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融合教育论文

融合教育论文范文精选

融合教育论文

融合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新课程提出了街要来,在高中政治课中进行法制教育,是高中政治课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就有关法制教育走进高中政治课堂要教育学生树立四个观念,提出了本人的一些初步看法。

新课程理念要求高中政治课教学重视法制教育。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法律及其制度的统称,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法律规范是对公民的最基本要求。违反道德原则和纪律规定不一定违法犯罪,但违法犯罪必然违反道德原则和纪律规定。对高中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重要的是要增强他们的法律观念。

1教育学生树立“学法守法”观念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剥削阶级作为1个阶级已经消灭,但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有时甚至很激烈;国际、国内的各种敌对势力还在对我国进行各种破坏;形形色色的腐朽思想的影响还存在;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也在随时随地影响着我们;党风不正,社会风气不正,以至刑事犯罪等均较严重,高中学生犯罪年龄趋向低龄化,犯罪行为触目惊心。从内因来看,十五、六岁的时期,生理和心理处于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期,出现了独立性和依赖性、物欲的增长与经济来源的不足、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发展与道德法纪观念淡薄等矛盾。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和教师忽视对这些矛盾进行正确的导,有的学生因而走卜违法犯罪的歧途。要引导这些矛盾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需要加强法制教育,使学生懂得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努力学习基本的法律知识,将“学法”纳入自己的日常学习范围,坚持经常学习;树立守法的观念,初步懂得依法办事的道理;确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荣辱观。

2教育学生树立“.法律责任”观念

高中学生从家庭、学校、社区逐步走向社会,活动范围愈来愈大,所处理的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愈来愈复杂,许多间题己经不能只靠道德和法律约束,而是要求按照法制观念和运用法律规范进行处理。特别是高中学生在进人中学阶段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仅需要确立“承担法律责任”的观念,而且在实际上也逐步进入全面“承担法律责任和义务”的阶段。

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些基本要求是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法制保障。教育中学生树立基本的法制观念,要求他们做到“有法必依”,引导他们从法制高度明确是非、规范行为,使他们懂得什么是“法律责任”。如在学习《对人民负责》这一内容时,要注意必要用全面的事实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我们的政府,学会正确处理公民与政府的关系,让学生现代法治观和正确权力观。让学生以了解政府、评议政府和感受政府的作为为途径,回归学生生活,回归社会生活。

在具体的教学中,学生可以对法律问题说出自己的某种看法。这些问题一般都是与学生有着密切关系的道德方面的问题,比如个人的理想、信念、志向、情感、忧虑等等;或者是爱情、婚姻、友谊、性、职业、工作等等。对学生的价值观有重大影响的社会问题,如贫困、吸毒、自杀、战争、罢工、种族主义、言论自由等等,也是学生发表看法、表达观点的领域。学生阐述自己的看法可以是与教师交谈。

3教育学生树立“权利和义务”观念

与社会主义法律相适应的权利和义务的观念,是“法律意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利益;义务是指公民依法应尽的责任。一个人不仅要按道德和纪律行事,而且要按法律规范行事。依法办事,就能受到法律保护,事情才能办得顺利。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应逐步树立同社会主义法律规定相适应的权利和义务观念。要引导他们认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两者既有区别,又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的规定既是义务同时又是权利。如:在教《政治生活:崇尚民主与法制》时,要让学生正确理解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分析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从而体会社会七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

又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学生要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这既是学生的权利,同时也是他们的义务。要帮助学生理解权利和义务都是有条件的、受限制的,没有条件且不受限制的权利和义务是没有的;对个人权利和义务的限制,正是对他人权利和义务的尊重,是对整体和长远利益的尊重;不受限制的权利必然造成许多危害,甚至走向反面,导致犯罪。

4教育学生树立“护法”观念

融合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高中化学的知识内容多,学习任务重,在一节课中要掌握多个知识点,学生在无形中对化学学习望而却步.在这种学习心态的影响下,如果教师不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就会让学生产生怕学、厌学的情绪.在这种形势下,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的素材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从学生的认知出发,让学生轻松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二、化学教学与生活融合的方法与手段

高中化学教学与生活融合的方法和手段有很多,但前提都是找到合适的生活素材,在课堂中进行有效的运用.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和研究.

