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集体经济发展前景

集体经济发展前景

集体经济发展前景

集体经济发展前景范文第1篇

关键词:直过区民族;生产关系;小农经济;带头人模式

直过区民族是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自然在其经济关系中体现出特殊的历史阶段性。景颇族便是一个典型的直过区民族,尤其是地处偏远山区的景颇族寨子至今依然极度贫困落后,对其贫困落后的状况可以从生产关系的视角进行分析。

一、景颇族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在我国,一方面,直过区生产关系在解放后的一系列变化却并不完全是在其旧制度内部自发产生的,而是基本上与内地地区保持一致,进一步说,并不是该地区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了其生产关系的一系列变革,而是被外力强制变革的生产关系。

另一方面,景颇族寨子在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是这是否能证明其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却不能下定论,因为在同一时期,国家对其支持力度――无论是政策还是财力也是持续不断的,因此这或许也能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原因的一个最合理的解释。

基于以上两点原因可知,景颇族目前的生产关系有不适合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可能性,究竟是否如此有待于更进一步分析。

二、承包制、小农经济与景颇族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以集体经济组织为发包方,以家庭为承包主,以承包合同为纽带而组成的有机整体。但在景颇族的寨子里,承包制的特点并不像内地农村普遍表现出来的那样。其落后的生产力水平,造成了同样的经济制度产生了不同的生产关系。

以景颇族寨子――双降小组为例,首先,由于寨子地处偏远,交通极为不便,使得土地的管理难度很大,目前的状况是名义上集体拥有土地所有权,实际上农民基本完全占有自家承包的土地,甚至没有分掉的集体地也没有人负责打理,基本上是谁家愿意种便占一块为自家所有了。由于生产能力有限,农民没有能力耕种除本家之外的土地,使得土地流转政策在当地几乎没有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地处偏远,不涉及类似城市周边或者内地较发达地区农村集体地的产权问题。综合来看,在双降小组以及类似的众多景颇族寨子里,承包制几乎演变成了直接生产者的小私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长期不变的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巩固了这种小私有制。

其次,寨子地处偏远,交通极为不便,使得集体管理成本很高,给集体管理带来很大难度。因此农民的做法是在改革初期把田地分了,之后除了一些政策支持外,寨子外面基本无人负责所谓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等集体管理工作。同时,寨子里的人素质普遍比较低,无法担任管理工作,使得这里没有形成“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而是只有“分”,没有“统”的纯粹的以个体家庭为单位进行的生产和消费。

最后,双降小组地处山区,很少有大面积的平整土地,使得景颇族居住具有“散”的特点。同样的原因造成田地被分的极其散,居住地与田地的分散直接导致生产的孤立和分散。另外,本来田地较少,加上生产能力远远低于国内普遍的种植水平,使得粮食总产量极为有限,往往不能自给自足;经济作物种植也十分有限,销售所得几乎仅能购买日用必需品;牲畜也是各家各户小量饲养,即便有剩余也是在寨子内部流通。同时,人们的观念极为落后,很少鼓励出去读书或打工,往往安于现状。

综上,诸如双降小组的景颇族寨子所体现出来的生产关系特点如下:第一,直接生产者的小私有制;第二,以个体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和消费;第三,生产的孤立、分散和自给自足。这些恰恰符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描述的小农经济的三个特征。因此可以断定,限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景颇族寨子里基本上表现为小农经济。

但是,我们要看到,景颇族小农经济的产生本质上并不是因为其适应该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生产关系。其产生是被外力所推动,是在被强制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情况下,适应其生产力发展水平而形成的一种生产关系的变形。因此小农经济的生产关系可以看成是在一定的制度约束条件下的最适合当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生产关系。

在小农经济的生产关系下,景颇族地区若要自行发展,形成能够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经济关系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历史积累。我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的目标,就不应该依靠该地区内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自发发展,而应该采取措施促进其生产关系的过渡和发展。

三、带头人模式的集体经济

并不是所有的景颇族寨子都像双降小组那样贫困落后,一些寨子已经逐渐地摆脱了贫困落后的局面。对这些寨子的发展实例进行研究,将有利于我们找到适合景颇族发展的合适道路。

如勐约栋村民小组原居住在山区勐约乡,后搬迁到景罕镇安置点。勐约栋人们生活的改善与其政府投入助其搬迁下坝有直接关系,但令其至今持续保持繁荣的关键在于寨子的经济管理。促使其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的人便是村党支部书记普勒业。

