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安全健康教育

大学生安全健康教育

大学生安全健康教育

大学生安全健康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见刊心理 教育防范

一 、学生心理问题会引发安全事故

资料显示,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其导致的恶性事件越来越多,例如复旦大学杀人案等。此外,心理问题还导致了行为偏差问题,这些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且没有停止的趋势。这些悲剧的发生不仅给学生本人及其家人、同学造成伤害,还会给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导致这种悲剧增加。悲剧发生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但通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学生自己的心理问题、家庭的原因、学校教育的因素以及社会风气的影响。其中当事人不能合理的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是最主要的原因,一些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在遇到巨大困难后,他们发泄自身压力时往往会产生一些过激的言行,因此,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关心和重视。通常来说,会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当事人的心理成熟度比较低,遇到问题时,不能够冷静思考,对事情的分析往往是主观的且带有一定情绪的,这种情况往往导致暴力或者杀人等过激行为;第二,当事人有性格缺陷,例如自卑或者自闭等,这种人往往心理承受力较低,经常压抑自己的情绪,极易导致离家出走、沉迷游戏以及自杀等问题行为;第三,当事人出现心理问题时,自我调节能力不强,不能够合理发泄情绪,导致更严重的身心问题出现,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二、提高大学生心理安全水平,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一)专人进行心理疏导,健全心理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高校的心理辅导工作还处在初始阶段,专门的心理疏导人员只存在于一部分大学,有必要提高心理辅导的广泛性;其次,提高心理疏导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正确区分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们进行及时、科学的心理指导;最后,理论结合实际,建立起健全的心理教育体系,使心理安全教育更加专业、科学,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

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应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进行管理,具体做法为建立独立学院的心理健康中心,然后逐级丰富,向下延伸至各系、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宿舍长以及宿舍成员,形成六级网络,进行全面管理。新生报到时,师兄师姐、班干、辅导员以及专业老师等要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细致广泛地做好心理工作,因此,各级人员具有过硬的心理教育的知识和能力非常重要。

(二)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受到的教育密切相关,学校应该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最高目标,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使其能够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积极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了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积极努力,迎难而上,忽视过程中的负面影响,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乐观的生活和学习,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第二,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现状进行普查,及时发现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邀请一些相应领域的专家针对具体问题举办讲座,通过讲座以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各种各样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正确的信息,使正能量遍布学校,使学生们能勇敢的面对和接受自己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健康状况,并努力客服问题,改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力,最终达到提高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第三,开设心理知识理论课程,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使学生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对自己要学习的课程具有充分的自由和主观能动性,能够根据自身需要对不同的课程进行选择和学习,目的是解决困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大学生的自我调整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有较大提高。

团体咨询:以前曾经有人对心理团体咨询进行了研究,旨在确定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能够产生怎样的影响。结果显示,团体咨询能够在短期内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它有广阔的前景。一些日常工作表明,比起参加讲座,学生更愿意选择团体培训,他们参与团体培训的程度更高,而且他们能够在培训师的引导下认识和接纳自己,提高自己。

第四,加强学生对生命的认识,让他们更了解生命的本质,对于生活中的困难要勇敢积极的面对。当今社会全球化迅速,各种思想百花齐放,人们的生活充满了更多的竞争和压力,因此,高校要适应时展,不能只是传授知识,还要教育学生重视生命,加强学生的本性教育,让学生对自己的生命价值有更深的了解,“为何而生”以及“何以为生”,帮助学生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责任感以及自信心,能够以平静、豁达的良好心态对待周围的事物,从容应对瞬息万变的社会,怀着健康向上的心态走好自己将来的每一步。

三、整合资源,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机制

学生的教育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第一,学校教育。它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载体。第二,家庭教育。它能够有力地支撑学校教育,是其坚强的后盾。第三,社会教育。它是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缺乏,为了解决该问题,各学校可以联合专业的心理医院开设“学校-医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在心理疾患方面进行长期的防控合作,开设“学校-医院”24小时心理咨询和辅导援助热线。医院医生和心理专家担任大学的心理教育顾问,接待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专题研究,并培训相关人员,以便于更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大学生安全健康教育范文第2篇

