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工地危化品管理

建筑工地危化品管理

建筑工地危化品管理

建筑工地危化品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1.建筑施工现场简述 

建筑施工安全性评价把施工现场看作是一个由若干要素组成的系统,而每个要素的变化若存在异常和危险都会引发事故,进而危及整个系统的安全;每个要素存在的异常和危险得到调整和控制,又都会使系统的安全基础得以巩固。从整体上评价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体现了系统论的基本要求,施工安全无小事,凡是涉及建筑施工人员切身安全和利益的事情,再小的安全问题,也要竭尽全力去办。******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牢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所以坚持施工安全无小事,就是要坚持把广大建筑施工人员的根本安全和利益,作为建筑主管机构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当前,安全生产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安全生产问题一直困扰着业界人士和广大学者。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重心在施工现场,由于长期以来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以传统的“经验型”的事后管理为主,难以有效地对施工过程的危险源实施较为全面的预控,这也是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应用系统安全管理理论的PDCA模式改进施工现场传统安全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本文采用了比较研究、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而通过对系统安全管理的工作原理及其核心——危险源识别评价的分析,以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运行模式的介绍,提出施工现场应用“PDCA”循环模式开展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本文对PDCA循环模式在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应用上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该模式应用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改进对策。 本文同时以工程为研究对象,验证了改进型PDCA安全管理模式在工程施工现场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出了应用模糊评价法预测安全事故的模型和评价方法,为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帮助;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评价的最终目的是预先发现和识别可能导致建筑施工伤亡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以便在事故发生之前采取措施,消除、控制这些因素,防止事故发生。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评价可以定性地对现场开工前的危险因素进行定量的分析,通过预测曲线,很直观地找到施工现场危险的时期和危险的施工部位,为建筑施工的管理者和建筑施工安全监督部门提供最有力的依据。 

2.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危险源一般是指一个施工项目整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设备及其位置,也是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上述情况的组合所形成的根源或状态。通过对整个施工现场施工过程的分析,界定出施工现场施工过程中施工区域、施工环境、设备、人员等哪些是危险源,其危险性质、危险程度、存在状况、危险源能量与物质转化为事故的转化过程规律、转化条件、触发因素是什么。通过有效控制能量和物质的转化,使危险源不至于转化为事故,也就是说事故和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危险源之间存在着依存关系,危险源是原因,事故是结果。通过分析原因到结果的途径,揭示其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才能得出正确的分析结论,才能采取恰当的安全对策措施;由于受施工现场局限性的影响,多数施工现场内的办公室、员工休息室、职工宿舍、仓库等建筑相互毗邻,这些建筑大多为临时性,结构简易,且耐火等级多为三、四级。另外,一些职工宿舍与重要仓库和危险品库房相互毗连,甚至临时建筑物相互间隔仅用三合板等易燃材料进行分隔,加之只设置一个安全出口,一旦失火,人员难以疏散,极易造成火烧连营的局面。此外,因施工需要,部分施工现场仍然采用木制等可燃性的脚手架和易燃材料作为安全防护物,特别是装修现场既堆放有大量的可燃性装修材料,又存放有油漆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一旦发生火灾、势必造成猛烈燃烧将迅速蔓延。

建筑工地危化品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 施工现场 火灾隐患 防范对策

通过前一段时间在各个施工工地开展消防宣传活动,在工作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现提出来作以讨论。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相应配套的公共、居住、生产等标志性建筑越来越多,建筑工地也随之增加,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也广泛的应用与现代建筑中,建筑施工现场出现了大量的火灾隐患,如不加以监督整改,一旦发生火灾,不仅会烧毁未建成建筑物和其周围建筑物,而且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因此,加强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工作,势在必行。

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火灾隐患

一、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布局不合理。

1、建筑物密集且耐火等级低。由于施工现场局限性强,人员多,现场内的办公室、员工休息室、职工宿舍、仓库等建筑相互毗邻或者成"一"字型排列,并且这些建筑大都为临时性,而且都是三、四级耐火等级简易结构的建筑物;还有一些职工宿舍与重要仓库和危险品库房相毗连,甚至临时建筑物相互间隔只是用三合板等材料简易隔开;也有的职工宿舍只有一个安全出口,一旦失火,势必造成严重后果。

