄、黄、老、庄、释、文、史;隋朝科举制成为蒙学教育的指南针,经学化倾向明显;唐代振儒术,容佛道,蒙学教育注入新的元素;宋朝尊孔崇儒,强调了道德启蒙和文化知识;元代蒙学教育普及农业知识和道德教化;明代法律已纳入了启蒙教育的范畴;清代鸦片战争后,蒙学领域教授西方科技文化知识。1898年的蒙学教材《蒙学课本》已破地理上“中国中心论”,强调天外有天,开放胸怀,迎接西学。蒙童人文启蒙教育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璀璨文明,民族人文特色熠熠闪光。

据徐梓《中国传统蒙学书目》统计,蒙学教材为一千三百多种,门类繁多。蒙学对儿童人文启蒙教育闳中肆外。思想内容博大浩瀚,语言表达纵横捭阖,汪洋恣肆。人文启蒙教育使蒙童通晓天下人伦事理,精谙古今德教典故,立志建立化成天下的宏大功业。儿童为婴稚,即识人颜色,知人喜怒;其践行“凡出言,信为先”;诫“诈与妄、奸巧语、秽污语、市井气”;引导蒙童珍惜韶华、克尽求学之苦,正所谓“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朱熹在《蒙学须知》讲到,“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当所知”;塑造童子“于洒扫进退之间,持守坚定,涵养纯熟”。天真纯朴的儿童天性最终发展为他日铸成大器的精神底蕴、一抹亮丽的人格底色。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古人让蒙童在生活中快乐学习,实行以人为本的教育,具有人文先进性。蒙童练就的蒙学童子功具有可持续性,能良性发展,浸透人文启蒙思想基因,为其将来写作注入了思想和语言的博大动力。

时至今日,须指出的是,许多优秀高中生埋头数理化题海,分配给语文学科的yulu.cc时间又大量花在对高考满分作文的模仿上。虽苦苦耕耘,却一筹莫展,不得其法。没有阅读,高中生学识浅狭,胸中不富,作文无神气基调。清初语文教育家唐彪说:“从古未有只读四书一经之贤士,亦未有只读四书一经之名臣。故欲知天下之事理,识古今之典故,欲作经世名文,欲为国家建大功业,则诸子中有不可不阅之书,诸语录中有不可不阅之书,典制志记中有不可不阅之书,九流杂技中有不可不阅之书。”当代高中生会须痛饮一碗盛满人文思想的美酒。

若想提升高中生的人文思想,应格外注重学生阅读文本的选择,以崇高的作品塑造鼓舞学子的精神,感化和陶冶学生的情操。否则,贻误无穷。

三、质朴的作文教学法,百锻为字,千炼成句

古代蒙学对作文教学的认识质朴,但作文教学法科学有效。注重文道统一是传统蒙学作文教学的重要指导原则。人文启蒙教育客观上使蒙童在开蒙之初就得到了文德很好的训练。古代蒙学作文训练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

其一,属对、连珠、锤字基本功训练。古人通过语音、词汇训练,修辞、逻辑训练,帮助蒙童弄懂语音平仄、词汇词性、语法结构等写作知识。作文讲究声律和谐、形式美观。

其二,模仿和抄写并用。蒙童模仿前人文章,含有创造的成分。师名家名篇的神,不师其貌,最终自然纯熟;抄写有助于品味前人遣词造句。

其三,培养观察能力。古人把用心观察事物,体验事物上升到写作基本功高度,蒙童善写天地人物情状,粱刘勰提到,“博见为馈贫之粮”。

其四,作文先“放”中“脱换”后“收”。欧阳修称,“作文之体,初欲奔驰”。初写放胆文,抒发胸臆;“脱换”即稍加限制;“收”指终要胆小,文章精雕细刻。文章从气象峥嵘、彩色绚烂,到造平淡,其实乃绚烂之极。

