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教育专业的核心素养

小学教育专业的核心素养

小学教育专业的核心素养

小学教育专业的核心素养范文第1篇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科素养;校本科研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6-0020-02

首先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明确指出:只有全民身心的健康发展,才能称得上全面的小康社会;因此,发展学校体育将成为今后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其次,社会发展需要复合型人才,而当下的大学毕业生却满足不了或者达不到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我们的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要怎么培养,这些都是我们教育者要面对的问题。据统计,2015年全国中小学在校生农村留守儿童达2019万,面对这么庞大的群体,我们深处农村的教师,特别是体育教师,更应该对这个问题进行认真思考。

一、背景分析

我们国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要从人才大国向人才强国迈进。为了满足社会各种人才的发展需要,国家提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主体是学生,离开学生谈核心素养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学生的成长也离不开教师的发展。

从哲学的角度看:对于同一层面上的两个事物而言,它们之间的距离越近,代表它们之间的联系也越紧密,彼此之间的作用与影响也就越大。因此,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务必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心理学“一致论”指出:学生成长与教师发展内在关联性紧密,教师发展是学生成长的基础,确保教师的专业素养发展也是教育行政部门应该考虑的问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得到重视和加强,农村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越来越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概念分析

1.学生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校教育中,个人逐渐掌握应对复杂社会的能力,以及作为一名学生应该具备的道德素养与健全人格。在核心素养大背景下,各校研究的重点不一样:学生核心素养评价、教师专业素养发展、学校学科素养建设等,这几个维度都可以阐述。要使核心素养顺利落地,除了关注学生自身素养发展之外,抓好教师专业素养发展,显得尤其重要。

2.教师专业素养:为了更好地实现学校教育,教师帮助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自身所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以及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的良好的职业素养及课堂创新能力。

3.体育学科素养:体育学科素养指集广大教师的热情与智慧,积极组建团队,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发展;同时积极关注教师自身成长,并制定教师发展规划;积极开展学校体育,提升学校体育文化的一种能力。通过“体育学科素养”建设把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与团队建设抓起来,实现农村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农村体育队伍的建设发展。

三、发展策略分析

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目标,学校应依托体育学科素养来实现教师的专业素养发展及团队建设。我们开展学校体育教学研究,力图通过教师培训,使体育教师在“教学管理,科研探索、团队意识”等方面促使教师专业发展。厦门市农村学校的学生主要来自农民工的孩子,受条件制约,导致很大一部分体育教师不知道该怎么发展自己。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不及城乡学校,因此我们要善于挖掘学校自身的特点与农村体育教师自身的闪光点,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发展。

1.基本思路

(1)教师专业发展:核心素养提出要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性人才,这就要求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农村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旨在通过参与体育学科素养建设,让教师的“教、研、组”三方面都有所提升,能更好地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各方面能力。

基本思路: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通过校本教研来实现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搭建校本教研平台,让教师展示自我,提升自己;通过专家引领、名师指导,创建校本科研模式,组织大家进行课题研究、校本课程建设,寻找学校体育特色来促进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

(2)教研组团队建设:个人的发展离不开集体这个大环境。教研组顾名思义要注重“教学、研究、组织”三个领域建设。农村体育教研组建设通过“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理念,搭建教研平台及科研模式,构建队伍文化及体育特色”三个方式来完成教研组建设。

基本思路:由学校组织竞聘选拔一名有责任心的组长,再由组长确定团队口号及发展目标,以一定的目标和理念来组建体育教师共同体,形成团队文化;再设若个备课组,协助教研组完成各项工作。

(3)体育W科素养建设:体育学科素养发展需要团队建设,而团队发展要求有“人、口、才”几个基本要素,应充分挖掘各教师的长处,形成团队合力,以实现体育学科素养利益最大化。体育学科素养建设的具体内容:从课堂教学与运动训练提升、教师科研模式的研究、体育教研组文化的构建三个方面进行。

基本思路:由教研组统一制定学科发展目标、口号,形成团队文化。每位教师提供一张生活照,每张照片下配上教师的毕业学校、专项、特长以及取得哪些教育教学成果;写上每位教师的工作信条与发展愿景,形成学科素养文化。

2.发展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大背景下,我们要先构建农村学校体育学科素养发展的研究思路,成立农村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发展小组,挖掘本校体育特色;根据本校体育特色及教师个人特点,探索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思路。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策略重在目标的确定,由目标引领行动,会使措施的制定与选择更加明确。制定体育学科素养建设发展分三步走,根据学科特点,立足课堂,密切结合教师专业发展,开展具体的行动研究。

(1)个人发展策略。制定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目标与详细的三年或五年规划;每个月进行一次小结,每个学期进行一次跟踪评价与考核,对照教师个人发展目标与队伍建设规划,看整个发展目标进展的如何。教师专业化发展可以依托“教学竞赛、论文撰写、课题研究、团队建设、备课组活动”几个渠道来进行。

主要措施: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立足校本科研,校本科研主要是以学校自身为科研平台,全组教师就课堂教学、运动训练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研讨的一种活动。挖掘学校体育特色,明确每位教师优缺点,进行合理分工,形成以各项目为研究对象的课题研究小组;把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罗列出来,共同研究,以具体的项目研究带动教师个人科研能力的发展。

