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体育的特点

传统体育的特点

传统体育的特点

传统体育的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万州区土家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状;特点

一、万州区土家族传统体育的现状

(一)万州区土家族乡概况

万州区土家族乡目前有恒合土家族乡和地宝土家族乡,万州区土家族是一个勤劳、勇敢、质朴的民族,长期生活在贫穷落后的大山里。恒合土家族乡位于万州区东部,于2001年4月18日正式成立,是重庆地区第一个土家族乡;地宝土家族乡位于万州区东南边缘,于2008年11月11日正式挂牌成立,是重庆地区第九个少数民族乡,也是重庆地区最小最年轻的少数民族乡。[1]由于地处偏远山区,自然环境恶劣,土家族人民长期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抗争,孕育了土家族各项传统体育活动,如打飞棒、武术、高脚马等活动。

(二)万州区土家族传统体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万州区土家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万州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是万州区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经过长期的沉淀和发展,万州区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表现出其独有的特点及特殊的功能,展示出万州区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如今,万州区土家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大致可分为:

(1)集会式发展及传承。在万州区土家族乡,人们每逢过年过节都要进行歌舞表演,当然,最具有土家族民族特色的当属摆手舞和打连响了。

(2)民众式发展与传承。民众性传承是一种及其有效的传承文化的形式,人们在平时的娱乐活动中即可教授,在万州区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中,踢毽子和摆手舞便是。

2.发展万州区土家族传统体育存在的问题。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即现代史的开始,而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也随之迈向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国家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纳入到《全民健身计划》中,从政策上肯定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计划中的重要作用。但由于恒合土家族乡和地宝土家族乡都处于万州区比较偏远的山区,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教育水平滞后,政策落实不到位,再加上两个土家族乡都是比较年轻的少数民族乡,当地人民对该区的传统文化还不够了解,这些制约因素都加重了发展万州区土家族传统体育的难度。即便如此,万州区土家族人民仍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跟随党的政策,努力发展该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二、万州区土家族传统体育的特点

(一)地域性

特定的地域是万州区土家族人民长期生存的空间条件。万州区土家族居民居住的地区四面环山、河流环绕、地势险要。正是在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下,练就了万州区土家族人必要的生存技能,形成的万州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活动多与山水相依且独具特色,也反映了他们的民风民俗。

(二)鲜明的民族性

万州区土家族人民的勤劳、质朴、勇敢、聪慧不仅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中,更是表现在传统的体育活动上。如摆手舞中包括“马前舞”、“农事舞”、“打猎舞”、“生活舞”;土家族人为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用木棍驱逐鸟兽而发展传统体育项目――打飞棒;在下雨下雪天,为不打湿裤脚、不冻着脚而做成的木杈高脚或竹桶高脚踩着走,后发展成为土家族传统的体育活动――踩高脚马。这些传统体育活动与万州区土家族传统历史文化密切相连,充分体现了万州区土家族的民族特色与民族个性,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

(三)自然淳朴性

第一,万州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来源于自然。万州区土家族传统体育大多与他们生存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特殊的自然环境中,要求人们与自然力量作斗争,而万州区土家族的很多传统体育活动都是原汁原味的民族“原生态”体育,是人们生产生活动作的模仿再现,没有任何的包装。如摆手舞中的“农事舞”,包括挖土、撒种、插秧、织布、纺棉花、种苞谷等动作,“打猎舞”包括打猴子、犀牛望月、跳蛤蟆等动作,打飞棒、踩高脚马等都是土家人在特有的自然生存环境下而发展成为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的。

第二,万州区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器具与场地都来自于自然。其所需的器材都来自于身边的自然资源,如木、藤、竹等;在场地方面,不需要钢筋水泥,也不需要铝合金和玻璃,只需要借助田间地头、野外空地等即可进行。

