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七夕节的古诗

关于七夕节的古诗

关于七夕节的古诗

关于七夕节的古诗范文第1篇

日本文人的七夕伤怀

七夕节和牛郎织女故事很早就传人了日本,并和日本的织女传说结合到了一起。日本传统的织女传说故事,讲的是天照大神的弟弟是个坏蛋,天地开辟之后人们都过着正常生活,他却不务正业,专门干挖人田埂、上房揭瓦之类的坏事。有一次他把一匹斑马活剥了皮从房顶扔进了宫殿,正在那里织神衣的织女被吓得失手把织梭刺进死掉了。在这个血腥而悲惨的故事中登场的织女,日本语称为“棚机姬”,是纺织之神,也是日本早期星辰祭祀活动的主角。考古学已经证明,古代的纺织技术早在公元前二百多年就已经从中国传入日本。与这一生产方式相关,古代日本神话产生了织女传说故事是很正常的。日本学者认为,牛郎织女传说传入日本后,就和原本已经存在的织女传说结成了一w。浪漫的牛郎织女相会的故事,很快就替换掉了旧有的织女信仰,成为了支撑七月七日祭祀活动的主w。后世的织女祭,基本上和七夕习俗合成了一w。

以牛郎织女传说为核心的七夕节日文化流传到日本后,很快传遍日本各地,并且产生了很多新的版本。这一故事也迅速得到文人的喜爱,成为诗人们秋季诗歌活动的主题之一。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万叶集》,成书于奈良时期。《万叶集》卷八收有著名诗人山上忆良所作的十二首以七夕节为题的和歌,卷十《秋歌上》中,也有很多写七夕的和歌。从这些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出牛郎织女传说在日本确实非常为人们所喜欢。在天平胜宝三年(751年)成书的日本最古的汉诗集《怀风藻》中,也收有写作七夕的汉诗。下面是《怀风藻》中诗人藤原史的作品:

云衣两观夕,月镜一逢秋。

机下非曾故,梭息是威猷。

凤盖随风转,鹊影逐波浮。

面前开短乐,别后悲长愁。

这首诗可以说非常好地展示了七夕传说的会短别长带给古代日本人的惆怅和悲伤。从日本典籍里找回唐代的七夕故事

古代日本七夕最重要的节日习俗,是乞巧奠。七夕乞巧乃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已经流行的习俗。乞巧莫传入日本很早,在正仓院中就有七夕乞巧使用的银针和铜针。这些银针和铜针告诉我们,早在公元8世纪,乞巧奠在日本皇宫中已经流行,再后来从宫廷流行到贵族以至普通人家。关于宫廷乞巧奠的作法,《延喜式》有很详细的记载:当日日本宫中要搭建三座供棚,上面供奉的供品,包括五色薄绸、木棉、纸、针、米、酒、小麦、盐、鲣鱼、海藻等。主要担当祭拜任务的是一位祭官和一位祭郎。祭郎负责排列供品和行礼,而祭官负责司仪和读祭文。至于乞巧奠的意义,《年中行事秘抄》引用《金谷园记》来做说明:

七月七日二星欢会之夜也。俗人侯之,或有天汉中奕奕白气,光辉五色以为徵应,便拜而愿。乞富寿,乞子孙,若有所乞巧,惟得求一,不得兼求。三年乃得,自古有其验。

《金谷园记》多“采记小说岁时杂事”。这段文字把当时七夕怎样观天象、怎样许愿、许愿的内容等都做了很清楚的交待。这段关于七夕的文字,在中国久已失传,今天我们借了日本典籍能找回唐代七夕的故事,可以说是一件很可喜的事情。

七夕节与相扑

古代日本的七夕,还是日本传统w育项目相扑的大日子。日本最早的相扑记载就发生在七夕。据说当时日本有一位大力士当麻厥速,号称无敌。天皇为此询问臣下有没有可以战胜当麻的人,这时有人推荐了出云国一位有名的大力士野见宿祢。于是天皇急招野见来与当麻角力。那一年七月七日,在天皇的面前好汉当麻与大力士野见放对。当麻发挥出神力,竞当场撅折了对手的肋骨,用脚踩折了对手的腰骨,最后杀掉了野见宿祢。日本天皇于是赐了一大块土地给当麻,并把野见宿祢的一门良贱和所有财产都赐给了他。这之后,在七月七日观览相扑成了古代日本宫廷仪式的重要一环。

