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学科核心素养

小学学科核心素养

小学学科核心素养

小学学科核心素养范文第1篇

关键词:核心素养;城乡小学;科学教育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市场经济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对人才培养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然而基于传统教育的小学科学教育却难以从学生主体意识、主观能动性、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的层面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及我国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城乡小学应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主导,切实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尤其在科学教育层面,科学教育是小学教育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初中教育、高中教育乃至高等教育的基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够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钻研能力,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提供助力。

一、科学教育与核心素养内涵

科学教育主要指以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为主,涉及科学文化、科学哲学、科学史、科学技术等相关学科的综合教育,以此使学生充分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感受科学魅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索精神。教师要系统掌握科学教育的基本方法,了解科学教育的理论前沿,并通识各学科的理论知识及实践内容,全方位、全维度地理清各类学科间的关系,进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载体。在教学意义层面,科学教育不仅能够为城市学生提供探索科学知识的渠道,更为乡村学生营造出与城市学生平等教学资源的教学环境。马云鹏(2016)从教育公平的角度出发,认为科学教育能够使城乡学生享受相同的教学资源,能够缩减我国城乡教育的差距,提升乡村教学质量。然而在核心素养层面,城乡小学教育却依旧存在程度不同的差异。路向飞(2018)认为科学教育在乡村小学教学体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为乡村学生提供平等的教学基础,使其在接受初中、高中阶段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的教育时,能够得心应手,提升学生自主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就核心素养的内涵来讲,核心素养具体指学生掌握适应社会发展与自身发展需求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是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文化基础的综合体现。首先在自主发展方面,教师要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健康生活习惯,以学生身心健康为基本,切实形成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文化基础层面,小学教师应通过科学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以此推动素质教育体系的快速发展。而在社会参与层面,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及实践创新能力,使学生自主了解并运用科技手段,获取满足自身需求的学习资源。总而言之,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有效实现城乡教育公平,凸显科学教育价值,提升乡村基础教育的效率与质量,缩减城乡差距。

二、我国城乡科学教育现状

1、数据分析为有效探索核心素养背景下城乡小学科学教育差异,课题通过网络通信技术,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南昌市市区及县域多所小学的教师进行数据分析;其中问卷实际发放100份、收回71份。并在数据整理过程中发现南昌市城乡小学科学教育机制存在诸多的问题。首先是师资力量问题。根据数据显示,参与问卷调查的教师中,本科学历的教师占78.87%,大专学历的占21.13%,中师高中以下及硕士以上学历的占比为零。可以说我国城乡小学教师学历层次较高,然而乡村地区的小学教师大多为大专学历,占比69.6%;而在专职与兼职层面上,19.72%的科学教师为专职教师,80.28%的教师则为兼职教师,可以发现,兼职教师比例较大,难以投入大量时间与经历进行针对科学教育课程的研究,不利于核心素养教育体系的落实。在学科背景层面上,城乡小学科学教师中文科与理科背景的教师分别占43.66%与40%,而科学教育学科背景的教师仅仅占7.04%,且大多任教于城市地区,而乡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基础相对薄弱。在教龄层面:教龄在8年以上的占19.72%,教龄在5-8年的占2.83%,教龄在2-5年的占19.72%,而教龄低于2年的占57.75%。可以说城乡小学科学教师的教龄普遍偏低,不具备系统的科学教育体系及理念。在专用实验室规模上,拥有2-3个实验室的教师占85.92%,而没有实验室的教师占11.27%。并且没有专用科学实验室的教师多属于乡镇地区。最后在教学经费层面,教学经费非常多的教师占比2.82%,教育经费比较多的教师占比8.45,而选择一般、比较少、非常少的教师,占比87.3%。由此可见无论城市小学还是乡镇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学经费普遍不足。总而言之,我国城乡小学教师专业层次存在显著的差异,拥有专科学科的乡村教师较多且普遍是兼职教师,并在教育经费及课程教龄层面上与城镇教师存在明显的差距。