(2)团队发展策略。制定教研组团队建设发展规划,统领教师个人专业素养发展规划;教研组长应该由一个负责任、有大局意识的体育人来担任;一个好的组织,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能成为学校体育发展的中坚力量。学校层面要做好教研组长的选拨聘任工作。

主要措施:教研组团队建设规范校本培训。开展教师教研培训,形成条例,每两周一次,每次要有活动主题,明确主持人;积极开展备课组活动,进行教师专业方面的研讨,例如,教育教学理论的探讨,教学设计的提升,学科问题的沟通,说课评课的研讨;积极组建青年教师培训班,在专家地引领下开展青年教师的职业素养培养,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等。

3.学科建设策略

成立w育学科素养研究小组,统筹三年或五年的学科素养规划建设,并明确各项目具体负责人;创设教师教学平台、教师科研模式、团队制度文化;制定发展评价机制,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与队伍建设发展。包含了三个维度:课堂构建意识及专业能力提升;教育科研意识及校本研讨能力;核心素养意识及团队文化认同。

主要措施:体育学科素养培养应立足于团队文化建设。农村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发展要立足于教研组内进行,强调教师个人在团队中的位置感与责任感;每次活动中教师的个人感悟要及时共享,并形成反馈机制;关注全员参与,注重老教师与新教师的带教对接,并形成定期的反馈机制。

四、总结与建议

教研组应集全组教师智慧,打造体育学科素养建设平台,进行多种形式的学科教研,使教师获得先进的理念,并获取将理念变为行动的方法。挖掘本校或本区域体育教学的亮点与特色,分析体育教师队伍资源,把握学校体育教学问题,选好研究的突破口,将问题转化成课题。

1.总结

(1)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要依托学校或当地的体育特色来进行。

(2)教研组是每个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家”;各位组员要齐心协力,形成合力。

(3)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带领年轻教师成长,构建名师队伍,促进教师共同发展。

2.建议

(1)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重在心态的培植;有为才有位,让自己忙碌起来,持之以恒做一件事。

小学教育专业的核心素养范文第2篇

核心素养的目标是希望培养能融入未来社会、健康生活、实现自我价值并推动社会发展的新世纪人才。这种未来人才应该具备的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基本专业技能、良好的意志品质与恰当的情感态度就是我们要培养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当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聚焦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求学校改变传统的重视“知识”与“技能”训练的局限,而转向学会思考、学会协同、学会沟通、学会表现的综合教育活动,并注重培养那些与个人幸福生活相关的素养,如人文与社会素养、艺术素养、运动与健康素养、心理调适能力、合理的人生规划、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正直、善良、真诚的品性品格,以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面对生活困难与压力。毫无疑问,核心素养的提出为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目标引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核心素养是课程发展的“DNA”。

一、“六年制”课程体系传统范式的优点

为了加强乡村基础教育的师资力量,提升乡村艺术教育质量,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从2010年开始实行“六年制公费师范生”培养工作。从初中毕业生中择优录取生员,培养期为六年,本科学历免费就读,毕业后必须回原籍乡村从事基础音乐教育工作。“六年制”的人才培养精准定位于乡村音乐教育,整个课程体系由五个板块构成,即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任选课程、辅修课程和实践课程。[1]

(一)“二四分段”与“六年一贯”相结合

“二四分段”是针对“六年制”制定的一种特殊的学籍管理办法。具体做法是,在学生的六年的大学学习期间,分为两个阶段设置学籍,前二年为中专学籍,吸收传统师范教育的经验,采用综合培养的课程结构,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教育。两年后参加转籍升学考试,取得学籍转换考试资格且通过考试的学生注册为本科学籍,升入本科阶段,并按学科方向进入对应的院系继续学习四年,毕业后获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证书。

“六年一贯”是指“六年制”学生的课程体系设置充分考虑初中起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前两年主要学习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教师基本职业素养,同时加强与年龄关联度大、可塑性强的专业技能技巧课程,如钢琴演奏、基础器乐、基础声乐、形体舞蹈和三字一话等课程的学习。后四年则对专业技能进行进一步的强化,并对知识从广度与深度上进行进一步的拓展,使学生在音乐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师范技能等方面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二)综合素质与专业发展相结合

针对乡村基础教育的现实需求与音乐教育的特殊要求,“六年制”音乐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特别注重综合素质与专业发展双向并举。综合素质主要是培养学生较高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人品人格等整体素质,对应的人文通识课程有阅读与写作、儿童文学、基础英语、地理、中国通史、世界通史等。对应的科学通识课程有基础化学、基础数学、科学技术概论等。

