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暴力的原因

网络暴力的原因

网络暴力的原因

网络暴力的原因范文第1篇

关键词:网络“冷暴力”;新闻自由;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5-0136-02

进入“比特”时代,毋庸置疑,信息的传递效率大大提高,但媒介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在制造着暴力。受众在浏览网页、接受信息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网络媒体散播的“冷暴力”的影响,这些“冷暴力”包括:信息本身及信息选择上造成的伤害;或信息内容本身无害,但由于技术条件等因素,强迫受众接受时产生的伤害,以及因为坚持“冷漠的客观”原则带来的伤害;还有媒介从业人员在报道中表现出来的人性冷漠现象等原因产生的伤害。

从构成形式及其影响效果来看,网络传播中的“冷暴力”基本包含三大内容:一是网络内容中的“冷暴力”;二是网络本身作为暴力化媒介所施加的“冷暴力”行为;三是受众在接触网络的方式中所感受到的“冷暴力”。

一、网络内容中的“冷暴力”

大众传媒所承载的内容是经由筛选、制作并传播出的暴力事件,是现实中的暴力行为被传媒转述和图景化了的暴力故事。网络内容相比于传统媒体更是大而繁杂,为了吸引受众眼球因而更多选择“暴力化”内容,再经过网络媒体转述和图景化过程凸现暴力的刺激性内容。

(一)“真实的”暴力和“幻想的”暴力

真实暴力,指对交通事故、灾难灾害、刑事案件等的报道。网络传播不同于传统媒体之处就在于能将多种媒体形式融合起来,因此在报道暴力事件时,网络媒体的优势可想而知。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网媒在报道暴力事件时会融入全方位的媒体形式,暴力的声音、暴力的画面、犯罪的细节描写,这些手段都会加强受众的暴力感官刺激。幻想中的暴力,是指一些网络游戏中人为制作的暴力游戏场景。这一项对大多数青少年更为有效,因而危害更大,青少年还处于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容易模仿游戏场景,将虚拟的暴力变为现实的暴力。

(二)网络中的“显暴力”和“潜暴力”

如果新闻报道中的文字、图片中的内容足以令人恐惧不安,就属于暴力新闻中的“显暴力”,比如血腥的标题、令人不适的图片、细致的犯罪手法描写等;而“潜暴力”是另一种更具隐蔽性的暴力新闻表现形式,比如信息的筛选过程中自然将所有暴力新闻集结在一起,给受众强烈的心理压迫感。一个区域里全是暴力新闻,长久下来就会给受众造成“不安定”的印象。在媒介化暴力的传播过程中,大众传媒始终是“主动者”和“能动者”。而恰恰是这种主动和能动,通常会夸大事件中血腥、残酷的部分,以更加吸引眼球。

二、暴力化的媒介――媒介主导、受众参与“冷暴力”的施行

(一)人肉搜索

陈力丹教授提出了“媒体逼视”的概念――“媒体对私人领域过度公开会给处在媒体‘逼视’下的被报道的个体带来莫大的压力。”所谓“媒体逼视”,其实就是媒介僭越应有权利,对受众施暴的一种行为。“人肉搜索”的对象大多由网民自身发现并锁定,众多网民摒弃旁观者的角色,积极参与到监督过程中,形成集团作战,媒体作为“人肉搜索”事件中的意见领袖并引领事件达到高潮、最终解决。“人肉搜索”不仅是对事件当事人的隐私权、民誉权的大肆侵害,普通民众在网络浏览中的自由也受到限制――时不时地要留心留下的浏览印记、个人信息、账号密码等,以防成为“人肉搜索”的目标,这对网民是一种长期的心理压迫、“冷暴力”行为。当由网络媒体主导的“人肉搜索”将当事人信息公之于众时,不仅是事件当事人,每个网民的隐私权都受到了网络媒体的一次“”。

(二)网络谩骂

新兴的网络媒体在公众议事过程中时有出位行为,比如对事件当事人侮辱性诋毁、爆粗口、诽谤等,更有媒体将网络平台当作自家后院大肆“宣战”。追究网络媒体谩骂暴力的三点原因,一由其商业运行模式是以最大可能地吸引公众注意力决定;二是新兴的网络媒体在行业外部和内部都缺乏社会责任框架和伦理约束机制;最后因为从业者素质高低不一,难免出现媒体人带有个人情绪的暴力语言。这样的网络谩骂,即使受众爱看并乐于参与其中,长期对受众心理造成的“冷暴力”影响也不容小觑――生活环境受到语言暴力的污染、青少年心理受到冲击而模仿、对当事人的人格侮辱等。

三、无法摆脱的强制传播――网络接触中的“冷暴力”

现代社会中人们处于大众传媒编织的天罗地网之中,每天都承受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轰炸,广告、不良网站等寄生于网络上,依靠网络弹窗等手段,受众只要浏览网页都会接触,闯进私人领域,默默实行侵犯型“冷暴力”。想象我们正浏览着新闻,一则杀毒软件的广告弹窗从屏幕右下角弹起;或正在给孩子在网络上辅导功课,一个页面底下的黄色图片令我们在孩子面前窘迫至极,这些强制传播都给受众造成了强大的心理负担,但由于商业化的盈利目的还是每天在不停地侵犯着受众的眼球,可谓是“冷暴力界”中的“黑马”。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兴起于西方资本的快速扩张、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本自由主义精神成熟的背景下,追求人生来平等的发言权和真理至上。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推崇四个原则:(1)报刊与政府独立,不受政府干涉;(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利;(3)“观点的自由市场”和“真理的愈辩愈明”――给各种声音同等发声的机会;(4)信念上追求最客观的事实。追求事实、追求自由发声的原则一直是新闻发展的最基本理论。

综观网络媒介中存在的“冷暴力”现象,与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倡导的原则在许多地方有契合之处。从最基本的方面来看,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中的基本理论――新闻自由至上正是网络信息中糟粕与精华并存的理论根源。可以从几个方面看待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与网络媒介“冷暴力”现象的关系。

(一)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哲学基础――自然法则是网络暴力新闻泛滥的理论借口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哲学基础之一――自然法则指每个人都有追求新闻自由的权利,人有权利平等自由表达,这个权利是人生来具有的,不被任何事物剥夺。站在网络受众的角度,就是任何人都有接受任何信息的权利,任何媒介都没有蒙蔽信息的权利,应该平等地向受众展示一切信息;站在网络媒体的角度,就是媒体有自由信息的权利,这种权利不能被任何事物所剥夺。两方的权利使网络上信息大肆泛滥,媒体有不加选择信息的权利,网民也有任由喜好浏览信息的权利。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网络媒体信息时真的就是不加选择,商业媒体受到商业盈利的唆使,更倾向于低俗、“重口味”信息;公共网站则适应组织需求的信息;至于传统媒体上网则是传统媒体在网络上的延伸,其信息的定位与纸媒或者电视媒体的定位相一致。当然,这些不同并没有抹去自然法则的网络适用,那就是网络中无论个人还是媒体都有自由接受信息和信息的权利。自由原则使得网络中的任何信息都有平等被展示的权利,对于网友受到的暴力信息的“虐待”,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为其提供了合理的理论依据。

(二)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精髓――“观点的自由市场”和“真理的愈辩愈明”为人肉搜索和网络谩骂提供了合理的理论借口

