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际交往心理学总结

人际交往心理学总结

人际交往心理学总结

人际交往心理学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特困;人际交往能力;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条件。高校特困生这一特殊群体,由于其背负的巨大经济压力,使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存在更多的困难和顾虑,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的人际交往活动。高校并轨制度实行后,随着学费的不断升高,高校特困生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因此了解、掌握、关注高校特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状况,并有针对性的找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对策,真正使他们成为情智并重,身心健康的社会人,是高校学生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也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受试者

选择上海海事大学特困生100人为特困组调查对象,获得有效问卷96份,并从三个学院随机抽取100名非贫困生作为普通组,获得有效问卷92份。基本情况见表1-1。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采用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家编制的《人际交往能力问卷》作为研究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工具。

1.2.2 数据统计

在实验数据统计分析中,利用SPSS15.0数据处理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实验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显著性差异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P

2. 结果与分析

高校特困生中,主动交往维度得分高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7.5%,超过15%的高分常模,低分百分率也低于30%的低分常模,说明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倾向于比较主动大方,容易与人建立联系;在适当拒绝维度得分高的人数占总人数的8.33%,低分百分率基本持平,这表明他们在遇到对方的无理要求或言行伤害时,常采取忍耐让步的做法;在自我表露维度得分高的占总人数的10.42%,得分低的占25%,这说明在受试特困生中大部分人不善于并且不会主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内心感受与思想,彼此间的信任与亲密感不足;在冲突管理维度上高分的占18.75%,低分的占4.17%,表明他们可以直面与他人的冲突,正确处理矛盾,有一定的解决技巧;在情感支持维度得分高的占14.58%,得分低的占12.50%,这说明他们注重情感支持,善于同情、回应他人的情感体验,能够恰当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关心。

高校特困生与普通大学生比较,如表2-1,在五个维度上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在主动交往维度上,特困生的得分有低于普通大学生的趋势,表现在低分率较高,这说明和普通大学生相比,特困生中更多的人倾向于不愿或不敢主动与人交流,不能自然的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在适当拒绝维度上,特困生的得分也有低于普通大学生的趋势,表现在高分率低,而低分率高,这说明特困生面对他人的无理要求或伤害时更习惯采用隐忍的方式对待;在自我表露维度上,特困生的得分亦有低于普通大学生的趋势,表现在高分率比普通大学生低,这说明特困生中很少与他人分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体验;在冲突管理、情感支持两个维度上,特困生有略高于普通大学生的趋势,这说明特困生面对矛盾时更能够给予理解与忍让,更善于从情感上支持和帮助他人。

以上结果与以前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3. 建议与对策

要解决特困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关键在于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意识,使大学特困生能够真正地面对自己、正视贫困,学会以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态度进行人际交往。

一方面学校要解决他们的实际经济困难,通过不断完善奖、贷、助、减、补、扶“六位一体”的助学体系,拓展资助渠道。另一方面要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特别是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上给予特困生特别的关注,帮助他们度过“人际交往贫困期”:第一,在特困生入校伊始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和人际交往能力测试,发现问题,建立特困生心理档案,通过个别咨询与团体咨询的方式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第二,开设人际交往训练课程及讲座,为特困生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提供渠道;第三,依托大学生心理社团及心理俱乐部等学生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将特困生吸引到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了解人际交往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增加与人交流的机会;第四,注重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际交往的思想和技巧,结合专业实习,讲述一些现实中可能面对的交际问题,从实战的角度培养特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第五,加强班级、宿舍的整体建设,创造一个互助互谅的和谐班集体,通过师生间、同学间的团结互爱,加强与特困生的交流和沟通,让特困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化解其孤独、寂寞情绪,进一步增强自信心;最后,建立校内心理网络,通过有效的信息交流,及时掌握异常人际交往状态给特困生造成的影响,对有严重障碍的特困生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

人际交往心理学总结范文第2篇

按照社会心理学的解释,所谓人际关系,一般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人际关系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个体对社会的适应性程度,是个体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前导性因素之一。大学生正处于真正进入社会之前的学习和准备阶段,心智发展逐渐稳定,对社会生活的认知、情感、行为反应方式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探讨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不仅有助于帮助大学生进一步明确自身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有可能的改进措施,形成更加深入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完善自我发展;更能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有关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的一般规律,发现问题、寻找对策。

