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生编程教育

小学生编程教育

小学生编程教育

小学生编程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字 湘版 中小学 体育教科书 研究

一、概述

自1983年我国诞生第一套学生用体育教科书以来,我国体育教课书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七个阶段,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湘版中小学体育教科书是指根据中小学体育课程纲要或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等要求而编写的,由湖南省省内的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系统反映体育学科内容的教师用书或学生用书。目前,我国国内外对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的研究资料很少,而对湘版中小学体育教材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从历史沿革的角度具体分析建国以来湘版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发展的基础上,借助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美学、编辑出版学等相关理论,总结出新一代湘版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的编制理念及特点,探讨了湘版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的功能和使用情况,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编制和研究湘版中小学体育教科书提供历史借鉴,进而提高当下湘版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的质量以及教学效果。为出版湘军的强盛提供决策建议。对教科书的研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国以来湘版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的编制策略及特点

(一)湘版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的编制策略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省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建设经过了多次发展,总结建国以来不同时期的湘版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的编制策略和理念,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1、以满足教育发展需要为目标

建国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体育教育的改革深化,传统的学校体育思想和西方的体育教学方法深深地影响着湘版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的编制,近年来“快乐体育”、“阳光体育”等体育教学思想的流行,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湘版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的编制,但湘版中小学体育教科书以学生出发,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满足教育和学生发展需要为目标的前提都未改变。

2、以实现教学目标为核心

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的编制经历过“体育教学的多功能论”和“以学生为主论”的争论,但湘版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的教材编制始终坚持以实现教育教学目标为核心,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探索引入到具体时间中,接受实践的检验。

3、以精选教学内容为基础

什么是教材,怎么选择教材内容一直是困惑我国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编著者的问题。总结建国以来的湘版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的编制历程,可以发现湘版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坚持精选原则,坚持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完成教材的初次加工,由学校体育教研室和体育教师根据教学环境等完成教材的二次加工,坚持精选符合学生特点教学内容,为塑造终身体育理念打下坚实基础。

(二)湘版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的编制特点

纵观建国以来湘版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的编制历程,不难发现湘版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的编制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坚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从建国初期的中小学教科书以苏联教材为蓝本,到改革开放后不断吸收外国“快乐体育”、“全面发展体育”等先进教育理念,湘版教材的前期都以引进国外教育思想为主。近年来,随着世界体育文化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不断融合,湘版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的编制方向逐渐转变为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消化吸收世界现代体育文化,坚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体育现代文明相结合。

2、坚持主体与需要相并行

在建国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体育教科书仅作为教师用书,较多关注教师如何更好地传授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近几年,随着湘版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经验教训的积累,湘版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开始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要求、兴趣、爱好和能力,充分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需要相并行。

3、坚持文字与图片相结合

中小学体育课程教授的是运动技术,所以仅靠文字描述是无法让学生深刻理解运动技能的。因此,建国以来的湘版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坚持文字描述和图片、声音和图像表达相结合,让学生在不断模仿和练习中训练运动技能,教科书内容更为形象,生动和准确。

三、湘版中小学体育教科书使用功能及使用策略研究

(一)湘版中小学体育教科书使用功能研究

从湘版中小学体育教书的编写目的来看,湘版中小学体育教科书主要具有五种使用功能,详见表1所示。

(二)湘版中小学体育教科书使用策略研究

从笔者调查和研究的过程来看,湘版中小学体育教课书的使用策略主要有以下三种:

1、学习指导策略

体育学作为一门运动技术学科,更多地强调动作熟练程度和动作技能,因而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在课堂使用的机会并不多。但在学习一些如“鱼跃前滚翻”等复杂动作时,教师不太好分解和示范,而教科书中的插图则可以指导学生学习、分析与思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学会通过教科书获得运动技能的方法。