    一、对健康教育的认识有待提高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描述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善的良好状况,而不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现象”。这说明健康不仅是生理的,而且还是心理的、行为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也只有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才能称得上健康者。

    为此,我国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并以此设置了新的课程目标,实施了新一轮课程改革。但是调查发现,目前高中学生普遍对健康的概念缺乏全面认识,还片面认为没有病就是健康。呈现出对体育和健康教育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的状况。同时,繁重的学业负担和巨大的升学压力、电视、计算机游戏、网络情结、饮食习惯、运动条件限制、生活环境变化等,使得高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佳,心理脆弱、社会适应能力不强。

    因此,要进一步完善高中体育与健康教育过程,拓宽保健知识,提高高中学生的健康意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达到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的理想效果。

    二、重新审视体育和健康教育的结合

    尽管我们现在沿用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是1990年国务院批准颁发的,但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有关学校卫生工作的行政法规。它从行政法规的角度对健康教育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使得学校健康教育的发展有了法规的依据。1992年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规定了每2周1课时和利用其他时间开展专题教育的要求。1993年国家教委印发《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1995年参与实验研究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促进学校发展纲要》。因此,学校健康教育除了有规定的内容外,还渗透到了各门学科类课程,其中体育与健康学科中就有健身原理、健身方法、运动损伤的预防处理、养生保健、心理与体质健康、交通安全知识等方面,但涉及情感、家庭、社会实践问题处理、适应能力训练方面的内容不够完善。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验实施和推广,2001年到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发和修订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将不同性质的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这五个领域由两条主线构成,一条是运动主线,另一条是健康主线,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主线的三个领域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的定义。同时在课程名称上,小学叫《体育》,初、高中叫《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指出,初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不是“体育+健康教育”,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而高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却是“以体育为主,同时融合健康教育内容的一门课程”,是“体育+健康教育”,并规定了高中学生必修1个学分,一般18学时。因此,课改后的高中阶段,体育与健康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三、体育与健康学科中健康教育的教师安排和组织形式

    课程标准指出: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中健康教育可采用集中安排,也可有计划地分散安排,或者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的途径除了专门授课外,还可以健康咨询、健康经验讲座、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课程等,最好在高一、高二阶段完成。这样就出现了体育教师和保健教师授课安排问题、教学内容的整合问题。目前,大多数学校达不到《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的600名学生一名卫生人员的要求,而体育教师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存在不足。因此,在解决这些问题上,首先要认真梳理和整合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要把学校健康教育中涉及的内容和体育与健康教育中有关健康教育的内容按照集中授课和分散授课的原则进行分类,安排教学计划。其次,要根据保健教师和体育教师的特点安排教学任务。最后,要采用多种方式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培训,提高健康教育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在授课安排上,一般情况下保健教师安排上集中式(多个行政班集中)健康教育辅导、讲座,同时负责日常健康、心理咨询等;而体育教师则根据学科特点以分散式(必修自选系列模块形成的班级)展开健康教育。

    四、体育教师在健康教育中面临的新要求

    体育教师要认识到提高健康体能的重要性;要积极指导学生掌握促进健康的行为;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健康学习的环境;要客观地评定健康资源并提出一个合理的健康教育计划。

    体育教师应理解学生学习方法的不同,并创造教育机会以适应不同学生的要求;体育教师要能深入了解不同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个体差异,并能根据他们的差异创造适应这些差异的相应教学指导。

    体育教师应知晓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有效地发展自身的体力、认知水平以及社会和情感的需要。

    体育教师要善于整合利用课程标准水平目标要求的内容,结合体育与健康实践课引导学生掌握安全健康的学练方法,还要善于结合当前发展形势,主动摄取新的、和体育与健康相关的知识技能、教学内容开展教学。如:体育教师应了解和理解体能与个人健康、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伤害的预防与处理、心理与情绪健康、酒精、吸烟与其他药物、营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长发育与家庭健康、社会与环境健康、导致艾滋病的性行为、其他性传染疾病和意外怀孕、过度节食、过度缺乏体育运动等健康教育领域的内容。

