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资源优化配置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 资源配置 财务管理

高校内部资源是高等学校所有的或可支配的各种资源要素的总和。高校内部资源配置,是指高等学校将资源分配到内部单位以及内部单位再细分到具体工作之中的资源分配过程。高校内部资源优化配置,是指高校把有限的、既定的教育资源,通过不同的方式分配到二级单位、部门,或者投入到教学、科研等密切相关的活动中,从而取得教育事业最优发展的过程和方法。

一、我国目前高校内部资源配置的现状

(一)效率与公平难兼顾

在高校内部资源配置中,效率与公平常常难以兼顾。高校内部有限的、既定的教育资源,不管是用于学校优先发展领域,还是用于内部二级单位间的平均分配,都不可能同时满足各利益主体的合理诉求,难以兼顾公平与效率。

(二)博弈现象较普遍

高校内部资源配置的主要是通过编制校内预算来实现的,而校内预算是部门间“博弈”的结果。高校内部资源配置既没有市场信息,也没有明确的预算目标,使得预算配置资源成为部门之间“讨价还价”的结果。

(三)内部资源难共享

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共享,是目前我国高校在进行内部资源配置时最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途径之一。然而,完善资源共享机制的缺乏,难以实现校内资源合理共享,资源利用率不高,浪费现象比较普遍。

(四)集权与分权难把握

高校的整体性要求集权,而学科特殊性和业务具体性则要求分权,二者都有利有弊。高度集权的资源配置方式,能够保证有限的内部资源流向优先和重点领域,但人为因素可能会影响资源配置效率。高度分权的资源配置方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置资源,使资源使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得以提高,但缺乏对学校整体利益的考虑。

二、财务管理在高校内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要想实现高校内部资源优化配置,关键途径在于“开源”和“节流”,“开源”即从源头上扩宽融资渠道、增加教育投入,“节流”则是要求在资源使用过程中提高使用效率,实际上就是通过财务管理优化资源配置。

(一)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杠杆作用,为学校发展合理调度资金

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原理,认真评估财务风险,采用适度规模的负债,达到增加教育投入的目的。随着财务杠杆系数的增大,其产生的作用也就越大,高校所承担的财务风险就大;反之,则相反。

(二)合理确定科学的财务分析指标,为资源配置提供依据

高校可以通过合理、科学的指标体系,分析比较本会计年度内的财务状况,以高校的财务状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发现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优化措施,推进高校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财务管理角度下高校内部资源配置的优化措施

在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目标是高校资金使用率的最大化,主要是通过高效利用资金,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

(一)加强预算管理,建立科学的财务预算机制

预算资金是高校资源形成的首要渠道,依靠预算安排能够基本实现学校资源的购置以及日常运转。高校要依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量入为出、略有结余的预算编制标准进行支出预算的编制。

高校内部收支预算应该确保将有限的、既定的资源安排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拥有核心竞争力的的专业;二是能够增强学科影响力的重点学科;三是承担重大项目的科研领军人物、创新团队。

(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立内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

高校应采用共享和固定资源相结合的内部资源配置方法,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资源,盘活和改造闲置的场所和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

(三)控制人员经费增长,加强人力资源成本管理

高校应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成本管理观念,加强人力资源引进成本和维持成本等的计量与核算,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体系,推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和整体办学效益的提高。

(四)加强负债管理,发挥财务分析的积极作用

1、充分运用利率的影响,加强学校负债管理

适度规模的负债可以促使高校得以持续健康发展;而过度规模的负债则可能使高校陷入财务困境。高校可采用适度负债的方法,充分运用利率这一工具,对学校整体负债水平进行合理调节,从而制定出相应的负债政策。

2、强化财务分析,为资源管理提供决策信息

高校应建立科学健全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对资源配置的成本、收益进行计算分析,对学校在资源配置前后的财务状况进行对比,使财务分析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高校应从以下方面对财务分析进行强化:一是建立具有可比性、可行性、科学合理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二是完善高校财务报表体系,细化报表分析内容;三是选择合适的财务分析方法,准确反映高校财务状况,服务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

