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体育文化论文

社区体育文化论文

社区体育文化论文

社区体育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社区工会与职工体育文化建设的论文 文章作者:wangweilian 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8月11日12:58 浅述社区工会与新建企业职工体育文化的建设 今年春季,举国上下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型性肺炎所震惊。健康与疾病这一话题再度被人们所重视,而体育活动恰似摆脱疾病、步入健康的桥梁。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区内的新建企业逐渐增多,关注社区辖内企业的职工体育活动有效开展,这无疑是社区工

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职工体育活动,有助于促进社区工会工作 社区工会是新时期工会组织的新形式,也是新建企业内工会合法权益的代表。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忽视工会工作,就谈不上依靠工人阶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在*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都为工会与党群关系确立了鲜明而准确的历史定位。工会工作的实践证明,加强工会的组织程度、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工会赖以生存的基础。而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体育活动,把工会建设的目标、职能融入柔性、生动活泼的体育活动,寓教于乐,则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会的组织程度、吸引力和凝聚力,从而有效确保工会法定职责的贯彻和落实。 在实践中,社区工会恰恰面临了组建难、运转难、经费收缴难等一系列难点,社区工会与基层企业沟通少则是其中的关键。而职工的体育活动富于形象、富于柔性、富于活泼,作为一种文化,更具有渗透性,企业职工与体育活动大多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往往会起到润滑、平衡和疏导的作用,社区工会便能多途径、多触角地迎刃而解工作中的许多难点。 二、职工体育活动,有助于消弭企业职工的“亚健康” 黄浦区人民广场街道社区位于上海的中心地带,社区内积聚了许多商务楼宇。这些楼宇企业的职工大多是脑力劳动从事者,即所谓的“白领”阶层。他们大多具有高学历、高职称、高收入的“三高”特征,被称为“三高”群体。 这一特殊的“三高”群体职工的大部分时间往往都处于工作状态,忙碌、紧张、挑战形成了他们巨大的心理压力,业余生活相对少且枯燥,更使得他们难以顾暇自身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亚健康”普遍成了他们健康体魄的壁垒。 面对这一情景,社区工会积极推进企业职工素质工程,努力探索新形势下社区职工文化建设的新路子,紧紧围绕示范性文明社区创建,结合创建“学习型社区”的实践,坚持“贴近基层、贴近职工、贴近生活”的工作理念,以唱响“广场职工精神文明”为主旋律,组织广大企业职工参与各类体育健身活动,增强职工身体素质,进而摆脱“亚健康”状态的阴影。 (一)培养健康意识。针对“三高”群体,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理解健康、生命、工作的三者关系,重视“亚健康”给身体带来的潜在危害,牢固确立“健康促进工作、工作带来效益”的意识,使他们真正认识到企业职工的体育健身活动既能利国利民,又能利家利己的多重意义,从而增强体育健身的意识,自觉地投入到职工体育锻炼的活动行列。 (二)弘扬健身文化。社区工会针对多数商务楼宇企业活动场地少、楼宇空间小的现实,本着“小型、多样、便捷、经常”的原则,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围绕体育健身为中心,紧扣“人人运动计划”,增强体育生活的观念,号召企业职工喜爱一项运动、学会一项运动、参与一项运动,营造体育健身文化的氛围。社区工会指导楼宇内的新建企业坚持开展工间操活动,保证每天两次。利用工余时间,精心组织企业职工参与街道社区广播操比赛和南京路职工马路运动会。社区工会还与上海市长途电信局等单位联手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组织进行乒乓球、羽毛球、拔河等比赛,从而有力推进了社区内企业职工人人运动计划,陶冶了职工的身心健康,有利于职工劳逸结合,提升生命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三)普及体育知识。企业内职工体育活动,不仅是健身强体的需要,更是一种企业文

化的延伸。要使社区内企业职工体育活动蓬勃而持久地展开,就必须从心灵深处内在激发企业职工从自发到自觉地参与体育活动的欲望和热情。在开展一系列健身运动的同时,向社区内企业职工普及体育知识,则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在实践中,社区工会紧紧结合职工之家“创、建、做”和“素质工程”建设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要求,采用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以班组学习、黑板报、宣传栏、通讯、橱窗、体育知识竞赛等等载体,深化职工体育活动的影响,赋予企业职工对体育健身活动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三、职工体育活动,有助于企业文化精神的建设 社区工会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维护企业职工基本权益的高度出发,坚持“亲民、便民、利民”的原则,把社区企业职工体育活动以工作机制建设为抓手,落实保障措施,充分体现了职工体育活动所蕴涵的深远的现实意义。实践表明,有恒、有序、有质的企业职工体育活动是一种优秀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内涵反映,它能大大地激活企业职工高涨的热情,提高职工的健康素质和综合素养。而且,还能在较大程度上促进社区与企业、企业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的横向交流和理解,极大地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有利于社区与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成果共享。多种精彩有益的体育健身活动,有效提升了职工的综合素质,增强了社区工会与企业的凝聚力,塑造了社区工会与企业的优良形象,充分发挥了社区工会的应有职能和阵地作用。 文章出处: 自己写的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社区体育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区体育;社会分层;综述

中图分类号:G811.4文章编号:1009 783X(2012)02―0106―05文献标志码:A

社区体育是伴随着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而出现的一种新兴社会体育现象。中国的社区体育实践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J989年天津市河东区首次提出“社区体育”概念。社区体育主要指在人们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内(相当于微型、基层社区辖区范围),以辖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提高居民身心健康水平、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近就便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社区体育的兴起完善了社会体育管理组织系统,减轻了单位的体育负担,推动了体育社会化进程。