(四)健身性与娱乐性

万州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活动虽然在最初是因为获得生存技能、维护自身的民族利益发展而来的,但经过长时间的演变与积淀,这些体育活动也不仅仅是在特定的节日中来进行,而是在平时都可进行,成为万州区土家族人健身娱乐的一种活动,也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深受万州区土家人的喜爱。由此可看出,万州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活动带有明显的健身性与娱乐性。

在万州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活动中,大多运动方式随意,强度适中,形式多样,男女老少皆宜,经常参加这些活动可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效果更加明显;再者,万州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活动既有单人的又有多人的,既有徒手的又有依靠器材的,人们若参与其中,可以完全放松自己的心情,尽情享受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带来的快乐,在运动过程中,似乎一切的烦恼与疲惫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愉悦的心情与欢乐的笑声。

(五)群众性

万州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活动自然淳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大多体育运动方式简单、老少皆宜、健身和娱乐性强。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万州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功效被越来越多的土家人所意识、接受与参与,以此奠定了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如摆手舞、打连响,参与者众多,也成为万州区土家人很热爱的一种民族体育运动。

(六)传承性

传承性是万州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活动在历史的长河中得以生存发展、经久不衰的重要保障。它不仅传承了万州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形式、技能,也传承了万州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活动的起源、神话传说,而且还传承了万州区土家族传统体育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情趣、民族习俗和民族价值观念等。[2](P.28)

在端午节,万州区土家族人们会举行赛龙舟的比赛来纪念楚国诗人屈原;打连响是为了纪念一对恋人追求幸福的感人故事;板凳龙的传说是关于三个年轻人在急中生智中而创造的一种舞蹈,后演变成为土家族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摆手舞中的“马前舞”表现了土家人的英勇善战与爱国情操。这些民间的习俗、民间的故事传说、民族精神都是与民族传统体育一起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这不仅丰富了万州区土家族的传统文化,也让万州区土家族人更深一步的认识到传统体育的重要性。

(七)祭祀性与宗教性

在万州区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中,祭祀性和宗教性也是其较为显著的特征。如打连响就是对连湘和阿可必这对痴心恋人的纪念,人们学着他们拍打身体上的各部位而发展成的一种又唱又跳的祭祀舞蹈;再如摆手舞活动“由梯玛(土老师)主持,具有浓厚的巫祭色彩,目的是祭祀祖先,祈求丰年。”[3] (P.180)摆手舞中的“大摆舞”就是对八部大王的崇敬,以此来敬畏他们的结果,毛古斯是土家族人对虎图腾崇拜的产物。这些都充分展示了万州区去土家族人的民族个性及生活情趣,也反映了他们的生活习惯及风俗,具有强烈的祭祀性与宗教性。

(八)局限性

由于万州区土家族乡处于万州区较偏远的山区,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教育水平低下,要发展传统的民族体育还存在较大的困难;人们的文化水平有限、思想观念落后,对于土家族传统的一些文化还不能完全理解,再加上恒合土家族乡和地宝土家族乡成立的时间还不长,对于土家族的传统文化了解不够,甚至有的根本是处于真空状态,完全不知道;以及万州区政府与相关部门对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视和扶持不够。这些限制因素又阻碍了万州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发展与传承,使其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万州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是万州区土家族传统文化的象征与载体,内容丰富,有万州区土家族最典型的歌舞祭祀表演――摆手舞,也有打连响、踢毽子、打飞棒、板凳龙、踩高脚马、毛古斯等多种传统体育项目,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这些传统体育项目逐步成为万州区土家族人们在平时进行身体锻炼、放松心情的一种业余活动,具有较强的健身娱乐性质,深受万州区土家族人的喜爱。

万州区土家族乡作为一个年轻的少数民族乡,又长期处在万州区边远贫穷的山区,经济不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低下,教育滞后,在发展和传承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万州区土家族乡政府积极引导该区土家族民众学习土家族传统文化,尤其是万州区土家族传统体育作为万州区土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不可怠慢。

积极发展万州区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有利于人们锻炼身体、放松心情、丰富业余生活;也有利于培养人们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与民族团结;还有利于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弘扬民族文化。笔者相信,在万州区土家族人民的一起努力下,会有更多的人注意到万州区土家族传统体育以及传统文化,而万州区土家族传统体育也一定会朝着更新、更快的方向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笔者于2011年5月份进行的实地调查[Z].

