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际交往的沟通技巧

人际交往的沟通技巧

人际交往的沟通技巧

人际交往的沟通技巧范文第1篇

1、报告调查的原因

2、调查的结果

心理的闭锁性少年期开始出现到高中阶段。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再加上过去生活中的经验和教训,使其发现逢人不可再全抛一片心,加上自尊心、文饰、内隐的需要及各种顾虑,使其嘴上相继都加上了一把锁。有许多问题被作为个人的内心秘密隐藏起来,给自己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特别在非同龄的人群中,尤其是对父母、老师等成人保持心理闭锁。但另一方面,这时期他们客观上又存在有强烈的归属的心理需求及与人交往的愿望,希望广交知心朋友。但相互的闭锁,尤其是异性间相互的闭锁,更加使其产生特殊的好奇心和神秘感。心中的苦闷很想找人倾诉、讨教,于是常处于左右两难的矛盾之中。闭锁性既是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是适应力提高的表现,但也加大了对他们了解及把握的难度。使其不敢与人倾心相交而感孤独,于是大都述说于锁于抽屉的日记之中,致使有些老师变得困惑不解,倍感学生变了,不信任自己了。

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对高中生人际关系优化策略的指导几乎很少涉及。高中生在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过程中,同样不可避免的要与他人发生人际交往,但是,在当前高级中学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处于首要地位的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与知识技能及思想品德的教育。而对学生人际关系方面的指导则往往被忽视,而弃之一旁。这样,不能进行正常交往的学生则往往就会处于被孤立与嫌弃的地位,轻者,导致产生自卑心理,情绪低落,重者,产生严重畸变心理和人际交往障碍。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人际交往指导涉及很少。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加上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教育中父母一方面对子女溺爱,过于放纵,另一方面对子女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导致学生各种不正常心理行为增多。他们任性、倔强、刁蛮、目中无人,不善处理人际关系,同学间、师生间、亲了间关系紧张。

在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的今天,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一贯的教育理念、教育机制在新时期的新需要下需要怎样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现代社会需要集顺应人性的发展。

二、调查方案设计

1、内容设计:

高中生人际沟通技巧的培养包括那些内容;现今高中生人际交往与沟通的现状如何;高中生人际沟通心理发展的规律性是怎样的;培养学生人际沟通的形式有哪些,使用的情况怎样,各有什么特点、作用和效果;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又该采取怎样的方式。

2、过程设计:

阶段

时间安排

任 务

第一阶段

1、 查阅有关文献,如《教育心理学》等著作,为本课题的调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通过问卷调查,找学生访谈和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交往能力与交往状况进行自测等形式,了解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通过调查分析,明确课题研究的重点。

3、 随机选取实验班,讨论研究方法、形式、研究进度

第二阶段

实行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交叉进行研究

1、 面对学生实施人际交往心理辅导和行为训练,形式有: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班队活动、讲座、家长会、宣传、心理信箱等;

2、 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特别是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矫正训练,即个案研究;

3、 组织研究组成员外出参观学习,向兄弟学校学习、借鉴、交流研究经验;

4、 每学期上交研究报告

第三阶段

1、对实验学生进行人际沟通状况测试,与第一阶段进行对比;

2、对上阶段积累的材料进行分析总结和提炼,结合每时期的结果逐步完善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结论,逐步完成高中生人际沟通技巧培养的调查报告

4、调查方法设计:

(1)访谈法:通过对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一线教师、学生等访谈,更清楚了解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为全面考虑研究范围和方法提供有力建议;

(2)文献法:通过查阅和分析已有的有关学生人际交往和人际沟通技巧的研究,了解目前的研究状况,作为研究的借鉴;

(3)问卷调查法:用已有的量表在实验前和实验后对学生进行施测,同时也将实验班和非实验班的学生的结果进行对比,作为实验结果的一个证明;

(4)课堂情景实验法:通过系列的教学活动,如班会课,心理健康活动课,有针对性地组织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和能力;

(5)个案研究法:结合课任教师的观察和调查的结果,选取个别学生运用心理学的辅导知识进行辅导,并做好相应的跟踪记录。

三、调查的实践意义

1、调查意义:

