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白酒文化的起源

白酒文化的起源

白酒文化的起源

白酒文化的起源范文第1篇

东北三省物产丰富,常被人们形容成好山、好水、好粮、好人之地。长白山、大小兴安岭闻名全国,松花江、嫩江、辽河水清甘洌,高粱、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产品品质优良,这一切都为东北白酒的酿造提供了扎实的物质基础。据此,有业内专家提出,中国白酒东北产区的概念,更有人提出,东北地区处于世界三大黑土带,除了东北黑土地外,还有两块分布在乌克兰大平原和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这些地区都是盛产美酒之地。

东北白酒企业目前的产销量虽然已达65万吨,约占全国白酒总体份额的16%,却因为品牌缺失一直给人一种低端白酒的印象,其品牌影响力更是难与四川、贵州、河南、江苏、安徽、山东等地的白酒品牌相提并论。有业内专家在为东北白酒感叹的同时,亦提出“东北白酒复兴需要将品牌建设作为支点”的观点。他们认为,撬动东北白酒品牌建设的内容应该包括政府、白酒企业、白酒渠道商和消费者。21世纪的前十年,是中国白酒风起云涌的十年,也是东北白酒艰难挣扎的十年。这十年里,全国其他白酒品牌已经可以呼风唤雨,东北白酒品牌却刚刚起步。尽管有的东北白酒品牌已经打入关内市场,但其消费层次基本停留在低端产品的价格竞争层面,如老村长、北大荒等白酒品牌。东北白酒为什么只能在十几元到二十几元的价格区间内拼争,为什么只能成为中国白酒行业最辛勤的“搬运工”?道理很简单,其他白酒企业是通过品牌做营销,通过品牌价值的提升创造超额利润,东北白酒则仅仅是贴上商标卖酒,是通过价格白刃战赚取血汗钱。仔细观察东北白酒的营销表现,你会发现,今天的东北白酒品牌企业都在尽力争取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如地域优势、政策资源以及资本、人力资源等等。从表面看,似乎中国其他白酒企业做的事情,东北白酒企业也在做,但东北白酒就是无法实现追赶关内白酒企业的目标。深层次分析,我们会发现,东北白酒在资源整合、品牌创新和创意诸多方面均存在问题。

资源是企业立足市场的根基,同时,资源又具有多样性。为此,我国许多白酒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与传播时,巧妙地整合各种资源,通过整合让资源形成合力,并善于在对资源的有效整合中不断前行。但东北的白酒企业是单纯地踩着资源前进,由此产生的市场效果自然不如前者。东北白酒企业应该认识到,实现了技术改进不等于实现了技术跨越,引进了职业经理人不等于实现了人才的升级,给商标贴上历史的标签不等于产品有了品牌文化。东北白酒企业要学会通过对技术品质资源的升级与优化、政策资源的倾斜、历史文化资源的提炼、与时尚消费文化和消费心理的对接、公共关系资源的搭建、媒介传播资源的综合利用、消费群体资源的互动等方面的有效整合,实现优化、倾斜、提炼、对接、搭建、综合利用、借力、炮制和互动等关键动作上的发力。

品牌创新和创意

如今市场上的东北白酒品牌很多,但真正具有特色的品牌不多。如果将东北白酒品牌的创意和创新与水井坊、清样、洋河蓝色经典等白酒品牌相比,其差距显而易见。品牌创新离不开品牌的发源。当通化大泉源酒业推出泉源御酒瓷瓶装产品时,确实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但是,其在进行产品展示的传播中,受众看到的是仓库里跟瓷器工厂一样的各种颜色的瓷瓶。这种没有统一风格的产品展示使人们将其视为山寨版白酒企业。因此,创新不能离原点太远,而品牌创意更不能采取模仿的路线,真正做出自己的创意才是根本。东北白酒要走出低端市场,就要以品牌建设为支点,就要对东北白酒的品牌灵魂全面进行打造,要结合东北独特的山水、粮食和人的资源优势以及文化特征,通过对品牌定位、品牌文化、品牌概念、品牌元素、品牌质感、品牌关系等方面的精心设计,实现全方位的市场运营,为东北白酒注入独特的品牌内涵,强力塑造东北白酒品牌形象。