社区体育的理论研究与社区体育发展实践几乎同步,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体育学者敏锐的理论嗅觉与较强的问题意识。后北京奥运时期,随着体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区体育将会成为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重要载体,对此体育学术界责无旁贷。本文旨在对近20年我国社区体育研究进行综述,试图寻求新的研究视角,进一步拓宽研究思路,以期促进该领域研究不断迈向深入。

1近20年我国社区体育研究综述

1.1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情况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作为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最高级别的立项,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某一领域的研究水平。于是笔者对自体育学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首次立项以来的社区体育研究立项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试图以此窥见一斑。

看出,在1997年体育学首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时,社区体育研究就获得了1次项目资助,但在此后的12年间获得立项的年次仅为5次,有7年均未获得立项,至今立项总数仅为8项。由此可见,尽管社区体育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时间很早,但立项缺乏连续性且总量较少,在国家社科基金立项中并未占有一定的地位。

从立项主题来看,具体包括关于学校一社区全民健身联网工程的研究、中国城市经济体制变革与社区体育发展、新兴小城镇社区体育发展模式的研究、社区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研究、村落社区的节庆体育与社区活力的研究、我国城市社区体育俱乐部发展机制及其培育对策、新时期中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走向与发展模式研究、我国城市居住区体育场地设施配套建设的法律规制研究。从研究主题可以看出,学者们注重将社区体育研究与特定的时代背景相结合,研究领域涉及到城

自1989年社区体育首次作为概念被提出以来就出现了相关的学术论文,但在此后的10年间论文数量并未出现量的飞跃,甚至还有3年出现空白现象。由此可见,20世纪90年代社区体育研究并未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21世纪初,随着社区体育的不断发展,社区体育领域涌现出许多新的现象与问题,学术界也相应出现了一股社区体育研究热,论文数量几乎逐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除2006年外)。核心期刊应该能在较大程度上反映出科研论文的质量,为此笔者作了进一步统计。表2数据显示,关于社区体育研究的全部论文中核心期刊论文占20%,虽然2003年以前一直占30%以上,但从2004年开始随着论文总量的不断增长出现了持续下降的趋势。由此可见,高质量的社区体育研究论文数量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

1.2.2研究内容

笔者通过对社区体育研究论文的整理与研读,发现近20年我国社区体育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6方面。

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社区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一般是从宏观上、整体上对全国或某些地区社区体育的调查与分析,是社区体育研究的基础。文献研究发现,学者们将社区体育发展现状的研究视域主要集中在城市社区。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匿乏、经费短缺;社区体育管理者、指导者队伍薄弱;参加社区体育的人群中老年人居多;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制不完盖;体育组织管理系统尚不成熟。基于社区体育发展现状与问题,对策主要包括多渠道筹集社区体育经费、建设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培养社区体育管理者与指导者人才、完善社区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等方面。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市社区、小城镇社区和农村社区,城市社区体育是研究重点。

1.2情况

1.2.1论文数量

笔者以“社区体育”为篇名在中国知网(CNKI)检索,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现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农村社区体育存在的问题,例如经费和场地不足、管理缺位、群众体育意识较淡薄、参与率较低等方面。

社区体育运作模式研究。

社区体育运作模式研究的视点也主要是城市社区,笔者归纳出学者们提出的几种典型运作模式:3系统4层次模式(笔者注,下同):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基本结构应由领导、协调及操作3个子系统,以及市、区、街道、锻炼点4个层次组成,街道社区是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关键层次学区体育模式:即以对社区居民开放体育设施为中心的社区体育发展模式,并且是从组织管理到设施利用的体育活动模式,是一种责权利明确的可持续发展的社区体育模式广州模式:以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增强广州市民的身心健康为宗旨,紧密结合城市文明社区建设,以发展街道社区体育为重点,以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为后盾,形成街、区、市社区体育三位一体同频共振的发展格局;3方合作3种资源模式:构建政府、社区组织、社区成员3方合作,经济、政治、社会文化3种资源共同支持的社区体育建设理论模式及其保障体系。

社区体育组织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研究。

社区体育组织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是影响社区体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成为了社区体育研究的重点。传统上,街道办事处是社区体育的主要组织机构,而现在,学者们日益发现社区体育组织应朝着基层化、小型化、层次化、服务性方向发展,社区体育俱乐部和社区体育协会等服务性机构应成为社区体育组织中的主体,例如有学者提出社区体育组织结构应从“街道”向“小区”层次的转化,小区体育组织结构可以“3条线,4个层次”来表示:即居委会一楼组一家庭一个人;小区体协一活动站一项目组织一成员;体育网站一俱乐部一活动小组会员;我国新的社区体育组织体系的建立应大力培育和发展为

社区开展体育活动提供非营利的社区体育协会、社区体育俱乐部(青少年俱乐部)等组织,其性质属于非营利性社会体育服务组织;社区体育组织结构是一种“经纬式结构”,即纵向与横向交叉的网络结构,经纬式组织结构主要由社区体育工作机构、社区体育活动组织和社区体育服务机构3种类型组织构成。这些观点应该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与社区体育组织变迁相适应,要逐渐“形成以政府导向为主,社区、项目协会都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多元化管理体制,并“形成共同管理,共同建设的社会化社区体育管理服务模式和运行机制,尤其是应该“大力培育和发展以社区体育协会和社区体育俱乐部为主体”。

社区体育的相关关系研究。

作为一种社会体育现象,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家庭体育、单位体育等其他体育现象之间应该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例如有学者提出通过学校、家庭、社区体育的互相渗透与有机结合,并建立一定的组织和保障措施,达到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体育发展的目的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之间的关系是学者们分析的焦点,二者之间的融合与互动也成为许多学者的共识,并有学者提出要构建以学校向社区居民开放体育设施为中心,并将体育活动从组织管理到设施资源进行整合利用的“学校与社区体育俱乐部模式”。