2、核心素养培养现状由于我国城乡科学教师教龄普遍偏低、经费稀缺、实验室有限、专业背景难以满足现代科学教育发展的需求,导致核心素养培养体系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虽然部分城市小学能够结合自身的教学资源,将核心素养融入到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当中,但依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譬如缺乏系统的核心素养培养体系、教学结构不合理、相关理论缺乏等。而为有效探析核心素养下城乡科学教育的差异性,本文将乡镇小学与城市小学核心素养培养体系进行对比,并发现:首先,城市小学科学教育课程有核心素养培养意识,却缺乏相应的培养体系,乡镇小学普遍关注对科学教育课程的知识教育,完全缺乏核心素养培养意识。其次,在落实程度上,城市小学拥有较为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通过教学实验逐渐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而乡镇小学由于教师教龄与专业层次偏低、实验室数量的不足,导致部分乡镇教师难以形成科学合理的核心素养培养机制。再次,在专业背景层面上,由于城乡教师普遍是文理专业背景,所以在如何将核心素养与科学教育相融合层面存在明显的问题,部分城市教师甚至将核心素养与课程教学区别对待,使核心素养成为独立的教学内容。此外,城乡小学科学教育在教学质量与效率上存在明显的差距,通常来讲,乡镇小学缺乏丰富的教学资源、师资队伍、设施设备,并且其他相关学科(例如,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体系建设的滞后,导致小学管理者将管理重心转移到学科建设的层面上,而有关核心素养培养、综合素质教育问题,则表示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提升城乡科学教育质量的策略

1、整合城乡教育教学资源根据数据调查显示,我国乡村地区专科教师较多、课程教龄短,实验室数量有限,严重制约了科学教育的快速发展。因此,为有效平衡城乡教学差距,推动乡镇小学科学教育体系的形成,相关政府部门应采用教师轮岗制,即根据教师职称评定的内容,将轮岗教学质量纳入职称评价标准中。并通过城市教师进入乡镇,乡镇教师进入城市方式,充分发挥城市教师的专业力量,使乡镇教师获得先进的教学理论与模式。其中,在轮岗周期上,学校应根据教师课程表现情况,采取半年制、一年制、三年制依次递增的时间制度,以此使教师充分了解城乡教学差异,形成良好的专业教学经验,为未来的城乡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力量。

小学学科核心素养范文第2篇

关键词:幼小教学;“互联网+”;科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133-01

自从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我首先想的的就是“互联网+”在幼小科学教学中的运用以及其对科学核心素养培养的促进。

那么什么是“互联网+”呢?“互联网+”战略是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2015年向人大提出的四个建议之一,马化腾解释说,“互联网+”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简单地说就是“互联网+XX传统行业=互联网XX行业”。在幼小教育中,“互联网+”在以前“e学习”的基础上对传统教育教学做出改良,就幼小科学教学而言,其对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有了非常良好的促进作用,并且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

一、“互联网+”在幼小科学教育不同阶段的运用

“互联网+”在幼儿园教学阶段的作用不是太明显,由于学生的年龄、知识能力的层次问题,“互联网+”更多的是以一种教学资源的方式为教师提供优秀的示范性教学智慧、视频模式的教学内容解说以及开放式的创新教学内容。其在课堂上最多的使用方式是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实验过程、现象或者自然现象的展示。

直到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教学,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学生的计算机操作、网络操作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能力,这时候的“互联网+”对于学生的科学教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则有了更多的作用。

首先,丰富的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在“互连网+”时代对科学核心素养培养的促进。最基本的“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就是ppt等一系列软件在教育教学中的使用。教师可以根据自己上课的内容制作相关教学软件,也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下载相关的软件使用或者进行自定义的修改后使用。而为了方便教师在互联网上能有更多的教育教学资源,国家、省、市都在建立着相关的“互联网+”教学资源库,让教师能够更方便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优秀教学资源。

其次在一些信息终端上开发专业的教育教学软件,例如在清华同方平板电脑上开发专业的科学传感器软件,可以利用平板电脑本身测量运动加速度,利用前置摄像头测量照度,利用麦克风测量声音的音量和频率,利用外接传感器测量温度以及模拟显微镜功能,同时其还具有延时拍摄等功能。在“亮暗与照度”一课中,学生可以利用传感器软件亲自测量不同位置不同光源的照度大小,研究照度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软件直接将他们在课堂上测得的数据绘制成统计图,并运用互联网技术将各小组的相关统计图一起展示在频幕上,直观的展示相关规律,非常有效地促进对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利用平板的延时拍摄功能则可以对一些缓慢发生的变化进行记录,再进行特殊回放。如在教学“植物喝水的秘密”一课前,拍摄植物喝水的相关视频,以每5分钟一张照片的速度连续拍摄一星期,再将这2000多张照片用专门的软件合并成一个2分钟左右的视频,让学生亲眼看到植物根部吸水的直观效果。这些都是“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辅助教育教学促进学生科学核心素养培养的进阶应用。

