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

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

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

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学业质量标准 课程改革

一、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

出于提高人才素质,增强本国与地区竞争力的目的,世界教育发达国家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下简称经合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都研制出了自己的核心素养体系。当前各国采用不同的方式,将核心素养融入本国基础教育学业质量标准中,以此来指导教育实践,这逐步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关于“核心素养”的定义,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观点。有学者认为,核心素养是为了适应21世纪的社会变革,人所应该具备的关键素养。简而言之,核心素养即“21世纪关键素养”[1]。也有学者认为,所谓“核心素养”是学生为了适应当前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适应未来不可预测的情形以及解决复杂的难题的能力和素养。在构成方面,它主要是由跨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组成[2]。综上所述,我们将“核心素养”定义为: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和社会变革的发展,学生所需要具备的关键素养。

关于“学业质量标准”的概念,有众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界定。参照杨向东教授的观点,笔者认为学业质量标准是中小学学生在完成各学段的学习以后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能力以及对这些素养和能力的具体规定和描述[3]。有学者进一步指出,学业质量标准属于现代课程体系中的一部分,是区别于内容标准的表现标准[4]。

以往,世界各国基础教育的重心放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获取方面,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和深入,当前这一重心转变成为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所需的能力。在这一重心发生改变以后,之前基础教育注重学科和课程的完备性和独立性的观点也随之改变,转向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学生核心素养,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5]。

核心素养的思想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具体阐明了学生在经过教育后应该具备怎样的基本能力和关键素养,这一思想基础正是研制基础教育学业质量标准的题中之义。所以,基础教育学业质量标准的基础与核心就是学生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对于学业质量标准的研制工作来说,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它的出现和运用让教育教学改革目标的重点更加突出、焦点更加集中,有利于改变以往在教师教学过程中由于方向不明确造成的教学内容过偏、过难,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同时,核心素养明确了教育目标,使各国在教育改革中能够按照本国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政策来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学业质量标准研制的国外经验

英国基础教育学业质量标准是连续性尺度模式的代表,该国学业质量标准融入在《国家课程》中。《国家课程》的总目标中对学生发展哪些方面的核心素养和能力作了详细的规定和说明。跨学科领域的核心素养主要涉及学生的道德、精神、文化和社会性等方面,还将与学科领域结合的关键能力纳入其中[6]。而从英国最新修订的《课程标准》(2014年版)来看,这一版本的学业质量标准对核心素养的描述较以往的版本更为清晰和全面,该标准对学生今后适应工作需求和社会发展所需的跨学科以及学科的核心素养与能力都作出了详细而全面的描述,主要内容有关键概念、关键过程、内容范围和课程机会四个方面。

在基于核心素养研制的英国学业质量标准中(2008年版),每个学科的成就目标是按照核心素养和内容领域来确定的。每个成就目标将5~16岁(小学1年级到11年级)的学生的学业表现水平划分为逐步递增的9个层次(水平1~8和优秀水平),而这九个水平贯穿于学生的四个关键阶段。为了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英国在四个关键阶段要结束之前进行国家课程考试。这样做的好处就在于能及时发现问题并改善,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得到各方面的发展。

澳大利亚在核心素养体系中指出,该国学生所需的核心素养指标主要有数学概念与技巧的运用能力;科技的运用能力;信息的获取及沟通能力;对信息的收集、分析能力;在团体中工作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对活动的计划和组织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7]。基于核心素养的要求,澳大利亚学业质量标准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为七个方面,分别是读写、个人与社会能力、计算、信息与通讯技术、道德行为、跨文化理解、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此外,该国还编排三大跨学科主题,分别是原住民的历史与文化、澳大利亚与亚洲间的啮合、可持续性发展。学业质量标准的内容就来自于各学科与上述核心能力与素养的要求以及与跨学科主题的结合。

澳大利亚学业质量标准属于典型的案例例证模式,标准在构成方面主要有概述和文本两大部分内容。在概述方面,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对学科所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进行了说明,此外还阐述了与跨学科主题和其他学科有关的核心素养[6];在标准的文本内容方面,主要包括内容描述、成就标准和样例三部分。在编排上是按照年级来对各学科学生应达到的水平进行规定和说明。此外,还提供了满意、满意度以上、满意度以下的样例,这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提供了参考的依据。

芬兰规定学生所应具备的素养主要有七个方面,分别是成长为人;技术与个人;对未来环境、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有责任感;参与行使公民与企业家的权力;信息素养与交往;国际化与文化认可;安全与交通[6]。在芬m的基础教育学业质量标准中,这些目标和内容按照学生身心发展阶段和学科的不同来进一步划分,提出更加具体和细致的目标和要求。

