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气象服务产业报告

气象服务产业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气象服务产业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气象服务产业报告

气象服务产业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气象短信 业务 推广

一、引言

2011年以来,山东省济宁市气象科技服务中心加大宣传力度,气象短信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更为便利、快捷、全面的手机气象信息服务。今后工作的重点是在稳定现在气象短信用户基础上,继续扩大宣传气象短信服务产品,发展更多地气象短信用户,扩大公共气象服务的覆盖面,使气象短信成为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的有效手段,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

二、多渠道提高气象短信的定制率

由于手机短信是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结合,它不仅能够通过两种传播方式提供信息,还可以运用两种方式的结合获得信息。所谓大众传播就是大规模的媒介组织向大范围的受众传递大批量的信息的过程;而所谓人际传播,一般是指人们相互之间个体的信息传播。目前主要采用的大多是大众传播推广方式推广气象短信。即采取向用户提供免费试用气象短信一定时间,到期后提醒用户按照自己的意愿定制气象短信与否。这种方式的推广已经很见成效,另一方面还可以采用“点到点”的人际传播模式来辅助推广气象短信。也就是说通过向定制了气象短信的用户免费提供亲友赠阅气象短信活动,定制了气象短信的用户可以免费向自己的几个亲朋好友赠阅气象短信一个月,一个月到期后,气象短信系统可以提示好友赠阅气象短信服务已经到期,用户是否继续使用气象短信服务,并明确提示气象短信服务每月资费,相信大多数赠阅者都比较我容易接受,并且同意继续定制。

通过集团式定制气象短信,也不失为一种推广气象短信的好措施。可以向社会上的各个企业、事业单位推广气象短信,允许各单位出资为整个单位的职工集体定制气象短信,作为一种花费不大,又方便群众的福利措施,相信会有相当的单位会考虑为全体职工定制气象短信,集团定制量大、并且定制的时间长,加之还可以再给与相应的优惠政策。对于集团式的短信定制,可以在短信的开头加上单位的称谓,以示本单位的特殊关怀照顾。

三、通过优惠的交费套餐形式推广气象短信

目前,移动、联通、小灵通与大的通信运营商全部都开展了各式各样的套餐优惠形式,来吸引不同层次的用户加入自己运营的通信网。天气预报短信也可以考虑实施这种套餐经营模式。提供更多的选择给用户。根据用户对天气预报的各种不同需要,可以将短信用户群细分,每个不同的用户群提供的天气预报短信内容的局限性。

用户可以在几种天气预报短信套餐模式自由的转换。只要他们觉得需要,可以打天气预报短信客服电话或者发短信告千他们所需要改的套餐模式。在当天客户确认后即可开通更改的套餐服务,当月套餐资费也立即更改。

除了气象短信套餐模式以外,还可以将气象短信产品细化,向各行各业提供针对生业性的有偿气象短信服务。

四、通过多种方式的广告宣传扩大气象短信影响力

1.寻找合适的广告载体

现在很多企业在对外宣传的时候往往首先想到的是用报刊或电视宣传媒体,但是这些媒体不但价格不低而且宣传的时效也不长。一般的报刊广告名片大小的4000~6000元/d,而电视广告一般来说一天播放一次5s的广告费用也要在4000元以上,它的宣传时效却只有3~d天,而且也容易被人遗忘。而选择在公交车身、城市路牌上作气象短信宣传广告就是一种很好的户外广告宣传尝试。公交车身广告――具有画面优美、动感强、流动频率大、注目率高的特点,能满足商家产品广告宣传的不同需求,被誉为“城市靓丽的流动风景线”。

2.选好投放广告的恰当时机

如何依据产品的特点进行分时段组合投放已经成为节约广告成本,提升广告投放效率的一种重要手段。针对气象短信的特点,当天气稳定时,人们对天气预报的需求不是很大,而当天气变化频繁时,关心天气预报的人则会相应的增多,在这个期间推出节假日或高考和中考期间,也有相当多的市民想知道具体的天气预报信息,这时也是个投放气象短信广告的好时机。

3.要有新颖别致、引人注目的标题语

广告标题也称导语,它是广告文稿的精髓。据美国广告专家们的调查,读者阅读标题的概率是内容的5倍。有吸引力的广告标题语不仅是短小精悍、朗朗上口、易于传播而且可以一瞬间抓住消费者的眼球,吸引客户的注意力,让客户的目光在广告上停留得足够长,从而可以仔细阅读全部的广告信息。比如:丰田汽车广告语――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雀巢咖啡广告语――滴滴香浓,意犹未尽!戴比尔斯钻石广告宣传语――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精炼简洁,朗朗上口,给消费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气象短信要做好广告宣传也需要构思一个好的广告标题语。既突出天气预报,又要有短信的特征。例如:“一旦拥有,风云变幻尽在掌握!”作为气象短信的广告语就比“定制气象短信,天气变化早知道”更有感染力。