    由于体育与健康课程兼有科学性和活动性特点,并以大量课外体育活动为其强大支撑,因此除了本身所具有的健身功能外,还能有效地提高人体的各种自救能力,避免机械外力的伤害和人体伤害。它能使青少年掌握自救、互救的知识和本领,具有灵敏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克服意外事故的良好体力,并给人以处变不惊的良好心理状态。因此体育教师在工作职责上,要主动关注学生安全,不仅如《课程标准》所言,应当保证学生“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也应当与社会和家庭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和维护工作,要能真正担负起学生安全教育的职责,成为学生生命安全和健康的“护花使者”。

    参考文献:

    [1]陈华卫、窦丽.《美国爱达荷州健康教师标准研究》

    [2]《体育文化导刊》2005年第5期

大学生安全健康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安全防范;传统健身;乐疗歌曲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体育越来越被现代人所重视,虽然近几年国家对学校体育教改工作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人的健康和人身安全的需要。因此,应继续研究和扩大体育的教学范畴。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虽然对学生的教学安全有所重视,如把掷铅球换成了掷实心球,有些项目铺设了塑胶场地,设了围栏,增设了一些社会流行项目,如跆拳道、国标交际舞,但这些都是较狭隘的安全教育和课改。我们应该从宏观方面来看待学生的安全教育,让学生掌握全方位的安全保障知识,让他们在社会的实际生活和人际交往中,真正学会躲避危险,保障安全,增进健康。应将《体育与健康》教课书中增加安全教育、医疗保健、乐疗歌曲等有效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和安全的知识技能纳入体育课的教学中去,丰富与完善体育课的功能,切实保障每位学生的健康与安全。

体育与健康安全课程的设置应按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制定学制和开设学习项目,体育内容应本着由易到难、由低级向高级、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原则,让学生在校期间,不仅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技巧,而且学会处置应急事件的方法和能力,这也是人们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该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应把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现代体育教育观做为今后体育教学的宗旨和方向。

一、各阶段的体育健康安全课程设置

(一)小学阶段的体育健康安全课程设置

小学阶段应以跑、跳、投项目和体操、跳皮筋、扔沙包、踢毽子、双扛、游戏、武术基本功及其套路为主,以球类、棋类为辅,也可以增加滑板,掌握这些项目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意识,树立体育强身健体的理念,在安全教育方面应让学生掌握正确处置防煤气中毒,防雷电、防触电、防火、防震、交通安全教育与陌生人的交流与防范知识技能,掌握一些歌曲,突出校园特色和儿童、少年心理特征以及爱国主义歌曲,音乐教育由学校的音乐教师具体实施。

(二)初中阶段的体育健康安全课程设置

初中阶段应在跑、跳、投、武术基本功等简单基本技术上,增加难度技术的练习,棋类、舞蹈也可增加难度,同时应让学生全面系统地接受球类基本技术的学习,武术套路和体操技巧的学习,增加跆拳道、剑道、柔道等。安全教育方面应让学生学会使用灭火器,学会易燃易爆的防范处置,学会防空知识、防洪知识、被毒蛇和狂犬咬伤的急救方法以及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自救和学会灾情报警的方法,乐疗应掌握几首优美动听、陶冶情操的校园歌曲和奥运歌曲。

(三)高中阶段的体育健康安全课程设置

高中阶段应主要开设以球类为主(篮、排、足、乒、羽、网)的课程,让学生接受跑、跳、投的高新技术的学习,同时可以学习武术的器械、擒拿、散打等,也可增加台球、交际舞等。在安全教育和医疗保健方面应让学生学会保健、按摩、拔罐、刮痧、穴位理论等基本医疗技能,学会救护病人(脑中风、骨折、溺水、中暑)等技法,并且应该组织逃生演练,以及传染病的预防。另外,在高中阶段应继续提倡学习音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可以演唱一些流行歌曲和民族歌曲。

(四)大学阶段的体育健康安全课程设置

大学阶段应主要让学生学习医疗气功、太极推手、养生保健、舞龙舞狮、武术器械、传统套路、健美操、《五禽戏》、《易筋经》以及球类的高难技术和实战战术、规则等。音乐方面应掌握乐疗歌曲和流行歌曲。安全教育方面应让学生学会预防艾滋病,学会野外生存的基本技能以及行车安全的知识。在教学方面,可以把应激事件和音乐医疗的预防制作成电子版的VCD,这样比较直观,容易组织学生集体观看,先让学生有直观的正面了解,初步掌握处置危险的方法技能。还可以在体育课上由体育教师详细介绍并演练,把每种情况应该运用什么的方法和怎样去解决运用到实处,让学生确实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下面从体育与医疗、音乐、安全之间的关系三方面谈谈认识,从而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在体育课程中加入这些元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体育与医疗、音乐、安全之间的关系

