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影视行业市场分析

影视行业市场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影视行业市场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影视行业市场分析

影视行业市场分析范文第1篇

第一,影视宣传产品以产品性质可以分为企业形象或具体项目的广告片和专题片。影视广告片一般用于影视媒体传播,时长一般在5~15妙,信息量有限,表现力极其精湛,单位成本制作比较高。影视专题片一般用于营销活动现场播放,时长一般在20分钟左右,信息量比较大,可以较完整地表现企业诉求,单位成本制作成本较低。第二,影视宣传产品以制作形式可以分为实拍影视(胶片拍摄、磁带拍摄)和动画制作(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实拍影视人物场景真实、生动,信息可信度高,宣传效果较好,受设备繁杂且昂贵、天气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大,素材一次成型,因此造价比较高。动画制作从建模、描图到上色以及最后的连片都可以依靠电脑技术完成,制作效率高,素材补充修改容易,成本相对低廉,但是缺乏真实感是致命伤。在对JS企业三个产品销售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绘制了波士顿矩阵图(见图1)。第三,对JS波士顿矩阵图分析(见图1):房地产影视实拍产品在“现房时代到来”的呼声日益高涨的形势下,市场潜在机会较大,前景看好,而作为JS企业的新产品在市场局面尚未打开之前,呈现了低市场占有率、高市场增长率的正常现象。快消品行业影视实拍产品市场历来竞争激烈,但是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企业形象和产品的影视宣传片当之无愧地成为提高企业及其产品市场影响力的抓手。对于影视实拍产品———问题类产品,JS企业从房地产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实现多元化经营战略的需要出发,寄希望其将来成为明星类产品,采取扶持对策,运用“智囊团+项目组”的管理形式,引进“营销外脑”,选拔敢于冒风险、有近十年影视广告经验的职业经理人负责影视实拍业务的拓展,充分发挥房地产业务优势、三维动画制作流程和制作团队等优势资源,将为影视实拍业务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二、JS企业实拍影视业务的营销现状

(一)JS企业影视实拍业务市场细分,房地产市场成为其主营业务目标

JS公司与其他公司一样,为了多元化产品发展需要,实现产品优势互补,成立影视事业部后,首位的业务开拓目标就是房地产企业。影视实拍广告相对房地产企业有三大优势,其一,具有全景展示功能;其二,投资较小;其三,文化意蕴丰富。我们知道,市场细分源于市场供求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化,为了挖掘消费的潜在需求,必须全方位考虑消费者的多种需要,房地产市场也经历从房子不愁买主,到为了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使出浑身解数,来赢得消费者的认同感。影视实拍中的文化底蕴恰好适应了整个市场角度的转化,即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化,消费者的精神文化要求越来越高的市场现状。房地产市场同其他市场目标一样,都必须逐步打造自己楼盘的文化内功,来迎合现代消费人群的心理需要。

1.地区有省内(市内、市外)省外。

2.企业规模有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

3.客户所在行业有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教育、卫生)、房地产、食品、建材、家电、饮料、化妆品、办公用品、药品(非处方类)、鞋服、私营学校、保健食品、高科技产品、银行、汽车、礼品、通讯、卫生用品。

4.影视广告片的购买目的包括新产品上市;老产品树新形象;竞争压力大,销售情况糟;招经销商;配合活动用途;出口转内销(农产品、鞋帽居多);行业风气;其他广告效果不好,传播形式转移;巩固品牌和销售业绩。

5.影视专题片的购买包括商务谈判用途、汇报业绩用途、招投标展示、日常客户展示、店头促销、树立品牌形象、产品介绍电子画册用途、电子传单性质(多用于展会)。

6.购买周期特征:(1)新产品上市筹备期、预热期;(2)常规产品上市或旺季前两三个月;(3)广告片或专题片定期更换(年初);(4)消费者大量采购季节前两三个月(春节、国庆、五一);(5)特殊行业旺季前两三个月(如旅游、学生用品);(6)快消品产品专题片、企业品牌形象专题片(企业简介影视版)。

(二)JS企业实拍影视业务的SWOT分析

1.优势(S):(1)企业拥有具备一定的从业经验,对影视各个环节上的操作和执行比较了解,有一定的团队构建能力,较强业务公关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的核心人才;(2)企业规模、后期生产制作能力居同行业前列,为业务拓展提供信心支撑;(3)企业拥有的较好的学习环境和机制。

2.劣势(W):(1)原有品牌影响力对快消品市场几乎空白,特定情况下,其影响力可能成为竞争短板,有碍业务拓展;(2)业务人力资源的匮乏,业务能力普遍不足;(3)影视广告作品质、量上短期内难以形成对业务的有力支撑;(4)构建初期,在业务流程管理上不尽合理;(5)市场开拓能力有限、业务渠道建设集中在福建地区;(6)对影视广告市场整体信息的把握不足;(7)产品没有明显差异和特点;(8)缺乏较专业的市场分析研究力量。

3.机会(O):(1)本土市场空间在逐渐扩大,需求总量上升,潜在客户的需求还没有被满足;(2)目前中低端市场没有强势品牌形成绝对优势;(3)竞争对手的业务规模和拓展能力有限;(4)部分准客户对专业的认知程度有限。

4.SO策略(增长性战略):(1)寻找拓宽业务信息获取渠道方法,如企业推荐会、开发旧关系、市场调研式产品推广等;(2)加快、加强业务拓展团队的构建;(3)培育业务人员的信息获取能力和潜在需求的发掘能力;(4)全面提升业务人员的影视广告专业知识。