最后还有专用教学平台的推出与使用。在“互联网+”时代推陈出新的教育专用平台层出不穷,在互联网上为教师提供了备课、教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师生和生生远距离交流等功能,并附带专用教学软件,可以对教学中需要使用的视频资料、文本资料进行编辑和演示,甚至有一些平台还具有信息收集、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云储存、自动应答等功能。这一切都在促进着小学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互联网+”在幼小科学教育未来的远景展望

目前的“互联网+”对于幼小科学教育核心素养培养的促进仅仅处于初级阶段,距离成熟还很遥远,让我们一起来展望“互联网+”在幼小科学教育未来的发展远景。

有人说,2016年是VR技术井喷的一年,这不仅让我思考其未来在教育教学领域的运用以及能否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能起到促进作用。

小学学科核心素养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转化思想

翻阅百度文库和中国知网上有关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文章,学者们大多把小学核心素养的讨论限定在数学学科之内,这种只针对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讨论,无疑有助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科素养的培养,但也容易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认识。笔者认为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讨论,最好是置于2016年9月18日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指导之下,从宏观上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进行讨论。笔者以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以依托,以转化思想为例,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含义、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原则和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措施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含义

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含义理解有两种:一是基于数学学科的思考,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指的是数学这门学科所需要的诸多素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素养,当前,哪些素养处于数学素养的核心地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看法,一般认为数学基础知识、数学基本技能、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数学策略的应用这几个素养在数学素养中处于核心地位。二是基于学生发展的思考,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即《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出的“一个中心、三大方面、六个要素、十八个重点”,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具体体现。

二、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原则

1.综合培养原则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要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着手,把提高学生的文化基础具体到涵养学生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把培养自主发展具体到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把培养学生社会参与具体到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中。把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六个要素”体现在数学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比如,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圆课本内容正是按照“三个方面、六个要素”来编排的。圆的认识从感官上对圆的形状等进行了认识,然后通过对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的学习,达到对圆的理性的认识,这个过程体现了核心素养文化基础方面的对科学精神的培B,同时在练习题中有小组合作完成的题目,这体现了社会参与方面的相关要求,而“欣赏与设计”一节更是贯穿着健康生活和实践创新的要求,“圆周率的历史”则是对文化基础中文化底蕴的涵养。可见在内容的编排上北师大版的小学数学,转化了其他版本的课本编排的传统思想,遵循着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综合培养的原则,同样的,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也要遵循综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原则。

2.突出重点原则

每一个学科都有本学科特有的素养,这个学科的素养与学生核心素养中的某个方面关系比较密切,对培养核心素养有着天然的优势。比如,小学数学学科就对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中的科学精神,具有其他学科没有的优势,因此,在综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原则下,要采用突出重点的原则。在小学数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三、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措施

1.提高教师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认识

小学数学教师通过相关文献的阅读既要对小学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要对新近国家提出的学生核心素养在数学上体现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通过阅读相关的文件,正确理解学生核心素养,通过深入地研究核心素养体系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核心素养理念,从而更加有效地贯彻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2.把核心素养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学生核心素养》中提出的核心素养体系,是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的、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是推进教育改革下一步工作的“关键”。我们要把核心素养培养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出发点。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终身学习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因此,它是各学科学习的最终归宿,当然也是数学的教学归宿。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要转化传统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备课时老师要立足于核心素养体系,特别是在教学目标设置时更要体现核心素养的要求。再以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圆中“圆周率的历史”这一节课为例,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把这一节课不纳入教学计划,不进行课堂学习。但是,这节内容的学习恰恰能对学生文化素养起到涵养的作用,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思想,根据培养核心素养的要求,对本节课给予相应的重视。

