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青少年感恩教育方案

青少年感恩教育方案

青少年感恩教育方案

青少年感恩教育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青少年 感恩心理 研究进展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感恩心理的研究逐渐成了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热点,感恩是一种心理品质,在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中可以提高主观幸福感,形成健康的人格。青少年处于心理发展的动荡期,了解青少年的感恩心理,对其进行感恩教育,有利于其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影响力之一。本文从感恩的含义、研究意义、研究进展等方面对青少年的感恩心理做了阐释,以便对此问题有全面的了解。

一、感恩的含义

在感恩的研究中,对感恩的定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有采用《现代汉语词典》和《牛津字典》的解释,例如:“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也是对他人帮助的回报”和“乐于把得到的好处呈现出来并且回馈他人”[1]。有在“感恩”词源上进行解释,例如:感恩(gratitude)一词来源于拉丁语“gratia”,意指恩惠、仁慈或感激[2];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阐释,例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吃水不忘挖井人”等名言警句[3][4]。

研究者不论是从哪种定义上引入,均认为感恩是一种情感[5][6],感恩不仅是对于别人或者大自然给予自己帮助的一种亏欠心理,而且具有一种回馈心理,即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7][8][9]。基于对感恩缺失的研究显示,对青少年进行感恩教育,仅仅停留在德育层面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唤醒青少年的感恩之心,所以从心理学的层面培养青少年学会感恩迫在眉睫[10]。

二、青少年感恩心理的研究意义

经过对感恩相关文献的查阅,目前我国青少年的感恩意识总体是好的[11],但仍存在一些感恩缺失的现象,这些不良现象足以再次引起人们的重视。

首先,感恩教育属于德育的范畴,并且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方面的工作一直是教育的重中之重,但是在当今社会中出现的感恩缺乏的案例举不胜举,所以对青少年进行感恩教育,不仅要在德育层面加大教育力度,还要在心理层面唤醒青少年的感恩之心。引导青少年对自然、社会、对他人的帮助与关心心存感恩,领悟人间关爱的真谛,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感恩缺失现象,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从而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康的人格。

其次,构建和谐校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需要感恩教育。感恩教育应该从小抓起,学生时代是感恩教育的关键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就是依靠来自校园的莘莘学子,如果在青少年期没能形成良好的感恩意识,步入社会就很难做出感恩的社会行为,对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弘扬存在一定的影响。因此,培养具有感恩意识的青少年,建立尊重他人、懂得感恩的校园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条件,对中国良好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提升个人素质。提高个人的幸福指数离不开感恩教育。感恩心理与我们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安东尼・罗宾说:“你有什么样的感觉,你就有什么样的生活。”当一件好事发生,或别人帮了我们一个忙,我们可以很感激,可以稍微有点感激,可以感到无所谓,还可以不高兴。不同的感觉产生不同的情绪,情绪的质量是生活的质量。所以,拥有好情绪就拥有高质量的生活。当人心存感激时,就会感到温暖、被爱、美好和幸福。

三、有关感恩心理的研究进展

综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发现对感恩的研究,在研究对象上,多数是大学生,对青少年的研究较少,对幼儿和中小学生的研究则不多;在研究方法上,以定性研究居多,实证研究相对较少;在研究内容上,有的专家从感恩意识的缺失出发,论述青少年感恩缺失的表现,分析原因,提出加强感恩教育的对策等;有的专家侧重于研究感恩教育的内容和途径;还有的专家从心理学角度论述如何培养青少年感恩意识等。

在感恩的相关研究中,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感恩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研究表明,大学生感恩与总体主观幸福感存在及其显著的正相关,感恩影响幸福感,是影响幸福感的中介模式与调节模式,并且感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主观幸福感[12]。

(二)感恩和社会行为的研究。研究显示,特质感恩深度与亲社会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高特质感恩的人有高亲社会行为倾向,低特质感恩的人有低亲社会行为倾向,特质感恩对亲社会行为倾向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特质感恩通过人际关系亲密度对亲社会行为倾向产生影响[13];大学生感恩能够促进助人行为[14]。

(三)感恩与人格的研究。研究表明,人格特征中的某些因子对感恩意识各因子存在不同程度的解释和预测作用,父母养育方式对大学生感恩意识各因子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和预测作用[15]。

(四)感恩与大学生病理性网络使用的研究。研究显示,青少年感恩与病理性网络使用显著负相关[16][17],基本心理需要三大成分在感恩与病理性网络使用之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即感恩既直接促进青少年自主需要的满足,又通过促进能力需要和关系需要的满足间接增进其自主需要的满足,进而减少病理性网络使用[116]。

(五)感恩与学生学业的研究。研究显示,初中生的感恩与学业成就正相关,学习投入三大成分在感恩与学业成就之间具有系列中介效应,女生比男生具有更高的感恩和行为投入水平[18]。

(六)感恩与人口学的研究。研究发现,女生在感恩量表各维度和总分上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高年级青少年在感恩量表各维度和总分上得分均显著高于低年级;独生子女在感恩总分和各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11]。