白酒文化的起源范文第2篇

目前,中国许多区域强势品牌正在演绎这个过程,比如:枝江大曲、稻花香、今世缘、白云边、四特、泰山特曲、伊力特曲;而一些由鼎盛到衰落再到复苏的二线名酒也经历了这个过程,比如:洋河(蓝色经典)、汾酒、西风、宋河、口子窖等等。

“5个亿”似乎成为了区域强势品牌实现重大突破的一道坎。但是,现在看来,这个数字有些提前了,一些省内3至4亿左右的品牌也开始跃跃欲试、难以抑制雄霸天下的野心,不知是“品牌早熟”,还是每年中国白酒销售收入的“同比增长”使然。

鲁酒的躁动    “鲁酒现象”至今仍被业内人士称为中国白酒业“常谈常新的话题”。鲁酒自九十年代末盛极而衰,在“标王事件”的阴影中蛰伏十年,艰难潜行,从未放弃寻道图强之梦,终于十年磨一剑,在被称为“鲁酒复兴元年”的2006年放出异彩。

2006年以来,鲁酒驶入复兴崛起的快车道,几乎所有关注鲁酒的人都明显感受到鲁酒强势品牌突破前的躁动。有人分析认为,2007年将是鲁酒的“分水岭”,鲁酒从此将由工艺提升、思想变革的“春秋时期”走向群雄逐鹿、诸侯争霸的“战国时期”。

鲁酒复兴躁动的特征表现为:一、中国驰名商标突破10枚,各项全国性评比活动踊跃参加。二、强势品牌对省内媒体的合作越发紧密,同时明显加重全国性媒体上的广告投放,包括中央电视台,对软文传播情由独钟,有意储备品牌资源和品牌势能。三、酿就成功中国白酒第十一香型——芝麻香型,“香型崛起”呼之欲出。四、纷纷推出高端品牌,与外脑合作成为潮流,并达成战略合作伙伴,论坛营销成为时尚。……

不管外界及同行怎样观望、评价,鲁酒复兴崛起的脚步势不可挡。

据全国各媒体报道口径综合获悉:2005年至今,泰山生力源销售收入突破6个亿,扳倒井超过3个亿,古贝春突破3个亿,兰陵超过4个亿,琅琊台超过3个亿,景芝突破2个亿。六大品牌的市场份额除泰山省外比例较大外,其余几乎全部在省内消化。

目前,鲁酒其中的四大“潜力品牌”去年一年的复兴动作可圈可点,令人欣喜,他们传达出了鲁酒未来几年某种“躁动”的信号:

2006年,泰山生力源高调发力,不仅制造了“南京特曲事件”引发业内关注,而且隆重推出“五岳独尊”,欲引领鲁酒高端经典,倾力打造济南、南京省内省外两大样板市场,寄望该品牌不久将风靡大江南北,成为鲁酒第一枚全国性高端品牌。随后,“2006泰山年会”传出5亿签约神话。

景芝高调举行“景芝神酿——中国芝麻香型代表授牌仪式”,奠定了中国芝麻香型企业的龙头地位,中国白酒第十一香型“芝麻香型”正式诞生。该事件成为“鲁酒”在全国各媒体上暴光频率最高的新闻之一,备受关注。

当年,未参与鲁酒“标王大赛”的古贝春,今天居然成为十年后第一个走进央视的鲁酒品牌。目前,古贝春的广告已在央视二套播出,今天,尽管人们不会因为一条央视广告而大惊小怪,古贝春高层也只是说:“我们只是在做个准备”。 但是,作为业内人士看来,“标王事件”十年后再登央视,这无疑是鲁酒传递出的某种信号。

2006年下半年,某食品行业媒体的领导应邀来山东参加活动,对鲁酒考察一番后,说了两个“不得不”:不得不承认扳倒井在山东省内的影响;不得不承认泰山在山东省外的影响。说这句话,正是“扳倒井”省内造势如火如荼、品牌价值扶摇提升,并准备规划“中国之力”企业战略的时候。随后,扳倒井加大了在全国性媒体投放广告的力度,并与多家全国性行业媒体达成合作意向。……

“十大主题”与鲁酒无关?