5.WO策略(扭转型战略):(1)努力扩大JS品牌快消品市场的知名度;(2)加快业务团队个人业务能力的培育;(3)通过外联获取样品,凸现产品差异和特点;(4)着力开展市场调研为主的营销基础工作;(5)在纷繁复杂的快消品市场中明确目标市场,确立业务拓展方向。

6.威胁(T):(1)行业进入的门槛低,新竞争者将可能增加;(2)客户对产品认知程度的提高,而对产品质量有更新更高的要求;(3)非本土高级别的影视制作团队的进入;(4)部分本土竞争对手的成长速度较快;(5)大客户对本土企业的信任程度。

7.ST策略(多种经营战略):(1)加快对快消品行业进行分类拓展;(2)拟定动漫影视市场的探索工作规划。

8.WT策略(防御型战略):尽快了解竞争对手情况,明确目标市场及市场定位。

(三)基于市场细分下的营销定位存在误区

一是实拍影视业务缺乏必要的市场调研作为营销基础,二是实拍影视业务开展缺乏清晰的营销判断,三是影视事业部初创对自身的市场定位不清晰,四是业务拓展的营销支持力不足,五是缺乏对影视项目产品、产品线的正确认识。

三、JS企业影视实拍业务的营销对策

第一,切实开展影视实拍市场的调研。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通过历史资料收集分析、网络调查、现场观察、客户拜访等手段,首先了解影视实拍市场的发展状况(如高速发展行业)和需求特征,同时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组织专门专家力量,结合影视实拍业务和JS企业自身情况,明确市场定位,在纷繁复杂的快消品市场中明确目标市场,确立业务拓展方向。

第二,加快业务拓展团队的构建。首先,通过各种渠道扩充业务拓展团队人员数量,在优先考虑业务人员整体素质及发展潜力的前提下,适当降低人员招聘中要“有影视广告行业经验”的门槛。其次,加强对现有的业务拓展人员的素质(基本素质、技术素质)培训及培养,通过跟随拍摄制作过程,深刻地认识和了解影视实拍制作业务;通过以师带徒,边教边干、反复总结、持续提高的形式,充分利用早晚例会,培育业务人员的信息获取能力和潜在需求的发掘能力,全面提升影视实拍市场业务能力。

第三,全面构建业务营销体系。以企业品牌推广为主线,及时印制JS企业影视实拍业务的宣传册、产品的说明书,通过外联获取高端制作人员的支持,建立优秀样品库,通过寻找拓宽业务信息获取渠道方法,如企业推荐会、开发旧关系、市场调研式产品推广等,逐步提高企业形象,为业务的营销和拓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第四,清晰JS企业影视实拍业务的市场定位。在此前JS企业影视实拍只是通过尝试性的进入过市场,并且没有对市场进行详细的调研分析只借着经验及现有尚未构建完全的业务团队拓展市场,造成了对影视市场了解不全、对自身定位的不清晰。但从现在市场情况分析来看,JS企业在影视实拍行业的前景充满了希望。

在产品上,以中高端影视作品为主营,以高中端产品为企业营业的补充部分;价格上以中等价格为消费者直观价格的感受点;在区域上选择除发达地区外的所有我们可以辐射到的业务区域。并以“努力发掘广大中端企业客户对品牌运作和影视制作方面的需求;着力整合资源,筑就高品质服务团队和制作能力;以房地产业为依托,稳步推进到快销品市场;以中等价位,争中端客户,求规模效益,扩大品牌知名度;以重点精品,提升JS影视实拍业务形象;实现国内中端影视制作的知名品牌”为主经营思路。把“以专业化的形象,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我们的案子。(或给客户专业化、职业化的服务)”为经营理念。力求做强做大成为中端消费者值得信赖的国内知名影视实拍制作公司。

影视行业市场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业绩预告;经营短视;披露频数

中图分类号:F830

一、序言

随着国内外股票市场信息披露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投资者和研究者倾注了大量的精力试图从公司的公开披露信息中找到有效信息,可以为股票市场的投资提供指引。作为公开披露信息之一的业绩预告信息,更是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Robert Libby等(2006)从业绩预告误差和业绩预告形式的点、窄范围、宽范围的角度验证了业绩预告对分析师的影响。Carol Anilowski, Mei Feng, Douglas J. Skinner(2007) 虽没有给出业绩预告与股票市场收益之间确定的因果关系,但通过对美国1990年到2004年的公司的季度和年度财务数据的分析验证了业绩预告与股票市场收益存在一定的联系。Houston,Lev,Tucker(2010)则针对市场上出现的公司停止业绩预告的原因进行讨论,给出了盈利表现差是公司停止季度业绩预告的主要原因的结论。对于国内市场,早期徐程兴(2002)和张维迎(2002)就分别对国内的业绩预告执行状况进行了研究,而后宋璐,陈金贤(2004)、杨志(2005)、姚秋,刘聪等(2009)通过实证检验证明了业绩预告信息的好坏和质量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股票价格和收益率有影响。王玉涛,王彦超(2012)从分析业绩预告的披露形式和精度等特征对分析师的预测的影响,得到定量业绩预告及闭区间宽度较小的公司,其跟踪分析的分析师数量较多,在预测误差和分歧度方面也较低的结论。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业绩预告的研究的切入点和对象存在差异,但研究成果都大同小异。