(七)感恩缺失的研究。研究发现,当前我国青少年的感恩意识较强烈[11],但不乏感恩缺失案例的出现,很多研究者提出了感恩缺失的原因,例如:父母的重视程度不足,学校教育的忽,自我中心倾向严重等[19]。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者提出了从学校、家庭、社会、自我等方面协同发展感恩教育的方法。

四、结语

感恩心理作为一种社会态度,不仅仅需要青少年的重视,更应该引起全社会人的关注,形成一种社会氛围,这不仅是形成和谐社会的重要影响力,而且可以极大地提高人们的主观幸福感。据当前的研究进展可以看出,虽然研究者已经认识到感恩心理的重要性,但是缺乏权威的研究工具,有些研究是采用本土自编的量表,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对于研究内容缺乏一定的创新,致使出现一些重复的研究;综述研究较多,实证研究较少;针对国外的感恩教育研究不多;研究者提出的感恩教育的方法缺乏一定的具体实施措施。

参考文献:

[1]汪瑞.和谐社会视角下青少年感恩教育的理性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3).

[2]丛文君.心理学视域下青少年感恩缺失的家庭原因探析及应对策略[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33).

[3]杨光艳.青少年感恩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华章,2013(32).

[4]刘金珠.青少年感恩教育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9).

[5]何安明,刘华山,惠秋平.基于特质感恩的青少年感恩量表的编制――以自式量表初步验证感恩三维结构理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

[6]Mccullough,Emmons,&Tsang. The grateful disposition: 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topography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2(82).

[7]张建平.感恩教育:一种回归生活的德育实践[J].青年教师,2006(6).

[8]岳洪群.对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新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

[9]杨艳,刘长青.当代青少年感恩教育研究综述[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9).

[10]秦吉吉,陈家麟.青少年感恩缺失及培养的心理学探析[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8(26).

[11]喻承甫,吴慧婷,刘国锐.青少年感恩的现状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

[12]汤琪,包建.感恩与幸福感的关系综述[J].沧桑,2011(1).

[13]胥兴春,李贞珍.感恩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研究述评及展望[J].心理研究,2013(2).

[14]王定升,感恩对助人行为的影响[D].开封:河南大学,2008.

[15]秦.大学生感恩意识与人格特征、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09.

[16]喻承甫,张卫,曾毅茵,叶婷,胡谏萍,李丹黎.青少年感恩、基本心理需要与病理性网络使用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28).

[17]许倩,高婷婷,孔祥娜,魏昶.青少年感恩与病理性网络使用的关系[J].教海探航,2013(721).

[18]文超,张卫,李董平,喻承甫,代维祝.初中生感恩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学习投入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11).

青少年感恩教育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青少年;感恩父母;感恩意识;缺失;教育策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孝经世传自古今,父母情恩似海深。鸟兽尚知哺育恩,爹娘不敬敬何人。”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孝敬父母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然而,我们不难发现,青少年感恩父母意识的匮乏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具体表现在:有的学生不知道或漠视父母对自己的付出和关爱,不珍惜父母的养育之恩,对父母不会心存感激;有的学生只会一味向父母索取,不懂得关心、体贴、回报父母,不会帮助父母做家务;有的学生羞于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有的学生对自己含辛茹苦的父母不太礼貌,甚至顶撞父母;更有的学生做出忘恩负恩,伤害父母的事。[1]据报道,济南一女孩因为母亲没有给她买衣服,两人在公交车上发生争执,女儿嚷到:“你为什么不给我买啊?”随后,竟掀住母亲的衣领,对母亲大打出手,当有乘客劝阻时也被其破口大骂。[2]这样的案例虽然只是个别,却折射出长期以来我国感恩教育的缺失。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青少年的感恩教育刻不容缓。

一、感恩意识的内涵解析

“感恩”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谢”。意识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与“心”、“精神”同义,它是专门作为表示思想意义的概念。感恩意识则是指人们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内在心理要求,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也是任何文化公认的基本道德律。[3]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有感情、有道德、有思想,有正义之感。缺乏感恩父母的意识,就丧失了做人最起码的道德。

感恩意识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其中儒家赋予感恩意识的内涵最为深刻。而对父母的感恩则是儒家文化最为强调的内容,在反映孔子思想的《论语》中,多次提及孝,“孝第也者,其为仁之本舆”“事父母,能竭其力”“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孝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程度,其内在本质就是对父母的感恩意识。只有具备了感恩意识,其“仁心”和“德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青少年“感恩父母”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缺乏感恩父母的意识,在认识层面上不知恩、识恩;在情感层面上不感恩;在实践层面上不报恩。导致青少年感恩父母意识缺失的原因很复杂,既有家庭因素、学校、社会方面的因素,也包括青少年自身因素。