1.利用生动的生活知识

点缀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生活素材,主要体现在情境和探究.选用形象而合理的生活素材作为情境引入,可以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课堂牢牢抓住学生,从而展开教学活动.例如,在讲“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时,我采用了在汽车中经常用作装饰的“苹果花”作为情境引入:随着汽车的越来越盛行,苹果花作为汽车中的时尚装饰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使用.两片绿色的叶片和中心花朵会不停地欢快摆动,趣味十足,你们知道是谁为苹果花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吗?然后带领学生探究“苹果花”中的动力来源,发现原来是硅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从而进行硅的知识教学.这样一来,学生对硅的印象很深,甚至有的学生在学习这节内容后跃跃欲试,自己做了一个类似“苹果花”的用硅来发电的汽车装饰品.在化学教学中运用生活中的知识形成主线进行科学探究,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讲“氯气”时,我摒弃了实验室制氯气的方法,用生活中的84消毒液和洁厕灵在课堂中制取氯气,让学生根据它们的成分猜测生成的气体.在讲解到氯水的漂白性时,我又播放了一段液氯泄露事故的视频,发现在视频中氯气泄露过的地方麦地一片枯黄,油菜变白.先让学生思考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说明氯气的性质可能有哪些?然后进行实验讲解氯水的漂白性.始终将生活中的素材贯穿在氯气的制取和性质的探究中,让课堂变得生动丰富,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到了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利用丰富的生活知识

充实化学练习学生学习后进行练习的目的是巩固知识,能将知识学以致用.在练习中选用生活素材,既让学生的知识得以加强,又让学生通过知识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在对“铝的性质”这个知识点进行练习时,我出了这样一道题目:每逢节假日,有些小商贩在街头卖氢气球,他们充气球的氢气是在一个铁桶里反应得到的,请问:小贩制氢气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这些铁桶不会被腐蚀掉?学生就会从金属和酸溶液制取氢气转换到用铝和氢氧化钠的角度上来思考,问题迎刃而解.学生再看到氢气球时就会想到铝和氢氧化钠产生氢气的原理.又如,在对“钢铁腐蚀条件”这个知识点进行练习时,我变换机械记忆题目,转换为生活情境题:小李晚上在家经常帮妈妈洗铁锅,但有时在第二天早上发现锅底有红色物质出现,其可能的原因是().A.未洗干净,剩菜和铁反应B.残留洗洁精和铁反应C.铁锅未擦干而被空气腐蚀生锈D.铁锅与空气接触肯定会生锈根据生活经验,学生很快可以得到答案,同时巩固了铁锈蚀条件的知识点.

三、总结

融合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一、爱护学生

孔子非常爱自己的学生,他对学生充满信心,对他们的发展抱有比较乐观的态度,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认为新一代可能胜过老一代,学生可能超过老师,学生是事业希望所在。孔子爱学生,他的学生也同样的爱戴他,在学生们的眼里,他的人格非常高尚,他的学识非常精深。在日常教学中,我也努力地做到这一点,我真心地关心着每一个学生,也从中体会到了做老师的快乐。我教的班里有一个典型的双差生黄某。因在小学时自由散漫惯了,进入中学后,他的坏毛病依然未改,不服班干部管理,甚至顶撞老师,有次因课任老师在课堂上批评了他,他就把老师自行车的气门芯给拔了。此外,在其它课上他还经常扰乱课堂秩序,搞得老师无法正常教学。对于这名双差生,我没有放弃,没有严惩。我采取了与他交朋友的办法,和他多接触,对他进行了家访,走进他的生活。原来他的妈妈离异后又嫁了一个年龄很大的父亲,他现在的父亲也就是继父,很少管他,他的妈妈也管不了他,从小就在这种没有人管的环境下长大,很贪玩,有厌学心理。他从小学一年级起就经常不做作业,成绩很差,入学时成绩是班里最差的,排在班级最后一号,各科成绩从读书起就从没有及格过。反正差就差了,他对自己也失去了信心,对成绩一向漠不关心。症结找到后,我就抓住时机,给他讲了我自己成长的经历,说愿意和他做朋友。为了使他在学习上尽快赶上来,我帮他制定了学习计划,我还利用周末及平常晚上时间帮他补课,他一有进步我就及时表扬。真是“浪子回头金不换”。在我循循善诱的教育和耐心诚恳的感化下,黄某不仅学习刻苦努力,而且对班级纪律工作也尽心尽力,经常帮助老师管理班级纪律,看到班级脏了,会主动拖地板,在政治科上还经常帮老师收发作业,只要是老师交待他做的事,他都会很好地完成。实践证明,尊重和爱护,启发和诱导,是转化后进生行之有效的措施。对于类似的双差生,切不可动辄批评、指责,更不能动不动就向家长告状。伤了他的自尊心,结果往往会适得相反。相反,我们用慈母般的爱去温暖他那颗冷却了的心,去启迪他的灵魂,使他重新燃起上进的火花,其结果则会事半功倍。