有利于解决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方面存在的矛盾与冲突,为学生、家长、教师共同提供良好的沟通机会与桥梁,让教师掌握培养学生人际沟通的技巧与方法,让学生与人的沟通达到情感上的相互了解和理解,掌握与人沟通交流的方法与技巧。

2、理论价值:

使教师对心理学知识中有关人际沟通技巧有更深刻的教学实践和感悟,从现实教学探讨培养人际沟通技巧的最优化手段,为高中生人际沟通技巧研究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和数据。

四、调查总结

正确处理高中生的人际关系,应当正确引导和促进高中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帮助高中生健康地成长,指导学生进行健康的人际交往,形成良好的班集体心理氛围,使各个学生在班集体的学习和生活中,充满自信,情绪高涨,精神振奋。使他们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或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人际沟通基础。

五、调查参考文献

1. 沈阳市第八十五中学 高凯 《浅谈高中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人际交往的沟通技巧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生 人际沟通交往能力 现状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0002—03

美国著名教育家、成功学大师卡耐基通过多年调查研究得出结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15%来源于他的专业知识,而85%源于他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富兰克林也说过:“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其获得知识、开创事业、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可靠保障。提高学生交往能力和水平,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对在校高职生进行实地调查,了解高职生人际沟通与交往状况,探讨高职生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0年11月,调查对象为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随机选取的大一、大二学生,调查方法以调查问卷为主,共发放问卷230份,回收有效问卷210份,有效回收率为91.3%。其中,男生102人,占48.57%,女生108人,占51.43%。

二、调查结果

1.我院学生人际沟通交往状况总体较好

如表一所示,在“与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情况”的调查中,选择“非常好”和“比较好”的学生占了60.95%,选择“一般”的占了35.72%,只有3.33%的学生选择了“不好,有困难”。如表二所示,在“与父母(老师)意见不一致时的表现”的调查中,选择“在父母(老师)的建议上提出自己的想法”的学生占了78.57%,说明大多数学生既能尊重父母的意见,同时又能有自己的主见,符合新时代青年的做法。以上调查说明我院学生人际沟通交往的整体情况较好。

2.部分学生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还有欠缺

从以上三个表中可以看出,在“你是否善于与人沟通”的调查中,28.6%的学生选择“是”,11.9%的学生选择“不是”,59.5%的学生选择“介于二者之间”。在“与陌生人交谈”的调查中,只有26.7%的学生选择“坦然自若,能够很好与之交谈”,33.3%的学生选择“能够与之进行交谈,但略显紧张”,33.8%的学生选择“较少主动说话,只是应答对方的话”,还有6.2%的学生选择“心跳加快,很紧张,不知道说什么”,后二者的比例占到了40%。在“进入大学后的第一次自我介绍”的调查中,选择“很自然,镇定地介绍自己”的学生只有17.2%,选择“感到紧张,不能很好地介绍自己”和“很不自然,有点语无伦次”的学生一共占41%。由此可见,我院部分学生的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还是不容乐观,亟待提高。

3.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处理同学朋友之间的矛盾

如上表所示,在“当您与朋友、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或争执时,您会怎样处理”的调查中,只有44.3%的学生选择“会主动跟对方沟通,将问题解决得很好”,36.7的学生选择“会主动跟对方沟通,但问题不能很好解决”,13.3%选择“不会主动,等待对方提出交谈”,还有5.7%的学生选择“不会主动,导致感情破裂”,这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处理同学朋友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后者,这样的选择会埋下祸根,引发矛盾,令人担心。

4.遇到心理问题交流途径不多

如上表,在“遇到烦恼时您会怎样处理”的调查中,只有40%的学生选择“找要好的朋友谈心,说出自己的心里话”,31%的学生选择“一个人散步,放松自己”,19%选择“如果朋友主动询问,会说出来”,还有10%的学生选择“憋在心里,不向任何人诉述”。这其中只要有一个学生心里的憋屈怒火无处发泄,最后用极端的方式来解决的话,也许一个新的“马加爵”就会出现。笔者在搜狐网又看到一起惨案:2011年11月,在广州某职业技术学校,仅仅因为一次小小的口角摩擦,一名大三男生竟持刀将共同生活两年的下铺室友活活砍死。这样的例子总是时有发生,令人叹息!

