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健康教育

大学生健康教育

大学生健康教育

大学生健康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大学生; 性健康教育

大学生从高中时代的封闭式严格管理到大学期间的松散式管理,有一个不适应的过程,特别是大一新生,通常有许多困惑,学习问题、专业问题及人际交往问题,其中较突出的是人际交往,特别是与异性的交往中,往往容易出现偏差和扭曲,甚至出现性犯罪。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心理咨询和性健康知识讲座。这些课程的设置能较好地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心理素质和树立正确的性观念。近3年来,本人与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高校教师共同在大一学生中开展较系统的性健康知识讲座和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对 象

湖南长沙某学院艺术系和信息系2007届、2008届全部大一新生作为研究对象。

1.2方 法

将艺术系学生作为观察组,信息系学生作为对照组。所有艺术系学生(观察组)在入校后的第一学年内,均接受性健康知

识教育,学习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聘请省内性学专家来学校进行一次性健康知识讲座,专家讲课的内容主要涉及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性病预防等。专家在讲座时引用许多客观翔实的材料进行说明和佐证,具有很强的说服教育力。第二种是发放性健康知识的学习资料给学生进行自学,学习资料由第一作者和性学专家一起共同查阅相关资料后汇编而成。其主要内容包括:男女生殖系统的解剖、生理结构、正确恋爱观指导、婚前有哪些危害、如何应对异性的追求、避孕和性病预防等。每位艺术系学生在完成以上两种方法学习后,再统一发放调查问卷,要求当场完成上交。未参加学习的信息系大一学生(对照组)也同时完成相同的调查问卷。问卷涉及专家讲座和学习资料中的相关内容。

2 结果

两年共发放调查问卷498份,收回有效问卷494份,其中观察组228份,对照组266份。观察组男生104人,女生124人;对照组男生168人,女生98人,两组男女学生比例有齐同可比性。调查问卷结果见表1~表5。

经过X2检验分析,表1统计结果表明,认为对大一期间接受性健康教育有必要的,观察组为82.9%,对照组为64.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2统计结果表明,观察组学生不提倡婚前者占85.5%,而对照组学生不提倡婚前者占67.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3统计结果表明,观察组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完全知晓率为94.7%,而对照组为3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4统计结果表明,对常见避孕知识回答正确率观察组为55。7%,对照组为33.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5统计结果表明,两组大学生对在读期间关于恋爱三种态度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本次调查表明,在大学新生中开展性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学生对性健康知识学习的必要性的认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性病防治、避孕等相关性知识,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性观念,尽量避免婚前,杜绝未婚先孕。

通过对大学新生开展性健康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性健康相关知识,还可以正确引导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婚恋观,有助于他们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育和成长。

性健康知识的学习与否,观察组和对照组学生的恋爱观没有明显差别,这说明现代大学生对异性追求的本性和新的恋爱观念,但是只要我们正确引导,不采取强硬压制的方法,对学生的身心和学习应该是有利而无害的。

大学生健康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体育教育 身心健康 大学生

大学阶段是学生身心都趋于成熟的一个时期,然而由于我国的教育模式,导致在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只重视书本上的知识教育,缺少实践,只重视继承而缺少创新等问题。从而造成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在市场经济对人才高要求的情况下,很多大学生会产生环境适应能力差、处理不好人际关系、性意识困惑等问题。体育教学作为促进大学身身心健康正常发展的重要手段,有着指导学生保持健康的生理与心理状态、预防各种生理与心理的疾病的教育责任。

一、 大学生的健康状况

在全国性抽样调查中显示,当前大学生体质正在逐渐的降低。各项生理指标正在逐年下滑,如学生的视力水平、身体机能、体育测试的成绩等。这些情况应当引起的教育本门的重视。造成这种现象的基本原因有以下几种:(1)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导致很多学生没有精力去参加体育锻炼。(2)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运动上没有热情,缺少毅力,不能持之以恒的坚持锻炼(3)没有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不了解体育对健康的重要性。(4)部分的学生身体素质较差,从而导致对体育锻炼没有兴趣,甚至是对体育锻炼具有抵触心理。通过对以上因素的细致分析,高校应不断的完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对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去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体育锻炼意识,自主的去进行体育锻炼,改善自己的身体素质。