研究中国白酒行业(近三年)的发展史不难看出,目前,中国白酒行业正演绎“十大主题”,这“十大主题”的演变和发展是令人惊喜并容易产生联想的,他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白酒未来的发展方向。

这“十大主题”是:老牌名酒复苏,新锐高端争霸,区域品牌崛起,涨价风潮尽吹,“纯粮酿造”受追捧,年份酒助推高端市场,外来资本高调参股,营销渠道碎片化,白酒发展时尚化,白酒走向国际市场。

“十大主题”把老祖宗留下的千年“酒文化”发扬光大,但却大胆地进行了继承、创新和发展。“酒文化”从内容到形式的变化是惊人的。当“历史、经典、时尚、国际化”成为未来中国白酒发展脉络时,“白酒营销”的难题又给我们打开了另一扇门。

在白酒“十大主题”中,鲁酒因为没有引领或倡导某一主题,所以没有成为主角。鲁酒在跟进中前行,说明复兴崛起依然任重而道远。

鲁酒从2003年触底反弹后,首次出现15%增长,经过2004、2005两年的预热,增幅一路攀升,2006年几大强势品牌在区域市场独霸一方,取得骄人业绩后,几乎同时制定了“问鼎山东”计划,业界开始正式提出鲁酒复兴崛起的口号。按鲁酒强势品牌2005年销售额增幅百分比计算,2007年底,约有5个品牌接近5个亿,泰山有可能突破7个亿,

业界人士认为,泰山能多年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历史原因、品牌文化、渠道资源等综合因素造成的,而且是先走了一大步。白酒行业近年来有区域强势品牌“占位时间拉长”的现象,一年喝倒一个牌子的现象逐渐减少,一个区域强势品牌进来某市场不容易,但轻易退出该市场也不会那么快,“做品牌浮躁不得”、“要么不做,要做就一炮打响”等营销思想正在成为业界的一种共识。

相对泰山的省外稳固,鲁酒其他品牌就不会那么幸运,随着白酒行业的渠道碎片化,品牌集中化,消费行为自主化等原因,攻打省外(全国)市场付出的代价要大得多。目前,鲁酒走出省门,正象“中国酒”走出国门,存在品牌价值、历史阴影、渠道资源三大难题。

鲁酒复兴缺什么?

渠道资源可以创造,一是嫁接,二是靠实力打造 ,有钱就可以办到。但品牌价值和历史阴影却需要时间慢慢浸韵和稀释,有人认为,只要汾酒能崛起,鲁酒就能崛起。汾酒经过了“毒酒事件”,鲁酒经过了“广告酒”事件,事实证明,两大事件都是冤枉的,山西因为少数不法分子的行为打击了全省的白酒行业,殃及汾酒。山东因某一品牌的失误导致人们对“勾兑”的误解,打击了全省的白酒行业。

两省的白酒品牌在时间的稀释中迎来春天。目前,汾酒已经度过了“牵连期”,在山西省外卖得很好,复兴势头非常强劲,河南几乎成了“第二个山西”。汾酒总销售额已达20多个亿。当前,鲁酒也正在走出了“广告酒”的后遗症和阴影,缺的是强势品牌在全国市场上振臂一呼,对鲁酒当前工艺品质和历史文化强势传播,真相仍然需要有责任的大品牌澄清。

对于鲁酒复兴崛起中需要解决的“品牌价值、历史阴影、渠道资源”三大难题,业界人士有所探讨。

但是,有不少人包括许多酒界资深人士(或老板)认为:鲁酒复兴崛起的“死结”不在鲁酒本身,而在鲁酒之外,在齐鲁文化(儒家文化)对人的影响上,当前,鲁酒的营销水平和意识还“很不成熟”。

一种观点认为,在中国白酒行业,“市场营销”不是鲁酒(山东人)的长项和优势,白酒业的营销资源(人才)大多出在广东、安徽、深圳。在市场营销、渠道创新上鲁酒总是稍逊风骚。

山东是白酒生产和消费大省,但至尽没产生或引领某种行业营销思想,没创新出一种行业营销模式,没产生一位有影响的行业营销人物(或机构),山东不会产生大经销商(或品牌运营商)。

另一种观点认为:鲁酒在品牌塑造和提升上又略输文彩,人才不及四川、北京、深圳等地。目前,还没有产生一枚全国影响力的高端品牌,白白浪费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目前,鲁酒许多大企业纷纷借用外脑、聘请外来和尚可能也有这层意思。

第三种观点认为:“投机十保守”是鲁酒的特点,也是鲁酒形不成全国影响力品牌的死结。儒家文化的意识形态里面很大一部分蕴涵了“投机十保守”两大相互矛盾、易走极端的思想行为和处世哲学。当年,“标王事件”是典型的“鲁式投机营销学”的体现,现在,鲁酒中国驰名商标一年之间接近10枚,“驰名商标大跃进现象”也有这个嫌疑。

