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勘察设计特点

勘察设计特点

勘察设计特点

勘察设计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水电工程移民安置;规划勘察;阶段划分;岩土工程勘察

1引言

水电工程移民安置项目属于水电工程配套工程,其建筑性质及类型多与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业民用建筑、市政公用设施等,当前进行的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勘察中无对应的专门勘察规范可循,《水力发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2006)对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勘察只有原则性规定,不便于指导实际移民安置工程勘察工作。实际工程中主要参照执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9年修订版)和《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JJ57-2012)。而这两个规范对移民规划设计配套的勘察阶段的划分、勘察内容、方法与要求都不尽相同,而对移民安置点勘察内容、方法及评价标准等也都不同,适应性和可操作性较差。

2勘察阶段划分

2.1勘察阶段划分意义

工程勘察工作在项目投资决策和项目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工程建设来说,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设计程序,工程勘测设计需由浅入深进行的,因此勘测设计应划分阶段,明确各阶段的目的、任务。

2.2现阶段勘察阶段划分

由于我国各行业分别属不同部委主管,各行业勘测设计业务相对封闭,勘测工作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点,引入国外招投标等制度后,勘测设计阶段又根据新的情况进行过调整,因而形成了不同行业、不同时期勘测设计阶段划分划分又有所不同。

通过对比可知,各行业在设计阶段划分上各具特点,设计阶段一般分为3~5个,主要分为“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对应勘察阶段名称可能略有不同。

2.3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勘察阶段划分

水电工程移民安置作为水电工程建设的配套项目,一方面需依照水电行业阶段和主体工程进度要求进行,另一方面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又和地方建设相联系,且涉及城乡规划、房屋、道路、市政、电力、通信等诸多行业,需要勘察阶段配套、要求统一,便于实际操作。

随着水电建设的高速发展和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移民条例》颁布后,对移民安置规划和移民工作管理体制有明确规定:水电移民规划设计工作在预可行性行研究、可行性研究、招标设计、施工详图阶段开展,并将招标设计、施工详图阶段合并调整为移民安置实施阶段,建议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勘察阶段划分方案见表1。

3勘察各阶段勘察工作的目的、任务

3.1初步规划勘察

初步规划勘察在预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勘察任务是为满足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初步规划设计要求,初步规划勘察主要内容为:

①收集、整理和分析已有相关资料、文献;

②了解初选居民点场址的区域地质与地震概况;

③了解初选居民点场址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特征,初步分析场址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④了解影响居民点场址稳定的滑坡、崩塌及危岩、泥石流、水库浸没及塌岸、岩溶及土洞、采空区和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规模,初步评价其对初选居民点场址的影响;

⑤了解居民点水源水量、水质、引水条件等情况;

⑥宏观评价初选场址的场地稳定性和工程建设适宜性。

3.2总体规划勘察

总体规划勘察工作在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进行。主要工作内容为:

①搜集、整理和分析已有相关资料、文献;

②初步查明规划场地区域地质条件、断层活动性及地震地质条件,分析场地构造稳定性及地震效应;

③调查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层结构、成因类型及特征等,划分工程地质单元;

④调查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补排关系及动态特征,采取代表性地表水和地下水试样进行水质简分析;

⑤初步查明规划区及周边不良地质作用及特殊性岩土的成因、类型及分布特征;

⑥调查场地防护工程地质条件;

⑦调查生产、生活用水水源,对水质、水量及开采利用条件进行初步分析;

⑧评价场地稳定性,初步评价工程建设适宜性。

⑨当有2个及以上比选规划场地时,应进行工程地质条件初步分析、比较,提出工程地质比选意见。

3.3详细规划勘察

详细规划勘察在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进行。详细规划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①查明不良地质及影响防治方案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

②初步查明移民集中居民点基本地质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主要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

③初步查明移民集中居民点工程地质条件,对特殊性岩土,应初步查明其类型、分布范围及工程特性;

④初步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及动态规律,评价地下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水、土腐蚀性评价应符合GB50021的规定;

⑤复核场地稳定性,评价居民点工程建设适宜性;

⑥进行移民集中居民点防护工程、市政及公用设施岩土工程勘察,并提出设计所需地质参数。

3.4规划实施勘察

规划实施勘察工作在移民安置实施阶段进行。移民安置实施阶段勘察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对详细规划设计评审中要求补充论证的专门性工程地质问题进行补充勘察;