同时很多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由于社会与家庭的多方压力,是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理负担。对于心理尚未成熟的大学生们,对压力的控制能力低,心理的自我调节能力差,很容易受到负面的情绪所影响。而在许多学校里缺少心理健康的疏导,在家庭中缺少与父母的沟通,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

二、 体育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

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很大程度的受到体育健康教育的影响。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很多,如遗传、环境、习惯、教育、营养、锻炼、文化环境等,然而在这些因素中,体育锻炼对于身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体育教育作为一种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体育教育可以促使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运动,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状况,改善大学生的生理机能与提高大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其次,体育教育能够促进心肌的生长、加大肺活量、通气量,使大学生的身体良好的发育生长,增强大学生身体的免疫能力,加快新陈代谢,打造健康的体魄,从而适应高强度的工作与学习。

三、 体育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 心理健康的影响

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人体产生一种叫内啡肽的多肽物质,他可以让人感到愉悦。在这样的心情下,工作与学习的效率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在进行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中,人们会感觉到快乐与喜悦,能够振奋精神与陶冶情操,然人产生来良好的情绪。在体育活动中能够让参与者的精神高度集中,从而让人的压力得到缓解,情绪得到释放。对学生的智力与能力产生提高作用

2.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在正确的体育教育下,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体育教育是一操场教学为主,通过教学体现速度与力量的竞争,学生的心理活动会随着强烈的节奏变化而变化。高校的体育与健康教育在向学生教授体育与健康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思想道德教育。

3. 锻炼学生的意志,增强竞争能力

在体育竞技中要求运动者想办法去克服心理的障碍,以坚定顽强的毅力与意志去战胜各种困难与挑战。在竞争培养中,体育运动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在体育活动中能让参与者对自己有足够的认识,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体验审理与失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4.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各种个人或团队的竞技活动中,通过与其他竞技者相互切磋,或是在团队竞技中互相合作,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团队竞技运动中,每一位成员都是为这同一个目标而努力,想要获胜就要彼此间相互合作,再团队中发挥各自的才干。在团体的体育运动中,能够加强人们的相互交流,减少学生的孤独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因此,经常进行体育运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协作能力,提高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

5.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人的心理适应,主要是对人与人关系的适应,而人的心理病态大多源于人际关系的失调。体育教育通常是一班级为集体进行教育,有着多样性的人际交往。在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沟通中,增强了大学生的沟通能力[5]。而在体育活动中,特别是竞赛类或者是体育游戏,其本身就是社会活动的一种缩影。在这样的体育活动中,大学生能够获得各种不同的体验。通过教师深层的指导,大学生就可以在体育活动中认识社会,能够为他们步入社会做足准备,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完善体育健康教育的建议

通过调查发现,现代大学生的身心状态已经不容乐观。作为以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的一门课程,体育健康教育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建议对现有的体育教育课程进行改革。

(1)改变当今高校体育教育脱离社会的现状,秉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丰富的内容与形式,满足不同特长、不同性格、不同爱好的学生体育课程需求。对学生的体育意识进行强化,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加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重的比重,简化体育学习的难度,以便学生能够快速的掌握说学内容,并养成长期锻炼的习惯。

(2)多进行体育竞技活动,通过竞技培养出学生练好的体育道德,进而发展成优秀的社会道德。通过像篮球、足球这样的比赛活动,提高学生的竞技意识,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3)提高体育教育的师资力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素质是开展心理教育的关键,体育老师在有着实际教学能力的同时也要掌握丰富的基本理论知识,要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不断的提高自己,完善教育方法。

结束语:

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逐渐下降、近视率增加、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降低已经成了普遍现象,而且各种心理疾病也在大学校园中蔓延。高校的体育与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加强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培养的教育。体育教育不仅要竭力于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敢于挑战、勇于竞争、团结合作的精神。并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建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高校应不断的转变思想,将教育立足于学生,创建出符合新时代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体系。(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大学生健康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整合