而近些年,研究者发现许多企业的管理者往往为了短期资本的筹集(Bhojraj and Libby[2005]),津贴的增加(Matsugana and Park[2001]),个人职业发展(Fundenberg and Tirole[1995])及受到收购的威胁(JC Stein[1988]),可能会以牺牲长远利益为代价来达到实现短期的目标――经营短视,该现象的存在导致许多企业表象繁荣,实则无长期发展潜力。因此如若在寻找投资标的时不能将拥有此特点的公司及时排除,这无疑会增加长期投资者的风险。针对该问题国内的许多学者从经理人的管理防御(李秉祥,薛思珊[2008])、管理者自利(吴战篪,李素银[2012])、机构投资者持股(范海峰,胡玉明[2012])等方面对企业存在的短视行为进行研究,试图对企业存在的短视行为给出一个衡量标准,但由于量化难度和特征不足等原因,这些结论并不能灵活地运用到股票市场。本文从能够提供企业丰富信息的季度业绩预告的角度出发,探寻季度业绩预告与企业存在的经营短视问题的关系,试图为国内研究者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且两者之间的关系已经通过美国市场得到验证。

二、实证思路

Mei Cheng等人在2007年10月发表的论文中验证了美国股票市场业绩预告与经营短视关系,本文从国内A股市场的角度出发,验证了国内A股市场中的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告与经营短视的关系。经营短视与业绩预告的关系主要从经营短视企业在以下3个方面的特征进行检验:

一是R&D(研究与开发支出)占总资产比例的多少。

二是能否打破分析师的预测。

三是ROA(总资产收益率)增长的快慢。

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判断我国A股市场中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告披露是否是衡量经营短视企业的一个重要维度,并针对分析结果向投资者提供一些建议。

三、实证检验

本文以2010年初到2012年末为实证检验的样本区间,并选取2010年第一个交易日的所有上市公司作为分析样本,同时为了排除在分析时间区间内退市或停牌的上市公司对分析结果的影响,以及为了保证样本有足够长时间的披露,我们在样本选取的时候去掉了以ST和*ST开头及那些不能保证有12个连续季度披露的公司,然后将其按新申万一级行业分类标准划分成20个行业 (数据样本不包括“公用事业”,“金融服务”,“保险Ⅱ”,“证券信托Ⅱ”,“银行Ⅱ”,“房地产”这几个行业的上市公司数据),最终获得1372家上市公司及8555个业绩预告数据,实证检验中主要用到的方法是T检验和Wilcoxon检验,且本文所有的数据来源均为北京名策数据处理有限公司。

本文涉及的主要符号含义如下:

Q1:表示业绩预告披露频数的第一个四分位数;Q3:表示业绩预告披露频数的第三个四分位数;F(0):表示披露频数为0的公司数目;F(1):表示披露频数为12的公司数目;F(-1):表示披露频数在1-11之间的公司数目;FRE:表示披露频数;TA:表示公司的总资产;MV:表示公司的市值;BM:表示账面市值比;INST(%):表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EPS:每股收益率;ROA:表示总资产收益率,且ROA=(年净利润+非经常性项目)/总资产。

(一)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告披露分类及其财务特征分析

根据新申万一级行业分类标准,对所选取的样本公司的业绩预告信息披露频数由高到低排序,同时为了排除模糊性对实验分析结果的影响,我们只选取披露频数排名分别位于顶部的三分之一和底部的三分之一处的公司,并将其依次命名为A类公司和B类公司,由此我们可以将所有样本公司按披露频数的大小分为两类,所分析样本总的披露频数分布如图1所示,从该图中可以发现国内A股市场的业绩预告年披露频数大多处于1~11次之间。另经过该处理我们可以得到本文最终的分析样本,其中A类公司为472家,B类公司450家,而A类、B类公司在各行业的具体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行业业绩预告披露频数差异较大,其中行业整体每年大约披露6次左右的业绩预告,而作为披露最不频繁的行业――交通运输行业,其每年大约只披露3次,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而对于披露频数最大的行业是电子元器件行业,其每年却达到披露9次左右的业绩预告,明显高于平均水平。该行业分布特点可能与行业本身的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分析验证。

而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我国A股市场A类和B类公司的具体特征,给出了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我国A股市场的A类公司在披露频数方面显著的多于B类公司,且A类公司在总资产、市场价值、账面市值比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方面都显著的比B类公司的小。这与Mei Cheng等人给出的结论具有显著的不同,美国股市A类公司其在总资产和市场价值方面显著地大于B类公司,对比A股与美国市场,我们可以发现我国A市场市值较小的公司倾向于频繁披露,这与我国特有的信息传导机制有着密闭可分得关系,因此当业绩预告披露频数可以成为衡量经营短视问题的标准,长期投资者在对所投资股票进行初步筛选时,应该尽量避免总资产、市场价值、账面市值比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小的企业。

(二)A类及B类公司的经营短视特征的实证检验

对分析样本做好分类和特征分析后,我们根据实验说明中提到的3个方面依次对A股市场进行检验,其具有如下三个特征。

1.A类比B类在R&D方面的投资占总资产的比例更小

Porter(1992)认为经营短视就是为了短期目标的实现在关乎企业长期发展的项目上投资不足,如R&D,广告和员工培训。本文选择R&D作为衡量企业短视行为的原因有两个,一是R&D支出的减少,意味着在关乎企业长期发展的项目上投资不足;二是短期的减少R&D项目的投资可以提高财务报表上的当期的利润总额。因此企业管理者在采取短期或目标导向时很可能在R&D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另外为了可以进行横向比较,我们选择R&D占总资产的比例作为一个公司是否重视创新和长远发展的分析标准。