(五)加强财务监督力度,提高资源配置质量

1、加强预算执行过程控制,避免资源过度浪费

在预算执行中,应对支出过程进行监控,从源头上对资产重复购置的行为进行控制,坚决杜绝超前消费、盲目消费。

2、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资源信息共享

高校应通过现代化信息化手段,搭建预算管理信息平台及资产管理平台以实现内部资源信息共享。利用预算管理信息平台,对学校预算执行情况和整体资金状况进行跟踪控制。通过资产管理平台实现学校所有的资产业务流程,保障资产管理的质量,实现资产管理的信息化、透明化和共享化。

参考文献:

[1]涂朝莲.高校内部资源配置失衡问题[J].江苏高教,2013

[2]周巧玲,谢安邦. 对高校内部资源配置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1

[3]毛国育. 基于预算松弛的高校内部资源配置问题分析[J].会计师,2013

资源优化配置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区域经济优势 资源优化配置 区域经济学

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经济优势

1、区域经济优势的定义

区域经济优势,是指经过与其他区域之间的比较体现出来的本区域所具有的适合某些特定生产发展的比较优势条件,如在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所具有的更好条件。具体来讲,区域经济优势包括自然资源优势和社会资源优势(人力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资本优势等)。

2、区域经济优势的特征

(1)区域经济优势存在于区际联系中。一个区域通过与其他区域的联系和比较,就会逐渐发现自身具有的经济优势,所以区域经济优势不是只就自身而言的,而是经过不断地区际联系和对比凸显出来的。区域经济优势的存在离不开区际联系。

(2)区域经济优势只有在市场竞争中才能实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一个区域所具有的经济优势会逐渐显现,然而只是确定了自己的经济优势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充分利用所具有的各种优势、致力于将优势发挥至极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3)区域经济优势是一种动态的优势。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地激烈进行,区域经济发展所具有的优势也会随之不断的变化而不是保持一成不变。只有保持区域经济优势的动态变化,持续最大化动态的区域经济优势,才能推动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稳定和快速发展。

3、最大化区域经济优势的条件

(1)确定区域经济优势。依据以下几条原则:建立在比较利益原则的基础上;要符合区域宏观布局和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综合分析评价本区域经济发展的所有有利与不利条件。

(2)分析利于区域经济优势发挥的资源。根据所具有的区域优势,分析要推进这种优势的发展和扩张所需要的资源,即区域具有哪些优势资源,进而可以利用这些优势资源最大化区域经济优势。

(3)优化区域优势资源配置。在明确了区域经济优势和区域优势资源之后,要根据区域本身的特征和发展阶段优化配置优势资源,争取以最少的优势资源消耗换得最大的产出效益,将优势资源合理配置在效用最大的用途上。

二、区域资源优化配置

1、资源配置、资源优化配置和区域资源优化配置

(1)资源配置的内涵。资源指的是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人力、财力等各种要素的总和。由于对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在面对人类需求时资源总显得相对稀缺,这就要求人们需要合理配置现有的相对稀缺的各种资源,以最少资源消耗获得最大商品和劳务产出为目标进行生产。资源配置,就是指对相对稀缺的资源在各种不同用途上进行比较进而做出选择。

(2)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资源优化配置,指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规律而不是人的主观意志,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实现资源配置,也就是说,通过市场自由竞争和“理性经济人”自由选择,根据价值规律自动调节需求和供给双方的资源分配,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实现优胜劣汰,进而实现对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3)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根据上述资源配置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定义,不难得出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定义。区域资源优化配置,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在不同时间、不同部门间合理分配资源。依据帕累托定律,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状态指的是在各部门或个人之间资源的配置和使用已经达到这样的状态,即使重新配置资源都不能使任何人的情况变好,同时也不会使其他人的情况变坏。

区域资源配置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强弱。因此,区域资源的配置能力是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建设的主要环节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区域资源配置能力是由资源的配置规模、配置强度、配置结构以及配置效果等组成的。

2、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

(1)推动区域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效率的提高。在经济迅速发展和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一个区域要想在经济发展中获得一席之地,就要合理利用所拥有的有限资源,优化配置稀缺资源,争取资源利用的效益最大化。而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需要高新科技的应用,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管理,从而可以有效地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动整个区域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2)引导区域按照市场需求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实现产需衔接。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场需求瞬息万变的环境中,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可以将有限的区域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根据市场的供求状况及时调整生产经营方向,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市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命”,关系到区域经济效益的整体发展,按照市场需求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实现产需衔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能够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3)顺应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机制,增强区域竞争优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区域必然为争夺市场份额展开激烈的竞争。竞争作为外部的强制力,促使区域合理有效的利用有限资源、根据市场竞争状态优化优势资源配置,从而促进区域强化经营管理、降低资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和增强区域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最大化区域经济优势优化资源配置

