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融合教育体系

融合教育体系

融合教育体系

融合教育体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体系 在职培训 融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B-0066-02

目前,国内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职业技术院校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全日制教育,是针对学生的学历式教育;二是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种短期、中期专业技术培训班,是面向企事业单位、社会人员式的在职培训。两种模式职责明确,互不交叉。虽然学历式职业学校教育与社会型在职培训同属职业教育范畴,但二者教学原则与目标任务及教学体系均不尽相同。市场经济环境下,面临社会职业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自有教学资源逐渐紧张的困境,职业学校适时介入社会类职业培训为大势所趋、刻不容缓。

一、我国在职培训的现状分析

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极其丰富。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发展,传统简单的劳动力输出方式逐渐失去了市场,取而代之的是专业型、技术型人才市场的需求。现有的劳动力均为成人,已全面超出接受基础教育年限,在此情形下,在职教育培训成为提高我国劳动力技术素质的一种重要手段。

总体而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造就的市场趋向必然提高对技术型劳动力的进一步需求,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将突出在职教育培训的地位,推动在职培训工作的健康发展。而实际上,我国传统在职培训体制是在计划经济驾驭下为传统计划经济服务,与传统形式的经济基础紧密相连,面对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其缺乏相应的跟进反应,落伍于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的步伐。因此,目前国内在职培训与市场经济发展矛盾与冲突逐渐凸显,主要表现为在如下方面。

(一)在职培训成本较高,且风险隐患大。资金问题是阻碍社会培训机构事业做大与做强的主要瓶颈。社会培训机构银行认可度低、贷款难,只能以学治学、以学养学。唯一的学费收入难以维系各项办学费用支出,若有剩余往往用来完成机构的原始积累,固定资产难以为继,难以形成有效抵押,无法获取银行资金支持。另外,社会培训事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在市场多头竞争的夹缝中生存艰难,民间资本与社会投资机构往往不敢涉足这一高风险领域,客观上造成其融资渠道不通畅,难以形成规模。

(二)在职培训目的不明确,仅以完成任务为目标。部分行业培训由主管部门下属事业单位负责,它们所安排的培训任务大多以完成各单位职工年度培训计划为目的,缺乏对职工实际需求调研,培训内容与在职职工职业成长需求相背离。大多数情况下培训局限在政府新文件的读解上,无法满足职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成长要求,无法胜任市场经济时代下培养专业型、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仅能作为在职培训的一种补充。

(三)培训机构杂乱,缺乏规划性。有关行政审批部门没有做好实际需求与发展需要的结合,对社会力量办学盲目审批,导致同行业、同地域培训机构雨后春笋般冒出,未能较好地宏观控制,甚至有的城市数家同类培训机构齐聚“一栋楼”或同业培训聚集在“一条街”。在培训专业设置上,缺乏长远的眼光,当某一专业行情见涨形成热门,众多的培训机构就蜂拥而上,而某一专业市场疲软就业率下降,则马上退出。这些培训机构局限于眼前利益,缺乏长期的规划与效益发展计划。

(四)缺乏有效的评估反馈,导致在职培训教学质量低下。监管部门监管力度短板与考核机制缺位导致大量的培训只管收费不管培训质量,很多在职培训机构完全是在自由发挥,对于培训质量能否达标、学员学习效果、反馈与跟踪、评价体系等不重视,无法形成一种在职培训的良性循环。

(五)培训模式落后陈旧,内容贫乏单一。相对狭隘的办学初衷,使得多数培训机构开办教育的动机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这导致培训机构不以职工职业能力成长为核心,而是处处以商业的心态对待一切,导致其培训模式落后陈旧,教学内容贫乏、单一,尤其师资薄弱、管理落后、规模滞后的系列问题发人深省。

