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研究生改革方案

研究生改革方案

研究生改革方案

研究生改革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生物技术 校企合作

目前国内一般高等学校基本都开设了生物技术专业,从近几年的招生情况可以看到,学生报考这个专业的比较多,我院生物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生命科学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生物技术系统理论知识,毕业后可以胜任生物技术科学有关的研究、相关或相近专业的教学工作,企业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目前虽然国内高等院校基本都开设了生物技术专业,但是各高等院校的层次定位、相关学科的教学设计、师资力量水平和人才培养目标等都不同[1],因此如何制订每个学校适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很关键。笔者通过对潍坊科技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改革方案,已期为同类院校提供参考。潍坊科技学院位于寿光市的地方本科院校,近年来学院发展迅速,但是生物技术专业目前还是学院的薄弱专业,如何在现有的办学条件下,培养具有扎实的生物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技术型专业人才,是我院生物技术专业发展的当务之急[2]。

一、生物技术专业课程改革方案

目前高校生物技术专业所设计的领域比较广泛,但不专业。比如有的院校把生物技术专业归于化工学院,有的院校把生物技术专业归属于农学院,我院生物技术专业归属于贾思勰农学院,这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是:“为地方经济服务,着重强化生物开设课程体系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学生就业等问题相联系”,结合我学院生物专业师资力量和实验室的设置情况,生物技术专业目前的招生方向主要有三个,分别为生物信息技术、植物生物技术和生物微生物专业。这三个专业决定了我们的主干学科就是生物学,主干课程: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细胞工程等,选修课程:无机化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生药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等,在设置主干课程和选修课程的过程中为了加强生物技术方向学生课程的学习,同时我院增加食品生物技术和微生物检验等课程,以拓展学生专业方向的学习,适应学生的个性培养[3],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目前我院对学生实行学分毕业制度,学生只有修满学分才可以申请毕业,应该对课程学分进行适当的调整,加大实践课、生物实验课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课程学分,对一些理论课的学分降低,比如一些纯记忆的课程可以通过加强实践的过程中积累,这种课程设计的培养模式,对于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很适合,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大大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另外,除了课程学习外,学院每个月至少组织一次实习实践课,比如寿光作为中国的蔬菜之乡,每年都会举行菜博会,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完全可以利用这次机会出去锻炼,增长实践经验,为以后从事生物相关专业打下牢固的实习基础。

二、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随着生物化学理论及实验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生物实验教学模式是教师简单地讲解实验原理及实验操作步骤,学生书写预习实验报告,根据预习实验报告做实验、学生做完实验后写报告、教师批改实验报告的实验课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应用型大学新教学体系的要求。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建立一种新型的生物实验教学模式。我院新建了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建有微生物实验室、生物技术实验室、植物生物技术实验室等,同时配备了微生物检测设备、红外、紫外、液相色谱等先进仪器,在以往单一的验证性实验中增加了创新性、研究性环节,从而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主动获取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三、完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要贴近企业生产实际需要。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培养也不例外,因此,教师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把企业生产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以项目资助的形式让学生参与研究。例如我们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与美高斯麦生物工程研发中心、寿光市蔬菜高科技示范园、红梅园艺、竹禾生物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进行校企合作,这些公司每年资助一部分资金用于学生的科技活动经费,学校每学期都要组织几次到企业学习,让学生在企业实践。比如上学期组织的与美高斯麦化妆品公司合作的微生物检测,学生和企业领导反应都很好,实践过程中企业员工指导学生一起参与化妆品的微生物实验,这样既可以解决学校实验的一部分经费问题,又可以保证实验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还可以为企业提供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学生通过参与企业实验,掌握了很多实际操作的经验和要领,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及个人就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生物技术专业作为21世纪比较前沿热门的学科,本专业涉及的先进仪器设备比较多,这就对本专业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我院生物技术专业教师的学历水平均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部分博士生教师作为学科带头人,大部分教师年龄在45岁以下,这些教师不但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而且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2014年我院生物技术专业发表核心及SCE、EI论文30多篇,著作10多部,部分年轻教师就获得市级以上教学能手称号,同时我院特聘尹伟伦院士为名誉院长和特聘教授,定期聘请国内外生物专业方面的专家来我院讲座,同时组织教师进修学习,鼓励研究生教师考取博士,博士生教师攻读博士后等政策,切实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和学术水平。鼓励年轻教师多出去学习,考取双师型教师,同时专业教师在开展生物化学综合性实验时[4],安排这些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指导、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充分发挥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在查阅文献资料、设计生物实验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实验教师要针对性解答,学院要多组织学生参加生物技术试验大赛,同时选拔优秀的学生参加省级部级大赛,以赛促评,不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且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团队合作意识。

