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自然环境分析

自然环境分析

自然环境分析

自然环境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两当号子;自然环境;音乐特点

“两当号子”经过几百年的风雨,在碰撞中充实发展,与陇南地域特色相融合,形成多样性的浓郁文化。这种形式依山傍水而产生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日出而作,成为日常劳动中重要娱乐形式;在音乐上具有天然性与交融性、传递性与娱乐性、唱腔的多样性等特点,在传承中生生不息。本文基于对“两当号子”产生的自然环境及音乐特点的主题论述,旨在引起人们的重视,对这种文化进行保护、继承传播。

一、“两当号子”产生的自然环境

想要了解“两当号子”产生背景的自然因素,需要首先对所在地的自然情况有所了解。“两当号子”是甘肃省两当县的一种文化形式,也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号子,取地名因而叫做“两当号子”。地理位置位于南北方交界处的秦岭,这里海拔高,高山密布,地势陡峭,人们在劳动中受到地形的限制,劳动效率较低,消耗体力,生活在这个地区的人们每天为劳动生计在高山中长途跋涉,常常汗流浃背,疲惫不堪,这常令人们感到劳累、痛苦压抑。在这样的劳作环境中情绪是悲痛的,人们为减轻劳动压力,缓解痛苦压抑的心情,在长期劳动中创造了地方性的号子,而且该地山区密闭性较好,环境空旷,在喊号子的时候能够远距离的传播,方便了人们在劳动中取得联系,不会出现掉队现象。从另一个自然环境因素来讲,不得不简单提及历史原因,清朝乾隆帝末年反清人们为躲避清军追杀,有一部分起义军逃到今天的甘肃陇南一带,在这里隐姓埋名,扎根生息,逐渐习惯当地的气候、风土习俗,在长期发展中人们在大山深处日夜劳作,与当地自然环境充分融合,聆听鸟鸣,山涧溪流潺潺流淌,这些当年逃亡的人们在这里繁衍劳动,与原来逃亡前自身地区的号子加以创新,加入新元素,形成与该地自然环境融合新的号子形式。从这里看出“两当号子”的产生很大程度上与当地地势高而陡峭,群山围绕的自然环境有关,这种地方性的号子更多是赶走寂寞与抒感的一种娱乐方式。

二、“两当号子”产生的音乐特点

(一)天然性与交融性

甘肃是一个多民族集聚的省份,这里有回族与藏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勤劳热情,在劳动中创造了大量音乐艺术。这些音乐艺术取材于本民族原有素材,是原生态的艺术,不需要精雕细琢,进行花哨的加工处理。“两当号子”音乐特点既保留了南方先民原有的湖广一带的唱腔,又加入了粗犷豪放的特点,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特点在这种艺术形式中得到了很好的融合。“两当号子”和很多其它号子一样有模仿鸟鸣等动物叫声,虫鸣蛙叫这是每天劳动人民习以为常,最常听见的声音,这些声音是天然的,是纯净的,并不夹杂喧嚣的元素;历史原因湖北等地区人民躲避战乱逃亡此地,在这里定居下来,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劳动号子与当地号子加以融合,形成较为丰富的音乐多样的号子。

(二)传递性与娱乐性

“两当号子”的产生更大程度上是方便劳动人民之间的联系,在劳动中或在休憩时缓解疲劳与进行娱乐,所以从音乐上来说具有粗犷的一面。当山下号子一响,山上人们紧接着唱起来,山上人换气时,起唱与山顶上的人们接过来连续传唱,在音调上是同步的,交替进行,接气中有重合部分,五度与八度的音调重合,上扬音与下滑音重合,给人感觉声音是同步的,在和声上是美妙的,产生独唱与合唱的多重效果。在这样的号子传唱环境中人们互相附和,传递着劳动情况信息,在附和中人们可以起舞,面带喜悦的笑容,步伐同步,共同取乐,达到娱乐放松的目的。