专业发展主要是培养学生从事乡村音乐教学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主要包括歌唱教学与表演、乐器教学与表演、舞蹈教学与表演、儿童合唱与指挥等音乐技能及音乐教学技能,以实现乡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专业课程体系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专业必修课程包括基础乐理、视唱练耳等基本乐科课程,基础声乐、基础钢琴、基础器乐、基础舞蹈等专业技能基础课程,中外音乐史及其音乐赏析、基础和声理论与应用、曲式与作品分析等音乐理论课程,以及钢琴配弹、儿童歌曲弹唱、儿童舞蹈创编、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论等小学音乐教育必需的综合技能运用课程。鉴于音乐技能形成的年龄要求,部分专业技能课程从入校的一年级起就开设,以强化相应的专业技能训练。专业选修课程包括演唱、演奏、舞蹈等专业技能高级阶段的训练课程,键盘和声、校本教材开发、小学音乐教育研究、国外音乐教育体系等理论与应用课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理论深度,拓展学生专业成长的空间。

(三)专业主修与专业辅修相结合

专业主修是指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的主要修习专业。主修的专业要通过系列课程来发展专业能力,包括能够让学生了解并驾驭音乐理论体系与音乐理论分析方法,掌握演唱演奏等技能技巧,形成良好的音乐表演技能和音乐教育能力,掌握音乐创造的方法与技巧并能熟练运用。专业主修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契合了未来乡村基础音乐教育规范、科学、正统、专业的需求。

目前乡村基础教育师资极为匮乏,一名教师往往需要兼教多门课程。针对这种现状,乡村音乐教师教育要注重一专多能、一岗多用能力的培养。为此,“六年制”的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了主修之外的辅修机会。即学生在其主修的音乐专业之外,还可根据自身特长与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一至二个辅修方向的模块课进行辅修,使其毕业后具备承担多门小学课程教学的能力,以适应当前乡村小学对师资的多向专业需求。辅修课程模块主要针对乡村基础教育的课程教学,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多个模块,每个模块开设了培养本学科核心能力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约8门,总计16个学分。这?N专业主修与专业辅修相结合的模式既继承了“百年师范”、“综合培养”教师的传统,又顺应了时展的需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体现了基础教育的学科性与综合性,同时也为学生夯实基础、多元发展提供了空间。

(四)能力培养与实践育人相结合

能力培养主要是立足于当今乡村基础教育的实际需要,注重培养包括音乐技能技巧和音乐教育基本技能在内的能力,能做好乡村基础教育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具有策划、组织、指导实施课外活动与音乐活动的能力。

课程体系的设置充分考虑了“实践育人”,包括艺术实践、社会实践和教育实践的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体系中达到了24.3%的比例,这还不包括课内的实训教学学时在内。尤其是在师范技能的实训与实践课程设置上改变了传统的教育实习时间与方式,不再采取实习与见习合二为一的方式,而是让学生及早介入教育见习,以充分熟悉乡村基础教育的基本情况。在五、六年级分别设置了8周和18周的两次教育实习,使得教育实践短时与长时相结合,这种分散进行教育见习的方式与集中进行教育实习的方式相辅相成、互相结合,成为一种全程的发展式教育实习活动,使师范技能的实践方式多层次、多形式、多方式的结合在整个大学教育过程中,以全程的、递进的方式进行,为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能力提供了足够的时间空间。

二、“六年制”课程体系传统范式的不足

尽管在过去六年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六年制”乡村音乐教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充分体现了该课程体系的优越性和先进性。但是,它本身所蕴含的不足和问题也日趋明显,必须加以认真的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从而不断完善这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过于庞大

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艺体素质与教育素质,传统的的课程体系实现了多学科的全覆盖,且每一个学科的课程都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以英语课程为例,开设了英语语音语调(一、二)、英语听说(一、二)、基础英语(一、二、三、四)和大学英语(一、二、三、四)等四门课程累计504课时。如此“高大全”的课程设置致使课程群结构复杂,周课时量过大,课后还要完成各科作业及大量的钢琴、声乐、舞蹈技能技巧?习,对于学生来说时间远不够用,不利于发展兴趣爱好,进行广泛阅读、自主练习和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影响了学生自主发展空间。因此,我们不得不重新审思:综合培养是不是必须全科发展?全科发展是不是必须全面培养?

(二)课程体系比例失调

“六年制”乡村音乐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五个板块学时比例存在几个问题。首先,通识课时达到了54.1%,比例偏高。在没有高考压力的前提下,学习在于发展的需要,通识课程比例过大,课程过多,学生疲于应付,不利于吸收消化并最终形成素质与能力。其次,专业必修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开设不足,课时比例偏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通识课程课时量太大,留给专业课程的学时明显不足。第三,专业选修课程学分比例偏低,专业选修模块空间不足。专业选修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发挥兴趣与爱好的动力作用,有针对有选择地进行课程学习与训练,这需要提供大量不同类型的选修课程,如果选课空间不足,就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选课的要求,限制了学生选课的范围与自由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也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影响学生的专业发展。

(三)专业技能课程失范

六年制学生最大的特点是初中起点,对于专业学习来说他们具有良好的年龄优势,非常有利于演奏、演唱、舞蹈等专业技能的形成。如何利用这一优势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传统的六年制专业课程设置中,第一、第二学期只开设了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舞蹈三门课程,待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后,才开设基础声乐和基础钢琴课,限于师资与教学设备,高校扩招以来,师范类的音乐专业技能课程大都采用大班或小组授课,六年制也不例外,且每一门技能课程的周课时均为二课时。入校一年之后才进入技能课的学习与训练,对六年制学生的年龄优势来说是一种浪费,不能充分利用其初中毕业生可塑性强的特点。同时,专业技能课周课时的不足与通识课周课时的过多形成反差与矛盾,没有足够时间的专业训练,没有针对性的指导,没有切合学生特点的课程设置与合理专业教学进程,就难以有效形成专业技能技巧。