从表3可以看出,对于整个行业来说,A类公司在R&D的支出方面小于B类公司,但结果并未像预想的那样显著。在所有的行业中,也只有信息设备行业A类公司的R&D投资占总资产的比例显著的小于B类公司,其他行业并未出现与预期结果一样的显著结果,甚至在信息服务、商业贸易行业出现A类公司在R&D方面的投资显著的大于B类公司。

2.A类比B类更能满足或打破分析家预测

最近的研究也提供了大量的证据,说明公司迫于压力会尽量避免低于分析家的预测,而这种趋势在最近几年在加强。由于A股市场分析家的预测一般在每股收益(EPS)的预测数据较充分,且每股收益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一家上市公司的业绩状况,因此选择每股收益作为该特征的检验标准。另外从市场数据分析可知,国内每股收益预测信息披露分为半年度披露和年度披露,对于验证该假设即可以使用半年度预测亦可使用年度预测,但由于数据样本丰富的角度出发,最终采用年度预测指标作为分析样本。

从表4中可以看出A类公司比B类公司其分析师预测的结果显著要大于B类公司,但A类公司在实际每股收益超过预测每股收益的公司所占的比例却显然小于B类公司。

3.A类比B类公司在ROA的增长速度更慢

ROA(资产收益率)的增长速度可以用来衡量一个企业的长期发展状况,从该角度出发,对于实施以短期导向为目标的企业在未来应该比以长期导向为目标的企业的收益率的增长慢。

从表5中可以看出,对于行业整体来说A类公司的ROA增长速度要比B类公司的增长的慢,但并不显著。信息服务、黑色金属、商业贸易、家用电器、农林牧渔、建筑建材、交运设备、行业,A类比B类公司更快,但不显著;纺织服装、化工行业、有色金属、轻工制造、采掘、综合、餐饮旅游、食品饮料、A类比B类公司更慢,但不显著;只有交通运输行业,A类公司的ROA无论是均值还是中位数都显著地比B类更慢,而采掘业A类的ROA在中位数方面显著地比B类更慢,信息设备行业,A类的ROA在中位数显著地比B类更快,在均值方面A类比B类更快但不显著。

四、实证结果分析

从两类公司的三种特征的A股市场检验结果来看,按行业整体进行分类的两类公司,业绩预告披露频繁的A类公司展现出经营短视的现象,这与Mei Cheng等人给出的美国市场的验证情况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美国市场的A类公司总资产和总市值都较大,而国内A股市场的A类公司的总资产和总市值都偏小;而对于在不同行业中进行分类的两类公司,却并没有出现预期的比较结果,因此对于不同的行业投资者必须按照行业特点,对业绩预告披露频数和经营短视之间的关系重新分析。当然本检验仍可验证业绩预告披露频数是衡量经营短视的重要维度,但并不能确定业绩预告披露频繁的企业就是经营短视的企业,具体的因果关系需要进一步的实证检验。

五、结论

管理者存在的经营短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深深地影响着企业的寿命周期,三株企业的短暂存在,更昭示着企业短视问题的可怕,通过对该论文的进一步延伸分析,投资者可以通过企业的业绩预告披露频数的特点,尽量将短视企业排除在自身的投资组合之外,从而减少长期持有投资组合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张维迎.我国上市公司业绩预告状况研究[J].中国对外贸易,2002(9).

[2]徐程兴.业绩预告状况[J].资本市场,2002(9).

[3]宋璐,陈金贤.我国上市公司年报业绩预告对股价影响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4(19).

[4]李秉祥,薛思珊.基于经理人管理防御的企业投资短视行为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8(11).

[5]姚秋,刘聪.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与股票收益率的经验研究[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09(2).

[6]王玉涛,王彦超.业绩预告信息对分析师预测行为有影响吗?[J].金融研究,2012(6).

[7]罗玫,宋云玲.中国股市的业绩预告可信吗?[J].金融研究,2012(9).

[8] 吴战篪,李素银.管理者自利与短视行为研究――基于上市公司证券投资的角度[J].经济经纬,2012.

[9]范海峰,胡玉明.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公司研发支出――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南方经济,2012(9).

[10]路明.中国股权激励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3(19).

[11]Stein,J.C.”Takeover Threats and Managerial Myopia.”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8,(96).

[12]Fudenberg,D.,and J.Tirole.”A Theory of Income and Dividend Smoothing Based on Incumbency Rents”,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5,(103).

[13]Matsunaga, S.R., and C.W.Park.”The Effect of Missing a Quarterly Earnings Benchmark on the CEO’s Annual Bonus.” The Accounting Review,2001,(76).

[14]Bhojraj, s., and R.Libby. ”Capital Market Pressure, Disclosure Frequency-Induced Earnings/Cash Flow Conflicts, and Managerial Myopia.” The Accounting Review,2005,(80).

[15]Robert Libby, Hun-Tong Tan and James E.Hunton.”Does the Form of Management’s Earnings Guidance Affect Analysts’ Earnings Forecasts?” The Accounting Review,2006,(80).

[16]Mei Cheng,K.R.Subramanyam,Yuan Zhang.”Earning Guidance and Managerial Myopia”.Working paper,Columbia University,2006.

影视行业市场分析范文第3篇

>>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研究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与控制 探析当前利率市场化进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浅析利率市场化进程深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利率市场化进程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利率市场化进程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及商业银行对利率市场化的应对措施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策略研究 利率市场化改革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分析 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防范利率市场化风险的对策研究 试论利率市场化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策略研究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策 利率市场化: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浅析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EB/OL].2013-07-19.

[2]金菲.关于利率市场化问题观点综述[J].金融研究,1994,(6):70-74.