其五,文章不厌改。古人善于保护学生才思,提出随学生立意而改;择精当处,细小笔削地改,以点铁成金:易日经时地改,则自解雌黄。

反思中国古代作文教学法,我们要从中撷取吉光片羽,传承创新高中作文教学。

笔者认为小学初中直至高中语文必须实现教学一体化,要有一盘棋的思维,做好衔接工作。例如,古时蒙童属对,今天高中生做对联,但如何深入对联教学,这是个棘手的问题。笔者要求高一学生恶补《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笠翁对韵》,丰富典故知识、声律知识、自然常识。这种训练如果能提前到小学或初中阶段则更佳。

谈及古人写作模仿和抄写并用,高中老师大有可为。有些学生只看高考满分文章,这是误区。毕竟为考场仓促间所作,学生限于时间和才思,无法同前世和当代名家相比,故仅仅阅读此类文章收效甚微。笔者常年呼吁学生要看名家作品。学生读经书、读史书、读时文,融会变化,是为文的真诀。学生自觉向往酿花为蜜,蜜成不见花;当酿谷为酒,酒成而不见谷时,学生文章就有自家手笔。语文老师必须设计生成一个学生将来发展的空间。高一高二时要多抄写文章。抄同题不同人的文章,思路就能扫除枯涩阻碍;抄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研究其意思、句语、路脉,从而潜移默化,融会贯通。水乳交融之日,则是学生扬眉剑出鞘之时。

晋代陆机《文赋》提出“玄览”一说。“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学生伫中区,颐情志,激起写作精神内驱力,这是足贵的。笔者认识到随物赋形能力对学生来说太难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应试教育如火如荼开展的今天,学生远离自然,远离社会生活,丧失了观察事物、体验事物的审美需求。倘能赏“万类霜天竞自由”,何其妙哉!

古人修改文章的做法非常符合现代教育心理学原理。高中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兴趣。老师改文章不能将学生的文章改得面目全非;切不可强改,要改出学生之非,改出先生之妙。清末教育家王筠提倡“少改易之,以圈为主”,笔者深以为是。若能将以前的文章拿出来改,则更有意义。这样的老师难能可贵。学生随写随丢,对自己以往文章妍媸好丑不以为意,这不可取。总之,学生文章多改则能助其深入揣摩、玩味、雕琢。正所谓沿根讨叶,思自转圆。

一言以蔽之,古代蒙学作文教育是着眼于人格发展、着眼于行为控制的教学。教师因材施教,注意学习节奏,一定程度实现了教学最优化。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离传统蒙学教学渐行渐远,众多优秀教法被摒弃了。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在对传统蒙学作文教学思想反思中,我们舍弃其中某些教育举措,而发扬蒙学优秀作文教育思想,引导学生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高中作文教学将会实现创造性发展。

书法启蒙教学范文第3篇

一、启蒙教育在阅读教学中的特征

启蒙教育,以前在阅读教学中多是处在无意识之中。

有意识的在阅读教学中开展启蒙教育,在实践中发觉,它犹如给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方法和策略等注入新的血液。如:一是,可以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增设一个启蒙教育教学环节,丰富教学资源环境;二是,可以把启蒙教育作为了一个教学目标,对学生产生影响。

1、启蒙教育在阅读教学中是课堂智慧的体现

我想先用一个例子来加以说明。“自古无场外的举人”,“这是范进的格言”,前一句是《范进中举》一文中主人公范进说的一句话,后一句语文老师对同学们说的。这是笔者在读初中时,我的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讲的一句话。为什么多年前的一句话多年后还有学生仍旧记忆犹新与受用?这个案例实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所搞的启蒙教育,从中可以看出,启蒙教育在阅读教学中作为了一种新的精神生产,实是一种教育智慧,并以一些鲜活的“智慧”在影响学生的发展。

2、启蒙教育在阅读教学中是灵感的闪现

我还想用一个例子加以说明。如:“曹操是好人还是坏人?”《赤壁之战》一文的教学已进入了尾声,突然班上一个同学站了起来,向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于是我便抓住这一问给学生讲解:此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有关章节来改写的,公元208年的冬天,孙权手下的周瑜、黄盖等针对曹军的弱点,在赤壁用计打败了曹操。这是一个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曹操是好人还是坏人”,关于曹操的好人坏人之论,中国历史书中写到曹操是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伟大的诗人,他一生为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历来是不以胜败论英雄的,刘邦打败了项羽,谁能说项羽不是英雄。此时我又因势引导,提示同学们在课余最好阅读如《三国志》、《三国演义》等书籍,去了解曹操是好人还是坏人,以此最终完成了对学生这一问题的解答。从笔者的教学实例中也已感悟出,阅读教学中的启蒙教育是“教与学”灵感的闪现,关键在于要善于抓住能进行启蒙教育的契机!

