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书法艺术论文

书法艺术论文范文精选

书法艺术论文

书法艺术论文范文第1篇

书法艺术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具备不同的风格特点,始终是世界上唯一公认的艺术性文字。作为汉文化的载体,书法艺术汇集了我国的文化精髓,吸引更多人加入书法艺术的欣赏和创作行列当中。从书法的创作目的看,书法有着道家“得天趣,通自然”的崇尚自然思想,有佛教“机巧必资心悟,不可以目取”的禅文化,还有儒家积极入世思想。在书法艺术当中的虚实、黑白、浓淡、大小、方圆、粗细、刚柔、顺逆等都能够体现出同审美范畴之间的辩证关系。林语堂先生说:“也许只有在书法上,我们才能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中国最早的精神系统就是通过书法建立起来的,有的蕴含了太极,有的体现了儒道,就像书法当中的黑白两大色系,基于阴阳哲学观,散发出了一种哲学精神。艺术本身就是为了反映生活的,而广告本身就是为了丰富生活的,二者本身就是一个相互促进的作用。

(一)书法艺术运用于平面广告的国内现状

书法主要是利用线条的变化和协调的组合将文字的美感以艺术的形式呈现出来,并施以美丽的颜色,具备了造型特色。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内涵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显示出独特魅力。中国传统平面设计诞生之初就和书法艺术结合在一起,《清明上河图》中林立的店铺门前悬挂的“布晃”,就是广告设计的雏形。很早就出现的“公文告示”应该可以视作招贴设计的萌芽。书法的姊妹艺术最常见为篆刻,于殷商时期出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就是利用篆刻艺术,名为“中国印—舞动北京”,这就是书法艺术给广告设计带来的创作灵感,体现了中国人的集体智慧,实现了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这也是中国书法艺术应用于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最成功的典范,结合这一案例,能够看出平面广告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设计当中对应用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肯定。

(二)书法艺术和平面广告设计的相互关系

书法艺术在千百年的历程当中呈现出了各类不同的风格和神韵,代表着中华文化在不同时期的精神面貌。平面广告设计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在书法艺术面前显得微不足道,但是这两者一旦碰触,就实现了一种东西方文化和传统现代思想的完美结合,构建起了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书法创作讲求的“意在笔先”“谋篇布局”和平面广告设计的创意追求也有着互通之处,都在二维的空间里进行思想的传达,强调意境创造、形神兼备,反映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书法在艺术历史上受到高度的重视,广告在当今社会中得到广泛的青睐,书法艺术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有机融合将有益于提升广告的文化内涵。书法艺术应用于平面广告设计还决定了现代平面广告的双重性格,统一了审美性与实用性、艺术性与技巧性,使得平面广告更具视觉冲击力,书法艺术的引入帮助中国平面广告事业打破了停滞的状态,带来了新的生机,扩大了整个平面广告设计的领域影响力。平面广告中主要应用了书法艺术中的“提”“按”“疾”“迟”等节奏韵律,使画面更具艺术效果。平面广告设计发展历程历经了工业化和信息化社会的洗礼,决定了其设计理念和思维表达方式多多少少会受到国外艺术风格和思想潮流的影响,在当代的平面广告设计过程中急需各类新颖的思路,平面设计也必须在书法艺术当中寻求新的思路。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也离不开对国外优秀元素的吸纳,近几年来为了弘扬中国文化,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带有传统文化色彩的作品。比如说香港设计大师创作的第四届亚洲艺术节海报,就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扇子和笔墨的综合运用,呈现出了书法的质感和动势,同时也丰富了广告的文化语言,反映了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向往。

