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农业特点

传统农业特点

传统农业特点

传统农业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业技术 现代农业 转变

1、中国农业技术的发展历和特点

1.1 中国农业技术发展历程

几千年的中华传统农业,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农业文明,她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农业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显示出了中国的传统农业文明的灿烂和辉煌。

谈到中国传统农业,就要追溯到先秦-明清传统的农业的历史阶段。中华民国以后为现代农业的时期,但真正的现代农业发展是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中国现代农业废除了封建统治的形式,它以科学技术为核心,在科学理论和科学实验基础上,通过不断地促进技术创新,使生产要素的供给者和需求者也长期处于均衡状态。中国的传统农业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适应各个地区气候和地理条件,因地适宜,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生产能力和粮食生产,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和民族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传统农业技术在过去几千年一直领先于世界,经过如此漫长的时间依然可以作为现代农业的借鉴和依据。

然而,传统农业技术也有种种弊端。传统农业使中国形成自给自足的经济社会,在明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时候,由于农业技术的滞后,抵抗不住工业浪潮的强烈冲击,制约了社会的发展,导致近300年来落后于西方世界。因此,传统的农业技术如何向现代的农业技术转变,是中国农业的一个迫切问题。

1.2 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特点

传统农业技术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集约型的土地利用方式;2)人工精作的技术特点;3)因地制宜,适应当地气候条件;4)以谷物种植为主;畜牧与种植相结合。

2、中国农业技术的创新

2.1 农业技术创新的涵义

2.1.1 微观涵义

农业技术创新是指农业技术和农业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过程。以新农业技术作为一种手段来促进农业生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它包含农业新技术的研究,获得和掌握,并包含新技术传播转让和渗透,还含有农业市场开发、售后服务和改进创新。

2.1.2 宏观涵义

从宏观的角度上讲,农业技术创新是指由一系列的公共机构和农业企业组成的系统或网络。这些机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影响,协调与整合决定全国农业技术创新与扩散的能力。

2.2 农业技术创新的特点

相比之下,工业技术由于受到大多数农业技术与不同层次的公共产品特性、农业技术秘密、农业技术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农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农业技术推广的影响,使得农业技术创新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参与技术多和技术创新过程复杂、技术创新不确定性,技术创新子系统相互作用性强等特点。

2.3 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

2.3.1农业企业:企业在市场机制的鼓励下去从事农业技术创新;在企业家通过领导和指挥技术人员实现创新;

2.3.2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高等院校: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能够提供大量的专业科学知识,为农业技术创新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教育培训,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农业创新人才;教育和培训能农业人才,使知识和技术向社会的传播范围变大,速度提高。因此,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是农业技术创新的主要行为主体之一。

3、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的转变

3.1 传统农业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适应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农业技术是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而忽视了也是人类社会的产物。人们在选择的农业技术时候,通常社会应用考虑不够。

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几乎所有当地的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尤其是水果生产技术,从决定到看结果需要较长的周期。这个决定时间延迟的延迟,使得农民在政府行政命令下,反复遭受政策“错误”的伤害,更重要的是导致领导的政府权威衰减,农民们甚至会出现反对政府政策的现象。农民行为和政府行为之间的冲突出现日益增长的趋势。因此,传统的农业技术与社会经济反战不相适应。

3.2 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的转变策略

3.2.1 传承传统农业技术是基本

农业科技技术是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们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文化在世世代代继承中创造了出来的,它包含了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具有明显的地方特点和民族特点。因此,传承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技术转变的基本方法。根据实际走自己的农业技术现代化道路,而不是盲目模仿某一地区的模式。根据我国的国情,我国农业现代化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模式。中国未来的农业技术发展的方向应该继续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要强调集约式的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相融合。

3.2.2 改造传统农业技术是关键

由于长期的积累投入,传统农业生产要素并没有发生改变的。生产率很低,但只要技术状态不变,传统农业专项平衡态性质和恢复,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3.2.3 提升传统农业技术是根本

现代农业是中国传统农业改造的方向和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技术提升是最根本的。从世界农业发展的经验来看,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生产必须满足目标消费的追求数量转化为商业生产的利润最大化。

传统农业特点范文第2篇

文中介绍了静液压技术的主要特点,在农业机械中使用静液压技术的优势以及国内外静液压技术在农业机械中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字:

液压传动技术;农业机械;现状;趋势

1引言

液压传动低速重载的工作特性十分突出,从而易实现对其运动数据和动力参数的检测、分析与控制。液压传动由于可以实现系统的整体功率恒定输出,且系统结构简单轻便,便于系统的扩展,拥有迅速传递效能,驱动行走时能够在使用工作范围内实现无级变速,工作时容易实现正、反向运转且无停顿、冲击等突出优点。使农业收割机械中液压传动技术得以广泛应用[1]。但是由于普通液压回路存在能量损失过大,能源消耗高,功率利用率低,效率不高的特点;所以要对液压系统进行升级,将静液压传动技术引入传动系统。静液压传动(变量泵+(变量)马达组成的闭式回路系统称为静液压传动)是以高压油为介质直接传递动力的系统,其重要特征为系统压力大,回路小流量。静液压驱动系统中是以液压泵为动力源器件,通过电子控操作系统对液压马达进行指令控制,通过改变泵的流量或液压马达的排量来调节系统回路流量,从而改变马达的转速,改变系统整体的输出扭矩大小,实现工作范围的无级变速传动。静压传动系统相对于单纯机械传动和辅助的液力控制机械传动,显著优点为高效的传动比、灵活的空间布局、易于实现无级变速、便于方向转变、功率效能的优化性、操作控制传输信号的多样有效性等;静液压驱动农业装载机械在动力源工作转速范围内,即使在低速工作时,仍可保证最大牵引力恒定有效,从而提供充足的扭矩[2~4]。