3、启蒙教育只是一个过渡,能及早的给孩子未来的发展导向。

阅读教学中的启蒙教育,它能使学生产生出一种自觉,一种个人的内在性要求朝着某一方向发展的意识。如:我曾记得读初中时,我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唐伯虎三点秋香”的故事,于是才有我以后在读师范时,在工作后,只要是能见到有与唐伯虎相关的书籍、资料、影片等,无不是如渴的去见识。阅读教学中的启蒙教育能启迪学生的兴趣与理想,具有发展性。启蒙教育只是一个过渡,能及早的给孩子未来的发展导向。

二、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实践启蒙教育

俗话说“师傅引进门,修行在自身”,如果我们的老师对自己的学生们连门都没有引进去,我想“修行在自身”的话就不要谈了。为什么有的学生会对阅读教学感兴趣,我认为是他在这门学科上遇见启蒙老师了,他的启蒙老师可能在你之前,可能就是你,是启蒙引导着他跨进了这门学科的门槛。用哲学理论的说法,事物的发展由外因和内因两种因素决定,那么启蒙对学生的学业发展来说,不就是一个重要的外因了。阅读教学中的启蒙教育,一种特殊实践活动,让我的教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启蒙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1、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学生天生的好奇心是对对学生进行启蒙教育的基础。好奇心又是兴趣的先导,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要激发好奇心,从而使学生主动阅读,“迷”上阅读。为此,教师为学生选择的阅读教学内容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是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教师要善于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兴奋点,并善于把学生自发的观察纳入到教师有组织的阅读活动中去。

为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教师还要鼓励和接受学生的新奇想法和做法,并给予学生提供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如:教学中学生产生类似“曹操是好人还是坏人”的想法,学生有这一问,教师之我在教学中能够引起重视,并训练迁移,这样的阅读教学,学生不但在课堂上学到了书本上从没有的,更能给学生以后的学习导向,去找到自我需要的东西。课内与课外都是发展学生阅读兴趣的很好场所,那里有丰富的阅读材料,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想象、创造。从小培养的阅读兴趣会成为学生以后喜爱阅读的强大动力。可以说,阅读教学课堂中通过启蒙教育所培养起来的兴趣,对学生一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2、多渠道地在阅读教学中开展启蒙教育活动

在阅读教学中巧妙、灵活组织启蒙教育教育活动,如果教师能巧妙设计、有效组织教学活动,就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主动性。例如,《琥珀》一文的教学,学生在教学中已明白琥珀化石形成的条件,作教师的我本给学生出了一个紧扣教材的提问:“给你松脂球,你能否将其变为化石?”班上同学们说不能时,作教师的我结合科技的发展提醒,就有同学回答到:“化石的形成要几千年,但这是常规。以前铁树要六十年才开花,如今的新科技不是让它几年就能开了吗,我今天还不能将松脂变成琥珀,明天也许我行,不是再需要万年,而是几年就能让松脂球变为化石。”我的阅读启蒙之花又还开到了课外,有不少的学生还真捡回了一些化石,着手研究了起来。就是这样的阅读教学课堂,学生正是在浓厚的学习兴趣的推动下,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之中。

3、在启蒙教育中创设愉快宽松的阅读环境

书法启蒙教学范文第4篇

近期有关“启蒙”话题的图书,要算许纪霖的《启蒙如何起死回生》和《当代中国的启蒙与反启蒙》抢眼。同是沪上学者的周小康撰文批评说:“其实,无论是《启蒙如何起死回生》还是《当代中国的启蒙与反启蒙》,都没有真正正面回答启蒙如何才能重新走上正轨。命题固然被提出来了,但终究仍然是无解。若说死实在心有不甘,若说活好像办法也不多,多少有些死马当活马医的无奈。”

