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众传播的含义

大众传播的含义

大众传播的含义

大众传播的含义范文第1篇

2009年,中央电视台和其他各行各业一样,深化自身的改革,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同路传播认为,始于7月以来的央视改版,更像一场全面的“注意力”战争――新闻,更好看!频道,更专业!节目,更经典!

“注意力”经济,是传媒产业一个永恒的话题。由于注意,人们才能集中精力去清晰地感知事物,深入地思考问题,而不被其他事物所干扰。而排除干扰、选择正确的媒体进行投放,正是广告传播的重中之重。

“注”:用更好看的新闻截获观众注意力

“注”字有四重含义,首先包含着注入、灌注的意思。此次央视改版注入了不少新鲜血液,央视四套《今日亚洲》原主播胡蝶在《朝闻天下》惊艳亮相,被广大网友称为“央视最美女主播”,这也是央视新闻类节目首次选择长相“明星化”的女主播。《24小时》也推出了帅哥主播邱启明。此外,央视经济频道《第一时间》主持人欧阳夏丹加入《共同关注》,中文国际频道《海峡两岸》主持人柴璐加盟《新闻直播间》,方静、李梓萌两位“高考状元出身的美女主播”轮流主持《世界周刊》等等。

除了主播人选的变化,央视此次改版在节日整体包装和播报方式上也进行了全新尝试,字幕的颜色和字体更加醒目、滚动新闻出现次数更加频繁、口播语气更加活泼亲切。“时尚包装”和“口语播音”形式给人以全新的感受,有网友评论说,“这种形式很像CNN”。

“注”的第二重含义是解读、主释。央视此次改版更加注重培养评论员队伍,提高评论、专栏节目的速度、深度、厚度,增强评论的权威性;尤其是新闻频道,将继续强化整体的评论机制,要“建立一支评论员的国家队”,他们将深入政治、经济、民生等各个话题领域,在未来的新闻节日中无处不在。据了解,央视已经与・些专家学者就担任评论员或特约评论员达成了初步意向。

“注”的第三重含义是集中、注目。此次央视新闻频道变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是强化资讯、强化一线报道、强化现场报道、强化直播。调整后的新闻频道将每隔15分钟播出一次“新闻快报”,CCTV-1在晚间时段增加新闻节目,白天时段也会适当增加新闻比例,全时段直播和信息量的增加将紧紧把握住观众的注意力。

“注”的第四重含义是确认、注册。中央电视台对于中国人来说,是真正的媒体门户。其特殊的地位决定着央视的影响力与受关注度,这是其他任何媒体都取代不了的。

事实也证明,央视新闻节目改版成效显著:《朝闻天下》自7月27日改版以来,至8月6日平均收视率较改版前今年同时段平均值提升28%。由此可以判断,新一轮的收视集中才刚刚开始……

“意”:用专业频道精准集中观众注意力

“意”字有三重含义,首先是心智、用意。用清晰的定位把控清晰的受众,为广告主实现精准的投放。此次改版,CCTV-1的定位调整为“以新闻为主的精品频道”,CCTV-2将打造一个纯粹的、大众的财经频道,CCTV-新闻的定位则是更加纯粹的新闻频道……随着央视各个频道的改版,频道的品牌栏目得到进一步强化和突显。据了解,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体育频道、电视剧频道等都将进行改版。届时,中央电视台的整体频道规划和屏幕形象都将会有巨大提升。

“意”字的第二重含义是心愿、愿意。央视的栏目纷纷“转会”、改版,而且还增删了一些栏目,内容的升级、节目质量的提升直接带来了更高的收视。例如,央视综合频道开始增加新闻的播出量,在早间档延长与新闻频道并机播出《朝闻天下》的时间;午间档新推出直播节目《新闻20分》;CCTV-2的《开心辞典》、《非常6+I》、《咏乐汇》“转会”到CCTV-3;新闻频道新增《新闻直播间》、《环球视线》、《24小时》等等。

“意”字的第三重含义是判断、意料。同路传播认为,央视目前的16套节目,可以说是精准分众、广泛覆盖。相比于其他媒体,央视的频道多元化、国际化建设有着更加高远的意义。付费频道在中国仍然是初生牛犊,成长之路更加困难重重,既面临与原有频道的竞争、自身的竞争力又颇显不足,而央视在这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和丰厚的资源,能够提供独特或独家的内容吸引范围相对狭窄的“小众”收视需求。此外,9月10日,中央电视台俄语国际频道正式开播,形成了中、英、法、西、阿、俄6种语言8个国际频道的新格局,在服务国际方面又迈出新的一步。

此外,央视高清频道是中国首个开播的高清频道,引领了中国高清时代的到来。看过高清的观众就不爱看标清了,总感觉没有高清那么舒服。事实上,高清数字电视正是世界电视产业发展的趋势。央视高清综合频道代表国内高清电视发展的重要方向,它将成为中国电视进入高清化时代的标志性频道。

