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融投资政策

金融投资政策

金融投资政策

金融投资政策范文第1篇

1.金融危机对人力资源的影响。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一些企业减产或停产,尤其是面向国际市场的对外贸易企业,关闭部分区域的公司,这些都导致了大量的工人失业。金融危机对人力资源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1)裁员带来的负面影响。此次金融危机的突然性使得许多企业纷纷采取裁员措施来自救,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暂时缓解了企业的压力,也增强了员工的危机意识,改善工作态度,但是大规模的裁员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

(2)降薪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了降低企业成本,很多公司除了裁员还会采取降薪的方式。相对裁员,员工比较容易接受适度的降薪。但是降薪会造成收入差距加大,管理高层的薪水远远超过了降薪后低层的员工工资,更加加深了分配的不公平。降薪不仅会降低企业的竞争力,员工也会怀疑企业的发展潜力。

2.农村地区人力资源的现状。目前中国农村地区的问题是,这些农民收入水平低、没有固定工作、社会福利体制不完善、失业保障体制不健全,大多数农民都处于社会底层,消费能力处于严重不足的状态。但这种大量农民人口的严重消费不足,就是一个潜在的、巨大的市场;只要将这些人口消费市场潜力开发出来,中国经济所形成的强大增长趋势就完全可以得到强化和维持。通过扩张性政策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农民的高收入必然会使消费市场规模扩大,从而使得企业效益提高,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朝着城乡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农村地区人力资源数量的走势是乐观的,但基于种种国情和历史的客观原因,农村人力人力资源总体素质偏低,具体表现如下:

(1)农村地区人力资源素质的基本特征。我国一直比较重视人力资源投资而忽视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投资。低的投资政策使得农村地区人力资源文化程度较低、科学技术含量不高、法律意识淡薄成为普遍现象。由于文化程度低导致农民对运用和提高科学技术的观念不强,科技发展在农村得不到快速有效的实施,农民不会依据科学知识盲目的进行低效率的生产并且忽视市场供给平衡的需求,一味追随多产不懂得合理规划生产计划和目标。

(2)农村地区人力资源流失严重。由于缺乏完善的机制和合理的体系,没有良好的环境,缺乏龙头企业和高新科技产业,政府也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制定吸引人才的政策,投资经费不足,人才培养缺乏职业规划和计划。从成长性角度来看,这对农村地区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3)农村地区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年龄两极化。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严重流失导致城镇人才所占比重过大,而农村人才严重短缺,使得城乡人才二元分化的现象凸显。而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看,矛盾也比较突出。农业产业化,在实现机械化之前,对劳动力的体力要求很高,而农民工潮的出现,导致农村劳动力丧失生产优势,从而丧失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3.政府应对金融危机在农村地区采取的人力资源政策

人力资源是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能力,也是现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是提高生产力的主要动力。尤其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采取扩大内需的政策,更需要通过挖掘和培养潜在的农村地区人力资源来开发广大的农村消费市场,以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经济增长。因此必须加强农村地区人力资源开发重要性的宣传意识,改革农村地区的教育体制,建立和规范农村劳动力市场等,来缓解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的各种影响以及调整日后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大局。

(1)农村人力资源投资的效益。人力资源投资收益是很丰厚的,但是中国的人力资源投资很低。近年来中国教育投资比率较往年都高,但是回报率还相对较低,因为扭曲的劳动力市场使得工人工资与其边际贡献不相等。中国人力资源投资还未达到其应有的效益,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投资效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据经济普查,2009年如果中国GDP实际增长7.9%,GDP平减指数2.0%,名义增长9.9%的话,则GDP总量为353515.3亿元。一些经济学家根据财政供给能力作为主要预测依据,同时参考中等收入国家的经验,认为如果我国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那么我国公共教育投资比例有望在2010年接近4%。诺贝尔经济学得主詹姆斯认为在中国投资人力资源的回报率可高达30%―40%,那么以此数据做一次粗略的估算:

金融投资政策范文第2篇

经济周期和反经济周期调控是现代经济生活中不可回避的共性问题,同时也是市场经济中最为重要的经济现象。自2008年9月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投资变量对昭通市的反经济周期的影响变得更为突出。为了避免昭通市经济的剧烈波动,确保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昭通市必须利用反经济周期政策去削弱或抵消经济周期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这不但是政府转变经济职能、改善宏观调控的一项主要内容,而且也是实现地方经济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因此,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探讨投资对昭通市的影响及反经济周期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昭通市投资的基本情况分析

受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2009年1―6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8.61亿元,同比增长53.68%,比上年同期提高30.7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仍是投资重点。1―6月,全市完成城镇投资83.09亿元,同比增长49.7%,投资总量占全市投资的84.3%。