品牌文化的迷失

在中国白酒品牌文化中,孔府家的“家文化”,泰山特曲的“泰山文化”是两大得天独厚、不可多得的稀缺资源。他们与茅台(国酒文化)、水井坊(高尚文化)、金六福(福文化)、国窖1573(窖池文化)、小糊涂仙(糊涂文化)共同形成中国白酒品牌文化的七颗璀璨明珠。其余,五粮液的“中庸和谐文化”没成型,舍得的“智慧文化”太勉强,酒鬼酒的“鬼异文化”不靠谱。

目前来看,中国白酒品牌文化已演绎和倡导出了“十大文化”主题为人所知,其中六种基本成型,有七种比较暗合中国传统文化。

“十大文化”鲁酒占有重要两席,而且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两席——“家文化”和“平安文化”。

但是,因为品牌实力或品牌运作的不强势,两大文化均处在弱势,没有冲击力。孔府家的“家文化”基本上败给了金六福的“福文化”。“福文化”的强势和外延反衬出了“家文化”的小气和矫情。过年回家,亲人团聚,是喝“金六福”还是喝“孔府家”?目前来看,“金六福”又把“家文化”上升到一定层次和范围,并演绎得炉火纯青,完全挤占了本该属于孔府家的市场,孔府家在品牌文化的创新上倍感力不从心,“家文化”的发源地似乎在“家”上迷失了。

泰山的“平安文化”倒是个空白,至今还没有白酒品牌打这个主题的,“平安文化”非常符合中国传统文化,“泰山石敢当”的碑文流传之广令人称奇,它象征了中国老百姓内心一种祈愿、祝福、保佑的美好愿望和憧憬,“平安”几乎成了中国老百姓的一种信仰。“平安文化”完全可以与其他品牌区别开,独树一帜,自成一个文化主题。

有研究人士指出,鲁酒中的“泰山”能在南方一枝独秀的原因与“平安文化”不无关系,南方闽浙一带非常信仰泰山蕴涵的平安保佑文化,有的农村甚至把“泰山”的酒盒放在桌子上供着,调查发现,北方农村家庭也有这么做的。可见“泰山文化”早已深入人心。

但是,泰山特曲没有诉求这个文化卖点,而是诉求“实实在在”,所以,泰山特曲的品牌定位和价值总是无法超越,泰山特曲似乎打的是一种平民中的“平安文化”。

目前,泰山推出了一款高端酒“五岳独尊”,在品牌文化上诉求“尊贵文化”,似乎弥补原来品牌价值和定位的不足。但“尊贵文化”与国酒茅台又有些撞车,而且肯定撞不过茅台。“五岳独尊”的品牌文化和品牌价值如何挖掘提升,将再次考验文化大省的人才智彗。

做品牌还是做销量

当人们议论或反思“鲁酒在品牌塑造上略输文彩,不及四川、北京、深圳等地的操手;在市场营销上稍逊风骚,不及广东、安徽等地的操手”时,鲁酒“标王事件”整整经历了十年。十年后的今天,泰山、兰陵、景芝、孔府家等鲁酒大牌在风云变幻中依然坚守,他们多少彰显着一些时代的烙印和风采,他们曾是鲁酒中最具有文化卖点的品牌,号称“四大家族”。

但是,白酒是一个英雄倍出的行业,鲁酒的复兴崛起注定会成就一批英雄豪杰,扳倒井、古贝春、琅琊台三大品牌的后来居上,使鲁酒原来的“四大家族”格局不断改写,有的经营业绩一举超过了老大哥,其气势灼灼逼人。

鲁酒“三剑客”的横空出世使“四大家族”倍感压力、如锋芒在身。但是,“三剑客”又凭什么一定能指点江山、笑傲江湖呢?他们品牌的闪光点在哪里?他们是鲁酒市场营销的业绩豪杰,还是鲁酒品牌营销的实验者,或者仅仅是时势造就的英雄?

当白酒大省及文化大省不能在“品牌文化(价值)”上赢得掌声、助推白酒行业稳健发展,鲁酒复兴崛起的如来神掌到底是什么?难道是以“泰山”为首的“新鲁酒精神”影响下的营销思想的创新变革,不断攻城掠寨,去创造出一个个市场奇迹?

