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广东;模式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09)11-0016-03

一、“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与意义

1.广东中小学“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

什么是“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所谓“模式”,是指具有相对标准的结构形式和比较稳定的运行样式。所谓“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以中小学生为教育对象,以发展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为目标内容、方法过程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对标准的结构形式和比较稳定的教育运行样式。

广东省中小学校“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结构形式和运行样式,可以用下面的框架图例来表示: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架图

我省中小学“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以“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为主要内容,以“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为形式特色,以“积极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原理理论”为学理支撑,以“三预工作机制和四个规范工作文件”为管理机制,以“两个服务和三和谐建设”为目标理念,以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和良好心理品质”为目的宗旨的教育模式。

我省中小学“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 模式是一个整体,既有发展性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又有学理支撑、管理机制,还有目标理念、最终目标;既有内容、方法的结合,又有发展性目标、教育形式的结合,形成了专业教育、行政管理的合力,形成了相对标准的结构形式和比较稳定的教育运行样式。

2.构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意义

构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总的意义是:发展性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发挥专业力量与行政力量的合力,使教育原理、内容、方法、管理等要素拧成一条绳,构成一种矢量和样式。具体的意义是:

(1)促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发展、提升发展

构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目的是: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方向和工作重心,促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沿着“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规范发展,不断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水平。

(2)促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现“两个服务”

构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主要宗旨:通过开展“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促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现“两个服务”,即“心理健康教育为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的成才服务”。

(3)促进中小学校“三和谐”建设

构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意义:加强“和谐心理、和谐班级、和谐校园”建设。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人际氛围、营造一个适合学生成长的育人环境,努力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里形成和谐心理。

(4)促进中小学生健全人格品质的形成

构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最终目的是:发展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培养中小学生的良好个性、健全人格和心理品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抗挫折能力,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学理支撑

无论是“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还是“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均要有学理支撑理论依据。要加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就要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对学生的积极心理、良好心理品质方面的教育。我省中小学“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的学理支撑,主要是:

1.积极心理学的学理支撑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80年展起来的新兴的心理学分支,主要是研究人的积极心理的作用和形成,研究如何培养人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的心理与行为。假若社会上每个人均具有积极心理,则无论对个体,还是对社会都具有积极意义,因此,积极心理学是构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学理支撑。积极心理包含:积极情绪与表现;积极品质与人格;积极社会心理与行为。

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学理支撑

发展心理学揭示了人的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各种心理过程形成、发展的规律性;以及研究人的阶段性的教育方式方法。教育心理学则主要阐明了人的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心理规律与原理;以及研究教育过程的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原理知识对学生的学习与人的素质发展具有促进意义;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过程及教学方式、方法的设计提供了学理支撑。

三、“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内容与方法

1.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我省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共分15个方面:个性品质、自我认识、自信心理、情绪心理、意志品质、环境适应、品德心理、学习心理、青春期心理、交往心理、亲子教育、生命教育、智力开发、社会适应、升学就业等。其中,自信心理、情绪心理、学习心理是核心内容。

所谓核心内容,就是它能起到关键作用,影响其他内容的发展。如:(1)自信心理:能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学习心理、情绪心理、交往心理、意志品质、智力开发、升学就业等方面的发展。(2)情绪心理:能促进学生的品德心理、学习心理、青春期心理、交往心理、环境适应、生命教育、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发展。(3)学习心理: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开发、交往心理、亲子教育、社会适应、升学就业等方面的发展。

核心内容,各个年级学生都要开展教育。其他内容,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不同年级有不同的侧重内容。例如,小学生:侧重环境适应、品德心理、交往心理的教育内容;初中生:侧重青春期心理、亲子关系的教育内容;高中生:侧重社会适应、智力开发、升学就业的教育内容。

2.学科渗透的教育内容

社会学科类课程渗透教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个性品质修养、社会认知能力、建立自信心、消除自卑感、情绪调节、品德与行为、珍惜生命与热爱生活、亲子关系与感恩情怀、集体精神与团队协作、社会环境适应、人生规划与生涯指导等。