日本古代的七夕活动中,还有一个来自于中国古代的习俗,这就是吃索饼。七月七日吃索饼这一习俗,据说来自于中国。《年中行事抄》引《十节记》云:

七月七日索饼何?昔高辛氏小于,以七月七日死,已其灵为无二足鬼神,于人致虐病,其存日常榱麦饼,故当其死日以麦饼祭其灵。后人是日食麦饼,年中除虐病之恼。

关于七夕节的古诗范文第2篇

纪年法《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课本注:“十年,鲁庄公十年。”《陈涉世家》:“二世元年七月。”课本注:“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秦始皇死后,他的小儿子胡亥继立为皇帝,称为二世。”此两例用的是王公纪年法。王公纪年法是我国最早的纪年法,是按照国君即位年次来纪年的,一般以元、二、三的序数递记,直至旧君出位为止。《桃花源记》:“晋太元中。”课本注:“太元,东晋孝武帝年号。”《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课本注:“元丰,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年号。”《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课本注:“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庆历,宋仁宗赵桢的年号。”《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课本注:“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此四例用的都是年号纪年法。年号纪年法是皇帝年号加序数的纪年法,从汉武帝开始使用。年号纪年法与王公纪年法不同,一个君王可以只用一个年号,也可以有若干个年号,例如武则天就用了十七个年号,使用最长的也只有四年。苏轼《水调歌头》小序中写到“丙辰中秋”,课本注:“丙辰,熙宁九年(1076)。”此例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干支纪年法一般认为兴自东汉,六十甲子周而复始,到现在没有中断,因此可以向上逆推,知道古代某年是什么干支。

纪时法《智取生辰纲》:“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课本注:“辰牌,辰时,相当于上午七时至九时。牌,古代用铜壶滴水的方法计时,报时用‘时牌’,所以常用‘辰牌’‘申牌’等字样来说时间。申时,相当于下午三时至五时。”此文还好几次提到“辰牌”“申牌”等表时间的词。此例用的是地支纪时法。古人将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命名。《两小儿辩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课本注:“日中,正午。”《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课本注:“日中,正午时分。”《岳阳楼记》“: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课本注:“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湖心亭看雪》:“是日更定。”课本注:“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此几例隐含着我国古代计时的知识。古人主要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时段。一般地说,日出时叫旦早朝晨,日入时叫作夕暮昏晚,所以古书上常常见到朝夕并举、晨暮并举、晨昏并举等。太阳正中时叫作日中,将近日中的时间叫作隅中,太阳西斜叫作昃。又,古人对于一昼夜有等分的时辰概念之后,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两小时。和现代的时间对照,夜半十一点(即二十三点)开始是子时,凌晨一点开始是丑时,三点开始是寅时,五点开始是卯时,其余以此类推。

北斗刘方平《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平南斗斜。”课本注:“南斗,星宿名,在北斗七星南。”课本没有对“北斗”进行注释,有点遗憾。北斗是由天柜、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的,古人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象成为古代舀酒的斗形。古人很重视北斗,因为可以利用它来辨方向、定季节。北极星是北方的标志。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人们看起来它在围绕着北极星转动,所以古人又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了解了北斗的知识,对于“斗转星移”一类成语的意思便明白易晓了。

社日陆游《游山西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课本注:“新社,指春社日,古代祭祀土地神以祈丰收,时间在立春后,清明前。”社日,农家祭社祈年的日子,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在春分前后)。王驾《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这是春社。又,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是秋社,在秋分前后。

清明晏殊《破阵子》:“梨花落后清明。”清明,就是清明节。古人常常把清明和寒食联系起来,寒食节与清明本是毫不相干的,前者是有着远古生活遗迹的冷食与改火的节日,后者本是节气名称。唐宋时,清明节代替了寒食节,成为以祭祖扫墓和郊野踏青为中心的全国性节日。无论是寒食改火,还是清明扫墓,都是对生命力复苏的渴望。

花朝《满井游记》:“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课本注:“花朝节,旧时以农历二月十二日为花朝节,说这一天是百花生日。”

