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认知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认知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认知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认知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积极情绪 认知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06-02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近十年,国内对积极情绪的研究也逐渐兴起。它们主要集中于积极情绪与认知的关系、积极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这两个方面的探讨与研究。回顾与总结相关研究的结果,对于深入开展积极情绪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前言

积极情绪是指个体对于自身内外刺激、事件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伴有愉悦感受的情绪。目前对于积极情绪的定义,国内外学者都有各自的看法。国内学者使用最多的关于积极情绪的定义是Fredrickson对积极情绪做出的定义,即积极情绪是对个体有意义的事情的独特即使反应,是一种暂时的愉悦(郭小艳,王振宏,2007)。

基于目前国内对积极情绪的相关研究,并结合积极情绪的功能和作用,本文从三个方面总结了近十年国内积极情绪的研究成果。

2.积极情绪对认知的作用

研究表明积极情绪对认知结果具有促进作用,积极情绪对认知的促进作用不仅体现在加工的速度和准确度方面,而且可以在类别和等级层次上改变认知的功能,以及在信息加工中引起认知结构的变化(郭小艳,2008)。对积极情绪促进认知作用的近十年研究发现,国内学者主要把焦点集中于两个方面,即积极情绪拓宽认知范围和积极情绪提高认知灵活性。

2.1积极情绪拓宽认知范围

积极情绪引起特性抑制能力的缺失,这样进入个体注意中心的信息就会增加,获得认知加工的信息容量也会扩大(施静,任俊,张振新,2012)。董俊(2010)的研究发现同一种效价的积极情绪对注意范围的影响会有所不同,低趋近积极情绪扩展注意范围,而高趋近积极情绪缩小注意范围。李金霞(2012)将行为实验和眼动技术相结合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刘芳等人(2016)的研究结果表明,积极情绪对注意的早期和晚期加工阶段受到趋近动机强度的影响。

从近十年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国内学者不再单纯的关注情绪效价对个体认知范围的影响,而更多的考虑情绪与动机的共同作用对注意范围的影响。

2.2积极情绪提高认知灵活性

认知灵活性可使我们的反应适合当前任务的需要,使个体在某个特定的任务情境下产生最优的反应(王艳梅等,2006)。积极情绪增加认知灵活性,提高语言流畅性,有助于克服功能固着并提高问题解决策略。

郭小艳(2008)以大学生为被试,研究发现,积极情绪促进了心理旋转和问题解决这两个认知过程。王艳梅和郭德俊(2008)同样以大学生为被试发现,短暂呈现的积极情绪刺激,能够使个体更容易克服前面形成的优势化反应,迅速完成任务转换。并进一步证明对新异刺激的偏好是促进任务转换的原因。许慧(2015)的研究结果表明积极情绪对工程学生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和预测作用。

有研究者从定势转换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积极情绪对儿童的任务定势转换的影响,结果表明,积极情绪比消极情绪对任务定势的长时转换削弱更大。这说明积极情绪促进了认知灵活性,增加了对新异刺激的注意偏好。(赵丽等,2009)。积极情绪能够提高幼儿分类的灵活性,同时积极情绪能够提高幼儿抑制优势反应(徐丹,2011)。

我们可以发现,国内学者对于积极情绪对认知灵活性的影响主要选择大学生和儿童群体为被试,取样不具有代表性。这样得出的结果不具有推广性,降低了研究的外部效度。因此在今后的研究当中应该增强研究被试取样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3.积极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国内研究者发现积极情绪促进了幸福感的提高和积极应对方式的改善(王艳梅,2009;王振宏等,2010)。积极情绪对于个人资源具有建设作用,它可以建设个人的心理弹性、压力应对、幸福感、信任感、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等方面的资源。王振宏和吕薇等(2011)研究者发现,个体保持积极情绪,有利于培养和提高个体心理弹性、人际信任、积极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等个人资源的水平,从而更有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维护。积极情绪在社交网络中的积极自我呈现和生活满意度中起重要的中介作用,积极情绪促进个体的良好社会适应,促进其生活满意度(牛更枫等,2015)。

王永和王振宏(2013)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韧性与积极情绪显著地正相关,积极情绪可以正向预测 9 周后的心理韧性。许慧(2015)的研究和表明积极情绪的增加可以提升大学生学习韧性的水平。有研究者发现,积极情绪能削弱消极情绪与压力之间的联系,积极情绪增多的时候,消极情绪与压力之间的联系就会减少(谭晟,2009)。崔丽霞、殷乐和雷劈(2012)以压力情景实验研究积极情绪在心理弹性到压力适应的中介作用。他们发现,积极情绪在心理弹性对压力适应中起中介作用。

4.局限与展望

国内研究对象多集中于大学生群体,没有涉及其他更为广泛的群体。而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并不能代表其他群体的特点,这样得出的结果不具有推广性,降低了研究的外部效度。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增强被试的取样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目前诸多研究表明,积极情绪有利于个体建立心理资源,为个体的社会适应准备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同时为个体争取更为广泛的社会资源创造了条件,为密切社会联系创造了条件。但是积极情绪体验能否建设更加持久的个人资源和更加持久和稳定的社会资源?而这些资源的建构能否促进个人的身心健康?积极情绪与社会适应、心理弹性、心理和谐、心理健康的关系还需要更进一步去验证。