传统体育的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四川;少数民族;体育旅游:对策

一、四川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发展对策

(一)加大政府投入、加强理论研究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已经成为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活动的热点之一,应受到了少数民族地区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主导体育旅游发展战略,强化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管理部门的职能,加强体育与旅游部门的合作,科学制定体育旅游发展规划,强化规范实施监控,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制订相应的优惠政策,规范市场,加强体育旅游行业管理和人才管理,提供优质的行政管理与科技信息服务。同时加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理论研究,积极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大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研究,改变目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论研究上存在的不均衡状态,并将研究重点转移到市场开发、场地器材、体育文化内涵等方面来,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的理论体系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我国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研究还是空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开发还没有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在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下进行整体的发展战略研究,加大挖掘、整理、推广四川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为四川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发展指明方向。

(二)增加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

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发展,而且需要大批复合型人才.管理和经营人才是关键,我国体育旅游人才数量有限,且大部分分布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目前仅有几所高校培养体育旅游的专门人才,人才的缺乏导致整个服务体系中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制约着体育旅游的健康发展。1998年教育部将民族传统体育列为一个专业,它需要依据市场需求来制定培养目标,通过体育院系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建立高素质的体育旅游从业人员队伍,是保障体育旅游业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目前四川省民族地区体育旅游人才短缺、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状况,充分利用民族地区高等院校的人才培训基地与培训网络。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中明确指出“重视培养少数民族体育教师、社会体育指导员和高水平体育人才,建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培训基地”。

(三)扩大宣传影响、树立品牌效应

在四川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因为它还处在粗放性开发阶段,极少为外界所认识和了解,所以,除了提高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的质量外,更要加大四川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力度。人们对四川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了解很少,因此宣传尤为重要。应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手段,尤其是公共媒介和电脑网络的手段,加大对四川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宣传。树立四川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形象,使之形成知名度较高的旅游品牌,从而带动四川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蓬勃发展。

(四)深入市场调查形成产业化发展

四川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业的开发明显滞后,没有形成区域规模,旅游活动与其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相比,开发利用的程度还很低,甚至有很多还处于待开发状态。通过市场调查,把准市场的脉络,用具有本地、本民族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来引导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市场的消费。景区的设置和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选择上,应该立足于吸引国内市场的游客,了解他们的经济状况和对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个人偏好,选择适合大众的少数民族体育旅游项目,并制订和开发经济时尚的旅游路线,吸引更多的游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应在充分研究本地区、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借鉴发达国家和我国部分地区的成功模式,构建四川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按照市场规律,合理配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深厚文化底蕴和观赏审美价值,加强区域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系统的整体发展,逐步形成多层次、多元化、多功能的开放式发展格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属于体育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样具有体育产业的所有属性,因此在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开发上应该遵循体育产业开发的一般规律。

(五)挖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特点特色经营

注重立足自身的特色资源优势,开发符合自身特点的特色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从而形成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的区域优势。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形式奇特、内容丰富、参与性强的特点,为体育旅游的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首先要体现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要立足地方,创造独特的体育旅游项目。对旅游线路、活动、景点的设计,要因地制宜,不能离开自身的人文优势和自然优势,要利用本地区独特的条件创造性地开发体育旅游特色产品,如登山、越野、漂流、探险、射箭等,不断丰富完善传统体育项目的价值。要将那些大众喜闻乐见的,既富有民族特色,又兼具体闲娱乐,既具观赏性又具参与性等特点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集中力量进行整理、研究、开发和包装。用“特色”和“精品”来构筑四川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发展框架,少数民族体育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一整套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

