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村旅游社会效益

乡村旅游社会效益

乡村旅游社会效益

乡村旅游社会效益范文第1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动力系统;利益相关者

乡村旅游在国内外各地发展迅速,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乡村生态环境的恶化、乡村性的退化以及外来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冲击,都说明了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深入研究的必要性。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系统包括需求子系统、供给子系统、中介子系统以及支持子系统等四个子系统,旅游者、旅游企业及社区居民、旅行社及宣传媒介、政府是构成需求子系统、供给子系统、中介子系统以及支持子系统的核心利益主体。利益相关者强调社会责任,关注社会伦理问题的理念,而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系统是一个涉及众多要素的种复杂的旅游动力系统,利益相关者之间主要利益诉求不同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利益冲突,协调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矛盾与冲突,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1.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在乡村旅游研究中的应用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的概念来源于企业。1963年斯坦福研究所的一些学者最先提出“利益相关者”一词,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利益相关者理论被认为这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国内学者已经将利益相关理论用在旅游规划(保继刚,2003;廖培,2010)、旅游管理(周丽洁,2009;刘晖,2009;方百寿、纪锡萍,2012)等方面,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利益相关者理论在乡村旅游发展中也发挥重要作用,胡文海(2008)认为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主要利益相关者为当地政府、旅游企业、当地居民以及旅游者,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产生利益冲突的原因为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不同以及未能进行有效的利益协调。何小怡(2010)认为处理好政府、投资者、当地社区居民和旅游者之间的利益问题能够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乔磊(2010)认为协调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矛盾与冲突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从学者研究来看,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复杂关系的探讨上,并突出说明了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以及探索解决矛盾的对策。

2.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2012年年底,全国共有9万多个乡村旅游特色村、180多万乡村旅游经营户,年接待游客7.92亿人次,年经营收人约2480亿元。直接从事乡村旅游的农民达2800多万人,约占农村劳动力的6.9%;带动从业农民人均增收约8860元。我国连续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支持和鼓励发展乡村旅游,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特别要重视乡村旅游业。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提高乡镇企业、家庭工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水平。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国务院和国家旅游局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等相关文件从公路服务、节能减排、人才建设以及金融支持等方面支持和鼓励发展乡村旅游。

3.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系统优化的对策建议

3.1强化需求子系统

3.1.1加大宣传力度。根据城乡旅游资源的差异性,供给子系统、中介子系统以及支持子系统中的利益相关者通过电视、网络、杂志等宣传媒介进行宣传介绍,提高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培养和激发城镇居民对乡村旅游的主观意识。

3.1.2充分发挥假期的作用。我国公民的休假制度为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放假各3天,十一、春节放假各7天,旅游市场全年呈现出7个“小黄金周”的格局,应充分发挥“小长假”对近、远郊乡村旅游需求的拉动作用。对于城市发达地区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应充分利用双休假期,开发针对性的乡村旅游产品,以满足城市居民的乡村休闲需求。

3.2提升供给子系统

3.2.1保持乡村旅游的乡村性。乡村旅游发展以旅游者的利益需求为导向,否则必定会遭到市场的淘汰。乡村旅游目的地以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乡土性休闲空间和场景是核心竞争力之所在,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和独特卖点,可以使旅游者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感。因此,应当充分利用当地的乡土元素,保持乡村旅游资源的乡土性和原真性,营造乡村意象。

3.2.2实施旅游人才战略。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引进大量的营销、管理、乡村旅游开发与保护的人才,只有具备了乡村旅游人才,乡村旅游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系统中的各利益相关者才能获得各自的利益。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还需要为游客提供温馨服务的高素质的一线服务人员,因此,必须注重从业人员的礼仪方面的培训。

3.3完善中介子系统

为提升需求子系统中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美誉度,让旅游者对乡村旅游有感性的认知,乡村旅游目的地企业、政府与旅行社、网络宣传媒介以及其他旅游企业合作,并与之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在合理的经济利益驱动下,中介子系统中的旅行社、宣媒介将乡村旅游目的地与旅游者连接在一起,为乡村旅游目的地输送客源,又有利于客源市场的共同培育,对乡村旅游地区树立特色旅游品牌形象和提升旅游竞争力产生积极作用。

3.4优化支持子系统

3.4.1提高政府旅游管理效率。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应突主导作用,加快体制改革,形成旅游产业决策协调体制,在宏观管理、政策制定与发展战略上引导乡村旅游的发展。政府运用多种手段,在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的建设上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支持。

3.4.2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利益相关者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也会发生变化,同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也会不断矛盾化,因此由政府及乡村旅游行业协会出面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和利益协调约束机制,以保证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系统中利益相关者的核心利益,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同时让各利益相关者成为“休戚与共”的利益合作体,保障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保继刚,孙九霞.旅游规划的社区参与研究―以阳朔遇龙河风景旅游区为例[J].规划师.2003(7):32-38

[2] 廖培.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旅游规划评价初探[J].财经问题研究,2010(6):135-139

[3] 周丽洁.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张家界旅游发展策略[J].经济地理,2009(12):2108-2112

[4] 刘晖.导游服务质量问题的根源分析与对策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游客感知视角[J].旅游学刊,2009(1):37-41

[5] 方百寿,纪锡萍.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小费制度与旅游服务质量分析[J].旅游论坛,2012(4):54-58

[6] 胡文海.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月刊),2008(7):82-86

乡村旅游社会效益范文第2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城镇建设;“三农”