积极情绪在个体的认知和心理健康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目前国内大部分研究仅仅单一的考察了积极情绪对认知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对其复杂的内在机制的研究还甚少。在未来的研究中,对积极情绪和其他变量之间关系的更进一步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可见,对积极情绪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崔丽霞,殷乐,雷劈.(2012).心理弹性域压力适应的关系:积极情绪中介效应的实验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3,308-312

[2]董俊.(2010).不同趋近水平积极情绪对注意范围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

[3]郭小艳.(2008).积极情绪对认知的扩展效应.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

[4]郭小艳,王振宏.(2007).积极情绪的概念、功能与意义.心理科学进展,15(5),810-815

[5]李金霞.(2012).不同动机趋近积极情绪对注意范围的影响――来自眼动的证据.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

[6]刘芳,丁锦红,张钦.(2016).高、低趋近积极情绪对不同注意加工阶段的影响.心理学报,48(7),794-803

[7]牛更枫,鲍娜,周宗奎,范翠英,孔繁昌,孙晓军.(2015).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积极情绪和社会支持的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 31(5),563-570

[8]施静,任俊,张振新.(2012).积极情绪对选择性注意分心抑制过程的影响.中国特殊教育,5,75-81

[9]谭晟.(2009). 考研大学生的积极情绪、心理弹性域压力适应关系的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首都师范大学

[10]王艳梅.(2009).积极情绪的干预:记录愉快事件和感激的作用.心理科学,32(3),598-600

[11]王艳梅,郭德俊.(2008).积极情绪对任务转换的影响.心理学报,40(3),301-306

[12]王艳梅,汪海龙,刘颖红.(2006).积极情绪的性质和功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19-122

[13]王永,王振宏.(2013).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及其与积极情绪、幸福感的关系. 心理发展与教育,1,94-100

[14]徐丹.(2011).积极情绪对3-5岁幼儿认知灵活性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认知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心理学;青年

在2014年5月4日北大考察时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广大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青年是国家的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和后备人才,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责任。积极心理学的教育理论和内容对于促进青年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情感认同和内化和践行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加强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向与积极心理学

价值观作为推动并引导个体采取决定的原则、信念和标准,其取向是指处在与社会大环境交互作用的个体用所形成的稳定、综合和具有明显倾向性的原则、信念和标准,来指导和推动其决策和行为的心理过程。随着当前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体制改革,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以及多元价值观念和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使部分青年的价值观向自我倾斜,出现了功利化、多元化的倾向,对其人生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对广大青年的价值观取向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高度概括了分别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为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指明了方向。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心理学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思潮,积极心理学提倡积极人性论,致力于对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及促进它们发展的制度体系开展科学研究,主张从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出发,以塑造良好的个性等发展的观点来构建人类优势。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当一个社会处于稳定发展时期时,会特别注意个人和集体的良好品德、幸福、创新和高质量的生活等积极品质;而这些关注将进一步促进社会的繁荣富强,两者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积极心理学的内容和理念,与培育和践行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诉求不谋而合。

二、积极心理学对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作用分析

(一)积极的情绪和体验与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最重要的一个基础环节就是意识形态品性的认知,从价值观教育的心理接受角度来说,个体的态度至关重要。根据S.Rosenberg的态度理论,认知成分是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知觉、理解、信念和评价,是价值观形成的核心。通过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理性认知过程,形成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知识和观念,这些已形成的认知水平、经验结构和思维方式,进一步影响青年对当前价值体系和价值标准的判断选择。积极心理学倡导个体积极情绪体验,认为积极情绪和体验能拓延个体的认知和行为能力,并构建和增强如体力、智力、社会协调等个体资源,同时积极情绪有助于消除消极情绪,对个体未来起到进化性的决定作用。跨文化研究表明,主观幸福感等积极情绪和体验的认知成分的影响受社会文化影响,除了主观幸福感外,Ryff&Keyers认为,个体的情绪幸福感(拥有积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社会幸福感(社会接纳、社会实现、社会一致、社会整合)、心理幸福感(自我接纳、个人成长、自主、与他人有积极关系的结合)是衡量个体完全的心理健康标准。因此,加强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解决的是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从感性到理性的积极认知,并在此过程中给予积极的情绪体验,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判定的思维习惯,赋予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结果导向。

(二)积极的人格特质与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价值观的形成是个体化的过程,个体的价值观形成受生活经历不同的影响;另外,个体的价值观以自身需要和品质作为衡量的标准,来确定自己的价值目标体系。积极心理学关于积极人格特质的重点研究包括乐观、爱、美德、感恩等24种积极人格特质,Hillson和Marie对积极人格特质与消极人格特质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积极人格特质存在正性的利己特质、与他人的积极关系两个独立的维度。其中前者是指接受自我、悦纳自我、能感觉到生活的意义、具有人生目标、感觉到成功、感觉独立以及能够把握环境并应对环境的挑战;后者则指的是有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重视与他人的关系并对于已建立的人际关系感到满意。同时,积极心理学重视需要作为教育的心理内驱力,主张尽可能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促进人的心理发展,进而引导、激发人的积极心理需要,使人拥有积极的理想和价值观,进而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从价值观接受的基本规律出发,把握青年价值观接受活动过程中的心理机制,重视他们的理性需要,培养和提高他们对价值观接受的活动能力,进一步形成个体乐观、智慧、勇气、社会责任感等积极心理品质,促进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化领悟具有重要作用。