2静液压驱动系统在农业机械上的技术优势

(1)收获质量高。静液压驱动技术使动力源器件在较宽的可调工作速度区间范围内能实现无级变速;在动力源件适合的工作环境下,保证传动系统中各节点、部件的输出功率、速度恒定;特别是在农业收割机械中,能够保证恒定的低速行驶,对于收获不同生长方式及困伏的农作物时可以对机器进行时时控制,改变速度,提高农产品的收获品质,增加经济效益。

(2)控制简单有效,工作环境舒适平稳。对于控制人员来说,不需要专业的控制水平,控制简单,变速平稳无冲击,变向可无间断操作;在重载满负荷的工作状态下,能够输出恒定转矩保证机械启动平稳。

(3)以低频率的机械制动成为系统的一大特色。因为静压驱动系统本身就可以进行液压制动,从而可以减少使用机械制动的次数,在紧急状态可便于实现停车保护。

(4)可对超载进行系统保护,防止损坏动力源。液压系统中溢流控制回路,可控制整个系统中的液压参数,进行超压卸载保护。

(5)高工作效率。采用静液压驱动的联合收割机与机械传动的联合收割机相比减少了不必要的辅助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机器的工作行驶速度实现时时可控,无需机械停顿变档实现无级变速,控制方法简便,降低操作人员的疲劳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6)整个系统设计安装简便,布局合理。液压泵与液压马达为液压管路柔性连接,便于合理布局。

(7)系统能耗率低。对于大型的农业联合收割机械,行走功率在工作状态仅占总功率的1/5~1/4,使用静液压行走驱动系统的农业工程机械在需要大的输出转矩时,并不需要高转速大功率的发动机,发动机在低速通过液压回路能量转变可以提供大的输出转矩,使机械可以保证低速平稳运行。降低能耗,提高经济效益,又可对节能减排、循环利用、持久发展做出贡献。

(8)方便控制机械的输出功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用电子数字变量控制系统,可以时时监控系统中各节点与执行动力元器件的耗能与动力源的输出功率;将参数导入数字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处理匹配,发出控制指令,使系统整体效能达到最佳[5~7]。

3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世界发达国家农业机械传动方式是以静液力传动为主,并使用具有分段无级调速能力的变矩器取代了机械传动中的离合器。使用后置的动力换挡式机械变速器与之配合,能够对承载负荷进行自动匹配,从而保护动力传动装置严防过载,可将双曲线型输出扭矩-转速特性突出表现出来。在目前的农业机械市场上仅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国外公司将静液压驱动技术引入到农业机械。例如:

(1)日本福田公司的雷沃全喂入水稻收割机的传动系统使用静液压传动装置,使机器可在地形复杂恶劣的工况环境下进行收割作业;由此对液压系统提出特殊的专业性能要求:机构紧凑、布局合理、质量轻便、体积小巧;回转半径小,工作时可实现无级变速;具有超群的低速稳定工作特性和优良的动力匹配特性;动力系统与执行元件装置布局合理、易于安装、便于维护、控制方便、工作环境舒适清洁等。对于上述技术要求只有采用静液压驱动,才能解决。

(2)意大利克拉斯公司生产的LEXION500系列机型采用后置式柴油型电喷发动机,其特点利于整机行进的平衡性,减少车载配重,减小噪声对驾驶员的影响,降低机械的油耗,延长工作寿命,提高操作舒适性。变速系统使用双速静液压无级驱动,可以提供较大的变速范围,同时具有自动调节速度功能。液压系统内部加入液压自锁回路,控制各个分布工作系统,提高系统整体的安全性,延长系统的工作寿命。变速系统为三级调节可满足不同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经济成本。系统亮点:割台工作系统采用液压马达驱动,可以实现正反转无级变速,具有自动清理工作中堵塞的杂物功能及保证启动轻便安全维护性,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节约时间,提高经济效益。

(3)德国克拉斯自走式收割机械将静液压传动技术引入到装卸搬运系统中,能最大限度的优化机械的工作性能,使传动系统的能耗下降30%以上;铲斗举升、翻转倾倒等动作时,不降低输出扭矩,液压系统的温升不明显;进、退换挡改变转向方便、快捷、容易实现、且不会损伤液压传动系统,对动力执行元器件起到保护作用。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还欠发达,相当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水平;我国农业机械的传动方式,主要是以负荷系数较低、能耗高、环境污染大的机械传动为主,此传动系统的驱动行走方式落后于国外先进水平近半个世纪。在国内农业机械生产公司将静液压驱动技术仅使用于液压转向控制系统,重要部件底盘的变速驱动行走系统使用带轮式机械无级变速,导致工作效率低,稳定性差的特点显著。例如:新疆-2机型传动装置为三角带式无级变速器,其作业速度可在不停车的情况下通过控制液压缸改变带轮的传动比实现小范围的无级变速,满足作业要求;但是这种结构由于工作部件不密封,带轮安装结构复杂,体积臃肿,部件相对位置固定不可调,导致使用维护困难,故障率高;特别是皮带工作寿命短,容易老化,极易打滑,甚至断裂,传动效率低,传动比不稳定等缺点显著。割台工作系统沿用德国40年的链轮传动结构;导致需要改变拨禾轮与往复式切割器、螺旋输送器、搅龙速度时必须停机后对带轮进行手工调节。液压转向控制系统使用静液压驱动技术,通过建立转向与控制两个相对独立的液压系统,通过稳定分流阀,确保液压泵可以恒定向转向器输出恒定流量,保证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对比国内发展现状,可以发现我国静液压在农业机械发展仅仅是刚起步阶段;农业机械存在不足点有:

(1)机械传动方式导致工作稳定性不高,工作效率低,系统能耗率高;

(2)传动机构不密封,部件容易老化,污染环境;

(3)机械自动化程度低,人工劳动强度大;

(4)农作物收获质量低,操作人员的舒适性差;

(5)机械使用功能单一。

4建议

针对国内农业机械的不足;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

(1)对落后的机械传动进行改进升级;加强对液压技术的研究,推动静液压技术在农业技术上的应用;