总之,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中,首先应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形成正确的认识,然后转变思想,在《学生核心素养》的指导下,从教师、教学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入手,从而达到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小学学科核心素养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生物课堂教学 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第一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并明确指出:“教育部将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可见,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新一轮的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中,核心素养也必将成为改革的灵魂。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完成基础教育的素质养成目标,必须通过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而达成。具体到生物学科,就是如何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一线教师如何在课堂中开展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实现课堂的转型,是重要的课题。下面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为例,浅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和组织教学,以期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1 基于素养的教学目标

学生的学习是分学科进行的,如何才能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各学科的教学相统一?其实两者并没有冲突,只有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分解为各学科的核心素养,通过各学科的教学贯彻下去,才能使培养核心素养具有可操作性,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生物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囊括了素质教育中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劳动技能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有着一定的的优势。当前,高中生物课程改革更加注重生命观教育、科学通用概念教育、科学实验方法和探究能力教育等,旨在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从生物学视角出发,每一点都是知识、技能、情感的融合,兼具个人和社会价值,是高中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的重要部分。

崔允t教授在《核心素养如何转化为学生素质》一文中明确指出:教学实践中,教师的关注需要发生转向,从关注知识点的落实转向到素养的养成,即从关注“教什么”转向关注“学生学会什么”,这都需要教师更多地思考。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应发生转变,即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等生物学核心素养。

在“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一课中,笔者设置了以下教学目标:(1) 通过上网搜索资料,了解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发现过程及其作用,认同科学探究的历程是在不断地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认同科学家需要有质疑、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2) 通过小组学习构建血糖调节的动态物理模型,探究血糖调节的过程,从而归纳总结运动中和饭后血糖调节的概念模型,M而掌握本节课的核心概念――反馈调节并且能类比推理体内其他激素调节过程;体会模型建构的方法及好处。(3) 学会做小医生,网上搜索当前治疗糖尿病等激素失调疾病的方法并在课上分享,从而了解日常预防疾病的知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更加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 基于素养的教学活动

提高学生的品格并培养其持久的能力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关注的重点,该过程往往离不开有效的生物课堂教学。当前,课堂中生物学科素养教育的落实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推进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构建落实型课堂;落实个性化教学,放飞每位学生;发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体现学科特征。笔者正是以以上几点作为启发,寻找生物课堂核心素养教育的切入口。

2.1 了解学情,准确定位

教学活动离不开学习的主体――学生,为了避免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控,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情,制定教学目标,做到“以学定教”。其中,“设计学前准备、制定教学任务”尤为关键。

高二的学生已在初中学过激素的概念和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课前教师要求小组利用互联网查找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科学史、糖尿病的病因与治疗方法以及激素药物的使用现状,并做成课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在充分掌握学情的基础上,设计课堂上讨论的问题以及制定符合学情的学习任务也至关重要。在本节课中,笔者将课堂教学分为“小组分享课前收集的科学资料”“设置情境――小组合作构建血糖调节物理模型”“小组展示血糖调节的概念模型”“小组分享当前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以及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期间设置的情景与生活息息相关,如“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血糖是稳定的吗?”“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胰岛素时,将会发生什么情况?”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安排学生完成相关的“讨论与思考”,突破重难点。

2.2 科学规划教学环节

本节课为模型建构课,学生需动手操作,笔者参考“学讲方式”,即学进去讲出来的教学方式,进行变通和整合,确定本节课的课堂教学流程为:自主先学资料分享小组探究交流展示归纳总结学后反思课后拓展。

2.2.1 小组探究任务明确

本节课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学习任务,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提高学习效率。例如,笔者设计的探究任务1为:小组合作构建血糖调节的过程,归纳总结出马拉松运动员运动时血糖调节模式图。笔者要求每个组员都要有明确的分工、交流讨论,确定发言人,如小组中谁来扮演甲乙丙,运动时及饭后指令由谁发出,由谁归纳总结等。

2.2.2 及时收集和解答问题

理性思维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学生在合作的过程除了完成教师布置的探究任务之外,还会产生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捕捉这些问题。可让学生把问题写在本子上,教师挑选普遍性的核心问题在课堂上予以解答,实现有效教学。例如,是否身体中所有激素的调节方式都类似于血糖调节?升高血糖的激素只有胰高血糖素吗?在小组活动的环节中,教师应该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提问与倾听,在问题的反馈中提高合作的深度。