2、易燃、可燃材料多,火灾蔓延速度快。一些建筑企业雇佣外来民工,吃住在工地,生活中使用的物品多数为可燃的,无形中大幅度增加了施工现场的火灾荷载,尤其是因施工需要,有的施工现场仍然采用木制等可燃性的脚手架和易燃材料的安全防护物,特别是装修现场既堆放有大量的可燃性装修材料,又存放有油漆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一旦发生火灾,势必造成猛烈燃烧,迅速蔓延。

3、建筑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条件较差。一些建筑工地没有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随意堆放建筑材料,堵塞了消防车道,还有的在明火作业区堆放易燃、可燃材料,以及危险物品库房混用。

4、有的建筑物未经消防部门审批,擅自施工,有的虽然经过消防审批但施工单位按着建设单位的意图擅自改变局部的平面设计,还有一些单位装修时遮挡消防设施,减少安全出口、疏散出口和疏散走道设计时净宽度和数量,从而留下了先天性火灾隐患。

二、施工现场职工消防安全意识谈薄

部分施工单位负责人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安全素质较差,不知道自身的消防安全职责。在进行施工现场检查时,大部分施工负责人认为一切都是建设单位的事,根本与自己无关,消防部门不应该管,主观上舍不得投入资金,购置必备的消防器材。同时施工单位雇佣临时民工流动性大,没有经过严格的管理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不了解、不掌握基本的消防知识,不会利用灭火器扑救初期火灾,不会报警、不会组织人员疏散,尤其是施工时间短、作业分散的民工,很难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三、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

虽然大部分施工工地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健全,但也只是挂在墙上,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而个别的工地连消防安全制度也没有,更谈不上消防安全管理了,施工负责人只重视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忽视消防安全管理,突出表现在:

1、用电量大、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施工现场机械化操作和用电量大幅度增加,违章安装电气设备、私拉乱接电气线路现象较为严重,也用的直接将配电装置安装在可燃木制构件上。

2、普遍存在违章使用明火的现象。施工期间,经常使用电焊、气焊和用明火来熬沥青,进行电焊、气焊的工作人员无证上岗,操作时不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甚至在火灾危险场地没有事先办理动用明火审批手续,特别是一些改扩建以及建筑内部装饰装修工程,没有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甚至边营业边施工,不计后果。

3、施工单位忽略烟头点火源管理。施工现场办公室;民工宿舍;建筑材料堆场;可燃、易燃物较多,并且雇佣的临时民工、外来人员吸烟的随意性强,一旦将烟头丢弃在火灾危险等地方,时间一长,极易造成火灾。

4、忽视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管理。施工单位经常使用氧气、乙炔;同时民工食堂大部分临时采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一旦使用管理方法不当,造成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泄漏,遇到明火,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火灾事故。

5、忽视意外火灾。这种火灾是由于不能预见或忽视管理引起的,主要是管理不到位,发生民工私仇、泄愤等放火案件火灾。

施工现场存在的火灾隐患,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为预防施工现场火灾事故的发生,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施工现场消防管理措施

一、消防部门要规范执法、依法监督、严把审批关,避免留下先天性火灾隐患。

公安消防部门在依法实施消防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未经审批而擅自施工的单位要限期补办有关手续,严格依照法定程序,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技术标准进行有效的科学监督管理,最终达到消除火灾隐患目的。

二、合理规划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布局,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隐患。一是要针对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实际,合理划分各作业区,特别是明火作业区、易燃、可燃材料堆场、危险物品库房等区域,设立明显的标志,将火灾危险性大的区域布置在施工现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或侧风向。二是尽量采用难燃性建筑材料,减低施工现场的火灾荷载。三是民工宿舍附近要配置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大型建筑工地应设置消防水池以及必要的消防通讯、报警装置。

三、施工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61号),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