“观点的自由市场”和“真理的愈辩愈明”在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被认为是该理论的精髓,强调给各种声音、各种理论平等的发声机会和发声场所,让真理和谬误在辩论中较量,真理必然会在最后得到认同。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倡导各种不同的观点在争论中撞击出火花、提炼出精髓。在网友主导、网络媒介引导的人肉搜索和网络谩骂事件中,不同地区的网友自发地进行人肉搜索和网络谩骂的暴力活动,一开始由于网络的广阔性被掩埋,但在网络媒体提供的媒介平台上被放大、被媒介议程设置和引导后,这两种暴力行为就走上了正规渠道、进入了公众视野并进而被广泛传播、街头巷议。不得不说,因为有了“观点的自由市场”和“真理的愈辩愈明”的理论支持,网络上媒体和个人都在进行着看似合理的“冷暴力”活动。这些“冷暴力”给事件当事人和与事件无关的网友带来了一次心理上的暴力“”,与“观点的自由市场”给人们提供理论借口是分不开的。

(三)自然法则的负面影响――强制传播

人们享有隐私权、空间权,对自己私人信息的保护和私人时间不受打扰的权利,自由报刊理论倡导各种媒介和个人的自由平等发声,给了媒介不加限制的自由。进入了网络时代,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政府在网络信息的监管上还没有十分到位,受到市场经济商业原则的唆使,网络媒体发挥一切手段吸引网友的本能欲望,因此,各种黄色、暴力、血腥等迎合大众低俗口味的信息就会被广泛推广。网友愈爱看,媒介愈是想尽办法取悦网友,因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圈链,导致网络全体价值观的缺失。但是,黄色、暴力、血腥的新闻并不是所有网友的一致爱好,这时候,这些“特殊”的网友就自然而然受到网络新闻自由所导致的“冷暴力”而浑然不觉、无从反抗,这就是新闻自由和商业化的新闻媒介相结合的产物。

网友在浏览网页时,各种广告、黄色图片、暴力新闻会时不时地进入眼帘,网络媒体有传播的自由,这使得网友就受到强制传播信息的“冷暴力”,二者虽然对抗,但自然法则的自由传播理论使强制传播的网络媒体有了合理的借口。

网络信息的混乱使网民深受“冷暴力”之害,根据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进化到社会责任论的轨迹更新网络信息的理论根源,规避网络“冷暴力”,是每个网络媒体和网民的共同责任。

参考文献:

〔1〕罗忠荣,杨永志.警惕网络新自由主义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消解[J].理论界,2012(6).

〔2〕张振亮.大众媒介权、个人隐私权及其权利张力关系――基于自由主义理论视角的分析[J].新闻记者,2011(12).

网络暴力的原因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很黄很暴力,义项变化,原因,功能

随着2007年央视CCTV一则关于净化网络视听的新闻的播出,一个普普通通的13岁北京学生张某迅速成为网络上被人关注的热点人物,而她所说的“弹出一个网页,很黄很暴力。”中的“很黄很暴力”也马上成为了2008年网络流行语­­,网民在网上交谈时动不动就使用“很黄很暴力”。那么,“很黄很暴力”到底有哪些义项,它为什么会流行开来?笔者将分析其义项,分析其流行原因,探讨其所具有的功能作用,并据此尝试总结出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趋势。

一、“很黄很暴力”的义项变化

“很黄很暴力”这个短语,主要的意思在“黄”和“暴力”这两个词上,“很”作为程度副词只起修饰作用。

“很黄很暴力”的初始义据张同学的话语来推测,应该是指她所看到的网页上的内容很色情和淫秽,并且还有侵害他人人身、财产的强暴行为。作为网络流行语,“很黄很暴力”必然出现了新的义项,下面将根据网络上所搜索到的语料,分别对“黄”和“暴力”进行义项分析。

(一)“黄”的义项有:

1.色情的;淫秽的。例如:题为《很黄很暴力的十个网站》的帖子中,以网易中的一则新闻“两男子以包夜为名绑架轮奸按摩女”为例来说明网络“很黄很暴力”的事实。其中的“黄”指的是两个人轮奸按摩女的事件的性质是色情的和淫秽的。

2.像小米或金子那样的颜色。例如:《很黄很暴力的个性绚烂品牌笔记本推荐》和《很黄很暴力?千元8800GS超频力撼8800GT》的帖子中,“黄”分别指的是笔记本的外壳的颜色和显卡散热器的颜色。

3.暗示男女之间的事情。例如:《组图:厨房里也搞“很黄很暴力”》的帖子中,“黄”指的是一组特色厨具中男女互相抱在一起姿势暧昧的饼干模具所暗示的男女之间的事情。

(二)“暴力”的义项有

1.指侵害他人人身、财产的强暴行为。既上面所举的《很黄很暴力的十个网站》中所提到的新闻“两男子以包夜为名绑架轮奸按摩女”中,两男子绑架按摩女的行为是非法侵害了他人的人身自由,是一种犯罪的暴力行为。

2.指惊险、强刺激的画面或动作。例如:网友的原创搞笑帖子《很黄很暴力联想》中这样写到,身着黄色球衣的NBA篮球明星奥尼尔很黄,扣篮很暴力;身着黄色练功服的李小龙也很暴力等。这里的“暴力”分别指奥尼尔扣篮的动作十分的火爆刺激和李小龙在电影中挥舞双节棍的画面带来的刺激感觉。

3.指某一事物在某一方面具有很高的能力或性能。比如:上面所举的《很黄很暴力的个性绚烂品牌笔记本推荐》和《很黄很暴力?千元8800GS超频力撼8800GT》中,“暴力”分别指笔记本的配置和综合性能非常高和显卡的3D加速性能非常的高。

4.指表示与伤害有关的事物的联想。例如《组图:厨房里也搞“很黄很暴力”》的帖子中,“暴力”指的是一组特色厨具中,通过手枪形状的煎蛋器可以联想到手枪,而手枪可以用来伤人甚至是杀人。

以上,我们分别对“黄”和“暴力”的义项做出了分析,再把“黄”和“暴力”组合成“很黄很暴力”之后,发现相对其初始义项,“很黄很暴力”的义项和词性发生了三种变化。

1.“黄”词义转移,词性为中性;“暴力”的词义转移,词性为褒义。例如:《很黄很暴力的个性绚烂品牌笔记本推荐》和《很黄很暴力?千元8800GS超频力撼8800GT》中,“黄”的词义由初始义“色情的,淫秽的”的贬义词转移为“像小米或金子那样的颜色”的中性词;而“暴力”则由“指侵害他人人身、财产的强暴行为”的贬义词转移为“指某一事物在某一方面具有很高的能力或性能”的褒义词。

2.“黄”词义转移,词性为中性;“暴力”词义扩大,词性为中性。比如:网友的原创搞笑帖子《很黄很暴力联想》中,“黄”的变化与上面所举得例子一致,但“暴力”词义由初始义“指侵害他人人身、财产的强暴行为”扩大为“指惊险,强刺激的画面或动作”,词性由贬义变为中性。

3.“黄”词义扩大,词性为中性,“暴力”词义转移,词性为中性。例如:《组图:厨房里也搞“很黄很暴力”》的帖子中,“黄”的词义扩大为“暗示男女之间的事情”,为中性词;而“暴力”的词义则转移为“指某一事物所引起关于伤害的联想”,为中性词。

最后还要注意的是,“很黄很暴力”的义项还有一种很稀少的变化,比如:在《写给DOTA初学者...很黄很暴力..》中,“很黄很暴力”完全没有任何意义,只是出现在标题而已,这种情况很少出现,只能作为特例处理,但是虽没有意义,却起到了吸引眼球,诱使更多的人来阅读这篇帖子的作用。