2、学习拓展策略

湘版中小学体育教课书不仅关注运动技能学习,还给予运动保健、安全技能给予了关注,并对“锻炼情况检查”、“安全行为与演练”、“运动处方”等内容进行深度开发,体育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从单纯的运动技能学习和体育锻炼拓展到科学养生保健,将体育学习的时间从课堂上拓展到课堂外,拓展了运动技能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3、教学评估策略

教学评价是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湘版中小学体育教课书中的“学习后评价”和“锻炼后评价”不仅为体育课程教学提供相应的评估标准和评估内容,不仅让学生获得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同时方便学生评估学习效果、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条件。

基金课题: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建国以来湘版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研究(课题编号:XJK012BJJ001)。

参考文献:

[1]刘斌,王悠.新中国体育教科书60年之演进[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3):9-10.

小学生编程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分类 构架 集合编码 整合编码 课程类型

一、伯恩斯坦教育知识编码理论的内容

伯恩斯坦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教育知识编码理论是其重要思想,该理论揭示了社会如何选择、分类、传递和评价教育知识,以及不同的教育知识编码类型与权力分配、社会控制的关系,理论内容丰富,简要归纳有四点。

(一)教育知识传递的三种信息系统

教育知识的传递是通过课程、教学、评价三种信息系统实现的。“课程规定什么是有效的知识,教学规定什么是有效知识的传递,评价规定什么是这些知识的有效实现。”[1]

(二)两个核心概念:分类和构架

教育知识如何在三种信息系统中组织和传递?伯恩斯坦运用分类和构架两个概念,分析了教育知识的内在结构。“分类,适用于提供信息系统的结构――课程,指内容之间的差异性,涉及内容之间界限的清晰程度。”[2] 分类强,各类知识之间有清晰的界限;分类弱,各类知识之间的边界比较模糊,知识之间的独立性较弱。“构架,适用于规定信息系统的结构――教学,用于分析动态知识传递过程。”[3] 一方面,构架涉及传递内容与非传递内容之间界限的清晰程度,体现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环境中,对教学内容和范围控制程度。构架强,则传递内容与非传递内容之间有鲜明边界,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对内容的选择范围小。构架弱,传递内容与非传递内容之间界限模糊,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有较大选择范围。另一方面,构架涉及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社会知识和教育知识之间界限的清晰程度。就两者的关系而言,分类和构架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分类强度和构架强度能够彼此独立地发生变化。

(三)课程编码类型:集合编码和整合编码

在分析分类和构架两个概念的基础之上,伯恩斯坦提出课程编码(教育知识编码)的两种类型。“所有涉及分类强的教育知识的组织,属于集合编码。所有涉及分类强度明显减弱的教育知识的组织,称为整合编码。”[4]

(四)课程编码类型,体现权利的分配和社会控制原则

教育知识分类与构架的差异,形成了教育知识编码之间的差异,权力结构和社会控制的原则,通过不同的教育知识编码得以实现。集合编码调控的领域,教育知识通过分割的等级科目得到组织分配。其特点有:①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控制权较小;②师生关系呈权威等级性;③通过分科形成的专业化知识,使学生较早意识到人与人教育上的差异,明确自己的教育身份及由此形成的社会身份;④学校内部成员的工作边界较清晰,成员之间的垂直联系多,相互关系有较强的等级性。整合编码调控的领域,不同门类的知识之间、传递知识与非传递知识之间、日常社会知识与教育知识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相对于集合编码,会有一系列变化:①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权、控制权加大;②师生之间的权威等级关系发生改变,教师权威减弱,师生关系较为平等;③教学内容从封闭走向开放,也鼓励学生变得开放,拥有更多的想法;④学校内部成员之间加强合作,水平联系增多,彼此间的关系更加平等和开放,垂直等级关系会减弱。

二、我国不同教育阶段的课程类型

依据伯恩斯坦的教育知识编码理论,对我国颁布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从分类强度、构架强度、课程类型三方面,探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四个阶段的课程类型。

(一)学前教育阶段的课程类型

1.分类强度:较弱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幼儿园工作规程 》等文件明确提出,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游戏本身就是学科界限较模糊的课程,属于综合课程,分类强度弱。

