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经济体制

传统经济体制

传统经济体制

传统经济体制范文第1篇

我国的文化体系是具有双元性特征,及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古代文化传统和“五四”新文化传统。本文通过梳理新旧两种文化传统的发展脉络,将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的核心特点归纳为“宗族等级与专制主义”,将“五四”新文化传统的核心特点概括为“民主与法治”。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新旧两种文化传统对中国公司治理“从行政型到经济型”演进特点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

文化;公司治理;行政型;经济型

一、引言

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能够对人们的法律意识及常规行为产生规范(哈维兰,1987;埃尔,1988)。文化传统的规范性与民族性决定了文化传统可以作为一种环境要素而对本民族的政治、经济等活动产生影响作用。中华民族发展至今,有两个文化传统对后世影响深远。一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古代文化传统;另一个则是“五四”开始形成的新文化传统(王铁仙,2010)。自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探索与尝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时起,中国公司治理理论已走过30多年的历程。由于受到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等因素的驱动作用,中国公司治理的主体从初期政府直接管理的“政府”治理主体,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股东作为治理主体,逐渐转化到现在“以股东作为治理主体,兼顾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经济型治理主体(李维安、郝臣,2009)。随着治理主体的不断演化,中国的公司治理模式也正逐步从行政型治理向经济型治理演进(李维安,1996)。鉴于此,本文将从文化传统的视角,在系统梳理中国两个文化传统特点的基础上,探索中国文化传统作为环境要素对中国公司治理转型演进特点的影响作用。

二、中国文化传统的核心特点

1.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的特点

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其核心特点是宗族等级与专制主义。中国两千年的农业经济,产生了与之相对应的大家族制(王铁仙,2010)。这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土地是宗族的主要族产,具体包括祭田、学田、义田等。农业生产所得便成为宗族的收入来源,相应地,完税纳粮也就构成了宗族的部分支出。因此,形成了宗族自己完整的收支体系。在当时,以“训诫、奖励、惩罚”为主要内容的宗法族规是调节宗族有效运行的制度安排。①在大家族制的基础上,中国产生了孔子儒家“忠”“孝”“节”的纲常名教与君主专制主义制度。在产生之初,宗法等级还没有与政治联系在一起。孔子在最初强调宗法等级(宗长或族长、族正、族副、支长、房长等位次有序)时,也只是将其作为一种“名分”、“礼节”,借此来维持社会秩序并规范人们的行为。为了宣扬皇帝权威,到了汉代,董仲舒将宗法等级观念制度化并归纳为“三纲”,宗法等级思想才被抹上浓重的政治色彩。自此,具有民俗色彩的宗法等级观念发展为政治上的专制主义。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期间虽经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王夫之等人批判,但直到近代至“五四”前期,宗族等级与专制主义的中国古代文化传统始终占据统治地位,并对后世影响深远。

2.中国“五四”新文化传统的特点

“五四”以后,中国文化在吸收西方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呈现出“民主与法治”的核心特点。为了配合封建帝制的政治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宣扬的基本思想观念是:个人自主自由的观念、民主的观念,人权的观念、法治的观念和科学的观念,其终极理想是人类的解放(王铁仙,2010)。自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第一个提出并阐释个人自主自由之后,紧接着,开始指出要取消等级特权,鲁迅也坚持个人独立、自由思想,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的宗族等级与专制主义进行了批判。以“民主与法治”为核心特点的“五四”新文化传统在本质上是要强调改革与革新。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出现的一系列革新措施,例如,自主择业创业、拓展私人空间、一定程度言论自由以及知识产权制度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都反映了“五四”新文化传统的影响作用。

三、新旧文化传统对治理转型演进的影响

1.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与行政型治理

中国古代文化传统具有宗族等级的核心特点,受这种文化传统特点的影响,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很多民营企业管理实践中广泛推行的是家族主义的伦理原则,作为大家长的企业负责人推行的是个人统治、一把手至上,而不是整体规则。所以,整体规则往往因企业负责人而改变。企业一把手的整体素质就决定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受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宗族等级观念的影响,在他们的意识里,等级即关系圈子,关系存在于不同的领域,如家庭关系、政治关系、业务关系,等等(宝贡献、赵卓嘉,2008)。为了获取政府采购、税收优惠等方面的利益,通过“红帽子”方式获取政治关系,这是中国公司治理初期民营企业行政型治理特点的突出表现。中国古代文化传统还具有专制主义的核心特点。从专制主义延伸出来的“官本位”文化长期以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金字塔型的权力结构,等级森严,秩序分明。政治上的权力集中,渗透到经济层面,最终形成了国有企业在中国公司治理初期高度集权的公司治理特征。政府控制国有企业的人事权、考核企业的经营状况并评价企业经营者的经营业绩,同时还拥有企业的剩余所有权。政府通过对企业进行严格地监督来约束企业行为(张世云、温平川,2010)。由此可见,中国公司治理初期国有企业的行政型治理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戴上了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专制主义特点的烙印。

2.“五四”新文化传统与经济型治理

中国“五四”新文化传统主要针对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的宗族等级与专制主义而产生。而这两个文化传统的产生与对抗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自然产物。如果说中国古代文化传统推崇人治与等级,则中国新文化传统则强调法治与民主,强调制度与规则。如果说中国公司治理发展过程中的行政型治理被牢牢钉上了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的镣铐,那么经济型治理则受到了中国“五四”新文化传统的深远影响。“五四”新文化传统强调改革、革新的本质特点驱动了中国公司治理的转型与不断完善。受新文化传统中“民主与法治”核心特点的影响,中国公司的经营目标逐步经济化、在主要领导的任免上更加科学化、在资源配置上更加市场化。这主要表现在2001年《独立董事制度指导意见》、2002年《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地为中国公司治理的经济型治理奠定了基础。而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的成立,2005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相继出台(李维安、邱艾超,2010),标志着国有企业“股东作为利益主体,兼顾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经济型治理开始有章可循。同时,民营企业的发展也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市场化,不断体现出经济型治理的显著特征。