(三)良好的社会环境促发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行为倾向

积极心理学指出,个体经验是由所处环境塑造同时又在环境中得到体现,个体良好的环境适应性是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表现之一。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向是与社会大环境交互作用形成决策和行为的心理过程,一方面,通过法律、社会舆论和教育管理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的把价值观灌输给每一名青年;另一方面,通过传统文化、社会风俗、社会心理对个体的影响,营造良好氛围,潜移默化的把社会价值观念传递给青年。积极的社会环境有利于青年形成有责任感、职业道德、利他主义积极人格和积极品质,更进一步的促使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

(一)拓展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教育体系

学校和社会是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教育的主要教育阵地,要通过体系建设,形成合力,拓展价值观理论教育体系。教育者要充分结合价值观的意识形态教育品性,重视将积极的认知作为价值观教育的心理加工机制,积极创新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模式。学校教育要根据青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改革单向灌输式的授课方式,开展互动小组讨论、案例探讨、情景分析等双向教育方式,引导青年主流价值选择,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到学习和讨论中,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水平。社会教育者和宣传者要充分重视和把握网络舆论和社会舆论的积极导向,做好舆论信息的监管,利用大数据的优势,增强价值观意识形态教育和宣传信息资源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认知和事实认同。

(二)营造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体验环境

一方面,校园作为青年学习和生活的最主要场所,要努力创造优良的学风校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软硬件建设、营造和谐的人际交互关系,充分发挥学校育人的功能;给予青年日常学习、生活、心理和就业等方面充分的指导和关心,促发青年对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另一方面,通过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和良好的家庭环境,提升青年的主观幸福感和成长发展期待。其次,为青年营造公平公正、自由平等的社会环境,搭建更加诚信励志、包容扶持的社会平台,激发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正能量,促进青年责任感、职业道德、社会道德和利他主义等积极的人格和品质的形成。

(三)拓展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辅导模式

青年良好的情绪、情感、意志是其认知和内化社会主义价值观重要的调节过程。学校和社会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充分结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内涵,开展相关主题的团体辅导和素质拓展等心理教育活动,运用群体动力学、人际交互作用、社会学习、能力提升等积极心理辅导方法,开发青年对未来的希望、乐观、韧性的积极人格特质力量,使青年真正认识自我,澄清自己价值观念,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内涵意义。

(四)创新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我教育互动平台

青年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体,要积极创新价值观自我教育互动平台,充分发挥青年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功能。一方面,利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建设青年价值观自我教育的网页、微电影、微博、微信、QQ群等虚拟教育平台;另一方面,通过学生自我管理中心、社区志愿服务站等等实体教育平台,引导青年进行理性的思想、感受、情感表达和自我学习成长,激发自我成长的积极潜能,促进青年核心价值观培育从理论层次向社会心理层次和隐性认同的转化,主动自觉理解和接受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教育,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志信念。

(五)丰富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践载体

积极人格特质和正确的价值观培育既关系到青年个体层面的良好发展,也是青年与集体环境和社会之间的理想互动。通过积极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文体比赛、专业科技竞赛、三下乡、志愿者等活动,提供积极的意志锻炼和行为训练,在实践过程了解社会、思考人生、感悟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质,自觉地运用社会的价值标准规范自身的行为,进一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实现个人的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

(注:本文系广东省高等学校党建研究课题项目,项目编号:2014BKZZA9;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项目编号:wym11077)

参考文献:

[1]储德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的双维度[J].中国高等教育,2014,(8):40-42.

[2]杨善江,陈光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理论与路径[J].教育探索,2014,(11):102-104.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认知范文第3篇

Abstract: Positive psychology emphasizes the advantages of humanity and value, and is commit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potential.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from individual, society, country, advocate the same standard of value with different levels, and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idea of positive psycholog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methods and ways to cultivate the core values of the youth.

关键词:青年;积极心理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Key words: young people;positive psychology;socialist core values;cultivation

中D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1-0231-03

0 引言

积极心理学是2000年以来在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强调人性的优点和价值,致力于人潜能的开发,研究涉及三个方面:

第一,积极情绪体验,包括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等;

第二,积极的人格特质,包括爱,宽容,智慧和勇气等;

第三,积极的组织系统,包括构建积极的社区,良好的家庭,和谐的社会等[1]。

把人的素质和行为纳入整个社会生态系统考察,即注意到人的体验、人的积极品质与社会背景的联系性,因此,综合考察良好的社会、积极的社区以及积极的组织对人的积极品质的影响。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下对核心价值观的最新解读和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标志、社会凝聚力的体现,是全体人民价值认同的最大公约数[2]。人的价值观念影响个体的行为、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富强。积极心理学家Seligman和Peterson的价值-行为体系中包含了24种个人品质和6种美德,24种品质体现的6种美德诸如仁慈善良,真实性,团体精神,爱与感恩等性格品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的诚信,友善,和谐,公正等内容不谋而合。其次,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源于人本主义,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帮助人最大程度地开发潜能,核心价值观同样以人为本,通过唤醒人的主动性,创造性来实现幸福;最重要的是,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倡导了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核心价值和积极心理学内涵是吻合的。因此,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来探讨对青年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借鉴和实际的指导意义。