芬兰的基础教育学业质量标准与学生核心素养紧密结合,从教育目标到学生核心素养再到各学科的目标,由高到低三个层面的衔接恰到好处。这种学生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一体化设计优势也十分明显,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目标和过程进行把握。

此外,其他诸如美国、加拿大等教育强国,也都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将核心素养体系融入在本国的学业质量标准之中。加拿大安大略省学业质量标准采用的是分年级的成就图模式,该省指出核心素养有六种:交际交往能力;个性、互动、信息管理能力;计算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信息技术系统运用能力[8]。

从以上几国的经验来看,当前各国基础教育学业质量标准的类型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基于核心素养来研制基础教育学业质量标准的思路是一致的。大致上都是确定了学生核心素养以后,在各学科的核心素养中将核心素养进一步细化和分解,进而在内容标准和学业质量标准中加以体现。

有学者指出,本轮新课程改革,特别是高中课程修订的两个突出特色是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有机地融入新的课程标准之中,而且特别强调学生的学业质量标准是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构建的[9]。所以说,学生核心素养是基础教育学业质量标准的基础和关键所在。

三、对我国研制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的启示

1.尽快开展学业质量标准的研制工作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教育部从2015年开始着手构建我国新的课程体系,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也注重解决我国基础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最终确定的课程改革方向为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2]。我国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是按学科来编排,从本质上来看属于内容标准。也就是说,我国当前未构建和颁布统一的学业质量标准。从我国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实施情况来看,存在着学生评价缺乏统一、具体、可操作的能力表现标准;过于强调学生对学科知识与要点的学习,而对跨学科或者学科的核心素养并没有加以重视等问题和不足[10]。这意味我国研制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的工作迫在眉睫。在研制基础教育学业质量标准的过程中,要注意切实地将核心素养融入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当中,建立起现代课程标准。基于核心素养的现代课程标准中,必须要包含有按照核心素养要求建立起的学业质量标准,还应注意学业质量标准要与内容标准相统一。

2.慎重地选择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基础教育学业质量标准研制的关键,所以在选择的过程中要注意其发展性、时代性、一贯性。我们要明确的是核心素养的内容不仅仅是为了某一阶段的教育而设计,而应贯通于幼儿到成人的所有教育阶段,这有利于国民核心素养的养成。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和整体性等特性,且基础教育阶段的时间跨度较长,所以在基础教育学业质量标准研制的过程中,要注重核心素养的发展性和一贯性。我国教育部的相关政策文件和工作要点中都提出要研制核心素养,其实质就在于进一步将我国教育方针具体化。2016年9月,我国正式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文件中遴选出的学生素养有六大方面,分别是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此外还将这六个方面进一步细化为18个基本要点[11]。核心素养的选择和明确,将我国的教育方针具体化,使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校的评价与管理有了明确的方向和标准。

3.注重将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核心素养在某一学科中的具体体现。如何做到将核心素养转化成为学科核心素养,并与学业质量标准相融合,以避免出现学业质量标准要求和学科核心素养等级标准是“两张皮”的情况,是我们研制基础教育学业质量标准工作的重点。有学者指出,学科核心素养等级标准和学业质量标准如果同时并行,就会给未来的教育教学带来不必要的震荡[9]。笔者认为,可以借鉴英国的发展经验,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具体素质发展提出不同的阶段性要求。这样,在每个学科的不同发展阶段都可以体现出核心素养的要求,从而实现学科核心素养与学业质量标准的有机结合,以保证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4.注意参与者的广泛性

以往参与研制和修订教育标准的人员,大多是教育领域的专家。而从当前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标准的研制涉及到教育学、教育评价学、教育测量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和领域,这就要求我们在研制标准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在教育领域,而是要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共同参与,从而保证标准的科学性。在研制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教育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参与其中,而且需要处于教育一线的教师也加入进来。教育一线教师的教学经验丰富,更加知晓标准在推行过程中会出现或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此外,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学业质量标准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权利和切身利益,所以家长和学生也应参与其中。而全国各地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并不一样,因此学校也应该成为参与的主体之一。标准研制参与主体的广泛性,可以最大幅度地降低标准推行的阻力,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和认可度。

参考文献

[1] 褚宏启.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

[2] 张华.核心素养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再出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

[3] 杨向东.基础教育学业质量标准的研制[J].全球教育展望,2012(5).

[4] 乐毅.试论制定国家学业质量标准的若干基本问题[J].教育研究,2014(8).

[5] 姜宇,辛涛.以核心素养模型推进课程全面深化改革[J].中国德育,2016(1).