②进行施工地质工作,检验、核定前期勘察成果;验证、评价场地稳定性与工程建设适宜性。

③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地质及地质灾害,提出工程地质处理措施的建议;

④为工程验收提供地质资料。

4结论与建议

(1)移民安置规划勘察属于水电工程建设的配套项目,一方面需依照水电行业阶段和主体工程进度要求进行,另一方面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又和地方建设相联系,不等同于传统的岩土工程勘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点,对其进行专门阶段划分是必要的。

(2)水电工程移民安置规划勘察需与《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规范》配套,建议将其划分为“初步规划勘察、总体规划勘察(对应移民规划大纲)、详细规划勘察(对应移民规划报告)、规划实施勘察”四个阶段,各阶段有其对应的勘察目的与任务。

参考文献

[1]GB50021-2009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勘察设计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 地基设计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 P6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2-357-1

人们常说的岩石工程勘察,就是依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剖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点与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首要有: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勘探及采取土试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现场检验与检测,最后依据上述所说的几种或全部手法,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定性或定量剖析评价,编制满足不同阶段所需的结果报告文件。按其进行阶段可分为:预可行性阶段、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补充勘察、施工勘察等。

1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方法

1.1物探

物探是地球物理勘探的简称。一般情况下,物探首要是利用岩土间的重力场、磁性、电学性质的特点等物理性质之间的区别对岩土工程施工区域地下工程地质条件进行探测的勘察方法的总称。

1.2开挖勘探

一般情况下,开挖勘探首要指的是对岩土工程的局部直接开挖,然后进行详细观察并且描绘的勘察方式 。开挖勘探根据开挖体的空间形状的区别,能分为坑探、槽探、洞探与井探等类型。

1.3工程地质测绘及调查

在岩土工程勘察的初期要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和地质调查。其任务首要是在测区内现有的工程地质、地形地质以及水文地质等地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剖析,根据剖析的结果进行测区的工程地质测绘工作中底图的编制工作,再利用编制好的工作底图测绘出测区内的地面工程地质样图,为工程地质勘探、实验、取样、监测等工作的设计、规划和实施,供应最基本的有效资料。

1.4 钻探

在岩土工程勘察进程中,钻探首要是,利用先进的钻进设备,破碎岩土,观察井壁,采集岩土样本,进一步探明地层标准深度内的岩土工程地质现状,钻探的首要目的是验证和补充地表测绘资料。一般情况下,岩土工程地质钻探不仅是获取地下正确的地质材料的有效方法 ,而且也是有效地采集地下原状岩土样本以及进行现场试验以进行长期观测的重要措施。

2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2.1初期准备工作不充足 ,资料不完整,并且缺乏勘察纲要。如今很多勘察单位为了降低成本,节约时间,对初期的资料收集不齐,拟工程的结构形式、地面整平标高等状况不清等。另外,许多勘察单位在很多勘察项目中没有编写勘察纲要。岩土工程勘察纲要是指导岩土工程勘察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勘察工作顺当完成的保障。有些项目就算有勘察纲要,但往往达不到岩土工程勘察的要求,纲要针对性不大,对勘察工作指导意义不强,影响勘察结果的质量。

2.2部门间缺少沟通。在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进程中,很多资料的传送仅能通过纸质媒介进行,这样不仅浪费时间并且很容易产生错误。岩土工程勘察和设计部门之间未能有效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此外,岩土工程勘察的成果及实际使用差距太大。因为部门间缺少有效的沟通,造成信息流通不畅,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不明确,采集的数据不充足 ,导致对勘探手法、取样手法 、勘探装备取土规格、适宜性及合理性缺少必要的了解。

2.3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缺少规范性。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进程中,需要增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与地基设计工作的规范性,只有保障其规范性,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进而促使建筑工程能顺当安全地开展。但是,因为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的进程中缺少有效的规范性,在具体的建筑项目的施工进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造成了许多的不良影响,严重阻碍了建筑工程项目的正常开展。一般来说,在进行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的进程中, 其不规范性首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地基设计的进程中,因为受到岩土工程勘察的地区限制,导致无法有效地保障地基设计的准确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其次,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的进程中,因为只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重点地区进行了必要的勘察,却忽视了一些非重点区域的勘察工作。

