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白酒年度工作计划

白酒年度工作计划

白酒年度工作计划

白酒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白酒生产企业;消费税;税收政策;纳税筹划

中图分类号:F81文献标识码:A

一、白酒生产企业消费税政策

由于白酒的生产主要以粮食为原料,而粮食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要素,所以白酒自古以来就一直被课以重税,限制其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税收政策,从宏观上看,对白酒行业产生的是限制性政策。

1994年以来,国家对白酒行业的消费税政策进行了多次调整,目前所使用的消费税政策主要来源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01年和2006年的相关规定。2001年5月11日,财税[2001]84号文件规定:对粮食白酒、薯类白酒在原按25%、15%征收消费税的同时再按实际销售量每斤(500克)征收0.5元的定额消费税,同时停止执行外购或委托加工已税酒和酒精生产的酒抵扣上一生产环节已纳消费税的政策。2006年3月20日财税[2006]33号文件规定:粮食白酒、薯类白酒的比例税率统一调整为20%。粮食白酒降了5%、薯类白酒提高了5%。

二、白酒生产企业纳税筹划方案设计

(一)降低计税价格的筹划。降低计税价格是消费税纳税筹划的最主要方法,在税率无法改动的情况下,降低计税价格也就可以减少应纳税额,达到降低税负,取得纳税收益的目的。降低计税价格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设立独立核算的销售公司。消费税属于价内税,单一环节征收,即消费税纳税行为的发生在生产领域,包括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环节,而在以后的流通领域或者终极消费领域,包括批发零售等环节中,由于价款中包括消费税,不必再缴纳消费税。这就给白酒生产企业消费税纳税筹划带来了空间。筹划时,可以将原来的白酒生产企业通过分立的方式一分为二,分离为生产和销售两个独立核算的企业。分离后,生产企业将生产出的产品以低价出售给销售公司,销售公司再以高价对外售出。这样,就将应在生产环节实现的毛利转移到流通环节,降低了计税价格,从而减少了消费税的缴纳,而销售公司由于处在销售环节,只缴纳增值税,不缴纳消费税。这样使集团公司消费税税负降低,而增值税税负则保持不变。虽然《消费税暂行条例》明确规定,纳税人应税消费品的计税价格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计税价格;但“明显偏低”标准不确定,操作性较差。因此,只要适度降低内部结算价格,就可以取得节税利益。

举例:蓝天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著名的白酒生产企业,主营白酒的生产和销售。白酒的消费税税率20%,定额税率为0.5元斤。公司设有非独立核算的销售分公司专门负责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的产品销售,销售分公司对酒业公司的贡献仅限于销售业务的开展,年销售收入为3亿元,产品成本为1亿元,共计5,000万千克。现考虑将销售部门独立为生产企业的全资子公司,生产企业在产品成本的基础上加价40%作为结算价格,将产品销售给新设立的销售公司,销售公司再以3亿元的正常市价对外销售出去。设立独立核算的销售公司前后集团公司应纳消费税情况如下:

(1)设立独立核算销售子公司前蓝天酒业公司应纳消费税税款:

应纳消费税=30000×20%+5000×2×0.5=11000(万元)

(2)设立独立核算的销售子公司后生产企业应纳的消费税税款:

应纳消费税=10000×(1+40%)×20%+5000×2×0.5=7800(万元)

通过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成立独立核算的销售公司后,消费税的税基降低,集团公司应纳消费税税额减少。

2、运输业务外包。价外费用包括价外向购买方收取的手续费、补贴、包装物租金、运输装卸费、代收款项等诸多费用,这些费用都构成缴纳消费税的计税基础。运输装卸费属于价外费用,是酒类企业很大的一项支出。因此,企业可以将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进行分拆,以降低消费税的计税价格。具体操作时,可以采用单独为购货方开具运输发票的方案。如果单独为购货方开具运输发票,并相应地降低销售价格,公司支付的运费具有代垫性质,这样就可以降低税基,而且购货方也可以接受,从而达到节税的目的。

(二)规避纳税环节的筹划。白酒生产企业的生产一般需要经历基酒、勾兑、包装三个环节,随着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发展,有的白酒企业专门负责基酒生产,有的专门侧重于勾兑和包装。而国家税务总局2001年明确规定停止执行外购或者已税酒和酒精生产酒已纳税款或委托方代收代缴准予抵扣政策。