(一)体育与医疗的关系

体育与医疗的终极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为了人类的健康。体育的目的在于强身防病,而医疗的作用在于治疗顽疾,使人健康,如果两者能够紧密结合在一起,那将对人类的健康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或者说两者相辅相成会对恢复病人的健康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其实,在我国有很多传统医疗保健方法值得继承和运用,比如医疗气功、医疗按摩等。这些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演练起来很简单,但是对人的健康作用却是非常明显而有益的。比如华佗创编的“五禽戏”道家“养生内丹功”,孙思邈创编的“六字决”少林秘籍《易筋经》另外,还有一些医疗保健操,比如目要常运、头要常梳、齿要常叩等等,这些小动作通过练习,往往均能起到良好的健身功效。这些医疗保健技能演练不仅简单,而且也不用购置器材。占用空间很小,有些原地就可以徒手练习,有些采用坐姿即可。想什么时候锻炼就什么时候锻炼,而且一旦学会将终生受益,即使毕业后也不受场地、器材的影响。大力推广和普及这些易学易练不受场地和器材约束的保健医疗技能对于学生的终生身体健康将有很大的帮助。另外,一些穴位的锻炼也能起到治病、防病或减轻痛苦的作用,比如按足底的涌泉穴对人的健康很有益,鸣天鼓可以增强记忆力,还有迎香穴对于治疗和预防感冒都有很好的作用。这些看起来简单朴实无华的穴位按摩手法对人的健康有非常大的益处,可谓小动作大健康,是对学校体育项目的有益补充。所以,在编排教程时,应该关注这些简单实用的手法、动作。

(二)体育与音乐的关系

体育能带给人健康,而现代健康观是指不仅要心理健康、生理健康,还要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而音乐的作用恰恰就是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抚慰人的心灵,所以对于心理健康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和治疗作用。比如在四川地震灾害中,有许多的歌手都为四川地震灾区谱写了很多的歌曲。在这些歌曲中有些是歌颂灾区救援人员的,给人以力量和鼓舞。还有的是鼓励灾区人民的,这些歌曲使人们有了生活信心,不再悲伤、消沉,使人民充满了希望和重建家园的勇气,所以对灾区人民的心灵创伤给予了很好的积极的治疗作用,对帮助灾区人民克服恐慌、建立自信,及早从灾难中解救出来,积极面对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音乐不仅有利于智力开发,还通过演唱可以增大人体的肺活量,锻炼肋间肌肉。另外音乐还就是可以调节人体的生理节奏,促使人体分泌有利健康的激素酶、乙酰胆碱,增强细胞活力,增强人的抗病能力,消除精神障碍,从而陶冶情操,祛病强身,达到延年益寿的养生保健目的。

体育课程的音乐教育可以选择能提高自信的乐曲,如《步步高》、《命运进行曲》和集中注意力的巴赫的《恰空舞曲》、李斯特的《冥怨》、傅彪西的《月光》以及忘掉烦恼的歌曲《门德尔松》等。

(三)体育与安全教育的作用关系

体育的目的是使人健康,而如果人的生命受到威胁时,还能健康吗?所以人健康的前提是安全,如果没有安全,人也就没有了健康。据调查,只有10%左右的学生在学校仅受到过紧急避险的集体演练,绝大多数学生在安全教育方面就是空白,这主要有以下几点制约:①学校领导重视不够,认为安全教育用处不大;②学校组织困难,受制于学校的环境场地设施等因素困扰;③没有真正懂得紧急避险和救援知识的专业人士;④认为是浪费时间,精力和钱财。

但归根结底还是人的认识问题,即没有把安全教育放在至高无上的高度,心中存在漠视、侥幸和麻痹大意,没有把人的健康、安全放第一位。四川汶川、青海玉树大地震中让我们失去了很多同胞,如果能在体育课中多交流开展避震救灾的方法和演练,也许就会把生命损失降到最低。