正是因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所在,人际关系的讨论一直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中心话域之一,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的分析也较为多见。但是,直接以少数民族大学生为对象的研究却数量较少。在笔者查阅的文献中,黄竹以少数民族大学生为被试进行调查,有因人际关系,影响学习或生活经历的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1.5%,且低年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比高年级突出;柳萍、马玲以甘肃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为被式进行研究,在交谈、交际、待人接物、异往四个维度上存在一般困扰的比例为55.22%、49.39%、20.12%、29.28%,存在较严重困扰的比例为6.71%、9.15%、6.10%、6.71%。另有杨晓萍、赵郝锐对民族院校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调查显示,32%较少困扰,34%存在一般困扰,32%存在较严重困扰;李锐等对云南民族地区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调查显示,其人际状况不良数据为64%;周鹏生认为民族院校多数大学生人际困扰程度较严重。但后几例研究并非直接以少数民族大学生为被试,且所使用的调查问卷不统一,其结果有待进一步讨论。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且呈现明显的多民族混居、杂居、共居特征,多个民族往往共生共存。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各少数民族之间语言文字、文化传统、节日习俗、衣着服饰相通、相近的情况多有发生,各少数民族与汉族在文化、心理、生活习惯等精神追求和物质生活方面也大多相互交融。在这样的背景下,云南省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是否有其自身的规律,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理应关注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被试:基于以上考虑,本研究选取了云南不同区域的11所大学的916名少数民族大学生为被试。其中女生699人,男生219人,彝族学生291人,占样本容量31.77%,白族学生108人,占样本容量11.79%,壮族学生78人,占样本容量8.52%,回族学生74,占样本容量8.08%,其余各少数民族人数较少,共计涉及11个少数民族,占样本容量的39.85%。2、测量工具:研究以郑日昌编制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为工具进行测量。该量表共28个项目,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6。量表涉及被试在交谈、交际与交友、待人接物、与异性朋友交往等四个维度。量表为自陈式问卷,采用“是、否”两点计分,答“是”计1分,答“否”计0分。3、数据的收集与处理:问卷集中发放、当场施测、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916份,回收916份,问卷回收率为100%。所有数据资料使用Spss11.5软件进行描述及方差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样本被试的人际关系现状总体良好经统计分析发现,样本被试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交谈”维度平均分为1.90,“交际与交友”维度平均分为2.54,“待人接物”维度平均分为0.92,均未超过临界值(M=6),“异性朋友”维度平均分为1.33,未超过临界值(M=5)。问卷总分平均分为6.70,人际关系状况总体良好,只存在较少困扰(0<M<8)。但样本中仍有5.57%的被试的人际关系存在较为严重的困扰,0.98%的被试人际关系困扰非常严重,在后续的诊断和干预中应引起注意。

(二)各少数民族被试的人际关系困扰程度不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的分析中,考虑到多个少数民族样本人数过少,不适宜进行分析,课题组选取了样本中人数最多的壮、回、彝、白四个少数民族进行了单因素方差统计,结果发现,各少数民族被试的人际关系困扰不存在显著差异。经过调查走访,研究者认为,这一结果的出现,原因可能有几个方面:首先云南省各少数民族之间长期混居、共居、杂居,彼此之间较为熟悉,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均差异不大;其次,多数被试长期接受汉族文化教育,自中学阶段起便长期在汉族集中的城镇或城市生活,日常生活均与汉族没有重大差异,各少数民族间的差异也不明显;第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相较于少数民族身份,被试更多考虑的是交往对象是否真诚、友爱、相互帮助、双方个性是否相互适合等普适性问题。

(三)被试在人际关系困扰方面的差异多与年龄、性别、专业有关,且多集中于待人接物和交际交友两个维度与各少数民族被试的人际关系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课题组的分析发现,不同年龄的被试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上的总得分(sig=0.002)及交际交友(sig=0.006)、待人接物(sig=0.010)、与异性相处(sig=0.010)各维度上的得分都有显著的差异;不同性别被试在交际交友(sig=0.000)、待人接物(sig=0.026)两个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专业被试得分只在待人接物一个维度上出现差异(sig=0.001)。研究者认为,这一结果与现实情况是相吻合的。不同年龄阶段的被试,在生活阅历、心智发展等方面均有不同,不同性别的被试有其不同的性别角色社会化要求,而被试的不同专业不仅意味着不同的专业课程学习,其在进行专业选择时往往还会有意无意地考虑与自身性别的吻合度;这些因素,都很可能是影响被试人际关系一般状态的重要原因。