5.普遍重视沟通交往能力的培养提高

如表所示,认为沟通交往能力在学习工作中“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的学生占了92.38%,认为“非常需要”和“需要”提高与人沟通能力的占了90.95%。由此可见,我院学生普遍希望培养提高自己的沟通交往能力,这是可喜的现象。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影响我院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主要是以下几点:

1.缺乏沟通技巧

缺乏沟通技巧,这在“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因素”的调查中所占比例是61%,排名第一。任何能力都需要学习和锻炼,人际沟通交往能力也不例外。大学之前一切以高考为中心,学生缺乏人际交往方面的教育和训练。有的学生在交谈中语气生硬,或者不注意沟通方式,在批评他人、拒绝他人时不讲究艺术;或者不懂得交往原则,开玩笑不注意场合,不懂得给人留面子;或出言粗鲁伤了对方的自尊心等等,这些表现都有损于自身形象,影响了同学之间进一步的交往,甚至激发矛盾,发生惨案。

2.性格差异(缺陷)导致交往障碍

性格差异(缺陷)导致交往障碍,这在调查中所占比例是52.4%,排名第二。生活中每个人性格各异,有的人性情沉稳,做事踏实认真,对大大咧咧、毛毛躁躁的人可能看不惯;有的人果断泼辣,与优柔寡断、缠缠绵绵的人可能合不来,这就是性格差异导致的交往障碍。与此同时,孤僻内向、心胸狭窄、自私自利、急躁冲动、报复心强、猜忌冷漠等不良性格也会让人心生反感,退而远之。

3.语言表达能力差

众所周知,在中国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缺乏语言表达的系统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普遍较差。有的学生想要表达自己的观点,但语言缺乏逻辑性和流畅性,使得思维混乱,语句不通,让人不知所云。有的学生想要表达思想或情感,但却抓不住重点和中心,费了半天口舌也不能让人清楚明白。还有些学生在表达意愿或思想时,缺乏精练性与简明性,不能用简短而准确的语言表达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和情感。这些都是因为缺少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训和锻炼。

4.羞怯自卑,恐惧社交

有自卑心理的高职生大多较为敏感,缺乏自信,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忧郁悲观、自我封闭、言行被动、畏首畏尾,不敢抛投露面,生怕当众出丑。甚至感到紧张害怕,以至于手足无措,语无伦次。严重的会常常感到抑郁苦闷,害怕见人,导致社交恐惧症。

四、建议与对策

(一)学校方面

1.开设人际交往训练课程

在这次调查中,认为开设人际沟通技巧课程很有必要的学生占70.95%;前面也提到,认为“非常需要”和“需要”提高与人沟通能力的学生占了90.95%,说明我院学生有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的迫切需求,学校领导应当高度重视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而开设人际交往训练课程则是有效的途径之一。可通过开设公共关系学、社交礼仪、社会心理学、人际沟通技巧等课程,传授学生人际沟通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技巧的,提高高职生对人际交往的理性认识。另外,学校还可以请社会上的成功人士谈谈他们的人际交往心得,传授他们的成功经验。

2.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

部分高职生人际沟通能力差的内在原因主要是由其心理原因引起的,包括自卑、猜疑、孤僻、嫉妒等。同时学习生活中也会面临着各种内心困惑及矛盾冲突,如不及时进行指导疏通,就有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学校应完善心理咨询体系,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如建立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开通心理咨询热线等,辅导员与科任老师也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全面发展。

3.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和平台

高职生交往的需求促使学校把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校园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组建各种社团、协会等学生团体,广泛开展专业技能竞赛、演讲赛、辩论赛、文体活动、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及志愿者服务活动等等,做到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为高职生的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提供良好的契机和场所,让学生有更多与人交往的机会,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真正使校园活动成为推动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其他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手段。

(二)学生方面,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培养优良的个性品质

良好的个性品质如真诚热情、活泼开朗、自信乐观、关心他人、善良正直、友好信任等,有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吸引力,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不良的个性品质如虚伪自私、孤傲自我、敏感多疑、易躁易怒、心胸狭隘等,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阻碍作用。因此高职生应该加强自身修养,大力培育个性品质的积极方面,注意克服性格上的弱点和缺陷,使个性品质不断得到优化和完善。