二、反思自我

孔子认为不论道德认识或是道德实践,都需要有主观积极的思想活动,称之为内省。他主张内省是日常必要的修养方法之一,并在孔家私学中推广。内省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自我反思,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更有必要每日反思自我,反思自己作为教学者的经历,可以让自己积累经验与吸取教训,反思自己的教学仪表,反思自己的教学语言,反思自己的教材处理,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反思自己对学生的方式与态度,这不是对学生负责,而是对自己负责。在教学工作中,有很多方面需要去反思,去总结,而不是盲目地一而再,再而三地碰壁,不去反思自己错误的地方,不去总结自己的优点,单凭一股蛮劲,是无法做好工作的,是无法在工作中更上一台阶的。第一,从学生的眼中认识自己,反思自我。同样的语言,教师与学生的理解不一样;同样的行动,教师与学生的感受不一样。如果我们知道自己的行动对学生来说有什么样的意义,就能够更好地塑造自己的行为,以达到期望的教育效果。的确如此,有时我们自己做教师的,总觉得这堂课的内容学生很好接受,以自己的方式灌输给学生,但起到的收效并不好。刚开始从事这门课教学时,我会整节课40分钟讲下来,时间利用得差不多,满以为自己上得不错,可是真正接受的学生寥寥无几。后来我找学生谈心,学生们向我反映说,老师你讲太快了,内容太多了。之后,我站在学生的角度,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方式,改变了自己“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采取了自主学习,这种每位数学生都可以跟的上的学习方式。在上新课之前,我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新课内容,然后选几位学生上台讲新课,让他们把对新课的理解讲给大家听,最后我和学生共同总结主要内容,纠正一些错误。刚开始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害羞,即使知道答案,也都不太敢举手上台讲课,那时候,我就鼓励一些平时比较活跃的学生上去讲课,在他们讲课的时候,我也坐在座位上听,表示尊重,当他们讲完后,我再与学生鼓掌表示赞许。慢慢地,逐渐有部分学生可以自己主动要求上台讲课了,学习氛围越来越浓厚,教学效果也越来越好了,现在也形成了我的一定的教学风格了。第二、从同伴的教学工作中对照自己,反思自我。阅读同伴的案例或心得体会,特别是优秀教师与学校管理团队的案例,不一定是向他人学习,但至少可以发现自己的问题同伴也遇到过,发现世界上原来并没有十全十美的教师,因此而不再自责,不再染上骗子综合症。我从事的是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上有很多学生爱玩游戏,爱上网聊天,一开始我为此事非常烦恼,在我的三声五令之下,还是有学生上课偷着玩,我总怀疑是不是自己威信不够,是不是自己的教学方法不行,不足以吸引学生。后来和同行教师的交流中才发现,原来大家也和我一样,即使是有数十年工作经验的老教师们,在他们的课堂上也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学生不是千篇一律的,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按照老师的安排去做,并不是我的课堂才会那样。这以后我就不再烦恼自责,而是从另一方面入手。我想,如果我绝对禁止学生玩游戏,可能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以后更是不学了。所以我索性抓住学生爱玩游戏的心理,以玩游戏来奖励他们。于是,我就采取任务制的方式,就是规定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完成指定作业的学生可以“自由活动”,这样,就会刺激学生尽快地完成作业。采取这种机制后,学生完成作业的速度与质量都比以前好得多,而且,听课效果也不错。几年来,我不断地反思自我,我从一个注重自己“如何教”慢慢转化为注重学生“如何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以德育人