[3]周业安.金融抑制对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1999,(4):47-50.

[4]黄金老.金融自由化与金融脆弱性[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0.

[5]黄金老.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风险控制[J].经济研究,2001,(1):19-28.

[6]许健.利率自由化的约束及其实践[J].金融研究,2003,(8):72-76.

[7]易纲.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利率市场化进程[J].金融研究.,2009,(1):1-14.

[8]黄志龙.重提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及思路[J].中国经贸导刊,2011,(13):39-40.

[9]河北银行课题组.利率市场化与中小银行应对策略[J].银行家,2011,(8):64-67.

[10]胡芸,刘明彦.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趋势及影响——基于国际经验的分析[J].银行家,2011,(5):102-105.

[11]李冀申.存贷款利差结构变化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启示[J].上海金融,2011,(7):45-48.

[12]金玲玲,朱元倩,巴曙松.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影响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农场金融研究,2012,(1):56-57.

[13]牛长平,赵建刚.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下的商业银行应对策略探索[J].国际金融,2012,(2):16-17.

[14]黄杰.利率市场化与银行业的发展[J].财经纵横,2012,(1):21-24.

[15]李卫平.利率市场化环境下银行零售业务的经营与发展[J].中国信用卡,2012,(10):10-13.

[16]邱峰.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热销透视——以利率市场化为视角[J].青海金融,2012,(1):20-21.

[17]杜婷.“十二五期间”我国利率市场化路径选择、银行业选择及其策略选择[J].金融发展,2012,(4):153-154.

[18]万荃,孙彬.利率市场化改革:比较与借鉴[J].当代经济研究,2012,(5):73.

[19]周小川.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J].金融家论坛,2012,(1):25-26.

[20]连平.协同推进利率市场化[J].中国金融,2012,(15):14-16.

影视行业市场分析范文第4篇

一、资本结构、财务分析概述

对于资本结构定义而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方面而言,资本结构指的是企业全部资金的构成,以及这些构成的比例关系。而狭义的资本结构,指的是企业所获取的长期资本项目和这些项目之间的关系,是对公司长期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所呈现的比例关系的体现。[1]不同的资金来源形成不同的资本结构,从而对企业的资金成本、经济效益产生不同的影响,影响着企业的未来长远发展。对于财务分析而言,它是根据报表资料、会计核算等,通过一系列专门的方法与分析技术,科学分析、评价企业的筹资活动、经营活动等的运营能力、偿债能力经济管理活动。

而对于上市的金融公司而言,其经营对象是货币等金融资产,通过金融产品与服务获取收益,其资本结构受股权结构、盈利能力、成长性、经营风险等因素的影响,其财务分析需要全面考虑这些因素,对经济管理活动进行科学、准确的分析,确保上市金融公司的顺利运营,实现效益最大化。同时,上市公司面临的是全面经济,市场更加复杂,对财务的分析更加全面、科学,确保对各种因素进行考虑,寻求合理的企业发展方向。

二、上市金融公司的资本结构与财务分析现状

(一)资产的负债率偏低

资产负债率是对资本结构最基本的反映,我国上市金融企业资产负债率为46%,上市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53.7%,上市金融企业资产负债率明显偏低。而在发达国家,规模大的公司其资金的筹措能力较强,融资的渠道更多元化,其负债比率更高。但是,我国金融上市公司具有较低的负债比,其中股权融资所占的比例高,缺乏对债务融资的利用,这样便不利于公司盈利能力的发挥,对公司财务造成影响。

(二)较高的短期流动负债水平

公司的短期负债与长期负债比率,即为公司的负债结构,对负债结构理论进行分析,公司较为的合理的负债水平是短期负债比在50%左右时。[2]但是,我国上市金融公司具有较高的短期负债比,其商业银行的资金贷款是主要的资金来源。在这种情况下,流动负债水平较高,市场环境的变化将对企业的财务造成直接影响,影响企业的资金流动性与资金周转,从而使公司的流动性风险与信用风险增加,是公司经营处于不确定状态。

(三)忽视动态分析

在目前的财务分析中,主要采用的分析方法是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对企业的收益状况、财务结构进行静态的反映。[3]但是,对于企业资金运动的动态反映,没有相应的指标反映对现金流量表进行表示。在上市金融公司的财务分析中,动态分析的忽视,便不能对企业的资金状况进行及时地反映,影响对企业盈利能力、市场风险的及时掌控,不利于企业的安全运行。

(四)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忽视

目前所利用的财务分析中,主要集中于对企业外部信息的分析,例如,注重满足企业债权人、投资人的要求,对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因素的分析评估较为重视,而忽视了企业内部预测、决策研究,对企业如何筹资、投资管理,如何收益分配管理等缺乏分析,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了解不全面。管理是企业发展的保障,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是对企业各种指标、生产水平、经营实力的把握,是对企业问题的及时发现,解决。在我国的上市金融公司内部,经营管理的忽视,不利于领导者对企业状况的了解,企业发展方案的制定,也不利于资金的合理使用。

三、我国上市金融公司合理进行财务分析

(一)注重对各种因素的综合权衡

根据企业的历史资编制财务报表,报表对企业过去财务状况的反映,是对企业未来的估计。正确评价企业的综合状况,需要结合企业的市场发展前景、国民经济状况、竞争对手情况等,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结合企业的管理水平,对企业进行正确的财务评价。同时,还应根据企业的营运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等指标,分析企业不同时期的财务项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资金运行情况近系统分析,科学反映企业的未来发展。

