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绿色制造的背景

绿色制造的背景

绿色制造的背景

绿色制造的背景范文第1篇

当然,背景景观同样需要具体风貌特征,并通过“部分变异”来体现多样变化,在整体协同的基础上,不同部分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别,形成自身的类型特征,强化局部的可识别性。

景观背景

景观单元通过个体形式的表现与相互协调,共同建立有机的整体空间,以此空间作为某些重点元素的背景,即称之为景观背景。

景观环境中的背景区,从景观角度讲也可以称为填充区。例如在开发区总体景观构架围合或分隔出的区域内,以功能组成相对单一的建筑群予以填充,如居住组团、工业组团等。

⒈景观特征

背景区一般保持相对低平的整体景观设计,在靠近中心区时,整体设计可以略有提高。背景景观环境主要由大量的功能和形式相同或相近的景观元素组成,各景观之间保持近似强度的景观设计。作为景观环境中所占比例最大、数量最多的组成部分,背景区需要保持一定形式的信息强度来表现地方人文特征、功能特征以及地区特征,而对于其中每一个景观元素来说,则需要遵守“背景协同”的景观设计规律。

⒉重复性

在工业化社会中,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提高生产效率,大多数住宅、厂房都是采用模式化标准设计重复建造的。内在功能的相似形成外在景观的协同,可见,背景环境的形成既有景观环境方面的需要,也有其社会功能方面的必然性,在一定范围内,相同的功能需要确定了相同的层数、高度、体量,相同的建造方式确定了相同的材料,也就是确定了实体景观设计的主要控制因素。而造型和色彩则可以按着景观方面的构思要求有条理地变化,形成多样性。

⒊多样性

在背景区中,简单化的完全重复是不可取的。人们不愿看到清一色的“火柴盒”,背景重复的同时,应追求局部位势因素的变化,多样化、多元化是人的普遍需要之一。背景的多样化不是某一个景观的单独变化,而是局部区域内,功能需要相似的若干个景观在造型、色彩等位势因素方面统一变化,在整体背景中,强化某一类型的识别性,形成标识特征。例如深圳、北京等大城市某些住宅区开发,不同类型的住宅组团采用形式各异的造型模式,重复协同而又丰富多样。

绿化网络

所谓绿化网络,是指一些绿化元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又相互协调,从而共同形成一种整体绿化空间。

园林绿化是任何开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这不仅因为绿化是受环境因素制约最小、可行性最强的生态手段,而且因为绿化对于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的意义远比山地、水体大得多。《马丘比丘》中指出:“城市要取得生活基本质量及自然环境协调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建筑、城市和园林绿化的再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事业迅速地发展。城市园林绿地对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发展旅游、完善投资环境等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园林绿地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我国许多城市在开发建设中注重绿化环境,北京提出“以大环境绿化为中心”、“先见林,后见城”的绿化构思;天津确定“种大树,搞大绿,形成大气候”的指导思想;长春则以建设“森林城”为战略目标。建设部颁布的《全国城市文明住宅小区标准》中规定:新开发住宅小区的绿化覆盖率应该高于30%。可见绿化已经成为开发区景观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深圳特区绿地指标中可以感到绿化的重要地位。而从深圳绿地规划总表中,可以了解到绿化网络的主要类型。

绿化的景观特征主要有:色彩基本统一,色调以绿色为主,以软质枝叶取得协调的质感,整体景观效果完整、协调、统一,在景观环境中主要起衬托人工建设景观的背景作用,能够协调各种环境因素,突出景观中心和隔离组团等。具体表现为:

⒈完善统一

绿化轮廓线的过渡和延伸可以使建筑融入环境中。作为恒定因素,可以把不同景观成分统一起来,成为视觉连续的整体,同时使形态生硬、质感粗糙的建筑显得柔和,有人情味。

⒉整体统一

绿化网络是整体的组成部分之一,所以它的详细布置应与场地的总体风格和特性相一致,应将它有机统一到整体之中,使之能够与整体中的其它内容,尤其是与作为主体的建筑物相互配合和协调。或是采用一致的处理手法、一致的形式语言,或者是构成有意义的对比。总之,是要在相互之间形成积极的关联,而不应是各有一套思路,各自为政。