(三)唱腔的多样性

一般来说号子是没有歌词的,即使是有歌词,只是少数几句方言,“两当号子”更多夹杂甘南人民与回族等少数民族的方言。从唱腔上看分为花号子与排号子,花号子没有歌词,至少由两个人共同发音,产生合唱效果,整个过程一次性完成,对演唱者的配合要求一致同步,不能出现间断,这会影响演唱的整体性,达不到和声效果,这种号子富于变化,善于大自然的声音。排号子有歌词,一句有7个字,音节有前后之分,前一个音节有4个字,后一个音节有3个字,中间由虚词连接,在田间劳动演唱,人们互相“斗歌”,营造一个愉悦的劳动环境,田间野外成为愉悦的音乐天堂。

三、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可知,本文从两个方面对“两当号子”产生的自然环境及音乐特点展开了论述。“两当号子”是陇南特有的一种号子,有着特定产生自然背景,是自然与劳动的产物,也有特定的音乐特点,正因如此这种艺术形式能够延续至今。但从现实情况上来看,当前这种艺术形式趋近灭绝,已经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对于研究甘肃地方历史,对传承劳动人民勤劳自强的精神品质有重要意义,除了对其艺术静态的物质进行研究,还需要进行保护实践,最重要的是保护继承,这也是本文研究论述的初衷。

[参考文献]

[1]邢楠楠.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的劳动号子传承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4,09:173-178.

自然环境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自然环境

中图分类号:X8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6-0394-01

1.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一个持续的、涉及面广的过程,所以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完备的、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尽可能全面反映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的各方面因素。建立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

(1)综合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各地区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与人口各个侧面的基本特性,所以要全面衡量所考虑的诸多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每个侧面由一组指标构成,各指标之问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指标体系由宏观到微观层层深入,形成一个评价系统。

(2)代表性原则

评价指标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要能够准确反映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变化特性。

(3)易获取性原则

指标体系的数据要便于获取使其量化,但是,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影响的复杂性,存在大量难以量化的指标,对这些指标应尽量作清晰的定性分析。如果选取的数据难以获取,并且不太重要,那么可以忽略不计。

(4)科学性原则

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参考相关标准规范的同时要结合实际问题,选取有代表性的、准确可靠的指标。

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2.1建立步骤

由于受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人为因素影响的不同,所以,要建立一个能全面准确反映具体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一般要经历以下步骤:

(1)主体生态系统的分析

在一个具体工程区域内,能代表工程区域生态环境特征的生态系统称为主体生态系统。分析主体生态系统的现状和变化趋势,这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

(2)最终指标体系的确定

通过系统分析,初步拟定评价指标体系后,还应该进一步对指标体系进行筛选、修改和完善,以最终确定指标体系。

2.2水利水电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分析

(1)对水环境的影响

水环境影响发生的空问范围主要包括水库、回水河段以及尾水河段。

①对水质的影响

水库蓄水使流速减缓,有机物降解能力减弱,当库区有大量有机物汇入时,可能在库区局部库段造成水质恶化,甚至出现水体富营养化;而沉积作用的增强,又会使重金属和部分有机物随大颗粒的泥沙一起沉积到库底而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库区水质的变化会引起下游河道水质的变化,如水库下泄低温水会造成下游河道的低温水效应。在引水式水电站的脱水河段,由于水量大量减少甚至断流,会出现水质变差的现象,如果区问有水污染源,还可能出现水质恶化。

②对水温的影响

水库蓄水使水体的流速减缓,水体里的各种物质沉积,使水体的透光性能变差,底层水体得不到阳光的照射,就会形成水温分层现象。多数水库都有垂向水温分层现象,一般来说,多年调节的水库或者库容较大而年来水量相对较小的水库,温度分层现象较为明显。水温分层会对库区及周围生态环境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如对水质、水生生物和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

③对流量的影响

水库在汛期拦蓄洪水,对下游起到保护作用,但是,在非汛期也会拦截基流,蓄水调节如果不当会直接导致下游河道流量减少、水位大幅度降低甚至断流,并可能引起周围地下水位下降和下游河道水质恶化。同时,对下游的用水需求造成影响,影响下游村庄村民的生产、生活等。

④对含沙量的影响

水库的季节性蓄水,改变了河流原有的水动力条件,天然河流的水沙条件与河床形态之问的相对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库区水位奎高,水面比降减缓,流速减小,水流的推动力和挟沙能力显著降低,使得库区产生大量的泥沙淤积,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成为潜在次生污染物。

(2)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指地下水在人类活动和白然因素相互作用下,数量和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赋存状态及影响。环境水文地质是环境地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水库诱发地震