面对各说各是(这也许也算现代性吧),我们还是有理由认为,许先生在不到一年时间,把《启蒙如何起死回生》一文扩充后重新再“出书”一次,且作为两书的核心部分,可谓是煞费苦心。

许著认为,当今中国有三股思潮(国家主义、古典主义和多元现代性)同时从不同的方向在解构启蒙。、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文化热”等“事件式”启蒙已风光不再,代之而来的是伯尔曼所说的“整体性危机”。“改革开放以来,以个人和市场为轴心,社会不断地发生分化,如今的中国已经基本脱离了时代的集体主义,逐步演化为一个个人主义的社会。……在这一社会中,人人充满无穷的物质欲望,谋取的是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但个人与个人之间是相互断裂的,有市民而没有市民社会,有法律而没有法治。原子化的个人无法在民主和法治的基础上重新整合,只能依靠威权主义的强势政府,维持社会的基本秩序。……在制度性秩序缺失的背后,是公关文化和核心价值的匮乏,社会对善恶是非这些最基本的问题普遍持有实用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暧昧态度,乃至于价值上的虚无主义。法律形同虚设,并不被人们所信仰,社会秩序只是靠着趋利避害的理性计算得以维持”。因此,“中国的问题是全方位的,既有社会经济领域的发展与公平的问题,也有政治领域的人权、法治、民主与的问题,同时也有文化精神领域的核心价值、公共伦理和个人德性问题。所有这些问题,对于一个志在争取知识和文化领导权的意识形态来说,不能没有自己全方位的回应,不能没有一套从经济到政治、从公共伦理到个人德性的整合性话语”。

“起死回生”一文扩充之前,许先生点到即止,以“启蒙死了,启蒙万岁”结束全文,确实回避了“如何才能重新走上正轨”的问题。但后著所增加的几个章节,许先生其实是鲜明旗帜的:“要回应古典主义的挑战,战胜形形的物欲主义、犬儒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除了回归康德、密尔的近代古典自由主义传统之外,如何从当代公民共和主义和社群主义之中吸取相关的思想资源,重新整合为富有伦理和德性精神的整全性自由主义,恐怕是解决问题的方向所在”。

“启蒙”话题由热变冷,确实值得深究。周小康的批评,实际上是拿“起死回生说”,借以表达当下知识分子或忧国忧民者内心的另一种困惑:“我们真的还需要一场启蒙运动吗”?两者都从不同侧面折射了知识分子对“启蒙运动”的情结。无可奈何的是,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事件式的启蒙运动”,却因为工业化、现代化、市场化、全球化浪潮的到来,而变成未竟的事业或难以重演的事情,才从不同侧面发出“如何起死回生”的嗟叹。

问题是,启蒙何来“起死回生”?

我们知道,作为“事件”的启蒙与作为“文化”的启蒙是有所不同的。所谓“事件”,是有重要性、有后果或有意义的,因而必然是短暂、个别而有止期的,而作为“文化”则是长久、共通而无终结、润物无声的,不存在“起死回生”或“虽死犹生”的问题。如果硬有起死回生,那也只能是起“事件”之死回“文化”之生了。如果将两者混为一谈,只会导致说犹未说。

启蒙是否非要成为“事件”不可

“启蒙运动”习惯以法国为滥觞,但并不等于说法国革命就是启蒙运动的唯一标本。“在法国革命和欧洲启蒙运动之间一定存在着一个无可争议的关系;然而不可能把法国革命理解为启蒙运动的结果,也不可能把启蒙运动理解为法国革命的遗产和负担”,德国学者鲁道夫·菲尔豪斯说:“启蒙运动和法国革命留给‘现代世界’的遗产是矛盾的,因此就产生了重新解释这个遗产的可能性。这样的解释不可能只是局限于参与者的观念和意图,而且也包括那些观念在我们自己的时代的继续问题”,这话引自《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一书。谈论启蒙话题,这是一本不能不读的重要文献集。