二、“很黄很暴力”的流行原因

“很黄很暴力”流行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客观因素,即语言环境;另一个是主观因素,即语言的使用者。

(一)语言环境

这里的语言环境指的是网络语境,而网络语境具有三大特征:“a时空的任意性、b非语言交际手段的缺失、c网络中语境的虚拟性”[1]。其中,“网络中语境的虚拟性”是指“在网络交际中,由于语境是虚拟的,你不能知道对方的真实姓名、相貌的美丑甚至是性别这些基本信息,双方的年龄、性别、经历、都可以虚拟,从而使语言获得前所未有的施展空间。

语言在这种语境下成为首要的交际工具,它的自由度最大,约束性最小,可以语所欲语,言所欲言,给语言的自由和随意发挥提供了一个载体。”[2]正是由于网络语境所具有的使语言的自由度最大化和约束度最小化的特性,使得网民可以随意的使用“很黄很暴力”,并任意的给其附加上新的义项,从而使其可以被更多的网民所运用。可以说,网络语境对“很黄很暴力”的流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语言使用者

这里的语言使用者指的就是网民。从上面关于“很黄很暴力”的背景介绍中可以看出,CCTV在一则新闻中,通过一个学生张某的口说出“某个网页很黄很暴力”。其结果是,张某成为了网络上的“热点人物”,甚至有网民发动了人肉搜索引擎,把张某的出生年月、所在学校、平时成绩以及获得的奖励都贴出来,精确到出生的医院都清楚。而她所说的“很黄很暴力”也迅速成为2008年内首个网络流行语。这从侧面揭示了“很黄很暴力”流行的最初原因,即网民们通过使用“很黄很暴力”来发泄对于这则新闻以及新闻的CCTV的严重不满情绪。这种不满情绪,来自于主流媒体与网民之间对网络认知的不平衡。最近几年,网络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全国网民的人数也在不断的增长,网络对人们的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种影响有好的一面必然也有坏的一面。CCTV等主流媒体关注的是网络所带来的坏的影响,尤其是其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在报纸和电视新闻中经常可以看见“电子海洛因”、“网瘾少年”等词语就是最好的例证。而在广大网民的眼中,网络的积极性大于其消极性,所以对主流媒体关于网络的负面报道持一种不满态度。但是,主流媒体掌握了话语权,网民的绝对人数很多,但因其相对人数比例仍然很低而没有话语权。也就无法正常发泄出这种不满的情绪。这次“很黄很暴力”的迅速流行,正是由于网民要通过它来发泄自己不满的情绪。在上面所举的例子《很黄很暴力的十个网站》中,这种发泄不满情绪的表现非常明显,此文中以新华网、迅腾网、搜狐、人民网等门户网站中的某个新闻来说明网络的确“很黄很暴力”,看起来是为CCTV关于网络“很黄很暴力”的结论提供具体的证据,实际上是在反讽CCTV等主流媒体说网络“黄”和“暴力”,事实上自己才又“黄”又“暴力”,因为文中所例举的十个门户网站大都属于CCTV等主流媒体的网络站点。然后,根据心理学的从众心理,即出于同一地区或领域的人会因为心理倾向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某种说法[3],“很黄很暴力”在被众多网民以发泄情绪为目的广泛使用的同时,也在促使更多的网民自觉或不自觉地出于其他的目的使用它。同时,在语言使用中,人们总是希望用最简短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意义,即总有一种泛化的内在心理冲动。流行语的流行不仅在于使用频率的提高和使用范围的扩展,更在于这种提高和扩展是以自身的语义泛化为支撑的,在保持越来越少的原有语义特征的情况下不断产生新的使用方式,将越来越多的对象纳入自己的统摄范围[4],从上面对于“很黄很暴力”的义项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黄”和“暴力”的义项都发生了转移和扩大,出现了新的义项。这些新义项是由于网民泛化的心理冲动而出现的,而新义项的出现,也促使网民更频繁和广泛地使用“很黄很暴力”。

三、“很黄很暴力”的功能

在上面我们提到,网民们在从众心理和泛化心理的影响下,总是会出于各种目的使用流行语,而不同的目的会导致不同的功能作用。“很黄很暴力”具有三种功能作用。

(一)发泄不满情绪。这在上面分析“很黄很暴力”流行原因的过程中已经提到。

(二)吸引眼球、加深印象。上面所举的《组图:厨房里也搞“很黄很暴力”》、《很黄很暴力的个性绚烂品牌笔记本推荐》和《很黄很暴力?千元8800GS超频力撼8800GT》以及《写给DOTA初学者...很黄很暴力..》中,前两者中“很黄很暴力”的使用是为了吸引别人去阅读文章,并加深他们对文中所介绍的各种商品的印象。而在后者中,“很黄很暴力”更是被剥离了意义,只具有吸引眼球的功能。

(三)调侃幽默。上面所举的《很黄很暴力联想》中这样写道:身着黄色球衣的NBA篮球明星奥尼尔很黄,扣篮很暴力;被称为黄药师的武侠人物东邪很黄很暴力;辛普森一家也很黄,而且手上还拿着弹弓,很暴力;早年袭击过李逵他妈的华南虎很黄,很暴力;刚袭击过公园管理员的狮子和老虎一样黄,但更暴力;身着黄色练功服的李小龙也很暴力等。在这里面,“黄”的词义比较单一,只指颜色,“暴力”的词义较为复杂。奥尼尔和李小龙的暴力是指惊险,强刺激的画面或动作,即前者扣篮的场面和后者手拿双节棍的电影画面;东邪的暴力是指某一事物在某一方面具有很高的能力或性能,即东邪的武功很高;辛普森的暴力是指表示与伤害有关的事物的联想,即他手上拿的可以伤人的弹弓;华南虎和狮子的暴力是指侵害他人人身、财产的强暴行为,即它们袭击人类的行为。奥尼尔是篮球运动员,李小龙是电影演员,辛普森是动画人物,东邪是武侠小说人物,华南虎和狮子都是动物,将他们都放在一起,给人一种风马牛不相及的错乱感觉,还统一用“很黄很暴力”来形容他们,“暴力”的意义还各不相同,而且,形容狮子和老虎的“暴力”的意义一般是只用于人类身上,这里用在了动物身上。

这些错乱的感觉综合起来,给人一种荒诞不经的幽默感。同时,对于上述人物“很黄很暴力”的定义,也有一种随意调侃的感觉。

以上,我们探讨了“很黄很暴力”的三种功能。要注意的是,随着“很黄很暴力”在网上的流行,其第一功能有减弱的趋势,就上面所举的六个例子来看,只有一个例子中的“很黄很暴力”起着发泄情绪的功能,其它例子中的“很黄很暴力”的功能都各有不同,但特点是,不论是为了吸引眼球、加深印象还是为了调侃幽默,都是在追求一种趣味化情调。

四、余论

从上面对于网络流行语“很黄很暴力”的义项分析中可以看出,其义项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即词性变化向中性趋势发展,即“黄”和“暴力”的词性基本在中性状态;词义的变化是从实到虚,即“黄”和“暴力”的词义越来越虚化,如“暴力”的词义由指侵害他人人身、财产的强暴行为虚化为指惊险,强刺激的画面或动作,到后面更转移为更加抽象的指某一事物在某一方面具有很高的能力或性能以及指某一事物所引起关于伤害的联想。更重要的是,网络流行语趣味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很黄很暴力”并不是第一个出现的例子,在其之前,由于魔兽世界这个网络游戏的问题而出现了“很好很强大”,而在其之后,由“艳照门”事件而出现了“很傻很天真”。它们的共同点都在于都成了网民们在任意场合随意使用的流行语。那么,网络流行语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否就是纯粹的趣味化呢?这种趣味化的过程有什么规律呢?还需要加以更深入的研究了解。