投资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投资的重点是农村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对昭通市投资结构的调整也起到了积极作用,薄弱环节投资得到加强。2009年上半年,全市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为4.36亿元、52.02亿元和42.23亿元,同比增长166.86%、26.88%和96.14%,一、 三产业投资增长较快,二产业增长放缓。三次产业投资比重从去年同期的2.54:63.90:33.56调整为4.42:52.76:42.83。

三、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投资对昭通市反经济周期的影响

(一)面临的挑战

1、投资对昭通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昭通市的反经济周期要使经济波动达到平稳、健康运行,其发展方式转变就是一个重要条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首先有赖于投资增长方式的转变。过去一段时间里,昭通市经济发展基本上走的是依靠扩大投资规模的外延式经济发展道路,往往忽视内涵式集约发展。现阶段,正是昭通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受金融危机影响,要实现投资活动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会大打折扣。

2、投资对昭通市经济就业的影响

投资之所以会影响到就业,原因之一是投资项目的建设,为建筑业和与投资品供应相关的产业提供就业岗位,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后,维持正常生产运行必然要吸纳一定的劳动力就业。原因之二是在投资总规模既定的前提下,不同的投资结构将对就业总量和就业结构带来不同的影响。受金融危机影响,昭通市将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因此,这将增加其他方面就业压力。

3、投资对昭通市物价变动的影响

一般来说,在一段时间内,投资增长存在一个限度,这个限度就是一个经济体可利用资源量。当资源接近于充分利用或某种资源处于“瓶颈”状态时,投资的增长就会促使生产要素价格上涨。投资增长超过当时社会物质承受能力越多,持续时间越长,高通货膨胀就越易于诱发。同时,投资增长过快,通常直接带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进一步诱发银行信用膨胀,从而推动全社会物价总水平上升。另外,一些大项目落户昭通,将大大增加需求,这也将导致物价上涨。因此,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昭通市加大投资的同时,可能会导致昭通市物价水平的上涨。

(二)带来的机遇

本次金融危机对昭通市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昭通市反经济周期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也带来不少机遇,主要表现在:

第一,昭通市经济外向程度不高,受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小。尽管昭通市区位优势较为明显,但过去一段时间,发展较为缓慢,经济外向程度较低,虚拟经济也较为不发达,因此,在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所受冲击较小。总之,投资变量对昭通市整体经济影响也不是太大,这为昭通市的反经济周期带来了机遇,也为下一步投资拉动使昭通市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

第二,昭通市在金融危机期间,引进的投资者大部分是国内实力较强的大公司、大集团,企业融资能力强,而昭通市丰富的资源有效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对金融危机具有一定的抵御能力。这也为昭通市的反经济周期带来了机遇。

第三,昭通市外来投资项目以能源、矿冶建材、基础设施等为主,加之大部分项目处于建设阶段,回避了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的风险,当1―3年后项目建成投产时,市场或已趋向繁荣,企业利润保障较高。当然还有政府的各种政策机制作为后盾。这也为昭通市的反经济周期带来了契机。

四、对策分析

(一)注重固定资产投资效率

一个经济体转型期资本形成的主要来源之一仍是固定资产投资,因此,昭通市在反经济周期的政策中着力点不是片面减少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当然,过大也应控制),而应将无效的流动资产投资转为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有效投资领域(如基础性产业、公共性产业、自主创新和新型产业等),并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与微观效益。在今后一个时期,昭通市经济发展仍将处于投资推动型阶段,投资仍然是影响经济增长波动、引发经济大幅度波动的主要原因。

(二)加快昭通市投融资体制的市场化改革进程

加强对政府主导型投资的市场化改革和宏观调控,使之保持在适度合理增长的范围内。加快发展中长期信贷市场和企业债券市场,鼓励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不断提高资本市场效率。同时采取相应的反经济周期政策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保持投资的适度增长,烫平由投资急剧变化带来的经济波动,以维持经济的平稳增长。

(三)将经济周期和人口周期结合起来研究

要想对地方经济发展趋势做出准确的预测,研究本地区人口周期是十分必要而有效的。昭通市在反经济周期的思路中,应该将人口周期和经济周期结合起来研究。一方面,要关注本市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是我们关注的时间周期内影响经济增长和进步的最重要的因素。另一方面,把本市计划生育、吸引外来务工和人口年龄结构安排结合起来。