⒊强化识别

绿化作为软质界面,可以塑造各种类型的空间,为观赏景物提供封闭周围、强调中心的“画框”,展现景观序列。绿化可以使重要的节点空间显而易见,使之易于识别,从而标识其重要性。绿化可以引导观赏者的注意力,使之集中于某处,从而突出和强调重要的景观。

深圳华侨城深圳湾大酒店,掩映于茂密葱郁的绿树丛中,绿化的衬托使这座大型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深圳街区绿化,把高层建筑联结成整体。由于绿化的统一完善作用,软化了建筑环境,更具人情味。绿化不仅可以消除建筑与地面、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生硬连接,还可以协调某些建筑的轮廓线,使之统一于大环境之中。

综上所述,绿化网络的建设应形成整体,在衬托主体建筑和满足生态需求的过程中共同作用。

作者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总参工程兵第四设计研究院

收稿日期:2001年6月

巴黎市的大片绿地与建筑物相结合,形成了景观环境中的背景区

深圳梅州新村:每组组团选型稍有不同,通过丰富多彩的绿化,小品围合起来,组成完整的居住小区

万科四季花城沿街面钟塔是聚焦中心,绿化是其衬托(陈淑慧摄影)

深圳万科四季花城某组团的内的小径,绿草粉花环绕着建筑,静谧百充满生机(陈淑慧摄影)

重复中变化,变化中协同万科四季花城组团模型(陈淑慧摄影)

深圳华侨城:单轨车车站,是建筑、是景观

深圳华侨城内的绿化:呈现自然之美,是城中之园林,让小区中的建筑富有人情味

深圳某小区的绿化,使建物显得有人情味

卢浮宫后的大片绿化能使建筑与自然景观有机地相结合

绿色制造的背景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园林景观设计;策略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一体、城乡统筹、生态宜居、产城互动、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园林景观设计是坚持以人为本,以统筹兼顾为原则的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建设功能完善、生态文明、环境友好的城镇化的必然要求。

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园林景观设计面临的机遇

在以往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由于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致使城市文化不清晰、规划理念不切实际、公共服务发展滞后,园林景观设计与绿化配置水平较低,人居环境适宜度不高。

随着社会健康快速的发展,在当前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建设中,国家适时提出了“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发展部署,并在积极制定《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河南省政府制定的《关于深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豫政[2016]62号)明确提出:有序推动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落户等28条实施意见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2016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新型城镇化仍是重点工作,并积极投身制定本地区城镇化建设发展规划,城镇园林绿化则作为城镇化建设重要环节来抓。

由此可见,园林景观设计在推进城镇化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赢得了较好的机遇。

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近年来,随着风景园林建设步伐的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也呈日新月异之势,但两者的有效且完美结合方面则暴露出一些问题:

2.1 注城市形象,忽视了尊重自然

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原则是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只有这样才能节能环保。事实上是城市建设让城市的自然湖泊、河流、山林沦为建设用地,而在城市内部却为打造景观进行大量的开湖堆山、构筑“假山、假水”的人为景观,违背了新型城镇化风景园林建设的原则。

2.2 抓绿化指标,忽视了绿化品质

衡量城市绿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主要在于绿地率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因此,在城市的绿化建设方面则出现单一追求绿地面积,而对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不纳入绿地面积指标计算的绿化建设力度相对较弱。另一方面,为节省绿化资金,多数只进行低层次的草坪绿化,没有呈现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层绿化。

2.3 求绿化形式,忽视了生态效应

风景园林建设不但有自然生态效应,更要有社会生态效应。现实的情况是一些城市的园林建设只追求绿化的形式,搞“森林式”、“花园式”密植。一方面植物没有相应的生存空间,成活率降低而造成浪费;另一方面挤占了本应有的公共活动空间,使得空间缺乏质性、多样性,降低了城市公共空间的质量内涵。

3 解决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问题的举措

3.1 因地制宜,科学制定园林绿化规划

在制定园林绿化规划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城镇功能,坚持因地制宜,充分结合地区的生产、区位、生态实际,兼顾人本原则,以服务居民为目标,完善居住区与产业集聚区间防护绿地林地建设。