2.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高职生要培养自己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要珍惜在大庭广众面前发表见解的锻炼机会。在课堂讨论中踊跃发言,积极参加演讲、辩论、专题讨论会、主持人选拔比赛、读书心得交流会等活动。同时,要多读名篇佳作,多学各科知识,扩大知识面,以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3.掌握人际沟通交往的技巧

高职生要学习掌握人际沟通交往的技巧,例如用心倾听对方的谈话,由衷赞美对方的优点,让自己的谈吐幽默风趣,真心微笑,心怀感激等;其次还要了解人际交往的原则,如诚实信用、公正平等、宽容谦让、互助互利等。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增强与人交流的主动性,在活动中锻炼提高,认真总结交往经验,不断提高人际沟通交往的能力。

成功离不开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和谐的人际沟通交往关系是当代高职生心理正常发展、顺利渡过大学生活的重要保证,也是走向社会应具有的一种基本素质。我们应当充分发掘高职生人际沟通交往的内在潜能,调动各方力量,创造高职生沟通人际交往的良好外部条件,帮助高职生走向成功的人际交往,以健康快乐的心态,面对生活,创造未来。

参考文献:

[1]周少斌,李其越.高职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8,(11).

人际交往的沟通技巧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任课教师;沟通艺术

一、加强高校辅导员与任课教师的沟通的意义

“沟通”是人类交际的一种基本行为和过程,通过沟通,人们可以交流思想,联络感情和传递信息,有利于增进双方的了解,寻求共识,消除隔阂,化解误会,融洽沟通双方的关系。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我们适应时展、开展工作的基本技能。高校辅导员通过任课教师了解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状况,从而使学生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化解任课教师与大学生的矛盾、冲突,促进任课教师赢得大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和谐师生关系。实践证明,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就能形成一股教育合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将辅导员工作落到实处;反之,则会严重削弱教师群体的战斗力,给班级建设和大学生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因此,高校辅导员必须高度重视形成与任课教师之间良好关系的重要性,加强与任课教师的沟通与交流。

二、辅导员与任课教师沟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辅导员与任课教师沟通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一)认识上,重视不足。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教育管理是辅导员指导大学生完善内心世界、规范外在行为、提高能力素质的系统工程,是一种师生双向互动的教育活动。但长期以来,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教育管理相关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中,我们往往在强调高校辅导员的地位与作用的同时,忽略了任课教师在大学生教育与管理中的应有地位和独特作用。任课教师是大学生教育与管理的旁观者,只教书、不育人。而高校辅导员常常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唱“独角戏”,辅导员工作开展比较困难。

(二)在实践上,缺乏有效的技巧。

沟通是一门艺术,必须讲究一定的方式和技巧,否则,就难以实现有效的沟通。高校辅导员在任课教师与大学生之间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承担着化解任课教师与大学生的矛盾、融洽二者师生关系的重任。但在实践中,一些辅导员由于未掌握好与任课教师沟通的技巧,而夹在他们之间左右为难,或是和其中一方贴得过紧,不知不觉中把另一方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或是两边都不落好。这就必然使自己的工作陷入被动,难以很好地落实辅导员工作。

三、辅导员与任课教师沟通的艺术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加强和改善辅导员与任课教师的沟通与交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在认识上,要高度重视加强与任课教师沟通的重要性。

充分认识任课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教育管理的作用,对促进辅导员与任课教师的良好协作,进而提高大学生管理的水平,意义相当重大。在观念上,要充分认识到任课教师对大学生的重要影响,纠正以往“唯辅导员”的思想倾向。辅导员不应在大学生思想指导与日常管理中唱“独角戏”,要切实开展与任课教师的良好沟通,融洽与之的协作关系,使任课教师积极参与到大学生思想指导和日常管理中来。

(二)在实践上,要掌握和运用一定的沟通技巧。

沟通是一门艺术。在沟通过程中,不同的沟通方式来实现同样的目的,往往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为了使沟通活动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辅导员必须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

1.认真倾听。

一个好的沟通者,先必须是一个好的聆听者。倾听是赢得信任和尊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及时妥善地处理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各种矛盾,消除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要求辅导员在与任课教师的沟通过程中,注意倾听。在倾听的过程中,辅导员一定要神情专注、认真,中途不要打断对方的说话或插话,以免打断思路;适当的时候,要轻声附和或点头、微笑以示赞同。