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具体的产业或项目而言,就是优化利用资源为实现区域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优化区域资源配置需要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和自然因素等各方面的因素。依靠市场运行机制,针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情况,有效地对区域资源进行最优配置,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依靠市场进行调节,同时也需要宏观政策的支持,只有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区域优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推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对区域优势资源利用进行合理性分析

资源的合理性分析,包括对资源利用的有效性、有偿性、科学性、经济性及综合性等的分析。对区域内各项资源尤其是优势资源的利用,都要经过充分的合理性分析,确定如何配置各项资源才能尽可能的发挥出区域优势,实现最优效益,确保区域内每项资源都能够得到最有效、最科学、最经济并且最合理和最持久的利用。

2、区域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

区域内的资源是共享的,即便是不同产业部门间的资源,也可以依据各自的优势和需要来组合各部门间的资源和生产要素,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最优生产。资源的共享性要求以最大化区域优势为原则和前提,把区域内相对稀缺的资源综合起来,根据资源本身的特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产业间优化配置各种可利用的有限资源,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整体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3、不同经济成分间的资源配置

区域中可能存在多种经济成分,这就需要协调各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尽管经济成分不同,却可能需要同样的资源和要素。除了按照市场竞争的原则自动形成资源分配,也需要政府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和需要,对有限的优势资源进行统筹和规划,以促进区域经济最优发展为目标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市场和政府相结合,促进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区域发挥优势在竞争中赢得优势地位的必然要求。

4、区域产业部门内资源的最优配置

前面提到不同产业部门间需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那么在同一产业部门内部,更是需要对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分配。一个区域的经济优势大小取决于对区域优势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发展区域经济,要充分发掘自身所具有的潜力和优势,在区域产业内根据资源的特点的市场需求合理分配有限的资源,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尽管区域竞争力的形成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要素却是区域的资源优势和资源的配置。这二者通过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的影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区域的比较优势,并最终能够形成区域自身独特的竞争力。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视角出发,分析了区域优势和资源配置的内涵和作用,具体介绍了通过最大化区域优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内容和过程,对区域资源优化配置进行了分析,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竞争也愈演愈烈,为了在竞争中争得一席之位,各区域都在为如何加速经济发展努力奋斗,如特色经济、绿色经济、红色经济等等都是为了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实际上,每个区域相对于其他区域来说都会具有的独特的一些优势,如自然资源优势、技术优势、知识优势或是资本优势等。区域可以充分利用自身所拥有的这些优势,扬长避短,合理分配优势资源落实市场需求,将优势努力发挥直至最大化,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走向稳定、协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蒋满元、唐玉斌:基于区域经济学基本假定的区域竞争力形成机制解释[J].财贸研究,2005(2).

[2] 安虎森:有关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的一些思考(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2).

[3] 孟庆红:区域特色产业的选择与培育――基于区域优势的理论分析与政策路径[J].经济问题探索,2003(9).

[4] 孟庆红:区域优势的经济学分析[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5] 宋德勇、李金滟:区域优势产业:区域产业研究的新思路[J].当代经济,2006(5).

资源优化配置理论范文第3篇

摘 要:本文主要以安徽省为例,着重介绍该省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科技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出建议,以此来为今后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泛长三角”区域;科技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也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科技人力资源作为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任务,如何对其进行优化配置已经成为了相关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对科技人力资源进行合理优化,首先应该对科技人力资源的流动原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从而在此基础上采取科学的优化措施,从根本上实现对科技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理论研究

1.1人力资源流动理论

所谓人力资源流动,主要指的是人力资源在组织过程中所表现的流入和流出等变动,人力资源的具体流动情况会在很大程度上对组织资源的有效配置造成影响。就国内外目前对人力资源流动的研究情况来看,对其进行专门研究的理论较少,大多研究都是在研究人力资源理论上进行的。本文对人力资源流动的研究主要从广义的角度出发,对其概念进行界定。从广义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源流动主要指的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现象,是人力资源再配置的途径。如果不能充分实现对人力资源的流动,那么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1.2人力资源趋于流动与配置的理论