根据这一政策,委托加工的或外购的粮食白酒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时,这批粮食白酒就应该缴纳两道消费税,即在委托加工环节或者生产环节交一次消费税,再在企业委托加工收回用于生产最终产成品进而销售环节再交一次消费税。可见,采用委托加工和购进基酒方式生产白酒的税负显然要比自制基酒生产白酒的税负重。

由于自产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不征税,用于连续生产非应税消费品的应当视同销售。如果我们可以将“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或“外购应税消费品”变为“自行加工应税消费品”,则可以规避第一个环节的消费税。因此,白酒生产企业应考虑产业链整合的问题。即通过收购或者兼并基酒企业的方式,避免重复征收消费税。

举例:某地区有两家大型酒厂甲和乙,它们都是独立核算的法人企业,甲企业主要经营粮食类白酒,以当地生产的大米为原料进行酿造,粮食白酒的消费税税率20%,定额税率为0.5元/斤。乙企业以甲企业生产的粮食酒为原料,生产系列药酒,假定药酒的销售额为4亿元,适用10%的消费税税率。甲企业每年要向乙企业提供价值2亿元,计5,000万千克的粮食酒。经营过程中,乙企业由于缺乏资金和人才,无法经营下去,准备破产。此时,乙企业欠甲企业货款共计8,000万元。经评估,乙企业的资产恰好为8,000万元。由于乙企业生产的药酒市场前景很好,甲企业领导人经研究决定对乙企业进行并购,则并购前后甲、乙企业应纳消费税情况如下:

(1)合并前甲、乙企业应纳消费税款:

甲企业应纳消费税=20000×20%+5000×2×0.5=9000(万元)

乙企业应纳消费税=40000×10%=4000(万元)

合计应纳税款=9000+4000=13000(万元)

(2)甲企业对乙企业进行并购时,由于两家企业之间的行为属于产权交易行为,按税法规定,不用缴纳营业税。企业合并后可以将经营的主要方向转向药酒生产,这样做就能减少粮食白酒这一中间纳税环节,并且药酒的消费税率低于粮食白酒,企业应缴纳的消费税税款将减少。

假设药酒的销售额为4亿元,销售数量为5000万千克。

合并后应缴纳消费税款=40000×10%=4000(万元)

合并后少缴纳消费税款=13000-4000=9000(万元)

从以上计算可以看出,甲乙企业合并后可以少缴纳消费税,少缴纳的税款恰好是甲企业生产粮食白酒应缴纳的消费税款。

(三)延迟纳税的筹划。白酒生产企业为及时满足全国市场销售的需要,通常在企业所在城市之外的一些中心城市设立有独立核算的销售公司和中转仓库,为便于产品调度,中转仓库可由销售公司进行管理。这种情况下,白酒生产企业应视同将产品出售给销售公司,需要在出售时计算缴纳消费税。而酒类产品存储时间一般比较长,因此企业相当于在对外实现销售之前提前缴纳了消费税。为了延迟纳税,外地的中转仓库应收归白酒生产企业所有和管理,这样生产企业在对外地仓库转移产品时,所有权没有发生转移,则通过当地税务机构批准,可以不作销售处理,自然就不必计算和缴纳消费税,从而可以获取一定的货币时间价值。

(四)分开包装不同税率酒类产品的筹划。在酒类产品销售旺季,企业为了促销,通常会将不同酒类产品打包销售,比如,将白酒、枸杞酒、果木酒包装成一个礼品盒出售。由于白酒消费税适用的是复合征税的办法,从价税率为20%,从量税为0.5元/斤,而枸杞酒和果木酒属于“其他酒”,适用于10%的比例税率,因此白酒的税负较重。而企业将这三种产品组合包装后,按照税法规定,消费税应当从高征收,即组合产品都应当按照20%的从价税率征收,同时还应当根据这三种产品的总重量按0.5元/斤征收从量税,从而人为地增加了企业的税收负担。因此,白酒生产企业应考虑将不同税率的酒类产品先分开核算销售,然后再组合包装的方式,避免不同税率产品适用高税率纳税的情况。

三、白酒生产企业消费税纳税筹划风险分析

白酒生产企业消费税纳税筹划的风险主要来自于政策风险。消费税纳税筹划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税收政策的差别进行选择的过程,消费税纳税筹划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税收政策的变动幅度以及变动频率。近年来,我国消费税的税收政策进行了几次重大的调整。国家税收政策不仅具有时空性而且具有明显的时效性。为了适应改变了的经济环境,旧政策不断地被新政策所取代,导致政策具有不定期或相对较短的时效性,使长期纳税筹划产生风险。类似政策性变化引起的纳税筹划失败的例子在酒类生产行业举不胜举,例如秦池酒厂,就是没有依据政策的变动及时做出纳税筹划调整而导致企业走上没落之路。而全兴集团通过中低档品牌“全兴大曲”转换为高档品牌的“水井坊”的成功转型就是积极应对国家税收政策的成功案例。因此,实施纳税筹划方案时,对于消费税修正的趋势和内容,必须加以密切关注并适时对纳税筹划方案进行调整,以使企业行为符合税法的规定。