之所以把安全教育放到体育课上,这主要是由体育跟安全的结合最紧密,体育教师跟学生接触最多,而且是最直接、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另外,体育教师对组织学生进行有序的演练和调动队伍驾轻就熟,而且需要广阔的场地,体育老师一般都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

目前,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虽说比以前在安全教育方面有所重视,但还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安全教育的需求,应该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全方位、多样化的安全学习和演练,应该让全国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避险抗灾的实用知识和方法,应该把安全教育作为一门功课贯穿在人的受教育过程中。在目前情况下,笔者认为应该将普及安全教育的活动写进体育教科书,应该使《体育与健康》课变成《体育与健康安全》课,这样受益的人群才会是空前的。

笔者还认为应在大学本科阶段加大改革力度,培养适应21世纪发展与社会密切联系并且实用的体育项目,因为他们今后要从事体育教学工作,如果学习内容不能切合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需要,那在今后的实际教学中,就会受到影响。不能把正确的实用的体育健康安全知识传授给下一代,就会造成浪费,甚至是生命的代价。

参考文献:

[1] 赵之心.运动养生精华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 吕韶钧.小动作大健康[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

[3] 张鸿懿.音乐疗法[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0,(1).

大学生安全健康教育范文第4篇

作者简介:俞爱玲(1968-),女,浙江人,诸暨人,副教授,硕土,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通过对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健康体育和娱乐学院健康教育师资培养课程方案作个案分析,试图揭示其学校健康教育师资培养所应具备健康教育学科的知识系统,为充实与调整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康教育课程主要内容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健康教育;课程;内容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5-0665-03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1]“我们认为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是今后学校体育整体改革的发展方向,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一个重要方面。”[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体育与健康”性质定义为“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融人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并突出健康为目标的一门课程。”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中提出“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3]这一变化对体育教师在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提出了新要求,无疑对培养这方面师资的体育教育专业提出了挑战,迫使“体育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上加强健康教育、卫生保健方面的知识能力要求。”[4]而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总是要通过一定的课程来加以实现的。课程学习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式,决定着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的实质内容,从而对人才的培养产生最直接的影响。

据1997年原国家教委办公厅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健康教育》属于一般必修课,32参考学时,2学分。由于目前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方案中,《健康教育》是一般必修课,是否开设各院校可有一定的选择余地,也就是说,该课程是处在可有可无的地位,这与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所强调的体育教师除了能在室内讲授健康知识外,更需要通过体育实践课融会、穿插有关健康的更多内容,去建立、发展学生对健康和健康生活的认识不相适应。[5]也与正处于全面发展时期的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健康教育同样应受到重视不相配。主干课程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核心部分。从调查中发现有36%的专家、,建议将健康教育列入主干课程,使之与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相适合;36%的专家认为健康教育作为一般必修课;有22%的专家建议开设健康教育系列课程,以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有关健康教育的知识与技能。[6]

中国与美国虽然在社会制度、物质基础、文化背景等方面差距很大,但在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发展研究方面关注的热点和面临的问题十分相似。创立于1946年的印第安纳大学是美国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国立大学之一,也是美国第一所健康、体育和娱乐学校。它的人才培养制度较为完善,课程体系包括从学士学位课程到博士学位课程,特别注意发展课程体系来满足当代最严格的学术标准,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本文侧重于对其中学健康教育师资培养的课程体系进行分析。“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积极吸取发达国家如美国在学校健康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上所积累的知识体系内容,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通过对印第安纳大学健康体育和娱乐学院健康教育―中学教师准备课程方案做个案分析,试图揭示其人才培养所必须具备健康教育学科的知识结构,为健康教育课程主要内容的充实与调整带来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我国部分高等体育院系主任和健康教育研究所所长的调查,了解中小学体育教师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所需要掌握健康教育知识内容。通过调查,试图做出分析与评价,为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提供参考,以促进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在深层次上的融合。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问卷调查法 根据美国学校健康教育内容体系分类,印第安纳大学学校健康教育师资培养课程方案专业课程内容可以分成十类,即:1)心理健康;2)家庭生活与家庭关系;3)人体生长和发育;4)营养学;5)个人健康;6)酒、烟、对人体的危害;7)慢性及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8)安全教育及意外事故的防止;9)消费健康及公共健康¨0)环境健康。选用全部34门专业课程作为问卷内容。本研究量表采用五分量表给予评分包括:1.很必要,2.必要,3.普通,4.不必要,5.很不必要。