(二)避免风险发生

财务的外部分析、内部分析是财务分析的两大部分,不仅需要满足企业的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还应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求进行满足。[4]财务分析,应合理区分外部分析与内部分析,综合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对于内部分析,应根据企业、市场需求,设置合理的分析指标,帮助企业揭示其深层次的财务信息,合理避免一些风险因素,避免潜在缺陷。此外,还应灵活地应用分析方法,深入剖析企业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达到对企业的全面认识。

(三)综合运用指标

注重指标的可比性,剔除不同于会计方法的影响差异,同时剔除个别原因,对企业进近同行业的横向比较。上市金融公司的财务人员还应综合运用各种分析指标,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综合运用各种方法,使各种方法相互补充、取长补短,从而使财务分析的总体功效得以发挥。

影视行业市场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经营环境;方法论

Abstract: With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and the market analytic method, have carried on the discussion and the research from the methodology angle to the sports industry market condition of business analysis's basic category and the method. Believed that looking from the macroscopic environment and the microscopic environment, the sports industry market condition of business mainly includes the environment which the political context,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 the large-scale sports event builds (opportunity), the sports consumer environment and the competitor environment 5 base elements, and to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analytic method, the life style analytic method, the fashion trend analytic method, the forecast law and the survey procedure has made the main analysis.

key word: Sports industry; Market management; Condition of business; Methodology

1 体育产业市场及其经营环境的涵义

1.1 关于体育产业市场 产业,是一个多义词,一般可泛指行业、部门、不动产业、动产业等。从经济学角度看,产业是同一属性的企业集合,其目的就是在某种市场中,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实行价值的最大化。市场则是指一切商品交换活动的总和,或者说,是商品供给和商品需求及其相互作用所实现的商品流通的总和。市场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产物,社会分工越细,商品经济越发达,市场规模与范围就越大。正如列宁所指出:“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哪里就有市场。”

体育运动在全世界的普及,促进了体育消费的快速增长。各种以体育活动为主或密切围绕体育而开展的经济活动也迅速地兴盛起来,并不断地形成相应的企业、公司、俱乐部等经营实体,这些生产体育产品或提供体育服务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各类行业就是广义上的体育产业。由这些体育产业所形成的以体育商品、劳务供给和需求及其相互作用实现的商品流通总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体育产业市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产业市场是实现体育商品和体育劳务价值、实现体育产业积累从而最终实现体育再生产的关键。由于体育产业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它又不断从外部造成一定压力,促使体育商品、体育劳务生产者和提供者不断改进生产、经营和管理,推动体育商品生产和劳务不断创新和发展。这一原理正如经济学所言:“任何商品生产都离不开市场,市场是商品生产的生命线。”

1.2 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分析的意义 市场经营环境分析,历来是产业经营者保持强劲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在产业经营者初步确定了发展目标或制定某一具体经营战略或实施市场营销时,首先必须进行市场环境分析。对于新兴的体育产业而言,当然也不例外。

第一,由于人们对体育的需求受居住地、性别、年龄、地形地貌、生活习惯、经济、文化等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体育产业经营者就需要准确把握不同时间、区域、人文、生活方式之间的差异,剖析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体育产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因素,从而选择和制定出恰当的、行之有效的经营战略和营销策略。

第二,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与其他产业市场经营环境有一定的共性,在某些方面我们可以应用其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但是由于体育产业市场在经营对象、产品、服务等方面又存在着很鲜明的个性,这就决定了我们又不能简单地把分析和研究其他产业经营环境的方法和理论照搬到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的分析和研究上,而应探究出符合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分析的基本要素和方法。对于这样一个理论性命题,棘手的是我们到底应该“分析什么、怎样分析”,也就是说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分析的方法论问题。

第三,从发展的角度看,对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分析的基本要素和方法进行研究,无论从为体育产业经营者和相关管理决策者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参考,减少和规避体育产业经营与投资的风险,使体育产业保持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趋势来看,还是从为体育产业研究者提供一个研究视角来看,无疑都有着一定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1.3 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的界定 一般说来,经营就是指为了促进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圆满完成交换过程的一系列活动。交换是指消费者根据个人的需要、享受或获得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同时支付相应费用的全部活动过程。具体到体育产业市场经营,则可以理解为能否通过对各种市场构成要素的分析,准确地把握体育市场环境,理解体育消费者的真正需要和欲求,从而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体育产品和劳务的系统工程。生产体育产品和提供劳务的企业(包括俱乐部、公司)就必须对其所处的市场环境做出客观、准确、全面的分析和预测,这样才能有利于作出正确、合理、高效的经营战略和策略,才能在拥有稳定的体育市场基础上,不断扩大规模,拓展空间,发展潜在的消费群体,实现企业既定目标和持续发展。

我们可以把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界定为:“从事体育产品和劳务经营的企业受外部影响的总和。”其中,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是指给企业造成市场机会和威胁的主要社会力量,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人口、法律、科技等;微观环境是指组成企业基本经营系统的因素,如企业内部的供应商、中间商、顾客、竞争者等。然而,由于影响从事体育产品和劳务经营企业的外部因素有很多方面,其差异性和多变性也比较大,因此,企业为了应对这种环境就必须认真分析和研究基本的影响要素,掌握企业在体育产业市场中发展的主动权。

2 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分析的视

在综合研究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诸要素以及体育产业市场自身特性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分析应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大型体育赛事营造的环境、体育消费者环境和竞争者环境5个基本角度进行。