3.新旧文化传统对公司治理演进的影响

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企业制度变迁过程中,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行政型治理到经济型治理的转型的线索更加明朗,路径也更加完整。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转型路径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传统的行政型治理(1978-1992年的厂长负责制)、内部人控制(1993-2002年的现代企业制度构建)以及经济型治理建设(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成立至今)(李维安、邱艾超,2010)。在第一个阶段政府是国有企业的主要治理主体,国有企业的负责人———厂长要按照政府部门的指令行事。企业的所有权与控制权高度集中于国家。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等、靠、要的关系(张世云、温平川,2010),该阶段国有企业的治理制度安排呈现出完全的行政化特点。而行政型治理所表现出的行政化目标与人员行政任命都具有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的专制主义色彩。在第二阶段股东是主要治理主体,但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初建时期,国有企业的股权十分集中,出现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状况。流通股在上市公司总股本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低,因此,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仍然频繁。与第一阶段的完全行政型治理特征相比,国有企业在第二阶段开始追求更加经济化的企业目标。由于开始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政府也开始逐步发挥作为企业股东的作用,更加重视对企业负责人任命方式的科学化。进入第三个阶段,国有企业开始探索经济型治理建设。公司治理的主体演变为股东作为主体,兼顾各利益相关者利益。在经济型治理建设阶段,国有企业开始依据现代企业制度,以委托理论为基础,对企业的内部决策权力进行科学合理地配置,将以往重视非营利导向的制度安排向重视以营利为导向的制度安排体系转化(李维安、邱艾超,2010)。即由行政化的企业目标向经济化的企业目标转化。第三个阶段中国国有企业经济型治理建设的探索与“五四”新文化传统中的改革、革新精神相契合,由于新文化传统吸收了西方的自由、市场化精神,并借鉴了马克思主义的民主精神,受“五四”新文化传统的影响,第三阶段的中国国有企业更加重视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企业人员的民主任命以及企业组织的科学决策,正在向经济型治理阶段演进。上文已经分析了新旧文化传统对国有企业行政型治理向经济型治理演进的影响。相比国有企业的完整路径,民营企业的治理转型也经历了非正规公司“红帽子”阶段、“亲密资本”的行政联系依赖阶段以及市场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等三个阶段(李维安、郝臣,2009)。关系在这三个阶段的演化中起着关键作用。“红帽子”、“亲密资本”的前两个阶段都反映了民营资本家寻求政治关系以减少融资、税收成本的诉求。经济上的行为表现,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官本位”“关系本位”思想的充分体现。而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与完善,民营企业开始更多地运用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在这个过程中“五四”新文化传统中的“民主”“科学”观念又在发挥作用。概括起来,文化传统作为一种环境要素对经济活动具有影响作用。中国两千年来形成的两种文化传统: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与“五四”新文化传统,由于分别具有“宗族等级与专制主义”和“民主与法治”的核心特点,而共同驱动着中国公司治理从行政型治理向经济型治理转型。

四、研究结论

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中,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规范,调节着人们的意识与行为。因此,民族文化传统能够反映各个民族的经济活动与经济行为。公司治理实践作为经济主体与经济参与人经济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受到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与驱动。正是基于此,本文梳理了中国两年多年来形成并影响深远的两个文化传统———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与“五四”新文化传统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探索上述两个文化传统对中国公司治理转型的影响与驱动作用。研究发现: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他们从行政型治理向经济型治理转型的演进都会受到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与“五四”新文化传统的影响与驱动。本文的研究对于从中国特有的制度视角探索中国独有的公司治理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宝贡献、赵卓嘉,《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关系”与组织管理》《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葛秋萍、成良斌,《风险投资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冲突》,《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10。

李维安、郝臣,《中国公司治理转型:从行政型到经济型》,《资本市场》,2009.9。

李维安、邱艾超,《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转型路径及量化体系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9。

林毅夫,《经济发展与中国文化的复兴》,《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王铁仙,《两种中国文化传统:区分、辩证与融通》,《中国社会科学》,2010.5。

传统经济体制范文第2篇

一、新经济涵盖传统产业升级

“新经济”的概念是在1996年12月30日美国的《商业周刊》上首次提出的。当前,关于新经济一词众说纷纭,如有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智能(力)经济、后工业经济等称谓。当然,这些称谓都从一个特定的视角反映了新经济的显著特征。但是,笔者认为,新经济主要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它是一个相对的动态概念。因为任何经济在本质上仍然是人类创造财富的一种经济活动,仍然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全部过程[1]。新经济在本质上与传统经济有着同一性。新经济是信息推动或知识推动的经济,与传统的土地、劳力和资本经济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别。新经济与传统经济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新经济正在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是新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不会取代传统的经济活动,因为软件不能替代食品、服装和住房。与历次产业革命一样,这场以信息技术发展为核心的产业革命;推动着传统产业部门的技术变革,它使传统产业的主导技术逐步被高新技术所取代,从而使产业结构的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经济里某些资源经过整合、优化,而转化为新经济的因素。在新经济活动中,新经济必然涵盖传统产业的升级。传统产业升级具体包括高新技术应用于传统产业而引起的技术结构升级、组织结构升级和管理水平升级等。

信息技术产业和其他高新技术产业在新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并不意味着传统产业就不重要了,两者只有同时推进,互相促进,才能推动新经济的良性发展。首先,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迫切要求传统产业用高新技术对自身进行改造。旧的产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是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制、开发和产业化需要传统产业提供高性能的生产装备,如电脑芯片的生产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另一方面,传统产业的升级为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市场。例如,信息电子技术及其产业向汽车的产业的渗透,使每辆汽车的电子装置从1990年的1383美元上升到2000美元,汽车电子部件市场的火爆为整个汽车电子业带来数千亿美元的产值[2]”。其次,传统产业只有注入新技术,才能提高竞争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从而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实现自我的升级.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可以催生出“新产业”,如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光学电子产业、汽车电子产业等。“WTO前总干事鲁杰罗指出,现在的汽车工业已不像是传统制造业,更像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工业,电子系统现在占到一辆高级轿车总成本的70%、普通汽车的1/3”[2]。在新经济形势下,由于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高度融合,产业结构升级淘汰的不再是所谓的夕阳产业,而只是夕阳技术。总之,一个国家能否成功地完成产业革命,取决于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企业结合的紧密程度,