中国白酒行业中的“做品牌”还是“做销量”,在鲁酒企业中似乎总是难以协调,“做品牌”似乎永远是鲁酒的弱势,“做销量”似乎又永远是鲁酒的长项。业界人士提出并探讨了很久的鲁酒营销“短腿现象”至今未曾改观。

白酒文化的起源范文第3篇

本次会上,由洞藏酒企业共同发起的“321洞藏白酒企业倡议” 更是引人注目。在当前白酒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以“结盟”的方式来实现共同做大、做强的目的,说明国内白酒企业在学会竞争之后,正在学习联合。

从另一方面讲,洞藏,这种对储藏环境、储藏工艺的具象化描述,也正在完成着白酒业从品牌价值、文化价值,最终向品质价值的回归。“洞藏”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白酒对自身品质价值回归显然已经开始。

白酒寻洞

今年年初,随着古井贡、酒鬼酒、浏阳河、太白、沱牌等白酒企业相继以“洞藏”发力高端,洞藏酒开始升温,白酒市场随之风起云涌。

据《酒世界》初步统计,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做洞藏酒的企业至少有三十余家,其中大部分是近两年开始的。这些企业遍布全国各地,从新疆、广西、贵州,到山东、陕西、安徽、湖南、四川以至东北等地,其中有:郎酒古法天成的天宝洞、地宝洞系列洞藏酒,广德太极洞中感受音乐熏陶的古井淡雅美酒,湘西奇梁洞中神秘的酒鬼洞藏文化酒,桂林象鼻山下的汲山水精华的洞藏三花酒;此外还有沙湖洞藏源浆酒、安徽将相和洞藏酒系列、东北宝清龙湖洞藏、青州云门酒业的洞藏陈酿、贵州的洞藏青酒、陕西的太白洞藏酒…… 与此同时,泸州和茅台镇的很多企业都开始在找洞,一场白酒企业寻洞、争洞的活动正在上演。

白酒营销的概念从来没有停止过,从卖历史、卖文化、卖人物、卖古迹、卖产地、卖窖池,到卖年份、卖纯粮,而“洞藏”作为对白酒储藏环境的具象化描述,很好的描述了洞中恒温恒湿的天然储藏环境对于白酒品质的提升,目前正在形成白酒行业的下一个趋势,同时也成为一些具备洞藏资源企业发力高端的发力点。

据预测,如果“洞藏”成为高端白酒消费的主流趋势,未来两年内市场至少可达到300~400亿。“洞藏”,显然正在为白酒行业描绘着一个的巨大市场空间。高利润的市场憧憬吸引着众多“洞主”寻找资源、涉足“洞藏”。《酒世界》杂志编委主任杨卫东认为,从洞藏概念提出以来,经过多方初步论证,洞藏酒已具备了成为高端酒的基础要素。

会后,酒鬼酒公司副总经理范震指出,洞藏酒起码具备了三项价值:文化价值,工艺价值,再有就是它的市场商业价值。

价值回归

研讨会上,围绕着如何建立洞藏工艺的科学化体系、洞藏酒的营销、洞藏酒市场前景等议题,专家与企业代表展开了充分的研讨。在热烈的现场气氛中,洞藏白酒企业联合发出了“321倡议”,以相互的联合与合作为基础,来共同做大洞藏酒市场,同时纷纷约定按照倡议书两个联合的内容,定期把这样的活动持续办下去。

《酒世界》杨卫东表示,本次研讨会的目的正是通过研讨与沟通方式,形成行业合力推动洞藏白酒市场的发展。他同时分析说:“在学习竞争之后,国内白酒企业正在学会联合,在目前竞争激烈的白酒市场,此次活动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目前洞藏白酒企业分布较散,在一个省级区域内,有着洞藏资源的企业最多仅两三家。正是这种相对市场隔离又孤掌难鸣的局面,在洞藏酒市场的大趋势下,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催生了“洞藏联盟”的破茧而出。

事实上,本次倡议绝不仅是会上的举举手、表表态,而将是洞藏白酒一次寻求价值回归的行动。从集体亮相,到技术合作、经验共享、市场协作,洞藏企业的联合并非仅仅停留在形式,而是正在以“倡议”为开端,正在形成一次系统化的企业联合,从而也将完成一次白酒从品牌价值、文化价值,最终向产品价值的回归。