2.1 政治环境分析 政治环境指分析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的外部政治形势和状况给市场经营带来的或可能带来的影响。其中包括两个层面内容:一是国内体育政治环境分析,如了解和剖析党和政府的各项体育方针、路线、法规、条例以及政策的制定和调整等对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的影响和深层含义。如我国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培育体育市场加快体育产业化进程的意见》、《1995-2010年体育产业发展纲要》等等。二是国际政治环境分析,主要指了解和研究国际上各国经营、管理和发展体育产业的具体做法和限制,尤其是对进口、外汇、劳工、电视转播、合同以及政治冲突的影响等的分析。如美国制定《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等反垄断法对职业俱乐部地点、数量、运动员流动与分配、门票分配、电视转播、运动员工资等方面做的限制和约束等等。对于刚刚加入WTO的中国来说,分析和研究国外各国在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中的政治和法规环境,借鉴其先进的发展经验和做法,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尤显重要和迫切。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国家特别是那些没有上市的职业体育俱乐部,由于其运行主要靠各级政府中的体育行政部门管理,有特殊的发展环境,并不遵循市场法则来发展,因此,它受经济环境的影响并不明显,相对地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和垄断性。所以,在分析和研究这些国家职业体育俱乐部时,首先要明晰其政治环境,然后再分析其经营环境的基本要素。

政治环境分析,一般说来主要围绕这些因素展开:(1)目前有哪些体育产业方面的法规?这些法规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体育产业市场需求和供给有什么样的影响?(2)体育产业经营公司(企业)希望在某一国家或地区进行经营活动,存在着什么政治风险,有哪些具体限制?又有哪些具体的优惠条件?(3)本公司(企业)所从事的体育经营活动与该国家或地区有什么样的政治联系或关系?主要障碍在什么地方?对于这些问题,一般适合采取法规分析法并配合一定的环境监测和民意测验。

2.2 大型体育赛事营造的环境(机会)分析 大型体育赛事是指参与率较高、影响程度较大的体育竞赛活动。这里我们把它所营造的环境看成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机会和影响要素。由于这种赛事具有展示和宣传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拉动经济增长的功能,是体育产业市场环境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影响因素,也是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部分。因而,分析和研究大型体育赛事带来的机会对从事体育产业经营的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

一般而言,大型体育赛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影响面广,持续时间长。如奥运会从前期准备、申办、筹备到正式比赛,一般要经历8~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1964年,日本通过举办东京奥运会使竞技体育跃上了新的台阶,同时社会经济也得以腾飞;资料显示,1988年,韩国通过举办汉城奥运会获得了35亿美元的盈利,并且实现了“政治开拓,体育振兴、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据国定统计局预测,北京投资2800亿元人民币在2002年到2008年期间将拉动我国经济增长0.3~0.4个百分点,提供200多万个就业岗位,而且在举办奥运会之后还将有长期的积极影响,拉动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2)产业前后关联性强。重大体育赛事可以带动体育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如2002年日韩世界杯足球赛,为两国带来了近60万个就业机会,游客超过百万,总收益达数百亿美元。我国男子足球队首次参加世界杯足球比赛世人瞩目,由此带来出境观看比赛的人数显着增加,为体育旅游业带来了较大的收益和商机。(3)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如我国申奥成功,极大振奋了民族精神,对我国政治、经济、科技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在世界上也产生强烈的良好影响。大型体育赛事所带来的商业机会和所营造的环境是其他活动难以做到的,以赛事为契机,抓住大型体育赛事积极推广和宣传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认真分析和研究企业具体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是体育企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针对大型体育赛事所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有调查法、预测法和资料分析法。

2.3 经济环境分析 经济环境是指从事体育产业经营的企业的经营活动所面临的外部社会经济条件,其运行状况和发展趋势将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它们的经营活动。

众所周知,购买能力的大小将直接影响着企业市场规模的大小,而购买力又受经济发展阶段、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者支出模式和消费结构以及消费者储蓄和信贷水平等经济因素的影响,所以,经济因素对体育企业或公司的市场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有着决定性意义。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消费水平连年攀升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GDP已经超过万亿美元,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了小康社会并积极地向富裕型小康社会迈进。在这一过程中产业结构将进行大的调整,即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将逐渐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将不断上升。其中,尤以第三产业上升最快、增长幅度也最大,体育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织部分,必将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以预测21世纪中国体育产业也必将面临一个历史性的快速增长期。

因此,从事体育产业经营的企业就需要对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及其各要素进行认真、客观、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减少和避免盲目投入所带来的风险。经济环境分析,一般采用经济调查、预测和统计法,统计法包括定性统计和定量统计。

2.4 体育消费者环境分析 体育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是体育产业经营的最终对象,因此需要仔细研究和分析,以便更好地制定体育产业发展战略和应对策略。

一般说来,体育产品或体育劳务市场可分为体育用品市场(各种体育器材、设施、服装、鞋帽等用品)、体育健身市场、体育信息咨询市场(提供国内外体育书籍、报纸、期刊、情报、信息、音像、文件等信息服务)、体育人力资源市场(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的流动、培训等)、休闲体育市场(户外运动、体育竞赛观看、体育旅游等)、竞赛表演市场(运作和经营各种体育比赛、表演等)、体育无形资产市 场等7类。体育商品具有鲜明的文化商品的特点,它不是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需要的必需品,而是为提高生活质量,满足更高层次需要的“奢侈品”。提高生活质量是每个人的愿望,这使得体育产品和服务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但是人们对体育产品的需求是“非渴求”性的,因此最终能否形成购买行为,还取决于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