(2)提高农业机械自动化的水平,实现对工作过程的时时控制;随着先进的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将电子数字控制技术与静液压传动技术相互结合;采用电子数控液压传动技术可使农业机械易于实现节能环保、智能化操作,提升产业链的核心技术,加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使农业机械向工业机械学习,对重要的关键部件进行深入的研究完成系列化、标准化生产,以便实现一机多用,提高机械的利用效率,同时减轻维护使用成本。借助电子科技的快速发展,将电子数控技术与静液压传动技术相互结合,可以方便的对液压系统的各个节点与回路的参数进行时时检测,数据分析,指令控制;同时数字控制的应用和各种传感器的配合,将可最优化液压元件的工作参数,提高工作的效率,节约经济成本。传感器检测农业机械各部件的工作状态参数,经过计算机的分析处理、整合匹配,对执行元件发出控制生产指令,使农业机械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实现全自动化控制,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实现机器的高效节能。成为当下和未来我国农业机械的控制传动发展的趋势方向[8~10]。

5结束语

进入“十三五”期间,由于中国特色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劳动力逐渐老年化的社会现实矛盾;对高效能、低耗能、高智能化、复杂集成化、高技术性的农业机械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国内静液压驱动传动行走系统必将被引入到大型农业收割机械中,并在未来极短的时间内得到快速发展。静液压传动技术成为在世界农业机械领域动力传输方向发展的主流趋势;是国家当前和未来农业机械重点发展方向,是实现全智能化机械与节约经济型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

作者:陈恒峰 郭辉 张学军 盛会 单位:新疆农业大学机械交通学院 新疆农业工程装备创新设计实验室重点实验室

参考文献:

[1]柳涛.液压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研究[J].河南科技.2011(20):56.

[2]西北农业大学主编.液压传动(第二版)[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4.

[3]蔡文彦.液压传动系统[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4]王广怀.液压传动技术应用[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5]曹玉宝.液压技术在现代农业机械中的应用现状与趋势[J].农机化研究.2008(5):194~196.

[6]张立杉.静液压驱动系统在农业机械领域的应用[J].液压气动与密封.2014(10):78~80.

[7]潘石峰.王智敏.农牧业机械液压传动[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

[8]薛祖德.液压传动[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5.

传统农业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传统农业;微观功能;政策农贷;现代农业;民间金融

文章编号:1003-4625(2010)07-0016-03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农业长期维系小农经济格局,其目的是农户家庭自给自足,而不是利润追求,我们把这样的农业状态称为生存农业。传统农业的自足品质决定了传统农贷制度的非生产性,也决定了农业生产对于金融需求不足。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生产技术的变革,面貌焕然一新的现代农业产生了,现代农业的生产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生产者的自给自足,更重要的是为了创造利润,农业生产不再是维持性的了,农业由传统农业的自给自足的消费需求转变为获得商品性的利润最大化,即农业的微观功能改变了。既然农业的功能改变了,那么现代农业的金融供给制度就要和传统的农业的金融制度有所不同。对于传统农业的金融供给制度及发展规律的研究,以经济学家林毅夫、费孝通、张杰等的研究成果较为成熟,而对于现代农业的金融供给模式的探索,依然有许多值得商榷和探讨的地方,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

一、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区别

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将传统农业定义为“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传统农业应该被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经济均衡状态”,这种均衡状态的特点就在于:1、技术状况长期内大致保持不变;2、获得和持有生产要素的动机也是长期不变的;3、由于上述原因,传统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也处于长期的均衡状态。根据舒尔茨的归纳,传统农业实际上是一种生产方式停滞、缺少农业剩余、仅能维持简单再生产的小农经济。传统农业的生产目的主要为了满足农民自身自给自足生活的需要,他们的劳动果实仅仅能够维持他们的温饱,即使存在一些盈余农产品进行交换,也是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农民以粮食产量最大化为其生产目标,而增产的主要手段是加大劳动要素的投入。在传统小农生产条件下,家庭成员的劳动是不需要支付报酬的,在没有其他出路的情况下,农业劳动的机会成本是等于零的。只要投入的劳动能带来额外的产出,农民就会继续投入劳动。

现代农业在上述三个均衡特性上都与传统农业存在明显的区别:1、从生产目的上看,现代农业已经实现了商业化转变,“获得和持有生产要素的动机”不再是自给自足和满足生产者自身生存需要,而是为了交换和获取利润。2、从生产要素的获取方式上看,现代农业必须从市场上竞争性地获取生产要素,因此,农业企业必须进行成本一收益核算。由于劳动力市场已经形成,即使是不存在雇佣劳动的自耕农家庭,也必须计算农业劳动的机会成本和边际收益,从而决定农业劳动的投入水平。由于市场肯定会存在波动,农业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将不再像传统农业中那样长期处于一个固定不变的均衡水平之上,而是会随市场波动而变化。3、由于市场和竞争的存在,农业企业(或自耕农家庭)在竞争压力下,会不断地提高农业技术水平。

现阶段我国农业正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首先,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农业生产的目的正在从自给自足转向市场交换。在东部沿海和城市周边地区,商业化和专业化的现代农业甚至已经颇具规模。其次,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随着农民工队伍不断扩大,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可能已经转移得差不多了,已经接近了所谓的“刘易斯拐点”,农业劳动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之间的差距在缩小,与此同时,外出打工为农业劳动提供了一个可以参照的机会成本,对农业活动进行成本核算正在成为可能。再次,2006年以后,国家取消农业税并对农业进行补贴,农业剩余和农业投资明显增加,在农民大规模外出打工的同时,农地转包和转租现象也在增加,农业的平均生产规模在扩大,经济效益在提高。

二、解读中国传统农贷

在区别了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之后,我们结合现有文献,对中国几千年以来延续至今的传统农贷制度作一番梳理。张杰(2005)结合中国农贷制度的演进和结构,从农贷制度的基本单位或者说分析细胞――农户着手,研究农户的信贷需求和信贷特点。在中国的农贷问题上,小农经济制的丰富内涵,阐释了中国农民长期的历史传统,中国大部分农民偏好“内源融资”不轻易言债。当农业收入不足家庭周转时,农民最初的反应大都是谋求非农收入,比如说外出打工等。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小农家庭的收入就包括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黄宗智称之为小农经济的“拐杖逻辑”(张杰,2004),进城务工是对家庭收入的补充而不是替代,即便是非农收入已经大大超过了农业收入,依然改变不了其补充角色。