新经济是在传统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个国家传统经济的基础不同,新经济的起点就不同。因而各国新经济的内涵是有其特殊性的。在确定发展新经济的具体产业结构模式和产业发展战略时,必须充分考虑这种差别性和特殊性。例如,中国作为尚未完成传统产业革命的发展中国家,其“新经济”必然有自己的特点。中国式的新经济发展战略,虽然也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甚至不排斥在某些有基础的高新技术领域实施赶超战略,但其着力点应该是:通过把高新技术引入传统的生产模式,使传统产业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与发展。在中国,传统产业内部的升级有其特殊的意义和必要性。第一,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大规模发展依赖于传统产业升级。首先,中国没有足够的资金迅速把传统产业转变为高新技术产业。新经济中的代表产业如IT产业等都属于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市场壁垒较高,它的启动和生存必须建立在一定资金量的基础之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需要的巨额资金要靠传统产业创造的利润来提供;从另一个角度讲,传统产业的升级过程就是中国式新经济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其次,高新技术的研制、开发和产业化需要传统产业提供能满足其性能需要的生产装备。而中国装备工作的综合实力只相当于美国50年代初、日本60年代初的水平,仅处于以机械化为主、单机自动化,刚性自动化阶段,数控机床拥有量仅占机床总量的0.7%,产品技术平均落后15—20年[2]。高新技术发展已经受到了传统产业这方面的极大制约,不突破这种制约,它就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另外,中国人口多,劳动力数量大,而劳动者素质较低,只有继续保留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部门才能解决就业难题。否则,失业率过高必然会影响国民经济全局的稳定,也势必威胁到处于萌芽状态的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的升级与发展可以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第二,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和国际分工规律,一国所具有的安全性的产业结构,是那种没有偏离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一个国家只有按照国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来确定经济发展战略,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强产业或部门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本国经济的安全度,劳动力丰富、资本相对稀缺是目前和今后较长时间内中国资源禀赋的基本特征。从总体上看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优势产业是劳动密集型、劳动资金双密集型、劳动技术双密集型的传统产业,而不是技术资金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的竞争,中国应通过传统产业升级来巩固传统产业的优势,以此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对优势产业的把握及其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的不同命运,揭示了产业结构与国家经济安全之间的关系[3],当引以为鉴,第三,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对中国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提出了新的挑战,这是因为,传统产业既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又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传统产业经过技术改造,可以演变为新型的现代化产业。如果中国不加快传统产业内部的技术结构升级和组织结构升级,势必在质量、规模、效率和核心技术方面与跨国公司、发达国家进一步拉大差距,失去原有的比较优势,同时,巴基斯坦、越南等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迅速发展对中国也形成新的挑战。惟有技术升级可以确保原有的比较优势并可能增加新的比较优势。所以,立足于传统产业内部的升级不是对传统经济的消极维持,而是对新经济的积极促进。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劳动资金双密集型产业是中国新经济的主要内涵。

新经济与传统经济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新经济不可能消除传统经济活动的基本内容。也就是说,在新经济形势下,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主导技术、组织结构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但它不会消失。新经济的先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相辅相成,具有不断融合的趋势,它们共同促进着新经济的发展。因此,发展新经济既要促进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又要立足于传统产业升级。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重要标志的新经济涵盖了传统产业升级。

二、新经济促进传统产业升级

以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运用为基本特征的新经济,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了新的契机。新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必然使社会各经济主体——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思维方式及其行为方式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在社会的巨大变革中,传统产业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等有了新的推动力量。同时,新经济引发了新一轮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调整,为传统产业的升级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新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是指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废物排放,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建立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一致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新的发展观对传统产业升级的现实意义在于:绿色科技的产生与兴起,将促进传统产业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绿色科技不仅将成为全球各大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而且为中国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改造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必然导致产业部门和企业竞争能力的降低和丧失,而应用绿色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则会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中国鲁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个典型的例子[4]。鲁北化工绿色科技的开发、应用与推广,经历23年历程,创建了绿色科技,构建了绿色产业链,实现了源头控制、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使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的化学工业完成了从“夕阳产业”向“绿色产业”的革命性转变。“鲁北”从一个只有40万元试验经费的小厂到发展为目前拥有50亿元资产的国家特大型企业集团的过程,体现了绿色科技创新的巨大价值。

背后经济带来了新的人才观,新经济要求人才内涵升华,提出了人为资源开发的重点是向潜能开发和创造力开发转化。这种新的人才观对中国传统产业升级的现实意义在于:对人才的日益重视将强化人力资源开发;而以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为目标的人力资源开发将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创新。这些都是微观经济领域变革的主要动力。普通工人、科学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营销人员等各种人力资源素质的不断提高,将使传统产业升级具备必要的人才力量和技术支持,给传统产业升级带来新的希望。

新经济赋予政府新的责任。新经济不仅要求政府为经济的增长和繁荣制定一系列协调一致的政策,还要求政府从长远发展需要出发,重点研究知识经济的发展问题,统观全局,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将发展知识经济纳入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做发展知识经济的组织者和推动者。这是因为,新经济的建设涉及新旧产业的各个领域,其广度、深度、规模和涉及的领域在历史上是空前的,只有采取政府行为、政府干预才能顺利实施.更重要的是新的经济需要新的经济基础设施,知识经济的基础设施是高速数据信息网,只有政府才能承担如此巨额的工程投资。政府必然成为新经济的孵化器。在这场关系到国家命运的产业变革的竞争中,各国政府必将全力以赴,给企业以技术支持,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政府将为产业的升级换代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和其他社会条件。政府也将成为传统产业升级的促进力量。

新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现代科技革命正推动着世界产业经济大规模的调整和重组。发达国家正向知识密集型产业和知识经济迈进。而把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完全可以抓住机遇,把发达国家技术先进的劳动密集产业转移过来,加速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20世纪50年代的经济结构调整,产生了日本、德国等经济强国;60一70年代的调整培育了亚洲“四小龙”及其他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中国与历次的发展机遇失之交臂。而这一次,中国自身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给中国的机遇不谋而合,两者都聚焦于技术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新经济为改革开放的中国带来的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而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的潜力将为传统产业本身的升级提供新的动力。

三、新经济时代怎样实现传统产业升级

在人类经济发展中,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促成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但每次产业升级有着不同的内容和特点。这是由新技术、新的经济形态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新技术是传统产业升级的主要推动力量。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必须采取适合新技术、新经济内在要求的具体方式,适应高新技术的发展潮流,遵循新经济的发展规律。新经济形势下,传统产业升级的基本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传统产业进行信息化改造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是新经济的支柱和先导,正是在信息技术及其它高新技术的强大推动下,人类开始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经济时代。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就是信息化。信息化不仅成为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命脉,而且成为一种新的控制财富的手段。企业的信息化是现代企业的生存之道,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新经济形势下,对传统产业进行信息化改造也必然构成中国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环节。中国共产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信息化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