二、在职培训和职业教育体系融合的可行性

一直以来,职业教育为我国工业化进程培养了大量的专业型、技术型人才,当下我国已经逐步形成以市场化与多元化经济社会发展下的职业教育体系,不论是人才培养还是教育模式均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多数职业学校进行了教育教学改革,尤其在招生规模与学生专业设置方面紧跟市场需求,结合当前社会实际用人需求出发,不断调整办学思路,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但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符合企业用人需求,逐步实现了与社会需求零距离接轨。目前,困扰我国的职工在职培训问题给职业学校的教学带来了机遇,仅仅立足于从业型人才培养的目的不再是职业教育的唯一目的,如何拓展在职职工终身教育应该成为职业教育深思的问题。

在职培训与职业学校教育通常被视作为职业教育的有机整体,在职业教育系统保障条件当中二者紧密相连;在职业教育体系当中二者地位等同;在职业教育实施过程当中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将在职培训工作纳入职业教育体系,不仅在生存与发展空间上对职业学校是一个有力的推动和促进,也是在社会职能上对职业学校的一次完美诠释,更是在保证社会发展需求上对职业学校的充分体现。职业学校将在职培训体系与业教育体系融合是今后职业教育的发展大势所趋。职业院校搞好学历教育是基础,搞好在职培训更关键。职业学校有必要开展在职培训,且有优势开展好在职培训。职业学校优势在于师资力量较强、实验设施齐全完善,作为在职培训“潜力股”对社会在职培训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无可比拟。

三、在职培训和职业教育体系相融合的具体措施

(一)打造网络教育与网络培训相结合的教育体系。现代远程教育是“互联网+”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是我国当前教育资源短缺的条件下办好教育的战略举措,也是发达国家主流的教育形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发展继续教育注入强大动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4G 技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出现,使网络学习成为学习型社会重要的学习方式。特别是 MOOC 的出现,迫使职业教育从传统的纵向整合转化为横向整合,使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以庞大的规模与课堂分离。学生和在职职工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人生规划从网络上选修各种课程,将来还能获得各种不同的学位证书。这种超越具体学校的横向整合教育模式将改变当前在职培训和职业教育的格局。

(二)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融合。互联网时代给中国教育带来新的革命,全世界优质的教育资源将无边界地分享,未来的教育将是线上线下融合的教育。当前,在职培训在线上集中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强大的在线学习平台,在与受训者之间的互动性上具有更好的体验;反观职业教育,其拥有优秀稳定的师资、先进的设备和实训基地、丰富的校企合作教学资源等线下资源,因此两者之间形成了互补。如果能将在职培训的线上教育资源与职业教育的线下教学资源融合,我将营造一种全新的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这个模式不但拥有丰富的线上线下教学资源、更低的教学成本,同时能提高教学学习效率,提高学习便捷性、学员之间的互动性,开展人品人格教育、职业技能培养等,未来教育模式将会多种多样,其中线上线下融合的教育模式将会是最优质的教育模式之一。

(三)大力推进资源开放与在线教育联盟建设。通过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把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有机融合在一起,为产业调结构、转方式服务,为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充分发挥职业教学学科优势,顺应在线教育和职业教育集团发展需要。做好在线课程开发,在线课程一要面向行业,二要面向特定人群特定任务,实现资源共建共享、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全方位地为产业链所需的人才链服务。体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有效衔接,要有利于培训与学历立交桥的搭建和实施。

(四)共建在职职工终身学习的桥梁。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特别是专业或技术知识老化的周期越来越短,产品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从一而终”式地在一个岗位上干一辈子已不可能。随着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出现,新设备、新工艺、自动化程序、机器人的出现,使得许多不熟练、半熟练甚至熟练员工都可能被“淘汰出局”。这样的挑战与压力,只有不断接受在职培训,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识和熟练技能,才能迅速地符合岗位要求。这就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学与在职培训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职业教育和在职教育的相关资源,为在职职工创造终身学习的机会。

创造性营造出终身教育的优越环境,针对性构建起目的性较强的终身制学习体系,将在职培训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元素,适应了时展要求,我们必须认真予以对待,并重点加以落实。

【参考文献】

[1]王绍良,贺召平.职业院校开展职业培训的调查分析[J].大家谈论坛,2007(10)

[2]刘守义.论高职院校在社会职业培训中的作用[J].职教论坛,2005(9)