水库诱发地震的发生与水库的坝高存在一定的关系,库容在60亿m3以上的水库,库容越大,发生诱发地震的可能性越高,而对于一般水库来说,库容和坝高与诱发地震的震级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绝大多数水库诱发地震都发生在水库蓄水后1年半时问里,而且,蓄水时问越长,诱发地震的主震震级越大。

②库岸稳定

水库蓄水后,库区及下游岸坡的自然条件发生变化,使之处在新的环境和动力地质作用下,可能会出现崩塌、塌岸、滑坡等环境地质问题,这将对当地的土地资源、工程效益、水质等造成

不同程度的危害。塌岸一般发生在平原及丘陵型水库,坍塌和滑坡一般在山区峡谷型水库较多。

③水库淹没

水库蓄水后,水位抬高,造成水库周围地下水位奎高。地下水奎出地面,就会产生薄层积水或问歇性积水,造成沼泽化;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水利工程,由于水位升高,可溶性盐类在强烈的地表蒸发作用下,盐分会向土壤表层聚集,造成盐碱化;地下水位抬高,对农业生产,建筑物的稳定都会带来影响。

(3)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①对气温和湿度的影响

水库建成后,库区的下垫面由陆面变成水面,库区水面面积扩大,与空气问的能量交换方式和强度均发生变化,库区年平均气温略有升高,冬春季月平均气温升高0.3 ℃-1.0 ℃,下季平均降低0.9℃ -1.2℃。大气层结构稳定,逆温天气将减少。水库对库区气温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范围不大。同时库区建成蓄水后,水面面积扩大,使附近地区空气的湿度也有所增加。通常水体上空的水汽含量高于周围陆地,水体对附近陆地湿度的影响,随离水体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②对蒸发和降水量的影响

水库建成蓄水后水面面积增大,在阳光的照射下,蒸发量会有所增加,随之降雨量也会有所增加。对于半干旱地区,水库水体对空气湿度有增湿效应,而水汽又是半干旱地区降水的主要因了,因而水库有增加降水的效应。水库低温效应可使降雨分布发生改变,实测资料表明,库区和邻近地区的降雨量有所减少,而一定距离以外的地区降雨则有所增加,一般来说,地势高的迎风面降雨增加,而背风面降雨则减少。降雨时问的分布也会改变,对于南方大型水库,夏季水面温度低于气温,气层稳定,大气对流减弱,降雨量减少;但冬季水面较暖,大气对流作用增强,降雨量增加。一般来说,水库会水面积越大,蓄水越深,库容越大,对区域小气候的影响越大。

③对风速的影响

水库建成蓄水后淹没原来的地面障碍物,变成平滑的水面,当风吹过时,摩擦减小,相应的风速增加。水位升高,使谷底变宽,河谷宽深比增大,当风向与河谷走向接行时,风速比建库前有所减弱,当风向与河谷交角较大时,会因风区长度增加而使下风岸的风速增大,这对改善农作物生长和居民的通风条件有利,但风速过大,会对航运和建筑物带来不利影响。

④对降雾天数和无霜期的影响

水库建成后,水库的热效应使气温的日较差变小,风速增加,极端最低气温升高,使年无霜期变长,霜冻减少,强度减弱。

水库大面积水体附近,地面和水面上空的水汽丰富,相对湿度大,易造成雾的生成。一般湖泊型的水库轻雾天数有所增多,但如果水面风速加大,没有冷却过程出现,气温达不到冷却温度,也不易成雾。

3.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是区域性多目标水资源开发项目,不仅可为区域提供发电、防洪、灌溉、航运、供水、水产养殖等方面的综合效益,而且会对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自然环境分析范文第3篇

1 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的悖论

早期关于自然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大都认为,丰裕的自然资源作为一种潜在财富,可以便利地被转化为资本,为经济起飞提供了很好的支持[1-2]。时至今日,仍有很多学者在研究近代以来经济发展史的基础上,在探索经济增长和发展问题的过程中强调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正面效应。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资源丰裕的国家和地区却出现了低增长甚至发展停滞的局面,这使得学术界重新开始认识资源丰裕度和经济增长的关系[3-8]。近来,也有很多学者对上述两种假说都提出了质疑,认为资源丰裕度和经济增长并不构成一一对应的关系[9-11]。