四、讨论

(一)多民族杂居、混居、共居状态,以及长期接受以汉文化为主体的普通学校教育,应成为考察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关系时的重要着眼点在以往的研究中,多位研究者发现,由于少数民族个体特殊的生活背景和各自传统文化的长期浸润,在进入以汉文化为主体的异域环境时,少数民族大学生往往需要一个明显的适应、调整、融合阶段,较多个体均可能在心理和行为反应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冲突状态,影响其人际交往的质量,带来人际关系方面的较多困扰。其中,柳萍、马玲的研究认为,语言是少数民族个体人际关系状态的重要影响因素,正是由于语言不通、或者语言交流方面的障碍,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交谈”维度上检出了较高的困扰率。但在此次研究中,被试在总分和各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未达到量表达定的阳性特征临界值,“交谈”维度的平均分更是仅为1.90分,远低于临界值6分,与以往部分研究的结论并不吻合。研究者认为,这与云南省少数民族与汉族长期杂居、混居、共居有密切关系。云南与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边疆地区,在多个县市均设有多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但是,从一般状态上看,云南多数少数民族从历史上既已形成了多民族杂居、混居、共居状态,多个少数民族之间、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往往相互通婚,共享节日,在语言文字、服装服饰、传统习俗、耕作方式、生产生活等多个方面均有相近和共通之处。在民族地区,能使用其生活区域内二至三种民族语言进行日常沟通和交流的少数民族被试也并不罕见。多名被试在访谈中也谈到,在自己生活和成长的村落,往往汉彝杂居、汉傣杂居、或汉回杂居,等等,自己对共生民族的生活习惯、文化观念即便谈不上熟悉,但也决非陌生,在与少数民族相互交往时,在基本的价值理念上也并无冲突。而且,此次研究的调查对象是大学生,已经接受多年的学校教育,并且大多已经离开自己出生的少数民族村落,较长时间生活在以城镇、城市文化为主体的地州或中等城市,事实上已经在汉文化中浸润良久,在心理和行为模式上与汉族大学生差异并不显著。在谈及语言和交谈问题时,多位被试表示,自进入小学开始,就开始接受汉语的教育,即便是曾经有过双语学习的经历,在正式的学校教育中,受到考试制度的影响,民族语言也往往非常边缘,大多仅在极少的课堂、以及课后才有机会使用。进入中学、大学以后,课堂教学语言更是完全为普通话,课后生活也以汉语方言为主,只有在老乡聚会、与长辈通话、或是特定民族传统仪式上才会使用民族语言。因此,在与汉族大学生、或者其他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和互动时,一般情况下均是以汉语进行,并不存在、或是较少存在因语言障碍带来的人际关系困扰。基于此种情况,如果再考虑到当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式微、汉族文化(或者现代文化)日渐强势这一时代特征,云南省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程度较少、与汉族学生无显著差异这一结论似乎并不难理解。这也提示我们,未来在开展云南省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领域的相关研究时,应当更加关注其与各民族共同生活、以及长期接受以汉文化为主体的学校教育这一特定因素,而不是单纯强调其少数民族身份。

人际交往心理学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孤独感;人际关系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孤独感是人类独有的心理现象,李传银等在综述国内外多种关于孤独感的解释后做出了全面的界定:认为孤独感是当个人感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产生差距是而引起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或体验,常伴有寂寞、孤立、无助、郁闷等不良情绪反应和难耐的精神空落感。一般而言,每个人在一生中或多或少都会体验到孤独,只是偶尔短暂性的孤独并不会造成心理行为的紊乱。而长期或严重的孤独感则可能会引发某些情绪障碍,降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思将青春期到青年早期这一阶段称为“心理上的断乳”时期,而大学生正是处于这样一个特殊时期,他们从心理上渴望独立,摆脱对父母的人依赖,但在实际生活中又会遇到各种困难、挫折以及内心冲突,他们又不愿向同伴、父母、老师求助,担心有损他们独立的人格,所以对于处在青年早期的大学生而言,更容易陷入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感之中。

埃里克森认为人要经历八个阶段的心理社会演变,他将人的18~25岁这一阶段称为“成年早期”,在这一时期人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他认为要在恋爱中建立亲密无间的关系来获得亲密感。这就提醒和要求我们当代大学生要在学习和生活中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来获得亲密感,从而避免孤独感的产生。

一、研究概况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贵州省各地区高校大学生500人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02份,有效回收率为80.4%。在有效的调查问卷中,男生209人,女生193人;文科168人,理科200人,体艺类34人;独生子女83人,非独生子女319人;汉族学生286人,少数民族113人;农村占308人,城镇占94人;大一19人、大二83人、大三300人。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已有的“UCLA孤独量表”和“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UCLA孤独量表”共20个项目,11项正向记分,9项反向记分,采用4点记分的方法,由“从不”到“经常”给予“1”到“4”分,得分越高表示孤独感越强。“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分为四个维度,分别是交谈方面的困扰程度、交际方面的困扰程度、待人接物方面的困扰程度、与异往的困扰程度,共28个项目每一维度7题,采用2点记分方式,回答“是”记“1”分,“否”记“0”分。