自从康德为“启蒙”定义,人们便开始“以一种广泛的、不精确的方式使用乃至滥用”这一术语。康德的“经典定义”其实是有歧义的:“启蒙就是脱离自我招致的不成熟。不成熟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如果不成熟的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引导就缺乏运用自己理智的决心和勇气,那么这种不成熟就是自我招致的”。所以,启蒙的座右铭就是“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但“只有少数人才能通过自己精神的奋斗而摆脱不成熟状态”,“在为大众设立起来的那些保护者当中,也总是可以发现一些人,他们为自己而思想,在他们已经抛弃了不成熟的羁绊之后,他们就会在群众当中传播合理地评价一个人自己的价值的精神,传播每个人为自己而思想的职责”。

这里不仅有“谁启蒙谁”的人己关系问题,而且还有“两种身份两种职责”的己群关系问题。康德举例说,一个牧师必须按照他所服务的那个教会的教义向他的教义问答班上的学生以及他的教徒们作报告,因为他是按照这个条件而被接受的。’但是作为一个学者,他却有完全的自由,实际上是有一种使命,把他对那个教义的缺点深思熟虑的、充满善意的思想,以及他对更好地组织宗教事务和教会事务的建议传达给公众。康德的方式似乎是“动口不动手”的,可以说出自己的不同意见,但行事必须建立在公共责任的基础之上。

康德说:“公众只能逐渐地获得启蒙。一场革命也许会导致一个专制的衰落,导致一个贪婪的或专横的压制的衰落,但是它决不能导致思想方式的真正变革”。

许先生说要“回归康德”,还是挺犯难的。康德对“什么是启蒙?”作答几年后,法国大革命挟着血雨腥风给启蒙运动留下了诟病,为怀疑者和批评家提供了反对启蒙运动的现成论证。“康德对法国革命的悖论性的姿态是众所周知的:他原则上反对革命,但却把法国革命看作是人类道德进步的证据”,“对康德来说,这个革命标志了历史中……有一个实际的努力要将自然赋予人类的一个目标付诸实践,那就是获得一种共和主义的体制。至关紧要的不是这个努力根本上是否成功,而是这个事实:这个努力如此有力地证明了那些首先目睹它的人的希望。”首先“目睹希望”的可以说是康德。早在大革命之前,他已经说:“如果有人问:‘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启蒙了的时代吗?’那么答案是:‘非也,但是我们确实生活在一个启蒙的时代’。”这段著名的自问自答,与其说是暧昧,不如说是睿智。谁可以说清楚人类精神和道德领域的清晰界线呢?

重温经典,对于理解对启蒙的理解是非常必要的。“从历史上说,‘启蒙’规划一场具有实践意图的思想和道德运动。它并非铁板一块,而且它也没有统治所有男男女女的思想和态度,甚至没有支配受教育的阶层(即读写公众)的思想和态度。启蒙运动的传播和影响……取决于特定国家的忏悔关系和政治关系,取决于特定城市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组成。我们之所以还能把18世纪称为‘启蒙的时代’,是因为在它的整个进程中某些原则、某些特殊的思想和论证方式成为欧洲文明的一个永恒部分,而且即使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反潮流,那些东西在‘启蒙’这个术语下仍然延续到我们自己的时代”。对启蒙运动有深刻理解的菲尔豪斯提醒我们注意,即便在欧洲,“启蒙”在一些国家很少被使用,“在那些国家显然没有必要使用纲领性的口号。在只有经过千辛万苦启蒙运动才能面对传统权威来肯定自己的那些国家,那种语言最夸张不过了。在那里它以特别批判性的和改革主义的姿态出现,充满了改进、现代化和进步的悲怅”。