所谓人力资源配置,主要指的是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将有限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使每部分资源的优势都能够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出来。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致力于对人力资源流动和优化配置的研究,在分析其影响因素的前提下,尝试从不同角度出发,获取不同的研究结果。此外,还有部分学者对人力资源的流动提出了新观念,比如说合作式柔性流动、交换式柔性流动以及现场操作等。这些观念都为今后人力资源流动与培养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现状研究与分析

对泛长三角科技人力资源的现状研究,本文主要从2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是对人力资源的分布状况的分析,目前,该地区所拥有的科技人力资源数量占据了国家总量的近25%,其中,沪苏浙所拥有的科技人力资源占据了16.6%,安徽省所拥有的科技人力资源占据了7.4%。其次是对科技人力资源的流动状况的分析,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对于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大多都局限在资源的存量上,却忽略了对资源流动数据的统计。本文对该部门的现状研究,主要是通过有关学者的研究和流动人口数据来侧面反映该地区的科技人力资源流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目前所拥有的科技人力资源总数排全国第五,然而人才的流失却排名第二。由此可见,目前安徽省在科技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重要工作,并不是对人才进行引进,而是想办法留住人才,利用好现有人才。

三、科技人力资源流动原因分析

本文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来对科技人力资源的流动原因进行分析,其流动原因归纳起来总共体现在2个方面。首先是工作获取途径的影响因素,通过对该部分的调查结果我们总结出,目前人们获取工作的方式,最多的途径是亲戚朋友的介绍,其次才是人才市场和网络。由此可见,在我国人才资源配置方式中,亲戚朋友的介绍和推荐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在对工作进行选择的时候,很多人会考虑到工作地点和薪资福利,这就会给人力资源的流动提供条件。其次是城市间流动的影响因素,通过对该部分的调查结果我们总结出,能够对人力资源流动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对原工作的满意度、是否具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以及城市经济情况和发展情况等,这几个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大致科技人力资源产生流动。

四、安徽科技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建议

就目前安徽省科技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现状来看,相对于其他省份来说,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对安徽省科技人力资源进行优化,相关部门人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开展工作。

4.1调整科技人力资源配置方式

从上文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目前,科技人力资源的配置方式主要就是网络、人才市场以及亲戚朋友等,其中,亲戚朋友更是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这种配置方式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市场对人力资源配置所起的作用,而且还会大大阻碍人才作用的发挥,影响市场的公平性和开放性。长期下去,必然会影响到人才资源的配置效果。因此,必须对这种配置方式进行调整,根据安徽省当前的配置情况,相关部门要采取相应措施,逐渐将亲戚朋友在市场中的作用逐渐削弱,加大人才市场的建设,尤其是对于网络市场的作用,一定要确保其能够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建立一个公平的、开放的市场,为人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

4.2优化现有科技人力资源

就目前安徽省科技人力资源的分布现状来看,大部分人才都分布在国有企业,其他性质的企业所拥有的人才则少之又少,而且流动性也比国有企业人才的大。为了将这种现象有效解决,相关部门的首要任务就是对现有科技人力资源进行优化与完善,比如说对用人机制进行灵活运用,为私营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以及不断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等,以此来促进科技人力资源在各个组织间的合理配置。

4.3规划科技人力资源结构

安徽省科技人力资源的专业技术结构不合理是阻碍其优化配置的重要隐私,因此,必须重视对科技人力资源结构的合理规划。首先,相关部门要根据今后组织的发展规划和对人才未来的需求,预先培养与组织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并对这些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其次,要采取合理方式对人才进行引导,尤其是处于受教育阶段的学生,更应该做好相应的引导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做好对科技人力资源结构的规划。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给安徽科技人力资源的优化也提出了巨大挑战。为了能够将该项任务顺利完成,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就必须对当前科技人力资源的流动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科技人力资源优化的建议,从而为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夏小玲.泛长三角区域安徽科技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安徽大学》.2011.

[2]王林雪,游月琴.科技人力资源共享的网络组织模式设计与运行[J].《未来与发展》.2009(11).