(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四川少数民族山区,交通闭塞、信息不灵通,加上经济落后,严重的制约了武陵山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对和旅游相关的设备、交通工具及宾馆饭店、商店、运动娱乐设施等进行完善,地方政府加大对旅游景点的投入,特别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各旅游景点将传统体育旅游带来收入用于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当地生态环境的修复,为旅游者提供更舒服的旅游环境,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七)办好少数民族节庆体育

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在节会期间少数民族歌舞和民族传统体育是两项重要的庆祝活动内容,节日聚会时常载歌载舞,娱乐性很强,音乐、舞蹈、杂技和体育竞技相交融,与各民族文化、风土人情、服饰、工艺特产等交相辉映。节会活动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日渐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就节会类项目的时间上来看,基本上每个月都有一个或数个民族在过自己的节庆,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项目开发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定的优势,将一年划分为若干个时间范围,每一个时间范围选取一个四川少数民族的主要节会作为主题,进行全面宣传和包装,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作者单位:泸州医学院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闫学荣,梁建平.重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市场开发透视.[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

[2]栾丽霞,郭娟.湖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市场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3

传统体育的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 传统体育 功能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166-01

我国的少数民族众多,文化多样性繁盛,作为民族体育的一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发生发展和演进的历史过程中,伴随着历史和文化的变迁,在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和部族繁衍中,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拥有其一定的地位和功能。在西方体育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和功能,推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关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界定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各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历史进程中积累保存下来的,反映各民族意识和多方面活动的文化财富,是民族传统体育的一部分[1]。1986年9月在新疆举行的首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学学术研讨会上,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定义提出了四种观点。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在古代体育的基础上延续下来的,是指近代体育以前我国各民族就已经有的体育活动。这样的体育活动往往具有非常强的民族特点,有着本民族文化的烙印,具有非常强的代表性,往往能够体现出少数民族强烈的民族愿望。

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性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是指它与近、现代体育的对比而显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特性。这些特性是在它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社会生产方式、历史条件、文化水平以及宗教、民俗等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1]。

2.1传统性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自产生以来,始终与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信仰相联系,世代相传,具有明显的传统性。

2.2 地域性

由于过去我国少数民族多居高山、谷地,生产水平不高,交通不便,信息量少,文化氛围狭窄,受经济自给性、地方封闭的影响,孕育出来的体育文化,必然带有很强的地域性。此外,由于少数民族分布地域广,各民族的政治、思想、经济、文化、习俗差别大,因而形成了内容丰富、风格不一,形式多样,各具本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即使同一运动项目,所包含的内涵、技艺等均有较大的差异。[1]

2.3 民族性

民族性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核心特性。各个少数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宗教、语言、经济、地理、心理、道德等观念的差异,形成了本民族具有鲜明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表现出本民族最鲜明的特色和相对独立的发展脉络与文化特质。

2.4 多样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地域经纬度跨度大,各民族地区的人们生产、生活方式迥异,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起源和组织活动形式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2.5 习俗性

传统体育与风俗习惯紧密结合,互相渗透,形成了传统体育的民俗性特点。如苗族的跳鼓在“跳年会”、“四月八”、“六月六” 、“起秋”等节庆期间广泛进行,民俗促进了传统体育的深化和发展,传统体育丰富了民俗的内容,使传统体育的民俗性体现得更充分。

2.6 娱乐性

娱乐游戏功能是传统体育项目得以传承的基础,也是其能够发展的优势所在。这些活动大都安排在业余时间进行,欢庆丰收、欢度佳节、祝贺新婚、闲暇消遣,将体育寓于娱乐之中,扩大欢快的氛围。