(三)数据统计

问卷调查的结果使用SPSS19.0 统计分析数据。

研究结果

(一)贵州省大学生在孤独感、人际交往总分及其四个维度的总体情况见表1。

表1 大学生孤独感、人际交往及四个维度的平均分和标准差

交谈方面 交际方面 待人接物 异往 人际交往关系 孤独感

平均分 2.5 2.9 1.5 1.9 9.1 52.6

标准差 1.7 1.8 1.5 1.7 5.2 5.4

结果显示,被试大学生存在一定的人际交往困扰(根据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评分规则,得分在9到14分之间,与朋友相处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在人际交往的四项维度中交际方面困扰程度较高,而受待人接物方面的困扰程度较低。

(二)贵州省大学生孤独感与人际交往关系研究情况

根据调查和统计结果表明,不同性别被试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及其交谈方面困扰程度、异往困扰程度上呈极显著差异,在待人接物方面困扰程度呈显著差异;不同生源地的学生在交际方面困扰程度和待人接物方面困扰程度有显著差异;不同年级在异往困扰程度上呈显著差异;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被试大学生在孤独感这一项上呈显著差异,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结果发现,文科学生的孤独感水平显著高于理科学生和艺体生,而大二大三学生的孤独感水平显著高于大一的学生(p均为0.05),结果详见表2、5、6、7。