注:①根据新民网晚报晨讯中一则发表时间为2008年一月十四号,标题为《"很黄很暴力"成上海网民2008年第一流行语》的新闻得来

②nings.cn/2008/01/07/very-yellow-and-very-violent.html

③pcpop.com/doc/0/262/262572.shtml

④publish.it168.com/2008/0109/20080109037801.shtml

⑤tech.qq.com/a/20080218/000151_1.htm

⑥bbs.yyjxkj.com/viewthread.php?tid=26003

⑦bbs.ogame.net/html/Post_88874.html

参考文献

1 谷瑞丽.网络语言:语言作为符号的变异.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2月18卷第6期

2 谷瑞丽.网络语言:语言作为符号的变异.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2月18卷第6期

网络暴力的原因范文第3篇

【关键词】网络舆论暴力; 群体感染; 意见领袖; 议程设置

什么是网络舆论暴力

随着网络的出现,网络舆论也逐步出现。网络舆论曾经作为一种建设性力量,对社会起着积极的作用,诸如网络的舆论监督。从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开始,人们对于网络舆论抱着莫大的期望。然而,一些热点事件经过网民的激烈讨论后,网络舆论往往偏离了正常的轨道,以一种偏激的、暴力的形式出现。对于具体什么是网络舆论暴力,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也没有统一权威的概念被普遍认可。本文试分析网络舆论暴力的内涵、特性来让读者了解什么是网络舆论暴力。

网络舆论,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得以实现。其一,网民可以通过自己设置议题来引发网络舆论的形成。网民通过向网络上传消息,或者是发起议题来进行议程设置,其他网民则通过对该消息的回复、评论,或者对于议题的态度表态,形成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一种对于该事件的大体一致的意见逐步占领上风并形成主流意见,也就形成了网络舆论。而网络舆论暴力作为一种特殊的网络舆论,具有以下特点:

言语上的暴力性,态度偏激。网络舆论暴力,通常言语上具有暴力性。网络舆论暴力的实施在于网民对于事件的看法往往以道德为批判的准绳,持一种黑白分明的态度,而不是基于理性的分析与探讨。同时在意见的表达中,往往爆出粗口、脏话,表现出言辞激烈、过于偏激的特点。

对敌对意见的肆意攻击。网络舆论除了意见的偏激与言辞的激烈外,也表现出对于持敌对意见的网民语言上的肆意攻击与谩骂。网络作为一个意见交换的平台,理应具有公平性。在舆论暴力的实施中,网民则表现出对于敌对意见的打压,群起而攻之,以谩骂等方式对敌对意见方造成心理上的压力而不得不变为“沉默”或者是转移阵地。

对于当事人的言语侵犯甚至行为侵犯。网络舆论暴力,最核心的特点是对于事件的当事人进行言语上的攻击、威胁,甚至通过公布其隐私或者私人信息等,引发一些网民对当事人进行骚扰等行为上的侵犯,给当事人造成生活工作上的不便。也会对其本人以及相关亲朋好友造成一定的压力,甚至引发悲剧。

网络舆论暴力的形成因素

网络舆论暴力的形成机制是复杂的,促成因素也是多样化的。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对导致网络舆论暴力形成的各类因素进行探讨,分析这些因素是如何导致网络舆论走向暴力之路的。

(一)网络媒介的特性与言语上的暴力性

网络媒介的特性是网络舆论暴力形成的物质基础。网络的虚拟性和网民的匿名性,使得网民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可以毫无顾忌地发表意见。在表达意见的同时,无须顾忌自己的身份、地位、名声等,可以肆无忌惮地发表言辞激烈的言论,也无须对自己的言论负责。正是网络的这些特性使得网络舆论更易出现暴力倾向,这是网络所独有的现象。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去抑制行为”,在互联网中,抑制行为可概括为与现实生活的对应行为相比更少受抑制的行为,它包含以对自我呈现和他人评价的担心“明显”减弱为特征的任何行为。互联网上存在两种典型的去抑制行为,其中之一就是纷争,表现为攻击与谩骂。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时,人们可以因为一个小小的不同意见而立刻恶语相向,不惜偏离所讨论的问题而用各种言语攻击对方。一些在现实生活中即使是循规蹈矩的老实人,进入网络后也可能会变得粗暴和富于攻击性。正是这种“去个性化”,让网络言论的过激与偏执变为可能。

(二)社会信任危机与偏激意见的表达

由于对于整个社会的信任危机的存在,网民对官方的信息和观点,往往持不信任的态度和抵触心理。“官二代”、“富二代”等某些相关的词语极易引起网民的热点关注和批判。对于某些不明朗、未公开的事件等也极其敏感。一旦消息触及网民的敏感点,就容易引起网民狂热参与其中。由于社会信任危机的普遍存在,网民对处于舆论风暴中的事件的考量往往依据伦理道德,依据一时感情冲动来进行判断,失去理性的思考与判断,偏激的意见由此产生。而偏激的意见则确定了网络舆论的暴力性走向。

(三)网络环境中的群体感染与网民的群体模仿

网络舆论暴力的成型,与网民的盲目跟风、非理性的判断息息相关。正是网民的非理性判断与非理性的意见表达,使得网络舆论朝着暴力的方向发展,而不是本着理性交流的原则进行。网络讨论一般以跟帖、回复、评论的形式进行,意见按发表的先后时间顺序的原则,或者热度等原则进行排列。当网络舆论逐渐形成后,往往绝大部分的最新版面已经被一方的意见所占领。随后加入讨论的网民,同集合行为中的人群一样,容易受到群体感染。勒庞在其著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提到,感染类似于一种催眠作用,所有的情感和行动在群体中,都具有感染性。在现实环境中,现场亢奋的氛围使得群体成员失去理智的自控能力,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并迅速引发整个人群的激烈行动。在网络环境中,群体感染则是由文字促成的,一致的意见在通过文字表达后形成了对于网民的一种群体暗示。网民在狂轰滥炸的一致化言论中容易先入为主,失去理性的自我判断,人云亦云,不由自主地加入暴力批判的队伍之中。

(四)主流媒体的失职与谣言的扩散

在网络舆论暴力中,恶意的谣言往往刺激了网民的神经,加剧了网络舆论的暴力化程度。一些唯恐天下不乱的网民,则通过散布谣言来刺激网民,借以引爆舆论这条导火索。谣言的遏制在于权威信息的及时公开,而由于多方的原因,主流媒体却总是姗姗来迟或是缺席。由此,谣言四起,网络舆论也烽火连天,难以控制,从而走向暴力。

(五)意见领袖的误导与网民的盲目跟风

在网络舆论暴力形成过程中,意见领袖起着关键的作用。虽然具体什么人充当意见领袖并不明朗,一般来说是获得网民信任的人,诸如网络的斑竹,或是某领域的专业人士,或是网民喜爱的某公众人物,不得而知。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在网络舆论中,存在着这样的意见领袖,他们对于网民意见的态度存在巨大影响力。意见领袖的误导,则使得网民在追随中,逐步偏离理性的轨道。