四、结语

白酒生产企业在进行消费税纳税筹划时,除了利用正确的方法外,还必须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因为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的同时必然会增加相关费用,包括财务人员培训费、税务咨询费、企业经营模式转换费等。只有纳税筹划带来的收益大于筹划的成本时,筹划方案才是可行的。此外,企业还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依据具体情况分别设计不同的纳税筹划方案,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合理运用纳税筹划的方法和技术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筹划,从而帮助企业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姒建英.白酒生产企业设立销售公司的纳税筹划新探[J].商业会计,2010.2.

白酒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作为全国最大的旅游投资项目,我们将把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打造成为中国旅游产业由观光向休闲度假全新升级的代表之作,使其成为中国旅游产业新的标杆。”一提起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豪情满怀。

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位于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松江河镇,距长白山机场15公里,距天池风景区20公里。由万达、泛海、一方、亿利、用友、联想等国内著名民营企业合作的区域旅游开发项目。

该项目占地面积约3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约10平方公里,总投资200亿元。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分为南北两区,北区规划为旅游新城,将建设抚松县行政中心及会议中心、文化中心、购物中心、学校、医院、住宅区等生活设施。南区为国际旅游度假区,由高档度假酒店群、国际会议中心、大型滑雪场、小球运动场、森林别墅、国际狩猎场、漂流等项目组成。高档酒店群规划建设10家酒店,首期将开工建设六星级的柏悦度假酒店、五星级的凯悦会议酒店、四星级的假日酒店和三星级的快捷酒店。同时将开工建设亚洲最大的滑雪场,占地近7平方公里,一期建设约50条雪道,能满足举办冬奥会级别国际赛事以及中、初级滑雪爱好者的需求。

为将项目打造成中国顶级国际旅游度假区,投资方对整体方案和各项目均聘请全球顶级大师主持设计。其中滑雪场由曾设计过四届冬奥会比赛场地的加拿大伊克斯公司担纲设计。酒店策划顾问由美国浩华公司担任。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市政设计由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院和上海现代集团负责设计。一流的设计团队使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的规划设计实现了项目与长白山自然生态环境的完美结合。

据了解,到2012年,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将完成北区旅游新城的主要设施建设。南区将完成滑雪场、小球运动场、4家酒店以及购物中心、大剧院、旅游小镇的设施建设,实现开业。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国际会议中心将作为永久会址,每年举办“中国民营企业家发展论坛”。

白酒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税收筹划;计税依据;利润;税负

引言

消费税是白酒行业的重点税种,其所占总税负比重大,极大地增加了企业成本,压缩了利润空间。对于很多白酒企业来说,缺乏纳税管理的经验,财务管理人员对于消费税纳税筹划意识不够,同时也欠缺专业系统的纳税筹划知识,导致企业消费税率居高不下,经营状况不够理想。因此,白酒企业如何进行合理有效的税收筹划是十分重要的。白酒企业应该在遵循国家税法的前提下,加强纳税管理,切实可行地减少企业的纳税支出,提高企业利润。本文依据安徽迎驾贡酒公司实际的财务报表数据和具体的生产经营情况,围绕白酒行业的消费税特征,从四个方面为其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税收筹划方案,为其实现节税增利提供基本思路和决策参考。

一、纳税筹划相关理论及行业状况

(一)纳税筹划概念

我们可以发现,在国内外的税收筹划文献之中,不同学者对不同的主体进行研究,对于纳税筹划的概念各不相同。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是核心关键都是最终要减轻税收负担,达到节税的目的。本文认为,纳税筹划是指利用专业的财务和会计知识,在国家税法规定的范围内,以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状况和财务数据为基础,通过对企业具体业务的梳理,制定多个科学详细的筹划方案对具体涉税事项进行提前测算,对利润进行正确预测,并且从中选择最优方案实现税负最低,从而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整体利益