资源优化配置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文化资源;优化配置;协同途径

区域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与其文化资源配置效率有着紧密联系。我国文化资源量多质优而公共文化服务却不尽相配,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投入稳步增长而其社会产出效益却亦不尽相符,如是两大“资源悖论”的根本症结即在于文化资源配置的低效。同时,近年来城乡基层文化、艺术与体育网点设施初成规模,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入国家发展议程,公众文化事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而依托区域文化资源的市场整合,各地文化产业发展迅猛,经济效益凸显。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两翼齐飞,已经构成了当前我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齐同演进的文化常态。然而,与当前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强国”目标相比,现阶段,公共文化服务的生产、供给机制仍有待完善,区域文化资源配置的社会效益尚待提升,因此,厘清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资源优化配置的关系,探索两者协同发展的理论路径显得尤为必要。

一、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资源优化配置的互动趋势

公共文化服务依赖文化资源的社会流动,而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则有着服务公众的内在使命,在其由政府主导的传承保护与产业运作中亦已不同程度地潜自践行着,而公共文化服务正可以借助政府主导下的文化资源配置机制,完成服务内容及生产供给方式的系统优化。可见,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公共文化服务联系密切,两者存在协同发展的可能性。

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文化资源优化配置是基于资源实际(包括生存现状、市场潜力等)、物质基础、技术条件、政策环境以及运作能力等前提的综合考量与实践,是旨在通过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转变文化发展理念,消弭文化阶层差异。对于条件不成熟的文化资源项目需要依托公共文化服务,来改善生存窘境,延续资源生命,传承文化血脉;对于产业优势明显的文化资源项目,在其进入市场、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秉持“敬畏文化、服务公众”之心,积极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同时,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还包括各种配置主体的整合,主要包括行政资源、人才资源、资金资源、科技资源、传媒资源以及社会组织资源等,而就当前实际而言,行政力量无疑是各方资源的黏合剂。

文化资源只有通过人类劳动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与文化生产力,其资源价值才能得以更大程度的实现;当经优化配置实践而转化出的新资源价值加入社会文化生态系统时,其必然又反哺于社会文化的演进与繁荣,为社会生产提供精神支撑;同时,生产力的提升亦会促使精神文化消费成为某种程度的社会必需品,以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可见,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关键还是在于如何创造、共享与弘扬其文化价值精华。从历史来看,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中,依托区域文化资源,通过行政宣化、艺术加工、创意转化、科技提升与市场运作等多种形式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在经历了政治治理(“以阶级斗争为纲”)、经济治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之后,正迈向文化治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治理理念的转向表明:文化资源优化配置的最终旨诣,在于以文化治理方式实现文化资源的价值转换与共享,进而彰显其文化育民、悦民、富民的公共关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区域文化产业)不应成为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国家文化治理)的前行障碍,而文化资源优化配置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良性互动,则较为利于两者的融合共生。

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简称《决定》)旗帜鲜明地要求在当前及未来较长时期的文化建设中,要“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可见,公共文化服务将成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落点。《决定》还提出“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这表明在今后的国家文化建设中,经营性与公益性文化资源要素将更加自由地流动,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将和公共文化服务进行更加频繁的互动。

综上,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与优化配置文化资源同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其发展实践统一于实现文化强国、文化利民的共同目的。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资源优化配置已成社会共识与发展自觉,因此,构建两者的协同路径则成为节约社会资源、推行文化治理、提升制度效率的优化选择。

二、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资源优化配置的现实困境

美国经济学家曼瑟尔・奥尔森认为,公共产品消费中的一个难题――搭便车问题,缘于公共产品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同时,这也往往导致市场机制失灵。由于公共文化产品的消费过程存在非排他性或非竞争性,文化产品的使用者或消费者的“搭便车”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会使得开发者或供给者的实际价值实现低于预期,低效将降低资源配置过程中保护文化资源的积极性,进而使其蜕变为部分利益集团攫取大众利益的工具。如此,既导致文化资源的自身损耗与价值异化,又损害了公众文化权益,乃至降低文化部门公信力,因而需要公共部门的政策规制与舆论监督的介入,以规避消极影响。

同时,公共文化产品或服务消费过程中的准公共产品属性也会导致使用者或消费者的拥挤密集,产品效用无法优化配置。为了减少“公共池塘”现象,避免公共领域的拥挤悲剧,作为公共权利代表的政府应该发挥自身的中间协调作用。自2008年2月起,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向公众开放,2011年3月以来,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也相继免费开放,公共文化服务场馆等文化资源的公益性配置,一方面丰富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扩大了公共文化服务范围,另一方面,从其实际效果来看,随着观众量的激增,场馆拥堵必定也会对展览效果、服务质量造成消极影响。