(四)积极推进昭通市的资本运作

金融投资政策范文第3篇

一、美国、日本的水利投融资政策

1美国的水利投融资政策

(1)投资政策:一是明确投资主体及其事权的划分。美国水利项目的建设与开发的投资主体包括各级政府、各私人部门和居民,政府占据了绝对重要的投资主体地位,水利项目60%以上投资均源于各级政府的资金投入。按职责管辖范围,联邦政府主要负责大河及跨州河流的治理,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中小河流的治理。二是按水利事权的划分实施投资主体分摊投资。比如防洪工程,70年代以后联邦政府负担65%,地方负担35%。三是不同的时期,投资重点选择不同。如本世纪70年代,美国对西部地区确立环境和生态保护为水利建设的首要目标,其投入占建设资金比重超过80%。

(2)融资政策:一是广辟融资渠道,主要有美国各级政府财政拨款、联邦政府提供优惠贷款、向社会发行债券、建立政府基金、向受益区征税、项目业主自筹资金、社会团体或个人的捐赠等。二是资金融通方式与使用结构多样化。美国水利资金的融资方式表现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并存,政府财政性资金虽然在水利资金中占据主要地位,但只有少部分财政性资金具有无偿性,而大部分财政性资金则通过市场化贷给非公益性水利项目有偿使用。从水利资金使用结构来看,它随不同的建设时期和不同性质的工程项目有所不同,防洪工程较多地依靠政府拨款,而水利和城镇供水项目较多地依靠发行债券。

(3)补偿政策:美国十分重视水利项目的运营成本的补偿,以保持水利项目的可持续利用。防洪和改善生态等公益性项目的维护运行管理费用主要由各级政府财政拨款或向保护区内征收的地产税开支;以供水和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等功能的综合水利工程,维护运行管理费用由管理单位通过征收水(电)费补偿并自负盈亏;灌溉工程在使用期限内,其运行管理费由地方政府支付,对于水利工程的折旧费,实施严格提取,并专门用于水利项目的更新改造和再投资。

2日本的水利投融资政策

(1)投资政策:根据不同工程实施投资分摊的政策。日本的水利资金投资主体主要是国家、地方政府、农民和项目业主,国家和地方政府仅对水利公益事业进行大量投入,而把水利非公益事业推向市场,由项目业主负担,政府提供一定的补助。尽管如此,日本的水利资金投入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资金注入占据主导地位,并且水利投资一直在各类公益事业中占据首位。

(2)融资政策:实施多元化的融资。日本水利资金融资渠道主要有:各级政府财政拨款、向银行贷款、向社会发行债券、自筹和接受捐赠款项等。

(3)补偿政策:实施分摊补偿政策。日本的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费用的补偿一般由国家和地方政府负担一半以上(50%~80%),农民负担一部分(20%~50%)。对于水利工程的折旧,专门用于水利工程的更新改造。

二、我国水利投融资政策的现状和问题

1我国水利投融资政策的现状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水利部门是严格的执行计划性水利投融资政策,在投资方面,表现出“国家出钱+农民出力”的投入结构体系。在融资方面,由政府高度统一管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水利的投资融资政策开始向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融资政策体制靠近。为了建立起“三多”的投融资政策,国家先后制定了《水利产业政策》、对水管单位实施产权制度改革并推向市场、水价政策的调整、设立水利建设基金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政策对水利投融资体系的建立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2我国水利投融资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缺乏合理的政企分工。在《水利产业政策》中,明确确立了甲、乙两类项目,然而在实际中存在大量综合利用多功能的水利工程,其既有非经营性资产、又有经营性资产,既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又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对这类项目,《水利产业政策》并无明确定义,这无疑增加了政策标准的难度。因为政企分工不明,所以使水管单位还需承担公益型水利事业的管理和维护责任,而相关的费用又不能获得足够的补偿。

二是缺乏吸引民间和外商投资的激励政策。作为经营性的水利项目,供水和水电项目是能吸引民间和外商投资的,但现有政策的吸引力显然不够。如供水工程的水价仍按国务院1985年制定的标准执行,农业、生活用水采用保本或微利水价,工业用水水价的利润率为4%~6%,这种价格无疑偏低。由于价格关系没有理顺,很难吸引非政府投资者的投资。同时,现行水价格也不利于水利项目通过资本的自我积累求得可持续发展。

三是水利建设基金筹资措施不完善。目前我国水利建设基金主要采取从各项政府性基金提取一定比例(3%)的方式,而不是采取对终端使用者“价外加价”或“价外加费”的办法。从实际执行来看,这种方式有其局限性,应该按照固定资产的投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

四是割裂的管理体制制约了水利发展,如城镇供水实行的是上、下游割裂的管理体制,上游水资源开发由水利部门负责,下游的自来水工程由建设部门负责,这种割裂的管理体制无法实现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三、中外水利投融资政策的异同