融合教育体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校企融合 创新教育 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胡清(1975- ),女,江苏苏州人,苏州市职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及教学管理;易飚(1973- ),男,上海人,苏州市职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及机械制造技术。(江苏 苏州 21510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课题“高职机械类学生创新教育实践体系的构建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1JSJG395)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2-0117-02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许多高科技成果急需转为产品,正需要大量技术型和技能型创新人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会议研讨会”上指出,21世纪的青年除了接受传统意义上的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外,还应当拥有“第三张教育通行证”――创新教育。创新教育观念反映到高职教育领域,就是要促使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改革上做出新的尝试和探索。许多高职院校近年来开始关注创新教育课程设置,但是由于未能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未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因创新教育条件限制而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因此,基于校企融合,构建相对完善的高职创新教育课程体系至关重要。

一、高职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1.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目标定位不准。高职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应是一致的,但在目前创新教育实践中,以“应用能力”为目标这一本质要求未能明确体现。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只注重高职教育中的“高”的一般性,而忽视了“职”的特色,表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在已开设的创新课程中学科化问题突出,片面追求“创造学”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知识的系统性,而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欠缺,课程体系目标定位出现了偏差。

2.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结构设置单一。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应该以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为核心,通过课程内容的整合,对课程的层次结构、布局比重和时序安排进行规划并实施运行。目前的高职创新教育课程体系仍然停留在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实践课程、文理选修课程等单一的结构形式上。各课程板块虽然也引入了一些创新教育知识,但缺乏一定的逻辑性和层次性,在纵向上没有形成从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到创新素质的层层递进,横向上未能在学习领域上建立起由点到面的联系;致使学生在被动的“灌输式”学习中,获得的是一些不连贯、彼此孤立的信息,不利于创新能力的提升。

3.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内容模式陈旧。从高职创新教育课程实施现状来看,过分重视原理和结论,以知识传授为主,忽视知识运用,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外,学生很少能在课外获得创新实践的机会。校企结合的通道尚未打通,实践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落后,学生的实训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流于形式。创新教育课程资源建设不足,相关的师资、教材、校企共建的实践基地薄弱,新技术、新工艺等前沿知识难以融入课程内容之中。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内容模式陈旧贫乏,使创新实践活动停留边缘化、形式化、浅层次的层面。

二、基于校企融合的高职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基于校企融合的高职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要适应社会职业类型的多样化和学生的学习基础、社会背景及学习目的的多样性,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课程体系构建的“三接轨”原则。基于校企融合的高职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应遵循与社会就业需求、与行业职业岗位标准、与国际创新型人才培养接轨的原则。根据社会科技发展要求和就业市场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知识方面的课程设置,营造创新教育的大环境。结合职业岗位的产品和技术创新要求,引入国家劳动部、人事部颁发的行业职业标准,进行专业技术创新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借鉴国外先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经验,把创新教育课程设置与国际人才的标准接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2.课程体系构建的“系统性”原则。基于校企融合的高职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应遵循由企业技术顾问、高职院校师生、社会教育专家三方共同确定创新教育课程目标、内容、结构、模式的系统性原则。在课程体系构建中把高职院校和企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衔接起来,把专业学习、社会实践、科技文化创新活动也纳入其中,使学生将创新理论、方法和创新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建立“创新知识结构培养―创新技术能力提升―创新人格、素质养成”的创新教育系统。

3.课程体系构建的“开放性”原则。基于校企融合的高职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应遵循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适时调整、有效拓展的开放性原则。在内外沟通交流的开放系统中,课程体系横向联系企业的创新体系,纵向融入国家创新教育体系,建立校内校外、长短结合、产学合作、学历与非学历并举、教学与科研互动、理论与实践互补的各类课程模式。人力资源的开发需求是多类型和多层次的,“开放性”原则运用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具有灵活和弹性的调适机制,可按照实际需要进行结构上的调整组合和内容上的吐故纳新,使课程呈现出开放式和多元化的形态,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知识背景,形成多视角的创新方式和能力。

4.课程体系构建的“整合性”原则。基于校企融合的高职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应遵循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本位的创新课程整合性原则。课程体系构建是动态的、发展的过程,可采取改进现有课程、增设校企合作课程、加强实践活动课程、嵌入新的创新教育模块课程等方式进行整合,梳理创新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对教学内容进行衔接、选择、整理和排序,以实现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