1.家庭教育不当导致青少年缺失感恩父母的意识

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感恩意识的养成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家庭教育的不当却导致青少年感恩父母意识的缺失。第一,家庭教育重心失衡。注重青少年智力开发和文化学习,忽视道德教育,把学习成绩好坏作为衡量子女的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价值尺度。第二,家长赋予孩子不理智之爱。许多家长一味的溺爱孩子,导致孩子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这在独生子女身上表现的最为明显。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关心较多的停留在物质层面,很少涉及精神领域,忘记了孩子的独立人格,忽视了孩子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第三,代际冲突的客观存在阻碍了亲子沟通。亲子之间的代际冲突阻隔了青少年与其父母心灵的沟通,缺乏相互的理解与信任,最终影响到家庭教育的有效性,致使青少年感恩父母意识的弱化。第四,不当的家庭教养方式。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许多家庭采取专制型的教养方式,导致许多孩子感觉压抑,不仅无法感知父母的爱,甚至由爱生恨。第五,家长缺乏索爱意识。中国的父母认为对孩子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不求回报,这就导致许多孩子形成了只知道索取却不知道感恩的心态。当孩子对父母表示感恩的时候,许多父母会表现出一种不好意思的情感态度,认为没有必要。久而久之,子女感恩父母的行为得不到正常强化,造成一种错觉,认为父母的付出是应该的,不需要他们感恩,所以他们就不向父母感恩了。

2.学校德育建设的失效导致青少年缺失感恩父母的意识

学校是培养青少年学会感恩父母的重要场地,然而,学校德育建设的失效却导致青少年缺失感恩父母的心。第一,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教育者只关心学生的智慧生命,并认为这是学生的全部,忽视了学生的情感生命的涵养。第二,学校德育实效性低迷。德育陷入形式化,从大处着眼,讲道理、知识的多;从小处和生活做起,重实践的少。第三,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严重脱节。老师仅仅把德育当作一门课程知识来教,学生也仅仅把德育当作一门课程知识来学。没有把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相统一,学生缺乏内心深刻的体验。第四,培养青少年学会感恩父母的教育属于德育的一个部分,同样被中小学教育所忽略。我们都在教育学生如何去爱我们的国家,却忘了教育他们怎样爱自己的父母。道德需要迁移,一个不懂的爱自己父母的人,是很难去爱一个国家的。学校德育只有做到生活化,少一些形式和口号,多一些行动和实践,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养成崇高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具备健康和谐的人格特征。

3.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导致青少年缺失感恩父母的意识

青少年除了接受家庭和学校的影响以外,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价值导向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青少年的成长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他们在社会环境中受到诸如传播方式、大众文化、价值取向、群体心理等因素的影响。日本青少年研究所所长千石保对现代青少年的人生价值观进行了研究,发现有以下几个特征:追求“即时满足”,否定手段价值;认真、拼搏、奋斗精神的崩溃;从英雄偶像崇拜转到追星;从物质优先转到生活质量优先;忠实自己的生活,不愿意为社会做贡献。[4]我们正处于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社会环境的异化给青少年感恩意识套上了实用主义的金箍,追求金钱和名利已成为当前社会相当一部分人的价值取向,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在金钱和名利面前变的越来越不重要,这些不良社会现象和社会风气的败坏对青少年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另外,青少年功利思想日益泛化,虚荣攀比心理更为增强,忽略感恩意识的重要性。当今社会,一切以“利”字为先,青少年在这种社会环境氛围的熏陶下,心理和行为上产生不良的效仿,甚至在感恩父母上,也以利益为前提,从而给感恩意识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黑纱”。

4.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导致青少年缺失感恩父母的意识

依据人的自然发展规律,青少年会有一个青春期的 “心理断乳期”。在这个阶段,常常表现出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提高,自我意识、独立意向和成人感的形成,常以“小大人”自居。当受到成人,比如父母的否定后,会表现出强烈的逆反情绪。如果在这个敏感的阶段,父母的教养方式不恰当,学校的引导不足,再加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青少年很容易走向错误的发展轨迹。当青少年表现出强烈的逆反情绪时,父母已经被关在子女的心门之外,很难与子女进行情感的交流。许多家长就会表现出不耐烦,对孩子训斥、甚至打骂,颇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使自尊心极强的子女感到压抑和窒息,表现出更为强烈的逆反心理,与父母疏远,很难与父母建立感情,不但没有感恩父母的意识,甚至出现伤害父母的行为。

三、培养青少年“感恩父母”意识的教育对策

加强青少年的感恩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是学生感恩教育最重要的三个环节,要教导青少年学会如何感恩父母,同样需要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有机结合,做到“三位一体”,互相衔接、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才能形成合力。