2008年北京大学举行过一场中德启蒙问题演讲会,在“开幕报告”,德方学者说:“如果启蒙运动仅仅是欧洲近代的特殊现象,我们就很难期待其他文化出现启蒙运动,更不能把启蒙运动强加给别的文化。事实上,很多文化都有过启蒙运动。作为历史预备事件,古代的启蒙运动特别是古希腊的启蒙运动是欧洲启蒙运动的前提。”甚至公元前3世纪中国的荀子也“提出了典型的启蒙要求:把人的思想从迷信和偏见中解放出来”。但陈乐民认为,“启蒙”是一个在欧洲长期的、历史的精神现象,不局限在某一特定时期,它是一种社会现象,所以它不是运动。老先生一再说,译成“运动”是不恰当的,中国人根据自身经验可能把“运动”理解为“运”而“动”之,是有领导、有组织,并有某种要达到的预设目标的“运动”。西方的“启蒙”不是这样的。它是自然、自发、在日常进行的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和久远历史价值的精神和心智活动。

无论我们是否同意此说,启蒙作为“事件”的曾经出现是毫无疑义的。只是我们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伴随启蒙而来的“现代性”,既“是科学与技术发展的起源”,也“使一直属于话语或私人范畴的理性成为了整个社会的特征”,现代国家“走向有制度的专制王权”,“技术出于世界整体的经济原因已经成为一种疯狂的芭蕾舞”,随着“碎片化”的加剧,今时今日要期望“事件式”启蒙运动的再出现,似乎是很难很难的事情。但这并不意味启蒙的终结!恰恰相反,启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将逐渐渗透到人们精神生活、社会生活和物质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与“启蒙”日渐融为一体。

事件式启蒙运动的发生往往都与外在因素起作用有关(法国大革命、概莫如此)。在某种意义上,进入现代,也就进入了启蒙。促进思想解放,放自己到宽阔光明处去是启蒙,反之则是愚昧,两者永远是此消彼长的事情。反启蒙其实也是一种启蒙,两者是一体两面而共存的(伯克甚至就被归入“反启蒙运动”一类)。如果说启蒙是“运用自己的理智”、成为自己的话,反启蒙的实质就是要理性、但不要“理性工具”。

从历史上看,事件式启蒙必然涉及评价,而非事件式启蒙作为个人和社会的思想过程,原则上是永无止境的。作为“文化”的启蒙,永远是文明的量变,而作为“事件”的启蒙,可能是文明的质变,也可能不是。除非还有政治或哲学重新统合的可能,不然,事件式的启蒙运动有可能是顾影自怜的公共知识分子的一相情愿。

启蒙的现代性出路

康德用“成熟”表示一种批判的、自我决定的态度,人们通过为自己的思想、决定和行为负责而变得成熟。西方学者认为“这样的人完全可以具备当代哲学家谈论的那种自主性”。启蒙要求我们“为自己而思考”,但康德同时把学者作为人民的保护者,提醒我们,一个人“作为公民”与“作为学者”是不同的。作为学者,“在他的理性的公共运用中,便享有使用他的理性、以他自己的人格发表言论的无限自由”。要是人民的保护者(在精神问题上)自己居然不成熟,这就是导致种种荒谬性永世长存的一种荒谬性了。康德甚至半信半疑,说“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只是要看看思想上的一致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被达到”。

回到许著。平心而论,启蒙话题在今天中国的冷落,与民智未启、与现代性的冲击固然有关(这让人想起了裴多菲当年对自己国家的形容:“一边烧焦了,一边半生不熟”),但更与公共知识分子的缺失有关,与知识分子的闭门造车、局限于小圈子、以及不愿意运用自己的理智触碰具体问题有关,与国民素质教养教育经济政治诚信乃至都有关。从世界范围看,经济社会有没有形成一个庞大的休闲的中产阶级,精神世界是不是一个喜欢读写、知书识礼的民族,固然都可能是问题所在,然而,在现代性冲击的当下,目前和将来的最大问题,还不是工业化使整个社会分崩离析而又无法对抗集权的蔓延,而是人们与此同时失去了对“莫名”的敬畏之心却又自以为是或不以为然。