3.2 结合现有生态环境,拓宽园林绿化范围

新型城镇化建设虽然已经在园林绿化工作中做出了一些努力,但无法满足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人民群众的需求,滞后现象严重。因而,在推进城镇园林绿化工作中,要根据已有的市政设施布局,结合现有的生态环境,以及具体的环境条件进行园林绿化设计,对于园林景观的需求只能通过规划、新建距离居住区适中的公共服务园林景观。

3.3 合理布局,打造特色园林绿化空间

当前城镇居民对于区内园林景观、绿化景观的需求增长快速,不合理的绿化布局难以满足群众的需求。因而,在城镇园林绿化设计中要合理布局、远近结合,充分满足群众需求,努力结合地区实际。在条件许可的城镇,可充分结合城镇文化特质,打造特色的园林绿化空间。

绿色制造的背景范文第3篇

色键技术是一种已使用多年、为大家所熟悉的视频图像合成技术,利用它可将演播室中蓝色幕布前的人物或道具(前景)叠加在另一个作为背景的图像上。这种方式的主要缺点是背景图像与前景图像没有联动关系,即当前景摄像机进行摇移、俯仰、变焦动作时,前景图像发生变化,而背景图像仍保持原样,因此,前景和背景之间无法保持正确的透视关系,合成的图像会失去真实感。

洋铭DVK-100

DVK-100是洋铭科技特别为学校、个人工作室、婚纱摄影、小成本的制作公司所设计的高质量chroma Keyer(抠像机),将该产品辅之以一个单色背景(以蓝色或绿色为最佳)、两台摄影机及合适充足的灯光,即可轻松制造出“虚拟摄影棚”的效果。

DVK-100提供了两组前景视频输入及一组背景输入,可抠除蓝色,绿色,且其框架大小可以自由调整,并能够配合小型背景幕使用。DVK-100专门针对视频图像提供了去除残留阴影背景颜色、微调物体反光颜色、调整透明物体(如玻璃杯)的透明度及实心度等特色功能,并可准确调整视频的亮度、对比度、色度及色相等属性。

在接口及制式方面,DVK-100提供了S-Video(Y/C)及Composite输出、入接口,能够支持多种格式的标清视频输入,为可配合计算机控制,DVK-100提供RS-232控制接口。DVK-100内置的TBC时基校正器能够实时校正不稳定的视频:其GPI控制功能,可用触发方式切换前景两台摄影机视频来源。最后,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DVK-100提供了PAL/NTSC两种制式可供选择。

洋铭全球独创的CKL-100双色灯光及反光布套件,提供上述的解决方案,只需要室内光即可得到更专业的影像抠像效果,向需要多灯光的传统虚拟演播室说再见。

多功能专业抠像机ASK-ABK100

绿色制造的背景范文第4篇

颜色是有“重量”的,不同颜色以及不同明度的颜色视觉重量感不同。这里重点研究色彩及其明度之间视觉重量关系。1)不同明度的视觉重量对比研究。实验对象及方法,年龄在35~50岁的50名男性,色觉正常。为保证实验的真实性和独立性,每个受试者都单独实验。5种颜色明度见图1。将明度分为10个单位,测试者都需在明度表上标出该明度表的重心位置。实验结果如下:5种色彩明度表的重心数值分别为3.98,3.64,4.08,4.53,4.68。其色彩重心都不在明度表的物理重心上,且都偏向明度较低的一边,表明色彩明度越高视觉重量越低。2)色彩的视觉重量对比研究。实验表明:黄色=4.68>绿色=4.53>蓝色=4.08>红色=3.98>黑色=3.64,其中数值越大代表越远离明度低的一端,说明颜色视觉重量越低。不同色彩的视觉重量排序为:黑>红>蓝>绿>黄。