0引言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受到政府、学校和教师等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有关研究也逐渐增多,但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整合的研究却显单薄。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资源整合与开发利用的问题,因此,加强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整合的研究,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1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的界定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能够被教育者开发利用,有利于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目的,影响和改变大学生的心理认知、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各种要素的总和。主要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资源等。①物质资源。包括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提供的各种场地、设备和材料等校内、校外资源。如校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咨询室、心理宣泄室、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场等;校外的专业心理医院、心理服务机构等。物质资源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物质保障。②人力资源。主要包括课程教师、心理咨询人员、心理辅导员、班主任、辅导员、心理信息员等。人力资源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的核心,其中课程教师又是人力资源的核心。③活动资源。活动资源是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的和内容,由学生自主参与的有组织的各种校内外心理教育活动和社会心理实践活动。如团体辅导、朋辈心理辅导、心理知识竞赛、心理健康月活动、“心路历程”活动、心理电影赏析、心理剧表演、社区心理服务活动等。活动资源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的关键。④信息资源。主要包括各种心理学书籍、各种心理报刊杂志、心理网络媒体、心理电影电视、心理讲座等。信息资源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的延伸和补充。

2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整合的现状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实践教学资源分散、闲置、浪费等问题,特别是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配置的问题尤为突出。

2.1活动资源缺乏,效果不理想

一是实践教学计划方案落实不到位。根据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开设36个课时,其中实践学时18个。但有的地方高校只开设了18个理论学时,而没有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计划和方案,或者有计划和方案但由于相应的保障不到位,使得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不够规范,实践教学的计划和方案不能有效落实,实践教学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断层和落空。二是活动开展少,效果不佳。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时比较紧张,加上多合班上课使班级规模过大,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体验课、活动课等往往没办法开展,而各种课外校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仅开展次数少且多流于形式,整体效果不太理想。

2.2物质资源不足,使用率偏低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物质资源相对比较缺乏,且条块分割、相互封闭,大量的物质资源或用于单一目的或为单一对象所使用。譬如,校外的心理服务机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地等多为社会所有;校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有的只有几小间用于心理咨询的咨询室,设施简陋,图书音像资料缺乏,心理训练活动场地不足,且大多挂靠在学工处或校团委;学生能力培养基地大多分属于各专业教学单位;校内的各种素质拓展设施也根据工作性质分布得较为零散。加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脱节,活动中往往缺乏统筹和协作,各自为政,资源重叠使原本稀缺的资源更加捉襟见肘,大大限制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功能的发挥。

2.3人力资源分散,利用率不高

一是现有人力资源没有形成合力。目前,各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过程中普遍感觉师资数量不够、质量不高,专职人员少、兼职人员多,且大多来源于德育工作者、行政管理和医务人员,因其缺乏坚实的心理学理论功底使其工作实效受到影响;学校的其他人员如学科教师、各类管理人员、学生群体等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力度不够;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课程教师由于归属在教学院系,除了上课以外,较少参与实践环节的工作;校外心理健康教育有关人力资源利用率不高,联系不密切,即使是已经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之间也缺乏配合与协调。同时,校内以及校内与校外心理健康教育人力资源之间也没有形成合力。二是现有人力资源利用存在误区。如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德育化、医学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化、咨询化、测验化等现象比较严重,这直接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2.4信息资源庞杂,作用有限

一是纸本资源种类有限。学校图书馆、院系图书室等地可供借阅的有关心理学书籍、心理报刊杂志种类相对较少,其中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书籍杂志刊物就更少;二是数字化资源庞杂,作用有限。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拓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空间和渠道,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但当前网络资源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比较薄弱,网络资源或者没有全覆盖;或者专业学科知识的内容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少;又或者缺乏新意和针对性,效果不理想,对学生的影响十分有限。

2.5开发整合不足,优化程度低

部分地方高校盲目追求高定位而不顾现实基础和条件,重物力资源开发轻人力资源开发,重外部资源争取而不注重内部资源的优化。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存在资源配置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客观上实践教学资源稀缺。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形成具有历史性,但各地方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都不长,自身资源积累有限,供给不足。资源“瓶颈”成为制约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原因。二是主观上资源意识淡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及其资源整合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部分地方高校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大而全”的心理以及“本位主义”的思维方式,影响着高校的管理者和高校的资源配置,致使现有的实践教学资源得不到科学、统一的规划建设和实施利用,这是制约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整合的根本原因。

3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的整合路径

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资源整合的基本路径就是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视为一个系统,通过对系统各要素的加工与重组,使之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合理的结构,实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整体优化,协调发展,发挥整体最大功能,实现整体最大效益。