表2 不同性别大学生在孤独感、人际交往关系量表及其维度的差异比较

性别 男(n=209) 女(n=193) t值 P

交谈方面 2.75±1.663 2.28±1.810 2.691** 0.007

交际方面 2.90±1.769 2.96±1.769 -0.364 0.716

待人接物 1.68±1.499 1.32±1.471 2.449* 0.015

异往 2.28±1.732 1.56±1.645 4.223** 0.000

人际交往 9.61±5.085 8.13±5.318 2.848** 0.005

孤独感 52.18±5.130 53.10±5.570 -1.727 0.085

注:n为人数,*表示差异性显著(p<0.05);**表示差异性极显著(p<0.01),下同

表3 不同民族大学生在孤独感、人际交往关系量表及其维度的差异比较

民族 少数民族(n=113) 汉族(n=286) t值 P

交谈方面 2.55±1.723 2.52±1.758 -0.135 0.879

交际方面 2.87±1.835 2.96±1.742 0.447 0.655

待人接物 1.37±1.554 1.56±1.471 1.118 0.264

异往 2.03±1.729 1.90±1.726 -0.662 0.508

人际交往 8.81±5.269 8.93±5.243 0.200 0.841

孤独感 52.87±5.166 52.53±5.438 -0.568 0.571

表4 是否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孤独感、人际交往关系量表及其维度的差异比较

独生子女 是(n=83) 否(n=319) t值 P

交谈方面 2.48±1.735 2.54±1.755 -0.265 0.791

交际方面 3.07±1.752 2.89±1.772 0.821 0.412

待人接物 1.75±1.480 1.44±1.495 1.659 0.098

异往 2.10±1.757 1.89±1.718 0.954 0.340

人际交往 9.40±5.482 8.77±5.181 0.974 0.331

孤独感 51.65±4.977 52.88±5.432 -1.864 0.063

表5 不同生源地学生在孤独感、人际交往关系量表及其维度的差异比较

生源地 农村(n=308) 城镇(n=94) t值 P

交谈方面 2.51±1.754 2.57±1.738 -0.298 0.766

交际方面 2.82±1.776 3.28±1.700 -2.181* 0.030

待人接物 1.41±1.473 1.83±1.528 -2.421* 0.016

异往 1.93±1.696 1.95±1.828 -0.074 0.941

人际交往 8.68±5.238 9.63±5.226 -1.544 0.123

孤独感 52.69±5.439 52.43±5.111 0.411 0.682

表6 不同专业大学生在孤独感、人际交往关系量表及其维度的差异比较

专业 文 科(n=168) 理工科(n=200) 体艺类(n=34) F值 P

交谈方面 2.31±1.681 2.66±1.727 2.85±2.105 2.443 0.088

交际方面 2.83±1.640 2.98±1.869 3.15±1.778 0.572 0.565

待人接物 1.46±1.528 1.55±1.503 1.41±1.305 0.239 0.787

异往 1.76±1.718 2.00±1.658 2.41±2.061 2.382 0.094

人际交往 8.36±5.070 9.19±5.276 9.82±5.776 1.720 0.180

孤独感 53.49±5.415 52.19±5.237 50.94±5.222 4.614* 0.010

表7 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孤独感、人际交往关系量表及其维度的差异比较

年级 大一(n=19) 大二(n=83) 大三(n=300) F值 P

交谈方面 2.47±1.577 2.75±1.834 2.47±1.736 0.824 0.439

交际方面 2.58±1.677 2.94±1.755 2.95±1.779 0.394 0.674

待人接物 1.47±1.020 1.43±1.450 1.53±1.535 0.129 0.879

异往 2.47±1.896 2.30±1.765 1.80±1.688 3.763* 0.024

人际交往 9.00±4.967 9.42±5.440 8.75±5.213 0.541 0.582

孤独感 49.68±4.854 52.43±5.410 52.86±5.333 3.247* 0.040

(三)贵州省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孤独感相关度

表8 贵州省大学生孤独感研究概况

平均每题得分 量表平均分 平均值 标准差 极大值 极小值

孤独感 2.631 2.5 52.62 5.359 67 36

从表8可以看出,量表平均每题得分高于量表平均分,说明被试大学生孤独感水平较高。

表9 贵州省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孤独感的相关分析表

孤独感

人际交往 0.111*

表9表明贵州省大学生孤独感与人际交往呈显著正相关,孤独感越高,人际交往的困扰程度越高。

三、分析结果

研究显示,贵州省大学生总体上孤独感水平偏高,并与人际交往关系呈显著正相关,人缘关系一般,甚至和朋友的关系也并不牢固,时好时坏,经常处于一种起伏波动之中。不过,是否是独生子、是否是少数民族以及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人际交往关系及其四项维度中都不存在差异,这些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热情和真诚,尊重他人,能够承担责任,善于交朋友,能够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赞美,善于利用恰当的言语方式来交流思想感情,因此在在建立友谊方面往往比别人获得更多的成功;他们懂得如何正确处理与异性同学、朋友的关系,能够自然大方的异性同学交往。

然而,不同性别、生源地不同以及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人际交往的不同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男生相比女生而言,与不太熟悉的人交谈时,开始表现的拘谨和沉默,不太愿意跟对方交谈,但这种局面一般不会持续太久,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后,能够与对方大方自然的交谈,这与男女学生在气质和性格方面的差异有着密切相关。来自城镇的学生相比来自农村的同学在待人接物和交际方面的困扰程度更高,虽然城镇的学生从小有着更好的教育资源,但是他们也更加充满个性,进入大学后都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从心理上觉得自己高高在上,优越感太强,不太愿意主动、真诚的与其他同学交往。年级越低的学生,与异往困扰程度越高,大一学生初入校园内心渴望与异性同学交往,但是又缺乏与异性同学沟通的技巧,在心理上又害怕对方瞧不起自己,有强烈的自卑感,加上某些同学内向的性格,所以不能够大胆的与异性同学交往。随着年级的升高,不断地适应环境,同学之间相互了解熟悉,掌握了更多的交往技巧,与异性同学交往的尴尬会逐渐消失。

从大一到大三,年级越高孤独感越强,虽然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社交圈子不断扩大和稳固,但是随着学业的加重,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学生也开始思考自己自身的发展,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内心充满了一种即将走向社会,却又并没有做好准备的矛盾感,这些可能导致对孤独感的更深的体验。从大学专业来看,呈现出文科生的孤独感显著高于理工科生和艺体生的现象,与邓日芳、徐慊、郑日昌的研究结果不相一致[4],可能与理科生注重理性思维,文科生大多心思较为细腻,性格敏感,想象丰富,更比别人多了一份多愁善感有关。

总之,人际交往关系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人际交往与孤独感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人际交往的困扰程度是学生孤独感水平高低的影响因素之一,反过来,孤独感也会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大学生来说,要在学习和生活中克服孤独感及其带给我们的消极影响,掌握与人沟通、交往的艺术和技巧,不断地增强自信心和克服自卑感。

参考文献:

[1] 张秀春,王瑜. 大学生孤独感水平与应对方式特点的相关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08).

[2]邓日芳,徐慊,郑日昌. 大学生气质类型、父母教养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03).

[3] 李艺敏,蒋艳菊,李新旺. 大学生孤独感结构研究[J]. 心理科学,2006(02).

[4] 何毅钦. 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及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研究[D]. 南昌:南昌大学教育学院,2011.