[6] 王烨晖,辛涛.国际学生核心素养构建模式的启示[J].中小学管理,2015(9).

[7] 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8] 刘晶晶.澳大利亚基础教育国家学业质量标准述评[J].教育科学,2014(6).

[9] 辛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应注意几个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

[10] 邵朝友,周文叶,崔永t.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研制:国际经验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5(8).

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范文第2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教育主旋律培育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

在相关学者对核心素养的研究过程中,其中影响最大、最深远的就是OECD核心素养的框架体系,在这个框架体系中将核心素养分为类分别是:自主行动、交互使用工具和在异质群体中可以有效互动的三种能力[1]。三类核心素养但是以相互作用的形式进而实现人全面的发展。此后在某年某大学中有将核心素养按照所涉及的领域分为三部分分别是:文化基础、社会参与和自由发展,其中的每一版块都明确反映出了小学教育中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基本培育要求。

二、核心素养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

小学阶段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实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新课改计划的实施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应小学教育对学生学习的要求。在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中,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的能力与满足个人发展所需的知识储备量的重要素质,以期为学生今后的综合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生的学习、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说培育核心素养是小学教育的主旋律,而核心素养的培育途径就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点内容。

三、核心素养在小学教育中的培育途径

(一)将核心素养融入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作为传递知识的媒介,是核心素养培育的基本内涵。故在完成培育核心素养的目标任务的过程中,需要做到的第一步就是优化教学内容,尤其是将核心素养融入教学内容培育途径的运用。将核心素养融入教学内容不仅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式学习,还需要教师重视知识的交融、内化。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也要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兴趣爱好,适当的拓展授课内容,在扩大学生知识领域的基础上拓展核心素养的内涵。

(二)将核心素养融入教学示范

教师的教学示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效率,教师规范化的示范不仅有助于完善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且有助于教师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目标的实现。所以教师将核心素养融入到教学示范中需要做到:第一,教师要结合语文课程的优势,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明确核心素养培育标准、完善学生的道德情感。在此工作中,教师要做到以身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第二,学生在学校的集体生活中,与人为善是每一位学生的必备技能,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师在教学示范中表现出友善的情感,积极引导学生情感用自己的行动为学生的情感流露做铺垫,以尽快达到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

(三)将核心素养融入教学课堂

课堂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主要基地,更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平台。将核心素养融入教学课堂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角色,就应该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各种活动中,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一,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发掘每位同学的潜能并指导学生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进而帮助学生提高其实践能力。第二,教师要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组建科学的学习小组或者是平台,在引领学生积极学习的环境中培育学生间互帮互助的美德,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第三,教师也要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学生的反思过程是其深入思考的过程,也是学生将课堂知识内化的关键途径。

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学校教育 核心素养 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识码:A

2015年3月30日,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这一概念,并将其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下一步深化工作的“关键”因素,业界也将其称为我国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笔者通过对培养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演变等情况的分析,掌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趋向,结合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从而建设性的提出一定的建议,找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以便为后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供有益的参考。

1核心素养体系的界定

1.1国外核心素养的界定

2002年美国制定核心素养框架,确定了三个方面的若干素养要求:三个方面为:学习与创新技能、信息与技术技能和生活与职业技能。2006年12月,欧盟通过了关于核心素养的建议案,核心素养包括母语、数学、外语、信息素养、与科学技术素养、公民与社会素养、学习能力、艺术素养和创业精神共计八个领域,其核心理念是使全体欧盟公民具备终身学习能力。2013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七维度核心素养:身体健康、文化艺术、社会情绪、学习方法与认知、文字沟通、科学与技术和数字与数学。

1.2国内核心素养的界定

国内对核心素养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教育部还没有出台相关细则,但指导意见明确所谓“核心素养”,就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我们国家从方针目标到立德树人的实际具体化。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核心素养的定位,主要包括三大块:一块是面向社会的,即社会关爱、家国情怀;一块是关于个人的,即个人修养、自主发展、创新实践;还有一块,即多年学习所获得的科学、人文以及审美。这三大块,就是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总之,国外的诸多核心素养并不相同,但他们的核心素养都反映了科技信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新要求,强调创新信息素养、创造力、沟通与交流、国际视野、社会参与、团队合作等,各国的核心素养的内容虽不尽相同,但都是为了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技术变革和挑战。