(四)学生专业思想、专业情意方面的课程缺失

六年制的学生来自初中毕业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专业思想和专业情意,他们报考定向师范,并非完全源于对教师的职业崇高性的认可。据调查,六年制免费师范生对教师职业认同的整体水平并不高。[2]鉴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的特点,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加强六年制学生的职业道德、专业情意和教师信念教育,促使学生认可教师职业,尤其是在当下乡村音乐教育环境恶劣、教师待遇较差、收入偏低的就业条件下,学生们不愿意到乡村从事基础教育成为普遍现象,这就需要通过合理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牢固的专业情意与职业信仰,以最终达到服务乡村基础教育的目的。

三、新型课程体系的范式重构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新世纪的核心竞争力所需要的核心素养,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各方面综合发力。就课程体系而言,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构。

(一)构建学科融合的通识课程体系

核心素养的提出,不仅意味着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它更是教育理念的变革,它意味着课程改革从“以知识为本”走向“以人为本”,其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通识课程正是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要特别注意通识教育的“通”并非培养通才,而是侧重于贯通和通达,即实现各种核心能力之间的融通。[3]因此,在课程开设上,要打破学科壁垒,构建学科融合的通识课程体系。把通识课程体系分为文化、技能和教育等三大类型,通过三类课程并举,打破学科界限,使学生的感情、理智、素质与能力得到综合发展。

(二)构建“知识整合”的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是学科核心素养。而学科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音乐专业素质结构方面,这种专业素质与能力是从事基础音乐教育的基本素质和核心能力。专业课程需要强调“知识整合”,尤其是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首先,要改变视唱练耳、基础乐理课程与基础钢琴、基础声乐、基础舞蹈等课程相互脱节、自成体系、封闭式教学的现状,整合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的训练内容,构建合理的学科融合知识体系。[4]其次,在强调理论知识应用性的前提下,把基础和声理论与应用、曲式与作品分析、复调分析与写作、音乐创作等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课程的专业知识进行简化,以服务于基础音乐教学需要为导向,降低难度与深度,加强与基础音乐教育的对接,并倾向于儿童音乐作品。所有“知识整合”的专业课程都要区别于传统的理论性与学术性的课程特征,转变为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性作用。

(三)构建“多元与合作”的实践课程体系

实践课程体系由集中性实践课程和课内实践学时两部分组成。构建内容丰富、形式多元的实践课程体系,首先要求教师要把课内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效结合,开展多元的课内实践教学活动。尤其是声乐演唱、器乐演奏、舞蹈表演等技能技巧类的课程,课内实践是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径,往往需要讲练结合,以练为主。同时,把教学音乐会、专业技能竞赛、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教育专题调查研究与开发课程设计等以多元化课程的形式体现在培养方案之中,还要加强艺术交流、大师班、学术讲座、观看音乐会等隐形课程的教学,并按学分将其纳入实践课程体系。最后,在教育实践中,构建“生源地―中小学―培养学校”合作培养体制,通过观摩、见习、示范课、基础教育专家讲座等形式,充分熟悉基础教育教学的特点和要求。把教育实习贯穿整个大学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乡村教育,在长期动态的见习与实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学习进步、解决问题并进行反思。

小学教育专业的核心素养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经济常态;高职院校;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前瞻性,高职院校的学生要想在短时间内适应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环境,就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目前我国已进入了经济发展新常态,受到移动互联网等科学技术的影响,大量的信息充斥着人类的生活环境。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受到了严重影响,为了更好地适应全新的社会形态,学生需要在校期间学习信息甄别能力,目前核心素养教育开始成为我国职业院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核心素养,既是培育新一代大学生的关键元素,也是学校教育发展的趋势方向。聚焦核心素养,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教学、评价改革和教研修方式,顺应时展趋势,创新育人模式,是每一个教育者关心的事。

一、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一)建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强调,全面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职业教育具有良好的发展前途,教育工作开展要坚持党的领导,树立办学方向,结合立德树人的教育原则,创新职业教育类型。高职院校在教学工作开展中,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助于终身学习理念的有效落实,职业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密不可分,近年来,受到我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广泛关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为社会发展一线输送集生产、服务、管理于一体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职业性,结合社会发展过程中我国各岗位的职业需求来看,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做好职业素质教育工作。让学生在拥有专业技能应用能力的同时,还需要建立与岗位需求相一致的职业态度,认真履行自身所具有的岗位职责,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岗位经验都可以在就业后的工作中逐渐丰富与完善,但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职业素质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导,因此,在新经济常态下,高职院校需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促进就业和学生可持续发展