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潮流下,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技术类专业在教学中不断改进课程设计、学分设计,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在生物实验过程中增加创新性、研究生环节,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中对学生因材施教,多与企业合作,鼓励学生多去企业锻炼,争取做到学生人人都与企业挂靠,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多的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铁军.高职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教学改革探讨[J].江西农业学报,2010(9).

[2]胡长效.高职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与建议[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3).

研究生改革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机制;创新;难点

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至2008年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已达135万人,从规模上看我国成为了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但是,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研究生教育原则角度考察,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与要求之间尚存在不小差距。为扭转这一局面,教育部开始选择一些院校作为试点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至2008年,试点院校已从当初的三所学校扩大至所有设置研究生院的普通高校,随着改革范围的扩展,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成为了各高校乃至整个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基于此背景,本文尝试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创新点及难点进行初步分析,以飨读者。

一、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创新

在教育部“创新是灵魂,导师是基础,科学研究是核心”的指示精神及其他配套政策的指导下,各试点院校均制定并公布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纵览这些改革方案,大致涉及招生制度、研究生奖助制度、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科研创新基金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经过各试点院校改革方案的对比分析,笔者认为,本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创新点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调整了考生录取类别,革新了现行收费制度。改革之前,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定向、委托培养及自筹经费四种形式,其中被录取为非定向及定向类的考生无须缴纳培养费,其中非定向类学生每月还可以领取数百元的生活津贴;被录取为委托培养类及自筹经费类的考生,均需向学校缴纳培养费,而且不享有补贴生活费的待遇。改革之后,各试点院校基本均原有的招生录取类别,学费成为奖助体系的一部分,未获得奖助学金的学生需全额交纳学费。

2.深化了科研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厘清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的责权利。研究生培养机制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我国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导师的积极参与及努力,因此,主管教育高层领导提出应建立“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大部分试点院校也均将深化科研主导的导师负责制作为培养机制改革的重点之一。通过分析各试点院校的改革方案可以发现,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进一步明确和理顺了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责任、权利及利益关系,同时,作为该制度的集中体现,不少试点院校创立了“导师资助制度”,即导师在招收研究生时必须提供一定数额的助研资金。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设立该制度的试点院校均照顾到了学科差异及学科特点的不同且规定的等级性资助额度,但该制度还是遭到了不少社科类专业导师的强烈反对,作为极端性事例,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包伟民甚至发表了“告考生书”,做出了放弃招收研究生的决定。本次改革的原则之一为“导师是基础”,导师负责制改革的本意即是突显导师的基础性作用,但是,具体制度制定时却遭到部分导师如此激烈的反对,个中原因值得深思。

3.采用了动态化奖学金制度,统筹构建了科研创新基金体系。改革之后,各试点院校的奖学金制度基本实现了与国际通行的奖学金制度接轨。笔者认为,其显著的特征体现为三点:首先,加大了奖学金的覆盖面,比较分析各试点院校的改革方案可以发现,博士生基本可以100%获得奖学金,硕士生的资助范围最少的院校也达到了60%;其次,提高了奖学金的资助额,有些院校还同时延长了奖学金的资助年限;此外,最为重要的特征是,新的资助制度打破了“一考定终身”的旧制度,实现了有利于激发学生进步及创新积极性的动态化评价体系。此外,为体现“创新是灵魂”及激励学生科研创新,大部分试点院校均统筹设立了科研创新基金。