1中外水利投融资政策的共性

一是政府充当水利物品投融资的主要角色。二是注重水利项目的区分和各级政府间事权及投资的分摊,各国政府为了积极引入市场机制,让市场在水利建设中发挥作用,充分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进入水利建设领域。三是广泛开辟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各国为了减轻政府财政紧张的困难,努力发动全社会的资金力量投入水利建设。四是注重水利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2.中外水利投融资政策的差异

一是各国的水利投融资政策体现的投资重点不同。二是资金使用效率或方式的不同。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除了纯公益性水利项目政府的财政资金是无偿使用外,其余财政资金一般都实施有偿使用,称为财政资金的市场化配置。而在我国现行水价被体制或人为的扭曲,使得部分水利项目简单再生产都无法维持,许多工程项目老化失修,并且我国大部分财政资金均属于无偿性投入使用,由于资金使用主体并没有偿还的压力,因而也缺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的积极性。三是水利投融资政策的法制保障不同。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法制贯穿了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全过程。四是利用外资的程度与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发展中国家由于资金紧缺十分重视利用外资;而发达国家由于本身的资金实力雄厚,利用外资并不是水利资金融资的一个主要渠道。五是市场经济国家还严格区分财政无偿性资金和其他有偿性资金的投入方向,一般把财政无偿性资金配置于纯公益性项目,而把其他有偿性水利资金配置于非公益性项目,并通过收费、税的形式加以偿还。而在我国,这种配置还不十分严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率。

四、健全和完善我国水利投融资政策的思考

1国外“政策”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1)水利投融资政策要上升到法制的高度。水利建设和管理中的许多方面仅靠政策规定并不具有强制约束力,尤其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部门和地区间利益存在冲突而未能有效协调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轨道上来,因而,对水利投融资政策中的某些环节和某些内容通过立法予以明确就显得十分必要。

(2)必须明确投资主体与受益主体的权责利。对不同性质的水利项目,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项目法人主体和受益主体以及投资者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以保证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营的顺利进行。

(3)建立财政的投入和补偿机制。政府对水利的财政投入应该是水利资金投入的主渠道,但是,政府财政性投入必须灵活多样化:首先,水利要与其他基础设施协同发展,水利的财政性投入要有一个财政投入稳定增长的保证。其次,财政资金无偿投入与有偿使用相结合,对纯水利公益物品只能是财政无偿性的方式投入,但对非公共物品也有必要给予财政支持,但支持的方式应该是多样化。最后,改变财政补偿机制。逐步将部分供水按市场加以配置,使水价有大幅度提高,国家对水利设施的补偿转向对困难人口实行用水补贴,实现社会收入再分配。

(4)积极创新多种融资方式。多采取间接融资方式,即鼓励水利项目业主上市发行股票、债券,以及政府出面发行水利建设债券,并以其收益、收费和政府财政性补助资金还本付息。

(5)明晰的产权制度和法人责任制是水利实体有效运行的关键。对公益性和经营性的水利资产要进行严格区分。公益性的水利资产政策授权水管主体进行社会性的运营与管理,其产权一般属于国家,政府财政对资产运营成本予以补偿。但对经营性水利资产,政府通过立法的形式明晰水利资产的产权,并将法人财产权授予水管单位,使水管单位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承担市场的责任和义务,促进水利产业的发展。

2.完善我国水利投融资政策的建议

(1)健全水利的投资机制。一是划清水利项目的类属,明确市场与政府以及各级政府投资分摊比例。二是完善政府财政投入机制。政府财政投入机制包括财政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财政补偿机制和财政信贷机制三个方面的内容。对水利建设的投入水平必须保持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水平的协同性,从而需要水利财政投入稳定增长。

(2)建立灵活有效的融资机制。一是调整水利融资政策,遵循水利项目不同的投资分工制度,形成新的有效率的水利融资政策。二是改善融资环境,规范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三是创造新的融资方式,鼓励有实力的水管单位上市发行股票、债券,扩大资本金和经营规模。四是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利用外资,鼓励国内外投资者以独资、合资合作、BOT等多种方式参与水利建设。

(3)培育规范化的水利市场主体。一是转变水管主体的性质与职能,建立水利经营管理的法人实体。二是加快水利产权制度的改革。对现有水利资产实现经营性资产和公益性资产的分属,然后将水利资产的法人财产权赋予给水利经济实体,使水利经济实体真正承担起保值增值的责任。