白酒从计划经济时期各大名酒割据的品牌时代,到卖历史、卖古迹的文化价值时代。而后的年份、纯粮,已经显露出白酒市场在对内在品质回归的愿望。

洞藏――这一对储藏环境、储藏工艺的具象化描述,以及本次“321倡议”中对白酒储藏工艺科学化体系的研究,恰好说明了白酒行业正在完成一次对自身品质诉求的回归。这将是整个行业市场的趋势,洞藏,正在试图开启这个时代的到来。

白酒洞藏工艺发展趋势研讨会“321”企业倡议书

2008年10月14日,“白酒洞藏工艺发展趋势研讨会”在长沙召开,与会的洞藏酒企业对“洞藏白酒未来市场发展前景”、“如何建立白酒洞藏工艺的科学化体系”、“洞藏白酒企业如何进行相互资源共享与联合”等重要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形成了一些基本共识,在这些共识的基础上,发出了“321倡议书”――即:3点共识,2个联合和1个目标。与会企业共同倡议:

3点共识:

1.共同研讨白酒洞藏工艺的历史及其固有的科学性。

我国的白酒洞藏工艺由来已久,有据可考的洞藏历史大约有近3000年的历史,但目前还没有对洞藏工艺进行过完整的、科学性的分析。今天,需要我们具有洞藏资源的企业共同努力,对洞藏的历史进行研讨和总结,并对其提升酒品质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将洞藏工艺体系建立并逐步完善,使白酒洞藏工艺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共同培育洞藏白酒的消费观念。

目前,大部分消费者对洞藏工艺和洞藏型白酒产品并不了解,白酒洞藏市场需要进一步培育。我们的洞藏企业需要共同联手在全国及各自的区域市场进行各种形式的推广工作,经过2-3年的努力,力争使白酒洞藏概念深入人心,形成洞藏酒消费的新潮流。

3.加强行业自律,,共同创造和维护一个良好的洞藏酒市场环境。

洞藏工艺成果属于全行业,任何一家拥有洞藏资源的企业都有资格来享用,也有共同维护洞藏市场良性发展的义务。我们应该坚持行业自律,正确对待市场,不滥竽充数,不愚弄消费者,使洞藏市场得以健康成长。

2个联合:

1.内部联合:企业之间定期互访,相互交流,推动洞藏工艺课题研究;定期召开学术及营销方面的会议,共同研究和推广洞藏工艺和洞藏产品,形成资源共享,联合共赢。

2.外部联合:联合科研部门、大专院校、专家教授及媒体,共同推进洞藏工艺和洞藏市场的研究。

白酒文化的起源范文第4篇

一、 标志性价格逆袭----中国白酒的价格盲动期

自1988年起,中国政府放开了消费品价格管控,白酒是中国消费品领域首批实施价格放开行业之一,从白酒价格放开之日起,价格,作为最活跃市场要素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白酒发展进程。

首先,中国白酒行业龙头企业一马当先进行价格大幅度上调。作为行业标杆性企业,贵州茅台当年价格便由30多元/500ml涨到140元/500ml,拉开了中国白酒市场化进程的序幕。

茅台价格提升属于战略性提价行为。长期以来,贵州茅台一直处于产能高度短缺,品牌高度稀缺状态之中。但由于高度的计划经济特征,茅台长期处于价值与价格背离状态,作为稀缺产品与高端品牌的价值并未得以彰显。随着政府对消费品价格市场化改革,茅台市场价值凸显,其价格自然扶摇直上。

其次,1993年—1997年,湖南酒鬼酒通过品牌创新与产品创新实现了价格逆袭,在长达近5年时间里,酒鬼酒开启了文化名酒价值回归先河。1993年度,随着酒鬼酒在市场热销,其产品价格首先在北方市场出现了超越贵州茅台态势,终端零售价突破300元/500ml,酒鬼酒也顺势而为,大胆将零售价调到300元人民币以上,酒鬼酒也因价格高于同时期国酒茅台和酒业大王五粮液价格而迅速窜红,昂首进入中国高端白酒业行列。但是,酒鬼酒价格逆袭并未维持太长时间,随着茅五剑价值回归,酒鬼酒终于回归到区域市场,中档品牌真实。究其原因,主要原因是酒鬼酒产品力与品牌力很难支撑其长期作为中国高端白酒旗帜之一战略功能,酒鬼酒因为其文化光彩褪去而高端不在。