2.4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在岩土工程勘察进程中,进行勘察工作的技术人员的知识面不够深广。 部分勘察人员缺少对岩土工程勘察所得原始资料的剖析、整理以及利用的基础能力,而对于建筑工程地基设计方面的根本知识也不具备,导致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时,没有清晰的目标。在勘察工作中,各部分的工作人员各自为政,缺少有效的技术交流和内部沟通。

2.5地基设计忽略了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进程中,地基的设计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以及地域周围环境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工程项目的地基设计中,特别是在地形比较特殊或者周围环境复杂的地基设计中,对影响工程的环境因素斟酌不周全,以至于在之后的施工进程中,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3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的问题措施

3.1增强工程勘察初期准备工作,制定相应的勘察纲要相关部门应该从一开始就增强对岩土工程勘察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的制定,根据工程自身特点,针对地质特点等因素制定相应的纲要。有了适合工程本身的纲领性文件才能顺当地解决工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3.2要增强对勘察合同、勘察纲要的审查和管理,防止越级或盲目勘察要增强勘察现场工作的监督,防止打假孔及不规范的编录、取样及试验等现象产生;还要增强对勘察报告的审查,对勘察报告中的工作量、勘探质量、资料数据剖析及结论建议逐一进行审查。勘察单位自身必须健全和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同时还必须增强政府部门和社会监督机构对勘察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即尽早推行岩土工程监理体制,以保证勘察市场健康发展。

3.3 提高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与综合能力。就一般来说,建筑项目的施工人员是建筑项目建设的首要参与者,其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质量的高低。在建筑项目施工建设的进程中,如果想要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则需要增强对有关的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各项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技能,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尤其是在岩土工程勘察及地基设计实施的实际进程中,对建筑项目的设计人员以及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具有一定的要求,因此,不断提高其施工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以及专业技能水平,有助于保障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当进行。

4结语

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方案的选择要结合我国不同地区的不同经验和各区域地层的实际状况分别斟酌,不能忽略任何一个相关的问题,避免万案选择后在施工中造成不可 挽回的损失,另外在不同地域的勘察更容易出现错误,需要我们格外的注意。

参考文献

勘察设计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程勘察;城市轨道交通;环境勘察;地质勘测

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地铁、有轨电车、轻轨等,具有运量大、行驶安全、速度快等特点的交通方式,其主要分布与经济繁荣的各大城市,具有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作用。新时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交通拥堵越来越严重,加强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已迫在眉睫。然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极为复杂,其中涉及较多的工程建设,比如说建筑工程、环境工程、地下工程等,做好工程勘察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勘察特点

(一)地质特点

城市轨道交通主要建设于经济繁华的城市地段,且工程线路较长,全程一般达到几十公里,因此可能会穿越多种地质,地质特征十分复杂,无疑加大了工程勘察的难度。一方面,因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线路长,在进行工程勘察时应根据地质单元的不同,尤其是几种不良地质,比如说裂缝区、沉降区、岩溶区等,采用不同的物理力学参数,确保勘察参数准确,从而准确获得地质对工程建设的影响情况;另一方面,城市地段地质会受到人类活动影响,比如说开采地下水影响水文流向,受防空洞、菜窖、废气管线等影响,地层出现松散等,因此在进行城市地质勘测时,可对先进的勘察技术综合分析,运用科学合理的勘察方式进行[1]。

(二)施工特点

地铁是我国最为重要的一项城市轨道交通形式,在十几个大型城市已经通车运营,根据对其工程建设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工程建设十分复杂,涉及的结构类型非常多,比如说车站建筑、高架线路、区间隧道、桥梁等等。基于此,进行工程勘察时应根据各项工程建设的需要,采用不同的勘察方法,尽可能提供全面的物理指标与特殊参数,从而满足工程建设的多种施工工艺的需要。正是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的复杂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勘察施工具有较高难度。

(三)环境特点

由于工程的施工量大,且位于城市地段,因此工程建设不可避免的会受到都是环境的影响,加强环境勘察成为工程勘察的重要部分。众所周知,都市环境较为复杂,就其地面而言,不仅城市建筑多,并且建筑十分密集;而就其地下而言,不仅有人防、地下商场、车库等,还有各种城市管道铺设错综复杂。对于贯穿城市的轨道交通工程而言,受如此复杂的都市环境影响,为勘察工作带来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了勘察工作的风险。

二、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勘察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岩土勘察工作与设计工作有所脱节