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能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发挥出自身所具有的社会价值。现在社会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在员工培训时强调团结合作、吃苦耐劳等综合素养的重要性,因此,职业院校教育阶段,需要合理地融入核心素养教育内容,助力学生可持续发展,只有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精神,才能够有效提升人力资本的附加值,提升学校人才的就业率。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学习阶段就开始接触职业岗位的一些专业技能,教师在实践教学课堂设计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职业规则,帮助学生塑造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道德精神,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与学习过程中能够从容地面对困难与挫折。

二、新经济常态下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原则

(一)以批判性思维为基础

结合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经济常态,高职课堂需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通过网络的便利性,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广泛传播,各国都开始注重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学生作为网络的使用主体,经常会遇到一些假国学和迂腐文化的渗透,导致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学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形成多样化的价值取向。大量烦琐、无用的信息充斥在学生的网络生活中,世界正处于知识大爆炸时代,在多元文化价值环境影响下,学生需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形成批判性思维,全面提高自身的信息识别能力。

(二)以学习力提升为关键

在高职院校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想要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新经济常态下知识具有一定的引导性价值,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进行知识理论的更新,当下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内容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与时代脱节。因此,职业教学要注重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社会形态改变,知识理论内容就要随之改变,未来的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不能把知识理论作为教学重点,而是以学生学习力的提升为关键。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发展理念,自动去应对不确定性较强的社会环境,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技能,形成正确的学习思路,并愿意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学习和吸收中,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拓展知识获取渠道,让高职院校教学逐渐摆脱传统形式化主义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发展能力和综合技能应用能力。

三、新经济常态下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路径

(一)学校管理机制改革

结合近几年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来看,许多用人单位会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考量,为了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够更好地应对工作环境中所遇到的困难与挫折,养成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职业精神。高职院校需要注重通识课堂教学,将不同专业的学生聚集到一起,结合社会新经济发展常态,向学生普及各专业岗位的人才需求,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学分制,让学生自主挑选感兴趣的教学课堂。在期末考核阶段,要适当地调整道德教育与体育教学的得分比重,大一阶段的文化课分数可以适当降低,在校园内部建立文化艺术共享中心,定期向学生宣传正能量的影视作品和舞台剧,聘请专业的心理专家来校作为辅导教师,开设专题心理辅导讲座,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为社团的承办提供资金支持,注重传统文化内涵的传承与发扬,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兴趣爱好。

(二)优化传统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开展,要以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为主要目标,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丰富传统教学内容,改变单一“灌输式”教学方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所具有的视频播放、虚拟场景建立等辅助型教学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教学流程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为学生建立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适当的教学引导,让学生自主进行相关教学信息的搜索,设计出综合性较强的教学方案。在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将全体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通过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加强小组之间的交流互动,还可以融入多元化的教学案例,以小组为单位提高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同时,教师在专业知识讲解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辩证性思维的培养。在教学考核设计阶段,调整专业学分与道德学分之间的占比,让学生认识核心素养提高的重要性,在教学考核阶段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为学生创建一个工作岗位模拟情境,从网络资源中获取真实的工作案例。学生通过与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探讨,制订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和问题思考能力,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三)积极开展通识教育

高职院校教学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通过通识教育课堂的建立,加强学生对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有效认知,并将其作为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主要途径,并有效解决专业知识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分裂状态,拓展学习视野,打破传统教育过程中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帮助学生形成健全品格。核心素养的提升首先需要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通识教育主要围绕人文性、社会发展、自然科学等领域的知识内容,彼此之间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教师在进行教学流程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潜移默化地融入政治观点,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从而达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目的。职业教育注重实践教学的开展,核心素质教学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组织学生共同参与到真实社会活动体验中,丰富传统的课程教学流程,为学生奠定专业教学基础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发展能力和岗位工作能力,助力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

四、总结

在高职院校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高职院校需要建立明确的教育目标,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作为一切教育工作开展的核心。

参考文献:

[1]莫校晴.新经济常态下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12):238-239.

[2]许凌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与教学变革分析[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21(2):101-104.

[3]孙习轩.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优化高职英语教学的有效路径[J].环球市场,2021(1):263,265.

小学教育专业的核心素养范文第4篇

关键词:核心素养;六年制;音乐教师;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7)04-0186-004

核心素养的目标是希望培养能融入未来社会、健康生活、实现自我价值并推动社会发展的新世纪人才。这种未来人才应该具备的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基本专业技能、良好的意志品质与恰当的情感态度就是我们要培养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当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聚焦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求学校改变传统的重视“知识”与“技能”训练的局限,而转向学会思考、学会协同、学会沟通、学会表现的综合教育活动,并注重培养那些与个人幸福生活相关的素养,如人文与社会素养、艺术素养、运动与健康素养、心理调适能力、合理的人生规划、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正直、善良、真诚的品性品格,以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面对生活困难与压力。毫无疑问,核心素养的提出为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目标引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核心素养是课程发展的“DNA”。

一、“六年制”课程体系传统范式的优点

为了加强乡村基础教育的师资力量,提升乡村艺术教育质量,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从2010年开始实行“六年制公费师范生”培养工作。从初中毕业生中择优录取生员,培养期为六年,本科学历免费就读,毕业后必须回原籍乡村从事基础音乐教育工作。“六年制”的人才培养精准定位于乡村音乐教育,整个课程体系由五个板块构成,即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任选课程、辅修课程和实践课程。[1]