1993年酒鬼酒之所谓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推出超越茅五价格带高端白酒产品主要源自于三个方面原因。其一,酒鬼酒将湖南湘西文化巧妙地嫁接到酒鬼酒产品之中,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文化白酒特征。湘西文化核心特质是神秘,其水土,洞藏,文化名人构成了湘西文化与白酒之间天然链接。洞藏,作为一种独特工艺极大地提升了酒鬼酒产品品质,而神秘使得酒鬼酒品牌价值得以彰显,加上著名文化名人黄永玉不遗余力推广,使得酒鬼酒一时间风靡全国;其二,酒鬼酒由黄永玉创造的独特手袋式包装与独特黄永玉题字体创造了中国白酒与中国一线文化名家结合之先河,其撰写的“无上妙品”与“酒鬼文化”一时间成为消费者追捧热点;其三,酒鬼酒所创造的独特香型---馥郁香也在某种意义上奠定了酒鬼酒差异化先河,这种前清、中浓、后酱的复合兼香在当时中国白酒市场可谓独树一帜,极大地迎合了市场消费浪潮。

同时也要看到,酒鬼酒维持高端白酒品牌地位仍然非常脆弱。首先,酒鬼酒并没有进入到公权力背书中国名酒序列,酒鬼酒品牌认同度缺少主流特质;其次,酒鬼酒所处的湘西吉首并不是中国白酒主流产区,其产区认同度同样不高。中国白酒主流产区主要位于川黔与苏鲁豫皖,这种产区背书的缺失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酒鬼酒冲高持续性;其三,酒鬼酒与文化名人黄永玉之间恩恩怨怨使得酒鬼酒文化名酒价值大打折扣。必须承认,酒鬼酒可以说是著名书画大家黄永玉的孩子,黄永玉的离场对于酒鬼酒品牌打击非常严重,使得酒鬼酒虽然产自湘西,却难以得到文化背书,品牌之根受到极大影响。

酒鬼酒价格逆袭也带来了湘泉酒业相当长时间辉煌,并为酒鬼酒获得了宝贵的上市公司资源。从1993---1998年数年间,酒鬼酒与湘泉酒几乎托管、并购了所有湖南白酒主流企业:花垣酒厂、湘霸酒厂、德山酒厂、常德武陵酒厂、文山酒厂和武陵啤酒厂六个酒行业企业,试图形成一个湘西酒业集团,这些成就的取得不得不说与酒鬼酒成功的价格逆袭存在着必然联系。而1997年,酒鬼酒以高端白酒地位成功实现深圳交易所上市,使得酒鬼酒价格巅峰创造商业奇迹得到延续。但是,伴随着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来临,酒鬼酒从价格逆袭中归于平淡,从此,酒鬼酒成为一个典型的区域性品牌,其价格也回归到成为湖南地产酒品牌中最贵白酒品牌,失去了引领中国白酒价格功能。

第三,全兴水井坊的价格逆袭开启了中国白酒超高端,乃至于奢侈品时代,中国白酒价格伴随中国经济狂飙一路高歌。资料显示,2001---2006年间,贵州茅台中高端产品飞天茅台价格价值在300---400元/500ml,其价格并未出现巨大异动。同一时期,酒业大王五粮液终端零售价格也维持在300---400元/500ml之间,茅五之间形成了中国白酒价格共治时代。而一向以生产流通性产品而著称的中国八大名酒---四川全兴集团却推出了零售价达700元/500ml高端产品----水井坊,水井坊横空出世又一次打乱了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等构建的稳健价格体系,使得中国白酒进入到价格混战时期。

水井坊发起价格高端冲刺理由与酒鬼酒价格冲高有着惊人相似,只不过酒鬼酒源自于文化名流黄永玉,而水井坊则来自于一次意外的考古发现。

1998年8月,四川全兴股份有限公司曲酒生产车间改造厂房时发现了地下埋藏有古代酿酒的遗迹。99年,多家文物考古单位挖掘下发现了不同时期的酒窖、晾堂、灶坑、蒸馏器基座、灰坑、灰沟、路基(散水)、木柱暨柱基等,以及大批瓷器、陶瓷碎片、兽骨等遗物。发现的遗址是水井坊元、明、清三代川酒老烧坊的遗址,可谓中国酒业一座活化石。2000年,国家文物局认定,水井坊遗址挖掘是1999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01年6月25日,水井坊被国务院认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又被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等。