端午节晏殊《破阵子》:“疑怪昨宵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课本注:“斗草,一种游戏,也叫‘斗百草’。”《唐五代语言词典》第99页有更为详细的解释:“斗草:民俗,端午节有踏青比赛识百草之戏。唐人称斗百草,也称‘斗草’。”斗草为我国古代儿童及青年妇女的一种游戏。大约在春夏之时,同伴三数人寻取草色中吉祥而又罕见者多种,各道名目,进行比赛,赌为胜负。咱1暂斗草之戏,大约兴起于南朝,至唐宋而极盛。崔颢《》诗:“闲来斗百草,度日不成妆。”又《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也有斗草故事,说明斗草之戏到了清代还在流行。

七夕节《说屏》一文引用了杜牧《七夕》中的诗句:“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七夕,七月七日。七夕又称女儿节,乞巧节。乞巧习俗以及伴随着它的有关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是节日的基本内容。魏晋以后,乞巧习俗日益普及。《荆楚岁时记》载:“是夕(七月七日),妇人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钅俞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蟢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唐宋时的乞巧习俗基本未变。

中秋节苏轼《水调歌头》(中秋)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流传广泛。中秋,八月十五日。人们以为这时的月亮最亮,所以是赏月的佳节。团圆平安,是老百姓中秋之夜的美好祝愿。

重阳节李清照《醉花阴》:“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孟浩然《过故人庄》“:等到重阳日,还来就。”重阳,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为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所以称为重阳。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酒赏菊等习俗。传说登高的目的是为了避害。据《续齐谐记》汉末道士费长房劝告桓景在重阳时带茱萸囊,携家人登山避难。茱萸是一种有着浓烈香气的常绿小乔木,有着避除恶气、抵御初寒的功效。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苵萸少一人。”

度量衡

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发现了自然界存在着“量”,并且创造了诸如“结绳记事”“布手知尺”“手捧成升”“迈步定亩”“滴水计时”等计数和计量的方法。“度量衡”是关于长短、多少、轻重的量。我国关于计数与计量的历史悠久而深厚。在古诗文中,也有一些关于古代度量衡的只言片语记录。

寻、仞、尺王安石《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寻”即为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一说七尺)为一寻。《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仞”也是古代长度单位,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而此句中的“方”指“面积”,方七百里,就是四周各七百里。古代计算面积,用截长补短的办法,把不规则的边长变成正方形,再计算它的面积。《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修八尺有余”,明确提到尺。战国时期一尺长相当于现在的23厘米左右,邹忌长八尺多就是高达1.84米多,这比当时七尺之躯(1.61米)的普通人无疑要高出一大截,这也难怪邹忌自我感觉良好,整天在镜子前照来照去了。

石、斗、角韩愈《马说》:“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白居易《观刈麦》:“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两句都提到“石”,“石”是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吏禄三百石”指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时,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鲁达道:“先打四角酒来。”这里的“角”是古代量器,用作酒的计算单位。李白《将进酒》“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中的“斗”也是古代量器,十升为一斗。《说文》:“斗,十升也。”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贵。《鱼我所欲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钟”也是古代的一种量器。课本注:“万钟,高官厚禄。”

乐律

五音杜牧《夜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课本注:“商女,歌女。”未详其所以。“商女”之“商”,是“宫商”之“商”,古以配秋,其音悽怆,故歌妓、女伶别称“秋娘”“秋女”。咱2暂18古人把宫商角徵羽五声和四季、五方、五行相配。如果以四季为纲排起表来,它们之间的配合关系是:【四季】春夏季夏秋冬【五声】角徵宫商羽【五方】东南中西北【五行】木火土金水这种配合关系,可由两条旧注来说明。《礼记•月令》郑玄注:“春气和,则角声调。”所以角配春。《吕氏春秋•孟春纪》高诱注:“角,木也;位在东方。”所以角配木、配东。其余由此类推。

八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王维《竹里馆》:“弹琴复长啸。”刘禹锡《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欧阳修《醉翁亭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诗经两首》:“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又:“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此几例涉及古代的八音。八音,是指上古的八类乐器,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依《周礼•春官•大师》郑玄注,金指钟镈,石指磬,土指埙,革指鼓鼗,丝指琴瑟,木指柷敔,匏指笙,竹指管箫。

乐器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课本注:“玉笛,精美的笛。”刘禹锡《陋室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课本注:“素琴,不加装饰的琴。”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胡琴琵琶与羌笛。”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王盤《朝天子•咏喇叭》:“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此几例涉及笛、琴、琵琶、喇叭、唢呐等乐器。须指出的是,琵琶这类乐器源出西亚一带,大约在东汉时传入。明代流行的吹管乐器唢呐,也源出于西亚一带,是从波斯经由新疆传入内地的。由乐器名称,可以看出中外音乐文化的频繁交流现象。