自然学科类课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学习动机与学习品质、学习行为习惯、逻辑思维和扩散思维、创造力和潜力开发、崇尚科学与严谨态度等。

艺术与体育类课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情绪调节、陶冶情怀、意志力与耐挫力、合作与协助精神、团队凝聚力、人际交往等。

3.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1)心理教育活动课。它包括教育活动课、班会课、专题训练课等。这些课程要列入教学计划和课程表,一般每个班级、每学期8~10节/次。心理教育活动课主要是进行普遍性的心理素质教育。

(2)团体辅导课。根据学生出现的心理与行为的实际,有目的地开设专题的团体辅导课。团体辅导课主要是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教育。

(3)个别辅导。这里指的是对有轻微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发展性的个别辅导,而非补救性的心理咨询活动。

(4)学科教学渗透。通过学科课堂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即以学科教学内容为教学主体,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适当的、有机的对学生渗透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活动过程。

(5)全校性大型教育活动。面对全体学生,通过课外大型活动的形式,开展发展性的专题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6)专题讲座。根据学生出现的某一心理问题或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而开展的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专题性教育。如:考前心理压力疏导。

4.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校内分工

主要方式 分工负责

心理教育活动课(列入课程表)……心理教师和班主任等

心理教育班会课(列入教学计划)…班主任

学科教学渗透…………………………学科教师

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专职心理教师

全校性大型教育活动…………………全体教师

专题讲座…………………………专职心理教师或外请专家

四、“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保障机制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如果要比较稳定地运行,除具有相对标准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学理支撑要素的结构形式外,还必须有管理机制要素作保障,才能构成完整的模式,否则其运行过程不稳定,会出现断断续续的现象或中途夭折的局面。我省中小学“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保障机制有:

1.“三预”工作保障机制

我省在构建中小学“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过程中,建立起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预警、干预的“三预”工作保障机制。

预防――以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方式,去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预防和减少学生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的发生。

预警――以心理测量、心理健康情况分析和心理危机评估方式,实施对学生心理危机行为的预警和防护。

干预――以心理咨询辅导、心理危机干预手段,应对、消除和干预个别学生出现的心理危机和极端行为。

2.“规范管理”保障机制

我省在构建中小学“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过程中,建立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的管理机制。省教育厅颁发了《关于印发等四个工作规范文件的通知》(粤思教[2008]83号)文件,简称“四个工作规范”文件:

《广东省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试行)》:对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目标、原则、任务、要求、内容、方法等作了规范性的界定。

《广东省中小学建立起心理危机“三预”工作机制实施方案(试行)》: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预”工作的目的意义、工作内容、管理机制作了明确的规定。

《广东省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工作职责规范(试行)》:对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的工作职责范围、素质技能要求、工作程序规范和工作待遇作了相关的规定。

《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指南(试行):对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阶段教育教学目标、各年级教学内容课程作了指导性的规定。

3.“科研引领”保障机制

我省在构建中小学“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过程中,以科研引领,加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专项课题研究,包括模式构建的研究、发展性心理教育理论研究、发展性心理教育内容与方法研究、发展性心理教育实验研究等专题研究。我们依托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和中小学第一线专家,分成10个课题组,开展发展性健康教育专题研究,如“自信心理”培养专题研究组,保障“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科学性、专业性和教育过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实验验证”保障机制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 幼儿园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5-017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心理健康受到的关注与日俱增。然而我国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均起步较晚,发展缓慢。尤其是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面临诸多困惑和问题,内容选择就是其中核心问题之一。

一 从“幼儿心理健康”概念的界定来看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当前,我国尚未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做出准确界定。因此,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探析将以对其核心概念,即“幼儿心理健康”的考察为切入点。关于健康的定义,普遍为人们所认可的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47年提出的:“健康是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我国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使用了相似的定义:“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但究竟什么是心理健康,众多学者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至今尚未有定论。不过可以确定的是,研究者普遍认为不能将关于成人心理健康的界定直接推广到婴幼儿身上,婴幼儿心理健康有其独特性。