2高空作业车色彩人因研究

2.1高空环境下色彩降低人心理恐惧感研究国外研究表明[4-5]色彩会对人体的生物节律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人的心理以及行为。高空环境下人们常会感到眩晕,反应迟钝,这对高空作业的安全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这里着重研究色彩对降低高空恐惧感的有效性。实验对象与方法:受试者为35~50岁的20名健康男性,让其处于16m高空测量其心率、呼吸频率。试验按颜色分为7组以及对照组,为避免各组实验的相互影响,每组实验完成之后均有5min休息时间。色彩与心率以及呼吸频率关系见表2。实验表明高空环境下红色,黄色均不同程度地提升了受试者的心率及呼吸频率,对降低恐惧感起到负面影响。而蓝色和白则有助于降低受试者的心率或呼吸频率,降低受试者的高空恐惧感。黑色及灰色对受试者心率和呼吸频率的影响没有发现统计学上的差异,可以说对受试者的影响不大。2.2高空作业车警示色合理性研究高空作业车都涂装有警示色,但是警示色通常是冷色暖色或高明度与低明度搭配。实验表明,暖色系和高明度色调易造成观察者心跳加速,并且对人的视敏度也有一定的影响。下面通过测量观察者的视敏度来分析不同警示色对受试者的影响。实验对象与方法,年龄在35~50岁的20名男性受试者,视力均在1.0以上,测试其视敏度。本实验采用对比色视敏度测试方法,将红黑绿蓝黄白色的"E"字剪贴在白、黄和红、白、白、黑、红蓝绿色的背景纸上制成对比色视力表[6]。对比色视敏度见表3。其中:平均视力(L)的计算方法参照缪天容氏的计算公式(L=5-logα)[7],本次试验的警示色视敏度排序:黄黑>黑黄>蓝白>白蓝>红白>白红>红黑>黑红。2.3色彩的视觉主次性研究人眼视网膜细胞中3种锥细胞的相对视敏度曲线表明人眼对色彩的感知主要依赖3种分别感知蓝、绿、红色光的视锥细胞。资料表明视锥细胞波长感度范围在400~700nm,3种感色细胞对于光谱波长的最大感度点分别位于可见光谱中的蓝光范围420nm,绿光530nm以及黄绿色光560nm。这些波长的光波对人眼的刺激最明显,是最容易引起人注意的几种色彩。波长与色彩的涂装色彩具体参照国际标准CIE色度表。2.4色彩环境对人的反应速度影响研究人的反应速度对高空作业的安全性也有一定的关系。这里重点研究不同颜色背景与人的反应速度关系。实验对象与方法,受试者为35~50岁的20名健康男性。将7种色彩作为实验屏幕背景,RGB值分别为红(255,0,0),绿(0,128,0),黄(255,255,0),蓝(0,0,255),黑(0,0,0),白(255,255,255),灰(128,128,128)。实验反应块颜色为“红—黄”两色变换。色彩背景下人的反应速度实验见图2。实验规则,当屏幕中央的红点变成黄点时按下鼠标左键计算时间,每种颜色均测试5次取平均值。为避免色觉残留,每组实验完成之后受试者会有5min的休息时间。色彩背景下的平均反应时间:红0.4051,绿0.3917,黄0.4021,蓝0.3908,黑0.3045,白0.2301,灰0.2832。结论,非彩色背景下白色反应成绩最好,灰色居中,而黑色最后。而彩色背景系列成绩相对于非彩色背景来说没有太大优势,也可能与任务的简单和反应的时间较短有关系[8]。

3高空作业车色彩设计实践

3.1车身配色设计实践目前高空作业车主要运用黄红绿蓝4种涂装。黄黑、蓝白搭配的视敏度比较高,可以考虑作为高空作业车的色彩涂装,但不同色彩在相同照度下对实验者瞳孔大小以及眨眼频率影响实验表明,黄色易造成工人眨眼频率增加从而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心跳加速;视敏度试验表明红色易造成视敏度下降,对工人造成不利影响;色彩与反应速度实验表明白色环境下人的反应最快,考虑采用蓝白或者绿白作为车身涂装,在合理警示的同时减少警示色带来的负面影响。3.2起重臂配色设计实践起重臂的色彩设计一定要与它的功能相结合。根据色彩的性质,纯度越高,给人的感觉越沉稳有力[9],因此,高空作业车的起重臂主要运用高纯度的色彩,并结合整体车身其他部位的配色情况,加强高空作业车的整体性,色彩与反应速度实验还表明白颜色背景下人的反应速度最快,考虑将白色作为起重臂的主体配色。起重臂的色彩涂装见图3。3.3吊兰配色设计实践吊兰为工人提供了一个安全的高空作业平台,其色彩运用直接影响到工人的工作状态以及心理反应。实验发现蓝色可以有效降低人员在高空环境下的恐惧感,不易造成视觉疲劳。白色环境下人的反应速度最快,但白色明度较高,在照度较高的环境下容易造成视疲劳。灰色环境下人的反应速度也比较快,且不会对视敏度造成负面影响。灰色属于冷色系,对于降低高空作业车中的人员的高空恐惧感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综合各组实验结果得出,吊兰主色调采用蓝色(0,0,255)、灰色(128,128,128)或白色(255,255,255),见图4。吊兰中地板应采用与大地颜色相似的灰色,这样便“拉近”高空作业车中的人员与地面的距离,降低其心理恐惧感。3.4设计实践展示基于文中实验以及高空作业车实际情况,大致展示高空作业车的车身,起重臂以及吊兰的色彩涂装,见图5。