2.2.3 多样化的交流展示

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以及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本节课中笔者安排了多样化的交流展示。学生在本次教学中不仅能口头表达,还能借助黑板、多媒体、图片道具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流。例如,学生在黑板上画出血糖调节的模式图,并进行讲解。

2.2.4 学后反思及拓展

学后反思有利于学生建立知识网络,巩固学习的成果。本节课知识性目标主要是通过模型建构,让学生掌握核心概念――反馈调节。因此,笔者留下的反思任务是:回顾血糖调节的过程;试举例说明生活中反馈调节的实例。

从课堂来看,学生能写出血糖调节的机制,并对其他激素调节机制产生疑问;掌握了模型建构的一般方法;认同激素的发现过程是在不断地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在了解日常预防疾病知识的过程中,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最好的课堂应该是在学生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产生新问题。笔者在本节课中也留给学生拓展题:查阅资料,说明血糖调节只有激素的参与吗?以甲状腺激素为例,你能写出其反馈调节的过程吗?这些问题既是本节课的延伸也是下一节课的引子,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

2.3 角色转换,组织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的生物课堂教学,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由课堂知识的主讲者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协助者、参与者。

2.3.1 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学中,好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主要体现在对学情的掌握、对教学的设计、对学习活动的组织、对问题的适当点拨上,使教学环环相扣。笔者是这样引导教学的:以马拉松运动员为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安排其中一个小组演示血糖调节模型建构过程;引导学生相互交流修改得出血糖调节模式图;通过模式图引导学生建构核心概念――反馈调节。在归纳模式图时,笔者是这样点拨的:血糖调节的核心是实现机体的稳态即血糖浓度的稳定。血糖浓度过高需要什么激素降低?浓度过低需要什么激素升高?

2.3.2 协调者和参与者

课堂上,教师要做“站在现实后面的”参与者,走下讲台,参与到各小组的学习中,收集相关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5个教学时机:指导预习的时候,教师要让一步;解决问题的时候,教师要慢一步;展示拓展的时候,教师要退一步;研讨问题的时候,教师要停一步;总结反思的时候,教师要缓一步。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例如,总结血糖调节机制时,小组代表把讨论的结果写在黑板上,小组间相互查漏补缺,教师略微点拨,最后再归纳总结。

2.3.3 激励者

新课程倡导“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中教师要主动与学生交流,以朋友的身份激钛生。笔者通过“小组积分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表现欲;采用“奖品制”激励学生,使其在成功中树立自信。

3 基于素养的教学评价

“发展性评价”是新课改提出的教学评价中最有价值的理论,理论指出要注意学生自我参照的评价,即把评价结果与学生学前起点进行比较,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考察。在课堂上,教师应多以启发性、鼓励性、引导性语言与学生交流,并以适当的表情和动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此外,课后,小组内的成员要针对本节课进行自评和互评,记录在本子上,供教师参考。教师要选择精当的习题检验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巩固学习成果。

新一轮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指向,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准绳。然而,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堂课所发挥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因此,如何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更高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要进一步思考和探究的问题,模糊的认识会在教学实践中逐渐清晰,关键是敢于尝试。

参考文献:

[1] 徐勇.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探析[J].中学教学参考, 2016(20):115-115.

[2] 赖海元.新课程实施素质教育生物学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J].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2010.

小学学科核心素养范文第5篇

截至2016年11月,搜索“核心素养”的条目,百度上的数字高约230万,中国知网显示约99.8万条结果。这一年召开的各种全国性的高端教育论坛也纷纷聚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为什么这么火?除了“核心素养”代表了中国教育改革未来的走向,不得不提及的一点是,无论是学术界、学校层面,甚至行政方面,对于如何落实核心素养都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迫切需要学术研讨、借鉴引导和实践创生。

从素质教育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教育进入3.0时代。盘点2016年关于核心素养的论文、报告、新闻,聆听来自专家校长的声音,聚焦以下问题,希望能澄清误区,找出落实的方向,分享前沿的实践,助推核心素养从学术思辨走向行动落实。

怎么看:从传承与发展的视角来看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什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解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核心素养仅从字面上理解并不难,难就难在要从现实意义上来理解。那么,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成为首先需要厘清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中央文件中正式使用“素质教育”概念。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建构面向21世纪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1年开始,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教育部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旨在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带动人才培养环节的一系列变革。