乡村旅游最早出现于欧洲19世纪的英国和法国,至80年代后,欧美发达国家即开始大规模开展。在我国,乡村旅游活动的出现相对稍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但发展的速度非常的快。1998年,国家旅游局确定的旅游活动主题即为“华夏城乡游”,宣传的口号是“现代城乡,多彩生活”,第一次以主题年的形式,把旅游与城乡联系起来,有效地推进了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接着,到2006年,国家旅游局又将旅游宣传主题确定为“2006中国乡村游”,宣传口号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同时,国家旅游局要求各地将“旅游产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本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措施,进一步加强旅游宣传和产品开发,推动乡村旅游更快更好发展。这一主题和措施,使乡村旅游如虎添翼。近几年来,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密切结合、同步发展后,收获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阳朔县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发展的速度极快,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非常突出,这得益于阳朔良好的旅游资源、广阔的旅游市场和良好的旅游创业政策。1988年,阳朔县还没有旅游局,也没有旅行社,仅有一家不足100问客房的旅游接待饭店,更不用说乡村旅游了。可发展到2010年,民居旅游示范村就发展了12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区级农业旅游示范点4个,全区特色旅游景观名镇1个。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企业63家,现代农业科技园2家,农业观光采摘园点130多个,休闲农庄16个,从事餐饮的居民300多户,农家旅馆200多家,有床位6000多张,以农民为主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5万多人。乡村旅游年收入19.5亿元,占全县旅游收入的55%;平均年接待游客570万人次,占全县年接待总人数的70%,从业农民平均收入为6000多元。乡村旅游已成为阳朔县旅游业中极具魅力、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农村富民项目的重要内容。

从阳朔县快速发展的乡村旅游业,可以看到,乡村旅游业促进了社会多元化发展,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使城乡经济结构得到恰当地调整,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城镇和农村就业途径变得更加的广泛,村容村貌大为改观,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下面,我就乡村旅游给当地农村所带来的社会变化做浅显的阐述:

一、乡村旅游业,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

推进城镇化建设,是“十二五”的一项重要的内容。近年来,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加快城镇化建设的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特别是在城乡结合部位和在远郊连片农地上开展的乡村旅游活动,城镇化的发展比较明显。在城中、城乡结合部地区,农户的商品意识强,街道整齐,交通便利,基础设施齐全,自然生态系统范围较大,注重环保,乡村旅游的发展使这些农家田园在功能上向城镇靠拢,在空间上成为城市扩张的绿色屏障。随着城市远郊乡村旅游的开发,乡村道路、通讯、用电设施、居住环境等配套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农户的城镇意识进一步增强,非农收入比重增大,农村经济向二元、三元甚至多元经济转变,使城镇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向城镇靠拢。

一些依托风景名胜区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业,随着绿色旅游的盛行、旅游区域的整合及旅游者的多元化需求,发展的速度也日益壮大。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元素的关联行业,随着风景区向四周辐射,形成了以风景区为旅游资源,发展乡村农家乐住宿、餐馆、工艺、导游等多元化的行业。阳朔的高田历村,原来是一个以农业种养为主的村庄,在发展乡村旅游当中,依托大榕树、月亮山景区的知名度,大力发展旅游餐馆业,目前该村从事民居旅游有390多人,占总人数85%,每天接待游客近2000人。户均收入达3万多元,有的高达几十万元,该村农户人均收入是未开发农家乐之前的近10倍。走进历村,一座座漂亮的农家旅馆整齐的林立着,环境和条件不但可与星级酒店不相上下,而且农家旅馆更有地方特色,浓厚的地方人情和风俗,是许多游客青睐的理由。再加上干净整洁的水泥道路,畅通的电讯网络,热闹的工艺品市场,优美的生活环境和条件,短短几年,历村即步入了“城镇”之列,这是乡村旅游在该村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乡村旅游,促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乡村旅游社会效益范文第3篇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以系统的、平等的、全球的、协调的方式发展旅游、协调环境、旅游者和当地社区三种间的利益关系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1]。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我们的研究切入点也就是来自于总书记的基层调研。吴中区越溪街道旺山生态园为周边都市居民提供优良的旅游与休闲环境,成为独具魅力的集约化、多功能、高效益的当代生态农庄型度假观光胜地。与传统的乡村旅游相比,她除了可以满足游客的休闲娱乐、观光旅游、农业学习之外,还具有生态体检和生态教育功能,注重生态体验和生态教育功能,注重保护资源和环境,促使乡村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是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我们对农村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关注学者对于“三农”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关注农村社会的变化和农村基层工作者的新思路,关注农村的社会和环境问题。从中也了解到一些问题的缘由,也对中国的农村和城市二元社会的形成有了更深的理解。社会科学者们的思考,基层管理者的先进经验,以及城乡社会的矛盾都深深的震撼着我们。而对于农村建设问题的思考也源于多年的专业学习,农村建设问题中的许多问题是和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紧密相连的。建设“美丽乡村”与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是相互促进、内在的统一关系[2]。乡村发展生态旅游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美丽乡村”建设可以使得乡村生态旅游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美丽乡村”增加了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支撑。