4.要有专业、鲜明的版面设计

气象短信广告版面设计要有特色,有视觉冲击力。版面要用鲜艳的颜色。鲜艳的色彩要比暗淡的色彩更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色彩鲜广告更容易为人们牢记,这是因为它们首先能够给人们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让广告的产品在人们的脑海里烙下深深的印记。

五、结束语

2011年以来,山东省济宁市气象科技服务中心加大宣传力度,多渠道、多手段、多层次、全方位地做好“12121”气象服务声讯电话的宣传工作。中心利用手机短信群、报纸广告、电视天气预报栏目广告、公交车车体广告、乡村墙体广告、学生书签、宣传纸抽、高危行业气象信息直通大屏幕、城市广场大屏幕等手段对“12121”电话进行宣传,收到了良好效果,“12121”电话拨打量比去年同期提高15%以上。

参考文献:

[1]言靖.如何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J].新闻爱好者,2005.

气象服务产业报告范文第2篇

2013年3月,湖南、广东等地分别出现龙卷风、暴雨、冰雹、强降雪等异常天气,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造成不便,甚至带来一定的安全威胁,交通运输、农业、零售业等多个行业都直接或者间接受到影响。世界无法逃离气象这一底色,全球经济生产总值的80%都受天气因素左右。

正因为如此,从古代的夜观天象到如今以大量数据为基础的气象服务,人类一直在尝试利用气象信息提供决策依据,趋利避害,气象服务业应运而生。

在美国、日本等国家,气象服务业已经相当成熟,中国的商业气象服务刚刚起步,但作为气象服务产品之一的气象服务App已经赚足了吆喝。2013年3月初,墨迹天气宣布用户过亿,成为继微博、微信、美图秀秀及高德地图之后又一款用户过亿的应用程序,新浪天气通以明星语音播报为特色,并由新浪微博导入天然社交性,其用户量也已达到6000万。

气象App赚足吆喝

气象App的主要功能是为用户提供一般意义的气象预报,借着移动终端的红火,免费下载的气象App对121气象服务台、短信天气预报等针对个人收费的气象服务项目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不过,从气象服务角度来看,气象App的专业性并不高,各家提供的核心信息并无明显区别,也就无法直接向用户收费。因此,各App使出浑身解数推出附加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再尝试以庞大的用户数为基础盈利。

上线于2009年5月的墨迹天气,至今已进行了三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盛大、创新工场等。2013年3月初,墨迹天气宣布用户过亿。与众多App一样,广告和内置推广是墨迹天气的盈利方向。墨迹天气已经开始了与品牌深度合作的尝试,2012年底,其曾与阿迪达斯合作,将阿迪达斯形象代言人的形象通过穿衣指数、运动指数进行植入。在4·20芦山地震之后,iPhone版墨迹天气的主页很快就出现了Jeep汽车的公益广告。

如果单纯提供气象信息,墨迹天气只是一款普通的工具,用户参与度并不高。为提高用户黏性,墨迹天气向社交转型,推出了“实景天气”功能,用户可以拍下所在位置的照片并上传。此做法一来可以通过直观的画面让天气预报形象化,二来也可以帮助墨迹天气建立起用户系统,为后续开发新的盈利模式作准备。

墨迹天气希望转型天气社交,而与新浪手机微博同属一个部门的新浪天气通则在社交性上具有天然的优势。2012年7月,天气通推出“拍天气”功能,与微博的位置服务相结合,用户可看到附近的人上传的照片。2013年3月,“实景”功能内测,以照片流的形式显示某个城市的照片,其中不仅包括天气通用户上传的照片,程序也会自动抓取用户在新浪微博中上传的该位置的照片。芦山地震后,用户可免登录天气通,直接通过实景天气求助信息。

天气通于2008年上线,曾以明星语音播报天气的功能吸引大量用户,目前用户量约为6000万。新浪天气通项目总监江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天气通相当于新浪微博的垂直客户端,新浪希望将其打造成生活门户,作为新浪各种服务的一个入口。目前,天气通已经开始与广告商进行接触,并计划推出气象增值服务,例如自动为亲友发送天气预警等。

挖掘气象数据的附加值

气象App虽然赚足了吆喝,但因为其提供的只是专业性不高的普通气象信息,因此盈利模式尚在探索中。事实上,在世界范围内,专业气象服务的盈利模式已经十分成熟—通过为用户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专业气象产品而获得收入。

从本质上来看,气象服务业是一个挖掘气象数据附加值的产业。原始气象数据由气象卫星、气象雷达、监测站等采集而来,相当于气象服务业的“原料”,曾经,它们的作用主要局限于公益性的公众气象预报。而随着商业气象服务的发展,气象公司对于气象数据的挖掘进入深耕细作时代,根据客户的特定口味对“原料”进行打造,进而生成可以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气象产品。