1.2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健康体育和娱乐学院学校健康教育教师师资培养课程设置2000年的资料,阅读我国部分体育院系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依据。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健康教育课程内容选择的调查与分析

表1列出了我国健康教育学者、专家针对体育教育专业适应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所需有关健康教育的知识内容,对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学校健康教育师资培养的33门专业课程其必要性的排序情况。

根据41位专家提供的问卷统计,其中平均值大于4的依次为:1.个人健康;2.应激预防和处理;3.艾滋病和其它性传播性疾病;4.从儿童中期到青春期;5.有关水的供应空气及河流的污染等内容;6.急救和危重护理;7.健康的营养;8.急救指导实习;9.健康和安全的研究和评价方法;10.心血管疾病的预防;11.人类营养;12.人类疾病和流行病学;13.女性健康;14.目前健康话题;15.药物的使用。前15项内容的标准差较小,认为非常必要和必要列入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累积赞成比相对较高,认为不必要和很不必要的负面选择比相对较低,因此比较重要。从内容分类上分别涉及类学校健康教育的问题:1.个人健康;2.心理健康;3.慢性及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4.人体生长和发育;5.环境健康;6.安全教育及意外事故的防止;7.营养学;8.酒、烟、对人体的危害。

死亡教育、旅行研究、少数民族健康护理、衰老学等内容列在最后几位,从得分看,与其它内容有较大的差异,且累积赞成比相对较低,负面选择比相对较高,从内容来看它们与学校体育教育的联系不大。婚姻和家庭相互作用、少数民族健康护理、旅行研究三项内容的标准差较大,特别是前两者,专家的意见分歧较大。

根据高校和健康教育研究所两组问卷的统计,相关性系数RSQ(高校平均值,健康教育研究所平均值)=0.87,n’=n-2:31,p<0.01,两者意见基本一致。

3 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

3.1 体适能与健康 健康及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体适能的概念与分类,体育锻炼对健康的影响,体适能和健康的评价。

3.2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应激的征兆与模式,应激预防和处理,体育锻炼与社会适应。

3.3 人体生长和发育 体育锻炼对人体生长和发育的影响,有关在身体,认知,心理及社会等方面人类发展所涉及的主要概念和问题。

3.4 营养与健康 健康的营养,营养的基本原则,一般健康食谱的应用原则,强调因个人最佳健康发展如体育锻炼、生长发育以及疾病而进行饮食调整的基本原理,体育锻炼、能量平衡与体重控制。

3.5 预防药物滥用及酒、烟、对人体的危害 药物的合理使用,烟草、酒精和吸毒在个体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上的影响,成瘾紊乱的本质从理论上包括行为学、心理学、遗传学、医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的阐述,青年和成年人中的成瘾,包括酒精、烟草、和其他药物与行为如乱吃、和工作狂。

3.6 慢性及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体育锻炼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个人生活方式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所起的作用,强调心血管疾病与危险因素如吸烟、节食、缺乏运动、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相互关系,阐述实施和维护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识和技巧,艾滋病和其它性传播性疾病在理论上包括生物学、医学、社会学、心理学和伦理学等方面的阐述以及非技术性的检查。

3.7 安全教育及意外事故的防止 常见体育教学事故原因与安全知识教育,急救和危重护理常识与实用技能比如开展对外伤、出血、扭伤、关节脱臼和骨折、昏迷、窒息、溺水等方面急救与危重护理的培训。

3.8 体育锻炼与环境和健康 体育锻炼与环境包括体育锻炼与气温、水温水质、空气、紫外线和健身房通风情况、音量大小等环境因素的关系,有利于健康的体育锻炼环境的选择,学校游戏和运动场所的设施、运动器具的安全检查与清洁,野外生存基本知识与技能。

