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工作发展规划

体育工作发展规划

体育工作发展规划

体育工作发展规划范文第1篇

近几年来,我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从创立到发展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到目前为止,已经建立射箭、田径、球类为我校体育传统项目,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硬件建设方面。

基础条件较差,我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与真正的体传学校还有很大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场地、器材、设施落后、陈旧,已经上报的射箭器材到现在还没有到位、满足不了日常训练的需要。

(二)软件建设方面。

1.我校射箭项目没有具体的主管部门、分工不明确、部门之间的合作不够到位。目前,我校体育传统项目管理的主要工作是音体美组具体实施,各部室配合、支持力度不够,不能有效的形成合力,不利于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发展。

2.教练员的素质亟待提高。目前我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教练员参加省级岗位培训、外出学习交流机会很少,缺乏训练、竞赛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有的教练员所学专项和所带项目不对口等,这些亦成为制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训练水平提高的一个主要因素。

二、指导思想

我校体育传统项目的改革与发展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进步,进行科学训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推进体教结合,共同构建我省及市级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网络;夯实业余训练基础,有效地培养更多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全面提高教练员、运动员队伍素质,确保体育训练的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建立与省市体育事业发展相协调的、符合体育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音体美教研组和学校各部门通力合作,充分发挥省市体育局的宏观调控作用和教育部门的教育资源优势,经过两个周期(一个周期为四年)的规划建设,以实现我校体育传统项目协调发展,构建起切实有效的汉中市乃至陕西省优秀体育人才培养网络,为我省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后备人才的目标。为我校争光,为陕飞二中添彩。

四、项目布局

(一)项目布局的思路。

针对我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项目布局存在的问题,对现有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进行调整,重新布局,主抓射箭。

(二)项目布局的原则。

1.小学—初中,相互衔接,确保射箭、田径项目在小学、初中、高中均有对口衔接,避免出现断层,从而使培养输送渠道畅通。

2.我校要突出我校的传统特色,使其有广泛的参与性。就我校而言,项目设置要相应集中,便于竞赛活动的开展、交流和运动成绩的提高。

(三)项目布局的要求。

1.针对我校,确定“射箭、田径”等两项为我校体育传统项目;确定“足球、乒乓球、篮球”等三项为发展项目;除此以外,具有特色20人21足也可列为发展性项目。

2.我校应尽可能把申报的市级传统项目构建成“串”,即把同一项目小学、中学、高中相衔接形成完整的培养输送体系。

五、政策措施

(一)进一步发挥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考核评估的激励作用。

1.音体美教研组、学校各部门密切合作,加大管理和扶持力度。学校定期对训练进行检查,进一步加强体教结合,为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奠定基础。

2.对于表现好的体传项目及老师、要大胆的给予奖励及表扬。

(二)不断提高学校体育优秀人才培养质量。

1.正确处理好学、训关系。在训练的同时,要安排专人负责训练学生的文化课、使其能安心训练。

2.提高教练员的素质,注重教练员的业务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加强学校之间教练员的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全面提高我校体育传统项目的训练水平。

3.建立不同等级的竞赛制度。应发挥体育竞赛的杠杆作用,定期举办不同等级的竞赛,使体育传统项目竞赛制度化。

(三)建立多元的保障体系。

1.在改善体育传统项目训练条件发面,设立专项资金。随着经济的发展,学校应对体育及体育传统项目的奖励资助力度应不断加大,逐步改善训练条件。对开展工作好、输送人才多的教练员,将给予奖励和资助。

2.我校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依靠俱乐部、校企结合等多种形式,实现自助,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模式。

体育工作发展规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涯规划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2)0201603

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但当今,高校育人工作面临着各种新的困难和挑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对互联网、社会突发事件、公共舆论等多种新境遇的挑战。因此,应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新情况、新任务,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新途径[1],这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具有重大意义。

在新途径的探索中,要找到学生切身感兴趣并愿意参与、可以使学生受教育过程能变被动为主动的切入点,这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遵循的原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也随着80后、90后青年群体踏入社会生活参与竞争,高校毕业生个体最关注的莫过于就业这一话题,面对日益加重的就业压力,高校教育也开始注重生涯规划教育这一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涯规划”这一话题是高校内受教育者和教育者最容易沟通互动的话题。迎合学生这一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热点,我们要思考如何让生涯规划教育与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相结合,研究生涯规划教育的育人功能,这是一个难得的契机和切入点。本文对此作一分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涯规划教育

各自的主要内容及拓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及拓展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力军和接班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做出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决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别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指导思想。围绕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可以总结为六大部分,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人文科学教育。[2]这六大部分作为基础性教育内容,均有拓展性的内容。如道德教育可以拓展包含传统美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等,政治教育可以拓展包含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等,人文科学教育可以拓展包含创新精神教育、国际意识教育等。