(三)书法艺术应用于平面广告设计的作用

中国文字具有音符美、语意美、结构组合美的特点,当代平面广告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信息传达的需求,更是对视觉冲击力的一种诉求,书法艺术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一方面赋予了它丰富的审美特征和带有历史积淀的质感。另一方面,书法艺术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就是要呈现出一种力量美,利用线条表现手段给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拆解汉字结构,有意识进行重组的过程中,打造出一种书写的力量,呈现出全新的视觉体验。如图一靳埭强的作品《勇破成规》就利用了书法艺术中水墨元素的动静对比,让观者在感受到动势的同时,又能够体会到柔韧的弹性力量,画面当中的尺子和铅笔充当了视觉符号,实现了刚柔、曲直、阴阳的巧妙结合,构建起力量之美。书法艺术的应用还为平面广告设计带来了一种空间美,但是这种空间感觉具有一定的幻想性,使得空间感、书法造型和广告设计之间形成了一种三维的动态结合,构成了多维度的复杂空间。如图二“武当山灵”的广告招贴设计当中,就应用了“古鼎”“太极”意象和书法艺术的结合,营造出了一种气韵畅通、香火旺盛的空间美感。

二、结束语

书法艺术论文范文第2篇

一件商品的包装设计可以反映出产品特性、品牌理念、针对人群、设计用意等内涵,是商品实现流通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有力手段,商品包装设计的好坏影响消费者对于商品的看法和商品的销量。消费者在尚不了解一件商品的价值和用途时,被一件商品吸引的首要因素就是商品的包装。包装设计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视觉效果刺激消费者,使消费者对商品产生探究欲。在节假日期间,许多消费者需要购买一些礼品送给家中的长者。针对这个商机,在保健品包装设计中,可以在封面上用书法艺术题写一些祝福话语,再运用暖色上色。由于大部分消费者买这些商品都是送给自家长辈的,这样的包装不仅新颖,有利于吸引消费者驻足并购买,也体现了书法艺术的飘逸灵动和艺术内涵,迎合了消费者的购物心理,容易得到消费者的垂青。

二、根据产品消费人群应用

书法艺术书法艺术在现代商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视觉刺激来达成的,其成效主要有增强视觉效果、取得消费者认同、提高商品辨识度等。但书法艺术在商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不能一概而论,而要根据产品消费人员、本身的品牌特点及使用价值来区分。婴儿和幼儿使用的商品,如婴儿床、婴儿玩具、幼儿启智玩具等,如果要融入书法艺术就要考虑新生儿的视觉能力尚在发育且消费者一般为初生婴儿父母的特点,在书写时采取轻盈灵动的书法,同时搭配暖色系,给消费者温暖清新的感觉。而一些商务用品,如笔记本、商务用笔、电子记事本等,在其包装封面设计上则要注意采取端正的楷体,给消费者严肃、挺拔、冷硬的感觉。对于一些适用于老人的商品,如老花镜、助听器、身体保养品等,切忌加入草书元素,防止老人看不懂商品的用途,可使用行书,既不失楷书的端正,也不失草书的风骨;要考虑到年长者视力下降的特点,放大字体,在节日期间可配合红色、黄色等具有节日气息的色彩,增强消费者的认同感。不同的消费者对美的感受是不同的,但是中国人对传统文化都有很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将书法艺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宣传手段,发展前景是光明且积极向上的,商家可以利用书法艺术在国民乃至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在商品包装设计中点缀书法艺术,将书法艺术的运用作为一种特点吸引不同层次的消费者。