我们感兴趣的是,中国的资源丰裕度对经济增长究竟是祝福、诅咒还是没有特定的关系?是特定时期的经济现象,还是一种普遍的带有规律性的经济机理?本文使用1978-2011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从一个更长的时间跨度去研究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及其动态变化,希望可以弥补已有文献在这方面的空白;更进一步,我们试图从实证的角度探讨中国省级层面的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2 数据、计量模型设定与检验

本文运用的数据集涵盖了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重庆除外)从1978年至2011年的自然资源和主要经济数据。自然资源的衡量指标主要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的产量、采掘业部门的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数据包括GDP、人均GDP、人口、就业人口、固定资产投资、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支出、科教文卫事业支出等。

资源丰裕度的测量是实证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难题,为此,学者们引入了一系列的替代变量。比如初级产品出口占GDP的比重[4]11,初级产品部门的就业比例[12],人均耕地数量[13],能源储量[14],资源租占GDP的比重[15]等。考虑到能源资源较大的经济租及其在工业化进程中的战略性地位,我们主要选取徐康宁和韩剑[16]构建的RAI指标来衡量中国各省的资源丰裕程度,并进一步使用采掘业部门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17]这一指标作为稳健性检验。

我国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中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比重大约为:75%、23%和2%。以此为依据,分别赋予三种矿产资源相应的权重。RAI指标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与该指标类似,中国科学院公布了一个能源产量的折算公式,其中能源产量是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经热量转换之后的综合指标:能源产量(108 t)=(原煤产量×0.714 t/t)+(原油产量×1.43 t/t)+(天然气产量×1.33 t/(1 000 m3))。

考虑如下的面板计量模型:

其中下标i代表省份(i=1, 2, …, 30),t代表年份(t=1978, 1979, …, 2011),y表示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具体包括GDP增长率、人均GDP增长率以及分别相对应的5年移动平均的GDP增长率和人均GDP增长率;RAI表示资源丰裕度指标;X表示模型中引入的一些在长期中影响经济增长的控制变量,具体包括表1中所列的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以及科技投入等。β0表示常数项,β1和β2是对应的估计系数,εit是随机扰动项。此外,我们的计量模型设定中也控制了省份和年份的固定效应:provi表示各省不随时间变化的固定效应;yeart表示每年对各省都有同样影响的固定效应。

2.1 “资源祝福”还是“资源诅咒”?

利用1978年至2011年全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进行了检验,表1报告了利用GDP增长率来衡量经济增长情况的参数估计结果。

所有控制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本上都符合经济理论和直觉的判断:由于经济发展的收敛性,上一年人均GDP对经济增长有负向的影响;资本、劳动以及科技投入则在很大程度上有正向的影响。控制这些解释变量将会保证计量结果得以反映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真实影响。

接下来我们主要关注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表1中的第1-4列是使用GDP增长率作为经济增长情况考核的结果,第1、2列与第3、4列的区别在于是否控制了省份和年份固定效应。从回归的结果来看,这些省份和年份虚拟变量的系数具有联合的显著性,即各省的特定条件和全国范围内的时间趋势是不能忽略的影响因素。第3列的回归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其他可能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之后,资源丰裕度对经济增长有正向的影响且达到了5%的显著性水平。这意味着,当我们从一个尽可能长的时间跨度去考察,资源的丰裕度从整体上看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正向的支持。

更进一步,我们在第4列中引入了资源丰裕度的平方项来考察资源丰裕度对经济增长可能存在的一种非线性的影响:资源丰裕度平方项的估计系数为负且达到了5%的显著性水平;此时资源丰裕度的估计系数比第3列的估计系数显著增大并且显著性也进一步增强,达到了1%的显著性水平。这意味着,平方项的引入有力地建立了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在长期中存在的非线性关系,我们称其为动态演变。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丰裕的自然资源作为一种潜在财富,可以便利地被转化为资本,而资本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而丰裕的自然资源为我国各省的经济起飞提供了很好的支持。然而,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我国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产业结构持续完善,丰裕的自然资源并不能继续维持原有的角色,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第5、6列报告了5年移动平均的GDP增长率作为经济增长衡量指标的回归结果,这样的考核指标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经济发展的短期波动,从而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情况。结果显示,当我们使用5年移动平均的指标,估计系数的符号与第3、4列完全一致并且都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