为协调公共产品与文化资源消费过程中的各方利益,避免零和博弈,解决“公地悲剧”,需要立足于公共文化需求的持续增长与文化资源消费的长远发展的实际,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资源优化配置的发展规划与制度立法,保证公共文化供给的可持续增长,积极探索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文化资源转化路径。

三、多边互动: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资源优化配置的协同路径

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资源优化配置的协同路径是基于历史与现实的考量。在不同历史时期,公共文化服务的维护思想统治、提供社会福利、刺激市场消费、维护文化生态的目的取向各有侧重。而在当代国家治理结构中四副面孔各相交融,并且这一公共行为中心逐渐由公共文化生产转向满足公众文化需求。也就是说,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以社会成员为主体,在提升公共文化生产力的同时更为关注其生产效率,由此,作为公共文化的文化资源的利用率是关键,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资源优化配置的协同路径则为应然之举。

1、协同路径的历史演进――以文化资源配置的模式跃迁为中心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涉及政府、市场、社会及人(公民/消费者/公众)等四方社会分系统,根据不同历史条件下文化资源配置模式的差异,人类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模式主要经历了三次跃迁。

早期公共文化服务主要表现为一种“文化威权”,政府的文化供给意图在于通过“灌输式资源配置”巩固统治阶级利益,为其统治秩序提供合法化的意识形态支持。而人的主体性的觉醒使得“文化霸权”效果衰微,为调和阶级矛盾,威权者开始通过公共行政为公众提供文化福利。这两个初期公共文化服务,是从政府到民众的两个授受主体间的单向文化资源流动,均为政府直接供给模式,不同的是前者追求“管制效果”,后者强调“服务事实”。

随着文明进步、经济发展,基于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产出的经济考量与政府公共治理改革的技术探索,政府部门引入文化生产能力更强、配置效率更高的市场系统,以增强供给能力,同时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执政效能。而随着公众社会的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不断完善,政府部门意识到长期以来的依赖文化政策推进公共服务的局限性,由此其积极鼓励、引导社会资本、社会团体等第三方力量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加强与社会力量的合作共治,强化公众的“自我治理”。至此,政府部门通过间接方式推动公共文化资源配置,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成为一种以政府为主导的四方共同参与的社会文化运动。

纵而观之,从文化威权到公共行政,从市场机制到社会治理,四种模式的三次变迁,政府在其间的主导地位始终未变无可厚非,文化供给能力不增提升、参与主体不断丰富实为历史进步,但是,作为社会发展主体的人,长期处于被动接受位置,这必将导致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率消减与价值矮化。我们须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评价标准核心在于社会公众的满意度。

2、协同路径的理论建构――以人为本、政府主导、四方协同

公共文化服务本身具有国家治理的功能与特征,旨在营造一种以民众为中心、以政府为主导的文化共治秩序,是公共文化治理的重要内容,与传统的公共文化管理有着显著区别,是从工具性到价值性的理性回归。在综合考量当前公共文化服务的“拥挤”困境与四种历史模式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本文试以社会公众利益为核心,以文化资源的社会流动与优化配置为基础,重新梳理构建了两者整合发展的一般流程模式(见图1)。

图1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文化资源优化配置”协同示意图

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其社会传承(图中①区)与市场运作(图中②区)的统一,受资源稀缺与交易成本等因素制约,以社会分发或市场调节为主导的配置环节存在着组织不力、约束不足、分配不均的局限性,作为文化资源创造者与所有者的集体公众的基本文化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因此,文化资源配置的优化,需要公权部门的协调组织、制度约束以及统筹分配。从国情与发展实际出发的政府主导是保证资源最优配置的全局性、权威性与均衡性,在此同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扩大社会参与程度则是丰富资源配置内容与渠道,增强公共文化资源整合活力与动力的必然之选。这里的社会参与主要包括文化类行业协会、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及其文化志愿服务等相关社会活动。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本质上是公共文化资源的创新与共享的过程(图中③区),兼顾公平、效率及发展实际,政府部门通过直接或间接服务的形式,顺应、引导并优化文化资源的流向,综合调配社会资本与市场力量,以求文化创新机制为公众所共建、文化发展成果为公众所共享,实现公众文化生态的平衡与演化。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文化资源优化配置的多边互动协同路径,较之传统模式与单边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两点特征:

一是强调以人为本。以公众文化权利为中心重新审视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即是一种事实分析,因为当前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理论与实践均较为重视“公民自主选择”、“文化惠民”以及“最低标准”等,《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也已列入立法日程;同时,这也是对文化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重构,因为其强调文化资源配置流动的正外部性,有利于规范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动机宗旨、运作方式以及行为纠正,有利于规避文化资源过度开发与开发不足的问题。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这是文化政策价值尺度的矫正。

二是强调政府主导。当前国内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均由政府推动前行,而两者协同机制是一种管理协同而非自然协同,因此必须注重政府主导作用,这种主导机制是一种引领而非管制,应努力克服“路径依赖”,积极创新机制、引导多方力量共建共荣。同时还要避免另外一个“误区”,即简单粗暴地通过“权力限制”(分权或放权)来营造一种“管理民主”,这就容易弱化政府文化治理的主动权。

四、结语

当然,这里所讨论的协同路径也并非是对其他模式与单边机制的否定,而是从优化文化资源配置、节约文化治理成本的视角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所提供的一种智识参考。随着文化强国、依法治国的深入,文化资源的多重价值日益彰显,公民基本文化权利日渐显要,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资源优化配置的协同并进日成其势,公共文化的“化成天下”的治理功能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本源价值也将日见其效。

【参考文献】

[1] 胡惠林.国家文化治理:发展文化产业的新维度[J].学术月刊,2012(5).

[2] [美]曼瑟尔・奥尔森,陈郁等译.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8-12.

[3] 顾江.文化遗产经济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21-22.

资源优化配置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股票市场 资源配置 完全竞争

引 言

我国理论界一致认为,股票市场是配置资源的有效场所。在我国股票市场产生的初期,我们虽然也认为股票市场具有配置资源的功能,但事实上我们是把市场的功能定位在为经济建设筹集资金上,由于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市场融资能力上,从而大大降低了对股票市场配置资源的关注度。近几年来,我国股票市场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逐步暴露了出来,引起了人们对市场功能和作用的进一步思考。不少学者认为,由于过分强调股票市场的融资作用,使得股票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受到极大的抑制,导致市场投机成风,必须恢复股市的本来面目,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分析近几年来不断见诸报端的有关这个问题的论述,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论者都是将股票市场能够合理地配置资源看成一个先验的命题作为自己的逻辑起点,几乎没有人对股票市场能够合理配置资源表示怀疑,好象只要我们发挥了股票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我国股市所存在的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合理资源配置的含义

分析股票市场能否合理的配置资源,必须回答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是资源的合理配置,二是股票市场本身是否具有合理的配置资源的能力,能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众所周知,资源配置要解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三个基本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是通过价格的变化来完成的。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时,一方面,刺激消费,使需求增加,另一方面抑制生产,使供给减少;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升时,一方面刺激生产,使供给增加,另一方面抑制消费,使需求减少。通过价格的调节,最终使供给和需求趋于一致,这时资源通过价格分配在各种用途上,使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得以解决。虽然价格机制可以自动地实现对资源的配置,但是要使这种配置合理,价格的变化也必须合理,对此,福利经济学进行了研究。按照福利经济学的观点,所谓合理地配置资源就是指实现了经济效率,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而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实现,是市场充分竞争的必然结果,福利经济学的基本结论是,任何充分竞争的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状态,同时,任何帕累托最优状态也都可以通过一套充分竞争价格得以实现。福利经济学讨论了充分竞争和资源最优配置的关系,虽然没有明确指出信息在资源最优配置中的作用,但是暗含着充分信息这个假定条件。如果信息是不充分的,逆向选择和败德行为就有可能发生,帕累托最优状态就难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就会落空。