1、是确定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安全负责人,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成立义务消防安全组织,负责日常防火巡查工作和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同时指定专人负责停工前后的安全巡视检查,重点巡查有无遗留烟头、电气点火源、明火等火种。

2、是对雇佣的临时民工必须经过消防安全教育,使其熟知基本的消防常识,会报火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扑救初期火灾,特别是要加强对电焊、气焊作业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使之持证上岗。

3、是加强施工现场的用火管理。要严格落实危险场地动用明火审批制度,氧气、乙炔瓶两者不能混放,焊接作业时要派一监护人,配齐必要的消防器材,并在焊接点附近采用非燃材料板遮挡的同时清理干净其周围可燃物,防止焊珠四处喷溅。

建筑工地危化品管理范文第3篇

围绕某市老钢厂改造项目案例,采用调查研究,归纳分析等方法,研究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创意产业园后存在的潜在危机,并提出3个相应的应对策略:二次改造、强化服务理念、优化运营管理机制。旨在为今后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创意产业园的安全运营与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旧工业建筑;创意产业园;安全运营与管理

0引言

近年来,旧工业建筑改造工程的数量与日俱增。其中创意产业园改造模式约占所有改造项目数量的49.3%[1]。创意产业园作为一种新型的、特殊的写字楼,是旧工业建筑生命延续的新方向。将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创意产业园,既给艺术家提供适宜的工作空间,又给新生产业创造发展基地。但是,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创意产业园运营管理模式,且缺少类似园区的安全运营与管理经验,因此,在运营阶段创意产业园暴露出许多棘手问题。本文围绕某老钢厂改造为设计创意产业园项目案例,研究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创意产业园后存在的潜在危机,并根据危机分布情况,提出应对策略。

1旧工业建筑改造后的潜在危机

将老钢厂内生产钢丝的全部厂房进行改造,升级转变为某市唯一的设计创意产业园。它占地面积约3.34hm2,改造后总建筑面积约4hm2,项目总投资1.2亿元。园区以设计创意产业链为核心,整体规划为四大功能板块:“文化艺术交流区”、“LOFT创意办公区”、“配套商业休闲区”、“园林景观体验区”。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由11栋单层旧工业建筑与1栋新建建筑组成。此改造项目的一期工程已通过竣工验收,进入运营阶段;二期工程正处于施工阶段,旧工业建筑改造后的潜在危机主要如下。

1.1排烟危机

因旧工业建筑改造项目业态的不确定性、未充分重视烟道设计问题、施工过程中赶工期、降成本等,导致在后期使用过程出现排烟危机。以小型城市综合体思想为指导,对老钢厂创意产业园进行规划。将设计创意产业园中5#,7#和8#厂房的一层规划改造为餐饮、超市等服务场所,二层及阁楼层规划改造为办公场所。设计方提供的设计方案为一户一烟道,烟道选用安装成品混凝土烟道,屋面安装无动力风机,以增加空气对流,加快热量散失。但在施工过程中,为节约成本,将烟道合并为三户一烟道。对烟道与墙体交界处的间隙进行灌浆处理,间隙一般为2~3cm,灌浆较困难或无法直接灌浆。由于烟道数量过少,转角多,密封性差等原因,使得现有烟道不能满足餐饮业排油烟的需求。因此,一层餐饮部的油烟弥漫满整栋厂房空间,严重影响二层的公司正常办公;5#厂房改造时为降低成本,将拐角处早餐供应点的烟道口留在厕所里,导致厕所里充满油烟味,严重影响厕所的正常使用。

1.2火灾危机

由于接通天然气管道施工周期长、成本高,因此大多数旧工业建筑改造工程没有与市政天然气管道接通。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采用BOT承包模式,投资人只有20a使用权。为减少项目投资额,以尽快收回投资实现盈利,投资人选择不接通天然气管道的方案,由此造成的困难业主自行解决。但是园区内餐饮类企业约占入驻企业总数量的10%。据实地调查发现,餐饮类企业选用电供热或甲醇燃料,满足日常营业的需求。甲醇属易燃易爆类危险品,操作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操作及安全培训;业主独自储存甲醇,缺乏统一管理意识。这种现象造成极大的火灾危机。