早在90年代初,普勒业在当地就已经是风云人物,当时他率先在当地发展养殖业、经营砖瓦厂加工获得成功。期间他先后试验种植过咖啡、甘蔗、麻竹、柑橘等十多种经济作物,带头学科技用科技,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生产生活水平。1999年至2006年,他又带头种植西楠桦、杉木250多亩,在他的带动下,勐约栋群众积极种植经济林达10余万亩,实现低产林改造;同时他按股份制管理的办法建立起勐约乡第一个优良柑橘――门帕桔子苗圃园,该园不仅每年创收5万余元,还被列为乡“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素质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和党员“素质教育”学习实际操作技能的授课培训点;2005年,在乡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和大力支持下,他又投资新建麻竹粗加工厂,经过四年的发展壮大,目前可实现年加工鲜笋140多吨。

2008年,在普勒业的带动下,勐约栋小组成功搬迁下坝以及并成立村民理事会,共同研究决定全村的生产活动。成立专业合作社,分工明确,比如现有的160亩水田由5户人家集中种植,其余人家有的负责养殖,有的负责酿酒,有的在工厂做工,做到户户不养闲人。

针对景颇族人们理财意识弱的特点,勐约栋小组实行财务统一管理,由理事会管理各家各户的钱,各家各户买房子、土地、生产性工具、消费品等都需要理事会的审批。闲钱集中投资,建立农贸市场等。同时,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负责对理事会的工作进行监督。

在普勒业的带动下,今天的勐约栋已经成为陇川远近闻名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红旗飘飘工程示范村”。

勐约栋小组在经济管理方面均在逐渐向集体经济转变,但不是以前公社时期教条的大锅饭形式,而是在熟悉当地情况的带头人的领导下,探索适合当地情况的合理的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由此可见,带头人模式的集体经济在实践上适合景颇族寨子经济关系的发展。

1.带头人模式的合理性分析

首先,从历史上,解放前景颇族寨子处于原始农村公社时期,家庭依赖于公社首领的管理与指导。解放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人们对于带头人(表现为政府)的依赖性无法消除。

其次,景颇族人们相比其他民族往往更加乐于接受政府的指导,更加乐于执行政府的政策,配合政府的工作,这实际上是其对带头人(现在表现为政府)的依赖性的现实表现。

再次,景颇族传承下来的文化多表现为一种集体的文化,例如目脑纵歌,农尚文化等,很少有体现个人主义色彩的文化。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景颇族人们的集体精神。

因此,在景颇族实行带头人模式的集体经济适合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有利于景颇族摆脱贫困落后,与其他民族保持同步的发展。

2.推广带头人模式集体经济的关键是教育

要真正推进景颇族地区经济关系转变,首先要做的便是培养出各个村寨的带头人,关键途径是教育。

针对带头人的培养问题,可考虑采取以国家为主导的定向委培模式,中央和省级财政拨出专项经费,作为对包括景颇族地区在内的直过区村寨的扶贫政策,甚至可以考虑从各个村寨定向招生。总之,必须采取特殊政策和照顾措施,以培养各个村寨自己的带头人,从而增强村寨的自身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 康士坦丁诺夫.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3] 刘永佶.中国经济矛盾论:中国政治经济学大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4] 云南省陇川县志编纂委员会.陇川县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

[5] 金学文.农尚文化研究[M].德宏:德宏民族出版社,2007.

[6] 肖前,李秀林,汪永祥.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集体经济发展前景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三产;开发利用;对策

三产安置用地是征收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后的一种征地安置方式。它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在征收后,政府采取按征用土地面积的一定比例或人均面积,安排给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一定面积的安置用地,用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第三产业,安排失地农民就业的一种安置补偿方式。通过三产安置,进而解决失地农民的永久性生活保障资金,可以有效地避免一次性货币补偿安置所出现的农民不善于理财规划的情况下“吃光”、“花光”征地补偿费,成为城市贫民,最终给社会稳定留下隐患的弊病,既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为农民提供了稳定、长期的土地收益来源,维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又减轻了政府的征地压力,确保农村社会稳定,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征地制度改革。但目前存在落实三产安置用地后开发利用速度缓慢、项目推进不快、实际成效不理想等普遍问题,现就百色市右江区龙景区三产安置用地开发利用为例提出一些对策,以供参考。