(六)议程设置的任意性与网站的炒作

网络舆论暴力由以上许多客观因素造成,而不受控制地走向暴力,当然也不排除存在某些个人或者某些网站的恶意炒作。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的议程更多的是由网民自由设置。有些别有用心的网民,热衷于对某些事件的炒作。而作为把关人的网站,却因为利益的考虑,往往选择不作为,甚至是煽风点火,这无疑又催化了网络舆论暴力的形成。

网络舆论暴力现象的解决之道探讨

对于网络媒介所出现的舆论暴力现象,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控制和防范。

(一)网络媒介相关立法的完善与实施

法律具备权威性和强大性,是控制网络舆论暴力的一种有效手段。网络舆论暴力往往是以侵犯当事人的隐私,甚至是骚扰当事人的生活为主要特点。无论是言语上的暴力,还是行为上的对于个人人身和隐私的侵害,都已经构成违法,政府应该加强对于个人隐私权的立法保护,特别是要有针对网络媒介的立法,让网民意识到即使是在虚拟网络中的言行,只要侵害了个人隐私与生活,同样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受到相应的惩罚。“人肉搜索”第一案最后的宣判结果可以说给了网民一些警醒。此案中的原告,被网民人肉搜索和骚扰的王菲,将大旗网、天涯网、北飞的候鸟三家网站起诉至法院,索赔工资损失7.5万元、精神损害抚慰金6万元及公证费用2050元,首次将“人肉搜索”和“网络暴力”推向司法领域,催生出“人肉搜索”中国第一案。最后两家网站被判侵权,王菲获赔精神抚慰金8000元。

此宣判结果一方面可以反映官方的态度,同时也是对于盲目参与道德讨伐的网民的一种警示,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最后底线。在进行道德批判的时候,网民应随时注意,否则一不小心就越界了。

(二)实施实名制或固定IP地址

许多网民认为在网络中是匿名的,没有人知道自己是谁。正是这种匿名心理使得“暴民”们肆无忌惮地对受害者进行辱骂和言语上的攻击。而事实上,这种“匿名”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匿名。这是人们对于网络技术特性不太了解的情况下的一种误解。从技术角度看,网民是可以根据IP地址被追踪的,只是成本较高,在网民活动没有引起太大社会影响的情况下,相关部门并不会采取追踪行动。

基于这样一种误以为“匿名”的心理,网民的自我控制能力减弱。因此,让网民有可被“看到”、可被追踪的意识,是抑制网民放任言行的有效渠道。有两种方式,一是实施网络实名制。网络实名制是2002年清华大学新闻学教授李希光在谈及新闻改革时所提出的,他建议人大应该立法禁止任何人匿名在网上发表东西。他认为网络也应该严格受到版权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同时网上写东西要负法律责任”。网络实名制能有效遏制散布谣言、制造恐慌和恶意侵害他人名誉的一系列网络犯罪,并使网友看到更有责任的言论,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信用体系,提高个人信息的准确度,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将更方便安全。第二种方式是固定IP地址。由于每一个上网者都拥有一个IP地址,对于网络管理者来说,他们可以通过IP地址来追踪某一个违法行为的责任人。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另一种缓解网络舆论暴力现象的技术方式,就是如果每个人在网上都有静态的IP地址,那么个人与IP地址之间固定的对应关系,让网络受众体会到,IP地址的固定让他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再是匿名的,这会促使他们加强对自己言行的约束。

总之,这两种方式都能让每位网民意识到自己在网络中并不是隐形的,而是可见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网民的肆意宣泄,从而抑制网络舆论暴力的产生。

(三)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与个人自律

如果说完善相关立法和实名制的实施是一种抑制网络舆论暴力的被动方式,那么提高网络受众的媒介素养无疑是一种积极主动的防范方式。网络的监管不仅要依靠外部力量的监管,同时也要寄希望于网络受众的个人自律,让网络成为意见公平公开交流的“市场”,净化网风。由此看来,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势在必行。网络的媒介素养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方面是网民作为受众,应能够正确理解分析媒介信息,提出批判意见,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另一方面,网民作为传者,要具备制作和信息的能力,并且认识到信息后的社会影响,要自觉接受媒介素养教育,强化自身的传媒职业精神。

作为网络受众,网民在接收到信息时,要具备抵御能力、甄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意识。信息甄别依赖于自身的知识背景和一些与计算机相关的操作技术。诸如,对于图片是否经过计算机合成处理,网民需要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来进行辨别,或者信息来源是否真实可靠,这需要网民进行相关的多方面的搜索来求证。具备这样的甄别能力固然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网民要认识到鉴别信息意义的重要性,许多网民往往就是被一些片面的甚至虚假的信息以及极端的观点所煽动,不是因为他们不具备鉴别的能力,而是他们并没有认识到信息筛选鉴别的意义以及必要性,无论真假都一味接受。所以增强网民进行信息鉴别的意识是有必要的。

同时,网民作为传播者,在信息和观点的时候,要具备职业道德。不因一己之私,甚至只是为了发泄,而不负责任的信息,或者发表极端的观点。网友“渔翁”于2011年3月15日上午10时左右,在自家电脑上敲下一段不到50个字的消息:“据有价值信息,日本核电站爆炸对山东海域有影响,并不断地污染,请转告周边的家人朋友储备些盐、干海带,近一年内不要吃海产品。”超乎他想象的是,短短几个小时之内,这条消息不胫而走,直至演化为两天后全国范围内的辐射恐慌和抢盐风波。

作为一个传播者,他并没有核实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就贸然进行,并且没有考虑到该信息在非常时期所可能造成的后果。他违背了作为一个媒介传播者的职业道德。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说:“人人都可以参与新闻的传播,而不可能人人都具有职业道德,也难以保证每个人都受到过新闻专业的严格训练,通过他们所传播的信息,很难说是真正的新闻,或是无知之见。”喻国明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网民素养亟待提高,再提高。传者媒介素养的提高,能够使网民了解传播的实质和意义,知道话语权的重要性,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合格传播者。

(四)网站加强把关,注重信息的全面性

网站作为网络媒介的主要把关人之一,担负着对信息进行把关的职责。而许多网站往往有意无意地忽视对于新闻来源的筛选。

信息既要注重真实性,同时也要注重全面性。全面性是指媒介要提供各方面的事实、情况、意见,不片面报道和隐匿事实。而往往网站或因为私利(为提高点击率,吸引眼球)或因为疏忽,没有担当好把关人的角色,忽视了信息的全面性。很多新闻往往只是一方的观点和信息,而没有提供空间让另外一方有说话的“余地”。正是这种一面之词,容易误导网民,让他们易于激动而导致偏激的言语和观点。因此网站把好关,无疑可为舆论暴力的产生设置一道有力的屏障。

结语

网络舆论暴力,无论是舆论事件的当事人,还是参与舆论暴力的网民,抑或是整个社会,其实都是受害者。当事人要承受来自外界的压力甚至是侵犯,而参与舆论暴力的网民则要花费时间与精力,卷入本该远离生活的无关事件,参与一场不耻的批判与对他人的侵犯。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努力遏制这样的网络舆论暴力。(来源:新闻爱好者 文/聂亮 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编选:)

参考文献

[1]邓晓霞,王舒怀.对“舆论暴力”说“不”[N].人民日报,2007-08-10(16).

[2]熊欣,李玲.反思舆论暴力的成因[J].青年记者,2008(5).

[3]汪晓霞.试析危机传播中网络媒体的功能[J].传媒观察,2008(9).