(二)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内容及拓展

职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伴随着社会分工而产生,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职业是重要的社会现象,关系到个人生活方式和社会各层面。随着社会的进步,进行生涯规划成为每个职业人必做的事情。对于大学生个人来说,生涯规划教育不仅仅关系到毕业生的择业行为,甚至关系到学生一生的发展。生涯规划教育使大学生在充分探索自我、了解职业世界的基础上,帮助大学生系统分析自己的职业潜能,找到自己合适的职业领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科学地制定自己不同时期的职业目标和人生目标,为自己一生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3]。其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职业社会认知教育、自我探索教育、职业定位教育、择业技巧教育、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教育,等等。以上的每个版块也可以派生出很多个教育分支点来,如自我探索教育里可以包含有个人心理状态与素质、道德观点与水平等,择业技巧教育里可以派生出创新精神教育、国际意识教育、就业心理教育等。

二、正确认识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

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导着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方向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主导着大学生生涯规划的方向。高校关于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导。高校生涯规划教育工作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题内容,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要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价值和主体精神。同时,开发学生的智能,要以科学理论武装人,提升学生的觉悟;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要有明确的目的,那就是要用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文化教育人、影响人,要把学生培养成我们社会需要的“四有”新人。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有利于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开展。党的十七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明确的要求,即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同时,报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报告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思想政治教育从版块到具体内容都在发展新的变化,对这些变化的及时总结也可以很好地指导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这一新生事物的工作开展,并将大学生导向预定的教育目标。

(二)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积极的影响

第一,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能适应社会、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代新人,这与开展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与挑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需要加以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急需探索新途径,寻找新载体。而大学生生涯规划这一学生密切关注的事物包含着学生从思维意识到生活方式的一切现象和心态,我们开展生涯规划教育主题,就是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学会有目的地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4],这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第二,生涯规划教育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新的内涵。大学生的生涯规划与他们所处的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不能自我封闭,高高在上,必须密切关注社会热点和学生思想的“兴奋点”,革新观念,改进工作,想尽办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和紧迫感,及时引领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思考、选择和发展。我们进行生涯规划教育,应从生涯规划教育的认知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等方面着眼,借助好其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新途径,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去,这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生涯规划

教育作用的发挥 高等学校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我们培养“人”和培养“才”是一样的重要,既要重视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一生轨迹”的人格培养,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而对大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可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生涯规划的动力要素可帮助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

大学生在进行生涯规划时的动力要素,主要是指学生的需要、关注、愿望、爱好等,是其进行生涯规划、探索职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动力要素是学生个体进行生涯规划的最活跃因素,其为学生个体进行生涯规划提供动力,推动学生所有规划的实现,动力要素提供了学生个体与外界的互动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每个学生个体的动力要素不尽相同,从而也使得在面对外界诸多刺激时,学生个体仅仅注意到某些刺激或刺激的某些方面,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必需结合生活规划并依据学生个体不同的动力要素来定位自身才会取得实效。由此,大学生进行生涯规划的动力要素必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也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在拓展其广度的基础上使之具有了针对性,也才符合学生个体的事实状态,因而才有可能做到有的放矢,切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二)生涯规划的个性要素可帮助定位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

大学生生涯规划的个性要素,主要是指学生个体的生涯规划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即反应了学生个体的思维灵活性、情感深度、意志果断性、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特点及个性特征。个性要素是大学生进行生涯规划的基础,是大学生生涯规划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它提供了个体学生与外界互动的基础、能力及可能性,使个体与外界相互作用成为可能。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的个性要素,在此基础上形成对学生个体的印象,由此做出对学生个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基本定位,又由于众多学生的个性要素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反映了学生群体个性的综合水平,因而它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和深度的实施依据。当然,对不同个体而言,相应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和深度要求也不同。

(三)生涯规划的定向要素可帮助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向度

大学生生涯规划的定向要素主要是指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起着抉择、评价和定向功能的理想、情感、情绪、意志、信念等内容,决定着学生个体的整体走向和个性趋向,集中体现了学生进行生涯规划的倾向性。大学生生涯规划的定向要素决定了学生与外界的互动方向、互动范围和互动程度,提供了学生个体与外界的互动稳定性,决定着学生生涯规划的最终定型。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指导学生形成符合教育目标和社会规范的行为[5],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重视学生生涯规划中影响力较大的定向要素。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开展的前提必然是正确地认识到教育客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误,如果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错误的,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向度是逆向纠错,如果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正确的,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向度是正向辅导,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效开展必然要以正确认识学生进行生涯规划的定向要素为前提。