一、龙景区征用土地基本情况

(一)征地基本情况

百色市龙景区位于城市南面,是百色市市级行政中心、商务金融中心、文化体育中心规划所在地,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11.6平方公里。2007年至今,百色市人民政府征用龙景区土地面积7187.6108亩,征地涉及龙景街道办所辖的逻索村、莲塘村、那毕村、大湾村共11008人,2563户,安置三产用地面积545.15亩。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2010年城区基础设施项目和项目建设储备用地计划征地总面积约8000多亩,其中龙景区新征用地约362亩。

(二)三产安置用地情况。、

百色市人民政府审定目前对龙景区545.15亩三产安置用地规划指标进行批复,规划地块分别为十几亩至几十亩不等,用地地块均分别位于龙景新区的那毕大道、莲塘路、龙景西路、东路、广州西路、东路等道路两侧,是百色未来商贸业发展的黄金地段。规划用地性质为商业金融、文化娱乐、行政办公、医疗卫生、居住用地,规划建设成为面向区域、服务全市的、充满活力、特色鲜明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的商务中心,重点发展商贸、办公等功能,如现代金融、财务会计、高端品牌商业、企业总部、律师咨询、中介服务等,并以商务带动商业,建设以高档商务写字楼、高级宾馆酒店、专业精品店、高级购物中心、休闲娱乐会所、高级公寓为依托的高档商务商业载体,打造成百色市中心城区高端的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区,成为整个中心城区高端现代的商务中心,为百色增添大都市的商业气息。并实现城区整体功能的最优化和整体效能的最大化,推动全市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区人民政府已将180.852亩三产安置用地落实到9个村民小组手中。

二、龙景区三产安置用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配套政策不完备、土地处置政策不够灵活。

一是百色龙景区三产安置用地的所有权性质确定为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在百色市还未出台集体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前,三产用地只能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自主开发或合作开发建设。但村集体受到项目建设资金的制约,大多数情况下无力自己承担较大的项目建设,一般多采取通过租赁经营、土地入股合作开发等方式进行建设。因此,当涉及投资建设房地产、SOHO、产权式酒店项目时,项目收益来源于产权出让获得,但在产权出让上因为缺乏土地流转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遭遇到出让瓶颈。因此,这将对集体经济组织和投资者在对项目进行投资收益分析确定投资时产生较大的影响,由此成为三产招商项目落地的一个门槛。二是三产安置用地的开发建设和收益管理都是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管理,但目前缺乏规范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中财会基础薄弱,管理观念陈旧、方法落后、认识有偏差,财经法规意识淡薄,政策观念不强,办事随意性较大,监管乏全面性和规范性,违规违纪事项屡有发生,影响了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和群众的利益,导致群众对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缺乏信任度,在投资决策时难以统一意见,影响项目推进。

(二)规划建设要求不够明确,引导力度有待加强。

一是目前龙景区三产安置用地中有545.15亩取得百色市人民政府审定的用地规划指标,但在具体实施中还是感到可操作性不强。如村集体经济组织带着现有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与投资商进行投资洽谈,当项目合作意向初步达成后,在具体的规划建设申请中往往会遇到投资商的规划建设设想与城市规划建设要求相距甚远,在难以统一意见的时候往往就造成项目落地泡汤,又必须开始新的项目招商,导致三产安置用地开发利用一拖再拖。二是由于政府对规划建设要求的引导并未具体深入,群众在土地利用开发上思想观念还比较保守,缺乏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经营,商品意识不强,在思想观念上把自己首先定位在一个较低层次的需求水平上,停留在满足于“小农经济”模式上,忽视规划建设各项指标要求,如对三产安置用地的开发上更多的考虑采用投资少见效快的建设模式,沿街建设一两层的商铺,并未从地块的整体规划考虑,因此,项目也难以按照产业政策的要求进行包装。这样的情况在获取地段较好的三产安置地的集体经济组织中尤为常见;又或者由于同安置在同一地块内的农村集体组织之间存在矛盾,各自为政,同一地块内的三产安置用地难以整合开发利用,导致开发利用进展缓慢。