三、包装设计中融入书法元素

设计包装的要素为包装材料、宣传手段、美化设计。这三个因素是决定商品包装质量的关键。消费者购买商品时的心理过程可以归纳为环视、产生兴趣、进行联想、激发购买欲、比较思考、信任购买等几个阶段。这些心理变化的前提是消费者被商品吸引。商品的包装设计如果过于简单,就容易使消费者怀疑商品的质量和生产场地,从而被消费者忽视;如果过于精致,容易使消费者在心理上产生距离感,觉得自己支付不起这件商品而不加细看就舍弃。书法艺术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是最具特色的经典民族符号之一,国人对这个文化符号都不陌生。在现代商品的包装设计上融入书法艺术元素,有利于缩短商品与消费者的心理距离,使消费者对商品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书法艺术作为新型的宣传手法,不仅可以应用于现代商品的包装设计,在其他方面也可以增强宣传效果。利用书法元素作为宣传手段的成功案例很多,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会徽设计就结合了奥运五环和书法艺术,中西方文化的结合体现了书法艺术的美感和风骨,简练且时尚。这种创新方式使人耳目一新,不仅获得了世界的赞美,也激发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四、根据商品的特性设计包装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网上购物开始兴起并受到消费者的大力追捧,比起去实体店里与销售人员讨价还价,消费者更愿意选择网上购物这种更加简单快捷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实体店的生存压力增加,要想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经营规模,吸引消费者,除了加大宣传,提高产品质量,做一定的促销活动,还要在商品的包装设计上花费心思。以茅台酒为例,茅台是中国的国酒,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茅台酒的包装除了瓶身比较精致外,与其他酒类没有太大分别。产品的销售不能只靠品牌影响,声名远播的物品同样会因为包装不够精致而引起消费者的质疑,给初次购买的消费者以名不副实的感觉。因此,为了加强宣传效果,在茅台酒的包装设计上可以加入书法元素,以行书书写“茅台”二字,利用行书本身兼具楷书的端正和草书的潇洒的特点,既不敷衍又不过于严肃,使人一目了然,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可用草书书写“酒”字,酒自古以来就深得文人墨客的青睐,诗仙李白就嗜酒如命,草书具有线条结构简单、意态狂乱的特点,但笔法又处处具有法度,笔力雄健,无轻飘之感,具有粗狂潇洒之美,用草书书写“酒”字,赋予了这个字书法艺术的线条结构美,符合历史特点;用红色点染,红色是正色,显示出茅台酒在中国酒类中的身份,也给茅台酒增添了历史底蕴。这样的包装设计会使茅台酒与同类酒相比,辨识度提高,包装设计也能凸显茅台作为国酒的尊贵地位,使消费者可以在众多酒类中一眼找出茅台酒,在让人印象深刻的同时辅以商品本身的知名度和商品特性,销售量自然就会上升。

五、结语

书法艺术论文范文第3篇

数千年书法艺术的伟大生命力,在其根植于中华民族智慧,根植于中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根植于中华民族生产力发展的迫切需要,根植于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沃土,所以传承的本质,应从中华文化寻根与发展中寻找答案。

当中华文明还处在襁褓中时,作为萌芽状态的书法艺术便诞生在华夏母亲的摇篮里。古老中华在文明进化之初期,由结绳记事的蒙昧时期到仓吉造字文化文明的转化,即根植了书法艺术惊人的智慧与灵根。据唐代张怀王灌《书断》记载:仓吉“博采众美,合而为字”,仓吉独具慧眼拮取自然之美造出文字,这叫作“依类象形”,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把古人造字方法归纳为六种,称为“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象形文字象图画一样再现自然,记载自然,传替自然信息,这种象形之美,就是中华书法艺术的美的萌芽和灵根,是先人书法美的伟大创造。

《汉文字是书法艺术的载体之本源,象形与会意是传统书法的艺术本源,汉文字以象形、会意为特色,在尔后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变化万象,起源于象形意义的中国初期古文字,“形无定体,笔无定画”,至小篆经省改,才出现形体方整、笔画圆匀的定型化书体,但仍保留形象痕迹。经过汉代隶书的变化以后,汉字由繁复的象形文字,趋向于符号化、抽象化、简笔化,但它的象形性质依然存在,又如鲁迅所说:“将形象改得简单,远离了现实。篆字圆折,还有图画的余痕,从隶到现代的楷书,和象形就天差地远。不过那基础并未改变,天差地远之后,就成为不象形的象形字。”(《门外文谈》).可见中国书法艺术源于无法,变而有法。创新是结于有,起于无,又承于有,变于无。但万变不离其综,象形与会意的艺术本源没有变,汉文字的载体本源没有变。这是其他语言文字所不能比拟的。“象形”或“不象形的象形”,是汉字最基本的特点,也是继承与发展传统书法艺术最重要的、最核心的内容和规律。