例如,气象公司可以为风湿病、糖尿病患者等特定人群服务,根据气象状况为其提供生活建议;也可以为某个行业提供决策参考,例如德国的气象公司啤酒气象指数,啤酒商可据其调整生产策略;还可以为某些对天气更为敏感的航空、运输以及旅行社行业提供气象咨询服务等。当然,如果政策允许,气象公司还可以以生产气象预报节目等方式涉足公众气象服务领域。

免费数据成就美国气象产业盛宴

美国商业性气象服务始于20世纪40年代,经过数次的政策反复后,美国政府明确划分了公、私气象服务。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下属的气象局(The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向企业和公众免费提供气象数据,商业性气象服务则完全由私人公司负责,当然,私人公司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立观测站收集特定的数据。不过,免费的气象数据依然是美国气象产业盛宴的核心所在,不仅降低了气象公司的成本,也提高了整个产业的效率。

美国气象公司数量众多且规模不一,很难准确统计气象公司的数量以及产业规模,但据致力于环境科学教育和培训的全球性组织COMET的主管蒂姆·斯潘格勒(Tim Spangler)估计,美国广义的天气和气候产业的市场规模大约为50亿美元,其中约250家商业气象机构贡献了20亿美元的收入。

天气公司(The Weather Company)是美国一家典型的综合性气象服务公司,拥有200名气象学家,其前身是创建于1982年的24小时天气频道(The Weather Channel )。1995年,天气网()创立,为用户提供在线天气服务,1999年,天气频道开始尝试移动端气象服务,2000年推出天气预警产品,2002年付费的手机应用面市。2008年,美国天气频道被 NBC 环球公司及黑石集团( The Blackstone Group) 和 贝恩资本(Bain Capital) 三家联合收购。

包括天气公司在内,气象银行(Weather Bank)、气象数据(Weather Data Services)等气象服务公司共同分享免费气象数据所带来的产业盛宴,但大部分公司的服务都以天气预报为核心,相似度很高,随着气象服务业的逐渐成熟,行业整合不可避免地出现。天气公司等规模较大的企业通过收购扩展业务,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而小公司则被吞并甚至倒闭。气象产业研究机构IBIS World报告称,在2012年之前的5年里,从事气象预告服务产业的公司的数量以每年减少1.5%的速度减少到199家。

2012年,美国天气频道又拉开了整合的序幕。7月,其收购美国在线天气服务商Weather Underground。8月,隶属于天气频道的国际天气服务公司(Weather Services International)收购专注于互动天气、图形和数据服务的技术公司天气中心(Weather Central)—天气服务公司主要针对运输、能源行业提供气象服务。10月,天气频道更名为美国天气公司,其业务已经触及气象服务的各个领域。得益于跨平台的服务体系,美国天气公司已然覆盖了美国天气信息观众的89%。

专业的气象服务公司之外,由于任何自然因素均不可100%预报准确,规避天气风险的需求仍然存在,天气保险和天气衍生品因此相继出现,它们通常与专业的气象服务公司合作,根据预测数据开展业务。

美国各大保险公司都推出了有关沙尘暴、飓风等恶劣天气的保险,而由谷歌前员工大卫·弗莱德伯格创办的天气账单公司(Weather Bill)则将业务瞄准个人客户,例如农民可在其网站上购买一份保险,如果某个月份的气温低于特定度数,其便可获得一份保险金。2011年,天气账单募得了4200万美元的投资。

与以转移风险为主要目的的天气保险相比,从1996年开始萌芽的天气衍生品已经从单纯的避险工具进化为“高概率、低风险”的另类金融工具,基金、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纷纷进场寻求套利机会(详见本刊2008年11月号《天气衍生品:从避险工具到投资资产》)。天气风险管理协会(Weather Risk Management Association)的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11年,天气衍生品市场增长了20%,总规模达到118亿美元。

中国市场:气象局主导下的萌芽

大力开拓本土市场之余,美国的天气新闻公司(Weathernews,后被日本天气新闻公司兼并)早在1985年便与上海海事大学合资成立上海海洋气象导航有限公司(目前营业执照已被吊销)。之后,国外的气象公司纷纷以成立分公司等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外资的身影更为活跃。

2006年,中国国家气象局旗下的华风气象影视信息集团与美国天气中心合作,利用其软件解决方案为天气预报节目和中国气象频道提供支持。2013年3月中旬,华风与美国天气公司达成进一步合作协议,由后者提供气象大数据解决方案。目前,美国天气公司已经在中国拥有35个客户,包括省级、市级的气象局。