随着相关规范条例的完善,岩土勘察工作不仅要对水文、地质等信息进行掌握,同时需要对工程设计提出相应的设计建议,这也是新时期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进步。但是,在工程勘察的具体实施上,对于隧道工程、基坑工程等岩土工程而言,工程勘察缺乏规范性与紧密性,加之相关的勘察结果报告不完善,难以为设计提出指导性的建议[2]。

(二)缺乏对城市环境勘察工作的重视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往往贯穿于城市的重要区域,或者是贯穿整个城市,而都市环境又极其复杂,对工程建设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工程的勘察阶段,应加强对环境勘察的重视。城市环境勘察,即指针对城市地上环境进行调查,地下水文、地质、管线、建筑等进行了解,并具体分析其对工程施工可能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工程设计。目前,仍有部分城市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勘察时,忽视了对城市环境的勘察工作,因勘察工作不完善而调整线路,或者改变工法,延误工程进度,带来经济损失。

(三)地质勘察与环境勘察两者脱节

地质勘测往往是工程勘察的重要环节,因此也致使人们进入误区,人为做好地质勘测工作,就能为工程设计提供重要信息,就能够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安全。但是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具有其特殊性,在地质勘测阶段不可忽视与环境勘察的联系,基于城市环境的特点,对其地质进行勘察工作,减少对城市敏感建筑的破坏。

(四)勘察工作的监督力度相对薄弱

根据当前的调查统计表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过程中,勘察工作会交由相关勘察单位进行,合作方式一般为总体总包制,部分建设单位会引进咨询单位进行监理,但是大部分建设单位对勘察工作的监督不重视。由于勘察工作直接关系到工程设计与施工,建设单位若不设立专人进行监督,往往会因为勘察现场监督缺位而影响勘察结果,降低相应的勘察质量与效率[3]。

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勘察工作的改进对策

(一)岩土工程勘察应与工程设计密切结合

勘察结果是设计的重要依据,因此相关勘察人员与设计人员,应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联系,确保勘察工作能为设计提供较全面的信息。一方面,勘察人员应对设计思路有所了解,根据设计工作的实际需要,对某些地质勘察结果报考全面完善;另一方面,设计人员要做好相应的审核工作,对勘察方案与具体大纲进行查阅,查看是否有勘察遗漏,并及时与勘察人员交流。

(二)加强对城市环境勘察工作的重视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特殊性,加强对城市环境勘察工作的重视非常关键,这不仅可以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同时还可以降低工程造价,为工程建设单位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重视城市环境勘察,首先应给予经费支持,在工程预算中预留相关经费,为开展环境勘察工作提供充足资金。其次,完善相关环境勘察文件,环境勘察工作需要某些技术要求,只有完善的规范制度才能为其提供技术依据。最后,做好环境监测的监督管理工作,通过增大监督力度,相关人员才会给予其一定的重视。

(三)促进地质勘测与环境勘察的相互融合

地质勘测与环境勘察应相辅相成,促进二者的相互融合,可完善工程勘察报告,共同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提供重要依据。第一,在勘察单位的选择上,应选择能够同时进行地质勘测与环境勘察的单位,为二者勘察工作的融合提供基础。第二,地质勘察实施方案的制定,应对城市环境因素充分了解与分析,减少勘察工作对城市环境带来破坏。第三,在勘察结果报告制定过程中,应将环境勘察结语与地质勘察结果融合分析,完善相关工程勘察报告[4]。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勘察具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贯穿的地质单元多,地质特征复杂;二是涉及的工程种类多,施工多样;三是受都市环境影响,勘察工作开展困难。可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勘察面临较多的挑战,然而相关勘察人员在具体的勘察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勘察问题,亟需提高地质勘察与环境勘察工作,增强与设计工作之间的联系,完善勘察监督管理等。

参考文献:

[1]刘磊,孙翔,高文强. 浅谈对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条文的认识[J]. 科技风,2013,04:259+269.

[2]王旭东.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探讨[J]. 地下工程与隧道,2011,01:41-44+53.