金融投资政策范文第4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经济建设上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主要是因为它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和措施.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力发展财政投融资。当前,我国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借鉴日本在发展财政投融资方面的有益经验,对充分发挥我国财政的宏观调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近年来,一些省市的财政科研部门组成了协作研究课题组,对我国财政投融资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其主要观点综合整理如下。 一、对财政投融资概念的不同表述 研究中表明,目前对财政投融资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主要有以下几种: l,认为财政投融资就是以国家(地方)财政为主体,按照信用的原则,以出资(入股)或融资方式,有偿地筹集运用部门财政资金,并加以经营管理所形成的特定分配关系. 2.认为财政投融资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把各种闲散资金特别是民间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统一由财政部门掌握管理.根据经济和轰协会发展计划.采用直接或间接贷款方式,支持企业或事业单位发展生产和事业的一种资金活动。 3.认为财政投融资是政府利用财政和信用的手段筹集财力.融j盛社会资金,为政府实施社会经济战略提供资金保证,并以信贷的方式为经济建设融通资金的一种形式。 4.认为财政投融资是以信用方式,在资金市场上筹集民间资金,使之转化为政府资金,为政府政策目标服务。 二、如何认识财政投融资的意义和作用 第一种观点认为:正确认识财政投融资的意义和作用,是规范财政拎融资行为的前提。财政投融资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它介乎财政预算和商业金融之间,是一种政策性金融行为。它服务于国家的宏观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对调控市场经济起着拾遗补缺的作用。从日本的财政投融资来看,其具体作用主要表现在。1.对国家财政预算资金起着补充作用.2.对国库短期资金调度和调节国债市场起着重要作用。3.为政府实施政策提供资金保障,同时在政府的经济稳定政策实施中发挥重要作用。4.对基础产业、公共设施等部门的贷款,减轻了民间金融机构对经营效益低的部门的贷款压力,而财政投融资扶持开发新产业和新工业基地建设,又为民间金融资本投资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市场。 第二种观点认为:财政信用即为财政投融资。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财政信用有与其市场经济相吻合的优势。财政资金的规模仅次于银行资金的规模,它可以利用国民收入分配总枢纽和财政作用机制分配和吸引社会资金.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财政信用经营机制灵活,信用度高.能多渠道、分方位开展融资、筹资活动。2.利用财政信用有利于支持国家重点建设。能够最大限度的弥补建设资金的不足。3.发展财政信用有利于优化地区生产力布局.缩小地区间差别,促进贫穷落后地区的经济加速发展.,实现地区经济的大体均衡增长.4.大力发展财政信用能为财政由“吃饭供给型”转向“经营管理型”创造更为良好的条件。 第三种观点认为,财政投融资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1.有利于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实现。2.有利于国家调控国民收入分配,协调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财政投融资可以起到引导投资和消费、平抑物价、重新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节市场货币流通量的作用。3.有利于运用市场机制,贯彻产业政策.财政投融资可以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按照国家(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适当集中资金,通过投资手段,调整生产力的布局,促使政府的决策及时到位,保持国民经济各产业平衡发展,同时为其他金融投资创造有利条件。4.有利于缓解财政资金的紧张状况.5.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财政投融资资金来源除一部分财政拨款外,相当一部分是有利息的,这就要求在投放时要考虑返还时间和投资效果,从而促使政府在作用资金时精打细算,认真研究项目的可行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6.有利于加强对外经济交流,扩大改革开放。 三、我国财政投融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财政投融资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建立f财政投融资的管理机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资金来源有所拓宽,由原来的小额小型技措借款和支农周转金.逐步建立了支农、支工等各类周转金。由原来的无偿投入向有偿投入过渡。财政投融资资金已渗透到各个领域.特别是在支持基础产业和生产周期长、风险大、且又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发展上起到了积极作用.