《诗经》九年级《语文》下册选了《诗经》中的两首诗《关睢》与《蒹葭》。课本注:“《关睢》,选自《诗经•周南》。《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此注还需补充说明。实际上,《雅》分《大雅》和《小雅》,前者为贵族乐歌,后者多半为贵族乐歌,也有一部分民歌;《颂》是祭祀祖先的乐歌,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乐府七年级下册《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八年级上册《长歌行》也选自《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乐府”是朝廷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构。秦朝设置太乐令、太乐丞及乐府令、乐府丞。汉承秦制,朝廷也设立“太乐”和“乐府”两个音乐机构。前者掌管雅乐,后者掌管世俗音乐“。乐府”对搜集整理和传播民间音乐起到了重要作用。乐府本为朝廷掌管音乐的机构,这个机构搜集、整理(有时也创作)歌曲中的歌词,诗歌分类中叫乐府或乐府诗,后来文人模仿乐府旧题创作的诗篇亦称乐府诗。到了唐代,白居易等人不再模仿乐府而是“即事名篇”进行创作,最后使乐府脱离了朝廷机构,也与音乐无涉了。

关于七夕节的古诗范文第3篇

《春秋元命苞》和《淮南子・真》开始说织女是神女。而在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洛神赋》和《九咏》里,牵牛和织女已成为夫妇了。曹植《洛神赋》:“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李善注引曹植《九咏》注:“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

东汉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脍炙人口:“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扎扎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诗人从织女的角度写相思的苦衷,情味深长,把牛郎织女的故事描绘得更加人间化。

南北朝梁朝宗懔在《荆楚岁时记》这样记载:“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后遂废织。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

因此,人们把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农历七月初七之夜,称为“七夕”。古往今来,人们爱在这晚仰望天空,观其相会,并津津有味地谈论这个美好的爱情故事。

天上当然没有牛郎、织女,它们只是两颗恒星。至于天河,也不过是无数恒星发出的一片芒芒白光而已。唐代诗人杜甫在诗中提出疑问:“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诗人的怀疑是对的。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不过是一个神话。但人们却喜欢这个神话传说,因为它表达了劳动人民热爱生活、渴望团圆、向往未来的美好之情。

历代歌咏七夕的诗很多,每每写的是天上的牛郎织女,寄托的却是人间的悲欢离合之情。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七夕》诗云:“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弦月笼烟,长空澹澹,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亘古以来,年年如此,而多少欢情离恨,都会集在这一夜之中啊。

唐朝诗人杜牧《秋夕》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夜已深了,寒意袭人,该进屋去睡了,可是宫女依旧坐在石阶上,仰视着天上的牵牛星和织女星。可以说,宫女的满怀心事都在这举首仰望之中了。诗中虽没有一句抒情的话,但宫女那种哀怨与期望相交织的复杂感情、那种孤独的生活和凄凉的心境见于言外。

唐朝诗人李商隐的《马嵬》中有这样一联:“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前句指的就是当时御林军进行兵谏,请求唐玄宗诛杀杨国忠、赐死杨贵妃。而后句指玄宗与杨贵妃回想起当初七夕佳节在长生殿上两人曾欢笑密约,并笑牵牛织女一年一度相见之短暂。“当时”曾“笑”他人,而今却不如牵牛织女之长久相恋,相比之下,真是令人可悯而又可笑。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在七月初七的夜晚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

说到乞巧,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秋日田园杂兴》却别具一格:“朱门乞巧沸欢声,田舍黄昏静掩扃。男解牵牛女能织,不须徼福渡河星。”富贵人家乞巧之声欢腾,农户人家入夜却是静悄悄的。他们本来就有耕田、织布的本领,何需再向天上的牛郎织女乞巧呢!这首新奇的小诗,热情地赞扬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宋代诗人杨朴的《七夕》也饶有趣味:“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诗句以埋怨织女的口气说,年年向你乞巧,你都把巧给予人间,难道你不知道人间的奸巧虚伪已经多得很吗?