四、结语

生涯规划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现实生活的回归[6],对大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是思想政治教育面对新困难的有效载体之一。当今对大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是思想政治教育面对新困难、解决新问题的有效载体之一。明确两种教育实施的内容、研究两种教育之间的关系,将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生涯规划的作用,在具体工作中遵循受教育者的特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会得到更为有效的提升。

体育工作发展规划范文第3篇

一、教育“十二五”规划的背景和基本定位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关键五年。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在全面分析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等一系列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举措。推进“十二五”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加快人力资源强国建设步伐,为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对于实现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目标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教育“十二五”规划在编制过程中,着重体现了两个方面的基本定位:

一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子规划与支撑规划。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主题、服务主线是“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根据“十二五”期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规划在分析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总需求和需求结构的基础上,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重点和关键环节,特别是突出了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供给体制与国家的产业结构、区域发展、城镇化战略和对外开放战略紧密协同。

二是教育规划纲要的启动计划和行动计划。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从现在起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其所确定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都要在“十二五”期间启动落实。根据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总体要求,“十二五”规划对规划纲要目标任务进行了细化和分解,分步推进,力图在“十二五”期间为实现规划纲要总目标起好步,夯实制度基础、人才基础和条件基础。

二、教育“十二五”规划编制的主要过程

教育“十二五”规划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刘延东国务委员高度重视,亲自听取规划编制工作汇报,并多次对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自2009年10月份开始正式启动教育“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规划编制主要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研究起草阶段。认真学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以及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讲话精神。组织有关高校及研究机构开展了27项重点课题研究,并开展系统调研,听取经济、社会、教育等各方面专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同志的意见。

二是征求意见阶段。先后三次征求了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5个计划单列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见;征求了48个中央部门和国务院部委、四总部、、8个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及有关人民团体的意见,对各方面意见和建议都逐条梳理,认真研究吸收。

三、教育“十二五”规划编制的主要特点

教育“十二五”规划的核心是两个词:一是“服务”,二是“落实”。服务就是突出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民生和人的全面发展服务,落实就是要把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总体目标和战略任务落到实处。为此,教育“十二五”规划编制做到了“两个同步”:

一是与国家总体规划和重大专项规划编制同步。一方面认真研究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新战略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另一方面做好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项目与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衔接工作,并与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城镇化体系建设等国家重大专项规划、西部大开发等区域发展规划和各主体功能区的规划编制紧密结合,及时将各专项规划的精神体现到教育“十二五”规划中,将教育发展的要求反映到上述国家规划中。

二是与教育规划纲要贯彻实施同步。教育“十二五”规划的起草过程也是不断吸纳最新政策成果和实践成果的过程。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后,一系列重大教育政策相继出台,许多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各地在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中也积极探索和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这些政策和实践成果都在规划中予以充分体现。

四、“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关键五年。在指导思想上,规划按照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创新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为主线,坚持尊重规律、科学发展和依法治教,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科学发展,服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规划突出强调了要为全面实现教育规划纲要目标任务奠定三个方面的基础:

体育工作发展规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理学院;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9-0125-03

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本科教育逐步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高校教育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对现实情况的估计及把握能力,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职业生涯规划、不断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并最终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所以,建立一个完整可行的、与时俱进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就显得相当重要了。

一、大理学院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取得的成就

大理学院自2001年合并组建以来,一直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在长期努力的基础上,2009届毕业生就业率创历史新高,在教育部召开的2009年度全国毕业生典型高校经验交流会上大理学院被评为“2009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取得这样的成果,与大理学院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有着紧密的联系的。

学校制定一整套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处于统领地位的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建立,是确保我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的核心。历经九年的发展,大理学院已形成了一条较为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那就是“以学生为本,学校、学生工作部、校团委、招生就业处、校属学院相互协作的‘五位一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

学生工作部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党委学生工作部是直接领导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部门。在学校的领导下,依据学校的方针政策,积极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具体实施路线和方案,形成了一条以各校属学院为主体,校团委、招生就业处与社会各界力量积极配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操作方案,制定各种规章、条例,确保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有纪律的制约和制度的保障。

校团委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校团委是学校党政联系全校团员青年、反映团员青年学生的合理要求和愿望的桥梁、纽带。校团委积极开展共产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成才教育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围绕“育人”的目标,组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及创业大赛等活动,努力提高和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意识,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同时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积极培养学生干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招生就业处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招生就业处是与学生就业直接相关的部门,也是与社会直接打交道的部门。招生就业处积极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组织、指导各校属学院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好毕业生资料收集、就业推荐表的填写以及提供就业咨询,并积极做好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统计工作,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做好信息反馈工作,以便于开展就业指导、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各校属学院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校属学院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环节,是促成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环节。校属学院根据学校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路线,结合本学院各专业实际,建立一条符合本专业学生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办法,各校属学院针对本专业学生确定目标、选定教材、制定具体的开展计划,积极推进理论教育、实践教育。