三、基于校企融合的高职院校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要素

1.课程目标。课程目标集中和具体地反映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要求。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都有具体行业、专业,其职业类别或工作的职业方向要求千差万别,要求在创新教育课程必定有明确的职业针对性,把创新元素与职业要素紧密结合。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管理一线岗位人才,创新教育课程目标设定应侧重于技术人员的职业岗位规格要求,还要及时反映科技创新发展,具有与生产实践的对接性。创新教育课程也不能仅限于与职业相关的素质与技能,更要考虑培养对象全面素质的提升,在课程目标上体现兼容性。因此基于校企融合的高职创新教育课程目标不同于以往的职业岗位能力为本,而是更注重以创新知识、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为本。

2.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基于校企融合的高职创新教育课程设置以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为核心,把创新教育思想融入课程建设,设置以普适创新素质课程为基础、以专业技术创新课程为提升、以开放式活动课程为拓展等若干创新课程模块,不同的模块承担不同的功能,构建多层次的课程体系。基于校企融合的普适创新素质课程与以往高职院校开设的创新学系列基础理论课程相比,更注重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的背景、企业对创新人才实际需求,传授全面知识装备,进行创新知识建构。通过生动具体的企业案例,引导学生从较为广阔的角度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在创新思维的锻炼和创新方法的运用中,让学生掌握创造学和方法论知识基础。基于校企融合的专业技术创新课程注重把创新学理论引入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内容中,开设相关创新设计课程,并与企业的产品设计和技术创新相结合,引导学生把创新设想、创新方法和技巧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实现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与职业岗位能力同步提高。基于校企融合的开放式活动课程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实验实训基地等共享教学资源,以开设研究性实验、实习项目或参与企业应用技术项目为载体,围绕完成某一特定任务,形成具有实际技术价值的“产品”成果,使活动课程研究化。学练结合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参与项目研究的全过程中获得创新体验。

3.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是课程的知识、能力与素质三个基本要素的反映。基于校企融合的高职创新教育课程内容在选择上不仅考虑职业导向性、技能主导性以及内容适应性,更应考虑行业职业技术创新成果,这样编排的课程内容才更具效果。由于高职创新教育课程目标“以创新能力为本”的规定性,决定了课程内容中对于知识、能力、素质等要素的选择与组合,必然呈现出适用性特点。在普适创新素质课程中,“技术创新管理”“创造心理学”等的开设,为学生具备技术创新基本知识和创新意识奠定了“宽基础”。在专业技术创新课程中,课程设计、实训实习、技能认证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使学生获得“一专”的深度学习机会,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技术能力提升。在开放式活动课程中,文化素质课程、研究性课程、专题讲座的开办,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有助于创新人格和创新素质的养成。

4.课程结构。课程结构是对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要素的逻辑性组合。基于校企融合的高职创新教育课程结构由目标任务、原理方法、实践创作和考核评价四个功能模块组成。目标任务模块旨在明确任务,科学选题;原理方法模块旨在运用创新原理、方法解决问题;实践创作模块用于选材制造,完成工艺改进或作品设计;考核评价模块用于回顾总结,反思教训。各功能模块分别由数门校企合作的创新课程组成,以企业的生产案例进行学习情景设计。在纵向上,课程模块之间按不同年级编排课程内容,从发现问题、创新谋略、应用原理、创新方法、创新实践、到成果考评,形成阶梯结构,内容层层递进,能力不断提升。在横向上,课程模块之间按工作任务进行分解,进行行动领域的转换和学习领域描述,按照作业流程与学习规律排序,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地掌握创新知识点、提升创新能力。

5.课程实施模式。课程实施模式是实施课程的具体操作方式。基于校企融合的高职创新教育课程实施以内容结合的模式进行课程运作。把创新教育的目标纳入高职教育目标体系中,创新教育课程的有关内容和因素也相应渗透到职业教育的各类课程框架之中,形成相互结合和相辅相成的关系。基于校企融合,创新教育课程结合校内外、课内外各类社会社会活动、生产活动、文化活动来组织实施,充分发挥各类显性、隐性的创新教育因素作用。在完成高职教育领域教学目标的同时,实现创新教育的任务和要求;在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素质。