关于七夕节的古诗范文第4篇

民间的想象与文人的浪漫

仙妻叙事较为丰满,侧重现实矛盾的幻想性达成,侧重救弱自立的朴素价值。就其叙事结构而言,主要基于两个故事的复合:兄弟分家故事和羽毛衣女故事。两大故事都构成了世界性的故事类型。前者以善良穷困、年幼而孤的牛郎为叙事对象,后者以美丽神秘、下凡而尊的羽毛衣女为叙事对象。经过巧妙的故事复合,牛郎与仙女,演变成仙妻叙事的核心对象,经汉代天人思想的渲染,故事逐渐传说化,与中国传统自给自足的家庭结构关联,与中国古老的天文经验与想象结合,将牛郎定格为善良村夫,仙女定格为贤能织女,叙事主题发展为中国传统社会嘉勉贫穷善良者可获良缘的美好祝愿。这份祝愿,既是无缘家庭温暖的牛郎们的自我慰藉,也是中国社会平衡现实矛盾的叙事策略,更是中国家庭价值观的生动表达。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七夕的仙妻叙事,成为七夕节影响深远、家喻户晓的民间叙事主体。

爱情叙事较为浪漫,侧重诗情画意的心理感悟,侧重永恒真挚的爱情理想。就其叙事体裁而言,多为诗词歌赋,其传统开源可上溯至《诗经・小雅・大东》:

雏天有汉,监亦有光。

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皖彼牵牛,不以服箱。

诗中较明确地将织女与牵牛关联起来,情意虽然含蓄,内在的思念之义却隐隐可见。此后,汉代《古诗十九首》承其叙事格调,已有浓郁的相思别念之情了: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你看,那辛勤纺织的美丽女子,为相思,竟然终日莫成,悲戚哀怨的泪水呀,零零落落犹如雨丝,“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以天喻人,深情相恋的情侣却为一水所隔,其形其情,实在难以言语了。

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牛郎织女》对七夕叙事传统的牛郎织女恋情表示质疑: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

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诗人以实证的观察方式,反问天河两岸的牵牛织女,多少年来,又有谁见过他们七夕节的相逢与缠绵?爱情叙事到了宋人秦观笔下的《鹊桥仙》时,七夕已经成为一种与经典爱情叙事有关的节日了:

纤云弄巧,

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词家着眼细腻的爱情体验,将原本痛苦悲怨的两地之思,升华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寓意博大的理想爱情观,成为中国理想爱情的经典观念。

织女,想象中的女性恋人

无论民间的仙妻叙事类型,还是文人的爱情叙事类型,显然,我们可以把握到七夕叙事传统所固有的恋情内涵。

民间穷小子,一介村夫,无钱无能,惟善可嘉,何以相亲成家?这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极其真实的社会现象,也是中国社会一个重大的人生命题。

文人思绪里的爱情,身份模糊,爱恋可定,自由却严重受阻。试想,一年一度才相逢,对于相爱相恋的情侣而言,又是何等的伤心感怀呢?这是人生感怀的深度思考,也是一个重大的人生命题。

那么,这两种节日叙事的背后,究竟承载着怎样的文化意义呢?

现实困顿不堪的村夫,才思横溢而爱情难得的浪漫文人,都在节日叙事里获得了一份心理补偿。在虚构的想象中,村夫因善良朴实而有仙女作伴,诗人因执著理想而珍视永恒爱情。二者的融合统一,由此形成七夕叙事的文化意义,即牛郎织女的情感叙事,揭示了中国想象关于女性恋人的观念和设计:貌美如仙,重德轻利,践诺守恒!

本质上,这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女性特质密切相关。中国文化重守,重虚,重和,重自然,强调的正是一种包容与顺应,大义与理想。这种阴柔品格,投射到女性审美之中,也就成为七夕叙事的一条主线。

硫理七夕叙事的传统类型,还有一类应是仪式化的女儿乞巧叙事,笔者认为这类叙事主要的着力点仍在于乞巧仪式的说明,因此,未将其单独列出讨论。如果把这一叙事形态融入到上述两个类型之中,我们可以看出,乞巧女儿可能是投射到爱情之中对于女性恋人的又一审美标准吧,女性恋人不仅要有貌、有信,还要多巧!