二、大理学院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不足

1.创新性有所欠缺。竞争性与挑战性兼备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特点,在当今的形势下,只有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符合将来社会对人才需要的趋势,才能增强竞争力,不断发展下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立足现实,不断开拓创新,才能更好的为最广大的学生提供服务。在这方面,主要表现为对就业形势估计不到位,与发达地区或者是与发达国家的沟通存在一定的不足,致使我们无法将更为先进的理念运用到实际教育中来,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都停留在理论灌输层面,手段过于单一,这就影响了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理解与知识的接受。

2.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就业形势日新月异,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走在前沿,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地处西南边陲,这一客观条件限制了我们与外界的联系,导致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标的制定、计划开展等工作上处于追赶的状态,使我们无法确立长期稳定的目标及体系,使计划总是在不断的改动之中,影响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效果。同时就业反馈机制的不完善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提前预知性大打折扣,很多时候出现了事后诸葛亮的状况,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效果得不到保证。

体育工作发展规划范文第5篇

一、职责调整

(一)取消已由省、市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二)加强体育公共服务,促进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全民健身的职责。

(三)加强指导和推进青少年体育工作的职责。

二、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体育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维护社会稳定;拟订全市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二)研究全市体育发展战略,协调区域性体育发展,负责推动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体育公共服务和体育体制改革。

(三)统筹规划全市群众体育发展,负责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监督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推动国民体质监测和社会体育指导工作队伍制度建设。

(四)统筹规划全市竞技体育发展,设置体育运动项目,指导协调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研究和平衡全市体育竞赛、竞技运动项目设置与布局,举办全市综合性运动会。

(五)统筹规划全市青少年体育发展,指导和推进青少年体育工作,加强体育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指导运动队伍建设,协调运动员社会保障工作;组织参加全省运动会和单项比赛;协同教育部门,贯彻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方针、政策,增强学生体质。

(六)拟订体育产业发展规划,规范体育服务管理,推动体育标准化建设;指导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负责对公共体育设施的监管;协调组织国际、国内大型商业性体育赛事;负责体育销售管理工作。

(七)组织指导体育宣传和教育工作,培训体育干部和专业人才,加强体育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

(八)组织体育科学研究和科研成果推广工作,负责组织、协调、监督体育运动中的反兴奋剂工作。

(九)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市体育局设4个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

负责机关政务工作,督促检查机关工作制度的落实;负责机关会议的组织和决定事项的督办;负责文电、机要、档案、、保密、接待、计划生育、精神文明、综合治理、后勤服务、机关财务和资产管理等工作;负责机关和所属单位的机构编制、干部人事、劳动工资、培训、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等工作;负责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实施目标责任考核工作;负责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的办理;拟订全市体育事业发展规划;负责全市体育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工作;指导全市体育产业发展,管理全市体育发行工作。

(二)群众体育科

拟订全市群众体育发展规划;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监督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实施,开展国民体质监测;指导和推进农村体育、社区体育、行业体育、少数民族体育、老年人体育和残疾人体育及其它社会体育的发展;组织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考核、审批、推荐和管理;承担公共体育设施的监督管理工作;负责体育总会工作和全市性体育社团的设立审查和监督管理。

(三)训练管理科

拟订全市青少年体育发展规划、青少年业余训练管理制度;指导和推进青少年体育工作,指导监督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的实施;负责指导开展全市业余训练及相关工作,指导市体育运动学校、市游泳学校、县区少体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各类训练基地的建设;负责全市体育科研和反兴奋剂工作;组织参加国家和省级青少年比赛;负责全市教练员、业务干部、体育骨干和体育科研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协调运动员社会保障工作;协同教育部门,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方针政策,增强学生体质。

(四)竞赛组织与管理科

拟订全市体育竞赛发展规划和体育竞赛管理制度;负责承办国际级、部级及省级单项、综合性运动会的竞赛组织与管理工作;负责市级体育竞赛组织与管理工作;负责全市体育仲裁机构设立、管理工作,对体育竞赛活动中发生的纠纷进行调解仲裁;负责等级运动员的申报、审批和管理工作;负责裁判员的培训考试、考核、审批、选派和等级管理;负责整理、收集、公布各项竞赛成绩及最高纪录。

机关党的机构按规定设置。

纪检、监察机构按有关规定设置。

四、人员编制

市体育局机关行政编制17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2名,科级领导职数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