2.2 稳健性检验

虽然表1中的回归结果有力地证明了我国省级层面的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 之间长期中所体现出来的非线性的动态演变关系,我们仍然关心以下问题:其一、资源丰裕度的测量一直是实证研究的难题,当我们使用其他的资源丰裕度指标,上述的非线性的动态演变关系是否依然存在?其二、虽然GDP增长率是大家公认的经济增长衡量指标,但如果我们使用其他的指标来衡量我国各省的经济发展情况,会不会改变上述的研究结论?

在本部分,我们使用了不同的资源丰裕度和经济增长衡量指标来进行稳健性检验。其一,采掘业投资占比。在中国的行业统计口径下,采掘业中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金属和非金属矿采选业等与自然资源直接关联的细分行业,这些行业的投入多少完全取决于自然资源的可得性,因此我们认为,当地采掘业的投入水平可以很大程度上反映自然资源的综合禀赋状况;其二,GDP增长率更多反映的是一个地区经济总量的增长情况,考虑人均GDP增长率则能更全面地衡量经济增长给全体居民带来的福利改善。检验结果显示,我们发现的非线性动态演变关系仍然存在,且都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从系数的大小来看,这种关系甚至更为强烈。

图1以一种更为直观的方式反映了这种非线性的动态演变关系,我们称其为自然资源的库兹涅茨曲线。和收入分配状况、环境污染状况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类似,自然资源丰裕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呈现出一种倒U型的形态。

至此,我们利用1978年至201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我国省级层面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更长时间跨度内、更为全面的检验,在某种程度上解开了二者之间关系的悖论:“资源祝福”、“资源诅咒”和“资源中性”假说可能在某个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成立,但是从长期来看二者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动态演变关系,而并非单一的线性关系。

3 “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实证检验

国内外已有很多学者就“资源诅咒”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渠道进行了研究,比如要素转移效应引发了“荷兰病”[18]、外部环境恶化促使资本外流、资源开采的财富分配方式扩大了贫富差距、资源主导的产业结构制约了人力资本的积累和科技能力的提升[8]86-87等等。然而,所有关于传导机制的研究基本上都停留在经济直觉的判断或者理论模型的层面,并未得到实证的检验。在本部分,我们将从经济结构和政治制度两个方面选取中国省级层面的一系列指标来进行较为严格的计量检验。

3.1 经济结构诅咒

经济结构诅咒的主要思想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某种丰富的自然资源时,比较容易陷入依赖某种自然资源的发展路径,使其他工业或产业的发展受到冷落或排挤,这种挤出效应会对未来的经济发展带来灾难性的打击。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主要有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积累、制度改革和技术进步等。丰裕的自然资源往往会对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投资、制度和技术创新等产生忽略,从而削弱了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

我们选取普通初级中学学校数量和普通初级中学在校学生人数的变动情况来衡量该省的人力资本积累情况;用制造业部门的固定资本投资占总固定资本投资份额的增长率来观察该省的物质资本积累情况。表2报告了对经济结构诅咒假说实证检验的结果。

回归结果显示,正如我们所预计的,总人口越多,初中学校的数目越多;近年来的合并浪潮确实使得初中学校数目逐年递减;然而,在我们控制住这些因素之后,仍然发现资源丰裕度对初中学校的数目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第1列),且不存在非线性影响(第2列);第4列的估计系数证明了资源丰裕度同样减少了普通初中的在校学生数,并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更进一步,第6列的回归结果表明,资源丰裕度对物质资本的积累同样存在着非线性的影响:在经济发展初期,自然资源的开发能迅速地转化为资本,并带动制造业的发展;但长期来看,过度依赖资源的发展路径实际上挤出了对经济长期持续增长至关重要的制造业部门的投资。

3.2 政治制度诅咒

经济学家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对所谓的政治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等敬而远之,但这些因素在经济增长中却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跨国增长研究中,制度因素是各国经济增长差异的一个异常重要的解释变量。在这里,我们选取了樊纲、王小鲁、朱恒鹏从上世纪末期开始连续构建的中国市场化指数作为各省制度质量的衡量指标。该指标体系对中国各省的市场化进程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比较,完全采用客观指标衡量各地区市场化改革的深度和广度,避免了主观评价。具体来说,该指标体系除了给每