当内源融资不足,农户就开始考虑外源融资了。黄宗智描述农民寻求外源融资的条件是当小农家庭维持生活费用大于家庭的农业收入与非农业收入之和时,就会产生信贷需求。从历史上来看,中国大部分农户的信贷需求都是救的,而能够提供救信贷的机构,除了熟人就是国家。梳理中国农户与国家的关系,中国农村经济是小户型,以家庭特征为主,而小户型会造就小农的不贫不富的局面,而国家的农贷制度就是维持这种不贫不富的状态。中国长期以来国家政权与农村社会都依赖于增长缓慢的农业剩余,农民依赖这种剩余而生产,国家依赖其运作,两者关系长久而脆弱。当发生自然灾害时,国家一般会采取赈灾或者补贴等救济形式的维持小农不贫不富的状态,以防国家和小农的均衡关系破裂,说明了中国农贷体系是为了维持国家与农户分割农村剩余过程存在的平衡。因此传统农贷主要就是国家农贷,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政策性而不是商业性的,有时甚至是不需要偿还的。

张杰研究中国农户筹资次序特点后在《解读中国农贷制度》(2004)和《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视角》(2005)提出,农户是先争取了国家政策农贷之后再谋求民间借贷,最后是高利贷,而民间融资是最常见的,也是最方便的。对中国农村经济而言,在世代繁衍的地方,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友情圈子和关系链。而这些圈子和关系链就组成了“圈层结构”,它实际上是民间借贷、民间金融机构形成的基础。即使当农户提出正常的信贷需求,正规的金融也无法突破这层障碍。这种友情借贷,一般来说,成本比较低,有的甚至不需要支付利息,借贷手续比较简便,但农户只是试图维持当前的经营规模,不是为了追求利润。向高利贷借钱,一般只有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生老病死等紧急情况或缺乏合适的借款渠道才会发生。

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也曾在农村

普遍设立现代金融机构,如银行网点、信用社和基金会。虽然在此期间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有明显提高,但由于大量农业利润通过价格剪刀差和农业税等形式被转移了出来,用于推动我国工业化进程,未被转移的农业剩余又因为农村人口大幅增长而无法用于扩大再生产,农业仍然长期处于低水平的均衡状态,难以提出有效的融资需求,无法支撑现代金融机构的商业化运作。因此,很多现代金融机构慢慢退出了农村和农业,或者在农村地区只吸收存款不发放贷款,把农业资金转移到回报比较高的工商业。

三、现代农业的资金需求特点

由于农业生产的固有特性,农业企业资金需求与普通工商企业资金需求相比,又有明显的特点:

一是农业企业资金需求规模通常较小。首先,从生产规模上看,虽然在平原地区和某些农业领域可能会形成一些大型农业企业,但受我国地质和气候条件限制,农业中最主要的生产单位仍将是千千万万个家庭农场或小企业。其次,从农业生产的要素投入特点来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农业企业仍然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小企业为主,单个企业的资金需求规模不会太大。

二是农业中可供抵押的资产通常较少。首先,农业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资本投入较少。其次,农产品大多是鲜活类产品,不易保存或贮藏成本较高,不适合以存货作抵押。最后,农产品通常销售给众多的小型批发或零售商,交易对象较为分散,单笔交易金额小,不太适合作贸易链融资。

三是农业风险通常较普通工商业大。农业除了与普通工商企业一样要承受市场波动风险外,还容易遭受自然灾害或病虫灾害的影响。即使是现代农业,也无法完全摆脱“靠天吃饭”的现象。而劳动密集型农业由于资本投入少,抵御风险能力通常较差。

四是农业中的政策性资金需求和商业性资金需求在很多场合可能同时出现。与普通工商业产品不同的是,农产品的供给及价格水平通常关系到社会稳定,因此,农产品的供给和价格水平通常既具有市场性,也具有一定的非市场性。即使是在欧美日等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农产品的供给及价格水平也经常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干预,为此,国家通常对农业提供政策性的资金扶持。

四、建立适合现代农业特点的农村金融供给制度

(一)合理界定政策性资金供给和市场化资金供给的边界

政策性资金供给,是国家为实现社会稳定等特定目标而对农产品的供给及价格水平实施干预所必须承担的责任。政策性资金供给的合理边界,应该是在实现特定政策目标的前提下,使农业经济单位仍然得以在市场化环境中,实现可持续的经营。由于信息不完全,这个边界通常并不明确。而对农业经济单位来说,政策性融资成本要低于商业融资,所以它们总是希望得到政策性融资。这时就需要利用现代经济学理论,设计出较为合理的激励机制,使政策性资金供给体系既不出现缺位,也不出现越位,与市场化资金供给体系一起,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共同为现代农业服务。我国现行农业金融体系之所以失败,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分清这两种资金供给的性质与边界,所以农业金融机构要么错误承担了政策性资金供给职能而陷入持续的政策性亏损,要么由于政策性资金供给缺位和缺乏有效的需求而不得不退出农村金融市场。

(二)大力发展专为农业小企业服务的小型金融机构

大型金融机构层级结构复杂,营运成本较高,只有当融资金额较大时,才能摊薄平均融资成本,因此,大型金融机构主要适合为大型企业服务,不太适合为中小企业服务。而且,大型金融机构贷款手续比较繁琐,贷款审批所需时间较长,而农业资金需求具有很强的季节性,等到贷款审批完毕,可能已经错过了资金需求期。因此,大型金融机构也不太适合为季节性较强、时间要求很急的农业提供金融服务。而小型金融机构层级结构简单,动作快捷,营运成本较低,正好可以适应小型农业企业的资金需求特点。所以,对于以小企业甚至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的农业来说,要想在市场上提供更多的有效金融供给,必须放宽准入限制,大力发展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小型金融机构,如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