资金管理也向着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由过去单一的资金无偿拨付,不注重使用效果,变为财政参与经济决策,资金以信用方式投放,为做好综合平衡工作,增强国民经济的调控力度,促进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财政投融资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从中央到地方对财政投融资作用的认识不明确、不统一,影响了财政投融资的开展。中央财政把举债收入主要用于弥补财政赤字,投向经济建设的资金也已作为预算拨款而改变了投融资的信用性质,造成了大部分资金不能滚动发展,后继无援。地方财政的有偿资金投入多投向“短平快”的加工工业用以壮大财源也偏离了时政投融资的方向。财政投融资还存在规模小、使用散乱问题,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宏观调控作用。 第二,没有统一的财政投融资管攻•‘,.构,降低了财政投融资资金的整体作用。财政投融资作为宏观经济的调控工具.并且主要投向投资倾大、风险性大、收益率低.丝又为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产业,要求资金必须集中统一使用,才能发挥其积极效果。们口前中央财政尚没有一个专门管理财政投融资的机构,各省的财政信用资金又都归其自己管理,由于利益上的差别,这些资金不可能自觉地担当财政投融资的职能,使财政作用资金不能发挥其相应的作用。 #p#分页标题#e# 第三,财政投融资没有体现出较强的政策性。目前的财政投融资,受财政预算内资金紧张的影响,本应用作资本金的资金,部分被直接划作预算收入无偿使用。投资针对企业不针对行业,一/J’面造成企业间技术基础上的差距.不利于千等竞争,另一方面歪曲了调整产业结构的意图,这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极易误导财政投融资的意义和作用,对财政投融资的未来发展很不利。 第四,财政投融资的范围狭窄,规模较小.影响了财政投融资作用的发挥。目前的融资渠道除了预算内少量拨款和财政暂时闲置资金就是举债。融资渠道窄,融资金额少,使财政投融资不可能发挥作用。据统计,从1980年至1990年,财政直接用于生产建设的拨款高达9446亿元,这是财政投融资所远不能及的。 四、日本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发展财政投融资的启示 日本财政投融资的成功经验,对我国财政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哪些有益的启示呢?一些同志认为,日本经验对我国财政投融资的启示主要有两点: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投融资是国家财政提供巨额长期性经济建设资金的有效手段。战后日本的赶超型经济发展,与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的情况相似.当前我国深化改革,同样面临着经济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 国家财政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从1979年的37.2%下降到1991年的21.4%;财政预算内生产建设性支出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从1981年的80.4%下降到1991年的34.5%,国家财政无力拿出足够的资金加强基网设施和新技术产业开发,财政经济建设职能受到严重削弱。而对地方财政而言,支持经济发展的资金更加困难。因此,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仅靠财政预算内资金无法满足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必须借鉴国外发展市场经济的成功经验,大力发展财政投融资。 2.财政投融资必须形成健全和完善的体系,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日本政府先后以政府资金建立了一系列专业金融机构。其资金运用不同于一般财政预算资金的分配,它是通过提供贷款,直接面向产业部门,从而直接满足经济发展对财政资金的需要,我国目前财政资金的运用实行的是拨改贷和基本建设基金制.以及由建设银行和国家计委六大投资公司组成的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体系。由于没有从根本上脱离旧的投资管理体56制,因而效果不够理想。因此,要通过开展财政投融资活动,充分利用市场机构,建立起相应的政府专业金融机构,按照政府产业政策的要求和各个时期不同的经济发展重点,进行项目投资,这样可减少政府对经济运行的直接行政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另一些同志认为,其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综观日本财政投融资,政策性强是其最突出的特点,它真正起到了拾遗补缺的作用。我国财政投融资存在的根本问题是认识上的偏差.把财政投融资作为弥补财政赤字,增加预算收入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办法,而没有让其在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既不利于财政的宏观调控,也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发展和完善财政投融资,应从强化财政投融资的政策性入手,积极建立中央财政集中统一管理的财政投融资体制,制定财政投融资管理办法,规范财政投融资行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日本财政投融资筹措资金的最大特点是资金占用成本低。而我国的财政投融资,占资金来源绝对多数的公债收入其利息率高于同期的银行储蓄利率,资本使用成本比银行还要高。这一方面增加了财政的偿债压力,另一方面也限制了资金筹措规模。因此,要拓宽我国财政投融资的筹资渠道,必须考虑资金使用成本.凡是通过信用方式筹措资金,资金使用成本应尽量低。 3.