1.为青少年感恩意识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儿童道德的发展与儿童早期跟父母感情的联结有密切的关系。儿童道德的发展是一个逐步内化的过程,因而在早期的家庭教育方面,家长要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基本规律和品德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来有效的加强他们的道德建设,培养他们感恩父母的意识。第一,父母不仅要注重子女智力的发展,更要注重培养子女如何做人。第二,父母需要具备正确的教养方式。众多研究文献表明,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最有利于孩子和谐、健康、幸福的成长和和谐人格的养成,也容易感受父母的爱和回报父母所给予的爱,养成感恩父母的意识。第三,加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沟通,只有相互理解和信任,才能建立深厚的感情,子女才会从内心理解父母,感恩父母,也才能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第四,父母需作好表率,以行动感染子女。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子女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在青少年的感恩教育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父母的不良行为势必会产生负面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消解本来就薄弱的感恩教育的效果。[5]试想,一个自己都不孝顺父母的家长怎么能培养出具有感恩意识的子女呢?第五,转变传统思维方式,具备索爱意识,让子女意识到,除了接受父母的爱以外,更需要回报父母的爱。

2.为青少年感恩意识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学校环境

学校是育人的主要场地,因此,有效培养青少年感恩父母的意识,学校责无旁贷。可喜的是,我国教育界已经意识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2003年4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并向成年人过渡,自我意识和独立性增强。在中学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感恩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作用”。上海市教委在新版的《中学生守则》中增加了“学会感恩”条款,填补了以往教育的一个空白。那么,学校可以通过那些具体措施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意识呢?第一,学校要注重德育建设,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集体教育的影响下学会感恩父母。第二,开发校本教材,将感恩教育的内容编入教材。特别是将历史上许多孝敬父母的故事以及现时代孝敬父母的感人事迹编入教材,引导学生学习。第三,在特定日子以班或年级为单位举行大型的感恩活动或主题班会活动,如举办母亲节等节日晚会,邀请学生父母一同参加。第四,与校外人士合作,如邀请相关的专家名人来开展一些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的专题讲座。第五,感恩教育的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上海某中学给学生的寒假作业就是:对父母说三句话—“您辛苦了”、“您好”、“节日快乐”,给父母做三件事—鞠躬、洗脚、磕头。[6]

3.为青少年感恩意识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感恩父母的教育需要发挥社会的价值引导作用,社会环境领域对于青少年感恩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第一,可以通过电影、电视、报纸等媒体做好宣传作用启发学生感恩父母的意识,最近几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比较突出感恩父母这一主题,如《常回家看看》、《感恩的心》,发挥了媒体应有的教育作用;“一个小朋友看见自己的妈妈给奶奶洗脚后,自己也端水给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都是非常好的感恩父母宣传片;而南京大学校园内的“给辛酸父亲的一封信”则发挥了报刊杂志的宣传作用。第二,在生活中也应该创造良好的感恩氛围和社会风气,如提倡年轻人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在母亲节的时候问候父母,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第三,社区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社区应开展必要的感恩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积极参加一些社区公益活动,以体验父母工作的辛酸和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当然,最重要的是通过社会的整合力量,发挥整合效力强化青少年的感恩意识。据《光明日报》报道,在今年“五一”劳动节到来之际,宁夏回族自治区就在银川市人民广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以“孝敬父母,学会感恩。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主题的“孝敬父母月”活动启动仪式。在全社会树立起了孝敬父母的良好风尚,让孝敬父母的思想值根于每个人的心。[7]

4.为青少年感恩意识的培养创造良好的身心环境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家长、学校、社会应注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特殊性,正确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树立健康和谐的人格。培养学生浓厚的感恩意识,不仅要感恩父母,也要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帮助自己的所有人。缺乏感恩父母意识的人,是很难有报效祖国的想法的,只有身心健康发展的人,才是对社会有用的人。

四、结束语

亲情是一个人善心、爱心、良心的综合表现,尊重长者,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历来受到人民的称赞。我们强调培养青少年感恩父母的意识,并非局限于只是强调青少年对父母的感恩,但是,只有先学会爱自己的父母,才能谈到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只有如此,才能成为一个品德完善、个性健全,对国家和社会以及他人有用的人,这才是本文的旨归所在。

注释:

[1]《诗经·小雅》

[2]《现代汉语词典》

[3]《论语·学而》

【参考文献】

[1] 戴育红、邓向昕、刘素容 “感恩父母”班级辅导活动的研究与实践 [J].中国家庭教育,2007(1)。

[2] “孝敬父母”应成德育重要的一课[N].中国教育报。

[3] 任现品 略论儒家文化的感恩意识[J] 孔子研究,2005(1)。

[4] 苏东水 管理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5] 梁涛 试论当前青少年感恩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青少年研究,2006(3)。

青少年感恩教育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感恩;家庭;学校;社会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等感恩文化精髓。但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道德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青少年是未来社会的主人,肩负着国家和民族赋予的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重任,感恩教育必须要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的他们开始,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让“知恩、感恩”之花开放在每个孩子的心田。

一、感恩的定义

所谓感恩,就是要感谢别人给予自己的恩德。感恩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认知层次,挤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二是情感层次,是在认知层次基础之上,从心里产生的一种温暖、幸福的情感,从而产生想要汇报的冲动;三是行为层次,即在将要回报的冲动转化成为回报或是施恩的行为,并形成习惯。感恩是每个人一生都应掌握的生活哲学,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物都值得人们欣赏和感激,只有心怀感恩,才能做一个善良快乐的人。感恩不仅仅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准则和起码的素养,而且也应该成为社会普遍的道德要求和心理品质。