4控制面板色彩设计实践

高空作业的微小的误操作可能会给人员带来致命性的灾难。合理的功能布局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操作的失误率,但其色彩的合理运用在很大程度上也可降低操作工操作的失误率,提高人身安全。操纵面板色调必须以冷色系为主色调,据CIE色度表资料内容,应采用反射波长为420nm的蓝调;控制面板中按键的色彩及显示装置色彩的应用必须符合人机工程学,作为指示不安全情况的信号灯一般使用波长为700nm的红色光;提醒注意的信号灯用波长为560nm的黄绿色光;表示正常运行的信号灯用波长为530nm的绿色光[10]。同时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表明,短波长的色彩更利于保持一个良好的警醒水平,而波长较长的色光可以调动自主神经的活动,但可能加重紧张程度,反而减低了作业安全性。在短波长色光下可以保持更好的警醒状态和工作绩效[11]。

5结语

绿色制造的背景范文第5篇

1.1 设计背景

萧山临江近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境内铁路和公路交通路网稠密,沪杭甬高速公路、杭金衢高速公路、104国道、浙赣铁路和萧甬铁路穿境而过,公路密度达160公里/百平方公里,已形成了区内40min交通圈和20min上高速的便捷交通网。

萧山的四个城市出入口位于城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东入口区域为沿金成路(104国道)到杭金衢高速接口位置;南入口位于杭州绕城高速萧山入口区域,是杭金衢高速公路与城区的连接线,也是杭州绕城高速进入萧山城区的门户;西入口处于萧山与滨江区的交界区域,有五条主干道交集于此,一度成为入城交通的瓶颈点;北入口则是萧山与杭州主城区的直接联系区域,从九堡大桥至杭甬高速与104国道的交汇处的沿线范围。

随着萧山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有的交通线已不能适应现在交通流量的需求,存在诸如原有的交通设施已经陈旧,许多地方路面破损严重,道路两侧有许多违章搭建,环境绿化景观面太少等问题,这样一来,城市入城口就成为城市与外部联系的瓶颈,制约了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入城口是一个城市交通与外部交通的连接处,对城市的交通疏导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理顺道路交通网络,改造现有的交通设施,并在满通功能的前提下进行环境景观的提升建设就成为当前城市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2 设计原则

1.2.1 统筹兼顾,强调整体

城市入城口的建设是个大景观系统工程,在满通功能是前提下,协调入城口周边土地利用、建筑物、构筑物、绿地、雕塑、标识等多方面元素,以科学、发展、全面的设计营造整体性、连续性,且具有发展延续性的大景观系统。

1.2.2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四处入城口体现了各个区域的特点,也是萧山城市发展的展示窗口。东入城口位于生产花木著称的新街镇,毗邻中国花木城,定位为“绿色活力,花木之乡”,南入口位于山清水秀的蜀山街道,定位为“秀丽山水,生态之城”,西入口邻近湘湖、休博园,它体现了“人文湘湖,休闲之都”的特色。北入口位于蓬勃发展的钱江世纪城,它体现了“日出沧海,潮起萧山”的弄潮儿精神。

1.2.3 传承历史,融入人文精神

萧山历史悠久,境内有8000年前的文明遗迹――跨湖桥遗址,也是古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浙江文明之源头。同时,萧山秉承历史文脉,与时俱进,形成了独有的创业文化,造就了“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萧山精神”。入城口的设计要融入人文精神,表达城市特色。