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研究。

在突出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政府职能转变的背景下,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也引起了学术界的日益重视,于是也有学者开始涉足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研究,例如有学者从余暇运动、体育消费观念、运动方式的多样性、体育服务市场的合理引导,以及弱者体育服务保障系统几个方面讨论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建构;有学者从公众生态意识与健康发展理念、体育设施网络系统、体育活动内容体系、组织保障体系、人才服务体系等方面阐述了社区体育的生态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还有学者指出了我国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我国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路径与完善途径。尽管学者们所阐述的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内涵不尽相同,但其中所蕴涵的“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及保障公平、多元化与均等化原则是共性特征。

国外社区体育发展研究。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社区体育研究将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参考。在组织形式方面,体育俱乐部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社区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成为社区、学校体育一体化的桥梁,且发达国家的社区体育俱乐部具有共同特征,即非营利性、俱乐部活动的自愿性和大众性、俱乐部的自主经营和政府扶持。在管理体制方面,美国社区体育的管理体制是行政长官负责,下设专门机构,具体由职能明确的部门进行运作;日本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是三级管理模式,即分为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3类,它们在管理和运行中是相互协作,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场地设施方面上,国外社区体育中心大都被设计成社区公园的一部分,许多设施都与公园融合成有机的整体,健身路径都建在公园,游泳池往往同时成为公园的水上娱乐设施。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向社区开放,社区设施向学校开放,这是欧美国家社区体育的又一显著特征。在项目开展方式方面,美国城市社区体育充分体现了共生性(即体育项目和其他社区服务项目构成机构的项目服务内容)和均衡性(即根据社区人群接受社会资源的多少和身体需要情况进行均衡安排)的特征。通过对中外社区体育研究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就社区体育的许多问题(诸如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等方面)已经形成了基本共识。当然,国外的许多经验还值得我们继续研究、思考和借鉴。

此外,还有少数文献涉及到社区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社区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发展趋势、社区体育与全民健身、社区体育经营管理模式、社区体育发展评价等研究内容。

1.3研究简评与新视角

我国社区体育理论研究始于社区体育实践的兴起,随着社区体育在我国体育事业中地位的不断提升,以及所面临问题的日益增多,社区体育逐渐成为了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总体来看,近20年我国社区体育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为研究时间较早、成果数量较多、研究视域较广且实践性较强等方面,为社区体育发展作出了积极的理论贡献。与此同时,社区体育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一方面表现为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显得比较薄弱,且高质量研究论文数量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表现为宏观与中观层面的社区体育研究较多(例如发展现状、运作模式、组织形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相关关系、场地设施、服务体系等),而从微观层面(即社区体育参与者的角度)关注较少。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人为本”应该成为社区体育发展的基本理念,满足社区居民多元化的体育需求应该成为社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因此,社区体育参与者应该为学术界所重视,因为他们的利益诉求是确定社区体育运作模式、组织结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以及场地设施建设路径等发展思路的重要参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传统的社会阶层结构已经演变为如今的“十大社会阶层”,这也意味着社区体育参与者不是同质的群体,而是在组织资源、经济资源,以及文化资源占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的不同社会阶层,他们具有不同的体育价值观,在社区体育参与方面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利益诉求;因此,作为一个经典社会学理论和重要社会现象的“社会分层”,应该成为新时期我国社区体育研究的一个新视角。笔者将在下文中对社会分层视角下社区体育研究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2社会分层视角下社区体育研究的几点思考

“社会分层是从静态的角度,分析描述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化内容、形式、形成的层次和分布形态,是研究社会阶层结构分化的质变过程”。社会分层成为了国内外许多社会学者毕生的研究领域,也引起了体育学术界的关注。笔者试图在此提出社会分层视角下社区体育研究的几点思考,旨在为今后的实证研究作好理论准备。

2.1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从一个侧面丰富社区体育理论体系。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社会分层理论都为社会学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将这一社会学的经典理论应用到社区体育研究领域,可以拓宽社区体育的研究视野,从社会分层的视角丰富社区体育理论体系,进而也有利于促进体育社会学学科建设。

对社区体育发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通过对不同社会阶层社区体育参与者体育价值观、体育参与、体育利益诉求等方面的调研,从而可以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探寻社区体育的发展策略,开创分层发展社区体育的新思路。

为社会分层理论提供新的实证研究视点。目前,学术界对社会分层的研究一般都是基于政治、经济、职业、文化程度、主观认同、消费及生活方式等标准,社区体育也可为社会分层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实证研究视点。

2.2研究的主要内容

2.2.1 社会分层视角下社区体育一般概况

社区体育参与者的社会阶层构成。目前对于社区体育

参与者描述较多的是从年龄和性别方面,即参与人群中老年人和妇女居多,那么社区体育参与者的社会阶层分布情况如何,哪些社会阶层是主体,这些是首先需要厘清的问题。

各社会阶层参与体育的基本情况。“参与体育”可以操作化为4个层次:认知层次,即对体育的价值取向程度;情感层次,即对体育的喜欢程度;直接参与层次,即对体育运动的直接参加程度;间接参与层次,即对体育运动的间接参加程度。许多研究表明,不同社会阶层在参与体育方面存在较大程度的差异,那么社区体育参与是否依然如此。

各社会阶层的社区体育利益诉求。深入了解各社会阶层的社区体育利益诉求是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前提,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各社会阶层的社区体育利益诉求意识、诉求内容、诉求方式、诉求的组织化程度,以及社区体育自身的制度环境等方面。