2.构架强度:较弱

一方面,学前教育阶段,日常社会知识和教育知识的界限比较模糊。学前教育主要教学内容是游戏,强调教育知识与儿童生活、经验的联系,属于活动课程。游戏之外的其他教育内容,也与儿童的生活紧密联系,如老师要教会儿童使用餐具、洗涮,日常社会知识和教育知识的界限较模糊。另一方面,学前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有较大选择权。我国没有统一的学前教育课程标准,虽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幼儿园工作规程 》等文件,但此类文件强制性低,指导性高,学校、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组织、实施的控制权较大。

3.课程编码类型

分类强度弱、构架强度弱的教育知识整合编码是学前教育课程的主导形式。

(二)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类型

1.新课改之前的义务教育课程类型

(1)分类强度:较强。国家教委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规定:“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上以分科课程为主,适当设置综合课。”但从设置的具体科目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课程,都保持分类强的特点,知识与知识之间界限明确,分科课程占主导,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所占比重小。

(2)构架强度:较强。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课程管理体制属集权制,课程大纲、教学大纲、教科书由国家统一制定,教师和学生选择教学内容的权利较小;20世纪80年代以后,虽实行一纲多本的教科书制度,但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社会的联系不大,且对学生的评价较强调选拔功能,教学内容围绕考试进行,总体而言,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对知识的选择权、对测试知识的内容范围的控制力较小。

(3)课程编码类型:分类较强、构架较强的集合编码在课程制度中占主导地位。

2.新课改以后的义务教育课程类型

(1)分类强度:分类强和分类弱的两类课程都占有较高比例。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部分课程,仍保持分类强的特点,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界限明确。而部分课程,分类弱化,突破学科界限,整合学习资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共有19个科目,这些课程分为两类:一类是分科课程,知识界限明确、分类强度较高,如数学、外语。另一类是综合课程,打破学科的界限,增强了学科的综合性,分类强度变弱,如品德与生活课、品德与社会课、体育与健康课。

(2)构架强度:弱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改革目标提出,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这说明,一方面,目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是加强教师、学生的日常社会生活方面的知识与教育知识的联系,教育知识编码的构架有减弱的趋势。另一方面,现在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相比以前的集权型管理,学校、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有更大空间,特别是校本课程的出现,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多样化的发展需求。从这个角度分析,课程编码的构架减弱。

(3)课程编码类型:分类强、构架有弱化趋势的集合编码与分类弱、构架有弱化趋势的整合编码都在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得以制度化,都受到应有的重视。

(三)高中教育阶段的课程类型

1.分类强度:较强

目前的高中课程结构是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并存,但学科课程较多。

2.构架强度:弱化

分析高中的课程标准,可以发现高中课程相比过去,构建强度有弱化趋势。高中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程,实行学分管理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学习倾向选择适合的选修课,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权加大。此外,高中课程更注重教育知识与社会重要知识的联系。

3.课程编码类型

集合编码和整合编码在高中教育课程体系中都有体现,但分类强、构架弱化的教育知识集合编码在课程制度中占主导地位。

(四)高等教育阶段的课程类型

1.分类强度

(1)教育知识的分类强度因学校类型的差异而有所不同。高等教育学校因任务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科研型。侧重于教学的学校,知识分类强度稍强,侧重于科研的学校,知识分类强度稍弱。

(2)教育知识的分类强度因高等教育的层次不同而不同。我国的高等教育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层次越高,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素质要求越高,而且随着高等教育层次的增高,对学生科研素质的重视度也越高,相应的教育知识的分类会弱化。

2.构架强度:有弱化的趋势

不论是科研型大学,还是教学型大学,相比下位层次的教育,课程构架强度都有弱化的趋势。从教师角度分析,高等教育的教师享有更大的教学自。很多大学教科书的选择权属于教师,有的甚至由教师本人编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权也较大。从学生角度分析,大学生已成年,自我意识、民主意识增强。而且,我国高等教育实行教育经费分摊机制,学生不仅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的消费者,学生希望对接受的教育服务有更多的参与权,希望对教育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有发言权。