融合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既有差异性也有一致性。前者为后者提供支持和保证,后者为前者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形式。将二者有效的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关键词】企业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23(2006)04-0235-02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企业员工共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一种由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观念、企业宗旨、企业理念等构成的文化形式和行为模式,是企业的灵魂。思想政治工作则是通过教育、疏导、表扬、示范、批评等方式,用正确的思想内容、正确的工作方式、克服错误腐朽的思想和行为,充分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实现目标、发展稳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思想保证的一种活动。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二者的关系,是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中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认识二者的异同并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和体制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异同[网]

(一)二者的差异性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性质、手段等方面有很大不同。从属性来看,企业文化属于经济文化范畴,是整个社会文化中的亚文化,它是在现代管理科学的基础上,吸收并融合了社会心理学、行为科学、公共关系学、美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形成的一门新兴的企业管理科学。而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政治文化范畴,它主要解决员工思想意识方面的问题,其理论基础主要是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手段来看,企业文化主要通过文化手段,营造企业文化氛围,以影响员工的思想,协调员工的行为,形成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主体意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思想政治工作则主要通过宣传、教育、谈心、疏导、激励等方式,解决员工的现实思想问题;从实际操作的层面上看,企业文化建设侧重于企业管理思想、经营宗旨、企业精神的教育,侧重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培育,来加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以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则是通过深入细致的教育工作,培养人们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培养职工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二者的一致性

二者的一致性在于,两者的工作对象都是职工的思想观念,目的都是为了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在企业内部,二者都是为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服务的,都是为了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还有,就是二者都是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价值,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强调员工的价值观和企业价值观的统一,并把员工利益和企业利益统一起来等等。

二、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企业文化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企业精神、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而企业文化建设则为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密切结合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形式。企业文化建设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紧紧围绕生产经营工作开展,要求企业以人为中心,向干部员工的价值观和道德领域深入,要求实现企业有形的物质力量(装备、技术及产品等)与无形的精神力量(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及企业精神等)的“最佳组合”,把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融为一体”,使二者相得益彰。企业文化建设能够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使思想教育寓教于学、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二)思想政治教育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支持和保证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强调“人”为中心,注重发挥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与企业文化建设以“以人为本”的思想一致,共同保障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能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我们建设的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企业文化,这就要求经济建设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体现国家、企业、员工三者利益的一致性,体现员工是企业的主人、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以及维护员工的地位、权利和尊严的观念。所有这一切都有赖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证作用。而且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去教育人、启发人,可以不断提高职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再次,我党长期以来在从事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形成了优良的传统,处于企业政治核心地位的企业党组织,理应成为培育企业精神、建设企业文化的核心力量,广大共产党员应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骨干和模范。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保证体系,可以加快企业文化建设的进程。

三、新形势下加强二者有效融合的措施

(一)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发挥是现代管理活动成功的保证。因此,一切管理工作均应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由此决定了无论是企业的文化建设还是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都要立足于人这一根本问题。我们绝不能把职工看成纯粹的受管理的被动客体,这会严重挫伤员工主人翁的积极性,既不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也不利于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聪明才智,有碍于企业的发展。因此,只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发掘出一种能激励职工以企业为家、企业兴我光荣、企业衰我耻辱的企业文化,并用这种企业文化来培育人,才能使企业更好地挖掘潜力、蓬勃发展。

(二)加强党组织的领导作用

必须加强党组织对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因为文化建设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联系密切。党组织领导企业文化建设,既能加强党的权威、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及工作内容、提高党在员工心目中的地位,又能确定企业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更好地发挥党的保障作用,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氛围条件。