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

3.1 民族文化传承功能

民族体育是民族民俗文化之一,反映了民族性格与民族的崇尚喜好,广泛的群众性使其得以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彰显往往通过传统体育来实现。少数民族由于经济水平的限制, 大众文化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因此,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成为该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传承方式。通过各种类型的传统体育活动, 将传统体育中所隐含的该民族制度习俗与心理价值趋向等进行有效的传承,从而达到民族文化传承的目的[2]。

3.2 教育功能

《中国古代教育史》记载:“氏族公社成员们除了在生产实践中受教育之外,又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中受教育,他们利用游戏、竞技、舞蹈唱歌等进行教育。”有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本身就产生于生产、生活,并在体育活动中对下一代进行生产、生活技能的传授和教育。

3.3 竞技功能

体育的本质之一就是竞争性,这是人的天性,也是体育最有魅力的特点,没有竞争的体育是不存在的。纵观我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项目繁多,运动形式千姿百态,每个项目都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

3.4 娱乐健身功能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以身体活动的方式进行,在愉悦身心的运动中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促进人的体能的发展和体质增强,也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所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更是维系民族生存的保证之一。

4.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与不足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人文资源,同时也是现代体育的源头之一。经过广大体育工作者和各民族运动员教练员的共同努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向着科学化、规范化和大众化方向发展,已成为社会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做出了特殊贡献。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与发展难言成功。

改革开放以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受到空前重视,继而带动了其保护和挖掘整理工作,具体的工作措施主要有:一、积极挖掘、整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不仅使一些被中断多年的项目得到恢复,而且还使一些濒于失传的项目重现体坛。二、对一些不够规范或者不够科学的项目进行改革,增强科学性,提高运动技术,制定竞赛规则,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项目逐届增加,促进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三、是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开展逐步走向制度化、社会化[3]。

5.结语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所具有的一系列特性和功能,使得它的发展对增强民族体质振兴民族体育事业加强民族团结弘扬民族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一些民族传统体育专家与学者为此进行了许多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要注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殊性,既不能忽视其主要功能,也不要刻意的夸大其能力,要学会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努力拓宽其发展的渠道。

参考文献:

[1]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程[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汪凌,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特征、功能与发展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10),48-49.

[3]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

传统体育的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学校教学;学校体育;隐性冲突;脱节;对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2-0163-02

民族传统体育学是教育部1997年大规模调整我国学科和专业之际所正式确立的归属于一级学科“体育学”之下的四个二级学科之一[1]。体现了国家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学的重视。国家教育部的这一举措给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一个民族长期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是民族智慧、精神和性格的具体体现。即挖掘、整理以及传承、保护与发展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广泛深入地开展,就不能忽略学校教学这一特殊的载体。

一、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教学的关系

学校教学是以全体学生为实施教育对象,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学校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具有教育的普遍规律。一方面,体育往往借助教育的一般理论和方法,形成了具有一般教育理论和方法特点的体育教育理论与方法;另一方面,体育又以其自身的特点充实教育理论与方法,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在学校教学中担负着同样的职责,是互相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在重视学生的健康教育的同时还要增强他们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精髓的理念。

1.学校教学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要求

学校教学是教师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学校体育的基本功能是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全体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并培养成为群众体育骨干,根据党的“十一”大、“十二”大精神,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推动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要进行一能多专的培养,不但要学好传统的学校体育知识、技能,而且还要进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专业技能、技术学习,使之成为国家民族体育的专业人才和社会体育指导人才。学校体育教育既要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终身健身教育,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广泛深入地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的民族体育教育,使学生成为国家社会的专业人才。

2.民族传统体育是学校教学的战略重点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演变形成的传统体育运动形式,是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坚实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关心支持下,我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到蓬勃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民族传统体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1998年教育部在对全国高等学校专业进行调整时,在体育院校原有武术专业的基础上,重新设置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为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奠定了专业基础。从此以后,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发展起来,并一度成为体育研究的热点,从地方到全国性的民族体育运动会此起彼伏,已经逐渐形成了较正规的竞赛制度。使得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民族地区的民族学校,在体育教学中把民族体育作为学校教学的重点来抓,不但体育课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而且课余训练组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队进行长期训练,并成为学校的一张牌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二、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教学尚存隐性冲突与脱节问题