3.9 性教育与大学生健康话题 开展与年龄相符的性教育,包括儿童性教育、青春期性教育和大学生性教育,大学生健康话题是关于生理上的、心理上的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健康问题,通过选择合适的话题来适应大学生活,提高大学生对健康的理解力,预防冲突与暴力的发生。

3.10 健康教育的实施、研究和评价方法 开展体育活动与学校健康促进的关系,指导媒体和技术的实施,研究和评价的一般概念和基础知识,简单的研究报告和可行性计划的书写。

4 小结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确立,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对体育教师在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提出了较高要求。由于健康教育课程在各校实际开设时间不尽合理,随意性较大,在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上尚无严格的科学界定,在知识体系上还未形成合理的系统,已不能适应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充实与调整健康教育课程知识内容,并使课程内容的设置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已刻不容缓。当然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最终是要为我国的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践服务。

参考文献:

[1]杨贵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1):2.

[2]曲宗湖,尚大光.谈谈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J].中国学校体育,1997(6):48.

[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EB/OL)http://www.ncct gov.cn/jsp/page/sub-standard/tiyu/0201-tiyu-01.btm.

[4]杨桦,霍红,孙淑惠.关于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专业、学科、课程改革的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1):7.

[5]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207.

[6]俞爱玲.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J].体育学刊,2003(2):71.

[7]陈玉琨.沈玉顺.代蕊华.戚业国.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102-103,

[8]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杜,1996(8):111-114.

[9]俞爱玲,莫洁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学校健康教育师资培养课程体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3(3):292-293.

大学生安全健康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职业健康;职业安全;课程;体育

2010年9月,教育部职成司下发了《关于在部分职业学校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其目的是探索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好经验、好做法,最终为职业院校学生在未来专业岗位健康工作、健康生活服务。探讨在同样是解决学生健康问题的体育教育中开设职业健康与安全课程,无论是对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还是对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试点工作的探索都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就此问题进行研究,希望能为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和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试点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一、有关概念的界定

(一)职业健康

职业健康应以促进并维持各行业职工的生理、心理及社交在最好状态为目的,防止职工的健康受工作环境影响,保护职工不受健康危害因素伤害,并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1]。

(二)职业安全

职业安全是以防止职工在工作领域及职业活动过程中发生各种伤亡事故为目的的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2]

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是同一问题的两个不同方面,只是侧重点不同。职业健康是指劳动者的身心健康,避免或防止受到职业有害因素的危害。职业安全是指劳动者的人身安全,避免或防止受到伤亡事故的危害。从政府监管的角度,一般来说职业安全监管与职业健康监管是一体化的,因此对职业安全和职业健康实施统一监管[8].

(三)职业健康课程

职业健康课程指根据不同专业学生未来工作环境特点,针对其面临的职业危害元素,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防护意识;掌握基本防护知识、技能,确保其身心健康的教育过程。

二、职业健康与安全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

职业健康与安全课程目标是指课程实施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是课程设计的首要环节,是课程评价的依据,也是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身体、心里、社会适应三维健康观,结合学生及学校的实际情况,职业健康课程目标设为:职业健康素养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里和职业岗位适应目标。

职业健康素养目标:了解未来职业环境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养成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的习惯,掌握日常健康安全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并能运用相关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身体健康目标: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职业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结合职业环境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掌握常见职业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及职业创伤的处置方法。

心里和职业岗位适应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职业目标;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二)课程内容

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课程目标一旦有了明确的表述,就在一定程度上为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提供了一个基本方向。职业健康与安全课程内容的选择应根据职业健康课程目标,紧密结合学生未来工作岗位需求来选择。特别强调各专业的特殊性,课程应按专业来设置课程内容。下面就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来进一步说明。首先要对职业特点进行分析:

1.职业环境特点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未来工作环境比较复杂,工作条件恶劣,以户外作业为主;吃住都在工地,生活条件艰苦;长期接触粉尘和建筑材料中的有害物质,易患呼吸道疾病;工作强度大、时间长,属重体力劳动者,对体能要求较高;工作时的身体姿势以站姿和变姿为主,而且多数情况下在高空作业;业余生活单调,紧张情绪长期得不到缓解,容易产生压力过大、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突发性损伤事故发生率高;是公认的高危职业。