信息化是一种高附加值、高增长、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的社会经济发展手段,对传统产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可以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包括相辅相成的几个方面:第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要实现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首先必须保证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这是前提。信息产业的发展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必要的信息管理设备和相关技术。更重要的是,信息产业可以直接带动传统产业升级。中国辽宁省在这方面有突出的表现。辽宁在发展软件产业时,注意运用软件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创造出许多传统产业与软件技术结合的新方式.如软件与交通运输相结合,开发出基于全球定位系统的动态目标管理系统;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与机械制造业相结合,开发出数控机床,带动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2]。第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传统产业能否获得新经济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它是传统企业信息化改造的关键。诚然,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并不只是添加一些先进技术设备,或是把手工报表用电脑打印出来。它是企业深层次的改造,是一项大规模的系统工程:包括建立以高速数据网络为核心的企业信息基础设施、建立大型动态数据库、建立新型的工作流生产过程、建立网上交易手段等。企业的信息基础设施为企业的信息循环流动创造物质条件,使整个企业的运营,包括产品的设计在内,都在网络上进行。而数据库的建立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有效的依据,同时它也是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建立新型的工作流程,实质上是形成一种迅速、高效的管理方式。在这种管理方式下,生产的组织不再以动力、物资等为中心。而是着重管理数据流。籍此,企业可以提供大量个性化服务,从而使企业的生产经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扩展企业的生存空间。网上交易可以帮助企业打破地理、时间的限制,开拓广阔的市场[5]。第三,信息基础工程的建设。信息基础工程的建设是信息化的基本前提。它为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企业的信息化改造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具体包括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科研基地、教育基础设施、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创新政策及知识产权法规等的建设。

(二)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创新

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现代科技革命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高新技术层出不穷、科技成果商品化更迅速.新经济时代,产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产品的成本不断降低,这是现代科技革命导致的必然结果。同时,它也对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出新的挑战,一个产业、部门和企业如果不在技术上占据优势,就无法形成市场优势。传统产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途径有:第一,加大科研与开发:投入,提高自我创新能力,建立有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优势;第二,积极探索产、学、研联合新机制,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引进高层次的技术,并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第四,加强企业内部员工培训和人才培养,使技术层次的创新成果在生产经营过程不断被涮新。

(三)对传统产业进行组织结构创新

新经济时代的一个特征是,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国际竞争日益加剧。而中国传统产业在整体上还处于分散、规模过小、质量与效率低下、核心技术薄弱、跨国经营尚未起步的状况。因此,产业的重组与整合是中国传统产业走向振兴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国传统产业升级的主要途径。具体途径包括加快企业间的购并联合,提高产业整合度,及时组建与生产力相匹配的企业集团,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目前美国100家大型跨国公司中,进行过国内购并的占90%以上,进行过跨国购并的占70%[6]。现在中国的工业发展已进入相对过剩的工业化中期阶段,已有充分的条件采用企业的外部发展方式——购并。通过购并实行强强联合,与实力强大的外资企业抗衡,以打破外资的垄断,并借此培育中国的世界级跨国公司。不过,国家不能忽视对有潜力的中小企业的扶持与培育,因为中小企业历来是技术创新的主力军。通过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要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合理分工、有机联系、协调发展的格局。

(四)对传统产业进行体制创新

体制创新可以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和有效的运营机制、无论是对传统产业进行信息化改造,还是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创新、组织结构创新,都有赖于企业的改革。没有体制创新,企业就没有活力,也就不可能有其它方面的创新。新经济形势下,中国企业的体制创新面临国有企业的体制转轨和各类企业的管理模式转变这两大任务。首先,国企体制转轨的关键是政企分开,通过公司改制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目前中国国企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实践中普遍出现了“翻牌化”等问题,体制转轨没有到位。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在十五届四中全会上,总书记提出把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著名学者李维安教授认为:“良好的公司治理既需要国家通过强制性的法规对治理结构进行规定,还需要制订与市场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具有非约束性和灵活性的公司治理原则。”[7]统产业进行体制创新,迫切需要国企建立一套完备的公司治理结构,并在《中国公司治理原则(草案)》的指导下制订各企业自己的公司治理原则或准则。其次,新经济呼唤新的企业管理模式。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强调企业内的职能运作独立而分工明确,而企业要实现技术创新,必须强调企业内部的部门协调,要在企业内部建立各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正常的联系机制,使企业管理更为系统化。企业管理的组织结构也要相应变革,传统的等级管理方式比较僵化,难以适应新经济时代决策的需要,现代决策需要一种更少约束、更为灵活的网络组织形式.根据中国企业的具体情况,有效率的企业管理模式应该是把等级式管理与网络式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李罗力,新经济阶值论初探[J].经济研究,2001,(1):76。

[2]周叔莲,王伟光.论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1,(2):31-37.

[3]林毅夫,李永军.按照比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减少金融风险[J].改革.2001,(1):63.

[4]冯久田.绿色科技:振兴中国传统产业的必由之路[J].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科技管理专刊,3001,(1):58-59.

[5]陈胜昌.知识经济读本[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330-334.

传统经济体制范文第3篇

以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运用为基本特征的新经济,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了新的契机。新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必然使社会各经济主体——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思维方式及其行为方式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在社会的巨大变革中,传统产业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等有了新的推动力量。同时,新经济引发了新一轮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调整,为传统产业的升级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新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是指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废物排放,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建立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一致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新的发展观对传统产业升级的现实意义在于:绿色科技的产生与兴起,将促进传统产业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绿色科技不仅将成为全球各大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而且为中国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改造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必然导致产业部门和企业竞争能力的降低和丧失,而应用绿色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则会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中国鲁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个典型的例子[4]。鲁北化工绿色科技的开发、应用与推广,经历23年历程,创建了绿色科技,构建了绿色产业链,实现了源头控制、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使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的化学工业完成了从“夕阳产业”向“绿色产业”的革命性转变。“鲁北”从一个只有40万元试验经费的小厂到发展为目前拥有50亿元资产的国家特大型企业集团的过程,体现了绿色科技创新的巨大价值。

背后经济带来了新的人才观,新经济要求人才内涵升华,提出了人为资源开发的重点是向潜能开发和创造力开发转化。这种新的人才观对中国传统产业升级的现实意义在于:对人才的日益重视将强化人力资源开发;而以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为目标的人力资源开发将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创新。这些都是微观经济领域变革的主要动力。普通工人、科学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营销人员等各种人力资源素质的不断提高,将使传统产业升级具备必要的人才力量和技术支持,给传统产业升级带来新的希望。