不过,虽然中国从1985年便开始有偿气象服务的尝试,但只是气象部门的“创收行为”,商业性气象服务基本为零。直到气象发展“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气象信息产业,“吸引全社会积极参与气象信息产业市场的培育与开拓”,“发展气象敏感行业和领域的气候风险咨询服务、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气象信息增值服务”,商业气象服务产业才迎来真正的曙光。

自2011年6月开始,中国气象科技产业园在北京和南京两地相继开工,按照规划,科技园将在5年内建设完成,园区企业将覆盖气象装备技术、现代气象信息服务、气象信息传播及通讯技术应用、气象云及气象应用软件开发五个领域,形成一条完整的气象产业链。中国气象科技产业园由中国气象局下属的风云气象科技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建设、管理,其也计划适时引入民营资本。

气象科技产业园尚在建设中,专业从事气象服务业的公司也开始萌芽。南京信大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气象云计算平台为核心支撑,为气象部门、科研部门以及海洋、航空等气象敏感行业提供专业的气象信息服务,并研发气象信息软硬件产品。其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江苏海鑫投资有限公司于2011年共同组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前身为南京大学气象学院,拥有深厚的科研背景,其一直在尝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商业价值。

气象服务产业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气象服务流程 气象产品 功能 效益分析

自新中国建立起,气象服务就在祖国建设的重大事件与关键项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和公众对生活质量、服务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这就也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增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加快现代业务体系建设,发挥防灾减灾职能,牢记气象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气象服务Ⅲ。认真做好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建立健全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的服务体系,为新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一、决策气象服务

决策气象服务是为当地政府和职能部门提供的专业气象服务,主要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城市发展、大型项目为服务方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1.服务路径与方法

重大气象信息是经市气象局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以文件或书面形式直接向市委、市政府领导做专门汇报,政府采纳后对政府职能部门布置工作,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2.短信气象服务

短信气象服务也是决策气象服务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与移动、联通等通讯公司结合的气象信息服务平台。市级服务对象一般为市4大领导班子、市直单位领导、县、乡镇领导、学校、企业负责人等。通过这个平台短信预警,并跟踪灾害性天气的实况资料。

3.决策气象服务的特点

3.1决策气象服务是为当地政府领导和决策部门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城市发展规划、大型建设项目、指挥防灾减灾、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性信息之一,其特点为:市气象局要重着抓好天气气候灾害、极端气象事件、转折性关键性天气的气象信息保障,是决策气象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

3.2决策气象服务既要有前瞻性又要有时效性,因而决策气象服务一定要有超前意识,天气形势一旦明确且把握较大时,趋势预报信息提前3天以上服务较好,并做好跟踪订正预报服务。要认真参考省局的决策指导意见,同时加强与上级和相邻市局、相关台站会商,力求预报准确。

3.3短信气象服务是目前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的气象服务方式,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随时随地,而且时效性强,防灾减灾效果明显,地方各级领导也比较满意,提高了气象部门在地方的形象。

4.决策气象服务效益

4.1决策气象服务的效益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与隐形效益,虽然无法用数字来计算,但收效是长期的。关键时期的决策气象服务效益有时也可估算出来,例如1998年7月,连降暴雨,沙河上游河水暴涨,形成洪峰多次过境,沙河横穿周口市区形势十分危险,为防止洪水对周口市区的威胁,市政府和部队已做好爆破河堤在上游分洪的准备,到底炸不炸河堤?市政府领导要求气象局提供意见,关键时刻气象局做出“降水将减弱”的预报,建议不炸堤,市政府采纳了气象局的建议,没有炸堤。保住了河堤就保护了当地的老百姓财产和生命安全。据估算,减少损失数千万元。

4.2中长期预报

预报人员要具备较高的专业业务水平,充分了解当地气候变化的规律,掌握中长期天气学理论和中长期天气学过程的特点,同时还要关注大的气候事件发生,洋流变化(厄尔尼诺及拉尼娜海流转换)带来的气象变化。目前市局应用的主要方法有,中期天气过程模式、数值预报、图表工具等。中长期天气预报是决策气象服务主要内容之一,预报产品经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签字后,以书面形式报告给市委、市政府领导,作为地方政府5年发展规划所需要的气象条件做决策依据,尤其是农业生产安排、防灾减灾工作(此类预报不对外公开)。

4.3短期预报

短期预报也称常规天气预报,以0~72小时时段为主,预报员首先分析和判断近期大型环流背景及主导系统,其次分析、判断影响本地的天气系统及其影响部位的主要特征,考察其中可能存在的中小尺度系统的前兆,再依据地面天气实况和气象条件制作预报。一般在下午和晚间公开,对台风、暴雨、强冷空气、寒潮、低温、霜冻、高温、转折性天气、关键农事天气等预报,形成书面材料由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签字后报告给市委、市政府领导,气象短信发出预警。

4.4服务效益

短期预报一般以社会效益为主,如果用户有特殊需求,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有偿服务。