2.学会控制自我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体验,是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反映。任课教师在与大学生的接触,实际上是一个情感体验过程。当任课教师与大学生产生了矛盾和冲突,往往会令其产生不愉快的主观情绪。面对他们的抱怨和批评,辅导员不要急于辩解,要虚心、耐心、诚心地听取其批评和意见,事后,可以寻找合适的时机向其解释和说明。

3.掌握必要的语言技巧

语言是人类沟通的最重要的工具和最基本的手段。良好的语言沟通能迅速、准确传递沟通双方的思想、感情,能有效地帮助双方形成对彼此的信任。在与任课教师的沟通过程中,要尤其注意语言的运用。用语要真诚、礼貌、委婉,切忌虚情假意、无理。语调要柔和,忌使用伤害性语言,绝不能讲有损任课教师自尊心的话,话语中要处处体现出对他们的尊重和肯定。同时,可适度运用恰当的体态语言。沟通时,要注意微笑、目光交流、手势姿势等细节。

4.搭建融洽任课教师与大学生关系的平台。

任课教师与大学生的接触大多仅限课堂,少有与学生谈心、交流的机会。辅导员应努力创造机会,通过多途径、多载体增进他们的师生情谊。如组织学生自制节日卡片,唱生日歌,邀请任课教师参加专题班会或节日活动,安排适合任课教师的节目,把任课教师分别安排在各学习小组中,让师生一起开展活动。当任课教师有困难时,引导大学生向其提供适当的关心和帮助,如看望生病教师等。

结语

高校辅导员与任课教师之间的沟通是辅导员工作的的重要环节。辅导员应高度重视加强与任课教师沟通的重要性,掌握必要的沟通技巧,做到:认真倾听;学会控制自我情绪,保持平和心态;掌握必要的语言技巧;搭建融洽任课教师与大学生关系的平台。这有利于化解任课教师与大学生的矛盾、协调任课教师与大学生的师生关系,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从而将辅导员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张虹. [J].沟通无极限——浅论高校辅导员的沟通技巧.世纪桥. 2008(5):93-95.

[2]魏艳. [J].浅谈师生沟通的技巧.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9):45-46.

人际交往的沟通技巧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活化;整合;活化;拓展;升华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3-036-2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因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因此,德育课堂教学需要生活化,让学生走近生活,走近社会,使教学与社会、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让德育课堂成为真正生活化的课堂,让德育课充满生活的魅力。在生活教育理念的引领下,笔者在上《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沟通艺术”一课时进行了生活化教学实践。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整合教材

沟通是每位学生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必须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对众多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教材从两个层面来呈现了沟通的艺术:一是沟通的前提,包括注重仪容仪表和学会礼貌称呼两个内容;二是沟通的技巧,主要介绍了微笑、倾听、幽默和有度四种技巧。笔者在反复研读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沟通的生活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对沟通的前提和技巧进行了再创造。课本上讲的沟通前提的两个方面只是沟通外在形式上的基本要求。笔者认为沟通更重要的是内在的品德素质,如真诚和尊重等,即用心是沟通的根本前提。因此,笔者在组织学生学习沟通的前提时增加了这一内容,笔者板书的标题就是“用心去沟通”,使其更完善。沟通的技巧多种多样,针对不同的对象其技巧也应该有所区别。课本上介绍的四种技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笔者认为不够系统全面,特别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是很紧密。因此,笔者在大量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针对中职生的生活实际,对沟通的技巧进行了以下整合:一是说的技巧。平时,同学们沟通最多的方式是说话,学会说话是有效沟通的最重要的技巧。说话的技巧包括说话的语言、表情等,如语言的风趣幽默、表情的真诚微笑等都是说话的技巧。二是听的技巧。沟通是相互的,在沟通过程中,学会倾听也是很重要的技巧。三是巧用肢体语言的技巧。沟通除了说和听的方式以外,巧用肢体语言也是必不可少的技巧。沟通过程中,双方的一举一动都是重要的信息反馈,都会影响到沟通的效果。实践证明,通过这样整合教材内容,能更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进行教学,教学更具针对性,学生也容易理解和接受。

教学中,笔者着眼于学生现实生活的真实性,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情感需要、实践能力,优化整合教材,使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同构”。当学生与教材有了沟通、共鸣,有了理解、体验,教材就真实可信,就有生命力了,就充满了生活的魅力。