2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可持续旅游是由国外引进的(即从“可持续发展”派生出来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开始受到大家的关注,它代表着一种新的旅游发展观,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也就是指:在维护文化完整、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民对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要求。即可以为今天的主人和客人提供生计,又能保护和增进后代人的利益并为其提供同样的机会。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决定了我们一定要重视可持续发展研究。由于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各级政府和老百姓都缺乏实践的经验,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一定的经验,但是仍然在认识上、规划上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如下:对农村的内涵认识不够,简单的理解新农村就是新道路、新房子、新村庄,造成重视村容整洁,忽视生产发展。在空间尺度上,既要提高旅游者的旅游质量,又要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既要维护本地旅游发展的持续性,又要同周边区域和谐统一,真正实现旅游资源的和谐发展。在开发广度上,既要协调环境保护和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乡村“独特性”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又要注重乡村资源、民风、经济等方面的协调发展[3]。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标准是:延续历史文化,保护乡村资源;延长生命周期,保障经济利益。优美的环境和良好的生态是乡村旅游的基本条件,保持这样的环境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经济效益是乡村旅游开发者、经营者、普通老百姓最主要的目标之一。

3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对待农村生态建设问题切不可不顾农村社会的现实。农村如果得不到发展,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成果很难保住。农村建设如果不顾现实,盲目追求“面子工程”,可能会损害到农村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可以看出农村的生态建设问题对于农村社会的影响有多深。处理好这些问题,给予适当的引导,提倡一种新的文化,将对农村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第一,乡村旅游在开发过程中必定会造成开发和保护不一致的情况。从长远角度来分析,乡村旅游确实能在保护和继承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事实上目前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开发”与“保护”脱节的情况。有的地方为了获取经济利益不注重保护,盲目的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造成了很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的破坏。一方面破坏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一方面对农村文化的吸引力造成了影响。第二,很多地方的旅游产品比较的单一,种类比较少,从而造成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强。这样游客来了第一次就不来第二次,留不住客人。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主要是观光游,这样造成乡村旅游没有充分地开发和利用,旅游的形式比较单一,仅仅体现在乡村旅游的简单开发。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乡村旅游的整体开发还不够深入,没有能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挖掘乡村自身的特色。此外,还有乡村旅游的规模比较小,仅仅体现在农家乐的基础上,参与型、体验型的旅游产品比较少,不能满足游客的持续增长。第三,目前乡村旅游有的地方还不是很规范,市场缺乏统一地管理。同时,由于乡村旅游市场的开发时间较短,我国的乡村旅游存在管理规范上的缺失。造成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乡村旅游的分配利益不均,缺乏有效的政策来规范市场。乡村旅游中宰客、降低服务标准以及服务态度恶劣等情况较普遍,此类情况造成了游客的流失,游客流失了必然会给农村旅游造成非常大的损失[4]。

4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可以总结为:“保护环境、和谐发展、统一规划、产业协同”。也就是说: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按照可持续思想及其系统理论与方法为指导,坚持科学合理地利用乡村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产业协调发展,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增收,加速城乡一体化发展,充分调动政府、企业、行业、农户、游客等多方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资源和社会的效益均衡发展[5]。根据以上的总体思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保护乡村生态资源,做到以农为本、农旅和谐发展,注重保护、注重开发与保护协调发展,不影响乡村旅游的正常运作。②做好乡村旅游长期、中期、短期的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循序渐进。③按照本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而采取差异化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本地区的市场潜力,利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优势,发挥乡村旅游在本地区的功能。④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方面的合理规划,调动多方参与主体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效益最优。

5结语

乡村旅游社会效益范文第4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环境效应;生态环境;旅游管理。

乡村旅游是指利用乡村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和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自然生态环境既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引力源,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乡村旅游与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一方面,没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无从谈起,而不发展乡村旅游,乡村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功能就无法实现;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双重效应,即生态环境响应的正效应和负效应。发展乡村旅游,必须以乡村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为前提,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有机统一,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着力提升和加强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正效应,有效化解和消除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负效应,确保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正确响应,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正效应。

1.提升乡村自然生态环境质量。

(1) 乡村旅游具有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在特质。乡村旅游立足乡村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人文生态景观,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作为重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方式[1]。”乡村旅游开发重点是利用乡村独特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资源要素,因而对作为重要吸引物和发展基础的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原生保护的内在特质,即乡村旅游开发往往更多地借势乡村自然生态特征,而不是对乡村自然植被、地形、河流和土壤等做大的改造和变动,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乡村原生自然生态环境保护。

(2) 乡村旅游促进了村容村貌的改善。受提升乡村旅游竞争力和增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驱动,乡村旅游地政府和社区往往会结合新农村建设,持续增加乡村旅游地环境整治和维护的资金投入,从而使乡村旅游具有了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改进和乡村村容村貌改善的社会功能。如各地为发展乡村旅游,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乡村垃圾集中处理、污水综合治理、卫生改厕、村道硬化等项目建设和村庄绿化美化以及亮化工程,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和乡镇生态工业,有力地保护了乡村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乡村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提升经营企业、社区居民和游客环保意识。

(1) 促进乡村旅游经营企业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自然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引力源,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乡村旅游地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得越好,就越能吸引游客,越具有市场竞争力,并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驱动和对乡村旅游本质特征及发展规律认识的加深,促使乡村旅游经营企业不断提高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意识,加大投入,完善管理,积极优化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如浙江宁波塍头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全球率先构建了低碳、生态的乡村系统,被亚太旅游联合会、国际度假联盟组织、中华生态旅游促进会联合授予首批“中国低碳旅游景区”荣誉称号,成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乡村旅游发展新型典范。

(2) 促进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自然生态环境是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核心层级,是乡村旅游引力源的最直接表现形式。发展乡村旅游,就必须有效保护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对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乡村旅游搞得越好,当地政府和社区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越强。这是因为乡村旅游发展能为当地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户就业增收,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自然会高度重视乡村旅游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积极搞好环境整治和村庄绿化美化,环境保护成了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的自觉行为。同时,外来游客也会带来先进的生活理念、开放的思想观念和新的生产方式,促成社区居民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