二、青少年感恩现状分析

现在很多孩子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观念严重被现实社会不良风气感染,不懂得珍惜和感恩。一些孩子总是拿父母提出的要求作为筹码进行交换,有些要求用劳动换取钱财,有些是用成绩来换礼物,似乎自己所有应做的一切都是在替父母做一样。有些孩子花钱如流水,整天光顾校门口的小店,买些无用的玩具,不懂体谅父母挣钱的不易。更有甚者,任性偏执,不懂得谦让别人,以自我为中心,遇到一点不称心的事就大发雷霆,又哭又闹。有很多孩子对整日照顾自己的爷爷奶奶呼来喝去,没大没小。和教过自己的老师打照面,不但没有行礼,连一句“老师好”都懒得说。中小学生的感恩意识薄弱,现状令人忧心。

三、青少年感恩意识差的原因分析

1.父母的失职

在家庭教育方面,很多父母对感恩教育缺乏理解,只要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其他都不重要。加之现在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和老人对孩子都比较溺爱,久而久之,孩子组件认为自己学习是给父母看的,父母对他的关爱都是理所当然的。孩子思想品德的引导和教育杯家长忽视,孩子一点也不理解、体谅父母。另外,部分家长自身的感恩意识差,要求别人很多,回馈别人很少,对别人的恩情无论大小,很少言谢或从不言谢。对待长辈大呼小喝,常常抱怨生活,无感恩和孝敬之心。与兄弟姐妹关系不和谐,斤斤计较。父母对孩子太严厉刻薄,动辄打骂,是孩子整日生活在恐惧与无趣中。

2.社会风气影响

孩子对于父母的辛劳一无所知,却受到社会上追求奢华、虚荣的不良风气的影响。经常听到孩子在攀比吃穿,家庭条件差的孩子甚至埋怨父母没有给自己创造优越的条件,不让父母到校参加家长会。随着人们精神生活领域不断扩大,各种媒体、网络给提供的思考文题的参照与过去大不相同,什么“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后面笑”这些扭曲三观的真人秀节目越播越火。这两年,扶起摔倒的老人反被讹的事件不断占据各大新闻头条,于是人们开始怀疑“好人有好报”的说法,遇事绕道而行,甚至教育孩子不要轻易去扶摔倒的老人,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社会变得越来越冷漠,人与人只有猜疑,没有信任!于是乎,全国上上下下掀起了一场关于“老人摔倒了该不该扶?怎么扶?”的讨论,助人为乐本该是多么自然的一件事情,居然还要讨论,真是可笑,更可悲!

3.学校教育失职

当前许多学校,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关注分数的高低,却忽略了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中小学生不了解传统文化,不孝不敬、不体谅父母和长辈,见到老师漠然视之,见到朋友如同路人。思想品德教育没有落实到位。

四、提升青少年感恩意识的途径

1.创造良好的感恩环境

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感恩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把各种人际互动情境或社会生活情镜作为感恩的素材,使中小学生的心灵受到感染,激发他们的感恩情怀。对中小学生进行感恩祖国的教育,让孩子知道祖国强大、富有,才有我们现在安定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传承振兴中华民族希望的火种和接力棒,长大后报效祖国。以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为契机,开展各种体谅父母的艰辛,感谢老师的教诲以及回报社会等活动,在校园和家庭内营造浓浓的感恩氛围。在家中,父母也要给孩子营造一种环境,自己要首先孝敬父母,将感恩教育融入生活。

2.父母树立感恩模范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孝敬老人,夫妻恩爱,善待孩子,对家人朋友多一分谅解、宽容,少一分抱怨、仇恨,对家庭多一分责任、承担,少一分推卸、倦怠,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温暖的生活环境。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孩子答谢所有给过自己帮助的人,对清洁工、服务员、同学、朋友、父母等都要心存感恩之心,做到知恩必言谢。

3.学校加强感恩教育

学校有意识地在语文或思品课中渗透感恩教育,在教材里编入一些感恩题材的课文;组织学生观看《暖春》、《孝子》、《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等系列感恩题材影片;教会学生传唱《母亲》、《天之大》、《爱的奉献》等“感恩教育”歌曲;开展关于名人感恩的小组讨论活动,举办感恩为中心的作文大赛;以班级为单位,召开“感恩教育”主题班会,开展“同学如手足”、“大手牵小手”等活动,为同学或班级做一件有益的事,掀起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的热潮,增进师生、生生的感情。

4.借助媒体宣传感恩文化

媒体是新时代影响最广最快的平台,可在电视节目中多插播些以感恩为主题的公益广告,播放名人感恩事迹,以真实的案例提升可信度。减少负面舆论导向,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引导青少年向善。

青少年感恩教育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未成年人 感恩教育 开展方式 调研 感恩文化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70-02