(二)白酒行业消费税概况

从2015年至今,之前走势低迷的白酒行业状态回暖,在白酒价格和销售数量两个方面都呈现出了连续几年的上升趋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119万升,同比增长6.86%;主营业务收入5654亿元,同比增长14.42%;利润总额1028亿元,同比增长35.79%。白酒作为历史悠久的产业,自古以来在国家税收之中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税法对于白酒行业的限制也较多。在我国,来自于白酒行业的税收收入中除了按照现行税法规定征收的增值税和所得税等以外,另外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消费税税收。相关数据显示,仅在2017年一年内,19家白酒上市公司缴纳税费共计546.52亿元,同比增长16.4%,这充分说明白酒行业为国家税收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根据税法规定,我国白酒行业从生产到最终零售都实行单一环节征税。白酒适用于从价计征和从量计征相结合的复合计征方式,包括按照销售价格以20%的从价税率征税,以及按照1元/1公斤的标准缴纳从量税。白酒消费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税销售额×比例税率+应税销售量×定额税率。销售价格和销售数量是计征消费税的两个关键因素,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方案的设计应该紧紧围绕这两个因素展开。

二、消费税筹划方案设计

1.优化生产结构,生产多功能酒类。白酒是缴纳消费税最高的行业,优化其生产结构,不仅能帮助企业在同行业之中脱颖而出,建立竞争优势,获取更为广大的消费群体,同时还有助于企业进行税收筹划,降低高额的消费税,减轻税负扩大利润。从年报之中可以看到,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31.38亿元,其中酒类销售收入为29.01亿元,2017年的销售量为43718.50t,生产量为42407.89t,库存量为3268.37t。那么2017年应缴纳消费税为29.01×20%+43718.50×1000×1/100000000≈6.24亿元。假设采取方案二,公司将这批白酒的1/5再加工为养生药酒,其消费税率为10%,假定其销售价格不变,那么药酒所实现的销售收入为29.01×1/5≈5.80亿元,药酒所对应销售量为43718.50×1/5≈8743.7t;则其他白酒销售收入为23.21亿元,对应的白酒销量为34974.8t。加工的药酒应缴纳的消费税为5.8×10%=0.58亿元,剩余白酒应纳消费税为4.99亿元。根据方案二将2017年的白酒产量按照4∶1的比例分为白酒和药酒进行生产,会比方案一单一生产白酒节税0.67亿元。这样看来,生产多品种其他消费税率较低的酒类,在保证销售收入的情况下,是可以达到节税效果的。

2.设立销售子公司单独核算环节。显而易见的是,消费税的计税依据越小,计算出来企业应缴纳的消费税也越少。从这方面入手,迎驾贡酒公司可以考虑设立独立核算的销售子公司。白酒行业实行单一环节缴纳消费税,即只在生产销售商品的时候计算缴纳消费税,在其他环节一般只需缴纳增值税。迎驾贡酒公司若是另设一个独立核算的销售机构(子公司),那么就可以将生产出来的酒品以一个相对较低的价格销售给该子公司,在此环节以较低的应税销售额即计税依据来缴纳消费税,而子公司再以较高的价格对外出售,在此环节只需缴纳增值税而无须再次缴消费税,如此便可合理避税,实现利润最大化。但是根据有关规定需要注意一点,公司销售给子公司的酒品价格不得低于子公司对外销售价格的70%,否则税务机关要对最低计税价格进行核定。那么此时有两种销售方案可供选择:一是直接对外销售;二是先以70%的最低标准计算出最优价格20.307亿元,并以此价格销售给下设的销售机构,由独立核算的销售机构再以29.01亿元的价格对外出售。两种方案对比情况,计算如下:方案一,直接对外销售。应纳消费税=29.01×20%+43718.50×1000×1/100000000≈6.24亿元方案二,通过设立单独核算的销售机构对外销售。应纳消费税=20.307×20%+43718.50×1000×1/100000000≈4.50亿元采用方案二设立单独核算的销售子公司可以比方案一直接对外出售节税1.74亿元,因此方案二是十分可取的