(三)引导民间金融发展,缓解农业中因抵押品不足而引起的融资难问题

正规金融机构通常在很高的杠杆率下经营,为保护存款人利益和防范金融风险,国家通常对正规金融机构实施严格的金融监管。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银行机构发放贷款时应遵循抵押原则,而农业企业通常缺乏抵押品。在国外,土地是私有的,农地可以充当抵押品。但在中国,农业土地属国家和集体所有,目前尚无法流转,不能充当抵押品。因此,正规金融机构在为农业提供金融服务时,面临着两难困境。而非正规金融或民间金融往往通过地域、人缘和血缘等人格化方式,来解决融资过程中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监督和激励问题,对抵押品的依赖较少,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更适合解决农业小规模融资需求。正是由于具有这种经济上的合理性,民间金融虽然长期遭受打压,但却始终存在。所以,对于民间金融,我们不应该仅仅因为它可能引起某些负面现象,就对其一概否定,而是应该扬长避短,引导其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在解决农业融资方面所具有的作用。

传统农业特点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对在农村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我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所以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全社会的和谐。但是,近年来,我们在研究“三农”问题时,对农村农民健身问题的关注并不多。对于农村农民健身工程与建设和谐社会之间的联系探索不够。如果农村全民健身问题得不到重视和解决,那么建设和谐、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将是一个空幻的影子。

体育作为全民健身的主要途径与方法,在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社会作用。本文在分析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和功能的基础上对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讨论。并对在农村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1 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功能

1.1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的财富。据统计,仅汉族传统体育项目就有301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676项,共计977项。它是各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民族传统体育特点的研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总结出了不尽相同的结论。但总体而言,基本上把握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独特特点,可简要总结如下:(1)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以“天人合一”和“气一元论”为哲学基础,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为土壤;(2)崇文尚柔,重视体育的伦理教化功能;(3)重视人和自然的和谐、重视整体和基本功练习,养生体育最为发达;(4)体育的礼仪性、等级性和表演性弱化了体育的竞争特征;(5)在体育的深层次文化方面,以宽厚、礼让、平和为价值取向。

在对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民族性、文化性、健身性、区域性和娱乐性方面的认识,学者们较为一致。

1.2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世代沿袭下来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文化物质和文化模式。它所具有的传承性、地域性、稳定性、健身娱乐性,使其民族文化特征在一代又一代自我复制中得以保存。有些项目已成为民族成员喜闻乐见的活动,甚至成为该民族的一种象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现代体育科技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特征及与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不断被揭示出来,传统体育的功能也在不断地被认识、被开发。学者们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地讲,其功能主要表现在:健身功能、娱乐功能、教育功能、表演功能、竞赛功能等方面。这些功能在丰富群众生活、促进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得到很好的体现。

2 在农村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可行性分析

2.1民族传统体育在农村根深叶茂,开展优势明显。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来自于民间、扎根于民间,又服务于民间。在农村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文化传统,因此,开展优势明显。同时,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追求人的“形、神统一”以及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它所具有的独特的价值和功能(主要表现在其鲜明的文化特征上——生产实用性,民族、民俗性,宗教信仰性,健身娱乐性,文体交融性等)也是促进其在农村广泛开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2.2经济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在农村的开展赋予了广阔的空间。

随着农民经济收入不断提高,农民可供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和金钱增多,他们迫切要求改变农村那种“干活、吃饭、看电视、睡觉”的枯燥乏味的生活,对文体活动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有文化的新一代农民大军在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的健康。健康观念的深刻变化,使农民们迫切需要既强身健体、娱乐身心又能提高人涵养的体育运动。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和功能能够很好地满足他们的这一需求。同时农村的这些变化,从物质基础、时间保证、思想重视和活动阵地等方面,为广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农村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提供了可能性。

3 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3.1促进农村人口健康水平的提高。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价值和目标,而身体健康、体质强健则是人全面发展的首要目标。对于社会而言,良好的国民健康状况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党的十六大已经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一起列为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健康的身体,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而体育运动则是增强人的体质、增进健康的最佳途径。我国各族人民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发现并积累了丰富的、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健身方式。因此,在农村广泛开展健康向上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增进农民的健康、增强体质,还可使人们在锻炼的同时,享受到精神的愉悦和美的教育。

3.2丰富农民体育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具有深刻历史内涵和丰富活动内容的文化类型,是一种从逻辑上脱离生产劳动的文化活动,同时,也是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它在劳动教养、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保证了其社会文化价值的实现。它将精神的愉悦与充实作为其主要目标。农民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增进社会和谐、提升文明素质等具有重要作用。农民可利用农闲季节、节假日、民族传统节日开展有益的民族体育活动,如扭秧歌、耍社火、舞龙舞狮、武术等项目,既有利于增强体魄,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密切人际关系,也有利于移风易俗,丰富文化生活,形成良好的农村社会风气。对于净化社会环境,提升社会道德水准,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一些地区,随着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该地区农村的社会治安情况有了很大变化,原来、打架等现象少了,参加文体活动的多了,这说明在农村广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3体育搭台,经济唱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体育消费在农民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会不断地增加。而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在农村的广泛开展,一方面可以扩大农村体育人口的数量,增强农民群众的健身观念,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运动,这必将拉动农村体育消费,客观上为整个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农村具有广阔的、天然的健身场所,各地区可根据附近地形优势,开发形式多样的民族体育项目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参与的同时,又能加快当地体育附属设施的健全,加速农村体育产业、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全面发展,从而带动一方经济。

论文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 作用 对策

论文摘要: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对在农村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转贴于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我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所以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全社会的和谐。但是,近年来,我们在研究“三农”问题时,对农村农民健身问题的关注并不多。对于农村农民健身工程与建设和谐社会之间的联系探索不够。如果农村全民健身问题得不到重视和解决,那么建设和谐、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将是一个空幻的影子。

体育作为全民健身的主要途径与方法,在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社会作用。本文在分析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和功能的基础上对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讨论。并对在农村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1 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功能