同路传播认为,央视作为中国国家电视台,本次的大规模改版将节目资源优势、信息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落地优势、政策优势进行资源整合、实施频道品牌化运作,并形成一个“c CTV品牌频道群”,通过“频道品牌化――注意力的集中――投放精准”的流程,最终能够为广告主达到汇集受众集群、实现媒介价值、树立品牌形象三大目标。

“力”:用节目的品质、品位、品格加深注意力

“力”字有三重含义,首先是能量、力量。目前,中国水平最高的节目都在央视,在数字化电视时代,一个原来只能接收三四十个频道的中等城市家庭,将可接收上百甚至数百个电视频道,在某些地方,观众能看到的频道数量已经是原来的10倍,可选择性更大。现在的电视节目呈现出以娱乐为主满足大众的娱乐需求的态势,节目形式雷同、电视剧重复播放……也许短期可以吸引观众的目光,但是长期来看,仍会被观众遗忘。同路传播认为,在全国众多电视台的同质化竞争中,央视的视角更广、眼界更高,这个中国最强势的电视台的重大改革,无疑将深刻影响中国电视传媒业的整体发展方向。

“力”字的第二重含义是效率、能力。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国最好的节目都在央视,尤其是体育以及文艺方面的资源,央视有着其他任何频道都无法比拟的优势。

“力”字的第三重含义是相互作用、力场。优秀的节目能够聚集优秀的观众群。在目前城乡收视二元化的结构中,城市人群更加偏好高端专业化节目,农村人群倾向权威性电视媒体,而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央视无疑是其中的翘楚。

大众传播的含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大众传播 肖像 肖像利益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一、肖像的概念

1.一般意义上的肖像概念

肖像一词最初是作为艺术的一个概念而出现和使用的。肖像,通俗地说就是“比照人物而制成的与人物相似的形象”。《辞海》下的定义是:“图像以肖其人者,谓之肖像。即将其人之姿态、容貌、表情等特征,精确表出之也。如绘画、雕刻、塑像、摄影、刺绣等为表出之方法。”《现代汉语词典》对肖像的解释是“以某一个人为主体的画像或相片(多指没有风景陪衬的大幅相片)。由此可见,肖像是以图像之形式表现人的容貌等特征;而图像的表示方法,可以有多种形式:绘画、雕刻、塑像、刺绣、摄影等等形式。

英文中,与肖像对应的词有portrait,image等。portrait作为名词指以绘制、雕刻、摄影等方式展现出的个人形象,尤以面部为主(a painting,drawing,sculpture,photograph,orother likeness 0f an individual,esp of the face或a verbaldescription 0r picture,csp 0f a person’s character);作为形容词是[ptinting](0f a publication 0r an illustration in apublication)of greater height than width―Compare landscape。

从经济学上说,肖像已经成为是一种能够带来利益的资源;从法学上说,肖像既是一种与人身密切相关的人格利益,又是一种财产利益。肖像所承载的利益呈现多元化。“此种标记和表彰方式更演进为权利能力外在形式。这种外在形式,最原初。最方便和最普遍的是姓名,到了近代,随着摄影术的商业化,又有了摄影肖像,这是仅次于姓名的普遍化标表方式。”。肖像作为自然人最主要的标识之一,逐渐演化为权利能力,并成为法律所保护的对象。

2.法律意义上的肖像概念

在法律上使用肖像的概念,最早是在著作权中出现。见于1876年德国颁布的《美术著作之著作权法》和《不法模仿之照相保护法》,随后肖像的概念逐步完善和发展。1896年,柏林高等法院法官克思奈出版《论肖像权》一书,提出了肖像权法律保护的新观念。1907年,德国立法机关颁布了新的《美术作品著作权法》,确认肖像作为法律概念,其意义在于确认了一个具体的肖像作品同时体现两方面的权益,一方面是肖像作品的著作权所有人所享有的著作权,另一方面是肖像人就肖像所享有的人格利益。就同一肖像而言,这两方面的利益无疑是冲突的,法律调整的正是这种冲突关系。