2014年3月,核心素养首次出现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并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首要位置。

2015年4月和2016年年初,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两次呈请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将核心素养初稿及研究报告送教育部有关司局和单位征求意见。同时,正式征求了全国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意见,并委托中国教育学会征求各省市教育学会和相关分支机构意见。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引发了社会高度关注,也拉开了从文件到实施的序幕。

可见,从素质教育到课程改革,再到深化课改的核心素养,环环相扣,一脉相承的是国家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

教育部核心素养课题组负责人林崇德教授指出:“从价值定位而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对教育方针中所确定的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细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研究员柳夕浪说:“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的成果,丰富和完善素质教育命题,一方面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素质教育这一命题的独特价值;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理清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寻求素质教育的新突破。”

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认为:“提出核心素养,是为了深化课程改革,贯彻‘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崔允t教授指出,我们的传统是重视“双基”,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后来又提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是从教书走向育人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打个比方,落实“双基”是课程目标1.0版,三维目标是2.0版,核心素养就是3.0版。

无论是素质教育、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是核心素养,无一例外都是体现了教育改革的国家意志。所以,以一种传承与发展的视角来看核心素养,才可能创造核心素养的本土范式,核心素养才有落地的根与魂。

教什么:积极探索基于核心素养为纲的课程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总体构架,提供教学的方向和内容

为了扭转分数至上、分科教育的弊端,实现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核心素养应运而生。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目标”尚未消化落实好。这下又冒出来一个全新的概念――核心素养,怎么办?这就需要中间环节来联系核心素养与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实现从知识本位到人为本体的转化。这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

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教学校长占德杰的一席话就很有代表性:“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对于老师们而言,这个问题如果不弄清楚的话,可能就会引起一种模糊或者说一种混乱。通过学科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是一个非常好的路径。我觉得这样一下就有抓手。”更直接的,如西安市第三中学副校长赵海娟的观点――国家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完善和修订现行的课标。这样学校和教师可以依照课标来进行教学。

北京师范大学李晓东副教授认为:“当前的核心素养建构,先确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在此基础上提出各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再将这些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具体化为学科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

《论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建构》一文中指出:“学科核心素养也是学生核心素养转化到课程标准的一个过渡环节,否则学科课程标准将‘对不上’过于上位的学生核心素养,那么核心素养也就变成了‘空中楼阁’。”文章进一步指出,“学生核心素养转化为课程标准基本遵循:学生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内容标准的思路。”

于是,本轮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首次纳入了学科核心素养。虽然,有专家指出,从《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披露的各学科核心素养看,各学科之间的界限依旧非常分明,并没有体现出课程整合的意识;即便在同一个学科内部,“学科核心素养”也存在着交叉、重叠的现象。但是,这一步的迈出体现了“学生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内容标准”的制定方向,也给一线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参照。

遗憾的是,正如专家所指,目前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定性描述性状态的,很多是基于研究者个人经验及文本研究后的理性思辨式的论证。所以这需要国家组织力量进行量化的、基于实证的研究与构建。李晓东认为,应该“寻求当下课程标准与高中学段学科核心素养的对应,深入发现和挖掘现有教学过程符合核心素养理念的内容和做法,结合现实发展的实际完善,积极探索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现路径”。这也适合基础教育各个学段。

怎么教:在教育3.0版本下,学科核心素养的研发、课程标准的修订与学校实践需要并行

《南方周末》曾发文《核心素养:素质教育的新起点――从“屠呦呦是谁”说起》。文章从学生不认识“屠呦呦是谁”说起,说到屠呦呦求学的经历,特别是中学时期她考试分数并不高,但初显“只要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会坚持下去”。 屠呦呦求学是抗日时期,国家没有精力搞教育改革,更不要提“核心素养”一说。从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方法,只要是指向人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就可以被称为培养“核心素养”的教育。

所以,在一些纲领性文本,如学科核心素养、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尚未出台时,更需要来自一线的实践创生。为此,专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先生提出:一是将身心健康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二是课程教学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三是课程内容及实施要为学生打下走向社会的基础。