基金项目:贵州师范学院2014年大学生校级科研项目。

作者简历:江河(1992-),男,四川遂宁人,本科生,从事应用心理学研究;

龙鹏(1993-),男,贵州毕节人,本科生,从事应用心理学研究;

高冬梅(1990-),女,四川南充人,本科生,从事应用心理学研究;

人际交往心理学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宿舍人际关系 大学生 心理健康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长,大学生中存在各种心理问题的学生也呈上升趋势。而心理问题是年轻人成长过程中无法回避的烦恼,也是大学生成才的一大障碍。诸如新生适应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学习问题……而这些问题产生的后果或轻或重,轻者对自我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严重的则对社会和他人造成不良影响。

在大学生活中,宿舍是最基本的生活环境。那么,宿舍中人际关系模式和心理健康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一、宿舍人际关系模式的含义、种类、特点

1.宿舍人际交往模式含义

宿舍人际关系模式的含义:是宿舍内部所有人际关系的总和,是宿舍成员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结成的以精神内容为主要内容,以语言、思维、知识情感为媒介的交往过程中相互结成的关系的总和。

2.宿舍人际交往模式的种类

根据宿舍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四人宿舍为例),将宿舍人际关系模式又划分为民主型(图1)、集中型(图2)、分散型(图3)模式。民主型人际交往模式是宿舍成员之间关系和谐、经常沟通,相互合作,宿舍的重大事务由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彼此之间关系平等。集中型人际交往模式是宿舍成员中有一个明显的核心人物,宿舍的重大事务由核心人物决定,成员之间交流频率高,凝聚力强。这两种类型属于合理的人际交往模式。分散型人际交往模式是宿舍成员在交往过程,有一个成员是孤立在其他成员之外,这个成员缺乏与其他成员之间的交流,而其他成员之间经常沟通。这种类型属于非合理交往模式。

3.宿舍人际交往模式的特点

(1)非正式小群体交往模式。作为非正式是因为,宿舍成员在宿舍里可以支配时间和选择活动方式,可以自己处理个人事情。

(2)宿舍成员的相似性。同一宿舍群体表现出相似性。这表现在宿舍成员的年龄基本相同,一般都在18~22 岁之间;性别相同;所学专业和年级基本相同;文化程度基本相同,等等。

(3)交往模式的相对稳定性。宿舍成员之间虽然是一个高度互动的群体,但宿舍成员之间交往模式一旦形成,很难改变。在不遇到外力的作用下,这种交往模式是很难以改变。

二、宿舍人际交往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宿舍是主要生活空间,是大学生社交最直接的场所。宿舍成员不仅在空间活动具有共同性(学习、锻炼、休息、吃饭等均在一起),而且相处时间具有长久性(从早到晚,从入学到毕业)。宿舍成员之间交往模式一旦形成和谐的氛围,并稳定下来,宿舍成员之间就会自觉地采取各种方式朝向于某一目标,使得个性得以发展,形成完善、健康的人格。而合理的人际交往模式有利于维护或促进成员的心理健康;反之,相反。

因民主型和集中型的宿舍人际交往模式是属于合理的人际交往模式。民主型和集中型的人际交往模式使得宿舍成员之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宿舍成员在交往过程中得到归属感,从而使人温暖、安全、愉快,从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分散型的人际交往模式是典型的非合理交往模式,有一个成员与其余的3个成员保持独立。这样容易形成某个成员的心理封闭,从而导致个人长期受到压抑,使人感到压抑、焦虑、烦恼、从而阻碍了潜能的发挥,心理健康必然收到影响,进一步导致偏差行为的产生。

民主型和集中型的人际交往模式不仅使宿舍成员感到自己为他人和社会所接受,从而满足自尊心,提高自信心,而且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可以促使宿舍成员去思考去感受,从而不断调整、纠正,使自我意识变得客观、全面。

三、宿舍人际交往模式的变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性

在通常情况下,根据大学的学期设置及伴随的各种外力作用划分,宿舍人际交往模式会有3 次自然的变化。

随着大学生活的不断深入,原始定向阶段模式逐渐成为一种稳定的模式(可能性较大的是民主型或集中型,可能性较小的形成分散型,因为这一时期有辅导员、班主任、及学生工作的引导),对成员开始施加影响,前面提到的各种适用性心理问题会有不同的缓解。但是一旦进行正常的大学生活之后,主要面临的问题还是学习问题。而在学习过程中各种差异表现不是很明显,但由于受到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考试成绩,将成为宿舍成员人际关系分化的一个重要指标。考试成绩的差异越大对于宿舍人际交往的影响越大,个别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同学或者挂红灯的同学,在这个时候容易出现自我封闭意识,宿舍人际交往模式将合理的人际交往模式转化为非正常人际交往模式。因此,在大二上学期,宿舍人际交往模式面临一次重大的转型,形成合理人际交往模式或非正常人际交往模式。

第二次转型是在大二上学期和下学期之间。产生分化和整合的重大事件有二个方面:第一,人际。伴随2年多的交往,在群体内部又形成更稳定的2人或3人群体,一定程度上分割了整个大的群体。第二,就业的抉择。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每个大学生都是切身的体会者。每个人都试图给自己多创造一些优势,加上近年来考证热潮的兴起,考证的人十分明显自然走在一起,为着自己的理想做更进一步的努力。第二次转型是在第一次转型的基础上进行的,转型的结果是产生合理人际交往模式或非正常的人际交往模式。