1.2.4 绿化为主,突出重点

尊重现有地形,保留沿线自然景观元素,包括河流、农田及山体,考虑与不同景观元素的融合与相互借景。重要节点与标准路段的差异化设计,在设计时重要节点精细式绿化,标准路段背景式绿化,在植物品种、规格及种植方式上有所区别,节约成本。适地适树,采用节水耐旱型植物品种,充分发挥立体种植的生态效益,采用乔木、灌木、地被、藤本等互相搭配的复合式种植方式。

1.3 设计目标

打造功能一体,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城市门户。

2 东入口景观提升设计

2.1 现 状

东入口沿现状金城路-104国道线,西起新城路,东至杭金衢高速公路,长约2.8km,包括高架桥梁上预留槽的绿化、7.0m高架桥下绿化、1.5~8.5m机非隔离带绿化、1.5m行道树花坛、两侧3~30不等的绿化带,总面积约17.18万m2。

2.2 提升设计(主题定位:绿色活力,花木之乡)

(1)萧山的花木产业全国知名。东入口的绿化不仅是简单的绿化布置,应作为展示萧山特色花木的平台,成为萧山绿色活力的窗口。

(2)东入口自西向东形成地面、高架、立交三种交通形式,因此绿化也形成丰富的立体绿化空间,又因其临近花木城,乔木、灌木、地被、垂吊植物等多种绿化品种兼有,也丰富地展示了各种绿化素材。沿路形成绿廊、彩练、花岛的景观结构,104国道与金城路交叉口,03省道东复线与金城路交叉口布置时花,形成花岛。新街大道-03省道东复线南侧绿带较宽,以各色开花地被相互搭配,形成彩练,道路两侧绿带整体形成绿色廊道。

(3)高架桥下将改单一植栽的绿化方式,在光照较弱的地方种植八角金盘、洒金珊瑚、鹅掌柴、熊掌木、小叶蚊母、大吴风草等。在光照较强的地方种植杜鹃、玉簪、海桐、瓜子黄杨、银边黄杨、山麦冬,并增加四季桂、红枫、木槿等小乔木,使高架桥下的植物景观多样性,并考虑在高架下增加滴灌系统,维护植物生长。

(4)按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东为青龙位,于金城路与104国道交叉口节点设置标志性景观。以秋色叶树为背景,前景为绿色的整形植物,中央为一条蜿蜒的青龙,四周为一群各具姿态的龙的形象,形成整体的效果,既体现青龙主题又体现花木城的绿色活力。

3 南入口景观提升设计(主题定位:秀丽山水,生态之城)

3.1 现 状

现有南入口是杭州绕城高速进入萧山城区的重要出入口。设计范围北起亚太路,南至收费站,全长1.1km。包括亚太路与蜀山路交叉口、蜀山路东侧10m绿带,西侧绿带至现有河道,总面积3.35万m2。

3.2 提升设计

南入口附近山水交融,田园风光,有较好的湿地与山林交融的自然环境,入城口景观应体现悠然淡雅的湿地风光。

蜀山路、亚太路交叉口中心以色彩丰富的宿根地被如大花金鸡菊、萱草搭配,突出视觉焦点,四周绿地以现有法国梧桐为背景,前面堆高地形,种植以垂柳、芦苇、红枫、美人蕉、鸢尾、葱兰为主的湿地植物,体现南入口的景观特色。

现有蜀山路西侧绿化过于密集,设计梳理现有绿化,打开透景线,显山露水,种植垂柳、桃花、菖蒲等湿地植物,打造湿地风光带。使人在道路上便能欣赏到秀丽的山水风光。区别于城市型园林化绿带的景观内容,形成湿地特色的、自然化的的流动风景带。

蜀山路西侧为萧山区综合康复中心,建议二期将范围扩展到河道对岸与乌龟山。将此处建设成为山水型城市公园绿地,河道对岸延续原有湿地风光。在乌龟山建环形上山道,山顶建观景亭。整个公园作为康复中心优良的环境配套。即使若干年后现有入城口废弃,也不会建设浪费。

整治蜀山路东侧农居立面,采用粉墙黛瓦的典型江南民居外观,与山水景观协调。

南为朱雀位,鸟类属于湿地山林,南入口湿地与山林皆俱,于水面立群鸟飞掠水面的百鸟朝凤雕塑,体现主题。

4 西入口景观提升设计(主题定位:人文湘湖,休闲之都)