二、公众气象服务

公众气象服务是气象部门通过多种主流媒体,向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及有关部门提供部署减灾防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所需的重要气象信息,是气象部门深入开展公众气象服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生活需求的重要方面,公众气象服务是气象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生产生活服务的主要方式,也是公益性气象服务的重要体现。所以服务产品必须具有公共产品的特点,必须了解广大公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从提高全民生活水平着手,制作贴近人民生活和实际的气象服务产品,才能做好此项服务。

1.汛期气象服务

每年的6~8月期间被称为主汛期,个别年份的时段有提前或后移情现象。汛期期间的天气变化最为复杂,变化剧烈,灾害性天气频发,大的区域灾害与局地性灾害均会发生,加上本地区的地理位置与地貌的不同,可谓变化多端情况,因而是气象部门全年工作的重点。

汛期气象服务包含中长的天气预报和0~72小时预报,中长的天气预报主要提供给市委、市政府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不对外),0~72小时预报是为公众服务的。目前周口市气象局的公众气象服务通过气象影视节目、电台节目、报纸、气象网站、12121自动答询、公示电子显示屏等公开。

2.服务效益

公众气象服务是公益性气象服务,是为社会和广大群众提供生产、生活安全的无偿服务。也是气象部门通过当地主要媒体为公众进行服务的主要途径。

三、专业气象服务

专业气象服务是针对特定行业、人群,小范围的一种气象服务方式,包括农业气象服务、人工影响天气、交通气象预报、水文气象预报、节假日气象预报、单位(企业)大型场外活动气象预报、高考气象预报、项目建设等,是精细化天气预报、服务的具体体现。

1.农业气象服务

在各项专业气象服务中,最重要的是农业气象服务。农业气象服务是针对农村、农业生产进行的一种气象服务,是气象为“三农”服务的表现和主要手段。包括农事天气预报、发育期与物候观测、产量预报、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与、农业气象周报等。要做好农业气象服务,首先要求气象工作人员除了具备预报水平外,还必须了解当地气候特点,农业生产及农业气象知识,提高农业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水平,增强对暴雨、雷电、冰雹、干旱、低温冻害、农作物病虫害等气象灾害预警服务能力,强化对农情、雨情、墒情、灾情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服务。

2.人工影响天气

目前开展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主要以人工增雨作业为主,是有效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的气象现代化服务业务。市气象局以测雨雷达业务平台为指挥中心,根据不同的天气条件可进行流动作业和固定作业,设备有高射炮、火箭发射架两种。人工影响天气在关键农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民朋友可当即受益,为农业生产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显著,深受广大农民群众和各级领导的欢迎,地方政府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投入积极,且投入产出比较大。

3.其它气象服务

交通安全气象预报主要是在冬季道路结冰期的气象服务;高考气象预报以预报高温天气为主;水文气象预报主要在汛期期间,以洪涝、内涝为主,预报人员要非常了解当地的河流、湖泊分布情况,特别要注意掌握上游河流的信息,逢较大灾害性天气而发生的洪水过境,还要为当地政府是否采取必要的措施,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

4.服务效益

4.1对大型项目提供的专业气象服务,要根据用户需要,签订合同,气象局组成专门队伍(可聘请专家)开展气象环境评估、气象要素观测、气候条件评价等,拿出可研报告,按照合同收费。通过专业气象服务展现气象科技功能,收到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2为工农业生产的专业气象服务是无偿的,周口市气象局主要开展有:农业气象服务周报、人工增雨作业、交通气象预报、节假日气象预报、单位(企业)大型场外活动气象预报、高考天气预报等。以社会效益为主。

四、面临的新任务

1.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以“周口气象服务中心”项目为抓手,全面促进“一流台站”建设。

2.加快建立健全周口市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服务“三农”的重要作用。

3.在全市建成比较完善的农村气象灾害监测网络,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率将达95%以上。

4.大力开展“气象人文化”活动,营造气象人不怕困难、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弘扬气象人文化精神。

气象服务产业报告范文第4篇

根据省局潘局长作服务动员报告要求,进一步提高对春季和汛期气象服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要扎扎实实从现在做起,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和麻痹思想,以人为本,关注民生,认真做好汛前各项准备工作。针对我局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我局于3月22日召开了全局动员大会,会议重点传达学习了三个重要文件:①中央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及省局潘局长作服务动员报告;②市局下发的《关于认真做好2012年市汛期气象服务工作的通知》;③制定市春播、汛期气象服务工作方案。会议要求全局同志要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每个岗位都要按照会议文件精神和汛期气象服务工作方案的要求抓好落实,在汛前及汛期增加业务学习次数,业务人员要熟知各项业务的法规制度,要以"严、细、实、快”的作风,扎扎实实做好汛期气象服务各项工作。