国家非常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优势是很多项目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并具有民族性、群众性、广泛性、娱乐健身和游戏性的特点,决定了它将成为推进学校教学特别是体育教学的一门课程,与学校体育协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但是,从学校教学的实践来看,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学由于受旧体制、旧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学校教学计划中没有把民族体育列入体育教学中来,没有系统地传承和发展民族体育文化,还缺乏对民族体育文化的系统教育,应该通过各种教育活动来加深民族文化的印象,使之得到传承与延续,让学生在喜欢民族体育的同时,来提升它的价值意义,在获取快乐的同时,得到身心健康,但是实践中要想把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教学中来还存在着很多薄弱环节。

1.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目标任务冲突

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包括民族活动和传统活动中具有体育特点的项目,主要还是以区域性、民族性、健身性、实用性、趣味性和游戏性作为其特点。内容比较多,健身方法的选择因为条件、兴趣的不同而异,并无严格的划定。而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是以运动技术、技能为主,但是内容上比较单一、枯燥、缺乏弹性。

民族传统体育的目标任务是传承和保护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民族传统体育的形式使广大民众在身体活动中,体验到一定程度的亲切感、归属感和欣慰感,带动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丰富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活。而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任务是:增进学生健康,增强体质,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志品质。

2.组织形式与实施途径冲突

民族传统体育属于民间民俗体育,没有严格的组织约束,也没有固定的教师指导、时间安排、场地保证,也无固定的锻炼模式,以随意性、游戏性、娱乐性为其特点。而学校体育在教学、训练和竞赛等均有严格的组织纪律。

民族传统体育主要是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表演性、娱乐性为实施途径,或者是本民族的节日祭祀庆典活动进行传承活动。而学校体育教学的实施途径主要是体育教学、课外锻炼、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当前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教学中的实施主要通过课外体育锻炼进行,很多学校教学都没有民族传统课程。

3.体育课程教学中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针对性与覆盖面不够

体育教学基本以老师教授体育技能为主,教学方式相对单一,多媒体教学、音像教学、情景教学等方式尚未普遍采用,使得教学效果不理想,大部分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学体育技能”或“锻炼身体”,却很少有人会想到教学过程中有民族精神教育的蕴意,学校体育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大有可为,关键在于教师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充分挖掘体育教学中的民族精神内涵。而目前的体育课程不断在迎合社会上的新兴项目进行开课,而忽略了民族传统项目的设置。因此,在体育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内容上还大有潜力可挖。

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体育实现对接

学校教学中的体育教学具备场地器材集中、人才集中以及健身锻炼技术、方法科学化的优势,若把民族体育运动中的很多项目的娱乐和游戏性参与到学校教学中来弥补学校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就能达到双赢的目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体育教学实现对接的有效途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更新教学理念

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应进行改变或进行适当的调整,开设一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或将一些竞技类较强项目的难度、强度及规则进行适当调整,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还可以让学生多参加校外民间体育活动实践,从中体会到民间体育的娱乐性、健身性、群众性、广泛性和游戏性的特点,从直观上了解民族传统体育。

2.培养专业人才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缺乏是制约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普遍开展的主要因素,绝大多数的民族体育专业教师都是学校体育教师兼任,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因此水平较低。需要经过与专业指导人员交流,最好经过专人培训,提高专业指导水平,使民族传统体育从民间走向校园,并成为教师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并为学校的体育教学服务。

3.增加场地设施

体育场地设施跟不上制约学校体育整体水平的发展,特别是农村基层学校、社区等严重匮乏。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来弥补农村中小学校以及社区健身运动场地设施严重不足的情况,可缓解场地设施的匮乏,促进学校教学的开展。

四、结语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的有机结合是一个“双赢”的策略。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体育中来能较好地解决民间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的问题,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缓解民族体育与学校教学的冲突,还可以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适应社会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加深其对民族体育锻炼方法科学性的认识。以实现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教学的有机结合,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1-12.