在我国,学者对于肖像的法律定义有不同的理解。从描述肖像人的外貌特征的角度定义的有:“肖像是公民人身真实形象及特征的再现”,“肖像是公民形象的客观再现,表现着一个人的形象,是公民的神采风貌的真实写照”,所谓肖像,是指自然人的外在形象通过特定的客观载体得以再现的视觉形象”,肖像是特定自然人外貌形象的固定形态(fixation)”……等等。从肖像的制作角度出发,偏重于肖像的艺术创作特征来定义的有:“肖像是采用摄影或造型艺术手段反映自然人包括在内的形象的作品”,肖像者,人之容姿之模写也,分绘画、照像、雕刻等类”,肖像是自然人外貌形象的再现,就是用照片、录像、画像、雕塑等方式把特定人的外貌形象再现出来……肖像主要的和基本的内容就是面部容貌”,肖像是公民个人形象通过绘画、照像、雕刻、录像、电影等艺术形式,使公民外貌在物质载体上再现的视觉形象”,等等。以上定义或偏重于肖像的艺术创作特征,或偏重于描述肖像所具有的人的外貌特征等角度,无法完全阐述肖像含有的全部意义,因此,本文综合以上各位学者的定义,将肖像定义为:肖像是自然人外貌形象通过物质载体固定再现的视觉形象。之所以如此定义,主要认为此定义能够表达出肖像的主要特点。能够包含下面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肖像必须是真实自然人的外貌形象;二是肖像必须通过物质载体再现,这个载体可以是木、石、泥、纸张、胶片、数据(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显示)等;三是肖像必须是一种固定的再现。崮定的手段可以是通过人工的绘画、雕刻等,也可以是通过机械方法的摄影、录制等,固定的表现形式既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

二、肖像在大众传播中兴起

丹尼尔・贝尔断言:“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我们正处在一个由语言文字主导的时代走向视觉文化主导的时代。而在这样一种变化中,肖像作为图像、信息、符号,在大众传播中兴起具有一种必然性。

1.大众传播媒介及相关技术的发展为肖像的兴起提供了条件

1839年人类发明了摄影术,可以把肖像定型化并逼真地再现出来。印刷术在发明网点印刷技术后,可以把照片印在书刊上,印刷媒介使得肖像的传播面更深更广。随着广播电视媒介的出现,使得动态的肖像可以被广泛的传播。图像在电视上的大量传播,占据了人们的视线,从而加剧了视觉文化的盛行,加剧了对肖像的视觉消费。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个人的肖像可以简单、快捷地输入计算机,再现的形式既可以是静态(static station)的图片,也可以是动态(dynamic station)的影像等。肖像的载体不断变化,方式也从有形到无形,即从有形的大规模纸张传播到无形的网络传播的转变。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大改变了肖像的传统载体及传播方式。

2.肖像作为一种图像符号具有自身的优势

(1)肖像作为传播信息的方式,古而有之

语言尚未形成时,人们便开始在洞壁内刻上图案或图画了。后来,图像成为一种传播信息的方式。图像早于文字等语言符号传播。文字发明以后,文字传播由于诉诸的是抽象的文字符号,对它的接受必然结合对一定语词的理解、组织、选择而进行。但是图像性内容则不需要文字的中间媒介,它直接诉诸人的视觉系统。不同民族,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士,大致都可以理解画面的含义。

(2)与语言比较,图像具有诸多优势

由于语言的不统一,对于不同语系的人士来说,经常会在沟通上产生困难。肖像作为一种图像,具有传播方式的形象直观性,图像是通用的非语言符号,无论长幼无论国别。人人均能读懂看懂。

3.从传播主体的角度分析

早在报业发展之初,媒体就采用图片来丰富报刊的版面。1845年6月28日,贝内特的《纽约先驱报》以木刻形式报道前总统安德鲁・杰克逊的葬礼,使得这天的报纸成为史上最著名的头版之一。随着大众传播日益发达,现代的报纸、杂志包括电视网络媒体等都不惜花费大量的版面和时间

刊登肖像。《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是美国社会的重要事件之一,其影响力逐渐波及全球。“封面人物”已成为《时代》周刊最重要的特色品牌之一。电视本身固有的传播特性更加剧了肖像的广泛传播;电视的传真性使大量精彩的肖像获得人们的普遍认同;电视的覆盖性,可以广泛地传播同一信息而毫不费力地到达受众端。

大众传播媒介不仅在新闻图片中大量使用肖像,在媒体的广告中、影视剧中更是大量使用静态的动态的肖像,以或展示或证明或表演的形式出现。 4,从受众角度分析 视觉图像以直观、感性的优势,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逼真地“再现”现实。理解也较直接,人们从中不仅仅获取信息,而且得到视觉冲击、审美愉悦。图像最具特征的是其可览的,何况是视觉所见到的肖像就是自己或自己的同类?含有肖像的图像更容易被受众接受。肖像作为一种图像,“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影响着文化的每一个层面,从最高深精微的哲学思考到大众传播媒介的生产”,从新闻报道、广告到电影电视剧中的生产制作,无一幸免。大众传播的发展使大量的肖像不断地传播,冲击人们的视野、观念及其他。