四、结语

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对于每个高职院校来说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校企双方践行先进的合作理念,把创新教育理念融入高职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贯穿和体现创新教育的特性,在课程运作中实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从而形成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模式的完整序列,是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傅世侠,罗玲玲.科学创造方法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融合教育体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环保科普;中小学;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F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5-0-02

中小学教育体系主要受众为: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和职业中学。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进行环保科普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小学教育扩展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对提高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提升国民素质和环保意识有着重要价值。

中小学环保科普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有展馆、课堂教学、环保科普宣教、环保类公益活动等,本研究试从受众主体为中小学生的环保科普作品着手出发进行分析。

一、中小学环保科普概述

本文界定的环保科普作品即以中小学生(6岁-17岁)为主要受众的,用适合中小学少年儿童的方式讲述环境保护相关自然、地理、人文、生物、生活、生态等主体内容的图书绘本、音像资料等。

1979年-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版)》和《中国环境问题十大对策》的报告的颁布,促进了我国环保类科普读本的发展。代表作有甘肃人民出版的《未来的燃料》,通过故事的小主人公参观能源进化研究的见闻,较生动的展示了能源进化的故事,适合中小学生的认知和心理。此外,还有《中学生读本――叶子》、《少年应知应会丛书――生物和环境趣谈》和《保护环境随手可做的100件小事》等。

2003年以后,中小学少儿科普作品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国内图书类购物网站上显示的包括国外译著在内有受众为中小学少年儿童的环保科普相关读本140件。如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联合编著的《美丽乡村环保科普读物》、韩雪的《我们的家园.环保科普丛书 痛苦的地球》、马向于的《地球环保科普儿童小说》、宋广成的《中小学科普读本―环保生活100问》等。

此外,译著代表作有英国埃里克.查林的《写给孩子的人文科普书,改变历史的50中植物、机械、矿物》,英国泰普勒集团的《趣味科普立体书》、法国奥林维娅的《贴近大自然系列》和英国埃里克斯.菲利斯的《揭秘海洋》系列等。

日本核辐射事件发生后,核辐射相关主题的科普读本也应运而生,举学者不完全统计,各大图书类销售平台公开出版销售的有22种,如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科学防辐射读本》、《科学防辐射挂图》,黄山书社的《核辐射普及读本》,复旦大学出版社的《何来不怕:正确应对核辐射》等。

二、环保科普作品与中小学教育体系融合存在的问题

1.环保科普作品质量问题

当前的中小学环保科普读本与中小学的主体受众接受水平有所偏离。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很多作品创作都站在成人的视角来简单化各知识点,特别是很多本土的环保科普读本没有真正从孩子的视角出发重新发现自然与生态的世界;

(2)环保科普读本说教形式容易让孩子失去阅读兴趣,如采用文字和部分图片的方式强制灌输知识点,孩子很容易产生对抗情绪不易接受;当前环保科普作品的形式以图书绘本为主,音像资料等作品较少,文字画面没有视听双重作品形式转变,也亟待加入VR、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

(3)当前的环保科普读本很多是译著,环境背景直接影响到中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同化力,同时,很多环保科普作品同质化严重,很多内容交叉重复,如何结合孩子们成长的环境特色进行环保科普本土化,也是当前环保科普读本存在的问题。

(4)出版行业的竞争导致一些环保科普作品在出版时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查,错误百出,如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科普丛书中的《解读人类与地球》系列一经出版就被反应很多未经严格审稿产生的错误,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固然与当前出版行业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相关。这种科普作品的粗制滥造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其质量。

(5)出版内容上,环保科普作品以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基础知识为主,环境法规的形象普及、日常生活如环境与健康、较深层次的大气、水、海洋等科普相关的内容较少。中小学生包括大多数社会民众都只有初级浅显的环保科普知识,而环境法已出台三十余年,普及面依然很低。