[2]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教育学考试大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宣传司.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竞赛和表演规则及裁判法[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

传统体育的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云南 传统体育 现代体育 文化 互动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094-01

一、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

(一)历史悠久

很多体育传统文化都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具有浓厚的历史气息。如藏族的摔跤,在唐代就已经十分盛行;壮族的赛龙舟活动,几千年前的绘画中就有很多清晰的赛龙舟渡船的场景图,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当时赛龙舟那种热烈、激情的生活画面,千年传承至今,赛龙舟已经成为了壮族传统的体育项目。

(二)鲜明的民族特色

少数民族都有特定的生活区域,这就造成了他们不同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社会历史、等。每一项传统体育项目都有各自的浓厚民族特色。当然,体育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在各族文化交流中,互相交融,会出现多个民族都热爱同一种体育项目的情况,这就体现出民族特色的广泛性。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在体育项目中也始终保持自己特有的民族形式。

(三)强烈的地域特色和节日特征

云南的地形以高山为主,因此云南的少数民族大都生活在高林之中,交通比较不便。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又使得其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如蒙古族的摔跤运动,由于蒙古族人以放牧为生,因此更擅骑马、狩猎,身姿矫健。而赛马和摔跤都需要参与者具有强壮的体魄。因此可以说,民族体育项目受地域的影响比较大。少数民族的许多体育活动基本都是在节日中进行,主要为了庆祝节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情绪,以及表达对彼此的祝福,寄托美好的心愿。如为人熟知的泼水节和火把节。

二、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区别

现代体育有着浓厚的规则性和竞技性,竞技体育已经成为了世界体育文化的主流,随着其不断发展,竞技体育成为了各个国家相互交流文化的一种重要的形式。与现代体育项目相比,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就是以“柔”和“雅”为美,他们往往借用体育项目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如在比较高兴的日子中,往往迈着矫健的步伐和舞动着柔软的身体,将内心中的喜悦表达得酣畅淋漓。云南少数民族体育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具民族特色,是经过上千年沉淀下来的产物,也是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

三、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融合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不止是单纯的体育活动,它身上肩负的是传承文化的重大使命。自娱自乐、沟通感情、丰富人们的生活,是云南少数民族体育活动的主要特点,如拉祜族的葫芦节、傣族的泼水节、哈尼族的秋千,都带有一定的自娱自乐和表达欢乐喜庆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云南一些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也已经从单一化走向了多元化,技艺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一些少数民族体育活动融合了竞技模式,从过去的娱乐方式转变成竞技体育,并在传统节日中固定了下来。如白族“三月街”期间的赛马,“耍海会”期间的三龙舟等,都是由云南民族娱乐方式不断演变而来的体育项目,这些云南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为现代体育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其实不论是云南的民族传统体育还是娱乐体育,都得到了各个民族足够的重视。由于历史的发展,这些体育娱乐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的是为了纪念先祖,有的是为了庆祝丰收,有的是为了表达感情,有的甚至带有一些迷信色彩。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这些单纯的体育娱乐项目也不断地在向较高层次的竞技体育项目发展,不断地融入一些现代的文化气息,成为了现代各个民族强身健体、陶冶情操、振奋精神的娱乐项目。

四、结语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有着浓厚的文化特点,强烈的民族气息,为了发展现代体育文化,可以将其特有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底蕴融入进去。一方面一定要挖掘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另一方面,要合理搭建现代体育文化的平台,可以将竞技体育与少数民族体育结合起来,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基础。要科学合理地将二者结合起来,真正地达到互动,这是当代体育文化得以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