三、大众传播中的肖像利益

“利益”这一概念,有多种学说的定义:“需求说”认为,“利益是人们受客观规律制约的,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产生的,对于一定对象的各种需求;”‘需求满足说”认为,“利益就是好处,或者说是某种需要或愿望的满足”;”‘主客体关系说”认为,“利益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表现为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作用于主体而产生的不同需要的满足和满足这种需要的措施,反映着人与其周围世界中对其发展有意义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积极关系,它使人与世界的关系具有了月的性,构成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主体关系说”认为,“所谓利益,就是一定的客观需要对象在满足主体需要时,在需要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时所形成的一定性质的社会关系的形式。”

肖像,作为人的形象的抽象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人,能够成就人的某种需要或愿望的满足,基于肖像由此产生各种利益。在大众传播中,使用肖像能够传递信息,人们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递的肖像得以满足娱乐、欣赏等需求,肖像上蕴含有满足社会需要的社会利益。对于个人而言,肖像上产生的利益,不仅涉及肖像人的利益,还涉及肖像制作人的利益。肖像利用除了会涉及财产利益外。还会影响相关人的人格利益或者尊严。

1.社会利益

大众传播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利益主体:作为大众传播相对方的社会公众,作为大众传播接受者的社会公众,大众传播媒介机构,大众传播媒介机构的从业人员,等等。在复杂的大众传播的过程中,这些不同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是不同的。作为大众传播接受者的社会公众的主要利益诉求是表达权和知情权;作为大众传播媒介机构有完成公民的委托,履行社会公众和大众传播媒介机构的政治契约,实现公民知情权和表达权的义务。它还有为了自身发展谋求经济利益的利益诉求;等等。社会公众需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实现的知情权,肖像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能够满足社会公众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实现表达自由(知情权),从大众传播中获取娱乐,以获得自己的满足。肖像作为一种容易理解的图像信息,不管是用于新闻报道还是广告,肖像不断地向受众传递某种信息。肖像在大众传播中使用和传播,不仅对于本人意义重大,同时对于他人乃至全社会都具有价值,存在社会利益。

2.肖像人的利益

(1)人格利益

肖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肖像人的不可替代性,使一个人与他人相区别。一旦肖像表现明晰,具有了明确的指向,往往和特定人的人格利益联系。我国学者认为肖像所体现出的人格利益所体现的正是公民的人格,其保护的范围包含多个方面:公民对部分个人信息处于私密状态时,享有自己肖像不愿公之于众的权利;有权禁止他人非法毁损、恶意玷污自己的肖像等。国外有学者称之为“尊严性利益”,并认为在法律文献中无法找到对“尊严性利益”这一术语的现成解释,……在某种意义上,尊严性利益可能被视为与前述的、最广义界定的“人格利益”相毗邻。并归纳为如下三种:名誉上的利益(interest in reputation)、个人隐私上的利益(interestin personal privacy)和免受精神痛苦的利益(interest infreedom from mental distress)。

(2)财产利益

这里的财产利益,也可称为经济利益或商业利益。肖像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品,能够满足大众审美需要,肖像或肖像作品不但能够让人赏心悦目,而且能够给肖像人带来正面评价。从而产生一定的附加经济利益,派生出商品利用价值。公民可以基于肖像获得财产上的利益。如今比较常见的例子就是,名人通过许可合同允许自己肖像被他人用于商业目的,如商业广告活其他商业宣传,使用者为此向肖像人支付报酬(使用费)。这样的许可利用,尤其是商业性使用实践表明,肖像具有财产价值,能带来财产利益。

3.肖像制作人的利益

肖像的制作、产生,一般还要涉及到制作人。而肖像制作人的利益不仅包括人身利益,也包括财产利益。在此意义上的利益与肖像人的利益有所不同,一般由著作权法来调整。

因此。法律保护肖像利益的内容,既包括肖像所体现的人格利益,也保护肖像所体现出来的经济利益;既要保护肖像人的利益,也要保护肖像制作人的利益。这使得肖像的法律保护呈现复杂性和独特性。

大众传播的含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技传播;计算主义;信息

一、计算主义视角简介

对于意识的认识是长久以来一直困扰人们的问题。意识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意识的运行机制是什么?这些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无论是哲学,心理学,自然科学,都为解决意识问题进行了深刻而持久的研究。随着科技手段的进步,意识问题的自然科学研究取向逐渐成为主流,而其中,计算主义的研究取向,是认知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方向。

计算主义取向是伴随着当代计算机科学迅猛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范式,计算主义的基本思想是将意识、心智的本质以及行为与计算机程序进行类比,提出“认知的本质就是计算”这样的基本假说,当前信息、算法和计算这些计算主义的基本概念已成为当前理解人的生命及意识本质的重要概念。[1]

这种思潮,随着人工智能、生物信息学、量子计算、元胞自动机理论等的产生和发展,开始广泛的渗透到各个科学领域,继而发展为一种哲几乎遍及所有科学和哲学领域的超范式,即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要素是计算或信息流,世界的全部内容是信息从一个部分传递到另一个部分的过程。