个省份赋予一个总得分之外,还包括政府与市场关系、非国有经济发展、产品市场发育、要素市场发育以及中介组织发育和法律这五个分指标。

表3报告了政治制度诅咒的实证检验结果。我们对各省的市场化指数总得分以及所有5个分指标都进行了计量检验,结果显示,从长期来看,资源丰裕度对市场化指数的所有指标都有负向的影响。

第2列的估计系数证明,资源丰裕度在长期中恶化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资源丰裕的地区更容易形成“大政府”,过多地对企业进行干预,使得市场化进程更为缓慢;同样的,由于当地丰裕的自然资源,大量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都被投入到资源部门,非国有经济更不容易得到发展的空间;最后,第5、6列的结果显示,资源丰裕地区的中介市场(律师、会计师、行业协会等)发育度更低,法制更不健全,生产者的合法权益、知识产权、专利等更不容易得到保护,从而影响了创新活动的进行,进而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发展。

4 总结与讨论

本文利用1978年至201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我国省级层面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更长时间跨度内、更为全面的检验。我们的研究发现,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非线性的动态演变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丰裕的自然资源作为一种潜在财富,为我国各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支持。然而,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我国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产业结构持续完善,资源部门的扩张抑制甚至挤出了其他部门的发展,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当我们使用其他资源丰裕度和经济增长指标时,这种强烈的非线性动态演变关系仍然存在。更进一步,本文使用较为严格的计量方法 对自然资源作用经济增长的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长期中,①自然资源会通过降低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投资对经济结构产生“诅咒”;②自然资源会恶化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阻碍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中介组织的发育和法律的完善等,从而对政治制度也产生“诅咒”。

当然,由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与电力等其他能源部门类似,中国至今的自然资源定价并没有实现完全的市场化,政府的资源价格管理机制仍起着较大的作用。自然资源(如煤炭等)在各省之间的“调拨”、地方政府出面的“采购”或者发改委确定的定价机制(比如价格上限等)使得自然资源对生产省来说是“诅咒”,而对资源消费省则是“祝福”。

致谢:

感谢李宏彬教授和肖志杰教授在本文写作过程中的悉心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Habakkuk H J. American and British Technolog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e Search for Laborsaving Inventions[M]. Cambridge, M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2: 21-28.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0, 80: 651-668.

. World Development, 1994, 22: 11-26.

. NBER Working Paper, 1995, No. 5398.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7, 87: 184-188.

.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2001, 45: 827-838.

自然环境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项目;环境评价方法;生态效益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境,除了工业对环境的影响,农业的水利工程项目同样对环境产生影响,为了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了子孙的长远利益,重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共识,怎样能准确的衡量这一影响,成为了当前人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农业水利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水资源无节制的开发,忽视水资源的载力问题。一定意义上说环境也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在短期内是无法恢复的,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上千年才能恢复。水资源自身的生态平衡也需要一定的水量,例如渗入地下的水、蒸发的水、排沙除淤的水、排盐碱的水、湖泊洼地的水量等等,一定要保留维持其基本平衡的水量。国外的研究表明,河道内径流为多年平均值的30 %,这是保持大多数水生生物有好的栖息条件所推荐的基本径流量。与大自然和谐发展,大自然才会给我们最多的回报,否则大自然的报复常常给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危害,水土流失、沙尘暴已不再是距离我们很远的事,每年春季北京及中国北方的沙尘暴天气已让我们认识到大自然的惩罚。

(2)对地质结构考察不细致,工程选址不当造成大面积库岸崩塌,诱发强烈地震,地下水位上升而引起盐碱化问题。

(3)在水库建设中缺少生态考虑,给一些濒临灭绝的水生生物带来致命打击。规划中还应设计一定的工程构造,以满足大坝流域内水生物的生活习性。

(4)给社会环境如工程带来的移民问题和耕地补偿问题,以及由于其安排不当而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都是我们要考虑的。

(5)工程施工对当地环境的影响。由于工程施工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粗放型的施工造成大量的环境污染。