2.2.2社区体育参与与社会分层之间的关系

在社会学界,关于社会分层与消费及生活方式关系的研究一直存在着争论,最为典型的是后现代主义理论与社会再生产理论。前者认为现代社会的消费行为是个性化的或个体化的,阶级或身份的归属并不能机械地决定人们的消费实践;而后者则认为阶级不仅对社会选择过程和个人的社会化过程有影响,而且也影响到个人的性情、品位和生活方式。这2种相互对立的理论也凸现了社区体育参与与社会分层之间关系研究的理论意义,而国内体育学界目前并未对体育参与与社会分层之间的关系这一体育社会学的经典命题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因此,当从社会分层的视角研究社区体育时有必要对这一经典命题进行深入研究,这也是社会分层视角下社区体育研究的一个基础理论问题。在研究过程中,笔者认为可以分别建立体育认知、体育情感、直接参与、间接参与4个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具体分析,即以体育认知、体育情感、直接参与、间接参与为因变量,以社会阶层为自变量,性别、年龄、余暇时间及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为控制变量,分别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社会分层与社区体育参与之间的深层关系,同时对影响社区体育参与的其他因素予以关注。

2.2.3社会分层视角下社区体育发展对策研究

对策研究是社会分层视角下社区体育研究的落脚点,也是重点和难点所在,对策研究一定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当我们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探求社区体育发展对策时至少应该考虑以下问题:1)有赖于建立开放的社会流动机制,逐步形成合理的社区社会阶层结构,这是社区体育发展的重要社会基础;2)构建符合各社会阶层居民体育需求的社区体育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这是社区体育发展的基本保障;3)制定促进社区居民体育参与的社会分层策略;4)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探索社区体育的发展模式;5)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改革社区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6)构建满足各社会阶层利益需求的多元化社区体育服务体系,这6点都是社区体育发展的具体措施。

2.3研究的主要方法

在社会分层视角下的社区体育研究中可以综合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问法(面访、电话访问、Email访问)、实地考察法、社会统计分析法(重点是多元回归分析法)等主要研究方法。在此有必要对多元回归分析法进行简要说明。多元回归分析法主要包括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法。多元线性回归通常要求变量在间距测度等级以下,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连续变量,但在多元线性回归中使用定性因变量将严重违反本身假设条件,而Logistic回归法则克服了多元线性回归的缺陷,可以服务于对定性因变量的多元分析;因此,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建立社区体育参与回归模型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多元回归分析法。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社区体育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时间较早,但数量偏少;

社区体育研究的数量较多,但高质量沦文比例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宏观与中观层面的社区体育研究成果较多,而微观层面(社区体育参与者)的研究相对较少;

社会分层视角下的社区体育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3.2建议

学术界应该重视社区体育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同时国家社科基金可以考虑给予社区体育研究项目适当的支持;

学术界应该注重高水平社区体育研究成果的产出,不断提高社区体育研究成果的质量;

学术界应适当关注微观层面的社区体育研究,能从社区体育参与者的角度提出社区体育的发展对策;

学术界应积极开拓社会分层视角下的社区体育研究领域,从而不断丰富社区体育理论体系,并为社区体育发展实践服务。参考文献:

[1]吕树庭,刘德佩,体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社区体育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社区文化是高校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高校社区文化建设,既是高校主动适应高教体制改革、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优化高校德育环境、增强思想教育实效性,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必然要求。当前高校学生社区中存在着盲目崇尚西方文化,崇尚西方发达国家制度,对中国传统文化不重视等现象。面对西方的文化霸权,高校学生社区如果不进行合理的引导,既可能强化学生的民族自卑心理,盲目论文联盟崇拜西方,推崇西方的价值观念,全盘接受西方文化;也可能强化学生的狭隘民族主义观念,以自我为中心,走向自我封闭和孤立,干扰和谐社区的建设。因此,本文在对高校社区文化建设现状考察的基础上,重点分析高校和谐社区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思考。

一、高校和谐社区文化影响因素分析

认清社区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才能正确的引领当前的和谐社区文化建设。本文认为,全球化背景下,当前高校社区文化建设方面的问题的影响因素可以从以下社区大学生主体、社区管理人员、社区环境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大学生自身身心特点。

当代大学生作为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的群体,其心理特征及年龄等因素的影响使他们与其他阶段的学生表现出明显的不同。他们好奇心极强,对一切新鲜事物感兴趣,同时,他们又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他们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敢于运用思想理论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敢于与国际上关系国家民族尊严的事件做抗争。在面对西方的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时,大学生由于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社会鉴别力等方面并未完全成熟,就容易孤立、片面地看问题,容易被社会思潮的一些内容所驾驭和利用,从而产生思想的混乱,做出冲动的社区行为。大学生群体自身发展的特殊性影响着和谐社区的构建。

(二)高校社区思政教育队伍。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要采取措施,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引导作用,社区教育者,如果不能很好地履行承担、组织、发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难以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就目前很多高校的教育模式来看,辅导员及思政课的教师处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前线,是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直接渠道。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社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队伍建设还不够完善,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感,社区文化工作缺乏系统性。然而,就辅导员在社区的工作现状来看,当前高校社区辅导员队伍建设薄弱。多数社区辅导员及管理人员跟不上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对社区内存在的一些西方思潮关注较少。

(三)社会环境因素。

当前社会一部分人崇拜西方的文化、政治制度;喜欢过西方的节日;看西方的影视剧等。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盲目追求西方的生活方式,崇尚西方的民主政治甚至对一些西方的垃圾文化也是情有独钟。许多社区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不知不觉地认同并移植西方的生活模式、价值观念和文化习俗,西方的生活方式已经通过各种途径日益渗透到社区大学生的心里,得到社区大学生广泛的认可和赞同。

社区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不仅使之抛弃了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歪曲解误,没有学习到西方文化的精髓,只是专捡西方的垃圾文化,从而成为文化上和精神上的亡国奴。社会上以大众媒体为主要传播方式对西方文明制度和现代化发展进行大肆渲染的报道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社区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网络信息以其高速、快捷的特点已经成为社区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有效工具,同时,也是他们了解世界、交流思想的重要窗口。网络媒体对西方的过度渲染也催化了崇拜西方的思想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形成和流行。比如西方发达国家在网上散播有关西方文明的先进性思想及利用游戏、影视等网络软件渗透其价值观念,利用大学生的弱点腐化他们的思想,造成了盲目崇拜西方的思想在社区大学生群体中的形成与流行。