二、组织准备

1、成立了2012年市气象局春播、汛期气象服务领导小组和灾害性天气预报签发小组。

2、明确了一把手负责制和局领导挂牌带班、值班和检查制度,坚决杜绝各类责任性事故发生,确保服务工作万无一失。

三、人员准备

1、业务服务人员精干高效,业务骨干人员全部在汛期气象服务第一线上。

2、充分调动业务人员的积极性,解除了一线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汛期气象服务工作上来。

3、遇重大过程,全体人员将全力以赴地汛期气象服务工作中去。

4、省、市局一旦启动汛期气象服务应急预案我局将予以积极响应。

四、物质准备

2、各种仪器、备份仪器、器材完备无缺,对超检仪器进行清理,及时更换;

3、检查了办公楼、机房和观测场的防雷设施,均已达标,避免计算机及监测设施遭受雷击的事故发生;

4、为了确保安全渡汛,照明电路得到了安全可靠地落实,各种后勤供给也已落到实处。如维护了发电机、空调。购买了汽油、电池、应急灯、蚊香、杀虫剂等。同时,确保气象服务用车需要,随时应对各项预报服务、区域维护及灾情调查。

五、技术准备

1、预报部分

(1)组织我局预报人员对本地夏季的气候状况、产生降水的环流特点及影响系统进行了查阅和收集。对汛期所用的业务系统、预报方法、技术指标等进行了学习、演练,做到得心应手。

(2)熟练掌握县级业务系统、气象决策服务系统、Micaps系统操作、应用。

(3)向市水利局重新调查了解了耒水各中小型水库的重要防汛参数和指标,以及它们的除涝能力、防洪能力、河道泄洪量、各闸口的警戒水位高度、险工地段等,为汛期决策服务打好了基础。

2、测报部分

(1)认真检查所有仪器的安装、性能、储备、鉴定情况,尤其是自动站采集器和区域站设备不能有带病现象存在,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迅速解决,保证做到万无一失。

(2)各种技术文件和法规齐全,针对规范和各种技术规定,特别是夏季注意事项、汛期报类规定进行了反复认真学习。

(3)通过集体观测和学习,强化提高了测报人员对业务规范和汛期业务制度的掌握以及观测员对自动化设备维护、故障处理和在应急情况下人工补测和发报的能力。

(4)积极开展气象观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并在各区域站设立了警示牌,完成了我局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业规划的编制,划定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区,并在我市规划办公室备案。

(5)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加强工作责任心教育,坚决杜绝责任性事故发生。同时对汛期工作内容及技术要求,做到了职责分明,认识清楚。

3、农气部分

落实市及我市经济工作会议的重要举措,为搞好今年的农业气象服务,为我市从农业大市变为农业强市作贡献,服务一乡一品的新型特色农业。按照农气周年服务方案的要求,通过气象服务,力争杂交水稻制种减少低温冷害影响,培育壮秧,做到花期相遇,提高抗旱夺丰收能力,实现产值比上年有所提高;烟叶生产要做好汛期雨水气象服务,确保排水良好,使烟叶积水少,通风好,烤出较高等级烟叶等,气象服务要创出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环境绿化

气象服务产业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航气象报文;告警;监控;总体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30-7321-03

The Software Design of Civil Aviation Weather Message Integrated Application System

CHEN Qi-ya, MI Chao

(Northwest Civil Aviation Air Traffic Management Bureau, Xi'an 710082,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general design of civil aviation weather message integrated application system. This System can realize the stable interchange of such kind of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transaction systems, effectively increasing the capacity of civil aviation security. What's more, this system can be used for alerting, monitoring, compiling statistics, auto-sending request, gathering significant messages, archiving history materials and importing database materials, so in the aviation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Key words: aviation weather message; alert; monitor; general design

在全球范围的航空飞行保障服务中,航空气象报文是最为重要的气象资料之一,如果该类资料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发送和接收,飞行安全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对于民航西北气象中心而言,面对不断增加的工作量及保障压力,利用现有设备和平台,开发新的系统,充分发挥现有业务平台和气象资料的效用则是迅速提升保障能力的有效途径。

目前西北气象中心正在使用的报文收发系统始用于上世纪90年代,其主要作用是接收民航气象数据库系统通讯服务器发送的民航报文,同时将这些数据及时完整的写入局域网文件服务器,供气象中心、管制中心、航空公司等多家用户几十台终端检索使用。此外,它还担负着以下几项工作:承担着数据库系统发报平台的备份工作、航填人员发送请求报的任务以及承担着局域网来报的监视任务。因此,它在中心气象业务正常运行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属于核心应用系统。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北气象中心业务平台及业务流程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对报文应用也产生了诸多需求。面对这种情况,西北气象中心组织人员开发了气象报文综合应用系统软件,实现多种功能,从而更好的为航空气象服务提供有力支持[1]。