1.1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的财富。据统计,仅汉族传统体育项目就有301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676项,共计977项。它是各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民族传统体育特点的研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总结出了不尽相同的结论。但总体而言,基本上把握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独特特点,可简要总结如下:(1)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以“天人合一”和“气一元论”为哲学基础,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为土壤;(2)崇文尚柔,重视体育的伦理教化功能;(3)重视人和自然的和谐、重视整体和基本功练习,养生体育最为发达;(4)体育的礼仪性、等级性和表演性弱化了体育的竞争特征;(5)在体育的深层次文化方面,以宽厚、礼让、平和为价值取向。

在对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民族性、文化性、健身性、区域性和娱乐性方面的认识,学者们较为一致。

1.2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世代沿袭下来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文化物质和文化模式。它所具有的传承性、地域性、稳定性、健身娱乐性,使其民族文化特征在一代又一代自我复制中得以保存。有些项目已成为民族成员喜闻乐见的活动,甚至成为该民族的一种象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现代体育科技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特征及与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不断被揭示出来,传统体育的功能也在不断地被认识、被开发。学者们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地讲,其功能主要表现在:健身功能、娱乐功能、教育功能、表演功能、竞赛功能等方面。这些功能在丰富群众生活、促进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得到很好的体现。

2 在农村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可行性分析

2.1民族传统体育在农村根深叶茂,开展优势明显。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来自于民间、扎根于民间,又服务于民间。在农村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文化传统,因此,开展优势明显。同时,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追求人的“形、神统一”以及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它所具有的独特的价值和功能(主要表现在其鲜明的文化特征上——生产实用性,民族、民俗性,宗教信仰性,健身娱乐性,文体交融性等)也是促进其在农村广泛开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2.2经济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在农村的开展赋予了广阔的空间。

随着农民经济收入不断提高,农民可供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和金钱增多,他们迫切要求改变农村那种“干活、吃饭、看电视、睡觉”的枯燥乏味的生活,对文体活动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有文化的新一代农民大军在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的健康。健康观念的深刻变化,使农民们迫切需要既强身健体、娱乐身心又能提高人涵养的体育运动。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和功能能够很好地满足他们的这一需求。同时农村的这些变化,从物质基础、时间保证、思想重视和活动阵地等方面,为广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农村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提供了可能性。

3 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3.1促进农村人口健康水平的提高。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价值和目标,而身体健康、体质强健则是人全面发展的首要目标。对于社会而言,良好的国民健康状况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党的十六大已经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一起列为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健康的身体,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而体育运动则是增强人的体质、增进健康的最佳途径。我国各族人民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发现并积累了丰富的、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健身方式。因此,在农村广泛开展健康向上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增进农民的健康、增强体质,还可使人们在锻炼的同时,享受到精神的愉悦和美的教育。

3.2丰富农民体育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具有深刻历史内涵和丰富活动内容的文化类型,是一种从逻辑上脱离生产劳动的文化活动,同时,也是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它在劳动教养、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保证了其社会文化价值的实现。它将精神的愉悦与充实作为其主要目标。农民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增进社会和谐、提升文明素质等具有重要作用。农民可利用农闲季节、节假日、民族传统节日开展有益的民族体育活动,如扭秧歌、耍社火、舞龙舞狮、武术等项目,既有利于增强体魄,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密切人际关系,也有利于移风易俗,丰富文化生活,形成良好的农村社会风气。对于净化社会环境,提升社会道德水准,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一些地区,随着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该地区农村的社会治安情况有了很大变化,原来、打架等现象少了,参加文体活动的多了,这说明在农村广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传统农业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社区营造;方略

一、生态农业广阔的发展前景

生态农业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在当时只是个别种植户为适应个别的市场需求而单独经营的生产模式。至21世纪,全球各个国家都意识到了生态农业的发展优势,生态农业在全球多数国家开始受到重视并得到普及。据人民日报报道,截止2014年全球已经有162个国家发展生态农业,在耕地面积上,2020年前后全球生态农业生产面积占农业生产总面积的比例最高将达到35%;在销售额上,全球生态产品年销售额已经达到625亿美元。[1]“生态农业”一词首次在我国使用是在1980年银川召开的全国农业生态经济学术讨论会上。此后,生态农业在我国有了新的定义:生态农业就是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以现代科技和工程管理为基本手段,以生态学及经济学原理为理论基础,在传统农业技术经验建立的集约经营,生态效益的现代农业。[2]研讨会结束不久,我国农业部提出了关于发展生态农业的总体思路。截至2010年,我国已经在300多个县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其中部级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县102个,省级试点示范县200多个,这些示范县遍布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这些数据不仅体现了生态农业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重要途径,也体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生态农业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将从生态农业内部优势和外部支持两个方面论述生态农业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生态农业自身优势强

相对于传统农业,生态农业自身有多重优势:有利于改善和保护环境,能适应多变的地域特征、生产回报效益高和可持续发展优势明显。第一,生态农业是以改善和保护环境为主要目标。传统农业的种植需要大量的农药化肥,化肥的大量使用会改变土壤原来的结构和特征,导致突然板结的情况;另外化肥中的废氮流失到农田之外的河流、湖泊和海水中会导致水藻营养过剩等环境问题,传统农业中的化肥使用问题会给生态系统的平衡带来严重的损害。[4]据估计,每一立方米土壤的形成过程,需要328年。而生态农业是一个主张采用开放、平衡、综合、环保和因地制宜的农业系统。在种植上,生态系统认为不能滥用化肥,种植业中的所有能源都是可以循环利用,能够平衡转化的,重点关注环境和人类生产的平衡、可持续发展。[5]在我国,已经有稻萍鱼共生、茶胶相依、桑基鱼塘等将传统农业转型为生态农业的成功典范。这些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仅解决了粮食生产问题,还进一步缓解了传统农业污染环境的问题,促进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第二,生态农业能够适应多变的地域特征。我国农业种植的地域条件差异明显,加之农业生产者的知识水平普遍不高,所以需要在我国研发多样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一要求,它可以根据地形和相关农业生产条件进行不同生态农业模式建设:城镇近郊可以发展多功能都市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农村可以进行农产品主产区规模化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生产条件较差农业区可以开发综合效益优化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能够根据农业地域、自然地理条件、地域经济发达程度、农业经济技术条件、农业产业组织发达程度等相关条件的差异从本地农业经济资源的现状出发,通过创新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营制度、农业产业组织去发展具有循环、集约和可持续发展优势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6]第三,生态农业的经济回报效益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蒋高明表示:通过11年的研究发现,生态农业亩均经济效益是普通农田的5-10倍,是美国工业化农田的50-100倍,收益的明显提高是传统生态农业无法匹敌的。[7]第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优势明显。相对于传统农业更关注当下利益,没有顾及现在的种植方式给土地等自然资源带来的伤害,给未来农业大战带来阻碍。生态农业就以集约、绿色、环保、循环利用、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等宗旨在未来的农业大战中能突出明显的发展优势。人的传承也包括了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传承,生态农业就能凭借绿色环保等可续持发展的优势将各类资源永久地传承下去。