那么如何对待书法艺术继承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呢?笔者认为:传承和创新是书法艺术发展历史过程不可分割的链条,继承首先是对先人书法艺术创新精神与成果的继承。

提倡尊崇优秀传统,必须解决继承什么?如何继承?笔者认为继承书法艺术的优秀传统,首先必须继承先贤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成果,这些是先贤书法艺术智慧的结晶。只求复写传统的“传统唯美主义”或脱离优秀传统“创新”的“流行主义”对发展书法艺术都是偏颇的、畸形的、是不可取的,先贤探索的书法艺术发展规律和创新成果是传统书法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传统,优秀传统是创新的结晶,创新是传统的发展。只有深刻认识传统书法艺术发展的规律,才切身感受到创新才是揭示传统书法艺术经久不衰的发展规律的精髓所在。

继承传统,在于推陈出新。创新更是渐进中继承,继承中的变革。如石鼓文是上承西周金文的精粹,下启秦代小篆的楷模,被后人誉为“书法第一法则”,至今仍引人入胜。大篆、小篆、隶书(如前)都有其传承与演变的轨迹,小篆都是中锋、藏锋用笔、线条挺劲圆匀,富于立体感,结构整齐对称,它把庄严凝重与舒展自如统一与于崇高肃穆的气度之中,在书法艺术上折射了封建中央集权威严统一的特征,这是秦篆反映的时代精神。“隶书”作为书法史上一个伟大的变革。汉朝“汉承秦制”“秦篆汉隶”,汉朝隶书发展逐渐定型,与此同时草、行、揩都逐渐从隶书中演变出来。民间习隶书的热情蔚成风气。定型后的隶书彻底消灭了汉字的象形形态,造成了汉字形体的巨大变化。汉隶脱胎于篆书又大异于篆书,是从笔画到结字方正平直化的新书体。汉隶具有波、磔之美,创“蚕头”、“燕尾”笔法,用笔方、圆、藏、露诸法齐备。同时它又为未来书法艺术的发展前景开拓出广阔的前景,为后来的草书、行书、楷书的产生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可见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是传承基础上的创新,继承也是创新基础上的继承。书法艺术的发展史本身就遵循着马克思主义揭示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史观。

流行书风该如何认识啊?笔者认为流行是传承和创新结合、推进社会文明的结果,流行书风无论从风格上还是从技法上都是深受社会欢迎的书法艺术极至之法,流行则是传统与创新的交融会合的“贝多芬交响曲”。历史上流行书风是因其释放了书写的效率,拓展了美的视野,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方能千年流行。根据社会生产生活需要去创新与发展是书法文化的生命。流行书风是适应社会生活需要而为社会广泛接受和喜爱的创新书体书风,脱离社会需要虽标新立异,矫揉造作、即使名噪一时,但终归不能“万紫千红总是春”。书法艺术流行数千年无一不与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要结下深厚的根源,格调高古的甲骨文取代结绳记事适应人类蒙昧向文明的起步,小篆适应中华一统的文化文明的需要,是中华大地迈出了书同文的坚实脚步,隶书、草书都顺应了社会生产生活的书写便利解放生产力的需要,“草书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其后产生于汉代的草书,西汉黄门令史游作《急就章》,东汉章帝甚喜爱,因而名“章”草,章草传承了隶书的笔画形迹,仍有波磔,字字独立不连,实际上是隶书的草率写法,杜度、催瑗便是东汉章帝时代闻名的章草书法家,汉末张芝传承章草又进一步“草化”,将上下字的笔势牵连相通对偏旁作了许多省略和假借,而创今草。张旭,怀素将书法艺术的创造性“心灵之音”得到神灵极至的发挥。通观古今流行书风无一不是传统与创新相交融的结晶。