2农业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及具体实施内容

以上重点阐述了水利工程设计和施工不当而造成的一系列的生态和社会问题,农业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从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受到重视,国务院规定今后凡大型的水利工程都要进行环境评估,但是往往由于缺少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导致我们在环境保护这方面做得仍然不够。但是近年来由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这一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也总结出了很多评价方法,形成一些比较成熟的理论。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评价方法可以归纳为3种:预断评价、回顾评价和现状评价。评价方法很好理解,这里就不做过多的陈述,重点说一下评价方法的具体实施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①环境状况的预先调查研究;②环境状况的具体分析;③环境影响的预测;④综合分析评价,在此我相应的展开论述。

2.1环境状况的预先调查

环境状况的预先调查是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项工作,它为此后的工作提供依据,所以预先调查的翔实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的由此的产生的一系列结论。简单说就是对工程范围内的自然和社会状况进行调查,为现状的分析和今后发展变化的预测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具体执行上又分为自然方面和社会方面,自然方面主要有地形、地质、水文、水质、泥沙、气候、生物等等,社会方面是人口、民族、土地、经济发展、文物、军事设施等等。

2.2环境状况的具体分析

在环境状况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工程的特征,列出与工程有关的环境因素并且加以分析、预测,根据每项因素对环境影响程度的不同有主次的进行分析,根据各自的权重综合平衡评价。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个:

(1)清单法:将可能影响的环境因素根据作用的大小以表格形式列成清单,这一方法又分简单清单法、分级加权清单法和提问式清单法3种,分级加权清单法是目前常用的方法。

(2)矩阵法:将影响环境的因素排在纵列上,将环境效应排在横行上,构成阵列。其中,各项效应对环境因素的正负影响均按不同等级示出其影响的程度。通常,还多采取加权的办法,以识别各项因素对整体环境影响的总和。

(3)网络法:属于一种流程图的结构,由箭头与方框做有序的组合,用以说明人类活动可能产生的逐渐影响。这一方法的特点是可以形象地反映人类活动——效应——环境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4)叠置法:其做法是先区分影响类型并加以分别制成环境质量等级分布图,然后再将各分布图叠置起来,进行识别,筛选。

2.3环境影响的预测

环境影响的预测即预测工程兴建后可能发生的变化和影响。预测的结果一般有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对一些能用量度单位表示的环境因素,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或物理模型作定量的预测估算。如预测水库建成后对局部气候的影响和对水库水质、水温的变化影响等,已能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估算;预测水库对库区泥沙淤积和对下游河道冲刷的影响,多兼用数学和物理两种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对一些难以用量度单位表示的环境因素,则可通过类比分析或机理分析作定性的预测。如预测水库形成后对疾病流行的影响,多采取类比分析法,即选择与拟建水利工程具有相似自然、社会环境和水利工程特性的类比工程,进行对照并作出判断;对水生生物、陆生生物的影响,多采用生态机理分析法,即针对各类生物对环境要求和对环境变化的适用性,按工程兴建后的环境状况,预测分析其在数量上或种群、群落上的变化。

2.4综合分析评价

根据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将工程兴建对各个环境因素产生的影响或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工程对环境的综合影响,提出减免不利影响的措施和方案。由于水利工程对各个环境因子产生的影响错综复杂,环境效应之间又往往具有相关性,因此综合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3农业水利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意义

自然环境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环境管理 GPS RS GIS

中图分类号:X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a)-0124-01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等诸多方面的环境问题威胁人类生存,人类也渐渐认识到了环境问题的危害性及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在远古文明时期,人类的基本生存方式是采集和狩猎,此时,人类完全依赖自然环境生存,相对于自然环境来讲,人类是生物圈中的弱者,不足以改变自然环境,只能是以被动适应自然环境为主要生存方式,因此,不会出现人为的环境问题。在农耕文明时期,人类的生活与生产方式直接受制于自然环境,进入工业社会后,人类开始掌握了可以同大自然抗衡的力量。按照自己的尺度和意志对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进行强权统治和随意操纵,最终使自然界走向了退化和毁灭,反过来人类也因破坏和毁灭自然,导致了资源短缺、能量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自己的生存危机。