3.课程编码类型

分类强、构架弱化的集合编码和分类弱、构架弱化的整合编码都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得以体现,分类强度根据高等学校的类型、进行的教育层次的不同而有差异,但构架弱化是高等教育课程的共同特点。

三、不同教育阶段课程类型差异的原因分析

(一)不同的教育阶段,各类权力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有差异

“教育权有三种类型:国家教育权、社会教育权、家庭教育权。”[5] 三种权力都不同程度地对学校课程的设置产生影响。在国家教育权影响力、控制力较强的教育阶段,课程的分类和构架相比其他教育阶段会更强。

从我国不同教育阶段中国家的控制力、影响力来分析,我国的学前教育大多数由社会举办,国家没有设置统一的学前教育课程标准,这为学前教育课程呈现分类弱和构架弱的整合编码的特点提供了空间。义务教育对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有重要意义,国家投入大量经费和人力,国家教育权的控制力比较强,因此我国在没有进行新课改以前,义务教育课程的构架和分类都很强。

(二)不同的教育阶段,承担对个体进行社会分化的职能有差异

学前教育基本不承担对个体进行社会分化的职能,通过教育知识对个体身份进行定位的功能也较弱,这也是分类、构架都比较弱的整合编码能在学前教育课程制度中占主导地位的重要原因。从义务教育到大学本科阶段,通过教育对个体进行社会分化的职能得到充分发挥,即使分类弱的课程有所体现,但分类强的课程仍占重要地位。而高等教育中最高层次的教育阶段,通过教育对个体进行社会分化的功能大部分已由下位层次的教育承担完成,它更注重培养有创新性、研究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所以课程的分类和构架会相对弱化。

(三)课程最终落实在学生个体身上,课程的编码类型、分类和构架的强弱程度,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

儿童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课程编制更强调综合性、生动性、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儿童掌握知识。初中生既有整体性的形象思维,同时逻辑性思维也有一定发展,因此初中课程强调分科和综合相结合,分类强的课程集合编码与分类弱的课程整合编码在课程体系中都有很好的体现。高中生抽象思维能力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能够较好地理解分门别类的独立学科知识体系内部的逻辑联系,即使课程以分科为主,也能较好地掌握,所以分类强的教育知识集合编码是这个阶段课程制度的主要形式。

(四)不同教育层次间的衔接方式不同,彼此间的课程类型的相互影响力也有差异

必须通过严格的选拔性考试,才能从下位层次的教育阶段进入到上位层次的教育阶段,但上位层次教育阶段的课程制度、课程类型对下位层次的课程制度的影响较大,控制力更大,且两个层次的课程编码类型会有较多相似之处,上位层次的课程编码方式变化,下位层次会受到影响。

如果上下两个层次的教育衔接不需要严格的选拔性考试,则上位层次教育阶段的课程类型对下位层次教育阶段的课程类型的影响力、控制力相对较小,彼此之间的课程类型有一定的独立性。

(作者单位:张婧霞,毕节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贵州 毕节,551700;陈恩伦,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重庆 北碚,400715)

参考文献:

小学生编程教育范文第3篇

摘 要:《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众创空间’、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应用。”分析了中小学开展创客教育应该具备的条件与可行性,给出了创客教育的教学方法参考,草拟了中小学创客教育课程大纲。

关键词:创客教育;项目学习法;课程大纲

一、创客与教育的结合

创客概念起源于美国,是指把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创客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含量和创新意识。创客教育包含科学、技术、电子、艺术、数学等多学科的融合,是培养学生创新知识、创新能力、视野以及意志品质的教育活动总和。

我国创客教育近两年发展迅速,2015年1月国家领导人访问深圳柴火创客空间。2016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应用”。创客教育是大势所趋,创客课程体系的构建迫在眉睫。