2.中小学环保科普日不暇给

虽然一直号召保护环境教育要从孩子做起,但在中小学教育体制中,即使学生对环保科普的小活动和实验有兴趣,教师的科普观念和科普信仰大都比较落后,学校教育大都推行应试化,升学率才是考核教师和学校教学水平和教学理念的标杆,当环保科普教育时间遇上语文、数学、英语等主体课时间,当建设科普资源遇上建设评估资源,这种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撞击必然导致科普教学与活动时间被挤占,这也是当前学校教育的常态。

三、环保科普教育与中小学教育体系的融合

1.提升环保科普作品的创作质量

针对中小学生为主题创作的环保科普作品的深度不是越浅显越好,S着中小学生教育和认知水平的提升,过于肤浅和泛泛而谈的作品显然无人问津,优秀的具有一定深度又不缺乏趣味性的中小学科普读本才有吸引力。站在社会文明的高度深度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贯入环境保护历年并以文字和图画绘本或音频多种表现形式所展示的更受欢迎。

2.促进环保科普创作的本土化

当前的很多优秀环保而普作品都是翻译过来的舶来品,如英国的畅销书《奇趣大化学》,改变为动画片广泛传播的法国的《巴巴爸爸》系列,其实,本土化的环保科普作品更贴合中小学生生活实际,如果能融入华夏大地的生活背景和文化内涵,更能够被中小学生广发接受并传播。

3.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进行宣传普及

在新媒体和自媒体发展迅速、“互联网+”理念大量普及的今天,如何,中小学生接受环保科普教育的机会,不仅仅在校园、家庭,更多是这种新媒体的影响,我国环境污染的形式非常严峻,要在社会形成环境教育的合力,号召更多优秀的科普创作者加入环境教育的行列,创作出更多有创意、内容新颖、有一定深度的优秀作品,扩宽宣传渠道。

4.利用环保纪念日开展各类环保科普实践活动

结合各类环保纪念日,如4月22日“世界地球日”、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6月8日“世界海洋日”、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9UI额16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10月14日“国际减少自然灾害日”等环保节日开展主题科普活动。如组织中小学生与环保组织、科技馆、博物馆等环保科普工作者参与环保科普讲座;举办各类环保科普知识竞赛、科普节和各类主题班会。鼓励中小学开设丰富的选修课程,包括生活中的环保小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5.政府层面提高奖励及支持力度,形成环保科普教育的常态化

为避免环保科普教育流于形式和场面,教育部门应加大科普教育在常规教育的比重,环境保护科学普及教育的课时编入教学计划、学校和教师必须按计划落实教学安排,避免出现科普教育被常规教育挤占课时的情况,同时,科普教育创作等成果适当纳入升学考核指标,提高科普教育的政策号召力。环保部门在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时应适当加大奖励力度,重奖之下必有勇夫,奖励对号召环保作品突破单一主题进行更丰富、更有艺术生命的创作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也能够号召更多优秀的创作者加入环境保护教育的阵营中来,对实现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常态化,环境科普教育融入中小学教育体制有着深层次的作用。

在环境污染形式严峻的今天,在环境保护成为社会公德的重要部分,呼吁“从我做起、人人有责”的今天,中小学教育体制内的环保科普教育成为当前重要的要议题。中小学教育体制内的环保科普教育主体是学校教育,同时,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也至关重要,三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仅仅靠政府倡议和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形成社会合力提高整个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环境审美能力和环境保护B度的。

应联合各方力量,形成环保科普阵地和合力,构建保护环境,从孩子做起的环境保护氛围,才能从教育根本上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王琳琳.环保科普创作方兴未艾[N].中国环境报,2016-3-21(004).

[2]梁璐.我国环保类科普图书出版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3]肖治亮.浅析我国科普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咨询.

[4]顾志跃.科学教育概论[M].科学出版社,2001.