1 积极心理学对青年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理论借鉴

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3]。积极心理学对积极情绪、乐观的研究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实践提供了参考视角。Susan的追踪实验发现积极情绪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意味着当一种积极情绪产生后,还能同时检测出其它的积极情绪[3]。积极情绪的相关性和一致性能扩大视野,促使人们能够以一种更开放的心态去看待新思想和新活动,利于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自觉践行。积极的情绪体验能提升个人的幸福感、自信和自尊,有助于唤醒人的主动性、创造性,与周边人关系和谐,促进社会发展。积极情绪的这种相关性和一致性能扩大视野,促使人们能够以一种更开放的心态去看待新思想和新活动,有利于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自觉践行。Sandra L Schneider讨论了 “现实乐观”,找到了现实与乐观之间的平衡点,这个平衡是个体在现实中感受到自我价值存在的愉悦感,使生活更加富有意义。对于培养青年的核心价值观来讲,这个寻求平衡的过程就是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最佳过程。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情绪状态(乐观)可以增加人的心理资源,让人相信结果会更好[1] 。乐观有助于个体在公众生活的成功,高自尊和强自我效能感可以促进个人力量和适应力的发展。Lyubomirsky比较了那些快乐和不快乐的人,发现他们在认知、判断、动机和策略上都有所不同,并且这种不同是自动化的,并未被意识到。这些研究成果对激励青年个体的积极情绪和保持积极品质,通过积极情绪和积极品质来培育青年的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

2 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心理学解读

2.1 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与积极心理品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4]。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发展的价值导向和总体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制”体现了经济发展的社会规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倡导了公民的个人行为规范[2]。24字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内在统一的科学体系,它从个体―集体―国家三个维度上提出了各自的价值取向和要求,展现了鲜明的层次性,体现了各层次内在的有机衔接,紧密联系[2]。核心价值观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分析方法,黑格尔说过,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就如同有机体与各分子之间的关系一样,有机体赋予各分子以生命,各分子则赋予有机体以活力,这和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个体存在和社会环境都具有积极的潜能和动力是相吻合的。积极心理学突出的积极心理品质表现在坚持积极的价值观取向,认为人的生命系统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系统,它有冲突,更具有自我修复、完善和不断发展的能力。个体一般都能决定自我的最终发展状态,并过上一种相对满意、有尊严的生活[5]。将个人的积极品质和社会环境积极动力都可以看成是培育青年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

2.2 环境利于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Williams等人的研究证实,当孩子们的周围环境和师友提供了最优的支持、同情或选择,最可能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在跨文化的研究中[6],几乎总能发现主观幸福感与稳定的没有政治压力和军事冲突的民主社会之间存在牢固的联系,而且,公平的社会文化能够带来更强的主观幸福感,利于形成积极心理品质。另外,在高福利国家,公众机构运转高效的国家,官民关系和谐的国家里,人们有较强的主观幸福感[6]。这些研究无不说明外在环境对个体的重要影响。因此,积极外部环境,积极正向的导向,利于个体积极品质和价值观的培养。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就是在倡导积极正向、利于个体价值观培育的环境。

2.3 中国文化特点包含的积极心理品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在2014年2月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国文化特点之一的集体主义文化[7],集体主义文化的特点是亲近的人作为自我不可分割的部分,强调作为群体成员必须承担的责任,发扬牺牲精神偏爱群体工作,注重群体成员之间的融洽及群体的发展。积极心理学中个体幸福感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中国文化特点通过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视角,利于培养青年核心价值观。同时,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流,儒学认为个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7],发挥个体的创造性,这与积极心理学中开发人的潜能,实现个人幸福,最终达到构建和谐系统理念一致。

3 青年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途径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青年群体价值观呈现出一些特点。首先,政治信仰迷茫,缺乏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系统学习,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的世界观,仅凭感知认识社会,对多元的文化思潮缺乏政治辨别力。其次,表现出理想信念淡漠,对国家大事不够关心,社会责任感减退,缺乏集体主义感,停留在自己得失的小世界,以自身需要是否满足作为价值取向。最后,道德价值观念混沌,部分青年以个人好恶为判断标准,缺乏遵纪守法的意识,是非标准不明朗。青年群体主流价值观的现状和分歧,对青年群体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带来挑战,也呼吁对青年核心价值观培育需要切实有效,结合青年群体的特点和积极心理学理念,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采用沉浸式体验,增加青年积极情绪体验,强化个体核心价值观

沉浸理论是由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Mihalyi提出,是指当人们参与某些活动时,全身心投入情景当中,忘记其它事情,连时间知觉都不同寻常,这就是沉浸体验。沉浸式教学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以学习主体为中心,强调学习主体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及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8]。Fredrickson关于情绪的扩展建构理念认为,积极情绪不仅是个人幸福感的标志,而且增进了创造性思维,促使个体积极思考诸多行动的可能性,同时,积极情绪帮助个体建构持久的身体、智力、心理和社会资源,为个体带来间接、长远的收益,从而帮助个体建立良好的应对模式。所以唤醒青年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面是青年人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积极心理学家认为人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产生了情绪体验。为了帮助青年体验积极情绪,立足于青年的生活、心理特点和需要,在青年群体中推行赏识教育,及时帮助青年解决关心在意的事情。在赏识教育中倡导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将重心从关注青年群体的缺点转移到关注他们的潜质、创造性、主动性等积极品质方面,通过社会和学校层面的课程来强化积极特质,达到积极情绪体验的目的。其次,通过设定并从事可自我掌控的具有挑战性任务,帮助青年培养积极自我,特定任务的完成能激发青年的内在动机,使其经历沉浸体验[8]。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是个人,关键还是要培养青年积极向上的能量,抑制消极因素,争取主动性和自主性,通过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应对环境的挑战,坚定核心价值观的政治信仰。