2.职业对身体素质的要求

通过对职业环境特点的分析,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以提高上下肢力量、腰腹力量、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平衡能力、耐力、攀爬等身体素质为主。

3.潜在危害

由于长期的室外作业,恶劣环境中缺乏有效地防护措施,冻伤、中暑、风湿、关节炎、慢性咽炎、慢性鼻炎、静脉曲张、肩腰背肌肉疼痛等疾病在建筑行业中非常普遍。长期离开家人朋友,情感无法得到满足,普遍会产生自卑、敏感、抑郁、孤独、易怒、敌对、焦虑等不良情绪[3]。上下肢、面部为易伤害部位,高坠、碰撞伤、挤压;为易伤害种类[9]。

在对建筑行业职业特点分析的基础上,依据课程目标确定职业健康教育的内容应包括职业健康知识、职业身体素质、职业健康技能三大部分。

职业健康知识包括:1.职业健康概念;2. 国内外的职业健康与安全形势;3.建筑业国内外的职业健康与安全形势;4. 建筑行业工作环境特征分析;5. 建筑行业应具备的职业身体素质;6.工作岗位环境潜在的各种危害因素对身心的影响;7.常见职业病种类及临床表现;8. 女性劳动者的特殊保护;9.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10.建筑行业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11.维护自身健康权益的途径和程序;12.营养与建筑职业健康的关系;13.日常安全知识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14.心理健康的标准;15.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及身心发展关系;16.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职业道德;17.获得职业健康知识的途径方法。

职业身体素质包括:1.上下肢力量、腰腹力量练习内容及方法;2.灵活性练习内容及方法;3.协调性练习内容及方法;4.平衡能力练习内容及方法;5. 耐力练习内容及方法;6.柔韧性练习内容及方法;7攀爬练习内容及方法。

职业健康技能包括:1. 建筑业常见职业性疾病的防治方法(冻伤、中暑、风湿、关节炎、慢性咽炎、慢性鼻炎、肩腰背肌肉疼痛等疾病的防护与治疗方法);2.建筑业常见职业创伤的救治方法(高坠、碰撞伤、挤压等救护方法);3.能用心理健康的标准初步分析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提出改善的建议;4. 能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的社会适应状态,提出改善的建议。

(三)考核办法

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教学效果最终应该体现在健康安全意识和观念的养成;职业身体素质的提高;职业健康与安全知识和技能是否能够在工作岗位应用,是否养成职业健康与安全的行为习惯等方面。所以学校对学生成绩的考核内容包含理论知识(30%)、身体素质(20%)、技术技能(30%)、行为习惯(含平时学习情况20%)等4个方面。理论测试以试卷形式进行,按试卷得分进行成绩评定;职业身体素质测试可参照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评定;对于技术技能、行为习惯的考核方法,尽可能采用模拟事故现场、设置事件情景、典型案例分析等形式,来考查学生的综合处置能力。如模拟一建筑人员坠落事故现场,考查学生的现场救护能力,观察学生在事故现场,对伤员是否能实施及时、有效的初步救护;是否熟知事故现场急救应按照紧急呼救、判断伤情和救护三大步骤进行;是否掌握常用的现场救护通用技术,包括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技术、止血法、包扎法、骨折处理、伤员安全搬运法等。

三、结语

《职业健康与安全》课程对于体育教师而言是全新的一门课程,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安排,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选择等都需要进行不断探讨、研究。面对职教改革浪潮的冲击,体育教学结合学生专业和就业岗位要求,为学生职业健康服务已成为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体育教学要敢于打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束缚,大胆改革,把体育课由传统的基础课转变为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支撑课程,形成鲜明的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特色,提高体育教学为学生健康生活、健康工作的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刘移民.职业病防治与理论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职业安全http://,2015-10-9.

[3]姚建平.高职院校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现状调查报告[J].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5):25-29.

[4]贾乾.建筑工人职业健康状况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0.

[5]申洪山.新形势下职业院校体育教材建设研究[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4):24-26.

[6]职业病的“防”比“治”更重要[EB/OL].http://,2015-7-5.

[7]透视中国职业病现状[EB/OL]. http://,2014-5-23.

[8]柯娜.政府职业健康监管成本及收益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