(二)生态农业外部支持力度大

除了内部优势之外,生态农业也得到了国家和其他学科的大力支持。生态农业就是从系统论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与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以期获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佳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8]生态农业在传统农业中脱颖而出,形成综合性、多样性、高效性、安全性和持续性的生态农业系统,有赖于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生态学、系统论、经济学原理等支持生态农业发展的强大学术力量。另外,因为生态农业相较于传统农业而言有很强的发展优势,所以我国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对发展生态农业提供政策上的支持。这也表明政府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尤其是近年来对农业的环境与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视,对推进我国生态农业的稳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018年我国农业部选取了“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南方“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生态渔业模式等涵盖南北东方和农林牧业全方位大范围的十大生态农业发展作为农业部的重点任务加以推广,这是国家农业部对生态农业发展高度重视并且付诸行动的有力证明。

二、社区营造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可行性研究

生态农业在系统论、生态学等学科支持下拥有广阔发展前景,其中社区营造对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具体和科学的帮助。现在社会的治理规划中,社会系统的最基本、最底层的组成部分就是社区,社区不仅是实现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社会治理的主要载体。因此,社区治理创新就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切入点和关键环节。所以国家在政策层面为社区营造提供支持,社会工作机构也积极普及社区营造。在我国,社区营造是指通过外在的资源引入和主体介入,结合社区内部的社会关系建构和社会资本培育,既形成了社区运作实务的关系联盟,又培植了社区自我造血的持续发展能力,最终能够促成社区整体的发展和社区治理创新局面的形成。社区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社区营造是以社区为载体的发展方式,其关注的是整个社区包括“人、文、地、产、景”等五大方面,因此除了社区营造本身的发展优势之外,本文还将从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地区性特征与社区营造在地性特征吻合以及社区营造与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观念一致两大方面论述社区营造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可适性问题。

(一)社区营造逐渐上升的发展态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治理创新”概念以来,围绕“何谓社会治理创新、如何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讨论和实践持续不断地进行着,而社区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既是民众日常生活的空间载体,也是国家治理与地方自治的实践场所,更好地经营社区,提高社区的自助治理和发展能力成为国家更好完成社会治理的新途径。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社区营造不断得到学者重视和社会工作者的实践,成为社会工作重要的社区工作方法之一。我国不断借鉴发达国家和台湾的社区营造模式,并结合本国国情进行社区营造的实践。在社会上较为成功的社区营造案例就有:2005年江苏旧村改造社区营造经验;2008年浙江聚集发展社区营造经验;2012年安徽古村保护社区营造经验和2016年四川乡村旅游社区营造经验。[9]四川省在2016年社区营造取得巨大成果后又在2017年招标了107个社区营造项目,从数量上我们就可以看出社区营造给成都市带来的效益使得成都市能坚持并且加大对社区营造的投入。社区营造在我国从零开始,到成为社区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工作手法,为具有特色的社区进行社区营造,使得社区可持续发展,最后受到国家的重视去配合社会治理创新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献出力量。这一步步的发展都见证了社区营造的发展潜力和前景,在未来的社会快速发展,社区迅速整合形成的情况下,社区营造的发展趋势将会进一步呈持续上升的发展态势。

(二)生态农业建设的集约特征与社区营造

在地性特征吻合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集约程度高,即资本集约、劳动集约、技术集约三个方面。所谓资本集约就是指产业像集中化经营,产业经营所得资金用于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生态农业的劳动集约主要是对生态农业劳动的集中讨论,即是通过对劳动力的培养,提高他们对于生态农业经营的技术;技术集约主要是指集中精力研发生态农业高效模式,通过技术提高转而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10]生态农业的这一特征与社区营造的在地性特征吻合,社区营造中的一大主旨就是限制地域进行集约化营造。在社区营造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会对社区范围内的所有资源和资本进行清点,明确社区的优劣势。在这一过程中就能够把生态农业建设需要的资本集约进行营造,集中社区的资本向农业生产倾斜,促进农业生产。另外,社区营造前期也会进行社区走访和社区访谈,主要是了解社区内居民的情况。在这个阶段,社会工作者登记有技术的社区居民,为生态农业建设提供技术集约要求的支持;生态农业所需要的劳动集约也是社区营造中期的重点,在社区营造关键的中期阶段,社会工作者需要集合社区内全体人员的力量推进社区营造。同时,社会工作者会针对营造需要技术技巧进行集约培训,提高社区内居民的技术技巧以便社会工作者日后撤出社区时,社区能够正常维持营造中的良好状态。这一点与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劳动集约要求相吻合。