(一)“二四分段”与“六年一贯”相结合

“二四分段”是针对“六年制”制定的一种特殊的学籍管理办法。具体做法是,在学生的六年的大学学习期间,分为两个阶段设置学籍,前二年为中专学籍,吸收传统师范教育的经验,采用综合培养的课程结构,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教育。两年后参加转籍升学考试,取得学籍转换考试资格且通过考试的学生注册为本科学籍,升入本科阶段,并按学科方向进入对应的院系继续学习四年,毕业后获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证书。

“六年一贯”是指“六年制”学生的课程体系设置充分考虑初中起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前两年主要学习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教师基本职业素养,同时加强与年龄关联度大、可塑性强的专业技能技巧课程,如钢琴演奏、基础器乐、基础声乐、形体舞蹈和三字一话等课程的学习。后四年则对专业技能进行进一步的强化,并对知识从广度与深度上进行进一步的拓展,使学生在音乐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师范技能等方面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二)综合素质与专业发展相结合

针对乡村基础教育的现实需求与音乐教育的特殊要求,“六年制”音乐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特别注重综合素质与专业发展双向并举。综合素质主要是培养学生较高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人品人格等整体素质,对应的人文通识课程有阅读与写作、儿童文学、基础英语、地理、中国通史、世界通史等。对应的科学通识课程有基础化学、基础数学、科学技术概论等。

专业发展主要是培养学生从事乡村音乐教学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主要包括歌唱教学与表演、乐器教学与表演、舞蹈教学与表演、儿童合唱与指挥等音乐技能及音乐教学技能,以实现乡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专业课程体系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专业必修课程包括基础乐理、视唱练耳等基本乐科课程,基础声乐、基础钢琴、基础器乐、基础舞蹈等专业技能基础课程,中外音乐史及其音乐赏析、基础和声理论与应用、曲式与作品分析等音乐理论课程,以及钢琴配弹、儿童歌曲弹唱、儿童舞蹈创编、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论等小学音乐教育必需的综合技能运用课程。鉴于音乐技能形成的年龄要求,部分专业技能课程从入校的一年级起就开设,以强化相应的专业技能训练。专业选修课程包括演唱、演奏、舞蹈等专业技能高级阶段的训练课程,键盘和声、校本教材开发、小学音乐教育研究、国外音乐教育体系等理论与应用课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理论深度,拓展学生专业成长的空间。

(三)专业主修与专业辅修相结合

专业主修是指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的主要修习专业。主修的专业要通过系列课程来发展专业能力,包括能够让学生了解并驾驭音乐理论体系与音乐理论分析方法,掌握演唱演奏等技能技巧,形成良好的音乐表演技能和音乐教育能力,掌握音乐创造的方法与技巧并能熟练运用。专业主修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契合了未来乡村基础音乐教育规范、科学、正统、专业的需求。

目前乡村基础教育师资极为匮乏,一名教师往往需要兼教多门课程。针对这种现状,乡村音乐教师教育要注重一专多能、一岗多用能力的培养。为此,“六年制”的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了主修之外的辅修机会。即学生在其主修的音乐专业之外,还可根据自身特长与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一至二个辅修方向的模块课进行辅修,使其毕业后具备承担多门小学课程教学的能力,以适应当前乡村小学对师资的多向专业需求。辅修课程模块主要针对乡村基础教育的课程教学,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多个模块,每个模块开设了培养本学科核心能力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约8门,总计16个学分。这N专业主修与专业辅修相结合的模式既继承了“百年师范”、“综合培养”教师的传统,又顺应了时展的需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体现了基础教育的学科性与综合性,同时也为学生夯实基础、多元发展提供了空间。

(四)能力培养与实践育人相结合

能力培养主要是立足于当今乡村基础教育的实际需要,注重培养包括音乐技能技巧和音乐教育基本技能在内的能力,能做好乡村基础教育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具有策划、组织、指导实施课外活动与音乐活动的能力。

课程体系的设置充分考虑了“实践育人”,包括艺术实践、社会实践和教育实践的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体系中达到了24.3%的比例,这还不包括课内的实训教学学时在内。尤其是在师范技能的实训与实践课程设置上改变了传统的教育实习时间与方式,不再采取实习与见习合二为一的方式,而是让学生及早介入教育见习,以充分熟悉乡村基础教育的基本情况。在五、六年级分别设置了8周和18周的两次教育实习,使得教育实践短时与长时相结合,这种分散进行教育见习的方式与集中进行教育实习的方式相辅相成、互相结合,成为一种全程的发展式教育实习活动,使师范技能的实践方式多层次、多形式、多方式的结合在整个大学教育过程中,以全程的、递进的方式进行,为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能力提供了足够的时间空间。

二、“六年制”课程体系传统范式的不足

尽管在过去六年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六年制”乡村音乐教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充分体现了该课程体系的优越性和先进性。但是,它本身所蕴含的不足和问题也日趋明显,必须加以认真的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从而不断完善这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过于庞大

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艺体素质与教育素质,传统的的课程体系实现了多学科的全覆盖,且每一个学科的课程都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以英语课程为例,开设了英语语音语调(一、二)、英语听说(一、二)、基础英语(一、二、三、四)和大学英语(一、二、三、四)等四门课程累计504课时。如此“高大全”的课程设置致使课程群结构复杂,周课时量过大,课后还要完成各科作业及大量的钢琴、声乐、舞蹈技能技巧习,对于学生来说时间远不够用,不利于发展兴趣爱好,进行广泛阅读、自主练习和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影响了学生自主发展空间。因此,我们不得不重新审思:综合培养是不是必须全科发展?全科发展是不是必须全面培养?