4.完善了“三助”岗位制度,提高了研究生生活津贴。为了保障和提高全日制非在职学生的生活津贴,试点院校基本均设立或完善了助教、助研及助管的“三助”制度,并制定了相应的执行办法或实施方案。这一制度的设立及完善,不仅在物质上对研究生提供了资助,客观上辅助了学校的教学管理,更重要的是,该制度为研究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了锻炼及尝试的机会。尤其其中的助教及助研制度,在国外的研究型大学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且是学校科研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制度之一,如哈佛大学早于上世纪30年度既已确立该制度。可以预见,随着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及研究生培养机制的逐渐成熟,各试点院校在本次改革中确立的“三助”制度将会在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难点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是教育部部署的谋取能够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次系统性、全方位的改革。由于改革的涉及面广,对旧制度的革新力度大,随着试点院校的增加及改革的深入,在进一步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必须要正视的难点:

难点1:核算研究生培养成本,明确研究生的分担标准。培养机制改革后,研究生入学时均需向学校交纳一定的培养费用,即在本质上由受教育者承担部分高等教育成本。教育收费化虽然是国际化趋势及关于教育成本改革的方向,但是,就我国而言,全面实施收费制度必须妥善解决两个前提性问题:首先,如何科学合理地核算出高等教育中的研究生培养成本;其次,如何公平合理地确定受教育者应承担的教育成本比例,即如何明确制定针对研究生的培养成本分担标准。只有稳妥地解决了这两个先决性条件,才能合理设定政府、高校及受教育者的利益关系,切实平衡各利益主体间的权益冲突及有效解决各利益主体间的利益矛盾。

难点2:建立有效的研究生考核评价机制,确保奖助制度的公平及公正。研究生培养改革之后,作为研究生资助体系的奖学金评定及“三助”岗位分配均实行了动态管理,作为动态管理的配套规定,各试点院校在其改革方案中均确立了提高研究生质量及科研创新能力的目标性规定,也提出了以学习成绩及科研工作等综合表现为指标的考核评定原则,但是随着导师及研究生所在院系在新体制下大大扩张的权力,如何在制度的执行中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评定机制,以及如何才能有效保证考核评定机制公平公正的执行,成为本次培养机制改革的难点之一。

难点3:合理设定不同学科导师的助研政策,切实调动导师培育研究生的积极性。研究生导师制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基础性制度,导师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是关键性因素。因此,能否切实调动导师在研究生培养环节的责任心及积极性,应是本次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为主导的培养机制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次改革中,较为明确地界定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责任、权力及利益关系是各试点院校改革方案的一个核心,而这个核心的焦点则突出表现在导师在每年招收研究生的名额与导师的科研经费及资助能力密切相关,即要求导师不仅要“授业解惑”,还必须提供研究生培养的资金支持。这一制度对人文基础学科尤其一些冷门学科来说,由于课题项目较少,甚至常年没有课题项目,这些学科的导师显然很难接受提供助研资金的新制度。因此,如何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平衡各学科的实际差别,并科学合理地解决某些学科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公平妥善地加强对冷门学科的政策扶持,是本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难点4:制定公平合理的“三助”报酬标准,建立公正有效的“三助”考评机制。综合考察各试点院校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不难发现,各试点均十分重视“三助”制度的建立及完善,各试点均将该制度作为新资助体系的一个支撑性制度。但是,仔细分析各试点的“三助”制度也不难发现,各试点在以下两方面的规定并不完善:首先,所有试点院校都回避了“三助”岗位在实际上所存在的差异,各试点院校对所设置的三助岗位无论责任及强度的大小均支付同样的报酬,即普遍存在同酬不同工的现象;其次,虽然各试点院校的改革方案基本上均确立了关于“三助”岗位考评的规定,但都是宣示性或原则性规定,缺乏实际操作性。因此,如何制定出公平合理的“三助”报酬标准以及建立公正有效的“三助”考评机制,也是本次改革中应积极面对的一个难点。

参考文献

[1]梁传杰.陈晶.论研究生培养机制的系统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8,3:30-33.