1 民航气象报文综合应用系统软件的设计目标及功能需求

1.1 设计目标

本次设计要求该系统能够以AFTN(航空固定电信网)线路为主要传输手段,同时辅以本地局域网线路,实现气象报文在民航气象数据库系统、气象信息服务网络、气象观测业务网络之间的可靠传递,使上述各个业务系统在报文应用方面实现无缝拼接。同时使主要业务系统之间能够实现报文资料的相互备份、补充以及在具体业务开展过程中对预报员工作提供有力支持。此外,该系统应具备较强的平台兼容性以及可移植性,鉴于西北气象中心不断发展变化的业务环境,该系统应为今后可能产生的业务需求预留接口。

1.2业务环境概述

对于一个典型的民航地区气象中心而言,其气象报文主要流转于以下四个业务子系统之间:气象数据库系统、预报业务网络、气象服务网络、观测业务网络。其报文相互走向关系如图1所示。

1.3软件功能需求

本软件系统需要实现以下功能:

1)民航气象报文的接收和存储,要求能够接收14类民航气象报文以及航空器空中报告(AMDAR)资料,并将该类报文分别以XML格式以及TXT格式存放在本地或者局域网文件服务器上,同时对于报类可进行扩展;

2)报文的发送,能够实现标准民航报文的发送,其中收电地址可以根据报类进行管理和设置。此外还能够实现非标准报文的内部流转,例如trend报;

3)可视化的报文监控功能;

4)报文统计功能,针对METAR报和TAF报,按照预先设定的监控列表,实现报文接收状态监控,报文接收正常用绿色进行表示,缺报用红色进行提示;

5)请求报的自动发送功能,根据节目单,通过向本地或者远程数据库发送请求报,对缺失的报文进行补充;

6)本地数据库报文资料的导入功能,当局域网服务器出现系统故障或硬件故障时,能够迅速从本地数据库中检索和导入所缺失的报文;

7)西北地区航危报资料的采集及处理,能够通过网络从陕西省气象局和甘宁青三个空管分局采集航危报,并能按照民航报格式进行处理和存储;

8)报文归档管理功能,由于民航报文资料需要保存30年以上,因此本软件需要提供资料管理功能;

9)特殊天气报告和重要气象情报告警功能,在接收到关注站点的上述报文时,系统能够发出声光提示,提醒有关工作人员予以关注;

10)系统配置及日志管理功能,系统能够对用户、线路参数、日志存放路径进行管理及查看。

2 软件的总体设计思想

2.1 采用先进的软件开发手段,保证系统的开发效率和生命周期

软件运行环境为主流的X86系列微机,Window XP或Windows 7操作系统。编程环境为:Visual studio 2010。编程语言采用当前最为流行,对WINDOWS平台支持最好的C#,C#可以使开发者通过较少的代码来实现更强大的应用程序,并且能够更好地避免错误发生,从而缩短应用系统的开发周期[2]。同时由于未来航空气象数据采用的统一保存格式为XML,而C#包含有丰富的类来使用XML技术。使得本系统能够对未来航空气象业务有着更好的适用性。

2.2 保证与我国民航气象部门现有正在使用系统的兼容性,确保系统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为此,必须保证本系统与目前正在使用的民航气象数据库系统及对外提供信息服务的气象局域网系统的无缝连接。系统的数据接收、发送、提取和处理,要完全符合民航气象数据库及AFTN线路的技术标准,最大限度地保证系统的兼容性,为该系统的广泛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先进编程方法的使用,充分利用系统资源

为了更好的利用系统资源,本系统应当采用多线程技术,充分利用CPU的空闲时间片,用尽可能少的时间来对用户的要求做出响应,使得进程的整体运行效率得到较大提高,同时增强应用程序的灵活性。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同一进程的所有线程是共享同一内存,所以不需要特殊的数据传送机制,不需要建立共享存储区或共享文件,从而使得例如报文接收、报文告警、报文监控等不同任务之间的协调操作与运行、数据的交互、资源的分配等问题更加易于解决[3]。

3 功能模块划分及业务设计

3.1功能模块划分

模块划分的一条原则是尽量降低软件模块间的藕合度,高藕合度的系统是很难维护的。一处的修改会引起另一处甚至更多处的变动。藕合度低的软件可以很容易被重用、维护和扩充。另一条原则是提高软件的内聚性,如果一个软件的模块只实现一个功能,那么该模块具有高内聚性。高内聚性的软件更容易维护和改进[4]。

在本系统设计中,充分考虑的模块的可维护性,功能模块主要分为配置管理和业务系统两大类,其中配置管理包含线路配置、账户管理、业务配置三个模块,业务系统则包括报文收发、报文告警、报文监控、报文统计、自动请求、数据库报文导入、报文资料管理、报文检索、航危报收集等模块。