计算主义实际上已经渗透到宇宙学、物理学、生物学乃至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等诸多领域。计算或者算法不仅成为人们认识自然、生命、思维和社会的一种普适的观念和方法,而且成为一种新的世界观。[2]

科技传播是基于传播学而集中研究科学技术传播的学科,以计算主义的视角,对科技传播进行认识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拓展和加深对科技传播的最根本的理解。

二、科技传播的四个要素

传播是人类社会广泛存在的现象,可以说,自人类出现,传播就一直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传播现象也许是人类认识索要面对的最为复杂的对象之一。以传播为研究对象的传播学是20世纪出现的社会科学,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经过多年发展,传播相关的历史研究,心理学研究,社会学研究,乃至传播方式的物理学研究以及上升到哲学高度的语言哲学研究等,与传播相关的领域的研究几乎已经面面俱到,而科技传播的研究因为局限于传播科技知识,较人类的一般传播要简单一些,虽然科技传播具有不同于传播学研究领域的特殊性,但是作为一种传播的过程,传播学的基本理论还是适用的。

人类的传播是一种交流和交换信息的行为。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与传播媒体和受传者四个要素构成。[3]信息在四要素之中的传递,构成了一个传播的过程。对这四大要素的分析是认识、理解和研究科技传播活动和科技传播现象的出发点。而如果要做一个最根本的认识,需要先对信息进行解读。

在人类的社会传播过程中,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符号简要的说,是信息的外在形式和物质载体,而意义本身是抽象和无形的,但可以通过如语言及其他符号得到表达和传递,一个符号和其携带的意义构成信息。人类最基本和最主要的符号,就是语言。

语言是一套完整和较完善的符号体系。在计算主义的视角下,可以这样认为,语言的符号体系是一种人类意识可以理解的算法,人类实际上通过这样一种算法,来理解和处理信息所包含的意义。而只有在这样一种人类可以理解的算法内,意义才得以存在。比如一个彻底陌生的自然物,我们不妨利用数学的方式定义为x,对于人类而言,在认识它的形状和与外界的作用之前,它毫无意义,而认识它并认识它与外界的作用,实际上经历了将这些关系编译为人类可以理解的形式,比如,称之为“费米子凝聚态”,这不仅是一个单纯的符号,这个符号承载了对应物的信息,也就是人类对它的认识。这个过程发生的,可以说是人类建立了一套算法,来认知这个东西。同样的,所有的信息,只有经过人类可理解的算法处理之后,才具有对人类而言的意义。为什么经过这样的过程,信息就可以被理解?传播学中,认为语言的理解是一种语义契约,基于这种达成的共识,语言得以被普遍理解。这其实可以理解为一种算法。可以借用计算机领域的一个常见术语,格式化。在计算机中,硬盘经过格式化才能作系统识别,这一过程,与人类的认知过程有些类似。

那么,传播的四个要素,分别在这种理解中是怎样的呢?

传播者是指信息的提供者,亦即向受众传播信息的一方。在科技传播中,传播者的地位极其特殊,尤其是科技知识最初的发现或发明者,这个角色的特殊在于,他首先使对本对人类毫无意义的东西,进入到人类的可理解的范围中,也可以说,是建立了一种新的算法,将信息进行了编码。

科技传播中的传播者一般分为两种基本类型,职业化的传播者和非职业化的传播者。本文认为,传播者可以分为两种,传播内容的首创者和首创者之外的传播者。二者的区别将在后面阐述。

传播内容是流动在科技传播过程中的科技知识信息。在本文中可以理解为包含了科技知识意义的算法。

传播渠道与传播媒体涉及到传播的具体过程和传播媒介,实际上,是可以认为是信息的等价变换,后文将阐述。

受传者又称为受众,是与传播者相对的信息接受者。受传者最重要的特点是学习能力。在本文的语境中,学习能力是指解码的能力,通过对符号的解码,得到符号所携带的意义。

一个科技传播的过程,具体是怎样发生的呢?

三、科学传播的模式

对于传播的模式,在传播学史上,学者们曾建立了很多种模式。但这些模式都是基于上述四个要素的。本文结合拉斯韦尔的5w模式、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和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提出一种稍作改进的模式,见图1。

最初的传播者将没有意义的信息进行编码,也就是从无意义进入到人类语言中,使之变为在人类的语言契约下能够理解的形式,这一过程实际是一中算法的等价变换,换句话说,这些信息的意义,也就在于传播者进行了怎样的编码。