研究生改革方案范文第3篇

北京市于2001年9月1日开始进行课程改革。在这12年里,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的领导下,通过开展全员培训、专题研讨、经验交流,中小学教师不仅教育理念有了转变,更重要的是教育教学行为发生了变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北京市一直走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前列,为全国课程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多年以来,北京市在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的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以及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六个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使课程改革得以健康推进。各区县也在课改实践中总结出了许多经验和有效的做法。

位于北京市西部,被称为“首都西部天然屏障”的门头沟区,为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近几年来在区域三级课程整体构建和推进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取得了可喜的成效。首先,门头沟区在促进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方面,结合本区的实际情况,确立了以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为目标的深化教学方式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主题;其次大力推进地方课程的精品化建设,以“永定河文化”为地方课程开发主题,自主开发多本教材和多种类型基地地方课程;三是引导校本课程的特色化开发。通过这些举措,师生的“教”和“学”都发生了变化,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地处北京市城区东部、优质教育资源丰富的东城区通过教研创新,为课程改革保驾护航。教研制度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特色,在历次的课程改革中,教研部门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样,自这次课程改革以来,东城区在继承以往教研经验的基础上,围绕“三级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开展研究与探索,总结出了操作性较强的经验。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对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为了满足教师在课程改革中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东城区在分析本区教师现状的情况下,提出了区级教研、学区教研和学校教研三级教研,并把每一级的教研要素进行分解,完善了三级教研的基本构架。多年的实践证明,由于三级教研模式中这三个层级不是各自为战,而是相互支撑、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同时各自又在不断调整中有所提升,所以,三级教研在促进教师转变教育理念,特别是在转变教学行为上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得到一线教师的充分肯定。

为了推进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北京市东北部、地处燕山南麓的怀柔区在如何加强课程领导力建设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在建立可行的保障制度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怀柔区在区教委层面上建立行政管理机制,成立课程管理办公室,负责全区中小学课程管理工作;二是区教委实行扁平化管理,由教委主任、主管主任、相关科室和学校构成垂直管理的结构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事实证明,由于有了以上这些机制的保障,怀柔区的课程改革正在顺利地进行。

总之,经过12年的课程改革,北京市的中小学校在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例如,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他们越来越注重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中小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更加积极主动。

尽管课程改革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广大教育工作者深知:课程改革是一项关系重大、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整个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师资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是一项由课程改革牵动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因此,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在课程改革推进的道路上越走越扎实。

相关链接

上海闸北区

上海市闸北区开展校际联动,资源共享,围绕学校课程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特别是从课改试点工作开始,以“校际联盟”的组织和实施形式,开展课程建设的案例研究,引领和推动区域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

开展课程推进案例研究,重点围绕 课程开发、课程管理和课程资源开发开展案例研究工作,具体做法是:建立“课程开发联盟”,制定研究课题;开展师资培训,指导课堂实践; 研讨管理模式,提高管理实效;依托案例形式,提炼工作经验。

研究生改革方案范文第4篇

一、个案研究应真实、典型

从事教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教师搞研究要从身边的问题入手,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教师的研究提供了机会:教育研究除了经验,要有理论做基础,个案研究是一种很好的方法。由于教学研究的对象往往是活生生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生,学生的进步又和家庭等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要使教学研究具有多变量的特点,这就要求教育研究应是一种综合性的动态研究,这就要求教师在研究中要采用多种方法优化组合。根据新教材的特点和当前课改工作的需要,我们要特别重视个案研究,这样可以对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取得可靠的材料。在新的课改中,课堂教学要进行全面深入的变革,我们教师对此有些困惑,每节课的内容不同,教学方法就应不同,每个学生的爱好不同,智商不同,我们教师就要因材施教,我们要把这些作为研究的个案进行深入研究,对如何改革课堂教学会有很大的帮助。个案研究对于教师来说看得见摸得着,贴近教师的实际工作,也有助于教师通过个案将教育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在个案研究中要求个案必须真实,并具有典型性。我们通过一个个体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以及对他们所处环境条件的了解,进行分析归纳,找到能概括这个个体的特征及原因。在个案研究中,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通过观察、调查、分析,寻找形成个体特征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结合实际进行实施,最后根据实施效果改进不妥之处,完善教学方案,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之目的。不过,个案研究也有它的局限性,它仅仅提供了一个例证,代表性小,但它能给人以启迪,让人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