第三次变化发生在上岗实习(大三上半学期)前一段时间。这一阶段面临最重大的事件是就业的结果以及与异性的情感问题等。获得好的工作与没有找到工作的成员将在此时期的生活中形成巨大的反差,这学期对于那些失意的同学来说每天都是心理承受最大压力的时刻,也是最危险的时刻,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酿成大祸。这一时期也将形成新的宿舍人际交往模式(主要是非正常人际交往模式)。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首先,宿舍人际交往模式并不是严格按照上述模式转化的,这只是一个宏观分析的模式和框架,在具体分析某个宿舍人际交往模式时,要从微观的角度入手去研究它发展的路径和方向。其次,宿舍人际交往模式的转化的时间和次数,也不是固定的,最终还取决于宿舍成员是否具有相似性。再次,宿舍人际交往模式的转型期是大学生心理疾病的高发期。

总之,要加强宿舍人际交往模式的干预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意识,对于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同学,可以从其个人及其寝室结构两个方面予以综合解决,这比单独从个人方面分析更容易取得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豪兴.社会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人际交往心理学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 人际成败 归因方式

人际交往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同样不例外。大学生对于人际交往有着强烈的渴望,然而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对他们的人际关系造成一定的困扰,除了部分是由于缺乏交往技巧造成的以外,大多数是由认知因素造成的,其中对交往结果的归因不当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为此,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探讨大学生人际交往成败不同的归因方式,为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其社会化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被试

按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14年9月,选取江西某一医学院校全日制本科学生一至三三个年级200名作为被试,剔除有缺失变量的被试后得到有效问卷191份,有效率为95.5%,其中男生95人,女生96人;一年级79人,二年级57人,三年级55人。

1.2工具

采用Lefcourt编制的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中的人际关系分量表,文字修订后的重测信度为0.64。该量表共24个条目,包括有关成功与失败的条目各12个。量表中提出了4类可能的归因:属于内控性的能力和努力,属于外控性的运气和背景,每个维度各六个测试题目(包括解释成功和失败的条目各三个)。采用五级评分制,按Likert五点评价尺度作答。从该量表可获得多种得分,总分、内控分和外控分、成功归因和失败归因分以及各因子分。总分范围在0~96,分数越高,外控性越强。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软件处理,对测查结果进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在191位研究对象中,人际关系归因总分最低30分,最高72分,平均得分为50.86±7.65。取平均得分大于均值一个标准差者为高分组,呈现外控趋势;得分小于均值减去一个标准差者为低分组,呈现内控趋势。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高分组占全体被试的14.1%,低分组占全体被试的14.7%,总体上略倾向于呈现内控趋势。在人际交往成功时归因得分顺序为努力(F=3.084,P=0.048)、能力、背景、运气,倾向于作内部归因;而在人际交往失败时,归因得分顺序为背景(F=3.525,P=0.031)、运气、努力、能力,倾向于作外部归因。

2.2大学生人际成败归因方式的性别比较

表1 男女大学生人际归因各因子得分比较(±S)

男(n=95) 女(n=96) T P

总分 48.91±7.40 52.80±7.42 -3.632 0.000

成功 25.24±4.20 26.92±4.16 -2.770 0.006

失败 23.66±4.65 25.89±4.84 -3.234 0.001

内控 24.65±5.00 26.16±4.97 -2.085 0.038

外控 24.25±4.46 26.65±4.42 -3.727 0.000

能力 12.02±3.28 12.91±3.04 -1.933 0.055

努力 12.63±2.98 13.25±3.21 -1.382 0.169

运气 11.85±3.09 12.83±2.84 -2.283 0.024

背景 12.40±2.94 13.81±3.21 -3.174 0.002

由表1可知,男女生在总分、成功、失败、内控、外控、运气和背景上都有显著性差异(T=-3.727~-2.085,P

2.3 大学生人际成败归因方式的年级比较

表2 不同年级大学生人际归因方式比较(±S)

大一(n=79) 大二(n=57) 大三(n=55) P F

总分 52.22±7.08 51.46±6.51 48.27±8.92 4.763 0.010

成功 26.71±4.08 26.35±3.71 24.91±4.81 3.163 0.046

失败 25.51±4.72 25.14±4.37 23.36±5.32 3.455 0.034

内控 26.01±4.12 25.91±4.96 24.02±6.01 3.023 0.051

外控 26.02±4.49 25.58±4.15 24.25±4.97 3.018 0.051

能力 12.97±2.90 12.60±3.31 11.60±3.33 3.155 0.045

努力 13.04±2.37 13.32±3.40 12.42±3.64 1.240 0.292

运气 12.63±3.09 12.19±2.64 12.09±3.23 0.631 0.533

背景 13.57±2.86 13.38±3.27 12.16±3.26 3.645 0.028

表2显示,三个年级人际归因总分大体上随着学习年限增加而呈内控趋势。大一、大二、大三在总分、成功、失败、能力和背景上表现出显著性差异(F=3.155~4.763,P