(三)政府政策扶持较少,各项服务仍然不到位。

一是由于前期征地资金分配和管理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只有个别村能正确分配和使用土地补偿金,大多数村集体征地补偿金分配和管理混乱,未能正确分配和使用土地补偿金。有一些村集体经济组织根本就没有集体资金用于发展,也无法支付办理三产安置用地等各种手续的费用;而对于一些有集体资金的村集体,很希望政府能在办理土地证等建设前期工作中给予扶持,但目前政府没有制定对于办理三产安置用地各项手续在税费收取标准或扶持政策,村集体组织都是在土地开发过程中遇到收费款项就向政府申请,而政府转到各职能部门的意见又未能真正及时贯彻落实。

二是在三产安置用地需要办理土地证、规划设计等方面上口头承诺给予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办理,但在实际工作中,各职能部门却未能及时到位开展服务,办理各种手续协调难度较大,环节太多,周期较长,效率不高,尤其是涉及经费问题时尤为复杂,导致进度较慢一拖就是两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项目建设也因此一拖再拖。

三是政府在对被征地群众的就业培训少、群众没有解放思想、观念传统,文化素质不高,劳动技能偏低,对如何发展和拓宽三产的方法不多,项目经营、资产运作管理人才严重缺乏。此外群众对土地财产权利的法律保护意识不高,往往在与投资方进行开发合作洽谈中处于劣势。

三、龙景区三产安置用地开发利用的对策

(一)加快完善三产安置用地开发利用相关政策的制定。

1.完善制度,保证农民安全。

集体土地变为国有土地的过程是一平等财产权利的交易过程,但为了保证群众利益安全,建议设定保护性条款政策,保证群众享有土地使用权。如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招商引资利用三产安置用地进行合作开发的,可规定集体经济占其股份必须大于50%,经村民代表大会全体同意,并公告无异议后由成立的村集体控股的项目公司来实施开发。在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时,明确规定双方不得转让土地使用权,让村集体和全体失地农民在留用地的使用上,保持最强的发言权和控制权。

2.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

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使村级财务管理逐步达到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要求,强化全程监督,增强村务的透明度,维护农村集体资产安全,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避免集体资产流失,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二)采用新型、多样化的形式开发利用三产安置用地,发挥最大效益。

1.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推行农村产权股份制改革,打造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为主导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推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农村集体土地股权化,成立土地经营股份合作社。村集体将实行土地折价,全部或部分入股、租赁的方式,将集体的资产和资源以股份形式量化到每个村民,以引进项目,土地流转置换为着力点开展经营活动,从土地征用、出租、转让增值和相关的经营中获取利益,增加集体经营性收入或投资性收入。

2.推行安置用地开发利用的“物业化”模式。

村集体从安置用地拍卖或入股合作开发取得收益后,向开发商回购部分商品房、商铺,由集体进行整体出租,作为集体长期的收益。“物业化”模式可以大大化解村集体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风险。

(三)加强规划建设管理,统筹安排建设

1.加强对三产安置用地利用的规划引导,政策指导、思想引导。

在三产安置用地的规划要求上既要有先进的规划理念又要因地制宜,有效整合和利用三产安置用地的土地价值,让更多群众得到实惠;在规划建设管理上让群众对城市规划要求有充分的知情权,要广泛吸引人民群众参与,推行“阳光规划”,广纳民智,听取民意,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通过规划管理全过程公开、全方位公开,赢得群众的满意和支持。在实施规划步骤上,要引导群众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又要分期分步实施和建设,做到合理实施规划,又节约投入,提高土地利用率。

2.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三产安置用地的规划建设要求。

政府应尽快组织编制龙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商贸规划等专项规划编制。建议城市规划部门结合城市开发建设实际,针对城市规划指标要求,主动开展项目评估及策划,在提供三产安置用地规划指标时也可以提供该地块的项目建设方案和直观的城市设计要求,这样一来,村集体就可以根据所提供的项目建议书,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招商;投资人也可以根据资料迅速的做出投资反应,进一步加强开发投资者、村集体与规划管理部门的联系,提高项目的实施性和城市规划实施的可行性、可操作性。

(四)提高服务意识,加快推进三产建设

集体经济发展前景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国际旅游岛 产业集群 生态

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带来的热带农业旅游机遇

农业游作为一项新的旅游项目,已成为世界潮流。早在19世纪30年代,欧洲就开始了农业旅游,农业旅游因现代人逃避工业城市污染和快节奏生活方式而发展起来。由于交通设施的完善,乡村的易达性,使欧洲阿尔卑斯山和美国、加拿大落基山区成为世界上早期的农业旅游地区。目前,在德国、奥地利、英国、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农业旅游已具有相当规模,走上了规范发展的轨道。20世纪70年代后,农业旅游在美国和加拿大也得到了蓬勃发展,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景观差异大,农业资源十分丰富,乡村民风民俗丰富多彩,特色鲜明,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