谈到启蒙运动的现代困惑,马克斯·霍克海默可谓一针见血:我们的文明的思想基础很大一部分的崩溃在一定程度上是科学和技术进步的后果。“个人为现代工业的巨大成就,为自己增进了的技术能力和获得物品和服务的机会付出的代价是,他越来越无法对抗社会的集权,而那本来是他理应控制的东西”,“进步有一种倾向,即破坏它恰恰理应实现和支持的那些观念。技术文明危及了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本身”。

霍克海默认为没有什么预定的出路。哲学的任务是继续坚持它的理智努力,不然“社会最珍视的那些理想在理智上的衰退就会在公民心灵的潜流中混乱地发生。历史的进程就会被模糊地体验为无法避免的命运。这种体验又会产生一种新的、危险的神话,潜伏在官方意识形态的表面保证背后”。

无论是启蒙还是反启蒙,我们不能不正视一个共同的事实:在启蒙或启蒙运动辽阔的天空,都有一个灿若群星的思想家和思想者群体的出现,关键人物的学说和思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哪怕如被柏林认为是“反启蒙运动”的埃蒙德·伯克,实际上也有人评价他是“一位开明的人物,他将自己投身于对抗文人集团及其革命的继承者从而捍卫开明的欧洲之中”。美国学者格特鲁德·希梅尔法布著书认为,伯克甚至先于斯密发表关于社会美德起源的观点,早在法国启蒙运动让路于法国大革命的前三十年,他就“运用自己的理智”预言:“用来摧毁宗教的武器可能会用来同等成功地颠覆政府”。正是这种强有力的道德想象力,而不是任何政治思想意识,是伯克对法国大革命的分析及英国启蒙运动本身所作的独特贡献。希梅尔法布说:“自由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都不能准确描述他(它),“道德哲学家们认为,人类的道德情感是社会美德的基础。伯克则把这一哲学思想又推进了一步,他认为:人类的‘情感、行为方式和道德观’是社会本身的基础,并且最终将成为国家组织的基础”。

今天中国已经处在“启蒙时代”,即使最近这100年与欧洲那150年不能同日而语,但一样不能说我们作为民族、作为社会“已经启蒙了”。关于“启蒙”在中国的话题,陈乐民认为“并不复杂,也不需要那么多旁征博引,弄得高深莫测”,但他老人家生前却不无忧虑:“我经过几十年的反复思考,只弄明白了一个简而明的道理:我挚爱的祖国多么需要一种彻底的‘启蒙’精神”。中国缺少的是能够“运用自己的理智”的思想者,缺乏实实在在对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与社会美德、个人教养的重视,这才是中国面临社会转型最痛苦的事情。许著提出的“整全性自由主义”的出路,可能更重要的还应该包含这些。我们的同胞有很多还处在极其的蒙昧之中,我们的知识青年、知识分子还有很多不屑于做“乡村女教师”式的、甚至哪怕仅仅是鼓励民众读与写的具体事情,我们很多人所热衷的还是精英理性、学院理性以及我们当今有点过分喜欢说的“权力”的理性。

书法启蒙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启蒙运动 原因 实质 影响

在法语中,“启蒙”的本意是指“光明”。“启”即“启发、启迪”的意思,“蒙”即“蒙昧”。启蒙即启发群众的蒙昧,以建立更好的社会。当时先进的思想家认为,人们处于黑暗之中,应该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他们著书立说,猛烈地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宣传个人自由、权利平等和政治民主,这就是“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最初发生在英国,而后发展到法国、德国等。法国的启蒙运动与其他国家相比,声势最大,战斗性最强,影响最深远,堪称为西欧各国启蒙运动的典范。

启蒙运动在新教材中被置于必修须3“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的专题框架之中。课堂教学的现状表明,一些教师对启蒙运动的宏观把握和对重点、难点的理解都有一些不到位的地方。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启蒙运动一课的要求是:“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如何从根本上落实课程标准要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结合教学实践,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探究,以求教于同行。

一、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

启蒙运动的背景十分重要。如果教师忽视这个问题,这场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也无法从根本上理解启蒙运动的深远意义和影响。启蒙运动的发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它是由多种原因促成的。首先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其次是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推动;最后是知识的进步和西欧历史的变化。这里重点分析第二方面的原因。