勘察设计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路桥梁;勘察设计;问题

中图分类号:U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7-0252-01

引言

公路桥梁的设计应该遵循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合理设计确定最终的方案,还要对桥梁的结构形式和地质细致入微的协调。在提高公路建设设计水平的同时,对公路桥梁勘察设计的观念进行改变,在公路桥梁建设过程中,还应该在一定程度上严格要求对周边的生活、环境等进行综合考量,利用最有利的方法进行工程施工。

一、公路桥梁的设计特点

公路桥梁的设计是针对山区地势条件不好的地域进行设计,由于地理环境恶劣地质条件多变以及水文特征和周边环境地形复杂等特点,公路桥梁的建设所要面临的问题比较严峻,鉴于公路拐弯、斜坡陡较多,公路桥梁中高墩长桥和墩台样式都比较多。弯坡桥的设计建造受路线技术指标的影响很大,公路非常频繁地跨越,公路设计中就会相应采取长而大的纵向坡度、大横坡、斜跨路过山谷等复杂的技术手段[1],公路的桥梁设计要根据公路的路线走向来设计,所以在公路桥梁中,弯坡斜桥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另外,高墩长桥也较为普遍,这是因为地形的特殊性,受发生的地质运动和水文特征影响,较为平缓的U型谷和较为陡峭的V型沟谷分布较多,这让公路桥梁的设计显现出桥墩高且单位距离内造型变化多的特性。

二、公路桥梁工程勘察设计中常见问题

(1)勘察市场的无序和混乱

工程建筑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勘察市场,勘察工作涉及面V,包括设计工程图纸,对施工环境测量数据的对比计算等。不同单位对勘察设计的要求也不同,有的范围广但是专业性较低。行业竞争大导致一些企业为了谋取眼前的利益不惜降价竞标。技术人员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全凭经验勘察设计,影响施工质量。这一行业的稳定性直接影响了建筑行业的发展。

(2)勘察分包模式不够完善

分包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总工程的进展和安全,对勘察分包缺少完善的制度,分包商内部员工多半缺少安全知识学习。交通建设勘察与普通建筑物施工不相同,应该是由施工单位直接将勘察分包交由设计院。但在实际进展中,一些总包商会将勘察继续分包给另一方勘察单位[2],造成勘察费用的苛刻。勘察分包模式的不完善,严重影响着勘察设计的质量和延误工期,由于工期也在承包合同的范围内,容易造成合同纠纷。

(3)勘察队伍培训和管理松散

勘察从业人员多数是工长直接从社会上招的闲散人员,没有从业资格,对行业了解少,甚至不明确工作目的。工作中疏于管理,没有专业人员现场指导,对土壤矿物质层的取样达不到规定深度。由于现场设备体积庞大,需要人力挪动,工作量大工期也相对较长,一些团队为了省时省力只做简单的调查取样,对深层数据的记载几乎靠推算,没有实际依据就进行填写。有效的提高勘察设计结果的精准可靠度,还是要从工作团队学习和管理上入手。

(4)勘查技术不够专业化

勘察技术是项目勘察的依据,也是对勘察项目及成果的要求。目前“勘察技术要求”一般由公路设计院的结构设计人员提出,和岩土工程人员沟通相对不足,其所提的勘察技术要求存在先天不足,往往是死扣规范,比如某公路拟通过采石场,采石场揭露的地质地层很清晰,路线工程师还在半山腰和采石场基岩上布置钻孔,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再如山区跨峡谷的特大桥,勘察重点应是桥墩所在处边坡的稳定性,而结构工程师往往关注桥墩下岩土层的地基承载力和桩长[3]。

(5)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没有针对性

地质勘察工作是为后续设计和施工服务的,准确理解勘察技术资料是保证勘察成果质量的前提条件。不少勘察工程师对“勘察技术要求”理解不深刻,认为这是结构设计工程师的事,编制了大量的图表,页数不少,但可读性差,缺乏针对性,利用价值较差,最终导致需要二次补充勘察。如高边坡的勘察目的,主要是查明边坡开挖后的稳定性,在查明岩土层结构的同时,还要查明软弱夹层和结构构造面情况,并提供抗剪、抗滑指标。

(6)报告引用资料来源不可靠

勘察报告中关于“气象水文”“区域构造”“断层活动性”“地层岩性”等论述和结论,往往缺少资料来源。勘察中发现小断层或局部岩体断裂,地勘单位一般多盲目与区域性断裂联系到一起,甚至代替地震局给断层的活动性下结论,这往往在后续勘察报告评审时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三、公路桥梁工程勘察设计的解决对策