(3) 促进游客环境保护意识的养成。乡村旅游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吸引游客,并使游客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得到相应的生态环境熏陶和感染。旅游者置身优美的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欣赏乡村的自然美景;置身淳朴自然的农家风俗,体验古老的农事生产、享受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这种极其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价值,无形中实现了对游客生态 环境重要性的宣传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和培养,而乡村旅游经营过程中导游员的生态解说、景区各类生态环境保护标志的醒目提示,都会加深游客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游客对生态责任和生态伦理意识的认知。可以说,乡村旅游本身就是一种生态文明建设和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的有效载体,它不仅是“一种消费行为,通过乡村旅游活动的积极参与,还能够增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融洽,养成爱护自然、保护生态、关心他人、乐于助人、洁身自爱的旅游道德习惯。”这都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正效应的体现。

二、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负效应。

1.乡村旅游开发过程的环境负效应。

(1) 环评论证不充分为生态环境破坏提供了空间。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环评认证是在对开发地区位、地质地貌、气象水文、土壤、动植物、大气环境质量等指标进行深入调研基础上,科学测定乡村旅游地生态环境容量,并对乡村旅游发展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作出科学的预测和评估。环评认证是乡村旅游项目和产品开发的前提条件和必要基础,只有进行科学的环评,才能制定出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目前,大多数乡村旅游项目开发都未经详细、专业的环评认证,只是在相应的乡村旅游规划中对环境资源保护作出原则性规定和要求,缺乏强制性指标规定,实际运作中指导性不强,并为开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破坏提供了空间。

(2) 随意更改项目规划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旅游资源开发对环境影响可分为原发性影响和继发性影响两类。原发性影响是指旅游开发过程中导致的直接影响,如旅游索道修建中的开山、炸石、砍树等行为对山体地表、生态的影响。继发性影响是指旅游开发间接或诱发的环境变化,包括由于旅游开发引起的大气质量、水质变化等。乡村旅游项目建设过程中,上述两种环境影响类型均不同程度的存在。获取更多经济效益的价值追求和缺乏对乡村生态系统的科学认知,极易导致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无视规划,对原有地形骨架和植被、池塘、衍生物等进行大肆改造,随意改动和破坏固有特色,或盲目模仿城市园林绿地的造景手法,追求大投入、高档次,从而导致乡村自然生态环境系统遭到破坏,引发乡村自然生态系统功能退化。

乡村旅游经营过程的环境负效应。

(1) 追求短期效益的超载经营。“依托于乡村原生态环境和乡村性资源的乡村旅游属于环境敏感性资源,很容易因乡村旅游的过快发展而遭到破坏。”其中,乡村旅游时间的相对集中和追求短期效益的超载经营最易引发乡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从客观方面看,城市居民乡村旅游在时间选择上主要集中在“五一”、“十一”和春节 3 个长假、其它国家法定的传统假日以及每周的双休日,在游览项目选择上又大多集中在如农作物耕作与果实采摘等,必然导致乡村旅游地的游客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上的大量聚集,从而使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加大;从主观方面看,由于我国旅游经济总体仍处于门票经济时代,旅游经营企业经济效益增长更多地依赖游客规模增大、数量增长,而不是依靠效益提高。出于短期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乡村旅游经营企业往往无视超规模接待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周期性的旅游超载,直接影响了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甚至会造成生态环境难以逆转的破坏,导致环境功能的衰退。可见,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充分考虑乡村旅游地生态承受能力,否则“即使短期内为当地带来了一些经济上的好处,但是由于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环境损失和经济损失远远超出其带来的经济利益。”这将使乡村旅游长远利益得不偿失。

(2) 缺乏环保责任的随意排放。乡村旅游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必然会伴随各种生产生活污水、废气和固体垃圾等大量污染物的排放,黄大勇将它划分为五类,即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地污染、噪声污染和旅游垃圾污染等。若不予以及时有效治理,就会严重污染水体、土壤、植被和大气环境。

因此,必须加强清洁生产,搞好各种污染物的科学处理。但清洁生产和各种污染物的科学有效处理需要增加设施设备和人力资源等投入,进而增加经营企业运行成本。在经济利益驱使下,经营企业极易诱发极端唯利行为,置乡村生态环境于不顾,随意倾倒固体垃圾,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各种污水、废水和废气,从而污染乡村水体、土壤、植被和大气,危及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 无视环境脆弱性的旅游行为。由于旅游活动往往是对日常生活的全新改变和超越,是一种求新求异、超越常规的生活环境和状态,因此,在乡村旅游过程中,短暂的异地游览特征就容易使游客产生“道德感弱化”,由于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暂时性突变,人们原有的对共同行为准则和规范积极反应和遵循的状态也会随之改变,甚至会产生道德盲区。在旅游活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随心所欲、懒散率性、放任自流的心理倾向,行为举止上就弱化了原先常态生活与工作中的道德顾忌与约束,增强了物质摄取意识,极易产生过度利用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乱攀乱摘、践踏草坪、乱扔垃圾等诸多不文明行为,对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景观资源等产生消极影响,不同程度地破坏了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