3.选择“先销售后包装”的包装方式。企业在销售的时候,可以选取不同的包装方式,对于白酒企业来说采取不同的包装方式所缴纳的消费税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先包装后销售”,另一种是“先销售后包装”。包装和销售的先后顺序不同,其计税方式就不一样。税法规定,将不同税率产品成套进行销售的时候,如果会计部门没有分别核算其销售金额和数量,则依据从高计征原则按照这些产品的最高税率来计征消费税。在成套销售之中,企业先包装好后直接销售给经销商,并没有分别核算不同税率的商品,只能从高计征消费税。下面对这两种包装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假设安徽迎驾贡酒公司向经销商销售15000套白酒与药酒的套装礼盒,成套酒销售价格为200元/套,一个套装礼盒之中包括粮食白酒和药酒各1瓶,其每瓶酒都为1斤装的规格(若是单独进行销售,粮食白酒价格为120元/瓶,药酒价格为80元/瓶)。若是选取方案一“先包装后销售”,则无法分别进行核算,依据从高税率计征原则,药酒需要按照白酒的复合计征的计税方法来缴纳消费税,势必会多交税。而在方案二“先销售后包装”的情况下,对白酒与药酒分别核算,药酒只需按照10%的低税率进行从价计征,与方案一相比自然会少交税。方案一,“先包装后销售”。应纳消费税=200×15000×20%+15000×2×1×0.5=615000元方案二,“先销售后包装”。应纳消费税=120×15000×20%+15000×1×0.5+80×15000×10%=487500元通过上述比较可以看到,方案一成套销售需要缴纳消费税615000元,若采取方案二则能够节税127500(615000-487500)元。

4.通过委托加工生产节税。在我国,对于不同的加工方式有不同的计税标准,目前的加工方式主要有企业自行加工和委托加工两种。自行加工生产的,以企业的实际销售收入作为应纳税销售额;委托加工生产的企业,应以受托方同期同类产品的公允销售价格为计税依据,如果没有上述价格,则以组成计税价格为计税依据,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一般来说,白酒的实际销售价格会比受托加工方同期同类产品的公允价格高。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委托加工的方式来减轻税收负担。但是在委托加工费用高于自行加工生产成本的情况下,企业还是应当选择自行生产。其酒类销售收入为29.01亿元,酒类营业成本为10.41亿元。公司可以自行生产,或者委托其他酒厂加工生产。下面,对不同方案需要缴纳的消费税进行计算分析。方案一,自行生产。应纳消费税=29.01×20%+43718.50×1000×1/100000000≈6.24亿元方案二,委托其他酒厂生产,收回后直接销售。委托加工费无差别点=29.01×(1-20%)-10.41≈12.80亿元从上述的计算可以得出结论,在委托加工费小于12.80亿元的情况下,委托加工生产的组成计税价格就会小于自行生产的计税依据29.01亿元,委托加工生产的应纳消费税就会小于6.24亿元。

白酒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白酒企业属于食品加工行业,从原辅材料入厂到成品酒出厂需要很多道工序。为了有效的满足市场对白酒质量的要求,必须对各个过程进行严格质量控制。而鉴于酒类的特殊性,在基酒入缸贮存之前,需要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基于白酒生产和质量管理的特点,质量监督部门以基酒质量控制过程为背景,提出了计算机质量监控系统的设想。该系统包括了基酒感官、理化、卫生指标检验过程、酒体质量等级划分过程以及酒体信息统计。

1.传统质量控制方法的总结与分析

取回抽检酒样后,首先对基酒样进行部分二次编码后送往检测室;其次,检测室对酒样进行理化卫生和感官分析,并依据感官特征对基酒进行质量等级划分;最后,将检测结果手填成报告单,并由专职员工传送到相关单位。作为质量控制的单位,控制基酒质量主要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对样品的分类,不同酒编号的确定;二是对基酒进行检验并划分质量等级。采用分位制来划分酒体等级即根据各编号酒得分决定等级,通过初评、复评两个阶段来确定最后的质量排列顺序。此分法须保密(即暗箱操作)的是样品编号。

通过以上总结分析,可以看出传统方法存在不足之处:

1.1 保密性不强

由于一次编码和二次编码的全过程均是人为操作,致使检测过程不够严谨,检测结果存在较大的人为误差风险;尤其是公司加大了对优质酒的奖励额度,这种形势下更需要消除人为检验误差增加结果的科学性与公正性。

1.2 理化卫生指标与等级划分不挂钩

该方式得到的优质酒内在理化质量并非全部符合公司内控优质标准,为后期优质成品酒的生产增加了一定的工作负担;就是说传统方法得到的优质酒内在质量不一定整体都优质。就好比一辆车,发动机是世界顶级的,但车的门窗质量一般,不能称之为顶级车辆。

1.3 效率较低

由于品酒、理化员较多,统计速度慢的问题日益突出,而且手动报表要送往相关生产单位时间一般要耗时半小时左右,严重影响到兄弟单位的工作进度,同时也给品酒、化验工带来了工作压力。而且月度、季度、年度考核基于台账人工统计,速度较慢。

2. 新质量控制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进入新世纪,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政方针。而国内外的实践证明,计算机的应用是这种改造的主要途径之一