二、高校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发展从理论到实际的最好诠释,它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动适应时代的最好体现??,本部分本文将利用受教育接受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等原理从教育者、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四个方面探讨社区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一)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根据,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除了教育者的外在引导作用外,归跟到底是主体内在思想矛盾运动的结果。学术界普遍认为,“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

转贴于论文联盟

的基础上,在客观外界条件的影响与主观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和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过程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这个过程的表现形式就是“外部影响-主体通过活动和交往交往外部影响-思想矛盾运动-形成内部品德环境”的循环往复运动。显然,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主体的内在运动,外部环境的影响就不会发生,就不会有后期的内化的阶段。正如学者王礼湛所说的那样“任何理性教育,形象的感染,都是外部的课题,都只有通过主体的心理过程才能达到这样或那样的作用,如果没有主体内心的心理过程发生,任何教育都等于零。”也就是说,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不是消极的、被动的接受过程,教育的内容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理性选择才能实现,因此,应注重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社区文化建设应确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社区文化建设活动的主人。

(二)社区文化工作者师资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者是论文联盟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四有”新人的重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影响者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高校社区文化建设中,社区文化工作者承担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角色,社区教育者的素质对社区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加强社区文化工作者师资队伍建设就是,通过提高社区文化专业队伍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从而达到社区文化建设水平的提高。

此外,社区文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必须由社区内高校领导、后勤管理部门、学生社团组织等共同参与建设。本文建议,学生社区应成立一个由党委和校领导,后勤管理部门领导,党员代表、社区负责人、大学生代表、社区服务人员等多方代表共同组成的社区文化工作委员会专门组织负责社区文化建设工作,这样的组织机构的工作重点便是关注国家大的政治方针,关注学校发展,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及时地解决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各样问题,提高社区文化建设的水平。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

指出“适应新形式要求,思想工作要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大众传媒和文化设施,采取容易为群众所接受、所欢迎的方式方法进行。”??针对当前社区学生对网络使用频繁的现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充分重视网络建设。这里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引用。二是网络文化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主流文化的引导。

1、网络手段在社区文化中的引入。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则融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各自的优点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而实际工作中,社区文化建设者完全可以利用如qq群、email邮箱、网络视频等现代媒体进行社区意见的反馈和社区文化活动的宣传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根据网络以及人们在网络领域与行为的特点,为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传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完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所采用的方式、程序和手段的总和” “ 它所指的内容“不是某一个或某几种方法,而是一个方法体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符合大学生心理接受特点,并可以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枯燥、方法单一的局面,因此,高校社区组织和领导部门要网上网下联动,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充分利用网络教育来推进社区文化建设。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主流文化的引导。

大学生的信息识别能力差,面对西方网络多元文化的冲击,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加强网络文化的引导和监督。在网络文化建设中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当前社区学生的主流文化。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因此,也是高校社区文化建设应坚持的主要方向。针对当前社区文化建设中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模糊的现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具体使用中应注意坚持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来引领社区主流文化。

三、结束语

社区体育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师继续教育;社区资源;课程

随着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的开始,在素质教育目标及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前,教师继续教育必须转变传统的知识观,重视社区资源的价值,不断走出封闭的知识体系教学模式,与社区进行沟通与协调,通过各种途径深入社区,选择与开发社区资源,赋予社区资源以课程意义。

一、需求:社区资源开发的起点

1.终身教育理论为社区资源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推动下,现代终身教育逐渐取代传统的成人在职培训,成为各国教育发展的基本理念与具体教育制度。终身教育“是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它包括了教育的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的终结时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包括了教育各发展阶段的各个关头之间的有机联系。”①由此,构建学习化社会,使教育的各种机构与设施协调起来,进而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是终身教育的内在要求。在未来社会中,“学习是人们的一种基本生存方式、发展方式,它要付诸实践,需要以一定的社会生活单位为基本的组织形式和依托。社区是处于一定区域内,由具有共同特征的人们组成的共同生活的基础、单元,是特定的地理空间与社会空间的结合,在社会生活、社会关系方面具有独特性。”②因而,学习化社区成为学习化社会的依存环境和最佳的组织形式。为了扩大参与社区的意识,提升社区资源的影响力,教育生态学(educationalecology)进一步认为,“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生态系统”,③它是以教育为中心,由制约和调控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多种因素构成,因而,教育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生态环境中各因素互动地联系着。这就促使教师继续教育走出封闭的教育系统,积极实现社区互动,争取更广泛的社会资源。

2.素质教育为社区资源开发提供了实践基础。新时期素质教育已成为理论探讨与实践改革的热点,其基本的价值取向在于提升学生包括智能品质与情意品质在内的各种素质,突出强调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此,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实施素质教育推向了高潮,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从而使综合性实践课程凸显出来。作为综合性实践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与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④新的课程目标与发展趋势要求教师适时调整自身的角色,由经师向人师转变,由旁观者向参与者转变,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必需的知识与体验,优化素质结构,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如果仅局限于学科知识的范围内,就无法对教育形成更客观的价值判断,难以生成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远景目标,也就不可能孕育教师向上发展的冲动与激情。因而,在职教师不仅需要通过高师院校学习理论知识,提高科研素养,提升教学水平与班级管理能力,而且需要在工作和生活中与学生家长对话,与本地的各阶层沟通,与本地的各种机构接触,增进对社区的全面了解。