从客观方面看,文化因素(文化、亚文化、社会阶层)、社会因素(参照群体、家庭、社会角色与地位)、个人因素(年龄与人生阶段、职业、经济状况、生活方式、个性与自我观念)及心理因素(动机、感觉、学习、信念与态度)的影响尤为深刻;从主观方面看,消费者的体育休闲娱乐观念、意识、知识和兴趣爱好更是决定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从我国来看,资料显示,我国居民体育意识较为薄弱,体育知识水平较低,再加上刚从温饱迈进小康,经济水平还不高,闲暇时间也不多,这就使“花钱去参加体育休闲娱乐”的新观念不能马上付诸于实际行动,但是,由于竞技运动特有的影响力和观赏性以及其他功能的作用,我国居民参与和关注高水平体育赛事的热情很高,也舍得花钱。因此,开发我国的体育产业市场,可以考虑以体育竞赛业为主导产业,通过其影响引导居民建立体育消费意识、培养人们的体育消费习惯。

体育消费者市场,一般宜采取生活方式分析法和流行趋势分析法。生活方式分析法就是指对居民日常中的生活行为、特征进行剖析和研究,从而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和偏好。流行趋势分析法是指对当前社会中受多数人喜爱的、有代表该阶段发展方向的事物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找出实际需求和潜在需求的链接点。

总之,体育产业经营者在分析研究产品和服务市场时,应充分、详细地收集上述影响消费者体育消费行为的因素,并结合本企业的现状,客观、科学地分析各种显在的和潜在的消费群体,采取有效的执行策略和发展战略,尽可能规避盲目投资带来的风险。

2.5 竞争者环境分析 从消费角度看,分析体育产业市场中企业所面对的竞争者,主要是解决体育产业市场中同类经营者的市场密度、产品差异和进入难度以及影响程度4个方面的问题。

体育产业市场的密度是指同一类体育产业经营中卖主的数目。市场学认为,在市场需求量相对稳定时,这种数目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到产业市场份额的大小和竞争激烈程度。因此,体育产业经营者要对当前该市场中同一类经营者进行详细分析,甚至花费一定人力、财力进行调查,摸清市场中竞争者的现状,采取合理有效的市场策略。如美国职业篮球市场1960年、1967年相继出现的美国篮球联盟(ABL)和美国篮球协会(ABA),都因美国职业篮球市场密度过高、在争夺观众和球员等方面处于劣势,失去与全美职业篮球联盟(NBA)竞争的优势而纷纷解体。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全美职业篮球联盟(NBA)在充分考虑了市场密度的情况下,目前仅保留了27支球队,从而使竞争者处于市场密度相对合理的发展环境之中。

体育产品差异是指不同企业生产和提供体育服务的差异程度。由于体育产品和服务存在差异,使得体育产品和服务各有特色、相互区别,从而使体育产业市场竞争加剧。如耐克公司生产运动服、运动鞋等用品与其他同类企业相比,在质量、市场定位、技术以及市场开发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竞争优势;而锐步公司在生产同类产品时,不但充分注意到了这一差异性竞争优势,而且还在此基础上开拓了符合青少年以及女性消费心理的、色彩鲜明和流行款式的运动服和运动休闲鞋,从而确立了适合本公司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不但扩大了市场渗透率,而且还赢得了更加广泛的消费群体,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进入难度是指加入某体育产业市场的困难程度。进入难度除了有上述两个微观方面的影响外,进入成本的高低程度以及政治、经济、技术和社会大环境的制约也是不可忽视的。

另外,在分析竞争者环境时应当注意职业体育俱乐部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少数拥有从事经营所需的稀有资源如政策、人力、经济等人或团体对俱乐部有控制权,而他们在管理和发展俱乐部时往往并不遵循市场自由竞争原则,有很大的主观性。

3 分析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时应注意的问题

3.1 有关体育产业市场方面的信息和资料必须客观真实 任何科学研究都必须建立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脱离和背离实际情况的分析和研究,不但毫无意义而且还会给企业(公司)的发展造成严重损失,甚至倒闭破产。这在国际体育产业市场上是有先例的。如ISL(国际体育休闲公司)公司,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在分析经营环境时,信息和资料来源不真实、不客观,而依据这样的资料和信息来研究公司的发展战略,显然必将导致决策层在投资F1赛车上判断失误,最终使这个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体育产业公司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倾家荡产。

3.2 重视个案研究 个案是指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体育产业经营事例。在体育产业处于勃兴阶段,对其个案进行分析和研究尤为必要。资料显示,个案分析不但可以为实际操作者提供一个实用面较大的经营环境分析工具,而且它能使经营者和管理者不必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为查询、收集或调查某个俱乐部、协会、企业或公司的经营管理模式而到处寻找一些基本资料。因此,研究和分析体育产业经营的个案,能够给相关经营者和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从而减少投入资本,节省时间,提高体育经营企业的效率。

3.3 分析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基本要素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笔者研究对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分析研究主要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机会分析、体育产品或服务市场的消费者环境和竞争者环境5个基本要素。但现实中体育产业市场并不那么简单,尤其是我国对体育产业经营理论和实践研究的薄弱,使错综复杂的体育产业经营环境更加复杂。因此,要处理好这一问题,就必须把已有的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起来,吸收和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理论,不断总结和归纳体育产业经营实践中的有益经验。

【参考文献】

[1] 维瑟拉·R·拉奥,乔尔·H·斯特克尔着.张武养等译.战略营销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 国家体委文件.体计财产字(1995)262号.1995-2010年体育产业发展纲要[C].

[3] SPORTS BUSINESS[J].1999,(6).

[4] 王方华.市场营销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