(1)针对市场及勘察设计单位管理

相关部门严厉勘察设计过程偷工减料,伪造虚假数据的行为。出善的管理制度,以规定数据做参考进行抽查取样。对企业员工技能进行考核,检查上岗资格证,对从业资格考试严格管理,避免出现替考现象。严查挂靠、转包、违法分包等行为,整顿市场秩序。完善招投标管理制度,强化技术方案的主导作用,坚决制止擅自压缩勘察周期、片面追求低价中标等不良现象。建立严格市场准入、清出机制,把资质年检和质量检查直接挂钩,对质量检查不合格的单位实行经济处罚、暂停营业、整顿直至取消单位资质。必须监督和规范业主单位的市场行为,加大对业主的管理力度,如在勘察设计总包合同中,明确勘察最少费用及最低单价,确保勘察费用和市场价相适应,减少设计单位对勘察费用的截留,或者勘察费用由甲方直接划拨给勘察承接单位,广东和福建一些甲方单位已认识到这个问题,在和设计单位签勘察设计总包合同时,均明确了这一点。

(2)团队技术学习

首先应加强基层钻机施工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加强思想教育,增强责任心和质量意识,提高勘探业务素质。其次,加强勘察技术人员的公路知识方面的培训,提高工程地质勘察技术人员勘察工作的针对性。最后,在外业勘察过程中,项目负责人或地质技术人员必须及时掌握勘探测试的进展情况,随时对外业工作完成的记录进行检查验收,加强对现场勘探的质量监督检查,发现与已有资料矛盾的记录应及时核实,查明矛盾的原因,制定处理意见。强化设计主体对地质勘察的管理和责任,设计院应配置少量的岩土工程师,使勘察和设计有机地联系起来,这有助于设计人员研究、分析、消化和应用勘察成果,使设计更为可靠。针对深路堑、涵洞等工点,进一步明确了不同阶段勘察工作量布置原则、室内测试项目、勘察报告应提供的资料等细节要求,有利于勘察成果的总结和归纳,对工程实践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3)有针对性的工作

首先要熟悉和掌握有关的规范规程、掌握公路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基础施工的技术要点,并在具体勘察工作中认真执行。通过技术交底和沟通,勘察技术人员了解拟建工程特点,充分理解勘察目的和设计意图,明确岩土工程勘察的侧重点。地勘报告中应尽量引用权威资料,规避模棱两可的论述和表达,确保工程地质报告中引用的资料权威可靠。建议在公路系统勘察中全面实施注册岩土工程师制度,逐渐纳入到专业审图机构的审查系统中。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强公路建设不仅为运输提供方便,更重要的是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我国现有的国情,还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观念,保证公路勘察设计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志坚.姜明华.张显波.在公路桥梁勘察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小问题[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03):40-41.

勘察设计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 岩土勘察 ;要点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工程地质勘察是以研究和查明工程建设范围内地质环境特征及其与地上工程建筑承载力关系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它为城市道路、建筑、工厂、铁路、矿山和港口等建设的基础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对工程基础进行设计前,需要工程地质勘察人员通过对建设范围内的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进行实地勘探,摸清其地层结构、地质年代、设计基础持力层的强度特征值,并对工程建筑的基础做出可行性评价。由于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性,无论是工程设计还是施工,对工程地质勘察的依赖性都很强;但由于工程地质勘察的工作内容是针对地下十几米甚至数十米的岩土,在工程勘察时,如果准备工作和实施时的细节不到位,容易出现漏勘和错勘的情况,极大地影响了工程地质勘察结果的可靠性。笔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经验,与广大读者探讨一下高层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要点。

1 高层建筑基础工程岩土勘察工作的特点

民用建筑可分为住宅建筑和公共事业建筑。与工业建筑相比较,民用建筑的特点是跨度小,基础荷载量较小,以静荷载为主,基础埋深浅。但随着近些年来,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许多住宅建筑开始从多层建筑发展到层数为30层及以上的高层建筑,部分城市的住宅建筑甚至出现了高达50层的超高层建筑。这些高层建筑的基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1)荷载大

由于高层建筑的高度远高于多层建筑,为了维系自身的结构刚性与稳定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者钢结构,因此其自身的重量较多层建筑有了高达数十倍的提升。例如,一幢高达35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层,其基底的压力可达800KPa,荷载的增加,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相应的提高。

(2)基础埋深大

城市用地逐渐紧张,住宅小区的兴建多伴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如地下车库,地下室及地下商业等。同时,高层建筑特呈现出了瘦高的特性,其基础必须埋设于地下一定的深度,才能保证其结构设计满足抗震和抵御风荷载的相关要求。一般来说,箱形基础和筏形基础的高层建筑,其基础埋设深度一般不小于基建筑有效高度的1/15,而箱-桩和筏-桩基础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其建筑有效高度的1/18。按35层约110m的建筑有效高度来计算,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最小也要20m以上。