国外对幼儿心理健康的界定相对清晰。如美国0~3岁任务联合机构(Zero To Three Task Force)把幼儿心理健康定义为:在家庭、社区和文化背景下,儿童从出生到5岁才形成亲密、安全的人际关系,体验、调节和表达情绪,探索环境和学习方面一直发展的能力。总之,国外研究者普遍认同幼儿心理健康基本等同于健康的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甚至有研究者认为幼儿心理健康(early childhood mental health)与早期社会―情绪发展(early social-emotional development)可互换使用。因此,国外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也以促进幼儿情绪和社会性的健康发展为主。从内容来分析,《指南》中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涉及社会适应、情绪的表达和调控两方面。这与幼儿心理健康的定义也是相吻合的。

二 当前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认识不清,存在概念混淆。不管是在理论研究中,还是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均存在对“幼儿心理健康”与“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界定模糊的现象,表现为:在当前少量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等著作中,大多偏重心理学,侧重对幼儿异常心理和常见的行为问题的介绍、诊断和治疗,这些内容对于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笔者认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问题预防为主要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应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概念做出区分。此外,在教育实践中,不少教师片面地将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幼儿心理与行为问题的诊断、个别心理辅导与治疗当作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以至于时常觉得力不从心或无从下手。

第二,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零散,缺乏有机整合。具体表现为:首先,在对幼儿教师的职前培养中,开设专门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高校少之又少,相关知识零散见于学前卫生学、幼儿园健康教育等课程。致使幼儿教师普遍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认识不清,常常出现重身体保健轻心理保健的现象,有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教育活动或在其他领域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活动数量十分有限;其次,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凌乱分散,除健康领域课程之外,大多体现在其他领域课程内容之中,如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引导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等。这些内容之间没有一个内在的联系和统一的观念,而且还有许多有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没有纳入到幼儿园教育之中(如性教育的缺失),或没有引起教育者的足够重视,这导致幼儿园在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时,大多只能借鉴其他相邻学科或中小学、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经验,而且整合不够。

三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选择的原则

第一,以促进幼儿情绪和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为主线,适当扩展。我们已经明确,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情绪和社会性发展为主。如张辉娟建构的幼儿园心育体验课程内容包括自我适应和社会适应两项主要内容。此外,研究者普遍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扩展,内容涵盖了幼儿自我意识、意志品质、情绪情感、性教育、人际交往训练等方面。一项在上海实施的国际性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比比和朋友”课程包括了感情、沟通、建立和破坏关系、消解冲突、面对改变和失去、面对新环境的策略六个单元。毋庸置疑,这些内容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作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第二,侧重于预防幼儿可能在未来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而非解决幼儿已产生的心理或行为问题。需要明确的是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应主要针对全体幼儿,侧重于预防。对于个别化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予以个别辅导,而对于较为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障碍,教师不应也难以承担相应的治疗任务。及时识别并通过家园合作、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的帮助来解决这一问题才是更好的选择。

第三,具有共性的、时代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更值得学习。虽然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都有其价值,但是价值大小不同。如针对儿童遇到的共性问题 “我是从哪儿来的”、“不开心怎么办”等内容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就比以仅仅发生在少数幼儿身上的“攻击”为内容的活动显得更有价值。还有在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出现的新问题,如过度依赖电视、电脑而出现的“电视孤独症”,大多数独生子女自私自利、耐挫折能力差等都可以纳入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中来。

第四,同一主题的教育内容可以在拓展教育内容的深度与广度的背景下反复开展。很多教师在找寻适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方面存在困难。事实上,为广大学者所认可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如情绪情感教育可以在幼儿的不同年龄阶段反复开展,但是在组织内容的时候要注意把握内容的层次性和系统性。如情绪方面的教育内容大概应遵循情绪识别―情绪表达―情绪调节这样的顺序。

参考文献

[1]郑晓边.幼儿园健康教育与活动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张建人.当前幼儿园健康教育的主要问题[J].学前教育研究,1998(3):12~13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和谐社会 思想政治教育 内容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132-04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存在的问题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通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等五个方面。应该说这样的教育内容已经较为全面。但我们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当下的思想状况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样的教育内容实际上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教育内容及其传授进程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灌输轻情感培育、重政治思想教育轻生命健康教育的“三重三轻”现象尤为突出。这样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最终导致学生信仰的缺失、道德的滑坡,甚至于出现轻视生命的行为。