三、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正确响应。

1.全面提升环保意识。

(1) 增强经营企业的环保认识。政府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作用,对乡村旅游经营企业和社区居民进行环保责任意识教育。乡村旅游地政府部门应经常性地向旅游经营者、游客、社区居民公布环境质量信息及污染对健康、经济、环境的损害,使大众对旅游与环境关系有正确的认识。这种教育活动需长期进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负起责任。政府环境部门、社会环保组织、旅游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要大力宣传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互惠互利关系,使公众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提升自己旅游质量的保障;要大力宣传旅游活动可能会给环境造成的损害,尤其应让公众认识到游客活动中不文明行为对旅游环境、景观的污染和破坏及其后果。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支持节能节水、降耗减排,提高环保低碳发展理念。我们的管理决策者要明确自身的环境保护责任,实行科学管理,要树立科学的环境伦理道德观,并落实到干部考核和工作监督上。由于旅游环境改善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紧密关联,我们要注重旅游和保护环境互相促进,在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发生冲突时舍弃经济利益,保护生态环境。

(2) 强化社区居民的环保理念。“在旅游社区环境演化的过程中,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于自然演化、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活动、旅游者旅游活动以及由此而进行的人为开发建设。”这其中,社区居民既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参与者,又是乡村旅游地环境的重要影响者和改变者,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活动均会影响乡村旅游地的环境状况和质量。实现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有效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地方政府应积极协调经营企业和行业协会,开展社区居民生态环境教育。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的社区居民环境意识增强的有利条件和基础,使乡村旅游成为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渠道,强化乡村旅游的环境正向效应;另一方面,在普及环保知识中,应当按照当地社区居民和农户的习惯,多采用广播电视、户外广告、印刷品 (书刊、报纸、杂志、宣传折页) 等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同时需要进行强化培训教育,并借助 网络通信、电视、电话等现代传媒方式,更有效地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采用包括经济、技术、政策、法律法规等多途径的手段,综合提升乡村旅游业主的生态环境意识。

(3) 提升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离不开游客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这方面,除地方政府外,乡村旅游经营企业应重点承担起对游客环境保护的教育责任,通过发挥乡村旅游内在的生态环境教育功能,提高乡村旅游环境消费品位,引导和鼓励游客学习和掌握乡村生态环境知识,激发游客对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和重视,发挥游客自我约束与社会教育的双重作用,增强游客对乡村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使游客在情感上爱护自然环境,在行动上保护自然环境;同时,针对游客因异地游览道德感弱化并由此引发的各种环境破坏行为,可通过设立公众生态教育点进行渗透性导引和主导性导引,如在游客集中处设置生态保护宣传牌、宣传窗、加强导游和一线服务人员生态宣讲等方式,对游客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教育引导,倡导低碳旅游、责任旅游,对生态破坏情节严重的游客应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以增强游客环境保护意识,有效保护乡村旅游的生态环境。

完善政府管理调控。

(1) 搞好规划调控。政府对乡村旅游环境保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将自身环保职责贯彻于乡村旅游发展全过程,充分发挥引领、管控作用。“乡村旅游开发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对控制大气污染、噪音污染和保护植被环境尤为重要。”乡村旅游地所在政府要正确处理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牢固树立“环境兴游”、“生态兴游”观念,坚持科学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原则,做好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协调发展规划。要在科学论证交通优势、资源优势、环境承载力、市场潜力和乡村旅游环保评估基础上,围绕加强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保护和空气环境质量保持,实施生态功能分区分级保护与优化,因地制宜规划和开发乡村旅游,以科学规划实现乡村旅游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调控前置,避免因乡村旅游无序发展可能带来的农村生态环境劣化。

(2) 强化法规监督。相关政府部门要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发展环保法规体系,确保乡村旅游发展环境保护有法可依;严格执行乡村旅游项目审批、环评等制度,确保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符合环保标准;加强乡村旅游经营行为的环保指导和监管,健全乡村旅游环境监管动态协调和监督机制,形成乡村旅游环保工作合力,杜绝乡村生态环境破坏性开发和资源浪费,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实现乡村旅游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 增强环保投入。加强乡村旅游发展税收收益的环境反哺,重点用于加强乡村旅游环境管理体系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如在乡村旅游地建立“生态监测站”,在各主要环境敏感区建立相应的生态观测点,便于对旅游活动造成的乡村生态环境变化进行动态定位监测,通过对乡村旅游地大气环境、水环境、地表环境变化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动态分析,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环境治理和改进,有效维护乡村旅游地生态环境质量。

促进企业生态自律。

(1) 发挥行业协会引导作用。在政府主管部门指导下,行业协会要充分履行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职能。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制定和实施乡村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分级”评定制度时适度强化生态环保标准和要求,提高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环境准入门槛,引导和监督乡村旅游开发企业与经营企业大力开发绿色乡村旅游产品、低碳环保旅游经营设施设备和用品,以行业生态自律促进乡村旅游目的地整体生态环保水平提升,实现乡村旅游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 发挥企业主体核心作用。乡村旅游开发、经营企业行为对生态环境具有直接影响和作用。乡村旅游开发、经营企业必须坚持生态环保经营理念,注重提高自身环保意识和素质,切实按照乡村旅游整体发展规划和环保要求,将节能环保、低碳减排发展理念贯彻于从开发到经营的整个乡村旅游发展过程。如乡村旅游景区道路减少水泥、沥青的使用;景区内部倡导使用人力、畜力为主的传统交通工具取代现代机动车 (船)的使用,以降低尾气排放,创建绿色低碳乡村旅游目的地;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关系,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方式,采取旅游低谷期主动吸引旅客,旅游高峰期控制游人数量、科学分流游客等有效措施,加强乡村旅游地生态环境容量的合理控制和科学调度,避免游客过分集中在生态环境脆弱区,确保乡村旅游始终处于环境承载力许可值域内,避免因旅游超载引发乡村旅游地生态环境破坏;必须加强游客管理,引导和监督游客践行环保责任。具体可在乡村旅游地入口、乡村旅游景区 (点) 及设施边缘等重要场所树立醒目警示标牌,引导游客尽量选择徒步,提醒游客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增强环境技术供给。