(三)社区营造与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观念一致

社区营造和生态农业建设发展的观念无论在行动上还是主旨上都是一致的。在行动上,系统论视角下的生态农业建设是需要兼顾不同系统间的运转情况,即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技术系统。在社区营造中,这三个系统刚好与“景”“产”和“人”相对应。生态系统对应的是“景”,即是独特生态景观和社区生活环境营造;经济系统与“产”相对应,即是生态农业的产业经营造,实现系统性经济创收;技术系统则与“人”相对应,即是增强居民发展生态农业意识,提高居民生态农业建设技术。生态农业通过社区营造能够更好地进行全面、系统性的发展;在主旨上,生态农业的主旨是绿色、环保、循环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为了能够促进人类和环境的友好相处而形成生态友好型农业,这一点与社区营造的观点是相吻合的,社区营造同样主张可持续发展这一观念。究其根本,社区营造就是一个认识社区、改造社区、稳定社区和发展社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又分为不同的阶段:前期调研了解社区基本情况、中期进行有针对性的社区营造和后期巩固社区营造成果。其重点是要稳固社区营造成果,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社区营造。一个社区营造的全过程都是基于该社区可以接受为标准进行营造。社区工作者会在“人”“文”“地”“产”“景”这五个方向进行社区营造,提升社区在这五个方面有活力和吸引力,维持社区的长久发展。在可持续发展这一个观点上,社区营造和生态农业不谋而合。

三、社区营造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方略

社区营造本身的迅速发展是社区营造能实现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首要基础;生态农业建设的集约特征与社区营造在地性特征相吻合是社区营造能实现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点睛之笔;社区营造和生态农业建设的高契合度是社区营造可以实现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关键因素。上文论述了社区营造可以助力生态农业发展的三大原因,下文主要是通过社区营造的营造前期、营造中期、营造后期和营造结束的四大阶段融合“人”“文”“地”“产”“景”的五大营造重点结合生态农业建设进行社区营造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方略探析,为更好地结合社区营造来促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营造前期把重心放在生态农业发展中“人”的身上;在营造中期则把生态农业中的“产”放在关键位置;在营造后期明确“地”区协调发展的核心地位;在营造结束期重点关注“文”和“景”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的可持续作用。由此最大限度发挥社区营造的作用来助力生态农业的发展。

(一)营造前期:协调人的发展意识是重心

我国生态农业主要是在农村社区进行,但一直以来,农村社区居民被认为是环境意识相对薄弱的群体。[11]在生态农业兴起前,农村社区居民为了提高产量和“美容”农产品都会进行大量的化肥耕种,没有经过处理的化肥和过度使用化肥都会伤害土壤的循环再利用、打破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和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此,要对生态农业进行推广使用,营造居民的人与环境的协调意识十分重要,也是社区营造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重心。社会工作者在承接政府的购买服务后,第一步就是进行社区内的基本情况调研,通过接触社区的领袖人物和社区内的居民掌握一手资料,因为社会工作是承接政府项目而进驻社区进行工作的,所以社会工作者比起一般的生态农业建设的专家更加容易被居民接受;并且在社会工作者走访社区中,社会工作者可以利用了解社区基本情况为载体,对居民进行相关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知识,潜移默化居民的协调发展意识,加强对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居民环境行动技能、创造生态文明型社区环境、营造环境友好的社区氛围、促进居民对环境友好行为的采纳;[12]最后社会工作者在社区营造前期会通过相关的小活动拉近与居民的距离,同时通过小活动间接了解社区的相关情况,因此,社会工作者也可以利用营造前的小活动引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概念,明确生态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发展优势。通过营造前社会工作者的走访社区和领袖人物、接触居民了解社区一手资料和通过营造小游戏这三步帮助居民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意识和了解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促使居民接受和践行生态农业。

(二)营造中期:建设产业品牌优势是关键

经历了社区营造初期的意识传播,居民对发展生态农业已经接受,下一步就是进行社区营造了。由于社区营造的营造点不能面面俱到,要以特色营造点为主其他营造点为辅来进行具有特色的社区营造,因此社区营造会根据前期的调查情况,选出该社区在“人、文、地、产、景”这五个方面最突出的一个方面作为主要的营造点进行社区营造。生态农业的发展涉及方方面面:科技问题、资金来源问题、规模化问题、市场竞争问题和产业品牌优势问题等等,其中的每一个问题都是生态农业发展中的一环,但是社区营造要做到的是精准。因此在社区营造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中应该关注其中最关键的问题——生态农业发展中的产业品牌优势问题。营造生态农业发展的产业品牌优势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壮大我们的农业势力和增强我国农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能更好营造适合当地发展的生态农业,提高居民的生产积极性,配合国家生态农业的发展。例如山东按照“唱响昌乐特色农业,打响昌乐西瓜品牌”的指导思想建设的“昌乐西瓜”品牌,体现了建设和推广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的重要精神。[13]巩固生态农业产业品牌优势这是社区营造在介入生态农业建设的关键一环,有了产业品牌优势才能使生态农业的发展有亮点,为生态农业提供长远发展的动力。

(三)营造后期:整合地区农业资源是核心

生态农业的主要大前提是改善传统农业生态系统,其能够依靠系统论、生态学、经济学等学科进行系统研发经营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由此可见,生态农业更加关注将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综合开发经营的生态农业体系。同时,除了生产之外,生态农业系统还牵涉对生态农业产品进行加工、营销和品牌建设等一条龙生产经营线。[14]所以,在社区营造后期,社区营造社会工作者可以充分运用生态农业发展的大前提,对社区内的全部农业资源进行整合,保证生态农业发展的最大效益,提高居民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获得,充分利用农业资源,进一步提升人与自然的协调相处。可以借鉴学习的有:稻萍鱼共生的发展典范;茶胶相依的成功模式;桑基鱼塘的和谐生态系统;[15]同时社会工作者也可以营造复合型生态农业模式。例如可以在适宜牧业的地方,放弃粮食种植,进行人工种树、种草,发展棚舍畜牧产业,将畜牧业与抗风、抗荒漠化的生态防护林业建设相结合。[16]社区营造社会工作者应时刻遵循生态农业是一个开放的、平衡的、综合的和因地制宜的农业系统的原则。基于此,他们才能够在社区营造中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链接整合资源的作用,将其与综合农业资源技巧相结合从而促进生态农业建设的平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