海南发展休闲农业的条件得天独厚。海南岛是我国最大的热带海岛,气候条件优越,素有“天然温室、热带果园”的美称,有着丰富而独特的热带农业旅游资源。2008年3月,国务院批复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国际旅游岛建设,是海南发展农业旅游千载难逢的机遇,应充分发挥出海南热带农业资源的特殊优势,在国家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在全国先行一步,实施热带农业旅游精品建设战略。海南的农业旅游定名为“海南热带农业旅游”,在农业前面冠之“热带”,以彰显海南农业资源特色、旅游特色,区别于中国内地一般性农业旅游,增强旅游市场竞争力。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为热带休闲农业旅游开辟了广阔前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将进行海南旅游要素的全面国际化和社会要素的全面旅游化。根据《海南国际旅游岛规划纲要》,海南将从生态、文化、餐饮、住宿、交通、旅游、购物和文娱八个方面进行国际化改造,同时从旅游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从而使得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在政策、制度、投资、基础设施、技术、旅游发展方向等方面给海南热带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进而提高农村农业旅游的贡献率,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改善人们生活水平,改变海南农村面貌乃至整个海南的面貌。与此同时,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也给海南热带休闲农业旅游带来了新的挑战。首先,其要求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把热带休闲农业旅游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其次,要求突出热带休闲农业旅游独有的旅游特色和国际化优势,提高旅游质量和效益,为海南新农村建设和国际旅游岛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农业产业集群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产业集群是现代经济发展中颇具特色的经济组织形式,研究产业集群对经济布局的合理化、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区域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关联(互补、竞争)的企业与机构在一定的地域内集中连片,形成上、中、下游结构完整(从原材料供应到销售渠道甚至最终用户)、支持产业体系健全、具有灵活机动等特性的有机体系,是区域经济寻求差异化发展空间、获得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有效发展模式,也是中国制造业获得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推动力量。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产业集群开始在我国兴起并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浙江和广东等沿海地区,发展势头迅猛,并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形成数以百计的各类产业集群;在浙江省88 个县市区中,有85个县市区形成了800 多个产业集群(浙江省内称为“块状经济”),分布于纺织、制衣、珍珠、电器、机构制造、医药等175 个大小行业。此外,江苏省内的产业集群也较多,而在北京、上海、山东、福建、辽宁、河北、江西、云南等省市区也存在着一些大小不一的各类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的发展直接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致使这些产业集群所在的地区目前都是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而海南省的产业集群发展比较缓慢而且规模较小,在2008年最新出炉的中国百家优秀产业集群的评选中,海南省无一入选。由此可见,海南省的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是刻不容缓的,这也是海南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

近年来,旅游业呈现出空间聚集和集群化发展趋势。各级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将培育旅游产业集群作为发展目标并写进议事章程。农业旅游产业是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化,农业旅游项目应运而生,种类不断增加,一些原来分散经营的品种通过不断地优化组合,逐渐集中到一起,农业旅游产业集群进入萌芽期。许多学者纷纷从不同的视角对旅游产业集群进行了定义和研究。农业旅游产业集群是以农村区域的旅游吸引物为核心,以开发农村旅游资源、发展农业旅游产业为目的,在业务上相互联系、相互竞争的旅游企业及其机构、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在地理空间上的趋向和集聚的现象。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必须依据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建立正式与非正式的稳定关系,从而获得规模经济与聚集效应,形成更具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新型产业组合形式,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海南热带旅游产业集群将为国际旅游岛建设作出重要贡献。一是经济方面。发展热带旅游产业集群,可增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休闲化、功能化转变,开辟农民增收新途径,从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为海南旅游的发展提供经济支撑。二是生态方面。发展热带旅游产业集群,必然要整治和改造农村和农业的卫生环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农村的自然、人文景观,从而保护了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了旅游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三是文化方面。发展热带旅游产业集群,必然要进行农村人文社会和文化的建设,从而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文化支持。综上所述,热带旅游产业集群可丰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内涵,增加海南旅游产品的多样性,优化旅游产业的区域布局,减少城乡差别,成为海南旅游新业态,并将与其他旅游形式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三、热带农业旅游产业集群构建的建议