3.2 遵循青年心理发展规律,发挥核心价值观培育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青年群体因为生理心理趋于成熟,在认知和情感上有自身的特点,青年对于外部文化知识和思想有天然的好奇心,主动且易于接受新的思想观念,认知能力强、情感丰富、愿意尝试与体验。遵循青年对事物认识的一般规律是从认知到内化再到行为。培育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需要从主观建构和客观影响两方面着手。首先,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启示,以人为本,擅于发现、努力发掘青年积极的心理品质,提高青年对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激发青年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为立足点,将核心价值内容观纳入到公民思想素质体系里来规划设置,提供核心价值观扎根的土壤。通过在青年群体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帮助青年认识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时代意义,深刻掌握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理论上的认知,除了知,更重要的是信,弗洛伊德指出认同是个体或群体在感情上、心理上的趋同的过程。只有思想意识层面认同,才会通过调整自己的价值结构以接受核心价值观,用以规范自己行为的过程。积极的政策导向利于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在北师大座谈会上对广大青年提出了殷切期望,八字箴言“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内涵丰富,寓意深刻,为广大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了方向。第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这是培育的最高层次。鼓励青年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核心价值观,对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人物和事件,通过学校、社区、社交网络平台等的影响力辐射带动。践行始终坚持引导青年群体的情感认同、心理认同、认知认同,进而行为认同。

3.3 营造优良社会支持系统是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保障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通过环境的互动发挥其潜力和创造性,同时环境又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人不断成长。首先,依托社会组织开展有益的实践活动,培育和营造积极健康和谐的社区文化和校园文化。将环境营造和青年人的需求结合起来,鼓励青年人参与实践活动,参与社会公益,投入服务社会,亲近自然,培养社会成员责任。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为青年提供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平台。第二,将青年核心价值观培养渗透在日常生活中。校园、社区教育工作围绕青年生活、学习、活动特点的方方面面,将青年所需与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将核心价值观培养从真实生活细节开始,让青年感受核心价值观的真实存在并得到切实的支持和积极的反馈。第三,利用媒体时效性、信息量大等特点,成为培养青年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平台。重视网络教育,掌握网络教育的主动权、发言权、话语权。青年人认识事物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大众传媒。所以网络的作用和引导至关重要,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宣传不仅内容要把握价值特点,网络媒体和宣传的形式也要结合青年特点、结合时代特点,突出及时和有效。青年是网络使用最大群体,占领网络主阵地,让网络成为推进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渠道。

⒖嘉南祝

[1]崔丽娟,张高产.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5,28(2):402-405.

[2]王永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定位、精神实质及着力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6):1-5.

[3]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21-327.

[4].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光明日报,2014-02-26.

[5]钟暗华.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及发展趋势[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6(5):134-137.

[6]卡尔.积极心理学:关于人类幸福和力量的科学[M].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2008.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认知范文第4篇

关键词:情感;道德认知;德育价值

道德认知是个体道德发展的基础,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前提。因此,对学生道德认知的重视和培养一直是中小学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但是,由于受传统道德理性主义和当代道德认知心理学的影响,人们更多关注道德认知的作用,而很少分析情感因素对道德认知的影响。道德心理学和情感心理学的新近研究表明,情感因素对道德认知具有重要影响[1]。这对中小学的德育实践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情感因素对道德认知的影响

情感因素对道德认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道德认知的情感准备

正如学习等心理活动的发生需以个体的准备状态为起点,道德认知的进行也会受到个体准备状态的影响。这里的准备状态包括知识准备和身心准备两方面。知识准备指的是个体已有的道德观念和先前的经验积累;身心准备主要指个体在进行道德认知前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如生理成熟、智力水平和情感状态等。离开这些准备,道德认知的进行是很困难的。因此,对道德认知的分析必须要考虑到个体的准备状态,而这一问题在以往一直被人们所忽略。

情感因素可以作为“前心理活动”,成为道德认知进行的条件准备。情感因素之所以能够影响道德学习的学习倾向和内容接受[2],主要是因为情感的发生具有前沿性,且一旦产生就能成为个体心理活动进行的定势和背景,从而使得人们的道德认知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2.道德认知的情感动力

情绪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感是重要的动机变量。情感与刺激和认知等因素共同构成了人类行为的内在动机[3];情绪是人格结构的重要子系统,是动机系统的核心[4]。道德认知的情感动力体现于道德认知的全过程。情感因素既可以是道德知识学习的直接动机,又可以是道德判断推理的必要条件,还可以是道德信念形成的促进因素[1]。这一动力既来自情感因素本身,又来自情感因素与认知的相互作用。这些研究,有助于弥补传统道德心理偏重道德发展的认知动力的不足,有助于展示个体道德认知发展的全貌,对学校道德教育实践更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3.道德认知的情感指导

情感因素对道德认知的影响,集中体现为道德认知过程中的情感指导作用。这一作用可从线索组织和认知加工两方面来分析。

先从情感因素对道德认知的线索组织来看,在很多情况下,道德认知是以情感线索来进行的。如在道德知识学习过程中,情感因素会影响道德认知的注意指向;在道德判断推理中,情感因素也会影响相关道德知识的提取。如,情感因素能够影响道德知识接受的意愿:积极的情感因素能够促进道德知识的接受,而消极的情感因素则会阻碍道德知识的接受;再如,情感因素也能够影响道德信念的形成和改变等。这主要是因为,情感因素反映的是事物与主体的关系,能够直接制约个体道德认知加工内容的接受和理解,从而影响道德认知加工的水平。