应该承认,造成现今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现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存在的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客观存在、不容置疑的。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为此,高校要结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和心理发展的规律,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发展的系列重要思想为指引,用科学发展观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坚持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伦理道德教育与生命健康教育内容的和谐统一,往重在实践中领悟政治思想教育的内容,才能真正实现育人的根本任务。

二、和谐社会背景下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于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走共同富裕道路。。这为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新的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原则。它既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它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安排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既要重视理论学习,更要重视实际问题的解决。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构建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以人为本”的含义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说,是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在教育实践中,许多教师往往盲目地将大量的内容以各种各样的方法与途径灌输给学生,以为这样就能够培养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这实质上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雕塑,最终仍把人当做了物来对待。

“以人为本”,其内涵应包括两层含义。其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所需的内容应由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存在的问题主动获得,进而形成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既包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包括解决思想问题的能力。其二,“以人为本”是要求教育内容安排要全面、科学、正确、合理,以有效促进学生自身的和谐发展。这是我们要达到的具体要求。以往的教育内容更多或过于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强调人对社会的作用,强调社会本位的价值观,而忽视人自身的成熟与发展,导致学生在思想意识、身心健康方面出现了较大问题,进而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人在社会发展中起着核心的作用,离开了人的发展来谈社会发展与和谐显然是片面而行不通的。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须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加以安排

从《决定》的指导思想可以看出,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取舍和增删。它也是我们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基本准则。儒家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点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我合一”的哲学命题则更是体现“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应仁爱,应互相尊重、平等对话。面对一个多元并存、差异显著的社会,只有“和而不同”,全体人民才能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世界万千群类也才能维系至天长地久。我们必须努力追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民主平等、和谐共处。因为一旦这种和谐被打破,就会造成社会冲突和战争。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突出核心内容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紧紧围绕这一核心内容进行。要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最新理论成果,用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和内容,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展开,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弘扬主旋律,引领思想文化思潮,建构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三条主线与四个向度

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理念和指导思想,我们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三条主线:即人自身和谐的内容,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内容,人与自然和谐的内容。改革开放30多年来,高校思想教育政治内容已然形成了科学全面、功能互补和相对稳定的课程结构体系。这里无意要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旨在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新的梳理,使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使原来泛政治化的内容具有更人本化的特征,进而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服务。用这三条主线联结政治思想教育中的具体内容,能使内容更具条理性、现实性和可接受性。将三条主线贯穿于教育内容,对整个思想教育内容构成要素进行合理配置,把教育内容的内部结构调整到最佳状态,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整体功能增值、放大,以达到最佳育人目的。为此,我们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素进行重新整合,形成了以生命健康教育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以公民意识教育为重点,以践行为本质的新的教育内容体系。

(一)以生命健康教育知识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础

没有生命与健康,一切均无从谈起。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还是教育的最高追求。事实上,我们看到很多学生突遇一点挫折、打击,就选择结束生命作为唯一解决方式。究其原因,除了学生心理脆弱之外,还跟社会、学校、家庭对学生缺乏生命教育息息相关。为此,

我们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生命教育。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先后出台了8号文件和16号文件,要求把生命教育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科学有效地实施生命教育活动,并将生命教育纳入全民素质教育内容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明确指出,要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融合。既明确了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也证实生命教育的必要性,更反映了国家对学生生命与健康教育的高度重视。