二、中小学开展创客教育的条件

创客教育涉及多学科的交叉,需要的资源多而杂,所以创客教育的开展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好在随着开源软硬件的发展,各中小学已完全有能力开展创客教育。

1.开源硬件的流行

Arduino强大的拓展性能,使得它迅速流行,目前,基于Arduino开发的作品涉及创客活动的各领域,如3D打印、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

2.图形化编程的运用

Scratch是由MIT设计开发的一款面向青少年的简易编程工具,完全免费。在学习的过程中,每种语言都提供了图形化的编程环境,易于青少年理解一些编程的概念,而且稍加学习,他们便会创造出很多令人惊喜的作品。

3.3D打印技术的普及

3D打印技术能满足创客活动中的个性化需求,且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开源软硬件的发展流行,3D打印机的成本也越来越低,如kossel800 3D打印机就是基于开源项目制造的3D打印机,成本竟然控制在千元以内,它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可拓展性,还可以自我复制。

4.在线教育平台的成熟

Mooc的兴起,可汗学院的流行,大大拓展了学习知识的途径。网上各类创客社区里充斥着大量优秀的创客案例。

三、基于项目的学习

创客活动是创客把创意变现的过程,是基于项目的活动。创客教育不能变成枯燥的专业课,国内很多创客教育变成了机器人课、手工课。那么怎么解决教学模式走老路呢?

早在1918年9月,著名的教育家屈伯克就首次提出了基于项目的学习(PBL:Project-based learning)的概念,它槲颐强展中小学创客教育提供了教学法参照。开展项目学习,学生先各自提出项目,再小组讨论,提交班级讨论,筛选出有意义且可行的项目,再去解决问题。

国内已有尝试,如东莞东方小学的万老师利用PBL引导学生完成了《公交车自动灭火装置》等创客作品制作,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中小学创客教育课程大纲的初步设想

根据创客教育教学内容的客观要求,再结合网上资深创客辅导老师提供的建议。笔者草拟了一份中小学创客课程大纲,如下:

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Scratch入门,接触了解图形化编程;第二学期Scratch基础,编写简单的小程序,学习图形化编程,培养编程思维;

小学四年级:第一学期Scratch基础,尝试编写简单的小程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编程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学期认识互动媒体技术,尝试利用Scratch编程来控制开源硬件,完成简单的交互;

小学五年级:第一学期虚拟智能车入门、运行环境及基础知识介绍,了解智能车的构造;第二学期虚拟智能车进阶,学习使用编程方法操作智能车;

小学六年级:第一学期认识Arduino了解Arduino的开源世

界;第二学期了解Arduino智能机器人,Arduino的简单运用;

初一:第一学期3D建模入门,学习3D打印技术基础;第二学期3D打印入门,认识3D打印机,打印案例模型;

初二:第一学期建模软件、切片软件学习,模具设计与制作;第二学期3D打印机的进阶使用,打印出自己设计的模型;

初三:第一学期Arduino基础;第二学期Arduino智能机器人,组装智能机器人,并能编程控制;

高一:第一学期Arduino进阶;第二学期Arduino拓展学习,增加Arduino实现想法的可能性;

高二:第一学期简易无人机开发;第二学期3D打印机开发,拆解实战,培养动手能力;

高三:第一学期创新思维拓展训练;第二学期综合实践,毕业设计。

只有青少年时期培养起足够的创新力和执行力,才可能实现未来人生的“指数型成长”。创客教育的各方面都有别于传统教育,它更接近学习者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望此文抛砖引玉,引起教育工作者对创客教育的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小学生编程教育范文第4篇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材建设,完善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的管理,提高教材编审质量,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体改办等部门关于降低中小学教材价格深化教材管理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2001]34号)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中小学教材(以下简称教材)是指中小学用于课堂教学的教科书(含电子音像教材、图册),及必要的教学辅助资料。

第三条国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单位、团体和个人编写符合中小学教学改革需要的高质量、有特色的教材,特别是适合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使用的教材。