高层建筑自身基础的特点就给地质勘察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工程地质勘察人员必须通过对地形地貌、土体的物理与化学性质、地下水的埋藏深度、地下水的特性等做出全面的了解,并对其中重要数据,如岩土分层构造,厚度、深度、承载力强度值等做出准确描述,结合设计人员对基础深度及基础形式的设计,从勘察出的地质情况为其做出可行性和合理性的建议,以保证高层建筑的基础形式可靠与稳定。

2 高层建筑基础岩土勘察的要点

2.1 工程勘察前期准备工作

在进行工程勘察前,勘察企业应提前将勘察中所需的资料及符合勘察过程的手续办理妥善,以保证勘察任务的正确性、合法性及有效性。这些资料包括由建设单位提供的勘察任务书和计划书、勘察范围的用地红线和相关的批准文件;另外,还有一些需要建设单位协助,由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平面布置图和地形图、由设计单位填写的勘察技术要求、质量要求以及勘察进度要求等。除了收集各种勘察必须的资料和办理勘察工作的合法手续外,勘察单位还应提前到现场进行实地踏勘,了解拟勘察场址的位置及特点,提前做好临时道路、水、电的清理与修建工作,组建项目组,为项目配备与之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备齐勘察过程中所需的技术条例,勘察工程技术规范等相关资料,以备勘察工作过程中做到随时查阅,而不是完全凭借个人经验行事。

2.2 建筑工程勘察的目的与任务

建筑工程勘察的目上的是为了满足建筑工程基础设计可行性与合理性的要求,为建筑工程基础的设计、施工、基坑开挖与支护、降水等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和设计依据,同时为基础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提供论证和评价服务的。

基于以上的目的,建筑工程基础的勘察任务如下:

(1)查明建筑场址范围内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类型,查清其成因、分布范围与影响程度,提出治理方案;

(2)查明对工程施工不利的地质问题,如地下暗河、空洞、墓穴等;

(3)查明建筑场址范围内的地层分布、厚度、深度、年代、结构类型、工程特性以及各土层之间的关系与其物理力学性质;以此为基础,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地基承载力;

(4)查明地基内岩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变形模量、基床系数等物理力学指标,论证使用天然地基形式的可行性,对持力层与基础的埋藏深度做出评价与建议。对岩质地基还应查明岩石的坚硬程度、岩体和完整程度、基本质量等级、岩石的风化程度和风化带内的单轴抗压强度(天然、饱和、烘干);

(5)查明地下水的分布、类型、埋藏深度、补给条件、地下水位季节性变化以及抽水流量等情况,提供未来50年内的最高水位,为建筑的抗浮设计及地下水的腐蚀性防护做出定性与定量评价。提供地下水的渗透系数,并针对基坑开挖中需采取的降水控制措施和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做出评价;

(6)提供勘察场地范围内的抗震设防烈度等级、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特征周期。判定场地类别,评价场地属于对抗震有利、不利或危险地段,提供场地土类型、覆盖层厚度、土层剪切波速等地震参数;

(7)判别有无液化土层及其等级;

(8)提供抗浮锚杆与岩土的结合强度特征值;

(9)预测地基下沉、变形和倾斜的特征;

(10)对可能采取的复合地基的类型、适宜性、持力层提出建议,为施工方案中的可行性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出问题和建议;

(11)对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方案提出建议,提供基坑各侧边坡的地质模型建议;

(12)对初步勘察中遗留的问题做出结论。

2.3 工程勘察过程的工作重点

工程勘察过程中的工作重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工程勘察现场中实际操作的技术重点,另外一方面是数据整理形成勘察报告文件的工作重点。

(1)工程现场勘察时,应根据提前制订好的工程勘察工作任务进度及实施纲要,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对于工程勘察中使用的各种仪器与设备应严格按照仪器与设备操作说明进行,避免出现蛮干的现象,除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外,还要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与设备的良好工作状态。除了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工作人员还应按要求定时对所用仪器的计量精确度进行校准和审核,在设备进场前应首次校核,在工作过程中也应按使用校核时间间隔要求再次进行校核,始终使仪器与设备在计量许可认证的范围内工作,才能保证勘察原始资料的准确性。勘察现场产生的各种原始资料的记录过程必须认真填写,按规定的格式与内容来进行,杜绝随意修改与涂抹的现象,填写的内容不可用简称或缩写,相关数据的填定与认可应有校验人员的签字方可生效。同时,项目负责人也应随时驻现场进行技术指导与技术督查,保证勘察现场的工作有序性和准确性。