引言

台州市黄岩区从2007年开始就在全区未成年人中开展感恩教育活动,获得浙江省2007年度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奖,其做法也在台州市道德经典诵读现场观摩会上作为典型经验交流推广,并于2010年被评为浙江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取得了积极成效。也许从个案选择的典型性上讲,台州市黄岩区未成年人感恩教育的探索和启示对提高中国的未成年人素质教育,也具有普遍意义。

一、感恩教育总体情况

在调研中,我们设计了《黄岩区未成年人感恩教育活动调查问卷》展开调查。问卷共发出1562份,实际收回1549份。经过广泛的座谈、走访和调查,获取了大量详实的材料,采用科学方法进行统计,掌握感恩教育的总体情况。

调查发现,在黄岩区,感恩教育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在校教师和学生、家长所熟知。通过近6年的推广,感恩教育已经逐渐地深入到广大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心里,他们普遍认识到了感恩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感恩教育开展情况却参差不齐。

二、感恩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在黄岩存在,而且也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为此,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现分析如下:

1.家庭中爱的错位和感恩教育的不作为,阻碍了孩子感恩意识的形成

调查表明,家长们平时在对孩子的培养上只注重成绩,而忽视了道德的培养,尽管在意识上,家长几乎都认同了感恩教育,有54.83%的家长认为,学校完全有必要开展感恩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但是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家庭感恩教育情况却不容乐观。我们发现家长在实际行动中对感恩教育的忽视和不作为,使得广大未成年人缺少感恩学习的直接榜样,是未成年人感恩意识缺失的关键原因。

2.素质教育落实不到位和感恩教育的形式化,弱化了感恩意识的培养

调查发现,学校思想品德课被占用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普遍存在,有53%的学生回答思想品德课会被占用。由于应试教育的强大惯性和高考制度改革的滞后,使得学校在教育中只能偏重于文化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德育等方面的培养。另一方面,对学校的综合考核制度缺乏实质性的量化标准,使得德育工作成为一种形式上的应付。

3.社会不良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了感恩意识的缺失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随着青少年的成长,隐形的社会不良因素影响了感恩教育的健康有序培养。市场经济的功利性造就了人们情感上的冷漠化;文化氛围的多元化使未成年难以正确选择;学校周边环境和网络世界对未成年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这些都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具有严重的危害。

4.学校、家庭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不畅,严重影响感恩教育效果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是未成年人成长的最主要的两条途径,两者之间应该互相沟通交流才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但是,调查发现,当学生有心事时会跟父母交流的只占25.8%,同师长交流的竟然只有2.36%,大部分都是选择跟同学或者朋友。这个数据充分说明了,在孩子的沟通的问题上,一方面施教者之间本身缺乏有效沟通,另一方面,施教者同被施教者之间也存在很大的隔阂。

三、推进感恩教育的思考与对策

如何进一步深入推动感恩教育活动,全面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当前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结合本次调研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意见:

1.增强对未成年人感恩意识形成和宣传的指导力度,营造文明、向上、健康的社会氛围

要大力积淀与营造一种积极向上、丰富博大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学校可以安排各种传统节日的纪念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感恩教育。同时将感恩教育的先进事迹、榜样利用媒介传播,在全社会营造感恩文化氛围。

2.利用学校优势教育资源,创设情境,丰富感恩教育活动,促进未成年人感恩意识的形成

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各部门必须统一规划,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整体优势,同时带领学生投身社会实践,有利于学生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发现自身的价值。

3.着力夯实家庭教育基础

教育局、妇联、关工委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服务作用,并高度重视家长学校的建设,构建各种经验交流平台促进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学校间的交流沟通,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4.重视家长、教师、成人的言传身教,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管齐下的教育格局

在孩子感恩意识的培养中,家庭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家长应重视孩子日常良好道德心理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师本身的言传身教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除了家庭和学校外,社会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不仅是未成年人要学会感恩,成人更应以身作则,知恩、识恩、感恩,以形成一种健康积极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 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仁[M]蒋自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刘建岭,感戴.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4]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

青少年感恩教育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素质教育; “三心”; “三感”

[中图分类号] G78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01-0054-04

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可见,对少年儿童的素质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缩影,家庭教育的先在性、亲和性决定了家庭教育在素质教育起着奠基作用。然而,目前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重养育中轻教育的误区,这既不利于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因而,为了进一步推进和落实素质教育,家庭应注意培养孩子的“三心”、“三感”。

一、“三心”

1.自尊心

自尊心又称自尊或自尊感,是指个体由肯定的自我评价引起的自爱、自重、自信以及期望获得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正当的、积极的情感。自尊心作为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影响人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健全发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自尊心是青少年最敏感的角落,是学生前进的潜在力量,是前进的动力,是向上的能源,它是高尚纯洁的心理品质。”常言道,树怕伤根,人怕伤心。如果孩子的自尊心受损,就会导致其破罐子破摔,在这样的心理背景下,就难以对其进行教育了。

保护和扶植孩子的自尊心,父母要做到以下几点:

(1)正确运用惩罚

家庭教育中的“惩罚”是对儿童的某种思想行为施加负面的情绪体验,使其受到警示,从而控制其不良思想和行为的一种教育手段。17世纪英国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对惩罚作了精辟的论述。一方面,他反对给儿童过重的惩罚;另一方面,他认为不能放弃惩罚,而且在特殊的情况下,还要借助棍棒惩罚。父母对孩子进行惩罚时,应把握好惩罚的艺术、时机和“度”,既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又达到教育的目的。

(2)善侍孩子的缺点和错误

人无完人,每个孩子都有缺点,在成长的过程中也都不可避免地会犯错误,父母对待孩子的缺点和错误,不可一味地讽刺挖苦,也不要当众斥责,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批评时态度要真诚,言语要委婉。

(3)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使一个人的智能得到最大限度、最持久的发挥,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是使孩子走向成功的最佳途径。西晋时,左思的父亲左熹一心想让儿子学书法,不惜重金聘请名家指导,可左思不感兴趣,学无所成。左熹又让儿子学琴,结果学了很长时间竟弹不出一支像样的曲子。这时左熹从失败中懂得了尊重孩子特点的重要性,根据儿子性格内向,记忆力好,对文学有特殊偏好的特点,因材施教,让儿子学赋诗。左思如鱼得水,进步神速,不出几年,写得一手漂亮文章,最终成为西晋著名的文学家,其所著《三都赋》等文章脍炙人口,传颂千古。

(4)科学对待孩子的成绩

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这是学生家长的共性。如果孩子成绩好,家长就高兴;如果成绩差,家长就失望、生气,有的家长甚至大发雷霆,将孩子训斥或打骂一顿。父母这种“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这种对待孩子成绩的做法是否可行呢?1987年轰动全国的“夏斐事件”不能不引起各位家长的反思。作为家长应有一个正确的分数观。学生的分数只是对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效果的一个反映,是促进教学的一种手段。它不能决定孩子的全部。父母要客观、科学、冷静地对待孩子的考试成绩。孩子考得好,既要鼓励表扬,又要告诫其不要沾沾自喜;考得不理想,便设身处地帮助孩子分析总结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帮助孩子改正错误,和孩子一起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

(5)保护孩子的隐私

孩子的隐私是孩子不愿让他人知道的秘密。法律规定,公民的隐私权不受侵犯,父母应尊重孩子的隐私。当然,如果孩子做了越轨违法的事,就不再是什么隐私,就应对其进行批抨教育,甚至做出处理。

2.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爱默生),“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爱因斯坦),“信心是命运的主宰”(海伦・凯勒),“决心即力量,信心即成功”(列夫・托尔斯泰),“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乔治・萧伯纳)……可见,自信是学习进步、事业成功、生活美好的重要保证。

自信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它需要后天坚持不懈地锻炼和培养。南京聋哑学校副校长周弘首倡的赏识教育在自信心的培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是靠赏识教育,他曾成功地把3岁半还不会说话的聋哑女儿周婷婷培养成了全世界最著名的聋人大学加劳德特大学的大学生,后来又培养了上百个周婷婷式的早慧聋童。最近他又使接受他“赏识教育”的上百个“差生”转为“优生”,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做父母的要学会用赏识的眼光看孩子,肯定孩子的长处和点滴进步,要善于对孩子说“你真棒”、“你能行”,家长一句赞扬的话、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朵小红花都有可能成为孩子奋发进取、克服困难的动力。

成功的心理体验是一个人获得自信心的基础。父母要善于为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为此,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太高,对孩子提出的要求要适宜,“果子”应是跳一跳能够摘得到的。同时,家长还要培养孩子的耐挫精神,鼓励孩子勇敢地向困难挑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灰心,不消极,增强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把事情做成,从而获得自信。

3.感恩心

2000年“徐力杀母事件”、2004年“马家爵杀人案”震惊了全社会。无独有偶,2004年11月初,南京大学校园内出现了一封署名为“一位辛酸的父亲”的来信,这位父亲在信中控诉儿子只知向父母索取,甚至为了多要钱物不惜“偷改入学收费通知,虚报学费”。2004年7月一浙江男研究生因欲壑难填,声言要踩死其年迈心酸的老父亲,竟欲解除父子关系。2007年3月27日,郑州市一中年女子只因未给女儿买头饰,便招致女儿的破口大骂和女儿当街狠狠的两记耳光。诸如此类的事件层出不穷,触目惊心,发人深省,这充分反映了新时期我国青少年感恩意识的匮乏。羔羊跪乳、乌鸦反哺、结草衔环与义犬救主,动物尚且知道感恩多情,为什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竟如此冷漠与无情?对青少年和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已刻不容缓。一时“感恩”成了教育的热门话题,关于感恩教育的文章和论文如雨后春笋般见诸报端和各类刊物,感恩教育活动也开展地如火如荼,“学会感恩”还被列为上海市《中学生守则》的一项重要内容,感恩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生命教育。

家长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除了不要过度溺爱孩子以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育的及早性