新经济赋予政府新的责任。新经济不仅要求政府为经济的增长和繁荣制定一系列协调一致的政策,还要求政府从长远发展需要出发,重点研究知识经济的发展问题,统观全局,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将发展知识经济纳入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做发展知识经济的组织者和推动者。这是因为,新经济的建设涉及新旧产业的各个领域,其广度、深度、规模和涉及的领域在历史上是空前的,只有采取政府行为、政府干预才能顺利实施.更重要的是新的经济需要新的经济基础设施,知识经济的基础设施是高速数据信息网,只有政府才能承担如此巨额的工程投资。政府必然成为新经济的孵化器。在这场关系到国家命运的产业变革的竞争中,各国政府必将全力以赴,给企业以技术支持,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政府将为产业的升级换代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和其他社会条件。政府也将成为传统产业升级的促进力量。

新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现代科技革命正推动着世界产业经济大规模的调整和重组。发达国家正向知识密集型产业和知识经济迈进。而把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完全可以抓住机遇,把发达国家技术先进的劳动密集产业转移过来,加速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20世纪50年代的经济结构调整,产生了日本、德国等经济强国;60一70年代的调整培育了亚洲“四小龙”及其他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中国与历次的发展机遇失之交臂。而这一次,中国自身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给中国的机遇不谋而合,两者都聚焦于技术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新经济为改革开放的中国带来的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而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的潜力将为传统产业本身的升级提供新的动力。

二、新经济涵盖传统产业升级

“新经济”的概念是在1996年12月30日美国的《商业周刊》上首次提出的。当前,关于新经济一词众说纷纭,如有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智能(力)经济、后工业经济等称谓。当然,这些称谓都从一个特定的视角反映了新经济的显著特征。但是,笔者认为,新经济主要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它是一个相对的动态概念。因为任何经济在本质上仍然是人类创造财富的一种经济活动,仍然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全部过程[1]。新经济在本质上与传统经济有着同一性。新经济是信息推动或知识推动的经济,与传统的土地、劳力和资本经济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别。新经济与传统经济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新经济正在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是新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不会取代传统的经济活动,因为软件不能替代食品、服装和住房。与历次产业革命一样,这场以信息技术发展为核心的产业革命;推动着传统产业部门的技术变革,它使传统产业的主导技术逐步被高新技术所取代,从而使产业结构的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经济里某些资源经过整合、优化,而转化为新经济的因素。在新经济活动中,新经济必然涵盖传统产业的升级。传统产业升级具体包括高新技术应用于传统产业而引起的技术结构升级、组织结构升级和管理水平升级等。

信息技术产业和其他高新技术产业在新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并不意味着传统产业就不重要了,两者只有同时推进,互相促进,才能推动新经济的良性发展。首先,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迫切要求传统产业用高新技术对自身进行改造。旧的产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是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制、开发和产业化需要传统产业提供高性能的生产装备,如电脑芯片的生产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另一方面,传统产业的升级为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市场。例如,信息电子技术及其产业向汽车的产业的渗透,使每辆汽车的电子装置从1990年的1383美元上升到2000美元,汽车电子部件市场的火爆为整个汽车电子业带来数千亿美元的产值[2]”。其次,传统产业只有注入新技术,才能提高竞争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从而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实现自我的升级.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可以催生出“新产业”,如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光学电子产业、汽车电子产业等。“WTO前总干事鲁杰罗指出,现在的汽车工业已不像是传统制造业,更像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工业,电子系统现在占到一辆高级轿车总成本的70%、普通汽车的1/3”[2]。

新经济是在传统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个国家传统经济的基础不同,新经济的起点就不同。因而各国新经济的内涵是有其特殊性的。在确定发展新经济的具体产业结构模式和产业发展战略时,必须充分考虑这种差别性和特殊性。例如,中国作为尚未完成传统产业革命的发展中国家,其“新经济”必然有自己的特点。中国式的新经济发展战略,虽然也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甚至不排斥在某些有基础的高新技术领域实施赶超战略,但其着力点应该是:通过把高新技术引入传统的生产模式,使传统产业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与发展。在中国,传统产业内部的升级有其特殊的意义和必要性。第一,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大规模发展依赖于传统产业升级。首先,中国没有足够的资金迅速把传统产业转变为高新技术产业。新经济中的代表产业如IT产业等都属于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市场壁垒较高,它的启动和生存必须建立在一定资金量的基础之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需要的巨额资金要靠传统产业创造的利润来提供;从另一个角度讲,传统产业的升级过程就是中国式新经济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其次,高新技术的研制、开发和产业化需要传统产业提供能满足其性能需要的生产装备。而中国装备工作的综合实力只相当于美国50年代初、日本60年代初的水平,仅处于以机械化为主、单机自动化,刚性自动化阶段,数控机床拥有量仅占机床总量的0.7%,产品技术平均落后15—20年[2]。高新技术发展已经受到了传统产业这方面的极大制约,不突破这种制约,它就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另外,中国人口多,劳动力数量大,而劳动者素质较低,只有继续保留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部门才能解决就业难题。否则,失业率过高必然会影响国民经济全局的稳定,也势必威胁到处于萌芽状态的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的升级与发展可以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第二,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和国际分工规律,一国所具有的安全性的产业结构,是那种没有偏离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一个国家只有按照国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来确定经济发展战略,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强产业或部门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本国经济的安全度,劳动力丰富、资本相对稀缺是目前和今后较长时间内中国资源禀赋的基本特征。从总体上看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优势产业是劳动密集型、劳动资金双密集型、劳动技术双密集型的传统产业,而不是技术资金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的竞争,中国应通过传统产业升级来巩固传统产业的优势,以此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对优势产业的把握及其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的不同命运,揭示了产业结构与国家经济安全之间的关系[3],当引以为鉴,第三,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对中国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提出了新的挑战,这是因为,传统产业既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又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传统产业经过技术改造,可以演变为新型的现代化产业。如果中国不加快传统产业内部的技术结构升级和组织结构升级,势必在质量、规模、效率和核心技术方面与跨国公司、发达国家进一步拉大差距,失去原有的比较优势,同时,巴基斯坦、越南等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迅速发展对中国也形成新的挑战。惟有技术升级可以确保原有的比较优势并可能增加新的比较优势。所以,立足于传统产业内部的升级不是对传统经济的消极维持,而是对新经济的积极促进。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劳动资金双密集型产业是中国新经济的主要内涵。

新经济与传统经济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新经济不可能消除传统经济活动的基本内容。也就是说,在新经济形势下,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主导技术、组织结构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但它不会消失。新经济的先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相辅相成,具有不断融合的趋势,它们共同促进着新经济的发展。因此,发展新经济既要促进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又要立足于传统产业升级。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重要标志的新经济涵盖了传统产业升级。