4.道德认知的情感标准

道德认知是一种社会认知。所谓社会认知,主要是指人对社会性客体及其之间的关系,如人(他人和自我)、人际关系、社会群体、社会角色、社会规范和社会生活事件的认知,以及对这种认知与人的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推断。即社会认知的对象就是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世界[5]。认知对象的特点就决定了必须要了解人的情感和动机。因此,对道德认知的考察,也必须得将情感因素充分考虑在内。如果缺乏对情感的分析,那么道德认知将失去社会认知的特性。道德认知的情感标准正是从这一意义上提出的。

二、情感因素影响道德认知的德育价值

受主知主义传统和道德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学校道德教育实践也是主知主义的:重视认知因素在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而忽视情感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情感因素影响道德认知的德育价值,尤为体现在对德育方法的启迪上。从情感因素入手、知情结合,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能够很好的促进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也能够大大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

1.情感切入,提升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道德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通过道德价值的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以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道德判断能力是道德认知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它既可以指个体根据已有的道德知识对道德现象做出是非善恶判断的能力,又可以指个体的道德态度表现为特定的行为决策的能力[6]。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不仅受道德认知水平的影响,而且也受道德情感因素的制约。从情感因素对道德认知的影响可以看出,以情感因素切入,知情结合,能够提升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要在移情等道德体验因素中,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是以社会认知能力尤其是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为前提的。观点采择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重要方面,就是“从他人的眼中看世界”或“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随着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儿童的社会交往、社会适应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从而为道德认知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移情就是一种特殊的观点采择:在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中,体验到对方的情感,认识到他人的观点。众多的研究已表明,移情与道德认知和亲社会行为紧密相连。所以,教育者要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移情能力。教育者首先要真正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能本身移情于学生。这样才能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理解儿童的情感和行为,从学生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发展移情的方法很多,如角色扮演、情感追忆和情感换位等。在移情训练的过程中,应做到体验情感和发展道德判断的结合。

2.知情共通,促进学生的道德信念形成

道德信念是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相结合的产物。过去对情感因素在道德认知中作用的认识,主要集中于其在道德认知向道德信念转化过程的中介作用。但由于重理轻情,人们对情感因素“中介作用”的认识大多停留在表面,过于强调“情”单方面的作用,将“中介”等同于催化剂,使得情感因素在道德信念形成中作用的发挥不够。实际上,只有知情共通,积极的道德信念才能形成。

促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改变消极道德信念。学生原有的道德信念并不都是积极、良好的。学校德育既要大力培育学生的积极道德信念,又要彻底消除学生的消极道德信念。情感因素可在消极道德体验的消除和改变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教育者可通过认知辨析、情感换位等方法,使学生认识到消极道德信念的错误,对其产生消极的情绪感受,引导他们自主的改变原有道德信念。由于道德信念的形成和改变是一长期的过程,因此教育者应多次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原有观念的消极体验,为新的积极道德信念的形成创造条件。

3.情知结合,发展学生的道德自我意识

传统上,人们高度关注他观意义上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而较为忽略道德自我等自我概念培养的重要性。实际上,“在运用道德的力量时,作为调节人的行动的基础的标准是更为牢固确立的。通过根植于道德标准和自我约束中的自我调节机制,道德推理转化为行动。”[7]也就是说,道德自我在个体的道德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情知结合,能够促进道德自我的完善和发展。

创设积极的道德气氛,培育道德自我。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早期的安全的情感依附和积极稳定的情感,有助于道德自我的发展。这主要是因为,情感的依附和稳定的情感,不仅使得儿童建立了对社会的亲善感,而且促使他们采纳社会道德的自我标准,从而形成了较高水平的道德自我意识[8]。为创设积极的道德气氛,教育者要真诚接纳、关心每一位学生,通过促进交往、合作活动等多种途径来增进学生的共同感和被接纳感。同时,教育者注意自我情感调节,并要时刻阻止破坏团体积极道德气氛的活动。如果遇到与积极道德气氛不和谐的情况,应使学生在辨析理解中自动抵御不良的影响,而不能一味的消极防御。

强化积极的情感因素,完善道德自我。积极的道德自我感不仅是道德自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道德自我形成的重要标志。积极道德自我感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积极的自我评价与积极的自我体验多次结合的产物,是积极的自我体验多次强化的结果。因此,教育者要能够在学生产生积极的道德自我体验时,以微笑、表扬等方式给予适当强化,以使学生形成积极的道德自我感和道德主体感。

作者单位:东营职业学院文法系

参考文献:

[1] 乔建中等. 道德教育的情绪基础[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4-67.

[2] 王云强,乔建中. 情绪体验对道德学习的影响及其德育启示. 教育探索[J],2005,1:94-95.

[3] 孟昭兰. 人类情绪[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328-330.

[4] Izard C E. Human emotion[M]. New York:Plenum Press.1977:43-48.

[5] 张文新. 儿童社会性发展[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33.

[6] 顾海根,李伯黍. 上海地区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测验的编制及常模制定[J]. 心理科学,1997,3:197-201.