2.1 新质量控制方法流程

新的质量控制方法流程。

2.2 新质量控制方法优点

2.2.1 保密性增强

(1)系统设有账号和密码,登录后根据用户权限差异,界面显示信息内容也不同;

(2)取回基酒样,将酒样信息录入系统,经计算机自动随机二次编码后产生新的酒样编号;用计算机随机二次编码代替人为二次编码,从源头上杜绝了基酒基本信息泄露,增强了原始信息的保密性,保证了质量控制过程的严谨性,提高了质量控制结果的准确性与公正性;

(3)在检测结果上报前的整个检测过程中检验员无法得知某编号代表的酒样信息,他们只负责将编号对应酒样的结果录入系统。只有掌握密码的高级用户才能查询检验过程信息;

(4)系统直接将酒精度、总酸、总酯三项理化指标与感官一起参与基酒等级划分,等级评定结果由系统设定程序公式自动计算,排除人为误差。

2.2.2 感官检验过程的创新

白酒的感官品评技术受到了全行业的高度重视,品酒师在产品质量监控、勾调技术进步、酿造工艺改进和提高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显著。白酒感官质量的有效鉴定和控制是稳定和提高白酒品质的重要手段,多年来,行业的许多技术人员一直在为此做着不懈努力[4]。

感官评分标准的创新:从传统的色、香、味、格四大项演变到现在的色泽、醇厚度、净爽度、风格、个性酒和香气质量共六项,每项根据程度不同细分为1-7 小项共18 小项。每个小项均有相应的分值范围,评酒员只需负责对各小项打分,系统自动汇总显示总分以及等级。

感官检验流程的创新:在新方法感官检验时,评酒员根据系统随机分配的编号找到对应酒样进行独立品评,待所有评酒员完成初评之后系统自动将初评产生的一级酒与等外酒生成新方案分配给每位参加初评的评酒员进行复评,一致通过的复评结果将替代初评结果产生新的质量结果。

2.2.3 质量结果的创新

系统自动将酒精度、总酸、总酯理化结果与感官结果一起参与基酒等级划分,对于理化不达标的等级酒予以降一级处理。

2.2.4 结果输送方式的创新

质量结果由领导审核后批准上报,与此同时,所有拥有系统账号和密码的人均可以看到质量结果。

2.3 新系统的效益

通过基酒质量监控系统的研发,使公司对基酒质量控制工作更加规范,报表传输时间大幅减少,由以前的半小时降为2.64 分钟,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各相关生产单位的工作效率。同时全公司管理层可以在任何时间上网了解最近基酒酒体质量状况,为基酒贮存、生产工艺控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酒体质量控制实现计算机控制,减少人为误差,为基酒贮存提供了依据,为及时把握生产工艺酿造出优质酒找到了方向,为公司技术部门品种研发提供了便捷工具,为公司品牌在市场上赢得主动权,具有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新系统的建立,极大的调动了员工的工作协作精神,有助于工作技能的提升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3. 质量监控系统的完善与提高

酒体质量监控应该是一个科学、完整、先进的系统工程。而且应与时俱进,不断增添新内容。认为酒体质量监控方法应完善之处有:

白酒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自从上世纪90年代白酒市场开放以后,陕西白酒市场一直就是各大商家必争之地,不光是因为陕西白酒市场蕴藏的巨大的消费潜力,更因为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以及陕西白酒市场群龙无首的现实格局,所以在以前每年都有多达数十家的白酒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和掠夺,尤其是在2000年前后,在西安市场上,陕西地产白酒几乎被挤出了市场,成为外来白酒的天下,伊力特、小糊涂仙、口子窖、金六福等品牌在一个时期都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在这个时期也见证着四大名酒的实力品牌西凤酒的冷落和本地其它品牌的薄弱。