二、课堂教学研究应从问题入手

我们教师最主要的是要联系教改实际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课堂教学研究是以拓展科学知识和解决实践问题为目的的,研究始于问题,教师从事研究要从问题人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互相听课、评课,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成绩,发现教学上存在的问题,比如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落实到每一个人,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激情导入单调,生成效果不理想等等。我们教师经常聚在一起分析讨论这些问题,研究解决的办法。如何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让他们愿意并乐于将自己学习的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如何树立学生发言的信心,培养他们主动发言的习惯?如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言机会?这是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通过教师共同研讨,并且在教学中逐步改进,有的问题得以解决,如在每节课上,学生从老师的提问中得到更多的发言机会,树立学生发言的信心,培养他们主动发言的习惯等。

三、课题研究要切合实际

研究生改革方案范文第5篇

一、确立“教科研”的引导策略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会有许许多多新的问题出现,还需要在实践中去不断地探索与研究,只有依托教科研才能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向深层次发展,才能实现有效的教育创新,因此,在素质教育的教改进程中,教育科研显得尤为重要。而科学有效的引导策略,是实施教育科研、实现教育创新的前提,为此我们确立了“四步走”的教科研引导策略:把教师的积极性引导到教学改革上来;把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引导到课堂改革上来;把课堂改革的积极性引导到学科改革上来;把学科改革的积极性引导到教学创新上来。

二、确定“教科研”的管理格局

规范、科学、合理、高效的管理机制,是实施“教科研”的关键,为此,确立了“123”教育教学研究网络体系管理格局。

(1)一个总课题:“以人为本,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和资源,让更多的学生受到更好的教育”,以此统帅学校工作主线,体现教学改革和办学理念,追求每个学生最大潜能的发展,凝聚和开发教师的潜力和创造力。

(2)两个互动子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其目的是变革教学实践;“让学生在自信和智慧中形成健全与健康的人格”,其目的是变革教育实践。

(3)三个网络支柱点:①学科与教育网络支柱:其对象是学科教师和班主任,以教研组、年级组为实体,其研究内容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学科课堂教学特色改革模式研究,另一类从实践上解决教育、教学微观矛盾,落实素质教育主渠道的策略性研究。②行政教育、教学管理网络支柱:其对象是中层以上的教育教学等管理人员,其内容也可概括为两类:一类是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另一类是变革评价体系,为学校改革与发展提供操作规范的研究。③品牌课题支柱:从“九五”开始,我校就建立了两支具有品牌效应的课题实验组,先后承担了原国家教委电教办[96]62号文件“A5”和“C3”实验项目的子课题,同时还承担了省级研究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思维”等项目;“十五”—“十二五”期间,分别承担了教育部的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校际协作学习”和中美合作课题《信息技术与小学课堂教学整合的研究》等7项国家和省部级的课题实验与研究工作。96年河北省“作文形象教学法”现场会、99年“四省五市电教专题研讨会”、2009年 “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会”在我校召开,有效地推动了我校教科研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校成为具有一定社会凝聚力和影响力的品牌学校奠定了基础,并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应。

三、规范“教科研”的实施过程

教科研工作如果只做宏观指导和中观引导,不做微观规范是达不到变革教育教学实践的目的的,容易出现为研究而研究的倾向。为了规范实施过程,成立了专门的教研机构来管理和督导此项工作,出台了具体的研究方案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在各学科的研究领域内, 拟定了25项具有针对性的研究课题,以此作为研究指南,解决微观教学中具有价值性、时代性、挑战性的前瞻性疑难问题;同时,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如“实施方案的评审制度 、中期总结的研讨制度、期末报告的评估制度 、教科研的综合考核制度”等,包括论文、课例、个案、数据、课件、教案、成效等一系列评估内容,增加研究的信度和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