三、新经济时代怎样实现传统产业升级

在人类经济发展中,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促成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但每次产业升级有着不同的内容和特点。这是由新技术、新的经济形态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新技术是传统产业升级的主要推动力量。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必须采取适合新技术、新经济内在要求的具体方式,适应高新技术的发展潮流,遵循新经济的发展规律。新经济形势下,传统产业升级的基本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传统产业进行信息化改造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是新经济的支柱和先导,正是在信息技术及其它高新技术的强大推动下,人类开始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经济时代。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就是信息化。信息化不仅成为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命脉,而且成为一种新的控制财富的手段。企业的信息化是现代企业的生存之道,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新经济形势下,对传统产业进行信息化改造也必然构成中国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环节。中国共产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信息化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

信息化是一种高附加值、高增长、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的社会经济发展手段,对传统产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可以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包括相辅相成的几个方面:第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要实现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首先必须保证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这是前提。信息产业的发展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必要的信息管理设备和相关技术。更重要的是,信息产业可以直接带动传统产业升级。中国辽宁省在这方面有突出的表现。辽宁在发展软件产业时,注意运用软件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创造出许多传统产业与软件技术结合的新方式.如软件与交通运输相结合,开发出基于全球定位系统的动态目标管理系统;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与机械制造业相结合,开发出数控机床,带动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2]。第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传统产业能否获得新经济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它是传统企业信息化改造的关键。诚然,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并不只是添加一些先进技术设备,或是把手工报表用电脑打印出来。它是企业深层次的改造,是一项大规模的系统工程:包括建立以高速数据网络为核心的企业信息基础设施、建立大型动态数据库、建立新型的工作流生产过程

第三,信息基础工程的建设。信息基础工程的建设是信息化的基本前提。它为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企业的信息化改造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具体包括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科研基地、教育基础设施、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创新政策及知识产权法规等的建设。

(二)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创新

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现代科技革命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高新技术层出不穷、科技成果商品化更迅速.新经济时代,产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产品的成本不断降低,这是现代科技革命导致的必然结果。同时,它也对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出新的挑战,一个产业、部门和企业如果不在技术上占据优势,就无法形成市场优势。传统产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途径有:第一,加大科研与开发:投入,提高自我创新能力,建立有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优势;第二,积极探索产、学、研联合新机制,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引进高层次的技术,并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第四,加强企业内部员工培训和人才培养,使技术层次的创新成果在生产经营过程不断被涮新。

(三)对传统产业进行组织结构创新

新经济时代的一个特征是,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国际竞争日益加剧。而中国传统产业在整体上还处于分散、规模过小、质量与效率低下、核心技术薄弱、跨国经营尚未起步的状况。因此,产业的重组与整合是中国传统产业走向振兴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国传统产业升级的主要途径。具体途径包括加快企业间的购并联合,提高产业整合度,及时组建与生产力相匹配的企业集团,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目前美国100家大型跨国公司中,进行过国内购并的占90%以上,进行过跨国购并的占70%[6]。现在中国的工业发展已进入相对过剩的工业化中期阶段,已有充分的条件采用企业的外部发展方式——购并。通过购并实行强强联合,与实力强大的外资企业抗衡,以打破外资的垄断,并借此培育中国的世界级跨国公司。不过,国家不能忽视对有潜力的中小企业的扶持与培育,因为中小企业历来是技术创新的主力军。通过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要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合理分工、有机联系、协调发展的格局。

(四)对传统产业进行体制创新

体制创新可以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和有效的运营机制、无论是对传统产业进行信息化改造,还是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创新、组织结构创新,都有赖于企业的改革。没有体制创新,企业就没有活力,也就不可能有其它方面的创新。新经济形势下,中国企业的体制创新面临国有企业的体制转轨和各类企业的管理模式转变这两大任务。首先,国企体制转轨的关键是政企分开,通过公司改制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目前中国国企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实践中普遍出现了“翻牌化”等问题,体制转轨没有到位。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在十五届四中全会上,总书记提出把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著名学者李维安教授认为:“良好的公司治理既需要国家通过强制性的法规对治理结构进行规定,还需要制订与市场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具有非约束性和灵活性的公司治理原则。”[7]统产业进行体制创新,迫切需要国企建立一套完备的公司治理结构,并在《中国公司治理原则(草案)》的指导下制订各企业自己的公司治理原则或准则。其次,新经济呼唤新的企业管理模式。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强调企业内的职能运作独立而分工明确,而企业要实现技术创新,必须强调企业内部的部门协调,要在?笠的诓拷⒏髦澳懿棵藕鸵滴癫棵胖湔5牧祷疲蛊笠倒芾砀低郴F笠倒芾淼淖橹峁挂惨嘤Ρ涓铮车牡燃豆芾矸绞奖冉辖岩允视π戮檬贝霾叩男枰执霾咝枰恢指僭际⒏榛畹耐缱橹问剑葜泄笠档木咛迩榭觯行实钠笠倒芾砟J接Ω檬前训燃妒焦芾碛胪缡焦芾碛谢岷掀鹄础?BR>参考文献:

[1]李罗力,新经济阶值论初探[J].经济研究,2001,(1):76。

[2]周叔莲,王伟光.论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1,(2):31-37.

[3]林毅夫,李永军.按照比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减少金融风险[J].改革.2001,(1):63.

[4]冯久田.绿色科技:振兴中国传统产业的必由之路[J].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科技管理专刊,3001,(1):58-59.

[5]陈胜昌.知识经济读本[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330-334.

[6]夏兴国.王瑛.国际投资自由化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1,(2):39-40,

传统经济体制范文第4篇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项目的建立,要想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就要在提高自身企业运行模式的同时,建立健全管理框架和操作流程,确保经济结构中对应的项目优势能更好的优化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传统经济管理结构的基本管理框架和思想宗旨进行分析后,对现代经济管理背景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传统经济管理结构对现代经济管理项目的启示进行了集中的阐释,旨在为经济领域分析人员提供有效的管理建议。

关键词:

传统经济管理背景现代经济管理启示

一、传统经济管理结构的基本管理框架和思想宗旨

1.传统经济管理结构是较为固化的管理理念。我国经济管理理念一直受到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特别是理论结构中关于商务经济行为的约束性,由于一些较为教条的管控机制和管理思想,导致金融行业中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在经济结构运行过程中,要提升管理项目的实际价值,就要利用有效的管控机制缩短经济和现实之间的距离。

2.传统经济管理结构运行家国同构模式。在传统经济结构中,管理人员要提升其管控机制,就要优化管理框架,但是,在封建社会中,我国农业是发展的大趋势,加之自给自足运行模式的建立导致传统经济结构呈现出家国同构模式,而这种理念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转化成为中央集权项目,也实现了政治管理体系系统结构的升级。