[7] 班杜拉. 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M]. 林颖等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9.

[8] 纳希. 道德领域中的教育[M]. 刘春琼,解光夫译.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248.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认知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学生;宏观认知教育;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以积极和发展为取向,核心是对人性坚持积极的评价取向,加强人自身的积极因素和潜能的开发,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和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用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解读,用积极的内容和方式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品质,让个体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快乐,使自身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心理免疫力和抵抗力得到大幅提升,生命最佳状态得以丰富和发展,从而塑造与和谐社会相匹配的充满乐观希望、积极向上的美好心灵。

目前,我国有上千个地区和学校正在实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宏观认知教育”正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探索总结而形成的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适用方法,它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宏观认知教育”的内容设计与策略简述

认知结构是建构主义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学习者头脑里的知识结构,他们已有的全部观念内容和组织。格式塔派的德国拓扑心理学家勒温在20世纪30年代就指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根据这一观点,我们通过设计,呈现关于时间、空间和物种进化发展三个方面的宏观问题,引发人们进行思考与想像,就可以在学生的意识层面上逐步重新构建以时间观、空间观、物种进化观为内容的认知结构。因重建的认知结构的内容对象都具有“远”“大”的特点,所以称之为宏观认知结构;而这种宏观认知结构的重建及重建后直接引发认知者不断实现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教育方法被称之为“宏观认知教育”。

(一)宏观认知教育的核心内容——宏观问题的设计与呈现

首先是关于时间方面的。我们现在所认识的宇宙是无始无终的,而人类呢?其历史有多长?作为个体的人生呢?这类问题可设计为“宏观认知教育”的内容。例如:“请思考并想像,在遥远的过去你的祖先是谁,现在何处?”“假如在100年、1000年后回头看你的今生,你会怎么看待所经历的各种生活事件?”

其次是关于空间方面的。利用高科技在极为遥远的太空中拍摄,地球及其他太空星球就是悬浮在空中的“细小微尘”。相形之下,人类所能感知的空间在宇宙中是极其微小的,因此,有关空间方面的问题也可以设计为“宏观认知教育”的内容。如:“面对茫茫太空,请思考并想像你自己在哪儿?”“假如你处在太空中,你所看到的地球会是什么样的?你及你家会在哪儿?”

再者是关于生物进化方面的。在地球上繁衍生息并不断进化的物种是极为多样的,人类只是其中的一种,我们应该怎么看待人与万物的关系呢?这类问题也可以设计为“宏观认知教育”的内容,如:“人从哪儿来?你从哪儿来?”“地球上的生命是怎么形成和进化的?人与其他物种有何异同?”

这三方面问题的设计与呈现是引发学生产生顺应和同化过程的外部条件,是学生宏观认知结构重建的关键环节。关于时间观方面的内容,可让学生形成“人生是短暂的”的观念;关于空间观方面的内容。可让学生形成“人是多么渺小”的判断;从生命的进化进程和物质运动变化规律看。可让学生认识到人只是万千物种中的一种。学生们形成了以这些为内容的宏观认知结构,在生活中就会趋向积极的价值取向。比如,学生认识到人的生命只是众多生命中的一种,受自然规律的无条件制约,就会认识到个体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使然。基于这种认识,学生就会形成人的生老病死并不可怕的心态,从而积极面对人生。这不但是宏观认知结构意义的体现,也是观念改变心态的具体表现。

(二)宏观认知教育的操作策略

第一,在进行上述三类问题的设计时,要根据教育对象的年龄、文化程度等的不同区别对待,年纪越小所设计的问题越要具体。一般而言,高中及以上学生由于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对宏观认知结构的重建比较有利,也就是说“宏观认知教育”更适合于高中及以上学生。

第二,在宏观认知结构重建过程的各环节中,其具体的操作方法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问题的设计可以是某方面问题的单独设计,也可以是某些问题的系列设计,还可以是多个问题的组合设计等;问题呈现方式可以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问题讨论方式呈现,在讲座过程中以分享方式呈现,还可以是在课后以思考题、家庭作业方式呈现等;问题表征方式可以是书面语言、口头语言、电子幻灯(图文音结合)等。

第三,认知者宏观认知结构的重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面对所呈现的问题,人们的思考与想像不是一次性完成,更不会直接产生一个固定的结论或是直接重新建立一个稳固的认知结构。在一个较长的阶段里,人的大脑常处于兴奋状态,并时常与自己所面临的生活问题相结合,许多观念此起彼伏,不断相互碰撞,直到自己有所感悟,才会重新构建宏观认知结构;建立起来的宏观认知结构还会在新的感悟中不断重建。这个复杂的重建过程不是简单靠外界影响形成的,而主要是以无限的时间、空间及自然规律对人的制约等观念为内容,通过讨论、思辨、交流等方式,启发认知者内部的积极思维活动,经“同化”或“顺应”过程,重建一个对人生而言更为积极合理的、适应性更强的宏观认知结构。

第四,“人性本善”,正像一粒橡籽“迫切趋向”长成一棵橡树那样,人在自己的本性中也“迫切趋向”人性的完善实现。换句话说,人们有与生俱来的不断向积极方向发展的固有品质与善端,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也认为,人类心灵深处确实有着积极的种子,这是不用怀疑的,但如果要让这粒种子开花结果,我们必须小心、主动为它浇水施肥。因此,在宏观认知结构形成后,自然会促使人们向积极方向发展,对人生幸福生活的追求起到促进作用;但我们还是要特别注意观察认知者的情绪变化及行为表现,防止个别人因“迫切趋向”人性完善实现的力量较弱而走向反面。