我们需要怎样的情人节

现代文化的个性主义成为情人节泛滥的文化思潮,公元纪年的“2・14”,在全球化的巨大影响下,已成为个比色彩鲜明的情人节符号。这个来自西方又在东方扭曲发展的情人节,经过传统节日的过滤与冲撞,开始定型为中国人的一个重要节日。

作为参照的西方情人节,还有另外一个文化影响,那就是我们会反观自己的节日,寻找自己传统中的情人节。这种思考与实践,早在上世纪就已出现了。与之相关的节日,主要有汉族的三月三和七夕节。情人节对于中国少数民族而言,不存在太多的讨论命题,因为这些民族早已把青年男女的自由恋爱作为本民族节日的重要内容了。

七夕叙事蕴含的情人节元素十分显著。

一是恋人关系明确。牛郎与织女,虽然关系中存在一厢情愿的内涵,但从完整的叙事结构中,我们还是可以厘清恋人互动的情节线索的。

二是节日时间明确。七夕晚,鹊桥会,浪漫中蕴含了凄清悲凉的意味。

很多学者也提出了否定意见,认为七夕叙事的倾向在家庭中,理解为家庭节或亲子节更合适。这种讨论非常重要,但重要的不是其意见的正确与否,而是对情人观念的中西差异的强调。

西方的情人节,内涵十分广泛,既可是恋人的节日,也可是夫妻的节日,也可是母子的节日,还可是朋友的节日。同时,由于西方文化传统的个性主义取向,对家庭之外的情人关系包容度较大,这也成为西方情人节逐渐狭义化的土要动因。

关于七夕节的古诗范文第5篇

[摘 要]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要对传统的内容分析式的语文教学来一个转变,让学生学得开心、扎实。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 文字 语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1-079

一、教材分析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古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

二、教学目标

1.学会“乞”等四个生字。

2.能字正腔圆地诵读《乞巧》,感受古诗的韵律,并会背诵。

3.运用阅读资料、观察插图、展开想象等方法理解诗意,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渗透古诗学法,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4.适度拓展,增强语言积淀。

三、设计理念

这节课主要借助古诗这一文体,转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方式,推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读读诗句,观察插图,联系注释和资料袋想想诗意。在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组成四人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兴趣,拓展思维,从而突显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培养创新思维。

四、教学实录

1.出示任务:(1)请你想一句诗的意思,不理解的用看注释、查字典、读资料袋、看插图等方法解决;(2)理解完后,四人一小组交流、讨论。

2.生学习,师巡视。

3.交流。

师:每个组都学得很认真,讨论得很热烈。哪个组先来说说?

生1:我们组刚才查了字典,发现第一句诗中的“霄”和“宵”意思不一样。“宵”的意思是“夜”,“霄”的意思是“天空”。

师:其他组认为呢?

生2:在他们的基础上,我们组得出“今宵”就是今天晚上的意思,“碧霄”就是碧蓝的天空的意思。

师:我看到有的同学马上把有用的知识记录下来了,这个习惯真好!这两个字的意思在理解整首诗时有非常关键的作用,理解了第一行诗句的意思,理解这首诗就会比较容易。哪个组来说说看?

生3:在七夕节的晚上,人们仰望碧蓝的天空。

师:其他组有补充吗?嗯,看来大家都同意了。哪个组读懂了第二句?

生4:我们组读懂了。“牵牛织女渡河桥”是指牵牛织女在七夕节走过喜鹊搭成的桥相聚。

生5:我们组读懂了“家家乞巧望秋月”的意思,也就是每家每户都在望着秋月乞巧。

生6:我补充一下,我觉得可以理解成每家每户的女子都在望着月亮穿针乞巧。

师:你的理解与前面同学的理解有何不同?

生7:我觉得古代乞巧是女子在乞巧,乞巧的方式很多,这首诗是穿针乞巧,放进去更全面,而且与下一句诗连接得更紧凑。

生8:我们组读懂了“穿尽红丝几万条”,是穿着用几万条红丝做成的衣服的意思。

其他组纠正:是把几万条红丝穿进针里,把红丝都穿没了。

师:“穿没了”是从哪个字理解得来的?

生9:“尽”的意思应该是“没有了”。所以,这句诗的意思应该是,女子们穿了一条又一条,把很多红丝穿进针里,把红丝都穿完了。

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你看你们通过自学、同伴互学,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自己就能运用各种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了。现在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自己再说一说。

五、教学感想

这个环节设计的主要特色是转变了学习方式,进行自主学习的课堂实践研究。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转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对传统的内容分析式的语文教学来一个美丽的转身,进行自主学习的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