(1) 加强环境适用技术研发和应用。“当前我国产业生态管理的关键问题是采取措施加大环境技术创新的作用。”破解乡村旅游发展衍生环境负效应,除强化环境协同管理外,须加强适用环境技术创新与有效供给。政府要加强乡村旅游发展中相关环境适用技术需求调研,增强环境技术研发和推广财政投入,积极构建政产学研协作平台,结合乡村旅游需求组织、协调相关产业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开展环境适用技术研发,并发挥财政杠杆作用,采用财政专项补助等方式鼓励乡村旅游经营企业积极应用相关环境适用技术。乡村旅游经营企业要不断增加环境保护和治理适用技术资金投入,积极根据自身经营特点,主动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引进先进环保技术,加强节能减排,践行企业生态环保责任和使命。

(2) 突出重点环境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应在乡村旅游环境负效应生成原因系统分析基础上,重点围绕乡村旅游发展衍生的水环境污染、固体垃圾环境污染、空气环境污染等进行技术创新和相关适用环境技术及新产品研究和推广运用。针对水环境污染,着眼降低成本,重点应建立乡村旅游地统一的生产生活污水处理中心 (站),搞好污水处理管网系统建设,加强废水处理装置与污水处理系统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或通过管网并网区域污水处理中心集中处理,实现无害化达标排放和循环利用,确保水体不受污染;针对固体垃圾环境污染,致力于全面推广垃圾分类收集和生态环保处理技术。垃圾分类收集重点是搞好乡村旅游服务区、主要游览步道、游客休憩区等游客活动集中区环保可回收型分类垃圾箱的科学合理配置。同时,提高环保产品使用率,积极推广无毒无害、少污染和低消耗的生态环境材料,用纸质、布质等可回收再利用替代品淘汰塑料等对环境破坏较大的相关用品,便于实现回收和再生循环利用。

垃圾生化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其中垃圾焚烧厂具有处理时间短、减量化显着、无害化较彻底及可回收垃圾焚烧余热等优点,应加以重点推广;针对空气环境污染,要积极推广空气污染控制与大气环境保护技术。加强乡村旅游地的主通道和游客密集地的噪声监测,对进入车辆实施限速禁鸣,降低噪声污染。加强适用油烟净化技术研发,并面向乡村旅游经营企业全面推广。加强汽车尾气污染净化控制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装有尾气净化装备的汽车和基本无污染的非燃油汽驱动绿色汽车,如电动车、天然气车、太阳能车等环保节能旅游交通工具的使用面,有效降低大量机动车涌入、大量汽车尾气排放引发的大气污染,优化乡村旅游地大气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 方春梅等。 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探讨 [J].现代农业科技,2010.

翟付顺。 农业旅游产业生态环境效应及发展策略 [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14(4):9- 10.

张红珍 。 旅游发展与环境效应问题研究- 以石林地质公园为例 [D].昆明理工大学,2005(10)。

何玮。 基于环境保护理念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6(10):57.

顾筱和。 论乡村旅游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5):98.

黄大勇。 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3):56.

毛长义等。 旅游社区环境与景区环境的相关性研究 [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0,27(2):80.

乡村旅游社会效益范文第5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社区主导;基层组织;股份制;专业合作社

一、引言

发展乡村旅游是一种阻止农业衰退、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变乡村经济结构的有效手段。但是缺乏长期稳定的财政支持和有效的管理机构、因获利不均而引发矛盾、旅游飞地、公地悲剧等问题,致使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导致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地居民和社区常常被作为旅游开发的客体而非主体,大量利益从当地流走,形成“抽血机制”。在这一现实背景下,注重关怀当地居民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参与”理念应运而生。

现有研究大都倾向于把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社区参与结合在一起,认为社区参与开发模式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社区应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旅游的实际发展和管理中,并实现社区的社会经济利益最大化,社区参与乡村旅游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由于中国具体的文化背景和政治环境,乡村旅游的现实发展过程中,社区参与只不过是象征式的,旅游继续被政府、开发商所控制而非社区利益为主导,社区参与遭遇诸多难题,社区参与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遭到质疑。国外学者主要从理论角度探讨社区参与在发展中国家受到的限制因素:如Inskeep在进行了案例研究后认为,目前没有事实证明发展中国家的社区参与式旅游发展突破了社区咨询和象征式参与这两种形式;Tosun较全面地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实施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若干限制性因素,如操作、组织结构、文化等,对社区参与在发展中国家的可行性提出了质疑。国内学者也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探讨了我国社区参与在实践过程中受到的限制:如左冰、保继刚认为,社区参与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旅游发展中社区与开发商之间的矛盾冲突,但这一理念在理论基础以及实践的可操作性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邹统钎等认为我国社区参与尚属于浅层次的、从属的、重形式的、零散的参与行为。

在中国,社区参与是否能够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立足中国现实,试图梳理出不同向度的发展脉络,从而进一步补充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二、乡村旅游社区主导开发模式的提出