3.现阶段教师继续教育的不足给社区资源开发预留了空间。现阶段我国教师继续教育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1)在理论与实践关系上,以理论为主。就理论自身的性质而言,它“是处理世界一般性的问题的,是通过研究领域的简化、专业化来实现其作用的。理论研究往往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的,而这些条件与日常实际联系却是脆弱的。”⑤因而,理论运用于具体学科是有条件性的,这与实际问题跨学科的特性相冲突,两者之间存在天然的屏障。由于教师教育实践训练较弱,迫切要求加强教学问题的针对性培训。在学习途径与方式上,主要采用以高校为中心的短期学习方式,致使以课堂为主的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使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要内容,以理论阐释为主要方式,成为教师继续教育的典型特征。(2)在师生关系上,以教师为主。以理论学科教学为基础,教师以其天然的优势把持教学的“主动权”。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形成了单向的线性关系,两者在教学中处于极端不对称状态,并且这种关系形成了难以更改的传统。正如凯尔纳所言,“像任何巨大的官僚政治一样,教育天然地非常致力于维护现状,并已形成了使之持续下去的向心权力圈(cepripetal circle of power)。……它有一种内在的雷达(radar),一遇到威胁着削弱这一体制或危及到工作或地位的任何建议时,就响起警报。”⑥当前以高师院校为基地的继续教育很难使在职教师获得更广泛的背景知识,严重降低了教师的实践经验对教学的解释力,为使教师走进社区,弥补其实践经验的不足成为一种有效的途径。

二、观念:社区资源课程转换的中介

课程是知识的外在组织形态,知识构成了课程的核心内容。对于哪些知识内容进入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范围,存在着一个人为的选择与建构过程。其中,课程管理、设计与实施主体的价值取向起着导向作用,不同的主体或者对意识形态的内容情有独钟,或者对学习主体倍加关注,或者对知识体系更为偏爱,从而在知识体系、学习者与社会之间寻找支撑点。但上述主体必然把自身的视线投放在“知识域”上,以不同的知识观,影响着“教育性知识”的判断与选择。

基于对知识的关注程度,有人认为存在两种不同的知识观:本体论知识观与价值论知识观。⑦本体论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外于人的客观存在,人需要通过一种合理的形式才能得到它,教育所关心的是如何选择一种最有效途径让学生掌握知识,因而这种知识观侧重于对外在于人的知识体系的对象性认识。价值论知识观不是从知识本身出发,而是从知识在知识社会中的意义及知识在知识社会中与人的关系来考虑教育对知识的态度与立场,也就是从人的生活处境出发,侧重于知识对人的生命价值与意义,使知识回归到“终极关怀”的目标。前一种知识观对现存知识本身进行思考与筛选,成为“知识体系”视角的代表;而后一种则针对知识与社会、与人的关系做出判断与构建,成为“社会或学习者”视角的代表。然而,在教育理论的发展历程中,纯粹从知识本身或者只考虑知识的个体与社会意义,从而把两者对立起来的代表性人物较少,大多是以价值论知识观为基础,对本体性知识进行分辨与选择。无论是早期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人文主义和以培根为代表的唯实主义的争论,还是近代以纽曼等人为代表的古典主义派和以斯宾塞为代表的自然唯实主义派的分歧,以及当下的新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各执己见,

都向我们昭示了关于知识的基本价值取向,即突出知识的社会价值或知识的个体价值,因而都属于价值论知识观范畴。斯宾塞在明确提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命题时,呈现了自己对于知识性质的基本取向,对人所需要的知识范围进行梳理,划分出为直接保全自己、间接保全自己以及完成为人父母的职责等而教育的六类知识,⑧最终回到了知识的价值层面上。

作为指向性很强的教师继续教育,首先也要在知识观指导下选择合目的性知识。从我国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实践来看,现行课程注重以国家审定教材为基准,教育内容限制在规定教材的知识体系上,学习者个人经验与社会有价值的教育资源没有即时投放到学习过程中,这样就会“出现成长过程与成长结果剥离,致使学习者现有生活失去本真的意义。”⑨由此,我国现行继续教育课程所蕴含的是社会导向的价值论知识观,即以社会发展为目标,在现有封闭的教育性知识体系中选择教学内容。在社会与个人关系的天平上,面对被弱化的个人价值,我们不得不再一次地叩问一个遥远而又崭新话题――“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从而以学习者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确立以学习者为导向的价值论知识观。从国外教师继续教育实践来看,学习者个体的价值日益得到关注。日本的教师继续教育注重发挥社区资源的价值,通过实施船上进修与停泊地进修,丰富教师的社会经验,增强社会情感。其原因就在于以学习者个人发展为着力点,进而在教育内容上倾向于“一般教育”。在“一般教育”看来,课程作为组织化的知识,其知识未必仅仅归属为制度化的学问的关系,存在着以知识为媒体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⑩也就是说,知识表现为知识共同体的关系,它是专业知识与社会经验的集合,学习应该在构筑共同的学习领域基础上,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知识。美国也在强化教师参与社区的力度与范围,积极参与社区建设,解决社区问题,为社区提供更全面、更快捷的服务。在美国,“越来越多的教师要求参加青年社团、行动组织及其他解决社会问题的协会。”[11]从课程产生与发展来看,课程越来越受到意识形态的渗透与控制,但意识形态不能回避个人的生活经历与当前的社会问题,个人的学习与发展离不开特定的学习背景,专业知识需要同当前的社会实践与个人的真切体验结合起来,发挥应有的效应。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发展重心必然以学习者为基点,从他主课程向自主课程转移,突破传统“教育域内知识”体系,向“域外”寻求学习资源,特别是关注社区资源内在价值。由于居住方式与社会分工的原因,在共同工作或生活过程中,社区会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体系,形成社区的特色知识,这就是所谓的“本土知识”的区域化表现。“本土知识是指由于人民在自己的长期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与本土人民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及其历史密不可分,是本土人民的共同的精神财富,它是帮助本土人民实现内在发展的一种独特而宝贵的‘资源’或‘文化资本’。”[12]国际社会也注意到了社区知识的内在价值。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新的发展模式――“内在发展”,以区别于传统上过分依赖于外在因素和力量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所力图强调的是“人民不能被发展,他们只能发展他们自己。”[13]社区文化知识与经验构成了社区传统的核心,承担着社区居民的教化作用。对于教师继续教育而言,不同工作与生活环境下的教师群体要积极参与本地社区的各种活动,寻找并体验其文化意蕴,触摸与了解他们的生存方式与生活感受,获得更多的背景知识与过程知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驾驭教学的能力。正如库姆斯所言,“有能力的专业工作者不再被看作是多多少少机械地应用种种方法的技术员了。我们现在把他看作是利用他自身、他的知识和他手中的资源来解决他所负责的问题的有才智的人。”[14]