3.2 业务设计

3.2.1 线路配置模块

对串口线路进行端口选择并进行速率、传输方式、码制、停止位、数据位、校验位设置。

3.2.2 账户管理和权限设置模块

可以增加、删除账户,同时可对某个具体账户进行操作权限设置,例如一般用户只能对报文进行监视、统计,而预报员账户可执行报文发送,报文告警等操作。

3.2.3 业务配置模块

用于对告警站点和报类、报文监控站点和报类、自动请求站点和报类、发报地址、发报模板等数据进行管理和修改。

3.2.4 报文收发模块

报文收发是本软件开发项目的核心功能,是实现其它功能必要基础。因此,本模块要求软件能够按照用户指定的串口参数稳定可靠的收发数据。并且能够将接收到数据在保存到本地的同时,实时传递给告警模块。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与现有气象局域网系统的业务兼容性,接收到的报文在进行完整性判断之后,一方面要以文本格式保存在局域网服务器上,供局域网气象服务程序查询之用,另一方面还能够以XML格式保存起来,供报文检索模块使用(此外还考虑可做作为下一代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的数据源)。对于发送的报文则要求在本地保存相关日志。

3.2.5 告警模块

作为兰州飞行情报区气象监视台和西部枢纽机场气象台,预报人员应当能够及时掌握各类危险天气报告和特殊天气报告。本模块根据报文接收模块提供的报文内容,提取报头,与告警控制数据中的告警站点和告警报类进行比对,提供针对WS(重要天气报告)、WA(低空重要飞行情报)、SP(特殊天气报告)等报类的声光提示,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告警应尽可能提供人工语音服务。同时为了便于预报工作人员的检索,告警报文应当能够滚动显示。

3.2.6 监控模块

将实时接收到的报文在屏幕上滚动显示,信息监控人员可实时对报文接收状态进行监视。

3.2.7 报文统计模块

用于报文接收质量监控,该模块根据统计站点列表,按时段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实时统计,对于按时接收到的报文用绿色进行标注,超过最晚发报时间的未接收的报文用红色进行标注。由于当前民航气象报类中,只有SA、FC、FT三类报告为定时发送报类,因此目前只提供针对上述三类报文的统计,统计结果可根据业务范围划分按照全国区域、西北区域、陕西区域单独显示,为了保证统计的实时有效性,本模块应当保持较高的刷新率,每收到一份完整报告,都应当对统计结果进行刷新。

3.2.8 自动请求模块

为了对缺失的报文(因为对方发报地址有误或者当时线路故障)进行及时补充,为用户提供完整信息,自动请求模块可根据报文统计结果自动发送请求报对缺失的报文进行索取,考虑到资料的来源情况,自动请求报发送目标应当依次为本地数据库、民航气象中心数据库(当前为华北气象中心数据库)、缺失报文站点所在区域气象中心数据库。

3.2.9 数据库报文导入模块

该模块能够根据配置文件选择导入数据的源数据库服务器,然后按照用户选择的日期、时次、报类一次性将所需报文检索并分别按照文本和XML格式保存在文件服务器和本地路径下。

3.2.10 报文资料管理模块

定时或者手工方式对文本格式和XML格式的报文资料进行归档整理,同时将报文服务文件内容清空,并提供历史资料查询功能。

3.2.11 报文检索模块

可以通过机场的相关信息(四字代码)进行报文查询;可以按照报文种类检索机场的一条或者多条报文;可以检索一个机场的多种类报文;可以检索多个机场的同种类报文;可以检索多个机场的多种类报文;可以按照航路检索一种或多种报文。

3.2.12 航危报收集模块

能够通过省局专线定时收集陕西省11个站点的航危报,通过民航ATM网络收集甘肃、宁夏、青海三个分局从当地气象部门或取的航危报,并且对报文进行整理过滤,添加民航报报头,存储在局域网文件服务器和本地XML文件中,供用户和预报人员检索。

3.3 模块相互关系及数据走向

系统各模块之间相互关系和数据走向如图2所示。

4 结束语

民航气象报文在航空气象相关业务单位均有广泛的应用,但是设计一套能够跨域多个平台、具备多个应用功能,能够同时为航空气象工作人员和用户提供操作和服务的系统还属首次。本文主要从业务实际出发,提出了软件的具体功能需求,着重从整体编程模块角度对软件进行了设计,对具体编程及实现方法本文不作介绍。该项目当前进展顺利,各项功能基本实现,正在进行相关业务测试。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地区航空气象中心而言,完成多功能气象报文数据业务系统的开发只是迈出了信息集成化工作的第一步,今后我们还要对不同来源、不同类别、不同形式的气象资料进行全面整合,建立预报信息集成系统[5],打造统一预报业务平台,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参考文献:

[1] 陈齐亚.民航总局科研项目建议书―气象报文综合应用系统[R].西安:民航西北空管局气象中心,2010.

[2] 陈宝国.C#程序设计语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