(三)引导员工积极参与管理

必须改进工作方式,引导员工积极参与管理,提高整体管理能力。要确立员工的主人翁地位,真正实现民主管理,建设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一是必须改进工作方式,企业党政领导应转变观念,淡化官本位意识,放下架子,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工作的透明度,要通过各种宣传途径,一方面及时定期地向全体员工报告企业管理动态及服务经营情况,让职工了解领导的工作内容与成效、企业的发展形势和工作任务及目标,也让员工知道企业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还要努力宣传企业的文化精神及近期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真正做到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手段置于广大员工监督之下,接受员工群众考核评价,以达到彼此互相理解、互相监督的目的。二是引导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的管理、服务、生产、经营和企业文化的建设,使员工群众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齐享福共患难,形成一个紧密的互相依靠、互相促进的利益共同体。这既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也强化了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从而赢得广大员工的支持和依赖,使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建立在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企业文化之上。

(四)以科学的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必须根据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特点,以科学的方法积极开展工作。因此,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做到与时俱进、对象明确、层次分明、实效明显。具体来讲,就是教育和引导员工牢固树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不同接受能力的人要区分对待,特别要以中青年职工作为重点。要把解决员工的思想问题同解决员工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情况,采取特定的方法,走“集有声教育、有形活动、有效措施于一体”的潜移默化的新路子。

(五)积极营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

反思我国企业文化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总结国内外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培育和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这需要秉承和坚持如下几方面的基本理念:一是在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指导下,引导企业员工树立共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的理想,努力适应中国入世和全球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二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人才当作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三是注重科学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新”,不断提高管理者和广大员工的科学文化水平,重视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鼓励技术创新,形成科技优势,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四是弘扬开拓创新的变革精神,彻底破除“因循守旧”、“求稳怕乱”的消极保守思想。五是培养诚心诚意的服务态度。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样,“服务致胜”也应成为企业的基本经营理念。六是追求卓越的竞争意识。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铁律,优势的获取不仅靠决策层的正确更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建设企业文化从某种意义讲就是要在全员中树立追求卓越的竞争意识,不断激发企业的内在活力。七是确立唯物辨证的思维方式。信息时代,国际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更加明显,经营管理者的经营哲学、战略思维逐渐成为决定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要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思维方法融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在思考“人与财”、“利与义”、“守业与创新”、“优势与劣势”、“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等对立统一关系中确定企业竞争战略、经营策略,建设优秀健康的企业文化。

四、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和企业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同属于无形资产,它一旦武装了生产力中最具创造性的要素——劳动者,就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创造出更高的生产率,形成超乎寻常的巨大力量。因此,我们要积极探寻二者有效融合的途径,使其水乳交融、相益得彰,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融合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教育科研论文,简称教育论文,它是用来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描述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教育论文是学术研究的结晶,而不是一般的“收获体会”,教育论文应有学术性,所以它是学术论文。

理解教育论文可以从两点来把握:教育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教育研究的一种手段,教育论文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的作用既表现于学术价值也表现于实践价值,既表现于社会价值也表现于个人价值。具体来说有以下方面:

(1)通过科研论文向社会表达对所研究的教育现象的深思熟虑的观点、意见,启发人们关注与努力解决有关教育问题的热情与智慧。

(2)通过科研论文与他人交流学术见解,互相争鸣研讨,促进教育学术领域的繁荣与以个人学术水平的提高。

(3)通过科研论文撰写过程本身,提高研究者本人的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这对于研究者提高整体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极其有用的。

教育论文应较系统和专门地讨论与研究教育科学领域中某种现象或问题,思考和动笔都是从科学研究这个目的出发的,比一般论说文更富理论色彩和专门性。它涉及的范围较广,在教育科学这个辽阔的领域中,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观察和分析有重要价值的现象和问题。它不象一般论说文那样,可以就具体事件议论得失,评定是非。它的生命力及其价值,是在于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内容上的创新意义。它比一般论说文更强调新意(即新见解、新成果、新思想)。它主要有如下特点:

1.学术性

教育论文是学术成果的载体,是学术研究所形成的产品。它侧重于对教育现象进行抽象地、概括地叙述或论证,其内容是系统性的、专门化的、因而,这种文体必然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它不是教育现象的外部直观形态和过程,而是教育发展的内在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它具有深思熟虑的学术见解,但又不是偶感式的杂谈或社会性议论。教育论文中,某一教育现象也不象“经验”那样完整、具体、形象地反映着,而是按照思维的认识规律被解剖、抽象地反映着。它致力于表现教育的本质,揭示教育的规律性。它与教育、教学经验文章相比较,它是理论的。虽然它要取材于某一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但不叙述其细节,只是经过提炼,“抽象地反映”并上升为理论,写成论文。教育论文如果没有学术性也就失去了教育论文的资格。所以,学术性是教育论文最起码的条件。

2.科学性

教育科研的任务是要揭示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建立和丰富教育理论,使之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南。这就要求作者对传统的教育思想、内容、方法,对引进的教育理论、经验,都要采取“一分为二”的科学分析态度,都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能带个人偏见,不能主观臆断或凭空说教。在立论上,应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切合实际的结论,即必须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指导思想,论点的提出必须以切实、准确、真实的科学依据为前提;论据,要求要在周密的观察、调查、实验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占有材料,以最充分、典型、新颖、确实有力的材料(理论材料和事实材料)作为立论的依据;论证上,应是系统的、完整的、首尾一贯的,是经过周密思考,严谨而富有逻辑效果的论证。它包含在内容上的充实、成熟、先进、可行;表述上的准确、明白、全面,无懈可击,如果失去了科学性,也就不成其为教育论文。所以,我们说科学性论文的生命。

2.创造性

教育论文要求作者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敢于革新陈腐的教育思想、内容和方法,有创新意义。能在对教育领域的现象进行观察、调查、分析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别人没有发现或没有涉及的新问题;能对别人研究过的问题采取新的角度或方法,提出具有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的新观点或新结论;能在综合前人研究结果(或经验)的基础上加工提炼,开掘新意;能在别人争论的课题中或出现分歧的问题上进行比较分析,在弄清彼此的分歧争鸣点的基础上,做出与已有结论不同的结论;能用新鲜的材料(事例、数据、史实、观察所得)来证明已证明过的问题,探索新意向;能运用中外教育领域里的最新信息资料、情报,以及教育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经验理论、概念,增强教育论文的时代色彩或现代化意识,从而提出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新设想,探索新体系、新方法,开辟出新的改革之路,推动教育发展的新进程。所以,创造性是衡量教育论文价值大小和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如果教育工作者没有独特的真知灼见,没有创新,只有继承,那么,教育改革也就难于深化。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也就是一句空话。

4.理论性

教育论文的理论性是指论文的理论色彩,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科学观点和有关的政策、法规,以及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分析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形成有理论高度的论文。在具体表达科研成果上,要符合教育规律、教育原则的新要求;要从具体事物出发,把感性的东西,上升到理论高度来分析,做出科学的结论,做到以理服人;要在教育领域的现象和问题的探讨论论证和表述的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校教育管理学和专家对教育的论述以及专业性名词术语、理论概念,并溶化或融合为论文的内容,使论文具有较浓的理论色彩。所以,理论性是教育论文深度的标志。但一定要深入浅出地表述复杂的科学道理;要用通俗简明、生动形象的语言让读者感到平易能读,平实易懂,使论文发挥交流、传播、推广科研成果的作用,进而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5.探索性

探索就是对尚未解决的问题,以新的观点进行探讨、寻找、搜索、求取,找到改革的突破口。没有探索,也就没有科研成果。因此,探索性是贯穿教育论文始终的一条红线。即在撰写教育论文中,对教育科研中涉及比较复杂的现象和问题,要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多层次的比较,并进行认真分析,反复研究,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或意见和办法;要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党的教育方针为客观指导,根据传统教育的经验教训和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探索教育领域里我们还未明白还未掌握的教育教学规律,探索未来的教育教学到底是什么样子,应当怎样实现新的目标。此外,针对现实工作中暴露出来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总结研究成果,这本身就是探索性工作;而正确地寻找改革的突破口,寻找论证的新角度、新方法,寻找的过程,就是探索的过程。教育论文应体现出作者的探索个性(特点),探索个性越鲜明,论文越有创造成果。所以,探索是科研的前提,也是撰写论文的前提。

6.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