[4]张海鹰,滕谦.网络传播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

[5]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网络暴力的原因范文第4篇

在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下,网络也迅速普及起来。网络为公众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可以自由发表言论的场所,在网络空间里人们畅所欲言,自由讨论公共事务、民主参与社会管理,自由表达的网络俨然成了一个新闻、观点和民声的集散地。尤其在近几年,网络的影响更见壮大,很多网络事件成为人们争相讨论的焦点话题,其影响力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网络的影响无孔不入。但实践证明,网络是一柄“双刃剑”,利弊共存: 一方面,网络的广阔的言论空间和更多的言论自由推进了社会民主化的进程,满足了人们行使当家做利的需要; 另一方面,谣言、情绪型舆论的滋生和泛滥、网络暴力事件的频发等各种负面影响使得网络成了一个喧嚣无序、杂乱无章的“菜市场式”的空间[1]。近来,网络暴力事件由于暴力倾向显着,总是频频掀起巨浪狂潮,引得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广受关注,这成为网络传播中不能忽视的问题。

虽然网络暴力有种种弊病,可由于种种原因,网络暴力的势头竟然从未消减。人们由刚开始在论坛里互相谩骂,到名人博客上的群起而“骂”之,再到着名的铜须门事件、虐猫女事件的万夫所指。从谩骂,到人身攻击,再到揭露隐私,甚至直接在现实世界中进行攻击,网络暴力似乎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似乎什么话题也能引来关注,什么事件都能引发愤怒。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这一现象进行必要的分析。

目前,对于网络暴力学术上还没有统一的界定,百度百科是这么界定网络暴力的: 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本文参考各方面资料,重新界定网络暴力的内涵: 在狂热、非理性的情绪支配下,网民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网络事件发表网络言论。这些言论超越了正常的理性范围,也超越了道德和法律的界限,不仅在虚拟空间上对当事人给予道德的审判和批判,而且也对当事人的现实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它往往是匿名的、群体性的攻击行为,虽然攻击者的身份是虚拟的,但给当事人所带来的伤害却是真实的。

举一例说明。2008 年 5 月 14 日,也就是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三天,不知谁人在网上了一个“铁公鸡”榜单,抨击一些跨国公司吝于向灾区捐款。后来范围进一步拓展,一些国内知名企业和明星也被列入了被抨击者的名单,给很多当事人的现实生活造成伤害。其实,在捐款问题上涉及的问题比较复杂。不论是受爱国感的驱使和还是受民族凝聚力的号召,在获知信息并不充分的前提下,贸然对事件做出判断是有失理性的。

网络暴力除了语言暴力以外,还表现出了行为上的暴力。在网络中,人们往往无视法律责任的存在,事先并不征求当事人同意,就随意在网上公布属于当事人隐私的信息,造成对当事人法律权利的侵犯。有的网络事件还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正常生活进行行动和言论侵扰,致使其人身权利受损。网络暴力中这种暴戾的心态和行为方式是与文明社会直接相违背的。韩国女星崔真实的自杀,还有一宗宗网络暴力造成的当事人身心受到极大伤害的事实无不证明了网络暴力的恶劣性。

二、网络暴力的传播特点

传播角色假借正义之名 生活中,同样是你帮助别人打架了,但如果你揍的是坏人,这就叫见义勇为; 如果你揍的是好人,那就叫聚众闹事。网络中,人们的逻辑方式仍然一样。网络上讨伐一个罪魁还需要什么证据? 由于网络暴力事件的被讨伐者的行为大多数是违法的或者悖逆公德的,就使得讨伐者的形象无形之间显得理直气壮,而且正义感十足。纵然你骂了人,由于被骂者是该骂的,也就减轻了对骂人者的责任的追究和对其骂人行为的批判。这也正是网络暴力中有那么多的人争相参与其中的原因。人民网调查: “人们如何看待网络暴力?”被调查者中 94. 9% 的人回答出于义愤,只有5.1%的人回答纯粹出于好玩。看来大多数人们当初参与进来的初衷也确实是正义的,也就是说人们当初是在正义感的驱使下参与进来的,后来的网络暴力的发展趋势也是他们自己所始料不及的。

传播活动自发形成

网络暴力事件由于其内在的无成本自我扩散机制,从一产生便成无条件发展之势。纵观网络暴力事件的始终,不存在任何强迫行为。无论是首次传播,还是二次传播或多次传播都是网民的自发使然。无论是出于道德使命感还是情绪宣泄需要,网络暴力事件的传播都是在自发状态下进行的,纵使存在一些背后别有用心的事件操控者的主观行为,也是在不被发现的隐性状态下进行的,大多数参与者并没有意识到其行为的控性,所以说网络暴力传播活动基本上都是自发的,至少是在参与者自认为自发状态下进行的。传播内容的社会敏感性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话题是敏感的,一提起就能引起轩然大波。纵观网络暴力事件的传播内容往往就是这样的一些话题:虐待、第三者、极度自私等等,不是违法的,就是悖逆公德的,或者是人们的情感较难接受的。这些话题都是社会极为敏感的话题,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这些现象尚且嗤之以鼻,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就更难怪要群起声讨了。人民网“公众如何看待网络暴力?”的调查显示: 对于“铜须门”或者“虐猫事件”这些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网络事件,82%的网民表示要严厉声讨,认为需要冷静思考的人不到 20%,而静观其变的人更少得可怜。可见,这些话题的极度敏感性。

信息结构的开放性

在网上,谁都有说话的权利和自由。只要你注册了一个论坛,就有在这个论坛里说话的权利和自由。在整个网络暴力的传播过程中,只要你的言论于论坛无害,一般版主就不会删除你的发言。你可以补充任何信息,只要它是真实的,甚至只要是网民希望真实的,都可以造成新一轮的传播活动。总之,网络暴力的传播处于一个极度开放的传播结构中,这就为传播影响的不可控制性埋下了伏笔。谁都可以发言的情况下,因为不能保证发言的公正和客观,就不能保证传播影响总是积极的,也才导致走向了网络暴力的歪路。

恶劣影响的虚拟促成

在虚拟的网络自由世界里,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地位,并拥有同等的受到尊重的机会,这种特征使网络成为人们灵魂最自由的地方。网络还由于天然的虚拟性,而使得很多在现实中不好做的事情,或者不好说的话在网络上便可以旁若无人地做,肆无忌惮地说。在这种虚拟环境下,因为多了虚拟性的保护,人们往往容易产生“这里很安全”的意识,又因为少了很多现实世界的惩罚机制,在网络的顾忌就显得纯属多虑。在网络世界里,人们做出一定的行为根本就用不着深思熟虑、谨慎再三,完全实现了“思想有多远,路就能走多远”的愿望,以至于有学者称网络为“历史上最接近真正无政府主义状态的东西”。在网络虚拟世界里,不管现实生活中网民有多大的物质重压与精神压抑,都可以自由而肆无忌惮地在这里宣泄,还有可能由此引发大众对同一焦点事件的集体泄愤。与此同时,网络虚拟性也使得有效的监督机制变得力不从心,再加上在虚拟环境下,网民的诚信意识及道德意识极容易走向缺失,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一些无从证实的传闻、流言、诽谤、谎言等各种不健康信息在网络里却可以大行其道。