二、教学方法生活化——活化教材

《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是一门生活化课程,追求的是动态的、过程性的真实教育。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应该坚持静态教材动态施教,直面学生的现实生活,根据生活中即时生成的、发展变化着的教育内容活化教材,又以活化提升的教材来指导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得德育课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连、相通、相融,从而达到指导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目的,使教材真正被活化了,让教学充满了生活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

在上《沟通艺术》这一课时,笔者把整个教学课堂打造成一个学生实际学习和培养训练提高自己沟通能力的舞台。笔者把整个教学设置成了以下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写一写”。课前就布置学生把自己平时生活沟通中发生的最典型的成功或失败的真实案例写下来。第二个环节是“说一说”。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请几个同学说一说自己写的案例,与大家分享自己成功或失败的体验,创设了一个个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分享了几个同学的沟通体验后,笔者又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刚才吴兵等三位同学成功沟通的原因是什么?李刚等两位同学沟通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同学去思考、分析,并总结出真正的原因,这些原因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成功沟通的技巧方法。老师再把这些师生们共同总结出来的技巧和方法与课本上介绍的技巧进行归纳整合,形成了学生应该掌握的沟通的基本技巧,实现了以行促知的目的。第三个环节是“改一改”。笔者又用学生总结获得的沟通技巧和方法来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解决学生生活实际中的沟通问题。再邀请先前两位沟通失败的同学在课堂上改一改自己的沟通方式,同时也请其他同学在自己失败的案例上改一改,针对其修改情况,师生进行有的放矢的点评,进一步让同学掌握沟通的技巧,以达到以知促行、学为致用的目的。第四个环节是“诉一诉”。针对学生平时生活、学习中存在的沟通问题,请同学们认真地写出来,大胆地说出来,真诚地表达出来,进行沟通的实战演习、能力训练,为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实现同学间、师生间、父母子女间的良好沟通奠定了基础,整个课堂充满了生活的氛围。

教材中的学习资源是有限的,而教师和学生由此创造出来的学习资源却是无限的。在“写一写”、“说一说”、“改一改”和“诉一诉”的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交流、对话碰撞成为生成性的“活资源”,使得教育内容更为生动和丰富,让德育课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三、教学评价生活化——拓展教材

课堂教学评价生活化是指课堂教学的学习评价要与学生生活相结合,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关注学生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关注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课堂评价成为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重要辅助手段。

在上《沟通艺术》这一课时,笔者创设了很多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生活化氛围,让学生走近生活,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师生共同评价,相互评价,相互认同,相互欣赏,相互促进。如在学生“写一写”的环节中,学生写的沟通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实际上就是学生自己在给自己沟通的实践体验在评价,哪一种体验是成功的,哪一种体验是失败的。在“说一说”、“改一改”和“诉一诉”的过程中,师生的点评,有的肯定,有的提出建议,掌声和笑声充满了课堂。上课结束时,笔者还请同学们大胆地给老师提意见。同学们踊跃发言,有的说,老师上课没有关注到她,没有让她发言;有的说,他发言的时候,老师没有专心地听,而是在课堂上走动;有的说,老师让他发言时,没有说“请”……听着同学们的建议,笔者非常感动,对同学们表示了由衷的感谢,并开玩笑地对同学们说:“那么,你们在和别人交往沟通的时候千万不要犯老师同样的错误哦!”同学们都哈哈大笑起来,整个课堂充满了师生和谐沟通的氛围。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笔者课后布置给学生一个作业题:尝试与曾经沟通失败的人再次沟通,并记录效果。这样也拓展了教材,实现了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

四、教学目标生活化——升华教材

教学目标的生活化就是要正视现实生活,充分考虑现实生活带给学生的影响,深入学生生活,解决学生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教师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联系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确定合理的、能灵活反映社会现实与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目标体系,确定生活化的教学目标。