融合教育体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人文素养 专业素养 融合途径

1 概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要求:“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全面发展的战略举措。职业教育要给社会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就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一味地追求专业素养而忽视人文素养教育,应逐步构建现代职业人文素养教育和专业素养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模式,使专业素养与人文素养有机融合,真正实现人文素养教育与专业素养教育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2 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育人为本,面向人人,强调人的终身发展,即注重人文素养、尊重人的尊严、关注人的发展。通过人文素养教育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其精神力量,培育其民族精神。此外,通过人文素养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丰富学生的内在情感,使其情感智慧得到升华。如果缺乏人文素养教育就会导致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后,不关注社会,责任感不强,功利思想严重,难以融入社会。因此,人文素养教育对现代职业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来说意义重大。

3 人文素养与专业素养融合的必要性

人文素养亦称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相对应,是人的基本素质之一,人文素养是在广泛涉猎人文知识基础上,使社会的文化积淀在学生个体身上的内化与体现。良好的人文素养是在潜移默化的、长远的、隐性的环境中长期积累,慢慢养成的。专业素养是科学素养的一个分支,可以理解为在专业训练和实践中所获得的掌握和运用专业技术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非常不够的。通过专业知识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情感,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美和道德上的鲜明辨别力。”大学应培养“和谐发展的人”,这是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

而有些职业教育院校在实施教育功能的时候只注重专业素养教育,一味强调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人文的关怀与人文精神的培育,据有关调查显示,学生单凭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是难以融入社会的。这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育人为本”的根本任务是不相符的,专业素养与人文素养相当于文化素养的左右手,它们密切联系,相互促进,因此,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人,在学生走出校门就能直接上岗,与工作岗位零对接,实现“人人成才”之目标,就必须将人文素养教育与专业素养教育相融合。

4 人文素养与专业素养融合的途径

4.1 搭建人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知识、技能的承载体,有什么样的课程体系,就会有与之相应的知识结构。因此完善课程架构、充实课程内容是推动大学生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融合的重要阵地。

在课程体系的架构上,要充分考虑人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比例以及关联性,丰富课程的种类和形式,在课程中体现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专业思维与人文思维的和谐统一,专业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相互渗透。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体现人文思维和人文精神,在人文课程教学中体现专业思维和专业精神,实现人文素养与专业素养的深度融合,比如可以增加专业素养与人文素养相互渗透的综合性项目,挖掘专业课程中的人文内涵,人文课程中的专业思维,引导学生在面对专业发展中的人文社会问题和人文发展中的专业问题时,能够做出正确而有深入的分析。

4.2 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培养人才,实现人文素养与专业素养相融合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教学模式的得当与否决定了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可能,因此,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大大制约了“以人为本”“人人成才”目标的实现。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针对不同教学内容、不同生源特点及学生心理发展规律选择得当的教学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的作用也会不同。教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可以起到很好的人文教育效果。如,通过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情景互动式、案例分析式、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

4.3 创设良好的社会实践环境

社会实践是锻炼人、是检验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融合的主要渠道。实践并不只是单一职业技能的练习,也是学生丰富人生阅历,形成基本思想意识的基础。在社会实践中可以极大地激发和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建立科学的知识结构,优化大学生的各种技能和素养,增强人文素养与专业素养的互动与融合。

例如,通过利用课外时间开展课外人文阅读活动,拓展学生们的视野,培养大学生对人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深化校企合作,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在实习中,接近社会、接近行业,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知识联系起来,在实践中学会“做事”,在“做事”中学会“做人”,而学会“做事”与“做人”的过程也就是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相融合的过程;在专业课、文化课中渗透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培养学生们的人文精神,形成对于行业、企业的正确认知以及归属感,使学生在走向社会后,通过对知识的构建,并与工作过程中的行动相融合,实现与工作岗位的零对接,促进职业教育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5 结语

人文素养教育和专业素养教育相融合是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两种教育缺一不可、相辅相成。职业院校应该在大力发展专业教育的同时重视人文教育,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崔婧.高职院校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问题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8):37-38.

[2]傅文轩.大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融合的实现途径探究[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2(2):77-79.

[3]李雷鸣,张在旭.论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98-100.

[4]高宝立.职业人文教育论[J].高等教育研究,2007(5):54-60.