3 讨论

3.1 大学生人际成败归因方式总体趋势

本研究发现,总体上大学生略倾向于作内部归因,即把人际交往成败归因于自身的努力或能力;但是外部归因得分与以往的研究相比也显著增加。大部分学生将社交成功归因于内部原因,归因得分顺序为努力、能力、背景、运气;将社交失败归因于外部原因,归因得分顺序为背景、运气、努力、能力,这与董圣鸿等的研究基本一致。人们将成功产生的欢乐归于自己,因失败产生的沮丧推诿于他人或环境因素,这可能是属于维护自尊心、消除焦虑的防御机制的一种功能,也是建立在动机需要基础上的一种归因偏差。在人际成功时,将成功的结果归因于能力和努力,这有助于个体自信心的树立、自尊心的提高,尤其努力是一种内部的可控制的因素,反映出大学生在建立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时会在努力层面上下功夫,说明在交往成功时,会产生积极的正效应,会继续努力去获得成功,表明他们的归因模式属于积极归因模式;大学生是高考进入大学的佼佼者,自我意识强,自信心高,在交往失败时很少怀疑自己的能力,将失败的结果归因于外部因素如背景和运气,容易使个体在出现人际关系问题时感到不可控制,这是一种消极的认知方式,对改善人际关系没有太大的帮助,会出现无能为力感,不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

3.2大学生人际成败归因方式的性别差异

研究发现,男女生之间的归因方式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由于在个性、身体发育机能、心理整合能力发展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导致男女归因方式出现显著性差异。

现代社会所倡导的男女平等,使妇女地位得到提高,女生自信心普遍随之增强,认为自己在能力、努力上并不亚于男生,所以在能力、努力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此外,在失败情境下,女生比男生更加倾向于外在归因,这表明女生在交往失败时,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于背景和运气,显示出女生在出现人际关系问题时会感到只是自己运气或环境不好,而不从自身找原因,同时外部因素是不可控制的,从而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调查发现,一些女生不敢向异性同学打招呼,归因于自己来自农村,长得不漂亮等;而一些学生把自己交往范围小归因为对方考虑地位、家庭背景、利益等因素过多,而不是归因于自己没有主动与人交流、自己的兴趣爱好不够广泛等。也就是说,他们倾向于将失败交往归因于外部因素,而不是内部因素。本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把失败的结果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以控制的因素,没有认识到自身原因,这种自我保护的归因方式使他们在以后的交往中仍然我行我素,怨天尤人,最终导致交往能力不足,人际关系不和谐。同时,这也预示着女生广泛接触社会以后,在社会适应及情绪稳定性方面可能会出现失落,进而影响其自信心。

3.3大学生人际成败归因方式的年级差异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人际归因也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并且随着学习年限的增加表现出内控趋势,即大二比大一、大三比大二表现得更为内控。学习年限(年级)的差异导致的归因方式不同可能与环境改变有关。据调查研究,环境是影响人们归因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大一学生都是高考进入大学的佼佼者,自信心强,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并且对大学学习、生活、人际环境感到陌生,容易出现适应不良;随着学习年限的增长,人际交往水平随心理适应能力的增强,知识经验的丰富,人际经验不断提高而不断提高,从而呈内控趋势。已有研究表明,内控者在社会适应及情绪安定上优于外控者。内控型的人能对社会信息进行独立判断,更有内在动力稳定地追求既定目标,而外控型的人更倾向于依从或从众,更倾向于接受外部信息的暗示,更依赖于外部环境与他人的暗示或诱导。随着学习年级的增长,大学生越来越意识到在人际交往中付出努力的重要性,说明他们随着年级的增加在社会适应及情绪稳定性方面趋向积极。

【参考文献】

[1]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刊)[M].1993:285-288.

[2]郑信军,张莉.大学生与士兵人际归因倾向和防御方式比较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1(9):168-169.

[3]董圣鸿,张Z,熊红星.大学生学业成就与人际关系成败归因的特点研究[J].心理科学,2002,25(3):375-376.

[4]冯溪屏,郑华,李丽.大学生校园人际关系现状分析[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1,17(6):61-65.

[5]李旭,钱铭怡.青少年归因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8(2):83-85.

[6]金盛华.当代社会心理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86-87.

[7]Rotter JB.Generalized expectancies for intemal versus extemal control of reinforcement[J].Psycho Monogr,1996(609):80.