1、加强学习

一是提高认识。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农业仅为满足人们的温饱而存在,未意识到农业的其他用途和功能,未认识到其旅游价值和市场潜力,对于绝大多数海南人来说,农业旅游产业集群还只是个新事物。因此,政府公务员、企业人员和公众均要加强学习,结合本地区实际领会发展热带旅游产业集群的意义、内涵和其在现代旅游业中重要的旅游价值,树立热带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的创新观念。二是建规立制,保驾护航。在海南相关旅游法规、农业条例及政策中,增加热带农业旅游条例和规章,体现对其的政策倾斜,通过法律法规保证热带休闲农业旅游活动各方的权益和责任,保证其沿着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发展。学者要侧重于地方农业产业集群的个案研究,探讨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进而提出有效的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对策。

2、科学规划

为避免低水平开发、重复建设和破坏环境资源等现象的发生,需要进行热带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科学规划。一是进行基础分析。包括资源调查与评价、客源市场的调查与分析和宏观环境背景分析。二是确定旅游规划的目标。即确定旅游发展的规模、景区景点的数量和质量、接待人数和收入水平,以及对经济的贡献等。三是进行旅游规划定位。包括旅游主题定位、功能定位、市场定位、产品定位等。将海南旅游的主题定位为热带农业旅游,重点突出度假、体验功能;市场定位以海南境外市场为主,以本地市场为辅;产品定位既要注意单个景区、景点的鲜明特色,又要兼顾其组合优化。四是确定旅游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结合海南农村农业的特点以及国际旅游岛的功能分区和区域布局,海南中部山区突出自然、生态特色,东部海岸以文明生态村为特色,西部海岸以乡村原始自然、文化景观为特色。五是提出保障措施。包括景区景点管理、环境管理、村庄管理、安全管理、游客管理等保障措施。六是与国际旅游岛建设规划相衔接。旅游规划是一个体系,省级规划、市县规划和景区景点规划应相互配合,形成整体。海南各市县要按照全省总体规划和功能分区的要求进行建设,各乡镇应按照市县的规划和功能要求进行建设,充分进行类比调研,吸取先进经验。

3、注重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建设的“生态”的理念

生态农业最早于1924年在德国兴起,20世纪30至40年代在英国、日本、瑞士等国也得到发展。1970年美国土壤学家 W.Albreche 提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农业”概念,其主要优势表现在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正如农学家石山所指出的那样,随着生态时代的到来,人类将由自然界的主人转变为自然界的伙伴,由征服自然界转变为与之和睦相处、协调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建设必须以现代生态农业为基础,必须体现“生态农业”的理念。农业产业集群建设要改革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不能为了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要用全局的观点正确处理好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农业产业经济的迅速发展、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农业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从而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海南旅游资源的优势就在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倘若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环境遭到了破坏,那么也就破坏了海南旅游的根本竞争力。所以,海南的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建设要至始至终突出生态保护的理念,这就需要加强教育宣传力度,更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符国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的热带休闲农业旅游[J].安徽农业科学,2010(10).

[2] 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6.

集体经济发展前景范文第4篇

关键词:沈阳经济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策略

一、沈阳经济区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必要性

(一)形成区域旅游品牌

品牌效应可以提高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对于集群内企业形成品牌有显著影响。目前集群内核心城市沈阳的一些景点已在全国形成一定品牌,但对于其他七个城市辐射作用不够强。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通过各城市协调,形成合力效应,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区域的带动、辐射作用。

(二)加速区域旅游经济圈形成

旅游集群发展有利于各城市形成规模优势,是加速区域旅游经济圈形成的需要。区域内各城市有良好的资源条件,特色明显互补,并有众多旅游企业。集群发展有利于整体旅游规划,形成旅游圈层。有助于有层次的开发特色旅游产品,也有利于建立协调合作专门机构,并能带动各城市旅游教育培训的合作,为旅游圈的形成提供了支持。

(三)增强区域旅游竞争力

集群发展有利于提升区域内旅游产业的竞争优势,有利于区域内部企业之间良性的竞争,竞争有助于内部分工专业化,合作有助于提升企业间的关系,从而实现革新技术,旅游产品的创新,最终提升整个区域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