三、措施:社区资源课程开发的策略

社区资源课程开发是为了实现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寻找社区内一切能与教育教学活动紧密联系的资源,使之成为教师继续教育教学资源的过程。由于社区资源的特色性,课程资源开发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在职教师的主体性,挖掘社区资源教育内容。

1.健全职能机构,制订规章制度。在我国,规范化的社区教育还处于初创阶段,主要存在于为数很少的大城市,通过设立专门的社区学院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中等城市及广大农村地区社区服务机构较为欠缺,致使这些地区难以为教师继续教育提供良好的社区服务。除了经济因素外,观念滞后是社区教育不发达的根本原因。因而,在建立专门的社区职能机构同时,首先要破除不良的教育观念,通过对社区教育资源梳理,加深社区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形成包括乡村文明与城市文明在内的社区教育资源的接纳与认同。在观念转变的基础上,重建社区教育机构,在没有条件设立社区学院的情况下,设立相应的职能部门,下设由当地管理人员、社区知名人士、高校专业人员以及本地教育教学专家组成的理事会,同社区建立广泛的联系,以社区问题与社区需要为出发点,整合当地社区教育资源。如北京市的社区学院除提供专门的学历教育外,还“接受街道办事处、民政局或者区域内单位委托,通过专业开发、课程开发、项目开发等多种手段组织教育教学活动。”[15]同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各自的职能范围,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

2.满足双重需求,实现目标有机整合。教师专业发展不仅需要提高智能品质,也需要提升情意品质,而教师情意品质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环境,离不开教师对生活实践的亲身体验。与特定的历史主题相联系,教师需要在整体上把握社会发展形势的背景下,深入了解社区发展的实际需求,增强社会情感,不断生成更强烈的责任意识。从其终极意义来看,了解社区的现实环境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情意品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但除此之外,由于教师参与社区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因而教师走进社区还具有发展社区的功能,促进社区的问题解决。只有实现双重目的有机整合,才能使社区在传统上打破教育与社区的隔离现状,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提高社区居民的民主意识与宽容的品质,使教师群体不断融入社区之中。同时,又有利于发挥反向投射效应,使教师群体逐渐消除回避现实的意识倾向,在走进社区,参与社区实践的过程中,重新审视本地的教育现实,增进教师对社区问题的认识能力,形成科学而合理的判断,发展教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为教育而努力的坚强意志,进而重塑教育价值观、教育本质观以及学生观。在目标整合的机制下,社区资源与教师群体就会形成有效的沟通渠道,实现良性循环,不仅促进社区资源向教师群体流动,而且教师作为社区人力资源的一部分,会通过学校教育的功能改革,使学校贴近社区文化,带动社区全面发展,加速学习型社区的形成。

3.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实现内容有机整合。社区教育在于扩充教师社会实践经验,提高教师对于整个

社区的认识能力,丰富教师社区情感,增强教育的自觉性。因而,社区内的经济与人文环境都可能成为教育资源,主要包括社区的人口构成,涉及到人口数量、人口质量、性别比例、年龄结构;产业构成,包括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产业结构(农、业、商、建、运等);文化构成,包括社区成员的学历结构、社区文明程度与为文明发展的基础设施;思想意识,主要指社区群体的价值取向、社会责任感与自我成就感,等等。在社区资源的内容选择上,首先必须在观念上打破以大城市为主导的城市文明观,使中小城市文明与大城市文明,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都能展现其内在价值,进而促进乡村文明与城市文化沟通与融合,消除两者之间文化与生存方式上的隔阂,增进了解。其次,考虑教师的欠缺与需要,选择社区教育资源。教师所欠缺的不一定是教师所需要的,而教师所需要的不一定是教师个人所渴望的。因而,要组织教师参与社区调查,在了解社区现实过程中发现社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社区群体对政府的态度与对于教育的价值取向,邻里关系,社区治安问题以及不同阶层社会心态,进而选择教师个人需要与感兴趣的问题。再次,以地方志为基础,进行筛选。各个地方都有其特殊文化内涵,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地方志是地方文化的载体,通过地方文化的学习有助于丰富人们精神生活,增加向心力与群体凝聚力。如有人对阜阳地方文化做过系统研究与总结,概括了阜阳独有的老庄文化、名人文化(晏殊、欧阳修、周邦彦等)、村野文化、军旅文化以及酿酒文化,[16]进而有利于社区教育资源的课程开发。