3.传统经济管理结构强调重农抑制商。我国传统经济管理结构中,重农抑商的现象较为严重,特别是古代经济结构中,农业项目占据较为关键的位置和重要价值,特别是在法家和儒家管理过程中,儒家的管控措施占据主动,也就形成了农业发展框架强于商贸经济行为的市场发展形式。

二、现代经济管理背景分析

现代经济管理项目的发展领域在不断的扩展,特别是行业运行结构在不断升级,我国现代经济管理项目主要是对西方经济管理方针的落实和延伸,将经济学理论以及管理学理论融合在经济行为中,提升整体管理项目的实际效果。现代经济结构更加贴合于市场的实际需求,也实现了经济项目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之间的统筹化管理,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管理人员也不能完全割裂其和传统经济项目之间的关系,要在建立有效互动运行提的基础上,提升管理效果和基本的经济管理质量。

三、传统经济管理结构对现代经济管理项目的启示

1.传统经济管理理念中农业管理项目的启示。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要在经济结构升级和项目处理过程中,提高农业的实际效率,就要建立完整的管控机制,并且深度融合传统经济管理框架中的重点和难点,升级处理信息技术和项目分析机制,实现多元化农业发展。在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的核心地位并没有动摇,和经济项目以及产业结构的贴合程度在不断增多,究其内部思想结构,多归于中庸思想,但是,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诉求,建立完整的数字化农业发展链条,就要强化信息处理机制和信息的调动能力,确保经济运行框架和农业发展项目之间建立有效的互动和协同机制。另外,正是基于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影响,在农业项目发展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要提升管控措施,提高农业生产的实践水平,从经济结构和实际经济收益出发,强化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的指导作用,升级农业管理结构的实践控制水平。因此,管理人员在具体管理行为建立的过程中,要充分融合传统经济理念中的管理运行策略,运用现代化经济理论中的信息手段,升级整体项目运行结构的实际价值,从而建立完整的农业操作框架,以确保农业生产管理项目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最优化升级。

2.传统经济管理观念中金融管理项目的启示。在传统经济管理项目的指导下,只有提升管理机制和管理项目运行结构的完整度,才能从根本上将货币和金融融合在一起,建立完整的社会关系。在市场调控环节中,要在经济理论中将市场中的供求关系进行综合化调整。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传统货币管理项目是金融活动中较为重点的要点,要从根本上提升价格标准,就要在对经济管理理念和基本运行框架进行分析后,有效处理金融活动中的信息机制和贸易行为。另外,在传统的经济管理结构中,金融活动依托货币项目推进,主要的衡量标准是粮食,根据其市场需求建立贴合于项目运行结构的具体参数价格,并且推进金融活动的发展和转移,也就导致金融活动项目和经济运行措施的贴合程度越来越接近,特别是传统经济管理框架内,货币管理运行结构对现代金融的影响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市场内只有建立优化的市场运行规律,才能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优化社会效益。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逐步建立,要实现整体经济参数的完整运行,就要强化金融活动结构和现代经济管理措施的融合,特别是对于借贷项目进行综合管理,以提高市场经济调节的实效性。在对传统经济结构和管理框架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经济学者要综合考量经济运行参数,确保经济理论传承的过程中,能有效吸收操作流程中较为关键的项目要素,建立完整的操作框架和运行结构,在经济流程建立的过程中,要依托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和环境,保证经济要求和运行模型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也就是说,在传统经济和现代经济管理项目调控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增强全局性管控意识,确保管理层级和管理项目之间的互动关系,只有保证全方位的分析经济影响因素,才能真正提升制度的运行参数,确保法律法规项目和经济结构之间建立优化的处理机制。

3.传统经济管理观念中企业经济管理项目的启示。在新经济时代,要保证经济管理结构和项目分析机制运行过程中,提升整体操作框架的完整度,顺利提高经济管理项目的实效价值。传统经济管理理论在实际经贸行为运行过程中,要想实现不同领域以及不同管理层级之间的互动和优化交流,就要在建立科学化经济管理参考数据和运行结构的同时,健全完整的经济管理思想,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出发,强化管理行为和管理客观要求之间的互动关系,真正提升经济管理项目的实效性。另外,我国新时期现代经济管理运行框架也是建立在传统经济管理模式上的,只有保证经济理念和运行参数的完整,才能真正提升经济管理结构的运行价值。要提供便捷化经济条件和控制要求,以保证金融货币经济管理时效性得到有效的推广。除此之外,我国经济结构的发展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要在常态化管理结构和框架内运行动态化管理机制,确保整体金融活动中经济管理和项目处理机制之间建立优化互动关系。另外,在现代经济管理项目操作流程中,我国相关经济部门针对流通价格以及货币的流通模式建立了统一的框架,并且开始跳脱出传统的经济管理闭塞思维,建立更加有效性的贴合项目,实现了更加灵活多变的管理理念,提升金融活动市场内部经济管理参数的稳定性,升级整个市场环境结构的完整度,一定程度上推进我国金融市场的良性运作。在这个过程中,管理人员要清晰的认知到管控力度和经济传承模式之间的关系,为金融贸易市场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能完全割裂传统经济管理机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因素,要坚持一分为二的思维方式,选取传统经济管理模式中的科学性以及适应性特质,升级金融管理以及企业管理的效果,确保现代经济活动的顺利推进,从而实现行业和领域之间的高效发展。

作者:陈洲球 单位:武昌理工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晶晶.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影响研究[J].装饰装修天地,2015,23(12):229-229.

[2]李家龙.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实践的启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4(09):49-49.

[3]赵慧旎,张湘华.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现代经济管理实践启示浅析[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3,29(09):191-191.

[4]闫博,郭旭.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实践的启发[J].现代经济信息,2014,36(24):76-76.