综合以上结论,可以看出,资源的最优配置除了存在一个灵活的价格以外还需要两个条件,即充分竞争和充分信息。

股票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的理论分析

我国理论界认为股票市场能够合理配置资源的主要理由是:股票市场通过资金的合理流动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分配。在股票市场的运行过程中,证券投资者在获利本能的驱动下,总是追捧那些收益率高的股票,而抛弃那些收益率低的股票,股票价格的变化,实际上引导着货币资金流向高收益率的金融商品,而这些收益率高的金融商品往往代表着高成长性的产业和经济部门,大量资金的流入,为这些产业和经济部门的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股票市场通过削弱生产要素产业部门间转移的障碍从而达到了合理配置资源的目的。生产要素的部门转移有两个障碍,资产实物形态的转移障碍和进入障碍,股票市场则可以克服这两个障碍。在股票市场上,由于资产采取了有价证券的形式,具有最大的流动性,这就打破了实物资产的凝固和封闭状态,为生产要素在产业部门间的转移提供了方便的条件。同时,一些效益好、具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筹措到进入某一个产业部门最低限度的资金数额,这就打破了因资本有限而难以进入一些产业部门的障碍。我们认为,上述结论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首先,高收益率的金融商品并非往往代表着高成长性的产业和经济部门。其次,资产采取有价证券的形式,便利了虚拟资本的转移和流动,但是并不意味着生产要素在产业部门间的转移就更加方便。退一步看,既使我们承认上述结论是确定无疑的,也只能说明从某些角度来看股票市场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并不能为股票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的一般性结论提供充足的理由。

如上所述,资源的配置是通过价格的变化来完成的,在商品市场上,只要竞争和信息是充分的,价格的变化是合理的,那么资源配置的结果就是合理的。而在股票市场上,除了价格变化是合理的这个条件以外,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还需要另一个条件,即股票市场价格的合理变化能够顺利地传导到实体经济中去,能够对商品市场的价格产生直接的影响。股票价格的变化是否满足这两个基本条件呢?

先看第一个条件,关于股票市场的价格变化是不是合理的问题,证券投资理论似乎作了肯定的回答。证券投资理论认为,市场永远是对的,股票价格的变化永远是对的。细想一下,我们不难发现,上述结论只能证明,从投资角度来看,只有同市场价格的变化保持一致才能够保证成功,但这并不能够证明市场价格的变化本身是合理的。从信息和竞争是否充分这个角度来分析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是否合理,有效市场理论认为只要市场是强有效的,就可以作出肯定的回答。但很多学者的研究结论是,有效市场理论所定义的强有效市场,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几乎所有的股票市场都不能符合其基本要求。再从股票价格变化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不仅不能够得出股票价格变化本身是合理的结论,而且可以发现,大多数时候,股票价格的变化是不合理的。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得出结论,股票价格变化具有跳跃性和心理性特征。价格运动的起始和终结具有突发性、价格运动的过程具有急速性、价格运动受到市场心理因素的强烈影响。这一结论具有普遍意义,不仅不成熟的证券市场是这样,既使成熟的证券市场也是这样。美国的道・琼斯工业股票指数从1885年的36点到1988年的9213点,经历了103年的时间,但是,运动的主体部分是经过急促跳跃完成的,仅仅只用了15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大约90%的运动距离。同时,由于股票价格受到市场心理的强烈影响,使得股票价格的波动具有强烈的趋同性和振荡性,同一市场上的股票价格总是同起同落,要涨一起上涨,要跌一起下跌,要么基本不动, 要么巨幅震荡。显然,这样的价格变化,无论如何都不能认为是合理的。

实际上,股票价格变化不仅不能很好地起到配置资源的作用,而且还有可能对实体经济的资源合理配置造成极大的干扰和破坏,在中外证券市场的发展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例证。1928年到1929年9月,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暴涨,主要工业公司的股票价格有时一天的上涨比例竞达到10%到15%。火爆的股票市场创造了巨大的资金需求,导致大量资金从实体经济中流出,企业资金短缺、经营困难,对美国经济造成了极大的损害。1929年10月,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又发生暴跌,到1932年7月,道・琼斯30种工业股价指数从1929年的2452点跌到了58点,股市的暴跌带来了美国历史上破坏性最大的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处于瘫痪状态,大量银行破产(1929年659家,1930年1352家,1931年2294家),国民生产总值从1929年的880亿美元下降到1933年的400亿美元。在美国出现的这种情况,在其他国家的证券市场上几乎都不同程度的发生过。当然,我们并不认为这种情况具有普遍性,但这至少可以说明,股票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确定无疑。

再来看看第二个条件,即股票价格的变化能否顺利地传导到实体经济中去,能否对商品市场的价格产生直接的影响。笔者对我国深圳和上海两个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的变化和市场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其结论令人吃惊:二者既不具有整体上的相关性,也不具有局部上的相关性。限于资料,我们不能对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证券市场进行分析,但是通过对市场进行直观的观察,我们也可以得出上述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的基本结论是,股票市场并非是合理配置资源的有效场所,我们对于股票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不能够估计太高,不能够奢望用配置资源来解决股票市场存在的一切问题。

参考资料:

1.吴晓求,《证券投资学》,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第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