在语义契约的约束下,传播内容传递给了受众,如果受众继续传播,那么他就是其他传播者,所谓的职业传播者,也就是专职负责再次传递信息的受众,他们的信息来源于最初的传播者。受众在接触到信息后,实际上是用语义契约进行了一个解码,提取了其中的意义。[4]而其他传播者可以将接受到的信息原封不动的传播出去,但是,由于他们的专业背景,认识能力,和理解程度,尤其是职业传播者,面对特定的受众,通常会将接受的信息进行新的编码,再次传播。所谓新的编码并没有脱离语义契约。语言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于人们的教育程度,认识能力,专业领域的区别,往往趋向于形成在语义契约内的子系统。比如一个经济学者和一个化学学者,他们虽然都处于一个大的语义契约下,但是由于专业原因,对于对方专业领域的信息往往接触不多,这使得他们的专业相对封闭。那么,经济学者们要了解某一项化学成果,往往需要进行多次的编码解码,使最初的专业化的信息变得能够被他们容易的理解。

这个传播的过程是如此继续下去的,直到受众不再传播。当然,这里的受众和其他传播者,并不是指单一的个体,而是符合定义的人或组织的集合。

传播的媒介,是得到传播学着重研究的领域,媒介起到一个信息传递中介的作用,信息无论是以文字还是声音还是图像的形式得到传播,其目的是使最初的信息能够有效的传播,但是,从最初的信息到媒介所包含的信息再到受众接收到携带信息的媒介,这一个过程需要经过多次的解码和编码,由于传播者和受众的原因,信息也许会发生变化,其含义与最初的含义可能不同,如何确保信息的失真度最低,是科学传播研究的问题之一。[5]

四、总结

上述分析着重强调了在科技传播中编码和解码的重要作用。从计算主义的视角,对科技传播中“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在不同个性间实现知识共享”[4]这样一个最核心的研究内容进行了简单的分析。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由于科技研究事业相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是相对较小和相对封闭的系统,即使是科技研究事业内部,不同领域和专业也相对封闭,这使得科技传播的过程,需要更多的努力才能成为有效的传播,在本文的语境中,也就是需要更多的算法的变换或编码解码的过程。本文试图从最根本的层次上分析知识、信息、共享、传播这些概念的含义,以及在科技传播过程中它们的意义,虽然可能这种努力现在还是有些粗糙和简陋,但是在科技传播研究的方法上,希望能够提供一种新的角度。

参考文献:

[1]李西林,霍涌泉.当前意识研究的自然科学取向及其意义[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1).

[2]李建会.从计算的观点看[J].哲学研究2004(03).

[3]翟杰全.科技传播研究与其基本方向[J].科学管理研究.1999(06).

[4]翟杰全.让科技跨越时空[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大众传播的含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传播学;中国传统文化;花木兰;符号;意义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095-02

影视艺术作为一种时空综合艺术,它在传播过程中,通过空间的形式将其造型得以呈现,并通过光影、色彩和线条所组成的构图、色调和影调来叙述故事、抒感,阐述哲理。而传播作为传播学中的核心概念,就是人们对信息(影像、文字、声音、音乐、音效)的交流和分享。那么,在交流过程中,什么样的交流信息?谁制造这些信息?通过什么样的传播方式分享?分享给什么样的群体?这些站在传播学角度所提出来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成为了解析影视作品的传播是否得以成功的标准。

现代社会中,影视是最具感召力的一种综合的视听传播媒介之一,其意义就是经过聚合的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来交流和分享。从影视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影视作品在传播者―传播工具―接受者―反馈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作为附着在物质载体上的信息而存在的。但实际中,影视传播过程并不会仅局限于单向性,同时也是一个循环往复,环环相扣的网络。银幕上所直接展现的声音和图像所构成的符号,以及由这些符号所表现的意义,深沉、含蓄地传递出某种观念、思想和情感,构成了一种特有的影视符号语言。而这种影视符号语言也在传播过程中将信息的精神内容传递给受众群体。

影片《花木兰》在全美首映中的周末三天票房记录就达到了2300万美元,仅次于票房收入3100万美元的悬疑科技片《X档案》。它是迪斯尼以往5年所制作的电影中“口碑最佳”的一部,作品主要讲述了女子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迪斯尼公司通过别出心裁的构思对故事进行了演绎。虽然作品对故事本身进行了改编,但并没有改变具体的史实。影片通过幽默、风趣的表现风格,并赋予其浪漫主义色彩,作品无论是从故事体裁还是形象塑造上,都充分地将其内涵通过符号等的传播成功地展现在观众的面前。

一、符号传播中的文化塑造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辞》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一部文学作品,丰富的文学形象和艺术创作资源充分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和价值观。