4.1 现 状

西入口位于萧山新区金城路西端,风情大道与金城路交叉口。此次改造范围包括萧杭路与金城路相交的三角状绿地,萧杭路南侧绿地,金城路北侧绿地,总面积约4.35万m2。

西入口整体绿化较好,但是道路周边绿地植物单调,作为入城口缺少景观的丰富性与整体性。设计萧杭路下穿金城路后解决了原先三角地块车辆交汇不方便的问题。萧杭路、金城路之间的三角状绿地过于封闭,缺少休息设施,植物色彩单一,鹰雕的标志性不强,不能反映此入口的地域特征。萧杭路南侧现有建筑功能混杂,多有违章搭建侵占道路,建筑立面破旧,影响了入城口的景观。金城路北侧待建用地现状临时绿化略显简单。

4.2 提升设计

(1)西入口绿意盎然,繁花似锦,有较好的现代都市氛围。入城口景观应体现活泼欢快、丰富多彩的都市人文风光。在金城路与风情大道交叉口绿地位置,设置满载鲜花的独木舟,并增加芦苇、狼尾草等植物,将湘湖的典型景观跨湖夜月、独木舟的意境浓缩在节点处。

(2)现状三角形绿地过于封闭,功能性不强,植物色彩单一,设计萧杭路、萧邮路一侧堆叠微地形,增加中层开花植物。保留现有圆环场地,周围增加休息坐凳与花带,形成节点。西为白虎位,于绿地中设一大四小五只白虎,形态卡通化,在林地中或草坡上栖息活动,体现西入口休闲和谐的人文情怀。原有鹰雕景观亭与背后广告牌种植爬藤植物。景观亭与广告牌之间建议取消硬质铺装花坛,改为起伏的草坡。

(3)萧杭路南侧沿街建筑进行立面整治,统一立面,拆违建绿,保留基地大树,辟出人行道和基础绿化带,使其视觉上与现有绿地融合一体。

(4)金城路与风情大道交叉口南侧绿地与北侧绿地在现有基础上增加花灌木与色彩丰富的地被植物、时花,呼应欢乐休闲的氛围。

5 北入口景观提升设计(主题定位:日出沧海,潮起萧山)

5.1 现 状

北入口是连接杭州主城的直接联系点,是萧山钱江世纪城、钱江综合产业园的门户,也是通城快速路的起点。新建绿地范围北起九堡大桥,南至收费站,全长6.4km。包括两侧15~50m绿带,总面积约34.02万m2。现状整治范围为北起沪杭甬高速收费站,南至机场快速路,全长2.5km,包括现状104国道转通惠路两侧15~50m绿带的提升改造,总面积约11.19万m2。

5.2 提升设计

(1)北入口是萧山围垦区域,有蓬勃发展的产业园与世纪城,体现了萧山奔竞不息,永立潮头的进取精神和地域文化,入城口景观应体现磅礴大气,蓬勃向上的现代特色。

(2)九堡大桥节点设置两组醒目的红色钢构雕塑,每组由三个高低错落的倒锥形钢构组成,犹如一朵朵玻璃的喇叭花从地下悄然绽放。

(3)北入口九堡大桥至萧山收费站30m绿带以波浪纹的地形处理来表现钱江潮,地形以块石垒叠,寓意了围垦的历史。将垂柳、大叶柳、芦苇、芦竹、蒲苇等江边滩地的代表性植物引入绿带,使江边的滩涂景观随道路延伸。在绿化层次上形成乔木+灌木+地被+草坪四个层次。

(4)萧山收费站出口为景观节点,北为玄武位,于萧山收费站出口节点设一对玄武雕塑,对称而立,以突出“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萧山精神。于一侧辟出港湾式停车休息区,增加停车等候功能。

(5)收费站至鸿达路30m绿带仍延续江滩景观风格,并逐渐由自然景观过渡到城市景观。首先进行土方回填整理,堆坡造型,同时,设计园路、铺装和四组醒目的红色钢构长廊穿梭在绿地中,使绿带兼具游憩功能。在绿化种植层次上,形成背景大乔木+中景乔木+前景小乔木+灌木+草坪五个种植层次。在节点路口增加花灌木,形成视觉焦点。

(6)鸿达路至机场快速路15m绿带加强城市绿化景观,形成乔木+灌木+地被三个层次,并增加花灌木、球形植物与整形灌木带。

6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