人际交往的沟通技巧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1-233-01

体语即身体语言。体语是非语词性的身体符号,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姿势与装饰、身体间的空间距离等等。人们可以通过身体语言表达丰富的意义。通过身体语言实现的沟通叫体语沟通。在实践中, 护理人员往往把重点放在语言沟通技巧上,而忽略了体语沟通技巧的应用, 从而使护患间沟有效性大打折扣。由于体语通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又可跨越语言不通的障碍, 所以比语言信息更富有感染力, 因此, 护理人员应该正确掌握体语沟通的知识, 并在临床中适当运用, 从而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1 体语沟通的重要性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而在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中,对方是不是自己所喜欢或愿意接近的人将成为主要问题[1]。护患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因此护士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尤其在初次接待护理病人的过程中,不但要重视语言沟通的技巧,同时也要重视体语沟通技巧的运用。如果一护士举止得体,在沟通的过程中重视病人的反映,并根据病人的反映随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且各种操作技术娴熟, 必定会给患者留下美好印象, 消除患者不良情绪, 使其产生依赖感与亲切感, 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从而达到心理护理与心理治疗的目的。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认为语言表达在沟通中只能起方向性及规定性的作用, 而非语言行为才能准确地反映出人的思想及感情[2]。

2 体语沟通技巧的正确应用

2. 1眼神的应用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眼睛是最有效地显露个体内心世界的途径,人对目光很难做到随意控制,人们用眼睛传达信息几乎是无极限的, 人的态度、情绪和情感变化都可以从眼睛中反映出来。观察力敏锐的护士可以从病人的目光中观察到病人的真实心态。因此目光接触是最重要的一种体语沟通。恰当地运用眼神能调节护患双方的心理距离, 热情亲切的注视, 是对患者的爱护和鼓励, 在患者对病情感到焦虑、恐惧的时候, 护士用善意的眼神可给患者带来安慰、鼓励以及希望。

2. 2表情的应用面部表情是另一种可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体语形式。人的面部有数十块表情肌,可产生极其复杂的变化,生成丰富的表情,这些表情可以非常灵活地表达各种不同的心态和情感。因此面部表情是体语沟通中最丰富的源泉。护士的表情是护士的仪表、行为、举止在面部表情的集中体现,对患者的心理影响较大[3]。面带微笑地迎接患者是进行护患沟通的第一步, 它可以大大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 从而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 消除护患之间的陌生感和恐惧感, 给患者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赢得患者的尊重和信任。

2. 3人际距离的应用当人与人交往处于不同的空间距离时, 就会有不同的感觉, 从而产生不同的反应, 所以护士应有意识地调节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最好采用个人距离(0.4-1.2m),这样可以说话温柔,同时可以感知大量的体语信息。比如在和老年病人沟通时,护士可以尽量的靠近病人,耐心倾听病人的讲述,往往会收到好的效果。

2.4身体接触和触摸的应用触摸是人际沟通的有力方式,人在触摸和身体接触时情感体验最为深刻,个体都有被触摸的需要,这是一种本能[4]。因此护士适当的抚摸病人,可缩短护患之间的心理距离, 增进护患的感情交流。如一位正在分娩的产妇, 护士可站在患者一旁, 一手握住产妇的手, 另一手抚摸产妇的额头, 从心理上减轻产妇临产时产生的疼痛, 消除心理恐惧, 增强生育的信心。

3 体会

护士仁爱的目光、微笑的面容、柔和的声调、同情和关心的态度、关切而恰当的抚慰, 可稳定患者的情绪, 使患者产生温暖、安全、亲切感, 唤起患者战胜疾病的乐观情绪, 使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从而缩短护患之间的距[5]。很多沟通专家认为, 体语勾通比语言行为更真实,因为它是无意识的,不像语言沟通中词语的选择可以有意识地控制, 非语言行为通常是一个人真实感情的更准确的流露和表达, 在某种情况下, 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会传递不同的甚至矛盾的信息, 通常体信息更能准确地指出说话者的真实感情[6]。所以笔者认为, 护士应加强自身修养与职业素质的培养,善于运用体语沟通技巧, 并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应用之, 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虞积生,林春社会心理学[m] 150-153 民族出版社.

[2]赵长云, 范宇莹. 谈非语言沟通在护患关系中应用[J]. 实用护理杂志, 2002, 18 (6) : 73.

[3]马燕, 许永珍. 护士与病人沟通顺利的必备条件[J]. 实用护理杂志, 1999, 15 (6) : 56.

[4] 虞积生,林春社会心理学[m] 151民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