(2)勘察成果的编制与审核是控制勘察工作质量的工作重点。在各级负责人对勘察原始记录资料准确、完整、有效地基础上,应依据工程的类别和有关部门的要求,对工程勘察中产生的资料、图表和报告等按照相应规定进行整理和分类。由于岩土勘察成果除了满足查清地层构造与分级的要求外,更要根据工程建设的特点,结合工程场地的条件,对工程设计、施工条件和地基处理时的开挖、支护及降水等关键技术措施做出具体的要求和评价,为岩土工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决策和指导,提出基础工程、边坡工程的设计准则和相关的指导性意见,从而为设计与施工提供相应的技术依据,服务于工程建设过程。最后,按照勘察技术成果规范的相应要求和合同中对于勘察成果的要求对整理后的资料进行层级审核,在质量合格的基础上,各专业负责人和部门技术负责人应在报告上签字,并加盖勘察单位的公章与资质章,形成最终的勘察报告成果。

2.4 勘察工作的管理

(1)理论与经验结合

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较为复杂,其许多技术的发展并非来自于纯理论模型的推导,而更多是来源于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因此,在实际开展工作时,理论与经验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承的。例如,从理论上讲,一般建设在地质情况良好,高度的小于7层的多层结构建筑中,勘探孔的深度在15m以内基本能满足基础的要求了。但对于同样高度的大型公共建筑,由于其自重较大,对基础的要求也较高,勘察深度依然维持在15m以内显然不满足工程实际的需求。这种情况下,应根据地层的分布情况寻找持力层,并将探孔打至持力层以下作为终孔的标准。由实际工程经验可知,当勘察到较密实的岩石基础,且其埋藏深度较浅时,勘探深度可以适当降低;而当遇到性质较差的淤泥或者其它承载力较差的不良地质和软土时,勘探深度往往要加大,直至打到符合要求的地层为止。应该说勘察工程是一个以基础理论为依据,结合工程技术人员自身的工程经验,加上对试验参数和判断能力的良好掌握,才能真正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行业。因此,勘察工作人员应注重对工程经验的积累,不能完全依据纯理论去解决工程中遇到的问题。

(2)经济性

我国的高层建筑现在正处于大发展的时期,许多地区,无论地质条件好或差都在大规模地建设高层建筑。有些地区溶岩发育充分,地下孔洞多;有些地区位于沿海,地下淤泥和软弱土层较厚,这些不良的地质情况均加大勘察的深度,增加勘察的成本。因此,在勘察工作中,应注意勘察工作的经济性,避免出现浪费的现象。例如,桩基工程规范要求"一般的桩基础孔,应延伸至4-6倍的桩径以下,且不得小于4m,对于大直径的桩,不应小于5m。"对于这样的情况,如果在勘察方案中要求孔深50m,从控制性孔的资料来看,如果将孔深调整为45m,则不但能保证桩基满足设计要求,还可以使桩端的持力层保持在40m左右的位置,同时还可以减少桩孔的深度,减少了经济浪费。

(3)坚持技术安全原则

地质构造涉及建筑结构的安全,勘察工程技术人员务必提高重视,坚持安全原则。

例如,某高层建筑基础深度较大,深度为20m?45m,由于其上部地层为软土,顶面坡度较大,采用钻孔灌注桩较为合理,但房地产公司单方面为了追求工程进度而将桩基形式改为预应力管桩,勘察单位坚持了技术安全原则,经多方论证仍采用了原方案,避免了因牵就建设方而重新探孔和编写报告造成返工的局面,提高了项目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结语

高层建筑基础的岩土勘察工作较为复杂,要求钻孔深度大、平面布置与土工试验应合理、参数选取正确等,这对勘察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进行高层建筑基础的勘察时,应明确勘察的目的与任务,提前做好各种准备措施,明确工作重点,加强勘察工作的管理,才能保证勘察任务的顺利进行,满足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 陈雄震. 建筑工程地质勘察相关问题的分析[J]. 科学之友,2010(8).

[2] 王璐华. 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