1.3采光危机

一般情况下,工业建筑均存在自然采光危机。10#厂房总长度为134m,原有宽度为34m,其自然采光性及通风性差。改造过程中,沿其南侧,砌1.8m花墙,为每户圈建起自身独立的小庭院;沿其北侧采用钢结构加建,以增加建筑面积。原有厂房进深较大,再加上新加建部分,严重影响室内自然采光。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分隔室内空间后,部分空间没有采光窗户,室内光线极差。7#,8#厂房同样存在采光危机,其总长度109m,加建后总宽度达36.8m。将厂房东侧设计为异型加建,加建部分最宽处达8.7m,严重影响原厂房空间的光线。将厂房西侧部分沿南北走向分隔,房间内均无采光窗户。

1.4漏雨危机

在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运营过程中,5#,7#,8#厂房的屋面均出现过漏雨现象。屋面漏雨是房建工程的通病,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施工质量引起的。针对旧工业建筑改造工程的施工特点,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①旧工业建筑改造工程,大多数并没有获得建筑工人的心理认同感,他们仍将其视为简单的翻修工程,因此导致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懒散、怠慢现象;②单层工业厂房屋面面积较大,屋面防水工序或铺装瓦片工序耗时长,难免出现疏忽、遗漏现象;③旧工业建筑改造往往通过增设屋面天窗的方式来保证室内采光,厂房屋面天窗数量较多(如7#,8#厂房屋面设34个天窗),因此,天窗与屋面胶接处出现漏雨现象的概率较大;④在厂房屋面处设置了多个通风机口,因此,其与屋面连接处加大出现漏雨现象的概率[2]。

1.5通讯危机

由于钢材自重轻,易于加工各种造型,安装方便,能满足改造工程项目的特殊要求。因此,许多旧工业建筑改造工程选用钢构件来完成项目的分隔、改建、加建等。如老钢厂改造时选用钢柱、钢梁及压型钢板等材料进行厂房的局部加层、加建工序。以7#,8#厂房为例,耗钢量高达209.84t。但由于厂房内部空间钢构件过于密集,形成了良好的屏蔽系统,严重影响手机信号的接收,造成通讯危机。这对园区入驻企业的日常生活、办公造成很大困扰。

2旧工业建筑改造后潜在危机的应对策略

2.1二次改造

设计方案的优劣关系到前期工作的成败,并继而影响到整个开发项目的发展[3]。根据已投入使用建筑暴露出的问题,审查未竣工或未动工厂房的施工图纸,将相关问题反馈给设计院。但对于已经形成的安全隐患,只能通过二次改造进行完善。通过二次改造消除漏雨危机及排烟危机。漏雨危机可通过更换瓦片、打胶补缝等办法及时进行维修,以避免对其他构件造成破坏。排烟危机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烟道进行整改:①密封性差的烟道进行灌浆维修;②对烟道进行改造,并增加烟道的数量;③在屋面增加电机、风管等,电机功率满足使用需求,风机必须配套减震器,以减轻长期震动对屋面造成的损坏,风管采用1.0mm厚热镀铁皮,加工口径为800mm×800mm对接安装,接缝严密,禁止漏烟。通过对“图纸的二次改造”消除未竣工的厂房的采光危机。针对老钢厂改造项目10#厂房采光问题,将10#厂房中跨屋面全部拆除,改建为通长天窗,以提高厂房内部空间的通透性。为消除7#厂房内隔间无采光窗的弊端,采用增大门窗及幕墙面积的方式。以6-1轴至6-2轴交6-A轴至1-B轴为例,三面均开设洞口,尺寸分别为3.5m×4.7m(内含地弹门),4.0m×2.4m,5.6m×2.4m。7#厂房西面选用全玻璃地弹门,以增大采光面积。除此之外,12#厂房开间、进深较大,综合考虑园区内功能划分,将12#厂房设计为展厅,东侧采用钢结构加建,并以幕墙结构作为护结构,以增强厂房空间的光线。由此看来,增大玻璃幕墙面积是解决旧工业建筑改造工程采光性差的有效措施。