二、“宏观认知教育”在中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一)为中学生紧张的学习减压

因为学习负担过重,中学生常会有沉重的心理压力,其中不乏重点学校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思想压力常常来源于对学习现状的不满、不恰当的比较或过分注重结果等。如果教师在给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对其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你可以过100年甚至1000年后再来看你现在的学习,那你会怎么看呢?”要求学生进行思考、想像(一般思考5—10分钟为宜),并把自己想到的答案写下来,然后进行讨论交流。学生们会想到很多,如:“学习成绩好与不好都不要太在意,因为不同的人可以做不同的事”“学习与不学习一个样,人都要死的”“学习好与学习不好没什么区别,其实不见得学习成绩好以后生活就好过”“学习太累会短命的”“过了100年之后来看,我想他学习比我好我就不会嫉妒了”等。在学生进行讨论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只要站在很久以后的立场来看现在的学习就行,对学生的陈述、讨论不作任何评价。所有的观点都陈述完后,教师还可以再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上帝’,掌控着每个高中生的学习,掌握着高考的‘发榜权’,你会怎么安排呢?”(同样要求学生思考并写下自己的答案然后交流)。这个问题讨论的最后结果还是只能一部分人读清华北大,一部分人读普通大学,还有一部分人上不了大学等。

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学生们会有很多收获。第一,学生们好像暂时忘了学习的压力,大家都会很开心,因为在讨论时都是站在很久以后的立场来看问题,当前的功利性思维明显受到抑制。第二,学生们学会并体验以第三者的身份审视自己的学习生活。第三,学生学会比较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学习,无论成绩好还是不好,这都是正常的。第四,学生对学习结果的注重程度降低,功利性降低,并且还存在按自己的兴趣进行学习,甚至可能使自己的学习进入“福乐”状态。

对于中学生特别是高中学生来说,随着高考的临近,他们进入到紧张的复习备考状态,你追我赶,不少人感受到竞争的激烈,压力增大,心情紧张,这都是正常的心理反应。通过“宏观认知教育”,学生对宏观认知问题进行思考、想像和体验,其学习压力感自然就会下降或淡化。

(二)训练中学生挫折承受力

受到教师批评、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同学吵架、睡得迟还得早起、高中生就是学习机器”……凡与做人、做事失败有关的体验都会引起学生的挫折感。“宏观认知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们正视这些挫折。在生活中,我们常觉得小蚂蚁实在是太小了;但当我们在遥远的太空看到地球都只是一粒微尘时,当我们从物种进化的角度得知人和蚂蚁都是自然界万千生命中的一种时,那么人与蚂蚁又有多大区别呢?于是我们可以这样设计:将自己所碰到的挫折问题、所遇到的具体困难等安排到小蚂蚁身上。比如,你今天在课堂上因与同桌探讨问题而被老师教训了一顿,心里郁闷。你就可以找个地方,把自己的经历安在一群蚂蚁上。有一只蚂蚁是你,一只蚂蚁是你的同桌,还有一只是老师,当然还可以有很多其他的蚂蚁。你把自己受委曲的过程在小蚂蚁身上重演一遍,那会怎么样呢?你很容易感觉并认识到:小小蚂蚁受点委屈算什么,我们人在不爽时,还经常故意用脚踩死它呢。

宏观认知结构的形成,会使人们得到人与蚂蚁没有多大区别的认知。通过小蚂蚁反观自己,我们的挫折感就会减少甚至消失,因此达到淡化人生境遇、提高挫折耐受力的目的。

(三)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中学生需要处理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关系。相对而言比较单纯,但处理不好一样会影响学习和生活。有个成绩不错的农村中学初三学生,一次因作业马虎而在课堂上被语文老师严厉批评。因为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他,使他感觉很没面子。因此他发誓“从此不再学他(语文老师)的语文”。这导致他后来没考上高中,成为终身遗憾之事,并对这个语文老师怀恨在心。

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对于中学生来说需要经常训练和学习,学会分清大事小事尤为重要。站在自己的立场,我们把那些对自己一生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或对自己及家人的生存(包括生命、名誉、地位)有威胁的事件称为大事。中学生常遇到的同学之间的磨擦几乎都是小事。从理论上说,人们对待小事应该抱着不要太在意、太认真的态度,然而,因为大事小事都会引起人们不良的情绪反应,所以中学生难以把控。如上述初三学生,自己学习的事是大事,因老师的批评而脸上挂不住是小事,可他却完全搞错了。如果当初他在碰到老师批评而生气时,能把这事安到小蚂蚁身上试试,能自己思考再过100年回头来看老师的批评等,他就很有可能感悟并认识到这是小事一桩。

要让学生从整体上学会分清大事小事。这不是件容易的事。“宏观认知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豁达、宽容、大度的生活态度,对学生学会区别对待日常生活中面临的各种事情,特别是对同学之间的鸡毛蒜皮之事一笑了之,从而逐步建立同学、朋友、老师之间的和谐人际关系有重要促进作用。

总之,“宏观认知教育”是广泛适用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对提升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实现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有重要促进作用。[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学习效能的研究”(项目编号:fbb060244)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能带来啥[n].中国教育报,2007-0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