传播效果容易失控

现在看来,网络暴力似乎总有失控的趋势,对当事人造成很大的身心伤害。这是怎么回事呢? 大多数网络暴力看起来似乎总发端于对不合情理现象的讨伐,这本身无可非议,但由于总是在狂热、非理性的支配下,再加上网络传播结构的开放性和流言传播的易失实性,使得网络暴力很容易出现差错或被人利用,使无辜的当事人蒙冤。网络暴力的背后是以讹传讹在作祟,这些虚假或片面消息的扩散传播,影响 受众在不理性的情况下做出非理性举动。导致结果是,无论被讨伐人如何道歉都不足以缓解网络暴力的事态发展,连事件的发起者站出来要求人们取消打击行为,也都不得要领,最终走向了暴力的极端而无法收拾。“铜须门事件”事件就是典型的例子: 当事人即使在道歉后也不能摆脱困境,事件的发起者声明事件原委“纯属杜撰”,要求网民取消进一步的行动,也不能缓解事态发展。

三、网络暴力中的网民情绪

协同过滤与群体极化

网络暴力之所以最终走向了暴力,有一种关键的力量在起作用,那就是仇恨。仇恨总是产生于一定的情绪中,“群体极化”恰恰可以加强人们的某种情绪,网络暴力始发于某种不满的情绪,不满的情绪得以加强的后果就是走向仇恨。看了网络暴力中暴力引发的情绪因素———仇恨,我们再来看一看群体极化。所谓的“群体极化”现象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某种倾向性,通过群体的作用而得到加强,使原来的观点和态度打破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这里的交流不再是不同意见的往来,而成为了共振式的“回音”。该理论假设: 群体的讨论可以使群体中多数人同意的意见得到加强,使原来同意这一意见的人更相信意见的正确性; 而原先群体反对的意见,经讨论后,反对的程度也更强。在这种正确的更加坚信正确,错误的更加盲目极端的极化过程中,就不自然会抹杀中间过渡阶段的客观和公正,致使出现两个极端。群体极化具有两方面的力量: 一方面,它能使各不相同的群体意见归于一致,这样可以增强群体内聚力; 另一方面,它能极化已有的观点和判断,使它呈压倒性气势优势。在网络暴力事件中,如果增强网络暴力正义群体的群体内聚力,无疑会使得盲目团结的力量更加壮大,如果是使错误的判断和决定更趋极端,便会使错误更加错误,照此看来,无论哪一种都是有害的。那么,在群体极化理论下,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网络暴力事件那么容易走向偏差。

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伊曼提出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深刻揭示了群体意见的自我封闭性。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则分析了个体如何在一个非理性、易激动、少判断、好左右的群体里逐渐走向极端的心理机制,理论认为人作为行动群体中的一员,其集体心理与他们的个人心理有着本质的差别,成员的判断极易受到感情、名望、权威等的左右。

网络论坛就是一个虚拟的群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群体因为某种志同道合而聚到了一起。在登录论坛的过程中,网民相对处于一种较为封闭的传播环境中,而在封闭环境下,人们的判断就极易受到所处群体的影响。这就不难理解,互联网论坛区对于同一焦点议题的发言和跟帖,总是容易受到群体的情绪感染或同化,使得不同观点迅速流于一致。人们高举着道德扞卫者发明的语言利器,逐一追剿那些经他们群体判定的有罪的人或事。情绪在群体极化的力量促使下,由刚开始对不道德事件的正义批判迅疾转变为现实生活的情绪泄愤,基本已经与原来的使命背道而驰。其实,当网民自我封闭于特定的 BBS,受众所能听到的就只能是自己的“回音”而已,并不是不同意见的相互交流的声音。但在群体极化下,人们又何尝想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在这种内因排斥异己意见,外因又存在强大感染力的内外夹攻下,也就不难理解网络暴力总是随着事态的发展变得越来越不理性,越来越暴力[2]。

那么,网络传播中的极化现象又是如何实现的呢? 是通过什么手段实现的呢? 我们从网络的检索方式不难看出,网络检索都是通过关键字输入,这样检索出来的就总是相关的信息,不相关的信息我们是根本看不到的。凯斯?桑斯坦提出了网络中的“协同过滤现象”,即网站通过信息的同类搜集和网址链接,在无形间就过滤掉了异己意见和信息,并阻隔了得知异己意见和信息的到达渠道,提供方便的同时导致了信息“窄化”。实质上,这还会让人产生自己的想法是大多数人的想法的错觉,使得本来就有的想法因为得到认同而强化,最后走向群体极化。这种情况下,如果先前的想法或判断是客观公正的,就能形成一股积极而又强大的舆论力量,但如果先前所持有的想法或判断是一己的偏见,在群体极化下就会走向更加极端的末路,这也就产生了仇恨。网络媒体,由于天然的协同过滤搜索引擎,而无法迅速摆脱走向群体极化的厄运,这也正是众多媒体中为什么单单网络媒体容易走向暴力的原因。

流言传播中的情绪

流言是在人们之间相互传播的有关某种社会现实问题的不确切消息,传播的方式一般是口头的、非正式的、非官方的。由此定义,我们便可以将网络暴力的传播机制归属于流言传播,我们就可以按照流言传播的特点分析网络暴力中的情绪促成。流言传播过程有三个特点:1.一般化。传播时会遗漏许多具体细节,流失很多信息,使内容变得越来越简略而扼要; 2. 强调化。某些内容引起听者的注意,留下较深刻印象,因而变得更加突出;3. 同化。流言接受者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知识、习惯、态度、兴趣、需要、情绪等主观因素来理解流言的内容,凡是符合他的这些主观状况的,他就会接受下来,同时对各种内容按照他自己认为合乎逻辑的系统加以归纳整理,进一步加工,甚至添加枝节,然后再传播,所以最初产生的流言到最后可能已经变得面目全非。根据流言的传播过程的特点,我们不难发现网络暴力之所以能从刚开始的正常的义愤表达走向仇恨的暴力,流言的传播机制起着莫大的推动作用。流言传播中由于一般化的特征,人们遗漏或省去了具体的细节,这种情况下,人们看到的就只是结果,自然也就没有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逻辑判断,人们简单的判断就极有可能是武断的; 流言传播中又因为有了强调化的特征,传播过程中,总是会忽略那些可有可无的情节不太严重的部分,往往留下的都是一些较能刺激人的感官的一些信息,很可能还要添油加醋地变得更加严重,这样就会使得传播的信息越来越刺激,越来越严重,经这样强调化处理后的信息也就不难想象必是为众人所切齿的; 最后,流言传播中的同化特征,使得人们往往根据自己的已得经验接受并认知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再传播。每个人的已有知识水平和认识水平都不一样,由于这种认知和传播的主观性太强,必然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偏差,使得传播的信息极易可能走样和失真,这也就为网络暴力的冤假错案的发生埋下了可怕的种子。

网络暴力的原因范文第5篇

关键词:网络风暴;DF1800电网监控系统;交换机

1 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力企业中,例如:调度自动化系统(SCADA),网络通信监控系统,能量管理系统(EMS)和管理信息系统(MIS),客户服务系统等,都与电力广域网络相联。为满足视频,网管信息的需要,使用了大量的网络交换机以组成一个专门传输这些数据的通信网, 其中还会有很多IP 终端的接入, 这就直接为网络风暴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

网络风暴就是数据广播造成的网络拥塞。广播通话效率高, 信息就可以马上传递到网络中的所有计算机。即使没有用户人为地发送广播帧, 网络上也会出现一定数量的广播帧。广播不仅会占用大量的网络带宽, 而且还将占用计算机大量的CPU 处理时间。广播风暴就是网络长时间被大量的广播数据包所占用, 使正常的点对点通信无法正常进行, 其外在表现为网络速度奇慢无比, 甚至导致网络瘫痪 。导致广播风暴的原因很多, 一块故障网卡,或者一个故障端口都有可能引发广播风暴。