杭州师范大学张华教授特别谈到,“要超越‘双基’,走向素养。”他认为,“第一,转变课程知识观。课程内容不是由零散的‘知识点’或孤立的事实构成的,而是由核心观念构成。学科探究与实践是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教师与学生的个人知识是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第二,将知识创造过程变成教学和学习过程。我国课堂教学倘不把教学变成真实的知识创造,不让以‘问题解决教学’和‘协作教学’为核心的新教学方式成为我国课堂教学的主体,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就难以落实。第三,将‘双基’优势转化为核心素养优势。我国学生‘双基’熟练本身不是缺陷,通过泯灭学生的个性自由和创造性、以牺牲核心素养发展为代价而达成‘双基’,才是致命缺陷。”

学校可以遵循这些原则,基于自身情况,创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朱建民介绍,学校各学科都在制定学科纲要。学科纲要当中第一个板块叫学科宣言,就是讲的这个学科的价值,这个学科到底要给学生什么,培养学生什么,也就是说要解决为什么而教,教什么,以及怎样教的问题。学校形成了六大课程体系,包括科技与创新类课程,艺术与审美类课程,人文与社会类课程,生涯教育与素质拓展类课程,国学类课程与体育与健康类课程。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校长程红兵“动作就很大”。学校变革课程结构,由统一课程转向差异化课程,由单维课程转向立体课程,体系课程转变谱系课程。比如,小学数学变成了彩虹数学,有双基、人文、生活、活动数学。文科综合,中华文化、语文、思想品德三个学科整合。理科组合,改变学科孤立、缺乏联系的状态。学校高中阶段开设有海绵城市研究课程。学校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面向丰富多彩的生活。

当然,还有一点也是学校必须注意的,那就是教师的教学行为改进。

尹后庆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尤其需要关注五点。一是学生的文化学习过程是智力发展和道德成长统一的过程;二是学科知识应该成为学生精神成长和德性发展的智力基础;三是教学组织形式应该对学生形成合作、包容的心理品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四是教学过程所营造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氛围应该有利于形成创新精神和追求真理与正义的品性;五是教师在教学中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在学校生活中体现的人生准则和处事规范应该成为学生的示范和榜样。

其实,学校面临的挑战越大,变革的空间也越大。国家督学张卓玉建议:学校需要通过研制体现核心素养的教师培训手册,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授课老师进行教学结构、能力结构的培训,利用好测试的指挥棒,引导一线教学。

于是,这就引出了很重要的评价标准问题。

怎么评:从结果评价走向学习过程与品质评价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然而专家们一致认为,“最难的地方是评价。如果评价体系不优化,还是以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那么,核心素养在实践中的落实还将步履维艰。”

《国内关于核心素养研究的文献综述》一文提出:为了测量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品质,传统的结构化试题已经不能满足评价的需求,甚至纸笔测验本身也不能够完全用于评价的任务。

东北师范大学原校长、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史宁中认为,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要关注思维品质、考查思维过程。他指出:“2015年实施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数学领域的监测标准中就提出:不要求计算速度,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达成。这些标准就体现了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关注。”

《从结果评价走向核心素养评价究竟难在何处?》一文提出了多管齐下的方案:一是切实厘清中小学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及其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之间的关系。二是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大针对中小学生核心素养评价的专项研究,集中攻关。特别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将各学段中小学生核心素养标准及其评价工具的研制,列入国内重大、重点项目,集中全国范围的学术力量,进行聚焦式攻关。在这一方面,心理学的技术、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有较大用场。三是及时梳理国内外关于学科素养已有的评价成果,广泛吸收其中的成功经验。国外,PISA测试中对于数学素养、科学素养、阅读素养的成功测试,为我们开展学科核心素养测试提供了成功范例,其中的数学素养大多符合我国中小学数学实际。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辛涛认为,“学业质量标准必须是根据核心素养所提出的品格和能力要求,与课程领域所提供的知识内容相结合而制定。”“学业质量标准不同于基于学科内容建立的表现标准;后者是在学科内容标准确定后根据大规模测验结果制定的,而前者是基于细化了的学生核心素养制定的。”在“评价与学生核心素养”研讨会上,他指出未来探索的方向:要强化对于软技能和软环境的评价,善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对每个学生个体的整个受教育过程的数据和信息进行过程性保存和追踪,并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核心素养的落实和综合素质评价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