2.2强化服务理念

通过强化园区服务理念,逐渐消除老钢厂创意产业园暴露出的服务危机。建设与维护基础设施,创造良好的服务平台,提供优质的服务。在创意产业园内安装信号放大器,以增强园区内通讯信号,减小通讯危机;运营执行部设专人负责公共服务平台的建立、维护、运营等,以提高服务品质[4]。小规模的餐饮店、大规模的设计院、低端的快餐店、高端的英泰行,林林总总的入驻企业共同组成创意产业园,同时他们形成一个小型城市综合体。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对服务内容、服务水平等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要求创意产业园的运营管理者必须具备先进的服务理念,才能提供人性化的优质服务,进而营造有意境、有竞争力、有前景的园区。

2.3优化运营管理机制

运营管理者应优化创意产业园的运营管理机制,逐渐完善安全运营管理理论。比如安全管理模式、设施的市场化、园区服务理念、激励和保障机制等[5-6],提高创意产业园的整体水平,打造创意产业园的知名度,树立创意产业园示范品牌。首先,管理部门应制定规章制度,规范园区商户的日常运营行为。比如商户乱停放电动车、自行车行为,乱倒垃圾行为等。其次,管理部门应建设专业化的运营队伍。运营队伍包含运营执行部、安保部、物业部及资产部等,并定期对各部门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同时一定将各部门的职责划分清楚,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横向沟通,避免出现互相推诿责任的现象。最后,建立园区动态信息管理系统。创意产业园入驻商户涉及各行各业,管理难度大,应建立动态信息管理系统,以辅助日常运营管理。动态信息管理系统应包含租赁面积、租赁价格、装修信息、转租信息、租赁用途、租赁期间厂房损坏及维修情况、租赁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等。除此之外,运营管理机制还应并入定期鉴定检测旧工业建筑、建设绿色生态园区及火灾地震应急预案等安全运营方面的内容。

3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老钢厂改造后的潜在危机,将应对策略归纳为二次改造、强化服务理念及优化运营管理机制。在创意产业园的运营阶段,维护、保养改造后的工业建筑物,延长旧工业建筑的使用寿命;完善运营管理理念,统一运营管理模式,打造示范园区品牌,谋划创意产业园的长远发展。许多城市的旧工业建筑改造工程的建设期已基本结束,如何正确运营管理创意产业园,妥善处理潜在危机的亟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武乾 宗一帆 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武乾,宗一帆,刘江帆.二线城市旧工业建筑改造趋势的研究———结合青岛、兰州旧工业建筑改造案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5(2):11-14.

[2]黄兵.浅谈房屋屋面漏雨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J].中国建材科技,2014(S1):91.

[3]罗玉轩.商品住宅建筑设计方案评价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

[4]朱海霞,杨博,权东计,等.西安曲江文化产业园区运营模式的特质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1(S1):152-162.

建筑工地危化品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危险源;建筑对策

目前,建筑行业为安全生产管理难度大,事故发生率较高的一个重要性行业。建筑安全施工不但威胁到工人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同时也严重的威胁到建筑企业的空间和未来发展,所有安全施工的意义重大。本文对安全施工、管理等建筑方面做成了系统的管理和分析。