3.1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观是指人们在长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方式和利用程度。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实效不尽人意,固然与实践教学的资源“瓶颈”有关,但更多与人的资源观念有关,与在这种资源观的指导下整合利用了多少资源有关。因此,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资源观是科学鉴别、合理整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的前提和先导。首先,要坚持以心理科学理论为指导,反对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娱乐化、商业化、虚无化的倾向。其次,要树立资源效益的观点。资源永远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取得实效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支撑,要节约资源,更要善于发现、挖掘、培育和保护资源。最后,要树立“大教育”的观点。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置于学校、社会“大教育”环境之中,共建共享,共同构筑社会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格局,变学校资源、社会资源为课程资源,建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体系,实现师生、校地、校社共同成长,一起发展。

3.2整合优化资源结构,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最佳功能

1)加强高校组织、人力资源整合。要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必须整合学校的各种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各级各类人员最大的心理教育功能。一是地方高校应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牵头,统筹宣传部、团委等党委工作部门以及教务处、学生处、院系等教学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整体规划、制度建设、管理监督和控制激励,保证实践教学资源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二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开展过程中,要加强各类人员的协调配合,利用现有条件,发挥整体的最大功效。譬如,利用专职教师的专业优势开展团体辅导;利用专兼职教师资源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利用大学生群体力量,扶持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团,积极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利用校外心理健康教育人力资源优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理论研究与学术交流等。通过整合各类人力资源,使其纵横联系形成合力,多渠道、多形式地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活动。

2)加强校园心理文化资源整合。校园心理文化活动是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重要组成部分,对健全学生人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有着重大影响。校园心理文化建设要秉承办学理念,以校园各类活动为载体,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文化氛围;要充分发挥校内外各种人力资源的作用,经常性地组织内容丰富的心理讲座,引导学生感知心理文化、领悟心理健康发展规律;举办心理沙龙、心理情景剧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创办心理健康报、手册等,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热爱人生。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心理教育的作用,鼓励大学生在积极参加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同时,经常关注自我心理状况,丰富积极的心理体验,维护自我心理健康,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3)加强心理网络资源建设。学校可以在互联网上创办具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的网站,开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主页,设置领导介绍、师资力量、管理机构、实践基地、活动信息、成果展示等相关模块,统一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资源,使其优化整合,实现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大学生健康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意义

1、是新时期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正向多元化、多极化发展,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生活方式日渐深入我国,西方文化中的垃圾和杂质对大学生的侵蚀已越来越明显。面对国际局势变化和我国社会体制改革出现的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在课程教学中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不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已成为新时期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2、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迫切需要。个别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比重偏小、课时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实践证明,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对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3、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需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育传递,对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具有健全心理的大学生,从心理上更加乐于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理论体系和价值观念,并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做人处事的方法和准则,上升为指导今后生活和工作的行为尺度,进而成为体现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力量。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1、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严重。大学阶段是人生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也是心理问题和困惑出现较多而自己又缺乏相应解决能力的特殊时期。据统计,我国大学生中16.0%至25.4%的有心理障碍,以焦虑不安、神经衰弱、强迫症状等为主,因心理问题不能正常学习和生活而休学或退学的学生人数逐年上升,因精神疾病休学的人数占因病休学人数的37.9%,因精神疾病退学的人数已经占到因病退学的总人数的64.4%。部分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产生认知障碍,他们不明白心理健康课的重要性,学习动机不足,厌学情绪严重,持被动的心态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令人十分担忧。

2、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部分担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事业心和责任心不强,对心理学的学术前沿及信息动态关注不够,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停滞不前;知识面狭窄,对与课堂教学相关性较强的教育学知识、计算机知识掌握不够,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论积淀;论联系实际不够,对教材的驾驭能力不强,自由发挥能力有限。由于缺乏理论功底和教学实践的长期磨练,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很好地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和社会的热点、难点、焦点有机结合而进行再创作,“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仍然普遍存在,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得到发挥,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措施

1、加强领导的观念更新。身为学校领导应根据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将国家利益和社会效益摆在首要位置,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注重观念更新,认清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大力支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高校只有努力培养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合格大学生,才能增强学生的自立、自强意识,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为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奉献社会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2、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具有崇高意义的事业,它要求担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不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用渊博的学识去教育学生,更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做到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以独特的人格魅力、较强的心理适应力、良好的行为表现去影响和引导学生。

3、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新时期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要求教师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熟悉和掌握与心理学相关的课程体系,不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理论广度和深度。只有加强理论研究,及时把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运用和体现在教学中,才能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质量,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