生命教育应该成为指向人的终极关怀的重要教育理念,它符合人性的要求,是一种全面关照生命的多层次的人本教育,是促进人自身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内容。生命教育不仅包括对个体生命与健康的关注,珍爱自己与他人,乃至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命,而且还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但高校现有课程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内容几乎空白,对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缺乏有效的操作性指导。虽然有些学校开设诸如职业定向、选择等方面的内容,但效果很不理想,对校内外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缺乏系统有机的整合。因此,必须加快学校教育的改革,从生理、心理和伦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善待生命,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健康成长。生命教育的最终归宿是让学生学会调节自我身心内外的矛盾,以达到人自身内部的和谐统一。当前在高校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还没有完全突出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内容,虽然有些学校也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但课时却很有限。高校配备的辅导员和成立的心理辅导室、咨询室也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生命教育的内容如果只限于关照人类自身,那是远远不够的。1992年,世界1575名科学家发表了一个《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其开头就说,人类和自然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人来掌握了大量的征服自然的科学技术,在给人类造福的同时也给自然带来严重的破坏。这种破坏自然的后果给人类又带来了巨大灾难。这是一种恶性循环,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具有人定胜天的思想精神不是坏事,它能带给我们勇气和力量。但我们更应该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树立“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人类总是与自然共存,相即不离的。我们的教育内容在这方面也相对缺乏,一味要求掌握科学知识去解决自然界的任何问题,却不曾想到我们应该怎样与自然和谐共处,致使学生极度缺乏与自然共存的知识和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亟待补充和强化“天人一体”、“天人合一”、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知识与理念,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谐。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核心

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从中可以理解,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社会或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由于需要的不同,必然形成对待满足需要的态度不同,进而形成不同的价值观。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进程中,古今中外均有不同的核心价值理念存在,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舍勒认为:“现代性的问题首先是人的实存类型的转变,即人的生存标尺的转变,个体的生成可以被视为现代性的标志。”该论断反映了两层意思,一是人的生存标尺(满足生存需要的尺度)是会变的,时代不同,则尺度不同;二是现代人有现代生活、生存的尺度标准或需要才称之为现代性。同样可以归结为一点,那就是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国家、社会具有不同的价值理念。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如火如荼,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生活方式发生的深刻变化,必然给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带来了空前的活力,也造成巨大的冲击。人们的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在这种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只有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才能取得全社会广泛而深刻的价值认同,使人们超越民族、城乡、地域等方面的差异,消除彼此之间的分歧和隔阂,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促进社会共同体的团结和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具有高政治素养、高思想素养的大学生,无疑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在贯彻学习这一核心内容时,我们特别要注意:第一,防止“泛政治化”倾向,把思想政治教育完全政治化。遮蔽现实生活世界,脱离人的现实生活,企图把人塑造成为只符合政治需要的单面人是错误的,也是完全行不通的。第二,要防止纯理论化,脱离时代、脱离实践,将理想和现实割裂。要知道没有现实基础的理想只能是乌托邦。第三,要注重社会价值理念与个人价值理念的整合。说到底,社会价值体系是社会对个体成员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方面的要求,而人们往往从其实际地位、利益关系出发,去认识、理解、选择或抛弃社会价值体系中的某些观念。对价值观念的认识、理解和选择不同,则其对待事物的态度和所付出的行为就不同。所以,在教育内容的处理上,应着力解决和整合好个人价值观念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的矛盾与冲突,从而形成社会向心力。

(三)以公民意识教育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点

公民意识教育与生命教育一样,在高校政治思想教育中处于被忽视的地位。既没有相应的课程也缺少相关的系统内容。虽然我们在高喊要培养学生民主、权利、自由、公平、正义、责任等意识,但却极度缺乏相关的具体教学内容,以至于落入形式主义的圈套之中,而无一点实际效用。现在一些大学生对政治的冷漠,缺乏责任心、缺乏诚信,与社会发展格格不入的现实是公民意识缺乏的集中体现。所以加强对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理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国几千年臣民教育积淀下来的“臣民意识”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马克思曾说:“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中国社会的成功转型有赖于造就一大批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新人”。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十七大