(二)课程体系比例失调

“六年制”乡村音乐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五个板块学时比例存在几个问题。首先,通识课时达到了54.1%,比例偏高。在没有高考压力的前提下,学习在于发展的需要,通识课程比例过大,课程过多,学生疲于应付,不利于吸收消化并最终形成素质与能力。其次,专业必修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开设不足,课时比例偏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通识课程课时量太大,留给专业课程的学时明显不足。第三,专业选修课程学分比例偏低,专业选修模块空间不足。专业选修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发挥兴趣与爱好的动力作用,有针对有选择地进行课程学习与训练,这需要提供大量不同类型的选修课程,如果选课空间不足,就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选课的要求,限制了学生选课的范围与自由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也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影响学生的专业发展。

(三)专业技能课程失范

六年制学生最大的特点是初中起点,对于专业学习来说他们具有良好的年龄优势,非常有利于演奏、演唱、舞蹈等专业技能的形成。如何利用这一优势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传统的六年制专业课程设置中,第一、第二学期只开设了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舞蹈三门课程,待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后,才开设基础声乐和基础钢琴课,限于师资与教学设备,高校扩招以来,师范类的音乐专业技能课程大都采用大班或小组授课,六年制也不例外,且每一门技能课程的周课时均为二课时。入校一年之后才进入技能课的学习与训练,对六年制学生的年龄优势来说是一种浪费,不能充分利用其初中毕业生可塑性强的特点。同时,专业技能课周课时的不足与通识课周课时的过多形成反差与矛盾,没有足够时间的专业训练,没有针对性的指导,没有切合学生特点的课程设置与合理专业教学进程,就难以有效形成专业技能技巧。

(四)学生专业思想、专业情意方面的课程缺失

六年制的学生来自初中毕业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专业思想和专业情意,他们报考定向师范,并非完全源于对教师的职业崇高性的认可。据调查,六年制免费师范生对教师职业认同的整体水平并不高。[2]鉴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的特点,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加强六年制学生的职业道德、专业情意和教师信念教育,促使学生认可教师职业,尤其是在当下乡村音乐教育环境恶劣、教师待遇较差、收入偏低的就业条件下,学生们不愿意到乡村从事基础教育成为普遍现象,这就需要通过合理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牢固的专业情意与职业信仰,以最终达到服务乡村基础教育的目的。

三、新型课程体系的范式重构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新世纪的核心竞争力所需要的核心素养,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各方面综合发力。就课程体系而言,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构。

(一)构建学科融合的通识课程体系

核心素养的提出,不仅意味着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它更是教育理念的变革,它意味着课程改革从“以知识为本”走向“以人为本”,其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通识课程正是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要特别注意通识教育的“通”并非培养通才,而是侧重于贯通和通达,即实现各种核心能力之间的融通。[3]因此,在课程开设上,要打破学科壁垒,构建学科融合的通识课程体系。把通识课程体系分为文化、技能和教育等三大类型,通过三类课程并举,打破学科界限,使学生的感情、理智、素质与能力得到综合发展。

(二)构建“知识整合”的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是学科核心素养。而学科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音乐专业素质结构方面,这种专业素质与能力是从事基础音乐教育的基本素质和核心能力。专业课程需要强调“知识整合”,尤其是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首先,要改变视唱练耳、基础乐理课程与基础钢琴、基础声乐、基础舞蹈等课程相互脱节、自成体系、封闭式教学的现状,整合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的训练内容,构建合理的学科融合知识体系。[4]其次,在强调理论知识应用性的前提下,把基础和声理论与应用、曲式与作品分析、复调分析与写作、音乐创作等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课程的专业知识进行简化,以服务于基础音乐教学需要为导向,降低难度与深度,加强与基础音乐教育的对接,并倾向于儿童音乐作品。所有“知识整合”的专业课程都要区别于传统的理论性与学术性的课程特征,转变为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性作用。

(三)构建“多元与合作”的实践课程体系

实践课程体系由集中性实践课程和课内实践学时两部分组成。构建内容丰富、形式多元的实践课程体系,首先要求教师要把课内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效结合,开展多元的课内实践教学活动。尤其是声乐演唱、器乐演奏、舞蹈表演等技能技巧类的课程,课内实践是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径,往往需要讲练结合,以练为主。同时,把教学音乐会、专业技能竞赛、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教育专题调查研究与开发课程设计等以多元化课程的形式体现在培养方案之中,还要加强艺术交流、大师班、学术讲座、观看音乐会等隐形课程的教学,并按学分将其纳入实践课程体系。最后,在教育实践中,构建“生源地―中小学―培养学校”合作培养体制,通过观摩、见习、示范课、基础教育专家讲座等形式,充分熟悉基础教育教学的特点和要求。把教育实习贯穿整个大学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乡村教育,在长期动态的见习与实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学习进步、解决问题并进行反思。