4、转换教师的教学思维。教师要根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要求,不断充实和更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针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特征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多变性的特点,要求广大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会在多元开放的条件和环境下,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心理需求,有意识地穿插一些学生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帮助学生解疑释惑,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同样担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有些教师的课堂座无虚席,有的则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究其原因,在于一部分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上较为独特和新颖,而另一部分教师则过分拘泥于形式,毫无创意可言。因此,在长期的心理健康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应充分把握学生的接收意趣,努力探索和采用参与式、互动式、问题式、案例式等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深化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

参考文献:

[1]袁红梅.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主体性教学实践研究[J]

大学生健康教育范文第5篇

1.课程教学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构成呈现出了兼职教师多、专职教师少的特点,专业构成以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学为主。近年来,由于高校的扩招,虽然越来越多的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加入到了这门课程的教学中,但是相对于教学任务来说仍然不够。专职师资不足,学校往往就会让邻近学科的教师来担任该课程的教学,虽然邻近学科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是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导致课程教学偏向于思想政治教育,或者完全流于生活经验的介绍,这就很难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导致完整的课程目标很难达到。

2.课程教学方式单一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为目的来设计和操作的,它以体验为主要形式,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学生主要是通过体验来获得感悟。但是,目前大多数教师授课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讲授式,授课内容以理论讲解为主,教学过程中学生互动体验的机会很少,因此对学生的指导意义很有限。另外,对于学生来说,大多数学生选课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学分,因此上课的参与度不高,出现看课外书、做作业等与教学无关现象。

3.课程单一,不成体系

目前,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采用的教材虽然不统一,但是包含的内容都是差不多的,包括生涯发展、自我意识、人格塑造、情绪管理等十余项内容。包含的内容虽多,但基本上都是集中在一本教材,并且集中在大一第一个学期讲授,后续的大学生活很少再有系统的学习,因此,应尽快构建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主干的课程体系。

4.课程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时数偏少,而且授课时间相对集中,大多在大一第一个学期授课。一般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最多不超过32学时,绝大部分高校都是18个学时。事实上,仅这一学期的课程满足不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需求,也远远达不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当然,我们也知道心理素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有一个长远发展的过程,而且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时期,可塑性非常强,抓住这个关键时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5.课程评价体系不健全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不成体系,往往只重视结果评价,而忽视甚至没有过程评价。具体说来,目前的评价方法和评价环节都比较简单。就评价方法来说,多采用学生评教的方式或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忽视其他评价主体对课程的评价,比如说教师的自我评价以及同行之间的评价等等;就评价环节来说,往往只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对其他的环节则缺少评价,诸如授课目标、授课内容、授课过程等环节。

二、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措施

1.努力提高教学人员素质

目前,由于教师队伍远远不能满足授课的实际需要,因此,高校往往会从临近学科中选取一部分教师来承担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这就导致了教学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而相较于其他课程而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对教学人员的素质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应该将这支队伍的教师培养纳入学校的师资队伍培训计划,通过进修、交流、老带新、集体备课等方式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培训。

2.采取灵活多样教学方式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如果只采用单一的理论讲授方式,很难达到课程开设的目的,因此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势在必行。一是采用案例分析、讨论分析、角色扮演、行为训练等多种教学方式,将讲授内容融入其中,以增强课程的吸引力。二是充分应用现代网络技术手段。通过采用课件,微课、微信等新媒体手段增强课堂视觉效果,增强该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三是采取互动教学手段,培育良好的课堂氛围,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互动活动,让学生在互动参与中获得启发和领悟,使知识内化为心理素质,转化为自觉行为。四是课内课外相结合,以课内知识指导课外实践,以课外实践积累间接经验,切实增强教学效果。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目标。

3.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仅仅只包含《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门课程,形式内容都比较单一,理论讲授较多,实践培训较少,很难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针对目前的情况,我们应该构建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核心、以延伸课程(诸如爱情心理学、人际交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等)、专题讲座(诸如适应专题、生涯规划专题、学习专题等等)以及相关的活动课程(诸如素质拓展训练、团体辅导)为补充的课程体系。作为课程体系,它是开放的,可以不断补充、发展和完善,这样就既能满足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需要,也能满足不同学生的特殊需要。

4.安排合理的授课内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安排授课内容,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5.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