日本为了确保资金投向政策化和低收费,对财政投融资实行特殊管理体制。首先,资金使用由大藏省统一规划,其次.建立特殊投资机构专门从事财政投融资工作,第一,对专门机构的业务范围、经营方式通过法律进行明确规定。对我国来说,必须首先建立健全财政投融资的机构设置和规章制度,用政策和法律手段监督资金使用。第二,财政投融资要与国家宏观产业政策相结合,为产业政策服务。第三,要根据经济建设不同时期对财政投融资的不同要求,有重点有目的地确定投资方向。 五、进一步发展我国财政投融资的几种思路第一种思路认为,发展和完善财政投融资应从三方面着手:1.明确财政投融资范围和渠道.资金来源应为:一是国家财政安排的一部分基本建设资金,以及可有偿使用的其它资金;二是向各专业银行发行长期建设债券;三是养老保险、待业保险、简易人身保险等社会保险基金结余;四是邮政储蓄资金。2.开拓财政投融资的筹资新方式。一是要大胆引进外资.可借助政府信誉,大力吸收外资,也可以财政担保方式鼓励企业和部门投资项目大胆借用外资。二是突破行政区划限制,采用多种方式筹集资金。三是适当吸收社会个人资金。可考虑创立社会共同基金,吸收社会小额投资者资金,也可以适当方式吸收个人大额信托存款。四是发行地方财政建设债券。3.财政投融资体系的构造。在集中财政投融资资金方面,首先要集中财政系统内部的各种周转金和预算闲置资金,变多口进出为一个口子进出。其次要有偿集中财政系统外各企、事业单位、各主管部门、各社会团体掌握形成的基金。第三是要将有偿筹集的范围逐步扩大到社会闲散资金,将消费资金转化为投资资金。在财政投融资资金管理方式上,首先,要健全财政投融资金的各项制度和独立的财务核算体系。其次,要将财政投融资资金纳入目标管理的轨道。第三,将财政投融资资金管理作为财政信贷综合管理的一个内容,以推动财政投融资业务的顺利开展。同时还要加强对各种财政融资中介机构的管理。 第二种思路认为,应依据有偿性、独立性、计划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建立财政投融资体系。我国财政投融资体系应包括运行体系和管理体系两个方面。•(一)财政投融资的资金运行体系。运行体系应包括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两个方面。1.资金来源。财政投融资的资金来源应严格区别于一般财政资金,它所吸收的应是有偿的且具有长期性质的资金。一是政府预算中用于长期产业投资的部分,可作为无偿来源,在整个资金来源中应占很小比重。二是预算外资金“专户储存”中间歇资金的一部分。周转快、间歇时间短的预算外资金不能纳入财政投融资体系.三是各种民间资金,应作为财政投融资资金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是政府保证债和政府保证借款。2.财政投融资要着重投向基础产业和县乡经济。(二)财政投融资的资金管理体系。首先应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编制完整、严密、合理的财政投融资计划。其次,建立和健全财政投融资管理机构,结合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体制的要求,合理确定各级财政投融资机构的职责范围。第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第四,建立政府金融机构.(三)完善财政投融资体系的外部环境。1.完善国家复式预算,使财政投融资计划与复式预算挂钩。2.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使财政投融资体系有充分的资金来源。3.搞好财政投融资与银行信用的协调。具体应在资金来源、资金投向和利率选择上充分协调。#p#分页标题#e# 第三种思路认为,在融资过程中,必须以国家和地方预算为依托,受国家和地方预算所制约。要求以信用原则和信用方式与银行一样开展信用活动,并与银行共同发挥J宏观调控职能。财政融资应遵循下列原则:要框在国家和地方预算安排范围内;要与银行资金来源严格划界;通过信用手段,平等互利,有偿融通。在投资过程中,应遵循如下原则。1.有偿使用原则。2.生产和服务原则。3.政策原则。一要贯彻国家的产业政策,着重考虑投资和宏观效益和长远效益。二是贯彻国家财政金融政策、经济政策,遵守有关法律,维护国家金融秩序。三是贯彻国家的收入分配政策。4.效益原则。通过投资手段,把企业推向市场经济,从经济效益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同时为投资资金保本增殖,为投入生产建设项目实现增殖.5.低利率原则。对不同地区制定低于银行的差别利率,以适应社会生产发展的实际需要。6.贵任原则. 第四种思路认为,财政投融资应明确投放领域和投资重点。投放领域应包括:一是对墓础产业的投资,二是公共设施建设,三是社会福利性方面的建设,四是需要进行政策性鼓励和支助的领域。财政投融资的重点要根据国家的宏观产业政策、产业演进规律和国情确定。加强交通能源、原材料工业建设,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应作为目前财政投融资的重点,同时积极支持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支持企业现代化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促进县乡和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关于财政投融资的投资方式与投资利率,认为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合作投资、贴息贷款、贷款担保、融资租赁、联营投资等多种灵活的投资形式。财政投融资利率的确定应本着有计划、低利率、长期限的原则来确定,关于财政投融资的投资计划与投资管理,认为要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套比较统一的管理制度。一要建立财政投融资投资计划编制制度,内容包括资金使用方向、资金用途分类、投资预期收益等。从长远看,财政投融资计划应为“第二预算",由同级人民政府审批,并列入国家综合财政信贷计划和固定资产的投资计划,以利于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二是要制定财政投融资资金的使用审批制度。监督检查制度、回收和效益考核制度、预决算制度及财政投融资机构内部财务核算制度.