社区参与(Community-Involved)是在社区建设中,社区发展主体能够有效地参与有关决策、实施、管理和利益分配的全过程。

乡村旅游的发展实践证明,在乡村旅游开发初期,由于当地社区居民缺乏参与经验且整体意识差、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民间组织的发育程度相对落后、旅游市场信息匮乏、政府的旅游相关政策尚未完善以及缺乏应有的参与机制等原因,多数情况下,乡村无大规模投资旅游开发的经济能力,缺乏独立开发乡村旅游的知识和技能。这一初级阶段,以政府或企业为主导的社区参与开发模式往往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启发作用;但也致使我国乡村旅游中的社区参与实践多属于浅层次的参与。从参与方式来看,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最直接的方式是旅游就业,即通过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获得收入;从参与自觉性来看,社区参与多是自发发展,并没有内化为自觉的目标与价值;从参与地位来看,社区居民多处于弱势地位,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没有话语权、决策权,在利益分配上处于从属地位。总的来说,往往表现为象征式参与、被动式参与和伪参与。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和成熟,社区居民对市场信息和自身权利的了解逐步增多,也逐渐具备了从事旅游开发经营活动的知识和技能。利益驱动刺激了农民的利益诉求,农民的自我意识、民主意识和参与能力有所增强;而强势的政府和公司与弱势农民群体之间难以实现平等对话,利益分配不均、环境破坏、乡村性消逝等原因导致社区参与步入明显的变动期。

可见,在中国的文化背景和政治环境下,以外源式开发(政府、企业主导)为特征的社区参与模式虽然在旅游开发初期有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旅游发展开始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而以“社区主导”为特征的内生式开发模式成为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要投入资金,而且应该通过政策扶持和机制创新,使得“旅游扶贫”从传统的输血机制,走向社区主导、农民深度参与、经营能力较高的造血机制;做到控制当地化、农民组织化、决策民主化、产业链本地化与合作协同化,使得乡村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改变目前农民组织涣散、新农村建设主体缺位造成的“中央热、地方冷、两眼望上”的不利局面,即乡村旅游开发必须从初级阶段的“社区参与”(communjty―Hvolved)走向“社区主导”(Community-Driven),不仅把当地居民和社区当作社区旅游业的一般利益相关者或协调参与者,而应把他们视为占主导地位的利益主体,强调社区主导的内生式发展模式,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社区全面参与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不同类型的社区主导模式及其对比研究

社区主导开发模式是让社区居民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主导力量和核心利益主体参与乡村旅游的规划与决策、开发与经营、管理与监督等活动的旅游发展模式。其核心就是以社区居民为赋权群体和受益对象,将社区资源的使用权、旅游发展的决策权和控制权完全交给社区,依靠农民自身力量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实现农民的自我组织、管理、监督和服务。

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和我国乡村旅游实践,提出以下3种社区主导型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1 基层组织主导模式及其利弊

基层组织主导模式是基于社区的,以农村基层组织代表本社区行使土地使用权和旅游经营权,以村委会为管理主体,依靠内在力量特别是内在制度来发展乡村旅游的模式。具体操作中,一般通过村委会组建游客服务中心或乡村旅游协会作为运营主体,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培训,并对社区居民进行监督和协调。

杭州市西湖区的龙坞茶村就是一个典型的以乡村基层组织为主导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村委会成立了“龙坞茶村游客服务中心”作为旅游开发、经营、管理的实体,全面负责茶村的旅游信息管理、咨询、宣传、培训、监督等工作,同时寻求政府对茶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改善整体面貌。2004年至2005年,通过村委会的大力宣传和村民的积极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良好,并以此带动了龙井茶的销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是,随着旅游的发展,问题开始凸显,2005年下半年,乡村建筑的违章问题引发了村民的内部矛盾,尤其是村民对村支书家违章建筑的不满,导致 了上访、事件的发生,直接影响了村委会领导班子的有效运行,从而使得旅游开发建设、宣传促销等各项工作进展缓慢甚至停滞下来。目前,龙坞茶村的乡村旅游发展已处于停滞状态,客源主要为部分忠诚度较高的回头客。

农村基层组织主导模式通过农村基层组织发挥当地的环境特色和村民的自主力量实现乡村旅游的“内生式发展”,是乡村旅游开发的良好组织载体。首先,基层组织以村民自治作为制度铺垫,代表社区行使土地使用权,通过发挥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激发当地居民对长期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又有较好的约束机制,容易达到约束与激励的均衡;其次,相对外来组织如上级政府、外来公司等,它有更强的信息收集、分析能力和内部矛盾处理能力,能够更好的实现组织的利益识别和判断,更加全面地代表农民利益,有效防止旅游开发后因土地和资源被占而使农民“返贫”的现象产生;再者,农村基层组织在农村社会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农民愿意接受其管理,容易形成内部互动。若再构建新的制度组织来引导、管理乡村旅游,会增加一定的制度成本和社会成本,也可能引起村民抵触,社区居民自主治理和协调,避免了由于引进外界力量而削弱自身收益所产生的矛盾。

但是,由于农村基层组织在资金筹措、组织运行效率、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相对不足,会引起农村基层组织财政经费短缺、职责界定不清、村民维护自身权益渠道不畅、公共权力私权化从而产生“干部经济”、决策不民主、服务意识缺欠、创新改造能力不强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同时,基层组织的换届选举带来的领导更替也会对乡村旅游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2 股份制运营模式及其利弊

股份制运营模式是指,采取农村集体组织、农户和外来企业成立股份制合作公司的形式,将旅游资源、土地使用权、不动产使用权、特殊技能和劳动等要素经过价值评估转化成公司股本,进行股份合作制经营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农村集体组织和社区居民通过土地、技术、劳动、现金等形式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经营活动,公司以按股分红与按劳分红相结合的方式分配收益。社区居民从旅游中获得收益至少有3个途径:一是成为公司的员工,取得工资收入;二是取得股份分红收入;三是自己经营旅游纪念品、住宿、餐饮等,获得旅游收入。公司则通过公积金的积累完成扩大再生产和乡村生态保护与恢复,以及相应的旅游设施建设与维护;通过公益金的形式支持乡村的公益事业(如导游培训、旅行社经营和乡村旅游管理),维护社区居民参与机制的运行等;同时,通过股金分红支付股东的股利分配。