动画《花木兰》无论是从文学剧本的创作还是角色形象、性格的塑造上都包含了很多的中国元素。作品的开场以水墨形式展现了中国的万里长城,紧接着烽火起、战鼓响这些中国特有的气息,将美国式的中国文化生动地展现给了观众。作品中的文化符号传播遵循了罗兰・巴尔特指出的“所指(符号的意义)的两个层面”,即间接意指层和含蓄意指层,这为作品中符号确定意义之外的附加阐释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也使我们了解到一个拥有固定意义的符号在新的语境下会产生出新的意义。木兰的形象通过作品的演绎深入人心,中国式的柳叶细眉、丹凤眼、樱桃小嘴和瓜子脸,但从整体上看这样的木兰并不是传统的“中国人”。而是从着装上赋予了木兰新的形象,比如,吊带背心和短裤,使木兰在迪斯尼这样一个大的西方文化的语境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面。在作品中,我们不仅仅看到的是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同时导演在中国的传统礼教文化的塑造上也进行了另一层面的刻画,迪斯尼在解读中国这部忠孝两全的故事上,更加追求了主人公的个性释放,抵抗一切外来压力,来实现自身的价值。故事原剧本中的三从四德以及我们观众所了解的是木兰在离家替父从军的前一晚告别老父亲的情节,在动画片中则表现的是木兰只将带有木兰花的头花留给父亲而悄然离开家乡的场景。这一改动将故事本身的忠孝转向了木兰不爱红装爱武装的自我追求。

二、传播中符号的意义

影视在传播过程中,信息的符号和意义是统一的,任何信息都携带着意义,而任何意义也都必须通过符号才能得以表达和传递,因此,符号在传递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战场”和“礼教”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意向符号,它们时常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战场”这一符号蕴藏的意义是: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兴衰,是现实社会的缩影。“礼教”则代表着我们民族文化思想的精髓。

“在西方文化中,中国形象上的真正意义不是地理上一个确定的、现实的国家,而是文化想象中某一个具体特定理论意义的虚构空间,一个比西方更好或更坏的地方,香格里拉或人间地狱”[1]。作品《花木兰》在第一集中,木兰就遇到了困难。导演为了将父母的祈盼和木兰对自我释放的追求淋漓尽致表地现出来,赋予了木兰新的生命和活力。比如,木兰通过小白喂鸡的方法,以及为父斟茶的过程,主人公自我价值的体现并没有拘泥于中国传统的礼教文化上,而是通过创新的表现手法刻画了可爱而不失礼数的花木兰。在《花木兰》第二集中,以功夫的传授开场,这并不像传统意义上的战场那样狭小而短暂。作品中的“战场”这一符号所蕴藏的是“宽广”的含义。木兰非男儿身,这样的形象与传统上的符号“战场”所代表的意义是几乎没有交集的,在中国本土的影视刻画中是极为少见的。而迪斯尼则将“战场”和“礼教”这两个不相吻合的符号,通过创新的表现手法将其意义统一了起来。

三、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和创新

《花木兰》导演巴里・库克曾说“刚开始创作的时候,西方观众基本上没有人知道‘花木兰’是谁,但现在这个人物大家都知道了。因为‘木兰’这个角色有她的唯一性,之前迪士尼的动画女主角,都是以公主的形象示人的,而‘木兰’是个有反叛精神又很勇敢的女性角色,反而很受欢迎。”《花木兰》被观众广泛赞誉这与其中蕴藏着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是分不开的。而好莱坞对中国文化符号的运用和创新恰恰引起了观者与以往不一样的感觉,即最熟悉的陌生!

首先,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广泛认识,这一点对于作品中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及传播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比如片中的中国功夫太极、中国文字、中国建筑等等。其次就是对于中国元素的创新,迪斯尼在对这些特有的符号的创新是建立在受众群体对其的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并给予其相似意义的添加。因此,虽然看起来故事在表现的时候有些地方与史实有出入,不符合中国的模式,但这种别出心裁的西方人思维模式的融入也甚为吸引观众的眼球。

参考文献:

[1]符福渊,周德武.花木兰走进迪斯尼[N].人民日报,1998-06-18(06).

[2]周月亮.影视艺术哲学[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3]M time 时光网电影社区http://www. /

[4]豆瓣电影http:/// movie/

大众传播的含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受众;受众研究;修辞学;传播

受众研究是西方修辞学研究的核心内容,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年历史。我国的修辞学传统对于受众的研究“向来不够重视”[1]172,20世纪80年代以前,“几乎是一张白纸”[2]139。随着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媒介市场走向繁荣的同时也将面临激烈的竞争,而受众不再是单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信息的主动消费者、选择者、主导者和制造者。在一定意义上,传媒研究“一直是受众研究”[3]447,传媒经济“从本质而言就是受众经济”[4]109。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受众研究不仅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是“非常重要和意义深远的领域”[1]179。本文主要从西方修辞与传播的角度探讨受众研究的成果与思路,并对国内的受众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受众及其概念的变迁