报告强调,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说明党和政府已经强烈意识到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北京大学出版社教育出版中心主任周雁翎指出,公民意识除了主要包含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两个方面之外,还包括公民道德的内容,如仁爱、宽容、感恩、友谊、尚礼、诚信、责任、尊严、合作等主题,这些都与中国传统的优秀的道德观是共通不悖的。最近有学者研究指出,在东亚国家,公民意识被认为还应该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点与西方的公民意识不同。西方的公民意识更加强调公民是“政治人”。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教授王东琥认为,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涵应包括国家与民族意识教育、平等与公正意识教育、自由与法治意识教育、道德与文明意识教育。。据所搜集的相关资料显示,国内大多学者持有这种观点。从内容上看,这与上面所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部分内容相似,如荣辱观的教育内容。其实并不奇怪,核心价值中确实包含相关内容,这也正是我们将公民意识教育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内容的依据之一,也是我们开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充分运用多种载体、媒体,挖掘传统文化中合理因素,吸收国外公民教育的经验,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培养学生公民意识是当前我们急需考虑的时代性话题,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必要前提。

(四)以践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本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停留于口头或书面语言上,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如何涔现在行动上,落实于现代实际生活中,解决具体矛盾和问题。正如《朱子语类》卷九中所说:“只有两件事:理会,践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些教师强调学生记忆理论知识、忽视知识的理解内化、轻视学生身体力行的做法违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践行是什么?翻阅《辞海》并未找到该词的解释。“践行”一词包含两种含义,其一是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1963年同志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提出了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包括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观点。说到底是人们从事改造环境、改造自然、获得生产生活资料的过程。其二是履行,即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遵守道德规范、法律约定、民主公平原则,履行自身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将实践和履行两项有机结合,更全面地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更能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实践和怎样实践的道理。故我们在安排教育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内容的实践性特点,绝不可仅停留于理论和口号之中。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可行性;融合策略

一、心理健康教育和小学德育教学融合可行性分析

德育是小学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针对小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方面的所开展的教育工作总称。德育的目的是使小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对善恶美丑具有正确的评定标准。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激发学生心理潜能,使学生个性和综合素质得到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小学德育教学相辅相成、关系密切,两者融合具有可行性,主要原因如下:第一,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学的最终归宿是为了达到育人的目标,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品质,都关注学生心理活动;第二,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学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都大相径庭,如课外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宣传、班主任工作,等等。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教学提供了保障,而良好道德品质又促进了学生心理活动健康的发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德育教学的融合策略

1.教学方法的融合

长期以来,大部分小学德育教学收效甚微,仍沿袭“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传统教育模式,小学生在“满堂灌”“说教式”的道德灌输下,参与性不容乐观。往往教师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学生就是不爱听,听不进去。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德育只满足了社会需要的功能,过于强调社会规范、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等社会范畴,甚至某些德育教学所讲授的内容照本宣科,这种“上下一般粗”“缺乏层次”的德育教学,不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也不能满足学生个体需要,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厌倦等情绪。因此,在德育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学生的心理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了。如教师在实施德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尊重学生教学主体地位,以满足学生心理需要为目标,致力学生价值感和成就感的实现,关注学生个体心理平衡,有利于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1]。

2.教育内容的融合

在德育教学过程中,由于道德情感体验的空缺,“生硬说教”下的道德教学使学生很难理解道德情感的内涵,容易在人与人相处过程中产生矛盾和冲突。因此,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学的融合,就需要对两门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如在思想品德教学为主的德育活动中,引入心理健康知识,向学生讲解人与人如何交往、如何正确看待自己等知识内容。对于高年级学生,还可以融入性生理和性心理方面的相关内容,向学生普及性生理卫生、性心理卫生知识。而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对于学生不健康的心理行为、心理活动,可以渗透德育知识,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又如对于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的学生,可以让其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以道德为切入点,让其端正自我的言行举止,树立良好的精神品质,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际交往关系。

3.践活动的融合

实践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学实施和开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健康的心理行为和优秀的道德品质都是在后天的反复实践练习中形成和培养的,都必须经过“知”“情”“意”“行”四个环节,且都需要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在“情”“意”的引导下,不断尝试、练习和实践,才能达到内化认知目标、外显行为目标的成效[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实践活动多种多样,如班主任活动、团队活动、名家讲坛,等等。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学的融合可以以实践活动为切入点,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有效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学。如可以组建心理健康咨询社团,开展有关心理健康宣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在社团活动中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合作精神等。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学校应当为“两课”教师积极创建培训学习的契机和平台,使教育者的德育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一体化,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学的融合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参考文献:

[1]吴湘红.小学德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6(1).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范文第5篇

1.高校德育的基本理念和内涵

高校德育是我国德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高校德育的理念进行剖析前,首先需要明了“德育”的定义。关于德育的概念有多种解释,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一般来说,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相对于体育、智育而言,它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而不是道德教育的简称或政治教育的代名词。”[2]德育是各个社会所共有的教育现象,具有社会性,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变化。我国德育理论的具体内容,从最初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逐渐扩展到思想、政治、道德、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内容逐渐具体化,不仅仅从受教育者角度来明确德育目标,更从德育者自身角度全方面考虑,与时俱进。

结合德育的定义,同时综合前人学者关于高校德育的相关理论研究,关于高校德育的概念代表性的说法有:潘懋元教授认为:“我国高等学校的德育,是教育者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受教育者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健康心态,成为社会主义‘四有’专门人

才。”[3]高校德育的对象是针对高等学校中的大学生,也可以称为大学德育,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三项内容,同时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进行调整,内容扩展到心理健康教育、职业道德等,逐渐完善与实践化。

高校德育有其基本内容,同时其内涵也随着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扩展。也有学者认为:“高校德育是高校教育者根据我国社会发展要求,在马克思主义等基本理论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规范、法律意识、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教育,其目的是把大学生塑造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4]

总体来讲,关于高校德育的基本理念与内涵,学者老师们的研究理论在肯定其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同时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尊重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实际需要,阐释高校德育的深刻内涵,并且不断更新与改进教育方式,以达到将德育理论内化为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的目标,促进青年或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进而实现其全面发展。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德育发展

价值观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与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根本性问题的,具有高度普遍性、概括性和广泛性的价值观念或价值观念体系。[5]核心价值观是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所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并在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总产生与发挥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关系正在逐渐与世界接轨,当经济条件发展到一定程度,自然带动社会精神层面的相应变化,而我们也迫切需要一种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精神文化力量,也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运而生。

高校德育的目标,是要引导青年或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进而实现其全面发展。而高校德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青年阶段时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确立的时期。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践行过程必然能够有效促进高校德育的发展,主要体现为:

2.1 有利于明确高校德育目标,丰富高校德育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进而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与最高抽象,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理论已经是纳入德育课程

中。[6]因此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与践行,一方面是对高校德育课程内容的深层次学习,促使德育目标更具有指向性、层次性;另一方面丰富德育内容,使其具体化,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联,更有利于促进德育内容内化为具体的行为规范。

2.2 有利于扩展高校德育形式,促进德育内容的接收与内化

德育的形式不仅仅包括我们习惯的学校德育,还包括家庭德育、社会德育等具体形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其具体内容已经内化为家庭教育的具体行为道德准则,同时并在社会上形成普遍认同,这样既能和高校德育建立统一战线,也可以让大学生从家庭、社会生活的细节行为中感受德育具体内容,并逐渐内化于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

2.3 有利于高校德育老师力量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

长期以来,高校德育的工作认为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老师来完成,由于各学校、专业师资力量的差异,同时高校德育内容与任务的艰巨,德育实效性测评的滞后化,造成思政老师队伍较大的工作压力以及德育实效的参差不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面临的受众群体是全体中国公民,因此在其发展培育过程中,其他专业老师也需要接受一定的学习与提升,进而内化与其专业课堂之中,这样不仅仅有利于学生群体的多方位接收与理解德育课程,同时也将德育老师队伍由“思政”单一走向“多元化”,从各个专业层面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4 有利于德育过程的良性循环发展

德育过程的结构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培养过程中,借助于国家的主流宣传媒介,如网络媒体平台、新闻电视平台、报纸书刊等各个途径,进入到公民的视角中。因此不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在社会活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德育的具体内容与目标,进而带来德育方法的突破创新,并且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过程,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发展系统,给国民带来丰富的精神食粮。