二、沈阳经济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

(一)沈阳经济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

1、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

沈阳经济区内各城市旅游产业的协作发展起步比较晚。在建设初期,各城市相关行业配套服务尚不完善,旅游项目主要来源于特色旅游资源,未形成整体环境。但近几年,各地政府积极推进一体化进程,建立了旅游发展协调委员会,使旅游合作不断深化。同时,区域旅游同城化建设开始起步,旅游产业的规模效益已逐渐显现,旅游外汇收入、旅游总收入均有明显的增长幅度。

2、旅游产品体系丰富

沈阳经济区域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工业资源、农业资源等,围绕一小时黄金旅游圈,目前已组织推出了不同主题、不同特色的旅游产品:有满清文化风韵旅游;以工业博览园为主的工业文明游; 以农业观光为主的农业生态游;以辽沈战役为主线的红色游;以大型节事、展览为主的会展游;以冰雪旅游资源为主的白色冰雪游等。

3、辅助行业发展迅速

相关辅助产业是沈阳经济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保障条件。目前经济区内辅助行业发展迅速,其中交通网络建设显著。经济区内利用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已初步形成功能齐全、内外衔接、管理科学的多方式、多层次的立体交通体系。沈阳经济区1小时交通圈在2009年已基本实现。此外,八城市有关部门已签署涉及旅游开发、文化教育、人才交流、等在内的合作协议50余项,推进了旅游集群化进程。

4、政府大力支持

区内各城市政府随着经济区的各项政策推进,已充分认识到到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性,并已经将其提高到一定的战略高度。目前,各政府也已经积极推进无障碍旅游建设,同时健全了旅游管理联动机制,包括相互提供咨询服务,交流经验,保证游客在问题在当地得到妥善处理。

(二)沈阳经济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制约因素

1、区域布局结构不均衡

区内旅游产业布局目前可分为四个旅游板块,但板块间和板块内部数量差异大,发展不均衡,中部板块以沈阳为中心,带动抚顺、铁岭,重点打造人文、工业旅游资源;东部板块以本溪为中心,重点打造自然旅游资源;南部板块包括辽阳、鞍山、营口,重点打造水体旅游资源;西部板块以阜新为中心,重点打造宗教旅游资源。从旅游景点数量和产业规模上看,西部明显发展落后。

2、集群内旅游企业内部管理松散,缺乏创新机制

沈阳经济区内旅游企业居多,面对市场、面对竞争,许多的旅游企业管理极为混乱,管理松散现象极为严重。旅游企业就实力而言除国旅、中旅等老牌企业外,一般实力都有所欠缺,尤其是那些中小旅游企业更是资金缺乏,内部管理机制导致短期经营行为,信誉度不高,由于资金薄弱,一般不会同时介人多重业务,这样就导致企业业务面狭窄。因此无论是旅行社还是旅游饭店其单体生存都是没有保障的,缺乏创新机制,企业自身的规模将直接影响到信誉。

三、沈阳经济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一)创立集群旅游资源品牌

根据沈阳经济区内旅游资源的特点,应以区内人文旅游资源为源头,形成区域内集群的主打品牌,品牌建立后再带动其它相对薄弱的城市如本溪、铁岭等实现区域人文旅游资源的共同发展。此外以满族民风为代表的关东民俗在本区域也表现出浓郁的色彩,是沈阳经济区在全国最具垄断性的产品之一,在市场上有着良好的开发前景,可以作为辅助品牌。

(二)整合集群内旅游产品

应重点推行短距离旅游线路的设计,针对不同客源市场设计专门的旅游路线使游客真正感受到区域间的旅游差别与特色。可根据区域内初步形成的景观轴线设计相应的旅游线路:由故宫、两陵、清永陵、元帅陵等组成的文化古韵旅;由铸造博物馆、西露天铁矿、调兵山蒸汽机博物馆等组成的工业文明旅;由汤沟风景区、千山、月牙湾景区组成的滨海休闲旅;由本溪水洞、关门山、凤凰山等景区组成的自然风光旅;由慈恩寺、太清宫、普安寺等组成的宗教文化旅。充分发挥沈阳中心城市的作用,带动整个经济区域内其他城市的发展。