受众即英语中的audience,源自希腊语,意为“倾听”。古典修辞学时期,主要指集中在某一地点的演讲听众和观众,后来概念逐渐扩大,也将读者包含在内。随着现代修辞学与传播研究领域的扩大,受众的含义越来越广,不仅可以指出型集会的听众,也可以指演讲人、作者、出版物的听读者,还可以指通过音频、视频或者其他媒介接收特定信息的群体,甚至可以指特定信息所针对的“幻想群体”[1]174。

需要说明的是,当今时期的信息传播者同时也是信息的接受者,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推广和应用,传统定义中的受众不仅仅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和获取者,同时也是信息的使用者,甚至是信息的制造者与传播者。从这个意义上讲,受众不仅包括与信息传播者对应的信息接受者,也包括信息传播者本人,对于信息传播者而言,受众不仅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信息的接受者不仅接受信息,可能也参与信息的使用与制造,并有可能也转化为信息的传播者。正如后现代主义所宣称的那样,发话者与受话者之间已经没有明显界限,“受众一词所指的对象正在消解”[5]127。

西方传统的受众研究

传统的受众研究。受众研究在西方的研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至公元前5世纪,不过古典修辞学时期的受众研究主要指演讲的听众与观众。为了论述方便,传统的受众研究大体可以分古典修辞学时期和近代修辞学时期。

古典修辞学时期,柏拉图非常强调听众的作用,他借苏格拉底之口,强调了理解听众的本质对于演讲的重要性。与柏拉图同时代的古典修辞学家都认识到了听众在雄辩与劝说中的作用,例如早期的诡辩家高尔吉亚认为,词汇的声音,如果用技巧精心设计,可以俘虏听众[1]311。尤为重要的是,作为欧洲第一部系统完整的修辞学著作,亚里斯多德在他的《修辞学》中,汲取了古希腊修辞理论与实践的精华,对受众做了极为深入的研究。[6]亚氏对于青年、老年、壮年、贵族、富人以及当权者等群体的性格,以及愤怒、友爱、恐惧、嫉妒、怜悯、镇定等十六种情感做了详细的分析,是西方文明史中最早也最全面的关于受众的描写,是古典修辞学时期受众研究最为经典的成果。

近代修辞学时期对受众的研究,主要代表人物是18世纪末期的苏格兰修辞学家坎贝尔牧师。他认为修辞即能动地改变观众的过程,其目的是“启迪理解、满足想象、触动情感、影响意志”[7]1。受到当时功能心理学影响,坎贝尔关注大脑如何发生作用,把古典修辞学的知识与心理学结合起来,创建了以理解人的本质为基础的修辞学,提出了“听众中心论”,为当代的受众研究铺设了道路。

现代修辞学时期的受众研究。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修辞学几乎变成了辞格的研究,修辞学传统陷入空前的低谷,成了一门“垂死的学科”[8]907。但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写作与言语交际学兴趣的增加,修辞学悄然发生变化。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人们更多地使用“写作”、“文章学”或“交际学”等取代“修辞学”,在当时“语言学转向”的大背景下,西方修辞学以新的面孔重新开始了新的复兴,受众研究逐渐成为新的热点,并得到快速发展。

其一,文章学或写作领域。19世纪末,美国大学开设了写作课之后,写作研究开始受到关注,出现了现实—传统派、过程派等写作理论流派,学者们探讨了写作过程中受众的影响,他们认为,对于受众的意识和理解能够提高文章的质量,提醒作者与受众交流。当代西方修辞学家韦恩·布斯就讲,写作犹如演讲,必须考虑接受者、场景以及预期的回应。其二,新修辞学运动。从20世纪早期的言语交际热到五六十年代新修辞学的兴起,修辞学、言语交际学、文章学、哲学、文学等领域的学者将受众研究与当代哲学、语言学与心理学结合起来,开始将研究的重点从说写者转向听读者,强调受众在言语交际、论辩效果以及知识建构中的作用,其中的代表人物是佩雷尔曼和泰特卡。两人认为,论辩的目的就是赢得听众的支持,听众的信奉既是论辩的目标又是论辩的起点,他们区分了普遍受众与特定受众,对于论辩过程中受众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此外,新修辞学运动的领袖博克也对传统中的受众的被动地位进行了质疑。博克的观点拓展了受众研究的思路,使受众研究变得愈加复杂化与多元化。其三,读者反应批评。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在阐释学、俄国形式主义、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下,西方文论开始把研究中心从作者转移到读者之上,尝试从读者理解与接受的角度建立一种新型的文学研究方法,强调读者在整个文学接受活动中的作用,试图在对读者接受过程的研究中,把握艺术经验在社会历史意义上的规定性,由此沟通文学与社会历史之间的联系。之后,后现代主义更是采用独特的视角,打破发话人与受话人之间的界限,对传统的受众观进行了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