(四)构建“专业情意”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课程,它注重学生教育教学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学生的“专业情意”培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首先要加强职业信念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增加职业规划、教师职业道德、乡土文化与乡村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名家思想选讲等课程。通过课程教学,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引导,使之了解乡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状况和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可度,通过教育名家的思想引领,建立教师的信念,强化从业的奉献精神与担当情怀,树立发展乡村基础教育责任感与使命感。在教学内容上,要在R到萄в虢ㄉ杓寄芙萄Ч程中融入爱心教育,让爱心成为学生上进的内驱力量,推动学生积极上进,不断完善自我,用爱心和责任心为乡村基础教育倾注热情与智慧。树立坚定的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师德师风。

参考文献:

[1]李克勤,袁耀宗.六年制本科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1):98-100.

[2]范兴华,陈锋菊,刘雯,张尚宴.六年制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结构及特点[J].心理研究,2014,(7):81-85.

小学教育专业的核心素养范文第5篇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药学专业 职业素养 教育

中D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2-0216-01

一、核心竞争力与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素养的关联性

高职高专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围绕个人专长的各种素质的综合表现,是人文精神、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的统一。核心竞争力是高职高专学生在校期间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所获得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能力等职业素养中最具突出、最具竞争力的部分[1]。这种核心竞争力的获得使得高职高专毕业生能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并符合企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也使得毕业生能在激励的求职竞争中战胜竞争对手。

职业素养是在工作岗位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以及满足岗位的要求和规范。这些岗位主要表现为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信念、责任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奉献精神以及职业认同等等。一般情况下职业素养是和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是成正比的。职业素养高的人,他所创造的价值才会越高,才会得到单位的认可。可见,职业素养在人的职业生涯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和重要作用。高职高专院校主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职业素养的高低也是衡量职业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高职高专学生相对于本科生而言,他们的综合素质要差一些,职业素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加强职业素养教育,才能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培养他们的爱岗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才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

1.核心竞争力是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素养的内在特质

2016年3月,“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工匠精神”是追求极致的精神,其核心内涵是对职业的敬畏、对工作的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是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的敬业精神[2]。“工匠精神”就是一种核心竞争力,当然这种核心竞争力的背后是工匠们长期形成的较高的甚至一流的职业素养。由此可见,核心竞争力是职业素养的内在特质。高职高专学生要想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打造与众不同的核心竞争力。

2.职业素养是高职高专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

高职高专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主要由思维力、意志力、凝聚力、适应力和创造力等五种能力构成。思维力考量的是高职高专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意志力考量学生是否具备锲而不舍、不断进取精神。凝聚力则考量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能否有效的组织大家实现既定的目标。适应力则是考量高职高专学生能否适应外在环境变化和内在心理变化等的能力。而创造力在当前“双创”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影响着高职高专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能力。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的职业素养构成,我们不难看出职业素养正是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和具体化。

二、以核心竞争力培养为目标,加强药学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教育

1.通过开设以思政课为核心的人文素质课程,提升药学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发展能力

相比本科院校学生而言,高职高专学生的理论知识、道德修养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如果疏于人文素养教育、缺失人文精神,将会对高职高专学生的职业素养大打折扣。2011年印度曝光的医务人员擅自用儿童做药理实验的事件,以及齐二药亮菌甲事件等反映出当前医药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缺失[3]。由此,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需要借助学校开设的人文素养课程了解职业理念、职业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等职业素养,更需要培养自己的合作意识、创新能力和责任意识等等核心竞争力,从而顺利完成向“职业人”的转变。

2.通过药学专业知识传授和实训操作,提高药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认知和职业技能

药学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掘专业课程的职业素养教育资源,更要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真正让学生因教师的“言传身教”而热爱药学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职业素养的内容,将专业课教学内容和目的与药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结合起来,把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与学生感兴趣的专业课程结合起来,从而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职业认知。如在《药事法规》教学中结合案例对学生进行“医药无小事”教育,促使其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在药学实训环节,教师在进行示范操作的过程中也可以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在仿真实训环节,可以通过模拟场景来充分营造仿真环境,使药学专业学生进行职业的切身体验。

3.通过构建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模式,提升药学专业学生的职业适应力

校企合作模式是对高职高专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这一模式中,高职高专院校可以根据医药行业的需求,精心设计职业素养教学内容,把技能要求和职业精神有机融合。也可以通过建立的实践教学基地开展旨在增强药学专业学生职业意识、职业精神、职业能力的实训项目,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提升职业技能,进而根据未来岗位要求,培养职业习惯。总之,通过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模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力,而且可以通过培养职业素养为药学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优势。

参考文献

[1]梁雪,牛静,王曼:核心竞争力视角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J].高教学刊,2016(18):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