融合教育体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创新素质

一、思想政治融入创新素质教育的必然性

创新素质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指标和成效的重要衡量依据,就需要通过思想政治等教育手段和教育渠道将创新素质教育具体化,提高其操作的可能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了创新素质教育具体化的首选。

思想政治教育是创新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这种必然选择是两者之间互动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具有实践操作意义的思想教育手段,而这种教育手段是多种教育理念融合的多维的教育体系。这种教育体系必然也包括了学生的创新素质教育内涵。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必然会带有这种实践意义上的素质模型的建立和素质维度的构建,同时在素质模型构建过程中也会考虑素质渠道的选择和素质测评模式的选择。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为创新素质教育提供了开发的平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一个开发的平台,由于其是为各种教育理念的综合,因此所提供的素质教育平台具有发散性,相比专业化的教育课堂,更具有包容性。而这种包容性也是学生本身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为创新素质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涵提供了可能性。创新素质教育作为较为专一的单项的素质维度,在开发的平台中具体的实践更具有实践的融合性。

这种实践的融合性,在创新素质教育维度过程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创新素质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因为这种开发性和融合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融入创新素质教育衡量维度就成为必然性。而其体系的构建过程中由于创新素质教育也是一种教育体系,其带有一般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特征,因此创新素质教育需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来实现学生创新素质和就业能力的提升。

二、思想政治创新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具有开放性和开发性的特征,但是由于是两个教育系统和管理体系的融合,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必然带有两者或者两个体系各自的特征,这可能导致系统融合之间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创新素质教育体系也必然会出现类似问题。

体系融合中的价值和目标融合存在问题。这种问题主要表现在融合综合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初创期的价值的融合和统一型目标体系的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相对创新性素质教育价值相对宽泛,表现为一般的素质教育,而创新素质教育又具有相对独立,具有相对完善的专业衡量标准,因此从一般到特殊使得目标体系在构建过程中需要考虑特殊的素质标准,但是在现实中由于高校教育管理者对两者之间价值和目标体系的融合认识不足,使得教育目标体系相对单一和独立,使得两者之间的融合存在问题。

由于体系融合存在可能性,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素质教育之间的模式融合也成为了必然。但是这种体系融合必然带有两者教育体系中教育模式的融合,而现实融合过程中教育体系的融合还存在着问题。教育模式的融合在实践中表现为教育渠道的选择和教育方式的融合。现实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渠道的选择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有课堂教育也有社会上实践教育,但是由于对创新素质教育更多的是理念上的探讨,能通过社会实践来进行实践学习和素质能力的培养相对可能,因此往往会脱离实践教育而专注于相对容易的课堂教育,使得两者之间教育模式相对独立。这使得两者教育手段的融合也存在了问题。

三、思想政治中创新素质教育体系构建

思想政治与创新素质教育体系构建首要任务在于统一的目标体系的构建,这种目标体系构建是在统一的价值基础构建的。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要考虑分析两个目标体系中的共同的价值目标,同时分析由于目标体系不同形成的不同的目标价值判断。形成基于创新素质培养的共性的价值目标体系,同时对非共性目标体系进行有效的分解,分析其中存在着的目标价值环境,同时在共同价值体系下分析其存在的意义,形成统一的目标构成。

其次是目标价值体系中的实现模式的选择。这种选择包含了素质教育模式与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融合问题,也包含了素质教育模式的再创造和新适应过程。教育模式的融合指两者在进行教育过程中使得教育手段和教育功能既兼有一般的素质教育功能,也使其具有创新性素质教育特点,因此需要对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功能性的选择,增加创新素质教育的特性教育。同时素质教育由于还处于理念教育阶段,需要进行再创造和进行环境的新适应阶段,提高其进行模式融合的效率。

再次是形成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素质教育测评体系。素质教育测评的目标在于对实施进行有效的评价,为下个素质教育计划实践提供有效的依据,同时也是对素质教育过程的监控,使其能保持既定的目标管理实现既定目标。测评的实践首先是共同目标的制定,同时形成相应的测评标准,在此基础上考虑测评的手段和方式,保证测评的客观和正确。只有在此基础上实践创新素质教育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其有效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徐金梧.大学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问题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