成都红砂村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就是典型的股份制模式,被称为成都市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范例。成都红砂村采取政府、红砂村村集体、农民与外来企业合作的方式,成立红砂花乡生态旅游管理有限公司,以村组集体经济组织为基本单位,农民以现金或土地承包经营权人股。据我们实地调研,农民有股金、租金、利润、薪金4种收入,人均纯收入由2003年的3850元上升到了2006年的7850元,农民成为乡村旅游的开发主体、建设主体和受益主体。但是,由于外来投资户土地总租赁面积为870余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89.4%,外来投资户拥有绝大部分股份,获取了大部分乡村旅游创造的利益,因此离真正实现“社区主导”还有一定距离。

股份制运营模式明确了产权关系,广泛吸收各方面资金、物力、技术等生产要素,既考虑了外来投资者的利益,也重视当地社区居民的利益。在这种模式下,首先,由于外来企业和社区居民具有共同的利益和发展目标,风险共担、利益均占,双方能够进行很好的协调和合作;其次,通过乡村旅游的股份制运营,使得社区居民的旅游受益面扩大、就业机会增多、收入水平提高,农民的参与热情较高;再者,外来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具有丰富的乡村旅游管理与运营经验,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能力强,易于树立良好的乡村社区旅游品牌和旅游地形象。

但是,在实践操作中存在社区民俗资源、文化资源等无法量化,社区与外来企业力量不均衡等问题,导致股权设置、收益分配等方面的不规范以及民主决策流于形式,这使得外来企业获得大部分的旅游投资利益,相反社区居民取得的经济利益十分有限,投资利益的大部分漏损,使“社区主导”沦为形式。

3 专业合作社主导模式及其利弊

专业合作社主导模式是指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以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农民旅游社团组织形式为主导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山东省青州市清风寨乡村旅游的发展是典型的专业合作社主导模式。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当天,通过当地旅游局扶持成立的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组织,即山楂发展专业合作社,领到了由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山楂发展专业合作社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联袂管理的农业合作社组织,合作社融合了旅游观光和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加工等多项功能,突破了农村专业合作社的传统单一模式,对当地农家乐实现统一管理和整体营销。

目前,全国已有许多省市如浙江、山东、上海、四川、北京、云南、安徽、海南等均出现了旅游合作社或类似组织,更多的旅游合作社正在组建当中。

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第一,通过旅游业和农业互补实现集约发展、差异共赢,促进农产品的深加工、传统手工艺品的商品化和旅游产品供应链的本地化,农家乐集群化发展和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了乡村旅游发展的乘数效应,改善了乡村的经济结构;第二,社区居民对自身资源的控制力强,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参与社区乡村旅游的经营、决策、管理,有利于农民获取真正的市场主体地位;第三,自愿参加,自由退出,通过自主支配自己的劳动对象和劳动成果、自主选择进入市场网络参与市场竞争,促进了乡村管理模式的民主化转型,通过自主管理提升了农民的民主意识和自律能力,加快基层民主化的进程;第四,专业合作社的综合协调能力相对较强,容易协调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克服单一协调机制的制度缺陷,有效避免“公地悲剧”,减少恶性竞争,保障社区居民的利益。 但是,专业合作社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其发展壮大还存在一些限制和局限。首先,最大瓶颈就是资金匮乏,大多数专业合作组织的运作资金来源比较单一,无法得到信贷支持,需要政府加以引导、规范和扶持,给予一定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其次,作为新型旅游组织,其组织形式较为松散,随意性较大,组织机构不健全,抗风险能力小,内部管理不够规范,自我发展能力尚待提高。

4 不同类型社区主导模式的对比研究

综上所述,3种社区主导模式虽然实现了“社区参与”到“社区主导”的深层次转变,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各自的相对优势和劣势,各自具有一定的适宜性:

基层组织主导模式对基层组织具有较高要求,基层组织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权威性、民主治 理能力和内部权利约束机制,健全其选举制度、议事制度和财务制度。在基层组织力量强大并重视旅游发展、旅游运营经验丰富、社区居民对基层组织信任度高的前提下,基层组织主导模式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股份制运营模式对乡村社区的旅游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条件有较高的要求;要实现“社区主导”,股份公司的控股权必须掌握在当地社区居民的手中(社区股份占33,3%以上,即当地社区拥有否决权,可实现主动社区参与;社区股份占50%以上,即当地社区拥有控股权,才能真正实现社区主导),防止“飞地化”。在资金缺少、基层组织力量薄弱、旅游运营经验缺乏的乡村旅游开发阶段,股份制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专业合作社主导模式对农民素质具有较高要求,农民必须克服小农意识,提高合作水平和能力;对基层民主治理和内部权利约束机制也有较高要求;还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如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引进、人员培训、质量标准及认证、市场营销、品牌推广等。在民主化程度高、立法完善、政府大力支持、融资渠道顺畅、社区居民素质较高的前提下,专业合作社主导模式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四、讨论与结论

1 讨论

通过上述三种模式的对比研究可以发现,在目前的中国,基于产权的参与(即股份制和专业合作社主导模式)比基于行政力量或社区认同的参与更有操作性,其社区参与的积极性更高。当前的旅游经营权出让无法实现主动社区参与和社区主导,建议在乡村旅游开发时规避。

2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