传统经济体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道德体系建设;均衡发展

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运行中道德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市场经济道德体系是指道德的各种表现形式即各种道德现象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道德体系是指道德的各种表现形式即各种道德现象所构成的有机整体。从人类社会的进程来看,经济现象和道德现象是共存的,二者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并实现高度发展的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时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关系根源上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发展与道德建设是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没有放松对道德体系的建设。一方面,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期实现科技强国,同时也期望通过提高国民知识素养为道德体系建设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不断推进法制建设完善法律体系,用法律保障道德建设,同时用道德体系为经济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法律和道德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才能保证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中道德体系建设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从积极意义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仅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打下了深厚的物质基础,而且增强了人们的民主意识、竞争意识、环保意识、诚信意识和创新意识,对提升国民公民意识和民族素养起到了重要作用,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起到了有力地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市场经济是利益驱动型经济,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就是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往往会导致社会各层次人群道德标准的迷失,表现为享乐主义、以自我为中心、拜金主义,以及小部分公职人员和企业管理层,、等现象的出现,这些问题阻碍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正常建设。

二、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道德问题

1.我国传统道德观念的丧失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基本内容主要通过道德规范表现出来,其基本思想是天下为公、为政以德、德教为先、修身为本、推崇仁爱等,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当然,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国民经济处于高速发展中,其中一些道德准则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经济发展的要求。对于这个问题,有些人,并不能正确的认识,他们鼓吹将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全盘否定,大肆渲染其中的不足之处,对其中优秀精华部分只字不提,完全抛弃了传统道德观。还有一部分人主张完全打破传统的道德观,建设全新的伦理道德体系,用全新的道德观念认识评价当下社会;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西方在经济发达的同时道德体系也是完善先进的,我们应该将道德标准全盘西化,只有全盘学习西方才能让我们快速有效地解决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道德问题。

2.西方道德观念对我国道德体系建设的冲击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确立和不断发展,我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益加深,一些西方价值观念的传入,人们的传统观念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第一,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发生冲突。封建社会两千年来,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政治结构、家长制的社会等级制度等,让中国人形成了以集体利益为重、注重整体的观念。但是,市场经济寻求效益的最大化原则,以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作为目标。第二,仁义为先与个人利益至上的两种观念发生冲突。中国传统道德观历来崇尚仁义为本,而市场经济中个体之间是竞争关系,个人往往不择手段谋取利益。第三,德治理念与法治理念发生冲突。中国传统道德认为,天下为有德者居之,治国当以德为先。而市场经济国家一切事物运行应以法律为基础,依法治国。西方这些道德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的出现,阻碍了我国道德体系建设的经济快速发展。

3.市场经济发展与道德体系建设失衡

改革开放30年来,开放的市场环境,合理的政策支持,正确的经济策略等使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与世界各国经贸合作不断深入,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但是,道德体系建设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两者发展呈现不均衡的态势。近年来,国人的道德和公德意识可并没有像经济发展那样快速提高,唯利是图、自私自利、诚信缺失、拜金主义、个人享乐主义等现象开始出现。这些不道德现象不断地冲击着国人的道德底线,并在全社会范围造成了不良的气候。经济发展与道德体系建设发展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经济的不健康发展又内在的影响了道德体系的完善,最终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的模式,两者失衡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

4.道德体系建设监管体制缺失,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不足

中国自古以来崇尚德治,讲求以德治天下。受德治传统思想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现实情况的影响,目前我国的道德体系建设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完善的监管体制,基本上是一种区域型的自由建设局面。由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需要和现行政府政绩考核制度,各地方政府将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埋头发展经济,而忽视了道德体系建设。而且,政府缺少负责道德体系建设的专门部门,一般是几个不同的部门共同管理这项工作,这就导致了部门之间权责不清,互相推诿,政策执行力低下。最终造成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不足,无法进行综合的协调建设,许多政策没有落到实处,也造成了道德体系建设配套资源的浪费。

三、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道德体系建设的对策分析

1.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道德文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和传统道德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都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在整体上都不是、也不可能是超时空的。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传统的道德文化,其中既有精华部分,也有糟粕。同样,我国的传统道德文化也有同样的特征,对于传统道德文化我们要批判地继承。一方面,对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部分要继续发扬光大,如推崇集体主义精神,讲求仁爱,尊师重孝,知行统一等。而且要将这些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创新精神和时代精神有效的融合起来,努力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另一方面,而对传统道德的糟粕部分要坚决摒弃,如三纲五常、等级观念、故步自封、封建迷信等。

2.以审视的目光对待以西方为代表的外来道德观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确立,以西方为代表的道德观念开始传入我国,西方道德观念是在西方特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是与西方的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的,有其缺陷和局限性。但是,它也有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现代生活相适应并促进其发展的一面,包含着合理的可鉴的内容。我们应以审视的目光看待这些外来的道德观念。第一,寻找途径促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效整合,是两者互为补充,共同发展。第二,积极的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努力实现“义”与“利”的整合,使人们能够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和体贴的温暖。第三,正确对待以西方为代表的外来道德观念。在建设我国道德体系的过程中,我们应借鉴这些外来道德观念的合理内容,并加以改造吸收。对其缺陷和局限性,我们也应进行积极研究,从而少走弯路。

3.道德体系建设与市场经济发展互为支撑,均衡发展

道德体系建设与市场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发展为道德体系建设提供物质基础,道德体系建设是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条件。如果市场经济发展抛开了道德伦理,那么社会将会走向腐化和堕落,经济发展最终会停滞不前甚至会倒退;同样,道德体系建设离开了市场经济,那么也将成为毫无意义的教条而失去其存在的价值。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的道德体系,需要对两者进行合理的权衡,努力实现两者的均衡发展。市场经济发展应为道德体系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撑,提供道德体系建设所需的必要资源,社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道德体系建设规定着经济发展的目标和运行秩序,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信念支持,两者应互为支撑,互相促进,均衡发展,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实现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

4.强化舆论的监督,实现道德体系建设制度化

在道德建设中,要充分认识到舆论监督的力量,其别要注意大众传媒的作用。大众媒体承担着传播文明、教化民众道德意识的使命。我们可以通过树立先进人物、先进家庭、先进单位,来宣传和促进社会范围内道德范式的推广,如近年来的全国道德模范与中国好人评选活动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另外,还可以通过舆论对一些社会上的不道德现象进行批判,提醒人们引以为戒,否则就会收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市场经济既是一种法制经济,又是一种德性经济。经济的社会形态往往引导着道德发展的方向, 同时,经济发展也必然把道德作为重要的动力机制和价值衡量标准。因此,道德体系自由散漫的建设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度化建设势在必行。我们在加强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同时, 也要建立健全道德体系建设制度化的机制,将道德体系建设规范化、制度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构建一个既有时代气息又有民族特色的、一元价值导向与多元价值观并存的中国道德体系。

参考文献:

[1] 迟福林,殷仲义.市场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政府职能[J].改革,2010(9).

[2]郑魏静.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民道德教育[J].经营管理者,2010(21).

[3]陈 忠.浅议市场经济也是德治经济[J].中国市场,2007(52).

[4]吴怀友,曹 柠.论宏观调控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7).

[5]武模桥.从历史演化看我国市场经济伦理的建构[J].理论学刊,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