楷书是数千年书法文化中应用最广与流行最持久的书体,草书是扬弃了汉隶的规矩追求书写速度,至今的简化汉字无不得益于草书创造性的书写艺术。魏太傅钟鹞对楷书作了重大的改革,以横代替“蚕头”、“燕尾”又融入篆书、草书中的圆笔法使楷书定型化,加之其超妙入神的书写艺术,新体楷书很快得到了推广。又如流行至今的行书据说为汉末书法家刘德升创造的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其法盖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刘书人称“风瞻妍美,风流婉约,独步当时。”王羲之创造的行草继承古迹中古掘朴质的风格为妍美流便的新书风格,古人喻之为“清风出袖,明月入怀”,王羲之“博采众"美,熔铸古今”,其神韵超逸的《兰亭序》倾倒千载书家,可见流行书风不仅是当代的更是历史和未来的,不仅是书家自娱自乐,更是社会发展的责任和贡献,不仅是别出心裁,而是高超传统艺术和革新智慧交融的结晶。不是书家冥思苦想的结果,而是适应时代需要的产物。超级秘书网

书法艺术论文范文第4篇

在课余经常可以看到学生聚集在一起猜谜语.受到这种现象的启发,我经常会在初中科学课堂中运用谜语进行新课导入,所取得的教学成效也非常好.例如,在讲“地球仪和地图”时,我是这样进行新课导入的: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两个谜语,请你们猜一猜好不好?话毕,学生立刻表现出积极的回答热情.我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一个谜语:地理谜语:不是蛋不是球,用手一推它就转,不要看他个子小,载着河山飞快跑.谜面抛出之后,经过短暂的思考,很快就有学生回答道:是地球仪.这个答案立刻得到了其他学生的认同.我紧接着抛出第二个谜面:一张画儿墙上挂,有的小来有的大,小的容纳几个县,大的可包全天下.这个谜语自然也没有难住学生,他们很快就猜出其谜底是地图.看到学生快乐的表情,我顺势指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内容就是地球仪和地图,大家想和我一起学习吗?事实上,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很多新课都可以用谜语进行导入.运用谜语导入新课,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新课学习兴趣,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教师要有效地加以利用的.

二、时事导入伴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

很多初中生对于发生在国内外的很多时事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基于学生的这种兴趣爱好,我在初中科学教学中也偶尔会结合最近发生的时事进行新课导入.时事导入法,由于比较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新课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泥石流”时,我是这样进行新课导入的: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这样一则新闻———甘肃舟曲县突发特大泥石流.看到此次泥石流给人类所造成的严重灾难,很多学生的眼睛里都留下了悲伤的泪水.看到这种情况,我也动情地提出问题:事实上,在世界范围内经常会发生泥石流,甚至是每天都在发生泥石流.你们想了解泥石流吗?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想.接着学生的话茬,我导入新课:那么,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打开课本,今天要学习的新课内容就是泥石流,学习本课之后,你们就会对泥石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我运用“甘肃舟曲县突发特大泥石流”这一时事新闻进行了新课的导入,所取得的新课导入成效也是显而易见.学生在这则新闻的刺激之下,也增添了他们学习新课的积极性.因此,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初中科学教师完全可以采用时事导入法进行新课导入.

三、故事导入

书法艺术论文范文第5篇

(一)重知识技能,忽视幼儿潜能开发

幼儿艺术教育的实质是借助艺术手法的表现形式,实现精神世界自由发展,让幼儿的创造潜能走向现实,但是由于多数教师习惯了“教师教,幼儿学”的教学模式,习惯了惯有的规范标准,导致画画教学成为了临摹练习的课堂,音乐活动演变成了重复的发音训练,舞蹈教学则整天压腿、劈叉,成了枯燥的基本功训练,在幼儿教师权威至上的引导下,幼儿逐渐丧失了自己探索、感知和自我表现的机会,他们不敢有自己的想法,只能被动的记忆和训练老师分派的各种任务,整个艺术教学成为了固定的套路,机械、规范、模仿,成为了幼儿艺术教育的主题。幼儿的灵性和创造性渐渐消失。