第四条编写教材事先须经有关教材管理部门核准;完成编写的教材须经教材审定机构审定后才能在中小学使用。

第五条教材的编写、审定,实行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两级管理。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国家课程教材的编写和审定管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地方课程教材的编写和审定管理。

第二章教材编写的资格和条件

第六条编写教材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编写人员;

(二)有相应的编写经费,能保证正常的编写工作;

(三)有其他必要的编写条件。

第七条教材编写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有正确的政治观点,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能团结协作。

(二)能正确理解党的教育方针,了解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和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有较好的教育理论基础,熟悉现代教育理论、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

(三)主要编写人员具有相应学科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有较深的学科造诣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有改革创新精神;对本学科的现状及改革发展趋势有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四)了解中小学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熟悉教材编写的一般规律和编写业务,文字表达能力强。

(五)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完成教材的编写和试验工作。

第八条教育行政部门和国家公务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教材的编写工作。

全国和省级教材审定机构审定委员和审查委员,被聘期间不得担任教材编写人员。

第三章教材编写的立项和核准

第九条教材编写实行项目管理。编写教材须事先依本办法规定向相应的教育行政部门申请立项,经核准后方可进行。

第十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受理核准国家课程教材编写的立项申请,必要时也可授权或委托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核准本地区编写国家课程所规定的有关学科教材的立项申请。

第十一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受理核准本地区编写地方课程教材的立项申请;根据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的授权或委托,负责受理核准本地区编写国家课程所规定的有关学科教材的立项申请,并报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申请立项编写的教材应为国家课程或地方课程方案所规定的科目。申请立项时需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请编写教材的单位、团体、个人的基本情况。

(二)申请编写的教材名称、适用范围,编写目的和指导思想。国内外本学科教材的比较,对国内现行同类教材的分析,拟编教材的主要特点。

(三)教材主要编写人员的基本情况:

个人学习、工作简历(附学历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复印件),任职情况;

教材编写方面的相关经历及相关研究成果;

两名资深专家的推荐意见;

所在单位或所在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见。

(四)申请编写的教材体系结构、篇幅、体例、样章及说明。

第十三条教材编写立项申请的受理时间为每年3月和9月。受理申请后,教育行政部门应组织有关专家,对申请者的资质、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体系结构及教材的适用范围等进行审核,审核结果应分别在每年6月底和12月底前通知申请人。

第四章教材的初审与试验

第十四条教材在规定时间完成编写后,送相应教材审定机构初审。教材的送审本一般应是全套教材,特殊情况也可以是一学年以上的教材和全套教材的体系框架及说明。送审者在申请初审时应填写教材初审申请表,交付教材书稿,以及教材试验方案和试验学校情况。

第十五条教材初审通过后,可在400个班或2万名学生的范围内进行试验;因特殊情况需扩大试验范围的,应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第十六条教材试验应征得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试验所在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的同意,并报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七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对教材试验进行跟踪评价。

第五章教材的审定

第十八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成立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负责国家课程教材的初审、审定,及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使用的地方课程教材的审定。

第十九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成立省级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负责地方课程教材的初审和审定;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授权或委托,承担有关国家课程教材的初审工作。

第二十条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和省级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下设各学科教材审查委员会(或学科审查组),由该学科专家、中小学教学研究人员及中小学教师组成,负责本学科教材的审查,向审定委员会提出审定报告。

第二十一条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及审查委员会委员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聘任,任期4年。省级中小学教材审定及审查委员会委员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聘任。

第二十二条全国和省级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应建立委员信息库,负责审定教材的委员应按随机抽取的原则,从信息库中选定。委员在教材审定过程中按照《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工作章程》关于教材审定的程序、方式、标准的规定,公正客观地进行审查,并遵守有关的工作纪律。

第二十三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的基础教育教材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全国教材的审定工作和联系协调各学科教材审查委员会的工作,处理教材审查、审定中的日常事务。

第二十四条教材审定原则是:

(一)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

(二)体现基础教育的性质、任务和培养目标,符合国家颁布的中小学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

(三)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反映社会、科技发展的趋势,具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四)符合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技术质量标准。

第二十五条送交审定的教材要具备以下条件:

(一)通过教育行政部门核准立项;

(二)初审通过后在试验范围内取得良好效果;

(三)送审教材为定型成品;

(四)有送审报告和试验报告。

送审报告应包括:教材编写指导思想、原则,教材体系结构,教材特色和适用范围;教材试验报告包括:教材试验情况、效果和试验学校对教材的评价。

第二十六条中小学教材审定后,审定委员会按如下规定做出结论:

(一)通过。教材基本达到审定标准,按审查意见修改并经批准后,可供学校选用。

(二)重新送审。教材尚未达到审定标准,但具备修改的基础和条件,按审查意见修改后,于第二年重新送审。

(三)不予通过。教材问题严重,不具备修改基础和条件,不得再送审。

第二十七条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教材,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列入全国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供学校选用。

经省级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教材,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列入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供学校选用。

第二十八条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定期对通过审定的教材进行评价,促进教材及时反映经济、社会、科技的新发展,形成教材更新的机制。

第六章表彰与惩处

第二十九条国家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优秀教材编写者给予表彰奖励。

第三十条违反本办法,擅自进行教材试验,或未经审定通过,擅自扩大教材试验范围者,视情节轻重和所造成的影响,由同级教育行政部门给予通报批评、责令停止试验或禁止使用等处罚,并对直接责任人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第三十一条对违反本办法第八条第一款的,由上级或同级教育行政部门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其退出。

小学生编程教育范文第5篇

针对这一变化,学校表示,从今年9月1日起,该校将开启“馨”课程时代,不仅课程大变,一年级新生使用的课本也是学校自编的,包括“三类五门”,上课方式也将采用长短课和标准课搭配的模式,同时还会实行行政班与走班制教学相结合。有家长表示很新鲜,感觉更国际化了;也有家长担忧学校自编的教材质量是否达标,会不会影响孩子的成绩。

应鼓励学校课改创新

教育部一直号召给小学生减负,号召在中小学开展素质教育。那么如何减负、如何进行素质教育,无疑就该从教材和课程设置开始。而成都市双林小学的做法,也正是基于此的。学校自编的这五本教材,“健康与成长”,整合了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生态安全教育;“思维与科创”,整合了数学、科学、信息技术科学和体验特色教育等内容;语文、品德与生活、班会队会整合为“阅读与生活”;音乐、美术、舞蹈和戏剧整合为“艺术与表现”;“英语与交际”则更重视真实情境下的英语口语练习。

每本课本都由名师领衔,负责课本的结构搭建、内容选编、细节打造等,参考并综合了人教版、北师大版、科教版、苏浙沪版和重庆谢家湾小学版等教材的优势,无论是宏观立意还是细节把控,总的来说都是比较科学和超前的。国家确实鼓励学校开发和改编课本教程,也有成功的案例,比如北京亦庄实验小学的全课程就是自编的,课改就很成功。成都双林小学敢于进行课程的整合尝试,也说明了学校师资力量强,办学实力硬。当然,虽然支持课程整合也鼓励这样做,但在课程整合的过程中一定是有争议性的,面对一些争议,我们也可以暂时不去定论它的好坏和利弊,一切以最终实践结果再下定论。

学校自编教材要做到谨慎为之

学校自编教材的初衷肯定是好的,但是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果这些根本问题不能解决,那么丰满的想象必将变成骨感的现实。首先遭遇的就是家长的质疑和反对。让孩子上学,很多家长考虑的一定是让孩子增加知识。虽然对现有的教学模式以及课程划分,家长也是不满意的。可是,毕竟这种传统的模式已经沿袭了很多年,甚至成为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在课堂上没有了语文、数学、英语这样的课程了,如何让家长接受?把好事情办好,需要让大家都有接受度、融合度,而不能只是活在自己的理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