直到2004年以后,陕西地产白酒的形势才有所好转,一方面得益于外来白酒的落败,口子窖销量萎缩,徽酒势力减弱,金六福市场投入回落,大势已去,新疆酒没有了当年的威风,川酒大品牌并没有真正进入陕西市场,其它一些白酒也只是浅尝辄止,无心恋战,这给陕西地产白酒留下了很好的崛起的机会。另一方面,其实陕西地产白酒一直也在暗流涌动,在经过陕西地产白酒长时间的盘整和痛定思痛之后,逐渐开始了一些踏实的行动,一批品牌化经营和精细化运作的品牌提升行动开始落地,西凤高端品牌西凤十五年、西凤六年陈酿,开始站稳市场,随之像柔西凤、西凤华山论剑、西凤1952、西凤1956等品牌也建立了自己一定的势力范围。而逐渐强大起来的太白酒,务实的步伐走得更加的稳健,逐渐地显露出一个地产名酒的势头来,像普太白、太白家宴、太白一壶藏、洞藏太白等品牌更是耳熟能详,群众基础极好,在中低档白酒领域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而在去年太白酒厂推出高端形象品牌太白大手笔更是在操作上成为一个典范,无论是在太白酒的现时发展阶段,还是品牌运作上都是可圈可点的,这个品牌更会在以后的太白酒的发展历史上起到划时代的作用。除了西凤和太白在市场的主导外,其它地产白酒,像开缸酒的横空入市,长安酒、秦川酒的名品计划,也都给陕西市场增加了一些新鲜血液。

所以现在的陕西市场已不再是多品混战,也不是一品打天下了,如果说以前还是西凤酒、太白酒以关中地区为主市场;老榆林和隋唐酒盘踞陕北市场;市场占有率相当高的泸康酒以安康地区为主市场;三粮液、城固酒以汉中地区为主市场,这种市场区割比较明显的话,而现在随着西凤、太白的品牌扩充,其它地域品牌已经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了。

现阶段已经形成西凤、太白强势地产白酒占据主导地位,其它地产白酒作为市场补缺者地位的良性发展阶段。

就从未有过的地产白酒繁荣来说,对于企业是件好事,对于陕西的消费者更是好事,企业从中取得了丰厚的利润,消费者从中获得了货真价实的品质和享受。但对于现阶段的陕西白酒来说并不是没有问题,而是如何发现其中暗藏的问题,以示警觉。其中有几个问题是首先要引起重视的。

一、 品牌管理

让人欣喜的是现在的白酒才开始真正做“营销”, 颠覆了做产品、招商、砸市场的三板斧模式,而不像以前白酒只是做“买卖”,正因为这样,所以会出现一年喝倒一个牌子的不稳定现象,会出现轰轰烈烈上市,冷冷落落收场的局面。而像西凤十五年这样的产品环节的讲究和绝妙,市场操作的良苦用心和踏实作风,成就了多年的品牌效应和良好口碑,像洞藏太白的贴切的产品概念和精细化渠道运作的模式,在整合、系统营销工程的运行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太白洞藏文化派系,突破了太白酒高端不被认可的僵局。所以说陕西地产白酒的营销提升是破局的一个关键,惟有白酒营销才是改变命运的重中之重,五粮液就是营销赢得巨头的典范,小糊涂仙、金六福、口子酒这些开创白酒营销时代的白酒来说,哪个不是营销的突破呢?

讲到营销,必然要说到品牌这个关键性的因素,在白酒这个传统的营销领域,品牌一直都是很隐讳的。品牌应该放在营销的什么位置,品牌到底对营销起到多大的作用,是没有什么指标可以衡量的,尤其是市场一线的营销人来说,品牌没有什么具象的指导意义的。所以品牌不被重视成为传统行业普遍的现象,同时品牌也是比较大的问题。

对于陕西地产白酒来说,品牌问题一是体现在品牌开发混乱上。

比如西凤酒的品牌买断模式,一大批西凤的子品牌出现在终端,让消费者难辩优劣。有形式雷同的、有个性迥然的,就像一块长荒了的杂草地。这种杂交后的品种多少有点我行我素的操作方式,为各自的利益肆意地践踏着西凤的品牌利益。比如“西凤五十年”的年份之争,让经销商和消费者不知道谁是正宗的。有西凤1956,还有西凤1952,到底代表了什么,到底谁优谁劣,没有统一说法。

太白酒也存在相当多的买断品牌,由于在产品设计系列的不合理,造成太白酒多个品牌基本上集中在50元以下的低档系列,不但相互竞争加剧,造成内耗,而且已经形成太白低档酒的思维定势,大大缩小了太白酒品牌提升的空间,为将来的太白酒品牌多元化发展设置了障碍。

品牌问题之二是品牌文化迷失上。

在中国的酒文化中,像西凤酒那样有如此文化特质的几乎没有,无论是文化起源、演化,还是在近几十年的发展状况,西凤酒都有着令人足够骄傲的文化品位。无论是“东湖柳、西凤酒”的佳话,还是“开坛香十里,隔壁醉三家”的荣誉;不管是“烧坊遍地,满城飘香”的繁荣,还是“知味停车,闻香下马”的典故,不乏溢美之辞。但这些文化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西凤酒的一大负累,因为这些东西很难在现实的市场运作中对西凤酒的品牌文化做出一个合适的定位。