1.3将课程目标定位在核心素养上,是我国中小学教育将面临的困惑

首先,我国中小学教育长期以来都是只关注知识点的学习,无论双基教学,还是三维目标的达成,一脉相承的都是以基本知识点的学习为主,忽然把课程目标定位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上,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将面临严峻的挑战,让知识变成智慧,让知识变成素养或力量。需要教育从业者的思想发生转变,而这一转变并非一蹴而就。其次,从核心素养的界定上来看,我们目前所从事的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都有哪些根本上的区别,目前还比较模糊,目前基本素质的概念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弄清楚,素质教育实施这么多年,也总是挂着羊头卖狗肉,其思想也并没有得到普遍的切实贯彻,又抬出核心素养的说法,这样旧的理论尚没有有效指导实践,以求得应有效果,又抬出新的理论将其取而代之,教育是否能扎扎实实的向前推进?如果企图用核心素养来代替素质概念,以求融合各方意见,这实际将是事与愿违的,因为同样会涉及先天后天作用的认识问题。过于拘泥于词语之争而不是把握问题的实质,是产生争执的根源,不解决这点,只在提法上下功夫,于事无补。最后,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建立什么样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又将是一大困惑,我们的社会、家长要的是成绩,在升学面前,核心价值观、素质教育、核心素养等等都会显得苍白无力,如何引导?如何评价?如何改革才能使核心素养生根发芽也是我们将面临的重大课题。

2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建议

2.1理清思路,优先培育教师的核心素养理念

因为要落实核心素养,首先是落实教师问题,针对教师要有一套系统的师资培训体系,教师的思路开阔了,对核心素养认识清晰了,只有自己的核心素养发展了,升华了,才能更好去实施课程,更好地开展个性化教学,更好地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2明确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甄别与素质教育的区别

我们常说核心素养的题目很大,目标也不清晰,一要科学认识核心素养(个人整体的核心素养、阶段成长的核心素养、学科教育的核心素养);二要理顺培养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与方法;三要认识到切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根本保证是打造一支本身具有高水平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队伍。至于什么教育是合适的教育,这个问题倒应该没有歧义,那就是适合每个孩子个性身心特点及社会健康发展需要的教育。同时,核心素养还要与素质教育区别开,不能混淆。要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对我国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系统分析,充分吸收和借鉴各国的成熟做法,明确我国学生所需掌握的核心素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国民教育之中,实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和持续发展。

2.3建立系统的学业综合评价体系和多元录取的考试模式

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形成综合评价、分类考试、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如此,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目标才能有效达成。

3结语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系统论述核心素养的内容,以切实了解提出这个概念的必要性和适切性,同时要充分论证和着手解决核心素养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做到普遍有效指导实践,以求得应有效果。这样,核心素养教育才能够扎扎实实的向前推进。

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范文第4篇

【关键词】立德树人;核心素养;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高等教育

1.前沿

国家重视素质教育,2010年,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确定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明确了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的本质要求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2014年,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随后给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该总体框架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问题具体化和细化,为落实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主题和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奠定了基础。目前,高等工程教学是高等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高等工程教学尤其需要重要学生核心素养教育质量。目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评估手段。因此,本文基于工程教学专业认证理念,构建层次分明学生核心素养实践操作体系,健全具有高等工程教育特点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体系。

2.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内容详实和具体,最新2015版通用标准包括7个大指标、37个小指标组成及专业补充标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遵循三个基本理念: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这些理念有利于引导和促进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保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并落实在培养目标制定和评估、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及质量监控机制的全过程中,采用学生学习效果、能力提升作为标准来评价教育质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并重视教育质量提高,使得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以立德为根本任务的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相同的教育理念,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能够适合于学生核心素养教育实践。

3.学生核心素养实践操作

为了有效地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引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核心思想,有效地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实践操作体系。(1)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前提。培养目标要求能够反应专业定位,学生达到能力及具有的综合素质。依据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制定面向社会公开、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及符合学校定位的培养目标,同时培养目标需要涵盖学生核心素养的3大方面内容。同时反映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后预期取得的成就。基于工程教育认证和学生核心素养理念,本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在国家工业制造业领域从事专业相关技术或管理工作岗位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类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通过5年左右的社会和职业领域实践具有解决生产或管理中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团队合作能力、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工程职业道德规范、健康生活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能够通过自学途径拓展知识,更新自身知识体系结构,适应自身发展,学会学习。(2)毕业要求。毕业要求的制定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专业需要制定明确的、公开的毕业要求,并且毕业要求能够支撑培养目标达成。为了达成专业制定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需要依据培养目标的标准落实学生的培养,并依据毕业要求来表达和具体化学生核心素养所需的能力。为了有效地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结合学生核心素养内涵,依据最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需要制定12条毕业要求,并且毕业要求覆盖以下内容: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工程专业知识、工程问题分析及表述、方案设计、复杂工程问题表达、现代技术工具使用、实践创新、人文底蕴、社会责任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团队合作、终身学习。具体包括知识运用能力,复杂工程问题分析及解决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健康生活能力,学习能力。明确了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后,为了达成相关标准内容,需要设置课程体系,支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定量化分析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效果。结论目前,工程教育认证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化趋势,它基于学生产出的能力培养,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能够适合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随着培养体系的有效落实必然能够提升我国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春华.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学科组建设[J].教育视界,2016,9:22-25.