金融投资政策范文第5篇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中小企业融资;政策性风险投资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2

一、引言

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后金融危机时代,内外因素使得中小企业融资难上加难。学界认为,中小银行提供信贷融资是中小企业融资的最佳选择,但是,至今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如何走出融资困境,个人认为借鉴国际经验,尝试政策性风险投资可以看成是一个新举措。

二、中小企业融资新渠道——政策性风险投资

(一)政策性风险投资的界定

政策性风险投资是指有权代表政府的机构以国有资产提供启动资本的创业风险投资,是相对于国内企业、外资机构创业资本、金融机构创业资本和其它类型商业性创业资本而言的,对创业企业提供前期部分资金支持和信用担保,引导非政府资本进一步投资该企业。政策性风险投资可以在我国风险投资发展中起重要导向作用。

(二)政策性风险投资跟商业性风险投资的联系和区别

两者的联系是政策性风险投资跟商业性风险投资一样,也是风险投资的一种体现形式,投向风险项目的投资,集融资与投资于一体,会供应资本和提供管理服务于一身的投资,为融资人提供长期股权投资和增值服务的投资。两者的区别是政策性风险投资的退出原则是微价退出,而风险投资的退出原则是溢价退出。风险投资溢价退出指风险投资者在风险投资企业通过IPO、兼并收购、管理层回购、清算等方式出售股权而获得高回报的退出方式。政策性风险投资的微价退出指政策性风险投资不追求溢价退出,只要求获得原来实际投资金额加上各种交易成本与中间费用作为退出价格的退出方式,追求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两者之间的区别还包括风险投资是把资金投向蕴藏失败危险的高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领域,旨在促进高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的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的权益资本。政策性风险投资吸收了风险投资的特点,但是它既投资高科技产业,也投向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成长型、扩张型或重组型的未上市企业。政策性风险投资还投资成熟企业,投资具有雄厚实力、广阔市场和国家政策支持的传统行业。

三、政策性风险投资尝试的经济环境

(一)政府风险投资在中国已有一定基础

我国政府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认识到风险投资对于推进科技创新和宏观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并积极引导推进。我国政府创立的“引导基金”便是专门从事风险投资的政策性基金。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政府投资资金成为市场投资的主体,它的投资比例与非政府公司基本持平,两者总额占据市场份额的66%。中国正在摸索新的温州模式,愿意用政府资金为中小企业通过正常渠道融资进行部分担保,这也可看成是政策性风险投资的雏形。

(二)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小企业融资难上加难

后金融危机时期,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银根缩紧,证券市场股指暴跌,打击投资者投资动机,企业税负过重,中小企业经营困难,这些新情况更加不利于中小企业正常融资。温州事件意味着非正规金融在中国很不成熟,这就使得中小企业融资难上加难。

(三)“融资难”瓶颈制约中小企业发展

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中小企业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经济环境和内部管理有待改进的现实,具有经营成本高、财务良好状况不明朗的“风险”特征,信息不透明,政策支持较少。和技术、劳动力相比,资本也是至关重要的生产要素,但是“融资难”制约了中小企业发展。和迅速增加的资金需求相比,企业内源融资规模有限,并且温州高利贷事件的负面影响使得熟人借款的融资模式难上加难。银行贷款首先强调安全性,这几乎成为中小企业难以跨越的鸿沟。

通胀背景下中国银行业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银根进一步缩紧,资金供求关系的进一步紧张更加不利于中小企业银行贷款融资模式。股权融资要求“上市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以上”,债券发行要求“规模控制、集中管理、分级审批”,中小企业很少符合要求。中国二板市场发育不健全,创业板遭遇“发行人爆发,投资者惨赔”的各种事件,这为投资人慎重投资埋下伏笔,不利于中小企业二板市场融资。融资约束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发展,既然很难从正规金融渠道借贷资金,那么中小企业对非正规金融渠道的金融依赖便会非常强烈。但是中国现代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同样存在强烈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温州事件便是明例。温州事件不利于民间非正规金融健康发展。

(四)新经济形势需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中小企业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经济活动力的源泉,在自由经济最成功的美国被视为美国自由制度的心脏和灵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保增长”和“调结构”,重视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在新的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高度关注就业问题和社会稳定。这就为突出中小企业发展意义提供了历史机遇。当前在我国正式注册的中小企业超过1000万家,占我国中小企业户数的99%,这些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与服务的价值占GDP的比重超过50%,在全国工业与利税中分别占60%和40%,提供出口超过60%,提供了大约75%的就业机会。全国有约65%的专利技术是由中小企业拥有的,75%以上的技术创新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80%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开发的。

新的经济形势使得出口困难,就业更加严峻,并且中国经济的转型需要注重中小企业发挥作用,因此新经济形势需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