全兴股份没有辜负这场宝贵的文物机会,其迅速与专业品牌管理公司---广东省广展开合作,中国白酒第一坊、传承历史等品牌定位与狮型包装设计使得水井坊脱引而出成为四川,乃至于中国高端白酒代表性品牌之一。

全兴水井坊高端价格带逆袭对于中国白酒高端白酒时代具有标志性意义,并且,其在4—5年时间里搅动了中国白酒高端价格之战,导致其最终从高端跌落最重要原因我认为是股权改造与品牌战略严重缺失。

水井坊战略定位、传播策略、营销策略独树一帜。“中国白酒第一坊”战略定位将水井坊考古资源商业化;“元明清”、“雄狮”、“风雅颂”等创意极大地强化了水井坊高端品牌古典价值;广东市场先行,终端锁定意见领袖的营销模式可谓先声夺人,取得了良好市场效果;

水井坊品牌战略、股权改革以及外资公司旷日持久的并购使得品牌失去了高端市场持续发力机会,严重影响了水井坊成为中国白酒价格标杆之一战略功能,并且,水井坊当时价格策略制定也明显表现出战略上的冒进。浓香型白酒高手如云,前有白酒大王五粮液、后有浓香鼻祖泸州老窖,同时黄淮名酒带白酒品牌也虎视眈眈,面对这样一个充分竞争的香型品类,水井坊长期沉醉于历史故纸堆,对品牌成长很不利。与同时代高端白酒品牌相比较,国窖1573在塑造品牌稀缺性同时,不断强化其浓香型部级品鉴标准级酒品品质内涵;舍得酒在强调其哲学思想同时,也不断强化其生态酿造、高端稀缺产品属性;更不要说贵州茅台、五粮液等一线品牌对于品牌厚度不断丰满;而水井坊很少对品质差异化进行传播。与此同时,竞争性高端品牌均不同程度进行全国化布局,但由于水井坊深陷股权化改革漩涡,导致其市场战略趋向于保守,从而导致水井坊作为全国性白酒品牌的价格符号功能越来越弱。

白酒文化的起源范文第5篇

百亿目标比预期提前了三年,但无论是汾酒还是经销商,似乎并没有为这一目标的提前实现有太多的激动。现场的汾酒经销商在采访时认为:“汾酒过百亿只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情,大家真正关心的是,汾酒品牌何时能回到曾经的高度和影响力。”

今时今日,“百亿军团”已不是“第一军团”的代名词。2011年,超过百亿的白酒企业已经达到五家,包括“老百亿”五粮液、茅台和“新百亿”泸州老窖、郎酒、苏酒。而2012年有望突破百亿规模的除了汾酒集团,还有湖北稻花香等,届时的白酒“百亿军团”将达到六到七家。

因此,对有着更高远目标的汾酒来说,2012年突破百亿只是一个台阶,而非里程碑。对于“国酒之源”的汾酒而言,几年之前的挫折使它晚启动了一些时间,但近年来汾酒的奋起,让人看到汾酒老大的独特魅力。对汾酒来说,百亿来得有点晚,但并未太晚。

3月22日汾酒会议的主要内容并非围绕在如何实现百亿目标上,而是再次强“汾酒,中国酒魂”这一全新的品牌定位。足见汾酒对于未来的思考,已不再局限于具体的销售数字,而在于数字之外。对品牌文化的挖掘、总结和提升,已被汾酒赋予了远大于销量数字的意义。近年来的高速发展,作为曾经的老大,汾酒已经有了足够的实力和信心指点江山,大胆规划未来。

汾酒最新出版的《史证汾酒》一书中,蔚为大观的史料中默默记录着“山西汾酒”曾经的辉煌,令人震惊。最早有“品牌”的白酒、朝廷奏折呈荐的白酒、文人随笔赞誉有加的白酒、获得巴拿马大奖章的白酒、中国白酒酿造工艺之源的白酒……汾酒品牌在历史上的地位远非当今其余品牌所能及。

就汾酒独特的历史地位而言,将其概述为“中国酒魂”并无不当,但“酒魂”究其为何?如何将汾酒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发扬?这或许仍是作风内敛的汾酒人面临的最大挑战。如果汾酒的品牌地位没有回归到其历史上曾经有过的高度,即使销量上达到甚至超过行业第三,我想汾酒人重振汾酒文化的历史使命仍没有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