一、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建筑安全的管理方面存在,而每个系统要素的变化存在着系统漏洞或者安全的问题有可能导致各个方面出现危机或安全问题。如果每个要素存在的异常和危险得到有效地调整和严格的控制,那么这样的安全问题就会得以加强和巩固。目前的安全方面主要是它的危险源。危险源一般是指一个施工项目整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设备及其位置,也是可能导致死亡、伤害、安全问题、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上述情况的组合所形成的根源或状态。从整个施工的现场上看,评价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体现了系统论的基本要求,施工安全无小事,凡是涉及建筑施工人员切身安全和利益的事情,再微不足道的安全问题,也要竭尽全力的去解决。同样,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要很熟悉施工现场和施工的范围,同时也应该进一步了解施工现场中哪些是施工现场的危险源。例如,通过对整个施工现场施工过程的分析,界定出施工现场施工过程中施工区域、施工环境、设备、人员等这些是否属于危险源;同时,还要很清楚的了解这些危险源的危险性质、危险程度、存在状况、危险源能量与物质转化为事故的转化过程规律、转化条件、触发因素是什么。做为管理人员要正确的掌握和分析危险源的相关信息和内在的矛盾与联系,通过分析原因到结果的途径,揭示其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才能得出正确的分析结论,才能采取恰当的安全对策措施。经过调查和分析,我国的部分省市中施工现场局限性很强,受这些局限性的影响,很多的临时建筑位置相邻很近,并且这些建筑大多为临时性,多数是给建筑工人和部分的管理人员等居住,往往他们的结构简单化,耐火性和耐电性很差,也就是说只能简单的遮风和避雨。此外,很多职工的私人物品常常与一些仓库和危险性很强的物品一同堆放。很多工地的临时住所居住的建筑工地人员很多,空气流通等非常不好,常常只有一个门,一旦失火,人员难以疏散,极易造成火烧连营的局面。因施工需要,部分施工现场仍然采用木制等可燃性的脚手架和易燃材料作为安全防护物。那么就要注意这些易燃和可燃性的材料要远离居住场所,加强防护管理。

二、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对策

安全评价也称危险度评价或者风险评价,施工现场安全评价就是对建筑产品中一些施工材料的安全性和全面性评价,也可以说是对施工现场或者施工前的施工现场所存在的风险、隐患、部分的安全问题和安全措施进行一定的安全评价。它主要是运用系统工程的技术原理和系统方法,对所有的子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性进行适当的、全方位的判断和分析,判断哪些系统存在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或者对已经出现安全问题的子系统判断其严重程度,以便快速的找到其解决的方法和措施,也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对建筑施工的安全监督管理人员提供预测信息,使之进行有的放矢的监督管理,为保证高层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同时各个建筑和施工单位应该完善其管理的制度,适当的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以提高安全管理意识。施工单位应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保证措施,大力的普及安全知识,健全和营造企业安全生产的文化意识;同时要加强管理,实施健全的整体承包制度,重视安全问题。

综上所述,建筑管理部门是建筑过程中的主要执行部门。作为建筑施工安全主管机构,主要的责任和义务是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大力的维护建筑行业的安定团结和健康和平发展,确保企业和各方面安定稳定发展。在日常的生活和管理当中,要有一定的从业道德,建筑主体部门要大力的监督,做到施工安全无小事,才能真正在做到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安全整治、强化安全监管,扎扎实实地做好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工作,努力开创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局面,给社会人民一个安全、安定的居住所;给人们一个放心的建筑体;同时也给社会和祖国在建筑上画上一幅美丽而和谐的蓝图,让祖国和人民放心。

参考文献

[1]陈荣法.浅谈高层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J].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10:1(12)

建筑工地危化品管理范文第5篇

危化品仓储企业离居民区、公共场所多远,才能达到安全要求?是50 m还是1000 m,甚至更远?各种声音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此,本刊记者多方求证业内人士,辨析不同标准之间的关注点,以期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

标准制定 出发点不同

天津“8・12”事故发生之后,针对危化品仓储企业与居民区、公共建筑间的安全距离的依据,主要聚集在两个标准的讨论上,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GB18265―2000《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

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甲类厂房与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距离规定为不小于50 m。甲类厂房是指使用或产生甲类火灾危险性物质的厂房,甲类物质的火灾危险性等级最高,如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等六类。

GB18265―2000《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中,对大型仓库(>9 000 m2)与周围公共建筑物、交通干线(公路、铁路、水路)、工矿企业的距离,要求至少保持1 000 m。

两者差距悬殊,危化品仓储企业的安全距离应根据哪个标准进行设计,才更为科学及可实践?