(二)重艺术教育结果,轻视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贯穿幼儿艺术教育的始终,它对人格的培养、境界的提升以及生活质量的打造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这个漫长的培养过程中,许多幼儿教师日常教学中,轻视日积月累的积淀,而是改为片面的追求艺术教育结果,把主要精力放在幼儿学了哪些歌曲?绘画线条是否横平竖直?舞蹈步伐是否优美等,为了突出自己的教学效果,一些幼儿教师在日常的汇演比赛中,不惜搞突击战术,让幼儿在翻来覆去的训练同一个舞蹈,幼儿在舞台上机械地唱着、跳着,脸上挂着成人设计的“笑容”,虽然比赛后幼儿得了一些奖赏,但这种作法完全与艺术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幼儿从中体会到的不是美感的享受,而是生理和心理上的厌倦,造成了艺术技能训练和艺术情感的培养之间彼此冲突。

二、幼儿艺术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一)幼儿艺术教育存在功利化

幼儿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导致了艺术教育的功利心太浓,从而扭曲了幼儿艺术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取向,为了迎合家长或幼儿园的教学目标,他们往往将自然愉悦、温馨情感和非功利化的审美活动异化,用漂亮的艺术外衣将幼儿进行包装,甚至借此进行大赚钱财的商业行为,至于幼儿的艺术引导、艺术教育则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各种功利化的目的,掩盖了艺术教育的正确原则。

(二)幼儿教师艺术教育观念落后

有些幼儿教师固守着陈旧的艺术教育观念,不能正确地引导幼儿艺术的审美教育观,也缺乏主动发展幼儿个性的积极性,部分教师看来,幼儿艺术教育只是简单的学几首歌,画几张画,跳几个民族舞等,至于艺术教育能环节生存压力、增强对美的发现、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和人格发展等作用,教师往往认识不到,结果耽误了幼儿的艺术发展之路。

三、幼儿艺术教育发展思路

(一)正视幼儿发展,赏识幼儿创造

幼儿天生就有艺术天赋,比如听着音乐节奏舞动身体、拿着画笔画出正在做饭的妈妈。可以说,他们随时随地都在进行着艺术活动,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只需要能保持一颗完整的童心,去赏识幼儿的行为,理解幼儿的表现方式,鼓励幼儿用手中的画笔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分享他们自由发挥、自由创造时地快乐,只有这样,幼儿教师才能真正走出艺术教育的困惑,以正视幼儿个体发展为基础,引领幼儿走上真正的艺术之路。

(二)明确个体差异,给与适当的引导

在幼儿艺术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幼儿,让他们都能得到艺术的熏陶。同时,对于有艺术天赋的幼儿,要注意开发他们的潜能,避免单纯重视知识技能或艺术教育的结果,而忽视幼儿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摒弃那种不分有无艺术天赋,而强迫所有幼儿都要接受同一项艺术技能的训练的盲目做法,激发幼儿从艺术教育中,主动感受美、表现美的情感发展,丰富幼儿的审美情趣,让他们真正体会艺术教育的真实魅力。

(三)培养艺术感知,创设审美空间

“人须具备音乐的耳朵,艺术的眼睛”。马克思这句名言充分说明了艺术感知力的重要性,审美感知力是艺术欣赏、艺术创造的前提和基础,它需要在生活实践的土壤中慢慢积淀培养。因此,幼儿园和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平等,自由愉快的精神环境,大胆发挥幼儿的个性,引导幼儿参与三位空间环境的创设,有意识地提升幼儿视觉感知能力,另外要加强不同风格的中外名曲、不同内容的童话故事播放,刺激幼儿的听力感知能力,只有将幼儿长期置身于这种艺术气氛浓厚的空间,他们的审美感知能力才会水涨船高,得到更好的发展,在行动上,幼儿教师要鼓励幼儿敢于尝试,努力创新的意识,也可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感受大自然和真实的社会环境,让他们在亲眼看、亲耳听、亲自说的活动中,有效发展审美感知能力,体验社会实践能力。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