[2]苏继红.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师教育改革之思[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7:88-90.

[3]一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教育测量与评价,2016,34:1-1.

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范文第5篇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条件的改善,人们对于学生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也针对过去教育中所存在的各种局限性在进行不断的探究与改进。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广大教育工作者对素质教育、现代教育等相关理念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过去只看重学生考试成绩的应试教育已经得到全面的舍弃,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我们越来越注重教学的本质作用和实质效果。教育的本质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建立完善的道德价值观,并具备个人发展所需要的关键技能和核心能力。总而言之,对于学生各方面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对于初中生来说,正处于青春躁动的年纪,也慢慢与社会、世界开始有了初步深入的接触。这一年纪的学生,一方面对自尊、自我实现有了新认识和要求,一方面初步接触纷繁复杂社会,对人生和未来有着深深的迷茫与无措。因此这种矛盾的状态下的初中生是亟需人生和个人价值观的指引的。这也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最为核心的意义所在。因此我们必须上好这一课,促进学生的这一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建立。

2.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意义

2.1核心素养的内涵

所谓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在真正学好一门学科后形成和掌握的关于此学科的核心收获,是这门学科真正的价值所在。而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来说,其教学核心目标就是促进初中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培养和发展。因此,其核心素养包括的内容主要有道德品质、法治观念和健康生活等方面。道德品质方面,学生应该具备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爱国、传承中华文明,要遵守公共秩序、助人为乐、与人向善,要严于律己、诚实守信。健康生活方面,要求学生能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具备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能正确对待自我和群体。法治观念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尊法、守法、善于用法。

2.2培育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的意义

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标,这一学科是以学生生活为本,引导学生建立和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人品质。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其他英语、数学的课程最大的区别在于,相比于智育,此课程更重视德育。而注重学生此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一方面是有效践行道德与品质课程的教学目标,一方面也是帮助学生建立健全完善的个人品质体系和道德价值观,为其后续人生的发展奠定最为关键的核心。此外,培育学生此学科的核心素养,有助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有助于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扬。因此,注重培育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教学的价值导向,意义重大。

3.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导向下有效教学的问题现状

3.1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效果不佳

由于过去受到长久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学模式落后,无法有效实现学科的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一方面,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教学理念落后。部分教师无法充分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作用,对课程及其教学不够重视。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佳,多数仍采用老师单方面讲,学生被动听的应试教育的模式。这种单方向的教学模式,过分的强度教师的作用,而忽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是起到引导作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无法有很好的参与感,接受难度大,也就慢慢产生畏难心理,渐渐排斥、抵触道德与法治课程。

3.2教学目标不明,教学内容空洞

除了教学模式的问题,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还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空洞的问题。多数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上,教师都只是为了教学而教学,一味的强制性说教,内容空洞枯燥,学生无法引起共鸣和共情,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没有紧紧围绕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建立完善的价值观,培育学生良好的法治观念等教学核心目标来开展教学。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没有贴合学生的实际,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超出了初中生的认知范围。

4.如何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有效教学的建议

4.1以核心素养培育为核心,加强教学模式的改进

首先,教师、学生乃至家长要充分意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要认真对待,共同努力,提升其教学的有效性。其次,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应该全面建立起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主线的教学策略,应该正确认识到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各自的角色与职责。教师应该是主要的教学引导者,而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因此,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加利用当前各种先进高效的教学工具,比如信息化技术、多媒体技术等,让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生动形象,提升教学的趣味性。

4.2教学要联系实际,注重对于学生的实际困惑的引导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做到以教材为基础,积极向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拓展,将教学理论和学生的实际体验联系起来。这样一来,教学不再是空洞的说教,学生能够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联合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来多方位的理解所学的内容,更容易引起共鸣,更容易接受。此外,由于现代社会获取信息渠道很多,也十分便捷。学生难免会接收到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负面信息、情绪的影响,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困惑和压抑。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及课后的生活中,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回应和引导学生的负面情绪和思想。如此,通过正面的学科知识和内容的教授,负面情绪和感受的引导,能够立体的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的培育,提升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