(三)旅游企业战略的创新

集体经济发展前景范文第5篇

关键词:林下经济;存在问题;发展模式;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5-0151-2

近年来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林下经济已成为农林产业结合发展的新模式,特别是林下种养殖被更多的农户所接受,在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培育保护林木资源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西林县位于广西最西端,地处桂、滇、黔三省(区)结合部,属于云贵高原余脉。全县土地总面积452.4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410.7万亩,非林地面积41.7万亩,森林覆盖率76.1%。现辖2个镇6个乡,共有93个村委会、751个村民小组,有4个国营林场,现有人口 15.4万人。全县自然条件优越,境内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4℃,平均降雨量1101.5mm,年平均日照时数1608.5小时,县境内森林资源丰富,生长着大量杉木、马尾松和众多的阔叶树种。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进行,促进了林业发展模式的转变,使林业产业发展从单纯利用林木资源向综合利用林木、林地和景观资源转变。因此,发展林下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西林县林下经济发展起步晚,目前全县林下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在新的形势下,探讨如何科学利用林下资源,大力发展林下养殖,走高效集约经营、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是当前本县林下养殖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1 西林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发展现状

西林县林下经济发展起步晚,市场组织化程度低,龙头企业少,科技力量薄弱,基础设施不配套,开发资金短缺等因素,制约了西林县林下经济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导致目前全县林下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截止目前,全县已发展林下养殖年出栏5000羽以上规模养殖32户,涉及林地面积1520亩,现存栏55.7万羽,累计出栏量45.3万羽,成立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2个,新建2个林下养殖集中区。林下种植主要是农户零星培育灵芝、木耳、香菇等,面积约500亩,没有形成规模。

1.2 存在的问题

1.2.1 规模小、缺乏龙头企业 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必须要借力借势,依托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化发展,尤其要网罗产供销一条龙一体化的多家龙头企业加入到发展林下经济的行列中来。西林县目前林下种养殖业缺少建设大户,缺少龙头企业,难以形成规模优势。

1.2.2 市场组织化程度低 缺乏行业协会的指导,种养殖户市场信息闭塞,产品种养不能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选择,以及缺乏销售渠道,效益难以得到保障。

1.2.3 资金投入不充足 西林县拥有410万亩林地,其中60万亩以上可以发展林下经济。由于没有林地经济扶持政策支持,大多数农户缺乏启动资金,影响了林地经济的良性发展。

1.2.4 项目包装不成熟 缺乏林下经济发展经验,在包装和打造林下经济的精品项目过程中,即使找到好的项目,也很难达成共识,从而导致项目储备及发展模式严重缺失。

1.2.5 科技力量薄弱 在种养殖过程中,农户种养殖方式,模式单一,缺少科学种养殖技术,致使养殖成本高、效益差,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1.2.6 基础条件差、服务体系不配套 西林县属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地段的褶皱地带,全县地貌以中山为主,占全县总面积的98.3%。而本县林木种植多数集中在山上,路、电、水等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严重制约着林下经济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截止目前,尚未建立林下经济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没有建立覆盖全县的林下经济服务中心、林下经济服务协会或专业合作社。农民发展林下经济眼前和后顾之忧由谁解决?怎么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得不到完满的回答。

2 林下经济的发展前景

西林是山区县,发展林下种植养殖业,能起到林业农业协调发展,发展产业化效应,林业产业也从单纯利用林业资源向林业资源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转变,是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综合体现,发展前景广阔,且潜力巨大,林下种植养殖业将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和林农增收的新的增长点。从现有成功技术经验和市场发展前景看,一是在林下饲养禽类,特别是西林本地土鸡、麻鸭,深加工链条长,市场前景广阔;二是在林地种植灵芝、木耳、香菇等菌类,原料充足,技术要求不高,近两年的市场波动小,收益有较好保障;三是林下种植铁皮石斛等药用植物,西林各地都生长有野生的铁皮石斛,环境适合推广种植,而铁皮石斛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市场前景广阔。

3 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结合西林县林下经济发展的经验和市场前景,可重点推广以下模式。

3.1 林下种植

充分利用本县拥有的林下资源发展种植业。主要发展模式包括:林—草模式,在林下种植牧草,用于发展养殖业;林—菌模式,在林下种植培育香菇、蘑菇、木耳、灵芝等菌类;林—药模式,在林下种植药用植物铁皮石斛、金银花等。

3.2 林下养殖

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发展立体养殖。主要发展模式包括:林—禽模式,在林下圈养鸡、鸭、鹅、鸟等禽类;林—畜模式,在林下圈养羊或放养猪、牛等家畜。

3.3 林下产品经营加工

利用林下产业的产品资源,发展林下产品的加工、流通和销售业,深化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4 林下经济发展对策与措施

4.1 加大扶持力度,推动林下经济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