4.拓展教师参与渠道,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教师继续教育目标达成,内容选择都需要教师的主动参与,教师个体或群体的参与度直接关系其在社区中获得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社区与学校应该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首先,由专门的社区教育机构统一组织。社区职能管理部门统一组织的社区调研活动最具有权威性,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人际沟通,更快捷地了解当地的经济、文化环境与社会问题。对于缺乏行政管理权限的情况下,这种组织方式更有效,获取的信息更真实。这种方式主要涉及社区全局性问题,以及其他途径很难获得的信息。其次,由各教学单位统一组织。学校组织的调研活动,是最经常的调研方式。它能够使社区与学校形成稳定的互动关系,从而有助于学校在独立判断基础上,重塑价值导向,扩大服务职能。这种方式应着眼于学校整体改革的问题,学校功能的重新定位问题,以及学校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导向问题。再次,由教师自发组织。这是最直接的调研活动。这种调研活动建立在问题的相似性基础上,围绕核心问题分工合作,开展调研活动。这种方式可以是同学科组内或不同学科级间的经常性合作,也可以是基于共同问题的临时性合作。最后,以个人为主体进行调研,这是最有意义的活动。由于每个教师都有自身独有的人格特征,不同的教育时空,因而,每一个教师都会产生不同于别人的教育教学问题。这种方式的针对性较强。教师可以围绕某个学生的背景进行调查,也可以围绕班级内突出的问题进行访谈。从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亲和力和教学的有效性。

注释:

①保尔・朗格朗著.周南照,陈树清译.终身教育引论[M].北京:中外对外出版翻译公司,1985,7.

②“面向21世纪中国社区中的终身学习的调查与研究”课题组.社区终身学习理念与我国社区教育转型[J].教育研究,2002,(11).

③常永才.美国成教育的发展机制[J].比较教育研究,1999,(3).

④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30.

⑤[美]李.s.舒尔曼著.王幼真,刘捷编译.理论、实践与教育的专业化[J].比较教育研究,1999,(3).

⑥瞿葆奎.教育学文集.美国教育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43.

⑦薛晓阳.知识社会的知识观[J].教育研究,2001,(10).

⑧斯宾塞.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43.

⑨杜威,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88.

⑩熊梅.当代综合性课程的新范式: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51.

[11][美]Lynda Fielstein & Patricia Phelps.教师新概念――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76.

[12]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30.

[13]The UNSECO Press,Domination or sharing?EndogenousDevelopment and the Transfer of Knowledge,c1981,p73.

[14]转引自程方平.国外教师问题研究[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0,262.

社区体育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及逻辑分析法,在对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探讨了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大教育观、终身体育和全民健身等视角探讨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及制约因素,并针对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协调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试图为全民健身的理论和实践,为实现体育的“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构建终身体育和体育社会化模式提供理论参考。

学校体育在我国已有百年的发展历史,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部门对学校体育的投入亦是逐渐增多,学校体育资源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迅速发展。而社区体育则是刚刚起步,还处于摸索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是实现终身体育目标的两种重要途径。它们是大众体育发展的基础和重要载体,它们之间存在着有机的内在联系,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之协调发展,对大众体育的发展和终身体育的实现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探讨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协调发展是当前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一、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研究的意义

(1)有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良性互动发展可以切实而有效地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构建比较完善和谐的全民健身体系,它们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和具体实现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可以有效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都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基础,是我国国民体质和健康整体水平提高的关键,社区体育是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基本途径。

(3)是推动终身体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终身体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体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在贯彻终身体育思想方面,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入门期和基础阶段,社区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发展和延伸。

二、 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的相互关系

(1)概念的界定。学校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实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文化教育活动。社区体育是指在街道办事处的辖区内,以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要对象,为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

(2)学校体育对社区体育的作用。①学校体育对社区体育的影响。社区体育是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社区体育的主体是社区内所有成员,包括学校的大、中、小学生。因此,学校体育是我国社区体育的基础。这种基础作用,主要表现在:现代社会中,从事社区体育活动的主体都必须经历学校体育的教育过程。②学校体育能为社区体育开展提供人才资源。当前社区体育缺少专门的体育人才,而学校里拥有大量的专职的体育教师,这些体育教师具有开展体育竞赛、组织体育活动的丰富经验和知识,能解决社区体育专门人才缺乏的问题。 转贴于

(3)社区体育对学校体育的作用。①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社区体育是学生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和学校体育的补充。学生不但要参加校内的各种体育活动,而且要参加校外的体育活动,是社区成员之一。因此,社区体育是学生参加校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②社区体育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有利于树立教育社会一体化的观念,有利于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学生身心健康的新格局;社区体育的开展有助于充分发挥学校人才、知识、信息的优势,形成优势互补的格局;学生个体最终要走出校园,成为社区的一分子,良好的社区体育活动对于保持和延伸学校体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 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①社区体育功能的研究中,还停留在从体育本身中分析,而缺少从教育的角度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这是社区体育理论研究的缺陷。②在传统的观念中,研究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相互作用时,缺少全局性和系统性的角度。③我国目前社区体育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教育化特征不明显。社区体育总体发展水平不高,效能低下,与学校体育的发展需要不协调,导致社区体育对学校体育的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四、 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协调发展的对策

(1)加强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看,事物的发展需要理论的研究作强有力支撑。从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协调现象来看,理论研究未能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比较突出的。就目前而言,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协调发展理论研究比较滞后,特别是社区体育未能审时度势地意识到自身体系在教育中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功能的发挥以及目的的实现。

(2)加强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之间的联系,促进学校体育的社会化和社区体育的教育化建设。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是体育体系和教育体系下的两个子系统,由于目前两者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各自为阵,不相往来,没有实现优势上互补的现象,所以加强两者的联系是协调发展的基础。

在大教育观和终身教育的要求下,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必须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即社区体育要与学校体育协调发展。在这个时代,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协调发展是社会发展对社区和学校在体育事业中的必然要求,是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刻不容缓的任务。而在体育过程中,学校已经不再是教育的全部,社区体育应该是学校体育的拓展和延续。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都应该在体育过程中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尽可能地承担自己的任务。所以,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是互为基础、相互促进的,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我国体育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郁建亚.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补效应[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