以前西凤在“百鸟朝凤,酒喝西凤”的虚无中,失去了西凤的一切优点。现在西凤酒又在宣称自己是“中国人的喜庆酒”,真不知道西凤酒是在赶时髦,还是在抛弃包袱,看不出一点西凤品牌文化的发展方向。

太白酒也是一样,借诗仙太白为其文化渊源,以太白典故、太白诗赋等形成太白的文化内涵,这些东西是酒文化,但不是太白酒的文化。到目前为止,太白酒文化仍然没有一个基本的概念点,没有突显出文化的精髓。因此,太白酒犹如皇帝的新装,实际上什么文化都没有。好的一点是这几年在市场上形成的太白“藏”文化,在产品的热销中和消费者的认可中成为一种独特的消费文化,显现出了自己的魅力。

酒是有文化的,正如人的灵魂,因此无论西凤酒,还是太白酒,重要的是出在文化的延展上,需要挖掘现代酒文化的情感要素,需要整体的、系列的、有创意的品牌文化。

品牌问题之三是专业的品牌管理薄弱。

品牌策划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品牌核心、品牌外延、品牌概念、品牌文化、品牌联想、品牌传播等等都是极富功力和创新的工作,品牌管理更是极其复杂和长期的工作。国外或者国内的一些大企业基本上都建立了自己的品牌管理部,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对于品牌资产的提升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而现在我们的地产白酒还没有这样完善的管理,如果是以前,或者是小型企业,品牌管理不需要那么严格,但对于地产主导品牌,无论是现在的市场需要出发,还是对于将来企业的健康发展来说,品牌管理都是一个着手解决的问题。

从品牌买断到品牌管理将是中国白酒下一阶段的核心操作模式。

品牌管理就是要合理处理品牌冲突、品牌模糊、品牌内耗、品牌混乱等目前市场上已经形成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以及在白酒行业集中化和白酒强势品牌占领市场的未来白酒格局中,处理品牌的提升。如果说谁还以为不需要这样做,那就是在白酒发展的下一班车中晚点。

二、 新品开发

对于快速消费品而言,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和市场推广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年或者几年内市场的成功,这是快速消费品的特性,人们总是喜欢尝试新的东西,又容易抛弃有瑕疵的东西,所以一个新品的上市需要谨慎的态度。

综观成功的白酒品牌,哪个不是新品开发的成功?好猫公司与西凤酒合作推出的西凤十五年陈酿、西凤六年陈酿酒,无论是产品包装,还是产品理念,都有其独特之处。

而这几年白酒产品的更新换代相当快的时候,长安酒厂的产品却落伍了,作为品牌附加价值低的企业,要想市场制胜必须要产品制胜,但长安酒缺乏产品的整体特点和个性特征,因此长安酒没有起色也就不难理解了。

新品开发不只是加快制造产品,而是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的规律,制定产品的更新计划,同时从大产品的开发角度,像孩子一样精心策划一个新产品。也许提到产品制造,很多人就会认为是不是又回到了产品生产阶段,其实,这两个概念有关键性的差别。以前的产品生产是以生产产品为主要经营策略的企业形态,而且只是满足消费者的功能需要,而我们现在提到的产品制造是根据市场需求定制的产品策略,它是包括核心产品、有形产品和延伸产品等整体产品形式,从产品各个方面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产品是一切营销的根本,现在很多传统企业是注重市场运作的过程中,反而忽略了产品的满意度。

产品开发出来后,市场推广更是关键,这是一个整体。我们经常见到的是产品开发出来后,才找策划的,这就好比这本来就是一个病人,即使有回天之术,又怎么能和一个健康的人相比呢?即使上市后,能不能适应市场,能不能被消费者接受,能不能度过断奶期,每一步都是关键的,在这个过程中,那一步都会是致命的。

因此,要引领市场,就要在每个阶段上产品领先,对于区域化市场而言,争取每一步运作的有效率更重要,而不是草率地增加产品的品种和毫无内容的概念。

三、 团队提升

在地产白酒这么好的形势下,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才,没有人才的成功,绝对是短暂的。陕西地产白酒什么时候都缺乏人才,而现在是最缺人才的时候,因为市场的大门只能敞开一次,这是抓住机会的一次抉择,由人才组成的团队作战计划是将来地产白酒企业成功的关键。

像西凤酒厂这样的管理团队臃肿,管理人员老化,其他企业的团队建设薄弱,都是现实的问题,影响深远。同时高层的决策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