3. 当前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通过对高校德育的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析高校德育实效性低的原因和解决对策两个方面的内容,同时还有些学者侧重于从社会转型角度来分析高校德育的转型。高校德育的实效性与人文类学科的实效性具有相同的滞后性,实效性是我们需要重视的德育教育成果反馈的一部分,但是高校德育实际上还面临着其他方面的困境。在对国内相关高校德育理论研究的整理后,结合对于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具体访谈资料,从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等角度全方位进行分析,认为目前高校德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 高校德育老师数量不足,德育工作管理者管理方法有待改善

目前我国高校的德育主要分成两块: 一块是理论教育, 向学生传授和灌输价值观念, 由政治理论教学部门( 或叫社科部) 负责; 另一块是行为教育,指导和规范学生的道德实践及日常生活行为, 由学生管理部门( 或叫学生处) 负责。[7]通过对德育的理论教学者进行采访,发现由于德育理论教学的老师数量有限,而且德育课程课时较多,老师们工作量较大。因此高校德育课程安排往往是以公共课形式进行授课,进行大班式教学,学生数量往往过百,无疑是增加老师的工作负担,同时也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学效果反馈不理想。而高校德育行为教育的管理部门,主要是通过高校辅导员开展工作,但是在进行一些道德实践活动时,往往与德育理论课程教学相分离,缺乏有效的双向沟通,造成理论教育效果无法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实践验证。

3.2 高校德育课程由于以理论学习为主,内容相对抽象,课程实践性较低

虽然近些年来,德育理论课堂授课方式在不断进行创新,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是大班教学,总体上来讲,还是以理论学习为主,所以一些相关的如德育形式枯燥、教学内容不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等传统德育问题还是在课后教学效果评估中表现出来,因此教育者在进行理论教学方式创新的同时,可以适当关注课堂实践活动学分的设定,将理论学习应用于课程实践中。

3.3 高校德育宣传渠道较为单一,影响力不高

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一方面是通过课堂理论学习进行宣传,另一方面是具体的学生实践工作,但一般是以通知文件为主,对于网络,媒体等新型媒介利用率较低。因此学生获取德育知识的途径大部分是通过课堂教学,造成德育宣传方式的单一。

对于高校德育目前面临的问题,由于观察角度与调查方法的不容,或者具体高校环境的差异,还存在其他方面的具体问题有待发掘。而学者们经常关注的实效性问题,也由于上述问题的综合影响,造成实效性低或者不明显的现象。但是高校德育不仅仅面对的是现在教育,更是面对未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进步,随着经济发展而带来的社会转型,高校德育处于多元文化环境下,如何与时俱进,不断挑战德育目标与具体内容,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种挑战。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启示下的高校德育发展建议

价值观是一个人的深层信念系统,建设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发展理念、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个人的精神追

求。[8]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培育过程对高校德育工作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当前高校德育面临的一些具体问题,对于未来高校德育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4.1 挖掘德育课程理论教学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内容,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提高德育课程学习的影响力与权威性

德育的课堂教学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浓缩凝练出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的理论精华,也包涵高校德育课程的理论学习内容,因此德育理论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过程中,一定程度上也促进德育课程理论学习的内化。两者相互渗透与影响,既可以在德育理论的学习中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可以在培育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促进德育课程的接受度,进而扩大学生的认可接受度,提高德育课程理论学习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4.2 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德育内容的内化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针对目前高校德育宣传渠道的单一化问题,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的全方位宣传渠道,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利用校园网络、广播电视、社团活动新媒体,扩大德育内容的宣传影响力。同时在高校德育与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内容部分,进行相应的文化引导,在增加学生对德育课程的兴趣度的基础上,借助于校园文化良好的环境育人功能,促进德育内容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自觉。

4.3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过程中,将高校德育融入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科渗透,扩延德育老师队伍的范围

德育的学习与内化并不仅仅是德育专业授课老师的教学任务,更是高校所有老师在各自专业授课过程中言传身教的责任与使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培育过程中,高校老师应该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其课堂教学的精神引导中,以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格、行为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与德育课程中与核心价值观的契合部分相呼应,增加德育课程的学习渠道。

4.4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过程中,扩大德育内容的实践性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