面对人们感恩之情、感恩之德、感恩之心、感恩之行的缺乏,人们呼吁要把感恩教育列为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应补感恩教育这一课。我们不禁反思:感恩教育靠补是否可行。对于孩子来说,儿童期是培养价值观念和辨别是非能力的最重要时期。研究表明,97%的孩子就是在这个时期养成自己的品性的。因此,对孩子的感恩教育应从幼儿开始,越早越好。

(2)教育的长期性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种优秀的品德。一种良好品德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教育者对受教育者长期进行教育,常抓不懈。切不可把感恩教育只是作为一种“顺应潮流”或“追赶时髦”的教育形式,让感恩教育成了“一日曝,十日寒”的“做秀表演”。

(3)教育的层次性

培养孩子的感恩心,应先从培养孩子对父母的感恩心开始。试想一个对含辛茹苦把自己养育大的父母都不知道感恩的人,又怎能对他人感恩、对社会感恩、对国家感恩、对自然感恩呢?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4)教育的示范性

目前有些孩子感恩心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父母感恩心的缺失。一个不尊重老人,甚至经常虐待老人,动辄就粗言秽语,牢骚满腹的家长,怎能奢望自己的孩子具有良好的感恩情怀?电视上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一个小男孩感悟于妈妈给奶奶洗脚,于是也颤颤巍巍倒了一盆热水给妈妈洗脚。“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作为家长,要想培养孩子具有一颗感恩的心,就应以身作则,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从而让孩子的感恩心在父母榜样的示范作用下慢慢充盈起来。

(5)教育的自然性

感恩教育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培养孩子的感恩心并不是靠写一封感恩信、听一首感恩歌、讲一个感恩故事、看一段“剖腹产”录像、听一次苦口婆心的说教就能奏效的,教育者应善于利用和捕捉生活中的“小”事,把感恩教育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对孩子进行原汁原味的教育,这样才能帮助孩子真正学会感恩。

二、“三感”

1.责任感

伟大的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责任心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种子,它若早早地播种在孩子的心田里,将会收获一生一世的幸福。”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家长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有许多家长只是看到自己孩子的弱小而不能充分看到其发展性,片面注意他们的依赖性而不能充分看到其独立性,片面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只要孩子成绩好,什么都可以包办代替,结果丧失了许多培养和锻炼孩子责任感的机会。其次,家长要积极创设民主型的家庭生活氛围,尊重孩子在家庭中的权利,让孩子积极参与家庭事务管理并参与家庭决策,从而提高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感。再次,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要从日常小事做起,从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做起。让孩子主动地分担一定的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洗碗、倒垃圾、打扫房间等。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收拾玩具,自己整理书包,做作业认真,并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最后,家长要鼓励并支持孩子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和公益活动。在活动和与同伴的交往中可培养孩子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优秀品质。

2.荣誉感

荣誉感是个体通过社会和他人对自己良好道德行为的褒奖和鼓励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和自豪感的心理意识。荣誉感是鼓舞人们进步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是一种催人奋发、催人创造的催化剂与加速器,它能够提高人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增强自己的自尊心、自信心,激励人们以更大的热情努力学习、勤奋工作。

在新时期培养孩子的荣誉感,首先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家长要从小就对孩子渗透“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帮助孩子明是非、辨美丑,逐步形成正确的荣辱观念,养成良好的德行习惯。第二,对孩子良好的思想和行为要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对其错误的思想和行为要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第三,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家长还要珍惜孩子所获得的一切荣誉。对待孩子的荣誉既不张扬也不贬低,这样才不会使孩子在荣誉面前滋长骄傲的情绪,又能使荣誉成为激发孩子上进的动力。另外,家长还要注意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多和学校沟通和联系,以培养孩子的集体荣誉感。

3.幸福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主观幸福感(subject well-being,SWB)却有下降的趋势。主观幸福感作为心理学专门术语,是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影响主观幸福感下降的因素包括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前者主要指个体的人格特征、价值观念、对待事物的态度和取向等与认知有关的因素;后者主要指个体实际生活和工作的环境、自身健康情况、个人和家庭经济收入、人际关系、父母的教育方式等因素。父母的教育方式也与个体的主观生活满意度有着一定的相关性。郑立新和陶广放在对小学儿童主观生活满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中考察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幸福感的影响。王极盛、胡洁分别对初中生和大学生总体幸福感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无论是大学生、初中生还是小学生,幸福感和父母教育方式的关系基本一致,即父母的理解关怀对子女的幸福感受有正面的影响作用,而拒绝、放任、严惩型等不良教养方式则起着负面的影响作用”。此外,孩子的人格特征、学业压力和学习成绩以及同伴关系也影响着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因此,父母要善于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亲子关系融洽,同时,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减轻孩子的学习压力,这对于培养孩子的幸福感都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陶志琼. 关于感恩教育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8).

[2]智银利,刘丽.儿童攻击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7).

[3]Diener E.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4,95(3):542-575.

[4]郑立新,陶广放.儿童主观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9).

[5][7]王极盛, 丁新华.北京市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 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