中国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万古军表示,这两个标准规定的距离不同,主要是因为标准制定时考虑的重点不同。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主要考虑火灾热辐射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未考虑化学品毒性和爆炸的影响。GB18265―2000《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主要考虑危化品经营和仓储两方面,并未对“防爆炸间距”作出规定。

同理,也有许多标准涉及安全距离的要求,但关注点略有不同。如GB19041―2003《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安全规程》和SY/T 6781―2010《高含硫化氢天然气净化厂公众安全防护距离》,这两个标准制定的安全防护距离,主要考虑化学物质急性毒性的影响。

SH3093―1999《石油化工企业卫生防护距离》,主要是为防止石油化工企业无组织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居住区造成污染和危害,从保护人体健康的角度,提出了石油化工装置(设施)与居住区之间的卫生防护距离要求。

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主要是为保护人群健康,减少正常排放条件下,大气污染物对居住区的环境影响,提出了在项目厂界以外设置的环境防护距离要求。

卫生防护距离和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关注的是正常生产条件、无组织排放物对居住区的影响,与安全距离定义的事故状态有本质的区别。

万古军认为,危化品仓储企业的安全距离,应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14年颁布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试行)》(以下简称《可接受风险标准》),根据生产储存化学品的具体种类、操作条件及安全防护措施,通过定量计算方法确定。

《可接受风险标准》提出了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的概念,是指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危险源在发生火灾、爆炸、有毒气体泄漏时,为避免事故造成防护目标处人员伤亡而设定的安全防护距离。

《可接受风险标准》将危化装置分为涉及爆炸品的、重点监管的和非重点监管3类,分别推荐了相应的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方法。

爆炸品不需要借助外界提供氧,仅靠自身就可以发生瞬间整体爆炸,对外界造成危害的时间很短,并且爆炸事故造成的社会负面影响较大。因此选择最为严格的事故后果法,来确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周边居民和公共财产的安全。

重点监管的危化装置,在确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时,既要考虑科学性又要考虑针对性,推荐选用在发达国家已被广泛应用的定量风险评价法。

非重点监管的危化装置,建议采用简单便捷的危险指数法,根据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性质、位置、生产类型和周围环境条件,评估和计算危化装置的危险指数,然后通过简单查表确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

定量分析 动态管理

对于危化品仓储企业与居民区等的安全距离,曾在美国阿莫科石油公司、英国国家石油公司、雪佛龙等多家外企担任过HSE顾问的栾兴华,也认同定量分析以得出安全距离的看法。

栾兴华称,国外对危化品仓储与公共建筑的安全距离,也实行定量风险分析的方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颁布的《可接受风险标准》,为仓储化工企业量化风险的应用实践,提供了不错的指导思路。“因为化学品的种类有成千上万种,生产、储存、转运等环节是动态变化的,另外,生产企业的配方调整也比较频繁,可能会突破既有的规划及设定,存在距离上的风险。”

同时,他也提出对危化品仓储企业进行动态管理,以确保危化品的储量能够符合安全距离的要求,或者将危化品进行小批量的堆垛储存,以减少对安全距离的要求。

危化品仓储企业几乎很少只存储一类化学品,往往会有许多不同性质的化学品存储在仓库中,各种化学品的最大的存储量如何得知?最好借助信息化的工具。

危化品储存超标有时也是“无奈之举”,合规的仓库实在不够用。栾兴华设想,可以开发一种工具软件,能够计算出在满足安全距离要求的前提下,某个仓库各种危险化学品的最大储存量,并根据仓库中化学品数量的变化,计算出其他化学品可以变化的储量。“当然,这需要大量的化学品爆炸的实验数据和模拟计算来做支撑,依托大数据进行分析。”

这种思路也可以应用在仓储企业改扩建之时,根据仓库扩充后的最大储量,反推安全距离的远近。

目前国内对仓储企业的安全距离争议较大,栾兴华认为,有的新建项目的安全距离是合规的,但后来企业为了方便,可能会有局部的修改,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但有时候,就这么一改,可能就改变了场地的物理设计,增大了储存量,距离也就不符合要求了。还有一种情况是,设计单位不得不按照业主的“要求”来设计,找“合适”的标准往上靠。打球,变通形式,“请教专家”,将就较低的标准,“合理”地旁通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