关于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是糊里糊涂,比如我常听到有的教师这样介绍:“17―18世纪,随着启蒙运动的兴起,理性主义大行其道,从而带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其最重要的成果即为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确立。”这样叙述听起来似乎很有逻辑,并与现行教材内容编排的顺序相吻合,但却是因果倒置,违背了历史事实。虽然在新教材中,启蒙运动的内容在先(专题六),物理学的成就在后(专题七),但与历史事实恰恰相反。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运动的理论曾统治了欧洲近两千年。16世纪以来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开普勒天文学和伽利略物理学的成就,将科学的发展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终于,在17世纪末18世纪初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对以往数学和力学的成就进行了第一次大综合。他把地球上物体的运动和天体的运动概括到同一个理论中,形成了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经典力学体系。而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正是受到牛顿成就的巨大鼓舞,用牛顿提供的武器――理性去破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实际上,牛顿可以说是启蒙运动之父。正是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催生了启蒙运动,而非启蒙运动孕育了牛顿。这是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弄清的问题。

二、启蒙运动的实质

启蒙运动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政治思想解放运动,并非单纯是文学运动。它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禁欲、反教会斗争的继续和发展,直接为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启蒙思想家进一步从理论上证明了封建制度的不合理,从而提出了一整套哲学理论、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要求建立一个以“理性”为基础的社会。他们用政治自由对抗专制暴政,用信仰自由对抗宗教压迫,用自然神论和无神论来摧毁天主教权威和宗教偶像,用“天赋人权”反对“君权神授”,用“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反对贵族的等级特权,进而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权。因此,启蒙运动既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继续和深化,又是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理论准备阶段。如果将它同文艺复兴运动进行比较,那就更为清楚了。首先,从反封建方面说,文艺复兴运动的反封建,主要是反对封建领主的割据状态,要求建立民族统一的君主专制政体,以便在王权保护下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而在启蒙运动中,资产阶级已完成资本原始积累,进一步提出要求获得政权,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文艺复兴时代的反封建侧重于思想意识、伦理道德的范畴;而启蒙运动侧重于政治制度和政权性质方面。

其次,从反教会方面说,文艺复兴时期主要是揭露中世纪天主教会的贪污腐化,谴责修道院戕害人性的罪恶,要求进行宗教改革,废除烦琐的宗教仪式,提倡比较简便的礼仪。在启蒙运动时,由于唯物论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因此在反教会方面就比文艺复兴时期更为彻底,它已把反教会提高到自然神论和无神论的高度。

再次,从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上说,文艺复兴时代强调的是反禁欲主义,要求个性解放,面向现实。到了启蒙时代,人文主义思想的重点,就转移到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等政治原则方面来。由于启蒙运动具有政治思想革命运动的性质,因此启蒙运动的参加者并不限于文学家。除法国的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四大启蒙作家外,英国的哲学家洛克、科学家牛顿,德国的美学家莱辛、哲学家康德,均属启蒙思想家的行列。

最后,从文艺风格和方法上说,启蒙时期的现实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现实主义的继续,但又有新的发展。它的特征不在于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不在于刻画人物的性格,而在于具有更多的政论性,作家们都有意识地把他们的政治思想贯穿在文学作品之中。这些启蒙著作成了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争夺政权的精神武器,是传播资产阶级世界观的“百科全书”。作品中的语言不是诗化,而是流畅的雄辩的政论性散文,富有逻辑性、启发性和战斗性。

三、启蒙运动的影响

启蒙思想家认为,社会不进步,人民愚昧,主要是由于宗教势力对人民精神的统治与束缚,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树立理性和科学的权威。他们认为,人的理性是衡量一切的尺度,不合乎人的理性的东西就没有存在的权利。他们主张传播科学知识以启迪人们的头脑,破除宗教迷信。他们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宣扬自由、平等和民主。在他们看来,封建专制制度扼杀自由思想,造成社会上的不平等和文化经济上的落后。因此,他们大力宣扬“天赋人权”,主张人民参与政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