1 环境管理的发展

自20世纪中期,为了寻求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人类一直在探索环境问颞的产生的原因。由于最初的环境问题表现为局部的工业污染,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将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仅仅看做是技术问题,于是各种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成了这一时期环境保护的主要工作,面对这种情况,人们采取了经济手段加以控制。1972年,罗马俱乐部出版了《增长的极限》一书,该书通过对全球经济发展模型的分析指出,如果人类仍按照目前的速度发展的话,由于粮食短缺和环境的破坏,地球的支撑力将会达到极限。该书的出版引起了人类对自身前途命运的关切。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第一次将环境问题与人类的发展联系起来。报告中指出,目前严重的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类的发展方式和发展道路。人类要想继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改变目前的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发展观是与人类社会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基本观念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并共同决定着人类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既然环境问题的产生是由于人类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决定的,那么应当对支配人类行为的基本观念进行反思,对人类发展进程进行反思。因此环境管理运用各种手段,正确协调社会发展同环境保护关系,处理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社会团体和个人涉及环境方面的相互关系,创造更好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

基于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实践,20世纪70年代初,环境管理学逐步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涵盖了资源管理、区域管理、部门管理及环境计划管理、环境质量管理、环境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环境管理手段也从早期的只靠单一的经济手段管理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教育等多种手段管理的转变。

2 “3S”技术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环境管理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时,随着计算机、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使环境管理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领域。3S技术是指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有机结合,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等相结合,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

2.1 GPS的应用

GPS也就是全球定位系统,它采用多星、高轨、高频、测时、测距体制,实现了全球覆盖,全天候、高精度、实时导航定位。GPS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相结合发挥作用。GPS技术与GIS技术相结合能对各种环境资源,如生物资源、大气质量、水资源、土地资源、污染物排放范围等进行实时监测、更新,并能有效地进行环境统计分析,并可辅助进行环境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总体发展规划等活动,如可在地图上标出濒临灭绝物种的保护范围;可以把重点污染源的地理位置、污染种类、污染负荷、对该地区的影响以及对区域环境的贡献度清晰地反映出来;还可利用专家知识和专业模型对污染物总量控制以及削减分配方案进行辅助设计。还能对各种海洋环境、资源,如海洋生物资源、大气质量、海洋水资源、污染物排放范围等进行实时监测、更新,并能有效地进行环境统计分析,进而进行环境总体规划;可动态展示污染源位置、类型、负荷及对区域环境造成的影响。

2.2 RS的应用

RS即遥感,地物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组分不同,其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谱特性(如波长、传播方向、振幅等)不同,遥感判定和分析地物性质的主要依据也就不同。因此,污染性质的获取是根据环境污染或环境条件改变而引起的地物波谱特征的差异表现;揭示污染扩散的规律是根据遥感获取的地面信息具有连续性和周期性。环境分析中不可缺少的背景信息可以通过遥感影像进行辐射和几何纠正、降噪滤波、信号增强等预处理,然后利用目视解译、分类、特征提取等信息处理技术,以获取城市环境要素来补充地面监测的局限性。具体体现对土地的利用状况及覆盖、植被种群的覆盖及分布、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及分布、地表的水土侵蚀等方面的解译和判读[2]。

2.3 GIS的应用

GIS即地理信息系统,有数据采集与输入、数据编辑与更新、数据存储与管理、空间分析及数据显示与输出等功能。其核心是空间分析,包括数据检索及表格分析、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和网络分析。其中,空间叠置分析可用于建设项目选址、环境功能区规划、环境风险因素识别、环境敏感点确定等;缓冲区分析可用于自然保护区规划、环境污染事故安全距离确定等[3]。

3 结语

利用3S技术的优势,环境管理得到了全新的发展,他大大提高了环境管理的效率,完成了环境管理的人机对话,大大改善环境管理工作的质量,拓展了环境管理的工作空间,实现了资源的网络化共享及多部门的联动管理,大大节约了环境管理的成本。但3S技术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在我国处于初步阶段,应用还不十分广泛,在该领域的研究及成果的产业化发展还很缓慢,具体到各层次的环境管理中,3S技术的普及还相当有限。因此,一个高效的环境管理,应使管理实现数字化,利用3S技术的优势,研究3S技术在环境管理中的集成化、一体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及数据技术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参考文献

[1] 张明顺.环境管理[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