2 现状分析

2.1 现用集控站监控系统网络结构模型

为了分析问题的方便与对其实际问题处理的可行性, 我选取了自动化所正在运行的DF1800监控系统进行假设分析。网络结构如图1。

图一 八零一集控中心DF1800电网监控系统配置图

DF1800监控系统网络结构采用的是一层网的结构,由数据采集系统,前置机,历史数据服务器,值班员机,报表机4个部分组成。由交换机连通的同一个网络内的所有设备,位于同一个广播域。

现以域内的三台计算机A,B,C为例,表示网络风暴的产生(如图二所示)。当计算机都正常运行,A发送数据包,B接收(如图a)。当计算机B因为网卡故障等原因,接收不到A发来的数据包时;A就发给C,让C发给B,但是B接收不到,C就告诉A数据包没有转发给B,而A很认真不断的发送数据包,如此不断循环(如图b)。如此,A不断的发送或者转发数据包,想让B接收(如图c)。当同一时间网络上的广播所占用的资源多到一定程度(ARP×10n)时,就会对网络上的正常信息传递产生影响,造成传送信息的延时或整个网络的堵塞,瘫痪,这就形成了网络风暴。

简而言之,网络风暴就是大量的广播报文形成风暴,是巨大的数据量占用了大量的数据带宽和计算机的系统资源, 大大降低了整个网络的通信性能,尤其在进行大量数据通信时,一个广播包引起了多个响应,而每个响应又引发了多个响应,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把网络同一个域内的传输带宽消耗殆尽,而网络终端在对无用数据包的频繁检测中大量占用CPU 资源,一开始会让系统变得很慢,最终会因CPU 满负荷运行而导致操作系统崩溃。

2.2 网络风暴引发的具体事件及波及范围

网络风暴在电网监控系统中时有发生。以801集控站为例:九一变电所的报表机因网卡损坏,而不断的发送报文,引起了九一变电所的电脑死机,网络瘫痪。如没有及时处理将导致九二,六区,九浅,气站,九八等变电所的网络瘫痪;甚至通过网络交换机使网络风暴进一步扩大,影响到电力调度中心的网络,使值班员机,前置机运行缓慢,乃至死机。这会对公司的业绩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如遥信,遥测,遥控,摇调信号传输不上来,计量电量传输不上来,报警信息传输不上来等等)。其具体影响范围如下表:

如果有工作人员误将内网交换机和外网交换机相连,那么网络风暴的影响将进一步扩大,导致办公网络的瘫痪。

2.3 网络风暴的表现特征

发生网络风暴时, 在电网监控系统中的设备有如下表现特征。

a)计算机先是运行缓慢,网络时而能通时而不通,5 min 左右后计算机死机, 当网络广播已经形成风暴后,重启后会立即死机。由于现在的计算机都装有网卡, 它会对每一个数据包进行辨析,有用的留下,无用的丢弃。当大量的数据包需要处理时网卡就会耗尽CPU 资源,从而使值班员机运行缓慢并死机, 经试验证明Windows,unix等操作系统均不能避免。

b)网络交换机数据灯快速闪烁,一个域内的网络交换机只要是有连接计算机的端口指示灯都在闪烁,则证明有大量的报文转发。

2.4 原因分析

产生网络风暴的常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a)采用了不良的网络结构。 系统正常运行时,在小数据流的情况下, 网络信息均能正常传送, 而系统一旦受到较大的干扰或扰动, 如雪崩, 由于信道的拥挤, 数据传送的堵塞, 将可能进一步恶化成风暴,造成系统的瘫痪。

b)网络设备原因。使用不带网络抑制功能的交换机, 一旦出现如网络环路或网络稍微繁忙等情况时, 将可能产生网络风暴。

c)网卡或端口的损坏。如果网络机器的网卡或端口损坏, 也同样会产生广播风暴。损坏的网卡或端口, 不停向交换机发送大量的数据包, 产生了大量无用的数据包, 产生了广播风暴。对于网卡或端口的物理损坏引起的广播风暴,故障较隐蔽, 可以借用Sniffer 局域网管理软件, 查看网络数据流量, 判断故障点的位置。

d)网络环路。网络环路的产生一般是由于一条物理网络线路的两端同时接在一台网络设备中(如交换机的不同端口), 造成了每一帧都在网络中重复广播,从而引起网络风暴。

e)网络病毒。目前一些比较流行的网络病毒如Funlove,震荡波,RPC 等,一旦有机器中毒后,会立即通过网络进行传播, 网络病毒的传播会损害大量的网络带宽,引起网络堵塞,网络风暴。

3 网络广播风暴的预防

针对以上的情况, 对广播风暴的危害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在设计,构建和管理局域网时, 就要充分考虑广播风暴给网络带来的问题, 一般可从以下方面进行设计。

3.1 注意组网和网络规划。

为了保证网络的效率,建议级连层数不要超过四层,要可利用路由器或三层交换机进行分隔,把大网分为不同的子网,把危害控制在一个小的子网内。在组网时尽量选用质量好,功能强的交换机,有很多交换机自身带有防网络风暴的功能。

3.2 注意安装,布线要按照网络工程规范进行。

按照网络工程规范进行就是为了避免由于水晶头压制不好而造成环路或五类线挤压,中断环路等。在室外的五类线要选用五类以上的双绞线。

3.3 注意网络流量监控。

网络中的计算机应安装网络流量监测软件(sniffer, ethereal)和防病毒软件以防御病毒入侵,并随时监视网络内流量的异常变化。出现流量异常情况时,要及时断开网络连接,以防止对网内调度交换机和调度台造成更大的危害。

3.4 注意网内计算机管理制度的建立。

以克拉玛依市为例, 调度组网系统基本上是必须覆盖全克拉玛依每一个变电所的, 在中心站和各集控站会有很多的计算机维护调度网系统, 这就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计算机管理制度,控制病毒的入侵,预防人为原因造成的网络环路。计算机故障后应及时修理并断开网络连接,不使用的USB 口应使用封条封闭。在维护终端上不得使用不安全的U盘,软盘,光盘等。

3.5 制定应急预案。

调度组网系统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针对调度交换机,网络交换机及调度后台等出现异常现象后要做出快速正确的判断,能够及时应对,采取措施,保证电力调度交换网的安全运行。

3.6 采用VLAN( 虚拟网) 技术

VLAN 技术在局域网的推广使用, 是解决网络广播风暴的一个最优方法。划分VLAN 可以很好的抑制网络广播风暴。VLAN 是交换机提供的提高网络访问效率和控制安全手段。VLAN 划分能够从逻辑上隔离不同网段, 同时隔离出不同的广播域, 这样就限制了广播在网内的传播, 缩减了可能收到的无用广播的数量。

4 总结

总而言之, 电力监控网络中发生广播风暴是一种很严重的网络故障, 以预防为主的防治措施应是主要对策。设计科学,合理的设备管理制度, 加强故障监控是主要的防范措施, 追查程序可以作为辅助手段加以利用, 能降低网管人员的工作强度保证网络高效运行。无论是用网络分段,交换式网络, 还是VALN 技术都在一定程度解决了由网络广播风暴带来的局域网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李玉清, 杜海军, 陈享振1 局域网广播风暴分析[ J]1 福建电脑,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